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6 18:02: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艺

篇1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不但风起云涌,而且左右摇摆。这种文艺思潮是否存在客观发展规律?其正确的历史走向是什么?这是研究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反对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地把握这种发展规律。

首先,我们从历史的两个层面切入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发展。一、恩格斯在为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1891 年单行本所写的导言中指出:“以往国家的特征是什么呢?社会起初用简单分工的办法为自己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来保护自己共同的利益。但是,后来,这些机关,而其中主要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种情形不但在例如世袭的君主国内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的共和国内也可以看到。”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社会的公仆演变成社会的主人的这种历史演变在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中也屡有发生。我们绝不认同这种历史演变。在把握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坚决反对这种历史演变,而且对各种认同这种历史演变的思想倾向进行了深入的清理和有力的批判。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们反对过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但是,中国文艺思潮仍然或直接或间接地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展开的。在2004年《新华文摘》第8期上,理查德•T•范恩以“历史学必须全球化吗?”为题指出了两种不同的全球化:“我并不认为历史学家的话会对政治家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负道德责任地选择谈论的话题并发表意见。这当然得取决于发展的是哪一种全球化,采取的是哪种评判标准。一种是,使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负担,并建立起可行的国际法体系的全球化;另一种是,在某个企图将第三世界的财富吞噬到第一世界的最大银行账户中的霸权势力的控制下而产生的全球化。倘若是第一种,人们自然会对全球化另眼相看。”正如存在不同的全球化,当代中国现代化在发展观上也存在根本的分歧。21世纪初,为了纠正以往中国社会的一些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这种科学发展观不但正确地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而且也是正确地把握和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艺思潮的科学武器。我们对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把握就是建立在正确区分不同的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上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不断。近20年来,我们之所以没有被翻来覆去的东西风吹拂得左右摇摆,是因为我们在科学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抓住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正确走向,不畏浮云遮望眼。例如,关于文艺的批判精神,有人认为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坚决、彻底和深入的拒绝和批判在否定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势力的同时,也拒绝了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力量。有人虽然强调切忌把批判精神和建构精神对立起来,提出当前中国文学亟需强化肯定和弘扬正面价值的能力。但这实际上仍然是把批判精神和建构精神对立起来了。因为真正的文学的批判精神和建构精神却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认为有些文艺批评在高扬文艺的批判精神时不但脱离了批评对象,而且脱离了现实生活。而文学的批判精神是作家的主观批判和历史的客观批判的有机结合,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有机统一,是扬弃,而不是彻底的否定。作家的批判必须和现实生活自身的批判是统一的。否则,作家的批判就是“用头立地”。也就是说,文学的这种批判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是在肯定变革历史的真正的物质力量的同时否定阻碍历史发展的邪恶势力;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是站在人类的某个绝对完美的状态上。又例如,关于文学的人文精神,当代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在精神上出现了退却甚至背叛的现象,不少中国学子认为这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我们认为,过去,我们肤浅地把握当前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退却甚至背叛现象,简单地把这归结为一种精神危机,而看不到这种精神危机现象实际上是这些中国知识分子社会背叛的必然产物。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和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提供了一面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精神蜕变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的精神背叛。在长篇小说《国画》中,王跃文就生动地描写了知识分子朱怀镜在社会背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朱怀镜只是真切地感到这社会的确越来越阶层化了,有些人更是越来越贵族化了。尽管做官的仍被称作公仆,尽管有钱的人仍尊你为上帝,可事实就是事实。下层人想快些进入上层,拿时兴的官话说,就是实现超常规发展,你就得有超常规的手段。朱怀镜经过这种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认同了异化和走向了背叛。在分化和背叛后,朱怀镜逐渐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步步高升。在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中,阎真更细腻更充分地凸现了知识分子池大为这种社会背叛的内心斗争、痛苦和煎熬。和朱怀镜这种典型的官员不同,池大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既有从社会基层民众中分化出来,跻身社会上层的痛苦和矛盾,也有放弃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骨气的失落和空虚。阎真不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池大为的衍变和蜕化,而且较为深入地挖掘了这种蜕变的历史根源。池大为是双重背叛,一是从社会基层民众中分化出来,彻底地背叛了基层民众;二是主动地放弃了真正知识分子的价值和尊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这种背叛中,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在精神上发生了霉变。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中,有的是没有感觉到这种精神霉变,有的是不承认这种精神霉变,有的还认为这种精神霉变是一种进步,有的甚至在反省和忏悔中自觉地实现这种精神霉变。阎真在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有些知识分子的这种社会背叛。在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中,池大为舍弃理想主义,顺从现世主义,表面上是一种精神背叛,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背叛。在池大为参与的一次全省血吸虫抽样调查中,他发现华源县的血吸虫发病率为百分之六,而他们的调查报告却上报百分之三点六二。虽然池大为心里想着那些无助的病人,很久都安定不下来,因为当年他的父亲和他在那个偏远的山村,也出于这样一种无助的状态,但他还是沉默了,放弃了“吼一声的责任”。百分之六的发病率与百分之三点六二的发病率相差百分之二点三八。说真话,就意味着百分之二点三八的病人将得到及时治疗,将减少痛苦和死亡;说假话,就意味着这百分之二点三八的病人将缺医少药,将增加痛苦和死亡。而说假话虽然损害和践踏了底层人民的利益,但维护了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维护了个人利益。在人民利益和少数集团利益(包括个人利益)的斗争中,池大为倾向了说假话。池大为的这种沉默和放弃就是对这百分之二点三八的病人犯罪,就是参与对底层人民的犯罪活动。池大为这种放弃,不仅是一种精神背叛,而且是一种社会背叛。他背叛了他的父亲,背叛了像他的父亲一样无助的人。也就是说,池大为背叛了他的社会出身。因此,当前有些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退却和背叛,实际上是他们社会背叛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努力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忙于引进各种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忙于跑马圈地占山头,缺乏辛勤耕耘,不断推进。(作者单位:大同大学)

篇2

其实父亲就是普通的农民,文化程度:初中。

父亲长相粗糙,还有一脸无形无款的络腮胡子,就像从更深的山里来的收鸡卖鸭的。但对外貌,父亲却一点也不在意,还很会自嘲。一次,他幽默地向别人讲起他在长途汽车上被认为是坏人的经历,“车上明明拥挤得不得了,我旁边有空位,愣是没人敢往我跟前坐!哈哈。”

可了解父亲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是徒有其表,并没有被陌生人认为的那么凶神恶煞。妈妈和父亲吵架的时候就是例子。妈妈会夺了父亲手里边吃饭边看着的书,说:“你还要考大学?好好种地吧。”如果父亲不反驳她,她就继续来:“就是考上,面试也过不了关。”“那我洗洗脸刮刮胡子呢?”妈妈坚持己见:“那也不行。你那胡子长得比野草还疯。”

本来“吵”着架,最后却扯到胡子上了,妈妈气得说:“跟你在一起,早晚我得不正常。”当我用扑闪的大眼睛怀疑地研究这一切时,父亲就对我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可幼小的我一点也不相信父亲有知识。

因为当天他就会为他看闲书付出代价,在田地里干活干到星星月亮爬上来,急得妈妈把锅里的饭菜热了又热。

父亲闲时除了爱看书,也爱练习书法,很多时候是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吃饭的筷子在桌上画。妈妈看得不耐烦了干脆把他的饭碗收走,他也不知道,结果就是吃冷饭。但不管妈妈再不屑父亲的这些爱好,别人是不能说父亲的,当妈妈听见有人拿话揶揄父亲练字和看书,她就马上反击:“你平常都有啥爱好,让我家老夏也学学。我家老夏就这点还好,有兴趣爱好还不耽搁干活。”谁都知道我父亲爱看书,还凡事讲究科学,农活干得没人能比。

我上中学的时候,我知道了父亲这样属于文艺,但文艺和粗糙的父亲连起来总感觉拧巴。特别有一次住校的我,中途学校放假一天,我提前回家,家里没人,妈妈去了外婆家,我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看起来细心裁剪的心形纸,上有父亲漂亮的小楷:朵儿,我有事到县城一趟。见字勿念。

朵儿,连外婆和舅舅都叫我妈妈的大名:秋朵。当时家里没人,但我还是窘得想钻地缝。最后我把那张纸条销毁了,没让妈妈看见。

等我更懂事一些,我也戏说父亲文艺,谁知父亲回答:“生活粗粝,咱给它添加点文艺。”我无语!

【2】

我复习了两年还考不上大学,不想复读了,父亲却说:“咱为了去大城市里看看也得复读。那大城市里的男孩长得可不是我这样的,俊朗标致,明媚如光,剑眉星目……我阻止他拽那些好词儿说下去。但复读的目的变得这么不单纯,恐怕别人都是无法理解的。

但复读的第三年我考上大学了,我没想到大学那么美好,大学里的男孩也有父亲形容的那么帅的。但我无暇顾及,知识的力量引导我要追求更大的人生目标。但知识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改变一切,我上大三那年妈妈瘫痪,父亲一直悉心耐心诚心并科学地照顾着,病情却一直不减。

我向父亲表示我的对不起,二十四岁大学还没毕业,花着家里的钱,还不能照顾妈妈。但父亲把球愉快地接下了说:“照顾你妈妈,永远是我的幸福,不管她是健康还是患病。”

以前面对父亲这样,我觉得脸红,现在我却感到愧疚,我后悔很久以前销毁了父亲给妈妈的爱心便笺。

我们视频时,父亲说:“有我照顾你妈,你就放心吧。”然后对妈妈说:“来,朵儿,给女儿招个手,笑一个。哎,对了,你看,笑得多好看。”另外,他还背妈妈去田间看庄稼,感受风和阳光,给妈妈读诗,讲故事。这是父亲给我写信时这么说的,我们家乡的十里八乡恐怕都找不出来一个像父亲这样对老婆好的男人。

所以,妈妈的病似在逐渐康复。我假期回家,对妈妈开玩笑:“妈妈,你看我爸长得这么丑,当年你是怎么看上他的,听说他那时家里穷得可不一般呢?”谁知长久不说话的妈妈,口齿不清地说了句话,我惊喜之间,父亲“翻译”:“姑娘――芳龄――几何?”

“啊哈哈,妈呀!”我忍不住兴奋,我看向父亲,父亲也在笑。继而说:“看,你妈多会说话。”

但是我却笑出了眼泪。妈妈早已不认得人,脑子混沌。她只是无意识地发出了声音。

【3】

我遗传了妈妈的漂亮外貌,但没有遗传父亲的“文艺”气质,我学的是理科,工作更是女强人的锻造基地。繁忙沉重的工作之际,再加上不顺利的恋情,让我对爱情完全失去希望和兴趣,以致于二十八岁还无男友。知女莫若父,他引导我:“你要慢下来,放下你的工作,看看彼岸,那儿有一个人在等你。”“在哪儿呢?彼岸只有空气!”我此时憎恨父亲的文艺腔。

“如果累了,就休假吧,出外或者回家。”父亲读的书多了,说话理智而迂回。但这好像比那句“妞啊,要是累了回家来,家里有爹妈陪你”更易让我接受。

就是这趟出外休假,我邂逅了我的爱情,从最初的闲谈互相帮忙到他试探地问我:“敢问芳名?”我一惊,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袭来。

只一瞬,我醒悟过来。眼前的男人,清雅帅气,只是出于礼貌,一点也不文艺,工作精细,人很理性。我随即明白,父亲只有一个,他的处世和人生观无法复制。我发男人的照片给父亲,父亲回:“果然俊逸,允!”其实他永远会支持我的选择。

只是结婚的时候父亲要求我们也办一个西式婚礼,他要把我当面郑重地托付给另一个男人。那天我脑子激动并混乱。过后老公对我说:“那天爸把你交给我时说‘听着,从此,她的幸福你负责’”,老公感慨:“感觉爸的气场那刻好强大,让我感觉责任重大,感觉只要一对你不好,爸就会凶神恶煞地站到我面前来修理我。”

我立时哽咽,我看惯了父亲的外在和内心不符,但这一刻我感到的安全和爱如此真实合一。

【4】

我在外面的世界忙碌,而父亲在老家的生活依旧,伺候妈妈,伺弄农田,坚持看书练字。但其实他很接地气的,父亲不仅农活做得好,各种家务活也不在话下,他的木工很好,甚至连织毛衣都会。

我渐渐明白,父亲说的生活粗粝就添加点文艺的意义:这样人生不会觉得太苦,生活不会感到太累,而且能练就温润的内心更细致地对待家人。现在想来父亲一直是这样修炼自己的,用一颗“文艺”的心乐观地生活,而乐观这种能量的东西是会传递的,耳濡目染就传给了我。

篇3

每次青歌赛上,我们不单能够领略歌手的精彩演唱,也见识了文艺青年回答问题时的无知和搞笑。并非渴求每位选手都知识渊博,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不过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性问题,还是应该回答上一点的。

第13届青歌赛现场,余秋雨“可怜巴巴”地在求文艺青年们,引来台上台下一片笑声。不给余秋雨的面子,也丢了自己的面子,以至于观众的关注度有时候忘记了这是青歌赛,而去关注选手在答题环节的表现了。以至于很多时候,这里成了点评嘉宾的文化讲堂,吸引了像我这样本身并不很喜欢音乐的观众,因为这里有比小品和相声还要搞笑的文艺青年问答。我承认,我阴暗的心理不好。

没有文化滋养的文艺青年,文艺的前路何在?我们回顾一下经典的雷人问答。问:“百步穿杨”是什么意思?答:选择“百步之外射中了杨六郎,形容敌人之凶残”。问:选择题,《红楼梦》的作者是:A、司马迁B、吴敬梓C、曹雪芹。答:A、司马迁。我们总感觉青歌赛请余秋雨这样的大家来点评有点是大炮打蚊子,随便去哪个高中找一个学生就能够胜任这个评委了。如果说,这些知识有点偏离文艺青年平时的知识区域,那么我们再看问那些有关音乐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做答的。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二泉映月》)请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及曲作者。选手答“嫦娥奔月”,全场哄笑!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摇篮曲》音频)请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及曲作者。选手答不出来……

文艺青年一定要有文艺范,要有文艺腔,还要有文艺行为。他们爱看电影,爱喝咖啡,爱谈诗歌。电影不是最流行的,但一定是最冷门的。电影不是最佳票房的,但一定是最晦涩难懂的。《人在[国] [父] [口]途》是给普通青年看的,《云图》和《盗梦空间》才是文艺青年盘子里的菜。文艺青年痛恨剧透,拼的是一个智商。他们喜欢地下电影小众艺术,处处表现得叛逆,觉得全社会都是灰色的空间,就是没有想过自己对得起过谁。

谈资里的诗歌不能是当代诗人写的,要是当代诗人写的,也得是故去的,故去的也不能是正常死亡的。追求的不是庸俗,是独特。普通青年想的是常规思维,中矩中规;二B青年弄的是逆向思考,大胆出位;文艺青年崇尚天马行空,云里雾里。女孩子要是不吸烟,你谈什么文艺。男孩子不知道同性恋,你说什么文化。越是社会反对的,越是要倡导,换个说法是力挺。挺住挺不住是一个结果问题,挺不挺是立场和态度问题。

篇4

可是慢慢的,也不知道怎么了,没有谁愿意在去伪装了。

大家都把最真实的东西表现出来,而奇怪的是,这一切都没有人去制止。。也许,我们生活的并不是魔幻,我们所能够达到的成就,也从来都不足够认真。

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我从来都没有什么是真正喜欢的,我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真正可以代表我的一生。那些真正可以宣泄的口,其实都是一个奥秘。

篇5

二、参赛条件:在校学生,形象良好,口齿伶俐,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主持或表演潜质。

三、报名方式:

1、以班为单位,由文委收齐报名名单,于4月4日、4月11日下午4点到6点交于F栋学生会办公室。

2、网上报名:加QQ:******,注明系别,班级,姓名,联系方式

四、截止日期:2006年4月11日下午。

五、比赛内容:(比赛共分四个环节)

1、简单自我介绍,限在1分钟内。

2、朗读或演讲,参赛选手自行准备材料。(诗歌、散文或记叙文等)限在2分钟内完成。

3、模拟电视节目主持,参赛选手抽取题目,现场模拟主持。限在3分钟内完成。

4、特长展示,如歌唱舞蹈类特长,现场可进行表演,其他特长,现场出示获奖证书,并向组委会说明。限在3分钟之内。

注:四项比赛时间须在10分钟内完成、

六、评分标准:

(1)普通话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宏亮,语速适当;

(2)形象气质较好,言谈举止大方;

(3)具有良好语言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流畅、思维清晰,具有一定逻辑性;

(4)形体语言得体,能较为完满地配合自身在各环节的展示;

(5)现场应变能力较强。

(6)具有一定的主持能力,能较好地控制现场节目的节奏与气氛,并能积极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

(7)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对所给主题进行大胆诠释和创意,内容新鲜,形式活泼,现场观众反应较好。

七、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4月12日晚上7:30

地点:学生活动中心

八、时间安排:

1、3月21日召开会议,动员个相关部门。

2、3月27日出宣传版头与宣传海报。

3、3月22日开始接受报名。

4、4月11日收齐报名表,晚上召集参赛人员开会,安排比赛顺序。

5、4月12日正式比赛。

九、工作安排:

1、文艺部:负责比赛的筹备工作。

篇6

赵海波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在表演节目。

首先,是斯老师表演迪斯科,大家都在为斯老师打节拍,斯老师也跳得不错。

第二个是一个妇同学表演书法,她写得很难看,可斯老师还拜她为师。

篇7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倘若因为市场需求而放弃艺术理想,沾满了铜臭气,不仅文艺作品成了快消品,文艺工作者的身份也将遭受质疑。

坚守文艺底线,需要文艺创作者坚持艺术理想,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必须脚踏坚实的大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深刻理解广大民众的文艺需求,只有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接地气的精品佳作。作家叶辛正是因为多年在贵州基层的知青经历,获得了持久的创作源泉,创作了《蹉跎岁月》、《孽债》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奠定其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同样,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之所以能够成功整理出版,也正是因为余未人等一批专家学者深入村寨,不辞劳苦、默默耕耘,最终挽救了民族文化的瑰宝,获得了国家的财政支持,赢得了人民的尊重。

篇8

后来,我果然目睹到一些年轻人开的理想小店。那是在中国最后的乌托邦――大理。

大理游人不多,导致物价不涨,于是慢慢聚集起一群老中青闲人。老年和中年,大多隐没山脚市井,不太抛头露面,人民路上打天下的,全是一群外省文艺青年。

倘若你有开店的理想,在这条南北向的小路上晃荡一圈,没准儿也马上起了要开店的念头。一是这里房租便宜,月租不过千元就能租赁一个店面,一幢两层小屋的年租只需一两万元;二是风景绝佳,上苍山,下洱海,中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石板路;三是目标客户群层次不错,能溜达到这条路上的,多是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或是小住大理的超级闲人。

条件如此得天独厚,但这条路上,始终没能出现一家让我一见倾心的小店,倒是不少小店,进去就能让你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先从两家咖啡馆说起,两家小店像孪生婴儿般紧紧挨着,一家叫“夜如梦”,一家叫“月如钩”,白天看起来还不太起眼儿,晚上同时点上红色灯泡,一家坐着一个齐刘海女子。虽然她们只卖15块钱一杯的咖啡,可我想破脑袋都想不通,为什么两家简陋的小咖啡馆会有小镇发廊的风味?

还有一家比萨饼店,兼营各类甜品,里面照样是拼命想跟品位发生关系的各类装饰。如果你点一份水果沙拉,可爱的女店主会嘟着嘴说:“那我出去买水果。”这时候你既不好意思退,也不好意思埋怨,于是索性说:“那再点个比萨。”等水果和比萨一起上来时,保证已经快半夜了。上比萨时,那店主照旧会说:“我帮你们多放了一点火腿和芝士,应该蛮好吃的,对吧?”于是尽管味道实在不对,我也只好讪笑着回答:“好像还可以。”

篇9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7684

国内刊号:11-3131/I

邮发代号:2-54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篇10

正在看元旦文艺表演节目,真的看着看着就有一种想要参加的冲动!我看着看着,看到了小学同学现在学校的一个节目,更是想要参加了!

不知为什么,在小学同学面前,总是一副不服输,必须赢他们的心里,而到了中学同学们面前却没了,但是我想到了哪位小学同学,那种想要参加的心更是坚决了!

没错,我要参加,了在参与!我可以的!应该勇敢踏出!

没错,我不能在经验上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