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18 03:55: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远程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远程管理论文

篇1

我国园林工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在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有相当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缺乏科学的项目管理,很多时候都只是套用普通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些规定,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标准,保障园林工程项目的质量规范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而且为了实现利益,一些企业甚至会作出相互压价、操纵市场等违背市场规则的举动,从而使整个市场失序,这不仅不利于保障工程质量,还会给整个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2园林企业发展的需要

园林建设企业要想追求长远发展,就必须摒弃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发展模式,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园林建设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励,园林企业要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加强工程管理,只有通过对工程项目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才能确保最终工程的进度、质量不受影响,进而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

2当前园林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体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园林的数量逐年递增,但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尚未统一,部分规章制度仅仅只是套用普通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定,缺乏针对性和地区适用性。此外,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缺乏前瞻性,导致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造成园林工程的美感降低。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当前我国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都较为缺乏,难以理解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意图,造成其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措施也缺乏针对性,不仅阻碍了正常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还可能影响最终园林景观效果的呈现。

2.3设计图重视程度不够

设计是一切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合理设计的园林工程项目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然而现实却有相当多的园林工程项目存在着照搬已有设计方案的现象,缺乏地域特色;还有些施工单位不能完全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施工随意性较大,不仅严重拖慢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造价,还对园林景观的最终呈现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使预期的设计效果无法实现。

2.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纰漏

现阶段,我国园林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还存在一些纰漏,造成施工进度阻滞不前,工期延长,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未能进行有效衔接,从而给最终的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5园林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疏忽

园林工程建设档案对园林建设格局、植物栽植地点等工程建设情况有着详细的记录,承担着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责。然而实际上我国很多园林项目都不重视档案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对于实际工作中的许多细节内容没有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在项目开展之初,因为思想上不够重视,很容易出现档案记错、记漏的问题,使档案在园林工程建设发展中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3加强园林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各个地区在贯彻执行建设部的《城市绿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的基础上,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地园林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例如《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9)。

3.2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注意吸收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员,以合理的待遇减少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同时应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合理分配岗位,体现每一位人员的价值。最后,加强管理人员团队意识培训,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也能够使各个岗位上产生的“合力”最大化,从而提高工作质量,避免因有些部门工作效率低而影响工程进度,从而保障工程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3加强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和技术交底

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是否存在返工问题或返工情况的发生次数都会受到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内的各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在拿到设计图纸后,应搞好图纸审核工作,找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解决。

3.4加强施工程序的管理

如果施工工序管理混乱,就必然会导致返工情况的发生,例如建筑铺设或绿化地被种植完工后,又进行开挖埋设管道等。同时为保证顺利达到工程质量目标,需对每一道工序都加强质量验收,要求每道工序的质量都必须符合规范标准。

篇2

(1)多年来,公立医院注重的是医疗功能,不够重视经济功能。上级管理部门对公立医院医疗水平的考核力度大大高于对财务工作的考核力度,客观上造成医院管理者忽视成本管理。

(2)在执行旧的《医院财务制度》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核算体系不健全,财务管理部门不能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成本核算数据及分析,未能让管理者看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直接导致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弱化,间接导致员工缺乏成本意识,浪费严重。

1.2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工作缺乏积极性

(1)多年以来,医院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并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因此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并不很高,财会人员缺乏学习的动力,平时业务培训以及考核多是流于形式,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整体较弱,短期内很难适应成本核算的要求。

(2)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相对单一,其收入与业务技能也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工作学习的动力受到严重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1.3临床医技科室没有成本核算意识

现阶段公立医院各科室普遍未设专职成本核算人员,科室对成本核算的理解只停留在科室奖金分配计算的层面,其大量的核算工作是由财务部门承担的。

1.4成本核算手段落后

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待加强

(1)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计算机系统中模块众多,互不兼容。如收费、物流、固定资产、检验、检查、医生工作站、体检、胃镜系统等等,子系统众多,计算机网络系统未能有效整合,相互之间兼容性较差。

(2)由于成本核算系统不太完善,财务人员需要人工将收费或财务系统的数据直接或分析后录入成本核算系统,影响了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2提高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建议

2.1加强公立医院全员尤其是管理者对成本的管理意识

(1)在三级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提高医院管理者对全成本管理的重视度。总会计师既是财务管理者,也是医院管理者。通过总会计师的工作取得医院其他管理者的支持,使医院其他管理者了解全成本核算的作用和意义。

(2)加强全成本核算的宣传工作。全成本核算工作应由财务、信息、人事、后勤、设备物资、统计、医务、护理等相关部门全员参与,共同执行。要让员工意识到成本核算和管理不仅是医院经济管理部门的事,而是与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联系,事关医院发展的大局。

2.2规范全成本核算流程

全面提高公立医院财务核算水平

(1)加强财务人员成本意识,按照成本核算程序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财务负责人、制单与报表会计、成本会计等要对医院的成本核算流程与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类间接成本的分摊依据,对某些成本核算有分歧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达成共识,必要时请示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

(2)每季度由财务部门牵头召开成本核算联席会,由专职或兼职的成本核算员通报上一季度各科室成本耗用情况。同时要加强与科室间的沟通,科室人员对成本控制应认识到位,提供数字真实有效。采购部门、总务部门通报近期经济合同签署情况,以便于财务人员对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与归集。

(3)财务部门可适当引进高学历的会计人才,理论联系实际,带动医院整体财务水平的提升。

2.3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成本核算中的作用

(1)公立医院应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系统,让成本信息更能反映客观事实。在新系统的引进及实施过程中,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以便日后系统能更好地为之服务。

篇3

2.供水产品单一,水价机制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目前,有供水功能的运管单位供水较单一,仅仅是向当地自来水公司提供原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直接提供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商业用水等终端水。原水价格较低,各地不尽相同,在0.08~0.39元/m3之间,有的地方供水公司不按实际计量付费,仅定额支付水费。农业灌溉用水虽然有定价,在22.00~30.00元/亩(15亩=1hm2,下同)之间,但基本未计收。对目前全省供水价格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多数县市未推行阶梯水价;供水运行成本高低不一;农业灌溉用水有价无市,水费计收难度大。

二、对健全运营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

1.明确权责,理顺机制第一,加快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资产确权工作。省水司组织各投资方加快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资产的确权工作,并将其纳入公司管理。第二,对准公益性骨干水源工程性质细化分类。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准公益性工程进行评估,对其公益性、经营性部分进行分析比较,合理界定,细化分类,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运营管理办法。进行评估时,须考虑的问题有:普遍存在的农业灌溉水费计收困难和对经营收入的影响;农村饮水水价较低及供水量少对经营收入的影响;经营项目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等。建议以多年平均收入作为对准公益性工程细化分类的标准。在开展经营收入评估时,宜结合项目所在地近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气象、水文资料,核定多年平均降雨量、来水量,并据此计算多年平均供水量和发电量,从而评估多年平均经营收入。对准公益性工程细化分类:第一类承担公益性任务部分;第二类经营性部分,且运管单位多年平均经营收入,低于按标准核定支出的100%;第三类经营性部分,且运管单位多年平均经营收入,等于或超过按标准核定支出的100%。第三,组建运管机构,明确权责,理顺机制。根据工程具有的公益性以及供水、发电等功能,结合其多年平均收入情况,按照类别,将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分三个板块管理,分开核算。第一板块包括公益性项目及准公益性中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二板块包括经营性项目及准公益性中的第三类。对第一板块的项目,可考虑三种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式:一是托管,由省水司委托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代运营管理(报经省水利厅批准);二是转交,省水司交由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统一进行管理(报经省水利厅批准);三是自营,由省水司与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会商,按投资比例组建项目运营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对第二板块的项目,按企业模式,由省水司授权其下属从事水务、能源开发经营业务的相关子公司进行管理。

2.事企分开,分类管理根据工程实际细化分类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机制,设置相应的运营管理机构,实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的分类管理。(1)第一板块的管理省水司应组建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进行归口管理。①工程运营管理方式a.托管或转交:由省水司委托或转交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进行管理,省水司归口管理部门监管,涉及资产剥离出去的,由省水司与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会商进行资产等值置换,报经省水利厅及省人民政府批准。b.省水司自营:由省水司与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会商,按投资比例组建项目运营管理机构。该项目运营管理机构接受省水司归口管理部门的管理。②运管单位性质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中的第一类,设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准公益性中的第二类,设为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其机构编制由项目所在地编办会同同级财政、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与省的相关规定共同核定;运管机构组织结构设置、人员聘用等须参照“贵州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意见”执行,并优先消化原有运管人员。③运管维修费用来源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公益性及准公益性中的第一类工程,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及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工程更新改造费用,均全部纳入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准公益性中的第二类工程,其运行管理经费、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由各投资方按照投资比例分摊,更新改造费用在折旧资金中支列,不足部分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财政补贴;涉及中央、省级专项维修补助资金或工程更新改造费用补助资金,且该资金由省水司管理的,由省水司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及时足额拨付。(2)第二板块的管理①准公益性的第三类管理方式应按企业模式,由省水司授权其下属从事水务、能源开发经营业务的相关子公司进行管理。有供水功能的,由水务公司与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会商具体管理事宜;有发电功能的,由能源公司与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会商具体管理事宜。规模较大的,由相关子公司与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按投资比例共同组建项目运营管理公司,按公司法进行管理,该运营管理公司属相关子公司的下属控股子公司;规模较小的,可由相关子公司委托工程管理所代运行管理,负责其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该类工程运管机构组织结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按照自愿的原则,优先消化原有运管人员。工程运管维修费用来源:该类工程运行、管理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及工程更新改造费用,由各投资方按照投资比例分摊,其经营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投资收益由各投资方按照投资比例分配。与经营性工程不同,此类企业必须遵循“先供水,再灌溉,后发电”的原则。若遇连年干旱等极端气候,为保供水灌溉导致无水发电,造成发电企业发电量剧减,其经营收入已无法维持本企业正常运转时,应积极探索、寻求政府补贴机制予以补贴。②经营性工程的管理方式应按企业模式,由省水司授权其下属从事水务、能源开发经营业务的相关子公司进行管理。有供水功能的,由水务公司与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会商具体管理事宜;有发电功能的,由能源公司与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会商具体管理事宜。规模较大的,由相关子公司与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按投资比例共同组建项目运营管理公司,按公司法进行管理,该运营管理公司属相关子公司的下属控股子公司;规模较小的,可由相关子公司委托工程管理所代运行管理,负责其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其运管机构组织结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按照自愿的原则,优先消化原有运管人员。工程运管维修费用来源:工程运行、管理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及工程更新改造费用,由各投资方按照投资比例分摊。其经营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投资收益由各投资方按照投资比例分配。

3.推行管养分离第一板块:运管机构组织结构设置、人员定岗,只考虑运营管理人员,不设维修养护人员。工程的维修养护、更新改造等业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标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承担。第二板块:运管机构组织结构设置、人员定岗,除考虑运营管理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少量维修养护人员。若自身完成不了的大修、更新改造等业务可通过招标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承担。

篇4

--------------------------------------------------------------------------------

当前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招投标计价概念模糊。

企业除负责招标工作的人员熟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这一计价方式外,企业管理者及项目经理仍习惯于沿用传统的“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想问题、办事情,缺乏对当前计价管理的“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动态管理的了解。

2.项目管理部责任不明确。

多数企业缺乏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学习,对“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应是成本管理主体的责任人”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

3.企业未能建立起内部定额

由于长期不注重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数据的收集,对于铺一平方米花岗岩,铺一平方米草坪,浇一立方米混凝土,种植一棵树,叠一吨假山等,到底需要消耗多少人工,需要多少材料、几个台班等,一直依赖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定额,导致无法确定准确地实际施工成本。

4.责任成本测算滞后。

由于投标报价仍是依据国家预算定额,还未能通过成本预测直接计算投标价格,因此对完成项目研究需要多少钱,在议标时到底能做多大幅度的让步,很难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按照实际所需的人、材、机费来分析测算成本,而只能采用套定额、请分包(供应)商报价的方式。

5.经济与技术严重脱节

由于投标报价采用清单报价,投标时往往不读图纸,不将施工组织方案掺和进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实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从而使成本管理失去了技术优势的支持。

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1.转变组织构架

由于过去的公司、分公司、工程处、工程队的兵营式管理模式,向直接的公司管理层次、项目操作层次、岗位责任层次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分清职责范围

公司管理层次主要负责责任成本的确定,对项目进行过程监督、服务、核算及兑现工作。而项目层按照下达的责任成本,进行施工管理成本的核算和操作,岗位层负责具体工作,对分解的责任目标明确,接受管理层和项目部的管理和监督。

3.控制两个极端

建章立制是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成本控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分工明确、关系明晰。控制两种极端的现象发生,一是以包代管,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持放任态度,强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二是越俎代庖,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管理干预过多,而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影响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编制合理的目标责任成本

投标报价的确定应通过市场询价、估价、报价3个阶段预测出直接成本,最后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确定需要在这个预测成本上另加的公司管理费、期望利润、不可预测的费用所组成的投标报价。中标后责任成本的确定要根据自己内部定额进行拆分,绝对不能使用以往以定额为基础和费用系数的测算办法,必选按照每一个子目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分析后进行单独测算,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需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核算。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是以投标预算为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责任成本预算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将它完成,确保责任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管理层和项目层两方面利益不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内耗。

落实成本管理过程的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

坚持以劳动定额为基础,制定责任单价,以完成合格工程数量的多少来确定的原则,减少重复用工,改变传统的按出勤天数的结算计价以及流于形式的工程数量测定不准、验工计价把关不严、乱签点工、乱签费用的承包方式。也可以结合现场的实际,进行计件承包,保证人工费的节约,管理层重点进行总量控制,定期指导单价。

2.材料费的控制

由于供货渠道不一,加上市场波动因素,选购材料时应当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各层次责任人需根据公司和项目部的采购权限,分别承担各自的责任,建立材料单价逐级审核制度;项目部消耗的各种材料,需进行限量领用。

3.机械费控制

关键在于机械的使用采取租赁和自购的方式进行价格比较,同时需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提高机械使用率。

4.费用管理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数量,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使用的管理,规范办公、通讯、差旅、招待费的指标控制,对日常使用的水、电、煤气要有节约措施,本着合理、高效的原则,控制各项费用。

除上述几项外,还需注重合同、商务签证、质量、工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也不能忽视索赔、回收工程款的工作,由此每个环节都需时刻保持受控状态,

篇5

文献中通过调查统计工程管理专业在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方面对管理类课程设置较多。尽管工程管理专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它的工程技术基础是无法取代的,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必须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教育,加强技术平台课程的教学力量。此外,许多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实验室方面缺口很大,偏重于理论教学,实验室投入力度欠缺,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不高,实验室利用率低。

1.2师资力量薄弱

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师资薄弱,一方面,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部分高校专业教师都是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土地资源、经济管理等转行而来,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非教师队伍转过来的。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老师年轻化现象十分突出,且职称与学历偏低,多数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实践经验不足。

1.3实践不足

我国民办高校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实践不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校内课程设计或实习中教师随意压缩实践时间或集中课程突击完成,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和质量控制,缺乏对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重视和指导,使实践学习环节多数流于形式,学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有用和实际的东西。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实践难度大,成本高。由于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和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等问题,许多实习已经失去其原本的实际意义,只是走马观花,甚至放任自流,完全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只注重于最终的实习报告,学生最终收获不大。目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突出。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缺乏有行业经验的师资,人才与行业需求不匹配,难以适应工程建筑行业对工程师的要求。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应注意改革,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改革措施

2.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以实施执业资质认证制度为导向

实施执业资质认证制度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将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求有选择地引入课程设置中,使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参加执业资格考试的理论水平。工程管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实施执业资格制度的需要为导向,避免专业教育与人才需求之间缺乏连贯衔接的问题,做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相互统一。最终以执业资质认证制度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来推动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

2.2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所谓“双师型”师资是指既要具有教师资格,能够从事教学工作,又具有某一专业技能或实践能力的复合知识型师资。一方面,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社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实践性学习的指导和教学,并对成功的工程管理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加深理解,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年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培训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年轻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力。此外,可以鼓励年轻教师争取横向科研课题,以此来提高其为企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机会,广泛的接触工程,提高工程意识。

2.3建设特色实验室

各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特色实验室来展现专业竞争力和特色,而实验室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依托本校相关的强势专业,建设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积极开展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教学。此外,以特色实验室为依托,各民办本科院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在竞赛中不断成长。

2.4重视实践,校企合作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民办本科院校应与项目管理公司、建设公司或工程咨询公司等合作,这些公司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要单位,学生可以参与其承揽的相应生产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可以依托企业先进的实验环境、设备和技术等各种产学研平台,利用企业的创新氛围和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和工程师做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设置。在学校和社会这两种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篇6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籍档案管理的研究远程教育起步较晚,对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单位和个人的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是远程教育起步时规模较小。近两年来,远程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传统学历教育最重要的补充,但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方面仍然相对滞后。加强理论研究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受教育形式自身的影响,远程教育在办学机制和办学形式上与一般院校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使得一般院校的档案管理理论并不能在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地运用,尤其是涉及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信息的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时,远程教育在档案管理上并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使得当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无法解决,从而也导致了档案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2.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远程教育独特的教育形式决定了其档案管理是一项特殊工作,从当前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来看,学校采用的档案管理流程主要是层层上报的方式,即从市到省再到中央进行分级上报。这样不仅牵涉了大量的人工劳力,而且由于中间的琐碎环节较多,再加上缺乏统一的操作指南和操作规程,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很容易出现信息遗失、信息反复上报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等各类问题。这些问题都背离了远程教育便捷性的特征,从而给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成本负担和人力负担,也影响了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3.面临着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档案管理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学籍档案的私密性特征更是对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对于当前的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还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技术,这就使得学籍档案的管理面临着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如有些档案因为密码被破译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有些档案因为缺乏有效的保密措施被他人轻易打开。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完善远程教育档案管理的路径和对策

针对当前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完善其档案管理的具体路径和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远程教育的档案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也使得其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对高素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技能;其次,要积极进行兼职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明确兼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职责,并在奖罚、职务晋升、培训、考核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后,加强档案管理有效机制的建立,并通过培训、激励和引进等方式来积极培养档案管理方面应用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开展理论探究,积极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系远程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一般院校的档案管理理论并不能在远程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地运用。因此,各院校必须要根据远程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来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进行理论探究,积极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解决具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促使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学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要依赖于一个合理健全的管理平台,这就要求在进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时不仅要有合格健全的硬件设备,还应有满足其需求的管理操作人员。因此,要提高远程教育的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重视中央和省级相关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档案信息传递的环节,努力实现具体操作上的整齐划一,从而减少和避免档案信息传递中出现的遗漏和延误现象。

篇7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城市环境质量。

一、城市园林中有害生物的现状

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在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每天都有新的疫点发生,其蔓延之势已覆盖了我国5亿多亩森林。危害100多种植物的美国白蛾在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并未“扑灭”,而且新疫点频频出现,现对北京已成包围之势,正在敲响北京的大门。国槐的蛀干害虫锈色粒肩天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河南、山东南部为根据地,局部为害国槐、栾树,九十年代中期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出击,成为蛀干害虫的优势种,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树“国槐”新的重要蛀虫。从未过长江的北方蛀虫臭椿沟眶象,在本世纪初,跟随寄主千头椿大举入侵上海市,形成严重危害。日本松干蚧是一种毁灭性害虫,遍及华东各省,如今又向东北扩散,吉林省1994年首次发现受其侵害,至2002年发生面积已达27万亩,成灾面积13.5万亩,4万亩松林在虫口下濒死或枯死。杉树、柏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双条杉天牛向北已蔓延到沈阳,大有向东北扩散之势。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面积已达50万公顷。青杨虎天牛在黑龙江哈尔滨周边地区再度暴发成灾。蔗扁蛾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鳞翅目钻蛀性害虫,危害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防治难度较大,如今已遍及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东北等各地城市园林,危害植物达22科之多,除巴西木、发财树、绿萝、一品红、棕竹、鹅掌柴外,全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园林许多木本、草本花卉被其侵害。杨树烂皮病1999年春在东北全部及华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流行,被害致死柳、杨等绿化树木近15万株。松枯梢病在山西、陕西、辽宁大发生,大连沿海地区的大片黑松患病死亡。银杏大蚕蛾仅在陕西就发生2万公顷,东亚飞蝗在西北、华北再度暴发成灾。2003年春,长春市因冻害死亡杨、柳树2万余株,由冻害引发病害,严重染病的树木3万多株。原产南美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作为畜禽饲料、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被引入并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以极快的无性繁殖,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在云南已成“喧客夺主”的心腹之患,占据了滇池10平方公里的水域,破坏当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堵塞交通,给渔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地破坏了生物间生态平衡。

二、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

园林植物是城市建筑物、道路之间互相联系并使之成为一体的纽带。国外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以及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如今,蛀干害虫、“五小害虫”(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

2.2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害虫与寄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协同进化关系,可以说植物一栽下去就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是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源头。

2.3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猖獗

随着国际间植物交流的频繁,侵入型害虫不断传入我国,而我们当地天敌尚不能马上跟踪适应,这些自然控制因素的丧失使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严重危害100余种花卉植物的毁灭性食叶害虫美洲斑潜蝇和前面提到的蔗扁蛾就是近年从国外传入的,并在短短两年时间就遍及我国22个省区。

2.4城市生态恶化为病虫害的发生开启了方便之门

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佳、人为破坏频发;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了有害生物的大发生。当某种生态因子达到灾变程度,养护管理又长期相当不力时,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园林植物病虫害就暴发成灾,发展成为自然生物灾害。

2.5气候异常促使城市园林病虫害大发生

在城市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园林植物生长势极弱,这时气候方面的因素则变成决定性影响因子。1999年柳树烂皮病大发生,国家林业局专家组确定为灾变性气候引起。2003年春长春大量树木死亡也是由灾变性气候引起。

三、防治的对策:

3.1加强抗性植物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植物材料的选择应以植物区系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如抗干旱,耗水少,耐瘠薄和土实,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等7个方面为树种选择的首要标准。

3.2加强养护管理,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加强养护管理就是人为地调整适合目的植物生长,而不适合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目的植物能健康、茁壮地生长,有害生物很难侵入,也不能大量繁殖,对目的植物构成威胁。从根本上解决植物衰退病这一难题。

3.3从规划设计着手,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从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出发进行园林规划设计,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以乔木为主,实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混配的林荫型绿化,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遮阴效果好的复层种植结构。北方冬季景观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变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大可不必一味追求完美的绿色,去与自然规律进行无谓的抗争。

篇8

Blog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日记类型的Blog、新闻类型的Blog、知识型的Blog。按照形式可以分为:个人Blog、小组Blog、亲戚和朋友之间的Blog、协作式的Blog、公共社区Blog、商业型的Blog。但不管如何分类,Blog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确确实实是对Blog功能的一大体现。

二、Blog的特点

Blog之所以能够迅速的流行起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特点。

(一)、“零技术”特点

Blog简单易用,会申请电子邮件的网民就可以完全“零技术”的拥有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让学习者可以随意写下自己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信息,随时把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摘录到Blog中,以便日后更好地加以整理和利用。Blog与其它网上交流方式相比较真真正正地做到了“零技术”。

(二)、“思想共享”特点

Blog之所以能够被众多的网民迅速传播和接受,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所具有的“思想共享”的特性。所谓的“思想共享”,即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而是对者思考的过程及心理体验的共享。在Blog上者可以随着学习的过程把自己的想法和体验随时地写到上面,也不需要有什么章法,可以记录一些细小的想法和体验,这些想法体验也不一定正确,因此可以让其他阅读者进行评判。

由于Blog是以日志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可以很好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利用它可以方便的实现知识管理,它就像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塔,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知识增长和变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其他的阅读者,而阅读者对者的不同看法也及时地反馈给者和其他阅读者。在这种“思想共享”的过程中,者和阅读者的知识都得到了提升。与E-mail相比,它克服了E-mail交流的狭窄性。E-mail只能是在发信者和收信者之间交流,其他人无法参与,而且思想过程也并能简单直观的显现出来,不利于思想的共享和知识的管理。

(三)、“人性化”特点

Blog具有很强的人性化,彰显个性化和公共化的统一。Blog通常是以个人的名义申请和管理的,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安全管理级别。一般情况下拥有者只有一名,他具有对Blog管理的最高权限,然后可以拥有一名或数名管理者(如果只有一名通常是拥有者兼任),管理者拥有Blog管理的绝大多少权限,另外还可以设置数名作者,作者的权限较低,只是能够对自己所的日志进行编辑和管理,而管理者则可以对任意作者及其日志进行管理,Blog的拥有者又可以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另外拥有者和管理者还可以对Blog的界面设置的系统设置进行管理。但无论管理者还是作者大都数目不是很多,而且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目的共同性,是为了同一的目的利用他们的Blog,他们就是自己Blog的主人,有很强的归属感。传统的BBS与之相比,则少了很多的人性化。通常BBS是属于某个团体,这个团体有自己的目的,一般不会考虑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而且管理权限也较严格,绝大多数成员处于被管理的最底层,几乎没有什么管理的权力,因此成员没有什么归属感可言。Blog与BBS相比,Blog就好像是一伙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家里畅所欲言,BBS就好像是一场什么人都能参加的大型舞会。

三、Blog应用到远程教育中的依据和优势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到教育领域以前,对远程教育一般是采用广播电视+书信+面授的办法,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信息交流的非实时性、问题反馈的滞后性、信息传递的单项性、信息资源的贫乏性、教学过程的难控性以及相互协作的缺乏性等等。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到教育领域之后,首先是对远程教育手段的变革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目前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机构和单位越来越多,例如像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都开展了网上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和平台,而研究和改进远程教育的技术和手段是教育工作者所义不容辞的义务。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认为学习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被动地得到,而是通过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而得到;建构主义主张尊重学习者的个性,提倡个性化学习;建构主义还强调协作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协作学习”是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目前在国内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整个教学过程的结合尚不完善,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例如目前很多远程教育网站上多是仅仅提供诸如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视频点播、教学辅导、平时作业等大量“教”的内容,尽管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得到这些教学资源,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了。但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整个学习过程,却不难发现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进度无法掌控,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无法体现;对学生而言,相互的协作也无法实现。因此这种网络远程教育究其本质不过是传统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延伸而已,学习的过程仍然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过程,只不过灌输的平台由传统手段换成了网络而已。这种“网站式”方式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利用E-mail、BBS和ICQ等工具部分地改进,但是都不能很完美地完全消除,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工具所具有的致命弱点。而Blog的出现恰恰给了我们一个较完美地解决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契机。

四、Blog在远程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Blog的申请和管理模式

首先可以申请一个Blog空间作为实现教学过程的公共平台,Blog的申请者即拥有者可以由授课教师来承担,也可以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较好、较具责任心的学习者承担,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把其他学员设置成管理者或者作者。另外有兴趣的学员还可以申请自己专门的Blog空间,但是最好和公用Blog由同一个服务商提供,以便利于相互支持和沟通。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在线Blog服务提供商,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一般收费的运行更稳定一些,不过对无特殊要求的远程成人教育来说,免费的也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国外的有blog-、以及等;国内的有、、等。

(二)、授课教师对Blog的应用

授课教师可以在这里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辅导、平时作业等教学信息,可以进行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对学习者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必要的指正和评价,发起并参与学习者之间的讨论等。但是教师的参与应当是要适度的,要首先给予学习者一个充分表达、争论和反思的空间,只有必要时才给予最少的指导。

(三)、学习者对Blog的应用

学习者是Blog的真正的主人,学习者要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更具有应用Blog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者可以在这里实现一种主动性、反思性、协作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学习者可以从这里获取老师的相关教学信息,可以向老师提交作业并提出疑问,可以参与老师或者同学发起的相关讨论或者自己发起对某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协作学习等。另外有条件要申请自己专门的Blog空间,但是需要注意一定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及时填写新日志,争取将每天所思考的问题都写上去,便于日后整理深化和知识积累。

五、对Blog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反思

Blog虽然相比较E-mail、BBS和ICQ等交流方式在远程教育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它本身所不能克服的弱点,例如交流的实时性不及ICQ,对图片等多媒体的支持不及传统网站等。这个问题正说明了我们应该具有正确的媒体技术观,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媒体技术,也没有一项研究证明某种媒体技术永远优于另一种媒体技术,关键问题在于怎样正确地选择和利用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1998(3)

[2]龚颖,朱袆.Blog:现代远程教育下建构主义的新实践.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6)

[3]钱圣波,丁振国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4)

篇9

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覆盖面较大,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才能保障成本管理的效率。成本管理工作不是部分管理者、财务工作者的任务,还需要每一位医疗人员的配合。在医院的公开集合会议中,管理者要加强市场经济意识的传播,将绩效管理模式落到实处,加强开源节流思想的传达,让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经营效益的重要性。保障每一位工作人员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意义与方法,将成本管理质量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健全医院成本管理制度

生存、发展与获利,是医院经营的目标所在。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成本管理工作的优化。成本管理的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医院能否盈利与发展。首先,医院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加强每一个科室临床消耗定额与费用定额的制定,明确目标成本,并将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日常成本的管理目标。其次,在医疗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医院的目标成本以及实际消耗进行对比,了解成本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并及时制定有效措施改进,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事间控制力度。最后,在每一个成本管理阶段总结时,要对每一个科室的临床消耗目标与实际医疗成本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将成本管理的目标责任到人,给各个科室成本管理相关者以教训或者指导。

(三)做好成本核算与分析

完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医院不断优化成本核算业务的流程,更要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做好全成本的核算。全成本的核算最终反映在医疗成本上,每一个科室的成本、病种成本以及医疗项目的成本,是全成本的重要组成因素。做好成本核算,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成本支出增长异常的关键点,对医疗成本结构进行分析,给决策者进行信息分析与制定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优化成本管理,医字需要对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优化,利用收支结余分析、平衡记分法以及项目成本法等方法,定期做好成本核算,明确责任成本,才能促进医院运行总成本的下降,保障医院的稳定发展。

篇10

所谓分级管理模式,就是在园林的管理过程中,根据园林的作用、园林通过有效管理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标准、以及该园林片区的管理经费等的不同,将园林合理的分为几个标准,从而根据不同的管理标准开展不同的管理工作。根据我国的《园林绿化养护标准》,将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划分为了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以一级的标准最高,二级、三级次之。一级是要求最高的管理标准,所花费的人力、财力也相应的最高,一级管理要求管理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高度重视,达到精细化管理。比如说,那些分布在城市中心、城市重要地区、重要景区的园林,就达到了一级管理模式。因为这些区域的园林都起到了展示城市形象、美化环境的作用,他是城市一张重要的名片。同时还可能为该城市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管理的效果就应该要达到植物能够旺盛健康的生长,修剪整齐、设施齐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等。管理工作者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在一级管理模式之上,以保证其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相应地,一般的园林绿化,比如说居民的生活区,路旁的绿化区等等,要求相应的不是很高,这些园林的绿化管理就可以列为二级管理模式,这些绿化管理主要保证绿化植物无病虫灾害、环境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就可以了,管理工作者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就相应少些。而一些离城市比较偏远的园林,或是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区域的园林,园林绿化的作用不是很明显,那么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管理。此外,在同一片区域的园林管理中,也可以根据不同植被的需要而进行分级管理。

2.分组管理模式

对于一些园林面积很大的管理区域,需要很多的管理人手,那么分级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不是很实用了。从而可以采用分组管理模式,所谓分组管理模式,就是根据要管理的园林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几个区域,对每个区域都分派足够的人手进行管理。分组管理模式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化整为零,只要明确各个区域的管理目标,那么每个区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管理。但是也有缺点,就是每个区域都独自工作,那么就可能导致整个园林区域最终的绿化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片区的绿化水平不一样而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绿化水平不同,甚至有所下降。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管理工作者对工人的统一培训来解决。在绿化管理中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灌溉、修剪、防虫害病害、施肥、保洁等等。每一项工作有其专业性,因此,管理工作者可以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养护工人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工人都能够掌握到这些园林管理技术的基本要领。通过这样的统一化培训可以使得分组管理模式的弊端降到最低。

3.建设与养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在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的过程和工序是比较多而且比较琐碎的。比如说上文提到的灌溉、修剪、防病害虫害、施肥、保洁等等,但是由于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这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了养护过程中使得植被死亡等等情况。比如说,由于工人的疏忽灌溉过多、忘记喷洒防虫剂、或者施肥或多等等情况,使得植被不能够健康成长甚至与死亡。这类的情况难免有发生,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产生,园林管理工作者就可以采用建设与养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园林绿化管理的过程中,边养护边建设,一旦养护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补救,还能够不断的使该园林扩大化,多样化。此外,城市的园林绿化难免受季节的影响,比如说种植的区域,一般只有在秋天才盛开,那么这片区域在春、夏、冬就是荒置的。但是如果采用建设与防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其他季节种植适合其他季节的植物,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建设与养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符合现代社会现代城市的一种管理模式,适用于绿化面积不大的居民区庭院绿化养护等,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增强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园林工程绿化的工程质量,节约成本,使效益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