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3 21:46: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有资料表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面对如此规模的人口流动,作为人群最基本的卫生防病措施,计划免疫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流动儿童比例的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城市、城镇免疫接种的人力、经费方法、制度等已不适应这种状况,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困难将会更加突出[1]。基于这样的现状,我院对流动儿童,采取健康免疫综合式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动儿童,其中196名儿童及其家长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观察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对照组)。
1.2 健康免疫综合教育方法
1.2.1 教育的方式 目前开展的宣传教育是多种方式进行,各类媒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教育方式,以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效果。根据传播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宣教方式分为4种:语言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方式、形象传播方式、声像传播方式。①语言传播方式:1次/w组织座谈会、卫生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健康教育课等等,简便易行,不需要设备支持。②文字传播方式:如卫生科普书籍、报刊、传单、标语等。③形象传播方式:如卫生宣传画、摄影作品、卫生标本、模型等等,以其具体、真实、生动的形象使受教育者产生深刻印象,较受欢迎。但要有经济、物质基础,专业人员配合。④声像传播方式:如卫生科教电影、卫生电视专题片、卫生广播、卫生录音、光盘等等,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其信息覆盖面广,受教育人多,易于为群众接受和理解,但需要物质支持也较多。
1.2.2 教育的内容 ①预防接种方式: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医学上叫做"人工自动免疫"。另一种是在已接触传染病的人群尚未发病时,给其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将抗体输入体内,增加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从而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叫"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通常2~3w即消退。只适用于应急预防或治疗。②预防接种好处: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产生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患过一次后,就不会再患二次,就是这些特异性抗体在起作用。预防接种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进行人工预防,具体方法是将被特殊处理过的细菌、毒素或病毒制成各种特异的生物制品,然后接种到体内,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如再有这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就有足够的抵抗力去消灭他们,因而不发病或发病很轻。③儿童不能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为:?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患儿。 ?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患有严重皮肤病时。?正在感冒发烧的患儿。?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患儿。?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严重腹泻儿不可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需等病好后两周才能接种。④儿童预防接种后正常反应: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外来刺激。活疫苗、活菌苗的接种,实际上是一次轻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刺激因此,接种后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轻重与疫苗种类、质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种对象的身体素质有关,应正确认识,并注意与疾病相区别。⑤儿童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肿,神经系统过敏症。?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癫痫。?脑病。?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除了上述一些表现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没有严格掌握禁忌症,接种途径、部位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消毒不严及误种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但这些与接种制品无关。实践证明,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极少的。只要医务人员认真负责,家长密切配合,在各个环节上把好关,是完全可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⑥强调接种前后注意事项: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须向医生说明儿童健康状况,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30min,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接种疫苗后要适当休息,当天不宜洗澡,不可做剧烈运动,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经休息多喝水,一般在1~2d就会缓解,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 结果
流动儿童年龄及接种疫苗情况见表1,观察组各年龄段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注:与对照组相比,* P
3 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方针、策略和手段更为明确,效果更为明显。就我国防治传染病而言,与50年代初期比较,无论是传染病总发病率或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均有大幅度下降,且传染病总死亡率在死因中的顺序也由第1位降至第6、7位,对期望寿命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的取得,计划免疫作为主导措施之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在防治疾病的手段中,特别是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计划免疫是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
计划免疫工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按照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所确定的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开展以免疫接种为主导措施,辅以疾病监测、流行或暴发控制等措施,是控制和消灭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它既是一项国家指令性工作,受国家的规划、政策和法规所保护和约束,又是一项面广量大、艰巨复杂的社会性、群众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科学性强、管理要求高的技术性工作。
近年来,流动人口疾病发病率在城市地区明显升高,从而改变了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地区分布格局。以麻疹发病为例,近几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区发病率、报告病例数、疫情暴发起数、暴发过程中报告病例数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成为了新的易感人群。东部经济发达省份2005年麻疹报告病例99%为流动人口;北京、上海等地,流动人口中麻疹病例是常住人口病例的9~10倍。因此,流动人口是免疫规划疾病防治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工作成为预防接种的"死角",例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建卡率为32%,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四苗"全程接种率仅为36%。显而易见的是,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空白的存在,已经使这一群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无论是从全国大范围调查情况看,还是从各地实际疫情表现看,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缺失问题已紧迫地摆在眼前[2]。为弥补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缺失,需要多方面展开工作。我们采用的是健康免疫综合教育,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动儿童,其中196名儿童及其家长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观察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各年龄段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日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只有不断地锤炼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体现出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愉快的度过一个充满困惑的青春期。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061-01
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临床上成熟的手术,近年来,各级医院已经广泛开展。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手术效果,近5年来,我们对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65.4岁,单侧关节置换40例,一期双侧关节置换5例,患有两种以上内科疾病的36例。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与家属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患者入院后.通过家属逐步了解每个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工作经历,不良嗜好后,并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并与家属及患者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口头讲解、图片介绍、身体示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较年轻患者,可浏览相关的专业网站,进一步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请已康复的住院手术患者进行患者间交流。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指导心理干预对减轻和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起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而害怕手术,同时对医院条件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所顾虑,特别是高龄患者,大多数认为手术可做可不做,存在害怕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的想法。针对以上情况,由责任护士和患者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安抚不良情绪,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有些患者,术前还需进行相关的检查,应告知检查的必要性。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髋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手册”,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手术的安全性及多次成功的先例,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认知能力差的老年患者,要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对较年轻的患者,应结合其职业特点,讲解恢复工作后的注意事项,使其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2 生活指导
3.2.1 去除不良生活方式针对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告知不良生活方式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例如:吸烟的患者,告知吸烟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劝其戒烟,喜欢翘二郎腿的患者,告知术后应避免该动作,减少假体脱位的风险。
3.2.2 饮食指导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积极预防和治疗全身并存疾病。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卧床导致的便秘、腹胀的发生。
3.2.3 排便指导术前3天训练患者正确使用便盆及床上排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3.3 指导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并强调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耐心,并做好合理安排。术后平卧时要保持患肢外展30°,术后第二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静态性肌肉收缩),并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术后6周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卧于手术侧,侧卧时,应在双腿间放置1个枕头,以保证患肢外展30°。不要坐低沙发或矮椅子,坐在椅子上时,不要将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坐在床上屈髋穿鞋等动作,以保证髋关节屈曲不大于90°,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及内旋动作。根据患者置换假体的类型决定下床的时间,下床后初期患肢不负重,拄双拐杖行走,指导使用拐杖的方法,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杖行走逐渐过度到单杖行走,直至弃杖,但必须避免屈患髋下蹲,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及各侧方应力。出院后将健康教育计划交给患者及家属,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4 结果
对市内七区2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每个区随机抽出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取4所机构的平均分为该区得分。
2 问题分析
2.1 在调查中发现约有6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三个年度中基本没有变化,并且没有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制定计划,缺乏目标性和科学性。
2.2 干预策略随意、方法简单、不灵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策略主要集中在组织社区义诊、发放宣传材料、出版宣传栏和组织讲座几个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
2.3 调查中发现8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方面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效果评价无有效依据缺乏代表性,更有2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不掌握效果评价方法,故而没有开展效果评价工作。
3 总结
3.2健康教育(干预)策略:[3]在确定了健康教育目标后,就要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即干预策略。教育(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3.2.1确定教育方法:可将教育方法分为信息传播类、行为干预类和社区组织方法三大类。要考虑这些方法是否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方法是否简便?效率与效果如何?是否经济?
3.2.2确定教育内容:计划中的教育内容,应针对目标人群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项目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要讲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
3.2.3确定教育材料:健康教育活动教育材料主要有视听材料和印刷材料两大类。可购买出版发行物,也可自行编印。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其内容设计都必须符合教育(干预)内容的要求。
3.2.4组织与培训:以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主体,吸收政府各部门、基层组织、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大众传播部门、学校等参加,对执行计划的各类人员,要根据工作性质和担任的任务,分别进行培训,以保证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质量。
3.3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2]效果评价就是针对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通常,一项健康教育计划活动实施之后,较早出现变化的是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态度、信念的转变,然后才是行为的改变,而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则是远期效应。因此,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又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项目服务中目前重点讨论近、中期效果评价。
3.3.1近期效果评价 一项健康教育计划活动的近期效果,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上,因此,近期效果评价,主要针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知晓(或正确回答)某项卫生知识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 100%
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测试(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人数/被测试(考核)的总人数×100%
卫生知识平均分数=被调查者卫生知识测试总分/被调查测试的总人数× 100%
健康信念(态度)形成率=形成某信念(态度)的人数/被调查者总人数× 100%
3.3.2中期效果评价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主要指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评价的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等[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14-01
优质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护理安全为宗旨,落实护理工作职责,规范临床行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创新护理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一种工作模式与管理体制[1]。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教育是开展优质护理、落实护理工作责任的必然要求。我院于2010年6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四年多来在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探索出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健康教育的实施应具有可行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保护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及程序性原则。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患者接受教育、进行实施的可行性;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做到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及患者家属,避免其身心受到伤害;应随着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而动态变化。根据患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应按照程序有序进行。
2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责
2.1 组织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管理者,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有娴熟的沟通技巧、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强的洞察力及组织能力。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详细、准确地落实内容,组织好各个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确保健康教育优质、有序进行。
2.2 主导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执行人,在健康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2.3 监督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体,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监督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
2.4 桥梁作用 护士要担任协调者,与医生等其他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和协调,在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架起一座传授知识和矫正不良健康行为的桥梁。
3 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序
健康教育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来进行,这五个步骤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对健康教育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时,若发现问题,应该进入新一轮的循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1 评估及诊断 评估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评估内容为患者的文化程度、学习理解能力、体力及运动能力、有无了解健康信息的愿望,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疾病的态度与相关行为表现。评估方法:收集患者信息、观察患者生活方式、阅读患者病历等;根据评估所得资料,做出健康教育诊断,列出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
3.2 计划 健康教育计划的核心是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目标。健康教育计划提出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认知目标,对健康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二是情感目标,健康相关态度的形成或转变。三是技能目标,掌握和运用某操作技术的能力。
3.3 执行健康教育计划 执行健康教育计划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健康教育的原则,护士必须具备沟通技巧、知识传授技巧、行为训练技巧等。良好的沟通技巧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帮助患者认识与自身相关的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
3.4 评价 一是由专家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在调查前向患者详细解释问卷中问题及填表要求[2],评价健康教育信息、措施是否能满足患者需要。二是各科室制定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表,考核责任护士健康教育目标是否顺利实现。
4 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4.1 护士必须掌握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慨括起来主要有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两种。知识传授包括语言交流、文字教育法、形象教育法、电话教育法、综合性教育法;行为训练包括自我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康复能力训练。自我能力训练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洗脸、穿衣等。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包含了患者住院期间有利于疾病康复的一系列行为的训练,如腹式呼吸,引流等。康复能力训练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如骨关节功能恢复。
4.2 健康教育职责划分 我们将实施健康教育人员的职责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医院层面、科室层面、个人层面。医院设立咨询中心,提供咨询电话,专家门诊咨询,提供各个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科普读物、卫生宣传画、小册子、报刊,电子显示屏,定期组织同病种的病友会等。科室则通过每月的工休座谈会,科室宣传栏,主管医生咨询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个人层面是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针对患者需求和病情发展,及时调整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提供完整、动态的健康咨询指导。
5 讨论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健康教育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情况。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明确职责,把握健康教育实施原则,掌握健康教育程序及正确的实施方法,设计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质量评价标准表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有效措施,能提高医院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温贤秀,张义辉.优质护理临床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22-128.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b)-098-02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护士对患者及其亲友作耐心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更重要的是还能让患者及其亲友从中学到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检查、治疗、预防保健等知识,对所患疾病有一个客观正确的知识,从而有利于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及其亲友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依靠健康教育把医院护理服务效应辐射到全社会,促进全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由此体现出新的护理价值。
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干预措施[1]。
1健康教育实施中的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主导作用,患者则起着主体作用,因此就以上两方面谈一下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1护士的知识水平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临床上一些护士受教育程度低,大多以中专为主,护士所接受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都很有限。随着学科领域的演变和服务功能的扩展,护理人员受现有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的制约,缺乏心理、人文、社会等方面知识,因而对患者不能深入评估,从而影响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使健康教育内容不详尽、无深度。如在制订教育计划时,应避免可能造成患者心理伤害的内容,比如对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宣传过多,则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而不配合治疗,甚至弃去此药,而起到相反作用。
1.2护士的态度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临床大多数科室的健康教育为条文式施教,护士还未摆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把健康教育看成可有可无的工作,很多护士把健康教育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工作来完成,停留在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上,这样就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从而使护士的健康教育目标不够明确、不切实际。目标定得过高则会使患者望而生畏,成为学习的障碍;目标定得过低则不能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而拖延康复时间。
1.3护士的行为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护士制订完健康教育计划,在执行时没有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将会给健康教育的效果造成很大影响。比如刚住院的患者对环境、角色还未适应,护士就宣布许多规章制度,令患者难以接受。又如患者接受治疗或检查时,没有切实给予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患者无从知道检查的目的及意义,健康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护士缺乏技巧(问话技巧、听话技巧、开始谈话、结束谈话),语言生硬,表情呆板,缺乏趣味性,使患者没兴趣听,导致健康教育效果极差。
1.4医院所采取的健康教育形式单一、资源缺乏
目前许多医院的健康教育材料内容很笼统,针对全民的多,针对个体的少;供阅读的多,讲解的少;书面的多,操作指导的少;灌输的多,注重反馈的少;单向传播的多,双向交流的少。医院资源不够,教学环境、资料、教具等的缺乏都是妨碍健康教育推广的因素[2]。
1.5从健康教育的主体方分析
健康教育的主体方为患者,他们知识文化、兴趣态度的差异,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也是多样性的。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所患疾病类别,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才能做到健康教育的因人施教。
2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法
以上是影响健康教育临床推广的外因及内因,就以上诸多原因,应在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2.1加强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扩大了护理工作的功能,由面向疾病治疗向康复保健和预防方面延伸。护士已成为开展预防保健、宣传科普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要宣传和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怎样预防疾病,怎样达到优生优育优教,如何保持健康。身系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就要求护士知识水平必须达到一定高度。因此要对护士加强培训。
2.2改进教学方法,纠正态度上的偏差
护士观念的养成是受教育的影响,因此应大力引入多媒体,变革教学模式,对培养护士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转第100页)
(上接第98页)
卓有成效。建立护理网站,使护士有更广泛的交流平台,能对各种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有所帮助。把握世界护理发展的脉搏,通过最前沿护理知识的学习,来纠正从事健康教育的态度上的偏差。
2.3涉猎各学科内容,提升护士行为质量
人是由身心社会文化各方面组成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其健康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护士应加大对心理学、行为学的学习,成为一个掌握综合全面知识的健康教育者。从而提高护士行为质量[3,4]。护士还应学会全神贯注地倾听;谈话内容要适度;注意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对患者的同情体贴;护士的谈话声调要温和,词句要清楚,内容要简明扼要,动作要温柔舒缓,示范训练时要动作到位,并要反复演练。
2.4建立一些部门、一些制度来监督健康教育的实施
在护理健康教育中,患者的满意度就是一项反映优质护理的重要指标。评价患者接受教育后的效果,可按专科或病种制订标准健康教育实施单。建立护理部下属的――健康教育服务部,由它来计划、上下协调、指导护理健康教育标准的制订,并监督它的实施,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控。
2.5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各级领导应重视健康教育的投资[5]
健康教育是一项非赢利公益性事业,为发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弥补医院人力不足而对健康教育工作造成的影响。可组织义工开展病房护理、辅助患者、探访、理发、流动图书、出科墙报、部门辅助等项目,来共同协助积极促进和维护全人类的健康。各级领导应加大在健康教育宣传方面的投资,创造教育环境,购买教育资料及各种教具,为健康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健康教育的开展为临床整体护理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和支持;同时也使更多群众获得了健康知识;改善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功能上得到了扩展。目前,健康教育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尚需不断努力,总结经验,才能更上一层楼,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冬梅.整体护理程序与操作[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
[2]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1.
[3]高敏,贺秀丽,刘炎琴如何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173.
【关键词】IKAP理论; 高尿酸患者;健康教育
【Key Words】 IKAP theory; patients with high uric acid; health education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清中尿酸水平男性≥417 umol/L,女性≥357 umol/L,有研究[1]表明,80%-90%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有10%-20%发生痛风;血尿酸水平与生活方式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对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5月―2012年5月,对我院内分泌科门诊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运用IKAP理论:即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ctice) 理论干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没有痛风临床表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9.5岁;文化程度全部为高中及以上,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1.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9例,初中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入选患者首先填写知情同意书和调查表,在门诊接受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高尿酸血症的基本概念、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病因、症状、并发症、饮食疗法、生活方式影响等,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组织群体讲座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并接受护师以上护理人员运用IKAP理论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延续电话回访链接式健康教育,具体步骤如下:
1.2.2.1 收集信息 包括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单位、职业、工作性质、生活及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习惯、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有无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体重指数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1.2.2.2 传授知识 高尿酸血症病人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护理干预的要点,根据掌握的信息,运用适当的方法,个体化地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内容:①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研究表明[1]高尿酸血症与焦虑情绪、工作紧张及过度劳累有关。采取疏导、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②识别高危因素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有相近的易感基因。绝经后女性血尿酸水平有所增加。针对高危因素,采取应对措施。饮食指导 饮食干预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基础[2]护理人员与患者一起制定“一戒二多三低”食谱[3]。 “一戒” 戒酒, “二多”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以利尿酸排出。 “三低” 低嘌呤、低蛋白饮食, 低脂肪热量摄入,低盐饮食。运动指导 运动对减轻体重、改善血压、血脂有一定作用,研究表明运动还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注意按时、按量服药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2.2.3 改变观念 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培养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改变观念。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取得亲人的支持和帮助,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1.2.2.4 行为改变 行为改变被认为是衡量教育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行为改变的内容有改变饮食结构、坚持运动、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自觉执行健康教育计划,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
1.2.2.5 电话回访。每月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必要时上门访视,回访内容:强化病人对饮食干预重要性的认识,对健康教育计划相关内容进行落实,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过程。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指标 ①分别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后6个月检测掌握健康知识和改变健康行为的信念、态度及执行健康教育计划等情况。②体重和血尿酸指标 6个月复查患者体重指数、血尿酸水平。
1.3.2 评价方法 ①向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该表包括掌握疾病健康知识,改变健康行为的信念和态度,及健康行为的改变情况等3个方面15项内容,每项设置3个可选择的答案,根据答案设置分值。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健康教育效果越好。将调查结果分为满意>80分、较满意70-80分,不满意
1.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健康教育后问卷调查和复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掌握健康知识和改变健康行为的信念和态度、行为改变及各项异常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目标是使患者知、信、行[4]。高尿酸血症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血清尿酸过度或代谢异常,它的发生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及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的病因、高危因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建立健康行为的态度和信念,产生维持健康的行为,从而降低各项异常指标,减少并发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增加患者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显示,运用IKAP理论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上述各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还发现,部分患者对疾病不重视,不能改变生活方式,不能持之以恒地执行健康教育计划,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通过电话回访与患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患者遇到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能有效的提醒和督促患者以增加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真正坚定信念,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这也正是IKAP理论的精髓。
4 小结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难以控制的疾病,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病人及社会负担[5]。本实验通过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相比较,运用IKAP理论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能更有效帮助病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治疗上的最大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这也对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应该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及时学习和补充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薛耀明,李晨中。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2-108
[2] 魏玉华,王锦蓉。458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危险行为循证护理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
2011,29(10):132
【关键词】:社区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1],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而且由于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易被忽视,所以说,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是“无声杀手”。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干预和控制血压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对15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在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选择辖区内1万人口人群中高血压患者随时调查,男90例,女60例;年龄30~78岁,平均57.6±9.8岁;体重45~90kg,病程2~30年;心血管分层低危20例,中危45例,高危很高危85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62例,初中44例,小学程度31例,文盲13例。职业:干部64例,工人55例,家庭妇女21例,社会闲散人员10例。
1.2 方法: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生活方式、医学体格检查、治疗方案、健康教育计划以及实施结果,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1.2.1 制订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的个体制订适合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循序渐进地进行健康教育。
1.2.2 系统健康教育:举办社区高血压病人学习班,将高血压病从病因到治疗的一整套基础知识均通过讲课的形式教给病人,或印发高血压病防护知识的小册子。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接受程度不同的教育。要特别注意不可根据自己感觉来增减药物,服药要准时,也不可忘记服药或以下次服药时补上次的剂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示范各种操作技术,直到掌握为止。
个别指导、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初发高血压患者,着重指导饮食、运动情况及血压的监测,如忌烟酒,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忌食动物内脏、蛋黄,多食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以免发生脑血管疾病;适当运动,必须是在血压控制满意的情况下再开始循序渐进的活动,不宜突然改变,以轻体力活动和有氧运动为宜,保持充足的睡眠。对长期随诊病人,指导他们及时做相关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对有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对个别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我们则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或个别指导。病人也可拨打社区热线电话,随时得到免费咨询服务。
1.2.3 组织病人交流会:邀请密切配合治疗,病情一直控制很理想的患者介绍其成功经验,也请深受并发症之苦的患者谈其切身体会和教训。
1.2.4 心理护理: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医疗过程,所以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进行卫生宣教,解除其恐惧和悲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遇事应冷静,不要激动;督促患者遵守治疗和护理计划,培养患者遵医行为。
2. 结果
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使辖区内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了较大改变,观察表明,健康干预前40例(占26.67%),教育后下降达正常者109例(占72.67%),血压正常人数显著提高(P
通过对我区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尚无1例因并发症而死亡。这充分说明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预防取得明显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讨论
我国国情决定了高血压患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及低控制率的特点[2],这一特点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由于经济条件、行动不便等原因,大部分老年患者对高血压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只在家治疗。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3-4],因此,社区医护人员有必要深入社区,步入老年人家庭,通过个体化和集中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法,有效的将高血压相关知识通过健康教育教给老年患者和家属,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左室肥厚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期限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东风,Jiang H,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
学校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办公室工作力度,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计划,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二、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健康教育要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开课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段周课时达到0.5节,配齐教材,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教案、上课符合相关要求。有健康教育整体或专项检查、考核和评价。
2、努力搞好健康教育教学和学科渗透工作。在保证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三、重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各种培训,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作用,办好学校健康教育黑板报和宣传栏,做到每二月更换一次;利用校园广播,坚持每天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并将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对健康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重点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使教室采光照明、课桌凳、厕所、宿舍、饮水及体育锻炼设施和健康教育器材、教具等硬件全面达到指标要求。
六、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