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绘图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4 19:13: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手工绘图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手工绘图实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14-02

0 引言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及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的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生产工艺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其核心内容是空间想象力的建立,主要知识是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及计算机绘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图能力、读图能力及CAD机械制图能力。

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不能鲜明的突出专业特点。本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

1.2课程学时在减少《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涉及知识的范围广泛,有二维平面图形的画法、三维立体图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读图的基本知识。如果要将整套内容较好的完成。课程学时应在100左右,这也是以往使用的教学计划学时。但目前一方面随着学制的减少学时在减少,已减到64学时左右:另一方面随着专业要求的不同,学时不同程度的减少,有的专业只有36学时。在如此少的学时下还要保证1/3的实践教学学时,理论教学学时更少了。

1.3生源情况复杂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有所变化,而且良莠不齐。按学制的不同分:三年制(高中毕业)的、五年制(初中毕业)的;按录取分数的不同分:分数线以上(正常录取)的、分数线以下(补招录取)的;按志愿的不同分:填报第一志愿的、填报第二、三志愿的、服从分配的。而对于这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却是相同的。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机电类、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教学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在理解投影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绘制出其草图,从而达到对生产设备全面的、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空间思维的前提下根据技术文件中图纸读懂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安装顺序、结构形状及用途。制图的基本方法要求熟悉并掌握,具体的国家标准系列及深入细致的画法只做简要介绍,工作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学完成。教学重点应放在绘图与读图上,这是机电类、电气类专业的一线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方式是重中之重。

2.2以专业技能方向出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下,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输送一线工作人员。最近几年各企、事业单位反馈的就业信息表明,社会急需生产一线上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该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以专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为方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一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即具备基本专业知识的,并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基本专业问题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一方面合理的进行删减,删除理论的推导过程,去掉部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块,紧扣实用所需,选择必要的知识块。另一方面增加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环节。理论教学主要有三大块:手工制图、计算机制图、读图。在教学工程中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为主,强调点、线、面、体得投影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建立空间思维模式;加强手工画法、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形成熟练的绘图习惯,从而掌握制图技巧;注重各种制图符号、零件代号含义的详细解释,以便打好读图的基础,逐渐培养识图的能力。实践教学包括对零件(模型)进行测量、手工绘制、CAD制图,结合零件(模型)读零件图、读装配图。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定会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2.3.1分清主次、重点详解、总结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构成线面分析法的重要组织元素,是运用其方法进行绘制图样的基石。教材中的理论语言非常抽象,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通过自制模型空间来展示点、线、面的投影过程,从直观的过程中总结出它们的投影规律。在讲述中尽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学生观察投影过程时要做详细的讲解,逐渐引导他们找到规律,这个过程完成后,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美好的感觉就是收获的高兴、快乐。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有了学习的兴趣。

2.3.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课程学时在减少、知识点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还有着厌学情绪,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调节统一的步伐,也不能完成整体的知识建构。那么灵活、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中,势在必行。对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应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培养空间想象力、学习绘图、读图的知识:再以激励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一堂组合体三视图的习题课教学,要提前准备好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型:简单的、较复杂的、复杂的三种,用以配合完成直观、分层、任务驱动教学。在习题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模型(直观)并画出一个简单模型(低层次)的三视图,画完后,一要总结作图方法和技巧,二要祝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一难关,并表扬大家积极探索的精神(语言激励)。接着,趁热打铁练习较复杂模型(中层次)的分析、绘制。复杂模型(高层次)作为备用模型,专门给具有研究潜质的学生准备的,可自选绘制。在逐层完成绘制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基础差的学生不再退缩,回心转意的学起来:基础好的同学会积极进取,挑战难题。

2.3.3注重CAD下的机械制图教学,形成机械制图与CAD绘图的完整融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机械制图与CAD绘图两块知识看似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往只重视了基于机械制图下CAD绘图的教学,而忽视了基于CAD下的机械制图的教学。CAD不仅能画图,还可以制作教学课件,而且是具有机械制图特色的课件。CAD教学课件中的仿真教具既经济又实惠,既节约了购买实物模型、存放场地的投入资金,又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最有利的是突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展示,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制图习题集中有很多题没有立体图,以往是在黑板上用粉

笔画出草图,现在就可以在CAD中预先绘制出来并存储在仿真模型库中,教学时根据需要选用、展示,非常方便、快捷。CAD软件既是学习者点学习工具,更是教学者的教学工具。

2.3.4细化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传统教学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场制图与绘图的实训,全班学生采用的是一套方案,主要强调一个“画”,画上一周到两周的平面图形,没有实物参考。这种强化实训能很大的提高画图技能,但内容单一、只凭想象很难读懂图形全部的情况。学生在实训中极易产生疲倦感,一般会有1/3左右的学生跟不下来,不能完成全部的任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从细化实训内容做起。

①分三个阶段进行:三视图一零件图一装配图。

实训前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模型(仿真模型),要基本保证10组(每组5人左右)的任务需求,实现不同组不同任务。实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共同分析结构、测量尺寸、制定方案。互相沟通交流,彼此学习促进,最终都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技巧,总结出分析方法。这样的改进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分层次进行:低中高。

在选用模型时要全方位考虑,既要有复杂的,也要有简单的。每组自选一套模型进行绘制。因为个体有差异,必须从学生本位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任务要求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

③人文关怀的进行。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关怀的过程,在强化实训的过程中更需要人文关怀。在制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实训中除了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每一个尺寸度量准确、把每一条图线绘制清晰;更得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持每一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时时跟上进度。在学生们出现疲劳的时候,他们不会调节,只会喊叫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调节,准备一些小礼物激励他们,既很好的传递了关怀,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我们真诚的关心、关注下,学生们会度过疲劳阶段,圆满的完成实训任务!

3 结束语

不断的变革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明显提高。但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大发展下。本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的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的找出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相信本课程的教学会越来越有特色,更相信它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

参考文献:

[1]韦兰花.中职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9):179-181

篇2

在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工程制图》是培养学生工程图学思维能力和制图技能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传统上采用课堂教学,结合挂图、实物讲解,学生绘制的大多数是手工图,教师上课绘图工作量很大,学生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特点,我院在传统课程基础上 ,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更新,删减陈旧内容,对教学目标、学时、教学内容、师资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

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高等性与职业性,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职教育将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性质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应更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以往的教学侧重理论教学和课堂内绘图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和图示方法及识读和绘制环境艺术工程图的能力。现阶段这样的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另外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远远不够,所以我院制定的新的教学目标更侧重职业能力的训练,减少课堂理论教学量,引入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培养职业素养,以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为目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学时及学时分配的调整

以往的《工程制图》课程学时是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实践课时24。调整后的课时由于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及将AUTOCAD教学与工程制图的合并,总学时拉长为12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40(包括进算计绘图理论讲授)、实践课时88(包括计算机实践训练),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达到1:2。实践证明,这样的调整既有效的避免了以往课堂理论讲授太多枯燥乏味的情况,又符合现今行业对计算机绘图能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了课时上的保证。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1.删减陈旧内容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删减掉与本专业联系不大的内容;对课堂手绘临摹及绘制的内容进行删减代之以进算机绘图实训。

2.将AUTOCAD绘图软件的学习课程与《工程制图》课程合并,并在项目教学中强调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改变以往学生只单纯练习手绘制图,毕业后还需进行再培训才能胜任企业工作的状况。

3.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理论讲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部分是针对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实训性教学内容,通过项目教学方法进行。

4.教学内容强调职业性和技能性,模拟完成真实的设计项目。识图和制图能力训练通过完成项目各阶段的图纸任务来完成,例如室内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要完成建筑图纸识别、项目测绘及方案图纸绘制;施工图阶段要完成熟悉国家制图规范和标准、施工图绘制等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消化了理论知识,还能了解企业项目进行的步骤和每个阶段应具备的能力,懂得为什么学要怎么学。

四、师资方面的调整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整个教学阶段都要紧扣项目进行,所以授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与项目运作经验。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授者更是“项目”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要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与任务完成的方法。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校内与校外结合、专制与兼职结合、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合、每轮课程由2-3位教师共同完成的形式。其中校内理论讲授部分由年轻教师完成;校外实训部分由有经验的教师或外聘行业设计师来完成。

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增加教学直观性和互动性。

2.改变以往单纯课堂讲授、课堂训练的单一模式,将教学带进虚拟教室、带进企业,以任务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工作即学习”。

3.实践教学更侧重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采用校外企业实训的方法让学生介入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知道要学什么,还要懂得将所学的知识可以用来做什么、怎么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课程序列符合项目进行的顺序,在实训环节中学生参与项目的完整阶段,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5.邀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与学生互动,针对学生实训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6.改变以往一人授课的模式,整个课程有多名教师共同完成,充分体现资源的优化和互补。

7.实训环节的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的团队协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六、成绩评定方面的改革

以往《工程制图》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看图给分的模式,忽略能力的评价,成绩的评定过于片面。对工程制图这门课程的掌握单单能画出工整标准的图纸是不够的,改革后的成绩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训技能考评和综合素质考评三方面进行评分。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教师、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考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业评分标准大致为:纸面成绩30%、企业评价20%、教师评价30%、学生互评20%,这样的评价体系既保证了全面性又保证了公平性和客观性。

以上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程制图》教学中所进行的试点性改革措施,它结合了近几年的广泛探讨及教学经验,也将不断地关注全国的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为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

篇3

一直以来,在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都是两门分开的课程,或者是两门课简单的进行整合,但是任然没有打破学科的体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如何解决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问题呢?在此,我们在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项目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驱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机械制图》是以投影理论为基础,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AutoCAD》是利用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不仅大大减少了手工绘图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绘图的准确度。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对这门课进行了改革,但是仅仅停留在学科体系上,仍然按照三视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逻辑结构进行教学,课改力度仍然不够深入。为此,我们将两门课整合为《机械制图与AutoCAD》后,采用项目任务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为学习主体。

1.1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岗位能力为要求确定项目内容

以项目为主体,以产品为载体,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项目,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实训项目进行审核、分析,以此来确定我们的实训内容。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任务的实际操作,都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所需的综合技能。这些项目都来源于工厂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根据实训条件及教学要求进行了整合修改,以达到系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

1.2遴选实训项目,重构教学内容

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整合之后,我们遴选的实训项目要求是不仅项目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对此,经过认真反复的研究,以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程图为教学载体,并根据零件的分类特点,由简单到复杂,包含了标准件、轴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等设置十三个实训项目。每一个实训项目包含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尺寸标注、CAD的图形编辑、块与属性、文字、标注和简单三维造型功能等。教学内容既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又紧密结合CAD绘图员中级考证的职业标准。通过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图,达到最终实现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的目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对每一个实训项目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最终达到将每一个零件装配起来的目的。

《机械制图与AutoCAD》项目课程工作任务及教学要求

项目一:绘制定位销零件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4图幅。

(2)绘制定位销三视图。

(3)标注定位销的尺寸。

(4)标注定位销的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

(5)填写标题栏及技术要求。

(6)绘制定位销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定位销三视图的表达方法。

(3)了解销的种类及用途。

(4)掌握粗糙度及形位公差的含义。

(5)了解一张完整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AutoCAD软件的图层、线型的定制。

(7)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块的创建的方法。

(8)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三维建模的基本命令及实体的编辑的方法。

……

项目十三: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1图幅。

(2)绘制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3)标注减速器的尺寸。

(4)对减速器的零部件进行编号。

(5)绘制标题栏和明细栏。

(6)填写标题栏、明细栏及技术要求。

(7)绘制箱体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装配图画法的一般规定。

(2)掌握减速器装配图的画法。

(3)掌握零件的编号方法。

(4)掌握装配图标注尺寸的方法及原则。

(5)了解一张完整装配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装配图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的方法。

(7)掌握装配图中相邻零件关于剖面线方向的绘制。

(8)了解明细栏的内容。

(9)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绘制减速器三维建模的装配图的画法。

2.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程按照项目教学过程分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任务实施、成果展示、评价等五个基本环节展开。为了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空间想象能力、机械绘图员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增加项目过程重现环节,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后,将任务主要步骤、关键点、知识与技能点等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进行总结,将任务知识内化。

2.1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在分组时,成员不能太多,一般3~5个同学一组,而且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则为全班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2教学内容的安排

项目教学的内容以任务书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同学,按照13个实训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二维工程图到三维建模,最后完成装配图,涵盖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CAD的绘图编辑、建模、装配等。教学的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得到提升。

2.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一般先组织学生自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教师作为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记录每个组员的表现,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引导。在此环节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考评。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沟通与交流能力、计划组织等方面的素质。

3.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按照项目教学实施,将机械制图知识与CAD技能交叉整合,学生可以将抽象的平面图形转换为直观的立体图,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专业学习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Auto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以AutoCAD软件为平台,掌握二维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和三维实体造型的基本技能,将专业需求与AutoCAD软件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用AutoCAD工具表达、传递、交流工程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实际操作、毕业设计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传统Auto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AutoCAD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软件,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实际的绘图制图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单一的授课模式,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略,很少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导致学生的创新力和个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前AutoCAD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主要分两类,一类强调基础知识,内容编排以讲解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命令为主,诸如图形变化、样条曲线等占据较多的篇幅,而典型的实例却很少,对具体的操作讲解也很笼统,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操练;同时,理论知识过多过繁,学生往往没有兴趣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另一类教材是以实例讲解为主,需要有一定的AutoCAD基础,并且例子往往具有行业性,比如,建筑制图、城市规划等,基本知识的讲解基本没有,这样的教材作为专业型较强的提高篇可以,但是对于初次接触AutoCAD学生而言,作为教材明显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介绍。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给学生上课,老师每节课讲解几个命令,然后让学生上机训练,等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再进行综合练习,画几个实例。这样教学方法使得命令没有和实例相结合,学生往往能完成对应实例,但是绘制完整的零件图、装配图时显得无从下手,没法综合地应用各种命令独立完成绘制。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综合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绘图效率低

同样使用AutoCAD绘图,而效率却有很大差距,那是由对软件的驾驭程度决定。AutoCAD教学中,既需要老师的讲解示范操作,更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与拓展。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老师讲什么,上机就操练什么,学生只是机械地跟随老师而演示,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探索精神的缺失往往使学生对软件的无法更好的驾驭,更使得每次的绘图效率不高。在AutoCAD软件使用的过程,包含大量的绘图技巧,这既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的积累与传授,同时更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与思考。

2 高职AutoCAD教学改革措施

2.1选用合适的教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教材的选用要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原则,以常用的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既强调基础知识,又有大量典型的实例作为支撑。实例要尽可能紧密联系机械工程实际,且在排课上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规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在AutoCAD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结合图纸的绘制过程,结合自己的绘图经验,将教材内容重组后,有重点有次序地传授给学生。由于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和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并有相应课时的手工绘图实践,所以按制图过程编排教学内容,是使学生入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手工绘图的一般过程是准备图纸和绘图工具----根据零件大小确定图幅、固定图纸――绘制图框和标题栏――图面布置――画底稿――标注尺寸――检查加深。根据这一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1)图幅的选择和绘制,介绍AutoCAD如何定制一个标准绘图区域以及设定该区域属性的相关命令;(2)图框和标题栏的绘制;(3)中心线绘制,由中心线引出层的概念及相关命令(4)零件图或装配图的表达与绘制,结合具体实例,由简到难,逐步阐述基本编辑和修改命令的使用,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典型实例的选择;(5)尺寸标注、技术要求、零件序号和明细栏,介绍AutoCAD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强调计算机绘图的规范性、严谨性;(6)检查。根据这一教学内容编排思路,用学生所熟悉的手工绘图的步骤作为参考,能使授课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2注重绘图技巧,提高绘图速度

我们的教材大多数内容是AutoCAD的基本命令,基本绘图方法,常规的绘图方法,而在实际绘图中更多的是利用绘图技巧提高绘图速度。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对AutoCAD有很高的期望,但在实践中却发现采用AutoCAD绘图也是一根根地画线,而且如果方法不当,还会产生许多自己无法处理的错误。要向提高绘图效率的一个捷径就是掌握AutoCAD绘图的各种技巧,充分发挥快速设计、制图的优势。只要掌握了绘图的技巧,设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才能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除了讲授基本的绘图方法外,还要教会学生快速绘图的技巧和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加强绘图技巧的积累与学习。除此之外,提高绘图效率的另一个方法是使用快捷键绘图,对于常用的命令,一定要采用快捷键,使用快捷键比用鼠标点取图标或者在菜单上选择命令要快很多。

2.3项目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总体原则。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引导,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去分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AutoCAD教学方法。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再将子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单元项目,并分别制定子项目和单元项目目标,然后对各单元项目实施教学。

(1)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的设立应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定,它是确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根据AutoCAD不同专业应用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突出行业应用性,岗位针对性,体现职业应用的特色。以数控专业为例,确定项目任务如下表所示。

(2)制定计划

计划的制定是教师开展项目教学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

(3)项目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前期可以以“教师示范,学习演练”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绘图的步骤,并使学生良好绘图习惯的养成。在后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让学生体验设计构思、产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表达设计思想等,通过相互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解决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修改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AutoCAD相关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4)检查评估

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教师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要对项目作出反馈与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一个总结性的点评,点评过程既是总结以前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3 结束语

随着AutoCAD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需求技能的不断更新,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实践和总结,由于AutoCAD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AutoCAD的教学要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为目标,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AutoCAD专业人才。

总之,要使AutoCAD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步霄.机械专业AutoCAD教学改革初探[J].镇江高专学报,2004,17(2)

[2]宁旺云.AutoCAD教学中运用典型图例介绍绘图命令的方法和技巧[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1)

[3]郭大路.项目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职业教育,2011,10

[4]郭艳艳.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技能实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5

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导思想,教材以理论为主,课堂以讲授为主,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中职学生年龄较小,还处于比较感性的阶段,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学生到企业以后并不能迅速上手,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是“科班出身的白面书生”,学生自己也觉得学了没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很差。

本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具体情况,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取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从学生身边的丝网印刷产品入手,如:T恤衫、水杯的丝印图案。带领学生一边做一边讲授丝网印刷的概念、原理、工艺流程。针对学生感性的理解,由浅入深,从丝网手工制版到感光制版;从丝网手工印刷到半自动丝印机印刷;使学生自然地对概念、原理、工艺流程有了亲近感,对丝印理论不再是生硬的接受。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接受基础理论以后,再顺接提升,赋予专业的相关知识,如:承印物的选择、油墨的选择、合适的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理论教学融入动手实训中去,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的形式,创建高效、开放、有趣、快乐、互动的课堂环境。从“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 “我愿学” “我乐学”。

二、建立分层次的实训教学

中职学生乃初中毕业生,基础较差,好奇心强,结合学生和印刷专业的特点,设置了不同深度、不同要求的三个实训教学层次,即:认知实训、技能实训、创新实训。

1.初级认知实训

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丝网印刷的设备,会使用简单工具,了解丝网印刷的工艺流程。在做中学,体会基础理论,理解印刷原理,培养专业兴趣。

认知实训主要内容是:认识网框识别网布手工、机械绷网认识丝印油墨认识丝印承印材料使用调墨刀、刮墨刀操作手动丝网印刷台等。

2.中级技能实训

加强丝网印刷的基本功的训练,要求学生的操作能力达到职业工种初中级工水平。在实训中进一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制定印刷施工单并实施。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全文明操作,引导学生完成绷网、制版、印刷的工艺流程,获得包装盒、横幅、手提袋等合格的印刷品。操作过程中各道工序以记时、保证质量、少出次品为前提,开展小组比赛、质量互评,实施过程考核。达到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精益求精的目的。

技能实训主要内容是:反复训练绷网、晒版、丝印的基本的操作,学生分小组(每组4―5人),由任课老师逐一辅导操作,要求每位学生掌握手工绷网、机械绷网切刻制版、感光制版调色、调墨手工丝印、半自动丝印机印刷操作的全过程。

3.自主创新实训

在前两阶段实训的基础上,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丝印作品。创新实训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意,积极思考,与教师双向交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实际操作中,比较不同图案、不同承印物的印刷效果,更加深入的体会理论的指导性、印刷适应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最后组织全体学生对丝网作品进行讲评,分析造成丝网印刷产品质量各异的原因:例如:油墨的粘度过大;墨层表面晶化;印刷压力过大、过小;刮板圆钝或硬度过大等等,提高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制作流程任选其一:

制作流程一:设计图案老师审核打印硫酸纸选网、选框绷网(手工或机械)涂布感光胶晒版显影修版调配油墨选择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检查印刷品。

制作流程二:设计图案老师审核手绘图案选网、选框绷网(手工或机械)切刻模版手工粘贴模版调配油墨选择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检查印刷品。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专业兴趣

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45

伴随着我校近些年不断提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新思想: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使得“教”与“学”有效地结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理实结合、工学交替”的二元教学模式,依托项目任务的有利驱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的能力,进一步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此如何将该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特色,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1.1 课程特点

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是水利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名工科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有:(1)空间感较强。水利工程制图课程主要研究内容为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之间对应投影关系,培养学生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会引入大量几何结构进行图解。因此在学习中要进行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断加强空间想象、空间分析和工程意识的培养。(2)实践性较强。在课程具体授课时会涉及大量具体水工建筑物结构,例如水闸、溢洪道、土石坝、渠道等。但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实际建筑物形式没有较深的概念,对于水利工程图纸的绘制和阅读不容易理解。①(3)应用性较广。水利工程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一系列课程学习,例如在水工建筑物、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等课程中,均需要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只有准确读图,才能正确设计。

1.2 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现状

目前我院的水利工程制图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共计90学时。课程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工程图学和计算机绘图,其中工程图学主要包括画法几何、投影原理和方法、工程形体表达方法和水利工程专业图的识读和绘制,共计60学时。计算机绘图主要包括AUTOCAD软件基本操作及二维CAD绘图,学时为30学时。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时间的计算机综合绘图实训。下面简要分析下目前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中面临的问题:

(1)课程内容及教学时间安排紧凑。根据目前的教学大纲安排,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教学内容均排在第一学期开展教学,由于学生一入校对本专业了解很少,无水工形体的基本概念,此时将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全部内容高密度的安排在同一学期,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乏力,每周6学时的课程安排也会造成学生易疲劳,失去兴趣,导致听课效果不理想。

(2)教学内容理论偏多,部分内容受本专业要求可进行弱化并调整。水利工程制图目前的教学内容安排仍偏重于理论部分,重点在三视图的识读和绘制,最终过渡到水利专业工程图的识读和绘制。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同学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读图、绘图能力,但是由于受学时限制对专业工程图的讲解较少,导致学生虽然能读懂三视图,但是在专业图纸的绘制和阅读上仍不知如何入手。由于三维CAD建模的发展趋势,理论内容例如相贯线、截交线的求解难度课适当弱化,相反应加强轴测投影的绘制和表达。

(3)计算机绘制专业工程图纸质量较差,缺乏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AUTOCAD软件的教学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在授课内容上仍主要围绕软件的基本操作及二维CAD工程图的绘制,由于缺乏水工专业图纸的综合运用,读图和分析过程,学生在绘制专业工程图时,图纸问题仍然较多。②同时,CAD三维建模目前随着CAD技术、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单位的需要,已逐步成为计算机绘图教学内容中非常必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课时的分配等原因,关于三维建模的技术在授课中提及较少。

根据我校的“应用为本,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更新传统教学观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突破,通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典型的工程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在掌握的前提下强化。③

2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及内容改革

2.1 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改革

(1)课程内容的重构。结合目前水利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将水利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划分为:工程图学基础;水工专业图的表达和应用;计算机绘图和水工综合图绘制实训,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合理选择。根据内容的特点及需要掌握的程度调整其所占学时比例,删除部分偏难、与专业工程图应用联系偏少的教学内容,增加与专业水工图的识读相关的实用内容。同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顺序,突出重点。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上将之前高密度的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调整为在两个学期进行。上半学期主要讲授工程图学基础、投影基本原理和水工专业图的表达方法及识读、绘制,第二学期主要安排计算机绘图内容和综合实训。把授课时间及内容合理分开,在实际教学中突出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三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分析能力。④ 如图1所示。

图1 调整后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2)改进教学模式,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关系。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辅助计算机绘图讲授理论内容。⑤但仅利用课件演示讲授工程图学,对于部分学生可能出现“思路跟不上”的情况,忽略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建立。因此在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黑板手绘解题同时适当结合CAD软件来绘制二维图,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授课程度,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理论内容,同时也将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利用CAD软件的兴趣。

(3)教材设计。教材的设计主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对于教材的再开发,通过对职业岗位需求来分析职业应具备能力。由于水利类专业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如制图员、监理员、检测员、施工员等岗位都对水工图的识读能力具有较高要求。⑥因此在学习课程中,应引入典型或真实的工程实际案例,将教材内容上的理论知识点融入整个图纸的阅读和绘制中去,按照由浅及深的认知规律,将一个完整的识读、绘制过程拆分成多个学习任务,并按照一个项目完成的先后顺序开展整个教学。通过完整的一幅工程图纸的识读和绘制,将提高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绘制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较强的成就感和对专业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开展技能比赛,组织技能培训鉴定。为活跃学生课下活动,可依托学校或全国组织的图学信息技术大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加强同学们对专业基础课的重视和学习。还可参加由劳动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绘图员等级考试及CAXA全国专业技能水平认证考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持证”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2 课程考试考核方法的改进

之前的课程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60%)加课堂考勤(20%)及课后作业(20%),由于本门课程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课程,仅通过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并不能合理反映学生的多种能力,故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考核,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得到学生合理成绩,例如对于上半学期的工程图学及水利工程图的学习采用考勤(10%)、平时测验(10%)、手工绘图(30%)、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40%)。下半学期的计算机绘图与水工图实训进行合并,在授课及联系中融入课程实训,最终完成工程图纸的绘制,主要考核方式为考勤(10%)、计算机绘图(40%)、课堂随堂测验(10%)、课程实训(40%),课程实训的成绩则按照课程实训的图纸要求给出相应的成绩等级。

3 总结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将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兴趣。通过相对大幅增加的实际动手环节的强化练习以及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式”教学,同学们将会更好地体会、领悟和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参加技能资格证培训,考证通过率也大幅提高,学生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知识学习,将使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取得进一步提高。

注释

① 张海文,吴晓苏,高秀清.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高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3):104-106.

②⑤陈静.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2.7(上),52-53.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6-01

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首次遇到的专业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担负着技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的重要任务,它是一种技术语言。

现在中职学生学习《机械制图》存在的问题

在最初学习《机械制图》时,很难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立体模型,这是由于中职学生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没有经过普通高中的学习,知识量少,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在学习制图时,学生大都初次接触到专业知识,对里面的基本概念、图示符号难以理解和记忆,不能与生产实际相对应,不能形成相应的知识链条,所以导致一些学生的厌学现象。另外,对于中职学生,一部分就存在基础薄弱,厌学现象,对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学习动力,也是学习本学科的一大阻力。

如何根据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学生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用哪些教学手段,这是许多中职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强化思维,多管齐下

机械制图是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要想听懂并能学会,学会并能形成技能。必须在教学过程加强课堂、自习、实践中辅导。基于《机械制图》教学实践,对于理论概念要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传授,易于他们的理解、记忆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不但需要学生记忆那些基本概念、投影规律,更需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将CAD/CAM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掌握扎实的制图理论和熟练的绘图技巧。例如根据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用造型软件画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及制图比较,进行旋转放置,线架等讲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对于学生比较直观,便于理解和掌握。如何使他们很好地记住这些概念、投影规律及标准,更容易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想情绪和学习气氛互补、互齐。所以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这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教具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相对而言,中职学生的文化底蕴薄,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很难与之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我们大都采用图物结合来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一般可分为四类:实物直观、模型直观、象征性直观和语言直观。机械制图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教学手段,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通过直观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有效地培养空间思维想象力,提高了读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一种快速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有机结合,运用到教学当中,比传统方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通过图片多角度的展示、显现着投影理论、图示方法、绘图技术等,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

(2)在制图课中增加AutoCAD教学内容,中职学校通常要开设制图、CAD、CAM这几门课程,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这几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制图和CAD,完全可以合并为一门课程进行教授。一方面,学生通过制图和CAD的双重学习,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上机操作有一定的新颖性,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样,他们在学习时有了一种无型的动力,对于技能的掌握和理论上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在每一次完成计算机绘图后,都要进行总结,主要是进行二者的比较,体现各自的优缺点,体现计算机绘图的优越性,把手工绘图中很难完成的图型,例如多圆弧的连接,在计算机中能轻松完成,手工绘图中需要大量计算的数据也可以省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再经过CAM的立体造型,更有机地把平面和立体结合在一起。通过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训练和几轮学习,再加上教师在现场的循回指导,就能很好地学好这门课程。也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分析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最终达到基于AutoCAD的《机械制图》教学目标。

3.实践式教学

实践式教学是把教师的主动教课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操作和主动参与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在事件引导作用。因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这一过程十分重要。在具体操作中,我采用两个层次完成:首先进行模型和工件的绘图,讲清工件的用途和精度要求,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绘图)的方法,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平面图形后,再进行计算机绘图和造型。对于我校的学生,大都在毕业后是进入工厂从事机械加工, 因此,另一方面的训练是识图练习,特意设计一些图纸,包含尺寸、精度、公差和其它要求,要求学生在设备上进行加工,要求独立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训练学生对图示符号掌握及配合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真正把制图融入到实践中去,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课时要求较紧时很难完成,可与实训课同时进行,例如在进行车工训练时,除了考核对机械设备训练外,可以加入相应的制图考核。

结束语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掌握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营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篇8

一、第一把金钥匙:AutoCAD与机械基础课程结合

在教学上主要通过AutoCAD与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等机械基础课程结合,尤为重要的是AutoCAD与机械制图的有效融合。在典型任务的提取上,以劳动版机械制图习题册为蓝本,内容含平面图、轴测图和立体图。

平面图部分:不仅让学生抄画零件图,还要将补画三视图、补缺线等内容用在CAD强化训练中,让学生深刻理解机械制图中的正投影规律也同样适用于CAD绘图,CAD只是一个工具,跟铅笔、三角板和圆规等常规绘图工具相比,它只是利用电脑,提高了绘图速度。如果不遵循机械制图的相关规定,绘出来的图纸是没有工程价值的。在学生绘图的同时,灌输公差配合等相关知识,为后面数控编程、3D打印等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模具制造专业,可以让学生绘制一套完整的模具图纸。先绘制模具的零件图,然后利用定义块的知识,将零件图一一进行装配。在装配的同时,教师就可以检验图纸设计是否存在错误,配合是否合理。这种强化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模具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将错误的发现提前到设计阶段。

轴测图部分:轴测图实际还是二维图,它是一种在二维空间表达三维形体最简单的方法。但是用三角板等手工工具绘制比较复杂,效率也不高。如果改用AutoCAD软件,就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只要用鼠标轻轻地点击菜单中的工具,进入轴测图模式状态,通过F5切换等轴测平面,就可以绘制正等轴测图了。在绘制轴测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三视图绘制轴测图,或是通过轴测图绘制零件三视图。这种方法既锻炼学生看图能力,又提升他们空间想象力,为后面立体图绘制打下坚实基础。

立体图部分:手工绘图只能绘制三视图和轴测图等平面图形,而巧用AutoCAD就可以绘制真正的立体图了。绘制立体图时,先让学生绘制基本体,然后讲解怎样将基本体通过布尔运算等方式组合成组合体。在强化训练中,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三视图绘制立体图。而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可以用CAD绘制机械模型,让学生根据模型绘制三视图或补画三视图。这种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看得懂机械图纸,同时能想得出物体实形来。

二、第二把金钥匙: CAD与3D打印技术的有效融合

CAD设计的作品可以打印出实体来,是一件多么迷人的事情。于是人们纷纷尝试3D打印技术。传统的打印只能将作品打印在纸上,而3D打印却可以打印出实形来。那到底什么是3D打印技术呢?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在将人们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同时,也必将使得人们产生更多奇思构想。无疑,3D打印必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带入一个新的天地。但3D打印最终又会把CAD带向何方呢?如何妙用CAD软件,才能使3D打印更加如虎添翼呢?

3D打印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还是要将它归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从CAD与CAM的关系中不难发现,CAD是CAM的基础。如果CAD没有学好,单纯从网上模型库下载相关模型进行打印,开设3D打印课程就失去了意义。亦如只会操作传统打印机,而不会office系列办公软件。3D打印必须以CAD设计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3D打印软控系统,将3D模型降为2D格式,然后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结材料,通过逐层堆积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来。CAD设计出来的3D模型是3D打印的根本,如果没有好的CAD模型,再高端的3D打印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如何将CAD课程与3D打印进行为效的融合呢?这需要一步步逐渐积累。

桂林市技工院校机械专业一年级都开设了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识图能力,并能用AutoCAD绘制三视图、轴测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平面图形,但立体图绘制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二年级中级工班,可以强化AutoCAD立体图绘制。内容选取主要分为:基本体、拉伸类零件、旋转类零件、组合体。这些简单零件用AutoCAD软件绘制比较容易,但要让学生明白复杂组合体是如何由简单零件组合而成的,从而为以后学习更专业的CAD软件打下坚实基础。绘制好实体后,将DWG文件输出STL格式,就可以进行3D打印了。

到三年级高级工班,AutoCAD虽然绘制简单立体图比较容易,但复杂实体绘制却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三维实体的绘制能力,高级工班最好开设ProE或UG等课程。内容上与机械制图的课程相对应,包括轴类、盘类、拨叉类、箱体类等零件。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将装配图的零件一一打印,然后进行组装。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零件组装,让学生明白各种机器的装配原理。

三、第三把金钥匙: 技能竞赛对CAD教学的有效渗透

桂林市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中用到的CAD软件主要是AutoCAD和CAXA。AutoCAD主要是用在机械制图和AutoCAD应有项目。CAXA主要是用在数控车工与数控铣工项目。

AutoCAD教学方面。常规的教学只是教会学生使用该软件,但桂林市中职学生技能竞赛的AutoCAD项目,却对学生机械制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比赛的理论部分就是机械制图手工绘图,而实操部分,包括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补画三视图、根据三视图绘制立体图等。那么,笔者平时在强化训练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不光只是抄画零件图,应包括补画三视图,根据三视图绘制立体图,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等。这种强化训练能让学生明白,CAD只是一个工具,只有掌握机械制图知识,才能真正看懂图纸,加工出合格产品来。

CAXA教学方面。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除了要求学生手工编程外,还对计算机辅助编程提出更高要求。而计算机辅助编程步骤是:零件的几何建模,加工方案和加工参数的合理选择,刀具轨迹的生成,数控加工仿真,后置处理。桂林市技工院校机械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辅助编程软件主要是CAD中的CAXA软件。CAXA软件的教学应该在AutoCAD教学的基础上,强化CAXA实体造型和编程,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数控仿真,将加工制造的缺陷发现在模拟阶段。

四、第四把金钥匙:基于任务驱动的 CAD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的CAD教学中,老师只是简单教会学生CAD工具和命令的使用。老师教一个图,学生就会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不够。而基于任务驱动的CAD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学材的编写上,可以将CAD教材中的章节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实施掌握CAD绘图技巧,理解各命令含义。在学材编写方面,平面图和轴测图重点以AutoCAD软件为主,三维造型则以ProE或UG为主,任务涵盖基本体、拉伸体、旋转体、组合体、曲面造型等,其中包含轴类、盘类、拨叉类、箱体类等零件。学生在掌握软件同时,熟悉各零件结构特点,可以为后面专业操作打下基础。

五、第五把金钥匙: 翻转课堂在CAD一体化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CAD教学都是运用计算机来完成的。如果能将翻转课堂与一体化教学有效地运用在CAD教学中,那么CAD教学将如虎添翼。什么是翻转课堂呢?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的教师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而在CAD教学中,如何将翻转课堂与一体化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呢?首先是课前学习:课前将CAD教学微课或视频以及CAD任务书通过微信或QQ传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草拟任务计划书。接着是课中内化:课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分工,共同探讨完成任务书,教师则采用个性化指导,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然后是评价反馈:学生通过小组评价,指出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则采用集体化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答疑解惑。然后是研讨总结,进行教学反思,优化并开发微课程。最后是课后巩固:课后再通过反复观看微课等视频,巩固课堂所学。翻转课堂在CAD一体化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桂林市技工院校将学校的信息化与一体化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的有益尝试。

六、如何才能使五把金钥匙发挥其神奇的魔力

首先,在教学计划安排方面,AutoCAD课程最好安排在一年级的下学期。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课程一个学期,基本掌握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对三视图的原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AutoCAD课程的及时开设,既便于AutoCAD课程和机械制图的有效融合,又便于为桂林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个项目培养好苗子。到二年级上学期,则可以开设CAXA制造工程师。CAXA电子图板和AutoCAD课程极为相似,要求老师只对CAXA电子图板与AutoCAD不同的地方进行介绍,教学的重点放在CAXA制造上。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学生一年级已经学习了AutoCAD,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立体图的绘制,对立体图形的成形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时候开设CAXA制造课程,既可以强化学生绘制复杂三维图形的能力,又可以教会学生CAXA辅助编程技术和数控仿真。二年级的学生是技能竞赛的主力军。CAXA制造的开设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数控编程能力。到了三年级高级工班,随着3D打印课程的开设,可以增设ProE或UG课程。虽然AutoCAD也可以绘制简单的立体图,输出3D打印所需的stl文件,但对于复杂曲面造型却束手无策。CAXA制造虽然在造型方面功能也不错,却不能直接输出stl文件进行打印,而ProE或UG课程的开设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其次,桂林市各技工院校近年来进行的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基地项目建设,在学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机械制图和CAD一体化实训室的创建卓有成效。同时,每个学校都建有数控仿真实训室,每个常规教室也配备有先进的云博士多媒体教学智能终端。云博士将传统的计算机、实物展台、无线MIC、读卡器等功能集于一体,特别是实物教学摄像功能,为CAD一体化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3D打印一体化实训室的建立,为CAD与3D打印的有效融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篇9

一、如何上好理论课。

理论课相对于实训课来说有些枯燥,但理论知识是对专业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果缺少上理论课的环节,直接上实训课,就会缺乏基础知识,知识就会不系统,同时还会出现仪器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或安全事故。要上好理论课,首先要求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它是一种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是通用的、比较常见的,授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贴近学生,学生也可动手演示,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感官。

3、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4、启发法 。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这种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举一反三。

5)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现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同学们掌握重难点知识。

二、如何上好实训课。

实训课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实训课的优势是学生亲自参与、气氛活跃、锻炼动手能力、加强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等等。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上实训课并不是那么轻松,因为我们要思考很多问题。

1、实训准备。物质上:每一次实训课前,实训老师应列出实训材料清单,包括仪器和工具等,按清单准备好各种材料,做到有条不紊,为实训打下基础。思想上:要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要求。分组准备:分组时应做到合理搭配,使每一个小组实训时能够团结合作,做到动手能力强的能带好动手能力差的,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2、实训精讲及实施。实训时,根据专业的特点,首先必须对学生强调安全事项,以及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程序即按照什么程序去做也就是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少,实训的场地又宽的话,那么所有学生可以同步进行,老师教一步,学生跟一步,或者老师先示范,然后学生全部一起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那些跟不上的学生可以再单独辅导。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多,实训的场地又窄的话,那么实训老师就可以先培训每一个小组的小组长,把小组长培训好了以后,各小组组长再回到各小组进行本组的培训,小组培训时实训老师要到各小组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组培训完以后,所有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并要求每一个学生能独立地完成每次实训任务。

3、实训检查、总结。实训课中,实训老师可以抽查3-5人或按小组每小组抽查一人,抽查时注意高、中、低搭配,以便掌握各层次学生对本次实训课的掌握情况。并对本次实训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提高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结束前,实训老师要用5至10分钟的时间去总结本次实训课的情况,总结本次实训课同学们对本次实训内容掌握情况。

4、清理实训场地,巩固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完后,实训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清理实训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填写《实训日志》,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任务要求、实训过程、实训总结等。填写《实训日志》时,应改变以往单纯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等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课。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水平相对差,但动手能力较强。既然学生喜欢实训课,我觉得凡是能开设实操的内容都要尽量开设,作为教师,想法设法使学生成才是我们的职责,学生满意就是对我们教师工作的肯定。

1、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中职生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灌输理论或要求学生动手是非常难的。上课之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建筑物、实验室、实训场,或结合课程内容到工地进行见习,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也应购建各种建筑构造、结构构件实际模型,以便学生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

2、模型制作。建筑物是三维立体的,各种构件也是三维的,且有多种层次,结构构件或材料组成往往是被隐蔽的,在实际建筑成品是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在教学中接触的教学内容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这大多是二维平面形式,不容易形成立体形像,空间想象能力难于得到煅炼,模型制作恰可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把教学中的各种构件、系统要求学生画出图纸,制成立体模型。材料可用硬纸板、铁丝、线、软木条、薄胶合板,经济且利用剪刀、美工刀、钢尺、大头针容易制作。如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基本形体、组合形体可用硬纸板制作,建筑结构中桁架用软木条制作,梁、板、柱用铁丝作钢筋、纸板作为模板,甚至整个结构体系也可制作模型。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9-02

建筑识图课程是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职业技能领域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改革,积极运用多媒体、真题实作、网络学习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建筑识图》课程要求学生在具有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出正投影原理在土建专业工程图中进行识图、绘图基础训练,以便进一步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培养提高。

1.教学内容模块。《建筑识图》主要分为2个模块的内容:投影知识和建筑识图。投影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投影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三面投影知识、剖面断面部分、轴测投影,这一部分知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建筑识图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建筑制图一般知识、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结构图的基本知识、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基本识读,这一部分知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立体几何三面投影基础上的建筑实际工程的图纸识读,鉴于建筑形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空间形体理解能力强,个人主动多读多理解。

2.中职学生学情分析。“90后”的中职院校的学生熟悉电脑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但他们或无求知、上进的愿望,或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基础薄弱,无心学习,形象思维差或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开发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室,根据模型展示辅助识图、手工绘图辅助识图、CAD绘图辅助识图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一体化的教学条件创设

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均有一定的要求。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建筑工程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二)扩充性资料建设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扩展其知识面,教师们选择了不少扩充性资料,其中有:

1.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2.大量建筑物的工程图样:如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工程实际图样,供学生课下查阅,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识图能力。

3.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可供学生平时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

(三)实践教学环境

《建筑识图》实训周的实践训练均有实训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的步骤及日程安排以及实训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根据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购套配套的挂图、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用于课堂教学;建设模型制作室为学生制作模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提供服务等。在建筑工程公司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企业的工程实践中,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工程实践,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环境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建自己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网站,并将网站的大部分教学资源应上网开放,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难题详解、试题库、模型库(动画演示)、部分教学录像等,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可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学校学生图书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和都接通了局域网,对外连接教育网。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做”合一的高效一体化教学。

1.通过现有的几何模型、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2.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3.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不仅仅在课堂中采用天正建筑的模式,还可以用鲁班软件BIM来展示。

4.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互动学习环境,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的操作训练。

6.建立自主学习机制。主要通过小助理、小制作、小老师的形式加以反映,促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思维,课后根据个体的不同进行选择性的提高学习。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试卷不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评判标准,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鉴定,因此,该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一)规范常规考试模式

对于量大面广的基础平台部分,实行教考分离,统一命题与阅卷,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增加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深化改革考试模式

1.“小教师”模式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由学生自己出一份卷子,自己给出标准答案,写出出卷和学习过程的体会,同时以PPT方式进行口头答辩。从学期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可以自己当“小老师”,以此模式进行考试,但以期中测验成绩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因此一开始学生就有压力与竞争。班级前20%可以申请期末“小教师”模式考试。这样,前半学期以掌握基本理论为主,仍然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后半学期则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有效地将考试融入了学习过程。

2.口答模式即一师一生进行问答考试。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图纸或者相同的图纸不同的问题,对基础识图知识进行问答。口答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不得作假,逼迫学生学习;不足之处在于耗时较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

3.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学生进行口述,借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面试的内容主要为若干重要概念、分析和解答难点疑点问题等。面试在轻松交流中进行,不必作过多的复习准备,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方向。

4.小设计模式建筑小设计,给教师提出高要求,也增加了工作量。教师要给出不同内容和类型的题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设计绘制正规的A3工程图,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也可以用绘图仪器作图,若达到一定绘图水准,也能够得到认可,将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增强了平时空间想象力稍有欠缺,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好建筑识图的信心。

(三)综合性成绩评定模式

学生学习《建筑识图》这门课的最后总评成绩应该是其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诸如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思维等,为此,我们在认定总评成绩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对公共平台阶段与综合提高阶段也采取不同的做法,同时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评价空间。平时成绩主要考虑作业、课堂表现、上机操作等,课程测验成绩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同时考虑小老师、模型制作、建筑小设计等。

五、结语

《建筑识图》是土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规范在逐步更新,学生素质逐年变化,因此,教师应加强进修、学习交流、多到企业锻炼,在教学中大胆思考和尝试改革,不拘一格育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