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妇产科护理见习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06-05 20:45: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妇产科护理见习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妇产科护理见习报告

篇1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男护士进入到了医院的临床工作中。但是在护理教学中,尤其是妇产科教学,男护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现象。对男护生在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成为帮助男护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及毕业后能更好的的承担护理工作刻不容缓的事情。

1 男护生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男护生在学习妇产护理学的情况,笔者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的方式,对某校高护2011级36位男护生作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1)逃课:36名男生大多坐在教室的后三排,在课程的开始人比较齐整,但每逢天气不好或是节假日时,总会有男生逃课现象。考试也只能靠最后的临时抱佛脚,妇产科的最终成绩也不理想。

(2)上课时思想不集中 男生在上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时有玩手机、说话,特别是讲到女性内外生殖器官及分娩相关知识时,大多男生会伏在课桌上,提问他们也大多说不知道。

(3)相对客观的妇产科教学内容,男学生都表示听不懂。男护生曾反映过讲到不明白女性的月经呈现和下丘脑—垂体—卵巢有什么关系。

(4)实验教学时,一旦涉及到女私部位的时候,男护生一改积极的态度,采取回避的态度。例如骨盆测量时都是进行相互测量,但是测量时寻找的骨性标志不可避免地会碰触到女性的隐私部位,女护生是不愿意让男生作为被测量的对象的,而男护生相互测量的数据都是不符合书本的正常范围,以及在做会阴擦洗时,男女护生同时在一个实验室里操作练习时,男护生会选择避开操作,或借故离开实验室。

(5)临床见习时,有些见习医院的妇产科室直接拒绝男护生来见习。即使有同意见习的妇产科室,也会有患者和患者家属是否能接纳和配合的问题。即使见习医院同意男护生见习,或患者接受男护生护理,男护生也是躲躲闪闪,不愿意直接处理患者病况。

2 男护生妇产科护理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分析

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体现。根据以上的现状调查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1)传统观念和社会偏见。我国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基本所有女性患者都会拒绝男性对其进行隐私部位的护理。在妇产科室里,在查房时,患者及家属大多不愿在诊疗过程中,有男性的医护人员在场,甚至当面让其出去。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妇产科的带教老师都是采取妥协处理,甚至连争取患者和家属的同意言语都没有,就让男护生在病房外等候,假如有男护士定科在妇产科科室,也会被人认为是“不正经”。这些现象都让男护生在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和质量明显下降。这些都是传统思想和社会偏见所致。

(2)在学校中,在学习妇产科科目中,大多男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到妇产科工作,认为这门功课对于他们本身而言完全没必要,没有生活实用性,也就更没有学习积极性。有极少的男护生表示对妇产科科室表示过兴趣,但都不能坚持,怕被男女同学笑话,甚至男护生曾有表示过如果选择妇产科室工作,怕以后会没有女朋友,家里人也不会理解他。

(3)男护生自身专业认识不足。对本职业认知度的缺乏,有研究表明,男生选择护理专业大多都不是主观选择,很多都是因为高考分数低而被调剂进入到本专业,或是看中了护理专业的高录取率,还有就是家长让其选择就选择了。一开始就对护理专业认识度不高,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大多男护生认为护理专业科学性不高,技术含量低。几乎所有的男护生都认为护士职业社会地位低,地位低于医生,是作为医生的从属者。感觉到所选择的专业“没面子”。原来高中的同学问其自己所学专业时,大多都含糊其辞,说自己是学医,明确表示自己是护理专业的极少。有些男护生表示对未来以后的发展没有规划,仅只是为尽快找到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有其他的工作机会就会辞职,甚至有的男护生说准备一毕业就找别的工作,一刻也不想呆在护理岗位上,仅仅是为了拿到毕业证。

3 男护生的妇产护理学学习中的心理疏导

对现今妇产科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对男生在学习各时期进行对应的心理疏导。

(1)传统观念与社会偏见的改变。女性拒绝男护士护理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涉及到女性的隐私部位,但这些思想上的转变并非朝夕即可解决,还需要社会大众媒体对男护生这个职业的大力宣传,医院应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教学工作的意义已取得患者配合,学校通过宣传栏或学报宣扬优秀男护生的事迹并强调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性。男护生认为妇产科护理是女性的工作,自己在妇产科科室留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论在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医院见习妇产科科室的过程中,都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旦当患者拒绝男护生进行观摩或护理时,男护生便认为很正常无所谓而放弃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些男护生在医院真正工作时,一旦遇到和女患者相关的疾病就会束手无措。例如在男护士最可能待的急诊科室,肯定会面对女性患者的急性疾病,像宫外孕,卵巢巧克力囊肿蒂扭转破裂等等,这些都是急性病症,如没有短时间内采取对症措施,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很可能会导致女患者的即时死亡。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系统器官、各专业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你从事哪个专业都会涉及到女性患者,都必须具有全面的知识,包括扎实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才能正确地对患者进行护理诊断,全面对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2)从观念中消除性别顾虑。作为一名护生,无论男女,也不管以后是否最终会到妇产科室工作。都有可能会有护理女性的可能,也不可避免地有护理操作会涉及到女性的生殖器官,比如很简单的会冲洗,很多男护生就会觉得很害羞很难堪。作为一名护士应知道,我们是一名医护人员,我们是无性别人群,我们没有男女之分,我们的代名词只有“护士”。而同样我们面对的是“患者”,而不是男人或女人。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须解除男护生的害羞心理,提高男护生对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

(3)在教授妇产科护理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男护生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理论教学中要让男护生认识到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性。首先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作为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另外男护生认为妇产科护理学与他们没有任何关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或是在课后对男护生进行观念上的纠正。男护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是会结婚、建立家庭、赡养老人的,而妇产科是一门贯彻女性一生所有可能发生的疾病的概括,掌握这门功课能够对自己的妻女、母亲、甚至朋友亲戚有着辅助指导意义。还有虽说现在妇产科科室的男护士极少,但并不表示以后男护士不能从事妇产科的工作。毕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护理事业的进步,男护士也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这些都揭示着任何一个职业是没有男女限制的,就算是我们目前认为最不可能招男性的妇产科科室,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迫切需求男护士。

而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在教学的一开始,护生教师可以集中所有男、女护生说明,让他们了解他们现在虽然是男、女护生,但是以后他们就只有“护士”代表他们所有,而面对的也只有“患者”,没有男、女之分,现在的认真学习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护理患者,让患者能早日康复出院。带教老师可以考虑到男女生同时同地教学,会导致男护生的尴尬和女护生的害羞情绪。在涉及到女私部位的教学时,可以让男、女护生分实验室练习操作,并在开始示教时,也尽可能做到男、女护生分开示教。在课中,鼓励男护生进行操作练习。

(4)创造出浓厚的妇产科学习氛围,激发男护生对妇产科学习兴趣。课余时间可以组织所有的男护生进行读书报告会及宣传妇产科界优秀男专家的事迹,消除男护生对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顾虑,增强他们能学好妇产科护理学的信心。

(5)对于即将见习妇产科科室的男护生,带教老师尽可能给男护生提供便利,在进入妇产科科室前,先取得患者的同意,这样在观摩的过程中避免男护生被患者和其家属“请出”病房,以免打击到男护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的信心及积极性。

综上所述,男护生在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过程中确实会有许多的问题,但是作为一名妇产科专业教师,不能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就对男护生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有所忽视。改变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合男护生的学习兴趣与期望,消除男护生在操作练习中的性别顾虑,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与忽视,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激励他们勇敢、自信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培养出高质量的男性妇产科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篇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医院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护理工作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间的互动、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等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护患沟通技巧,而且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护理工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和创造力。

    1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

    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多涉及病人隐私,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主题之前必须明确:助产士要扮演好护士角色,提升语言修养,树立服务意识,注意与病人交流沟通,尊重病人,使护患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要达成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情境主题的设置能否调动学生的体验兴趣、体验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式教学提倡让学生在一定背景、情境下进行学习,即从教学需要入手,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情境主题设置应中心明确,难度适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启发性、针对性。授课时教师要尽可能结合临床实践,围绕中心主题展开教学,使各章节与主干紧密相连;在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病例设疑导入新课;运用教学技巧,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满足学生精神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妇产科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想学、爱学、学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既包括传授知识,又包括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心理来看,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是开展教学的前提。通过创设情景、意境,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想象思维、求知欲、学习动机和情感,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的多边互动形成“共振”,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在妇产科护理学首堂课,笔者在常规讲授绪论后,立即播放《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电教片,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该学科最新研究进展,要求学生将自己当作一名真正的护士,全身心投入到模拟操作情境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思考。

    3贯穿临床病例,培养应用知识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多且繁杂,若教师照本宣科,一味讲授理论知识,则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病例教学将病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广泛收集临床病例,并根据情境式教学法的特点,将临床病例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创编成紧扣主题的情境教学内容,不仅创设了接近临床的情境,赋予教材内容更深、更新的教学寓意,而且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考余地,让学生融会贯通。笔者在多年临床和教学实践中,收集并整理了大量临床病例供教学使用。通过提前设计临床病例,将大量真实可靠的病理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定义、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及护理要点等,将病人出入院护理中常见的医院社会关系融入病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围绕病例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提升专业素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授病理产科和妇科疾病时,先通过具体病例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简单化,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讨论,在讨论中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解难,直至问题解决,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举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以巩固所学知识,概括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预示新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综合分析、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其应用知识的能力。

    4主动参与,群体角色扮演

    情境式教学法强调教学体验,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将单一的理论讲授改为创设真实的医患场景,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模仿性学习)的方式,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将学习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需要,并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凭借主动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认识目标到达成目标的全过程。群体扮演即假设学生是护士,其他学生或教师扮演病人。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检验学习进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启发、把握和调控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充分拓展其思维。我们在实验室配备大量模型,如胚胎及胎儿各发育期和孕妇及妇科检查模型、分娩机转模型、骨盆模型及各类病理标本,依托模拟病区资源,以情境为载体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利用角色扮演和模型操作设计教学过程,广泛开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操作项目,包括产前检查、听胎心、骨盆内外测量、妇科检查、外阴的擦洗消毒、阴道冲洗、上药、新生儿护理等操作练习。如讲授“孕期护理”内容时,针对孕妇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尽可能引导学生设计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在生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理论知识,获得作为护士及病人的内心体验,能够设身处地站在病人及其家属角度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5活学活用,贯穿专业素质培养

篇3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00-01

2011年我校已完成了由中等卫生学校向高等卫生职业学院的转型,这不仅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为我国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的提升搭建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妇产科作为高等卫生职业学院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摒弃原有中等卫生学校妇产科教学的陈旧观念与模式,创建符合高等卫生职业学院教学特征的妇产科教学新体系,是值得我们每个妇产科教学工作者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1 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计划

原有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已不能适应升格后新的要求。高等卫生职业学院妇产科教学大纲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任务进行改革,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大力开发高等卫生职业学院妇产科校本课程和教材,根据高等卫生职业学院妇产科教学时间紧、课时少、内容多等特点适当删减部分非重点章节,例如围生期母儿的护理等。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充分体现高等卫生职业学院妇产科教学的特点。

2 重新选择教学内容

转型后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面临学生来源复杂,基础高低不一的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例如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除介绍疾病的相关外,还要注重常见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的强化,做到医护不分家。

3 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3.1 选择性精讲、提问式教学的应用:中等卫生学校传统的教学往往按照教材通篇讲解,这种“填鸭式”教学导致教师感觉课时不够用,学生成为没有思想的被动学习的机器,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根据转型后新的大纲要求可以采用重点章节精讲点拨,例如妊娠期并发症流产、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等。而非重点章节可选择让学生提问的方式,互相讨论并解答,例如羊水过多、过期妊娠等。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3.2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妇产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于妇产科教学具有专业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许多知识口授难以表达,内容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例如: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和分娩过程的处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枯燥无味缺乏真实感,采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另外采用多媒体的视频技术可以将临床操作和护理过程引进课堂,解决临床示教难的问题。因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会取得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3.3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由于妇产科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理论讲授过程中尽量联系临床出现的真实病例加强对疾病的理解。同时要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实验设备和教学模型。例如四部触诊、保护会阴接产和妇科检查操作等等。除此以外还要适当增加临床见习机会,在临床环境中亲身体验,加深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和成绩评定系统

4.1 建立规范的计算机试题库: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命题经验的缺乏及教材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传统试卷纯理论题较多很难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为了保证试卷的质量,使试题更具科学性,应在不断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不同专业的完善的计算机试题库,用于学生各类考试;题库的建设有利于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成绩,也有利于教师命题、考试及教学效果评价[2]。

4.2 更新成绩评定系统:科学的考核不仅可更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也对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除常规期中、末测试及实验报告外,还应将随堂测试、病例分析报告、 读书笔记、课题讨论等活动纳考核体系,以一定比例(期中测试20%,期末测试50%,实验报告10%,随堂测试、病例分析报告、 读书笔记、课题讨论等20%)记入学生的总成绩,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全面考核机制。

总之,高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以上若干教学环节进行很恰当的整合。从大纲、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达到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全面提高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质量[3]。随着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化,我们还将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妇产科的教学进一步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国家培养出更好妇产科的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篇4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主要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前提,教学主体为学生,而教师只发挥教学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自学及小组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研究主要探讨PBL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为妇产科教学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1、PBL教学法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将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作为教学的主导,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出来,使学生主动对信息仅收集和处理,从中对新知识进行汲取。教师将教学问题的疑点、难点及重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以此将疾病产生的原因、结果及病情转变的知识进行掌握,并且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引用经典案例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在讨论中将疾病的一般规律性反映出来,同时也将疾病的特殊性反映出来,以此学生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通过此方式将学生判断问题及分析问题能力提升[1]。

2、PBL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只负责看和听,教师一味的灌输,很少提出问题,也很少去启发学生。而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恰恰相反,教学中心为问题,教学主体为学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调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转变被动学习的学习状态[2]。以课本中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师以典型病历作为教学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提问:患者所患疾病的名称是什么?该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以病历资料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将哪些信息进行收集?以此为有效的护理提供依据,以此在临床实践中有效的配合医生治疗。对护理问题的重点和次重点进行排序,对护理方案进行制定,并付诸实践。教学的目标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对相关文献及书籍进行查阅,将基本理论及研究新成果进行掌握,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现知识的共享,优势互补,以此将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解答[3]。

3、PBL教学法应用中的问题

3.1课前准备充分

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好新课程的准备,让学生从心理开始适应接受新知识,教学方式可首先为多媒体课件集体教学,将知识主干讲清楚,之后举出典型病例,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为课前准备及教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种疾病包括大量的基础课程,比如遗传、病理、生化、生理、解剖等,因此,教学要对此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备课要充分,病例选择要具有典型性,设置的问题要合理,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回答。同时针对讨论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记忆[4]。

3.2提升基础训练的重视度

病例选择要简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素材进行组织,课前准备做足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讲,讲解教学大纲中的疑点、难点及重点,提升基本知识、理论及技能教学的重视度,告知学生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将问题引入,让学生与理论相结合,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就可将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教学一些理论知识及研究进展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去探索新的知识。

3.3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PBL教学是否成功在于学生对此教学方法是否接受,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去掌握程度。比如,在讨论案例时,要多设置一些问句,以此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性进行检查和掌握,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在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检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到医院病房中见习,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采集、评估病历,对护理病例进行书写,将护理方案制定出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以此对所学知识及技能进行巩固[5]。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将临床护理的实践过程再现,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妇产科疾病的护理常识,让学生对妇产科新进展、新技术得以了解。同时要让学生明确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使其学习兴趣被激发,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教学方法的优势,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章雪玲,黄美凌,邓燕红等.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7):70-73.

[2]彭凌湘,李琦,马维红等.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32):127-129,133.

[3]陈路,孙梦霞,陈轼等.PBL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初步报告[J].中国伤残医学,2014(6):309-310.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72-02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妇产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整体护理等诸多方面,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学生们很难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将临床护理知识与早期学过的基础护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是教师和学生们面临的难题。

来自11级三年制、09级五年一贯制高职和2010级本科护理专业(含助产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了跨学校、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团队,在老师指导下,以2012年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计划为契机,选择了指导老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典型病例分析试题库的构建”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旨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1],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准备阶段。指导老师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训,树立科研理念。根据学生特长进行分工,反复修改我们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研对象是已经学完了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在校学生和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对建立妇产科护理典型病例分析试题库(简称试题库)的必要性和认知情况、课程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上网课程的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另外,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及专家咨询、访谈等方式,总结完成调研报告三份,供指导老师参考。

2.调研分析。对近3年我校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临床见习报告和期末考试卷进行分析,尤其对涉及临床病例分析题的难易度、答题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调查显示:100%的同学认为建立妇产科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试题库非常有必要,且病例讨论式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更贴近于临床,更加真实,分小组相互讨论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加深了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有利于今后护理工作。97%的同学认为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是每个疾病的护理措施和治疗要点,95%的同学理想的上课模式是师生互动型的,15%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进度稍快,信息量大,不易掌握。从题库中选取典型病例进行教学,促进了师生互动适合小组讨论,所以题库建立可满足同学们对上课的期待。同时,大部分同学关注校园网的课程建设,题库逐步上网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二、建立题库的过程

1.指导思想。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2009—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大纲为依据,确立试题库编写大纲。按知识点组织或确立符合考试大纲要求,适合高职护理学生认知规律的病例分析标准化考试试题库;知识点应覆盖整门课程,试题考点明确、语意清晰。每道试题均附标准答案,答案要点清晰、分值明确。

2.整理、编写题库。初步收集的临床病例数目大、涉及内容面广,整理难度大。指导老师将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分派学生协助整理、编制,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师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机会,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效率。考虑到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应全面分析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扣紧教学大纲的典型病例,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们还聘请由院学术委员会、护理专业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专兼职教师,组成专家组对题库进行审核优化。题库作为学科建设共享资料用于教学,并提供给学院教务部门随机抽取,可用于各类考试考核中。

三、讨论

1.题库建立的必要性。妇产科护理典型临床病例分析试题库内容以临床护理活动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提问方式也尽量贴近护理临床,所选内容均按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设计。建立题库是标准化考试需要、教考分离的需要,有助于形成良好教风与学风。题库有利于教师出题、考试及判断教学效果,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稳定我院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从题库中随机选题能有效地评价护生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加强形成性考核评价。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整体设计,把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妇产科护理课程学习期间,老师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病例进行测验,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完成测试,测试结束即可查看成绩。这种测试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绝大部分学生表示该测试方式可以促进自主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近年来妇产科护理教学开展以病例分析为中心的综合护理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其优点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并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3.体会与收获。课程组全体教师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小组通力合作,大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收集、整理、建立典型病例分析试题库,并应用于病例讨论式教学中,增强了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较早地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实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题库自测自评,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复习、巩固。通过建库,我们阅读了大量病例、早期接触了临床,培养了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指导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对于即将从事护理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指导老师评价本实践创新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寻找适合高职护理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此项研究难度适中,选题新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展现自我、注重实践、提高沟通技巧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他们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本项目立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以课程改革引领科研方向,以教学科研促进专业建设,得到全校师生的充分肯定,对我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Z].苏教办高[2012]3号.

[2]侯同秀,王自然.多形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22):58-59.

[3]甘西西,竺静,陈卫平.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7):641-643.

篇6

0引言

产科学与妇产科医疗工作息息相关,只有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科中关于产妇妊娠、产娠整个过程的心理、生理及病理相关知识,才可极大满足产妇的需求,切实保障母婴健康安全。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可将实习生从教学课堂带入临床实践中,由已有的临床知识上升为感性认识,不断积累并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与思辨能力。而实习生能否向合格医生过渡取决于临床带教的教学成效。加强临床带教教学成为医疗服务工作的先决因素[2]。本文中,通过采用人性化临床带教对妇产科实习生进行带教教学,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4年02月至2015年02月到我院妇产科进行实习的实习生中随机选取40名作为受试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20名。对照组实习生中,男性有1名,女性有19名;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0.14±1.06岁。实验组实习生中,男性有3名,女性有17名;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0.45±1.27)岁。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带教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教学,整个实习过程中主要由带教教师统一进行讲解、示范,理论知识讲解多为常规意义上的简单讲解。(2)实验组:采用人性化临床带教模式进行带教教学,具体如下:①理论知识讲解。首先主动与实习生进行交流沟通,大致了解其妇产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学生一同制定实习学习计划,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带教教师向学生介绍妇产科科室中临床实习的内容,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最后,带教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发展特征与心理机制,重点讲解妇产科学习的重点,介绍相关注意事项。②临床实践带教。在临床带教实践中,带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及兴趣,有针对性实际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实习生的个别差异性,体现教学教育的人性化。带教期间灌输妇产科服务宗旨,培养实习生临床工作意识与责任感,并相应性引入临床实践模拟场景,指导辅助实习生进行实践操作,不断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

1.3效果评定标准。实习结束后,根据课堂授课内容设计考核试卷,共累计分值为100分,检验实习生实际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对比两组对象综合成绩。另外,从培养自学意识、辅助理论知识理解、增强临床沟通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内容进行考虑,让实习生综合评定带教的满意情况。评价分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非常满意为90~100分;满意为80~89分;一般为60~79分;不满意为<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χ—±s)采用表示,并以t进行检验,研究数据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若P<0.05说明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实习前、后两组实习生综合成绩评分。从表1中可看出,实习前,两组对象综合成绩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习后,两组对象的综合成绩评分均明显升高,实验组实习生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情况。从表2中可看出,两组对象对带教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对象总满意度(70.00%)明显低于实验组(95.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妇产科是临床上重要且特殊的科室,产妇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经历着生理、身心的变化,生理上若出现疾病,心理上出现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均会对产妇及婴儿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实习生作为妇产科治疗护理工作的后备力量[3],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力是实习的重点工作。对于实习生而言,学校是封闭式学习场合,医院是开放式实习基地,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初期的环境转变会让产科实习生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进行学习及实践。针对这一情况,医院应坚持“人性化”临床带教教学,注重根据实习学生心理及发展特征,多从其角度与立场进行教学设计,模拟临床护理场景[4],更多提供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机会,不断培养其思维与创新能力,带动实习学生能逐步熟悉并适应到临床实践活动中。本文结果显示,采用人性化带教教学可明显提升实习学生综合知识与技能掌握能力,整体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夏霞,袁素花.妇产科护生临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4,27(05):24.

[2]蔡群英.妇产科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5,15(09):102.

篇7

妇产科学是针对女性生理、病理、生殖调控等方面进行研讨的科学,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新概念与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1]。为了推进妇产科学的发展进程,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形式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以教学内容、方法为基点进行探究。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做好“三基”知识教学工作

“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统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体现在临床实践教学进程中,此时教师强调的不只是临床疾患的诊断与医治方法,也重视其发病基理探究的教学工作,以此途径去使妇产科学与临床实践有机整合。新兴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培养与强化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以相关疾病的医学基础知识为根基,组织学生借助基础知识推测临床要点,再由临床要点摸索其发病原理,实现妇产科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目标,此时学生对“三基”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切实的体会,学习热情度大幅度提升。

1.2导入新颖知识

具体是将国际上新概念与新技术渗入进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例如,对于绝经以后得妇女来说激素治疗取代其他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妇产科学内的关键课题,在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心脑血管病等方面有所成效。此外,妇科B超能够将妇科疾患诊断出来。介入性治疗方法渗透于妇产科临床,也是其教学模式改革的体现形式,例如对妇产科学实习生准确操作一些辅设施仪器进行指导,适时的将探讨课与手术观摩课导入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中。除此之外,无论是在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在临床见习、实习环节中,都应该将妇产科微创治疗原理、方法、程序、禁忌症等相关问题告知给学生[2]。为了实现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这一大型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树立与时俱进思想观念,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以新进展为衔接纽带协助学科知识落实改革与发展目标。

1.3重视医德教育

医德规范可以被视为医务人员意识与行为方式的基本准绳,也是社会对其提出的基本标准。高超医术与优良的医德是塑造好医生的基础性条件,但是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对医院生良好职业道德塑造的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现代妇产科教学进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环节,从而使他们理性的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优良医德,教育者可以典型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将林巧稚优秀事迹;张珠丽教授敢于挑战艰苦环境,完成国内首次“试管婴儿”的伟大事迹。在前辈崇高精神的感染与召唤下,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德对患者健康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有医德渗入的妇产科学教学体系中,学生树立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伟大信念与崇高理想。

2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启发式教学对填鸭式取缔方面,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具体是指教师将素质教育理念导入教学体系中,并借助整合妇产科学教学系统中诸多要素的途径,实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其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动源,以文本、课堂、教师为基础,以塑造优质医务人员为宗旨。例如压缩理论课程授课时长,把“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症”等内容导入进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的方式,强化学生对问题直观观察能力与应用理论知识能力。此外,在现代妇产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分娩机制”等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二是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标,这是新世纪临床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报告中做出的指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这一教学方法,例如基于病例讨论形式的教学查房工作定期开展,择选出3-4个具有代表性病例,以学生为主导,探究疾病的产生原因、发展形式、诊断方法与医治原则等,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首选途径,此期间他们自学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也得以优化。教学讲座的开展,也使学生及时了解妇产科疾患诊断与治疗的前沿技术与理念,从而优化妇产科学整体教学水平。

3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改革是任重道远的,新技术、新理念、新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为了培养一批批顺应时展的医疗人员,医疗教学事业改革应该是不间断的,从而为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平稳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61-02

1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产科质量的重视以及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临床对助产士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世界需要助产士,现在比以往更甚”,这是国际妇产联盟(ICM)2010年国际助产士节的主题。目前,国际助产专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新西兰、芬兰、英国、瑞典,助产士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我国本科助产教育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江浙闽等省份的几所高校;助产士的研究生教育尚属空白;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助产专业多从属于护理专业;助产专业没有对应的继续教育,助产士多实行护理学的继续教育;助产士没有独立的职称评定晋升序列,目前仍按护理人员标准晋升;我国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78所学校开设了专科助产专业,但各学校间教材选编尚不统一,且因课时有限,助产专业教育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培养过程没能特别突出助产专业特色,多数是和护理生一起培养,只不过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妇产科学及助产技术的教学比例。可见我国助产士教育与国际严重脱轨,难以满足现今临床对助产人员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全高级助产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2 助产专业临床前综合实训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助产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从事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及助产工作。助产技术作为其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规范的产前检查、产程观察、正常产接生、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能力,具有对异常产程、病理产科及产科急重症的识别及应急处理能力。这就决定了助产士应集助产、产科医生、护理三方面知识于一身,可见,助产士是一个对专业性、技术性和责任感要求极高的职业。而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现今,我国大多数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采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模拟练习的形式。实践教学主要强调操作流程的掌握、动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不经思考、机械地模仿练习,因此应变能力得不到锻炼。且实践教学项目以单项操作为主,对于能融入专项知识技能、综合技能、工作情境过程、整体医疗理念和职业素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尚不够成熟。

目前,助产专业单项实践操作内容设置大体包括骨盆外测量、孕妇腹部检查、绘制产程图、产前肛查及阴道检查、临产前及产后外阴清洁消毒、产包准备及使用、接生、新生儿脐带结扎、会阴切开缝合术、阴道助产技术(产钳、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等。单项实践操作基础、简单,具有片段工作性质,对于学生学习掌握助产基本操作技能有益,但尚不能满足对学生的临床思维、疾病意识、评判性思维及临床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下,近年部分院校尝试开展助产综合实训课程,即在学生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各主要专项操作的学习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综合性、系统化训练,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3 助产综合实训的形式及内容

仿真模拟实训法

1)教学病例的设计。首先收集临床病例,并做适当修改,根据教学需要增减内容,使其既符合临床实际,又能体现教学需要。常用病例类型包括正常分娩、异常分娩和产科急重症三类:正常分娩主要学习目标是熟练掌握产科基本工作流程及操作等,学习分娩室工作的配合,培养沟通交流及健康宣教等能力;异常分娩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别、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产科急重症设定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抢救等产科急重症病例,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面对产科急重症时的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案设计,包括病例摘要、情境设计、操作流程标准、标准病人设置、实验用物准备等。

3)综合实训的实施。学生在常规单项专业操作考核合格后进行综合实训。学生预先分组,在实训课前教师不预先提供任何病例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标准病人”身份出现,学生需依据“标准病人”的临床表现作出反应、采取相应措施。“标准病人”依据学生的反应及处理措施继续设置问题,引导场景发展,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4)实训总结与反馈。在模拟实训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回放录像,进行总结与反馈。评价方式主要通过演练小组自评、观摩同学他评、主控老师录像回放点评和反馈总结等步骤实施。

角色扮演法 教学病例、教学场景的设计及用物准备与仿真模拟实训类似,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巡回护士、助产士等角色,相互配合完成任务,课后进行训练,撰写实验报告。考核采取操作小组自评、观看组他评、教师最后总结评分。

过渡式综合实训法 部分院校在学生临床实习前利用5~7天时间,通过实习前动员、医院参观见习、常用妇产科单项技能操作强化考核、病例讨论、沟通交流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等环节,消除学生临床实习前紧张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

4 助产综合实训中心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建成融教学、科研、培训、竞赛、技能鉴定和教学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室。目前多数院校妇产科实训中心设有产房、妇科检查室、产科检查室、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沐浴抚触室、儿童体测室等仿真实训室,拥有高级产床、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早产儿保温箱、新生儿蓝光箱、高级助产训练模型、高级孕妇检查模型、肛查及阴道检查模型、会阴侧切缝合模型、分娩模型、高级婴儿抢救模型等教学设施。但临床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日新月异,操作程序逐渐简化,而学校教学内容、设施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滞后。目前,多数院校会通过安排教师定期外出学习培训、请临床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引进有临床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入教师队伍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因此具有“双师”资格教师比例逐渐增加,以保持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方面与时俱进,与临床接轨。

5 讨论

国际妇产联盟中定义助产士为:在以“妇女为中心”服务中与妇女结成伙伴并对其负责,提供孕期、产期、产后护理的支持和建议,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助产士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对助产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助产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然而在我国,助产士的作用被严重忽视。

目前,我国依旧沿用以医生为主导的产科服务模式,助产士在医疗和护理的夹缝中生存。助产士的独立工作范围逐渐缩小,几乎仅剩下处理正常分娩。助产士在临床工作中常处于被支配状态,且其自身也缺乏积极能动性,可见我国助产士在产科领域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的成因,主要是我国落后的产科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这也直接影响着助产教育的理念和方式。

一直以来,助产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是被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思考的机会不多。而且在校实践课程安排以单项练习为主,学生临床思维及团队合作意识较差。这也注定我国助产教育质量不高、岗位胜任力较差。加之近年来医疗环境差、医患关系紧张,临床工作中助产士为了减轻责任,发现患者稍有异常就请示医生处理,致使其自身业务能力得不到应有发展。因此,要改变我国助产教育尴尬的现状,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其次应注重助产士临床综合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成为“把分娩服务作为独立职责的人”。

参考文献

[1]闫育敏,刘晓英.我国助产教育的起源与发展[J].护理研究,2013,11(27):3559-3561.

[2]陈顺萍,林翔,等.高职助产专业实训指导团队的建设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2):59-61.

[3]郑琼,朱晓玲,等.本科助产专业仿真模拟实训课程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022-2023.

[4]盛夕曼,夏晓萍.高职助产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妇幼综合技能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7(35):1041-1042.

[5]向罗B.助产专业模拟产房综合实训教学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4(32):77-78.

[6]郭娟.助产方向护生临床实习前开展妇产科护理学综合实训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31):108-109.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焦作市卫校2010年1月至2011年 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共16人,均为女生,年龄18~21岁,在妇产科共实习3个月。

1.2 方法 ①对象:凡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均列为实验对象。②带教老师要求:教与学的关系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在知识的深度、广度方面应有“一桶水”[2]。PBL模式以心理学、医学、人文学知识需求为主[3]。要求带教老师不断加强心理学、医学、人文学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③学生要求:学生入科后,带教老师根据情况安排学生分管若干名患者,结合各自主管患者的病情,提出问题。如“宫外孕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宫外孕的主要护理问题?” “如何对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 “如何对宫外孕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要求学生必须结合所管患者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翻阅书籍、专业杂志、上网搜索新文献,让其掌握教科书上疾病基础知识、相关要点、重点,同时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因为教科书相对而言观点比较保守,知识较陈旧,而各种医学期刊及专业医学资料库的知识既新又广。

专科操作方面:护理工作重在实践,只有理论不懂技术的护士是纸上谈兵。在指导学生专科操作时,例如阴道灌洗技术,我们要求带教老师现将流程讲给大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暴露会阴,备好41℃~43℃ 1∶ 40络合碘冲洗液盛于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内,挂于60~70 cm高处,先用灌洗液冲洗外,然后将窥器插入阴道内,将灌洗头沿阴道纵壁插至后穹窿开始冲洗,冲洗时轻轻旋转窥器更换位置,使灌洗液能达到阴道各部位,直至冲净为止,扶患者坐起,使阴道内液体流出,协助患者擦净外阴,穿好衣裤。 然后让同学们分别讨论整个流程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并让同学模拟操作,直到整个过程都掌握,再观摩一下老师的实际规范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第一次操作,老师示范,学生协助,待逐渐学习掌握操作方法后,由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2 结果

90%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能够改变原有“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思维模式,学会把问题“放下去”的多相思维,强调以实际的理论或临床问题为导向,以与学生互动而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效果满意。

3 小结

PBL教学法在我科应用以来,我们认为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尤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4,5]。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更有紧迫感。它需要学生不仅要从教科书上掌握基础理论,还要阅览大量学术期刊、网络资料,以紧跟医学日新月异的脚步。PBL教学法较传统的带教方法需要更多的护理老师资源,但是,目前各家医院护理人员配置有限,能够让这种科学的方法得以推广有一定难度。

参 考 文 献

[1] Mezlnow J. Fostering critical reflection in aduithood.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90:4.

[2] 张金池, 郭平凡, 林永方. PBL教学法在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2): 2021.

篇10

2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护理专业是基础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为此,采用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2.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专业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这对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为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提供良好的补充和参考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护理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和实训教学为主,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被动的“灌输”对象来进行培养的,教师往往过多地强调其接受性而忽视其能动性。由于许多学校没有建设实训基地,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教学的学校并不多,能让学生去医院见习的也不多。因此,通过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梳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强化实践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不仅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更是为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补充和参考。

2.3是运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

护理专业以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员为目标,属于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通过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度保障,可以使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上更为严格。

2.4可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

3个层次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通过让学生在医院进行毕业实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更是为学生和医院创造了相互了解的平台。因此,通过建立与护理行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就业。

3护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更好地保证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内的实践教学质量,我校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校内护理实训中心,目前已发展成为省级财政重点资助的专业实训中心。校内护理实训中心的建立和成功运行,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保障。校内实训中心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紧紧围绕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来进行,以实训教材的编写为主线,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例如,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以疾病护理过程为主线,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完成整个护理程序等开展实训教学。

3.2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体系的建立

教学见习体系的建设以附属医院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临床见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启发及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实践、沟通协作和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自觉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

3.3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体系的建立

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而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医院临床一线进行毕业实习,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此,笔者将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和保障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体系的建立。

3.3.1加强校院交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我校多年来一直与多家“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如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这为组织学生深入医院临床一线进行毕业实习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3.3.2完善毕业实习体系的机制和管理措施

学生到医院进行毕业实习的时间定在第三学年,此时学生已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到实际工作岗位实践的基本能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估和监督机制,是保证毕业实习良性运转的重要前提。毕业实习采取医院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实习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监督等。应根据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由学校教师与医院临床一线专家共同负责制订和编写实习计划。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岗位训练和操作,全程跟踪学生的毕业实习,并将医院作为护理教学的实践场所,结合医院的实际护理操作流程讲解专业知识,以拓展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法,完成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