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9 20:16: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普通话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普通话教案

篇1

普通话口语课是近几年来在高校中新开设的课程。它不像其他专业课,从教学目的到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及教材的使用等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对于普通话 口语课的教学 目的究竟是什么,人们的认识还不一致。教学目的不同,遵循的教学原则、选择的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手段等, 自然也会 大相径庭 。

一、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国通用的语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当前,语言文字的应用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某些滞后现象,有些地区方言盛行,还没有真正形成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的风气。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民族间的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口语课是不是普通话知识介绍课,或者说是不是 教学生说普通 话的课程,我们 的回答是否 定的 。就其本质而言,口语课属于语言学的一个学科,其 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说普通话,还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普通话知识的基础上,语言能力有一定的提高。那么, “语言能力”到底是知识还是运用,是状态还是过程,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 的 ,是天赋 的还 是习得 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审视。社会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Hymes认为,语言能力包括从语法能力到社会语言能力的一切听和说的能力,语法能力纯粹是个体的,是形式和状态,社会语言能力主要是社会的,是功能和过程。

“解放嘴巴,使学生能谈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创造力“六解放 ”之一 。一个人如 果没有在 公开场合发表意见的胆量,势必会影响其思想内容的表达。学生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以后,应该让他们感到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已了解和掌握了普通话基础知识,而在于让他们感觉到通过学习,获得了一把进行有效交际的钥匙,学会了如何跟人很好地进行言语沟通。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习普通话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当作主要的教学目的。

二、针对口语语体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随着人们交际范围、目的、对象的不同,人们使用的语言材料在功能上出现了分化。人们在交际中,根据对象、内容、目的和环境的不同,在运用民族语言材料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体式即言语的功能变体——语体。不同的语体运用不同功能的语言材料。语体是以语言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语言风格类型。各种语体都有自己专用或常用的一些词语。没有人只用单一的语体,说话的环境和题 目改变时 ,说话人视 其对 自己言语注意 程度的不 同,会随之转 换使用 的语体 。这些语体 有特定的语言特征 。语言使用者的职业身份对他们所使用的口语以及书面语会形成某些制约,但也会为他们提供一套 自由运用的语言形式。使用范围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地位和情态 (情态在语体研究中并没有加以系统地区别开来。)一起成为语言变体的语体基础。我们通常把这些变体称为某某语言,如广告语言、计算机语言、法律语言等。

目前,一般将语体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关系密切。一般说来,口语语体是书面语体的基础,书面语体又可以推动口语语体的发展,使 之更为 丰富 。口语语体和 书面语体 的典型表现 形式是口语 和书面 语,但是 它们并不 等于 口语和 书面语 。 口语和书面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表现形式。许多书面语体中存在着口语 的表现形式 ,而有 些 口语语 体中也有书面语形式 。 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所重叠的语言和非语言特征,无论从语体的角度,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都值得加以研究。

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首先是非语言的,这与交际所采取的方式和材料有关——是在空气中传递的符号,也是写在表层的符号。这一区别对文体学家和普通语言学家都是 同等重要的:口语需要在语音 (音素 )层面上 进行,书面语则需要在字符 (字素)层面上进行。二者牵涉到不同的描写框架 。从情景角度看,二者不 但有重要的功能上的差别,而且两种变体在形式上缺乏完全的对应。书面语词带有庄 重、文雅 的色彩,口语语 词 比较活 泼通俗 、自然、平易,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如 ,恐吓 (书)—— 吓唬(口),吝啬 (书 )——小气 (口),散步 (书)——溜达 (口)等。我们很难用传统的书写方法去写口语,反映口语的各种差异,有些书面语说出来,也会破坏语篇的连贯性。

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这一目的出发,我们应认真研究口语语体的特点,把握教学的重点。与书面语相比,口语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口语具有随机性

随机性主要指交谈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和说话内容的不确定性。在口语表达中,随机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日常交谈和日常会话中,从言语环境到言语内容都带有很大的任意性。因此,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应事先设定好语境,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三十个话题,设置一些交际语境 ,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比如设置初 次会面 的场景 ,这一语境就要用到称呼语、寒暄语、告别语等。此外,课堂 训练中还要结合社 会生活 实际,设置 一些学生 比较 关心或感兴趣的话语场景,比如,在答记者问的语境中,会用到提问语、暗示语、应变语等。课下布置会话题目,第二次上课时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抽查。这样训练可以突出重 点,既能增加课堂 教学 的趣味性 ,也能取得 良好 的教学效果 。

(二)口语具有灵活性

口语表达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场合及其他特殊背景的限制,它 与人们的社会 生活相互 依存 。口语这 种灵活的交谈环境,是书面语无法比拟的。为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置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对应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语言素质” “如何看待大学生书写能力下降问题” “我的金钱观”等话题,要求学生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来表达。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其专长,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或用庄重典雅的语言来表达。当然,训练前还可用多种言语风格加以演示、对比,以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口语具有直接性

由于口语表达是面对面地在口头上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打电话除外),所以说交际双方的情感表露、信息传递最为直接,最为快捷。其直接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体态语来表示,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助语言的高低抑扬、节奏的快慢变化来表达。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口语表达,是随想随说,如果言语不得体,就可能使口语交际陷入尴尬的境地,最终导致交际失败。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辩论话题,比如 “智商与情商孰更重要” “名师就一定出高徒吗” “语言是否需要规范”等进行训练。在训练时要求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正确使用语言,即做到发音正确、用词恰当,句子合乎语法规范等。二是表达时充分地运用语境。

(四)口语具有综合性

口语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劳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从口语表达的过程分析来看,口语表达的实质是对 自身多方面的素养、知识和能力储备的调动。 它与美学、伦理学、逻辑学、传播学以及言语发生学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能把口语课单纯地上成普通话语音课。如果那样的话,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很难提高。因为在言语交际的很多场合中,有时单凭 “言辞”往往不能听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必须联系手势、身势、表情等伴随语言的体态语,才能揣测到说话人的心理。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体态语与有声语言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美的交际工具。所以说,语言课承载了丰富的信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素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训练原则和教学手段上采取 “两个”相结合的方法

(一)以练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可以采取 “理论讲授——典型示范——系统训练——总结评议”的课堂结构。语音上,通过播放标准读音,把普通话语音与七大方言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上一一作对比,然后让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示范,找出其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加以讲评总结。词汇训练上,事先设置好对话内容,然后让两个学生用方言进行对话,其他学生听后找出哪些是典型的土词土语并加以辨正。语法方面,主要针对南方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差异性加以辨正。比如构词法、造句法上的差异性,通过列举典型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此的认识。

(二)听说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

听与说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听是说的基础,只有听好才能说好。把听与说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听话的能力,又能促进说话 能力的增强 。听说兼顾 ,以听促说 ,可 以说是提高 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训练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简短的传话训练,比如让学生传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 自行车”这句话,分组同时进行,然后对传话内容的准确度加以对比、点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的训练,既可 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 “听说兼顾 ,以听促说”的认识 。

(三)教学手段上,采用传统教学形式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事实证明,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对那些“视觉化 ”了的事物往往能增强表象、记忆与思维等方面的反应强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善于营造视觉化的教学环境,通过视觉为学生传递积极愉悦的信息,增强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进而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学习材料的呈现也可以视觉化,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口语课的特点,利用朗诵、演讲、论辩等音像资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总之 ,口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事先设置好针对性强的训练题 目,结合学生的方言情况和语言能力加以训练 。教师还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将授课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应及时予以点评,或纠正他们的错误发音,或指出他们在语流节律、语境运用等方面的错误,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在授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外时间,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巩固。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下,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能够有所提高。

篇2

1.研究目的

太极拳这种运动特点不同于常规体育运动,可以将人体从深层次、高效益、最全面地得到调理,改善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亚健康状态;是终身体育锻炼的好项目。但是,太极拳的这种运动特点也极容易给活泼好动、追求快节凑运动的大学生留下没有健身、没有实用技击价值和复杂难学的感觉;这就为在高校推广普及太极拳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指出“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校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健身功能成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太极拳教学效果虽然在广大武术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纯套路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对太极拳的偏见,对太极拳健身和技击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经常是课堂学课下忘;教学方式的单调、枯燥和复杂难学,课堂气氛沉闷等。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习武心得和教学经验,根据太极拳的特点,针对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他们的心理特点;经过参考文献,专家论证,对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注重太极拳的独特技击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注重基本动作和基本功练习是提高动作规格的基础;注重内养与外练是提高演练水平的有效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水平的途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0级男生300名;2010-2011年度选修太极拳课的本科生男生共120名。年龄为18-22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了体育教学和太极拳方面的专著9部,查阅了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12篇。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1)。为反映出大学生对太极拳感兴趣的真实性,在调查内容中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二体育教学项目同时列出,同等条件学生自愿选择,来了解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及态度等问题。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向2010级男生发放调查表共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对问卷内容与效果采用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了检验,最终选用了80%以上的专家认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表1)。

问卷调查(2)。为了解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评议。于2013年1月份向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选修太极拳的学生120名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具体调查结果为大多数学生约占75%,对传统教学模式持否定态度。

表1 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调查统计

篮球 排球 足球 太极拳 散打

选课人数 50 30 40 30 50

比例 25% 15% 20% 15% 25%

2.2.3 集体访谈法

利用课余时间,访谈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论对太极拳的总体认识,对教师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太极拳的技击方法?课堂学习和练习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否满意?是否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健身性?课下练习情况?是否喜欢上太极拳课及原因?

3.教学实验

3.1 实验方法

2011年2月份开始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简化太极拳教学实验。在同一水平教师任教、相同学时(32学时,每周1次课,两个课时)的情况下,分别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和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把选修简化太极拳的120名学生分成实验1组和对照1组、实验2组和对照2组,分开授课互不影响。另外从课前考察得知所有学生均无太极拳方面的基础,学生原有的掌握程度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正常样本进行试验。实验组采用新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法。

在实验授课内容安排上,新教法把传统的教学内容调整为关节放松活动操、武术基本功(正压腿、正踢腿和控腿)、太极拳基本动作练习、简化太极拳操、套路学习和练习、身体素质练习、推手、站桩、采气或抓气、理论等。对照组的教学内容仍为传统教学内容,分为套路学习和练习、理论两部分(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套路 功力 推手 理论

实验组 16 4 6 6

对照组 28 4

3.2 跟踪观察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掌握动作的速度以及掌握动作的准确度方面,在教学中观察并作好记录。

3.3 统计与测量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取其平均值与标准差,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最后进行差异的显著性假设检验为。

3.4 简化太极拳的评分标准

为了评判的简化性和客观性,本次教学实验对简化太极拳评分标准参照1991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满分10份的基础上按100分计算。

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0分;功力水平(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0分;演练技巧(精神、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0分。

4.实验结果

4.1 课的密度差异性比较

p

4.2 技评差异性检验

通过32学时的教学,按照简化太极拳的评分标准,对两个学期的12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评定,最后经过专家评审,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差异性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从动作规格、功力水平、演练技巧三个方面均呈现P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技能和知识再现水平的比较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简化太极拳的牢固程度,根据体育心理学记忆与遗忘曲线,在技术课结束后四个月,对学生进行了技能与太极拳相关知识再现水平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技术和知识再现水平、记忆保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学生知识遗忘率也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新教学方法在对所掌握知识的牢固性方面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法。

5.结果分析

5.1 调查结果分析

从学生的评教情况看,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教师的讲解和动作的规范性对学习技能的影响很大;希望教学过程中突出太极拳的技击特色,观看有关太极拳比赛实况,了解太极拳的有关知识,提高对太极拳的认识,消除太极神秘感;希望老师能改进教学方法把太极拳的复杂动作简单化,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动作规格,从而演练时表现出太极拳的神韵。

根据学生选课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学生中喜欢太极拳的人数不多。首先他们主观认为太极拳运动负荷小、动作慢,不适合青年人健身防身;其次对太极拳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根据这一情况,要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培养兴趣是关键环节。

5.2 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技评成绩对比中可见实验组在动作规格、功力水平、演练技巧三个方面的技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检验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说明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教法相比,新教学法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动作变化新奇、刺激并富有竞争性。还能使学生在松、柔、缓慢中感受太极拳的优美感、节凑感、和舒适感。针对学生的喜好,融健身、技击、享受为一体,利用太极拳特有的特点和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加太极拳这项活动,寓教学于兴趣之中,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进行学习和练习。

增加理论课时,传授太极拳的有关知识,从理论上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学习和练习太极拳时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突出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可以强化动作规格,提高演练水平。结合太极推手和相应的辅助练习将实战防身纳入总体教学中,形成了竞争与合作化教学模式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加入了关节放松活动操,提高学生周身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武术基本功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柔韧性。起到了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课的密度。运用站桩、采气、转丹田增强腿部静止性力量,体会和掌握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的要求,培根固源,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功力水平。

6.结论

通过研究常规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两个学期对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实验,证明了太极拳教学改革的良好教学效果。

太极拳教学改革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出太极拳神形兼备的养生特征与技击效果,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着力普及普通话,实施用字规范化,掀起普及推广普通话活动的,促进我校推普工作达标。

二、主题:“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领导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二)工作小组: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定期组织广大师生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认识到用普通话交流、规范文字书写,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腾飞。因此,学校要把普及普通话纳入日常工作,纳入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二)建立领导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制定计划,健全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推普工作会议,制定计划,建立健全与推普有关的制度,研究推广办法,做到措施得力,责任到人。

(三)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1、设置推广普通话标牌和条幅,要随处可见。

2、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推普作用 。

学校广播室要不定期进行“推广普通话专题节目”的宣传,做好普通话的示范工作。

3、开展推普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评比颁奖,将活动内容留底入档。如:“讲故事、演讲、书法、经典诵读比赛”等。

(四)重视校园普通话软件建设

课堂是推普的主阵地,培养师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语言素质,保证师生学好、说好普通话,学校要把推普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增强责任感;

二是强化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是发挥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普通话贯穿在语言教学各个环节;

四是规范学生的言行;

五是开展各种推普活动。

1、推广普通话从教师抓起。坚持“推普”与教师基本功训练相结合。教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上课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改正方言音;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文教师兼有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责任。

(1)使用普通话上课、辅导、评讲等,做到一使用,二坚持,三加强,四小结。

(2)学校各种会议、评课、发言、集会、通知等均用普通话。

(3)教师之间的日常工作交流强调要用普通话。

(4)组织好每期普通话演讲、经典美文朗诵比赛等活动。

(5)各班的黑板报要做到拼音、字体要规范,不写错音节和字体。

2、在学生中确立“说好普通话,写规范字 诵经典美文”的语言意识。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用普通话交流,用规范字写作业,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1)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

(2)日常生活交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问好、对话等要用普通话。

(3)大队、中队等集体进行活动时强调使用普通话。

(4)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结合各科学习,要求学生不写错别字、音节、结合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寻找误音、错字活动。

(5)每生都要配备一本《新华字典》之类的学习工具书。

3、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抓住升旗仪式契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讲好普通话的情感。

4、大队部要把推普工作纳入文明班建设评比中,制定出量化考核标准,语言面貌差的班级、个人不能评为先进班集体和文明学生。

5、规范教案书写,规范板书,规范作业批语。

6、营造普通话校园氛围。要求师生进学校开口讲普通话,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学校的校园语言。同时要营造校园说普通话的环境,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警示。

(1)“校园网”开办普及普通话专栏。为更好地营造推广“普通话”氛围,加强普及普通话宣传,便于广大师生的沟通与学习,教务处要将学校“推普”计划、方案、基础知识和宣传材料等输入校园网,拓展宣传空间,使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2)认真组织“推普周”活动,制定好计划,确定好内容,使其达到更高效果。

篇4

二、主要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3、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4、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其中一条看是否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师的教案给大家观摩。

5、定期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测试,以检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情况。

6、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7、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

篇5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科知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文件要求,学校必须确立“端正思想,摆正位置,使语言文字工作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常规管理、基本功训练中,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备,保障有力

首先要建立机构,从组织上保证语言文字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学校必须设立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机构:由教学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专职工作人员若干组成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组。带动全体师生,各司其职,形成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其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要制定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范化工作计划等制度,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在教学各项制度中明确教学用语用字的规范要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板书必须采用规范字。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将“板书规范、普通话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把应用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能力作为教师年终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的条件,把通过国家级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二、加强宣传,积极引导,逐步推进,创良好氛围

为更卓有成效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

1、以校园环境为载体,营造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浓厚氛围

校园里的宣传牌、标语、板报等均要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与优雅的校园环境相衬相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时时处处追求语言文字应用品位。校园内要张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广告和以不同形式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使每一位进入校园的人士都耳濡目染;教室内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人人动口说普通话,让学生自我引导,为师生营造一个普通话不得不说、规范字不得不写的教学环境。

2、以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9月中旬是全国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宣传周,以此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办专栏橱窗、出板报、教师基本功训练、张贴、散发宣传单等,在校园内外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宣传活动。校园内对使用不标准的语言和不规范的文字应采取各种措施及时纠正,净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3、采取专题讲座形式,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不定期开展语言文字知识讲座活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广大师生开展拼音知识、朗读知识、,汉字笔顺、正确使用工具书等专题讲座,培养师生使用标准语言和规范文字的能力,

三、立足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和辐射功能

课堂教学是学校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主渠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标准语言和规范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要把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工作不仅纳入每个学科的教学计划中,而且根据专业特点,把《标准语言和规范文字》课程列入课堂教学中。

众所周知,学校推广普通话、规范字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这就对每位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立足于本职教学业务,学用结合。每位教师的学期教学计划都要把语言文字工作当作一项具体工作来抓,把语言文字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不仅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师资培训的辐射作用,不仅自己要使用规范字,说普通话,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给基层教师提出要求做出表率。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也并不单单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它是所有学科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在自身的工作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形成良好习惯,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作用,为推广普通话,应用规范字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在教学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教师的教案、板书、作业批改等,学校的名称牌、指示牌、标语、校刊、多媒体课件、试卷等一律要求使用规范字,并不定期检查。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培养教师严谨的教风,而且又能养成学生一丝不苟的学风。

四、开展系列活动,注重日常渗透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它不可能脱离现实孤立存在,而总是与教育教学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又相互融合的。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实际出发 ,注重实效,积极创造有利于推广普通话、应用规范字的教学活动环境,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相声、小品表演、书法、找错别字等系列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篇6

我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555名学生。教师29名,适龄教师27名,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9名,二级甲等13名,二级乙等5名;语文教师18名,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6名,占33.3,二级甲等12名,占66.7;非语文教师9名,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3名,占33.3,二级甲等1名,占11.1,二级乙等5名,占55.6。所属幼儿园教师5名,适龄教师4名,其中一级乙等1名,占25,二级甲等3名,占75。到现在,我校落实了教师持普通话合格证上岗制度。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提高认识。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必备的素质,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更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推普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详细的推普工作网络,做到了计划详细、职责分明,为创建普及普通话达标学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推普工作的有关文件和相关知识,提高了大家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调动了全体教师推普的积极性。

(二)营造宣传氛围,落实制度措施。

为了确保推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大力营造宣传氛围:一是在校园外墙书写标语,在校内悬挂永久性推普标语展牌,书写墙面标语,大力宣传推普口号;二是在每个教室、功能室张贴“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条幅,悬挂推普宣传口号,在橱窗布置长期宣传内容;三是利用广播积极宣传推普知识,培养学生读、说、写的能力。为了推普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我们不仅制定了详细的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奖励制度,落实在校规、教学管理、教师业务考核、学生评比及学校各项活动中,而且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抓写促说、以说带写”的推普思路,即从写规a范字入手,要求每位教师教案写规范字,板书写规范字,评语写规范字,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和要求学生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写规范字。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师生已经养成了用规范字书写的好习惯。写好规范字,有力地促进了说好普通话的推广,现在我们的校园用语已被普通话所占领,人人说普通话已蔚然成风。同时,说好普通话又带动了写好规范字。

(三)大力开展活动,巩固推普成果。

我校切实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日常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为此,我校紧紧围绕“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师生当中开展了大量的活动。

一是为确保“抓写促说、以说带写”思路的实施,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基本功训练比赛,并在县进校组织的教师基本功训练验收中被评为优胜单位。我校教师多次代表镇参加了县级组织的演讲比赛,__、__老师均获得了优秀奖;__、__老师在县辅导员风采大赛上获优秀奖;在市、县组织的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先后有______*等教师在语文、数学、社会、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中获市、县优质课奖励。

篇7

工作目标:

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非语文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学生达合格水平。

具体措施:

(一)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表明了推普工作已走上了法制轨道。广大师生要认真学习“国家语言文字法”,认识到用 普通话交流、规范文字书写,有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腾飞。因此,学校要把普及普通话纳入日常工作,纳入 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二)建立领导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为使推普工作扎实开展,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把推普工作落到实处。

1、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语言文字工作检查督导小组,成立以语文教师为骨干的培训、测试小组。

2、制定计划,健全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推普工作会议,制定计划,建立健全与推普有关的制度,研究推广办法,做到措施得力,责任到人。由教务处负责印制发放推普资料及自测试题,语文教师协助批阅,统计自测情况。

(三)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1、设置警示性标牌和条幅

警 示性标牌和条幅随处可见。(1)校门设置“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汉字”等宣传警示性标牌。(2)校园醒目位置书写固定性标语。(3)教师办公室、教室 醒目处张贴“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警示语。(4)教学楼、宿舍楼等处设置具有感召力的标语。(5)制作“用普通话交流,沟通世界文明”、“普通话是校园语 言”等条幅,在校园醒目处悬挂。

2、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班级推普员作用

(1)第八个推普周各班推普员组织出一期壁报。

(2)红领巾广播站定期进行“推广普通话专题节目”的宣传,也做好普通话的示范工作。

(3)橱窗内张贴推普宣传图画资料。

3、开展推普专项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评比颁奖,将活动内容留底入档。如:(1)“规范汉字,学生抽测比赛”(2)“推普软笔书法比赛”(3)“请讲普通话演讲比赛”等。

(四)重视校园普通话软件建设

1、 推广普通话从教师抓起。我校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坚持“推普”与教师基本功训练相结合。学校要求未达标的教师,要积极培训,争取尽快达标。教 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上课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改正方言音;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文教师兼有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责任。

2、在学生中确立“说好普通话走遍全天下”的语言意识。学校要求每位学生用普通话交流,用规范字写作业;克服方言土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抓住升旗仪式契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讲好普通话的情感。

4、德育处要把推普工作纳入文明班建设评比中,制定出量化考核标准,语言面貌差德班级、个人不能评为先进班集体和文明学生。

篇8

二、主要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3、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4、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其中一条看是否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师的教案给大家观摩。

    5、定期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测试,以检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情况。

    6、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7、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

    8、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听课和说课,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9、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10、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推门听课)

学生活动:

    1、继续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推普员队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推普员的培养。要求每班设有推普员,起示范与督促作用。

2、校园、班级均有长期的宣传和环境布置。

 3、将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要求纳入学生值周活动之中,要求值周学生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4、加强传统校园活动如艺术节、六.一等活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主要有:

    (1)诗朗诵比赛;

    (2)书法比赛;

     (3) 征文比赛;

    (4)演讲比赛

    (三)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1、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均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在语文课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口头说话训练外,还要进一步开展一课一练的词语训练和书法写字训练。

共2页,当前第1页1

    3、继续结合教学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发动各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内容,设计一期精美的墙报。

    5、在学校内外悬挂多条宣传标语、牌板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

三、做好校园文字规范化检查工作,做规范用字的表率

    1、各年级组、教研组、各班级认真做好常规文字规范工作,保证工作文字和校园公示文字的规范纯洁;各班文字协查员做好班级板报宣传文字规范的检查,并协助校园文字规范的检查,治理整顿学校校园用字。

    2、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市语委有关文件,及时报道我校有关工作动态、先进事例。校内设置语言文字固定宣传展板,定期做好布置、维护工作。

篇9

二、主要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3、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4、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其中一条看是否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师的教案给大家观摩。

5、定期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测试,以检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情况。

6、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7、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

8、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听课和说课,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9、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10、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推门听课)

学生活动:

1、继续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推普员队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推普员的培养。要求每班设有推普员,起示范与督促作用。

2、校园、班级均有长期的宣传和环境布置。

3、将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要求纳入学生值周活动之中,要求值周学生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4、加强传统校园活动如艺术节、六.一等活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主要有:

(1)诗朗诵比赛;

(2)书法比赛;

(3)征文比赛;

(4)演讲比赛

(三)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1、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均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在语文课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口头说话训练外,还要进一步开展一课一练的词语训练和书法写字训练。

3、继续结合教学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发动各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内容,设计一期精美的墙报。

5、在学校内外悬挂多条宣传标语、牌板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

三、做好校园文字规范化检查工作,做规范用字的表率

1、各年级组、教研组、各班级认真

做好常规文字规范工作,保证工作文字和校园公示文字的规范纯洁;各班文字协查员做好班级板报宣传文字规范的检查,并协助校园文字规范的检查,治理整顿学校校园用字。

篇10

作者:郭文康(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在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完善的文化理念,乃至合理的实践机制,实际上都是现阶段我们做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进行细致化分析,不难看出,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缺乏人文管理理念,乃至内涵化元素的集中融入,这实际上都制约了现阶段高校学生培养活动的有效实施。

1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不足认知

如果我们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时代特征进行成熟分析,不难看出,由于我们所实施的教学思维缺乏持续创新和必要完善,从而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合理培养。当然,创新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也是整个时代人才需要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诉求。在传统的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中存在诸多欠缺:

首先,整个管理实践活动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于教育管理活动本身来说,其核心就是学生,而在学生具体培养时,我们所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心态的合理引导,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心态。但是,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文化融入思维,从而限制和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不仅如此,对于具体的管理活动而言,文化元素的融入,也使得整个教育管理过程,更具有引导价值和人本特色。因此,在当前整个时展背景下,如果想要培养出满足时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充分注重文化理念的合理融入与诠释。

其次,在整个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机制,只有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尤其是融入学生自身的关注点,乃至激发学生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培养与管理的最佳效果。在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时,其首要关注的则是,学生自身的成绩,未能构建学生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所以,并没有形成学生自身积极参与的教学机制。事实上,衡量任何一种教学方案效果的主要标准,在于学生自身的参与状况,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创新发展的理想效果。

最后,整个教育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创新与系统化完善,实际上,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在整体推进时,其本身就是一项基于学生特点的活动,所以,无论是具体的教育内容,还是其中所应用的方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不断丰富的基础前提下,予以丰富和完善,所以,只有具体完善,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实施的教育管理实践方案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思维,所以,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真正有效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培养。

2茶文化机制的具体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什么?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应用习惯的重要机制。茶文化绝对不是一种普通的文化元素,乃至具体的文化理念,其中所具体融入、包含的精神理念,更多体现为一种大众普遍认知,所以,更好应用茶文化就极具价值。通过对茶文化与我国文化机制中的本质关联进行细致化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茶文化所向我们具体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乃至思维机制。因此,应用茶文化,恰恰是当前我们传承整个文化体系的关键所在。

文化是一种引导,更是一种稳定且成熟的状态,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茶文化元素,不仅是其文化的内涵所在,同时也是一种心态和价值理念,因此,在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与创新推进时,必须从文化元素切入视角出发,尤其是茶文化元素的合理融入,从而在丰富学生管理与培养基础的同时,融入完善的理念思维,进而实现高校大学生管理与培养的最佳效果。

客观地看,如果想要做好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理想实施,就必须立足学生视角,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元素,进而构建整个教育管理,创新实践的理想效果。在具体制定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实践的方案内容时,要充分注重文化内涵的合理诠释,并且通过融入学生的实践性理念,从而满足当前学生培养活动的最佳效果。

当然,对于现在社会大众的具体诉求来说,文化认知与交流,文化应用与传递,正是整个文化体系应用价值的本质呈现。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做到对传统茶文化的成熟认知,就必须在立足该文化内涵的重要前提下,优化文化思维,深化文化应用。事实上,传统茶文化在当前背景下,也应该不断深化,尤其是要具体结合文化应用的时代环境,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具体的实践内容,结合学生主导这一基础诉求,从而更好满足高校学生培养的全面要求。

如果我们对茶文化的特性进行成熟界定,不难看到,茶文化在当前仍然极具应用价值。根据茶文化的层次性价值看,文化的多样性和机制化,甚至是茶文化的时代特点,都是当前我们更好应用该文化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认识与应用时,应该从提升该文化时代应用价值角度出发,特别是尝试去分析传统茶文化发挥时代价值的切入点。当然,结合当前学生培养的整体要求,以及具体内涵看,学生所关注的,更多在于学习兴趣的合理引导,以及学习内容的具体丰富。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了学生诉求的合理释放。

3融入茶文化构建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实践方案的具体思路

客观地看,如今时代背景下,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也有着明显性变化,特别是,其更需要学生具备足够创新意识和人文思维,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注重通过选择合适的元素内容,结合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内涵化构造,从而实现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创新发展。当然,以具体的实践视角切入,更是能够为我们丰富优化教学机制提供重要支撑和本质化传递。

在高校学生管理与培养时,需要注重融入人文理念和科学的思路方式,当然茶文化所融入的内容,不仅是一种文化机制,同时更是价值传递的重要诠释,如果我们想要满足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将学生培养纳入规范化的机制之中。事实上,我们不能用普通的“管理思维”来具体看待学生的培养活动,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创造性、创新意识恰恰是当前我们进行学生教育的关键与本质。

如今,我们在认知学生培养时,高校所能承担的责任更多是一种服务、承担,尤其是服务意识的诠释与表达,更需要我们从服务视角出发,通过合理融入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而实现整个高校学生的最佳培养。凸显服务意识,诠释服务理念,才是现阶段我们更好实现高校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