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乡村教师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2 22:59: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村教师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乡村教师论文

篇1

城中村改造后,随着财富的倍增,村民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被放大了,因此村民之间阶层分化明显。有少数人由于改造前地理位置优越,又有经济头脑,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改造后又凭借补偿款做生意,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也有部分村民没有什么技能,文化程度低或缺乏做生意的头脑,仅靠一点补偿款维持生计,生活水平逐渐下降;还有一部分村民生活水平介于二者之间。这种阶层分化,极易造成村民心理上的不平衡,形成社会隐患。

(二)素质障碍带来的不文明行为问题

为获得城中村村民文明行为现状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衡水市前里马村和青杨树村的部分村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以下两个典型特点:城中村村民在对市民文明素质认知和行为层面具有较大的差距。城中村村民在文明行为的过程中,明显的存在着公共意识不强的问题。

二、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问题分析

(一)自我价值感低,理财能力不足

拆迁暴富后的非理性消费,其实质是一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因为自我价值感比较低,需要通过买好车、买高档服装等最直接、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财富,炫耀外在的价值。如果仅是如此,还不至于造成对社会的巨大危害。但是人在没有更高的价值需求时,低级的需求会表现得更强烈,极易滑向犯罪的深渊,而且这种不适当消费,助长了一些人的消极人生观,从长远看,其沦为无业人员甚至返贫的情形将可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应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知识技能短缺,主观进取缺乏

知识技能短缺,是造成差距增大的客观原因。据调查,衡水市前里马和青杨树村村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左右。虽然改造前也存在这种情况,但因为那时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为出租屋,因此知识技能的短缺对收入的影响没有明显显现出来。而改造后,火爆的出租屋经济消失,村民需要其他的收入来补充,所以这就与他们的职业相关,而职业又与知识技能相关。知识技能的不足使得他们难以获得之前的收入,社会经济地位逐渐下滑。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则是造成差距增大的主观因素。城中村出租屋经济使得许多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既不劳动也不读书,成为主观剩余劳动力。

(三)教育效果不佳,监督制约不力

城中村村民不文明行为特点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宣传效果不佳。在对城中村村民群体的走访中发现,目前关于村民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零散的宣传教育上,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范教育。监督制约不力是村民文明行为有失偏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村民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生活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就需要必要的制度惩罚措施,不断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负强化,从而消除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

三、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对策及建议

(一)反面警示,正面引导

对于拆迁暴富带来的非理,一方面可以利用大量直观的事例促其警醒。采用多种宣传渠道,比如故事栏、露天电影、社区舞台宣讲众多暴发户在短时间内败光家产的故事。并对作为消费主体的年轻村民进行重点教育,使其明白他们的富裕与劳动、智慧无关,纯粹是搭上了城市拆迁改造的“快车”,带有某种偶然性与侥幸。另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打理财富。昆明市联盟路街道开展的“立志工程”就十分有效。他们聘清专业理则师给村民们讲课,深入浅出地教村民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村民是最实在的人,看到哪家哪户赚了钱,自然就会跟着投资。

(二)务实培训,转变观念

为解决村民知识技能短缺的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培训。首先,要了解培训对象。政府可通过调研,详细了解城中村人现有的文化程度,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结合市场需求,加以引导,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次,要突出实效性。重点开设了计算机操作、电了装配、电焊工、钳工、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缝纫洗烫、小区保安等培训班,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在培训的同时,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

篇2

人们一般把新教师入职前的专业素养匮乏视为贫困,把他们入职后经过努力适应了教育工作视为“脱贫”,把他们在此之后出现的难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素养匮乏的现象称为“返贫”。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返贫”并不鲜见,而且有日渐扩大的倾向。导致他们专业发展历程中出现“返贫”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延迟滞后、农村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较差、青年教师的职业性向偏失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动的缺失。针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返贫”现象的成因,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预防、延缓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返贫”现象,直至消除“返贫”现象。

一、追求实效性,精心打造青年教师培训的终极目标

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性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举办的多种层次、多个专题的教师培训活动在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扩展理论视野、提升教育经验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理论引导价值。但是,上述培训模式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未必有现实作用,原因在于:农村小学青年教师面临的实践问题远多于理论问题,相对宏观的政策、理论、理念的培训,不如引导他们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案例研讨;教育行政培训大多要教师集中异地、暂离岗位,或多或少带有“权利”“福利”色彩,其分布机会就不会均衡分配给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门为青年教师举办的培训,因为涉及到学科面广、人员众多,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考核机制,难以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的目标。

因此,追求实效性,仍然是当前很多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训不该放弃的终极目标。这里的实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培训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理论认识的深化、教育理念的革新、职业性向的发展有切实的效果。在相对“务虚”的层面上有实效;另一方面是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有切实的作用,在相对“务实”的层面上有实效。前者要求“务虚”型培训应以先期调研为基础,切准教师教育理论需求脉搏,找准他们教育理论的短板,从青年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理念提升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部门工作需要出发开展培训。此外。教育思想的更新与转化,与职业兴趣、职业理想等有密切关系,因而,培训青年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教育观念的持续发展,还要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职业性向等方面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后者则要求“务实”型培训应该针对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具体教育教学问题,围绕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研究和民间团队建设等方面落实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事务,将培训与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结合起来,如与“青蓝工程”中的“老带新”、青年项目的扶持与调控、同事交流与合作的推进等结合起来。无论是教学主题的培训、班级管理主题的培训,还是教育研究主题的培训,都应以理论指导实践的适切性、案例分析改善的直观性、研究方法程序的可操作性为原则选择学习和研讨的主要内容,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应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素养和能力。

二、保持内隐性,行政调控青年教师的民间话语表达

青年教师培养,人们习惯上认为这是行政话语;青年教师成长,人们习惯上认为这是民间话语。二者话语意味表层上的对立导致了来自行政和民间两方面的偏差。行政话语掌握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控制权,其关注的问题可能与民间话语关注的问题存在差异,比如:过分凸显行政需要,强化用制度驱使青年教师承担繁重的业务;一味聚焦于“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忽视了青年教师群体的成长需要;等等。与此相对,民间话语往往作为行政系统的相对面,在不被行政话语认同的无奈中,以一种消极适应、主动避开甚至有意识拒绝的方式,在青年教师群体中蔓延开来。离开了行政力量的扶持。青年教师的民间成长方式效益低缓。

这样的现状呼唤对行政力量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行政系统作为强势方,应该主动运作引导。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民间话语的力量向学校事业发展轨道靠拢提供合适的平台、有效的机制。为避免过于强调权力影响产生的矛盾及弊端。行政力量要善于转换角色,把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显性话语权转变为隐性话语权,从行政权力的直接控制,转为引导、启发、支持、遴选的间接控制,通过资助民间团队、鼓励教师合作、提供开拓空间等方式,推动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爱好、特长或理想追求实现专业成长,使青年教师得到充分理解和支持,并乐于将个人成长与行政愿景保持一致。从而获得民间话语与行政力量的良性合力。

当前农村青年教师的民间交流,远比官方提供的交流平台要丰富得多,如QQ群、教学沙龙、远程互助、结为民间师徒(相对于行政的“青蓝工程”中的“师徒”而言)、教师假期联盟、教育博客交流、QQ空间、专业论坛等。这些交流有很鲜明的圈子化、私人化色彩。交流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教育教学的审视反思,也有教育研究的经验心得;既有对行政系统的评价批评,也有对个人生存状态的牢骚不满;既有闪光的思想火花、深刻睿智的智慧见解,也有只见一叶的偏激片面之词、消极倦怠的心态宣泄甚而有不合时宜的指责谩骂。显然,这些民间话语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是多重的、复杂的,行政系统如果漠视或者以“教师私事,不好干涉”的借口逃避,显然忽视了这股力量的现实作用。行政部门可以倡议某一区域内的学校之间建立民间交流组织,并提供时间空间、必须的物质条件和服务支持,将民间交流逐渐导引到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化。

行政管理部门对民间话语的隐性调控方式还有很多。针对学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事关学校发展的事项,学校可以采用项目招标的方式,动员民间力量的参与,提供资金、人力、研究便利等方面的支撑;由骨干青年教师以个人名义举办教育交流小组、成立教学研究团队或举办专业发展沙龙,动员民间力量承担组织管理职责,青年行政领导有意识地作为成员参与,以身作则力行研究,接受团队的规约,融入青年教师群体;行政领导申请QQ账号、建立BBS论坛等,邀请青年教师参与交流、讨论;等等。这些方式、途径和平台均能为行政隐性调控民间力量提供不容易引发防范与对立情绪的机会,获得行政命令难以实现的效果。

三、凸显文化性,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并建构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学校的建构无疑为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设了一条通往熟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道路,许多教师带着热情投入学习活动,理论视野、理论深度都有所拓展,但是很快学习热情消退。农村青年教师出现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有:把普遍性的教育理论用于指导真实情境中的教育实践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需要教师能够处理理论未涉及到的或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对处于积累期的青年教师来说,这一要求难度较大,容易打消教师的学习信心;群体性的理论学习共性鲜明,过于丰富的理论信息形成了“混沌效应”,使青年教师丧失了自主反思的机会,以致产生茫然和无所适从感;非团队型的、松散型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内在凝聚力的形成。

上述情况提示我们,仅有行政倡导的学习制度与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考虑更为深层的动力和长效的支持力。向前延伸一步,行政系统就必须思考学习文化的构建问题。学习型学校对青年教师能够产生长效推动力是基于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基础上确立的共同愿景,它可以激发青年教师的学习意志力,并获得持续的动力。愿景可以是关系学校整体发展的,也可以是每一小学习团队的,还可以是青年教师自主确立的。不管哪一个层面的愿景,都要有引领青年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潜在功能。如果不重视以共同愿景作为导引,不仅教师的学习行为是短暂的,而且学习引发教师的思考也是不系统的。

一旦愿景得到确认,学习型学校的文化建设就要考虑塑造青年教师开展学习的主体心态和主体行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心态、学习行为是通过眼界、情趣、取向和交流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如,有些青年教师的学习以教材使用和对农村的适用性为中心,有些青年教师的学习以面向农村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为中心,有些青年教师的学习以推动农村儿童健康成长为中心,有些青年教师倾向于埋头勤学、深入思索,有些青年教师以做导学、以学促做,有些青年教师善于思辨能够高屋建瓴……无论哪一种行为方式,只要能够围绕共同愿景,带着推动教育实践、改善教育行为、提高专业素养的心态、精神,就蕴含着青年教师的价值追求,就蕴含着最有活力的文化因素。显然,塑造这样的学习文化,需要学校领导具备高瞻远瞩的眼界、开放博大的胸怀和奖掖青年的魄力,以鼓励青年教师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学习。

四、鼓励开拓性,让青年教师拥有教育“试验田”

篇3

近来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呼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笔者却想对道德教育的方法作点抽象的探讨。这并非不关心现实,恰恰相反,中国的道德现实最迫切需要的是从学理上的逻辑分析。因为逻辑不清,则问题必然不明。

一、我国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高等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并且有积极参与改革的意识,有价值观的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逐步扩大,在学生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较好的导向作用。道德价值取向是健康的,他们既重精神,重成就,也注重现实的自我。竞争意识、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和发挥,他们渴求知识,成才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更加明朗化,“读书热”再度兴起。参与意识增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明状况明显好转。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德育为首”的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尤其是实现的方式,即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和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德育内容单调、陈旧,与社会现实脱钩或错位;集体观念的淡化,价值取向的偏差,生活情趣的趋庸,在部分大学生中时有表现。这些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严重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危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应该只给学生讲道德理想,还是在讲道德理想的同时,也让学生尝试应对相对复杂的现实呢?

二、高等学校教育的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有两种重要模式,一是道德灌输,二是伦理论证。这两种模式的优劣一直是各国教育家激烈争论的话题。灌输模式的突出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孩子没有认识能力,所以不必跟他们详细论证伦理原则,而应该向他们灌输各种美德。等他们到20来岁,懂得进行推理,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另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即伦理论证是一种充分说理的做法。由于多数判断都会因为反例的存在而不能成立,进行伦理论证就要尽可能排除一切同正面观点不相容的反例。教育者要证明自己的主张,就应该同时介绍不同观点,通过推理证误解除它们对自己主张的威胁;还应该鼓励被教育者说出不同意见,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如果教育者不能指出相反意见的破绽,就得承认自己主张的失误。这样,被教育者的尊严得到肯定,他们具有参与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教育者也因为表现出诚实、勇敢和思辨能力而赢得尊重。

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于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之中,但我国高等学校得道德教育主要以道德灌输为主。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普遍以开设课程教育的方式,如《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法》,通过课程考试由老师对学生实施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灌输。甚至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也需要进行考核。内容几乎没有变化,而且是从上至下的灌输,学生必须通过强记死背,考试过关获得道德教育合格的认可。这既使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混为一体,很多学生视教育为德育的替代品,也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皆为理想境界,是最高道德,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至于伦理论证则是自然生长状态,以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自由开展的各种活动和讨论为主。学生们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困惑与反思,展开讨论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行讲座,由学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把关联系,而这种模式又使得这些老师面临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握活动标准,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只让学生明确价值判断,还是让学生尝试价值选择,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较能与社会兼容,不致与社会过早对立而被排异。

三、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发展走向

这个标准反映了我国现今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困惑与争论。一种观点坚持认为,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就在于它坚持道德的纯粹性,就在于用这种纯粹的道德来培养纯粹的人,高贵的人,培养精神贵族。必须以这样的精神贵族来引领社会,我们的社会才有净化之日,才有希望。如果不这样,那就不叫高等教育,就培养不出精神贵族,我们的社会就要断绝道德的活水源泉,就要永陷黑暗之中。从这种观点出发,现在的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力度不够,还需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纯洁他们的心灵,强化他们心中的道德概念。等他们走向社会,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

现实中我们对这种做法可以进行检验。道德灌输的前提是认为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结论必然是他们对灌输的内容不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否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诚实”的美德,坦率地向老师提出尖锐问题?要是他们提出问题,教育者马上就陷入两难境地:教育者一开口讲理论证,那就说明灌输和道德教育不相容。

让我们放过这个逻辑矛盾,假设教育者可以对大学生讲理论证。由于前提是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后果自然是怎么论证他们也不明白。那么他们应不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勇敢”的美德,执着地、不断地提出问题,以至进行争辩?要是情况如此,结果就是没完没了而又毫无成效的纠缠,道德教育无法继续。

逻辑上固然针尖麦芒,涉及个案更是各不相让。比如谈到红包现象,一般坚持认为对医生收红包不可一味指责,医生收红包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无疑是可耻的,是应该绝对禁止的。但医生收红包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因素,因此对医生收红包既要从原则的角度坚决反对,但对特定个案又要作具体分析。

比如最近在报纸上看见的一个报道,某省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著名医学专家,就因为拒收红包和其他灰色收入而与同行对立,遭到排挤,被迫下岗而且四处求职无果,只好再次远离祖国。这位医生固然可敬,但不值得效法,因为如果效法他,结果往往是成为“烈士”。高等学校不能是“烈士”的摇篮,道德教育不能是教人做“烈士”的教育,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道德理想和道德激情,还要有生存智慧。比较道德代价也比较小的选择,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收红包,但随后把红包捐给希望工程,笔者认为这样处理最妥当。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以告诉学生收红包可耻为满足,还应该把拒收红包、拒绝无耻的风险告诉学生;不能仅仅以教导学生道德高尚为满足,还应该把道德高尚的后果、道德高尚的代价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坏的选择,绝对不能做的;再明白什么是次坏的选择。要学生一方面守住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又保留现实回旋空间。而这又是伦理论证的方式了。

篇4

一、正确认识家访工作的意义

学生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校内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校外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亦会产生重大影响。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负责人,要搞好本班工作,教育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首要的前提工作是要了解学生。家访是了解学生校外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并结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班主任才能对学生有一个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才能有的放矢,困材施教,教育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家访还可促进学校与社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

二、良好的师德是有效家访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未来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因此班主任须有百倍的爱心,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投入到教学、家访等工作中去,以取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戴,进而为搞好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一个缺乏爱心、缺乏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者,是不会去全面了解学生,也就无法教育好学生的。

三、统筹安排,讲究方式是家访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做好家访工作,引导和教育好学生,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明确目标,做好计划,讲究适当的方式方法。具体为:

1.周密计划,统筹安排。由于班主任工作大多比较繁重,班上人数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做事前计划显得十分必要。开学之初,应做好家访工作的计划。明确目的,对家访的重点、难点、数量、时间等作细致的安排,家访后,要做好记录存档,及时跟踪反馈,才能不断提高家访的质量。

2.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班上学生多,情况各异。因此,家访应区分轻重缓急,不可一刀切,应把后进生和特困生作为重点来安排。通过实地访察,及时了解后进生的形成背景和特困生的家庭环境状况,便于班主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对“两生”给予关爱和教育,对转变后进生,鼓励帮助特困生,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篇5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的功利性。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很少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水平,给学生灌输许多他们难以理解的政治理论和德育要求。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将这些高深和抽象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而对于教育者来说,虽然口头上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中学教育的首要地位,但实际上,他们多数认为,不论如何强调素质教育,但学生的学业成绩仍然是反映教育教学水平的最主要的有效信号,升学率仍然是评估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因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思想政治课的考试高分,把分数看成是学生素质的外在表现,似乎分数越高素质越强。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至上的情况使中学教育表现出严重的唯智倾向,思想政治教育沦落为可有可无的陪衬。

2.教育内容的滞后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方法增多。高中生兴趣广泛,对知识充满了渴求,往往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然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虽几经调整,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脱节仍较为严重,陈旧单薄,缺乏针对性,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再者,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理论的基础知识,如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经济学等内容。这些内容深刻、抽象,而具体编排中未能很好地将之具体化,活化。对于缺乏社会生活经历的中学生来说,自然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低下。

3.教育方式的单一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把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灌输自然就成为主要方法,一节课基本上是满堂灌、独角戏,“我讲你听,不懂硬灌”。教师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活动中“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是主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而“注入式”、“填鸭式”的灌输使得教学的双方互动变为老师的单方“演说”,学生的思维受限于老师所教的范围,所以高分低能就不可避免,同时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研究自己如何教,不研究自己教学的对象,不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考虑学生学习的效果,结果有的知识讲得过快过深,学生接受不了;有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师还是花费大量时间不厌其烦的讲,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不顾学生的个性,天资、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上的差异,统一要求,同样施教;还有的教师,课前不了解学生学习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去调查学生的思想状况,讲课时盲目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学生不但没有受到教育,反而对教师的做法产生反感。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措施

1.优化师生关系。以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都是高高在上的,甚至有部分学生在教师面前会表现出畏惧感,即使老师受到了学生一定程度上的爱戴,但在老师面前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缺少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害怕教师,教师也不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双方之间的隔阂就会越来越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交往之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对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自我意识较强而且自尊心也很强,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尊重、被信任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不断高涨。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学生乐于接受,善于掌握的教学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朋友的心态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被关心者也是被尊重者。师生之间的距离和关系是随着师生双方的亲近和悉程度而不断改进的,越是亲近,其间的距离就越短,师生间的关系也就越好。

2.拓展教学内容。教材是由专业人员经过专门的、长时间的研究,写作、评审而形成的,相对而言是较为合理的而全面的。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把教材作为教学的范本来对待,理解教材、钻研教材,通过设计有效的活动来转化教材内容。但是,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即,学生有什么样的经验? 社会生活有什么新变化? 科学技术有哪些新成果? 设计什么样的活动更利于学生对本模块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 等等。对于教师而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对教材做一定的改造。也就是说,教师要将学生经验及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要把适合于学生学习的与本模块有关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及时地反映到教学中来。换言之,围绕特定的内容,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 ,即对教材做改造、丰富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钻研每一目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及原理性、结论性的知识,在自己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或自己搜集的生活中生动、典型的事例、素材活化知识,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范例中展示知识,使学生做到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不断拓展和更新、开发课程资源,利用生动的典型的课程资源再现问题发生的情境,以各种策略活化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冲突、困惑中自己提炼知识。

3.优化评价体系。传统的教育认为听话的就是好学生,学习好又听话的就是好好学生。教育者对那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地跟着自己节拍走的学生往往偏爱有加,凭分数高低给学生定格者也不在少数。由于片面强调成绩,导致整个教育过程以分数作为教学的“衡量器”,甚至把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和奖惩的依据,分数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的法宝,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完全被分数所遮盖。必须改变这种目标评价上的导向性错误,建立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不唯结果“论英雄”。建立多元化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评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整体评价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提高评价的民主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8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51

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如果做好政治课堂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言堂使得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习更累,可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和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一谈相应对策,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教材方面

政治学科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时政性很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我们的初中政治教材的变化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政治学科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教材的严重滞后性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

(二)教学内容方面

政治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识都是学生在平时经常听到,但是不能真正理解的内容,比如,举世瞩目的世界杯、奥运会,中美之间的关系、印巴问题,还有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日常的买卖关系等等,这些看似经常接触的问题实则是学生很难理解的抽象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像数学学科这样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更没有像语文学科那些的生动和优雅,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效果

进入初中学习之后,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科目,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一味地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探索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直接讲解答案极易使学生养成不思考、不听讲的不良学习习惯。有时候教师就一个问题反复强调,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做题时学生还是会出错。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体会不到学习政治的快乐,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中,是每一个政治学科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将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实践型转化。

(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教来展开,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江水,甚至是源头活水。具体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各种教学新手段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从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入手,以饱满的教学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方得体的教学姿态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政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7

一、引言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的一种文明形式。广西的乡村具体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且人口较分散的地方。近30年来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以土地退化、生态失调、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广西乡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教育是以解决因人口增长、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指导调整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它可以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广西乡村环境教育现状

(一)有环境教育氛围的影响

环境教育是树立环境意识的基础、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手段、是贯彻环境、资源法规的有力保证、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关键;学习会通古今与东西的生态思想,是当今人类的选择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环境教育工作的实施,需要通过密切结合行业来开展,中小学的基础课程的教育工作中开展实施生态环境可持续教育的研究,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也可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在中学化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施,尤其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通过加强野外教学提升环境教育效率。此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学生要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应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产业发展中如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可以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保持与国内的环境教育同步。

(二)有环境教育的迫切性

依据当前的广西生态环境分析显示,生态环境潜在脆弱区所占比例为12.65%、轻度脆弱区44.97%、中度脆弱区20.98%、重度脆弱区11.89%、极度脆弱区9.52%;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广西的环境质量已在迅速地下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原有的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致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环境污染向农村转移的严峻现实,城镇化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强宣传教育是首选途径,迫切需要建立环境教育的机制。

三、广西乡村环境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国家发展的新要求

环境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报告直接提到“生态”或“环境”字眼的地方达45处,相比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多出27处,相差仅仅5年的时间里对“生态”、“环境”的大幅关注,说明是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的深刻反思,是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情感、价值和态度,是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心。

2.环境法律制度的保障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该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明确了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该自治区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共同推进广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作协议》。2011年该区政府审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倡导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保护和修复广西生态环境。以上提高了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提升了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挑战

1.实施正规教育的师资落实不到位

宏观上,从1992年后《中国21世纪议程》的推广,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环境教育学科层面相继得到建设与完善;按照国家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的《科学》《地理》课程纳入环境教育的内容。

在广西乡村的小学和初中学校里,小学的《科学》和初中的《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此外,在高等学校也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等,总的来说,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然而,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单薄甚至缺失。2011年调查广西乡村的13789所小学、8732个教学点的《科学》教师的配备情况,基础课程中的《科学》课程基本上没有配备科学专业教师;学校对《科学》课程的实施有极大的随意性,可上可不上,任何专业教师都可以上课,上课也是简单的。非专业教师的上课仅凭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研究的传统,让学生去亲近大自然、了解生态,实施传统的社会教育,但是对学生们进行环境平等和社会变革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缺失的。有证据表明,学生们不具备对环境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采取一定行为的能力。从初中的《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的实施来看,2012年,随机对广西30所乡村初中学校《地理》课程的教师配备情况调查,结果统计显示30所学校中有10所初中没有配备地理教师,剩下的20所初中合计仅有38位地理教师;38名地理教师在30所学校合计的教师数2039人中,占1.8%;总学生数25363人与地理教师38人比较,比值为667比1;可见,地理教师辐射力的力单势薄且进行环境教育的不到位。不仅如此,如果地理课堂进行环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搞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兴趣转移到地理学科,还会遭到学校领导及其他科目老师的反对;为此,《科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佳。具体的表现为学生对现实环境中有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现象好奇心淡薄,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以及爱护环境的行为和习惯漠不关心。可见,校内环境教育的有效性低,难以带动非正规教育、校外教育的延伸与发展、难以达到让学生从小就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良好教育,也无法实现通过个体学生以点带面的给学生家庭其他成员的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意识的目的。

2.社会团体整合的教育力量弱

本来,广西的新闻媒体、企业、NGO、政府、学校、社区、家庭乃至各类教育场所等社会单元都是非正规环境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倡导者。然而,针对广西乡村的具体情况,利用自身的优势,实施相关的各类环保会议、环境主题展览、竞赛活动、环保教育培训、专题性环境教育活动等有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少,更谈不上拓展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环境教育引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来实施。当下乡村的人们还普遍停留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全是为了致富这个目标的认识水平上;乡村农业和生活等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从不处理的现象极为普遍。完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工具的使用,展开公众参与的环境教育的力量,但是,现实的情况显示,现代交流手段与乡村环境教育的整合度低,只能让乡村的环境越来越糟糕,渐渐丧失了乡村原有的生态优美的优势。

3.制度建设的迟缓导致环境意识不强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乡村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需要通过教育互动、建立保障支撑作用的环境制度来进行。然而,广西的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2006年广西自治区政府才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广西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才明确了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广西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与《共同推进广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作协议》。2011年广西区政府才审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说2006年以前,广西对环境保护的制度层面上的支持意识和实践有较长时期的缺位,也就谈不上环境教育的广泛实施。但是,与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的环境,其质量的优劣如果没有全民的关心、参与和身体力行,就难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与人的相关性的自觉表现来源于人的实践性,而人的素质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环境教育。

四、应对的措施

(一)强化乡村环境教育的观念

加强环境教育力量系统的建设,通过校内外的教育、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扩大关心和关注的范围来把个人、环境、集体的价值联系起来,建立可持续性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需要、理解以及期望的紧密性,建立一种对环境、对他人和未来的责任感,并把这种责任转化为个人和集体生活的行动的信仰、知识和技能;强化在尊重他人及其文化的同时,达成与理想、环境的合理的平衡,通过识别个人行动与集体行动、外部事件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环境不确定性做出积极反应与自由的、有益的质疑的能力,努力使乡村的人们养成一种环境整体性的视野,形成一种内化的自觉性的环境教育的观念。

(二)整合环境教育的力量

首先,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整合到地方政府的工作中,并联合地方政府和乡村共同促进。设立环境协调人员对乡村环境教育从规划到活动实施进行有效性的指导,强化环境教育作为乡村的个人的一种终身学习的目标与任务来执行。其次,强化乡村学校的《科学》和《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在校的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引导,能够从粗浅的了解,到深入体会环境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以及对生存环境的洞察力与理解力,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而提升学生对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感知力,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即通过学生带动家庭成员、亲友及邻居,认识环境与社会的重要性,促进乡村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再次,复兴那些曾经构成教育体制的基本所固有的、进步的价值观的方法,尽可能的与乡村宗教、祠堂生活有效结合。因为,参与到乡村有世俗标志且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宗教的社团系统中,其中的权威人物能够抓住足够多的人,能将环境教育实践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最后,利用手机、电视、网络的交流通道,持续性的传播相关乡村环境教育信息,使环境教育的内容被乡村大众内化成为可能。总之,整合社会的力量将富有建设性的环境教育理念及内容传递下去,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构想。

(三)优化环境教育的制度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97-0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目前,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而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尚未根本转变

在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下,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日益明显,高职院校在普遍强调“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同时,仍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一般表现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实训)教学往往围绕专业和市场而动;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各种“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或是“根据专业特点”理由予以削减或减弱;思想政治理论领域获得科研立项相对难度大且经费投入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常面临各种形式的边缘化尴尬境地,更有甚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凡此种种,必然导致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得不到重视,进而影响课程的吸引力。

(二)实践教学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

实践教学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实施实践教学的最大障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阐述“理论联系实际”,而应是走出校门进入社会,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社区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给学生做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或在校园内举行知识竞赛、专题辩论会等活动。顺利开展这些活动,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虽然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学生人数配备了相关的实践经费,但真正开展活动起来这些经费还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

(三)难以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的学校虽与外单位挂了牌建立了教育基地关系,但实际利用率不高,缺乏长久规划。已经建立了联系的企事业单位也普遍认为,经常接待学生的社会实践麻烦多、负担重,没有对应、合适的人员、时间及精力来接待学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去联系实践教学场所比较难,去陌生的单位联系就更困难。而失去了稳固的课外实践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进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应更符合工学结合的特点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应从工学结合的实际需要出发,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围绕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确定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同,逐步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选择、自我养成、自我完善的良性发展态势。

1.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关键在于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培养与教育的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通过自身感受。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优良的职业品质和职业心理,进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鉴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职业素质。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技能,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教育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3.引入企业文化理念,增强学生的职业价值认同。在教学中,要把现代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注重突出爱岗敬业、团结创新、服从守时、沟通协助、吃苦耐劳等职业态度的教育与培养。

(二)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应做到学院各级领导重视,实践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实践教学经费有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有着区别于与高于其他专业课程实训、实践的意义和功能。因此,学校领导、部门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不能再停留于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看做课余活动来点缀,而是应致力于实践教学的拓展,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当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载体和延伸,具体落实到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头上。学院应像对待专业实习、实训一样,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合理安排必要的课时,合理量定学分。同时,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教师、学生投入相应的体力、精力和财力,因此,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费,以确保实践教学的最终落实。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遍缺乏相对固定的基地,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全面、稳定、顺畅地开展,随意性强,可操作性差,学生大多数时候只能分散进行实践,给教师的指导、监控及成绩考核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社会联系,有条件的学校应抓住机会,没有条件的应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和社会上一些有关单位协商,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城、镇、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典型及革命历史教学资源,以学校的名义与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学生感兴趣的组织、单位签约,建立相对固定的若干个实践教学基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实施场所相对稳定。而学校则可以利用其科研、人才、人力优势为基地单位提供相关服务,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广西的高职院校应抓住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自治区关于打造14个千亿元产业和4大新兴产业的契机。抓住服务广西新发展的契机,加强校企合作,争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有一个突破。另外,各个高职院校之间也要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互相到对方的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既能拓宽实践领域,又可以节约实践经费,一举多得。相对固定

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可以大大减少实践教学的不可预测性、随意性,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形成一个开放、协调、优质的教学模式。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排应与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相融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相融合,既能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渠道,又能使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地发挥效用。这种融合,更重要的是摈弃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学习“各自为政”的旧思维,是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打开局面的一种方式途径。这首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出击,了解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计划安排,抓住时机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题,在相关专业课程布置实践任务的时候及时跟进布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任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相对自成体系的专业实践(实习、实训)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五)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在不断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考评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教学考评的内容与形式正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静态变为动态。但这种改革在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的高职院校仍然显示出它的不足。最明显之处在于,这种考评仍以传统的课堂为中心来考查学生,忽视学生在工学结合工程中“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的表现。因此,应积极改变这一传统的考评方式,构建出符合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考评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篇9

[作者简介]张丽(1965-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理论与实践;贺彦凤(1974-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中国现实问题;王桂枝(1980-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HGJXH B2110044)、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XJ12008)和2012黑龙江省教改项目“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深入开展信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XJ130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60-02

一、本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条主线。如何利用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定的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课题。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经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了实践的重要性,这说明我们国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并落实在行动中,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达到这一目的并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和教育部一再强调,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锻炼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纷纷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内容和实施途径,但收效甚微。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并且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目前高校本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上的实践教学,如课堂辩论、主题演讲或观看影像作品等;二是走出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参观革命纪念馆或爱国主义基地等。这些实践教学方法在各高校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难看出,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都进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自2005年以来,教育部、宣传部特别强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主要内容。对此,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也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但是却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中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

篇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当前,许多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积极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实践教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

当前,许多高校对开设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没有硬性规定,缺少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无课程计划,无教学大纲,实践教学随机性强。即使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往往也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主要局限于校外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校外参观访问等常规性教学实践活动。如何根据课程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实践教学与学校团委、学工处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易冲突,协调整合困难。

(三)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与广泛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一般采取合班上大课、系统讲授的模式。学校在校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时,因经费和安全问题,只能安排一部分同学参加,难以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实践教学作为正常的教学环节,应根据教学计划持续开展,但许多高校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强。

二、原因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统一。

只有认真搞好实践教学,才能大大提高理论课的吸引力。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因为认识上的不统一,致使实践教学的安排不协调,达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有的领导认为思政课不是专业课,不重视,造成上级主管部门对思政课的相关要求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过程不规范,统筹安排随机性强,教师的积极性不容易提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务部门认为如何搞好实践教学是教师自己的事。教师认为需要领导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在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专业水平,不关心思政课学得怎么样,影响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实践教学需要足够的教学资源。由于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撑,实践教学很难有效开展。第一,教师少。由于高校扩招,生源倍增,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第二,活动经费少。实践教学作为思政教学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应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最基本要有路费、食宿费等。目前,经费不足是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展开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太少。实践教学不但需要充足的实践基地,而且需要不同类型实践基地的保证,才能满足不同的实践教学需求。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基地太少,有的在校外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不少高校对思政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开展、课时数量是不是达标,但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考虑不够。对学生的评价只看是否参与社会实践,对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却没有纳入考核。有些学校在实践活动Y束后,没能及时将考核情况反馈到班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畅通,获取新知识又快又广,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常态。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部门领导和教师重视程度的高低。无论校领导还是师生,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学校要建立领导机制,为实践教学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大胆实践,制订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在教学方法上精心准备、合理安排。

(二)拓宽思路,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具体表现为: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案例教学、校园活动等。正确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将课堂知识进一步活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社团的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寓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逐步提高素质,增强沟通协作能力。

三是认真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的能力。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围绕当地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为当地社会发展积极献计献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完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保障措施。

制定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做到目标明确、过程规范、管理科学。一是要制订实践教学规划。为了给实践教学提供可靠依据,要详细制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授课计划、组织实施形式、考评办法等;二是要把实践教学成绩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范围。三是学校要组建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学校实践教学相关工作。

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难以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比课堂教学要复杂。实践教学还涉及组织、场地、交通、住宿等一系列问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工作难度大,学生活动的范围广,需要的活动经费多,学校应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解决实践教学中产生的场地费、交通费、讲课费等费用问题,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快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校内校外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在校内,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社团认真组织开展演讲赛、辩论赛、座谈会等课外学生实践活动。利用校园网、QQ群、微信群开辟论坛,引导学生围绕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明事理、学知识、长见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外,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与校外相关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逐步形成多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加强与展览馆、博物馆、福利院、纪念馆等单位的联系,建立“立德树人基地”,组织学生经常参观、访问、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学校还可以考虑把学生的实习基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的专业实习不仅成为他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他们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的窗口。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一是成立实践教学评估小组。实践教学评估小组由校领导、教务部门和思政教学专家组成,负责督导学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与使用进行指导监督,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监测,确保践教学各环节的有序开展。二是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实践教学的选题是否科学,组织是否周密,成绩评定是否认真,教学成效是否显著等。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报告的评定,又要注重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评价。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纳入日常教学管理的范围,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发展学生党员及各种评优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