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计算题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3 22:06: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算题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计算题教学论文

篇1

二、正确处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一定要适度,要走出多媒体教学的束缚,应该以学生的角度和教师本身的角度思考教学的内容和技巧。

1教师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一名好的高等职业教师,应该在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借助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文化底蕴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接收教师想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和知识。教师一定不要过度依赖互联网不通过自身努力直接照搬照抄从网上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授课信息。在传授课程过程中一定要以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而不是只展示用PPT形式的固定化的视频授课。与此同时,还要多做板书,板书是最直观的最原始化的授课方式,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新方法来传授才是最容易接受的。只要有了合理化的板书同样可以让教师所要讲授的课程更加易懂精彩。因为只有通过教师自己的思考、规划才能将这种教案永存于大脑,这点是多媒体教学和PPT这种主要以展示为主的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2正确使用多媒体,使其发挥出其本身的技术性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集体形成化技术,它不是一种单纯的信息表现形式,更不是某种储存介质,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杜绝一味的使用PPT来展示知识和传授知识,不仅如此,还应正确指引学生学会自己使用这种新型的多媒体。例如,教师可以利用webquest教学法,去给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上的研究。用这种方式替代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应该是待学生开发研究和创新的新兴产物,而不是让多媒体拘泥于单一的展示和播放这种简单的框架之中。

篇2

1.2教材、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技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材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对于计算机教学,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水平选择,但是很多技校更换教材的周期很长,部分院校的实践教材和理论知识教材分开,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再者,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并且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但是技校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教材内容滞后。举例来说,传统的HTML制作的网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CSS、Javascript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是技校计算机教材缺乏这个方面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陈旧的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进入社会,技能和社会需求也是脱节的。

1.3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这是计算机教学具有的特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这就是技校提倡的一体化教学方式。纵观现今的技校计算机教学,大部分仍然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在教学中非常被动;理论知识讲解完后,教学习惯给学生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方法枯燥无味,过于单一。计算机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缺乏实践,也就缺少了由“抽象知识”到“具体知识”的转化过程,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技校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教师也不愿去转变教学方法,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4管理方式有缺陷大部分技校已经建立了机房,能够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需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病毒、垃圾等,由此产生计算机死机、系统损坏等问题,长此以往,计算机损毁严重,对于技校来说,这是缺乏有效管理的体现。

2.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

2.1树立对教学对象的正确态度相比于高中生,技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都有较大差别,技校学生的智力特点比较特别,并别偏重于形象思维,通过教学可以培养为实践性技术人才。对于高中生和技校学生,势必不能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法,所以,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安排、教学组织等都要针对技校学生做具体安排。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走入社会得到好的工作是主要目标。对于技工学校来说,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是当务之急,技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做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向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学”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更加重要,一方面,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将一体化教学观念落到实处,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提高考试成绩和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

2.2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目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和教材的编写思想不相符合,造成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问题,也不符合技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于技校来说,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非常重要。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软件使用方法,将具体的操作方法列举出来,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即使掌握了,也没有很大帮助,因为他们没有获取实质性的计算机知识。技校应采用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计算机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联合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计算机教学中,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技校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优质教材应注重“工学一体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而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任务式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难易适中。设计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教材中应有具体案例,并且案例要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更加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个案例之间应联系紧密,能够形成教学系统,应按照学生水平由易到难的设置。为学生设置上机课程,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3设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师中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在机房中自己操作,虽然教师详细讲解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但是到了机房,学生可能又忘记了,教师可能还要重新讲解一遍,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事倍功半,再者,这种教学方式也不符合技校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观念。技校应为学生设计一体化计算机教师,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在机房计算机中预装多媒体控制软件,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在学生屏幕上演示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第二种是在机房中设置投影仪和幕布,教师利用投影仪、幕布和计算机,变讲解边操作,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2.4运用分组、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对于技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可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有些学生却根本不知道,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应该依旧学生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即1、2、3三层,每层选择一到两个学生作为小组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水平最低的第3层学生为基础,着重培养第2层学生,适当的给1层学生增加练习难度。学生分组学习,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小组讨论解决,教师也应该给与适当的指导。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又能够帮助别人,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较好。

篇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全区共有40多个民族。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调查,在新疆1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尚未掌握或根本不懂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数约占70%,双语人才特别是熟练掌握汉语的双语人才比例很低。4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80%以上人口生活在交通较为闭塞、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农牧区,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自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后,“双语”教学在全疆迅猛发展。至今,自治区已投入约4亿元巨资,重点扶持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七个地州农牧区的幼儿学前教育。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大批的双语幼儿老师,本校近5年来就这个专业招生了很多学生。为了使他们达到双语种教师标准,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学校给这个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并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参加自治区教师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本人自2007年以来,一直从事双语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双语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没有任何模式可参考,再加之学生大部分来自南疆,汉语水平比较低,根据这种情况的特殊性,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在不断得改进中寻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下面本人就结合以往的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开展双语专业的计算机教学。

一、科学取舍教材内容

学校给学生统一订的教材是《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教程》并配套了练习册。本人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不死套教材,有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增删、更改。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在内容和时间上采取必要的删减,即对于最常见、最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给予介绍,并且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这些理论知识分散在每次课中分别进行讲解。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避免前几次课完全上生硬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恐惧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信心和兴趣。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

首先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方面有差异,由于地域、家庭等社会背景不同,有较少一部分同学对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其次,学生在兴趣方面有差异,有的学生是“电脑迷”,有的学生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讨厌计算机课。再次,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本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分组,实施分层次教学。例如:在“文字排版”这节中,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基础较差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计算机技能较强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在上机操作练习环节上,对学生任务进行分层次设计。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生程度的不同层次,可布置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必做题即是根据一般学生设计的大纲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和思考题是根据优秀学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根据较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可将难度较大的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适当提示,也可在课堂上让优秀的同学讲解,教师总结。

三、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双语班的学生学习最大的障碍是语言问题,所以,在授课当中,首先是要求记笔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老师在演示某种操作时,学生听起来感觉得都会了,可是一旦由自己操作时就会出现不知道从何做起、怎么做的问题。而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老师不可能给每个同学示范操作一次,所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步骤,鼓励学生用汉语记笔记。等到练习时,再根据记录的步骤来操作,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练习时不知所措,同时省去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指导,并且对学生日后的计算机操作提供指导材料。实践证明,记笔记对于双语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其次是成立互助组。在班上鼓励汉语水平不同或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同学之间进行自由组合,以5-6人为一小组,同时挑选一个操作技能优秀的学生为组长,并在上机编座位时安排坐在一起,以利于他们之间互教互学。组长先完成操作后可帮助教师辅导组内其他同学,同时小组之间还相互竞争比赛,这样既提高各小组的学习兴趣,又缓解了教师辅导不过来的压力。再次通过“学生示范”来展示作品。学生每做完一个作品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肯定,所以本人每次都以小组为单位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给以点评,以示表扬和激励其他同学。

篇4

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四则运算,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学计算的特点恰当的运用运算性质和定律,并选择较为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让数学计算更加的简便。解决问题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理解数学学习问题,并且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数学学习问题,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计算教学就是学生通过数学计算学习,培养自身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同时计算教学也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灵敏性。通过对学生进行计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细致、严格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对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解决问题教学的内涵主要是改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教“题”而忽视教学“应用”这一现象。通过开展解决问题教学研究,主要是让我们教师能够站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应用题教学,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让问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目标。

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及观点)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刘鸿坤、张奠宙教授在他们所著的《数学教育学》里的“数学教育中的计算与问题解决”中,对什么是数学计算及问题与习题的区别做了很好的探讨,依据他们的理论观点,张维忠老师将其主要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问题属于一种情境状态,这种情境状态会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一定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且学生在当前的状态下还没有完全理解和确定的解答方法和法则;第二,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不包括常规的数学教学问题,而是指非常规数学计算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题;第三,在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状态下,如果能够给学生构成学习困难就必须的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障碍性,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找到计算出的问题的程序和答案;二是可接受性,主要说的是对学生的“数学计算练习”是否能够接受这个问题,这表现出学生对计算及解决问题的兴趣;三是探索性,对于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能否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二)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领域专家乔纳森(David.H.Jonassen)认为:“问题一般包括两个关键性的特征:一是问题应该是某种情境下的一个未知实体(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乔纳森所提及到的情境其含义是从规则系统的数学计算问题到争论不休的复杂的社会实际问题,其范围较广泛。美籍匈牙利的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Polya)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对“问题”做了明确的界定,并从数学计算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分类。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所谓的问题就是意味着要去寻找适当的行动,以达到一个可见不立即可及的目标。”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研究重点

(一)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学生层面。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2、教师层面。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在理论讨论和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提醒数学额教师在关注“题”的过程中注重思维参与、重视学生的主体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学校层面。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教学资源,科学整合,形成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各年级深入、均衡、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二)课题研究内容

1、面向每一位学生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应体现学科的实用性,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将对学生的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计算教学内容),还应该利用教学内容来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数学保持较高的兴趣。

3、强化探究性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以数学理论学习与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倡导实用性

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学生面临的计算“程序”将越来越复杂,“过程”将越来越繁琐,更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从教学内容的时空来看,大量的数学学习已不再是学生在枯燥、无兴趣的氛围中学习,现已将单调的计算教学融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营造趣味性

兴趣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内驱力。为此,作为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小学数学教学,其教学理念的设计应形式多样,力求借助于多种感官参与下的学习过程,以达到在兴趣驱使下的问题探究与创新的过程。

6、体现独特性

小学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

(三)课题研究重点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改变传统的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和机械、重复的强化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增强计算的实践应用,体现计算教学的实践意义。在计算教学中创设并提供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计算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实现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结合,并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思路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效结合的教学理念与文献资料结合在实践操作层面逐步感悟,积累经验,总结升华经验,形成系统理论,以点带面,将辐射面逐步扩大——由实验班辐射到每一班,由精品课辐射到每一堂课。

(二)课题研究方法

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确保研究取得实效。

1.调查分析法。

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为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就小学数学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找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一些新的适合当代素质教育的方法。

2.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搜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就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相结合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和研究。

3.行动研究法。

篇5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作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从教学角度而言,多媒体是指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师制作的教学软件,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多媒体课件已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因为它具有形象化、生动化的特点,同时将音、形、字有效融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能丰富教学情境,进而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1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意义

1.1丰富的表现力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原来条件所限无法实现的、无法演示的各种现象,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可以成功模拟。这样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在可见的图片的演示下变得更加形象可感。

1.2交互性强

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1.3共享性好

计算机网络功能让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件的功能不断强大。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在网络间传递共享,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或是在其他地方,打开课件就能自由地学习。这种学习克服了时间、地点局限的缺点。这种情况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能由学生自由控制。可以说,多媒体课件让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更加自由有效。

2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问题

2.1影响多媒体课件实效性的发挥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就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的运用更多地流于形式,让整个课堂教学走向形式化,课堂没有了应该具备的生动性、形象性。在此过程中,课件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课件的操作代替了教师的点拨。许多学生没有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被动的知识输入,带来的会是动手操作能力的缺失,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2.2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课件能更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形式、增大教学容量、扩大教学内容。课件制作完毕以后,很多教师就按照课件的编排来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节奏被课件所左右。但毋庸置疑,现在有好多教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却进入误区,把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这导致教学围绕课件展开。

2.3影响学生亲历实践以获得真实体验

有些教师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忽视了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大面积使用多媒体课件,不留给学生积极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机会与时间。于是就出现有的教师为了使用课件,整节课手忙脚乱,那些本该板书的重点知识只是在大屏幕上一闪而过的问题。

3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对策

3.1科学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实效性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3.2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明确其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根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依据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法,适当、合理地应用课件,能真正发挥课件应用的辅助作用,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3.3加强相关电教知识培训

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化培训,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鼓励他们展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竞赛,在交流中不断进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在多媒体课件帮助下,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丰富的动感表象,这使学生对抽象化的问题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增强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当然,为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教师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多媒体课件应用技能。在学习制作过程中,中职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学习这一方法技能,使个人尽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特别是常用软件使用方法的学习与操作。

3.4避免越俎代庖,重视学习实践细节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用途广泛,因为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变化迅速,能大大充实背景材料和学习素材,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节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习中,能开阔学生视野,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运用课件设计一些判断题、选择题或连线题、开放题等,让学生思考、回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并可以通过加入图片、声音、动画效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从枯燥的练习中脱离出来,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受教育者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取得无法比拟的成效。基于此,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会使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事半功倍。

作者:蔡碧 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物理教学主要是观察、实验、思维和运用四大过程,要进行观察和实验,就必须有“物”──各种直接教具和实验器材.“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因此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物理课堂教学而言,演示物理过程是实施直接教学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对演示物理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演示物理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此外,教师的演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兴趣.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变化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用传统的教学媒体不易表现物理学的“动”和“变”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如力学中的运动位移,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概念,光学中的干涉、衍射等,单凭语言是不易讲清楚.还有一些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实验,如天体的运动规律等,教师只能用语言讲运动的过程,无法体现各天体的运动规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若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演示实验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运动过程,就会使许多传统演示实验教学无法表现的现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实现,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创设物理情境,实现发现式学习.思维心理学表明,思维的开端永远是一定的课题,即问题情境.而多媒体计算机可以迅速改变实验条件和物理参数,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具体、典型的教学信息,创设不同的物理情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这一优势,教师可以恰当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物理感性材料,同时提供相关的问题,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物理规律.采用这种发现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中主动掌握知识,加深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和教材所给予的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

篇7

多媒体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熟悉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熟悉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心理学探究指出,认知活动是和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重力、激感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篇8

分析化学是建立在化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精密仪器制造科学等学科上的综合性边缘科学。仪器分析作为分析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包括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波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放射分析、表面分析等),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农业高校研究生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人数逐渐增加,我校当前研究生仪器分析课的实验条件(仪器种类和数量)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分析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研究生仪器分析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就显得极为重要。当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课件已成为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变革。

一、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有助于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生仪器分析课程按50学时设置,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20学时。理论教学内容为光化学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荧光分析);电化学分析(包括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分析,液相色谱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分析仪器不断拓新,新的分析方法也不断出现,作为研究生仪器分析课教学,老师在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后,还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学科新的前沿的相关知识。但在传统的教学中,系统讲授仪器分析基本内容的学时已显紧张,因此,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拓展教学内容。

研究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具有内容多学时少,使用大型仪器多,并且在使用大型仪器时,不可能配置多套,对于贵重仪器又不能让学生随意使用的特点。而该课的仪器原理理论又较为抽象,很多涉及到的仪器原理图、内部构造图等问题,只能通过老师“黑板十粉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想象,学生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理解。这种日益显现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它会极大地改善研究生仪器分析课教与学的现状,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ComputerAidedInstruc-tion简称CAI)是计算机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仪器分析课的理论与实验教学,需要将所讲的内容章节、题目、重要定义、公式、重要结论都全部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将平时讲课中难以或无法在黑板上完成的实验装置、光路图、电路图、图表、或仪器外观形状等的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中解决,可以用Ado-bePhotoshop制作成图形文件,插人到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在画面上显示。这样,课堂上就不必大量板书,可以利用节约的时间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课件内容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出,编排组合,由于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三维动画图像的可视性,对于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辅助作用尤为突出。

如何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的授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建立,也有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需要对自己的课程讲授内容深刻理解和精通,不断积累大量学科前沿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尽快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熟悉课件的所有内容,认真备课。这种备课过程要比传统的备课方式复杂,需要的知识广、博、杂,教师只有掌握了计算机的各种功能,才能在课堂上合理编排讲课内容,把握讲课进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二、课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研究生仪器分析

1.多媒体教学课件

大连理工大学研制的“多媒体分析化学CAI",“基础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课件,是融多媒体课程讲授与仪器原理演示和实验仿真模拟为一体的多功能CAI软件,是我们目前用作研究生“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的课件。其特点是具有超文本方式动态设计的电子教案;有分析仪器原理与实验演示仿真模拟:包括填充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毛细管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原子吸收、紫外可见、红外光谱、电位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原理与谱图识别、色一质谱连用、离子色谱分析原理等,这部分内容可通过CAI,将仪器“搬”上讲台,动态显示其微观原理,快速模拟分析过程及谱图识别;有分析化学图片库,可实现快速查阅、浏览等操作,可在教学中随时调用以配合电子教案使用;有分析化学学习室,可完成分析化学发展史、多媒体元素周期表与数据查询,是极好的教学辅助工具;有分析化学虚拟考场,可通过计算机对各章内容的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并通过自己选题,进人考场,进行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仪器分析课内容多而杂,许多仪器的分析原理和内部结构及分析流程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表达,采用多媒体仪器分析教学课件,使教与学的距离缩短了,大大提高讲课的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毛细管气相色谱在课堂上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时,学生较难理解,但在仪器分析多媒体的教学课件中,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是毛细管气相色谱结构流程界面,可通过鼠标的操作介绍仪器的各个部件。当介绍仪器的FID时,计算机屏幕上可显示出检测器的内部结构,可出现检测微电流产生的机理说明。其他如分流装置、尾吹装置等也都给出了部件的立体内部结构,便于教师的讲解和学习。在界面上还可对原理演示,实验条件选择及色谱分析实验的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还可打开该部件的开关,按实际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如打开载气源,调节载气的流量;点击点火按扭,点燃FID检测器的氢火焰;点击进样器,进行进样分析,完成一次进样的操作;可根据色谱峰的形状判断分离条件是否合适,继续选择实验条件,重新进样,得到实验的最佳效果。

3.多媒体教学对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除动手实验外,对于比较复杂、难度又比较大、仪器缺乏、对身体有危害的实验,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生动的模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反复播放进行观察,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为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篇9

例如,在学习操作系统使用的“文件与磁盘管理”中的“资源管理器”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吧!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成千上万的商品,我们怎样才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你注意过超市的商品是如何摆放的吗?那你是否也希望在计算机中找东西也像是在超市购物一样简单呢?其实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安排了一个“大管家”把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分门别类的放在文件夹中,还把最常使用的文件、文件夹放到最显眼的地方,供我们来使用,可谓是尽职尽责、细心周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尽职尽责的管家———“资源管理器”。这样的导入将现实生活和计算机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问题设计要讲究阶梯性。为了贯彻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问题,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例如,在学习创建表格的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表格,让学生说出表格的特点,同时准备几张复杂的表格结构框架,用投影机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表格有几行几列?单元格的大小是否一致?复杂表格的行与列如何统计?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创建几种典型表格的雏形。这一系列问题设计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问题设计要讲究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乐学、爱学。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地设置悬念,巧妙地将导语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机地融为一体,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的特点进行教学,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自然地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展示一些图文并茂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的“设置文档格式”时,先通过课件在屏幕上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两份内容相同的文档(纯文字的和经过文本格式、段落格式设置的《自荐书》),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两份文档的表达方式哪种更美观、效果更好?这个样式是计算机自带的吗?想不想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荐书”?由此来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文本的格式设置和段落的格式设置。问题设计要讲究竞争性。我在上机实践课中经常采用竞赛式导课,以赛代练,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保持一种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进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比如,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的“图文混排”结束后,我以竞赛的方式带领学生巩固落实所学的知识。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优秀的图文混排作品,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Word功能的强大,调动学生动手创作精美作品的兴趣;然后提出本节的最终任务是让学生从老师给定的班报主题里任选一个(庆祝教师节、我的梦中国梦、学无止境、感恩的心等)制作一份精美的班级班报,比一比,谁能够最快地完成高质量的作品。制作完成后,请学生评一评哪位同学的作品最美观?哪位同学的作品最有特色?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聚精会神高度紧张地完成学习任务,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我要不断地研究教材教法,力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使学生乐学、愿学和想学,始终保持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者:任旭亮

篇10

2高校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软硬件的管理与维护

2.1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软件的管理与维护

对于高校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求我们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使用操作系统时,要对各种类别的程序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由于软件突然出现故障而导致丢失大量重要的数据信息。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必然会导致丢失大量文件和数据信息,进而影响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效率,因此在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和维护时,特别要重视数据以及文件的备份,对于高校多媒体教学中重要课程以及数据信息,我们可以将它们储存到硬盘或者U盘中去,同时也可以利用高端的网络存储,比如说云存储等来节省存储空间,但是与此同时要做好数据的保密措施。当然,要想做好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数据以及文件的备份,最好是一式三份,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丢失给多媒体教学带来的麻烦。在高校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软件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安装防病毒软件,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出现了很多免费的杀毒软件,比如说新毒霸等等,当然在安装杀毒软件时我们一定要使用正版的计算机杀毒软件,与此同时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相关的病毒库进行及时有效的升级,从而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计算机软件系统。

2.2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

对于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我们要特别重视灰尘的清洁体积显示器的维护。计算机的额迹象内如果积累了大量的灰尘,就会大大降低计算机整体的运行速度,因此我们可以用抹布对机箱内的灰尘进行细致的擦拭。而且,计算机的CPU风扇叶容易累积灰尘,如果风扇上积累的灰尘过多,就会降低计算机的散热功能,因此要注意及时清理CPU风扇中的散热片缝隙中的灰尘。而对计算进内存条以及适配卡进行清理时,要采用油漆刷而不是抹布,从而避免灰尘发生氧化而造成部分计算机硬件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对于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显示器的维护和管理,我们要避免过度频繁的对计算机显示器进行开关,进行计算机开关最好的实际间隔是尽量要超过一分钟,这样就可以防止瞬间出现高电压而烧毁显像管。同时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完计算机应该及时的关机,建立不要让计算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因为待机状态的计算机很容易吸附灰尘,从而影响电子元件的发热功能,最终会破坏计算机显像管。

2.3要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制定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的管理制度

在制度的制约下,帮助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的使用者树立良好的习惯,比如良好的开关机习惯,在开机时依次打开UPS电源、各种外部设备比如打印机等,最后在打开主机部分。而在关机时,尽量避免强制关机,要按着与计算机开机相反的顺序依次关闭各种设备。同时,要对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得他们了解日常的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措施,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严格禁止随意篡改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程序错乱;同时套严格禁止随意的增设或者建设计算机硬件设备,避免出现漏电的现象,威胁计算机乃至计算机使用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