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3 04:30: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道路施工技术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由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及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在我国这个多山的国家里,公路隧道正以其可提高线路标准、缩短运营里程、保护环境和不破坏森林植被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国内对于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2 个方面:一方面是隧道洞体本身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主要涉及地下工程和岩土工程;另一方面是隧道自身的环境,包括隧道通风和隧道照明、隧道安全性等。隧道路面的研究对隧道工程和道路工程来说都较少涉及,隧道内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没有对应的规范和指南,在隧道路面结构设计时通常套用公路或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隧道路面结构形式繁多,但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交通量的发展。因此,加强公路隧道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某公路隧道路面的设计和施工
某公路穿越崇山峻岭,隧道这一工程结构形式屡见不鲜,隧道内路面与洞外路堑段相比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1) 隧道在地层中穿越,其埋置条件、地应力条件与同外路堑段相比,在受力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
2) 隧道处于山体中,地下水对隧道路面的影响比洞外更大。
3) 隧道为管状构造物,空间狭小,存在汽车尾气、粉尘在路面上的积聚现象,这些尾气、粉尘在路面表面的粘附比洞外路段要大。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油渍的污染、粉尘的积聚,使路面抗滑性能大大降低,且得不到天然降雨的冲洗,长期影响路面的抗滑性能,成为事故高发路段。
4) 洞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容易引发次生事故,事故破坏力与损失比洞外要大,对路面的影响也比洞外严重。特别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隧道,因沥青是易燃材料,发生火灾事故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与有害气体,在特长隧道中,救援难度大,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事故破坏力与损失会大大增加。
5) 隧道内光线差,视觉环境差,空间窄,路面施工条件差,养护维修难度相对较大,对交通影响大,而且不安全。
6) 在环境突变的洞口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发生交通事故。鉴于上述情况,高速公路隧道路面的结构可靠度与使用品质对全线的道路畅通与交通安全影响很大。因此,在广西高速公路隧道路面的结构设计中,引入了永久性路面或长寿命的设计理念,在耐久性与结构可靠度方面进行了重点考虑,同时也着重考虑了营运安全因素。
综合考虑隧道外一般路段的路面结构情况( 4 cm 改性沥青SMA-13 表面层 + 6 cm 改性沥青 AC-20 中面层 + 7 cm 或 8 cm 厚AC-25 下面层 + 34 cm 厚 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18 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广西高速公路的隧道路面采用了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另一种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长度在 1 500 m 以内的隧道,其路面结构采用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即 4 cm 改性沥青 SMA-13 +6 cm AC-20 改性沥青混凝土+ 17 cm( 施工过程中有些改为 20 cm 厚) 或 24 cm 厚 C40 连续配筋混凝土 +15 cm 或 20 cm 厚的 C15 混凝土基层。
某公路隧道路面沥青层的设计与施工,与一般路段相同,在此不再重复。下面就隧道路面中的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层的设计与施工作一简要介绍。
1) 连续配筋混凝土表面层的设计。
隧道中 27 cm 厚的 C40 连续配筋混凝土表面层,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为 5. 0 MPa,路面宽度为 7. 5 m,行车道和超车道之间设一条纵向施工缝,板宽 3. 75 m,纵向施工缝拉杆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设有横缝的路段,横向缩缝间距要求在 8 m ~12 m,切缝深度 6 cm。纵向钢筋采用直径为 16 mm 的Ⅱ级螺纹钢筋,横向间距为 10 cm,配筋率为 0. 745%。横向钢筋采用直径为12 mm 的Ⅱ级螺纹钢筋,纵向间距 30 cm。纵向钢筋布设在距板顶 11 cm 处,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考虑到基层不平整,混凝土板下容易出现脱空现象; 同时,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顶面要求切缝,需要钢筋控制裂缝宽度和间距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施工过程中有些路段将纵向钢筋布置在距板底 1/3 厚处( 距板底9 cm 处) ,并将横向缩缝间距改为5 m,切缝深度8 cm。
2) 复合式路面中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层的设计。
复合式路面中的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层,是厚度为 17 cm( 施工过程中有些改为20 cm 厚) 或24 cm 的 C40 连续配筋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为5. 0 MPa。路面宽度为7. 5 m,行车道和超车道之间设一条纵向施工缝,板宽 3. 75 m,纵向施工缝拉杆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横向缩缝间距要求在 8 m ~12 m。
无仰拱路段,纵向钢筋采用直径为 16 mm 的Ⅱ级螺纹钢筋,横向间距为 10 cm,配筋率为 0.788%; 横向钢筋采用直径为12 mm 的Ⅱ级螺纹钢筋,纵向间距 30 cm,配筋率为 0.222% 。纵向钢筋布设在距板顶7 cm( 板厚17 cm) 或10 cm( 板厚24 cm) 处,
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
带仰拱路段,纵向钢筋采用直径为 12 mm 的Ⅱ级螺纹钢筋,横向间距为 20 cm; 横向钢筋采用直径为 8 mm 的圆钢,纵向间距25 cm。纵向钢筋布设在距板顶 7 cm( 板厚 17 cm) 或 10 cm( 板厚24 cm) 处,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
3) 端部处理。
约束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位移的主要措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有钢筋混凝土矩形地梁锚固、混凝土灌注桩锚固、宽翼缘工字梁接缝与连续设置胀缝四种。钢筋混凝土矩形地梁与混凝土灌注桩造价较高、施工较复杂。胀缝往往是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容易破损。而宽翼缘工字梁接缝,也容易损坏,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没有专门生产用于连续配筋混凝土端部锚固的工字钢梁,国内市场上的标准 H 型钢翼板过宽、腹板较薄和钢材强度偏低。广西高速公路的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桥梁毛勒伸缩缝装置作为端部处理。
4) 连续配筋混凝土板施工工艺。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ro Line 11 Jiangsu Road St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re poor, difficulty is mu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blem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in construction, achieved some effect, worthy of reference to the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rainwater pipe touch; pipeline protection; power box culvert changing drainage; dewatering;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工程概况
江苏路站位于江苏路、愚园路路口以北的江苏路下,呈南北走向,与已建的2号线江苏路站付费区换乘。车站外包总长278.9m,标准段外包宽度22.65m,底板底面埋深为24.827~25.336m。
图1.江苏路站总平面布置图
江苏路车站周边建筑物林立,车站东侧为上海第三女子中学、畅园高级住宅;西侧为中二小区、江苏路变电站、朝阳坊、安定坊、忠和坊等,南侧为运营中的地铁二号线区间隧道。其中安定坊内有多栋规划保留建筑,为市级保护建筑;江苏路变电站及其南端六层民房皆为车站施工期间保护对象。具体见图1。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范围内各层土特性和分析如下:
⑴ 第①1层杂填土厚0.9~3.7 m,厚度分布不均;下部以粉性土为主的建筑垃圾,土质不均;
⑵ 第②1层粉质粘土,层厚约0.9~2.4 m;第③1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约1.4~4.1 m;
⑶ 第④、⑤1-1、⑤1-2层土性较均匀,④层和⑤1-2层土性软弱,具有触变性及流变特性,基坑开挖时极易导致开挖面失稳;
⑷ 第⑥和⑦2层土性亦较均匀,埋深在⑦2层粉砂层中的承压水水头埋深为5.8~6.0m;
⑸ 第⑧1粘土土层和⑧2粉质粘土层底埋深有起伏,分别为-53.43~-57.33和-66.83~-70.36 m。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潜水地下水位埋深为1.2~1.80m,相应标高为0.96~1.47m;承压水分布于第⑦2层土中,承压水位埋深为5.8~6.0m,相应标高为-3.15~-3.25m。
3、施工技术措施
3.1 2400雨水管排摸、拆除及改排保护
一根直径为2400mm的雨水管从南向北位于江苏路下方,横穿江苏路地铁站。该雨水管为钢筋混凝土管,其位置并不明确,不仅影响到车站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施工期间还不能断流,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为明确雨水管的具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根据污水管的窨井位置,假设污水管为直线在地面上用白线标志出污水管的位置,其次大致10m左右确定一个断面,在该断面上布置三个钻探点,间距为1m。采用gj-100型钻探设备钻探,由于该机器的动力较小,遇到雨水管就停止钻探,记录钻入地下的深度,即可明确雨水管在该断面上的水平位置及埋深。车站范围内共设置了30个断面,90个钻探孔,由此较清楚地排摸出雨水管的位置。
该雨水管横穿设计的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泥浆会进入到雨水管中,不利于泥浆循环和砼灌注。采取的措施如下:在雨水管中砌筑240mm厚度的砖墙封堵在地下连续墙两侧,防止泥浆进入到雨水管中。设计的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200mm,穿过该雨水管,施工中的泥浆同样会进入到雨水管中,采取全回转钻机将雨水管废除并埋设内径为1200mm的高护筒。
车站东侧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后,在车站外侧沿施工完成的地下墙铺设新的雨水管与原雨水管接通,同时考虑到车站基坑开挖时土移会损坏新的雨水管,对该管采取保护措施。首先在该管下方做500mm厚的C20砼基础,其次间距2.5m采用钢丝绳抱箍在雨水管外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最后在雨水管的上方每隔500mm铺设土工布以防止不均匀沉降。具体见图2。
图2.雨水管改排和保护立面图
3.2 降压井设计
基坑开挖后,基坑底部距离承压含水层顶板距离减小,相应地承压含水层上部土压力也随之减小;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后,承压含水层上部土压力可能小于其含水层中承压水顶托力,导致基坑底部失稳,发生突涌现象,严重危害基坑安全。因此,在开挖深度较深的基坑的开挖过程中,要考虑基坑底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压力,按照计算及观测水位,按需要对承压水进行降压,保障基坑安全。
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安全系数下承压水的顶托力。即:ΣH·γs ≥ Fs·γw·h
降水方案设计按不利承压水头、地层埋深考虑,进行基坑底板承压含水层抗突涌的验算。
γw — 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Fs — 安全系数,一般为1.0~1.2,本工程取1.1;
首先通过计算判断基坑内各个部位是否需要降压,如果需要降压,继续计算需要降低的水头高度值。计算结果:按⑦2层顶最不利承压水头计算(水位标高-3.15m):Fs·γw·h=1.1*10*(27.37-3.15)=266.42 kPa.
车站 工程部位 水压力PWy( kPa ) 土压力PCZ
( kPa ) 是否需要降压 需降低⑦层承压水水头的高度(m)
江苏路车站 北端头井 266.42 81.25 是 18.5
标准段 106.2 是 16.0
南端头井 71.64 是 19.5
承压水降水工况一览表
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设计,坑内布设23口降压井,井号为Y1~Y23。其中Y1~Y12井深为38.00m;Y13~Y23井深为42.00m;同时坑外布设3口降压备用兼观测井,井号为YG1~YG3;
该方案经过认真实施,降水效果良好,确保了基坑开挖顺利进行。
3.3电力箱涵改排
江苏路车站范围22万伏超高压以及1~3.5万伏高压电缆位于西侧地下连续墙位置,在西侧地墙施工以前,超高压及高压电缆需改排。由于西侧地下墙与江苏路变电站之间场地狭小,没有改排电力箱涵的空间,因此电力箱涵沿东侧地下墙在混凝土支撑上方布置,在近江苏路变电站时改变方向经过车站8,9轴砼支撑上方进出江苏路变电站。这一措施不仅确保了西侧地下连续墙施工,而且利用了车站地下墙和砼支撑结构排设电力箱涵,节约了工期。具体见图3和图4。
图3. 进出江苏路变电站电力箱涵剖面图
图4.电力箱涵改排立面图
3.4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
江苏路车站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的难点在于:第一,必须保证江苏路上路面车辆交通顺畅;第二,施工工期紧张,北端头井必须提前完成供盾构进洞;第三,周边环境复杂,建筑物沉降位移控制要求高。
针对以上难点,采取的施工措施为:首先,原则上采用盖挖逆筑法,在基坑东半边上铺设钢盖板供地面车辆通行,基坑西侧各层结构板上预留孔洞出土;其次,在北端头井附近设置封堵墙,北端头井作为独立的基坑开挖;最后,对于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控制要求较高的标准段从上至下依次施工除顶板之外的每层砼板。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
①在车站东侧沿着预先改排的电力箱涵铺设定型钢盖板(3000 mm×1000 mm×200mm或2000mm×1000 mm×200mm),满足施工围挡外的路面宽度达到23m,在钢盖板上划好交通线,提供双向机动车四车道和2根非机动车道供车辆通行。
②在北端头井地下墙和封堵墙施工完成后,采用三轴搅拌桩对北端头井外的土体进行加固。待达到养护龄期后,率先开挖北端头井。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随挖随撑7道支撑,最后完成北端头井底板。
③由于基坑东半边被钢盖板覆盖,依次逆筑法施工各层钢筋砼板时必须在西半边预留洞口,配置小型挖机将基坑东侧的土翻运到西侧,从洞口中采用吊车将土体运出。
④车站标准段从北向南依次划分为10个标准段,其中标一至标三段距离江苏路变电站和民居很近,按照下一层板、下二层板、底板、顶板的顺序依次浇筑,其余标段与市级保护建筑和民居距离均超过15m以上,按照下一层板、底板、下二层板、顶板的顺序依次浇筑。伴随土体的开挖,钢支撑必须随挖随撑。事实表明,这一施工方法不仅节约了工期,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基坑周边土体的位移,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
4、结语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江苏路车站工程施工已经结束,各项措施的实施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采用钢丝绳定位2400雨水管的效果非常好,没有出现雨水管位移较大的情况。降承压水的效果也非常好,开挖过程中未出现坑底隆起现象,基坑和周边建筑物安全稳定。由于地下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施工质量还需进一步改善。我们将在今后的类似工程中对这些技术措施进行改进,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施工特点
1.1围岩风化程度较高
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多为强风化、全风化,全部或部分围岩呈砂土状、土夹石状或泥夹石状。
1.2自稳能力差
浅埋及软弱围岩隧道围岩风化程度较高,当该围岩受到轻微扰动时,往往就会失去自稳能力,出现掉块、脱落,控制不当甚至会坍塌冒顶。
2 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2.1暗洞进洞前施工准备
由于隧道洞口一般为浅埋段,施工时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确保洞口的稳定,为进洞做好准备。
边仰坡开挖应避开雨季,开挖前应施作好截水天沟,边仰坡应自上而下开挖,坡面可能滑塌的土及危石应全部清除,边仰坡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临时防护措施。
2.2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主要划分为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管棚在前文已做了介绍,本节重点总结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
超前小导管管体材料为无缝钢管,需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选择不同的直径及壁厚,管身前端钻设直径为1.0cm的浆液扩散孔,尾端预留1.0~1.5m的止浆段。小导管长度为4.0~5.0m,外插角为10?~15?,小导管前端加工为锥形,便于插入,尾端与钢架焊接形成完整的临时支护体系。注浆时,浆液通过管身的浆液扩散孔渗入围岩,起到固结加固围岩的作用。
两个循环的小导管应有1.0~1.5m的搭接,当下一循环的开挖时,应注意观察验证已施工完的超前小导管的施作质量,并作好记录,指导后续施工。
图3-1 使用风动钻机送顶超前小导管
2.3开挖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应以“新奥法”的少扰动、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为总体指导思想,同时,施工时严格依照原铁道部【120号】文的规定的每循环开挖进尺及施工步距要求,即Ⅴ级围岩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控制在1榀钢架间距,下台阶开挖为两榀钢架间距,仰拱至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5m,二衬至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70m。
开挖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开挖工法、中线及高程、预留变形量、超欠挖等作出明确要求。
2.4初期支护
由于钢架施工直接关系到净空、二衬厚度、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初期支护施工质量等重要技术指标,个人认为钢架施工是初期支护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本节重点介绍钢架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2.4.1钢架的加工制作
施工前应按设计尺寸绘制钢架详细尺寸图,便于加工厂下料加工。钢架尺寸应充分考虑施工误差及预留变形量,施工前期应遵循宁大勿小的原则,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量测成果适当调整,此项将在3.10中做详细总结。
考虑到受力及对拼装的影响,钢架连接板及连接角钢必须采用钻孔机钻孔,不得使用氧气乙炔烧焊。
第一榀钢架加工完毕后应在平整的水泥地试拼,检查拼装后钢架整体轮廓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格栅钢架,还应检查平面翘曲是否符合要求。钢架在试拼无误后,方可用于洞内施工。
2.4.2钢架的安装
钢架加工完成后,宜尽早使用。在运往洞内时,应轻拿轻放,防止钢架受损变形。
掌子面完成排险及断面检查后,测量放样钢架位置,放样点用红色喷漆及水泥钉标记于掌子面,钢架应严格按照放样点支立,钢架必须落底于牢固的基础上,两节钢架间螺栓必须使用专用扳手旋紧加固。相邻两榀钢架间距误差不得大于10cm,并且设置纵向连接。钢架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落底接长,封闭成环,改善其受力状态。
2.4.2完善初期支护体系
钢架支立完毕后,应打设系统锚杆,铺挂钢筋网片,并与钢架焊接形成整体。
喷射混凝土施工为初期支护施工的最后一道程序,喷射时应控制风压(R0.5Mpa)及角度(90?),减少回弹量并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喷射混凝土应自下而上分层、分段进行,喷射面层时应重点控制平整度。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倾斜,保证钢架背后密实无空洞。
2.5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主要包括锁脚钢管及临时钢架,主要作用为控制钢架沉降。钢架固定好后,应打设锁脚钢管,钢架与锁脚钢管间角度为45?,并采用Φ22“U”型钢筋进行可靠焊接。锁脚钢管施作简单易行,可有效的限制钢架下沉,因此,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段可适当增加锁脚钢管数量(钢架与锁脚钢管采用Φ22“U”型钢筋焊接如下图所示)。
图3-2采用Φ22“U”型钢筋焊接 图3-3打设双层锁脚钢管
2.6仰拱
3.6.1软弱围岩段仰拱施工注意事项
软弱围岩隧道仰拱应遵循开挖多少、封闭多少的原则,一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3.0m。开挖标高、中线、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不得有虚渣、积水。开挖完成后及时组织支立钢架,喷射混凝土封闭。
图3-4 采用4步CD法施工时,仰拱钢架施工
2.7二次衬砌
3.7.1二次衬砌施作条件:
①二次衬砌施工应满足施工步距要求,二次衬砌到掌子面距离:Ⅳ围岩不得大于9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②二次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方可施作。
③为确保二衬厚度,施作二次衬砌前应进行初支断面扫描,有侵限的应处理合格后方可施作二次衬砌。
④初支面有股状及大面积散状渗漏水的,在敷设防水板前应进行引排处理,确保二衬混凝土施工质量。
⑤二次衬砌施工前,应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平整度,尤其是Ⅲ级围岩光爆地段,如平整度不合格,在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拱顶防水板背后会有空洞产生。因此对于平整度不足部位需补喷混凝土。
⑥二次衬砌施工前,应清除初期支护表面的尖锐物、凸出物。需注意的是上台阶与下台阶连接钢板的位置,由于喷射上台阶时,存在喷射混凝土堆积的现象,易造成该部位侵限,施工时应注意。
3.7.2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
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技术总结已在《高速铁路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优化措施》中做了详细介绍,本节不再累述。
证,以便准确的指导施工。
2.8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监控量测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量测的项目和内容。
监控量测应为施工管理提供一下信息:
1.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二衬可靠性的信息
2.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3.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调整预留变形量,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监控量测的主要项目为,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
监控量测点必须及时埋设,开挖支护后2小时内读取原始数据。监控量测点要设置标识牌,标识里程、设点时间等相关信息。
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隧道浅埋。隧道浅埋等地段,地表必须设置监控网点并实施监测,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监控量测的频率应随着围岩的沉降速率而调整。
2.9小结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
(1)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是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国家不同时期的技术经济状况而制定的,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如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护农田、保护历史文物、施工机械化、施工管理科学化等。
(2)按照科学技术的基本要求。按照道路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机具设备安全施工等具体技术要求进行管理,对采用的新技术应经过实验。
(3)经济节约。要把企业和国家、当前和长远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全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进行多方案比较。
2.道路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主要是了解和分析工程特点、要求、进度、根据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施工力量并制定施工方案,制定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充分及时地从物资、技术、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保证施工过程连续、均衡、节奏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使用。为此,要抓好以下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
2.1 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
道路施工要建立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从上到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系统。要制定明确的总工程师职责、主任工程师职责、专职工程师职责、技术负责人职责,使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做到明职、明责。
2.2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道路施工具有多变繁杂等特点,因而必须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把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技术活动无论在室内或作业现场,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和严格的检查制度,从而保证技术工作有目的、有条理的开展。
2.2.1 建立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
图纸会审是为了避免图纸本身的错误而导致施工的严重后果。要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技术核定是针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各方意见统一后以文字记录下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作为施工依据。会审图纸的内容有:
(1)整体性。审查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等是否准确;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同一设计中的地上、地下部分是否吻合。
(2)合法性。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
(3)主结构、主部位。审查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在结构构成设计中是否合理。
(4)合理化建议。收集有关各方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5)路、桥、涵。审查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设计图有否矛盾,在交叉施工时是否会存在问题。
(6)设计选用材料。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与采购供应的材料在品种、规格、质量、性能、数量等方面是否相符。
(7)疑问解释。将对设计图的疑问提请设计单位解释。
(8)施工技术装备。审查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2.2.2 建立施工日记制度
道路施工日记是对整个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综合性记录。
(1)日期、气候。
(2)工程部位、施工组队。(3)施工活动记载。主要记录工程施工的起止日期,施工中的停水、停电、停工,质量、安全、设备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设计单位现场解决问题,技术复核、技术交底、隐蔽工程验收,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工程作出的指示或决定等。施工日记是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施工日记从施工开始时就必须以单位技术负责人为主、全体技术人员参加进行,直至工程竣工,不允许中断。在做好施工日记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记录是按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以及验收规范填写各种记录表格,起到检验施工操作和技术资料的作用,是工程的重要档案。
2.2.3 建立道路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道路施工通过技术交底,可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明确施工任务及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程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向工人交底的内容是:
(1)道路施工图纸交底。主要是施工设计图的交底。
(2)道路施工工艺交底。主要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其他工种配合等的交底。
(3)道路施工材料交底。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以及使用要求的交底。
(4)道路施工规范、标准交底。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交底。
(5)道路施工措施交底。主要是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节约成本等技术措施交底。
(6)道路施工样板或实际样品交底。技术交底应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2.2.4 建立道路施工工程验收制度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以外,还必须根据道路施工的特点,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中间验收制度、竣工验收制度。
2.3 建立道路施工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
道路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组织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分为国家标准、部级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贯彻执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是:①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掌握有关标准与规程;
②加强技术监督与检查;③分解技术标准和规程,使其具体化。
2.4 建立道路施工技术档案
道路施工技术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资料,是在道路项目施工、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2.4.1 为工程竣工验收准备相关技术资料
(1)地基、隐蔽工程资料。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2)材料检验资料。所用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结果。
(3)材料使用资料。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查和试验数据。
(4)各项质量资料。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
表。
(5)补救施工资料。对质量事故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证明文
件。
(6)非正常情况资料。施工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
量的影响分析。
2.4.2 为道路施工企业管理需要保存的技术资料
(1)施工总结材料。
(2)施工组织设计、各种定额执行情况。
(3)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
(4)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5)技术管理工作总结等。
2.5 建立信息收集和科技研究制度
道路施工的科技信息工作主要包括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道等。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收集,建立信息系统,组织学习,开展专题讲座、讨论会、现场交流等活动。
3.道路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现场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道路施工图纸会审。坚持图纸会审制度,坚持按图施工。
(2)道路施工的优化方案。修正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包括技术组织、节约成本措施、合理化建议等。
(3)贯彻道路施工的规程。坚决执行规范和规程,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或施工措施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严格道路施工检查制度。严格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的检查,根据实际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资源使用计划。
(5)做好道路施工记录。做好施工日记,做好施工记录,实事求是的做好施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道路施工的资料收集整理。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4.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1)道路的实验检查。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全面实验检查。
(2)道路的预验收。组织预验收,填写竣工报告。
(3)总结。完成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交工技术资料一是指将平时积累的资料审查、整理、检查有无差错,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达标竣工资料;二是按竣工图如实绘制。
(4)交工。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办理竣工验收相关交工技术文件归档;作业层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将交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送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并与业主办理手续。
5结束语
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的重要策略和对象是技术文件。技术文件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是企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内容极为丰富。所以,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专职管理机构,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将技术管理活动与施工具体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满足施工生产和科技研究的需要,使道路工程施工又快又好地实现施工目标和任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ed up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road construction scale expands unceasingly. Road construction is a unique project, it covers an area of wide, and regional span is larger.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he road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phas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road construction site technical management, road completion acceptance stage technology manage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echnology of road construction,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nsumption, safety to finish road construction tasks and goal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the whole road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core.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an control goal necessary strategy.
Keywords: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anagement; Road construction; Road completion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道路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所谓的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是指以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各种有效和必要的方法,使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实现设计目的,最终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通常包括技术方案的编制、施工过程中日常技术管理、工程测量管理、工程试验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等工作。囊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一、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分析
1、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是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 依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国家不同时期的技术经济状况而制定的, 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如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护农田、保护历史文物、施工机械化、施工管理科学化等。
2、按照科学技术的基本要求。按照道路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机具设备安全施工等具体技术要求进行管理, 对采用的新技术应经过实验。
3、经济节约。要把企业和国家、当前和长远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全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对重要的施工部位进行多方案比较。
二、道路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1、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道路施工要建立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从上到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系统。要制定明确的总工程师职责、主任工程师职责、专职工程师职责、技术负责人职责, 使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做到明职、明责。
2、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一要建立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①整体性。审查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清楚, 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等是否准确; 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 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 同一设计中的地上、地下部分是否吻合。②合法性。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定。③主结构、主部位。审查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 主要部位在结构构成设计中是否合理。④合理化建议。收集有关各方对工程设计的合理化建议。⑤路、桥、涵。审查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设计图有否矛盾, 在交叉施工时是否会存在问题。⑥设计选用材料。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与采购供应的材料在品种、规格、质量、性能、数量等方面是否相符。⑦疑问解释。将对设计图的疑问提请设计单位解释。⑧施工技术装备。审查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二要建立施工日记制度。道路施工日记是对整个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综合性记录。①日期、气候。②工程部位、施工组队。③施工活动记载。三要建立道路施工技术交底制度。①道路施工图纸交底。主要是施工设计图的交底。②道路施工工艺交底。主要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其他工种配合等的交底。③道路施工材料交底。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以及使用要求的交底。④道路施工规范、标准交底。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交底。⑤道路施工措施交底。主要是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节约成本等技术措施交底。⑥道路施工样板或实际样品交底。技术交底应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 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四要建立道路施工工程验收制度。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以外, 还必须根据道路施工的特点, 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中间验收制度、竣工验收制度。
3、要建立道路施工标准化技术管理体系。道路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组织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 分为国家标准、部级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贯彻执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是: ①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掌握有关标准与规程; ②加强技术监督与检查;③分解技术标准和规程, 使其具体化。
4、建立道路施工技术档案。道路施工技术档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资料, 是在道路项目施工、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和资料。一要为工程竣工验收准备相关技术资料。①地基、隐蔽工程资料。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②材料检验资料。所用材料、半成品、成品 的质量检验结果。③材料使用资料。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查和试验数据。④各项质量资料。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表。⑤ 补救施工资料。对质量事故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证明文件。⑥非正常情况资料。施工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二要为道路施工企业管理需要保存的技术资料。① 施工总结材料。②施工组织设计、各种定额执行情况。③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④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措施。⑤技术管理工作总结等。
5、建立信息收集和科技研究制度。道路施工的科技信息工作主要包括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道等。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收集, 建立信息系统, 组织学习,开展专题讲座、讨论会、现场交流等活动。
三、道路施工现场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是整个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道路施工图纸会审。坚持图纸会审制度, 坚持按图施工。
2、道路施工的优化方案。修正并优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 包括技术组织、节约成本措施、合理化建议等。
3、贯彻道路施工的规程。坚决执行规范和规程,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或施工措施组织施工, 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严格道路施工检查制度。严格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的检查, 根据实际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资源使用计划。
5、做好道路施工记录。做好施工日记, 做好施工记录, 实事求是的做好施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道路施工的资料收集整理。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1、道路的实验检查。组织试验人员进行以试通车为主的全面实验检查。
2、道路的预验收。组织预验收, 填写竣工报告。
3、总结。完成交工报告和技术总结。交工技术资料一是指将平时积累的资料审查、整理、检查有无差错, 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达标竣工资料; 二是按竣工图如实绘制。
4、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办理竣工验收相关交工技术文件归档; 作业层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将交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送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并与业主办理手续。
五、结语
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对于道路工程施工企业而言,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竞争能力。总之,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路施工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因此,一定要重视技术管理的每一环节的工作,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0.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离不开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不仅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还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避免施工事故发生,促进工程建设效益提高。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员等因素制约,目前施工技术应用仍然存在不足,今后应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其更好服务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
1.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
随着技术创新力度增强和施工经验总结,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取得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1.1防水施工技术。随着对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型防水材料被研发出来,并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促进道路桥梁防水性能提升。目前主要采用柔性防水技术,常用材料包括胶结密封、高分子片材、防水涂料、沥青防水卷材,将这些材料应用到道路桥梁防水施工中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提高防水性能,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1.2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是道路桥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后续工程施工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复合地基加固技术已经得到应用,受到施工单位重视,并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工程施工中需综合考虑现场土质条件、工艺条件、施工材料,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便利。常用技术措施包括水泥碎石桩和搅拌桩、石灰桩、粉煤灰桩等,这些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结合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合理选用,更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1.3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钢筋与混凝土施工最为关键的内容是预应力技术、连接技术、混凝土技术等,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内容。施工中应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科学布置施工仪器设备,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高。
2.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
虽然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取得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由于受到制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制约,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施工技术未能很好满足质量需求。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另外施工环境也相对比较复杂,施工技术类型多样,工艺流程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忽视施工技术控制,未能严格把握施工流程,降低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制约其综合性能发挥。混凝土施工制作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完整性未能很好满足要求,施工技术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甚至导致桥梁塌陷现象发生。传统钢筋制作技术难以满足施工需要,容易导致钢筋出现锈蚀现象,钢筋更换频繁,提高施工和养护管理难度,还容易导致不必要损失发生。此外,道路桥梁检测技术相对落后,检测局限于对路面硬度进行检测,难以真实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对存在的质量缺陷未能及时和有效采取措施应对,加大养护维修难度。
2.2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与不足。为促进施工技术得到有效落实,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施工技术管理落后,施工记录不规范,只对简单的工艺流程进行记录。一些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不熟悉施工技术管理各项工作,容易导致施工资料记录不规范,影响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制约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提高。
3.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施工经验的总结和道路桥梁技术的创新发展,新技术和新工艺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呈现节能化、智能化、现代化趋势,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3.1施工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取得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如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技术,该技术能减少横载内力和箱梁自重,抗震性能良好,逐渐取代普通预应力混凝土腹板,在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施工中采用体外预应力索,简化预埋管道工艺流程,方便工程施工,缩短工期,对道路桥梁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另外,道路桥梁检测过程中,新型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光纤传感技术。传统检测技术只能反映路面硬度状况,难以全面反映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状况。而光纤传感技术能有效改变这种情况,既能检测道路桥梁硬度状况,还能检测结构状况和运行状况,能较为全面的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缺陷,对存在的不足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有利于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3.2施工技术节能化趋势。道路桥梁施工倡导节能也是一种趋势,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利用,再加上资金支持和投入,道路桥梁防水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钢筋连接等方面,节能型材料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并受到施工单位和业主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例如,防水卷材方面研发出三元乙丙橡胶材质和改性沥青油毡,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将会得到研发和应用。沥青混凝土方面塑料板和竹胶板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工程施工之中,同时还加强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研发,促进其综合性能进一步提升。钢筋连接方面研发出对头焊接技术,钢筋制作材料方面研发出低合金钢材料,其应用也逐渐广泛,甚至可能成为钢筋制作的主要材料。
3.3施工技术智能化趋势。为满足车辆通过和人们安全出行需要,提高道路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必须的,仅仅依靠人工方式难以有效保障道路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为此,要重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提升道路桥梁智能化水平。例如,在桥梁内部设置通信系统、安全防范预警系统,采用智能化手段监管和掌握道路桥梁质量和运行状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处理,促进道路桥梁更好运行和工作。
3.4施工技术现代化趋势。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资料,构建可视化监测系统,实现道路桥梁施工全过程动态监控,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监测所得数据及时处理和应对,提高施工技术现代化水平,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4.结束语
要想促进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提高,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日常工作中应该认识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把握其发展趋势,重视新技术应用,以更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是公路施工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独特的路基形式。成就了其广泛使用。但有利也有弊,由于填石路基技术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支撑,并且缺少相对的实际操作指导,出现过很多路面不结实的情况,道路坍塌,造成一些人员伤害,财力物力的损失。也体现出我国现在的道路施工基础还并没有很成熟,所以对填石路基技术进行分析找到能够提高施工成果的质量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路基也就是基础,众所周知,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路基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路上的一切生活行为,是道路安全质量的关键。填石路基基础需要整体把握,不光要注意在添石之后的填料方面,还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一步步完成道路施工。上文已经提到,我国现在对于道路施工方面不成熟,也可以说需要很多提高的地方。例如: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情况,施工人员就需要适应多种不同情况,在不耽误施工进程以及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能够较好的调节技术施工。这也就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足够完备的知识素养,能够熟练的应用知识又快有准的去找到施工中问题的解决办法,从容应对由于道路自身原因而引起的一些技术障碍。道路的平坦或者崎岖直接影响着技术应用的好坏,好坏的基础就是填石路基施工。不平整的道路直接影响着车轮在上面的运动,并且也会磨损车轮,相互作用,道路会更快的损坏。
三、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
在填石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影响路基质量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方面就是在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另一个方面是材料的选择。在进行铺设中,要达到均匀全面铺设,避免在施工中有多又少,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凹凸不平。在材料选择方面,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选择,填石过程需要厚度的标准为15MPa,并且根据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软岩材料相比岩土填石材料更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最后道路出现变形,明显的要注意公路各个局部的受压等级调料配比,保证道路质量。
四、总结案例分析
在我国的内陆某些地方以及沿海地区,很多地方分布的都是软土,在近些年的道路施工中,很多都在软土路基上出现问题。如图:
图一:道路沉降 图二:道路开裂
图一二两图均建立在软土土质地面上,图一是由于雨水冲刷地面沉降,图二道路开裂。软土之所以成为软土是由于其含水量相对较高,并且抗压能力也处于劣势,所以软土道路更容易出现道路损坏。由于水分含量高而引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就是减少水分,就需要在道路施工中添加干燥剂,吸水性强的材料,才能保障道路安全运行。
五、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要求
有了规范才能保证技术施工平稳运行,为人们创造更方便更流畅的出行环境。认真把握填石路基施工的技术控制,才能提高施工建设质量。
1.前期准备
在对道路进行施工前,弄清楚道路的基本情况是首要任务,要对道路的土体质量,填充土的质量进行取样才能进一步分析。之后的任务是进行道路路基放样,具体要求需要采用地界桩,路堑顶,路堤坡脚,边沟,截水沟五样进行详细标记。之后需要对路面进行排水设计,避免出现道路积水,在要进行施工的场地做好清理,保证路基的紧实度,如若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重新路基翻挖压实。
2.路堑施工过程
对于路堑施工要有条不紊,使用挖据机自上而下进行挖掘。在之前要设计好排水系统的安置位置,在完成路基设计的标准之后要进行排水施工,控制路基压实度,检测路基密实度。一般采用的校核方法是灌砂。
3.填石路基填方过程
填石路基是很重要的施工进程,需要一层一层均匀填方,还需要进行人工同时作业,观测路面施工情况,将不平整地段进行人工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最终填料厚度,针对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厚度标准。摊铺与压实机工作对路堤宽度也有要求,所以在填充时,也要注意。
4.软土填石路基特殊过程
在某些水多地带需要对基地进行大范围清理,在之后分层安排砂垫层,一步步用压实机压实,之后要对砂垫层进行防护处理,保证防砂层不被污染。
六、技术施工应用
1.保证宽窄度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宽窄度影响路基的承载力相互作用,只要保证好地基稳定,特别是岩石与颗粒的混合型,就能够保证前期施工的高质量。
2.垃圾清理彻底
在进行施工前要对道路进行打磨,修整,势必会造成很多施工垃圾,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统一处理垃圾。保证总线状态不变,施工范围厚度也要把握在35cm以上,彻底清理垃圾,避免环境污染。
3.填石质量把握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符合施工标准,一步步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填石路基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要更加细致进行施工。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路基一直的坚固,平整,同时要观测含水量,适时加入吸水剂或同类产品。保证含水量在标准线,控制把握施工的每一环节。
七、结束语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虽然在我国应用手法还不是很成熟,但却应用的很普遍。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国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此项技术上的水平,在这项技术中,要保证前期营造的整洁施工环境,为之后的是公共打好基础,也要准确的设计好排水系统,保证路面之后不出现积水问题,之后要进行细致的填料,一层一层的填料要求厚度,最后需要进行整体的审核,规划。道路建设是直接服务于百姓本身,所以做好道路建设是每一个参与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方恒浩.浅谈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01):158-159
[2]宋红艳.浅谈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4(06):101-102
[3]路立龙.关于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公路,2013(4).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对于市政工程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本文首先阐述了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且提出了优化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方法。结合对市政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制定出符合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方案和对路面工程实施的方法,完善城市道路的基本施工策略和施工工艺。通过对市政工程中实施过的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市政工程在道路施工中对技术的合理运用理念,并对道路工程实施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制定一系列针对解决办法保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
1.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特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有效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给我过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较为明显的是市政道路的建设和养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改造愈显必要,道路改造本身具有广泛的影响,其建设和养护涉及城市的多个方面,对城市整体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所以,市政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是按照现代城市发展、城市功能以及城市人民生活的需要,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对某一区域或范围内的道路进行重新设计、规划、建设的活动。随着城市和城市道路的不间断发展,其中必然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说市政道路施工问题是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并且市政道路施工也是一种长期的、经常性活动。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市政道路施工的几个特征:市政道路建设完成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周边的各类设施必然产生不可避免的磨损,市政道路出现物质性老化;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和车辆数量不断增多,道路的负载能力逐渐增加,经常处于一种超负荷工作状态,从而造成市政道路出现功能性老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和城市内部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原本的城市道路空间结构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后的城市,市政道路发生结构性老化。
2.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
2.1、城市道路施工结构
市政工程中城市道路施工概况是根据需要改造的道路进行整体变化,对一些地下水管道需要全部迁移,为地下水管进行管线配套。施工的合理组织交通是建设的关键问题,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现行的道路交通产生影响,维持各个小区、商场路口以及宿舍路口等人流经过要道,应结合施工区域的车辆通行情况,对道路分半幅施工,保证各个施工时期的交通需求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行。城市道路施工中会有各种意外因素的发生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应制定相关方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地做出解决,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城市道路在施工中必须考虑到城市用地的情况和城市的美观问题,结合桥梁道路的施工,将挡土墙结构完美地运用于道路的使用中,这一做法不仅节省建设中的经济支出,还展现出城市道路建设的美观。
2.2、路基施工的工程方案
在进行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对需要处理的区域进行放样测量,然后在根据需求对路基基地外,沿着两侧的位置开挖相应的排水设施,例如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开挖,通常深度应该控制在75cm以内,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地表水的含量,防止市政工程道路在雨期出现路面积水的状况。此外,在进行回填土施工时,应该做好路基的清洗工作,当满足相应的回填条件时,再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此控制好填土的质量。
2.3、管道和道路的施工
道路施工的必要基础措施是路基挖方,然后对根据施工填方的步骤进行,施工过程中会要求对挖方的深度和路槽宽度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在路基施工上应根据准备材料的调配方案以及施工的程序步骤,选择合适的开挖路面,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再施工。路基施工时应采用分层挖掘的方式,将规定区域的道路进行分区段平行作业,施工中运用的设备应结合道路施工的环境使用,短距离的运输距离可以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施工,长距离的运输应使用装卸货车施工,结合机械挖装、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必须的机器设备完善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质量。遵循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顺序的错乱,会给工程带来意外的损失。所以在城市道路的路基施工之前,结合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作出相关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方案作出调整,保证城市道路的地下管道的设施安全,再对路基进行施工。避免路基施工中的管道问题导致市政工程道路的返工现象。对桥梁道路的主机动车道施工时会应正常交通的通行而试通,在工程尚未完工情况下,应做好相关安全措施保证交通的安全通行。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应有人行道和绿化带,在道路的两旁应建立排水沟,优秀的施工技术对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有重要的影响。
3.优化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方法
3.1、施工过程优化
想要保证市政工程任务可以按照已经确定的方案进行有效的实施,施工的企业务必做好仔细的准备,组织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的施工小组。明确详细合理有效的市政工程的工作方案,而且要对于整个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增加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所使用的成本,保证完成工程后可以快速的进行使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施工技术优化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就是施工的组织设计,关键的要求是指:通过调节和演算制定最好的施工方案,节省材料、减少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利用资源的优化使用,进一步到达市政工程施工方案所确定的目标。
3.2、施工技术采取文件管理
完工后的文件管理,完工后的文件是指依据当前的施工工程项目实际现状所保留的拥有一定价值的文件,可以是图文音像等多种不同的方式。管理完工后文件主要是为了有利于后期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保护,收集非常麻烦,因此对收集的资料务必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并且把其和所有施工的过程密切的连接在一起,仔细的检查,修改其中的错误。对文件的管理进行改变。在材料、功效、技艺、大小、构造、工程技术质量和指标以及施工的方法务必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工程的施工项目进行一定的改变,对于工程的改变,务必保持仔细科学并且积极负责的态度,提前应该认真的检查,准备好所要使用的资料,从而有利于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在确保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节省用地、减少整个工程的造价的前提下增快施工的速度。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施工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和在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影响力,那么就必须要对市政工程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和优化,加强施工管理。总的来说,虽然我国现在建筑事业发展非常快速,但是我国现在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各种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只有技术正确的得到了优化管理,才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更好的服务,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昌文.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3,09:101+97.
【摘要】伴随着建筑经济的发展,排水系统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修建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道路排水管道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尽量减少或避免排水管道出现质量问题,保障其安全性。本文就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排水管道;市政道路;技术;施工
1 引言 当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形式各样的现代市政道路均在不断的密集建设中,那么在此环境下,对于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企业来说,对于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管理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在以往对于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管理,一般只关注其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而对其它方面基本上属空白,这种情况下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管理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很难满足现代社会进步的步伐。而在实施对施工技术的系统、良好管理中,就必须对其施工流程及各工序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 究,进而作出合理、科学的管理。另外随着当代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领域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强势,势必会影响到其利益的减少。所以完善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企业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突出优势,也只有在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管理中强抓核心问题点,管控施工要点才行。 2 排水系统设计的前提 市政排水管道是城市基础排水管网系统,分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城市排水设施是集污水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降水等各种污水收集并输送到适当的地段,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城市化环境要 求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必有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管线布局、管径大小、坡度设计、设备质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采用密实、不渗水、抗腐蚀的材质,保证管道内壁光滑、平整。 3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3.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 管理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第一就是要监控原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要进行全面的检验,才能接收与入场。接受材料前,专业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检验其质量、规格以及型号,要仔细检查材料的合格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单。不管材料时来源于对方的供应还是自身企业的采购,检验不及格者不能够接收入场。要仔细清点入场的材料数量,存放时要按照型号的规格。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中用到的所有设备中,特别是重要的大规模的建材或者大型机器,在型号、规格、材质、性能、国家必须的出厂质量合格证等方面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并且要按照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设计要求来开展工作。要严格的检验验收各种机械、配件、材料入场的过程,在各种机械入场时,需对其三证进行检查,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严密的测验,要全部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且任何不合格的器械材料都不能带入场,更不能擅自使用。 3.2 合理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在管理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时,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对缩短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以及施工的质量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为了保障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能够正常进行,为了能够达到节约成本和缩短施工时间的效果,一定要对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布置施工平图、安排施工顺序、对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法的确定的优化,让施工方案可以不断提高。优化施工路线,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完善施工结构、资金流动可以合理有效的安排、工程项目开支也能大幅度下降;在制作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时需思考,并对于施工顺序的安排进行优化,施工顺序的合理化也能促使资源能够合理流动并提高施工的效率;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法的确定是根据施工工艺、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结构等所决定的。 3.3 市政道路的开挖与恢复 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的管道施工过程中,一定会会涉及到开挖市政道路和施工的恢复,为了可以保障管道的施工安全和道路的路基质量,在开挖市政道路前,为了保障其开口的宽度的准确性,一定要根据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来计算,并仔细标出开挖边线,然后通过切割机将市政道路的路面切断,并通过反铲挖掘机挖除破碎的市政道路路面混凝土结构层及其碎石等垫层,而且要进行合理的堆放,可以为以后使用。施工结束之后,市政道路的路面质量及其使用功能会受到管道施工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原地区一定要重视沟槽的回填质量的意义,一般是对回填砂或者回填土采用灌水密实或分层实,然后让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均应控制其每层的回填厚度不超过30cm,并通过核子密度仪来对密实后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只有当压实率达到97%以上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4 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其施工工序协调控制 在管理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因为影响施工技术的因素十分多,所以要注意施工工艺与质量,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控方案,对可能引发不好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若要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就要做好以下面四方面的工作:第一,严格执行工艺施工流程的设计,它不仅可以影响施工现场的操作,也可以确保工序施工技术的顺利 进行;第二,要牢牢把握施工工序中的重要环节,保障质量达标,以此对施工工序可以做到强化性管理,进而对施工技术进行良好的管理;第三,在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管理中,一定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的监管,为了能够确保各个工序的施工技术达到要求,要将上述所有的因素进行系统有效的管控;第四,及时检查管理施工技术得出的结果,来确定该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活动的效果是不是能够满足预定的目标,并且根据所反馈的信息对施工管理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保证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全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均能符合要求。 4 总结 由本文可知,市政排水工程于市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施工,将施工质量控制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为群众生活提供可靠基础设施保障。在管理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其管理对象是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的内容,而这就需要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管理人员优化配置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资源,要严格落实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规定,从而达到施工全程的系统化、科学化、有效的管理,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所以若要对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实行全方位的管理,那么就需对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中的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细化、全面化的考虑,并制定管理系统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的管理能够正常开展,由此可知,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只要能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细致,在不断总结现代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定可以找出最佳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而其的发展也必将持久不衰。 【参考文献】
[1]贡哓伟.浅议市政排水管道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2011(19) [2]李青云,朱国东.小议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监控措施.建筑经济,2008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而路基的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便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道路桥梁的路基概述
路基是路面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着车辆的荷载。稳固的路基是稳固的公路的前提,因此路基的质量很关键,要保证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路基与道路、桥梁相连,构成一条完整线路。根据不同地形条件,路基有两种基本的形式:路堑和路堤,即所谓的填方和挖方。路基是在路面上直接铺设的轨道结构,它由三个组成部分:路基本体、路基防护、加固建筑物。路基不仅承受着轨道结构重量,又承受着行驶中的列车动荷载。路基经常受到地质、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路基应足够稳定和耐久。路基的工程建设有这几个特点:耗资较多、数量大、工程耗费劳力多、涉及面较广、工艺较简单。路基施工过程中改变了沿线的自然状态,挖填土、石方关乎到当地的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相对集中的土石方或地形复杂的路段,往往限制着路基施工工程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地质、地貌各不相同,而且地方环境与气候也相差很大,这些都会影响到路基的质量。当然,自然因素不是直接决定着路基的质量,直接决定路基质量的是施工工程的质量。路基工程的施工不仅涉及范围广,还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要想稳固好路基,就要把好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关。
2路基工程的基本性能以及常见的质量问题
2.1路基工程的基本性能
稳定性:软土层存在土层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在对软土层进行路基的施工时,开挖出的坡体将因没有足够的支撑引起路堤进行下沉,严重的将会引起坍塌。同时,如果到遇到大量降雨归降雪天气,将会造成土坡路基发生滑坡。如果遇到冻雨等天气灾害,将会引起路基进行收缩,导致路面产生裂缝。因此,我们必须采用相适应的技术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在道路桥梁建设完成通车之后,来回行走的车辆将会通过车轮对路面进行施加压力,进而使得路基发生了一定的形变,使得路基的强度不足以支撑道路桥梁保持稳定。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耐久性:随着道路桥梁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车辆的长期行走等因素的影响,将会对道路桥梁的耐久性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荷载的影响都将对路基产生巨大的影响,降低路基的耐久性。
2.2路基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对于路基的层次结构设计的不够合理,导致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荷载能力降低。路基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多层次的建设工程,这主要是由两大结构层次组成,即路基土层结构以及路基底基层结构。现在的路基施工单位对于路基的施工严重缺乏层次感,进而产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对于路基的渗水性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受到各种雨水的侵蚀,这将严重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年限,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当将路基的渗水能力作为路基工程的质量指标。在进行路基施工时,路基的材料不够均匀,导致路面各处承载能力不同,使得路面的平整性降低。施工单位没有对路基材料进行质检,或者路基铺设的材料没有进行严密的压实,都将导致路基的整体密实性降低。在道路投入使用之后,将会因受力状况不同,造成路面不同程度的下降。
3当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以往施工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些问题除妖出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1)道路桥梁的路面平整度不够的问题。对于路桥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测量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的重要一个部分,但是从实践来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进行操作程序的管理,将会加重路桥路面的平整度急速衰减,这样将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感,并且对车辆运行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对于车辆的现车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车辆产生巨大的磨损,造成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
(2)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存在着损坏的问题。通过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在将路桥路面施工完成以后,没过多长时间就会出现路面大面积断裂以及破损的情况,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进行路桥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味的追求路面的平整度以及施工的进度,对于路基的夯实度没有进行严格检查,同时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沥青等质量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路桥路面的质量;第二,由于路桥路面的施工材料存在一定的收缩比,将会导致沥青出现裂缝,并因此产生路面发生损害;第三,路桥路面的排水设施不行,导致路桥路面存在积水,积水并不断往下渗透到路基的土层之中,这样长久下去将会造成路基的腐蚀、破坏,进而降低了路桥路基的稳定性;第四,在将路面进行碾压过后,路面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裂缝或者裂纹,然后经过雨水以及阳光等的侵蚀,路基路面的表层沥青将会出现破损等现象,这样将会严重缩短了路桥的使用年限,降低了其安全性。
(3)道路桥梁出现路基坍塌即跳车的问题。桥台沉降和桥头填土存在差异,导致梁伸缩缝与桥头搭板之间的连接度不够,在接口处形成阶梯状,降低了通过车辆的行驶速度,无法运行设计时的全线速度,也影响了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并对桥梁产生较大冲击。究其原因,在于桥台后背回填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一些压实性能和排水性差的回填材料,无法形成良好的压实度,导致沉降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梁伸缩缝与桥头搭板的连接。
4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分析
(1)对于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产生的作用效果也各不相同。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阳光和水的影响,但是也受到路基本身因素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于即将施工的地质条件进行严密的勘探,并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第二,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应当结合现场的具体状况,进行排水设施的设计,以便提高路基整体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充物以及压实程度都将影响着路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因此,在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手段,对路基进行充分的压实,并确保其压实度达到标准。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先进行试验性操作,然后根据现场的情况对路基进行严格施工,以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
(3)市政道路建设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道路桥梁路基的施工,因此对于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已经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并将其运用到新型材料的研发过程中。现在,我国有关路桥施工技术依旧落后,计算机技术没有完全融入到施工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将路基施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提高路基技术的发展。
5结语
路基施工技术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运输的顺畅性,关系着整个交通网络的安全性。作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管理者,应当具有发展的观念,及时的引进国外新型的路基施工技术,在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以及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路基施工技术的难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成本,使得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 马静南.对于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分析[ J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 0 1 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