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1 01:27: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读书论坛交流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读书论坛交流材料

篇1

数据显示,首届读书月的参与人次为170万,此后逐年呈百万人次递增,到2011年,参与人次突破1000万,15年直接和间接参与总人次达到1.06亿。正因为收获了如此多的关注,深圳读书月活动被市民和专家比喻为“精神文化的盛宴”和“城市文化的狂欢节”,更被媒体评价为“高贵的坚持”。

探寻:旺盛生命力源于创新

观念创新是深圳读书月活动成功的根本前提。作为深圳读书月活动的主要创办者和推动者,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在谈到创办读书月活动的初衷时讲到两点:一是城市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市民。深圳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城市,这要靠丰富的知识和创意来支撑,所以必须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阅读就是重要手段之一。二是为了满足新的市民社会里每个市民的文化权利。

王京生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城市竞争已经从拼经济、拼管理进入到拼文化的新阶段,文化、文明、精神正在逐渐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阅读正与文化、文明、精神密切相关。他同时表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这既是深圳面向未来参与城市竞争作出的战略姿态,也正是深圳十余年如一日不遗余力推动全民阅读蓬勃开展的前瞻抉择。

王京生这种对“阅读”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让“阅读”在深圳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战略。因为阅读是决定城市文化形态和方向的基石,可以凝聚城市精神,可以满足每个市民的文化追求。正因为如此,深圳在全民阅读的路上还将继续探索前进,如探索建立全民阅读指数、成立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举行全民阅读国际研讨会等,以进一步提升全民阅读水平。

相比国内很多活动办着办着就成了鸡肋,深圳读书月活动却越来越吸引关注,历久弥新、门庭若市,王京生认为之所以这样关键在于读书月活动的运作创新。深圳读书月的运作模式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倡导、专家指导、媒体推动、企业承办、社会支持、群众参与”。这打破了以往单纯按系统或行政划分的局限,将活动交由深圳发行集团总承办,新闻单位等其他部门联合承办,同时还吸引了万科、康佳、富士康等知名品牌企业共同参与。

政府每年确定读书月的活动主题,具体活动策划及运作全部交由企业完成,企业又与众多社会团体和机构进行合作,为读书月带来更专业的服务、更有效率的运作、更充足的资源,使读书月的各项活动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官方:高贵的坚持

深圳读书月已成为深圳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与城市名片,不仅如此,读书月现象还辐射到全国各地,有力促进了全国性读书热潮的形成,创造出读书文化节庆的“深圳模式”。

回顾15年来读书月走过的路程可以发现,阅读的力量正在给这座城市带来变化、思考与启示。读书月期间,纪念图书《高贵的坚持――深圳读书月15年回眸》出版,该书对深圳读书月的发展历程、品牌活动、社会效应、重要文献等图文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展示读书月的风貌,回顾阅读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温暖与变化,总结了读书月的理念、宗旨、运作机制,阐释读书月的文化价值和深远影响,揭示阅读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为推动深圳全民阅读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该书由王京生主编,在出版过程中,他亲自策划、部署、安排,并为该书作序。本届深圳读书月还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读书论坛,王京生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就深圳读书月15年来“高贵的坚持”展开对谈。

在这场“高贵的坚持――深圳读书月十五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读书论坛上,两位嘉宾就读书月的“高贵”与“坚持”进行讨论,“从高贵的坚持到高贵的乐趣,中间一定有一个坚持的阶段。”白岩松表示,深圳读书月走过15年,现在讲的是高贵的坚持,但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可能就变成这座城市高贵的乐趣,要到达高贵的乐趣,就需要坚持。“我思考深圳特区的‘特’包含了先走一步的意思,别人还在想的,深圳已经在做,别人还没想的,深圳已经开始想。阅读是对生命、心灵的关照,这些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衡量,虽然不能衡量,却是深圳可以给全国做出贡献的地方。”

王京生则表示,办读书月活动不是为了赚钱,“最初办读书月没有想过追求经济效益的事,深圳人要赚钱有的是办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官员曾谈到读书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投资,读书投资的是城市的未来,塑造的是城市的精神和气质,给予城市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只有一座城市以知识为追求,只有一座城市的市民普遍将阅读作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这个城市的文化才是真正有生命力、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在深圳读书月15周年的节点上,《高贵的坚持》一书不仅对深圳读书月的前景和未来方向展开了理论探索――将继续以推崇阅读的方式提升市民气质和城市尊严,而且还将阅读意识嵌入深圳的文化根系。

15年来的“高贵坚持”不但让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成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赢得了国际荣誉,获得了世界尊重,而且让阅读成为城市的新民俗,提升了市民文化归属感和城市认同感。

有人说,深圳读书月由一株稚嫩的幼苗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这棵大树成长的营养汲取于持续创新和全民参与。

市民:幸福享受

读书月活动已经使阅读成为深圳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11月1日~10日,以“15年,我的读书月”为主题的深圳读书月15周年回顾展在中心书城北区中央通道展出,展示了读书月举办15年来对深圳市民的影响。展览以全新的概念策划和新颖的展览形式,从市民的角度回顾15年来深圳读书月的方方面面。

该展览是开放式的,以期强化正在进行时的状态,观众在展览现场可通过提交材料、拍摄视频、录音、留言等多种方式生成新的内容,成为展览内容,提高了观众的体验性和参与感。

篇2

(1)课堂、课余兴趣启发。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有什么收获。在课堂、课余相机介绍中外典故,名人传记,格言警句,赏析美文片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

(2)抓住媒体契机,进行兴趣转移。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关注电视节目,由此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华成语故事》等等已经拍摄成为电视剧,可以利用此契机,渲染电视情节引导学生畅快的阅读原着,享受阅读原着的尽兴,促进学生阅读名着。

(3)制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制造悬念,谈论某文章的精彩情节、精彩片断,讲述某一个故事的梗概,介绍某一个作家的奇闻趣事等等。激发学生渴望阅读相关作品,了解作品的全貌。

(4)树立阅读榜样,建立班级“图书角”。抓班级课外读书典型,带动读书风气,建立激励机制(如评选读书积极分子)鼓励读书风气。在班级开展“自读、自荐”的良好读书网络,构建班级“图书馆”。

二、关注阅读内涵,注重方法指导

(1)配合教材,推荐读物,迁移阅读。①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宽视野,促进对课文的理解。②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迁移阅读。课堂相机介绍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对这位作者的认识。③推荐与文本相同题材和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迁移阅读。做到课内得法,受益课外。

(2)授之于渔,指导读书方法。①精读。名着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细读,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速读。为培养快速学生抓捕信息,逐渐训练学生使用“提纲契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于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式的把握文章重点。③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不仅引导方法,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3)展示美文片段,加强积累巩固。利用早读课、午休课时机,展示学生课外的美文片断积累,包括文段、文句、诗词、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一方面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为习作积累素材,内化习作语言。

三、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们也开展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激发阅读信心和热情,同时也检查阅读效果。

(1)班级读书会。每周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既可确定读书主题,也可广泛自由交流。内容分别为:推荐读物、推荐美文、谈读书收获、说读书方法、介绍新书信息等等。

篇3

执笔人:张爱敏

回首语文教研组工作,感触颇深,收获颇丰。

我校语文教研组在贯彻执行县级教研活动的同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其教研工作特色及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学无止境",通过学习才有提高。学习形式多样化,有讨论学习材料,观看专家讲座,观看教学录像,开展"读书论坛"活动,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活动等。学习,让我们教研组每一位成员幸福地走在成长的路上。

2、研修活动扎实,富有成效。我校语文组研修活动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凭借承办"语文论坛"这一契机,积极推动我校校本研修活动,激发教研组成员参与研修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二步:重视校内教研课的进行,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同年级教师共备一节课,同课异构,同上展示课,人人听我,我听人人,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做到课前有说课,精心施教,课后评课、及时上传教案、反思。活动实效好,锻炼了青年老师的成长,促进了老教师的提高,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步:通过校外研修推动校内研修,实现"内外兼修":参加校外研修的老师介绍所得所思,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借鉴学习,这样也很好的提高了研修的质量。

3、精心筹办"星河"广播站,初见成效。我校"星河广播站"的成立是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另一大特色。从筹备成立,组织活动,开始广播等一系列工作凝聚了王雪萍老师的心血和辛劳。

4、隆重举行"樊相镇中心学校首届汉字听写大赛",通过书写选拔、模拟赛场等激烈的角逐,王雨琪、王晨焕、王亚如三位同学摘取桂冠,并在我县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5、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因我而精彩"活动,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各个真情演绎,以自己的生花妙笔,创新设计,在展示中脱颖而出,张爱敏、崔瑞玲、刘卫东、孙欢欢、于巧言等老师被评为"风采教师".

6."星河文学社"各项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成果迭出。圆满完成本年度"星河"四期的出版发行,成为"意林漂流"活动中的一员,并举行了"意林杯·迎国庆"征文比赛,还辅导学生作文10多篇在"矿山杯"作文竞赛中获奖,其中,高天宇、李双获一等奖。这都源于文学社老师们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7.临近期末,初三语文组的教师外出参加"中考备考会",学习归来,在语文组又召开了新一轮的学习研修,即把握中考动态,依托中考考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立足课堂,实施点、线、面的全程训练,在培养学生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篇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4―0096―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更是人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其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组织故事会,比一比谁课外故事讲得好。2.看谁课外书读得多。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3.推荐一本好书。先让每个学生推荐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说理由,然后全班进行交流。4.摘抄最喜欢的词语、最感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是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班上进行朗读展示。鼓励学生用读书积累的词语来说话,或模仿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句式练习等等,同时,利用学生喜欢看电视的特点,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健康的原著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二、关注阅读内涵,注重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单元训练点、学生的学习动态等引进补充阅读内容,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1. 配合教材,推荐读物,迁移阅读。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让学生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宽视野,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迁移阅读。课堂上相机介绍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对这位作者的认识。推荐与文本相同题材和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迁移阅读。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2. 制定课内外“读书卡”,训练学生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阅读综合素养。

3. 授之以渔,指导读书方法。①精读。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细读,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速读。为培养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可以训练学生使用“提纲挈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用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把握文章重点。③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传之方法,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4. 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确定学生课外读物,教师定期批阅,给予评价。教师给学生推荐读物,并且给予精心的批阅,一方面能监控阅读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并在正面评价中激发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5. 展示美文片段,加强积累巩固。利用早读课时机,展示学生课外的美文片断积累,包括文段、文句、诗词、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一方面能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为习作积累素材,内化习作语言。

三、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笔者开展了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检查其阅读效果。

篇5

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试验和探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也总结和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然而却忽视了学生课后的学习能力的指导,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笔者对二百名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果:每天完成老师的作业后,主动习惯阅读课外书籍的只有19.7%,有时阅读、有时不阅读的占52.1%,11%的学生课后从不阅读。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多达63%,一般的学生44%,不喜欢的只有2.6%。读书方法单一。基本不动笔墨,除老师的布置外,自主写读书笔记的仅4%。喜欢和老师交流读书乐趣的12.6%。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有热情、有基础,但是课外阅读的方法单一、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效果差,是其中重要的缺陷。

2、实践探索。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提升与增加课外阅读量是息息相关的,与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分不开的。为此,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阅读信息、加工阅读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1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

2.1.1课堂、课余兴趣启发。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有什么收获。在课堂、课余相机介绍中外典故、名人传记、格言警句,赏析美文片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

2.1.2抓住媒体契机,进行兴趣转移。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关注电视节目,由此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华成语故事》等等已经拍摄成为电视剧,可以利用此契机,渲染电视情节引导学生畅快的阅读原著,享受阅读原著的尽兴,促进学生阅读名著。

2.1.3制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制造悬念,谈论某文章的精彩情节、精彩片断,讲述某一个故事的梗概,介绍某一个作家的奇闻趣事等等。激发学生渴望阅读相关作品,了解作品全貌的欲望。

2.1.4树立阅读榜样,建立班级“图书馆”。抓班级课外读书典型,带动读书风气,建立激励机制(如积极读书分子)鼓励读书风气。在班级开展“自读、自荐”的良好读书网络,构建班级“图书馆”。

2.1.5师生同读一本书,共同交流读书心得,激发课外阅读热情。与教材同步,师生共同阅读一本书籍,如教《狱中联欢》共读《红岩》,教《草船借剑》同读《三国演义》等等。师生读后交流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获,其乐融融,享受阅读快乐。

2.2关注阅读内涵,注重方法指导。

2.2.1配合教材,推荐读物,迁移阅读。

①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宽视野,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②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迁移阅读。课堂相机介绍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对这位作者的认识。

③推荐与文本相同题材和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迁移阅读。做到课内得法,受益课外。

2.2.2制定课内外“读书卡”,训练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阅读综合素养。“读书卡”的设计:

书名(篇名): 读书时间:

作者: 作者简介:

书籍内容梗概(文章大意):

美文摘录(文段摘录):

读书疑难(问题):

读书心得(收获):

2.2.3授之以渔,指导读书方法。

①精读。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细读,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②速读。课程标准中指出:五六年级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为培养学生快速抓捕信息的能力,逐渐训练学生使用“提纲契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以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式地把握文章重点。

③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不仅引导方法,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2.2.4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确定学生课外读物,教师定期批阅,给予评价。老师给学生推荐读物,并且给予精心的批阅,一方面监督促进阅读效果,一方面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阅读方法,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并在正面评价中激发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2.2.5展示美文片段,加强积累巩固。利用早读课、午休课时机,展示学生课外的美文片断积累,包括文段、文句、诗词、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一方面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为习作积累素材,内化习作语言。

2.3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们也开展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激发阅读信心和热情,同时也检查阅读效果。

2.3.1班级读书会。每周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既可确定读书主题,也可广泛自由交流。内容分别为:推荐读物、推荐美文、谈读书收获、说读书方法、介绍新书信息等等。

篇6

二、阅读英文报刊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阅读英文报刊能扩充新词汇和巩固已学过的词汇,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阅读英文报刊能使词汇在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句意来记忆单词,能汇集单词的用法,词义,词性,搭配和本身的拼写为一身,较容易的记住单词。阅读英语报刊还有助于我们养成在阅读时猜测词义的习惯。在阅读中我们不可能不遇到生词。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文的所给信息去猜测,也可以根据我们平常生活中所遇到或听到的汉语信息去猜测。阅读英文报刊能提高听的能力。听是英语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仅依靠大量的听力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它还依靠大量的阅读。英语学习者通过阅读可以熟悉各种语篇类型、掌握句型结构和固定搭配以及了解相关英语背景知识。通过阅读英文报刊,能读到一些不同体裁的段落和句子,可以学到很多地道的英语。阅读英语报刊可以积累有用的专业术语,能从各个方面全方位提高整体素质。可以通过英语阅读了解当今国内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新闻时事;及当前世界的现状、世界形势的发展等。通过阅读学到相关词汇,扩大知识量。

三、如何将报刊阅读引入英语教学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教学活动:1.对部分文章进行精讲。以学生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为依据,教师进行精讲文章的挑选。首先,规定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材料,然后对文章的体裁、中心思想、背景知识、写作意图等进行适当讲解,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意思能够更深刻地进行理解。2.在组织学生阅读报刊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及时地对相关单词和词组进行扩展。3.组织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交流,观点和看法的发表。

四、引导大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途径

为了充分激发大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兴趣,达到最佳的读报效果,并持之以恒开展下去,高校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

1.加强对英语报刊的宣传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但在阅读过程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促进大学生对英语报刊的阅读中,英语教师的宣传引导工作十分重要。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对好的英语报刊给予重点介绍,通过揭示英语报刊内容和主题引发学生兴趣从而促进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通过自身的?x报实践,让学生了解读报的好处,激发他们的读报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订阅英语报刊

高校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指导学生以班、宿舍或学习小组为单位订阅英文报纸,比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费用,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到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学习英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参加一些考试等,可以推荐订阅《英语辅导报》等。目前,网上阅读已逐渐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好的读书网站,设立读书论坛,指导学生网上阅读,引导和解答读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3.营造良好的读报气氛

优美、和谐的阅读环境,对阅读者的阅读质量和优良素质的形成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设专门的英语报刊阅览室,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舒

篇7

以学校教学工作目标为指导,以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为契机,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改为中心,结合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有趣的语文学习空间,让教师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主动实践、大胆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要点: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组织本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落实主备课制,有书面的材料,从而保证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

2、引导全体老师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教师》,每月有一个主题,结合教学实践,落实课堂。

3、精神勤反思、勤撰写,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人人争做"研究型教师".

3、大力推进班级读书会计划。

4、继续加强朗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积极探索写作教学的模式与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6、重视钢笔字的书写质量和规范,举行钢笔字考级活动。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尝试新举措。

1、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实践"主动学习、自主体验、同伴互助、全程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重视教学效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由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方法设计转变;由封闭性课堂价值取向向开放性价值取向转变。要确立以教研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2、改革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要从重教师转向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注意从多角度考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努力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和多种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评价和创造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学生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在评价中获得体验和发展。

3、继续尝试班级图书会的研究。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重点推荐几本课外书作为学生的语文补充教材,逐步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积极推进班级读书会工作。

4、不定期开展读书论坛活动,调动老师阅读的积极性。

四、教研活动安排

2月份:

1、制定教研组计划,学习学校工作计划精神。

2、学习教研组工作计划,号召青年语文教师制定个人学习、成长计划。

3 、讨论每月主题。

3月份:

主题教研:同课异构

教师读书故事演讲

筹备艺术节活动

4月份:

阅读指导课观摩

写作教学专题研讨

5月份:

古诗过关活动

班级读书会的专题研讨

篇8

“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重新聚集。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一点一滴的重要,其实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如果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仓库就会永远贫瘠,学生的语言泉流就会永远干涸。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应将积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倡多读善思的同时,强调重视语文材料的积累,引人注目地在阅读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要求,其意义非同一般。应该说,这为改革语文教学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因此,对语文积累的重新认识与研究成了语文教学的新课题。

一、语文积累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语文教学界重视积累的人越来越多,但认识中的模糊、偏颇也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

(一)视野狭隘

人们都在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看法却往往大相径庭。不少人谈积累都只局限在语言层面上,文化积累、生活积累都不在视野之内,这就是个“大语文”“小语文”的认识转变问题。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热切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教育能造就出“孔乙己”式的酸秀才,却很难培养出心胸开阔、涵养丰厚、有历史责任感的现代英才。语言积累方面,则要么只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似乎只要记住一些文字符号,记住一些词语, 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似乎只要多记诵一些精彩语段、篇章就万事大吉。

(二) 理解机械

积累是什么,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不是死背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不是不动脑筋地记诵他人语段、篇章。当前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需注意纠正以下倾向:

1.切断记忆储存与理解、感悟、鉴赏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经验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机械的累加、堆积。积累的对象必须是有意义的内容,不能是无意义的符号群。弄清内容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把一切理解、感悟、品评、揣摩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学生的兴趣难以持久,“悟性”也会逐渐萎缩。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就是这个原因,没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何异?

2.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为什么要读要背?为什么背这些而不是背那些?只笼统地说对语文学习有好处是不行的。只有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价值判断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眼力。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把眼界打开,指导学生逐步掌握价值判断的标准,研究探索积累的方法策略,而不是充当包办太多的“保姆”,硬让学生“积累”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积累指导偏重于内容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内容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 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己“持续发展”。

二、高中语文积累的做法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要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1.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机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

2.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

3.语文积累要建立一个基本限度的定量,有共同要求也有个别对待,以使学习者及时检查自己的积累状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积累量的要求。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

篇9

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开展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在精神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下,必将促进学校的整体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人成长,营造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读书活动将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培训内容。通过读书构建教师个人的精神家园,是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

学校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和管理单位,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卓有实效、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二、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目标

1.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4.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

三、推荐阅读内容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我们提倡教师读五种书:

一是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是教育理论书籍。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不断调整教育实践,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三是学科专业书籍。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读书更新专业知识,引进时代的活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四是现代科技书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开拓教师的视野。

五是美学、文学、史学和哲学书籍。通过阅读,思考人生,积淀精神文化,寻求心灵家园,提高生命质量。

四、实施“书香校园”读书工程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管理

1.教委人事科负责统筹安排,监督整个过程的组织管理。

2.进校师训部根据读书计划,协助督促学校按要求完成任务。

联系电话:*—*高中负责人:*,幼儿园负责人:*联系电话:*—*初中负责人:*,小学负责人:*3.学校作为基层管理者,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协助本校继教负责人帮助教师按要求完成任务。

(二)具体安排

1、2009年1月18日,召开动员大会。

组织部门:教委人事科、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参加人员:各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单位教学主任、继教负责人。

具体内容:布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具体方案;下发文件及材料。

2、2009年1月—3月,教师利用寒假自主阅读。

a、2009年1月,学校帮助教师利用多种途径确定所要阅读书籍,并填写“门头沟区‘书

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见附表一)一式三份。

b、2009年2月,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阅读所选定的书籍。

c、2009年3月1日前,各校将本校开展“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计划上传至读书活动专用邮箱*@*.cn。邮件题目为“*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计划”。

d、2009年3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将本校教师填写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登记表”(附表一)上交至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学段负责人处。(“‘书香校园’活动登记表”统一用a4纸打印,内容部分为宋体四号字。)

3、2009年3月—2009年7月,在深入读书的基础上完成论文或读书体会的撰写工作。

a、要求文章内容真实,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体验、感悟、尝试,将个人的独特实践或思考写成文章。若发现抄袭,取消继教学分。由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检查确认,确保文章的原创与真实。

b、各校要开展校内评选活动,所选优秀论文或读书体会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c、各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继教负责人协同教研组长进行检查指导。师训部随时指导学校的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

4、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组织全区检查、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评选“书香校园”活动先进校。

a、2009年9月20日前,各校继教负责人完成“‘书香校园’教师读书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表二)的填写工作,用a4纸打印并上交到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各段负责人处,同时将全校教师论文或读书体会刻成光盘一并上交。

b、各校将推荐的三分之一优秀稿件按统一格式打印后上交至师训部,准备参加区级的评选和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稿件格式要求:首页格式(见附表三);正文字体为小四、宋体;字数2000字以上3000字以内。

c、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组织专人对论文和读书

体会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在门头沟区科研月活动中公布。各校获奖教师名单及奖励学分将在科研月中发回学校继教负责人处,以便学校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统。

d、各校继教继教负责人对本校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学分进行登统。填写完成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

e、2009年12月20日前各校将本校参加读书活动的总结和附表四(教师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分统计表),上传到读书活动专用邮箱*@*.cn。邮件题目为*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总结及附表四。

f、2009年12月师训部按学段进行继教分数的登统。

g、2009年1月进行区级优秀“书香校园”的表彰活动。

(三)继教学分的获取

1、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确认教师基本阅读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完成附表一、附表二的登记。4学分。

2、各校继教负责人检查并确认教师按要求完成了论文或读书体会的撰写。2学分。

3、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将对各校推荐的优秀论文或读书体会,以及参加区级读书活动大会交流展示或获奖的文章予以学分奖励。

(四)给学校的建议

1.挖掘资源,提供书籍。学校充分挖掘图书馆的资源,加大投入,保障读书。学校图书室建立科学合理的借阅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2.搭建平台,观摩读书。

可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并开设相应的子栏目:读书体会、精品书屋、读书笔记、读书活动、推荐文章、新书介绍等。为教师阅读交流提供便利。没有校园网的学校应开辟相应的读书专栏展示上述内容。

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学校活动时间组织灵活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开展校内读书论坛,为教师在全校范围的交流展示搭建平台。

3.开展研究,深入读书。

学校也可根据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围绕专题进行重点阅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4.撰写体会,实践读书。

读书体会可多种多样,读书笔记,学习体会、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反思等。学校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对在实践中产生良好效果的范例,要大力表彰宣传。

5.评价导向,激励读书。

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计划、读书笔记、读书体会、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进行评价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中考核工作业绩的一项内容。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文的评选;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奖励办法依据学校奖励制度。

篇10

1.建立书香班级,创设“语文生态园区”

要广开渠道,发动学生建立班级流动图书角,搞好读书宣传阵地建设。班主任、语文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好书,如:中外经典名著、名家名篇、优秀文学杂志、科普读物、中外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童谣、成语等,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引导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好书或美文,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并鼓励学生准备摘录本摘抄好词好句。

还可以在黑板报上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并充分利用学校读书长廊,开展“解读读书长廊”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

2.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来增加阅读量。要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边想边做的好习惯。如把课本上的重点划一划圈一圈,用心再思考一遍;或对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让大家一起解决;还可以边看边写一些批注,写一点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还要教会学生把不同知识比一比,找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如在叙述方法上、在类型上、在意义上各有哪些联系和区别。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教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训练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可开展如“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故事会”、“读书博览会”、“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好书推荐”、“知识竞猜”、“报刊剪辑”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课程特点,可以组织高年级学生利用校园局域网,开设读书论坛,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流阅读的体会等。

二、 生态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1.鼓励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锻炼观察的敏感性。

写作的材料,无非来源于所历所见所闻。因此,生态语文要关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素材。如课间休息、节假日活动时,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非常活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或一起活动,或巧妙追问,不能仅做个旁观者,白白浪费一些有价值的材料。通过丰富的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牢固的根基。当然,在日常的 学习生活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在当时仔细观察、冷静思索,而且在事后细心回味,把一些印象最深的东西整理出来。通过多看、多想、多练笔的训练,学生观察的意识性增强了,观察的敏感性也就一天天强起来了。

2.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开辟习作专栏。

习作可以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开辟学生网络习作专栏,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在日记写作中与教师沟通心灵,这样可以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和奠基。

3.师生习作互动,促进心灵升华。

教师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相互促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改教育理念重视师生的心灵交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书面交流真切而富有实效,其交流效果往往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所达不到的。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新教育实验,师生在写作中互动交流,共同体验生活,反思成功和失败;在密切的心灵对话中,不断审视自我,校正精神航向,推动师生心灵健康成长,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超越自我,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三、 生态语文要追求和谐的课堂教学境界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时时是学习之际,处处是教学之地。课间闲暇之余,与学生拉拉家常,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细节能让我们及时了解了班级学生的情况,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也为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教师的喜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也决定着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喜好及认真的程度。因此,一位敬业的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产生愿意向你倾诉的欲望。记得有位学生曾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首诗:

盘子碎了,筷子断了,一切只因为,爸爸妈妈吵架了。

钢笔坏了,橡皮丢了,我的心被搅乱了,爸爸妈妈又吵架了。

真希望用哈里.波特的魔法,让家庭充满温暖;真希望用天使芭比的魔棒,让家庭充满幸福;真希望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家庭充满快乐……

我在他的日记本上写道:孩子,生活中有欢乐也有悲伤,人生的道路既平坦也坎坷。生活的磨练会使你变得更加坚毅而果敢,因为你是聪明的、能干的!事后我悄悄地给这位孩子的父母看了这首诗,他们很受感动,从此也改变了许多。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学生处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中,感受着老师带给他的真诚与关爱时,怎么会没有一点感触呢?

2.设计激趣引思的问题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对课文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重点的句子、课文思想内容等做记号,带着疑问听课。课堂尾声时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发问,引导他们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思维的火苗不断闪耀,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东方之珠》一文时,可以这样问学生:“东方之珠”中的“珠”是什么意思?

生:“珠”是珍贵的宝物。

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为什么说香港是“东方之珠”?

生:为什么要以“东方之珠”为题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3.传授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学习,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想象等学习能力,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一旦掌握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学生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一次生字教学后,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