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2-04-06 13:0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投资环境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投资环境分析

篇1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变迁及影响因素

投资环境,顾名思义,是指投资者进行生产投资活动所需面对的各种外部因素。从最初的有形投资环境如交通等到后来的无形环境如政策法规等,人类对投资环境的理解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现在看来,影响和决定投资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政治因素。政策优惠,环境安定的地区,因为投资风险小,自然会吸引投资者。市场、经济因素。市场是否健全、基础设施是否完善,都会直接影响投资效益。

(二)资源因素。如矿产蕴藏量和开发水平、利用状况等。

(三)交通运输通信信息因素。这是投资的循环和神经系统,如交通不便、通讯闭塞,就不能吸引投资者。

(四)资金因素。包括资金的来源、途径等等。(五)劳动力因素。主要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能否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管理水平、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为生产经营服务的状况等其他因素。

二、家乡投资环境分析

家乡简介

我的家乡——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的文化名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传说因当地宜于种竹,位于绵水之滨,故名绵竹。绵竹市幅员面积1245平方公里,市境东南靠德阳,西南毗邻成都,东北与绵阳接壤,西北与茂汶连接。

(二)投资环境分析

1.资源因素分析。绵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产40余种,尤以磷、煤、白云石、石灰石储量巨大,其磷矿是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以此为基础,绵竹磷矿开采业在512地震之前一直在绵竹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投资潜力;绵竹的另外一个资源特点是已开发和待开发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梨花长廊,九顶山国家地质公园、云湖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同时是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发源地,县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千年名刹吉祥寺、金刚道场云悟寺等著名寺院和紫岩书院遗址,回澜塔等古建筑,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潜在旅游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如果政府能在政策上更多的支持,加大宣传,必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球在资源这一方面,绵竹醍比较明显。

2.劳动力因素分析。多年的工业发展为绵竹造就了一大批成熟的工人,可以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然而,绵竹在知识型人才资源的储备方面有所欠缺,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仍然不够,或者说缺乏意识,这对投资企业的类型形成了一定限制。同时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也成为其人才储备方面的短板,这一点势必会影响到企业长远的投资考虑。

3.市场、经济因素分析。绵竹经济实力雄厚,连续13年跻身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前列,以下摘自鼎言商旅网:(1)综合经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1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速度达到18.10%,创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160元……

(2)工业经济2005年全市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完成170亿元,全市123家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92%;实现利润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96.04%,实现利税总额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71.73%,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6.84%……

依托于绵竹多样的资源基础,绵竹经济发展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的模式,各式企业一起带动了绵竹经济的发展,如亚洲最大的磷酸盐制造企业龙莽集团,出产四大名酒之一“剑南春酒”的剑南春酒厂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因此绵竹人拥有充足的购买力,512地震虽然给绵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总体上绵竹的物质环境和投资环境没有造成全局性的损害。绵竹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震前绵竹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制造业、磷化工业、食品饮料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地震虽然使全是企业全面受损,但多年发展形成的产业优势、产业格局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仍然存在。三大基础产业在震后就恢复了生产能力。在整合绵竹现有的剑南春特级工业园区、和机械工业园的基础上,绵竹市正在加强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是22平方公里,新的园区产业定位为机电、食品、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目前经济开发区的项目已经四川省发改委立项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4.交通因素分析。无论什么地方,便利的交通都将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绵竹交通优势较为明显,市内交通畅通,邮电业发达,绵竹位于成都一小时发展圈内,距成都83公里,有多条高速公路贯通,同时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之间同样交通便利。绵竹交通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绵竹市规本身模不大,相应的其交通运输业规模偏小。对成都等大城市的交通物流依赖较多。

5.社会政治因素分析。在这一方面绵竹独有的政策优势。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绵竹受灾严重,为了了加快恢复绵竹的经济发展,国家在灾后给很多的措施,从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了灾区特别优惠的扶持。同时,绵竹良好的政务环境将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努力为投资者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企业的发展。

因此,政策的扶持为投资绵竹带来了便利,绵竹的投资潜力集中于旅游业及制造业,资源型依托型产业,但是一些基础设施,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完善可能会成为约束投资的短板。

篇2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46-03

俄罗斯远东地区(以下简称远东)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北部,西与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交界,东临太平洋,隔海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相望,北濒北冰洋,南与中国、朝鲜接壤;面积621万平方公里,占俄国土面积的364%,人口约644万(2010年),由8个联邦州区组成,分别为: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萨哈林州、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堪察加州、马加丹州和犹太自治州。其中,滨海边疆区是远东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约占远东地区人口的1/3。而面积最大的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共和国,面积为310 万平方公里,占远东地区面积的一半。

一、自然资源丰富

远东是多山地区,平均海拔1000~2000米,平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近1/4,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和兴凯湖沿岸,以及萨哈林州中部、勒拿河及其支流维柳伊河西岸。平原是远东生活和生产条件最好的区域,这里集中了远东主要的人口和生产潜力。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素有地下宝库之称。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使采矿业、捕鱼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森林工业和木材加工业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各种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巨大。

远东河流纵横,其中有在俄罗斯长度名列第一和第二的阿穆尔河和勒拿河。阿穆尔河是中俄两国界河,中国称黑龙江,长4440公里,流入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勒拿河长4400公里,水力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其他较长的河流还有科雷马河(2600公里)、阿纳德尔河(1145公里)、奥廖克马河(1436公里)等。在远东缺少公路和铁路的条件下,这些河流在运输中的作用显得格外突出。但因封冻期长,通航期仅半年的时间,所以运输量不大。

远东海岸线长达17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占全俄海岸线总长的29%。海洋在远东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俄罗斯太平洋200海里水域里约拥有鱼类资源2600万吨。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大林区之一,其森林资源储量仅次于东西伯利亚,居全俄第二位。森林总面积约为31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45%,占全俄森林面积的1/3,木材蓄积量为223亿立方米,成熟林和过熟林占该地区木材总蓄积量的70%以上,树种以落叶松为主,占全俄木材蓄积量的26%。

远东地下资源也极为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物有70多种。在萨哈共和国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俄罗斯80%以上的金刚石资源集中在这里。其产量居全俄首位,储量和产量都可与世界上最著名的金刚石产地南非相媲美。

远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萨哈林岛及其海域大陆架中,预测储量为50亿吨,目前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随着俄政府对远东大开发规划的推进,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同时,外国资本十分看好这里的石油资源。

远东地区的天然气预测储量约为13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雅库特地区。目前,雅库特天然气探明储量已达1万多亿立方米,预测储量12万亿立方米。远东地区的天然气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质量好,有利于发展高效能的天然气加工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和美国开始参与雅库特气田的开发,但由于气候与地理等因素,产量增长较慢,目前年产量仅为700亿立方米。

远东地区的煤炭地质储量为 55万亿吨,已探明的煤田近100处,煤储量298亿吨,占全俄储量的40%。在远东几乎所有的州、区都有煤炭蕴藏,储量丰富并且分布面广。按地质储量排列可分为萨哈共和国、堪察加州、阿穆尔州和马加丹州等,储量从2万亿吨到1千多亿吨不等,其余州区也有几百亿吨的储量。从探明储量看,47%集中在萨哈共和国、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就产量来说主要以阿穆尔州最多,年产量为1500万~1800万吨,居整个远东地区煤炭产量的40%左右,并且多为露天开采。但虽然远东地区的煤炭储量巨大,由于地质构造、自然条件、技术、资金及人力等多方面原因,产量一直保持缓慢增长的状态。

远东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44亿吨,约占全俄储量的10%左右,其中近80%分布在萨哈共和国南部,16%在犹太自治州,5%在阿穆尔州。值得一提的是,萨哈共和国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拥有炼钢所必需的锰矿资源,而且储量巨大,达640万吨,其他辅助原料也都齐全,这为建立强大的黑色冶金基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除铁矿外,远东地区还分布着含锌、铅、锡、银、铜、金、镉、硫等14种成分的多金属矿,埋藏较浅,便于开采。马加丹州北部楚科奇半岛的伊乌利京拥有重要的钨钼矿,在萨哈共和国境内还蕴藏丰富的铅锌矿等。金矿主要分布在萨哈共和国(占全远东的44%)、马加丹州(17%)、堪察加州(16%)、哈巴罗夫斯克边区(14%)和阿穆尔州(8%)。

远东银储量在全俄处领先地位。虽然目前还未发现纯银矿,但在50多处其他矿石产地发现了银。银的探明储量57%在马加丹州,24%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萨哈共和国、滨海边区和堪察加州等也有一定的储量。

远东是俄罗斯最大的锡矿石产地,全俄95%的锡矿资源集中在这里,已探明183座可供工业开采的矿山。85%的锡矿资源储藏在原生矿,15%在冲积矿床。萨哈共和国的锡矿资源最丰富,占全远东储量的44%;其次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马加丹州,各占20%左右;滨海边区也有一定的储量。

远东钨矿资源占全俄储量的24%。已探明可供工业开采的钨矿和含钨矿山有55处,其中26处原生矿,29处冲积矿。钨矿主要分布在滨海边区(占全远东储量的40%)、萨哈(37%)、马加丹州(14%)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

远东有铅锌矿30处。80%的铅矿石、锌矿石集中在滨海边区。其他储量分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马加丹州的多金属矿之中。

远东钛矿石储量巨大,但和铝矿储量一样目前尚未探明。远东的钛矿石质量好,不比美国和加拿大最好的钛矿石逊色。钛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炼铝原料明矾石的储量主要分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的阿穆尔河下游地区。

此外,南雅库特阿尔丹金云母十分著名,这里的矿区总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储量居全俄第二位,但由于技术落后,开采率及产量受到很大限制。

远东地区的石墨资源也很丰富。位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的联盟矿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石墨矿,其工业储量为800多万吨,可露天开采,工业价值高,投资效果好。在滨海边疆区也有很丰富的石墨储量。

远东其他金属矿藏也很丰富。其中锑占全俄储量的88%、汞占63%。非金属矿藏品种齐全。其中硼占全俄储量的90%、萤石占40%、天然硫和磷灰石占10%左右。远东被称为自然资源宝库当之无愧。

王树河: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王树河: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二、 俄远东地区人口日益减少,劳动力严重缺乏

进入21世纪,俄将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视为其在亚太战略的重要基石。但多年来,远东地区的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地减少和流失,这是制约该地区乃至全俄经济和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

俄罗斯地大物博、地广人稀,截至2010年,全俄人口为143亿。多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始终处于非常缓慢的状态,进入21世纪后,变得更加明显,到2009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而远东地区人口数量下降速度全俄最快,早在1993年远东地区的人口就已经出现了负增长,死亡率超过出生率。1990年,远东地区登记人口为804万,至2005年,降至659万,15年减少145万人,人口减少近20%,远东地区已成为俄罗斯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远东地区人口分布在621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06人。而大多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城市里,其他地区则人烟稀少。据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5年远东地区城市人口为489万,占远东总人口的742%,而人均寿命比全俄短25岁。

2000年以后,远东北部区域人口的自然减员和流失最严重,其中楚科奇自治区人口流失65%,马加丹州流失50%,科里亚克自治区流失37%,堪察加州流失25%,萨哈林州流失20%。其部分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更重要的是自然条件恶劣。俄远东地区的人口问题已经对其经济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中俄两国在劳务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但以往曾出现过较多的问题,如派出劳务人员违反俄法律、超期滞留等现象时有发生,输出渠道不规范等常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所以

提高劳务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可使双方的合作更加顺利。俄总统驻远东地区代表伊斯哈科夫对外表示:俄远东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外国劳动力,否则将无法生存。

三、两国政治互信对双方贸易与合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近30年中俄双边发展迅速,这得益于两国政治关系的不断改善。

1992年,中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又确立了建设关系;到1996年提升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两国元首北京会晤最终解决边界问题,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持续、稳定、日臻成熟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双边交往的最好时期。两国政治上的稳定给双方的贸易和合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9年,中俄两国政府间签署了《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关于批准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及其协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开放规划纲要》(2009—2018)《中俄林业合作二期规划》等一系列合作文件。2010年1月20日,俄罗斯政府又批准了“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发展战略”等,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向更广泛、更深层发展。中俄合作和投资的内外部的发展条件皆已具备。

2011年12月16日,经过18年的漫长谈判后,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批准俄罗斯成为其第154个成员国。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将使中俄间的贸易、投资、合作再上新台阶。

目前,中俄关系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两国的实际需求,促使两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动中俄关系发展。

2012年4月下旬,国务院副总理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举行了中俄投资论坛,并签署了价值15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主要涉及能源、金融和电信设备等。这充分说明,中俄间的经贸合作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在论坛上表示:俄罗斯政府正在规划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他呼吁中国投资者参与该地区的投资与发展建设。

俄罗斯加大对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和投资力度,使该地区有望获得联邦政府给予的大量优惠条件。其中包括联邦政府免除10年的利润税、矿产资源开采税,以及地方政府免除5年的资产税、土地税和交通税等。该地区的能源资源对我国来说非常重要,具有战略意义,而俄政府的积极态度会更大地激发中方更多的投资热情。因此,中国无疑是俄方希望的最直接、最有利的参与者。

普京曾在其新一届总统任期前强调:中国经济的增长绝不是威胁,而是一种拥有巨大务实合作潜力的挑战,是俄罗斯“经济之帆”借助“中国风”的机遇。俄罗斯应与中国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利用两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将中国的潜力用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崛起。

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俄经贸合作层次的提高,俄罗斯正在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同中国的合作。俄罗斯功勋经济学家里法特·侯赛因诺夫表示:俄罗斯的命运目前完全取决于出口商品的买家,而中国正在成为俄罗斯原料和资源最主要的买家之一。中国经济发展越迅速,对俄罗斯产品的需求就越大,两国的联系也就更紧密。同时,他认为,中国是军事强国,同中国协商并和平共处,比以极端情绪相互仇视要好得多。托木斯克州政府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沃尔科夫也说过,仅凭自己的实力不可能全面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提升那里的生活水平。中国将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最大的投资者,这无疑让我们感觉到,中俄两国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合作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基础更加扎实,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李传勋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贸合作走势[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3(6)

篇3

二、跨国公司的投资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跨国公司投资环境是在跨国公司投资的一定区域内对投资所要达到的目标产生有利和不利影响的外部条件,在国外文献中一般称为投资气候(InvestmentClimate)或商业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国外对投资环境的研究往往是和跨国直接投资所面临的环境相联系。一般来说,跨国公司FDI投资环境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实际上,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所面临的同一地区的投资环境主体是相同的,只是其构成要素与侧重点存在差异,且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

三、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笔者认为,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之间存在双向吸引、双向选择和动态反馈的关联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投资环境关联系统。

(一)公司FDI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之间的双向吸引作为国外被投资方,其引资目的一般是引进资本,弥补国内资金不足;引进技术,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引进管理,提高效率,增加就业,增加出口创汇等,最终是为了增加国家利益,增强国力,或是为了地方利益、企业利益。而投资方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利。假若他们都不能得到必要的利益,那就将裹足不前。只有双方都有共同发展的动机与互利愿望,才会存在双向吸引作用,这是双方存在于一个互动系统中的前提条件或必要条件。跨国公司FDI与投资环境之间的吸引力可以用投资效益期望值表示。投资与引资双方之间的区位优势差异决定了投资效益的差异,只要双方投资效益差异足以弥补由于资本转移所带来的效益损失,或资本的转移量足以越过投资门槛,FDI投资流就会产生。获利动机是商品经济社会里最普遍、最一般的投资动机,很多错综复杂的非盈利性投资动机都可以还原为获利动机。获利是投资运动的内在要求,正是获利拉动着FDI投资流运动。FDI投资流是一项涉及投资、引资双方的经济活动。双方拥有的生产要素优势不同,控制力不同,已经成为互动系统中合作与谈判的砝码。投资环境的优势在于提供基础性、低附加值的要素(低位资源享赋)。而FDI投资方的优势在于提供关键性的、高附加值的要素(高位资源享赋)。尽管FDI投资方拥有有利的高位资源要素,但若不与低位资源要素结合的话,也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双方的各自优势只有在相互结合、相互利用下,才能产生新的生产力,这也是双方追求的目标。因此,为了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作为引资方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合适的外资。从这个意义上说,引资方掌握着提供和改善投资环境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投资者追求的是资本最大增值,只有那些能在可预期的时期内为其带来丰厚利润的投资环境,才能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因而,他们真正掌握着选择适宜投资地点的决策权。

(二)公司FDI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之间的双向选择跨国公司可以通过FDI来利用投资环境,也可以改善或破坏投资环境(如投资引发地价上涨、基础设施供应紧张等);另一方面,投资环境可以吸引投资,也可以对选择投资的决策作出重要参考。跨国公司总是尽量选择那些风险小、效益高、收效快、投资少的投资环境进行投资。而接受投资的地区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目的地选择那些能带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符合产业政策的投资,如通过制定某些优惠政策以吸引所需投资或制定某些限制政策以阻止或减少某些投资。投资主体与投资环境之间的双向选择作用可通过选择矩阵来完成,如表1示。表1在FDI与投资环境利益互动系统中,利益显然是维持这个系统存在和正常运行的根本因素。利益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不论投资方还是引资方其根本动机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综合利益。在利益的争夺和调整中,须遵循以下原则。

篇4

1、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分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的统计,我国当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7.9%,对未来10年进行预测:假设按照2005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17.9%,每5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2%,即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为15.9%,201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为13.9%,则2005-2015这十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的算术平均值约为15.9%;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前五年(2005-2015)按照国际平均数1/3左右计算,后五年按照1/2计算,则未来十年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为0.24。

2、物流市场机会分析

国内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的市场机会。由于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与“大而全”、“小而全”等传统观念,我国企业在“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计其数。例如,根据2004年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占其全年产品销售收入的9.6%,如果加上应收帐款,两项资金占用为产品销售收入的29%。2004年,我国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41次。同年,我国产品库存时间为42天,而发达国家平均为20天。可见我国企业物流成本压缩的空间十分可观,随着我国企业对物流成本控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这方面挖掘潜力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客户对服务的需求水平逐步提高和多样化趋势提供的市场机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资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水平将不断提高并呈现多样化趋势,货物运输中小批量、多品种、高价值的货物越来越多。能否向顾客提供门到门的基本运输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日益成为衡量客户服务的质量标准,而这些将为现代物流配送业带来蓬勃的发展机会

3、消费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的建立,将利用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形成两小时的经济圈,覆盖XX、XXXX等十几个城市,同时还可利用铁路干线将肉食、奶制品、乳制品、蔬菜、粮食等适宜长途运输的农副产品运往全国各地。这些城市中现有大型超市约780个,年销售粮油138.3万吨,蔬菜103.3万吨,瓜果48万吨,肉类297万吨,禽蛋9.8万吨,年销售额超过99.2亿元。并且近几年超市农副产品销售量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城镇居民购买农产品的重要渠道。大型超市在经营过程中迫切需要货源稳定、产品质量高、包装好、运送速度快的物流企业长期供货。通过调查了解,各大型超市生鲜产品主要有以下渠道供货:一是由大的供应商供货,这是大部分超市的供货模式。由采购员选择合适的供货商为超市提供生鲜产品,并签定一定的供货合同协议,明确产品的规格、等级、质量、包装、价格等;二是超市自采。由于生鲜产品质量不易掌握,并且由于品种鲜度、价格变化较快,一些超市采取自采方式;三是产地直供。是由生产大户直接供应给超市生鲜产品,这是最理想的供货方式,但所占比例很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缺乏信誉度高,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二是所供生鲜产品保鲜、包装能力差,产品质量不好掌握,也没有保证;三是产销脱节,没有形成链条,生鲜产品中的环节停滞时间长,成本高。四是生产者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产地直供难以实现。省内及周边省份大中城市超市内的农副产品同类同期价格存在明显差别。同类同期农副产品省内超市价格与周边省份大中城市超市价格相比平均低16%-20%,其中蔬菜、瓜果类平均低21%-25%,粮油、肉类、禽蛋类平均也低5%-12%,价格差空间很大省内及周边省份大中城市农贸市场农副产品同类同期价格相比有明显差别。粮油、肉类、禽蛋类的价格平均低于周边省份大中城市农贸市场价格的5%-13%,蔬菜、瓜果类价格平均低于周边省份大中城市农贸市场价格的15%-20%。同一城市同类同期农副产品农贸市场价格与超市价格相比价差更大。粮油、禽蛋、肉类的农贸市场价格低于超市5%-12%,瓜果、蔬菜类农贸市场价格平均低于超市价格20%-80%。粮油、肉禽蛋类平均低12.5%-18%,蔬菜、瓜果类平均低60%-300%。农副产品资源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产品价格、质量上,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为农副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入驻园区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中国目前物流企业在服务质量上有所欠缺,无法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虽然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利用和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经营方式。我国应通过采取新型的物流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改变目前市场混乱的状况,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行业标准。根据市场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利用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和规模优势,建成以冷藏中心、配送中心、批发展示中心为基础,辅助食品加工中心的区域性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力争成为物流行业内的标准制定者之一。

4、物流中心经营及管理策略

以冷藏中心为依托,建立批发展示中心、配送中心和食品加工中心,通过对物流平台的建设,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建立第四方物流运营模式。利用公司的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迅速取得行业领先地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不但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品牌经营,产品(服务)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系统经营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员工、供应商、经营商的目标充分结合,使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对货物进行实施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组建客户俱乐部,为公司提供一个稳定的客户群。储存策略主要是指储位(Dedicated Location)的指派原则。良好的储存策略可以减少出入库移动的距离、缩短作业时间,甚至能够充分利用储存空间,本项目拟采用分类储放。每一类储存货品都有相对固定储位,货品不能互相储位,因此必须规划每一项货品的储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储区安排要考虑物品尺寸及重量。采用三点定位原则,方便货物提取。

篇5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31-03

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十分迅猛,但面临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多国财政状况恶化,中国企业在参与海外资源类项目时必然会面临更多的政策性风险。另外,中国企业对资源类项目的青睐,令资源类并购价格逐步上涨,再加上中国矿业企业对国际投资环境了解不够及适应不良,多数投资效益并不理想。因此,了解和熟悉国外投资环境,针对自身问题找出原因,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确定合适的投资目的地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

一、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现状

世界矿产资源总体来说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分布和国家间分布不均衡。近年来,在全球的大型矿产开发项目中,矿业公司跨国开发的项目占2/3左右。中国矿业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但由于对国际市场风险认识不足以及自身竞争能力有限,多数矿业企业的投资效益并不理想。

(一)对外投资步伐较快

《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9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其中,亚洲、拉丁美洲是存量最集中的地区,大洋洲和欧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区。2010年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比2009年下降很多,但也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3%,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截至2010年末,中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446.6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4.1%。

据清科集团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案例数量为21起,占海外并购案例总数的19.1%,同比增长31.3%;从并购总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达147.2亿 美 元 ,占 海 外 并 购 总 金 额 的52.4%,同比增长63.07%。仅2012年2月,在能源及矿业行业就完成了4起海外并购。

(二)海外投资风险较大,投资效益不够理想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风险不断加大。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对资源类项目的青睐令其并购价格逐步上涨;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未来中国企业在参与海外资源类项目时必然会面临更多的政策性风险。如澳大利亚,为了改善其财政状况不断恶化的状况,财政部长斯旺在2010年5月公布的预算案中,拟通过大力征收资源税弥补财政赤字,从2012年7月1日起对资源行业征收高达40%的资源税,这将会导致资源类企业的税务成本大大增加。

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表明,除了少数企业外,中国矿业企业总体缺乏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现为:磋商中的资源开发“走出去”项目2/3以上无疾而终,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执行中的资源开发“走出去”项目2/3以上不成功或未达到预期效果。除缺乏政府统一管理和政策扶持、资金不足和人才缺乏等影响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资源、法律和政治等风险评估不足,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在矿业企业的对外投资中,由于自然资源的经济问题、自然资源的特性以及对国家的战略意义等因素,导致各国矿业政策不稳定,国别差异较大。另外,东道国语言文化及习惯、政治稳定性、投资环境(包括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雇工和工会问题、社区、环保和安全标准的差异等都会带来巨大风险。

目前,我国矿业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普遍不足,准备不够充分。矿业企业通常没有稳定长远的规划,投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

二、中国矿业企业面临的海外投资环境

国际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包括资源开采现状与潜力评价、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评价、国内政策法规评价、人文地理环境评价、运输条件评价和评价等。在评价的基础上,对世界各国及各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优劣排序,指出战略重点投资区,并详细列出各种影响因素的情况,对于矿业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具有决策参考意义。加拿大Fraser 研究所每年年初都会该年度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矿业投资环境评价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了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吸引矿业投资的政策潜力和矿产潜力(包括现行法规和土地限制条件下的矿产潜力和纯矿产潜力),成为矿业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

2011年3月,加拿大Fraser研究所的2010/2011年度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矿业投资环境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全球494家矿业公司在2009年和2010年的矿产勘探支出总额分别为18.6亿美元和24.3亿美元。本年度评估对象覆盖了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以州、省或地区为单位参与评估的,共有34个单位,其中非洲13个、拉美12个、亚太11个、欧洲9个。

(一)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的矿业投资环境

按综合情况考虑,2010/2011年度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及其一些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评价排名比较靠前。2009/2010年度最具矿产投资潜力的国家或地区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美国内华达州、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加拿大魁北克省、芬兰、美国犹他州、瑞典、智利、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美国怀俄明州。总体来看,加拿大的矿产投资潜力非常大,在其13个省中,除4个省排在前10名,还有4个省排名也非常靠前,分别是纽芬兰岛-拉布拉多地区(第13名)、育空地区(第15名)、安大略省(第18名)和新斯科舍省(第19名)。

澳洲和加拿大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行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中国矿业企业对外投资应优先考虑该地区,但前提是企业具有跨国经营的丰富经验,否则,通过参股方式或选择东道国本土化模式应该是目前的较好选择。

(二)东南亚地区的矿业投资环境

从资源方面看,东南亚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铜、镍、铝、钛,钾盐、石油和天然气,与中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受到我国矿业界的较多关注。中国矿业公司具有相对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对一些可能存在排华倾向的国家如蒙古、印尼和菲律宾进行投资时,应在风险因素方面多加考虑。 

在东南亚地区,许多国家的矿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大多制定了矿业法,但许多国家的矿业法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大多东南亚国家都已经建立起关于矿业权的许可证制度,通常是根据各阶段活动的内容授予相应的许可证。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矿业权管理主要由中央政府部门负责,如菲律宾、缅甸和老挝;少数国家由地方政府(邦政府或省政府)负责,如马来西亚;有的国家正在由中央政府管理为主向由地方政府转移,如印度尼西亚。

目前东南亚地区矿业投资比较活跃的国家有菲律宾、印尼、越南和老挝,其中菲律宾矿业投资形势较好。中国矿业企业在其中很多国家有投资项目,且近几年投资项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大的合作项目,如在印尼的油气项目,菲律宾的镍矿项目,缅甸的镍矿项目、老挝的钾盐项目等,每项投资额高达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亚太地区政策环境总体仍然落后于拉美和非洲地区。亚洲国家矿业投资的政策潜力指数排名一直较为落后,并呈普遍下滑的趋势。

(三)非洲地区的矿业投资环境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投资开发潜力。但由于历史及其他一些原因,非洲各国的矿业发展并不平衡。总体上说,南部非洲地区和西部非洲地区地质勘查程度与矿产开发程度较高,资源较丰富,而其他地区的地质勘查程度与矿产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南非是非洲地区矿产勘查投资最多的国家,其他矿业开发较活跃的国家有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塞内加尔、刚果、毛里塔尼亚和马达加斯加等。非洲的主要矿产品包括金、铜、镍、铁、铅、锌、铂、铀、煤、金刚石和磷矿石,以及铬、锰、铬、钴、石油、天然气等,其中金矿一直是非洲矿业投资的主要对象。

目前,除了矿产资源丰富外,在非洲进行矿业投资还有其他一些有利条件,如经济的较快增长和对外资的欢迎态度等。但该地区的政策潜力指数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差、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等。非洲地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然而可能更倾向于接受援助。在开发资源方面,非洲地区基于殖民史发展起来的文化传统、法律体系和政治环境的相容性则较差,而且相当多的国家属于欠发达地区,政局较为动荡。因此,去非洲地区投资开发必须依靠国家扶持,同时保持商业化运作。

三、对策建议

(一)认清投资环境国别差异,正确处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矿业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国别差异十分巨大,考虑到中国矿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投资应首选中亚和东南亚地区,其次是澳洲和加拿大,再次是南美洲和非洲。当然,也要视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与东道国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矿业企业慎重进行国别选择,并派出矿业调查机构对拟投资的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建立东道国人才储备等,以确保决策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二)加强对东道国政策及矿业特点的认识和把握

在矿产业的发展中,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安全环保相对脆弱性都会引发东道国的特别关注。目前,各国政府矿产政策普遍收紧,国外矿业公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矿产品定价权和话语权的争夺加剧。即使有些国家不得已放开政策,也会出台很多限制措施以及调整措施。因此,发达国家矿业政策多考虑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合规性,强调对国内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和开发,对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和资源的循环使用等。不发达国家的矿业开发潜力较大,但也越来越重视国家资源战略,矿业发展趋势则容易采取国有化、提升本国股份比例等手段,开发后容易遭遇政策变化风险。

(三)提升中国能源及矿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由于矿业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流动性,垄断竞争型和寡头垄断型是跨国矿业产业的主要市场结构模式。原料行业中的铝、铜、水泥、钢铁、锡等行业都属于寡头垄断,如美国3家铝制品公司(美国铝业公司、雷诺、凯塞)的产量几乎等于国内的全部产量。

与国外形成垄断格局的市场结构相比,中国矿业行业高度分散,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国内竞争力不强,小规模矿业企业数目很多,几乎处于完全无序竞争状态,在“走出去”过程中,各行其是,付出的代价相当巨大。在对外投资中,中国企业很少进行联合收购,风险无法得到有效降低。民营企业对外矿业投资的局面更为混乱。这就迫切要求中国矿业行业提高国内能源和矿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四)提高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与欧美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大部分从业人员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相关企业法规相当生疏,投资并购时在技术上处于绝对劣势,且对西方文化和商业法规缺乏足够了解,意识不到调查和战略公关等对并购的重要性。 

中国矿业企业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跨国战略和并购整合战略,侧重并购扩张,制定稳定、连续而长远的规划,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化解各种风险。对于中国矿业企业来说,应该“学懂了再干”,而不是边干边学,遇到问题再补课。

针对海外管理人才缺失的问题,中国矿业企业既可以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海外经营的管理和业务骨干,也可以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土化战略,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斌,程运材,陈建宏.关于中国矿业发展海外投资的研究[J].采矿技术,2007(1).

[2]中国钢铁产业网信息中心.Fraser:全球矿业投资环境调查[EB/OL].,2009-08-26.

[3]胡俊芳,赵举刚.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投资研究,2009(10).

[4]陈珊珊.中国企业抄底澳大利亚矿企整合管理风险犹存[N].第一财经日报,2009-02-23.

[5]宋国明.非洲矿产资源开发与投资环境[EB/OL].资源网, xian.cgs.省略/kuangchanziyuan/2008/1119/content_1651.htm,2008-11-25.

篇6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外商投资对一省的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投资环境是外商是否会在本地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也影响和制约着外资的运作效率,完善的投资环境是投资机制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河北省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422376万美元,比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329314万美元增长了23.26%,说明河北省吸引外商投资在逐年增加,但是从全国而言,河北省利用外资情况还较少,开放程度较低,投资环境还有待改善。本文参考相关文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各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河北省11个城市利用外资对比

近年来,河北省各城市为促进经济发展,都积极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政府政策支持,都做了进一步的改善。由表1可知,石家庄、唐山、廊坊、邢台、邯郸五个城市2011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比2010年有所增加,但承德、张家口、秦皇岛、保定、沧州、衡水2011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比2010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各城市外商新签项目数2011年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说明,各城市的投资环境都有待提高,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河北省各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性的原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采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来评价河北省各城市的综合投资环境。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2》选取了22项指标,构成河北省外商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包括:第二产业比重x1、第三产业比重x2、地区生产总值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固定资产投资额x5、居民消费总额x6、工业利润总额x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x8、公路客运总量x9、公路货运总量x10、电话用户数x11、国际互联网用户数x12、城市供水总量x13、城市供气总领x14、园林绿地面积x15、城市道路面积x16、高等学校数x17、高等学校人数x18、职工平均工资x19、医院、卫生院数x20、医生数x21、公共图书馆藏书x22。

三、河北省外商投资环境评价和分析

(一)经济环境因子分析

首先,对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8项指标进行KMO测度,KMO值为0.664,且通过巴氏球形检验,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通过因子模型得到各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通过因子分析可得,两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0.039%,则这两个公因子可以代表x1到x8这8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总量。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某城市经济环境的综合得分,利用以下公式:S=F1*0.62488+F280.27551,可得经济环境各城市排名: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沧州、邢台、廊坊、衡水、承德、张家口、秦皇岛。

综上所述,城市的排名中,唐山经济环境排名居首位,且各方面发展均衡。唐山有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且临渤海湾,交通便利,极大的促进了唐山经济的迅猛发展。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居第二位,但产业结构排名较低,说明石家庄市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保定、邯郸经济环境排名也较好,各方面较均衡。其余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都较差,还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因子分析

首先,对衡量基础设施水平的8项指标进行KMO测度,KMO值为0.571,且通过巴氏球形检验,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通过因子模型得到各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由因子分析可得,两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88.370%,则这两个公因子可以代表x9到x16这8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总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各城市基础设施排名:唐山、石家庄、邯郸、保定、秦皇岛、邢台、廊坊、张家口、德、衡水。

综上所述,唐山在基础设施的排名中仍居首位,在震后建设中,注重交通、通讯等各方面的建设,地理位置优越,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四通八达。省会石家庄仍居第二位,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客货运中转中心,交通便利,相对也较注重通讯和人民生活设施建设。邯郸、保定的交通设施排名居第一、二位,说明该城市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设施和通讯设施的建设。其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为招商引资建立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环境因子分析

首先,对衡量社会环境水平的6项指标进行KMO测度,KMO值为0.571,且通过巴氏球形检验,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通过因子模型得到各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由因子分析可得,两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0.469%,则这两个公因子可以代表x17到x22这6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总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各城市社会环境排名: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秦皇岛、廊坊、邢台、张家口、沧州、承德、衡水。

综上所述,在社会环境中,省会石家庄居首位,说明河北省对省会的社会环境加大了建设力度,而唐山居于第二,说明震后唐山已经崛起,社会环境建设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邯郸、保定、秦皇岛、廊坊的社会环境也比较有利,这四个城市都有较多的高等学校,提高了该城市的整体素质。

(四)投资环境因子分析

经过分项的因子分析后,已经将原有的22项指标浓缩为6项,分别为F1、F2、F3、F4、F5、F6,再次使用因子分析法,将六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根据计算,得出上述11个城市的综合排名:唐山、石家庄、邯郸、保定、沧州、邢台、廊坊、承德、秦皇岛、张家口、衡水。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河北省11个城市,关于外商投资环境的综合排名,其中,唐山在综合排名中居于首位,说明唐山由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取得了先天的优势,对吸引外资具有很大优势。石家庄在投资环境排名中居第二位,石家庄作为河北省得省会,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方面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经济相对于其他发达省份省会还有待提高。

四、完善河北省外商投资环境的建议

(一)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水平

截止到2011年底,河北省的人均GDP为33969亿元,在沿海省份中排名比较靠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资源流失严重,并且给环境带来较大负担。从因子分析中可看出,许多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比例失衡,调整产业结构是河北省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减轻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同时减轻环境污染,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改善交通通讯设施和人民生活环境

交通通讯环境的好坏,对外商是否投资有重要影响。通过因子分析可看出,交通通讯设施较差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仅不利于本地经济水平的提高,也阻碍了外商来本地区投资。所以,加大对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普及国际互联网,改善道路状况,增强与外界的交流联系。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科技创新

劳动者素质,以及一个城市的科技发张水平,也作为外商是否投资的一个影响因素。劳动者素质高,则会产生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吸引一些高新技术方面的外商来此地投资。所以,建立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增加成人学习机会等都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对外商投资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河北省还要大力促进高精尖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把协会的作用落到实处,真正使人才有的放矢。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河北省外商投资环境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尽管河北正努力完善外商投资环境,但是还是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所以我们应从河北省得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河北省在外商投资环境方面的问题,使更多的外商来我省投资,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真正提高人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河北统计局.河北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哈明虎,白云超,张会敏.河北省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6.

篇7

独联体(CIS)的电力工业建立在前苏联时期形成的发展势头上,其支柱是互联电网,用来构成一个功能强大、有效运行的联合电力系统。前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国家电力行业发生的最主要变化与经济管理独立机构的浮现以及该行业管理失控和私有化(导致电力设施的业主为数众多)有关。

哈萨克斯坦属中高收入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仅次于俄罗斯的独联体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独联体内发展最快的国家。为全球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本文针对哈萨克斯坦的电力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投资情况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电力生产情况

哈电力生产主要分为北部区、西部区和南部区。北部区占全国发电量的79.2%,西部地区占10.8%,南部地区占10%。北部地区发电量大是因为煤炭储量丰富,可作为矿山冶金综合体工业企业发电的主要原料,为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在哈电力系统中火电占据着优势地位,其中,煤炭发电占75%,天然气发电占10.1%,重油发电占4.9%,水电只占很小部分。基于哈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和在电力生产中使用廉价的煤炭资源可为居民提供较低的电价,根据哈政府2014年的发电量计划,中期内煤炭发电站在整个电力生产中仍将占有很高比例。2000-2011年哈发电量不断增加,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1.6倍,国内生产总值同期增长了8.4倍。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哈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与2008年相比,2009年哈工业生产下降,造成用电量减少,发电量下降了2%。

2009年,哈共进口电力19.4亿度,金额8030万元;出口电力21.6亿度,金额4070万元。主要出口国为俄罗斯(占96%)和塔吉克斯坦(占4%);主要进口国为吉尔吉斯斯坦(50.4%0、俄罗斯(38.1%)。

截至2011年,哈统一电力系统拥有40个各种所有制的发电组织,其中包括70个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94百瓦,可用容量1.53百瓦。最大的电力生产公司为“萨姆鲁克能源”公司,其发电站占全国总装机量的28%。2011年6月,哈“萨姆鲁克-卡泽纳”国家福利基金会将“埃基巴图斯”1号电站50%的股份交由“萨姆鲁克能源”公司委托管理,从而使该公司的发电能力由3670.9兆瓦增加到7670.9兆瓦,占哈统一电力系统总装机容量的近40%,2011年12月9日竣工的马伊纳克水电站入网后这一比例将提高到50%。

哈统一电力系统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电力系统并网,为开展国家间电力贸易创造了条件。

二、哈萨克斯坦电力消费情况

就用电量来说,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最大,这里集中了大型的冶金企业,其次是西部地区,第三位是南部地区。目前的用电大户仍然是工业,占70%,居民和市政用电量大幅增加,占17%之多,主要是因为市政建设迅速发展,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名义货币收入的增加是居民和市政用电量增加的根本因素。与1990年全年相比,农村地区的用电量大幅降低,其原因是大规模的农庄数量减少、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下降等。

哈西部和南部为电力短缺地区,电力紧张状况通过北部地区的送电和从中亚共同电网(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国家电网)进口电力等得到部分缓解,而北部地区电力供大于求,除向南部供电外,还向俄罗斯出口电力。

三、哈萨克斯坦电力发展规划

哈萨克斯坦的未来发展发展规划:鼓励电力产业投资,加大对现有发电设备的现代化改造力度,不断增加新发电能力。确定电力开发项目时,首先考虑南部和西部的电力需求。在电力生产构成中,把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水电开发),作为优先发展方向,不断增加“清洁”能源在电力生产构成中的比例,并开始核电、风电的可行性论证和试验开发。

计划投产的电站包括:马伊纳克水电站、乌拉尔斯克燃气轮机发电站、巴尔喀什热电站第一批机组;现有电站改造:恢复埃基巴斯图兹1号燃气轮机发电站8号发电机组、恢复阿克苏燃气轮机发电站2号发电机组、沙尔达林水电站现代化改造。根据哈国工业与新技术部正式公布的2011-2015年电力达产战略方案,2015年哈萨克斯坦的发电量到计划增加到1035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的用电比例增加到1.54%。

篇8

一、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概况分析

(一)发展概况分析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市新北区)于1992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规划用地面积5.63平方公里。2002年4月,在新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常州市新北区,地域面积扩大至439.16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努力,常州国家高新区不仅建成了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而且创造了规范的法制环境,区内重点发展动漫创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二)引资概况分析

常州高新区自建区以来,一直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批国际著名大企业,大公司相继落户如日本的小松、美国德州仪器、通用、意大利雷迪斯、韩国现代等。到2007年7月底,全区私营企业户数增至8455家,个体工商户增至13784户,从企业的经济类型看,内资企业是高新区企业的主体,而民营企业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横向比较来看,常州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实绩,一直在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之后,无论从引资规模还是引资质量及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都远远不如苏州和无锡。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首要条件,招商引资要有大的突破,就必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不仅要注重硬环境建设,更要注重软环境的改善。常州高新区要想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必须在投资环境上大下功夫。

二、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投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地域为投资这种经济活动所提供的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是指投资活动正常进行的外部物质条件, 软环境指投资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各种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

(一)常州高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分析

常州高新区位于常州城北,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距上海160公里,西距南京110公里,与外界交通十分便利,成为引资的优良基础条件;常州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较高,为高新区的投资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常州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地貌单元属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总体地势平坦,自然环境优越,四季气候宜人,这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常州现拥有11所全日制院校,5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185家各类科研院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培育各类熟练劳动力、知识密集型人才的前提条件,而丰富的科技与人力资源对于外商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常州的物流成本比较低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理由。

高新区的软环境也同样具备优越的条件,近几年区政府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一系列引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如对入驻的高科技企业设立“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等。常州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是吸引企业投资的一个有利因素。此外,常州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生活环境舒适便利,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宜居的条件。

(二)常州高新区投资环境的劣势分析

常州高新区虽然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得到来常投资者的认同和赞赏,但与上海、苏州、无锡等周边临近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

1. 硬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

(1)区位

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常州的区位条件与周边城市相比已趋于弱势了,常州口岸条件是沿江8市中最差的一个,对外开放深受制约,至今还没有跨江快速通道,苏中、苏北资源、市场的分享度低;较苏锡两市离上海远,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条件差,全市内通向各市、区、镇的骨干通道容量与质量都不够,城市快速发展的内聚力无法发挥。

(2)高技术人才缺乏和科技竞争力不强

常州的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在全国都比较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为制造业提供了许多训练有速的技术工人,但是他们培养的高技术人才并不多,教育机构体制也并不完善。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20万人,其中科技人员仅占4.4%,而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人员仅占0.7%即约有1400人,其中从事R&D的仅占0.2%,不超过300人。这就使高新区内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高新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

高新区与周边的苏州、无锡、南京相比,在城市建设的规划手笔上、投入力度上、整体效应上都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不是区位不好,而是对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较落后。尤其是对外基础设施上,虽然有机场,但不是口岸,更不是干线机场,在支线机场中的排位也在下降;虽然有深水港,也有口岸,但万吨级码头少,吞吐量小,形不成枢纽。

(4)生态环境

高新区招商原来以乡镇为主,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各自为政,互相拼抢,乃至压低地价,造成许多项目占地多、产业档次不高、地块分割、布局不合理、治污设施跟不上。水污染、大气污染、市容市貌仍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比如三井河、民营园内河流、小运河等高新区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区内部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不到四类水质要求。

2.软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

(1)政府政策法规不完善,办事效率差

常州行政效率并不是很理想,普遍存在重贯彻轻效率的行政作风,从行政手段上讲,常常在手续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上做文章,结果使常州的行政手续远比苏锡两市复杂,导致行政成本大增,变相收费以及把行政成本转移到企业头上的做法,增加了企业负担,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常州发展的积极性。

(2)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现阶段,高新区内仍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区内服务贸易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现代服务业的滞后,特别是生产性的服务业滞后,技术研究与开发、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专业咨询等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企业整体效率和隐性成本的调整空间形成一定制约。

(3)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目前,常州高新区内投融资功能还相对滞后,融资渠道狭窄。在政府融资并吸纳社会多元化投资方面与其他先进高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多数企业主要融资的渠道仍然是银行信贷,虽然目前常州高新区内有各大银行,如中行、建行、工商行、农行、交行等派驻的支行,但是其资金介入状况并不明显。其次高新区内风险投资机制也不完善,风险投资主体单一,民间机构较少,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无法实现良性循环。

(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产业聚群机制尚未建立

常州发展高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不足,外来增量也不够,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常州高新区的经济还是传统的“三驾马车”——即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支撑经济,短期内创造增加值的能力要低于苏州的外资企业。高新区内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咨询服务相当缺乏,更缺乏足够的风险投资企业聚集在高新区内。

三、改善常州高新区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硬环境的对策建议

第一,常州应从战略上全面和上海接轨,不遗余力地承接和放大上海的辐射,加快与上海的有序联动、优势互补,主动接受上海部分产业的嫁接和转移,要抓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论证或立项的机遇,努力构筑常州与上海之间的高速通道,缩小和缩短时空距离,挤进以上海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圈,为常州未来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平台。

第二,高新区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要尽快建立健全环保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工业水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快房屋拆迁、土地平整、标准厂房的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第三,常州高新区必须确立以经济为中心的人才观,广揽人才,同时要重视本土教育,要加强本地高校的建设,结合市场需求,培养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二)改善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一个地区政府的权威性和政策的健全是招商引资的首要条件,政府要在已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特点,研究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文件,造就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应该简化行政管理程序,使投资者增强政策稳定感和对当地政府诚信度的信心。

第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使风险资本有退出机制。高投入、高风险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新区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保险会计等中介商务服务机构的同时,也必须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解决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问题。

第三,在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上力求突破。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以发展生产业为突破口,优化调整服务业结构,逐步提高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份额;加快发展以码头仓储、保税物流、配送联运、商务贸易为主的生产业;进一步加大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招商力度,切实抓好恐龙园综合设施改造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010-02

1 投资环境的理论评述

对投资环境的专门研究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当时区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逐步加强,国际投资蓬勃发展起来,随之出现了与国际投资活动紧密相关的投资环境分析及评价问题。20世纪60年代后,一批有代表性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产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并促成投资环境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完善,现有投资环境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三个部分(见下表)。

从投资环境的理论进展看,研究重点一直放在投资环境的评价理论上,对基础理论和优化理论的研究很不成熟,其发展也主要依附于评价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水平上。尤其是投资环境基础理论的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投资环境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第一,对投资环境研究中投资方与受资方投资效益目标追求的偏差认识不足。传统的投资环境研究站在投资方的立场,许多投资环境的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投资环境研究在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研究角度更倾向于受资方,许多评价也有失偏颇,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投资环境优化对策,实际引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既从投资方又从受资方目标追求的协调性出发,对投资环境的研究才更为全面和客观。

第二,对投资环境在投资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够全面。从诸多投资环境定义看,投资环境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何影响资本的获利和减少投资风险上。如“投资环境是能够促使产业资本增值的一系列要素生产条件的有机集合”,“资本的投向取决于影响资本获利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物质等条件。这些条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就形成投资环境。”这些论述需进一步商榷。投资环境从外部条件制约上固然对投资者的获利状况具有重要影响,但对投资行为(如投资的区位选择、规模选择、技术选择等)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并需特别注意的。例如,甲、乙两个地区,甲地区资本丰富,并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良好的生产协作配套条件,更宜于吸引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乙地区劳动力廉价且丰富,但技术、资本缺乏,市场发育不完善,可能更宜于引进促进就业型的外资项目。外资流入各地区的规模可能并无太大差异,但各地区引进外资的类型和结构却有很大不同。在两个不同地区吸引的投资所获收益率几乎相等的情况下,投资行为特征也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投资环境研究不应局限于对投资获利的影响上,还应扩展到对具体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上。

第三,传统的投资环境分类与要素分析不利于对各种投资行为特征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也无助于对引进投资的结构和质量作出区分和选择。学术界一般把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这是基于投资环境要素的可变程度及其对投资的吸纳效应而进行的划分,它忽视了与引进投资项目的规模大小、技术水平乃至产业性质相关联的要素划分,反映不出各种要素对不同性质的外来投资的影响。另外一种较流行的分类是按区域的空间尺度大小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投资环境,各类要素依次层层细分,最后一层要素作为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这种划分也存在同样弊端,分类的目标导向不够明确,无法对引进投资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分和选择。因此,很有必要对投资环境要素划分进行相应的改进。

第四,投资运行对投资环境的反向调节作用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投资环境在影响投资活动的同时,投资又通过对受资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输入而影响和改变着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状况,投资对投资环境的反向调节应成为投资环境内涵的重要内容。

2 投资环境的理论选择――投资环境四维分析

在引进外来投资的过程中,某受资地区投资环境四维分析图如下。

投资方(外商)与受资方的投资效益目标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对投资环境施以约束。投资方的投资效益目标主要指追求满意的投资收益率。包括市场占领、原材料和低廉丰富的劳动力的利用、自然资源开采等;其他目标如全球领导、政治支配、分散风险及个人愿望的实现。受资方的投资效益目标包括弥补资金缺口、促进就业、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才培养、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双方目标相互约束,既有协调也有矛盾,投资环境则看做是双方目标协调的媒介物。外商利用受资区投资环境促使资本增值及其他目标的实现,受资方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双方协调之处越多,就越有助于受资方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使双方利益的互补。若双方目标分歧越大,就越不能有效形成促进双方利益结合最大化的投资环境。这种情况下,受资方改善投资环境并不意味着双方共同利益的更多实现,投资环境优化的政策措施若不切合实际,这种投资环境改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投资环境与外来投资行为及投资获利的关系密切。投资环境包括一般性和特质性条件。前者也称为基础性条件或非特质条件,是与投资项目性质无关或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投资环境要素,对外资的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配置无明显的选择和导向作用,只能从总体上决定外资可以流入的数量多少,无法影响外资项目的性质特征和行为选择。如一般的社会文化、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法制的完备程度、经济的稳定性等;特质性条件是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能对外资的规模和技术选择及产业导向产生直接重要影响的投资环境要素,决定引进外资项目的基本性质,使受资地区产生较为强烈的项目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正是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资引进质量的内在依据。常见的特质性要素如特定外资项目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生产协作配套水平、特殊的经营资源和专业人才、同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结构、独特的自然和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所以,投资环境对外来投资行为及投资获利的因素影响可包含两方面:一是一般性条件对受资地区吸引外资数量多少的影响;二是特质性条件对不同类型外资行为选择的影响。两种影响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备良好的一般性条件是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前提,但并不必然取得理想的引资效果,这要受特质条件优劣状况的影响。如果某地区一般性条件并不优越和突出(达到吸引外资的能力),但特质性条件的优势显著,会吸引适于这种特质性条件的外资大量流入,反过来促使一般性条件的改善,形成两种条件相互改善、两种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因此,对于某地区而言,投资环境优化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一般性条件优化、特质性条件优化和综合优化。如果是一般性条件很不理想,尽管特质性条件优势明显,仍不能有效引资,就应采取第一种优化形式;若是特质性条件太差,阻碍外资的正常流入,可采取第二种优化形式;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是综合优化,因为两种优化形式并不截然分开,而是有机联系且相互牵制,仅存在优化的侧重点不同。

此外,外来投资行为及投资获利对投资环境具有明显的反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外资流入过程中,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的输入促使受资地区的区域经济水平、结构和社会状况发生变化,推动投资环境的良性发展;也可能由于外资带来的市场垄断、产业劣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引起受资地区投资环境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先期流入的外资能稳定地获取满意的投资收益率,引来众多外商的青睐,表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质量高;反之,投资收益率低甚至投资失败,会引起后续投资者的迟疑,甚至不再考虑到该地投资,表明该地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下降。受资方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须全面和动态地看待投资运行给当地投资环境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受资方对投资环境的评价与优化可改变投资环境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营造适于外商经营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评价包括一般性条件评价和特质性条件评价,前者主要是找出制约外资流入的因素并指出优化方向,后者是根据不同性质外资的基本特征,选择那些适于当地特质性条件的外资项目并将之引入恰当的产业部门。这些评价工作必须结合投资对当地投资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评价结果分析后,就可采取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外资。

参考文献:

[1] 郭信昌.投资环境分析、评价、优化[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篇10

近年,辽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资快速增加。现在,辽宁经济已经具备了更大的发展条件,而要认识和评价辽宁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者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它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对辽宁投资环境的客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科学、客观、准确的衡量辽宁投资环境的状况,根据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全面性、简洁性、可比性以及可操作行原则,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筛选,选择以下四类9个指标:(1)反映地区经济实力的指标:X1地区生产总值(GDP);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居民的富裕程度,在此主要是为了弥补GDP指标的不足和缺陷,以便客观正确的评估;X3居民消费水平,反映一个地区的人民的需求情况;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规模;X5进出口商品总额,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2)反映地区基础设施的指标:X6地区邮电业务总量,反映了地区的邮政通信业的建设和完善情况;(3)反映地区社会环境的指标:X7每十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4)反映地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指标:X8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由于辽宁是我国老工业所在地,工业比重较高,为了反映该地区的工业情况,选取了该指标;X9城市工业原材料产量,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原材料工业多年来一直是其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它反映了该地区所具有的优势资源. 有研究表明,影响外商投资的关键因素是地区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高素质人才。

二、对各城市投资环境的方法研究和评价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方法,主要是对原始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解因子载荷矩阵,判断是否具有相关性,对影响辽宁各城市的投资环境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KMO抽样适度测定值达到0.718,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这些说明选择的指标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对影响辽宁投资环境的指标提取了能解释原始变量85%以上信息的公共因子,可以很好的代表原始变量来分析辽宁各地区的投资环境情况。然后,将各公共因子得分进加权汇总,利用回归法估计的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各公共因子的得分。最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5.0计算出辽宁各城市在2007年各公共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排序。

三、结论分析与对策

1.结论分析

通过对辽宁各城市的投资环境评价,并根据综合因子得分情况,可以将14个城市分为4类,第一类,F>1,大连、沈阳,这类城市为省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力和环境资源都具有优势和很好的投资环境;第二类,0

2.优化辽宁省各城市投资环境的对策

(1)推进城市投资环境创新,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已超过石化行业成为辽宁省第一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合理选择优势区位,深化改革、进行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此外,辽宁各城市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行业。

(2)积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辽宁城市的空气质量一度很成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不少城市一度成为北方煤烟型城市的污染典型。对此应该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化、污染物再利用化、资源使用最小化、废物产生减量化、生产过程无害化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体系。同时, 加速治理河流水系, 科学进行城市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布局,增建城市功能区域绿化隔离体系,特别是鞍山、阜新、抚顺、本溪等矿产资源型城市要建设绿化隔离带,以解决工业区与商业区、居住区、文教区交错布局的结构性问题。

(3)关注民生,突出城市的个性文明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一个地区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因此,应该积极提高人才素质、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百姓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优惠。同时,逐步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突出自己的个性文明、文化。

(4)整体规划,城市间互惠互利

辽宁省各城市大力发展旅游项目以及正在进行的沈阳于其周边城市“经济同城”项目,城市之间资源共享,互相拉动产业经济的提高,来达到经济上的“同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