时间:2022-11-12 06:22: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超星学习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不可避免的具有模式化、固化的特点。因此,对于高职英语教学,采用信息化教学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能够与时代接轨,突破传统教学瓶颈。而实现“教学成就有效学习”,需要把研究焦点从有效教学转移到有效学习上,更加关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1]
信息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背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四个学习环境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动构建者。教师需要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帮助构建学习意义。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建构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相互协作、会话来建构意义,达到所学知识的内化。[2]
将超星学习通引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对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际应用价值很高。它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实现信息化教学。
2 超星学习通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1 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堂签到,优化课堂管理
教师可在超星学习通上建立课程班级,邀请学生加入自己的班级。课堂上,教师发起签到,并且设置签到时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手机客户端上自行签到,改进以往点名字的签到方式,更加人性化,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且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和时间的投入,优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2.2 巧用课堂选人方式,增加课堂趣味
对于一些高职学生,学生对英语课兴趣不大,甚至有的学生有抵触心理。为了活跃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的“摇一摇”的方式随机点学生回答问题,建立有效可行的积分激励机制,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压力感。“摇一摇”这种新型的智能随机选取方式更贴近现代学生的生活方式,省时不费力,拉近师生距离,学生参与度认可度强。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超星学习通的“抢答”功能,抛出难度系数较低的教学问题,发起“抢答”,把以往的“点我点我点我”的混乱的课堂举手抢答问题变成手机客户端抢答,将回答问题变得比“抢红包”还有趣。如此只是改变选人回答问题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且增加课堂趣味性,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3 英语会话练习创新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技能是英语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然而高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不扎实,这给他们英语口语造成了很大的语言障碍,加之不自信,使得他们对于练习英语口语更被动。想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技能首先要鼓励他们愿意开口,打开思路。超星学习通有班级成员私聊对话功能,学生可先用英语使用该功能进行在线英语对话聊天。另外,改变以往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对话稿的方式,减少对话的刻意性,学生能更开放自由的与Partner进行对话练习。之后,再鼓励学生在有效的激励机制下将学习通的对话以Face to Face的方式表演出来。教师还可利用移动智能手机客户端设置具有体验性的学习任务。具有体验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是课堂的真实体验,也可以是虛拟体验[3]。例如,在讲到“E-commerce”时,学生可使用超星学习通对话聊天功能模拟设置顾客与客服在线咨询的情境。
2.4 评价方式创新
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一般为教师点评或者学生互评和自评,显得不客观。采用超星学习通中投票方式对学生个人或者小组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更客观,统计更便捷,效率更高,数据分析更详细。
2.5 学习资源库的创设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4.014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4-0291-04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1]。基于前人的研究,Marcia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定义标准,划分出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⑴弥散型同一性(identity diffusion),指没有固定的承诺和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处于没有目的与价值的彷徨迷惑之中,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⑵排他型同一性(identity foreclosure),指没有经历过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信念形成承诺,而且这些承诺往往反映了权威人物的要求;⑶延缓型同一性(identity moratorium),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个体积极思考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并积极探索自我的目的、价值信念,但尚未形成最终的承诺;⑷成就型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指已经经历了探索,总体上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承诺,这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2]。
近年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得到了关注。王树青等研究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67.5%,其他的三种状态各占10%左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都都存在相关关系[3-4];李文道的研究则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40%左右[5]。然而,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为空白。面对贫困,他们有些更加自信,而有些则显得很自卑。对个人评价的这种差异,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自我同一性作为对自我的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它既包括对自我的价值观、生活目标等精神层面的认识,也包括对自我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经历的认识,并以此对自我做出合适的评价,促进自我的发展。由此本文假设,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密切相关。
本文的被试都来自潮汕地区。潮汕文化在鲜明的特色中蕴含着多元的文化因素,潮汕人既受儒家文化又受重商观念影响,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6]。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生态下成长的贫困大学生,一方面其通过读书改变贫穷命运的动机、出人头地的观念会更强,许多潮汕商人的成功更是一种示范;但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贫困生来说,高校的生活与学习竞争中由于家庭环境带来的失意往往让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出现危机。自我同一性在特殊的经济、文化生态下,对个人的自我评价的影响也会显得特殊。本文以潮汕贫困大学生为对象,研究其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被试为接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潮汕地区贫困大学生。他们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被广州各重点本科录取,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但因家境贫寒无法承担大学的生活费用而通过个人申请及学校推荐接受资助。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贫困程度都必须经过当地村委和民政局证明认定,如单亲家庭,父母双双下岗等,潮汕地区三个市的教育局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和择优择需推荐,最后由该会再度审核,每年一次召开助学金颁发大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4.1%和45.9%;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28.3%、41.5%、30.2%;年龄19~21岁。
1.2 工具
1.2.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EOM-EIS-2)[1]
该量表共64道题目,分为4个分量表:成就型 (ACH)、延缓型 (MOR)、排他型 (FOR)、弥散型 (DIF)。采用6点计分,1代表非常赞同,6代表非常不赞同。在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0.906。
1.2.2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7]
该问卷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共54个条目。分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6分量表,除6个分量表外,还有一些条目是评定总体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采用4级计分,1=非常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极不同意。在本研究中,该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86,分量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的α系数分别为0.342、0.880、0.768、0.750、0.718、0.811。
1.3 研究程序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法。利用该团体召开“第三届颁发助学金大会”上同时对所有被试进行施测,测试前由主试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这一问卷,再正式施测,约30分钟完成全部问卷并及时回收。
1.4 统计方法
进行ANOVA检验、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
2结果
2.1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表1显示,女生弥散型得分高于男生。
2.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相关分析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见表2。
2.3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考察了自我同一性状态(W)与个人评价(V)两组变量的关系。典型变量(W,V)的Wiks检验的∧=0.513,P
个人评价与自我同一性的典型相关分析见图1。典型变量W在社会相互作用上的因素负荷最高,其次是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外表。对于自我同一性状态,典型变量V在弥散、延缓、排他及成就四个维度上,因素负荷分别为:-0.789、-0.436、-0.061及0.808。这表明,自我评价的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自信水平、体育运动、心境状态、爱情关系、学业表现与自我同一性的弥散、排他及成就都有很强的相关。此外,典型相关变量组解释了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的39.6%,解释了自我同一性V的36.7%。自我评价典型变量W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同一性方差的15.9%,而自我同一性典型变量V通过典型变量组可以解释自我评价方差的14.7%。
3 讨论
3.1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潮汕贫困大学生中,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弥散程度要比男生强,这与国外Archer[8]和Kroger[9]以及国内王树青等人[3]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的结果都是男女两性在同一性形成的大多数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国外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晚期的女性在延缓和扩散上的得分高于男性[10],郭金山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存在明显的性别特征,对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男生显著地优于女生,而对于排他型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女生则比较显著地多于男生[11],这与本文女生弥散程度要高于男生的结果一致。具体深究到潮汕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该地区受传统男尊女卑影响,家庭与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更高,他们往往背负着振兴家族、摆脱贫困的重任,迫使男性要对自我能力、自我责任及将来的努力方向做出思考,而女性在潮汕地区则是被赋予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角色,这些导致女性的弥散程度相对男性要高。
3.2 潮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价的关系
对于两个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与个人评份有很多重叠部分,这一点从他们之间具有一定水平的共享方差得到证据。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个人评价多维度与弥散型、排他型同一性状态呈负相关,与成就型同一性呈正相关,这样的结果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延缓状态与个人评价之间不相关的结果,我们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延缓状态作为稳定性最差的一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处于该状态的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正经历同一性危机。他们积极投入到自我的探索中去,探索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尝试各种不同的选择,却还没有形成最终的人生观,从而影响了对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这就使得它与个人评价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的被试都是来自潮汕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被试同质性高,他们在儒家文化及重商观念的影响下家族主义与出人头地观念特别牢固,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个人评价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也因此使得该研究推广到贫困大学生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学业表现分量表的信度只有0.342,同质性较低。但此次研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我同一性对贫困大学生发展和大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启示大学、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关注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贫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1-55.
[2]Kroger J. 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
[3]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59-65.
[4]王树青,陈会昌,石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65-72.
[5]李文道.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杜经国,杜昭.有关汕头文化的两个问题[M]∥汕头大汕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潮汕文化论丛.初集.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7]季益富,于欣.个人评价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326-328.
[8]Archer SL. A feminist's approach to identity[M]∥ Adams GR, Gullotta TP, Montemayor R.Eds.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2.
[9]Kroger J. Gender and identity: The intersection of structure,content and context[J]. Gender Roles, 1997, 36(11/12): 747-770.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195-04
随着现代居住条件的改善、交通的发展,加之学习负担的加重,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走路或活动、做家务、劳动等身体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静态活动时间却在不断增加[1]。由于摄入的总能量与身体活动消耗的总能量不平衡,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应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筛查分类标准”[2],对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各省、市、自治区20 a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1985,1995,2000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资料涵盖全国除、台湾和重庆(2004年建市)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的7~18岁学生,其中海南无1985年资料(1988年建省)、青海无1995年资料。各省、市、自治区级样本由汉族城市男生(城男)、乡村男生(乡男)、城市女生(城女)、乡村女生(乡女)4个群体组成。每岁1组,每个年龄组人数大致相等。
1.2 方法 利用身高、体重测量值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由各省市自治区组织检测队,选调有体检经验医生在统一时段(每年5-8月),使用同型器械、按《检测细则》技术规范完成,现场质控达到要求[3]。统一使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3年颁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筛查分类标准”,计算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各省、市、自治区7~18岁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及变化趋势。1985-2005年各省、市、自治区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2 结果
2.1 2005年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2005年各省、市、自治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介于4.41%~16.41%和1.67%~11.97%之间,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介于2.74%~10.09%和0.70%~7.22%之间。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山东、辽宁、河北等省、市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均为国内学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贵州、青海、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海南等地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低。不同省、市、自治区男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见表1,2。
2.2 1985-2005年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的动态变化 1985年各省、市、自治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低,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介于0.22%~2.92%和0.01%~0.68%之间,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介于0.48%~2.99%和0~0.61%之间。2005年与1985年相比,各省、市、自治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基本呈迅速上升趋势;也有少数省市在部分时间内出现超重、肥胖检出率的下降;1995-2000年天津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有所下降;2000-2005年河北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有小幅下降;2000-2005年福建男生肥胖检出率有所下降。1985-1995年新疆女生肥胖检出率无明显变化;1995-2000年天津女生肥胖检出率有所下降,1995-2000年宁夏女生肥胖检出率有小幅下降;2000-2005年河北、上海、安徽女生肥胖检出率有所下降,吉林、浙江、福建、广西女生肥胖检出率和广东、云南超重检出率有小幅下降。见表1,2。
2.3 1985-2005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动态变化 1995-2005年与1985-1995年相比,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有所趋缓,但是增长速度仍然大于零,超重、肥胖的增长趋势仍存在;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大于女生;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大于超重检出率的增长速度。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省市不同时间段存在较大差异:1985-1995年、1995-2005年男生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在同是大城市的北京和上海之间存在差异,北京分别是19.86%,10.29%,上海分别是23.91%,4.77%,可见北京男生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下降较缓慢。见表3。
3 讨论
目前,我国学生肥胖流行状况尚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03年底美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检出率白人接近35%,黑人接近40%,拉丁裔(尤其女青少年)甚至接近45%。2003-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2~19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达17%,女性从1999-2000年的13.8%上升到16.0%,男性从1999-2000年的14.0%上升到18.2%[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还较低,但是增长速度更快,将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005年我国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各省、市、自治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山东、辽宁、河北等省市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北京等大城市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行期,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达到16.41%和11.11%,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0.09%和5.83%。而贵州、青海、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依然较低,超重检出率低于7%,肥胖检出率低于3%。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总体上处于肥胖的早期流行阶段[6],但是有地区间的不平衡性的特征。
1985-2005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基本呈迅速上升趋势。多数国家近10~15 a肥胖率增加1~2倍,超重率增加2~3倍[7],如澳大利亚在1985-1995年的10 a中,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增长1倍和2倍[8]。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增长速度均快于同期发达国家的水平。本研究还发现,1995-2005年我国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有所趋缓,但是仍然大于零,可见超重、肥胖的增长趋势仍存在;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大于女生;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大于超重检出率的增长速度。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不同时间段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现状和趋势在不同省市自治区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区肥胖流行现状和趋势,因地制宜,针对重点地区(大城市地区)、重点人群(小学和初中生[9]、男生),对学龄儿童青少年采取基于学校、家庭、社区、初级保健等多环境相结合的干预,实施健康教育、合理饮食、身体运动、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不仅可以保证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以从小培养儿童正确的饮食、运动行为习惯,预防控制肥胖,促进健康[10]。
4 参考文献
[1] 张世伟,马军,宋逸,等.北京亚运村及周边地区中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94-595.
[2]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北京: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研讨会,2003:1- 26.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学校出版社,2002:9-33.
[4] 杨土保,孙振球.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
[5] OGDEN CL, CARROLL MD, CURTIN LR, et 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2004. JAMA,2006,295(13):1 549-1 555.
[6]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
[7] 季成叶.全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48-650.
[8] RICHARD PT,FLEGAL KM.Overweight children and adoeslcents:Description, epidemiology, and demographics. Pediatric,1998,101(3):497-504.
报道说,张孟珠毕业后,考入政大历史所博士班,在查询研究资料后赫然发现,东吴历史所居然有一本硕士论文和她的论文内容雷同。另外,林姓女博士生发表的单篇专文《赋性宣:清乾隆朝案之解读》内容,更是撷取她的论文精要。
[摘要] 目的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病的关系。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4例作研究组,按疾病分类成两亚组,急性脑梗死52例为研A组,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32例为研B组,同期选自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分析三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以及程度不同急性脑梗死两项指标情况。结果 研A组和研B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含量(17.6±2.7)umol/L、(11.4±2.1)umol/L和(12.4±3.6)mg/L、(10.9±3.4)mg/L,均比对照组(6.6±1.3)umol/L和(2.8±2.3)umol/L高;研A组同型半胱氨酸与研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A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研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级两项指标含量比对照组高;且中度两项指标(17.1±3.2)umol/L和(14.2±4.1)mg/L均比轻度(14.9±2.4)umol/L和(8.6±3.3)mg/L高;同时重度两项指标比轻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脑血管病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和预后具有相关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脑血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44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191-0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加快,我国脑血管病发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比较高,造成患者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重视并加强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脑血病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临床研究方向开始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脑血管的早期诊断中,效果良好。为探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病的关系。该研究主要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诊治的84例脑血管病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该院诊治的脑血管病患者84例作研究组,按照疾病的分类分成两亚组,急性脑梗死52例为研A组,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32例为研B组。研A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8±9.52)岁;研B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59±9.83)岁。同期选自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7±8.93)岁。3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急性脑梗死的分级
研A组患者依据我国《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TOAST卒中的缺损神经功能程度分型分成3级,其中轻度(≤15分)24例,中度(>15分且≤30分)20例,重度(>30分)8例[1]。
1.3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梗死、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的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标准相符合,且均经过CT、MRI等辅助检查的确诊[1]。
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组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的首次发病者;均了解并同意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者;对照组为健康者。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者;卵巢病变者;外伤或外科手术病史;风湿性的心脏病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
1.5 方法
1.5.1 仪器和试剂选择 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仪器为美国的雅培公司生产化学的AXSYM荧光的免疫发光分析仪,其中测定试剂均属于该公司进行提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仪器为Hi7170型自动生化的分析仪,测定中选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酶联的免疫试剂盒等均经Beckman公司进行提供。
1.5.2 实验方法 患者均早上进行空腹状态的静脉血4 mL的抽取,立刻进行患者的血清分离后,并放置于-20 ℃环境中进行保存等待检测。患者的实验血液检测分为3组,选择化学发光方法分别进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应用免疫的透射比浊方法行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2]。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3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化学发光方法和免疫的透射比浊方法测定)情况,以及不同病情分级的急性脑梗死者和对照组的两项指标含量变化情况。
1.7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标准差(x±s)完成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
2 结果
2.1 3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情况
研A组和研B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含量(17.6±2.7)umol/L、(11.4±2.1)umol/L和(12.4±3.6)mg/L、(10.9±3.4)mg/L,均比对照组(6.6±1.3)umol/L和(2.8±2.3)umol/L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并且研A组同型半胱氨酸与研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但研A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研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程度不同急性脑梗死和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
各病情分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患者两项指标(17.1±3.2)umol/L和(14.2±4.1)mg/L均比轻度(14.9±2.4)umol/L和(8.6±3.3)mg/L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度患者两项指标比轻度高,差异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机体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属于含硫基类氨基酸,是蛋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依据大量临床研究实践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造成机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尤其对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可经过各类机制造成机体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脑梗死和脑血病。机制包括促氧自由基及过氧化氢产生,进而导致血管反映下降;且可产生血管的平滑肌增殖刺激,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同时可促进TXB2的合成上升,血小板及血管收缩的聚集,继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导致血栓和脑血病的形成[3]。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急性时的反应蛋白,是组织损伤和炎症检测的非特异性的标志指标,其中对于过度的炎症负荷意义比较大,但是对于轻微炎症反应效果不明显。该研究中研A组同型半胱氨酸与研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研A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研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文献结果相符合[4]。依据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对动脉粥样化发展预测中具有重要检测价值[5]。因此,予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脑血病早期诊断和发现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研A组和研B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含量,明显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合,进而有效证实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脑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5]。
目前,临床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相关性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杨淼等[6]研究中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能够有效检测和诊断急性脑梗死疾病,并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有效检测病情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该研究中对不同分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得出各分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表明上述两项指标能够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诊断依据。同时该研究发现中度患者两项指标明显均比轻度高,且重度患者两项指标明显比轻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曹传伟等[7]研究文献的结果相符合,进而有效证实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检测意义。关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检测,与脑血病诊断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诊断的相关性和深入价值,需要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8]。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行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有效进行患者疾病和病情发展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2.
[2] 浦岩柏,宋本华,张聪睿,等.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24(3):174-177.
[3] 周俊山,徐梦怡,陆敏.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5(2):531-533.
[4] 徐丽丽,柳达,文静,等.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2(16):457-459.
[5] 刘晓红,夏菁,周维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24(6):325-328.
[6] 杨淼,汪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TC/HDL-C比值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27(1):547-549.
[中图分类号] R5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a)-004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adiponectin (ADPN),Homocysteine(Hcy)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with the essential hypertension.Methods 245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group) and 180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were collected in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March 2016.Blood pressure was evaluated by sphygmomanometer,ADPN and Hcy levels of serum were detected by ELISA,hs-CRP levels of serum were measured by turbidimetry.Results Blood pressure,Hcy and hs-CRP levels of serum in hypertens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Essential hypertension;Adiponectin;Homocysteine;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诱因,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低龄化[1]。脂联素(adiponectin,ADPN)促进血管扩张、抑制平滑肌增殖、缓解血管内皮功能障碍[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壁弹性,影响一氧化氮代谢[3];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阻止巨噬细胞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红素凝集增加,阻止过氧化物释放,增强细胞活性[4]。故本次研究分析血清中ADPN、Hcy、hs-CRP水平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相关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245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同期18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确诊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5]。排除如下病例:感染、重度贫血、严重心血管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对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高低分组:Ⅰ级,140~159/90~99 mmHg;Ⅱ级,160~179/100~109 mmHg;Ⅲ级,180/110 mmHg。
1.2方法
血清中ADPN、Hcy和hs-CRP测定,空腹10 h肘静脉取血3 ml,3000 r/min离心5 min,上清吸出并置于-80℃冰箱进行保存,ADPN(Abcam,ab99968)和hs-CRP(ebioscience,88-7502-28)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Hcy采用乳胶增强的比浊法测定(本院检验科代测),并记录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经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年龄、性别、血压、ADPN、Hcy和hs-CRP的比较
高血压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对照组与高血压组中各分级血清ADPN、Hcy和hs-CRP水平的比较
ADPN水平各高血压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各组之间均差异显著,且随着血压组的等级升高,Hcy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后一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3讨论
高血压发病比例逐年升高[6],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7],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是由多重因素导致的[8]。研究发现与高血压有关的的因素有血糖[9]、血脂[10]、胰岛素[11]、血尿酸[12]、瘦素[13]、ADPN、Hcy、一氧化氮[14]、hs-CRP等,而以上的因素之间互有一定的关系。
ADPN是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激素,在循环系统中其浓度为5~30 μg/ml,占血浆蛋白的0.01%,较其他激素更为丰富,ADPN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伤口愈合等有关系[15]。ADPN在血浆中具有胰岛素增敏、抗炎作用,ADPN的减少可引起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级联反应,参与高血压的发病[16-18]。本研究显示原发型高血压ADP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着血压等级的升高,ADPN的水平则越低。ADP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激活AMPK通路,增加血管细胞的能量供应,激活PPAR alpha途径,上调C0X-2,抑制TNF-α水平,同时抑制iNOS的表达和激活,保护血管细胞病变。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其与细胞内的甲基化及转硫过程有关,Hcy含量的升高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有密切关系,当Hcy水平>80 μmol/L,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3倍[19]。本研究显示,随着血压等级的升高,Hcy水平则越高,差异显著。其机制是因为Hcy与血管壁中的纤维成分、胶原成分有关,而这两者又是构成血管、影响血管收缩的重要因素。hs-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蛋白,在炎症开始数小时CRP就升高,48 h即可达峰值,随着病变的消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其降至正常水平[20]。hs-CRP是作为细胞炎症反应应激蛋白,当机体受创等炎症发生时,其机体内的hs-CRP水平显著升高,hs-CRP促进白细胞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21-23],增大血管阻力,升高血压。本研究发现,随着血压等级的升高,hs-CRP逐步升高,且差异显著。hs-CRP对高血压的影响机制为增加内皮质激素-1、黏附分子的分泌,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力,减少一氧化氮的合成,影响血管舒张性。
高血压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血清中Hcy升高,造成早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壁细胞受损,炎症因子如hs-CRP等开始释放,同时血液中各种神经调节因子及活性肽分泌增加,抑制了ADPN的表达和分泌,进而对血管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引起血压升高。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ADPN、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于了解患者血压情况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Webb AJ,Patel N,Loukogeorgakis S,et al.Acut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vasoprotective,and antiplatelet properties of dietary nitrate via bioconversion to nitrite[J].Hypertension,2008,51(3):784-790.
[2]Rosenkranz S.Pulmonary hypertension 2015:current defini-tions,terminology,and novel treatment options[J].Clin Res Cardiol,2015,104(3):197-207.
[3]Dreier R,Asferg C,Berg JO,et al.Similar adiponectin levels in obese normotensive and obese hypertensive men and no vasorelaxant effect of adiponectin on human arteries[J].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16,118(2):128-135.
[4]平龙玉,杜立树,熊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诊断妊娠期高血压意义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13-15.
[5]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6]高凌俊,谢祥妹,何凤屏,等.原发性高血压与脂联素、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相关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 36(8):1026-1027.
[7]王丽凤,黄学伟.原发性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26-28.
[8]Calhoun DA,Booth JN,Oparil S,et al.Refractory hypertension:determination of prevalence,risk factors and comorbidities in a large,population-based cohort[J].Hypertension,2014,63(3):451-458.
[9]Gay HC,Rao SG,Vaccarino V,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blood pressur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Hypertension,2016, 67(4):733-739.
[10]郭志荣,胡晓抒,武鸣,等.血脂与高血压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6):554-558.
[11]王洪巨,黄元伟.胰岛素与高血压关系的实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1):59-61.
[12]吴云涛,吴寿岭,李云,等.血清尿酸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6):545-549.
[13]胡文婷,王芙艳.瘦素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进展[J].激光生物学报,2015,24(2):119-124.
[14]喜杨,孙宁玲,马旃,等.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一氧化氮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07, 22(4):191.
[15]Lee B,Shao J.Adiponectin and energy homeostasis[J].Rev Endocr Metab Dis,2014,15(2):149-156.
[16]Eleuterio NM,Palei AC,Machado JS,et al.Role of adiponectin on antioxidant profile:evaluation during healthy and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J].Blood Press,2016,25(4):241-243.
[17]Kim DH,Kim C,Ding EL,et al.Adiponectin levels and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ypertension,2013,62(1):27-32.
[18]Chu C,Wang Y,Ren KY,et al.Genetic variants in adiponectin and blood pressure responses to dietary sodium or potassium interventions:a family-based association study[J].J Hum Hypertens,2016,30(9):563-570.
[19]Sen U,Mishra PK,Tyagi N,et al.Homocysteine to hydrogen sulfide or hypertension[J].Cell Biochem Biophys,2010,57(2-3):49-58.
[20]Soldin OP,Bierbower LH,Choi JJ,et al.Serum iron,ferritin,transferrin,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hs-CRP,LDL chol-esterol and magnesium in children;new reference intervals using the Dade Dimension Clinical Chemistry System[J].Clin Chim Acta,2004,342(1-2):211-217.
[21]Hage FG.C-reactive protein and Hypertension[J].J Hum Hypertens,2014,28(7),410.
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为了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现对80例ACS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和Hcy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ACS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50~76岁;均符合ACC/AHA(2001)诊断治疗指南标准[1]。正常对照组为80例健康体检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44~75岁。所有对象均排除感染、肿瘤、全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且未服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
1.2 方法 清晨采取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1 h以内离心分离血清待测。hs-CRP采用上海科华公司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Hcy采用北京九强公司的循环酶法试剂盒,均按试剂说明书在日立7020型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hs-CRP和Hcy含量及异常检出率比较 ACS组hs-CRP含量(16.28±11.75)mg/L,66例异常,异常检出率82.5%。正常对照组hs-CRP含量(3.28±0.79)mg/L,4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5.0%。ACS组Hcy含量(22.17±5.93)μmol/L,有52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5.0%。正常对照组Hcy含量(13.79±3.58)μmol/L,仅有2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5%。经统计学处理,ACS组血清Hcy和hs-CRP含量和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2.2 两组血清Hcy水平和hs-CRP水平的相关性 经直线相关分析,ACS组的 Hcy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13,P0.05)。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机制与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斑块的不稳定性与炎症介质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目前被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密切的炎症标志物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CRP能预测心肌梗死、中风、周围动脉疾病、心源性猝死[2]。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Met)代谢的中间产物。有证据提示,Hcy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变血液凝固状态及血小板功能等多方面机制而引起血管疾病[3]。新近临床及实验室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浆Hcy水平升高是AC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4]。为了探讨ACS患者血清hs-CRP和Hcy的含量变化,作者对80例ACS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和Hcy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ACS组hs-CRP含量(16.28±11.75)mg/L,有66例异常,异常检出率82.5%。正常对照组hs-CRP含量(3.28±0.79)mg/L,有4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5.0%。ACS组Hcy含量(22.17±5.93)μmol/L,有52例异常,异常检出率65.0%。正常对照组Hcy含量(13.79±3.58)μmol/L,仅有2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2.5%。经统计学处理,ACS组血清Hcy和hs-CRP含量和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综上所述,ACS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和Hcy含量均异常升高,两指标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ACS。
参 考 文 献
[1] LibbyP,RidkerPM,Maseri A.Inflammationandatherosc1erosis.Circulation,2002,105:1135-1143.
【关键词】 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15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significance of joint inspec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homocysteine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U Guo-lian, LI Xia, CHEN Yu-fe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Guangdong Province Maom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value of joint inspec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serum homocysteine (HCY)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ere were 120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40 health examination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All study subjects received joint inspection of hs-CRP and serum HCY. Results 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HCY as (12.58±4.25) μmol/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s (186.25±85.36) pg/ml,
hs-CRP as(1.68±0.89) ng/ml, myohemoglobin as (124.36±36.47) ng/ml, troponin as (0.74±0.95) ng/ml.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had HCY as (13.98±4.74) μmol/L, BNP as (451.36±89.36) pg/ml, hs-CRP as (1.75±1.27) ng/ml,
myohemoglobin as (154.25±38.61) ng/ml, troponin as (1.65±0.47) ng/ml.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had HCY as (15.96±5.18) μmol/L, BNP as (765.36±105.69) pg/ml, hs-CRP as (1.87±1.47) ng/ml,
myohemoglobin as (174.85±42.95) ng/ml, troponin as (1.78±1.42) ng/ml. All were higher than (9.56±2.47) μmol/L,
(59.36±30.47) pg/ml, (0.21±0.05) ng/ml, (86.31±24.05) ng/ml and (0.31±0.14) ng/ml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Serum homocysteine; Diagnosis
冠心病常见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若未及时干预, 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对此应加强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1]。目前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指标为血清HCY、hs-CRP, 其中HCY属于含硫基氨基酸, 是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hs-CRP属于炎症标记物, 有研究表明, 将两种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 可提高临床诊断正_率 [2]。本文旨在探索冠心病诊断中hs-CRP与血清HCY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 具体的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
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本次研究对象均知情, 且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危重症者;排除沟通障碍者;存在精神家族史者;依从性较差者。观察组患者年龄36~69岁, 平均年龄(48.69±8.51)岁;其中4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男14例、女26例), 40例为心肌梗死(男16例、女24例), 4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男13例、女27例)。对照组年龄35~68岁, 平均年龄(48.47±6.51)岁, 男15例、女25例。两组研究对象及各亚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试剂和仪器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用OLYM-PUS AU5800型号, 试剂为原装配套)检测hs-CRP、HCY;使用贝克曼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UnicelDXI 800)检测血清肌红蛋白;使用瑞莱生物工程试剂检测肌钙蛋白、BNP。
1. 2. 2 标本处理和采集 抽取研究对象清晨2 ml静脉血, 进行血清分离处理(实施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分离血浆), 等待血液凝固后, 检测患者体内hs-CRP、血清HCY、BNP。
1. 3 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研究对象的HCY、BNP、hs-CRP、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分析hs-CRP联合血清HCY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CY为(12.58±4.25)μmol/L,
BNP为(186.25±85.36)pg/ml, hs-CRP为(1.68±0.89)ng/ml, 肌红蛋白为(124.36±36.47)ng/ml, 肌钙蛋白为(0.74±0.95)ng/ml;
心肌梗死患者的HCY为(13.98±4.74)μmol/L, BNP为(451.36±
89.36)pg/ml, hs-CRP为(1.75±1.27)ng/ml, 肌红蛋白为(154.25±
38.61)ng/ml, 肌钙蛋白为(1.65±0.47)ng/m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CY为(15.96±5.18)μmol/L, BNP为(765.36±105.69)pg/ml,
hs-CRP为(1.87±1.47)ng/ml, 肌红蛋白为(174.85±42.95)ng/ml,
肌钙蛋白为(1.78±1.42)ng/ml, 观察组各种患者各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的(9.56±2.47)μmol/L、(59.36±30.47)pg/ml、(0.21±
0.05)ng/ml、(86.31±24.05)ng/ml、(0.31±0.14)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120疑似冠心病患者中, 100例确诊为冠心病, hs-CRP联合血清HCY在冠心病患者中灵敏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5.00%、2.00%、5.00%, 均优于hs-CRP检测的72.00%、50.00%、28.00%、50.00%和血清HCY检测的73.00%、45.00%、27.00%、5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若不及早治疗、诊断, 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早期临床常使用的诊断方式有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过多项研究实验, 发现实验室检查效果更为显著, 其中以hs-CRP联合血清HCY指标诊断价值性最高[3-8]。
HCY属于人体代谢产物, 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当机体血清HCY水平值呈上升趋势时, 则表明患者体内存在内皮毒性, 其可影响平滑肌正常功能, 引起血管平滑肌增生, 从而加快脂质沉积, 促进血栓形成和斑块钙化, 最终并发动脉粥样硬化[9-12]。hs-CRP是机体最重要的炎性反应指标, 当患者并l炎症反应时, 患者体内hs-CRP水平值可出现上升现象, 其可有效判定患者组织受损情况, 同时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NP水平值能够反映患者心肌缺血情况, 当患者体内BNP水平呈上升趋势时, 则表明患者存在心肌受损, 同时BNP水平可与心肌受损程度呈正比[13-1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各种患者各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hs-CRP联合血清HCY诊断,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于慧, 穆彩琴, 刘英霞, 等. HbA1c、hs-CRP与TC、LDL-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5):76-77.
[2] 黄永健, 陈美珍, 张民乐. 血清肌钙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 (12):45-46.
[3] 章t, 王湛, 蔡梦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高血压疾病发展的相关性. 广东医学, 2016, 37(13): 1989-1990.
[4] 李晓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评估中的价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20-22.
[5] 张小琼, 范春雨, 吕吉元, 等.血清OPG、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2):16-17, 20.
[6] 夏豫, 周瑾, 李春林, 等.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12):1140-1141.
[7] 张琛涛, 莫新玲. 冠心病、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 2013, 33(5):1035-1037.
[8] 耿明霞, 何峰容, 殷少华, 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21):2608-2609.
[9] 周建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4):324-325.
[10] 李燕, 王立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9):1536-1537.
[11] 林志芳, 岑丽莲, 柯尊彬, 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分析. 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7):704-705.
[12] 金伟明.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4):799-801.
[13] 周仲煜. 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2):215-217.
[14] 张季, 朱海燕, 晏燕.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8):72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MAS患儿共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LTVV组和CMV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确定患儿满足机械通气指征后,使用德国进口的Stephanie婴儿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其中:LTVV组采用LTVV治疗,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如下:Vt 6~8ml/kg,PIP 15~20cmH2O,PEEP 0~4 cmH2O,RR 40次/min,Ti 0.35~0.45s,FLOW 7~8 L/min。CMV组采用传统的大潮气量、维持正常CO2治疗,机械通气参数如下:Vt 9~12 ml/kg,PIP 20~25cmH2O,PEEP 0~4 cmH2O,RR 40次/min,Ti 0.35~0.45s,FLOW 7~8 L/min。上机后,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处理,包括补液、纠正酸中毒、防止感染等。根据生命体征监测情况,适当调整参数。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机械通气24h后的pH、PaO2、PaCO2、SaO2,计算24h后的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APO2)。比较两组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χ2检验。P
2结果
2.1血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儿通气24h后血气分析比较结果见表2。机械通气24h后,LTVV组的pH、PaCO2、OI和a/APO2与CMV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比较两组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LTVV组氧暴露时间为(166.3±12.4)h,机械通气时间为(113.5±13.8)h,发生肺气漏3例、BPD 2例、死亡2例,均显著低于CMV组(P0.05)。
3讨论
MAS是新生儿ICU病室常见的疾病之一。MAS可以造成气道阻塞,引发散在性分布肺不张或者肺过度充气,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还会导致肺部损伤,最终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呼吸衰竭是MAS患儿临床主要特征[3]。因此,机械通气是MAS患儿抢救的重要手段。有效、及时的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本组资料中,采用LTVV治疗的40例患儿,在机械通气24h后,OI和APO2较CMV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pH、PaCO2、OI和a/APO2等指标与CMV组有统计学差异(P
此外,从本研究来看,LTVV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肺部氧合功能,而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在LTVV组中,肺气漏和BPD的发生率均低于CMV组7.5个百分点;LTVV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5%,显著低于CMV组12.5%的死亡率。同时,研究还发现LTVV可以减低氧暴露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有效避免了感染风险。传统理论认为小潮气量通气以及高碳酸血症有可能加大颅内出血的风险,因此不建议使用LTVV方案[4]。但是本研究中,两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小潮气量通气联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MAS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研究结论与文献2、文献3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综合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相比于CMV治疗,LTVV在新生儿MAS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状况,减少氧暴露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该方案,以提高新生儿MAS的治疗效果。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高碳酸血症与颅内出血的联系,在运用LTVV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高碳酸血症的控制,以防意外。
参考文献:
[1]武荣,刘石,郑国方,韩良荣,等.比例辅助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应用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648-7652.
1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求理解各种形状、艺术字等的特点,掌握版面布局的方法,掌握表格制作的方法。技能目标要求能熟练设置各种对象的格式,能合理布局各种版面,能编辑制作表格。素质目标要求增强信息素养能力,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激发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为图文混排,表格编辑。教学难点为表格编辑与数据处理。教学资源为超星云平台、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办公软件为Office2010办公软件、模拟测试软件。信息手段为超星云平台、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社交软件为QQ群、微信群、网络直播。
2教学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