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7 14:04: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就业心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就业心理

篇1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变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双向选择”模式取代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进入社会择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相比之下就业市场上的理想工作岗位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一些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就业中的困难,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丧失了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出现了悲观和迷茫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不能冷静、客观的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使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

(一)情绪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因为屡屡受挫而出现抑郁心理,表现为心情低落、压抑和紧张。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立足自身的实际,清醒客观的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弊端。大学生往往由于不能准确的自己定位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拒绝。一些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意志消沉甚至抱怨社会。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犹豫不决,找不准方向。因为模糊了对自己的判断,而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于职业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出现浮躁情绪。这种浮躁情绪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长时间的焦躁不安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既希望自己尽快的适应社会又担忧自己不能融入社会,会感到无所适从。在遭受挫折之后,大学生会表现出急躁、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倾向,这些消极的情绪心理导致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大学生处于择业就业过程中挫折和问题不断。

(二)社会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他人影响会产生社会心理问题。从众心理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不是立足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而是盲从别人。攀比心理问题:大学生在对自身定位时往往把别的同学作为参照点,盲目攀比,不能扬长避短,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把握机遇,导致影响自己的前途。嫉妒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找到比自己优越的工作,产生不平衡心理,表现出既羡慕又敌视的一种心态。这些消极的情绪会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二、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的途径

大学生在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竞争的压力和求职中的挫败感而诱绪心理问题和社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为了使大学生顺利的融入社会,就要克服择业就业中的消极因素。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四方面要上下联动,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不仅事关本人的前途还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首先是要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政府要广开渠道,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种服务。政府要积极举办大学生人才交流会、学校与企业见面会等,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有更多的接触,促进大学生就业。通过网络、媒体为大学生开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学校加强对办学规模和毕业生情况的宣传工作,使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毕业生培养情况,为毕业生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辅导工作,通过开设相关就业辅导课程,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当下的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完善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对大学生广泛宣传当前的各项就业政策,及时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多方联系企业、单位进校园,组织校园招聘会。

篇2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万,比2009年增加90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往后的几年还将继续增加。据统计,2009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68%,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一)焦虑心理。

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这些数字无一不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更为直接的是引起即将毕业面临就业择业大学生神经的紧张。多数大学生都会担心十二载寒窗苦读加之四年的刻苦学习是否能在毕业之际找到一份发挥自己特长、专业对口的岗位,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确,会否有更好的工作与自己失之交臂等等。特别对于临近毕业还无着落、不能明晰自己是否要考研究生,或者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而言,这种焦虑心理更为严重。这样的心理如枷锁一样,沉重地将学子栲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致使学子心情沉重、烦躁不安、意志消沉、注意力难以集中。

(二)自卑或自负心理。

此两种心理均是不能正确的对自我进行认知界定而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细较二者之别――自卑为过低地评价自己的价值,缺乏自信心,导致行为过于拘谨,不能充分展示自我。而自负心理则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知之明,自我心理定位过高,好高骛远。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落差,一旦未能如愿,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失落、烦躁等心理现象。

(三)茫然心理。

由于受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不同,对环境认知不够准确,大学应届毕业生中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经历多年的寒窗苦读,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事实上,这种心理在大学生择业时是十分普遍的。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职位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能力从事哪些工作,导致关键时刻抓不住机会,错失良机。

(四)嫉妒心理和攀比心理。

这是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常见的一种心理。众多的工作岗位中,绝大多数是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岗位,而那些高薪、稳定的工作是少数人才可竞聘成功的。然而,有些毕业生抱着“你能我也能”的心理,寻求岗位相当的职位不得,看到别人工作理想时痛苦又不甘心。这就不免出现一些小人之举,违反竞争道德的不良行为。大学生就业一般是初次就业,在此过程中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互相攀比,整个求职路俨然变成一场纯粹的攀比闹剧。

(五)依赖心理。

不乏有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和竞聘受挫时,曲解“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言。择业时不主动出击,迎难而上,而是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以期达到人情就业,例如依赖学校、教师或者是亲朋好友的关系就业,缺乏独立竞争意识。更有等待用人单位主动邀请,以致错失良机者。

(六)从众心理。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寻找热门职业,缺乏理性思考,忽视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视自我认识以及对自己特点的分析。归根结底是学生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缺乏对就业信息主动搜集和动态分析的判断,导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及价值观等没有明确的认识,最终导致自己就业意识非常模糊,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事业单位等一些狭窄的范围里,不顾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盲目从众。

(七)冷漠与怯懦。

一部分大学生因择业时受到几次挫败而失去信心甚而看扁自己,对于以后的用人单位不积极。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或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而异常的小心谨慎,恰恰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展示出来。

二、就业择业不稳定心理产生原因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制度的变革,人们不断构建自己新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价值导向多元化、就业制度和就业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多种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客观因素。社会处于变革之中,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也同样存在多元化导向,更加注重功利性。因此她们在择业时可能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就业地区和社会地位。

就业结构不平衡性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影响体现在学科和区域上。大学生入学时选择的“热门”专业世殊时异,毕业时可能已成为就业亮红牌的专业甚而成为“冷门”,由此造成学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成为就业路上的阻碍。而毕业后,在许多一二线城市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之下,毕业生还是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工作,这也造成了毕业生待业,给其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

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高校的扩招使毕业生逐年递增,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造成大学生毕业就业难,这是异常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户籍问题、供需信息不畅、就业公平性不够等等,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妨碍了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心态失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二)高校教育因素。

专业及学科设置不合理,造成毕业生与市场供需脱节。部分高校在面临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致使岗位供给数量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期望这一情况时,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结构和就业新形势、新情况来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师资结构、水平和学校的资源配置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很多毕业生到了市场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产生诸多不稳定心理因素。

择业指导的不充分。目前许多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够细致,就业指导雷同,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和组织招聘活动,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客观上给就业生求职时带来不便,导致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准确自我定位、茫然失措。

心理辅导滞后。自2005年1月,由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一些高校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取得共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针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体系。心理辅导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和跟进辅导不够深入,明显滞后于学生择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由于文化层次、智力水平较高,所以他们都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和较高的个人抱负,希望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事业上作出一番成就,但是很多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的原因就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与社会要求能力的不相适应,他们自身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因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准备过于简单,择业材料准备不充分,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四)家庭因素。在我国,父母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心理。父母的职业选择观、其对于子女专业的关注乃至父母的社会地位、教育方法对大学生本人产生的一些影响都是其产生矛盾心理的因素。

三、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挫折、困难和冲突,因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求职就业,心理调适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客观的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的排除困扰,更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一颗稳定和积极的心态。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任务,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本身都要重视择业心理健康的培养,共同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保障社会稳定。

(一)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就业市场信息的滞后等问题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加强对于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开展,为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并继续大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成长完善。

(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认识职业,自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高等学校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不光要讲一些道理,还要用事实来说明此道理。比如:对在基层有所作为的校友进行追踪调查,大力宣传他们有所作为的先进事迹,同时邀请他们返校为毕业生作报告,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自主创业观。

(三)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虽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朝着市场化多元化,功利化的方向发展,但与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积极转变观念,到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就业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代大学生自身应树立起敢于竞争、立足发展、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及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及临时就业、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要正视问题,放松心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就业竞争如何激烈,大学生必须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找准兴趣点,将日常学习与就业目标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进行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保证在就业时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甚而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应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引发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就谈不上和谐校园的建设,其不和谐因素势必迅速向社会蔓延,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和谐与不稳定。同时,社会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校园建设,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局面。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而且对国家的稳定发展,社会的和谐构建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社会也责无旁贷,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共同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在大量扩招的同时也带来了形势严峻的就业现状,仅2013年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更好的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正常就业,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心理情况做全方位的了解。而本文旨在从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预期、就业压力等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情况,得出研究结论,从而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思路和操作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某综合性一本高校的大三大四年级没有继续深造意愿,即将面临就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500人。问卷调查方面,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有效收回率96.4%,其中男生272人,占比56.4%;女生210人,占比43.6%。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薪资期望、职业定位、单位类型取向以及就业压力等五个方面。个体访谈方面,共深度访谈学生30人,除了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外,主要针对就业压力进行深入探析,获取了较全面的研究资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区域选择

在就业区域选择上,46.3%的学生选择东南沿海二线城市,23.2%的学生选择西北内陆地区一线城市,21.5%的学生选择原籍所在地就业,9%的学生选择北上广等大型一线城市。这一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在东南地区就业,但是出现了从大型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的转移,选择北上广地区的学生急剧减少。可见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和竞争激烈,而一些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的空间,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让学生在就业地选择上出现了这一变化。

2、薪资期望

从薪资期望调查结果来看,31.4%的学生期望薪资在2000-3500元左右,45.1%的学生希望在3500-5000元之间,23.5%的学生选择了5000元以上。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和工资水平、消费指数来看,大学生薪资期望是比较理性和符合现状的,没有好高骛远,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

3、职业定位

本次调查问卷在职业定位题上主要设计了公务员、对口专业,其他专业就业三个选项。其中6.4%的大学生选择了公务员,8.8%的人选择了其他专业就业,84.8%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口相关专业就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本专业就业。这一结果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为理工类学生相关,而文科类学生专业技术性相对要求较低,在就业专业定位上应该会更为宽泛。

4、单位类型取向

就业单位类型上,11.4%的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48.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20.6%的学生选择了外资企业,19.6%选择了私有民营企业。可见59.8%的大学生选择共有制单位,而40.2%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公企业。相对于过去大学生就业到知名民营企业去、到外资企业去,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取向正在发生转变,大部分学生希望到国有企业去,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去。大学生偏好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公有单位,这与物价、房价等生活压力有一定关系,而相对更有利于能力提升,但较“漂泊”的私营企业渐渐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

5、就业压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1%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大,而只有13.9%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不大。可见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深度访谈,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不看好;(2)自身心理素质差,就业胆怯,就业焦虑;(3)自我认识偏差,缺乏自信;(4)大学学业较差、英语四级未过、综合能力欠缺等造成的就业压力;(5)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就业渠道;(6)就业认识的偏差,比如认为自身家庭背景、人脉基础以及社会支持等不利于就业。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本次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大学生就业意向发生了一定改变,就业区域选择上出现了以往东南沿海一线城市扎堆往二线城市和西北内陆一线城市转移的趋向。第二,大学生就业定位基本理性,但仍然存在盲目性和感性认识。就业薪资期望水平基本合理,与现有大学生工资水平及社会工资水平基本适应,但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盲目追求公有制单位,容易造成万人挤独木桥的局面,影响顺利就业。第三,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就业焦虑与就业胆怯并存,存在自我完善不足和市场需求疲软的矛盾。

2、建议

针对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从高校育人目标出发 ,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是以学校为主体,大学生为客体,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提升就业能力,丰富就业渠道和信息,从而提高就业力,保证顺利就业的系统工程。在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方面, 主要包括自我定位和就业市场定位两个方面,做到知己知彼。学校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活动、观摩讲座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市场,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能够避免盲目认知,就业期望过高或自我认识过低等,造成主客失衡等问题,影响就业。在提升就业能力方面,从大学生大一入校开始,学校应重视实践课堂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就业能力训练等素质教育环节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完善自我。在丰富就业渠道方面,学校应该加强招聘单位信息采集和就业基地建设。在招聘信息采集和上,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联系和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并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及时广泛地招聘信息,做好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弥补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扩大就业面。同时,加强就业基地建设,与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定向培养和联合培养,实习挂职等方式挖掘单位和岗位,保证就业渠道畅通,就业门路广开。

(2)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大学生调试就业压力。从调查结果得知,随着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适压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积极就业。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全覆盖与个别心理辅导的点面相结合方式,即通过心理课堂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全面引导,帮助他们合理认识自我和社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向就业市场。而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个体谈话等方式对个别就业困难学生或心理素质差的学生进行深入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就业焦虑和怯弱心理,正常就业。

篇4

(一)眼高手低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为计划经济体制,高校招生人数少,大学生毕业后国家采取分配制度,大学生被当作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优越性不言而喻。九十年代后期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我国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同时逐渐由分配制向自主择业转变,这就造成了人才竞争的优胜劣汰,而大学生的思想没有及时转变,仍然存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心理状态。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多为理论学习,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又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挑剔岗位,眼高手低,既不愿意去一些基础性岗位,又没有能力去应聘到待遇好、实力强的工作单位,思想上就会产生一些失落感而错失许多就业的机会。

(二)急功近利

一些同学以薪酬高低片面去衡量一个职业的优劣,一切向钱看,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不关注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急于落实工作,很快变成了为了工作而工作,根本没有考虑过所选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能否胜任该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导致频繁跳槽,跳槽不仅损害了工作单位的利益,占据了其他人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给自己的求职心理造成压力。

(三)攀比心理较强

以其他同学的择业作为参考标准,如果自己的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比其他同学差,虚荣心攀比心就会作怪,因此放弃工作岗位。

(四)消极依赖心理

我国八十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学生独立意识差,在面对择业时,寄希望于家庭,托关系,找人脉,依靠关系四处奔波为自己寻找工作成为一种潜意识。自己不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去,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认为只要关系硬便能找到好工作。上述消极的依赖心理往往会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五)患得患失心理

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良好的就业机遇,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患得患失,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误区的心理障碍。

(六)盲目自信心理

有的同学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之后认为自己的学校是重点学校,自己的专业是热门专业,自己的成绩优异,所以择业标准比较高,到头来往往因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过高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即使就业了,总会感觉自己屈才了,对周围的环境和同事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比别人要高一等,存此一种自大心理,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也会因此在择业中心理受到挫折。

二、就业过程中,应对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

(一)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总结自己以往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正确面对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优缺点,也可以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同时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总结,把自己的心态放低,做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并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积极的面对现实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可能出现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要积极面对这种情况,调整心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以及社会经验水平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同时不断的学习社会知识,努力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及时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情况,从而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

(三)发挥长处,做足就业准备

在求职过程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把握机遇。在择业的前期准备过程中,首先考虑自己的专业,以做到专业特长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同时考虑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对口,还要听取家长,老师的意见,做到有目标性的择业。在面试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多了解和学习岗位相关知识,对用人单位有详细的了解,做到思路清楚,有备而来。

(四)高校应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可针对大学生不同专业,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生活及家庭环境进行有特点,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抓住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源,把握就业状态,以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就业心理误区。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五)正确面对挫折,学会给自己减压

一种不良情绪隐藏的越久,使人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当因挫折给心理带来巨大压力,而又一时难以克服时,就需要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比如,向朋友倾诉,一吐为快。也可以去打球,爬山,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在宣泄的同时要注意场合,以及宣泄要适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社会的发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关注大学生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辅助其成功就业,使大学生成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韵,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2]张兰芳.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J].中国大学就业,2015(16):78-79(6-7). 

[3]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04) 

篇5

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极大的组成元素,他们由于家庭生活比较窘迫而导致经济上的贫困,然而目前来看贫困学生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贫困,由于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自卑也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择业观,也就是所谓“心理贫困”,文章从这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策略方案,以此推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水平得以稳步提升。

一、帮助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重要意义

从长远角度分析,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点所在,这不仅关系到个人与家庭,更重要的是关乎到贫困阶层心态。因而必须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贫困”,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逐步强大,而且具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前提下,必须要进行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就业时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除此之外,心理脱贫还能促使大学生整体素养得以改善,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循循诱导,从而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在面对就业时具有良好的心态,组织他们参与到不同集体活动中来,以提升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可以促进就业

(一)政策给予支持

正因为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心理上的弊端,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心理脱贫”的循循诱导,并且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就业的信心。政府作为职能部门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稳定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素养,针对贫困应届高中生,或是初中生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因势利导。针对贫困家庭中接受中职教育的,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生活费与交通费补贴。而针对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就业一直是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将其纳入扶贫计划之中,制定扶贫政策,通过扶贫任务的推行促使他们的就业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辟相应的就业岗位,给予相应创业资金服务,从而为贫困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勤工助学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贫困的导火索还是由经济状况引起的,因而还是需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的重视,只有解决经济问题才能真正让他们消除心理贫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彰显人性化的理念,设立相应的勤工俭学岗位,这样贫困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取到报酬,由此能够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境。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出台相关的优化政策,比如延长学生还贷期限,这样就能让学生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通过这样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摆脱经济困境,由此能够让学生通过自我救助的形式减弱他们的心理自卑,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从根本上摆脱心理脱贫,把握就业时机,实现顺利就业。

(三)完善高校心理教育

高校教育过程中还需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人的情绪主要受人的思想支配的,不良情绪对学生的身心有着极大影响,所以对贫困大学生来说需要从内心上消除负面情绪对他们的影响。高校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案,首先要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内心状态,然后根据于此拟定相应的辅导计划,予以适当的心理辅导,由此让他们能够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清就业形式,了解社会需求,调整社会需求,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使贫困大学生能够从内心上转变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够让他们消除不良的情绪,从而强化他们自我调节能力,并且能够在择业受挫的前提下还能正确面对就业形式,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高校在就业职业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有效的参考,让他们能够正确选择就业,从而摆脱心理贫困。

三、结语

总体来说,心理贫困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而高校应该重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脱贫,让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这其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自卑不良情绪。本文中重点论述了当前心理脱贫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意义及具体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一卓,赵贵臣,仲晨星.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J].理论观察,2016(09):147-148.

[2]李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06.

篇6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 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篇7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篇8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36 ― 0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仅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已然成为中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遇到的严峻挑战之一。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也因此变得尤为突出。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之一,在就业过程中会较普通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值得我们高校教育者去关注。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现状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他们大多具有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不甘失败、不气馁,具有较强的自我独立能力和意识。但由于受到经济压力的困扰,贫困生群体在面临就业的择业过程中会普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大多具有自卑、焦虑、多疑、恐慌、偏执等消极心理特征,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交织在一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的角度

部分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择业时更容易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出现偏差,产生高期望值的认知绝对化倾向。习惯性地对本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就读学校不够理想、学习的专业没有就业前景不好等负面现实进行自我夸大。并且认为只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才能摆脱贫困的命运。

(二)情绪心理角度

多数的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偏远之地来到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种环境的强烈反差致使题目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敏感、甚至会滋生一定的嫉妒心理和怨恨情绪。这种情绪心理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本来就挫折感沉重的贫困生,更是雪上加霜。他们既没有强大的家庭经济实力做后盾,也没有丰富的社交人脉作支撑。就业择业的巨大压力与诸多的不确定性,常常使他们感到社会不公、前途无望或是沉浸在紧张苦闷和自卑焦虑的心理状态下,部分较为敏感和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贫困生还会因此出现一定的躯体反应症状,如坐立不安、心慌失眠、脾气暴躁等。一旦求职过程中屡遭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失去积极争取就业机会的勇气和斗志。

(三)价值观念角度

由于受时代环境和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追求上不仅考虑的是就业单位的综合性指标: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是否有发展前景等,而是更具有趋利性,将将高薪多资作为择业和就业的首要标准。在这种高要求、高标准的功利性价值观念驱使下,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独来独往,孤军奋战。不愿意轻易屈就的他们往往会屡屡碰壁,而在多次失利的打击下,其内心择业、就业的高标准的压抑感更加沉重,孤独感愈加严重,容易形成恶性心理循环。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受自身家庭经济环境一方面的影响,具体要从大学生就业择业自身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学校等外界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就业环境客观加压

首先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我国人口多,经济体制和就业机制还不完善,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众多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结构调整、裁员的局面。社会的就业大环境遇到逐年不断增加的毕业生就业大军,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难度,尤其是加重了高校贫困生的择业就业心理压力。

(二)家庭教育与就业条件基础薄弱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贫困生家庭所带来的经济条件的欠缺,二是贫困生父母的社会关系的缺失。

从经济条件来看,目前大学毕业生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而出现了很多“考证”现象,考研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就需要各种复习资料,例如在考研的过程中需要书费、报名费、培训费等,各种费用让许多家庭贫困的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即使想报考也只能放弃,只能选择一些费用较低的项目,这使得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两难的地位。这些贫困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而放弃考研,选择先就业,加入到就业大军中。由此可见,经济条件已成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瓶颈,严重阻碍着贫困大学生的继续深造以及顺利就业。

从社会关系来看,贫困群体集中在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这两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教育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了他们在社会人脉资源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他们的子女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生输在起跑线上,使他们连展示才华的机会都没有。这对于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更多地停留在经济帮扶层面,通过“奖、助、减、免、贷”等资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帮扶体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来看,资助育人中缺少职业指导、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往往重视指导内容的实用性、速效性,而不注重其科学性和创造性。高校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过多地强调解燃眉之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问题,这种就业指导往往是程序式、被动式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

从就业指导的形式来看,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具有两大显著特点:滞后性和内容空洞。在就业指导思想上,有的高校把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次性就业安置的短暂行为,进行着“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只要让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也就不辱使命,大功告成。绝大多数的高校就业指导仅针对于毕业生,很少有对于广大的非毕业班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尤其是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对于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来看,很多都是由于专兼职辅导员来担任的,没有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师,由于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而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无论在信息量占有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都远远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对于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更是鞭长莫及。

(四)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与能力发展限制因素

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除却以上客观因素以外,也有其自身因素,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剖析其成因。

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及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其中单亲家庭、老弱病残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等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背负着太多的改变家庭贫困境况,改变个人命运的思想负担和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去国家机关位,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同时因为家庭贫困,许多贫困生往往急于尽快参加工作,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减轻家庭重担。这就导致了盲目签约、盲目就业的现象,他们这种就业择业时的心理倾向不仅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而使他们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选择就业难度加大。

另外一方面,贫困生普遍就业综合实力较弱,缺少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所处地区不发达,所在的学校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在创新实践、人际交流等方面体验的也较少。进入大学以后,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他们平时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考试上,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又进一步的造成自己没有较强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三、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调试策略

(一)健全政府扶持与社会援助体系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前提

政府除了要在经济上大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另外,在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方面,也应该出台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要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有所倾斜,如规范、完善就业竞争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还要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引导贫困毕业生回到自己的生源地,去就业、去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能为建设家乡,贡献社会挥洒青春。

(二)高校采取对策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重中之重

高校在调试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上,要担负起很大的责任。很显然,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择业心理调适,还远远不够。要想切实的帮助贫困生实现良好的就业,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对贫困大学生援助的侧重点,切实帮助贫困生就业

高校不仅要资助,而且要育人。不仅要注重经济上的资助,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应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开展勤工助学和公益劳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与了解社会的锻炼平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另外高校还应开展专项的就业引导。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环境的特殊情况,开展专项的就业指导活动。如:举办贫困生就业国家政策补助和扶持的专场讲座,解读国家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创建专门的网络互助平台,及时地传递信息,宣传政策,互通有无。

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形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般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虽然这些工作都很有意义,但这仅是学校一厢情愿的事。据调查,学生更多的会应付了事,因为学生本身就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一定要动态地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采用形式多样的心理帮扶措施和课外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克服心理上的不足,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抗挫折和抗干扰能力,减轻他们面对就业时的心理压力,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榜样引领励志成才,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

校园风气的培养和创造是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各种新媒体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塑造优秀贫困生励志成才的典型,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贫困生摆脱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摆脱困境,激励他们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变命运。

(三)贫困生的自我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仅仅依靠外界的帮助也是远远不够的,贫困大学生还应当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调整心态,做到客观的认识自己、积极的处理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对待贫困。惟其如此,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就业择业这一人生大关。

1.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

贫困生应该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予自己恰当的定位,对自己进行准确而客观的评价。要积极探索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鼓励肯定自己,还要找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得到他人的喜欢与认可。总之,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助于贫困生在就业择业中缓解心理贫困。

2.学会正确对待贫困和自我调控情绪

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养成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的对待贫困,勇敢面对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自己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克服心理贫困。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决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要相信只有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状况,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参加实践锻炼

贫困大学生要在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的四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借助实习实践的平台,一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在,找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理想职位之间的差距,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全面参加实习实践中,体验并深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形势,合理调整自己的所学专业和初期设定的职业规划,为顺利就业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段琼辉,李永.关注大学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2013.

篇9

2008年下半年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波及我国,在此背景下本已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大众传媒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力,并试图对我国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宣传策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当前舆论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基本状况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是我们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力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以安徽省合肥市部分高等院校1000名20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出当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三大特征:

大学生择业期望有所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大学生择业期望值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就业。

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访者对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所持的态度相对比较开放,其中56%的同学选择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21%的选择可先在非本专业就业,再考虑转行;仅有23%的同学表示不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就是说有超过2/3的毕业生能接受职业非专业的事实。对最低月薪的期望,6%的同学选择了1000元以下,32%选择了1000~1500元,42%选择了1500~2000元,16%选择了2000~3000元,4%选择了3000元以上。对于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是否愿意降低择业期望这个问题,24%的同学愿意为了找到工作而降低择业标准,62%的同学选择适当调整,但仍有14%的同学表示不会考虑降低。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期望薪金都在3000元以下,也不苛求专业对口,并表示在就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愿意随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

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性极化现象仍然存在。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区域选择上仍然存在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极化”的现象。其中选择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发展的占被访者的31%,愿意在中等发达城市就业的约占50%,15%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仅有4%的学生愿意去乡镇农村发展;即便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有90%以上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

这说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尽管大众传媒在不遗余力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就业,但是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极化”的现象仍然没得到根本扭转。

大学生择业信心和择业准备明显不足。总理说“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对于当下大学生就业来说也不例外。自信是他们实现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调查显示,面对金融危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明显不足。如下表: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面对金融危机,大部分的被访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主要表现为职业认知能力偏弱、政策掌握程度较低。调查中有62%的大学生不清楚或者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71%的大学生不太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基本清楚自身职业方向的仅有38%,完全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的仅有20%。

大众传媒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影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宽、影响力大。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究竟有没有影响力,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其中48%选择了通过学校;35%选择了通过大众传媒;12%选择了通过家人;另外还有5%选择通过人际传播等其他渠道。

单纯从数字看,在大学生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渠道中,大众传媒仅占1/3的比重。但是通过对老师和家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大多也是来自大众传媒。因此,从本质上说学生从学校和家长那里获得的信息也应该归功于大众传媒。也就是说,95%的被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大众传媒获知金融危机、感知就业压力。可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较宽、影响力较大。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众传媒直接传播的影响力弱于间接传播。调查数据显示,那些从媒体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形势信息的同学中,只有不到40%的表示会因为这些信息而产生心理波动;而那些从学校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74%表示这些信息对自己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影响;在从家长那里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61%表示会将之与自己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学生们认为对他们就业心理影响力最大的是学校,其次是家长,最后才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调整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发挥积极影响。1.引导大学生及时降低就业期望、调整就业观念。就业观念是否正确、就业期望是否合理是评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我们的大众传媒功不可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们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变化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大量的报道,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些信息。客观就业形势和媒体的宣传报道强化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意识,因此大学生纷纷降低了就业期望、调整了就业观念。2.加强危机预警,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又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如果他们在迈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的话,当他们遭遇挫折之后,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媒体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大学生提前转换角色、正确认识自我,为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心理准备。

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引导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媒体在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正面引导不足。这主要表现在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中的负面新闻。例如有些媒体曾热炒“女大学生死亡日记”,“南京近半大学生愿卖小吃、摆地摊创业”,“大学生苦读四年,月薪等同农民工”,“十万年薪聘大学生当掏粪工”等负面新闻。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了一种极为悲观的社会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2.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鼓励和宣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心之一。在宣传报道中,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很多,但是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却仍然是凤毛麟角。例如据《合肥日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安徽省当年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创业成功56人,比去年增加12人。这说明,虽然大众传媒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却仍有待进一步加强。3.在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方面存在舆论监督缺位的现象。调研显示,有80%的被访者表示对国家颁布实施的就业法规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有65%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求职过程遭遇过企业非法用工的现象,且这些人当中有83%的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以求能保住饭碗。这种现象的存在,起码说明大众传媒在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方面舆论引导的缺位。因此,建议我们的大众传媒在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要切实关注就业法规的宣传报道和企业用工的舆论监督,发挥大众传媒保护大学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的积极影响。

对策与建议

增强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引导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准确定位,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取向,切合实际做出选择。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社区去,到祖国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对毕业生群体和每个个体的关心、关爱、关切和关怀,在尊重人、爱护人与教育人、引导人的过程中展现作用,发挥优势。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倾听大学生呼声,了解大学生需求,不断增强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加强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举措,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进拼搏的创业精神,宣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努力把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和力量凝聚好。坚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挖掘能够集中体现宣传导向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作为报道对象。要注重宣传的正面性、典型性、生动性,深入挖掘典型的独特性,让典型活起来。对学生就业方面的重大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重点把握好“五个关键”,即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表现,全方位、多角度、纵深性地报道新闻的背景及发展、驾驭好所要报道的问题:向纵深开掘,提升深度报道的品质。通过典型挖掘、专题策划、深度报道,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篇10

An Analysis of the Mentality of College Sports Majors on Employment

JIANG Hui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 sports majors after their gradu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situation they are faced with. In view of the features of them, it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enhance employment guidance, reform curricula,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hem. We should also broaden channels of employment and encourage them to be self-employ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will help to relieve the stress of sports majors in terms of employment.

【Keywords】 sports maj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metal stress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全国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高峰期,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的体育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现阶段也处于低就业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给予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们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

1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1观念更新不够,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的就业观念更新不够,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普遍还存在着期望值过高的现象,都还希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等,对私立学校、企业、健身健美场馆、各类俱乐部等兴趣不大,尤其是社会体育等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还不很明确,觉得最好的出路还是各类学校,对去其它部门应聘信心不足。

1.2专业口径较窄,综合素质不高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技能不突出,专业知识拓展不够,综合能力不够强。尽管各体育院校在学生进校后的专业教育时就普遍强调专项和各项技能的提高,但由于后续教育力度和措施的不足,学生重视程度、紧迫感、危机感非常欠缺,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在应聘时的空间非常有限。

1.3社会考试竞争力不强

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加上中学阶段相对其它专业学生文化底子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试时普遍竞争力不强,除了公务员考试中需同时进行体能测试的岗位外,基本无任何优势可言,甚至是完全处于劣势地位。而近年来,各地因教师日趋饱和,各教育局也设置入行门槛,进行上岗前的入门考试,这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而且绝大多数地方教育系统对社会中的体育等非师范类的专业已关上了大门。

2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分析

2.1现实中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

稳定的工作是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追求的理想工作。对于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讲,都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找到一份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比如进入公务员行列或者教师行列以及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于他们来讲,稳定的生活环境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位依据,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际目标很明确就是非这些单位不去,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物力的基础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最终还是找工作未果,回过头来再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单位,可能为时已晚,因为很多单位都希望在第一时间挑选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另外从专业来讲,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他们需要的都是专业对口的高级技术人才或者有相关社会经验的管理人才,对于刚毕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讲,他们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也在一定基础上造就了他们就业恐慌的心理。

2.2继续深造的两难境地的心理分析

在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当中,很多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谋求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考研就成为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所奋斗的目标,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对于一部分考研的学生来讲,他们也不能完全专心致志的来复习考取研究生,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发现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看到往届硕士研究生寻找工作当中的那种无奈并没有自己想想的那么顺畅也开始了徘徊和忧郁,担心这一幕也会发生在自己研究生毕业的那一时刻。

2.3适应社会、谋求自身发展压力的分析

自主创业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当中最流行的名词之一,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很多即将走向社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却缺乏足够的勇气,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在于:(1)很多创业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且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专业限制,在很多行业很难快速地适应,所以对于自身陌生或者不熟悉的行业不敢轻易的去尝试;(2)很多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都来源于父母提供,作为父母来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担心创业失败、血本无归,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支持他们创业;(3)自主创业需要具备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和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查发现,很多即将毕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都希望或者都抱着一夜成名的思想或者态度,对于艰苦的创业之路他们没有心理准备,也惧怕承担风险。

3对策与建议

3.1多技能发展是学生毕业谋求工作的良策

对于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大量需求的今天,多技能发展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良策。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来看,也应该积极地响应和要求学生进行多学科专业技能培训,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学校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在逐年的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人员代谢速率较慢,所以这就要求毕业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开展多技能的培训,适应社会需求。

3.2经常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端庄态度、积极进取

对于心理健康辅导来讲,学校和各级教学单位、包括任课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和认清就业形势,这种就业形势的发展不是针对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地区的,而是全国性的,帮助学生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了解自身状况,积极地谋求自身发展的机会。

3.3鼓励体育新兴专业技能的普及,倡导艰苦地区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