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艺术欣赏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6 07:02:22

艺术欣赏论文

篇1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篇2

5、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

6、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

7、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关键词:形式分析意蕴解释价值判断

在常人眼里,画画远比看画难,其实不然。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所以有许多儿童画家,农民画民间艺术家也是文盲;但绝无儿童鉴赏家和文盲艺术家。可见,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绘画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育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鉴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鉴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这种特殊努力呢?

“观千剑而识其器”,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接受。这种接受非观赏接受。象在展览馆看画展,随意遛一遛,大体看一看,有赏心悦目之感即可。我们追求的是鉴赏性接受。在以往的美术鉴赏中,有被戏称为“三段论”的欣赏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的评析。实际上重点放在前两项,后一项是总结、尾声。如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这样的革命历史画,往往把重点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现将在教学中总结的培养绘画奖赏能力的“鉴赏四步法”略作论述:

第一步:简单描述

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以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散步》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张的动作,房屋,地面较特殊的绿色。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只有绿、红、紫三色,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情操:面对作品,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夏加尔的《散步》,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如明代沈颢所言:“看画以林泉之心则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卑”,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浸润和弥散。

美术欣赏课教学

>仍以《散步》为例,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幅画表现的是夏加尔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画在中间,举手托起婚后刚刚生了第一个儿子的妻子,让她在空中自由回旋,以庆祝他们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再通过对个性、思想、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分享画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富有儿童般幻想的艺术魅力。

第四步: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从内容与形式、风格与风味、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可以参考专家对此的批评与评判。而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夏加尔的作品,我们着重于他的独特性、开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篇3

[1]18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高级的潜在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审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当人的其他非审美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之后,那种整合的审美需要才能逐渐被主体意识到,从而化为人们追求美的积极动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便随之产生。但是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又使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一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方向,同时艺术趣味的健康或病态、进步或落后亦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优劣,因而,艺术趣味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中对于艺术趣味的定义如下:“艺术趣味使之人以相应的方式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艺术趣味是个人(社会)艺术经验的概括,主要是在艺术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认为艺术趣味只是派生与艺术客体的品质和与艺术客体接近的强度。在艺术趣味的形成和确立上,许多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点:艺术感知能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美学得出艺术趣味的本性以个人的天赋特性为基础的结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趣味的感性基础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按伏尔泰的说法,艺术趣味是一种特殊的“对艺术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艺术趣味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了艺术经验外,还有个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人一定的社会群体属性和阶级属性、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艺术史上常有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和艺术立场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情况,列夫托尔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亚的创作,斯塔索夫对布留洛夫的回话持批判态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乐。这并不等于说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艺术趣味不高,而是在他们高度发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样性对艺术趣味中的个人判断与集体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千百年来,唯心主义美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从少数人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贵族“艺术行家”的个人主见同“大众”的意见加以对立。但也有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以“多数”表决的方式机械地解决艺术作品价值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能真正决定趣味判断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决于对趣味水平客观的判断,但是要为真正客观的艺术趣味而斗争,必须始终注重讲求论争的文化修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论争者的趣味人格。

通过以上对艺术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趣味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艺术趣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即表现为主体个性的差异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

主体的个性特征,由先天与后天,生理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造成,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差异性又给艺术趣味打上了深刻的印记,使艺术趣味也呈现出个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的差异和内容领悟的差异两方面。主体各感觉器官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感官功能发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形象感知差异的主要生理原因,此外还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如知觉不同,分析型和综合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析综合型对于事物的感知会有不同的结果,即由于生理心理上感知的差异,造成了个体形象感知的差异。再者,由于不同的主体对具体美感对象的态度、关系不同,感受时主体的选择方向、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以及记忆联想的具体内容亦会有很大差别,因而其感受时的领悟和情感反应也就各不相同。同时主体对于某一艺术门类的形成、技巧和手法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领悟的深度。

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主体个性特征的差异,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艺术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定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到时代特定的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会形成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并在这种审美理想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趣味。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心理各相歧异,其艺术趣味也就随之不同。由于阶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同的阶级,以其经济利益为基础,再结合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便形成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亦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

其次,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差异性外,亦存在着共同普遍性。艺术趣味欣赏的主体是人,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做为一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及宗教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其艺术趣味就不能不包含和体现着其特定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共同审美要求和趋向。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也就是说艺术趣味的共同性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中,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亦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趣味。当然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非截然分开,二者相互渗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既然艺术趣味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和优化艺术趣味时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要注意其差异性,又不能忽视其共同性。在优化艺术趣味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优化艺术趣味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知觉则是在感官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和综合的把握,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期待,并形成健康浓厚的艺术趣味。同时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避免停留在庸俗或低级趣味的作品之上,而是转向典雅艺术,从而使艺术趣味得以优化。

篇4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与各类课程

有机结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欣赏课程的有机结合,更为高校非专业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聚集起来,通过整合构成一种声画并茂、视听全面、动静变化的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学习环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富于趣味以及声情并茂的展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中音乐欣赏只靠录音机,美术作品只有少数范图,教师只凭一张嘴介绍分析作品的尴尬局面,使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容纳更多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除了各类艺术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涉及艺术学科前沿和新艺术潮流等信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新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认识艺术、感悟艺术、理解艺术和研究艺术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觉器官,强化了艺术学习的效果。

三是,多媒体技术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多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课堂,比如对于绘画作品欣赏,既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用有关于作品的故事等视频播放展开,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的音乐材料加以展示等,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课程情境,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学环节得以精简,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又可以将经典艺术作品反复呈现,为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提供充足的机会,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课堂内容,既缺少对技术运用前的充分准备和认真思考,又缺乏课后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赏课教学设计时对如何全面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无法展示其更多优势。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艺术欣赏课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备课时教师应将学生实际状况、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通盘考虑进行教学设计,要特别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对教学中不同知识如何展开以及音像图片等信息的穿插运用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媒体制作时必须进行认真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媒体播放和展示的进度,同时可以改变策略,或者采取现场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请同学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问研讨的方式等调整教学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体验艺术作品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加入到对艺术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比如,在讨论戏曲面具创作的基本规律时,通过媒体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面具创作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一认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面具,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开发多媒体艺术实践功能。要改变欣赏课教学中单一地展示音像图片资料、边看边讲解的程式化授课方式,应该在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艺术实践的环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亲自实践,动手画一画才能感受到笔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谐,才能明白构图的独特;拍过照片才能了解光线与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等等。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拍视频制作、卡通动漫的制作以及微电影的拍摄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媒体进行新的绘画、歌曲等作品的创作。这些实践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鉴赏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对美的体验,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造力。

篇5

笔法是书法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法,贯穿于所有书写过程;墨法视书写工具、材料及作品用途的差异而灵活掌握运用,如熟纸不宜用涨墨,碑石书丹可求墨色枯润,而无须浓淡变化,等等。

对联作为特殊样式的古文体,千百年来被广泛书写,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书写对联之于笔法、墨法的要求与书写诗文等一致,章法上却有着自身的特定要求,其幅式、章法受着文体特性和实用功能的双重制约。书法作品意义上的对联,既包含文体及内容,也指其书写形式——区别于中堂、条幅、条屏、斗方、扇面、册页等的特定款式。

作为古文体的对联,源于汉语的对偶修辞,由上古的对偶语演化为对句,随着对仗的完善,从古代骈赋和格律诗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特的文学形式。而以书法为载体的对联(对联书法作品),一方面承载并传达文句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点画、字形、章法所构成的笔墨图像完成自身艺术创造的同时,还必须从外观形式上体现对仗这一文体特征,即求得书写形式上的整齐美、对称美、和谐美,而这一任务便主要通过书写章法的规定性来实现。从而,联文的对仗与书法图像的对称均衡有机结合,互为表里,融为和谐统一、独具一格的对联书法艺术。另一方面,对联的诞生即伴随着实用,并与书法紧密结缘,或者说因为实用产生了对联和对联书法。

古代诗歌、民谣、典籍中均不乏对偶语,律诗中不乏对仗工稳的联句,但书写它们和写其他文字内容在形式、章法上无二致。而五代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句一面世即成为“有史第一联”,原因就在于它独立为用,并贴于门坊、楹柱这种对称建筑物上,成为形式对称整齐,章法独特,文意完整的对联书法作品。

二、对联书法的基本章法

对联书法的对称性可称为“双边对称”,因为它不同于人或动物(或一栋对称建筑),后者每一个体是不可分割的左右对称统一体。对联则由上、下两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合的单联组成。书法对联的传统形式,要求竖排,上、下联左右分列,两行(或两片、两幅)字体相同,字数、字径、幅面尺寸相等,黑白空间分布基本均衡。

基于字数及尺幅,书写形式可分为两行对与“龙门对”两类。两行对单边一行,一般用于中、短联,上联排列在右,下联在左。长联文字多,单联需竖排两行或更多,上联自右向左排列,下联相反,自左向右排列,上、下联行数相等,每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此视书体、风格而定,下文将谈及)。由于两支单联相向相隔,相互对称,形同一道双扇门,故俗称“龙门对”。

上述两种形式为对联的基本形式,也可称基本章法。然而书体及联文内容、艺术风格等因素也会影响对联书法的章法布局,使其在规整、单调的形式中产生一定变化,创作出一些新的格局,这也是繁荣发展联艺、书艺所应了解和追求的。玆分门别类进行分析探讨。

三、不同书体的章法

中国书法包括篆(甲骨文,大、小篆)、隶(汉碑及秦汉简帛书)、楷、行、草(章草、今草)五种书体,它们都可用来书写对联,进行再创作。鉴于对联书法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往往融为一体,为便于观者识读联文,其中楷、隶、行三种字体被书者普遍采用。由于不同书体具有各自的美学特征,本文探讨对联书法的章法,便要了解各种书体的体势特征。

1、楷书

主要指唐楷和魏碑(另有晋人小楷、写经体等),属于规范、整齐、静态的书体。书写对联时,字占一格,一般竖成行,横成列,也可竖成行,横不成列,但字形大小基本一致。若取纵势,则可加大行距,缩短字距,令行气紧凑。也可放宽行距、字距,以求通篇布局疏朗匀停。

2、隶书

成熟定型的汉碑隶书也属整齐、静态的书体,字形多呈扁方,书写对联字占一格,不论正方格还是长方格,都使联文自然成横势,即竖排行间紧密,而字距较大,横列明显,这是隶书特有的章法形式,也可字占扁方格,使竖、横间距基本相等,形成横竖均匀的布局。汉简、帛书字形长短不一,大小参差,有的竖、撇、捺恣纵奇肆,则宜取纵势作书,不求横列整齐,但需上下联行数相等,行距一致,起收基本平齐对称。

3、行书

行书是以楷书为基础,糅入一些草书的写法,化繁为简,点画萦带,字势连绵,笔意活泼,字形大小可随势伸缩,形成美观易识,书写流便,颇具实用与鉴赏价值的书体。因其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体势的动静、流驻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故又有行楷与行草之分。唐书论家张怀瓘对其作了划分:“兼真者谓之真行”,即现在所称的“行楷”,趋于静态;“带草者谓之行草”,趋于流动。若以行楷为联,可参照楷书章法,竖成行,横成列;也可竖成行,横不成列,求其行气紧凑。还可横、竖间距同时适当放宽,章法疏朗萧散,别具一格。行草对联则可利用字势连绵,结体自由活泼的特点,章法上只求上、下联整体均衡,气韵贯通,彼此照应,不求每一字每一局部对称,以便在整体基本对称中尽可能形成参差、错综的章法变化,更好地发挥行草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但要注意上、下联起头平齐,收尾基本一致,不应轻重、疏密、长短过分失衡,致彼此相隔相悖,风格不一,杂乱无章,破坏了对称统一的基本要求。

4、草书

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是汉隶的草书化,书法史上的章草名作有三国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陆机《平复帖》等。其体势特点字字区别,布列整齐,字距均匀,字与字不相连属,体型化扁为方,点画出现圆转、萦带,捺画及部分横画保留波磔,体势静中有动,动静相生。章草写联,章法可参照行楷书为之。

今草承章草遗绪,通过对笔画的简省、连结、形变、偏旁部首符号化等手法变化今楷的体势,略具其形而不失其字。晋代二王父子为行书及今草宗师。今草可每字独立,也可连绵牵带,一笔而贯数字。各种书体中,今草最为简捷流动,最富体势变化。按其书写速度、体势腾挪开合的变化程度,又有小草、大草、狂草之谓。前文谈到书法对联应保持形式上的对称性,故而一般不宜用放纵不羁的狂草书联。小草(包括于右任先生创造的标准草书)每字独立,动中寓静,用以书联,则可参照章草章法为之。若以连绵流贯、起伏迭宕的草书为联,则可参照行草章法,在保持上、下联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发挥草书艺术特色,以求体势的错落开合、节奏的疾徐起伏等变化。

5、篆书

不论甲骨文还是大、小篆,都是各自独立,不相牵连,属于静态书体。其中小篆字形偏长,石鼓文偏方,但字形均大小整齐均匀。甲骨及钟鼎等字与字则有大小、长扁、欹正的差异。其书联可分别参照楷、隶章法为之。

四、款识、题跋、钤印

款识、题跋不属对联正文,但对联书法作品中少不了落款。从内容看,下款落书联者或撰者名,上款一般题受联者或撰者、联文出处、年月等内容。题跋文字内容往往包含联文简要背景材料或必要的说明补充,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从书法角度看,题款本是作品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会起到协调、丰富、完善整体章法的作用。故不能因其不属正文而忽略它,而应将其纳入对联整体章法的创作构思。尽管如此,款题毕竟不属正文,书写对联应主次分明:一是款题字径应明显小于联文;二是书体不能与联文冲突。如联文是楷、隶、篆等静态庄重的书体,则款题除用同书体外,欲追求书意的丰富、变化,最好选用流便的行草书;如联文为行草,则款题一般不宜用篆、隶、楷书。当然,艺事“法无定法”,有时少字的草书联文题以楷、隶小字为款跋,形成大小、疏密、动静对比,亦可达到主次分明,美观醒目的艺术效果。

款题视文字多少而布局。字少者,上款题于上联右侧上部,下款落于下联左侧下部,当代书法家追求作品虚灵与动感,喜将书者落款位置提高到下联左侧上半部;为追求简洁,可不落上款,只于下联落书者名即可(名款可简至1-2字,称为“寒款”)。题跋文字少者可照上述落款位置书之,字多者可题于上、下联文左右两侧;联文字少而幅长者,为避免字距过大章法松散,可题款于上、下联联文下部进行补救。书写龙门对应在上、下联末行下部留足空白,以便落款或题跋,并视字数多少,跋语可一行至数行不等。若空白不够,也可题跋于上联左侧及下联右侧。

篆刻艺术同属国粹,钤印是书法作品不可或缺的形式。对联书法作品中的铃印也属整体章法的组成部分,常常起到调整和完善布白的功能。一般说来,下款钤书者姓名印,还可加盖闲章,可一方、两方,多至三方,首方钤在下款尾部空一字的位置。如下款位置较低,可钤于紧靠款字的左侧。上联右上侧钤引首闲章,如已题上款,则不宜再钤印于款字上方,而可钤于联文右侧下部,位置宜低,不宜与下款姓名左右齐平。印章直径不应大于款字。

五、对联书作章法举异

前面简单分析介绍了各种书体对联的不同章法,据所闻所见及自身创作实践,也有采用特殊款式、章法书写联文的尝试。举例如下:

有龙门对,下联同于上联,从右往左竖行书写,排列一顺风,相互不尽对称;

有名胜联改竖行为横排,上、下联反向书写,如双横匾式左右悬挂,呈横向对称;

笔者自撰警世趣联:“天下为公,切勿睁只眼闭只眼;眼前是福,岂能过一天算一天。”因非实用联,便采用环式特异章法为之,使联文的顶针、回环修辞趋于形式感、形象化;

另撰《〈义勇军进行曲〉赞》联,摘引国歌词语,因系白话,便按新诗竖排,每句一行,构成新章法。

以上属章法变格的探索之作,能否成立让读者认可,自待物议。另有以条幅、斗方、扇面等款式按诗文章法(即竖排从右至左,从头到尾连续书写,不分上、下联)书录对联全文或节录者,以其失去上下联相互对称的基本要求,只能称之“联文条幅”、“联句斗方”、“联语扇面”之类,而非对联书法也。

六、联书合璧相映生辉

篇6

2.发挥社会、家庭、社区的力量,使资源更具完整性。我们注重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源远流长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发挥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如我们联系小满戏社团,请社团的人员为我们介绍小满戏的来源、请家长带幼儿去看小满戏,观察小满戏头饰的装饰物、戏服的图案花纹等,联合社区,采访当地的老人,并从他口中了解更多的民间习俗,如端午节挂彩蛋、穿老虎衣服,二月二吃桂花糕等本地习俗活动;还请民间面塑师来幼儿园传授捏面人技巧,请家长利用周末等带幼儿参观古建筑、各类石桥、先蚕祠,带幼儿品尝家乡的盘龙糕、大麻饼、梅花糕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收集欣赏内容的过程更加贴近生活,更便于幼儿感受和理解。

二、刷选民间艺术资源,使欣赏内容更适宜幼儿

民间美术作品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挖掘有价值的民间美术欣赏内容时,不要一味的求大求全,也不是拿来就用,而是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选择的每一个欣赏内容都符合幼儿的精神需要。

1.选材以生活性、活动性为原则,选择的作品要接近幼儿的生活,才会被幼儿理解和认识,才能引发幼儿进行相关心理、动作活动,使幼儿通过心理、动作等反应更好的来理解作品。如选择幼儿会经常经过的一些古桥,幼儿不仅熟悉,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观察。家家户户节日都要吃的盘龙糕,欣赏盘龙糕的形状、装饰的图案等。

2.要把民间艺术作品欣赏化繁为简,取其精华,选材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为欣赏目的。民间艺术作品生动有趣、自由奔放、色彩绚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美感。这与孩子们平时接触到的儿童画有着很大的区别,从理解到实践再到创造,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取其精华,帮助幼儿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其深刻内涵。

3.选材要摒弃落后的资源,关注积极向上的。只有积极向上的资源,才有利于进行资源创新,使幼儿在原有经验上有提高。如有些民间艺术作品表现出欢庆、美满、喜悦、追求、向往美好等情感,如:“百子图”、“古建筑上的双龙雕塑”、“定胜糕”,这些象征美好愿望的作品,有利于幼儿在欣赏表面现象的同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认识,激发幼儿再创造的热情。

篇7

艺术欣赏是艺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审美或反审美的情感认知特性。即艺术欣赏者首先应以饱满的情怀去感知,把握审美对象的突出特点,力争审美主,客体之间得以迅速地沟通和交流。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不论是艺术家的创造环节,还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都是充满人类独有思想情感的行为。迟轲曾说:“艺术之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有存在的价值,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就在于它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人类团结的手段。”也就是说,艺术行为本身,是具有较强的情感交流,表达特征的。艺术欣赏也不例外,它是典型的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作用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只有当欣赏者有了饱满情怀,才会选择进行欣赏艺术的行为。也只有心存丰富情感的欣赏者才有可能被艺术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激荡起强烈的审美与反审美的情感心理活动,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否则,艺术欣赏者的欣赏认知水平不可能达到与艺术家心灵相同的水平高度。例如,当欣赏者面对意大利画家莫底格里安尼描绘表现的有“罪恶之花”之称的具有“肉感和妖冶”神态的画和面对挪威画家蒙克《呼号》那样似乎使“整个宇宙都处于动乱不安之中”的作品时,心中不可能是平静而没有所感所想的。往往越是情感丰富,越是细腻的人,其艺术欣赏就越深入,最终获得的艺术享受也就越多。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再创造性。有一则记者采访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的报道。该报道说:“告别观众五年的刘晓庆出演《武则天》,引起极大的反响。该剧拍摄中记者曾去拍摄现场采访,刘晓庆直言她要塑造一个‘刘晓庆式的武则天’,现在该剧已全部完成并即将播出,刘晓庆却给我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我塑造的武则天就是剧中的那一个,我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看法,对角色的体现,我都讲的都表现在剧里了。到底演的好坏,留给观众去评价,我自己不作任何评价。这个曾经称自己是中国最好的演员的刘晓庆,居然对自己的最新角色持这种态度,确实令人吃惊。”其给我们一个解释:即,作为艺术创作者本身,若已把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与艺术情思熔铸于具体的艺术作品了,对某一具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也已全部结束。那么,这之后艺术创作者所能作的唯一的一件工作,就是全面地听取观赏者的界论了。可见,欣赏者要力图对创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对其创作的艺术作品本身予以欣赏,理解和把握,不能是被动的。而是需要欣赏者积极能动地去进行再一次地创造性地认知与评价。也就是说,当欣赏者面对具体的艺术作品时,不要企图从创作者或其他艺术消费者,艺术中介者那里去谋取现成的东西,它是需要欣赏者自己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联想力,并综合欣赏者自己拥有的艺术学养和精神品性去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即,欣赏者用自己的所有欣赏知识与能力去直接面对具有可赏性的作品,予以独立地感知,认识,评判,最后获得独有的艺术享受与满足。这样,欣赏者就会获得比他人更为深刻,更为独到的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对作品内涵的诠释和主题精神的升华,有时还会大大超过创作者原有的创作认识范围。只有这样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活动,才是有力度,有水平的艺术欣赏行为。总之,不论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评价是低于或高于创作者原意或他人界论的审美或反审美水平。再创造性特征都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欣赏者自身的艺术涵养和水平越高,其对作品的再创造性力度也就越大。所以,艺术欣赏者应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素养和水平。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由于艺术欣赏个体或群体的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历史时代,教养,个性,艺术才气,艺术理想,艺术欣赏经验,生活经历与年龄心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艺术欣赏结果的差异性。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因艺术欣赏者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所致。换而言之,积极参与与艺术欣赏的个体都是在独立地思考和判断,因此,其结果也自然就存在着不一致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在,首先,欣赏者对艺术形式欣赏感知的差异性。如有的对一条蛇形的曲线,一个倾斜的三角形,一块纯黑色等都具有着深深地情怀和暗恋情结,而有的人则对任意的平面感兴趣。所以,人们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语言要素以及意象的感知,钟爱和评价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欣赏感知差异性。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即是讲,就是同一个内容被不同的欣赏者所感知,也将有不同的界论产生。此外,艺术家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往往能有效地促成艺术家自己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心态的艺术创作方向和创作道路。所以,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是正常的,可理解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艺术欣赏虽有个体差异性。但是,艺术欣赏也有共同性。即人类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论欣赏者个体或群体有多么大而显著的差异,就某一具体作品的整体性精神内涵,艺术意蕴指向和艺术构成形式,语言特点而言,其是有一致性的。也就是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否则,艺术存在的目的就是不可界定的了。从而也就是导致了对艺术的不可认知论的产生。显然,这样的艺术欣赏认识论是既有害于艺术欣赏活动的开展,又有害于人类艺术实践整体性的发展。总之,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对艺术欣赏活动全面认识的补充。其二者之间又是互为补充互为利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8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 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篇9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Www.133229.CoM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 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篇10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