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19:51: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师校本培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师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教师教育的工作成立了以徐顺涛校长为组长的教师教育领导小组,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并制定出了《玉海中心小学教师发展规划》,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还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二、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而继续教育和教师教育是提高教师各项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校通过全教会动员宣传,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培训的认识,转变了陈旧的观念,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促进发展
1、加强师德培训:为贯彻落实《瑞安市教育局关于做好xx年暑期教师师德专题培训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我校深入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师德教育活动。在暑期师德培训期间,学校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重点》,深刻领会和宣传《条例》和《纲要》的精神实质,做到依法治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③深入开展争优创先活动,通过对先进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事迹的学习,着力强化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做好学校服务学生和家长、教育服务社会工作。④开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为主题大讨论,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作用。此外,老师们积极通读师德培训材料,交流学习心得,撰写学习体会。扎实有效的师德培训,取得了显着效果。
2、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1)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教师教育中,我校特别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而且加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开展了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去年下半年,学校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老师命题比赛,大部分老师非常认真,命题的质量非常高,其中语文、数学、科学每组推选两位老师参加瑞安市现场协作命题比赛超记录地获取三个第一,五位老师代表瑞安市参加温州市命题比赛。同时,严格要求青年教师的业务学习,如具体要求他们全程参与语数市级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案例,执教公开课等,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青年教师的成长。
(2)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重复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入学科领域内前沿的东西。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在开学初先后派出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培训,还有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训、校长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等等,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高校函授学习。
3、注重有效校本培训
(1)加强团队建设。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最基层的单位。为了更好的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我们从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建设、规范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着手,期初学校明确教研组、备课组任务,每个教研组、备课组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注重过程活动,效果显着,为了激励先进,学校组织全体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到福州学习考察,期末评出三个先进备课组。娄朝兰老师还为瑞安市数学教研组长学习会上做题为“情系后进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报告。
(2)深化主题研究。继续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研究,各教研组结合自己学科特点,确立了研究主题,并结合平时的教研组活动,采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实践研究,语文组侧重于“同课异构”、疑难问题解决等方式进行研讨,数学组围绕“同课异构”、“如何提高计算教学效率”开展系列化研讨活动。此外,一年级五位语文老师,三位数学老师,一位美术老师,共开出10节家长汇报课,得到家长高度评价。
(3)参与区域活动。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等六组15位教师参与了安阳学区联片教研活动,刘万勇、张周谊老师为联片活动上了研讨课,同时还举办美术、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研修目标: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访谈名师的成长历程,从中学习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学习国际视野下的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研究理论,学习现、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学习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及调研报告撰写方法指导等方面书籍。结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实际,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研修的质量。努力实现:
(1)、总结交流本学科教学成果及经验。
(2)、研讨本学科在课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有关策略。
(3)、研讨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策略。
三、具体措施:
1、自觉做好网络培训学习工作
(1)把培训学习日常化,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本组教师一起探究学习;学习新课程理念,分析教学现状,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使自己的研修学习工作日常化。
(2)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3)在网上观摩名师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名师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2、反思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1)、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2)完善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并完善所教年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活动,使自己在实践反思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聚焦于课堂。
(3)教研行为自主化。要求自己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
(4)、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5)、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地理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总结
20xx年,东源中学地理科组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从大专院校录取3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同时从其它的中学调入2名教师。我们高一备课组就是一个典型的重新组合的队伍。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 教育形势,更新教育观念,扩展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让新老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扎实深入的校本培训必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教研处也及时地决定在本科组实行“校本培训”计划。 主要采用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的方法,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培训,高一年级组中由我来指导刚毕业的蔡老师。我本着“提高教师课堂的授课能力,引导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原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完成了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工作:
1,从最开始的课前备课开始,我始终坚持让蔡老师首先自己熟悉教材,然后写好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析和课堂教学思路,在我们共同研究以后形成最后的教案完整的记录下来。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本很全面,记录的很工整的教案,它也记录了蔡老师的成长历程。通过这样的方法,蔡老师的分析能力和课堂内容的把握能基本到位,取得了她的学生的信任和好评。
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校教研处提出的每周一次指导课的要求:要么让蔡老师去听我的相关内容的指导课,课后让她来分析那堂课的优点与不足,以致于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要么我去听她的课,课后给出中肯的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她迅速掌握了上课的基本要领,评讲思路,评讲方法等;
(一)、以师德学习为出发点,开展生动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灵魂与前提。师德培训是我们开展园本培训的一个重要抓手:一年来,我园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现代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浙江省学前教育管理指南》精神为主线,以师德学习为出发点,开展生动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我们在暑期师德教育时开展了“做家长满意的教师”师德演讲比赛,让我们的教师爱满心间并诸如教育教学以活力。组织了教师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力争形成爱生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同时,并认真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法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汇报、交流和座谈会,净化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坚决杜绝做有损师德的事。同时,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用实际行动去赢得社会的赞誉,家长的尊敬和信赖。还开展了“说说身边的师德故事”专题系列学习,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使教师受到启发,并让教师在工作中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加强教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理解。
(二)、积极响应《教师素质年实施方案》,不断探索开拓新路,全面培养注重实效
1、读书活动。本学期我园对教师一如既往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一年度里需自主阅读3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写读后感。在本学期,教师至少要完成一本理论书籍的读后感。
2、博客开设。我园教研组率先开设了博客,而今年又新增了两名教师开设博客,朱菲菲和林智老师,同时也达到了上级要求的每年新增2%的要求,博客的开设提高了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3、新教师的基本功升级活动。本学期我园对未满三年的7位新教师进行了基本功考核,考核内容为三字、三课。现场给内容写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三课:每位教师制作一份课件,课件的领域为数学,而且必须是自己本年段的教学内容;平时的日常教学,其他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推门听课活动;还有一课就是要向全园教师进行展示活动课,本学期至少两次的展示活动。
4、中年教师基本功升级活动。我园中年教师有王清平和吴建乐两位教师,本学期升级活动安排为现场设计教案活动,我们提供题目、领域,让他们俩现场写出教案,当场上交。
5、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培训前,首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教师能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以岗位培训为载体,围绕各种活动,注重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每2周组织一次年段教研活动,从教学实际出发,集体协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早期阅读教学采用普通话二甲的专门教师负责的形式,并且在一个学期每个年段定一个活动进行专题研讨。让教师在研讨中提高,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继续进行《湖岭家乡美》农村园本课程开发市级课题研究,让幼儿在《竹子、牛排》、《湖岭工艺品》、《春种秋收>>等湖岭特色教育活动中得到良好的爱家乡教育;安排的送教下乡、全片区的幼儿教学研讨会;每学期都组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两个学期的说课评比等引导教师拓展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每周早期阅读与课题研究各一次观摩课,并组织教师自评、互评,通过积极组织安排园内园外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加强其它技能锻炼:上半年开展了自弹自唱比赛、撰写说课稿、上学期的学区环境创设评比、本学期幼儿园环境创设比赛、教师讲故事比赛、教师早操比赛年轻教师简笔画比赛等教师技能内活动,以提高教师对自身技能的重视和再修炼。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学习: 4月份邀请了市安阳教育学区周维敏老师进行《如何有效实施早期阅读》的专题讲;4月份我园派吴林芬老师赴杭州进行为期4天的美术教学培训,回园后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报告;6月份分批参加了温州市幼儿园《早期阅读》优质课评比暨听课活动;暑期陈美珍教师参加国际象棋培训,并在本学期让全体教师参加陈美珍主持的培训;9月份邀请温州名校长周维平老师做《研究幼儿》课题知识专题讲座;10月份吴林芬教师参加第二届学科中心组考核并在接下来2年内参加各类学习;十一月叶领媚教师赴杭州参加岗位培训;12月分朱菲菲教师赴南京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十月份三年内新教师参加瑞安的《与指南同行》的研讨会学习;全体教师参加进修进学校的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活动等等各类的学习活动开阔了老师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老教师们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形式,并开始尝试创新教学了。新教师通过入职培训和以老带新,跟踪指导,公开活动评析等方式使其尽快适应工作,扎实工作,创新工作,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师获得主要成绩:废旧物制作的“智能骰子棋与磨粉机”参加温州市废旧物制作大赛,其中智能骰子棋被推荐参加浙江省里的比赛;朱菲菲教师参加瑞安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均获得二等奖;陈美珍、董小露教师获得瑞安市论文三等奖;13名年轻教师代表幼儿园参加湖岭学区的“歌唱祖国”大合唱、参加湖岭镇政府三八与七一舞蹈演出;朱菲菲、林智、王晚霞教师赴林溪乡幼儿园进行送教指导;陈美珍、陈旭珍、吴林芬、陈爱琴在湖岭镇幼儿教育研讨会上做活动展示陈美珍、王晚霞、阮丽亭、黄隽颖老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评比中表现突出获得学区一等奖;教师参加镇政府庆三八节妇女联欢会表演舞蹈〈偶然〉被评为优秀节目;陈美珍、陈爱琴老师受学区邀请对林溪乡中心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活动指导等
三、 积累经验,反思不足,努力实现培训工作课程化
通过一年的培训,教师们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了内容不尽相同的反思随笔等,并在课题研究中自己设计了许多教案,以便在课题研究期间期间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今后走向“科研型”教师的角色奠定了基础。使本期园本培训收到一定预期的培训效果。
但我们知道我们课程化的培训工作方式还刚刚开始,我们有计划的培训与一些应急工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各类培训内容的衔接落实上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在课程实施中,大部分教师的水平处于实践操作层面,研究、总结的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实践之后,反思的能力欠缺,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有益参考。
一、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历程回顾
我们以“农村教师”并含“校本培训”为检索主题,在中国知网共检索到212篇相关学术文章。以研究内容、发表时间和研究对象等为依据,对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历程大致分为萌芽发展期、反思建构期和深入探讨期三个阶段。
1.萌芽发展期(1999-2004)
1999年,国家《关于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首提校本培训的概念,并提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学者们开始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如肖成全分析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实施可行性[1];侯正安则研究了在以县为主背景下,如何保障、评价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2]。这一时期,学者们在借鉴国外及国内城区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研究创设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反思建构期(2005-2010)
自2005年开始,学者们开始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进行专题研究。这期间的研究内容一方面是对早期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试验进行初步总结和反思,开始逐渐由最初的可行性探究,转入对培训方式、方法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开始为构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体系寻找理论基础。如有的学者开始从“远程教育”或“三级教研网络”的视角探索构建新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体系。这一时期,学者们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着力从反思和建构两个方面探索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新策略。
3.深入探讨期(2011至今)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激发了学界对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热情。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内涵及发展方向。如有学者以“从关照群体到关照全体”为主题探索了校本培训的八个发展方向[3];有学者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校本培训模式,提出了5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当前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相关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模式建构阶段,相关研究日益深入。
二、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内容分析
1.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的研究
曾诚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分为专业知识类、政治思想类、教育理念类、实践技能类、教研科研类和现代教育技术类等六大板块,认为政治思想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灵魂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背景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基础课程、实践技能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支柱课程、教研科研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关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是校本培训的重点课程[4]。有学者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进行层级式分类,强调根据全体教师的共性和个性,设置“新课程教学基本理论、示范教学观摩、教学技能训练、自我研究教学、教学评议、教学研究等几个层级“菜单”[5],教师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选择适合自己的“菜单”。
2.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目的和作用的研究
(1)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
学界普遍认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农村地区的校本培训,以农村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研究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校本培训,可以从知识、技能、理论、道德素养等几个方面提升农村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农村教师发展。二是通过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发展。校本培训立足于农村教育实际,以解决学校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为核心,通过问题的研讨,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校本培训的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都立足于客观实际,着力优化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人力资源,以实现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2)我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作用
对于我国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校本培训会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并且帮助教师更好地和学生交流。教师教学归根结底是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教师更好地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并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通过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理论和知识水平,提升教学和沟通技巧,真正将教学转化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实现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农村学校校本培训,使教师立足于学校实际,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校本身的研究和再认识过程当中,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学校相关管理决策,提升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共同应对学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教师发展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将校本培训分为“三维一体”的互助合作式培训、教师反思诊断式培训、教师的开发研制式培训、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网络式培训、教师的自我发展式培训等[6];有的学者从教师的需要层级进行分类,将校本培训分为“达标式”“提高式”“研修式”[7];有的学者从教师培训的实际过程进行分类将校本培训分为“案例教学式、现场诊断式、问题探究式、自修一反思式”等[8];有的学者从教师培训采取的媒介进行分类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分为“媒体资料培训模式、空中课堂培训模式、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等[5]。
4.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问题的研究
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管理、理念、内容和教师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缺乏协调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校本培训未能形成培训合力,效率低下,没有达到培训预期目的[9]。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到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中,校本培训的教育理念一直存在表面的适应教师需要,“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10],农村校本培训仍旧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初级层面,把精力都放在了做表面文章,并没有深挖校本培训的核心内涵,严重限制了校本培训功用的有效发挥。有的学者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并没有契合教师实际需要和教学实践问题”[11]。农村教师真正需要的是涵盖着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论知识、思想信念等多方面内容的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内容,以此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但现有的校本培训并没有“急教师之所需“,培训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在实践中未能起到好的效果。还有的学者从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作为校本培训主体的广大农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方式、个人工作精力、个人意愿等方面的问题,农村教师往往不愿意将很多的精力投入到校本培训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农村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5.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保障措施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制度保障方面研究,认为应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1],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形式、职责,并有相应的考核、评估等。有的学者从文化保障方面研究,认为学校内要创造一种校园文化,促进教师自主自动地参与校本培训,改变校本培训的外在强迫性。有的学者从服务保障方面入手,认为应为教师培训提供一个舒适的良好环境,并提供培训所需的相关器材。还有学者提出因校制宜和校际互补保障,建立独具特色适合本校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等,并且应追求校与校之间结对,学科互补、资源共享等。
6.关于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评价反馈机制的研究
有学者专门就评价机制提出了“三级评估制度”,即每年末,先由学校对教师的年度学习发展情况进行逐一检查评估,再由乡镇教育办公室对各学校的校本培训情况作专项评估检查,最后市教育局组织专人对各乡镇校本培训年度情况进行专项评估[9]。有的学者提出培训基地负责人组织统一考核。还有学者认为校本培训应大规模的展开,其评价应由学术研究的鉴定转入行政督导评估,主要包含自我模糊评估、定性定量评估、远期高层评估等三种形式。有的学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价应采取客观公正、积极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如教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校与教师互评相结合、学生评教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评学校等。
三、对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反思
1.重视实践探索,忽视理论建构
现有的关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大多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进行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忽视了对农村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证研究是了解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但这种调查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体系进行,没有理论基础的探索只能是限于表面的分析,很难实现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探索。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在相关研究中,应着力探求其理论基础,构建起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体系,以保障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有“理”可依。
2.重视国内经验总结,缺乏国际视野分析
现有的对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大多借鉴国内城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经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但国内现有研究仅有个别学者对国外农村教师校本培训进行了初步探索,尚缺乏深入、细致和全面的分析。关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在做好国内经验总结等相关研究的同时,也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着力国外先进经验的“移植性”研究。
3.重视共性研究,忽视特色探索
现有关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大多从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提出某一种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模式、方法、内容,很少有专对于某一区域或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目的、内容、方法、路健⒅贫鹊鹊难芯俊O钟械难芯浚大多集中于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共性探索,缺乏地方和学校特性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差别,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间教师教学、管理水平存在差别,各区域和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自然有不同需求,理应各具特色。相关研究在关注我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共性、探索一般规律的同时,还应关注区域和学校间差异性,强化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特色研究。
参考文献
[1] 肖成全,等.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的有效设计与有效实施策略例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3).
[2] 侯正安,孙建业.县级区域全面开展校本培训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5).
[3] 白晓明,从关照群体到关注全体――对深入推进农村教师培训的思考与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2).
[4] 曾诚.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5] 张榕玲.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之研究―基于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5).
[6] 艾红梅.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1(10).
[7] 金辉.增强校本培训实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7).
[8] 吴淑芳.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课程适应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个案[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9] 马冉冉.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实施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7(3).
[10] 高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困境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8(3).
一、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
二、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校本培训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按校本培训方案规定的内容组织培训活动,并记好笔记,每次有出勤统计,有过程记载。每学年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无故不参加校本集中培训三次以上视作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教师年终考核中扣分。
四、校本培训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五、教师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但都应在原有基础龄上提高。使教师由逐步实现由初任向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化的奋斗目标。
六、做好校本培训的考核与总结工作。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则;总结中要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培训工作向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七、经费保障。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为顺利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的10%以上。
八、后勤支持。后勤为培训服务,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
九、明确职责
1. 领导小组职责
(1)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评估考核措施、建立教师业务档案。
(2)定期检查指导培训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帮助教师解决学习与教学中的疑惑困难。
(3)期末总结师训情况、评估考核。做好骨干教师的培训。
2. 骨干教师职责
上好示范课、专题讲座,协助学校,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3. 教师职责
(1)积极参加学校、学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体现了受教者,同时也包涵了施教者。只有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自由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各地要对中小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加强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校本培训的作用逐渐被凸显,但对于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已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校本培训尚未在农村地区普及,没有形成体系指导教学。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将会影响农村的现代教育发展,阻碍农村的进步。
一、农村特岗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问题
农村特岗教师校门培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不断发展,但时至今日仍旧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没有被农村教师队伍广泛接受。因此,校本培训的发展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不易深入
校本培训一个重要原则即与教师的教学需求相符合,这体现了校本培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多部分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但何种需求才是教师真正需要的呢?很多学校意识到校本培训需要与教师需求相结合,就紧紧围绕着满足教师需要开展培训:基础弱的补书法、绘画和口才;专业知识不足就安排集体阅读书刊来充电。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需要的仅仅是这些吗?农村教育理念落后,这样的校本培训不能够使现代教育理论在农村普及,农村的教育理论也始终在原地徘徊。
2.形式化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理念,校本培训需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根据教师的工作情况来考核。不免有许多学校把校本培训当做是上级下达的任务,他们所做的工作也仅限于完成任务而已,教师更是把脚本教育看作是“作业”来完成,有些教师还会认真对待这份“作业”,而有些教师就是抄抄了事。这样的校本培训对农村教育理念的革新没有任何意义,它俨然已退化为一种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校本培训没有任何效果。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教育相对于现代教育较为落后,有利的教育资源也很少。尽管农村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稀缺,却并没有达到物以稀为贵的效果,学校没有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农村地区校本培训不能够针对学校具体情况或者教师教学需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有些学校简单的把脚本教育理解为学校内部自己的教育,于是就把大门关上读读书、看看报,于是一次校本培训就这样了事。
4.不同区域的特岗教师存在差异性
许多农村地区的校本培训内容既宽泛又单一,对培训的内容和教材没有取舍,把别人的培训内容拿来使用,不考虑学校差异、城乡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教学内容差异。有些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有些学校忽视教师教学需求,忽视不同学科间的差异,盲目的采用统一的培训,缺乏针对性。
二、农村特岗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发展与优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理论性
校本培训缺乏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提高校本培训理论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高等院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教育一线,对其加强理论指导。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丰富、教师经验丰富,是农村教师培训的最好基地。②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农村校本培训的重视,总结各地的校本培训经验,推广优秀的培训案例。鼓励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反思总结,鼓励学校对自身校本培训做出经验总结,教育管理部门要统计整合经验教训,给学校以科学的理论指导。③重视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其对教学的关注度。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只有其对自身教学不断反省、钻研才能从本质上达到培训的目的。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将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单一化不断发展为多元化,但农村特岗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农村校本培训需要紧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使教师拥有一定的本土文化基础,从而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校本培训与培训结果教研相结合。校本培训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活动,对其进行前期安排和后期总结是提高培训效果的保障。许多农村特岗教师对教研没有深入的认识,加上农村教师的畏难心理,使校本培训大打折扣。强化校本教研的普及,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
3.注重教师队伍差异,办农村特色培训
校本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校本培训的内容更要贴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求。学校不能盲目设置培训的内容,更不能照其他学校的校本培训开展,农村不同学校间的实际情况差距大,不同教师之间的差距更大,所以,在培训青年教师时不能忽视老教师。校本培训应针对不同教师群体、不同学校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开展。
4.完善培训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
在教师培训方面要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并且充分利用师范院校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引导作用。利用师范院校和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校本培训,并以其为核心,构建农村特岗教师校本培训基地,形成校本培训科学体系。
5.激发教师主体性,调动校本培训活力
在脚本培训过程中要满足教师的需求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增加校本培训的活力。因为不同的教师有不同专业和需求,每次校本培训都要针对教师的具体需要,为教师量身定做,保证每次的培训都可以满足部分教师的需要,这样才能保证校本培训的活力。
三、结语
农村地区校本培训不够正规、专业,使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农村地区的校本培训关系到农村现代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发展,因此,加快农村校本培训体系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珊.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州大学,2012.05.26;
一、“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提出
我校的校本培训开展得较早,形成了以“感动强师德,读书睿师智,反思精师术,听评长师艺”为校本培训内容,以及“笔记一交流一考核”的校本培训模式,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以至来自市内外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年可达二、三百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教师的审美疲劳,以及职业怠倦的加剧,原先的培训模式已不新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培训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培训方式,形成了“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二、“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操作流程
概括来讲,基本操作流程包括调查研究,确立主题;自主交流,合作点评;课堂实践,扬长避短;自我反思,总结提升。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确立主题。学校召集各学科教研室主任会议,本着“问题即主题”的原则,拟定校本培训的主题,各学科教研室主任深入教师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意见和看法,教科处汇总意见和建议,拟定主题并及时下发全体教师。教师针对主题,撰写交流材料。
第二阶段:自主交流,合作点评。学校定于每周五以论坛的形式召开交流会,让参会教师主动交流。主题发言人按照指定和随机两种方式进行。学校根据教师所撰写交流材料的质量,选取观点新颖的教师,作为指定发言人,每次发言在两人左右。为保证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学校随机抽取两位教师作为发言人。此外,在交流现场会上,学校允许两名教师自由发言。发言结束之后,学校抽取三名教师对各位的发言进行点评,以促使全体教师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并针对别人的观点谈自己的认识。在这样交流中,观点得到碰撞,思维得到发展,认识得到提高。
第三阶段:课堂实践,扬长避短。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任何教育理论都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验,才能得到完善。在论坛交流之后,全体教师把自己吸收的观点,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找到优势、发现不足,以利于进一步完善。
第四阶段:自我反思,总结提升。教师经过交流和课堂实践之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形成对预设主题的客观、理性的认识,在总结中提升自己的认识,并逐步地内化为自己的基本素养。
三、“主题式”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
在主题选择上,坚持“问题即主题”的原则。要想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就要在校本培训过程中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脱离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都是假培训。针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高原”现象,我们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反思”系列活动。比如,列举“反思我们的模式”、“小组如何构建”、“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反思我们的课堂”、“如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五大”主题,开展讨论培训。每个主题交流讨论一个月,充分发言、各抒己见,交流观点、碰撞思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活动形式上,坚持“灵活多变”的原则。学校坚持“集中交流与小组交流”相结合、“个人展示与别人评价”相结合,“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相结合等多种交流方式,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先后采取理论学习、观看名家专题讲座录像、论文比赛、论坛交流等形式开展活动。
在培训对象上,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倡导每一位教师都参加,每一名教师都交流。为此,在展示和点评的环节上,我们选择随机抽取的办法,每一位教师都有可能被抽到,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在评价机制上,坚持量化考核和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评。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从而极大地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每次主题培训结束之后,学校都评选出优秀参与教师,对交流材料评出等级奖,既有精神奖励,又有物质刺激,教师主动参与的意识得到增强。
四、“主题式”校本培训的现实成效
“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模式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当前学校教师培训的实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增强了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现代教育强调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题式”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让大多数教师深感知识的不足,为了准备交流材料,大多数教师及时查阅各种资料,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教师一旦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不愁专业素质的提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根据《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立足教师新课程教学实施水平的有效提高,积极开展以师德规范、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努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为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人才支撑。
二、组织管理
市直学校和各镇(区、街道)教育管理中心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体单位,在进一步完善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具体实际做好本单位2014年校本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计划要落实到每月、每周),组织开展有关的培训活动并实行有效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教育科学研究部(教研室、教科室)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援助,通过校本培训跟踪调研、定期指导、组织校本培训经验交流以及对校本培训的督查管理和实绩评估等,及时发现和推广校本培训先进典型,从而使全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主要集中于教师胜任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种能力,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和理论提升能力等。要根据本单位教师队伍的现状,结合实施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多种形式的研究和教学实验交流活动,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使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理论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要积极引导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心智发展的年龄特点及其信息时代、网络条件下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运用,不断提高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培训方法
校本培训模式应当是自主的、灵活的、多元的。除了校内日常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师徒结对、备课听课等常规活动外,要拓展思路创新培训方式,有效开展专题讲座、自主研修、案例分析、操作实践、师徒结对、课题研究、学术沙龙和网络学习等,并创造性地组织课题研究、骨干示范、名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校本培训立体化、网络化的模式,在校园网站上开辟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将本校校本培训的计划、内容和要求等放到校园网上,方便教师随时学习和查阅,提高校本资源的利用率。除了集中培训外,要把教师的个体研修主动纳入校本培训的形式范围,组织教师利用零散时间主动阅读专业理论书籍或观看有关的讲座、教学视频材料,努力帮助全体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思考习惯和文明习惯。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是校本培训最重要的手段和基本特征。各单位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高理论素养,为教师接收多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观摩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争取更多的机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本地或外地的教育专家、教学权威和学科带头人等请进来,现场指导,现场对话,现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今年开展的“雉水名师大讲堂”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中小学各学科的名师作用,组织他们开展专题讲座、教研沙龙等多种活动。要充分发挥专业报刊和网络信息渠道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努力营造积极思考、主动研究和互助探究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保障措施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强化制度管理,统一领导,协调培训工作,并把校本培训情况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围,切实抓紧抓好。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与评优、职评、职位挂钩,做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从而调动教师参加的积极性,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
校本培训的对象是所有教育教学工作者,而不是少数特定的对象。其目标在于全体成员教书育人本领的全面提升,而不是看似热闹、实无任何效益的简单活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落实好每次培训活动的主题、形式、时间和具体目标要求,原则上每学期集中培训不少于10次,小组研讨和个体研修时间不少于40学时,暑期集中培训不少于1周。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要注意克服校本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努力提高校本培训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要特别重视对校本培训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建立规范的校本培训档案,在每学期的理论研修、听课评课、教学反思以及公开课、研究课的开设、集体备课中主备主讲乃至于研讨活动中交流发言的质量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教研论文的发表与获奖等方面,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提出明确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在校本培训和师本培训质量的考核评估体系中,要把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幅度作为重要依据,占有合理的权重,从而确保校本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资源,由学校发起、规划和实施的校本培训,能满足学校及教师的发展需要,提高学校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新课程改革,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佳途径。校本培训是全员性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渠道。我院作为市(地)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着金华地区各县(市)高中和市本级中小学近万名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中小学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针对当前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现状和发展现实,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个学校校本培训管理能否规范,校本培训活动开展是否扎实,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否有效提高,校本培训的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除了与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外,还与学校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实施者――校本培训管理员密切相关。
一、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的职责和要求
校本培训管理员是在学校校长领导下,在校本培训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机构的指导下,负责其所在学校校本培训开展与实施的管理者,是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沟通桥梁,代表学校行使校本培训的管理职能,是校本培训的“第二责任人”。明确职责是管理员开展校本培训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校本培训管理员职责主要有如下几条:
1.认真做好校本培训的需求调查。校本培训的特点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其实质是通过培训解决学校、教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校本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实现校本培训的上述功能,其前提是对本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找准问题。一般可采用问卷调查、教师座谈会、教研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摸清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需求,找准了学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及突破口,就为制订好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计划,实施有效的校本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项工作主要由校本培训管理员在校长的领导和支持下负责完成。
2.认真制订好校本培训学年计划。校本培训计划是校本培训的“蓝图”,可分为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学年度)计划。校本培训的中长期规划一般应由校长亲自制订,可包含在学校中长期规划当中,主要对学校3-5年内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总体的规划及要求。校本培训年度(学年度)计划则根据学校的中长期规划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情况,由校本培训管理员制订,一般以学年为周期,最后交校长审定后实施。校本培训学年计划内容包括校本培训的总体目标、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学年校本培训具体安排、制度及激励措施等。
3.负责对校本培训的实施。校本培训学年度计划制订好后,校本培训管理员要按计划做好各项培训的落实和检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校本培训的场地、人员、设备、发放资料等的准备工作,及时掌握校本培训实施的进度、内容。要主动积极参与学校校本培训活动,并尽可能多的全程参加(原则上要求每学年参加一半以上的培训活动),并指定人员如实记录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如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参训人数、培训形式等。因为,校本培训管理员只有参与到校本培训活动中,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项培训计划落实的情况,取得第一手的材料,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和改进培训的实施,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4.认真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校本培训从计划制订到工作落实,这个过程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并不一定能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如有时外聘教师的上课时间有变动、学校培训场地可能有冲突、学校原来的校本培训时间安排与县(市)教研活动有冲突、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不能按计划完成等。面对校本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校长反映,并与校本培训指导中心(业务主管部门)、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与调整,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使校本培训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5.认真做好校本培训的档案整理工作。校本培训档案包括学校组织实施的校本培训过程档案和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档案两部分,其中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年度教师成长手册、教育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一学年中撰写和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学年个人总结等内容。档案建设在校本培训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管理部门对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建档的过程也是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梳理过程,通过对获得的资源进行整理、加工使知识进行重组、资源再开发,保证校本培训工作得以进一步完善。因此校本培训管理员必须抓好校本培训的考勤、记录、考核、书面总结等过程管理工作,全面、系统地做好校本培训各类档案的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6.做好每学年校本培训的总结和自评工作。我院作为校本培训业务主管部门每年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考核评估组,依据学校自评和培训档案展示的结果,通过“听、看、查、谈、评”等措施,全面了解校本实施情况,作出考核评估意见,然后核定参训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因此,校本培训管理员需要在每学年工作结束前,将学校一学年来的校本培训实施状况做出自评,并写出工作总结报告,上报到业务主管部门。
二、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既需要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也需要有良好的开展校本培训的条件;既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支持,也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既需要校本培训管理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也需要有一支较稳定的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但是,考察近年来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现状,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队伍不稳定。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校本培训管理员一般由负责教师业务提高的教导处或教科室负责,有的学校则由学校办公室负责。从近几年我们组织对辖区校本培训管理员进行培训的情况看,很多学校参加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的人员是不断变动的,这意味着负责校本培训的管理员队伍是不稳定的。而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时间跨度长、内容安排多、工作要求高,是一项比较复杂而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不稳定,导致管理员职责不明确,培训工作不落实,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不熟悉,只能应付了事,使提高培训质量成了空头支票。
2.认识不充分。从与管理员的接触、座谈中发现,许多校本培训管理员对校本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部分管理员认为,搞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到教师校本培训的学分,可以评职称,因此仅根据培训机构的要求做一些书面材料(甚至为应付检查而做一些虚假的材料)应付了事,而不是真正从学校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富有实效的校本培训工作。再加上校本培训管理员多由学校里的中层干部兼任,如教务主任、办公室主任或教科室主任,这些人同时大多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本身已担负了繁重的行政管理和教学任务,接手校本培训管理工作后,往往分身乏术而感到力不从心。
3.业务不熟悉。校本培训管理员是本校教师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应该是培训工作的内行,懂得校本培训工作应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应该能独立地制订培训方案,开发培训课程,组织培训活动,开展培训研究,反思培训中的各种现象;应该能主动探索培训的新经验、新思路,不断使培训工作走上新的台阶。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校本培训管理员对校本培训的内涵、特点、规律、内容、方法、要求等心中模糊不清,对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不甚了解。由于对校本培训的计划如何制订,培训实施要抓好哪些环节,校本培训的档案应如何建立等校本培训业务不熟悉,大大影响了校本培训的质量以及管理的规范性。
4.落实不到位。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校本培训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快慢,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的高低。然而有不少学校校本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如培训计划上报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或过于简单,没有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分析;执行中打折扣,有的校本培训计划做得比较好,但执行马马虎虎或根本不执行,计划和执行成了“两张皮”;有的校本培训过程记录不健全,没有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档案;有的校本培训的总结闭门造车,应付了事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得不到学校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是主要的原因。由于不少学校的领导对校本培训管理员工作的重要性及工作职责认识不充分,对负责这块工作的老师既没有独立核算其相应的工作量,也没有任何的津贴。再加上校本培训管理员的职责不明确,缺乏相关的任后管理、评价机制、奖惩和激励措施等,极大地制约管理员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加强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的若干对策
要提高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促使他们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首先,学校校长必须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大力支持校本培训管理员大胆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主动送校本培训管理员参加各种培训,提高管理员开展校本培训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教师进修学校,理应在管理员队伍建设上发挥管理和指导的职能,要联合各中小学校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全面推进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的建设。我院作为金华市(地)级教师培训中心,近几年来积极探索加强中小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的路子,并在加强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以观念“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想提高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效能,首先应该转变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观念。有不少学校由于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使学校校本培训过程流于形式,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起来。认识的偏差和观念的滞后是阻碍校本培训在学校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校本培训管理员工作积极性的最核心因素。为此,作为市(地)级教师培训机构,我院近几年来,首先组织了数次以校本培训研究为主题的校长培训或论坛,提高中小学校长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转变观念,调动各校校长领导、支持本校教师开展好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转变管理员的管理观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校本培训管理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缺乏激情和主动性,态度不积极,被动应付。为此,我院通过组织每年一次的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班,请市教育局的领导讲校本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向市教育局建议开展优秀校本培训管理员评比等,引导他们提高对校本培训管理员工作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
以指导“引”。为了提升管理员的校本培训管理能力,将校本培训管理引导到规范化、科学化操作的轨道上来,我院加强了对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指导。自2006年以来举办每年一次的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班。通过培训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校本培训管理员的管理素质:明确职责,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办校本培训操作技能讲座,组织实地(校本培训优秀单位)参观考察,提供借鉴;进行怎样开展好校本培训的研讨;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宏观管理,规范校本培训的基本要求及管理员的基本管理程序。实践证明,举办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是提高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制度“束”。校本培训在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培训基本内容、教学计划、考核验收等方面都要有规范的要求,以避免“形式主义”和浮夸。为此,金华市教育局于2004年5月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意见》(金市教职成高[2004]23号)文件,在政策上确立了校本培训工作在我市中小学工作中的地位。为了提高校本培训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我院根据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又进一步细化了校本培训管理细则,出台了《金华市校本培训管理方案》,使校本培训管理员在实施和管理校本培训中有章可循,促使各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也为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以评价“促”。本着通过评价激发管理员工作热情,增强管理员工作能力的原则,我院在《校本培训管理方案》出台后,在金华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又推出了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和优秀校本培训管理员评选活动,制订了操作性很强的评估标准和评选细则。一方面通过召开校本培训研讨会、表彰会等形式推动各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和评选,发现、挖掘、树立典型和榜样,进而达到“先进促后进,先进更先进”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