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17:10: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气象生活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
摘要:当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觉察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环境问
题也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如果人类还不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任由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条件,将无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时候,人类应该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思想对于现代人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活方式;合理消费;生态文明
现代生活中,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钱人便有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坏习惯,很
多人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视为其发展的唯一目标。而现代生活,
每个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恶略的空气环境,很多人出门戴起了防
雾霾口罩,很多人选择在雾霾天不出门,但这仅仅是非常自私的
应对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给了我们现代
人很大的启示。
一、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适度消费是一种抑制人们的贪欲,从而避免物质资源浪费的
消费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地刺激人们进行消费,甚至
有时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带动消费。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生产
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生活的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刺激着人们不断地购买满足人们进行
物质享受的产品,形成了人们进行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利用广告来进行宣传,刺激人们进行
消费;利用买赠、打折等促销方式来促使人们为了眼前的便宜来
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使消费量不断地扩大,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自
然资源的占有不断扩大,这种不必要的扩大最终必将破坏自然系
统的良性循环。
我们提倡合理、适度的消费也绝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要使消
费更加的科学,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度消费的目
的就是使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在能够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们的消费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后,还一味
的、无休止地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这就是不合理的消费。这种
贪欲将造成物质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
康。所以,人类要认识到“消费必然带来幸福”这种说法的错误
性,认清自然界对人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消费
无限、贪欲无度等理念,确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合理消费是一种健康、理性、有节制、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的消费。合理的消费反对人们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反对奢侈、
浪费。它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在强
调合理的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提倡以知识等智力资源为主要
依托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费。
合理的消费也是一种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热爱自然、
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它不仅指对符合环保要
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绿色产品的消费,也包括一切对
资源环境的无害的消费。绿色消费既可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有
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又有益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
护,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所以,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消费方式,努力将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
的新时尚。
二、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效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活方式,认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获得多大限度的物质享受,
也就是人对物占有多少。因此,人们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而
不惜花费自己劳动所赚取的报酬来换取物质上的无尽的满足。人
们对物的占有也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
人们的这种对物的占有欲是无限的,这种无限度的占有欲势必会
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缺乏。如果人们任由这种占有欲无限的增
长下去,必将有一天自然资源会枯竭,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生态文明提倡的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摒弃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把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这一庸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而是提倡“更好”与“更
少”相结合,意思是指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坏环境
的好产品。即使是人们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实现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这一提法是生态学
者高兹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人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
可以量化,认识到金钱并不能购买到一切东西,认识到不能用金
钱购买到的东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最必
不可少的东西之时,‘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也就从根本上动摇
了。”
1在这里,高兹实际上是表达了劳动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满足感也不应该全部来自于对物的占有,而是供人们自由支配
的时间这一寻求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的
重要性远远超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相反,如果人类
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无度地占有自然资源,当人类的索取、破
坏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时,自然界就将向人类进行报复。严
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时,人类
与自然都将不再存在,就更谈不上人类的劳动换来的物质满足和
人类的自由时间追求的精神满足了。
面对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从我
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生存的意义,放弃对物的无
限占有欲望,关心和关爱他人和物种的生命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环境,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协调发展,我们每
个人将会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58-1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而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在给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履行环境教育这一新的职能,寓环境教育于地理教育之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作了以下尝试。
一、挖掘教材内容,实施环境教育
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河流、湖泊、森林、气候、沙漠、矿产、人口等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进行环境教育的丰富内容。在教学时要始终注意深入研究教材,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是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例如,讲授黄河时,要说明黄河及流域概况的知识,同时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历史上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的开垦,毁草弃牧,毁林种粮,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变成了中国的忧患。同时介绍,党和国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教育,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
二、联系学生实际,实施环境教育
进行环境教育,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把教材内容和当前国内外以及当地周围的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联系起来。在讲述土地荒漠化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内蒙古大草原正在遭受着人为的劫难:内蒙古8800万公顷草原已有3900万公顷沙化退化,并且沙化面积正以每年8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迄今,400万公顷已完全荒漠化。
在谈到环境污染这个问题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典型案例。例如,18世纪末英国产业革命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使1873、1880、1892年曾在伦敦发生3次由于燃煤造成的烟雾事件,主要是由于燃煤产生的大气烟尘及二氧化硫,死亡约2800余人;1905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又发生过一次烟雾事件,死亡1063人。这种情况屡有出现。在一次次血的教训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而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采用多媒体手段,实施环境教育
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单凭口头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或在他们心中产生震撼。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把有关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播一些录像,加深学生的印象。
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能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例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北京沙尘暴”等一些录像,观看了形象生动的视频材料,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明白人类滥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当灾害发生时,它给人类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惨痛的。然后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班级里倡导节约用纸,积极回收废纸,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植树造林”。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再结合实际,达到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的教学效果。
一、西安鼓乐研究专题
本届年会之召开地,无疑是西安鼓乐得以列为专题开展研讨的便利条件。事实上,学界围绕西安鼓乐的研究既往多集中于鼓乐乐史、乐谱、乐器、音乐形态、曲词学等方面的考证上。在本届年会上,以西安音乐学院教师为主体发表的论文显示出了东道主对本地传统乐种的一致关注与细致研究。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突破,既有新的学术成果表述,还不乏新的研究理路展现。
冯亚兰《关于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研究――准确合理科学地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指出近年来西安鼓乐谱记译中,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要与艺师们韵曲或演奏的音响效果相符,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既要与传统乐学、律学理论相符,更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如民间乐社在演奏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将译谱工作做得更准确、合理。焦杰《长安古乐七音十簧笙及其四调的由来》认为西安鼓乐所用十簧笙虽然缺簧少律只能吹奏骨干音,但是因为简单易学便于在民间鼓乐社推广,所以在历史的选择中成为了鼓乐社的主要乐器。牛玉冰《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音乐研究》分析了鼓乐社、铜器社念词的音乐形态和受众形成的原因。
不同于上述基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叶明春《论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围绕鼓乐的表演形式、乐社民俗与宗教活动、鼓乐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尝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西安鼓乐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或兼顾审美与实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程天健、王晓平合撰《生命为鼓乐燃烧》,从李石根出版的《西安鼓乐全书》价值意义出发,肯定了这位毕生致力于西安鼓乐研究的学者奠定的“西安鼓乐学”基础及倡导创立长安乐派等贡献和意义。
二、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
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是本届年会的重要预设主题。近年来,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下境地堪忧,对现有传统音乐文化现象生存状况做田野调查、研究其保护与传承是颇受关注的论题。在本届年会上有十余位学者围绕这一专题,无论是音乐文化现象本身或研究视野,还是对文化现象背后音乐本体、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问题所做多元分析的方法都有新的突破。
河北大学齐易等通过对端村音乐会样本从不同观察点上展开,讨论传统音乐克服阻力适应新环境的可能性。针对至今仍然活动的10家端村音乐会样本,看到由村中年轻人积极推动、老艺人全力配合而恢复起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经验。包头师院李红梅《“族群语境”中的仪式音声展演与文化认同――以成吉思汗陵2012年“春节”祭祀仪式音声为例》,记录其对成吉思汗衣冠冢的祭祀活动现象学考察结果,系统展示“守陵人”达尔霍特族群图特的祭祀传统,探究音声在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的符号意义和象征功能。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文慧《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声的个案调查》则通过记录一名萨满帮助其弟子举行“供奉希图根”仪式的过程,看音乐在萨满祭祀活动中的作用。包头师院姜晓芳《内蒙古包头市梅力更召庙嘛尼会仪式音声调查》,以唯一的蒙语藏传佛教寺庙梅力更召庙举行的诵经仪式作为研究对象,对仪式活动中的音声进行分析。
吴燕村《蓝田晋化现存水会乐社音乐形态考察》,集中于流行在陕西蓝田民间的水会音乐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指出商业化时代舞台表演对即将消亡的民间音乐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及不利影响。兰州大学燕仲飞《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现状调查》从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的流传形式、艺术特征、仇池山歌与洮岷花儿的异同性、仇池山歌的传承与保护角度,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古老氐族文化遗产。洛阳师范学院马春莲《口头传统艺术中的“规则”: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对洛阳大鼓的祭祀、演出程序,音乐、描述的范式进行总结。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华的《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的调查与研究》,记述榆林市鱼河堡府城隍庙正月社火祭祀,对祭祀的仪式流程和所用音乐进行研究。樊家城《黄土高原地区民歌的生存与传承》对黄土高原民歌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王雪《20世纪传统音乐资源进入高校的启示与反思――以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传承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了丁喜才从民间舞台到高校讲台的过程,研究分析如何建立常态化的渠道吸收民间艺人进入学院的教学。
三、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
在乐律研究方面,扬州大学刘永福《端正学术心态,解悟“同均三宫”》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同均三宫”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由黄翔鹏创造性地提出的概念,在作者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有的历史原理。河南大学王亚丽《以音阶问题为核心的豫剧宫调探究》在对豫东调、豫西调中fa的音位进行考证后,基于两种调的音级性质的分析,得出豫剧音阶是自然七声,属于清乐音阶的结论。
从乐种综合研究来看,河南大学杨善武《从陕北民歌同源变体关系看苦音宫调的构成》,通过列举几首民歌,指出陕北民歌许多曲目都是同一种曲调通过调性的变换而来的,即同源变体关系。中国音乐学院徐天祥《“风搅雪”音乐现象研究》一文,摄取传统音乐中广泛存在的“风搅雪”音乐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山西陵川县鼓书《王祥卧冰》为例分析当下“风搅雪”的特点。沈阳音乐学院关意宁通过其所记录的1000对平调上下句以局外人客观的视角考察陕北说书。成文《调――陕北说书音乐基本形态研究》研究了陕北说书的板式、典型调、变化等。
四、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
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其实质融合了诸如戎、氐、羌、匈奴、夷、鲜卑、党项、突厥、乌孙、回纥等多民族文化因子,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复杂多元的文化结构。对这一文化结构的厘清抑或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素来是学界趋之若鹜的焦点和热点。本届年会中有多位学者从民族源流、地理动因、基音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其中既有理论上对区域音乐分布进行整体研究的,又有基于某一具体音乐文化事象的微观观察。
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指出旋律音调结构是在特定的音阶调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音调结构原则,反映了一些民族地区音乐语言的特点,其民族文化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共同文化”的象征,即无论历史发展与变化,同源民族在各自的民歌中都会尽可能保存共同的典型性腔音列。西安音乐学院陈慧雯《区域文化生态中的陕西戏曲》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对陕北、关中、陕南的戏曲文化进行考证,认为陕西戏曲的同源演化使陕西地方戏曲声腔形态具有共性。中国石油大学刘清《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形成的地理动因初探》从黄河地理特点入手,分析了山东滨州、东营两地民间音乐的分布特征和特点。武汉音乐学院毛璐《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史前乐器考》从声学原理着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笛、响器等九种乐器按照类别对出土地点、出土数量、乐器结构进行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李敬民《区域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文化区划为例》以淮河地区戏曲、曲艺的分布为例,讲述了区域音乐传播特点和研究方法。
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陕西民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比较与分析――以闹秧歌、闹社火为例》以秧歌社火为切入点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环境因素和民俗因素是影响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发生风格变异的决定性因素。曾金寿《“木卡姆”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大的文化现象去看“木卡姆”的分布,指出“木卡姆”文化传播因阿拉伯地缘文化与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混合而完善,丝绸之路带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最终成为遍布北非、中亚、西亚、新疆等地的文化现象。山西长治学院董郑峰《传统音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以上党梆子为例》以音乐传播学的视角研究上党梆子,并对其传播地域局限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包头师范学院贺宇《跑圈子秧歌与当地二人台之比较》对二人台艺术舞蹈的来源及曲调、唱腔、器乐伴奏等特点进行了研究。
为期三天的论文每天皆精彩纷呈。笔端难以叙尽,只能略记如上。回望本届年会,代表们围绕黄河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现状发表的讨论,是近年来学界的思索方向的缩影,从内容上开拓了与会学者的视野,从方法上深挖文化现象,彰显了跨学科、重深度的良好趋势。特别是年会期间组织举行的秦腔《杨门女将》演出,以及由西安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和西安音乐学院鼓乐艺术团联袂献演的“鼓乐专场音乐会”,既让代表们领略了来自民间的淳朴乐韵,又感受了学院派在挖掘整理传统音乐文化上的独特理解。
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及持续化。2l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科技翻译是把国内外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科技翻译作为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学习探讨包容吸收他人先进技术的一座桥梁,在促进国际信息交流乃至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翻译也将融入国际市场。科技翻译应如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科技翻译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从新经济时代下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新挑战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科技情报翻译的大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的挑战
科技翻译就是把国内外高新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地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科技翻译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水平。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的科技翻译,机械工业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将图纸技术资料的翻译、转换作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将翻译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二战后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大量翻译转换、消化吸收,提高了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所以认真研究科技翻译工作,提升科技翻译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因此,科技翻译要向信息嘏务业延伸,科技翻译人员必须树立为科技服务的意识,将有应用前景的科技资料翻译整理出来,供科技人员参考和领导决策。这就要求加强科技翻译队伍的组织领导,打破效率低、分散和个体操作的小作坊翻译方式。加强横向联系,逐步形成翻译网络和群体优势。与此同时,要加快提高科技翻译人员的素质,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提高翻译效率。科技翻译作为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全球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对科技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须有一支熟悉翻译资料的背景知识和专门术语、具备广博的科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科技翻译队伍,才能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目前在我国翻译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科技翻译工作者,与目前市场经济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也是科技翻译工作者。然而,当前科技译文的质量仍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科技专业知识更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
1.科学素养
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人员应有科学意识,知识渊博,涉猎多门学科,了解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知识、概念、术语不断涌现,同一单词在不同领域里表达不同的意思,专业不同,意思迥异。如:leader,(机械)导杆,(电力)引线,(电影)片头。因此,如果没有广泛的科技知识,不掌握较多的科技词汇和专业知识,从事科技翻译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是由科技翻译的多学科性质决定的。如果不熟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翻译好有关该学科的资料。要译好有关学科的文献(如论文、技术资料、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产品说明书等)将是困难的。如commonlaw应译为普通法,而不懂法律的译者会译为共同法。把“胃舒冲剂”译成“stomachcomfortablelotion”,则大错特错,贻笑大方。造成这种误译的原因就是译者对专业术语不熟悉,对专门术语信手乱译、乱造词,使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再如水利水电行业涉及水文学、气象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量学、水力学、岩土力学、电工学和土木建筑等基础科学,及与水法、水利规划、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利机械、机电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高压输电、电信、计算机、大坝监测等几十门专业。要做好水利水电方面的科技翻译,译员应熟知上述专业知识,译文读起来才有专业味道;否则,不能充分体现技术文献中的“科技语言”,影响译文的表达和质量。
2.专业能力
(1)表达和理解能力
表达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的深浅正确与否影响译文的质量。对原文的理解越透彻,对原文所体现的专业知识了解得越深入,译文的表达就越确切。只有通过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才能产生好的译文。如:electricityisaveryusefulservantwhenitiskeptundercontro1.如把该句译为“电受控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仆人。”说明译者没有准确地理解原文、选择词义,表达也就欠妥。根据上下文,该句应译为“电在受控时才能很好地为人类服务”。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译的首要条件。理解并不是翻译,只是翻译的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辨义为翻译之本,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和开端,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对原出谬误的理解,结果必然是谬误的表达。只有在正确、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前提下才能谈表达。表达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翻译应重理解、次表达。法国释义派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提出对原文“理解一一脱离原文的语言形式一一表达”这一翻译程序。就语言本身而言,理解其表层意义不难,难的是理解其深层意义、联想意义,难在“言外之意”。
(2)词义选择能力
一词多义在英语中很普遍。译者要根据内容和所属专业从诸多义项中正确选择词义。由于所属专业不同,同一科技词汇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即使属于同一专业,同一科技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如:eachinstrumentisconnectedviatwoplastictubestoareservoirlocatedatahighereleva-tionofthehil1.这句中的reservoir为“蓄水池”,而非“水库”。再如joint(建筑)接缝;(医学)关节。在新经济时代,出现大量科技新术语。由于科技翻译要译出前沿的新科技成果,新信息密集,往往没有现成的详细资料可参考。有些词在辞典里也无法查到,如memetics这一语用学新术语,原指生物学上因模仿而扩散,转指在媒体的扩散作用下语言的传播,这就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创造性地翻译,音义结合创造性地译为“模因论”。有些词即使能查到,却在专业上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时,译者应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根据资料的上下文进行辨析、判断,正确地选择词义,准确地翻译科技术语。
(3)驾驭译出语和译人语能力
新经济时代要求科技翻译人员精通译出语语法包括词法、句法和惯用法,并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翻译技巧。科技资料译文的读者多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因此,译文要符合专业说法,才能不隔,不致雾里看花,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翻译技巧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三种:推敲词义、组织句子和正确表达。如:将transferswitching译成“转移开闭”,会使读者不解其意,按专业说法应译成“倒闸操作”。再如:
relayingofsinglebusisrelativelysimplesincetheonlyrequirementsarerelaysoneachofthecircuitplusasinlgebusrelay译成“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故仅需要每条线路上的继电保护和单母线的继电器。虽然专业人员能从译文中猜出其意,但译文不符合专业说法。因此,这句可改译为“因仅需对每条线路和母线进行继电保护,所以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意思显豁,易为专业人员理解。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表达方式不同,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流畅,需按照译入语的习惯适当增词或减词。例如in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electircityisgeneratedduirngepakhour.“抽水蓄能电站在高峰用电时间发电。”“用电”这个词不能少(指用电高峰时间而不是其它时间),虽然原文并无该词。那么为什么原文不写成power—consumingpeakhour呢?这是因为原文作者认为在特定的上下文,读者能意会高峰时间指的是什么,但翻译后译文读者不一定能意会。为了清楚,还是增词为好。
翻译是一种语言实践,总有一些规律可循。翻译技巧就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科技翻译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这些规律。译人语是要和读者见面的翻译终极产品,所以,译者的译入语造诣对译文质量起关键作用。科技翻译人员应能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技术内容和语言风格。在深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还应熟练掌握译人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才能得心应手地选词、造句、组织译文,使其“准确、通顺、得体”。如:furtherdevelopmentininstrumentationtechniquesiscertaintobeveryrapidbecauseoftheincreasingmeasurementandcontrolofphysicalvariablesinawidev arietyofapplica-tions.“由于对测量和控制各种用途的物理变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仪表制造技术一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脚。此译文恰当地应用汉语成语,使译文通顺得体,形象生动。
3.科学态度
翻译是一次再创作。科技翻译要求采用专业术语,译文应概念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如:anumberoftheselfatpacksarepositionedatthecorrectacoustic centerson atemplatewhich formshtesubma—rineinterface.mountingnadbacking.这句话包含很多科技概念,专业性很强。要传达它的信息,须有严谨的治学精神,请教专业人员,查阅大量资料,刨根问底,弄懂概念,扫除技术障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若干个水听器扁平组件装在模板的声学中心,模板充当(模块的)支架和背衬,与潜艇舷面交接”。鲁迅在谈到翻译的甘苦时曾经说过:“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无须构思。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来,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要开箱子的钥匙。这段话不仅说出了翻译的艰难,更反映了鲁迅对待翻译的认真态度。
4.创新精神
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和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特征。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是新颖、快捷、实用。科技信息是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信息工作要针对性地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出国内外的先进科技信息。这就要求科技翻译人员善于捕捉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判断、分析、发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应对信息敏感,有洞察力。
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活动场所,也给人类衣食住行,发展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等各项事业提供了土地、阳光、空气、森林、矿产等种种能源和资源,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不断的扩大和加深,常常是为了眼前的、短期的利益,严重污染损害环境,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陆地污染到海洋、大气、南北两极,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更显紧迫。基于这一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书四册,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
二、结合地理学科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1.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环境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单凭口头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或在他们心中产生震撼,那么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如把有关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播一些录像,加深学生的印象。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能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南方的冰雪灾害”、“北京沙尘暴”等一些录像,观看了形象生动的视频材料,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明白人类滥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当灾害发生时,它给人类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惨痛的。然后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班级里倡导节约用纸,积极回收废纸,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植树造林”。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再结合实际,达到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教学效果。
2.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地理课堂中,当分析有关地理问题时,可通过阅读、绘制地理图表来解决,这样能为我们发现环境问题或解决环境问题带来许多方便之处。如在讲解“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从其覆盖面积、储量、水循环方面上看,可以说水是取之不仅,用之不竭的,但当我们把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按所占的比例用扇形统计图绘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其实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微乎其微的,又加上人类肆意污染水、浪费水,导致全球水危机,可再生的水资源最终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导致地球水枯竭。地球上的水资源除了储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通过计算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资源,再结合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概况,就可以发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不乐观,华北地区缺水相当严重,可以这样比喻:如果全世界平均每人拥有一桶水,那么中国平均每人只有一盆水,而中国的华北地区平均每人只有一杯水。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们应该关注我们的水资源问题,讨论缺水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呼吁大家要节约用水,不污染水,采用跨流域调水等方法来解决缺水问题。学生思维活跃,再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好行为。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并发动他们把这样的好方法加以推广。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在地理中渗透环境教育,课堂的理论教育必不可少,但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得到亲身的体验,从而加强环保意识。如:组织学生对当地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环保调查报告。例如:在讲:“我国的水资源”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堂上强调水资源对环境、经济的影响,课后我带领学生到县造纸厂所排放污水的小河去考察,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大家分工合作,收集资料,采集样品,分析资料。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这条小河水质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环境问题是否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正确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样结合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教学,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环境意识。
4.结合某些环保专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气象日、水日等,都是世界组织或国,家指定或联合国确认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良好的生存条件而呼吁人们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当我们把《地球上的水》、《天气与气候》、《自然资源》等一些单元或课题结束后,可结合某些纪念日的主题、,组织学生积极撰写小论文或绘制漫画、拍摄身边环境的有关照片等,在课上进行交流、探讨。如“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生命之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绿色家园”等,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评比,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
三、结语
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环境教育迫在眉睫,我们地理教育在教育中应担当重要的责任。因为地理教育有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丰富的环境知识内容是中学地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重要渠道。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他们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振强,孙铭明.环境意识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冯灿明,张文军.江西教育科研,2001,(12).
[3]齐淑艳.山东教育科研,2001,(5).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活。把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个体的可能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他们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二、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程是涵盖了社会生活在内的综合学科,很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只有联系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学生才会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进行学习。
(一)联系生活立体化。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进行品德修养的基础。我们不能知性地将其分割成碎片,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要注意其立体性、系统性。
1、联系学生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其间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
2.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是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有说服力。
(二)、教学环节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融会贯通,无论是课首引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都应体现生活特点。
1、课首引入生活
思想品德课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与技能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德性的过程,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在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据此,在课首一环,就应走进学生生活,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孕育相应的课题意识。具体可采用如下四种方法。
(1)、呈现法。即在课首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例如《做情绪的主人》的课首,直接引入生活事件――期中考试后,今晚要开家长会了,而自已的考试成绩又不理想。在吃晚饭时,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你做事情的效果怎样?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又会怎样?像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直面自已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思考情绪问题,无疑有助于课题意义的展开。
(2)、游戏法。即在课首以游戏为中介,以搭起教学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如《独特的你》的课首,先让学生玩“猜猜他是谁”游戏――每个同学各写出本班一位同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然后让同学们猜猜他或她是谁?这一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自已的独特,也认识到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应珍爱生命,并根据自身的独特性去选择适合自已的人生之路,从而让学生带着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思考进入到新课题的学习中。
(3)、唤起法。即在课首引发学生回忆,反刍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新学校新生活》的课首,我们尝试着让学生重现已往小学生活的画面,回忆自已小学老师、同学之间的一言一行,再闭起眼睛体验走进新学校的第一天生活。使学生在回忆、体验和比较中发现初中生活中吸引他们的人、事、物,激发他们对新学校生活的热爱,从而激活学生已有表象,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开启新课。
(4)、倾述法。即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让他们倾述个人生活中的亲历亲为和感受体验,借助学生富有童真、童趣的真情表达,很自然地营造主题所要求的情感氛围。与课题有关的讲叙、讲演、朗诵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式。
2、课中展开生活。
坚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自主活动为载体,注重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促进其德性的自我建构,就象打开了一面生活的画卷,让学生走进去,开始活生生的生活。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
(1)、活动一感悟。关注学生的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因为生活是通过活动展现的。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学生在课中的“学”,主要是主体性参与,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既用脑想,也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
(2)、互动与生成。课中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包括双向和多向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借助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状态、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只要教师加以引发、利用和整合,就能促进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
3、课尾延伸生活
学生品德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德性渐进发展和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这种思考,一节课的课尾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总的说来就是注重与生活实践接通,回归到生活中,为学生行为践履提供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表现平台。
(三)体验生活多样化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本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本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走访、调查、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教材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就是在头脑中把它还原成客观现实的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教材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教材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所学内容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4、写一写,感悟生活。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管是从书本得来还是从教师得来,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还是同学、家长处得来,很多都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或者说只能是感性的认识,这就有必要让他们整理归纳,概括总结,以小论文或有感的形式写出来,既可以留作资料,也可以推荐到班级、学校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一来使他们的认识达到理性的升华,感悟生活;二来可以体会成功喜悦,提高积极性。
(四)、教学细节生活化
1、师生关系生活化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按照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建立“倾听与共舞”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同时,“蹲下身”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政治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只有用生活化的语言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才有亲切感,才会有心灵的碰撞。
2、目标定位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及持续化。2l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科技翻译是把国内外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科技翻译作为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学习探讨包容吸收他人先进技术的一座桥梁,在促进国际信息交流乃至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翻译也将融入国际市场。科技翻译应如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科技翻译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从新经济时代下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新挑战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科技情报翻译的大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的挑战
科技翻译就是把国内外高新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地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科技翻译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水平。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的科技翻译,机械工业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将图纸技术资料的翻译、转换作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将翻译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二战后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大量翻译转换、消化吸收,提高了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所以认真研究科技翻译工作,提升科技翻译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因此,科技翻译要向信息嘏务业延伸,科技翻译人员必须树立为科技服务的意识,将有应用前景的科技资料翻译整理出来,供科技人员参考和领导决策。这就要求加强科技翻译队伍的组织领导,打破效率低、分散和个体操作的小作坊翻译方式。加强横向联系,逐步形成翻译网络和群体优势。与此同时,要加快提高科技翻译人员的素质,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提高翻译效率。科技翻译作为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全球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对科技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须有一支熟悉翻译资料的背景知识和专门术语、具备广博的科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科技翻译队伍,才能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目前在我国翻译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科技翻译工作者,与目前市场经济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也是科技翻译工作者。然而,当前科技译文的质量仍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科技专业知识更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
1.科学素养
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人员应有科学意识,知识渊博,涉猎多门学科,了解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知识、概念、术语不断涌现,同一单词在不同领域里表达不同的意思,专业不同,意思迥异。如:leader,(机械)导杆,(电力)引线,(电影)片头。因此,如果没有广泛的科技知识,不掌握较多的科技词汇和专业知识,从事科技翻译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是由科技翻译的多学科性质决定的。如果不熟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翻译好有关该学科的资料。要译好有关学科的文献(如论文、技术资料、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产品说明书等)将是困难的。如commonlaw应译为普通法,而不懂法律的译者会译为共同法。把“胃舒冲剂”译成“StomachComfortableLotion”,则大错特错,贻笑大方。造成这种误译的原因就是译者对专业术语不熟悉,对专门术语信手乱译、乱造词,使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再如水利水电行业涉及水文学、气象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量学、水力学、岩土力学、电工学和土木建筑等基础科学,及与水法、水利规划、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利机械、机电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高压输电、电信、计算机、大坝监测等几十门专业。要做好水利水电方面的科技翻译,译员应熟知上述专业知识,译文读起来才有专业味道;否则,不能充分体现技术文献中的“科技语言”,影响译文的表达和质量。
2.专业能力
(1)表达和理解能力
表达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的深浅正确与否影响译文的质量。对原文的理解越透彻,对原文所体现的专业知识了解得越深入,译文的表达就越确切。只有通过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才能产生好的译文。如:
Electricityisaveryusefulservantwhenitiskeptundercontro1.如把该句译为“电受控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仆人。”说明译者没有准确地理解原文、选择词义,表达也就欠妥。根据上下文,该句应译为“电在受控时才能很好地为人类服务”。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译的首要条件。理解并不是翻译,只是翻译的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辨义为翻译之本,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和开端,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对原出谬误的理解,结果必然是谬误的表达。只有在正确、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前提下才能谈表达。表达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翻译应重理解、次表达。法国释义派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提出对原文“理解一一脱离原文的语言形式一一表达”这一翻译程序。就语言本身而言,理解其表层意义不难,难的是理解其深层意义、联想意义,难在“言外之意”。
(2)词义选择能力
一词多义在英语中很普遍。译者要根据内容和所属专业从诸多义项中正确选择词义。由于所属专业不同,同一科技词汇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即使属于同一专业,同一科技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如:Eachinstrumentiscon科技翻译“蓄水池”,而非“水库”。再如joint(建筑)接缝;(医学)关节。在新经济时代,出现大量科技新术语。由于科技翻译要译出前沿的新科技成果,新信息密集,往往没有现成的详细资料可参考。有些词在辞典里也无法查到,如memetics这一语用学新术语,原指生物学上因模仿而扩散,转指在媒体的扩散作用下语言的传播,这就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创造性地翻译,音义结合创造性地译为“模因论”。有些词即使能查到,却在专业上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时,译者应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根据资料的上下文进行辨析、判断,正确地选择词义,准确地翻译科技术语。
(3)驾驭译出语和译人语能力
新经济时代要求科技翻译人员精通译出语语法包括词法、句法和惯用法,并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翻译技巧。科技资料译文的读者多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因此,译文要符合专业说法,才能不隔,不致雾里看花,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翻译技巧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三种:推敲词义、组织句子和正确表达。如:将transferswitching译成“转移开闭”,会使读者不解其意,按专业说法应译成“倒闸操作”。再如:
译成“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故仅需要每条线路上的继电保护和单母线的继电器。虽然专业人员能从译文中猜出其意,但译文不符合专业说法。因此,这句可改译为“因仅需对每条线路和母线进行继电保护,所以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意思显豁,易为专业人员理解。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表达方式不同,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流畅,需按照译入语的习惯适当增词或减词。例如.“抽水蓄能电站在高峰用电时间发电。”“用电”这个词不能少(指用电高峰时间而不是其它时间),虽然原文并无该词。那么为什么原文不写成power—consumingpeakhour呢?这是因为原文作者认为在特定的上下文,读者能意会高峰时间指的是什么,但翻译后译文读者不一定能意会。为了清楚,还是增词为好。
翻译是一种语言实践,总有一些规律可循。翻译技巧就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科技翻译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这些规律。译人语是要和读者见面的翻译终极产品,所以,译者的译入语造诣对译文质量起关键作用。科技翻译人员应能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技术内容和语言风格。在深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还应熟练掌握译人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才能得心应手地选词、造句、组织译文,使其“准确、通顺、得体”。如:由于对测量和控制各种用途的物理变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仪表制造技术一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脚。此译文恰当地应用汉语成语,使译文通顺得体,形象生动。
二、减少层次,降低难度。过去的教科书往往从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出发。因此,篇幅长,分量多,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学生实际,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新教材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深入浅出地介绍新的地理学科理论、观点、方法和问题的同时,删繁就简,适当降低难度,对于一些难点。或者舍去,或者改为选讲。例如,世界地理内容结构由原来的四个层次减化为三个层次,讲授国家由40多个改为10余个,地名、数据也大大减少。这样,学生不必在有限的时间内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记忆地理材料,而有较充足的时间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技能训练。以前的大纲中虽然提出了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但不具体,由于教材的关系,很难达到目的。义务教育大纲对各部分内容都提出了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和思想教育要求。为了达到把技能训练要求落实到各部分教学内容中去的目的,新教材设立三个小栏目,分别为“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重在思考、启迪。
其中的问题,有的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的是为联系实际而设立的。通过“想一想”,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做一做”重在实践、运用,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小制作,以及一些读图、计算练习。“读一读”重在拓宽知识、激发兴趣,选择的文章多为与课文密切配合、短小精悍的短文。
四、图象的改进和创新。地理教材中的图象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地理景观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原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旧教材中的各类图象(彩色、黑色照片、素描画等)有的配置重复,有的选图不当。有的描述文字与图象搭配欠佳。例如,世界地理讲述日本时,配置了一幅日本富士山素描图,并配有文字描述,而课本封面也有一幅富士山的彩色图片,并且与课文中的素描图一样。图象的重复出现,影响了文字与图象配合的效果。新教材注意了图象的改进和创新。首先,新教材体现了图象应有的地位。图象在旧教材中被称为插图、附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教材不仅用图象来说明文字,而且把它们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许多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让学生掌握。其次,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图象量大大增加,仅第一册就有图300余幅,彩色图50余幅;同时图的质量也有提高,图画简洁清晰,信息量多,重点突出。其三,图象形式多样。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封面配以卫星照片图;一些形象幽默的漫画,使课文更加生动活泼。
旧教材八股式的结构体系和呆板的文字,于教于学都不利。上课念课文、作业抄课文、考试背课文的现象时有所见,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技能的培养。教材更新后,必然要求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随之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教材的教育功能。使用新教材,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兴趣。旧教材地理事实材料偏多,有些内容又较深,超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义务教材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内容上加以选择,讲求实效,既考虑到科学性,又注意到趣味性。例如,小明和小强关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还是天上”的争论,麦哲伦环球旅行的故事,漫画“苦难母亲”等等,生动有趣。具有培养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应注意收集地理趣闻、图画、小故事等资料,适时适当渗透于课堂教学,以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给学习方法。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空间广大,地理知识浩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地图的运用和简易图表的绘制,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新教材在开篇中就提出了“怎样学好地理”的问题。首先要多动脑筋,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对于所学的对象、地名、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以及地理事物同人类的关系等问题,都要认真“想一想”,问一问“为什么”。二是学会阅读地图、绘制地理图表,以及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地图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学习地理必须“左图右书”,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三是参加课外活动,注意从课外读物、影视、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拓宽知识面。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生活和了解社会,充分开发和利用文本资源、人本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活资源等,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1.开发和利用校内生活资源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其间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我就带领学生有顺序地参观了学校的各个地方,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我还带学生到楼梯上去练习“上下楼梯靠右走”,通过练习,学生理解了什么叫“靠右走”;通过练习,学生明白了靠右走是为了不和别的同学相撞,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2.开发和利用家庭生活资源
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品德教学。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是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有说服力。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这两课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同时,本课程所需要的有关资料,仅靠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家长朋友一起帮着去查找和整理一些资料。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这课时,学生纷纷拿来了全家福、家人的生活照片,也精心地准备了自己难忘的家庭故事,愉快地分享了故事中体现的浓浓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温馨。
3.开发和利用社会生活资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生活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品德教育的一片天地。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不但将时间延长至45~60分钟,而且还要将学生带进社会,领入生活。通过将学生带到野外亲自看一看、闻一闻、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周围社会大环境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致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还可以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和虚假的宣传广告,还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等等。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思想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当地的革命旧址、烈士陵园以及名优集团的创业精神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
二、关注生活化的教学细节
1.师生关系生活化
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同时,“蹲下身”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品德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才会有心灵的碰撞。
2.目标定位生活化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生活教育观则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似乎不应该是个问题,却大有反思的必要,毕竟我们早已驾轻就熟的东西中恰恰少了些类似目标的考虑。
3.教材处理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课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维和活动空间,供教师和学生自由地发挥。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课本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个字,只要几分钟就结束了。故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要进行适当地处理、增删甚至变更,选取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不再是纯粹的教条,不再远离学生的生活,还可以结合现有教材和本地实际,开发“生活中的教材”,自编教学内容。
4.问题设计生活化
课堂提问是司空见惯的,可问题的内容往往是课本教条的翻版,答案就在教材上,既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也没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学生兴趣不大。问题的创设,其内容必须是学生生活的内容,既结合教材,也围绕学生本身生活。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品德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融会贯通,无论是课首引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都应体现生活特点。
1.引入生活
品德课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与技能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德性的过程,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在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一下子“热”起来,而且还能使学生在瞬间就呈现出生命活力。
【案例1】《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集体的力量大》。这一课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集体力量的无比强大。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到。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运水果》的故事来突破,但是总觉得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能说明问题的“折筷子”的游戏来做好相应的铺垫。请学生上来体验折筷子的游戏,给一根,轻而易举折断了,再给两根,有点费力,但还是折断,然后给一把筷子,结果怎么也折不断。整把筷子请其他的同学也来折,可……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中蕴涵着团结,力往一处使,力气就大的道理。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断了。这是对道理的最为朴素的认识。在课堂中,《运水果》的故事学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折筷子”的游戏有什么新的认识。这时学生对道理的认识就深刻得多了。
2.课中展开生活
坚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自主活动为载体,注重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促进其德性的自我建构,就像打开了一面生活的画卷,让学生走进去,开始活生生的生活。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
【案例2】《品德与社会》中《做事不拖拉》一课。我先播放了动画片《等明天》,学生立即被片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聚精会神地观看屏幕上的每一个画面,专注的神情告诉教师,他们已经被那个因做事拖拉而被雨淋得无家可归的小猴子所吸引。等动画片播放结束后,学生开始若有所思,然后我请他们思考:“假如小猴子由于贪玩,造房子的事就一直等到明天,会等到怎样的结果呢?”学生兴致勃勃地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小猴子会被冻病的。”“小猴子会越来越可怜。”……抓住小猴子这根主线,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做事拖拉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延伸到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懂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在自我体验中加深情感,感悟道理。
3.课尾延伸生活
学生品德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德性渐进发展和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这种思考,一节课的课尾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总的说来,就是注重与生活实践接通,回归到生活中,为学生行为实践提供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表现平台。
【案例3】学习了《我们的社区》,让学生带上照相机、采访笔走进社区,拍下社区的图片,了解社区的设施、功能,了解居民对社区的需求,提出对社区的建议。
四、开展生活化的体验活动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本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本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走访、调查、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然后把调查访问取得的成果在课堂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案例4】《农产品的家园》的教学。在认识农产品的乐园――现代化的农村时,教师通过认识大棚蔬菜来达成这一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棚种植已推广,这也是现代化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本班学生中就有一个学生的家长就是进行大棚种植的。笔者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让学生采访该家长,初步了解了有关大棚的知识,接着通过观看采访视频,缩短了学生与大棚的距离,加深了对大棚的认识,感受到农村的现代化气息,看到了真正的农产品的乐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环节中设计的各项活动,都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时,活动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各个分目标层层递进,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教材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把它还原成客观现实的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教材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如,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感悟。
【案例5】在教学《主动认错》这一课时,在学生明白“认识并改正错误,还是好孩子”时,还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设计犯错误情境。
生活实际:课间,小芬玩耍时,不小心碰翻了讲台上的墨水瓶,墨水流出来,弄脏了放在旁边的作业本,当时没有人看见。上课时,老师问到这件事,小芬会怎么做呢?
(1)学生两人一组讨论,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示:
a.怕老师批评,不承认。
b.老师没问自己就不说,问到自己再承认。
c.主动向老师承认。
(3)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难免会遇上一些像小芬这样的小错误,当别人不知道的时候,我们也要主动承认,这样可以养成诚实的好品德。
你犯了错误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教材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所学内容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案例6】《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教学片段。上完《孝心献老人》一课后,教师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任务:“回家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第二周的品德课是《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教师请学生汇报“洗脚”过程,学生纷纷讲述了劳动情况以及自己的内心感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正在这时,教室里却传出了一阵抽泣声,教师寻声一看:原来是品学兼优的陆××。他站起来十分委屈地说:“我爸爸不让我给他洗脚,我完不成任务。”“为什么呢?”望着老师疑惑的目光,陆××小声地说:“我爸爸说他的脚臭……爸爸还说……还说……堂堂男子汉不能干这种低三下四的活。”陆××的回答引来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十分尴尬。这时,教师略一沉思,对大家说:“陆××的爸爸怕自己的脚臭不让陆××尽孝心,如果你是陆××会怎么办呢?”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加倍体会到父母的爱心。
中图分类号:B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4-0005-010
阴阳观念是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核心,这一观念的起源,人们一般只是追溯到《周易》,《周易》成型于商末周初,而据《周易·系辞下传》说,《易》是远古圣王包牺氏即伏羲氏创造的。 [1]150包牺氏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具体不可考。又《周礼》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2]。这话的意思是《周易》之前还有两种《易》——《连山》和《归藏》。《连山》《归藏》在什么时代,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连山》在夏代,《归藏》在商代,然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连山》包牺所创,《归藏》黄帝所创。[3]所有这些说法,均将阴阳观念的产生追溯到史前,由于史前没有文字,这些说法均只是传说,许多学者认为不可靠。然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不是非得要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那么,现在出土的史前文物已足以证明史前早已存在阴阳观念。
一、 从凌家滩文化的玉版看阴阳观念
寻找史前有没有阴阳观念,当然最好的途径是寻找史前有没有类似《周易》八卦这样的符号。虽然目前的史前考古,八卦这样的符号还没有发现,然而,某些史前文物中的图案,是明确地传达出阴阳的意味来的,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凌家滩文化玉版。
此玉版出土于安徽凌家滩含山遗址,标本编号为87M4:30,长11,宽8.2,厚0.2~0.4厘米,颜色牙黄。玉版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方形与圆形。这方与圆可以理解成宇宙创立最初的分,也可以理解为阴阳之分。中国古代神话有天圆地方之说。(1) 如果此玉版具有观测天地之功能,或具有占筮之功能,也未尝不可以将这玉版的方形理解为地,而将圆形理解为天。(2)至于这样理解是否存在天在地中的困惑,那倒是不必担心的。《周易》中的大畜卦,它的卦象下为乾为天,上为艮为山,整个卦象就是天在山中。方圆设置只是为了明理,并不是写实。
方框形的玉版内有两层圆,里层的圆中有八星状物,八星中有一个方形。图案所显现的方圆关系具有多层次性:1.就最外层的方与最外层的圆的关系来看,是方中有圆;2.就最里层的圆与最里层的方来说,是圆中有方。这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图案结构,与阴阳观念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相切合。玉版正中部位的方虽然面积很小,但居于核心地位,其作用、意义不可小看,它是影响全局的因素。
外部方框与大圆之间的四角各有一圭状物,头部是尖的,后面则是倒梯形,倒梯形边线延伸必然相交,出现尖状。由于倒梯形的边线止于圆的边线,故没有出现尖,但是,这尖是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中完成的,相比于直接呈现于视界的尖——实有的尖,这只是浮现在人们心理中尖是虚的尖。圭壮物所体现的阴阳意味又是很多的:1.尖形与梯形的关系:阴阳相成。2.实尖与虚尖的关系:阴阳相反。
圭状物不只出现在方框与大圆之间,还出现在两圆圈之间,形状完全一样,只是数目不同,外圈圭状物为四支,内外圈之间圭状物为八支。
玉版向外凸起,其上部、左右部自然形成一条直线,这直结与框边构成一个空间,上边空间有八个孔(可以看出九个点,然而右角两个点相叠,疑是钻错地方补正造成的,故正确的点数应为八),下部的边钻有四个孔,左右边各钻五个孔。
这里体现出来的数字关系是耐人寻味的。上八下四,让人联想到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上下数字的关系,体现的是分的观念,是动,是发展;左右边孔均为五,它们的数字关系体现出来的是合的观念,是静,是稳定。所以,这上下左右的数字关系,总体上体现出来的是平衡中发展,和谐中前进,稳定中前进。这正切合阴阳观念。
八这个数在此玉版用了三处:八个孔、八个尖头圭状物、八只尖角。中华民族对于八这个数情有独钟。联系文明时代出现的《周易》,我们合理地推测,八的最重要含义就是《周易·系辞上传》中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1]147。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中凡是制作比较精美的均有八角星的装饰,其八星的造形与凌家滩文化玉版中八星造形完全一致,星的中部也是四方形,这当然很可能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相互影响所致,但它说明,史前虽然中华民族统一的国家政权还没有出现,或者只是有准国家的政权,但它并不妨碍有全民族的思想观念存在,像八角星纹肯定具有特定的含义,而且这一含义为全民族首肯。
玉版四角各有一个圭状物,这四支圭状物连着玉版外圈的大圆圈,大圆圈与其内的小圆圈之间有八支圭状物,说明圈外的四支圭状物是统领圈内的八支圭状物的。也可以理解为圈内的八支圭状物是圈外的四支圭状物发展出来的。这切合“四象生八卦”的意思。四,在《周易》的阴阳观念中意义重大。虽然世界万物是八卦生出来的,但四是生八的关键。无四就无八。
五这个数在玉版中出现了两处,除了上面说的它表示均衡、对称、稳定、和谐之外,联系《周易》它还有别的意义。《周易·系辞上传》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1]142。如果这样,这玉版的左右两边的五各代表天与地了。如果是这样,这玉版其实不应平放的,它应竖着放,上边五孔,下边五孔。左边八孔,右边四孔。上下各五孔用来标志天地,左右一八孔,一四孔,用来表示天地变化之规律。
二这个数虽然没有明确显示,但实际上是显示了它就是圆与方。二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在《周易》中它名为阴阳。宇宙万物中,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不管它是什么,均可以将它们联系起来,用阴阳来表示。
凌家滩含山遗址出土的玉版上数字关系,让我们联想到《河图》[1]10。《周易·系辞上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1]147。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凌家滩的玉版在数字关系上有些像河图,特别是五这个数字。玉版左右边各有五个孔,河图上下边也各有五个孔。如上所言,玉版不应平放而应竖放,那么,这种数字关系就完全同于河图了。《周易·系辞上传》说的“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就体现在玉版
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地猜测:凌家滩的玉版就是远古的《河图》呢?
凌家滩含山遗址还出土有玉龟甲二片,标本为87M4:35为背甲,长9.4,宽4.6,高7.5,厚0.6~0.7厘米;87M4:29为腹甲,长7.9,宽7.6,厚0.5~0.6厘米。龟甲上有孔,背甲的上方四个孔,左右两边各两孔,一共八孔;腹甲上方一个孔,左右两边各两孔,共五孔。这八、五两个数目正与玉版上的主要数目相应。出土时玉版置于两龟甲之间。这说明玉版与龟甲是配合着用的。在中国古代,龟甲均是用来占卜的,因此,玉版与龟甲最大可能是占筮的用具。既然玉版最大的可能是筮具,那么,我们可以猜测,玉版上的尖头圭状物,很可能是占筮要用到的蓍草。(3)
无独有偶,凌家滩含山遗址还出土一件玉鹰,标本为98M26:6,通高3.6,宽6.35,厚0.5厘米,玉色灰白,体扁平,鹰作展翅状,鹰喙如钩,两翼为猪首状,腹中有一圆圈,圈内有八角星。与玉版不同的是,此八角星中不是由纵横直线构成,因此,它的中心没有构成一个四方形,八角星的中部特意画了一圆圈,圆圈中心有一圆孔。此八角星与玉版上的八角星的含义应是一样的,但因为此八角星的中部不是方形,而是圆形,整个图案的含义就应有所不同。虽然此八角星的中部不是方形,而是圆形,但三角与圆的关系仍属于阴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这图案仍然含有阴阳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鹰首与猪头的组合。鹰是飞禽,猪是走兽,已豢养为家畜。这一禽一兽的组合,就其具体的意义来说,它可能寓有渔猎与养殖两种生产方式的统一,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但如就其抽象意义来说,它仍然含有阴阳的观念。鹰与猪分别为阴阳象征物。
玉鹰与玉版不出土于同一墓,说明它们是分开用的。玉鹰是不是占筮的用具就难说了,它作为佩饰的可能性更大。即使它不作为筮具用,它的图案中所包含的阴阳信息仍然具有沟通天地神灵的功能。
含山遗址出土有玉巫师多尊,结合此遗址所出土的玉版、玉龟、玉鹰等物,可以想象此地的筮风是炽烈的,占筮成为部落中的重要事务,也许除了例行的日常生活外,其余的事情均要以占筮来决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促使占筮的理论的产生,《易》原本是占筮理论。既然凌家滩出土了成套的筮具,说明在这个时候就应有占筮理论的产生了。从筮具玉版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它的占筮理论与后代的《周易》是相通的,理论基础是阴阳观念。
阴阳观念要义:一是相分而相合,因分而合,因合而分,分与合可以都是实在的或只是意义上的,也可以一是实在的,另只是意义上的。玉版图案充分体现出这分合之道。二是相反而相成。“反”为道之动,“成”为道之功。这点在玉版上也体现出来了,玉版上的对立事物,它们力的方向是相反的,但其合力却创造了新的事物(意义)。尖头圭状物所体现的力外向拓展;圆所体现的力内在收敛,而其合力则体现在圆中的方形上。这种构图与古阴阳鱼太极图有异曲同工之妙。阴阳鱼太极图的奥秘在两只鱼眼,它们分别为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它们均是阴阳合力的产物,作为新质,它们是发展,是创造;作为关键,它们又是推动事物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动力。
凌家滩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据《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载:“中国文物研究所对墓地的两件标本进行了14C测年。其中红烧土层下木炭标本,14C测定为距今4960+-18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5560+-195年。墓地探方地层出土木炭标本,14C测定结果为距今4725+-16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52900+-165年。依据以上两个碳样测试数据,凌家滩遗址年代约为距今5600~5300年左右。凌家滩遗址年代与红山文化年代相当,而早于良渚文化年代。”[4]
从凌家滩的玉版、玉龟、玉鹰,我们有根据说,五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有了阴阳观念,有了初步的阴阳哲学。当然,那时还没有阴阳这两个名词。
二、 从史前陶器的诸多构图看阴阳观念的产生
众所周知,最准确地概括并表达阴阳观念的是名之曰阴阳鱼太极图图案,中国各地的道教寺院均有这样的图案,通常有东西太极图(阴阳鱼左右对峙)和南北太极图(阴阳鱼分居上下)两种模式。虽然模式不同,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下面两幅太极图均来自周至县楼观台老子说经台十二石刻图,分别为混元太极图和九宫八卦时空螺旋图。前为东西模式,后为南北模式。太极图的关键处有四:阴阳二鱼相对而相抱,是谓“负阴抱阳”;阴鱼的眼为白,阳鱼的眼为黑,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鱼头起于阳鱼尾,阳鱼头起于阴鱼尾,是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鱼与阳鱼相对抱拥中形成一条S形曲线,是谓阴阳消长,无平不陂,无往不来。
中国史前文化诸多图案具有这样的太极图的意味。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一种陶盆,陶盆内除了有一对的人面鱼纹外,还有一对鱼纹。此相对的两条鱼,方向不同,可以试着在它们之间画一条S形的曲线,那么,它就是一幅阴阳鱼太极图。
史前陶器的纹饰中,有一种鸟啄鱼的图案,此图案的意义通常理解为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与以鱼为图腾的部落的交战,这种理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如果深层次去领会,它似也包含有阴阴的观念。鸟与鱼,一为禽类,一为水族,它们之间的关系隐隐地指向阴与阳的冲突。北首岭遗址出土一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蒜头壶,壶身就有这样的图案,从壶的上面俯看此图案,能看出阴阳鱼太极图的意味(见下图)。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崇拜为龙崇拜与凤崇拜。龙凤均为想象的动物,龙基本上为水族,而凤则为禽类,龙与凤的关系就是阳与阴的关系。因此,北首岭出土的这件鸟啄鱼图案,堪为龙凤崇拜的原型。
如果说,半坡的陶盆北首岭的陶瓶,其图案只是能看出阴阳鱼的意味的话,那么,在马家窑文化中许多陶器纹饰则能看出阴阳鱼太极图的形式。
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有一件陶盆。图案的核心是两组曲线,每组曲线均是三条线,这三条线束成一组,头尾部展开,而在中部则束成一团,成为一条线了。仔细观赏会发现,这图案很像是两只背飞的鸟。从它的抽象意味来说,与阴阳鱼太极图极为相似。两只鸟眼分别是阴阳鱼的眼。从阴阳观念来看,两鸟相背具有阴阳反向运动的意味。这反,在阴阳观念中十分重要,似是反,实是合,或者说正是因为反,它才能合。《周易》坤卦六二爻辞“不习无不利”[1]31,“不习”是“习”之反,就因为有这个反,才能“无不利”。《老子》举出若干这样的例子,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5]227。宇宙就是靠这种反向的力推动才得以运行的。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5]223。马家窑人既然能做出具有“反者道之动”意味的图案,就说明他们对于“反者道之动”的哲理有所把握。
再看马家窑一组关于鸟造型的陶器纹饰:
这些图案构图的元素均为鸟,但都抽象化了,抽象的程度不一样,有些仅为一条曲线,有的则还能看出鸟的头部和尾翎。这些图案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为二(或二组)鸟构图,在二鸟关系的处理上,隐约见出阴阳观念。这里,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阴阳相反。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第一型是这样的,它的构图为双C相背,所体现的阴阳意义是“反”。(二)阴阳相交。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第二、第三型、第四型都是这样的。其中二、三型基本上一致,只是第二型相交部位有一个记号,这记号也可以看作是鸟头。阴阳相交在阴阳哲学中非常重要。泰卦与否卦的区别就在于泰卦的上三爻与下三爻是相交的,而否卦的上三爻与下三爻是不交的,阴阳相交者则吉。(三)阴阳相应。上图右系列四幅图均属于此类。这阴阳相应,即《周易》中说的“鸣鹤在阴,其子和之”[1]129。在阴阳哲学,阴阳是否相应十分重要。阴阳相应,生命才有可能,吉利才有可能。《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459。“负阴”,背对着阴;“抱阳”,正对着阳。这“负”与“抱”,生动地说明了阴阳之间的相对、相反、相应、相交的关系,阴阳的这些关系产生的最高效果是“冲气以为和”。“和”是阴阳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表现出阴阳意味的不止是鱼纹、鸟纹和鱼鸟组合纹,还有旋涡纹。马家窑文化陶器是以旋涡纹为其代表性纹饰的。旋涡纹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气象万千。尽管细节有诸多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构图格式——横S形。横S形一方面是水波的准确抽象,另一方面它又是阴阳观念的符号式的表述。横S可以看作两个反向运动的力。虽然相反,却又相连相通。因相反而产生张力,从而实现相成。这就让人联想到阴阳的互化:阴可以成阳,阳可以成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马家窑文化陶器上的旋涡纹还有这样一种形式:有一个中心,为圆点或圆圈,由这中心旋转发出两条或四条抛物线状的的水流。这种纹也强调有一个力的中心点。阴阳两力的运动中,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力的中心点呢?应该是存在的,《周易·系辞上传》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1]147,这太极就是力的中心点。作为中心,它也是源,源是“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5]232。“一”是动之源,它本身却是静的。动由静生,因静而生动。中国哲学不论是儒家哲学还是道家哲学都贵静,贵的就是这作为动之源的“一”。清代画家石涛提出“一画”论,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6],这“一画”也就是《老子》说的道,周易说的“太极”。
马家窑纹饰中还有一种“卍”字形。这“卍”字形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说法很多,有人说它为太阳的符号,有人说它为飞翔的鸟,笔者却认为,它是一种具有阴阳观念的符号,符号体现相反相成、多样统一的意义。
三、 史前阴阳观念的产生
从理论上来说,阴阳观念的产生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只是一个推论,不能找到文字的依据,因为史前还没有完整的文字系统。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借助地下考古的器物,结合有关远古的神话,分析出阴阳观念与农耕文明的内在关系。
第一,天体与气象的循环运行让初民产生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概念。农业生产非常看重天体、气象的变化。天体中,日月星辰无时无刻不在运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日月的运行。白天是太阳的天下,夜晚是月亮或星星的天下。这日月迢递昼夜交替,对于初民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除此之外,还有春夏秋冬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初民们有以下重要的感悟:(一)事物均是两两相对的,日与月,昼与夜、春与秋、夏与冬……(二)两两相对的事物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丰富,概而言之则是相反相成。(三)事物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周易》中的剥卦与复卦恰到好处地表述了一年阴阳变化的过程,如朱熹所说:“剥尽则为纯坤,十月之卦,而阳气已生于下矣。积之逾月,然后一阳之体始成而来复,故十有一月,其卦为复。”[1]69
这样一种思想在史前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这里有必要借助一下神话。《山海经·大荒东经》云:“大荒之中……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7]这是说,遥远的蛮荒之中,有一个叫汤谷的地方有扶木,一个太阳刚回到树上,另一个太阳就从扶木上出发了。它们都是乘着乌飞行的。这“一日方至一日方出”,体现出循环的意思。类似的神话见之于《玄中记》:“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巅常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乌应之;阳乌鸣,则天下之鸡皆鸣。”这里说到的“阳中乌”在史前陶器的纹饰中有所体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这样的纹饰很多。
上面两图,前图乌在太阳中,可谓“阳中乌”;后图太阳在乌的背上,这正好说明《山海经·大荒东经》上的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第二,男女交合而生子女让初民产生最初的阴阳相交方可生物的概念。人是怎么来的,史前初民开始只知道人是女人生的。据《吕氏春秋·卷第二十·恃君览第八》:“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蓄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廓险阻之备。”[8]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奉行的是女性崇拜,具体到什么时候人知道须男女交合才能生子,现在还不能确知。不过,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鸟纹,让人们感觉到此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双”概念。石兴邦先生在考察河姆渡文化遗址后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鸟纹都是双双对对出现,且为同一形象,共同守护或围绕同一事物。究竟意味着什么,值得深思,也许是同一胞族中两个女儿氏族在共同信念和共同生活条件下的写照。”[9]石先生这段话的前一半是没有问题的,后一半结论性的话可能不对。因为这“双”更大的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于男女的觉醒。鸟是分雌雄的,正如人分男女。之所以鸟纹要成双成对地出现,是因为只有成双成对的鸟才能生育。因此,此纹的寓意不是太阳崇拜,而是生殖,双鸟所护的圆形物,不是太阳,而是鸟卵。
氏族社会的演化经过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母系氏族社会是女性掌权的社会,外族的男子可以与此氏族的女子同居,但是生下的儿女却属于女子的氏族。父系氏族社会则反过来,氏族的大权由男子掌领,此氏族的男子与外族的女子同居,生下的儿女应属于男方的氏族。不过,这种子女所有权的问题与知道男女交然后有子女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不能判定母系氏族社会的人们不知道男女的事。重视男女交欢最有力的表现莫过于史前岩画,史前岩画有好些男女交媾的直接描绘。
另外,有关民族始祖或圣人诞生的神话,不少涉及到男女关系。比如,伏羲与女娲的传说,《独异志》、《风俗通》等古籍均说他们既是兄妹,又是夫妻。帝尧的产生,“说是其母“感赤龙孕十四月而生” [10],这“感赤龙”就是与赤龙交媾。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中有一件纹饰特别与众不同。此纹饰主体由三组两两相对的鱼状物组成,图案中部上下各有一张人面,人面有眼睛和嘴。这幅图案被专家们看成是男女双体图,而在笔者看来,应是男女同体图。图案主体下部的两条鱼形物,可以看作是两条人腿。上下结合部的三个点可以看成是男女交媾的符号。主体图案外有许多剪刀式的交叉符号,喻示着男女交媾。
男女关系是阴阳观念的重要来源。《周易·系辞上传》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1]136。众所周知,乾是纯阳之卦,坤是纯阴之卦,它们是阳与阴的代表,而且作为《周易》的开头两卦,实际上是整个周易六十四卦系统的总纲,也是周易所表述的阴阳哲学的总纲。
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周易·系辞下传》有个说法:“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150按照《系辞下传》的这个说法,阴阳观念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天地自然变化,即所谓“远取诸物”,二是人自己的生活,即所谓“近取诸身”。人自己的生活其中主要是夫妻生活。这两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也许后一方面更为重要。按《周易》阴阳哲学,阴阳各有其位,须得位才吉。家庭以夫妻为本,夫妻分属阳与阴,他们应该各在其位,家人卦就很强调家庭人员的正位问题。家人卦的《彖辞》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庭正,正家而天下定矣。”[1]90除家人卦外,咸卦、恒卦也是专说男女关系问题的卦,咸卦说的是少男少女的关系,恒卦说的是长男长女的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庭。事实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就立基在家庭关系的正确处理上。对家庭文化的重视,应该不是从孔子所处的东周时代开始的,它可以追溯到史前。兴隆洼文化处于新石器早期,距今七千年,考古发现,那个时候的房屋遗址有家庭生活的痕迹。根据对房址的测量,房间面积为13平方米左右。[11]居住在内的人员应该不会超过4~5人,相当于一个家庭的住所。“距今7300~6100年左右的北辛文化遗址中,发现房屋面积比较小,一般只有4~6平方米,超过10平方米的极少”[12]171,这样的房间只给一人住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是一对男女住。大汶口文化晚期、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遗址所发现的建筑遗址,供一个家庭住的房间很普遍。“从埋葬习俗来看,这一时期,单人葬开始大量流行,并逐渐取代以往普遍流行的多人合葬与同性合葬,另有一些成年男女的合葬墓出现,据推测应该是夫妇合葬。这表明,以个体核心家庭为主的家庭经济,已经日益巩固。”[12]173
从总体倾向来看,周易的阴阳哲学更多地来自处理以男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经验和智慧,这一经验与智慧应该源自史前。
四、 中华民族崇阳恋阴文化的源头
“关于新石器时代社会组织的性质,学界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12]169直到新石器的晚期,才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如此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给中华民族的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史前的考古发现,人们所奉行的神灵崇拜以女神为多。最著名的当然是距今7000年前红山文化所出土的女神雕像了。 除红山文化女神雕塑以外,河北滦平后台子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孕妇像六件,其中有四件保存完好。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晚期孕妇像残体,仅存躯干,饱满,腹部隆起,腰部微曲。另外,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一座半地穴式房子中出土有一石雕半身像,孕妇造型。女神像的出现也是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崇高地位的反映。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有女孩厚葬的例子。M152墓葬的主人是一年约三四岁的女孩,她的葬具为木棺,而男孩死去葬具为瓮棺。至于成人,死去什么葬具也没有,为土坑。这女孩的木棺葬具内,随葬品非常丰富,有陶罐、尖底瓶、陶钵、石珠、石球、玉耳坠等,总数多达79件,而成人的陪葬物平均只有2.6件,由此可见女孩在部落中的地位之高。姜寨M7也是一座厚葬墓,墓主人是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她的随葬品也相当丰富,有陶罐、尖底瓶、玉坠饰、石球等物22件,还在胸、腰部随葬骨珠8577颗。
女性崇拜在史前是以多种方式进行的,上面所说的直接表现女人形象只是其中之一,也许更多的是以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像贝叶纹,许多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就认为很可能是女阴崇拜的一种隐喻方式。大地湾文化就有这样的贝叶纹的陶器,而且制作相当精美。
葫芦造形在史前有诸多的发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均发现精美的葫芦瓶,这种造型也许直接来自葫芦的启示,干葫芦有储水的功能,自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利用。因此,史前初民用葫芦造形应该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但是,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总是将葫芦看成是多子的象征,不能排除史前的葫芦造形含有生殖崇拜、女性崇拜的可能。
尽管母系氏族社会在全人类均曾经有过文化现象,但在中国它有着独特的影响,一是它持续的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母系氏族社会的许多重要传统并没有完全退出,比如女性崇拜,虽然它渐渐地淡出了初民们的生活,但女性中的母亲在生活中的地位仍然很突出,甚至很神秘。
商周民族仍然相信着他们的始祖是其老祖母与某种神灵交接的宁馨儿。《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3]又《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14]在《拾遗记》、《列女传》等书中更是绘声绘色,将它演绎成一个美好的故事:简狄有女戎 氏长女,一日与姐妹们在玄丘的一面湖中洗澡。忽然天空飞来一只黑色的鸟,那鸟衔着一枚卵,在经过简狄的头顶时,鸟卵坠落下来,刚好为简狄所得,那枚鸟卵上有五彩花纹,简狄十分喜爱,怕姐妹们来要这枚卵,就将它含在口中,不想将它吞下去了,后来怀孕了,生下了契。这契就是商人的祖先。显然,这鸟卵不是一般的鸟卵,它是神特意送来的,富有神性。无独有偶,周人的祖先也是其老祖母姜嫄与神灵交接的而产生的。传说是姜嫄在野外踩到一个巨大的足印,回来后就怀上了孩子,这孩子就是周人的祖先弃。
虽然契、弃的诞生均是神灵赐予的灵气,但是,它毕竟是在母亲的腹中孕育的。简狄、姜嫄的重要性不能低估。这让我们联想到女娲,女娲抟黄土制作了最初的人,它是人类的创造者,是人类的母亲,而简狄、姜嫄感神迹孕育了商人和周人的祖先,商与周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最重要的两个朝代。这个神话无异于表白:女人才是文明的创造者。
事实上,中华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后,虽然主要为男性执掌国家政权,是真正的男权社会,但也不是没有女人掌权的朝代。更重要的是哲学观念。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以阴阳为基本概念。这阴阳二字,是将“阴”放在前面的。实际上,在《周易》的制作者们看来,阴才是世界的本原,潜台词即是:女人才是人类之母。
这种思想也影响了《老子》,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老子》第四章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75“象”是什么,“帝”是什么,王安石有一个理解,他说: “‘象’者,有形之始也;‘帝’者,生物之祖也。故《系辞》曰:‘见乃谓之象。’‘帝出乎震。’其道乃在天地之先。”[5]76作为“天地之先”的道,它又是什么呢?《老子》第一章的说法,既是“无”,又是“有”。无与有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5]53。“无”与“有”“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5]53。这“玄之又玄”的门,又是什么呢?
《老子》第六章中有明确的说明:“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5]85说来说去,原来,这为产生天地万物的门为“玄牝之门”——巨大而又深遂的女阴。玄牝是天地之根,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母。老子在论述道的性质与品德的时候,事实上将女性的性质与品德概括进去了,他撰写的这部亦名为《老子》的哲学著作实质为阴柔哲学,阴柔的典型形象,在人为女性,在物为水。从文学角度认识《老子》这是一部女性之歌,水之歌。
《老子》的崇阴哲学显然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尽管老子活在父权制的社会且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老子的崇阴哲学一直受到中华民族的尊崇,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变化,女性崇拜事实上也让位于男性崇拜了。始于史前的崇阴哲学也就逐渐地发生一些变化。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易传》之中,《易传》的产生远较《易经》为晚,它的思想比较复杂,有道家的思想,也有儒家的思想,观点不很统一。其中关于天地、乾坤尊卑问题,《系辞上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位。卑高以陈,贵贱位矣”[1]135。由“天尊地卑”得出乾尊坤卑,由乾尊坤卑又必然得出阳尊阴卑,男尊女卑。这一思想就与《易经》本义相差很远了,也与《老子》的思想格格不入。
这就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混乱与困惑,到底是阴阳还是阳阴,是阴尊阳卑还是阳尊阴卑?这一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的论述。
虽然哲学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并没有感到存在有什么困惑。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尊阳还是尊阴的问题取宽容灵和的态度。一是将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既区分又统一起来。一般来说尊阳,但并不排斥在某种特殊情况特别是必要的情况下尊阴。人们一般不会主张女人干政,但武则天做皇帝,反对的人并不很多。二是将理性与情感既区分又统一起来。理性上人们尊阳,情感上人们爱阴。理性与情感虽存在一定的区分,但不将这种区分发展到对立的地步,而在总体思想上将它们统一起来:阴阳和谐、刚柔相济。
中国人对待阴阳的这样一种灵和态度几乎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体现出来:治国,皇上主政,太后听政;治家,男主外,女主内。审美表现更为丰富。艺术创作既崇志又尚情,既主气又恋韵,既用刚又兼柔。欣赏山水,孔子有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5]。水柔也,为阴;山刚也,为阳。所有这些对待阳与阴的思想,概括起来,可用“崇阳恋阴”来概括。崇阳基于阳代表着发展的意志、进取的力量,这就是《周易》中乾卦的《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26;恋阴则基于阴代表着和美的理想、友爱的情感,这就是坤卦的《象传》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31。
相当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给予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它的阴阳观念,中华民族崇阳恋阴的人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史前的阴阳观念。
注释:
(1)《淮南子·兵略训》云:“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
(2)玉版出土地为新石器时代一处较大的墓葬地,墓葬中心有祭坛。祭坛长方形,面积达600平方米,有积石圈和祭祀坑。玉版出土于墓葬中,出土时,被夹在玉龟的背甲、腹甲之间。参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这足以证明玉版是祭祀的工具,应具有某种神秘的通天地鬼神的意义。
(3)有学者认为这圭状物是“太阳闪光的图案,是东夷人太阳崇拜的反映”,见李修松《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的文化内涵》,《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1)》,台北,2001年,第248页。
参考文献:
[1]朱熹,注. 李剑雄,标点.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223.
[3]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书社,2006:3.
[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78.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G].北京:中华书局,1981:327.
[7]袁柯,校译.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47.
[8]诸子集成(第六册)[G].上海:上海书店,1986:255.
[9] 石兴邦.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地区古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G]//田昌武,石兴邦.中国原始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39.
[10]袁柯,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G].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68.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
[1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