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6 14:47: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市场结构调整,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0-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回落,国内市场的流动性也快速从持续性过剩向结构性短缺转变,以“钱荒”和市场流动性萎缩为代表的货币供给失衡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形式。流动性萎缩的持续存在,引致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日益加剧,突出表现在:内外经济失衡程度加深,商品与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高企,虚拟经济偏离于实体经济的程度加剧。为缓解国内市场出现的流动性萎缩,中国人民银行先后设立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设借贷便利SLF,以及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创新型调节工具,对市场流动性进行反向调节。之后,为进一步遏制流动性萎缩的加剧,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4月起,先后两次定向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分别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00―2个百分点,2015年2月以后,又两次对国内大中型金融机构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500个百分点,四次降准共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近3万亿元。同时,为调整市场预期,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还从2014年11月起,3次降低金融机构基准利率水平,降息幅度分别为0400%、0250%和0250%。虽然,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频次和调节力度已属历史罕见,然而,市场流动性萎缩的程度并未得到缓解,甚至还在进一步放大。从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速来看,广义货币M2增速已从2011年1季度的高点16600%降低到2015年1季度的11600%。同期,狭义货币M1增速更是从15%下跌到2900%的历史最低点。以M1/M2所代表的市场整体流动性更是从0350持续下降到0260,市场流动性萎缩的程度甚至要比2013年2季度国内银行体系出现“钱荒”时更为严峻。这就说明,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所执行的货币政策在应对流动性萎缩方面效果欠佳。为何在货币政策逐步放宽的背景下,国内市场流动性萎缩更加显著?如何有效遏制流动性萎缩的加剧?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货币金融领域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的焦点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流动性是世界各国金融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课题 [1],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流动性萎缩进行界定和测量。Liu[2]认为,流动性萎缩反映的是实际货币存量低于均衡水平的程度,是国内货币迷失和货币政策目标不明所导致的资本流动性沉淀;Borio 和Lowe[3]利用本国货币供给量与GDP比率的偏离趋势,来衡量市场流动性萎缩的程度;Becker[4]从价格缺口、实际货币缺口、名义货币缺口和货币过剩等方面提出了流动性萎缩的测算方法。
第二,分析流动性萎缩产生的原因。Farhi和Tysvioaki[5]认为,当本国产业结构难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要时,剩余消费能力必然会转向金融产品,由此就会引发流动性萎缩;赵海华[6]发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导致流动性萎缩;贺强和徐云松[7]认为,流动性萎缩的根源在于国内实体经济出现问题;张晓玫和弋琳 [8]认为,本质是资金不愿进入实体经济,只能在金融机构和虚拟经济间“自我循环”。
第三,对流动性萎缩的影响进行探讨。Chung 和Hrazdil[9]发现,流动性萎缩可导致市场的交易效率显著降低;Asness等[10]认为,流动性萎缩可引发国内资产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Franzoni等[11]指出,流动性萎缩会对本国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实质性损害,进而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Hameed等[12] 、Amihud等[13] 认为,流动性萎缩能够导致资产定价机制出现紊乱,最终引致金融危机爆发;庞晓波等[14]发现,流动性萎缩可造成国内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出现“双失衡”,进而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耿同劲[15]认为,流动性萎缩加剧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间的矛盾。
第四,探讨流动性萎缩的调节措施。Ng[16]指出,当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并出现流动性萎缩时,中央银行应适时采用扩张性政策实施反向调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17]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应从完善流动性供给工具、加强流动性供给预期管理来解决流动性萎缩问题;张金成[18]认为,在对流动性萎缩进行管理和调控时,应使货币政策操作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配合,引导流动性进行适度的逆周期变化,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现阶段对流动性萎缩所进行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尚未结合货币供给结构的调整,对流动性萎缩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进而揭示经济下行阶段流动性萎缩的产生、传导及其演变趋势。鉴于此,本文基于货币供给结构的调整,揭示“新常态”下我国流动性紧缩的根源,从流动性萎缩的 “源头”和“流向”上揭示治理和防范的重点和方向,为人民银行优化货币供给结构,平抑市场流动性失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三、货币供给结构调整与流动性萎缩的形成机理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受人民币升值和进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中国人民银行被迫通过购买外汇储备资产形成大量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又导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负债项目的储备资产快速增加,进而形成基础货币投放。至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1季度,我国外汇储备总量由0800万亿美元增至1700万亿美元,季度平均增长速度高达到41%,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也由最初的42700%迅速增加到96100%,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乃至货币供给调节的主要途径。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供给结构从原始的现金发行、债券逆回购为主,贴现贷款为辅,逐渐向外汇占款为主,其他投放方式为辅转变。由于在这一阶段,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上行周期,中国人民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过猛,一度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剩,以及商品与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又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对流动性实行对冲,还相应提高了基准利率水平,以此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和增速。总体来看,在这一时期,国内流动性的变动还处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可控范围内。
然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国际市场有效需求降低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波动中出现快速回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下行周期,外汇占款增速以及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也在波动中快速回落。至2015年1季度,外汇占款增速已由2007年3季度43500%的最大增幅降低至-4700%的最小值点,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已由2009年2季度的最大值101800%跌至73600%,基础货币增速也由2008年2季度32600%的最大值点降至目前的最小值7400%。基础货币增速、外汇占款增速、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
图1基础货币、外汇占款增速与所占比重变动对照图
外汇占款增速以及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的持续回落,造成基础货币投放规模和增速出现快速下降,为维持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就需要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其他方式来弥补基础货币投放的不足,由此又造成国内基础货币投放结构的重新调整。在这一阶段,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也从以前的主动冲销转向被动注入。在宏观经济运行处于正常周期时,中国人民银行可利用债券正回购、增发现金以及扩大贴现贷款规模来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以此提高货币供应量增速,还可运用SLO、SLF和MLF等创新型工具,配合降准和降息,引导市场流动性保持稳定。但是,当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降低,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不断下降时,上述调节方法的有效性将会被极大程度弱化,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萎缩将会进一步强化。
首先,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实体经济的销售价格和利润水平会持续下降,市场风险预期由此会显著增强,国内金融机构对能够获得稳定收益的无风险债券的需求会相应增加,从而降低了人民银行正回购操作的执行效果。2010年以来,我国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均出现持续下降,以宏观一致合成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景气指数也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如图2所示。
图2价格水平与经济景气指数变动对照图
其次,随着国内价格水平和经济景气指数的持续下降,经济主体对市场风险的预期也显著增强,从而抬高了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的利率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在运用SLO、SLF、MLF等工具提供流动性时,由于这些工具本身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使用成本,因而会进一步提高市场贷款利率,从而导致国内实际融资成本大幅提升,实体经济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积极性也会显著下降,这就制约了中国人民银行运用贴现贷款和各种流动性工具进行调节的总体效果。2010年以来,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国内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所衡量的名义市场利率已由5700%上涨到6900%,以实际贷款利率所衡量的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由3810%上升到5640%。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名义利润率的平均水平在剧烈波动中由6370%下降到5850%。国内以实际贷款利率所衡量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名义贷款利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义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如图3所示。
图3企业利润率、名义与实际贷款利率变动对照图
最后,随着实体经济利润的下滑和实际融资成本的上升,社会融资规模显著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回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程度不断加剧,市场流动性萎缩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一方面,在“融资难、融资贵”的市场环境下,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从而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产生制约,上市融资成为当前实体经济筹措资金和降低融资成本的最优选择。另一方面,国内存款利率的持续降低,造成资金富余者将闲置资金投向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或资本市场。在供求关系作用下,促成了近期我国资本市场的逆势繁荣,并由此吸引了市场上大量流动性资金。同时,大量以长期项目投资为依托的理财产品,又促成了金融机构资金表外化,流动资金长期化,由此引发狭义货币广义化,市场流动性也随之迅速降低。2010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名义利润率与名义贷款利息率之间的缺口已由0300%下降到-1%,利润率和融资成本呈现出的“倒挂”现象,引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在大幅度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21个季度的平均增速仅为5400%,远低于GDP增长速度;国内股票市场筹资规模增速在波动中持续上升,其季度平均值已达64100%,筹资规模和增速已恢复至2008年以前水平;而以M1/M2所代表的市场流动性则持续降低到历史最低点。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股票市场筹资规模增速、GDP增长速度以及市场流动性变动如图4与图5所示。
图4社会融资规模、股票筹资规模增速变动对照图
图5市场流动性与GDP增速变动对照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货币供给结构调整与市场流动性萎缩之间存在以下传导机制:2010年以来,受国际市场有效需求降低影响,我国外汇占款规模和增速出现回落,引致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发生改变,造成国内价格水平持续降低,市场风险预期强化,并引发市场实际融资成本的提高和实体经济利润的下降。受其影响,国内有效需求开始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持续下滑,进而倒逼实体经济对融资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由此又导致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配置失衡,最终引发市场流动性萎缩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降低。
四、经验分析与检验
为了能够揭示市场流动性、货币供给结构以及其他变量之间存在的趋势变动关系。可以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计算出不同变量对市场流动性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确定出不同变量的影响权重,并以此权重值来判断和评估在长期趋势变动中,不同变量对市场流动性萎缩的影响大小。为此,可以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之比M1/M2作为市场流动性测度的指标;以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作为货币供给结构变动的测度指标;以经济景气指数衡量市场风险大小;以实际贷款利率衡量融资成本;以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增速以及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增速作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变动的测度指标,其中,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增速的变化还能反映国内市场总需求的变动;此外,还可将GDP增长率、CPI作为其他解释变量。上述变量可选取2007年1季度至2015年1季度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经过整理。利用ADF检验发现,上述变量指标在1%显著性水平上是非平稳序列,经过1阶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利用协整检验发现,在5%显著性水平上,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均表明上述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趋势变动关系。
考虑到在进行经验分析时所使用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相对较少,为增强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可以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来展开分析,BVAR模型可以用以下等式来表示:
Bt=Ct+A1Bt-1+A2Bt-2+…+APBt-p+ωt (1)
其中,参数B是由N个变量所构成的矩阵向量;参数t用来代表具体的季度值;C是决定矩阵,且为N′1阶;A为N′×N阶系数矩阵;随机误差项ωt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δ。若假定式(1)中的各个变量全部遵循里特曼先验分布,并且该先验分布包含了所需的各类有用信息,等式中所有变量的标准离差均可以根据变量滞后阶数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则对于式(1)中的某个变量x,其第m阶滞后值的里特曼先验标准离差可用以下方程组来测度:
s(j,x,m)=α・g(m)・f(j,x)・sjsX
g(m)=m-b(2)
其中,α代表变量的整体紧缩程度,可以用来衡量自变量系数滞后1期的标准差;sj为向量自回归方程中变量j离差的标准差;g(m)代表滞后延迟函数,在其表达式中,变量b为衰减系数,用来衡量过去信息对当前信息适用性的整体衰减程度;f(j,x)用来衡量相对于变量j,其他滞后变量对j自身滞后量的具体影响权重;sj/sx用来测算不同变量j和x之间的差比。在BVAR模型的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可以预先设定α的参数集为{1,1,1,1,007,0100,4};f(j,x)的参数集为{0,0500,1,1500};b的值可以选择1或2。其次,根据运算结果可以确定α的最优先验设定值为001,衰减系数b的值为1。
从B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来看,在其他条件均不改变时,对以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来反映的货币供给结构施加1单位正向冲击,市场流动性在6个季度内会进行同向变动,并在第6个季度达到最大值,提高约0006单位,表明在货币供给结构调整中,外汇占款所占比重越小,市场流动性萎缩的程度越显著;对以经济景气指数所代表的市场风险施加1单位正向冲击,市场流动性在6个季度内会进行同向变动,并在第2个季度达到最大值,提高约0038单位,说明当宏观经济景气程度越低时,市场风险程度越高,流动性萎缩的程度会强化;对以实际贷款利率衡量的实际融资成本施加1单位正向冲击,市场流动性会在6个月内进行反向调整,并在第2个季度达到最小,降低约0038单位,说明当实体经济的实际融资成本越高时,市场流动性萎缩的程度越严重;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施加1单位正向冲击,市场流动性会在6个季度内进行同向变动,并在第6个季度达到最大值,提高约0003单位,说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越缓慢,市场流动性萎缩的程度越明显,对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增速施加1单位正向冲击,在前2个季度内,市场流动性会进行微弱的同向调整,而在后4个季度,市场流动性加速进行反向变动,并在第6个季度达到最小值,降低约0001单位。从以社会融资规模所代表的实体经济和以股票市场融资规模所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影响程度来看,两者对市场流动性的整体影响达到0004单位,表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程度越大,市场流动性萎缩的程度越高;国内GDP增速和CPI所代表的物价水平变动,也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正向影响,与此对应,市场流动性调整的最大幅度分别为0003单位和0001单位。
进一步利用方差分解进行研究发现:在影响市场流动性指标方差变动的各项因素中,经济景气指数和实际融资成本的影响相对最为显著;社会融资规模、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增速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并且这两项指标的影响权重之和超出其他指标,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背离是引致国内市场流动性萎缩的根源,而其他变量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小。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结构的调整,对国内市场流动性萎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年1季度至2015年1季度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BVAR模型,对引致市场流动性萎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第一,我国货币供给结构与市场流动性存在联动机制。2010年以来,受国际市场有效需求降低影响,我国外汇占款规模和增速出现回落,引致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发生改变,造成国内价格水平持续降低,市场风险预期强化,并引发实际融资成本提高和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受其影响,国内有效需求开始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持续下滑,进而倒逼实体经济融资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由此又导致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配置失衡,最终引发市场流动性萎缩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降低。
第二,在引致市场流动性萎缩的主要因素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背离是其产生的根源;由国内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下降所造成的市场风险增强,以及实际融资成本上升,在客观上起到了助推作用;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和GDP增长速度的下滑虽然也能够对流动性萎缩产生推动,但总体效果相对较弱。
第三,为了能够遏制国内市场流动性萎缩的加剧,就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在“降准、降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将政策调节的重心放在有效降低市场利率,减轻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等方面。同时,还应对国内资本市场进行必要调控,积极引导市场预期,以遏制虚拟经济逆周期过度上涨,扭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的背离趋势,为市场活力的发挥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出良好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Sadka ,RLiquidity Risk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1,52(2-3):144-152
[2]Liu,W A Liquidity-Augmented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82(3):631-671
[3]Borio ,M ,Lowe, P Asset Prices, Financial and Monetary Stability: Exploring the Nexus[R]BIS WP 114,2002
[4]Becker, SIs the Next Global Liquidity Glut on Its Way[R]Bank Research Current Issues 2009
[5]Farhi, EM G , Tysvioaki ,AA Theory of Iiquidity and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R]NBER Working Paper,2007
[6]赵海华我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的原因探析[J]统计与决策,2013,(1):176-179
[7]贺强,徐云松 “钱荒”溯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7):26-29
[8]张晓玫,弋琳 货币空转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基于我国“钱荒”事件研究[J]财经科学,2013,(12):20-28
[9]Chung ,D ,Hrazdil, KLiquidity and Market Efficiency: A Large Sample Stud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0,34(10):2346-2357
[10]Asness,C,Frazzini,A ,Pedersen,L H Leverage Aversion and Risk Parity[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12,68(1):47-59
[11]Franzoni,F,Nowak,E ,Phalippou, L Private Equity Performance and Liquidity Risk[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2,67(6):2341-2373
[12]Hameed,A,Kang,W ,Viswanathan, S Stock Market Declines and Liquidity[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0,65(1):257-293
[13]Amihud,Y,Mendelson,H ,Pedersen, LH Market Liquidity: Asset Pricing,Risk,and Crise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14]庞晓波,王作文,王国铭流动性失衡与物价和股价波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39-43
[15]耿同劲 货币空转 : 中国银行业“钱荒”的起点及其防范[J]财经科学,2014,(2):1-9
近些年,我国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宏观来看,市场的变化导致商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的变化要求商业要一改过去的“官商作风”和“小”、“散”、“差”状态,在理念、归属、规模、业态、网点、服务等方面做出调整。在这种调整过程中,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并必然导致商业结构的变化。
商业成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
商业的传统形象与地位
人们对商业的认识长期停留在劳动密集和效率较低的行业,突出感觉是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没有什么高技术。近20多年来,尽管中国的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为代表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并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从总体看,包括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在内的商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发达国家的GDP中,商业的贡献率一般在30%左右,而目前我国还不到10%。“小”、“散”、“差”是商业的典型特征。以商业零售业为例,我国零售企业的经营规模以小型企业经营为主体。普查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零售业100强企业年零售额1903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1%,其中只有一家过百亿的企业――联华超市,销售额141亿元。按商品年销售额分,100万元以下的经营单位数占全部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的76.1%,从业人员占42.4%,销售额占44.1%。美国的零售巨头沃尔玛2002销售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是中国百强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8倍多。对比美国主要的零售市场前三大家企业的销售总额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0%以上的情况,分散性明显。
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形象与地位的变化
在买方市场结构下,各种产业的位置与卖方市场条件下大不相同,都在进行调整。其中,商业的地位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变得日益重要,有人甚至称之为“新时代的重商主义”。还有不少迹象都在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制造商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流通为王”的时代正在来临。因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成为主导,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离消费者最近,从而也最了解消费者的就是商业,因此,商业从原来卖方市场的末端产业变为现在的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并成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
由于市场条件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商业逐渐由劳动密集性行业向技术性密集和资金密集性行业转变。其辐射的范围也不再是区域性的,而是通过连锁扩展为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的了。
商业资本的崛起并逐渐支配工业资本
与买方市场相伴的是商业资本的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工业资本。主要表现在:
商业企业的规模在急剧扩大。2003年4月,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华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合并创建一家大型商业零售集团――百联集团。合并后的百联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两家中国最大的连锁超市,以及中国最大的零售物流企业。百联集团的总资产规模近280亿元,拥有遍布全国20余省市自治区的4000多家营业网点,能和沃尔玛等外资零售商进行抗衡,是此次四大集团合并整合的最初原因。
商业资本逐渐主导工业资本。现在,很多制造商抱怨,其产品进入商场,尤其是进入连锁企业铺面,均需巨额的进场费、上架费、各种名目的促销费、分摊的广告费、快速通道费等。但制造商同时也明白,要在货架上有自己的位置,必须接受商场的苛刻条件。这是典型的商业资本主导工业资本的情况。不仅如此,大的商业企业还通过向制造商买断产品、定牌生产、后向一体化,挤压制造商的利润。
商业资本整合供应链。当上游的制造商利润空间变小(如从2000年开始,多家家电类上市公司先后亏损),不会让出更多的产品利润,下游客户胃口已吊足,不肯购买高价的商品时,有的流通企业开始整合供应链。实际上就是整合上下游资源,即抓住上游企业和下游客户两端、实现“零环节物流”。流通商凭借对市场信息的掌控,通过让信息在各个环节的顺畅流通提升对物流的管理水平,增强了抓住上游客户、服务下游用户的“流通力”,也就控制了整个供应链。
总之,在当代,商业企业尤其是其中的零售企业,离用户或最终消费者最近,最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与满足客户最新产生与最深层次的需求,在产业链中自然位于中心环节。商业企业的连锁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加剧了这一趋势。它们与供应商相比,掌握的信息更丰富、更全面、更准确和更及时,谈判优势自然较强,厂商间博弈时自然便占先机。
商业成为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
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地位决定了其对资本的吸引力。众所周知,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即资本总是向最能增殖的领域流动。现在,其它行业的不少知名企业向流通领域拓展,说明商业有较大的吸引力,有较好的发展前途,有较理想的投资回报,是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商业上市公司利润率提高
2002年度商业零售类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6.64%,比2001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率15.94%的平均水平提高了4.4%。2002年度商业零售类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064元。其中连锁巨头华联超市每股收益位居首位,达到0.434元,比2001年提高33%;33.3%的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提高。
全国新增流通企业数持续增加
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2001年末,我国零售业企业法人达到39.9万个,比1996年增长41.5%。2001年我国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当年新开业的达10.8万个,比1996年增长234.7%,多于1978-1991年开业的总和。限额以上流通企业法人数1999年为30381个,2002年为31626个。
对流通企业的投资不断增加
199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总资产为182741420万元,而2002年同样的指标为209925514万元,增长了15%。1998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总资产为5783025万元,而2002年同样的指标为8914033万元,增长了54%。可见,商业正成为投资的重要领域。资本向商业投资的主要形式有:
商业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在流通业内扩张。如山东三联收购郑百文,上海富尔公司收编上海4000家小卖部等,就是商业企业收购或投资其它商业企业。其目的是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
制造商通过前向一体化向流通业发展。这种情况指的是制造商向分销方向扩展或投资,目的可能是获得分销利润或掌控渠道,提高谈判地位。比如,上海复星集团,原本是一家知名的民营现代生物与医药企业,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通过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了商品流通产业。联华超市与复星药业合资成立了上海联华复星药品经营有限公司,为药店进超市提供了条件。
其它行业通过多元化向商业进军。事实求是地说,一般流通领域的利润率目前并不特别高,那么,为什么其它行业的企业还要进入流通领域呢?原因可能是流通业易进入,但更重要的是可带来附加利益。
外国流通企业巨鳄大举进入中国商业。目前,世界大型流通企业大都已登陆中国大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克隆,日本的大荣等。这些企业是看中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增长潜力。
多元化组合成为商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多元化组合是商业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多样化和个性化,为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商业必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从单个流通企业来说,通过多元化,不仅可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且还能获得发展机会,提高盈利水平,降低投资风险。商业企业多元化的方式有产品多元化、业态多元化、网点多元化(组织连锁化)、行业多元化等。
产品多元化
商业企业产品多元化,就是通过增加产品组合,增加花色品种,扩大单店规模,实现消费者“一站式”购物,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江苏苏宁电器公司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营旗舰店。该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家专卖店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电器商场,销售几乎所有品种的家用电器,经销的商品达到数百个品牌、数千个品种。很明显,产品多元化的趋势必然提高中国商业的市场集中度。
业态多元化
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商业在满足消费者的方式上也应有差异。商业企业服务消费者的方式就是所谓的业态。业态有多种形式,并有不同的定位,如百货店侧重于时尚,连锁店侧重于低价,专营店侧重于品牌,仓储式商店侧重于一次购齐,便利店侧重于方便,会员店侧重于信念等。商业业态多元化,就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满足之。如新成立的上海百联集团,就几乎涵盖了所有商业的业态。
网点多元化(组织连锁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效率高、规模化、购物环境舒适的连锁超级市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连锁超市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零售业的主流业态。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国零售10强中,连锁企业占了8家,彻底动摇了传统的百货店的龙头地位。到2002年底,我国商业零售业和餐饮业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共有1232家,门店数量为34551个,从业人员82.7万人,年销售额2469亿元。2003年上半年前30家连锁企业中,有22家企业以日用品超市为主,包括北京华联和麦德龙等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这22家以超市为主的连锁企业总店铺数量已达8013家。
1、调整的背景。
1994年,我国银行业接受了一个国际准则,即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这说明我国的银行业开始走向市场、走向开放。巴赛尔条约要求银行的核心资本与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4%,其总资产或净值占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8%。这是一个保证国家金融系统安全的有效准则,不仅为35个契约国所接受,而且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我国还将该标准正式载入商业银行法第39条中。按巴赛尔标准,商业银行必须要按照有风险的来进行经营,而不能以空壳银行通过转手经营储蓄者资金来生存。这与空手套白狼的传统银行不同。按照传统的银行理论,银行是将资金所有者“典当”的资金视为自己的资金贷给需求者,银行本身并不在经营中投入资金。由此造成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高风险经营)、破产威胁及信用下降,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所以,为控制风险,提出资本金标准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巴赛尔条约的含义。
80年代,我国的银行与财政分离,开始承担独立的职能,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的遗产,再加上国家财力因放权让利而削弱,政府为控制经济,我国银行业采用了近乎垄断的国有银行体制,国家通过该体系将收集的资金投于国有企业。为了使该流程不至于被中间截流,国家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居民的资本选择,如取缔民间非正规金融,限制证券市场发展,控制直接投资等,但是,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资金获取渠道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国银行业经过了一轮自由化的改革,出现了一些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国有银行垄断了社会资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兴起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于是在一些地方开始自发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现的金融组织,担负着地方性的资金融通工作,成为乡镇企业和城市非国有经济资金供应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国的城市信用社达5000家以上,其贷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体企业,8%左右流向私营企业。据估计,提供给私营企业的贷款相当于国有银行的5倍。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资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来吸收社会资金或从国有银行借款,然后以较高利率借出,这就增大了经营风险。在经济高涨时期,风险通常被掩盖起来,而一旦经济紧缩,普遍出现经营困难,不仅资金来源成了问题,而且贷出去的款也难回收。国家借此进行了金融整顿,合并了机构,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这些合并后的机构又成了另一类垄断型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来源由此也被切断。 与此同时,国有银行也搞起了第二银行,即信托投资公司。在银行的带动下,其他机构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名义上从事委托存贷业务,实质上是利用关系以低利息从国有银行弄来资金,然后以市场利率贷放出去,或干脆自己从事房地产等高风险高盈利投资,这实际上是国有银行逃避国家信贷管理进行风险投资的手段。据估计,到1995年底,国有银行对信托机构的放款数额达5500亿元,这也是国有银行呆坏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压缩信托投资公司规模使其与商业银行脱钩的办法,其数量从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资金损失大多已无法挽回。
还有一个因素也要看到,国有商业银行迅速在全国布网经营,但由于实行地方的分权式管理,这些机构成了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再加上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许多基层机构成为国有银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随着银行商业化的推进,巴赛尔标准的实施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国有银行不仅追求效益的冲动开始占了上风,而且金融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于是,在国家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形势下,各个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战线,压缩基层银行机构,上收贷款权力,货币市场出现了逆细分化倾向,一方面存贷款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其垄断趋势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其他商业银行也从基层行集中资金,进行大额度放款,使得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的渠道进一步萎缩。这一格局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变得更严重,银行收得越来越紧。 由此可见,在垄断和集中化的主导趋势下,我国的银行体系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国有银行包袱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且资源垄断严重;二是非国有银行实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三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率决定机制,致使银行经营风险大。在这种格局下,因为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向不尽合理,所以给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这是银行业调整面临的基本矛盾。
2、调整什么,怎样调整
从一国的整个资金流动过程看,个人获得的各种资金有三个流向,即消费、储蓄和其它投资,资金流入银行业暂时或长期地存放,银行所能动用(贷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银行能够完全履行其作为资金集散中心的职能,则运行中的资金供应是基本平衡的,因为资金供求者与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供求者正好地位相反(不考虑外部因素)。但是,在经济剧烈波动或资金流动存在结构性失衡时,上述的对称性被打破,就会形成资金供求失衡。在我国的资金流动过程中,这种失衡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银行吸收分散资金集中供给国有的结果是,资金过多地流向并没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国有企业(甚至有些充当了资本金),而其它需求者的资金无法满足,于是形成资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为地造成资本高价和配置扭曲,而且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资金食利链,滋生腐败。不仅如此,国家控制储蓄利率也是对供给者的利益剥夺,因为储蓄者被取消了资金使用的选择权,只能以低价获得利率。对于从事资金集散的银行来说,更是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资金支配权成了获利的最佳工具。通过低价收集资金剥夺储蓄者的利益,并没有通过商品的低成本和低价格返还消费者,而是成了各类中间取利者的收益和无效益的投资,结果是银行反而背上了重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为高利贷的盛行大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我们调整银行结构的基本出发点,即疏通资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场化的资金集散中心。由此而涉及的政策相当复杂,主要有:
一是要坚决消除资金无效分配机制,使资金流向合理化。,国有银行给国有企业服务的情况并未改变,国有企业提供了二、三产业整个产出的不足40%,但却占用着60%以上的资金投入,这是造成银行业困境和社会资金失衡的主要因素。使资金能真正按市场规则进入资金的真正需求部门,是体制和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银行结构体系,打破银行业的国家垄断。在我国,国有银行的资金流入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银行的服务对象。由此而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我国银行体制还基本上是国有银行的一统天下,资金的合理分配就不可能,银行业的正常竞争也不会形成。所以,要求国有银行扩大服务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厢情愿,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鼓励和紧贴市场的非国有机构。一般来说,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体制是从民间部门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过程中生长起来的,而在计划体制背景下进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其实质更应是政府部门的退出与民间部门的进入和成长,变政府配置金融资源为由民间部门配置金融资源,进而在民间部门之间确立正常的金融交易关系。不仅如此,资金服务是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体系,因为资金需求是复杂的,单靠正规的银行业并不能全部解决需求者的问题,如农民贷款,城市小型工商企业、个体劳动者、风险型企业、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资金需求等,只有通过各种特殊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提供服务;银行体系完备了,资金的结构性流动失衡才能最终解决。所以,开放银行业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银行格局,是提高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环。此外,现有100多家中小商业银行也有一个调整问题,包括存款保险、重组合并、剥离不良资产等。 三是对国有银行进行调整。在这方面,政府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银行业的资本金,降低不合理债权;将逐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改制,引进其他投资者;从建立银行制度入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精简机构人员、提高银行竞争力等,使国有银行逐步走向市场。同时,为了缓解宏观资金分配的矛盾,合理划分了银行贷款权限,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各类非国有经济。这些政策调整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摆脱困境,提高竞争力,但要真正取得突破,必然涉及到产权、人员、资本金、治理结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改革。如果说国有企业的改革困难,那么,国有银行的改革就更难。而能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直接关系到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途。 四是实行利率市场化,使资金价格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基础。现在,国内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外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其利率已经市场化了,且目前价格走低,利率水平不高,正是改变形成机制,使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这时放开贷款利率以形成资金的市场定价,能够促使银行改善经营,使资金流向更合理。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障碍有二:一是思想上的顾虑,担心放开以后利率升高,失去控制。其实,放开以后,利率升降都是市场的正常反应。在价格普遍走低的情况下,利率也不会升得太高,况且央行控制着再贷款和再贴现手段,可以进行调节。二是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困难。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构成长期收益曲线,是市场利率的基准线,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事情正好反了过来,不是国债收益率和决定银行利率,而是四大银行的成本决定国债的招投标价格,国债利率的涨跌取决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为,因而目前的国债收益率还难以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在削减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的同时,能否作出适当安排,限制四大银行的行为,使国债收益率逐渐成为市场利率变动的参照。 以提高银行竞争力和市场化为核心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变过去集聚社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也是对改革以来出现的银行业集中化和垄断化趋势的修正。做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过去和未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单纯通过资金的输入来达到高增长的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后患无穷。这就迫使我们的金融结构要进行分散化、市场化的调整,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要求和加入WTO的需要。以银行调整为重点的金融结构调整,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证券市场
在银行业开始结构调整的同时,做为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成员,证券市场正在稳步发展,以《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多年试点后正式纳入金融体系,并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我国证券市场概况
为了使本文的叙述更有针对性,这里的证券市场主要指的是股票市场,而其它类型的证券,如政府和债券暂不做。
企业的股票是该企业资产所有权的代表物,是一种明晰的产权,股票的持有和交易是一种所有权的拥有和让渡,前提是该代表物(股票)必须是真实的。所以,股票本质上是与国有企业的含义相冲突的,因为国有企业上归人民所有(当然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其产权无法分割,如果分割则利益应归于全民,这在理论上是无法实现的(实际分割与此无关)。好在我国90年代搞的企业发行股票的试点及自发交易市场的形成,并没有考虑理论,也就有了可操作性。
不论是80年代中后期各地兴起的证券交易场所,还是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建立的证券交易所,开始时都是地方行为,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证券管理机构。这里的证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自由放任和不规范的市场。一是上市公司的上市规则是由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而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上市挂牌交易的公司每一年缴纳挂牌费,而证券经纪商上交手续费给交易所),所以,从监管的角度看,它只有权力保证上市公司本身是存在的(即股票的资产实际存在),但没有权力去保证上市公司不搞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所以,上市规则事实上对上市公司并无约束力。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体系。二是上市公司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投资者是不清楚的。当一个企业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化为一种代号以后,事实上,投资者也并不需要再去了解该符号的实际内涵,因为符号的收益能脱离企业的资本变化,这就为大批投资者提供了自由炒作的空间,符号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但是,对符号的炒作是有限度的,所以最终股票价格就会波动。对投资者和股票价格进行直接控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由此延伸至投资者可以为所欲为,操纵市场,就是监管的问题。监管是一种公共产品,就象警察维持公共秩序一样。所以,规范市场行为是政府要管的事情。1991-1993年初,由于证券市场的运行缺乏制度保障,资金大户肆意做市,投资者盲目炒作,股价连续翻倍,造成市场无序,于是,国家正式建立证券管理机构,开始介入监管,在上市公司的选择和控制投机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政府介入证券市场监管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如果管制过度,其效果相当于引进老虎来驱赶狼,使市场陷入另一种无序状态。无奈,我国的证券市场就走入了这一极端。随着管理权限上收,政府的证券管理机构事无巨细地插手证券市场的运行,其一是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和额度制;其二是直接监管制。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其增长由政府掌握,指标由政府分配,审批办法由政府制订,审批过程由政府执行,一句话,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解决了上市公司无序增长的问题,但却造成供求不协调,市场剧烈波动,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合伙欺骗投资者等问题。不仅如此,政府监管不是从规则上着手,而是采用无规则的(救火式)一事一议的处理办法,引导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去寻找监管的漏洞,市场的无序性有增无减。其间以琼民源事件最为典型。这段时期的证券市场是被管制的无序,表面上国家监管,但该管的没管,反而使用了计划经济的办法来管市场,结果是加剧和放大了市场波动。深沪两地的股票指数从1993年上半年达峰值后一泻千里,至1994年6月份两市股指跌幅近80%,大多价格只相当于一年前的10%左右。跌幅之大非常罕见,两市资产损失达数百亿之多,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在1996-1997年,政府曾经发动了一波行情,1998年又归于沉寂。这一时期,两市的市场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力越来越大。但市场的不规范则是显见的事实。
对于股票市场的,上有五阶段之说,即停滞阶段、操纵阶段、投机阶段、巩固或崩溃阶段、成熟阶段,具体来说,这五阶段情况如下。
①停滞阶段。股票市场处于初创期,仅有少数人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交易手段落后,手续烦杂,交易成本高,挂牌上市的公司少,股票价格基本上保持在票面平价水平,有可能随时间推移使股票价格低估。在变动的环境中更是如此。不过,当投资者开始发现股息收益超过了其他形式的收益时,就开始购买股票,起初很谨慎,然后逐渐踊跃。
②操纵阶段。当一些市场参与者发现,股票供应量很少,流动性有限,购买少量股票就有可能使一种或多种股票价格上升时,操纵阶段就开始了。只要价格扶摇直上,其他人就会开始购买,操纵者赚钱后就可以迅速离开市场。使股票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措施和交易手段的变更,可以引起更活跃的交易。
③投机阶段。当一些人开始获得大量资本收益和利润时,更多的投机者就会受到吸引而加入市场,当价格被哄抬到高过股票基本价值,交易额迅速上升后,投机阶段也就开始了。新发行股票过多地被认购,以致使许多公司公开出售股票,股票供应量迅速扩大,这时,再加上政府开始介入市场采取行动控制投机,如保证金要求的提高,较高的经纪人佣金,机构投资者的销售,增收交易和收益税,过多出售政府所拥有的股票或刺激对大公司股票的新的包销等。但是否能控制投机效果并不明显。
④巩固或崩溃阶段。随着政府的介入和市场的迅速扩大,到一定时候,股市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枯竭,新发行的股票已无法认购,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股票价格已升得太高,股价与其基本价值已无任何联系,股票价格开始下跌。相对于繁荣程度的大小,股价下跌的速度有缓有快,这里就开始了调整或崩溃阶段。在发生这样的价格下跌后,投资者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重新获得信心。这主要取决于价格下跌的程度,也取决于一国当时的利率、经济增长、公司利润率、通货膨胀、其他投资方式的收益、政府对鼓励股市发展的刺激措施及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在这一调整阶段,许多投机者会成为投资者,他们不愿亏本卖出,把股票作为长期投资形式持有,希望将来价格回升。
⑤成熟阶段。当最初的投资者重新获得信心,而且在第一次价格跌落时未受到损失的新投资者也参加市场活动后,一个新的成熟阶段也就开始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入市场活动,会促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交易量会趋向稳定,投资者也会更有理性,股票供给范围更大,流动性也得以增强。股份虽然会继续波动,但已变得不那么剧烈。如果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这通常是由于重大、经济,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大幅变动,其它重大经济政策调整和政府过度干预等因素所致。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了前四个阶段,现正在进入第五阶段。,我国深沪两地上市挂牌交易的股份公司1000余家,股票总市值近4万亿元,流通总市值1万亿余元,是一个力日大的和发展中的市场。
2、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策调整
在正式确立了证券市场在体系中的地位以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确立了其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身份,而且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来提高证券市场的地位(如证券法的出台等);二是在市场的规范化方面下了大力气,特别是在规范政府的监管行为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使过去的投机市、政策市的状况大有改观;三是市场的投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者的结构有了改进,使得市场呈现稳步上扬的格局,与经济大环境的走势基本相符。这些变化,得益于证券市场的政策改进。在证券法出台后,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在规范投资者、上市公司、政策的行为上有了很大进步,使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成为主流。这些政策变化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针对整个股票市场投资者分散,易于造成股指剧烈波动和投资者行为难以规范的缺陷,着力培育和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如组织大型证券投资基金,改组证券公司以扩大其股本,允许和鼓励,包括国有企业入市买其股票,允许保险公司资金入市买卖挂牌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等,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从事拆借、买卖债券业务,允许证券公司所持股票抵押贷款等,鼓励一批有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以起到稳定市场、规范市场的目的。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证券市场创造了一个逐渐改进的市场环境。不过,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约束机制,上市公司的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再加上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与散户投资者的资金之比为1∶10,存在严重的结构偏差,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其行为也不规范,短期化倾向严重。须知,营造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生存发展的市场环境,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证券市场之所以会经历五个阶段,而且还会出现反复,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投机严重,投资者的行为长期无法规范。所以,造就一批高质量、规范化运作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准备在现有机构投资者的基础上,再发展和造就一批大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如果能够在2-3年内使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市场资金实力之比,由目前的1∶10变为3∶7或4∶6,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也就有了可行的基础。
第二,政府行为不断规范,按市场规则监管证券市场的政策环境正在形成。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可喜的变化,前十年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除了市场本身的运行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所谓政策造成的剧烈波动给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上市公司资源的行政配置造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格局和加大了市场风险。政府的不合理干预造成了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行为的扭曲等。可以说,当时是以行政管理和计划的思维在经营和控制这一高风险的市场,结果该管的没去管,不该管的管得太多,给市场的造成了障碍。,这些障碍正在逐步消除,其表现有:
一是正在逐步推行股票发行审核制,取消股票上市的指标分配。今后股票发行上市,不再需要政府控制和分配的发行指标以及地方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推荐,而是只要符合法规的要求,经省级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 ,股票主承销商就可向证监会推荐并报送申请文件,证监会对拟发行的股份公司核准后,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发行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批。这是按市场规则分配资源的重大改进,也是规范证券市场的重要步骤。过去实行的所谓发行额度分配办法,是典型的政府经营市场的体现,由此造成了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行为的巨大扭曲。如1993-1994年的市场崩溃,深沪两市股指在一年半左右时间内暴跌80%,大多数股票价格被压缩在1-5元之间,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起因于国家公布在1994年度要新发行55亿股票。上市指标的行政分配,造成上市资源利用效率低。如为了控制上市公司家数采取数量控制,地方新发行的股票是大盘而家数少,形成人为资产膨胀;而为了控制股票数量不控制家数,则大量上市一些流动股极小的公司,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监控和防范,留下的漏洞比堵住的漏洞更多。更为严重的,为使国有企业脱困,大量经过包装的国有企业上市圈钱(如ST红光事件),造成大量亏损或毫无发展前景的企业市场,给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直到目前,许多大盘股国有企业的股价还在发行价附近波动,受到了市场的长期冷落,企业本身也没有变化。所以,改变股票供给方式,形成一个市场化的股票供求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是通过股票发行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消除一、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套利机会。过去,股票的一、二级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价(1-5倍),使得一级市场的申购资金多达数千亿元,无风险套利盛行,而且那种发行方式给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提供了一个暴富的机会,由此产生了各种腐败行为(如已暴露的大庆联谊等)。通过股票上市的上网发行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相结合,发行价格采取不事先确定而由市场申购者的需求确定等措施,为股票的合理定价奠定了的基础。这样,一、二级市场价格的人为差别消失,使投资者处于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也消除了利用股票上市暴富的基础。
三是市场的扶优汰劣机制正在形成。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创设二板市场鼓励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鼓励重组的政策和退出证券市场的机制。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是真正的终身制,一只股票上了市,只要自己不宣布破产,即使早已资不抵债或已形成巨额负资产(如PT农商社、ST百文等),股票照样交易,而且市场价格不低。投资者之所以敢于冒险买卖这种股票,就因为他们认定,这类企业不会真正破产清算,而是会有各种政策使其复生或以壳资源转让。对于这类已经结束其经营期的企业,要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才会激发证券市场的活力,使投资者真正投资于有价值的股票。正在推出的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上市公司逐出证券市场的试点,将是改变这一困境的良策。需要就此搞出一套具体实施办法。不仅如此,在实施汰劣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扶优的办法,如对于国家需要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创设二板市场来促其发展,对这些企业采取更宽松的政策,只要求上市公司上市前有一年盈利记录、最低资本额为3000万元,并对这些股票不设单日买卖涨跌停板限制。该市场有可能在年内推出。这样,发展证券市场就与实施产业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紧密联系起来。
历过十年的试点运作,我国的证券市场正以快速的步伐逐步走向规范。不过,要使证券市场走向成熟,还有不少需要解决。如上市公司和政府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大户提前知道重大信息进行炒作的现象严重;大资金者的行为没有得到规范和监管,造成庄股盛行,短期炒作,给市场的稳定形成威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薄弱,通过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审核的机制不完善,虚假报表时有发生;证券市场的稳定机制不完善,投资者没有更多的风险回避渠道,只有股指上涨才能获利,因而,投资者风险大,机构投资者尤甚等。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三、证券市场与银行业协调发展
在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和市值增加的同时,作为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居民的储蓄增量呈现不断下滑之势。从去年6月以来,居民储蓄增长率不断下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负增长。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忧虑,提出了银行和证券市场发展的相容性问题。从宏观资金总量看,从银行流走的一块资金进入了证券市场是必然的,问题在于流动的合理性和规模分配格局应该如何理解。
1、调整的背景。
1994年,我国银行业接受了一个国际准则,即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这说明我国的银行业开始走向市场、走向开放。巴赛尔条约要求银行的核心资本与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4%,其总资产或净值占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8%。这是一个保证国家金融系统安全的有效准则,不仅为35个契约国所接受,而且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我国还将该标准正式载入商业银行法第39条中。按巴赛尔标准,商业银行必须要按照有风险的企业来进行经营,而不能以空壳银行通过转手经营储蓄者资金来生存。这与空手套白狼的传统银行理论不同。按照传统的银行理论,银行是将资金所有者“典当”的资金视为自己的资金贷给需求者,银行本身并不在经营中投入资金。由此造成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高风险经营)、破产威胁及信用下降,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所以,为控制风险,提出资本金标准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巴赛尔条约的含义。
80年代,我国的银行与财政分离,开始承担独立的职能,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遗产,再加上国家财力因放权让利而削弱,政府为控制经济,我国银行业采用了近乎垄断的国有银行体制,国家通过该体系将收集的资金投于国有企业。为了使该流程不至于被中间截流,国家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居民的资本选择,如取缔民间非正规金融,限制证券市场发展,控制直接投资等,但是,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资金获取渠道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资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国银行业经过了一轮自由化的改革,出现了一些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国有银行垄断了社会资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兴起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于是在一些地方开始自发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现的金融组织,担负着地方性的资金融通工作,成为乡镇企业和城市非国有经济资金供应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国的城市信用社达5000家以上,其贷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体企业,8%左右流向私营企业。据估计,提供给私营企业的贷款相当于国有银行的5倍。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资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来吸收社会资金或从国有银行借款,然后以较高利率借出,这就增大了经营风险。在经济高涨时期,风险通常被掩盖起来,而一旦经济紧缩,普遍出现经营困难,不仅资金来源成了问题,而且贷出去的款也难回收。国家借此进行了金融整顿,合并了机构,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这些合并后的机构又成了另一类垄断型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来源由此也被切断。与此同时,国有银行也搞起了第二银行,即信托投资公司。在银行的带动下,其他机构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名义上从事委托存贷业务,实质上是利用关系以低利息从国有银行弄来资金,然后以市场利率贷放出去,或干脆自己从事房地产等高风险高盈利投资,这实际上是国有银行逃避国家信贷管理进行风险投资的手段。据估计,到1995年底,国有银行对信托机构的放款数额达5500亿元,这也是国有银行呆坏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压缩信托投资公司规模使其与商业银行脱钩的办法,其数量从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资金损失大多已无法挽回。
还有一个因素也要看到,国有商业银行迅速在全国布网经营,但由于实行地方的分权式管理,这些机构成了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再加上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许多基层机构成为国有银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随着银行商业化的推进,巴赛尔标准的实施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银行不仅追求效益的冲动开始占了上风,而且金融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于是,在国家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形势下,各个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战线,压缩基层银行机构,上收贷款权力,货币市场出现了逆细分化倾向,一方面存贷款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其垄断趋势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其他商业银行也从基层行集中资金,进行大额度放款,使得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的渠道进一步萎缩。这一格局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变得更严重,银行收得越来越紧。由此可见,在垄断和集中化的主导趋势下,我国的银行体系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国有银行包袱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且资源垄断严重;二是非国有银行实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三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率决定机制,致使银行经营风险大。在这种格局下,因为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向不尽合理,所以给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这是银行业调整面临的基本矛盾。2、调整什么,怎样调整
从一国的整个资金流动过程看,个人获得的各种资金有三个流向,即消费、储蓄和其它投资,社会资金流入银行业暂时或长期地存放,银行所能动用(贷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银行能够完全履行其作为资金集散中心的职能,则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应是基本平衡的,因为资金供求者与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供求者正好地位相反(不考虑外部因素)。但是,在经济剧烈波动或资金流动存在结构性失衡时,上述的对称性被打破,就会形成资金供求失衡。在我国的资金流动过程中,这种失衡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银行吸收分散资金集中供给国有企业的结果是,资金过多地流向并没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国有企业(甚至有些充当了资本金),而其它需求者的资金无法满足,于是形成资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为地造成资本高价和配置扭曲,而且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资金食利链,滋生腐败。不仅如此,国家控制储蓄利率也是对供给者的利益剥夺,因为储蓄者被取消了资金使用的选择权,只能以低价获得利率。对于从事资金集散的银行来说,更是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资金支配权成了获利的最佳工具。通过低价收集资金剥夺储蓄者的利益,并没有通过商品的低成本和低价格返还消费者,而是成了各类中间取利者的收益和无效益的投资,结果是银行反而背上了重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为高利贷的盛行大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我们调整银行结构的基本出发点,即疏通资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场化的资金集散中心。由此而涉及的政策问题相当复杂,主要有:
一是要坚决消除资金无效分配机制,使资金流向合理化。目前,国有银行给国有企业服务的情况并未改变,国有企业提供了二、三产业整个产出的不足40%,但却占用着60%以上的资金投入,这是造成银行业困境和社会资金失衡的主要因素。使资金能真正按市场规则进入资金的真正需求部门,是体制和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银行结构体系,打破银行业的国家垄断。在我国,国有银行的资金流入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银行的服务对象。由此而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我国银行体制还基本上是国有银行的一统天下,资金的合理分配就不可能,银行业的正常竞争也不会形成。所以,要求国有银行扩大服务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厢情愿,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鼓励和发展紧贴市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一般来说,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体制是从民间部门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过程中生长起来的,而在计划体制背景下进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其实质更应是政府部门的退出与民间部门的进入和成长,变政府配置金融资源为由民间部门配置金融资源,进而在民间部门之间确立正常的金融交易关系。不仅如此,资金服务是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体系,因为资金需求是复杂的,单靠正规的银行业并不能全部解决需求者的问题,如农民贷款,城市小型工商企业、个体劳动者、风险型企业、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资金需求等,只有通过各种特殊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提供服务;银行体系完备了,资金的结构性流动失衡才能最终解决。所以,开放银行业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银行格局,是提高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环。此外,现有100多家中小商业银行也有一个调整问题,包括存款保险、重组合并、剥离不良资产等。三是对国有银行进行调整。在这方面,政府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银行业的资本金,降低不合理债权;将逐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改制,引进其他投资者;从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入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精简机构人员、提高银行竞争力等,使国有银行逐步走向市场。同时,为了缓解宏观资金分配的矛盾,合理划分了银行贷款权限,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各类非国有经济。这些政策调整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摆脱困境,提高竞争力,但要真正取得突破,必然涉及到产权、人员、资本金、治理结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改革。如果说国有企业的改革困难,那么,国有银行的改革就更难。而能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四是实行利率市场化,使资金价格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基础。现在,国内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外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其利率已经市场化了,且目前价格走低,利率水平不高,正是改变形成机制,使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这时放开贷款利率以形成资金的市场定价,能够促使银行改善经营,使资金流向更合理。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障碍有二:一是思想上的顾虑,担心放开以后利率升高,失去控制。其实,放开以后,利率升降都是市场的正常反应。在价格普遍走低的情况下,利率也不会升得太高,况且央行控制着再贷款和再贴现手段,可以进行调节。二是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困难。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构成长期收益曲线,是市场利率的基准线,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事情正好反了过来,不是国债收益率影响和决定银行利率,而是四大银行的成本决定国债的招投标价格,国债利率的涨跌取决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为,因而目前的国债收益率还难以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在削减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的同时,能否作出适当安排,限制四大银行的行为,使国债收益率逐渐成为市场利率变动的参照。以提高银行竞争力和市场化为核心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变过去集聚社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也是对改革以来出现的银行业集中化和垄断化趋势的修正。做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过去和未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单纯通过资金的输入来达到高增长的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后患无穷。这就迫使我们的金融结构要进行分散化、市场化的调整,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要求和加入WTO的需要。以银行调整为重点的金融结构调整,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二、证券市场发展
在银行业开始结构调整的同时,做为金融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成员,证券市场正在稳步发展,以《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多年试点后正式纳入金融体系,并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我国证券市场概况
为了使本文的叙述更有针对性,这里的证券市场主要指的是股票市场,而其它类型的证券,如政府和企业债券暂不做分析。
企业的股票是该企业资产所有权的代表物,是一种明晰的产权,股票的持有和交易是一种所有权的拥有和让渡,前提是该代表物(股票)必须是真实的。所以,股票本质上是与国有企业的含义相冲突的,因为国有企业理论上归人民所有(当然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其产权无法分割,如果分割则利益应归于全民,这在理论上是无法实现的(实际分割与此无关)。好在我国90年代搞的企业发行股票的试点及自发交易市场的形成,并没有考虑理论问题,也就有了可操作性。
不论是80年代中后期各地兴起的证券交易场所,还是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建立的证券交易所,开始时都是地方行为,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证券管理机构。这里的证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自由放任和不规范的市场。一是上市公司的上市规则是由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而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上市挂牌交易的公司每一年缴纳挂牌费,而证券经纪商上交手续费给交易所),所以,从监管的角度看,它只有权力保证上市公司本身是存在的(即股票的资产实际存在),但没有权力去保证上市公司不搞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所以,上市规则事实上对上市公司并无约束力。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体系。二是上市公司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投资者是不清楚的。当一个企业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化为一种代号以后,事实上,投资者也并不需要再去了解该符号的实际内涵,因为符号的收益能脱离企业的资本变化,这就为大批投资者提供了自由炒作的空间,符号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但是,对符号的炒作是有限度的,所以最终股票价格就会波动。对投资者和股票价格进行直接控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由此延伸至投资者可以为所欲为,操纵市场,就是监管的问题。监管是一种公共产品,就象警察维持公共秩序一样。所以,规范市场行为自然是政府要管的事情。1991-1993年初,由于证券市场的运行缺乏制度保障,资金大户肆意做市,投资者盲目炒作,股价连续翻倍,造成市场无序,于是,国家正式建立证券管理机构,开始介入监管,在上市公司的选择和控制投机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政府介入证券市场监管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如果管制过度,其效果相当于引进老虎来驱赶狼,使市场陷入另一种无序状态。无奈,我国的证券市场就走入了这一极端。随着管理权限上收,政府的证券管理机构事无巨细地插手证券市场的运行,其一是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和额度制;其二是直接监管制。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其增长由政府掌握,指标由政府分配,审批办法由政府制订,审批过程由政府执行,一句话,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解决了上市公司无序增长的问题,但却造成供求不协调,市场剧烈波动,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合伙欺骗投资者等问题。不仅如此,政府监管不是从规则上着手,而是采用无规则的(救火式)一事一议的处理办法,引导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去寻找监管的漏洞,市场的无序性有增无减。其间以琼民源事件最为典型。这段时期的证券市场是被管制的无序,表面上国家监管,但该管的没管,反而使用了计划经济的办法来管市场,结果是加剧和放大了市场波动。深沪两地的股票指数从1993年上半年达峰值后一泻千里,至1994年6月份两市股指跌幅近80%,大多价格只相当于一年前的10%左右。跌幅之大非常罕见,两市资产损失达数百亿之多,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在1996-1997年,政府曾经发动了一波行情,1998年又归于沉寂。这一时期,两市的市场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市场的不规范则是显见的事实。对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规律,理论上有五阶段之说,即停滞阶段、操纵阶段、投机阶段、巩固或崩溃阶段、成熟阶段,具体来说,这五阶段情况如下。
①停滞阶段。股票市场处于初创期,仅有少数人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交易手段落后,手续烦杂,交易成本高,挂牌上市的公司少,股票价格基本上保持在票面平价水平,有可能随时间推移使股票价格低估。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更是如此。不过,当投资者开始发现股息收益超过了其他形式的收益时,就开始购买股票,起初很谨慎,然后逐渐踊跃。
②操纵阶段。当一些市场参与者发现,股票供应量很少,流动性有限,购买少量股票就有可能使一种或多种股票价格上升时,操纵阶段就开始了。只要价格扶摇直上,其他人就会开始购买,操纵者赚钱后就可以迅速离开市场。使股票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措施和交易手段的变更,可以引起更活跃的交易。
③投机阶段。当一些人开始获得大量资本收益和利润时,更多的投机者就会受到吸引而加入市场,当价格被哄抬到高过股票基本价值,交易额迅速上升后,投机阶段也就开始了。新发行股票过多地被认购,以致使许多公司公开出售股票,股票供应量迅速扩大,这时,再加上政府开始介入市场采取行动控制投机,如保证金要求的提高,较高的经纪人佣金,机构投资者的销售,增收交易和收益税,过多出售政府所拥有的股票或刺激对大公司股票的新的包销等。但是否能控制投机效果并不明显。
④巩固或崩溃阶段。随着政府的介入和市场的迅速扩大,到一定时候,股市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枯竭,新发行的股票已无法认购,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股票价格已升得太高,股价与其基本价值已无任何联系,股票价格开始下跌。相对于繁荣程度的大小,股价下跌的速度有缓有快,这里就开始了调整或崩溃阶段。在发生这样的价格下跌后,投资者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重新获得信心。这主要取决于价格下跌的程度,也取决于一国当时的利率、经济增长、公司利润率、通货膨胀、其他投资方式的收益、政府对鼓励股市发展的刺激措施及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在这一调整阶段,许多投机者会成为投资者,他们不愿亏本卖出,把股票作为长期投资形式持有,希望将来价格回升。
⑤成熟阶段。当最初的投资者重新获得信心,而且在第一次价格跌落时未受到损失的新投资者也参加市场活动后,一个新的成熟阶段也就开始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入市场活动,会促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交易量会趋向稳定,投资者也会更有理性,股票供给范围更大,流动性也得以增强。股份虽然会继续波动,但已变得不那么剧烈。如果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这通常是由于重大政治、经济问题,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大幅变动,其它重大经济政策调整和政府过度干预等因素所致。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了前四个阶段,现正在进入第五阶段。目前,我国深沪两地上市挂牌交易的股份公司1000余家,股票总市值近4万亿元,流通总市值1万亿余元,是一个影响力日大的和发展中的市场。
2、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策调整
在正式确立了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确立了其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身份,而且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来提高证券市场的地位(如证券法的出台等);二是在市场的规范化方面下了大力气,特别是在规范政府的监管行为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使过去的投机市、政策市的状况大有改观;三是市场的投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者的结构有了改进,使得市场呈现稳步上扬的格局,与经济大环境的走势基本相符。这些变化,得益于证券市场的政策改进。在证券法出台后,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在规范投资者、上市公司、政策的行为上有了很大进步,使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成为主流。这些政策变化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针对整个股票市场投资者分散,易于造成股指剧烈波动和投资者行为难以规范的缺陷,着力培育和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如组织大型证券投资基金,改组证券公司以扩大其股本,允许和鼓励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入市买其股票,允许保险公司资金入市买卖挂牌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等,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从事拆借、买卖债券业务,允许证券公司所持股票抵押贷款等,鼓励一批有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以起到稳定市场、规范市场的目的。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证券市场创造了一个逐渐改进的市场环境。不过,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约束机制,上市公司的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再加上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与散户投资者的资金之比为1∶10,存在严重的结构偏差,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其行为也不规范,短期化倾向严重。须知,营造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生存发展的市场环境,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之所以会经历五个阶段,而且还会出现反复,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投机严重,投资者的行为长期无法规范。所以,造就一批高质量、规范化运作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准备在现有机构投资者的基础上,再发展和造就一批大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如果能够在2-3年内使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市场资金实力之比,由目前的1∶10变为3∶7或4∶6,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也就有了可行的基础。
第二,政府行为不断规范,按市场规则监管证券市场的政策环境正在形成。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可喜的变化,前十年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除了市场本身的运行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所谓政策造成的剧烈波动给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上市公司资源的行政配置造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格局和加大了市场风险。政府的不合理干预造成了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行为的扭曲等。可以说,当时是以行政管理和计划经济的思维在经营和控制这一高风险的市场,结果该管的没去管,不该管的管得太多,给市场的发展造成了障碍。目前,这些障碍正在逐步消除,其表现有:
一是正在逐步推行股票发行审核制,取消股票上市的指标分配。今后企业股票发行上市,不再需要政府控制和分配的发行指标以及地方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推荐,而是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经省级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股票主承销商就可向中国证监会推荐并报送申请文件,证监会对拟发行的股份公司核准后,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发行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批。这是按市场规则分配资源的重大改进,也是规范证券市场的重要步骤。过去实行的所谓发行额度分配办法,是典型的政府经营市场的体现,由此造成了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行为的巨大扭曲。如1993-1994年的市场崩溃,深沪两市股指在一年半左右时间内暴跌80%,大多数股票价格被压缩在1-5元之间,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起因于国家公布在1994年度要新发行55亿股票。上市指标的行政分配,造成上市资源利用效率低。如为了控制上市公司家数采取数量控制,地方新发行的股票是大盘而家数少,形成人为资产膨胀;而为了控制股票数量不控制家数,则大量上市一些流动股极小的公司,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监控和防范,留下的漏洞比堵住的漏洞更多。更为严重的,为使国有企业脱困,大量经过包装的国有企业上市圈钱(如ST红光事件),造成大量亏损或毫无发展前景的企业市场,给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直到目前,许多大盘股国有企业的股价还在发行价附近波动,受到了市场的长期冷落,企业本身也没有变化。所以,改变股票供给方式,形成一个市场化的股票供求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是通过股票发行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消除一、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套利机会。过去,股票的一、二级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价(1-5倍),使得一级市场的申购资金多达数千亿元,无风险套利盛行,而且那种发行方式给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提供了一个暴富的机会,由此产生了各种腐败行为(如已暴露的大庆联谊等)。通过股票上市的上网发行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相结合,发行价格采取不事先确定而由市场申购者的需求确定等措施,为股票的合理定价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这样,一、二级市场价格的人为差别消失,使投资者处于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也消除了利用股票上市暴富的基础。
三是市场的扶优汰劣机制正在形成。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创设二板市场鼓励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鼓励重组的政策和退出证券市场的机制。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是真正的终身制,一只股票上了市,只要自己不宣布破产,即使早已资不抵债或已形成巨额负资产(如PT农商社、ST百文等),股票照样交易,而且市场价格不低。投资者之所以敢于冒险买卖这种股票,就因为他们认定,这类企业不会真正破产清算,而是会有各种政策使其复生或以壳资源转让。对于这类已经结束其经营期的企业,要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才会激发证券市场的活力,使投资者真正投资于有价值的股票。正在推出的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上市公司逐出证券市场的试点,将是改变这一困境的良策。需要就此搞出一套具体实施办法。不仅如此,在实施汰劣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扶优的办法,如对于国家需要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创设二板市场来促其发展,对这些企业采取更宽松的政策,只要求上市公司上市前有一年盈利记录、最低资本额为3000万元,并对这些股票不设单日买卖涨跌停板限制。该市场有可能在年内推出。这样,发展证券市场就与实施产业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紧密联系起来。历过十年的试点运作,我国的证券市场正以快速的步伐逐步走向规范。不过,要使证券市场走向成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上市公司和政府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大户提前知道重大信息进行炒作的现象严重;大资金者的行为没有得到规范和监管,造成庄股盛行,短期炒作,给市场的稳定形成威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薄弱,目前通过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审核的机制不完善,虚假报表时有发生;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机制不完善,投资者没有更多的风险回避渠道,只有股指上涨才能获利,因而,投资者风险大,机构投资者尤甚等。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三、证券市场与银行业协调发展
现实中,与一些管理规模大、管理效果好的大型住宅区、工业区和大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零星分散的物业。以及一些在一定规划区域内分块建设并实行多头管理的物业项目。这类物业原本就缺乏在规划和规模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多头管理的高成本,以及相互间的不协调,从而一方面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服务标准,甚至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使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形成良性运作和产生有效利润,严重地影响到物业管理市场发育及行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
(一)政府协调
区分不同情况和类型,一方面对于政府统一规划的、由多家开发商分别开发的小区、工业区和特殊功能园区的物业管理最好应由政府出面直接协调或由政府牵头,通过业主的参与进行公开招投标。深圳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对深圳市住宅局一个20万平方米规划完整,但由12个开发商建设和12家管理单位管理的小区实行了整合,通过公开招投标在12家管理单位中选出了一家管理能力、服务水准和经济实力都较强的甲级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接管后该公司在小区内拆除了隔障,进行了环境整冶,统一了区内形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标准,理顺收费标准和行为,受到了业主的好评,同时也降低了这家公司在这个小区的管理成本,形成了效益回报。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原本元统一规划、无规则小区环境的老旧小区,政府可在进行区域整治或老区改造的过程中,统一规划定区域的物业管理,进行物业管理的规模整合。另外,还可以结合房管所的转制,本着少设机构,扩大规模,方便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将区房管所的管辖区域按照定的规模或区划进行划分,形成房管所转,制后的高效、低耗、适应市场的良性局面
(二)市场调整
一方面,使开发商尤其是一些小开发商和只有单项开发权的开发商认识到物业管理并不一定能成为开发商项目开发后的利润来源点。严格说,开发商如果没有相应的自有物业留给物业管理公司,而物业管理公司又没有其它的经营项目和能力的话,单凭某一项目的物业管理所收取的管理费是与开发商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按现行规定在管理费中可提取不超过一定比例的佣金,也只是由管理处一级上交给物业管理公司一级。而且当一个项目的管理费总额(由于是政府订价和政府指导价标准)尚不足以完成运作成本所需时,这个佣金实际上是空头的。现在有的开发商不交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也不成立物业管理公司而成立个管理部,实质是统管物业管理费用,使管理费该用的用不到位,物业管理该维护的维护不到位,而尽量使管理费剩余形成利润,这是严重侵害业主利益的情况。如果开发商能明白这种关系,知晓不能长期侵占业主利益时,很多小型物业管理公司和大量非公司的管理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进入合并和重组行列。另一方面,使业主认识到,有的小区虽然小环境不错,但由于管理规模小,管理成本高,必然要使业主的支出增加,同时也会使管理服务水准下降。那么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促进与周边小区的整合,尤其是在业主大会成立后重新聘请物业管理企业时,要把能否进行区域整合和在周边区域范围内挑选比较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做为主要内容来考虑,实现完全市场化的整合小区和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的模式。此外,随着物业管理企业认识的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最应明白的就是规模、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在目前很多物业管理企业还依附在开发商膝下的时候,要看到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开发商,尤其是小开发商和单项开发商是不会永远给业主补贴的。那么小型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前景到底如何,要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尽早向联合、重组或并购的市场化道路上靠拢。
总之,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角度来看,市场或是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从出现、增长到调整、优化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我们再做一个比较,以深圳为例,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数量为数近500,形成规模的公司不足100家,最大的公司本地管理面积不足500平方米,而从事物业管理的各类机构达700多家,深圳市的总人口只有400万。相比较、香港物业管理公司总数亦为500家,形成规模的公司也是100家,而管理面积最多的可达1-2千万平方米,香港基本没有什么公司的管理机构,人口将近700。比较之下,深圳的物业管理企业或机构减掉3-5百家是一点都不多的。
二、物业管理规模扩张和专业化细分,是调整物业管理市场份额和重新划分市场的必然。
时下,有一种认识认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就是物业管理企业能否对外承接别人的项目或有否到外地去承接项目为标志。这是由于人们人为的把物业管理市场视为以管理面积为主的意识造成的,认为有了管理面积就有了物业管理市场的一切。同时,又在传统计划体制影响下,坚守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似乎要把计划体制下的后勤管理改革需要推向社会的内容一古脑地全盘接收,把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变成了物业管理的小社会。当然,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全面的综合发展也不能一概否定。比如,在90年代初社会上清洁公司的运作水平和能力不能满足我们有些大物业公司的管理标准。到90年代中期一些物业公司又纷纷把包给专业公司的清洁工作收回来,自已重新成立清洁队,但当清洁行业做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类型市场形成后,其专业化、低成本、高标准的优势一定会在这个市场中立足,现在又有很多物业公司采用了分包方式,有条件和能力的公司亦有组建专业公司的,将清洁工作在自己的具体操作内容中分离出
去。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肯定物业管理的大而全、小而全或叫综合一体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问题是:很多个原属于物业管理大市场或相关市场的新兴类型市场己经出现,我们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在新一轮类型市场划分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在物业管理的微观范围寻找市场
目前,一些有一定规模和有某些方面专业能力特长的公司已组建了一些独立核算的如电梯公司、机电公司、绿化公司、清洁公司等,这些公司成立的基础大都是原物业公司自有业务,能满足专业公司的基本运作,再根据其经验特长,向社会承担相关业务。这个途径并不是说让大家都去一哄而上搞专业公司,搞了专业公司不走向市场没有意义,走向市场,竞争不过别人就更没有意义,所以搞不了专业公司的可以请专业公司来替我们打工。向专业公司分包具体操作项目,从理论上讲,管理成本是会降低的。同时由于专业化公司形成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也可使管理效果大大提升,在物业管理费标准不能轻易变动的情况下,效益应该是明显的。
(二)、在物业管理的中观范围寻找市场
在上述物业管理直接操作的内容上再向探寻一下,不难发现,还有很多商机存在,我们没有很好的介入和开辟新市场领域,比如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会所的经营、幼儿园的经营等,如果说大型商业物业有时受开发商出售和直接出租的影响,我们介入不上,幼儿园也都直接租或交给相关部门去经营的话,会所可是大都交给了物业管理公司经营和管理,可现实是95%-98%以上会所都不能盈利甚至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造成了有效资源的浪费。而包括幼儿园、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如果能在我们物业管理范围内进行有效开发,甚至投资或参股组建专业物业经营公司,并不是削弱了物业管理的实力和缩小了物业管理的范围,而洽洽是扩大了物业管理的领域,开发出了新兴的物业管理类型市场。其实,对物业的经营原本就是物业管理概念和内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最有条件成为这一市场类型细分的主力。
(三)、从物业管理的宏观范围寻找市场
物业管理能不能参与高科技领域,能不能进入城市管理的市政领域,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深圳,除了早已有了专门为物业管理开发电脑软件的高科技公司,也有物业管理企业开办高科技实物产品--外墙清洗剂的专业化公司,最近更有高科技上市公司参股物业管理公司的事例。如果说物业管理介入高科技领域存在高、难、远的问题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具体操作内容也仅仅是一墙(围墙)之隔,一线(红线)相连,其很多市政管理如马路清洁、市政设施的维护,市政绿化的管理等,都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介入政府拨款管理的领域,而从市政管理的角度看,通过市场选择管理者也必将成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但是,如果说城管体制改革亦需过程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利用自我优势和物业的便利,介入餐饮、娱乐业领域则早已有了成功的偿试。
当我们看到香港的物业管理只用很少的人,而大部分业务都通过专业分包,把管理责任转移到社会上去,美国的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只有一名管理人员而惊叹不已的时候,我们所能反应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真正的社会化不是把后勤体制的内容转移到物业管理企业;真正的专业化也不是在物业公司内部拥有多少个职称的专业人才;真正的规模化更不是不计成本和效益的元限扩大;而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是在主营项目不断扩大的同时,使专业项目和辅助配套项目形成新的分工,使市场成为由很多类似"纳米"技术一样的社会最小单位所构成。要知道波音飞机公司的最终产品是由成千上万个独立的"纳米"性质的小公司的产品所构成的。
三、物业管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物业管理市场调整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体制改革的课题,也是国有企业必须经历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由于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也同样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差,亏损经营或上级补贴经营普遍,甚至没有经济上的独立自和决策权,较严重地制约了企业走向市场和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的直路,也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物业管理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所以,物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其主要途径有以下3个方面:
安康卫生学校位于经济、文化欠发达的陕西南部,经过4O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专业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3个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鉴于对专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1专业设置与学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从建校初期到1984年,学校主要开办医士和护士2个长线专业,间断开办过中医、放射、药剂、妇幼等专业,每年的招生专业数一般为3个左右,招生规模维持在600人以内。从1985年起,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力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两部一院(大专部、中专部和附属医院)的基本办学格局,学校大专部设有临床医学、社区定向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8个专业;中专部设有护理、助产、卫生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眼视光技术、IZ:l腔工艺技术、康复技术、医学生物技术、中医康复保健、药剂、中药制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信息管理15个专业。专业结构的拓展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学校2006年与1984年同期规模相比,在校学生由600余人发展到2600余人,增加了3.3倍;校舍建筑面积由3000m扩大到58246m,固定资产由138万元增加到6000余万元,实验室资产由40余万元增长到近1600万元。1993年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调整专业设置的基本做法
2.1保持优势专业,创建自身品牌
对于就业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自身优势明显的长线专业,如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树立了自身形象。
2.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新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学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开办新专业。如针对本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并从师资、设备、管理等诸方面予以倾斜,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2.3增强趋前意识,避免盲目开馥
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也有其周期性变化,因此开办新专业不能盲目追求“热门”,要注意其专业特点与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的衔接,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快出人才,争取“短平快”效应。我校挑选部分医学相关学科开设了高中起点的两年制高中专(包括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短线专业,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专业则采取隔年招生和轮流开办的方式,对一些已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渐趋疲软的专业,则逐步压缩招生规模,适时淘汰或停招,这样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没有造成培养过剩,避免了资源浪费。
3加强协作.纵向联合.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已趋于完善,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还应在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层次上下工夫。我校从1986年开始,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联合开办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由原来单一的临床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定向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麻醉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9个专业,并开办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目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占在校生总数的75%以上。这种依托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全方位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与上述学校以及省内外其他高等院校协作,开展了专升本的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与相关行业和部门联合开展了所需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拓宽了办学渠道。扩大了学校的生存空间。
4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4.1开办新专业.6论证与决策问题
新专业的开办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决策,不失时机,抢抓机遇。
4.2锞程馥置与散学计划制订
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搞好课程的优化组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开办新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质量。对于国家尚无指导性计划的专业,先组织人力进行专题调研,及时制订出能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4.3妥善解决师费问题
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和办学层次的提高,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问题。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面,加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养;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其他大中专学校、科研、医疗单位和工厂的优势,实行校院联合、校企联合,进行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4.4实验、实习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公共支出由传统的偏重于经济建设的供给模式逐渐向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的方向转化。公共支出,作为公共财政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公共支出又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取得所需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的支付。公共支出反映了一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代表着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公共支出的结构和调整,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共支出的特征
1.公共服务性
政府日常的公共支出活动表现为多种多样具体的现象形态,但是不管其具体的活动形态如何,它们都是公共支出,都是政府弥补市场失效,或者说,都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而安排的支出,因而都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支出是以公共服务为其根本目的的。
2.非市场盈利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活动,都表现为是市场活动,是出售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获取市场价格并实现盈利的活动,它具有市场盈利性,是在盈利动机的刺激和诱导下展开的。相反,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支出却不能索取市场价格,不能追求市场盈利,不能在盈利动机的引导下安排自身的活动。换言之,具有市场盈利能力的活动不属于公共支出的范围,具有市场盈利能力的领域公共支出不应介入。
3.计划性
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公共支出作为随市场经济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一种财政类型,它主要是借助于国家预算这种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来进行活动的。国家预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天然的政府公共支出运作形式,从公共支出本身来看,它从来都是有计划的。
二、公共支出的作用
公共支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支出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扩张本身就意味着总需求的扩张,尤其是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态势下,其对经济增长具有的意义;二是公共支出具有典型的外部正效应,公共投资的先期扩张可为经济增长带来累积效应;三是共支出的一些特殊领域,如教育和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本身就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因此公共支出的意义有一部分通过技术进步的作用体现出来。
三、现阶段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及调整
从公共投资支出的构成来看我国社会基础投资比重最低,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政对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支出增长相对缓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特别是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要求来看, 这样的公共投资支出行业结构都是很不合理的。我国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把有限的公共投资资金尽可能地用在基础设施上。
另外,从公共支出本身的效果来说,政府投资竞争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只具有短期效应,从长期看,由市场自发调节市场主体对竞争性行业投资才具有高效率和长期发展的可能。因此,公共支出的投资性支出应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这些领域投资的增加,可以使国民经济具有坚实的基础,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2007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共支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首先,公共支出向教育支出倾斜,教育解决的是国民素质问题,是发展基石。在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其次,加大了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社会保障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根据当前存在的困难与不足,调整公共支出分配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强,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国家在动员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同时,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增加公共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加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统一管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有利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建立统一、完整、社会化、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再次,加强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公共支出。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公共支出政策的支持。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大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资金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解决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另一方面,东、中、西部由于地缘关系而存在的地区性差异需要通过国家财政扩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来解决。而这一制度的建设,不仅需要增加转移支付的规模,更重要的是优化制度设计,通过公式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的转移支付体系使用于贫困地区人口的支出绩效最大化。
最后、控制和压缩不合理的公共支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参考文献:
1.1提出的背景不同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短缺情况下进行的;而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全国农产品相对过剩、布局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孕育而成的,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情况下提出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应从广度、深度上调整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1.2经济模式不同以往的调整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的,绝大多数农产品的社会生产过程都受计划控制,其调整的成果是“产品”,只要政府认可就达到了目的;而现阶段调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其调整的成果是“商品”,必需得到市场的认可才算成功。
1.3农村基层的组织模式不同在以往农村基层组织模式中,公社与大队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现在的农村基层组织模式中,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组织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府不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事项。
1.4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同以往结构调整的生产经营模式是政社合一、高度集中的集体生产模式;而现阶段结构调整的生产经营模式则是,是统分结合的双层模式,在大部分农村由于“统”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分散经营的模式占有较大比重。
1.5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以往结构调整依靠的所有制构成为单一公有制、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现阶段结构调整依靠的所有制构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目前农村除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所有权为集体所有,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外,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使用权以及其余的生产资料如农机具、车辆、种子、农药、化肥等所有权及使用权基本上为农户所有。
1.6分配方式不同以往结构调整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物质利益是评工计分、按工分分配,是既单一又集中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其调整的最终成果同生产者的收入联系不是十分紧密;而现阶段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直接同劳动成果挂钩,同时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土地使用权、技术也可入股,并取得相应收入。
1.7承担的主体不同以往结构调整承担的主体主要是集体,劳动者完全处于被支配地位;而现阶段调整承担的主体主要是农村承包经营户,法律规定了他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单位,独立享受法律所规定的责任、权利及义务。
1.8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以往的结构调整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着眼点是丰富“粮袋子”;而现阶段结构调整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和多样化的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收入,其着眼点是丰富“钱袋子”。
1.9运作的手段不同以往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依靠政治手段、组织手段及行政手段来推进,可用命令、指标、布置、检查等措施来督促下级完成目标任务;而现阶段结构调整是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引导农民整理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政府主要应用经济手段以及政策法规来引导、支持、保护结构调整,需要用宣传、示范、交流、服务的手段来推进。
1.10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与生产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以往的结构调整中,政府直接参与整个过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为结构调整提供服务时由政府指挥进退,甚至由政府直接组织调整所需的生产资料,生产主体接受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时没有选择余地;而现阶段结构调整中,两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按当地需要自主为生产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生产主体之间完全按平等、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服务和接受服务,政府则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监督管理,而不能直接参与生产资料的流通。
2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2.1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适应性差农业结构调整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仅从种植业角度讲,一种新的作物从种子、肥料、农药、激素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使用到栽培、管理等一系列基本生产环节均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技术要求,在生产时间上已打破过去按季节生产的概念,为追求高效益,必须进行反季节生产,需要生产者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而当前农业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是文化水平最低的人群。据统计,我国农村的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数不足5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占60%以上,文盲、半文盲占20%,初、高中毕业生大多在外打工,具有专业知识和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从事创业的更是凤毛麟角,许多农业劳动者施肥料不知氮、磷、钾配比,用种子不知品种特性,喷农药不懂稀释倍数。因此,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的最大难题。
2,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困难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新的产业对水、电、路等设施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综合开发,而对于综合开发方面的投资则每亩地不足l0元钱。所以,当前农业生产的投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但农业生产者的投资仅限于购买当季利用的种子、肥料、农药、化肥、机械等消耗性生产资料,农户积累的资金多用于建新房、娶新娘、买新衣、过新年等非生产性开支方面,极少投入生产设施,而较差的生产设施不能满足新的生产项目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因此使结构调整成功的机率变小。
2,3生产规模小,劳动分散,组织困难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而不是各级政府,但目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必然性、紧迫性认识深刻的是各级政府而不是农业生产者。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单位普遍较小,农民人均耕地1~2亩,通常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可支配的土地多在l0亩以下,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使用,加之农业劳动存在着劳动地点分散、劳动时间分散、劳动者流动性大的特点,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政府劲大、农民劲小、政府着急、农民不慌的局面,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
2.4农业生产周期长,限制因素多,农产品结构性剩余,市场变化难以把握粮、棉、油等农作物生产周期一年一次,果树从苗木移植到丰产需3~4年以上。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在农作物生育过程中,旱、涝、冷、热、风、雹、雪、霜、病、虫、草、鼠等因素均能限制其获得理想产量、质量和效益。另外,生产资料的投人多寡,其配置是否合理,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等人为因素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目前,较大范围内存在着农产品结构过剩,市场变化较大,往往当时看某种农产品价格理想,可等到生产出来后,市场价格一落再落,达不到原有的期望值而使调整失败。
3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3.1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农业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通过一、二次会议、一、二年努力就能够实现。同时,农业结构调整又是一项动态工作,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根据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过程,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急躁情绪。
3.2要把农民的教育培训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实现劳动对象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使效益最优化。因此,不但要根据生产实际向农民传播先进、实用、增收、减灾、节支的新技术,还要培养农民的市场应变能力,充分利用广播学校、农民协会、成人学校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训练,使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2日
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汇率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本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目的,我国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是渐进式的货币市场利率、银行贷款利率、国债发行利率、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银行存款利率的依次配合调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可以加快金融机构的升级,增加其收益能力;另一方面还便于相关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采取更加强有力的举措。然而,利率市场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其所带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要理性地思考由此所产生的一些负面作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化增长。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努力处理好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利率市场化概况
我国并非是出现利率市场化最早的国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经济发展呈上行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经济学领域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路径也逐渐趋于多元化,研究资源也更加丰富,成为后续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影响主要侧重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阶段,货币政策框架也正处于由数量型向价格型逐步演进的过程中,所以利率市场化可谓是应运而生,同时与利率双轨制相比较而言,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趋避性的,很难进行有效的抑制。
利率市场化的出现与经济发展模式有紧密联系,随着现行应用机制的变化,在每一阶段的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都要适时变更应用模式,从而实现当前经济结构与货币政策的最优效应。不仅如此,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但凡出现有关银行同领域内的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表征,在接下来的实施阶段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对政策模式实施变更,如此才能确保政策落实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在之后的干预环节务必要尽快对干预路径加以审视,下面是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简要分析。
(一)改善现有的利率结构。利率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在之后的干预环节务必要认真领会利率市场发展模式的硬性规则,尽快对干预路径加以审视,找准结构发展动态,从而进一步提高利率的应用准则。在当前的存款流程里,依然会出现存款利率小于1甚至为负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应用模式,所以为了对此加以修正与完善,针对利率市场发展路径的合理转变要强调高效和高质量,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体现出传统应用模式的优势。不仅如此,利率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贷金的制约,这在无形中为日后的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的最后处理环节,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经济发展指挥棒的角色。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对货币的种类、资本的使用和拆借市场实行合理的研讨,实现当前控制模式的最优化状态,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模式的最优化状态。另外,在价格数据全范围处理环节,拆借市场的主要力量尚不能确定,交易数额较低的现象也时有出现,银行也显得力不从心,这无疑对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产生了负面的作用。健全的金融体系对商业银行资金把控而言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务必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传导模式的实践方面,如此才能显现出日后一系列设计模式的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推迟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周期。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对控制模式实施D变,从而适应现行发展模式的需要,如此才能显现出日后一系列设计模式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设计操作中利率市场化的发生对货币传统的效力周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鉴于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一旦发生推迟货币政策的现象,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应用模式实施变更,从而显现出日后干扰模式的优势。不仅如此,利率市场化以后,相关的利率决策流程更为复杂,这无疑延长了货币政策的周期,从而也制约了货币政策落实效率的提高。
中国经济从2012年一季度到三季度连续下行,如果单从统计数据上把握中国经济的下行觉得还缺少立体感。那么,要想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基本状况,而且有立体感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煤电油运,如果发现煤电油运全社会紧张是经济向上,如果反之则是下行。
另外,由于整个世界经济还是处在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状况,所以中国的出口受阻。2012年4月中国出口增长4.9%,而2011年4月是24.9%,一年时间下降了20%。2012年全年进出口贸易我们确定目标是增长10%,实际上我们仅仅实现了6.2%,而中国出口依存度又是在四分之一左右,出口受阻必然会导致经济下行。对于出口受阻导致经济下行,我们要做更进一步分析。从根本上而言,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靠低要素成本,特别是低劳动力成本形成低价格商品,然后利用低价格商品“打天下”。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各项要素成本上升的阶段。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动力能源价格、环境保护成本等都在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幅度加速,使得过去依赖低要素制造低价格商品的出口增长方式到了穷途末路。
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上去,我们应当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方针。要扩大内需,就要转变增长方式,就要调整结构。事实上,从1997年到现在十几年,我们在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上确实有不少进步,但也应当承认,我们在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上没有根本性成就,所以直到现在还是老问题,这是出口受阻导致经济下行。
要减少对出口依赖,就要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方针。内需由投资加消费构成,但过去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形成大量的生产能力,大量产能形成之后,消费没跟上,就形成了产能过剩,中国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