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计划公式模板(10篇)

时间:2022-11-26 23:34: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顶岗实习计划公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顶岗实习计划公式

篇1

通过顶岗实习和实习期间的教学任务安排,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及相关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

二、实习时间

自20XX年3月20日至20XX年6月30日。

三、实习方式

由学校推荐与学生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生进入相应的单位、企业、公司进行岗位实习

四、实习任务

实习任务包含岗位实习任务、阶段性学习任务、毕业设计任务、完成各类表格填写任务等四项。

(一)岗位实习任务

1、岗位工作思想任务

在实习工作中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观,进一步提高做一个合格公民的良好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建设祖国、贡献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岗位工作专业任务

结合具体的实习岗位,提高自己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的综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实习具体专业方向为四类:软硬件技术类、数据库操作类、IT办公及管理类、IT营销类。(在下面的阶段学习任务中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岗位选择一类进行学习和提高)

软硬件技术类:

对应岗位:电脑公司、品牌维修站、企事业单位电脑及相关设备软件与硬件维护岗位

专业要求:通过实习,结合校内所学内容掌握计算机单机(家用/商用)的硬件组装、各种常用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熟练掌握常用软硬件工具的用法,了解和掌握局部网络的安装与调试、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置与调试,了解和掌握计算机中数据备份的方法和措施,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常用件外部设备(移动设备、音箱、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等)的使用、安装和调试。能够解决电脑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数据库类:

对应岗位:超市相关岗位

专业要求:了解和掌握超市各类数据库软件应用,了解和掌握相应公司业务中的设备使用,熟悉相关业务流程,在工作中能够完成一定的设计任务。

IT办公管理类:

对应岗位:单位、企业、公司办公、内务管理及文印室打印员岗位

专业要求:了解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等)功能、使用、安装,熟悉常用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了解和掌握电子化办公运用。能够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在实际岗位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解决电脑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IT营销类:

对应岗位:电脑公司及其它公司的业务岗位

专业要求:具备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强,了解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功能、使用、安装,了解并掌握相关设备的市场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IT行业相关的市场知识,熟练掌握常用办公应用软件、报表文件、统计分析文件的使用,了解并掌握电子商务的运用。能够结合专业特点拓展市场,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为公司业务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自己在实践中提高。

扩展要求:

以上的分类同学们可以灵活掌握,在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为自己发展着想,尽可能利用所在公司、企业的条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提高充实自己。

3、岗位工作职业素养任务

在实际的工作岗位和职场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现代职业素养。

要求第一是了解国家与劳动、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第二是遵守实习单位、企业、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第三是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醒同学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树立良好的个人信誉对自己而言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

(二)阶段性学习任务

第一阶段:

实习前期的熟悉实习教学内容和单位业务内容,确定岗位类别(前面介绍的四类),熟悉并适应具体岗位环境。

第二阶段:

继续熟悉实习岗位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虚心请教和听取实习单位技术人员或管理者的业务指导,提升一定职业岗位能力。

五、实习要求:

1、 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实习是一个人由学习阶段走向社会实践的一个过渡阶段,要有目的地应用这个过渡阶段的有利因素,多向相关人员请教。

2、要做到踏实、谦虚、认真、勤奋。实习中要主动、独立、热情地完成实习项目,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为企业创造财富。

3、初到社会,初到企业,要谨慎行事,注意人身安全、公共财务的安全,要遵守社会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4、要体现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风貌。要自尊、自爱、自强,关

心集体,爱护公物,不得做有损学校和个人荣誉的事。

5、有事及时同相关的指导教师通报。

六、实习注意事项

1、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要自尊、自爱、自强,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不要做有损与学校荣誉的事。

2、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严守国家与企业机密,保护公共财产。

3、认真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端正实习态度,学生实习上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缺勤,有事需向实习单位有关领导请假。

4、认真完成实习内容,在实习中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承担的任务,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5、要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实习是一个人由学习阶段走向社会实践的一个过度阶段,要有目的地应用这过渡阶段的有利因素,多向相关人员请教。

6、凡实习单位或联系方式有变动,要及时将变动情况同时通知指导老师。

篇2

关键词: 质量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体系

Key words: quality evalu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post practice;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240-02

0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为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符合社会企业对实践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企业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下从事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或生产劳动活动,以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1]。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2]。目前,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完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实行具有重要意义。

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

1.1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发展 近年来,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行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并且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在建立完善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和管理方法、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探讨,为高职院校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通过信息平台实施过程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主要从制度、申报程序、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制等方面得以保障,特别是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体制。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制定高职学生顶岗质量目标和管理方法[3]。镇江市高等职业院校制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绩效评价。焦作大学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加强领导管理、专项经费支持以及严格的考核制度。各个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建立一系列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障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实行,同时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1.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社会企业缺乏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

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要提供培培训技术人员以及培训场所,并且需要提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工资酬薪,同时需要保证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因此,企业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额外增加企业人力和财力的投资,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缺乏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甚至企业拒绝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现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育人的职责还有待提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育人职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育人共同发展。

1.2.2 高职学生缺乏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认同

很多高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推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发展表现态度冷淡,并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由于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教育都是在学校与教室中进行授课,而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将传统的在学校和教室中的授课转变成在企业中授课,高职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教育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此外,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认同粗放密集的企业生产线工作,高职学生认为企业生产线的工作单调和重复,并不能有效的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另外,高职顶岗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对于与自身同在企业生产线生产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技校生或工人一起感到不平衡,降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高职学生缺乏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认同。

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体系研究

2.1 建立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评价体系 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评价体系是建立顶岗实习网络平台管理模式,即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顶岗实习平台管理员等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多级质量管理。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并督促学生完成实习计划,负责检查、落实实习任务,批阅实习日志、总结,并负责学生岗位工作期间的安全。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平台工作,必要时要到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岗位工作任务的具体指导。辅导员或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负责学生安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顶岗实习平台管理员主要负责上传学生个人信息、实习安排及考核办法等并收集学生顶岗实习相关工作资料。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以及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指导学生实习,查看和批阅学生学习日志、周志等,并给出评分评语,对学生实习状态实时跟踪,从而保障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质量。

2.2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要指导学生家长书面签署顶岗实习协议,由辅导员确认后经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或由学生所在的院系向学生家长写告家长书,告知家长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地点、实习任务及具体的实习要来达到家校共同管理的目的,同时院校和企业共同为学生购置意外伤害保险或工伤保险等。在顶岗实习期间,辅导员或班主任及校内指导教师要坚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吃苦耐劳、磨炼意志、提高素质、增长技能的意识,指导学生遵纪守法、严守企业、岗位工作纪律,同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另外,开展必要的生活常识教育和社会活动安全常识教育,杜绝因无知导致安全事件发生。企业指导教师要开展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岗前安全生产教育以及培训,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高职院校领导每月派人前往巡视或安排常驻人员蹲点管理,并做好顶岗实习情况记录;建立信息化管理和反馈制度,教学管理部门做到对有关数据信息及时并及时向院校反馈,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定期分别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情况。通过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体系,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和工作顺利开展。

2.3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体系 关于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企业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包括学生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校内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组织纪律、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学生实习日志、总结、内容完成情况等。顶岗实习网络平台根据考核方案在后台自动生成综合成绩,计算公式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周志*60%+总结*40%]*40%+企业*60%。在顶岗实习结束之际,院校不仅对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管理突出的而且对于资料收集完整整理得好归档及时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表彰,顶岗实习完整资料包括顶岗实习协议、顶岗实习计划、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成绩、顶岗实习周志、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以及顶岗实习考核表、实习经历证明等。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质量评价体系。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能有效的缩短高职院校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实践技术质能型人才目标的距离,为社会企业输送有用的人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安排的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高职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级顶岗实习过程网络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健全顶岗实习工作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及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实际工作岗位,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而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因此,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着眼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全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保证实习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构建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顶岗实习以其实际的企业工作岗位,复杂的工作环境,综合的工作经历与体验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顶岗实习规范管理,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第一、顶岗实习过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与动员、实施、考核、总结与表彰五个阶段,其中考核既是对实习计划、组织与实施效果各环节的检测与反馈,也是实习工作进行总结与表彰的重要依据,在实习工作中起到重要桥梁作用;

第二、对顶岗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不仅可以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而且可以了解学生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以利于指导今后实习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第三、顶岗实习考核具有检查、评估、监督控制、导向等多方面的作用,通过考核可以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可以间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管理者更可据此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现状

顶岗实习作为锻炼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受到了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就课题组针对石家庄市的六所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调研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水平考核评价普遍重视不够,对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管理监控不到位,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考核评价形式主要表现在:

1.缺乏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大多数学校均没有给出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实习成绩主多以学生的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和企业的评语鉴定为依据,而教师和企业的评价仅凭自己的印象和理解给予评价,结果没有定量考核,对专业建设而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企业实习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可能会产生实习的盲目性和敷衍性。

2.集中于最终评价而缺乏过程考核

由于商贸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定期巡查或远程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考核,仅仅凭借是否参加了实习,或依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实习报告、答辩等给出实习成绩,而缺乏对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

三、构建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实习标准科学制定

(2)系统性原则。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包括顶岗实习筹划顶岗实习实施和顶岗实结三个阶段由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时间较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要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客观评价,首先必须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评价结果要充分结合过程考核,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过程性考核可以从顶岗实习的三个阶段把握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各个环节控制顶岗实习的质量终结性考核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及其职业技能的提升情况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能使整个评价结果更趋客观公正。

(3)多元性原则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评价,应采取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同评价的办法学校侧重考核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主要从学生的实习成果及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解;企业侧重考核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包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可操作性原则各项指标定义要明确,不能含糊,指标数据要易于采集和相对真实可靠,能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有效可信地度量,计算公式要科学合理,评价过程力求简单,便于掌握和操作

四、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1.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指标

(1)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由于这些因素较为抽象,因此通常只能通过主观性评价来考评。

(2)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要丰富学生实习内容,把提高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人文素养融入实习全过程。

(3)专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把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可见,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顶岗实习的核心目的,所以专业技能是顶岗实习考核必不可少的内容。

(4)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

(5)创新意识。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5)实习报告。实习日志与实结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收获和教训都会体现在实习日志与实结中。对学校而言,实习日志与实结所反馈的信息也为学校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水平提供一手材料,为实习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2.考核成绩的评定办法

(1)考核主体。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双重指导,实行以实习单位为主学院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共同填写考核评定表。

(2)成绩评定。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60%;二是学院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40%。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实习单位应对学生在每一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五个方面,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校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材料提交情况等,然后综合评定成绩。采取等级制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1~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篇4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9年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已经有1215所,在校学生达到965万人,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人才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挑选与社会的任用。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以怎样的培养目标,培养人才质量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确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机制是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进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衔接评价体系的建立成为关键解决问题之一。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完整且可操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为职业教育的具体运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指标体系建立依据与原则

(一)选择DEA分析方法的依据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pper等学者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好方法。通常应用是对一组给定的决策单元,选定一组收入、输出的评价指标,求所关心的特定决策单元的有效性系数,以此来评价决策单元的优劣,即被评价单元相对于给定的那组决策单元中的相对有效性。也就是说,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DEA可以得出每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据此将各决策单元定级排队,确定有效的决策单元,并可给出其它决策单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

DEA方法自C2R模型提出并应用于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以来不断得到完善,并在实际中被广泛运用到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金融投资、人力资本评价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对非单纯盈利的公共服务部门诸如学校、医院的评价中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方法。DEA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我们已经知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衔接系统是一个包括人才源、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配置和继续教育等多个过程组成的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而DEA在对经济社会系统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方面独具优势,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衔接系统适合用DEA方法来评价。以职业教育中人才选拔、培养、配置、继续教育、管理等一系列投入作为输入指标,以其培养人才各种能力为输出指标,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衔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必须首先明确确定指标的依据,本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衔接系统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以人才系统培养模型为基础,选择相应指标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衔接系统模型,整合了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衔接系统从人才源的选择、选拔、人才培养到以及继续教育等所有过程的资源和信息。以人才培养模型为基础,既可以评价人才系统效率,又可以评价不同环节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效果,还可以评价人才个体经过人才系统培养获得的能力情况。

为了使各个DMU具有可比性及DEA中和评价指标的合理和有意义,必须选择好评价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指标体系,以实现系统的客观描述和评价。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充分、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较为全面的涵盖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有充分的代表性。

第二,独立性原则。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的内涵要清晰、相对独立,可分组建立。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中的数据要有可获得性。

第四,综合、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动态联系较密切,各组指标可以综合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

第五,可比性原则。要尽可能采用相对指标,便于各类人才之间进行对比,便于不同年份间的对比。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且可操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评价指标体系,笔者根据以上指标体系设置原则,在分析研究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与有关专家讨论结合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联系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些特殊情况,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风评估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四、各指标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一)输入指标

(1)每年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人数占当年职业学校计划招生数量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职业院校人才系统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人才源的控制情况。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Nyyk—代表每年进入职业学校学人数;Njh—代表当年职业学校计划招生总人数。

(2)当年通过高考考试的所有合格者的平均成绩,取值在0-100之间。该指标反映人才选拔过程中选出的潜人才的素质水平。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Scoreyi——表示第i个学生的高考考试成绩;n—高考考试合格者的人数

(3)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平均成绩,取值在0-100之间。该指标反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基础理论培养的效果。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Scorejli—表示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中第i个学生的所有基础理论课程成绩;Ns—表示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总人数;Nbk—表示基础理论课程的门数。

(4)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中学习的学生的职业理论知识的平均成绩,取值在0-100之间。该指标反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理论培养的效果。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Scorelli—表示当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第i个学生的所有职业理论课程成绩;Ns——表示当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总人数;Nlk—表示职业理论课程的门数。

(5)当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中学习的学生的职业技能课程的平均成绩,取值在0-100之间。该指标反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培养的效果。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Scorelsi—表示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中第i个学生的所有职业技能课程成绩;Ns—表示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总人数;Nsk—表示职业技能课程的门数。

(6)当年进入职业教育中学习的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成绩,由企业评价、客户评价和指导老师等综合给出成绩,取值在0-100之间。该指标反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Scorelzi—表示所有评价主体给出的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中参加顶岗实习的第i个学生的实习的综合成绩总和;Nls—表示当年进入职业教育系统学习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的人数;Nt—表示对学生顶岗实习表现进行评价的评价主体的数量。

(7)当年职业院校用于职业教育的仪器设备、场地建设等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占高等职业院校所有支出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建设的投入情况。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Fm—代表职业院校用于职业教育的第m项经费投入;An—代表第n所职业院校对专业的所有费用支出。

(8)当年实践教学的各项费用支出占当年职教系统各环节所有费用支出总额,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Pk—代表实践教学的各项费用支出;Sh—代表当年职教系统各环节所有费用支出总额。

(9)当年职业院校就业信息中心的各项费用支出,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职业人才系统对信息以及职业人才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Vl—代表职业院校就业信息中心的第I项费用支出;Sh—代表职业院校就业信息中心第h个环节的总费用支出。

(10)当年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占当年职业人才配置人数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职业人才系统对职业人才再学习能力的重视程度。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Nce—表示当年接受继续教育的职业人才数量;Npz—表示当年职业人才配置的人数。

(11)当年企事业单位等需要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用人单位为引进人才所投入的经费占用人单位当年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用人单位在进行职业技能型人才配置过程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HRj—代表当年第j个用人单位引进职业人才投入的经费;Fj—代表第j个用人单位当年的费用支出总额。

(二)输出指标

(1)当年从事教学等理论型工作为主的人才总数占当年配置的职业人才总数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的是职业人才系统培养人才的理论水平。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Nli—表示当年从事第i种理论型工作的职业人才数量;Npz—表示当年职业人才配置总人数。

(2)当年从事实践技能工作为主的人才总数占当年配置的职业人才总数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的是职业人才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水平。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Nls—代表当年从事实践技能工作的人数;Npz—代表当年职业人才配置总人数。

(3)当年职业院校毕业职业型人才数量占当年社会所需职业人才的数量的比重,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职业人才的供给能力。具体计算方法公式:

式中:∑Phx—代表当年职业院校毕业职业型人才数量;∑PtP—代表当年社会所需职业人才的数量。

(4)当年以职业技能完成工作数量占当年需要完成的技能型工作总数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职业人才运用职业技能的能力。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Pzy—表示当年以职业技能完成工作数量;∑Pt—表示当年需要完成的技能型工作总数。

(5)当年工作者所带领的实习生的数量占同期所有实习生总数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职业型人才的实践技能传承能力。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Sdn—表示当年工作者所带领的实习生的数量;∑St—同期所有实习生的总数量。

(6)当年职业型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数量占同期职业型人才总数量的比例,取值应该在0-1之间。该指标反映了职业人才的再学习能力。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Kdn—表示当年职业型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数量;∑Ktt—同期职业型人才总数量。

这些评估准则从各个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程度,可为高职院校科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需要说明的是:首先,由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施投入程度均不相同,在内部管理和财务计划等方面也有极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各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调整评估重点,对该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予以不同的考虑。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系统本身相当复杂,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并相互依存,加上这些准则又是动态的、变化的,大多难以定量描述。因此,对它的评估应该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评估方法。本文旨在对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对接评价指标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定量化的指标是本文不同于其他评价体系的根本所在。希望本文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运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太刚.对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55-56.

[2]丁如兰.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10(5):124-125.

[3]应智国.高职教育“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6):85-86.

本文系全国商科十二五规划:我国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衔接程度规范和实证研究(课题编号:SKKT-12068)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5

Build and Bring about The Work Process-oriented

Vocational Marketing Curriculum

TAN Bei

(Financi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52)

AbstractThe work process-oriented vocational marketing curriculum is focused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combining work with learning as a platform, with working practice as the mainline, integrating and ordering the course content in accordance with post's workflow,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eing significance on training marketing talented person with competitive for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work process; marketing;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ability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替代,各行各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需求持续强劲,目前企业最急需的是专业程度更高、职业素质更好、职业能力更强、职业行为更规范的营销人才。高职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方面必须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主要工作岗位是从事经营(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经营)和各类服务。企业对这类人才的共同要求就是能运用专门的知识、技术、业务经验,向特定人群提供支持与服务;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对服务对象有深刻的理解,并有熟练的交往能力,以便把专门的服务有效地提供给服务对象。营销人员在具备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与应变能力等基本能力基础上,还需拥有的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营销认知技能,即营销灵敏性,有对市场动态、市场方向感知的能力;市场调研技能,即搜集、分析市场信息,寻求、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商品销售技能,即洞察消费者或用户需求,有效促成最终交易的能力;营销策划技能,即设计谋划、运作实施、创造性完成业务项目的能力;营销管理技能,即对业务项目和团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发展历程,考虑各营销岗位任职要求(学历、工作经验等)及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定位在培养基层营销岗位(过渡岗位)人员和中层营销岗位(目标岗位)人员这两个层级上;着力培养掌握市场营销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营销策划、市场推广、销售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既掌握职业岗位能力,又具备一定岗位转换适应能力的营销人才,使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确保就业导向目标实现。

2.1 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针对营销岗位主要是经营和服务,企业对营销人才更多强调“多能”而非“一专”的职业特性,秉承“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理念,在充分进行需求调研基础上,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析确定市场营销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按照“理论适用为度,强化实践环节,突出技能培养”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工作任务为依托,校企双方共同对企业营销岗位进行具体职业分析和技能梳理,归纳提炼出职业能力标准;针对营销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实践为主线,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2.2 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

(1)分析营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学校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调研,参与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熟悉企业营销工作流程。通过与营销领域实践专家合作,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梳理出营销职业岗位的主要实际工作任务。

(2)确定营销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由企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对调研分析出的主要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出营销工作过程中所应完成的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

(3)将营销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将营销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

(4)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由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实践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组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2.3 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的有机联系,又要注意避免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过分依附,使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努力构建集“课程实践教学、集中职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资格认证”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实践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根据营销岗位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三年培养期内,坚持“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质量为核心,强化职业素质教育”的原则,注重实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教育,通过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实践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的教学、寒暑假集中顶岗实习和预就业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使学生以能力就业,以素质立业。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示意图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将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三个逐级推进的环节,即职业通用能力重点培养环节、职业专门能力重点培养环节、职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环节。

3.1 职业通用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该培养环节主要在大学的一年级阶段。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普遍具有社会能力较弱的特点,如以自我为中心,学习自觉性较差,不习惯新的学习方法,不习惯独立的校园生活,思念父母、家乡等。

在这个时期,我们借助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和“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分析”、“财会基础”等部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实施“商品学基础”、“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等拓展学习领域的教学项目;同时,通过组织企业认知实习、行业专家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等,丰富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生活。经过一年的锻炼,学生个人融入集体,爱学校、爱专业,认知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

3.2 职业专门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该培养环节主要在大学的二年级阶段。通过一年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普遍具有学习、掌握专业职业能力的愿望。这个阶段可持续一年至一年半左右,属于职业专门能力重点培养时期。

我们针对营销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依托行业协会及其企业,借助具有仿真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和运行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教学模拟项目与企业真实项目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学交替实施“市场营销策划”、“渠道开发与维护” 、“商务谈判与沟通”、“现代推销技术”、“销售管理”等专业学习领域教学项目和“市场调研与分析”、“广告实务”、“ERP沙盘模拟实验”、“社会调查”等实践学习领域教学项目,同时开展“网络营销”、“服务营销”、“整合营销”、“职业素质与就业训练”等拓展学习领域教学项目。因为“双证融通”,职业技能认证鉴定内容已融入相关项目教学,学生可在此基础上通过职业技能认证鉴定,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和寒暑集中顶岗实习,为学生搭建了职业专门能力培养的广阔舞台。

我们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交予学生组建的项目团队合作完成。学生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驱动,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践获取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并形成工作成果(项目化学习成果),他们体会到自我学习的价值,职业专门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3.3 职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环节

该培养环节主要在大学的三年级阶段。经过两年甚至稍长时间理论知识学习、职业通用能力与专门能力训练,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此时,他们已面临就业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我们借助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导,由企业经理、一线营销骨干人员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管理团队,结合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内容,校企合作实施综合实训项目。通过实施“促销技能训练”、“营销模拟综合实训”、“营销创业与实践” 等实践学习领域教学项目,使学生熟悉营销工作流程,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向准营销职业人的顺利转变,为预就业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六学期,学生以双重身份(学生与员工)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求进行转企顶岗实习,半年顶岗实习率达100%。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我们组建校企双元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强化过程监控与管理。顶岗实习结束,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企业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考评,学院根据企业评定,结合学生的实结报告,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下转第92页)(上接第48页)

在三年人才培养期间,我们坚持“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实施开放式教学。第一课堂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基础开发的教学项目为载体,使学生获取和掌握营销知识与技能,第二、三课堂则通过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企业实际任务中巩固知识和提升技能。一、二、三课堂的有机结合和联动,构建起专业教学的“大课堂”,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充分适应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营销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走出学校就可以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并能在各方面迅速适应社会。从对往届毕业生所作的追踪调查分析来看,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企业满意度高。相当部分毕业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优秀员工,有的已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还走上所在单位的基层领导岗位。

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凸显职业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6

Reflections o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nder excellent engineers training program

Zheng Jianming, Lu Xiaoming, Liu Changshou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skill and design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in practice teaching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re analyzed and a set of solutions and policie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缺乏,是当今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批评之一,同时也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点[1]。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我校内燃机专业成为首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为使专业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并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内燃机专业以机械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燃烧学等为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均很强的发展中学科[2]。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内燃机技术日新月异,所涉及的理论内容也不断扩充,这与不断压缩的课程学时形成矛盾[3]。在此情形下,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积极创新的实践应用能力尤为重要。目前,我校内燃机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置的相关实践环节有课程实验、拆装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其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实行“卓越计划”3+1培养模式后将被安排到企业进行,学生“真刀真枪”到相关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和工艺方案设计。除采取“3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外,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 实践教学现状

1.1 课程实验

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力图在有限时间内灌输给学生尽量多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实验环节在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环节受到挤压。内燃机学实验项目以配合相关理论学习的验证型实验为主,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综合利用已掌握知识探索未知的求知欲。另外,实验结果在预料之中,难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其“所以然”,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按指令循序完成实验操作,收获甚微。

1.2 拆装实习

目前,为期2周的内燃机拆装实习被安排在内燃机学课程之后进行。内燃机零部件众多,且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复杂抽象,这对初始接触发动机、缺乏相关实物的直观概念与认识的学生来说,理论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困难,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更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由于缺乏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后续的拆装实践过程中,对内燃机结构特点的认识与理解也大打折扣。

1.3 生产实习

内燃机专业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以生产农用多缸柴油机为主的漳州力佳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学生到工厂进行2周的生产工艺实习,主要形式是由厂里技术人员针对机体、缸盖等零部件的结构特点与加工要求,对机加工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随后到生产现场观看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并详细记录各道工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被动地熟悉整个加工流程,并未能根据零部件的特点,深入思索其加工工艺的方案设计,也未能有“顶岗”操作的实践机会。

1.4 课程设计

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以内燃机热力计算为主,教师提供内燃机的相关计算参数,由学生自主完成热力过程计算并绘制相关内燃机纵横剖面图。传统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使学生的绘图能力得到提高。但所设计内容过于单一、空洞,缺乏新意和工程应用背景,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缺乏积极性,甚至有个别学生照抄别人的计算公式,而对计算过程中的参数选取及其内在意义缺乏理解,导致计算结果不合理。

1.5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的1~4周,学生可结合自身情况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也可由学院统一安排到相关企业实习。然而,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沟通与联系,成绩的给定也仅凭一张加盖某单位公章的实习鉴定,学生实习起来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学生到一些不相关的金融贸易类企业打零工,甚至有个别学生干脆不参加实习,而在实习期结束之时找单位盖公章应付了事。此外,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属性,能接受学生到厂参观实习已属不易,更难于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过程中收获极为有限。因此,毕业实习存在难于监管、效率不高、动手机会少等问题。

1.6 毕业设计

目前,毕业设计题目由教师布置,多为改进设计、校核计算或模拟仿真类设计内容。此类课题一般通过计算(或仿真)分析找出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设计后,再通过计算(仿真)分析以验证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此类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存在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对学生实践技能与工程素质的提高相对有限。

2 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2.1 坚持“理论够用,加强实践,二者有机结合”的原则

理论知识是前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学习起来比较抽象难懂,且易于遗忘。若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则可使学生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有益的直接经验并使知识得到丰富和提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鉴于实践教学环节所起的重要作用,应坚持“理论够用,加强实践,二者有机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重组整合,通过精炼教学内容减少理论课时以增加课程实验的学时数,着重增加综合分析性和创新设计性实验内容;注重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如可将2周的拆装实习拆开,分散到理论教学的各个过程中,边拆边学,对着发动机实物结构进行讲解,以便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对发动机结构的认识也更为深入。

2.2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企业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思想库。应坚持走开门办学之路,与企业构筑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既能提高实践技能,又可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校企双赢,是需要校企紧密沟通合作加以解决的课题。在此情形下,可动员和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以便充分利用工厂实习的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顶岗工作能力,解决目前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同时,采用与企业项目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实际产品的工艺设计与改造,可解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的问题。另外,还可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通过介绍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应对方法等鲜活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提高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内燃机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要求教师在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年轻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必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经验。若能组织年轻教师分期分批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则可大大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有了企业的实践经验,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就能紧密结合实际,将很多鲜活的工程实例融入其中,使知识理解起来更为形象和深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可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指导和榜样作用,且有利于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2.4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工程师的任务是发明和创造,因此,创新能力是工程师的灵魂与生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参加机械创新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或教师科研课题,不仅能多方位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与科技创新能力,还能使学生获得敢于挑战、乐于实践,进而实现成功的体验。

3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转变高等学校办学的目标定位。为改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尴尬现状,应坚持“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思路,通过与企业构筑紧密的产学研关系,改革优化并创新现有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高职学院实践教学是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接纳的重要问题,德国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重要指导理论。行动导向强调在行动中学习的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来构建教学体系。[1]

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当根据行动导向基本思想,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进,形成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的单项实习、专项实习和综合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以模具专业为例说明这一实践教学体系框架。高等职业教育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主要从事模具类产品的造型设计、模具设计、自动数控编程和模具加工制造等,培养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基本着眼点。基于此,我们构建基于模具工作过程的单项实习、专项实习和综合实习“三位一体”、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单项实习目的在于形成职业基础能力,专项实习目的在于培养职业拓展能力,综合实习目的在于提升职业生产能力,三个层次的实践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这一核心(见下图)。

(一)单项实习

1.基础实习模块(第一、二学期)。主要有机加工实训、金属切削设备拆装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训、工程制图测绘、计算机绘图、零件检测、模具钳工等实训。这一层次技能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对机械加工设备、机械加工方法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后述的专业专项训练及综合技能训练打下基础。同时每个技能实训项目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基本功训练模块和趣味课题训练模块。例如,模具钳工技能实训分为二个模块:基本功训练模块,主要培养学生零件手工加工技术的基本能力;趣味课题训练模块(划规、榔头的制作等),进一步强化学生手工加工技术的专项技能,学生也可自由选择,自己设计加工方案,自主完成加工工作。

2.提高实习模块(第三学期)。主要有冲压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工艺编制、塑料模具设计、模具拆装、中级技能培训、CAD/CAM实训、数控铣削实训等。教学项目针对的是从事该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等的训练,一系列教学项目的实施,确保学生达到今后从业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标准。

例如,针对模具CAD/CAM工作岗位,我们根据CAD/CAM等应用软件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工作过程要求,设计了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压铸模具等若干个训练项目(如平垫圈模具、花瓶模具、眼镜模具、皂盒、照相机壳、汽车轮箍等)。教学环节的实施完全遵守其工作过程。学生经过上述若干个项目的训练,基本能达到该岗位从业的要求。

这一层次技能训练,要求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规范学习内容和标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专项技能的同时,达到中级工水平。

(二)专项实习

1.校内专项实习模块(第四学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项实习的总体操作流程如下:学生分组下达设计任务书产品工艺性分析确定设计方案CAD模具设计小组内择优选取加工模具模具零件工艺编制模具零件制造模具装配试模、调试试制产品。

为了保证实训质量,学校应当成立一个由多名教师组成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项实训指导小组,实训时间为12周(课内6周,课外6周)。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项实训具体实施步骤及内容:

(1)模具设计与备料。学生报名选择塑料模或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根据报名情况分组并选择设计指导教师。设计指导教师布置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题,每人完成一副模具的设计。备料包括标准模架与模板的定做或非标准模板和标准件的购买。

(2)工艺编制与模具加工。在教师指导下,每组学生选择最优化、最合理的设计图纸,编写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工工艺,分工合作,完成模具加工任务。

(3)模具装配、试模、调试。学校聘请企业的模具钳工师傅进行指导,学生全程参与,进行模具装配、试模,产品质量检测,工艺的改进尝试与模具结构的修正。

(4)总结、答辩。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分析问题,交流座谈,了解学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在实训中完成并提交:小组共同提供加工模具资料一套,包括装配图、零件图、工艺卡、模具成品;组员每人上交各自设计资料,包括装配图、非标件零件图、设计说明书、各自负责编制的工艺卡与零件图、模具制造总结。实训答辩分两步进行,一是小组模具制造答辩,二是个人模具设计单独答辩。

2.校外轮岗实习模块(第五学期)。轮岗实习是在企业中进行。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训练,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指导,受到横向拓宽、纵向延伸的专业训练。这种模式既指有两批学生交替参与,又指不同岗位的交替参与。

指导教师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并且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搭配组建。指导教师应当根据被指导学生不同的实习单位、岗位及要求,会同实习单位确定具体实习内容并拟订实习计划,具体指导学生实习。

顶岗实习的考核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以实习单位的考核为主。

3.职业技能大赛模块(第四、五学期)。职业技能大赛是切磋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提升自我的一个平台。技能大赛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的全方位检验。

在第四、五学期,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先在所有学生中开展大赛培训,培训要以职业岗位中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或任务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激烈的竞争提高自身操作技能。然后通过层层选拔,实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大赛的有机结合。

(三)综合实习

1.毕业设计模块(第六学期)。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化与升华过程。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为适应实际工作和今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选题要在第五学期完成,选题要来自实际,应用性、综合性要强。毕业设计采用基于生产过程的设计模式:产品分析―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装配―试模、调试―试制产品,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图纸真正变成模具,并用模具加工出合格的产品,使毕业设计真正成为学生实际工作前的一次全过程模拟,缩短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2.顶岗实习模块(第六学期)。学生完成单项技能实训、专项实训和轮岗实习后,进行顶岗生产实践。选择专业对口、生产技术先进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为实训基地,使学生获得完整的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的综合训练。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习教学的主战场,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学校的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企业的岗位完全以学生为主运作,他们接受的是实际工作过程的训练,学生的身份就是员工,享受企业员工的工资等福利。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真正体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充分体现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在增加学习内容的同时,相应减少了一些课程的理论学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实际,更有实效,把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实现高职教育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了保证。

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保障

(一)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由学院与企业共同研讨、协商制定。制定培养方案时既要遵从“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认识-提高”不间断的认知规律,更要充分尊重企业的生产规律,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不间断,实施校内学习与企业认识实习、轮岗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形成不间断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实习循环机制。

培养方案中前三学期基本完成专业应知、应会基础知识与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培训,确保前三学期打下高职职业基础,形成本专业基本技能(中级);第四、五学期根据学生个性及职业发展规划,导入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知识及高级技能训练及面向企业的定向培训(轮岗实习),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专业计划的灵活性,强化专业特色;第六学期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顶岗实习),养成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

培养方案压缩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1∶1。原则上定为两周理论、两周实习交替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围绕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与“制造能力”两条主线展开:设计能力有制图测绘、AUTOCAD实训、CAD/CAM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制造能力有金工实习、模具拆装的认识实习、机械加工实习、数控加工专业实训。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只靠学校单方来实施存在很大的难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结合构建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最佳的途径。

高校首先要增加投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要做好设备的整合工作,老设备可用于学生认识、拆装等教学环节。二是要在国内外调研基础上,购置新设备,购置的新设备要有前瞻性、先进性,还要和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新设备不应以验证性为主,而应该具备工艺性、设计性和生产加工性等教学功能。模具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宜设置理论教学区、模拟操作区、操作训练区和产品生产区,形成既是车间又是教室的实习基地格局,实现教、学、做合一,兼有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及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三是设法与企业联合,创建校办企业,达到资源共享、企业和学校共赢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实训或实习得到工厂化生产的锻炼,学到更贴近就业岗位需求的实践技能。四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现场企业环境进行实际加工。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

1.制定激励措施,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机制,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2.校企合作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教育是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育对于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意义重大。通过合作,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问题紧密纳入教学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顶岗生产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选聘为专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

3.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更应当从企事业到学校。从其他行业一线引进工程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等充实教师队伍,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技之长,更从企业带来了新理念,指导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同时对于从企业引进的教师本人而言也是一次质的飞跃,教学相长,理论和实践相印证,也能弥补实践中的不足,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升华。

篇8

会计顶岗实习自我评价范文一:经历了实习,对社会也有了基本的实践,让我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实习期间,我努力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在实习中,我参与了整个会计工作,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亲自动手。

工作中认真作好学习笔记,不断的提高财会知识和政策水平,能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财务政策,方针、制度,使xx的财会工作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进行,从而保证财会工作顺利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

积极工作,我努力完成xx公司的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将影响到xx公司的一切工作,公司制定了财务制度和上报审批程序,我要做到账目清楚,对公司血口做到细致明了,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积极配合公司完成了年度收支计划,为公司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我还认真学习了各类学校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三门财务软件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我还掌握了几个工作要点:

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

2、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

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

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

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

学习与联系当中,我发现 会 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

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计顶岗实习自我评价范文二:一段实习,一种经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校学不到的东西,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我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工作中我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人,来源于 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表现得好别人都看得到,当然表现得不好别人眼里也不会融进沙子.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说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在实习时我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那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会更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有道理的。

这次实习,我对该公司的一些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奖惩分明制度,在我实习期间,让我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在管理体制上,制度明确,赏罚分明,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生产量,减少利润。公司发展上,注重规模效应,培养团队精神。

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虽然实习时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但反过来想,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 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

会计顶岗实习自我评价范文三:我们是初出社会的大学生,对梦想和未来怀有很高的期待,而当前的就业压力和我们自身的实践经验匮乏促使我们必须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不赞成频繁的跳槽,因为那样我们又只能重新去适应另一种工作环境。总是以一种新人的姿态出现在职场是很难有晋升机会的,倒不如选择一个好的起点一步一步往上爬。另外,很多同学在抱怨专业不对口,说想换对口的工作。在我个人看来,对不对口倒不是左右你发展的关键,主要是你所做的工作有没有让你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朱元璋之前做的的是乞丐,放牛娃,可最终他成了皇帝,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了任何事情总是有转机的,现在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以后你做什么。我们公司有很多实习业务员是从大专院校进来的,是具备高素质的劳动人才,然而他们做的工作接近于搬运工,每天搬货,卸货,打电话,接电话,录单,累而且辛苦。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坚持了下来。在人才辈出的深圳,大学生做苦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放弃了就一定是是失败者,坚持了就一定是精英吗?凡事不能一概而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在寻找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如果你认为不利于你的长远发展那就没必要做无谓的坚持,毕竟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坚持下来的人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有耐力,有明确的目标,即在公司发展,从而寻求晋升机会,这也是不错的。每个公司都是惜才如金的,人才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公司在同行业的竞争力,人才是公司的骨干,精英。公司想发展,它就会想办法给好的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而坚持下来的大学生们就有机会争取了。所以坚持了下来的大学生们要大胆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自己的价值。不要害怕挫折和压力,因为每一个工作都是有一定的挫折和压力的,没有任何挫折和压力的工作是没办法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的。如果你满足于一时的安逸那你这辈子可能就要虚度了。

关于职业定位,你想做什么工作以及你适合做什么工作这或许是困扰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时候我们希望别人给我们指点;当然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渐渐培养出自己的能力和对某个行业的感情这样即使没有人指点我们也知道了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更适合自己。如果有人指点的话那是你的荣幸,因为他们根据你的优势给你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关于心态问题,有句话说得好,往事开头难。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不要怕,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多多请教前辈如何解决工作上的棘手问题。也不要轻言放弃,多多坚持一下心态会好很多。如果因为一个困难没法解决就放弃努力,带着一种挫败感离开将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记住:好的态度有利于解决一切问题。

关于思想方面,我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让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每个职业人必须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让自己成为职场上的“东方不败”.固步自封,沾沾自喜,骄傲自大都是要不得的。学无止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就是原则问题,我认为每个人做人都要有原则和立场,特别是像我们从事会计工作的。因为会计工作者要正直诚实,弄虚作假的话只会把自己推进牢房。然后要善良,善良的人是社会的启明星,他们的存在有利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世界上最能温暖人心的阳光。我希望每个人即使受到再大的打击也要一如既往做善良,本真的自己,因为善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应该坚持的一种可贵的品质与修养。

篇9

(1)从知识上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攻关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定出良好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从道德素质讲,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如何挽救道德的缺失,将个人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是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努力思考的问题。

只有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够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只有会计人员全体道德素质提高,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深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才能够发挥得更好。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四、作为一个即将工作或刚迈入社会的新人,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人,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表现得好别人都看得到,当然表现得不好别人眼里也不会融进沙子。

2、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要说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

3、除努力工作具有责任心外,要善于经常做工作总结。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每周做一次工作总结。主要是记录,计划,和总结错误。工作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工作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到更好。

4、善于把握机会。如果上级把一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工作范围的事情交给自己做,一定不要抱怨并努力完成,因为这也许是上级对自己的能力考验或是一次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

5、坚持学习。不要只学习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内部的运作,还要靠外部的推动。要按经济规律和法律规定办事。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当我们把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里我把教育改成知识,我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也许会被淘汰,但那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永远是我们掌握最新知识的法宝。

这一次的实习虽然时间短暂,虽然接触到的工作很浅,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通过实习,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了解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让我更早的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仅仅的一个多月实习,感受颇多,将受益终生!

【会计顶岗实习自我鉴定范文二】 经历了实习,对社会也有了基本的实践,让我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实习期间,我努力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在实习中,我参与了整个会计工作,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亲自动手。

工作中认真作好学习笔记,不断的提高财会知识和政策水平,能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财务政策,方针、制度,使xx的财会工作能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进行,从而保证财会工作顺利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

积极工作,我努力完成xx公司的后勤工作 后勤工作将影响到xx公司的一切工作,公司制定了财务制度和上报审批程序,我要做到账目清楚,对公司血口做到细致明了,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积极配合公司完成了年度收支计划,为公司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我还认真学习了各类学校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三门财务软件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我还掌握了几个工作要点:

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

2、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

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

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

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

学习与联系当中,我发现 会 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

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计顶岗实习自我鉴定范文三】 时间过得很快,为期一个礼拜的会计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从两年前选择学习会计专业到现在有机会真正做账填写汇票并且办理结算业务,都是源于那份对会计工作的热爱。

这一年里,在学校学习到一些会计理论知识,现在看来,理论与实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通过这个礼拜的模拟出纳岗位实习,使我对会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先将所学到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开始单位不会让什么,观察我是否有耐性全身心的投入本行业。

然后是大批量的工作,数量和难度都很大但是要求不高,这是考察我的能力,也让我找到自己的位置。

单位里完全按能力来分配待遇,而不是学历。

社会的准则就是不能劳动的人就是废物,即便你是大学生、文化高、素质高、说话有水平、气质高、斯作等等。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虚心向他人学习有真材实学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基本上能耳目能熟了。

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

通过实践了解到,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

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下面就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实习之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还算扎实,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

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

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实际中学会做账。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会计具有很强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

其一,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

其二,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

其三,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

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

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在登帐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

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

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

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

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

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

不过慢慢觉得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又会左右逢源。

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

清朝改良派代表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

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10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但是目前大多数毕业生还是由于操作能力不够,难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造成了目前的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尴尬局面。

鉴于以上情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工专业在示范专业建设时期提出了校内校外“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群建设方案,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经过5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岗位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连年提高。

一、专业分析与定位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基于目前的社会背景和专业调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确定的专业定位见表1。

二、实训教学模式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定位,要求学生必备的职业技术能力有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三类。针对各项能力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式。

1.基础能力的培养

一般应采用和理论教学穿叉进行,通过随堂实践(包括习题课、讨论课、课内实习、课内实验、边讲边练)达到培养的目的,例如数学计算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技术基础课涉及到的单项实验能力等。要尽可能将部分课堂教学移至校内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实行“教、学、练、做”一体化现场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练结合的教学氛围。

2.专项能力的培养

是在理论教学和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的,例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工程图读图与绘图能力、水文规划与水力计算能力、建筑结构分析与计算能力、土石坝设计、重力坝设计、水闸设计能力等。专项能力的培养应在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环境中进行,有的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有的可以在实训基地完成。训练项目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可以真题真作,也可以“假题”真作。

3.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对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综合利用,主要通过施工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

施工实习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应聘请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与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熏陶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得到全面的实践锻炼和提高。

毕业设计最好能选择真实的生产课题,由“双师型”教师或生产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真题真作,培养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使用技术规范、撰写技术文件、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

顶岗实践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由学校或学生个人联系实践单位,对方一般应有接受学生就业的意向,并明确顶岗实习的内容、指导教师等。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使学生在生产岗位上得到实际训练,完成从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变。在生产中育人,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群建设方案

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在专业教室、试验室等实训基地进行,因此,实训基地应具有仿真的职业环境和氛围、具有可操作性和工艺规范性、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具有适用性和经济性、与专业办学规模相适应、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归纳起来有以下4种情形:

1.校内实训场(例如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钢筋加工厂等)

单一的校内实训场,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机会。同时具有便于按教学计划进行、便于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等优点。但是,对于工程中大型项目如大型施工机械操作、施工技术指导、施工质量监理等等无法模拟,适应不了某一些企业岗位对人才技术的要求。

2.校内的仿真模型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即便到工程现场学生也难以完全了解工程的全部,尤其是工程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现场教学的不足,可以建设专业教室或模型室,通过仿真模型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例如,不同形式的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均可利用实物仿真和计算机仿真。

3.校企结合,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

就是利用企业的生产场所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实训,也可作为企业职工的培训中心、学校和企业的技能鉴定中心。例如,有的学校以当地的建筑质量监督站的建筑材料实验室作为实训基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这种方式,实现校企双赢。

4.依托生产现场建设实训基地

利用企业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亲临生产、建设、管理工作一线,亲身参与生产实践,接触和了解到真实的生产工艺流程,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体验工作的真实环境和氛围,见识在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体会所学专业的实际用途。同时,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可以学习到一线人员的优秀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锻炼在社会上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学生通过产学结合到企业挂职和轮岗训练,个人的能力和表现都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用人单位面前。便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和认可,大大提高就业的机会。但是对于建好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满足学生认识实习和部分生产实训的需要;加上水利工程的特殊性,运行管理受到严格限制,水库调度、闸门启闭等都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实施,因此生产现场实习基地不能满足水利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实训的要求。

以上4类实训场都有各自优势。为了发挥各类实训场的优势,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实训场建设采取校内外“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具体阐述如下:

校内实训场:为了完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通过校企合作,本院在校内建成了鲲鹏山大型室外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该中心有拱坝、重力坝、土石坝、拦河闸、渡槽等27个水工建筑物仿真模型,类型齐全、运行灵活、操作方便,可开出水利枢纽建筑物布置、水闸运行管理等10个“生产性”实训项目,可进行测量员、闸门运行工、河道修防工等水利行业特有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

校外实训场:学院与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简称小浪底建管局)深度合作,在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现场共同建设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小浪底实习基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包括重力坝、土石坝、水闸、水电站、隧洞等典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管理,需要针对以上不同的水工建筑物逐项进行实习。小浪底是土石坝水利枢纽工程,受建筑物类别的局限,不能完全满足该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需要。因此,学院以小浪底实习基地为中心,与周边6家水利水电企业合作,建立了包括故县重力坝、三门峡水电站、洛河橡胶坝、栖霞院拦河闸等6个水利枢纽组成的校外实习基地群。这样就形成了校外“水利工程实习基地群”与校内“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水工建筑物群”“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

四、“双群互补”的实训基地群建设与实践成效

1.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就业

该专业就业率持续上升,2006年,毕业学生770人,一次就业率为90.52%;2007年,毕业学生652人,一次就业率为92.64%;2008年,毕业学生777人,一次就业率为95.11%;2009年,毕业学生663人,一次就业率为95.81%。2010年,毕业学生468人,一次就业率为98.30%。

2.增强了校企合作能力

校企合作先后完成了“浆砌石重力坝特殊问题专题研究”等2项科研项目,完成“禹州电厂流道模型试验研究”等5项生产技术服务项目;参与完成了“渠道维护工”、“河道修防工”国家职业标准修订,主编了水利行业施工员职业培训教材,参与了水利行业建造师考试命题;为河南省和水利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10000余人次。

五、结语

“双群互补”的实习实训基地群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场、校外实训基地、现代化教学手段,力求使实训教学做到三个无缝“衔接”: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课程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衔接;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与就业衔接。从而解决了实训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2] 教高司.关于委托有关单位开展高职高专教育专题研究的通知[Z].[2004]283号.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