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17:25: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小微企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小微企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难的主要方式,是成功创业者成长的发展跳板,也是促进科技进步,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的带动主体,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全方位的提升我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克服现代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停滞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去年开始,我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和措施,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但目前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金融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仍然很显著。因此,有效地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率、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各个机构和部门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回顾2011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现存问题,力图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如: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第一,确定了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六大政策措施。
这六大政策措施通过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能力。
第二,确定了财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三大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对解决当前小微企业税费过重、经营困难,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是我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元年,各地开展“小微企业服务宣传月”等活动,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也接连不断的出台,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为小微企业发展带来了无尽的利好。
除了以上专项针对小微企业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也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及所得税鼓励措施,小微企业亦能受到惠泽。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的税收方面的政策,如到2013年年底,我国继续执行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即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将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对于不足部分根据实际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再进行扣除。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的原因分析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产品范围主要有一下几种:用于生产或投资经营活动的人民币授信业务;公司及个人的结算、存取款、汇款、票据等结算业务。从银行的角度分析,小微企业服务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如下主要方面:
1、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水平与小微企业金融风险特性不相适应。贷款模式相对落后,依然遵循以前的抵押和担保方式;产品定价偏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很严重。
2、小微企业自身风险模式不健全。小微企业本身没有充分的制度支持模式,对于出现问题的贷款责任追究、绩效考核制度、后期服务管理等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理念,专门的业务人员仍然受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制度束缚,影响小微企业业务人员开发市场的潜力以及创造业绩的动力,而且这种制度创新的不足同时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3、自身设置的业务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其业务模式没有实现专业化、专门化的一套系统的流程,销售与管理环节在职能、团队、流程和考核上没有实现各司其职。
4、银行欠缺专门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配套制度,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然处于传统的观念和掌握之中。
四、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措施
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长远的规划。政府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发展环境,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为之作出相应的措施,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贯彻落实法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建立低门槛、广覆盖、普惠制、可持续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机制。对小微企业实行单独匹配资金、单独匹配规模、单独匹配经济资本额度,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优先投放,足额投放。梳理现有的贷款程序,删除或合并不必要的程序,建立简约的与小微企业无缝对接、零距离服务的贷款流程。
2、是实行客户服务与信贷监控结合的制度,即将小微客户服务工作纳入到贷后监控工作中,最终实现优质客户的价值得到挖掘,问题客户的风险得到控制。
3、是政府应适度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建设的步伐,为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形成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格局。地方政府应建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制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带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贴息,减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一项具有战略部署意义的长期工程,需要大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共同合作,同时小微企业也要制定完备的内部管理体制,发扬小微企业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在外部法制环境、金融机构的保障下,再加上小微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2010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吴涛.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解决途径探析.中国城市金融,2006( 02) .
[2]吴为,刘同森,黄桥.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小企业信贷中心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09( 24).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是由民生银行牵头,协同广大小微工商企业、关系支持小微工商企业发展的有关人士及支持、服务小微工商企业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自愿组成的服务性组织。
一、2013年上半年国家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调整
2013年7月25日,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包含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11条意见,包括提出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试点规模,鼓励地方融资平台发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等内容,力求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困难。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二、2013年上半年小微企业经营现状
《2013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显示,59.4%的小微企业,其借款成本在5%到10%之间。四成以上的小微企业表示借款成本超过10%。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经济环境: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93.1,比一季度下降了2.1个百分点。今年6月底,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紧更让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201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0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42.6%,较去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报告显示,78.6%的企业能按期还款。但“部分偿还”和“未能偿还”贷款的比例达到10.3%,“展期后偿还贷款”的企业比例达到11.1%,显示出不良贷款上升的潜在压力,而3年以下企业比例仅有69.4%;资产总额100万以下企业则只有71.6%的企业可以做到按期偿还。
三、针对小微企业的应急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顽疾”。据统计,全国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而在全部贷款中,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比例仅为20%多一点。
(一)应急金融概念
如何帮助企业突破融资困难这一难题?针对市场现状和客户需求,作为应急金融开创者,盐锡拓海典当积极探索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解决方案,率先在全国推出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应急金融业务:面对企业的突发状况和资金缺口,快速响应,由专业团队提供融资解决方案,有效的拓展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周转运营、有效盘活资金链和生产链。从国内范围来看,盐锡拓海典当的应急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的一项应急融资服务,是针对于企业和个人长期存在的。
(二)应急金融服务产品
相比收入、盈利稳定,贷款规模大的大企业,小微企业由于其盈利水平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抵押物等原因,贷款议价能力较弱。银行贷款往往以资产信用和道德信用,规定资质条件、以存定贷等;通常只接受权利质押,无法满足个人以物换钱的融资需求;银行发放贷款往往限制用途,并且程序复杂,不适用应急型或救急性的融资需求,同时也有较强的地域性限制,客户异地融资障碍较多,往往难以实现。
而盐锡拓海典当的应急金融服务产品,只注重当户所持典当标的的合法性及价值如何;既接受动产质押也接受权利质押,充分满足个人以物换钱的融资需求,发放贷款程序也很简单,手续方便快捷,地域性限制不强,最适用应急型或救急性的融资要求。其中,房产、汽车、民品(黄金、手表、奢侈品、艺术品等)、工业原材料等都可以作为当物,解决了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的困惑和难题。
(三)应急金融服务案例阐述
人们对资金多样化的需求,必然带来资金融通的多样性和多渠道。典当行服务早已不再是穷人的专利,典当行作为新的企业应急融资方式,堪称“第二银行”、“应急小银行”。典当行是老百姓的应急灯,是投资者的加油站,是中产阶级的保险箱。企业主在急需资金时就可以寻求典当行的服务。
投资型典当。当户融资的目的是为了从事生产或经营,如做生意用钱等。这类当户通常是个体老板、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往往利用手中闲置的物资、设备等,从典当行押取一定量的资金,然后投入到生产或经营中,利用投融资的时间差,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如中小企业主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用于企业,以生产制造类为多,融资目的主要为了应付临时的生产订单,急需添购设备和原材料;应急型典当。当户融资的目的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如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这类当户以广大普通社会公众居多;消费型典当。当户融资的目的既不为应急也不为赚钱,而纯粹是为了满足某种生活消费,比如差典当些路费、旅游典当些零花钱。
四、助力小微企业,推进快速发展
企业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是来自企业自身,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也有企业逆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小微企业亟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创新。虽然国家提供了很多政策,但这些政策不可能涉及到每一个企业,必须培养企业内部的内生动力机制,生产技术必须升级,从生产产品到培育品牌,坚持自主创新,小而精;小微企业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内容,这才是生存之本,也是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2013]1410号
关键词: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策分析
前言
随着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在法律和政策的层面上,肯定了小微企业所占据的特殊地位,给其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国家从法律层面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是我国小微企业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发展过程总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还有着较大的弊端。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定价能力差。由于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这就导致商业银行难以把我众多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难以对其资金申请进行定价,也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只是根据基准利率进行计算,上浮一定的利率系数,因为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门研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部门,不能够对众多的小微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导致金融服务当中的利率定位不合理,金融业务无法顺利进行。
(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不力。我国商业银行数量众多,在满足银行盈利要求的基础上,商业银行通过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全方面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通过这些来给小微企业带来有利于发展的实际上的帮助,为其资金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开展小微服务的时间较短,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形成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监督部门,难以对众多的小微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使得小微企业的资金申请不能通过审核。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务同质化。随着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支持,商业银行由于利益的考虑纷纷加入到支持小微企业的行列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各个银行纷纷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相应的资金政策,但各大银行的政策大体相同,没有形成独居特色的资金模式,使得小微企业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二、完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策分析
(一)规范信用风险评级,精确定价。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目的的考虑,在处理企业贷款申请的问题时,主要审核企业的还款能力和收益水平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信用等级是银行的主要评估因素。小微企业由于其生产规模的局限性,不能够与其他大中型企业一并而论,在对其贷款定价时,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成立相应的风险评估部门,专门处理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制定明确的定价标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制。
(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商业银行还应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对小微企业的资金申请进行评估时,要优先服务我国众多的供销型企业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估系统,为小微企业的申请提供一定的规范和借鉴。对于银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尤其是负责小微企业的员工,在员工上岗之前,进行一定周期的岗前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在一定的周期结束后,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活动,根据其业绩进行资金的分配等,尽量降低在工作中失误的可能性,这样既能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以更好的服务于小微企业助。
(三)针对小微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为了向小微企业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活动,能够充分把我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在的发展情况,根据其资金需求情况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类型的服务供其选择,并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除此之外,对于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时间过长的供销型企业,商业银行应当适当延长企业的还款时间,给企业充足的时间回收成本,同时适当降低资金的利率,保证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于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特点所具有的抵押不足和银行信用等级低等的特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推出多种相关产品与服务。
三、结束语
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诸如商业银行存款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定价能力差、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由于相同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导致的服务同质化等问题,在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于目前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同时政府也应高在过程之中起到引导作用,颁布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对于部分不合理条款进行约束,为我国的小微企业来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河南银监局探索建立了“四个体系”。首先是差异化监管体系,近年来先后18次召开专题会议,连续5年印发支持小微企业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机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将小微企业信贷增长情况与银行机构、业务准入工作相挂钩,与银行高管年度履职评价和选拔任用标准相挂钩,与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相挂钩。
同时还建立了特色化目标体系,结合各类银行机构特色和经营实际,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机构提出不同的小微企业信贷增长目标。仅今年前5个月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210亿元。建立了动态监测体系,按月监测和分析小微企业贷款数据的变化情况,按季通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和进度。也建立了考核评先体系,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分地市、分机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目标细化分解,明确完成任务指标的时间进度。。
在银行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监管部门的有效推动下,河南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取得显著进步。截至2012年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26.36%,增量较年初增加394亿元,增幅13.9%,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小微企业贷款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排名第4位,上升2个位次。据抽样调查显示小微企业贷款满足率达91.61%,对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饥渴症”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南省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发展起步较晚。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贷款仍是小微企业所能选择的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河南银监局2012年明确提出在河南率先破解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作为重点和亮点工作之一。
在政策扶持方面,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监管。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在改善小微企业服务方式方面,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普惠化建设水平,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探索创新适合不同地域和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针对性、特色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在机制建设方面,支持和鼓励银行机构不断完善“六项机制”,加大制度、流程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建立激励相容的绩效考评机制,对从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人员,实行专门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科学设定尽责、问责和免责条款。
1. 从小微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缺少真正面向小微企业的针对性较强的金融服务。首先,面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主体不足。从当前基层金融机构发展格局来看,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仍是面向基层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主要金融力量,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仍然明显不足,不能有效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其次,专门面向小微企业开发的金融信贷产品欠缺。目前各金融机构主要是以抵押和担保形式对资金需求方提供信贷支持,门槛相对较高。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因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抵押品或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而达不到贷款要件上的要求, 从而不能享受信贷支持。同时,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金融主体提供的金融信贷产品,从期限、额度、还款方式等方面也往往不能适应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短、频、快”等特点,不利于小微企业及时有效地利用金融信贷支持。
2. 从小微企业自身来看,大多数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有待规范,不能很好地享受金融服务。据统计,我国95%的小微企业从未和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一方面是金融机构高门槛的信贷政策使小微业主对金融信贷产品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与生俱来的资金投入少、周转快的特点,使小微业主忽视或放弃了获得信贷支持的渠道。殊不知,小微企业若想获得长足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合理利用金融信贷支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
3. 金融主体与小微企业间信息不对等、资金项目对接不畅,小微企业利用金融业间接融资成功率不高。作为企业,金融主体考虑到风险、成本与收益,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经营稳定、业绩优良,发展态势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对业绩不太好或不太明显的小微企业则退避三舍。其实,在小微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经营初期或经营的困难时期更希望能获得资金支持,而这却恰恰与金融主体提供资金支持的固有思路不一致,从而不能取得金融支持。殊不知,现在不太看好的小微企业未必发展前景不好,关键是要金融主体肯放下架子,真正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做出稳妥决定,不能轻易将有贷款意愿的小微企业拒之门外。
二、基层央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紧对小微企业进行诚信教育,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夯实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信用基础。基层央行应加强信用宣传,扩大征信范围,尽可能多地将小微企业信息纳入信用体系,明示信用记录在金融业乃至社会各领域中的重要性,呼吁广大中小企业珍视自身的信用情况,正视金融机构的征信业务,鼓励小微企业坚持走诚信立业、诚信兴业的长足发展之路,在为自身争取金融支持打好基础的同时,也为辖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尽心尽责。
2. 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培养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理念,夯实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一方面是引导金融机构转变理念,将小微企业作为业务客户平等地对待,视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在赢得商机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是结合基层央行金融知识下乡、 金融知识进社区等活动的开展, 通过发放宣传纸(册)、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与培训,逐步消除以往金融只为大企业服务的错误认识,使广大小微企业意识到金融就在我们身边,金融服务涉及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金融、用金融的理念根植于心中,增强其借力金融谋求发展的意识。
3. 加快培育融资担保市场, 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夯实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保障基础。基层央行应根据辖区经济金融发展情况,适时建议政府加快培育融资担保市场,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争取尽早培育和发展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安全高效的担保体系,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开发新产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根据陕西城调队2013年对全省小微服务类企业的调查显示,有25.8%的企业认为融资难问题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企业获取资金主要来源来看,银行贷款仅占一成多,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特点和银行现有信贷管理体制是造成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主要原因。
在企业方面,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同时缺乏足值有效抵押品,存在融资成本高、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等问题。
在银行方面,首先,信贷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信息数据不全、业务量大、风险高和人员紧缺。
其次,信贷流程有待改进。目前,各家银行对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制度,基本上还是沿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模式,在产品创新模式上也主要由总行、省分行一级进行研发,很难适合各地小微企业经营特点;部分银行小微企业授信管理流程设计未能完全匹配小微企业信贷“短、平、快”的特点,贷款审批、放款期限较长。同时,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产品不能满足企业在生产建设初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发展阶段的信贷需求,对于企业转型发展给予的信贷支持也较少,信贷产品过于格式化,个性化的产品较少。
再次,内部管理和考核政策有待完善。一是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一些大型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虑,对信贷业务的审批权主要集中在省分行和地市行,地市级以下机构没有信贷审批权。同时,农信社近年来也存在发放社团贷款、大额贷款的倾向,削弱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激励机制发挥不充分。目前,大部分银行绩效考核政策在人力配置、费用倾斜、不良贷款容忍度上的导向作用不明显,激励机制发挥不充分。三是责任追究制度趋同。据统计,陕西省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为2.2%,高出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行业的高风险造成客户经理慎贷倾向较为突出,加之大多数银行没有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实行专项考核,尚未建立起“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不良贷款考核政策,影响了客户经理营销小微企业的工作积极性。
在政府及第三方担保市场方面,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融资担保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截至2013年11月末,陕西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共155家,注册资本186.5亿元,在保余额555.71亿元,较年初增长20%,其中70%以上为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对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普遍缺乏熟悉经济、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风险管控能力较低;另一方面,银担合作开展不够顺利。目前,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与银行进行合作,而银行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的准入门槛较高,一般民营性质的融资担保公司由于注册资本金低等原因很难与银行进行合作,仅有10余家政府主导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较好。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平均担保放大倍数仅为3,融资担保量有限。(担保放大倍数是指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与净资产的比例,银监会2010年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最高比例为10。)
第二,扶持、配套政策不到位。一方面,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家在小微企业贷款核销、税收返还、风险补偿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小微企业贷款出现风险损失后,主要由商业银行内部通过核销手段进行处置,缺乏相应的补贴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部分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陕西省现行政策法规未明确规定采矿权抵押登记办理部门,造成银行仅能与企业办理采矿权抵押,而无法办理采矿权登记手续,制约了采矿权类抵押贷款的发放。同时,陕西省产权交易市场交易不活跃,产权交易平台少、交易种类不多,银行信贷资产处置变现较难。
银行业应加快转变与创新
除了政府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监管层面应实行差异化监管之外,银行层面必须加快流程再造,创新金融产品。
第一,加快管理模式的转变。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银行战略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型银行要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通过设立专营机构、专业支行、延伸服务网点等途径加快专业化经营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专营化水平,并积极通过网络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移动银行和营业网点等渠道扩展服务半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中小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扎根基层的优势,采取“扫街式”的营销方式,深挖客户资源,加大信贷投放。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67-02
一、我国小微企业的经济地位与信贷状况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在小企业。全国企业总数为1000多万家,其中大型企业不足1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不到0.1%;全国中型企业不足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近1%;其余99%是小微企业。情况表明:大型企业信贷状况好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信贷状况远好于小企业,融资难实际难在小微企业。以2008年和2009年为例,2008年全国新增贷款比例为14.9%,而全国小企业新增贷款1.4%,绝对额只增加225亿元。2009年前3个月,全国信贷总量增加4.8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不到5%,95%的增加额度贷给大型企业。2008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5万亿元,其中全国私营和个体企业贷款为422.1亿元,只占贷款总额的3.4%。总体看来,大型企业的银行信贷覆盖率几乎100%;中型企业银行信贷覆盖率在90%以上;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和微型企业95%以上与银行信贷无缘。我国小企业产值占全部企业产值的35.2%,利润占27.7%,提供就业占44.1%。总的看,我国大企业融资不成问题,中型企业融资基本解决,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
产生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小微企业自身的原因,有金融部门的原因,还有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上的原因。
1.来自小微企业自身的原因。小微企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质量不高,产品档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多数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信誉不高;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企业信贷有效可抵押的资产很少;企业管理粗放,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可信赖的管理团队,而这些却又是银行信贷必备的基本条件。
2.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惧贷”和“惜贷”。“信贷安全”是金融机构的首要职责。在众多的小微企业中,由于存在信用制度缺失,普遍实施信用贷款,条件不具备。银行信贷和投资原则相同,都是选择收益好而风险小的项目或企业;实施抵押贷款,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难以提供有效的可抵押资产;实施担保贷款,目前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许多担保业务尚处在试验之中,有的担保公司还借机发放高利贷,这些是造成银行对小微企业“惧贷”和“惜贷”的主要原因。
3.政府有关部门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首先是政府直接用于扶持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财政资金有限,而小微企业的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难以惠及众多的小微企业;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政府对社会担保事业投入少,对担保机构缺乏有效监管,造成部分担保公司经营不规范;政府缺少对小微企业优惠的税费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当前汇率变动、原材料价格上升、员工工资上涨、企业利润空间大为缩小的情况下,减少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促进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三、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事关经济发展全局
社会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保就业其关键是保企业,保企业实际上是保经济,保经济就是保金融,这说明经济、企业、金融三者之间存在的“唇亡齿寒”的关系。
从战略角度来看,打破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困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一再表明:国内外经济一旦出现波动,国家一旦采取重大宏观调控政策,最先产生重大波动的是小微企业。资金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血脉”,没有金融的支持,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就没有可能,资金问题已成为决定小微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因此,搞活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责无旁贷。
首先,要充分认识扶持小微企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是我国经济中一个数量庞大、最具发展活力的企业群体。因此,扶持小微企业责任重大。要改变对小微企业的认识,判断企业的好坏不能停留在片面、主观、静止的认识上,要全面、客观、动态地了解企业,坚持注重素质,不注重外表;注重实绩,不注重报表;注重现金流,不注重企业大小。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要加大非财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税务部门了解企业纳税信息;可以通过工商部门和行业协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也可以通过同企业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工资收入和工资发放制度的执行情况。还可以通过“看三表”、“看三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看三表”就是看电表、看水表、看外贸小企业的海关报关表。“看三品”就是看企业负责人的人品,看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看企业除房地产和设备外,还有没有抵押品,如技术专利、存货、仓单等。用各种“软信息”弥补财务数据“硬信息”的不足。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分析,使企业不会因为规模限制而降低信用等级。通过信息共享,加强银行上下级和部门的信息沟通,为信贷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从发展趋势看,小微企业是中小银行稳定的客户源。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融资方式会从银行间接融资转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小微企业才是中小银行稳定的客户源。金融成本最低化是金融资源竞争配置的准则,从长远的发展战略高度上看,改善中小银行的资产结构,实现业务转型,创建适应全国近1000万家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任何投资都是风险和收益的结合,银行业也不例外,只有那些有较强驾驭高风险的银行,才能获得相应的高收益,这也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确立差异化市场定位,在授信业务经营理念上,要摆脱“大就是好的”惯性思维,从控制风险向经营风险转变,培育新的银行盈利增长点。
第三,建立一支专门擅长小微企业贷款的营销队伍,占据银行创新服务先机。运用利率覆盖风险是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的前提。当代银行的核心概念不是资产,而是客户。谁掌握了客户,谁就掌握了市场和未来,谁掌握了客户,谁就掌握了财富的源泉,谁走在创新的前面,谁就强占了银行发展先机。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是“客户多、要求急、频率高、额度小”,这就要求银行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致力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管理能力,建立一支专门擅长小微企业贷款的营销队伍,按照有利客户价值和有效控制银行内部风险的原则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业务流程专业化和规范化,为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铭.金融系统风险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11(5)
引言
小微企业的概念由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指个体工商户、家庭式作坊、微型企业及小型企业的统称。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接近5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近三分值二的所得税和60%的GDP,并创造了超过80%的就业机会,对国名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小微企业仍然普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能力低能问题,从而影响企业有效地利用金融服务来发展壮大。根据2012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的《中西部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显示:72.92%的小微企业需要融资,但银行贷款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近七成的企业融资主要途径为向亲戚朋友借款,小微企业中的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尽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存在较大风险,但这仅仅是对比现有的服务模式来而言的。小微企业的风险管控和服务产品设计与银行的其他服务对象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产品设计的创新。只要能找到适合小微企业的服务模式,便一定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小微企业的特点及其金融服务需求
小微企业的特点主要有规模小、同质性强、业务变化大、管理简单、风险抵御能力差等。小微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获得金融服务难度远远大于大中型企业,同时也决定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务时,必须对小微企业的特点有深入了解:
第一、小微企业最显著的特点是规模小,出了小型企业以外,以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等形式存在的小微企业的人数规模不超过50人,如小型服装店、饭店、家庭加工作坊等。规模小不仅体现在人数上,还体现在资本和业务规模上。大部分小微企业的注册资本从几万到几十万、上百万不等,年营业规模也在几十万到百万之间。
第二、主营业务同质程度高。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切分布密度较大,因此在同一区域内会集中众多经营相同业务的企业。以浙江家庭作坊为例,村镇具有特有的主导产业,而在村镇内部,几乎所有住户都对同类产品进行代加工。再如饭店和小超市,在产品和服务上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同时分布密度也很大。
第三,管理简单、业务变化大。小微企业的管理简单粗放,生产计划、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基本都有企业主一人控制。简单快捷的管理模式适应与小微企业的特性,有利于企业快速做出决策,或对经营业务进行调整。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小微企业对于风险的预警和应对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正由于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微企业无法获得外部较高的资信评价。
第四,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由于主营业务,资金来源单一,在面临较大市场波动或扩大再生产时,小微企业很有可能会因为经营业绩下滑,或错误的决策导致盲目的扩大规模而资金链断裂。因此,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需要通过不断地调整业务方向、规模等来应对市场的波动。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及其风险
(1)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从上文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一方面是为了适当的扩大再生产,但更重要是利用金融服务来实现其业务调整,以应对市场波动。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可以概括为“短、小、频、急”四个字:
首先,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周期较短。小微企业的生产计划大多按照月度来进行制定,且不同年份的同一个月的市场预测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小微企业不会持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大部分企业主会通过两种方式来融资:一是以公司名义,向有过合作或是交易的公司借钱;二是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钱。这两种方式不仅能够快速获得资金,还能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任意一方的闲置资金都可以随时进行其他方的需要进行流动。
其次,资金需求紧急。小微企业会由于市场的突然变化而发生资金进出的短期大幅波动,例如服装店会由于“爆款”而带来意外的市场需求,此时企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资金,并投入生产。因为如果在几天或几周内无法到货,那么顾客的需求会很快被其他店铺消化。或者由于投资失误,库存大量积压导致资金链断裂,此时企业就需要有小额资金来进行调整。
最后,融资规模小、频率高。小微企业本身的总体业务规模较小,且资金周转较短,因此其融资规模小且频率高。例如个体工商户或家庭作坊,可能在一个季度内会产生多次几万元的融资需求。大部分融资需求能够通过坊间借贷来满足,但如前文提到的小微企业的业务同质性较强,因此市场变化对相关企业会有一致的影响。因此在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小微企业主可能很难在同行那里获得资金。此外,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可能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样规模的借贷很难从亲戚朋友那里获得。此时就需要商业银行进行支持。
(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小微企业,如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缺失或能力不足、缺乏抵押品等等。大部分小微企业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尽管小微企业不适用过于复杂的制度和流程,但对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是小微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大多数小微企业在投资决策、生产销售管理等都由企业主决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此外,小微企业应对金融机构时不够专业,缺乏银行考核时所需要的报表资料。这都给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时的风险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我国,抵押是向银行贷款的前提条件。然而许多小微企业没有抵押品,或抵押品的贬值风险较大,因此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一些通过项目来进行申请的企业,由于项目不具有核心竞争力或乐观的市场预期,这样也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此外,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小微企业的资本构成简单,绝大多数是由企业主全资出资,因此在业务恶化时,缺乏后续有力的自有资本支撑,如果依靠银行贷款进行维持,一旦发生宏观经济较大波动或行业形势突变,总会最先倒下,从而给银行造成坏账。
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价值仅仅体现在资金的融通,而更要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银行需要针对小微企业定制服务产品、设计符合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业务流程和政策。使用正确的方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市,才能保证效率和管控风险。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管控创新
(1)打包金融服务,有效分散风险
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首先应对客户群进行整合打包。将单个服务变成团体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服务成本。银行分支机构可以将服务范围内的小微企业进行分类,并确定最小的服务对象包,如一个客户经理团队负责某一个或几个街区的小微企业,每个客户经理负责其中的某一行业的所有企业。由于同一街区具有类似的经营环境和人际关系,因此能够进行批量经营业绩预测等分析。例如某商业银行了解到某区域内的物流公司运输车辆保险理赔十分麻烦,因此便由银行出面,将这一区域所有物流小微企业的需求进行打包,并与保险公司进行谈判,达成协议后保险公司成立对口团队来对接。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得到了团队客户,银行也降低了客户不确定性,客户也获得了优惠的价格和服务。
(2)简化服务流程与标准
在将客户进行分区、组团以后,客户经理就能专注于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客户。客户经理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增加,从而获得了大量的经营和资信的信息,银行就能从业务流程上节省许多手续和环节,从而定制简便快捷的服务流程和标准。首先,减少贷款申请是的手续和流程。例如重庆的部分商业银行通过“一次调查、一张表通用、签一份合同”,就能完成微企贷款的申请、审查、审批。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贷款资金最快1个工作日就能到账。同时,开辟小微企业贷款“网上快速通道”,由对口的客户经理和办理人员进行服务。
(3)主动服务,匹配需求
从银行服务角度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大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没有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金融服务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更没有针对这些特点对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而仅仅只看到了风险和成本。实质上,小微企业的风险和其金融服务需求之间是匹配的。只要银行能够主动投入到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中,一定能够达到共赢的局面。在对业务模式进行上述创新后,银行应将金融服务“送货上门”,与企业群体进行研讨,通过交流来了解小微企业的行业发展规律及企业的业务特点,从而提高授信方案、产品和服务的匹配度。
(4)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管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的根本途径,还是应帮助提高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例如,很大一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来自于创业期,即在企业成立初期,自由资金无法满足项目启动要求或在业务起步时需要的支撑。对于这类融资需求,银行应当帮助小微企业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风险控制方法、退出机制的制定,从而使风险在最前端就得到有效控制。而扩大再生产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又一动因,随着小微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分工更加明细、业务管理也更加复杂。因此,银行应持续跟踪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风险处于银行的监控之下。(作者单位:贵州仁怀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刘少京,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模式选择[J],现代营销,2013(3)
[2]李恩,刘立新,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征信,2013(1)
[3]齐巍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国际经验分析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4)
从湖南省浏阳市来看,截至2014年5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17668亿元,比年初增长1403%高于同期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增幅208个百分点),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5247 %,比年初增加101个百分点,但增速比前三年均有所放缓,尤其是小微企业投放的区域和行际差别较为明显。由此可见,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依然存在较大主动作为空间。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主要是大部分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经营规模小,没有健全的财务等运作制度,还贷能力差,缺乏担保人等。
(二)新增贷款需求有限。据调查,在向银行借款需求的企业中,70%的企业没有借到所需款,20%的企业借到部分所需款,仅有10%的企业借到全部所需款。
(三)小微企业贷款质量下降。多数企业使用的是租赁用地,地面附着物厂房、设备等不动产不能抵押贷款。现行政策在可操作条件下,小微企业作为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担保有限,金融机构在小微信贷发展与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着很大矛盾,信贷投放后逾期现象比较常见。
四)银行贷款投放趋于谨慎。由于信用环境不佳,部分企业尚未形成正确的现代信用意识,不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银行由生“惧贷”心理。一是部分企业信用度差,资金缺口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二是少数企业在银行有不良记录,甚至个别企业有恶意贷款倾向,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三是商业银行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对“支小”工作有一定制约。由于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业务做得越多,风险越大,为了应对上级严格的信贷资产质量考核,基层商业银行难免在信贷投放上趋于谨慎。
三、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建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服务体系。以各级政府为主导,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综合施策,建立集财务诊断辅导、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级、融资推介、融资增信等为一体的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服务体系,系统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如运用信用评价体系,实行企业联保的信用担保机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