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会学专业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1 10:34: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学专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会学专业

篇1

1、社会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社会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2、该专业研究对象范围广泛,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经验研究、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社会活动的知识体系,寻求或改善人类幸福与社会福利为目标。

3、学生毕业后能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智库机构、党政机关、企业及事业单位、传媒机构、专业调查及数据分析机构、社会组织与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理论研究、政策设计与评估、社会/市场调查、文化传播、统计分析、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引言

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大陆经历了迅速扩张。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社会学恢复较早的高等院校,以其优势的师资、教学、教材等,影响乃至指导了国内社会学专业教学实践。然而,这些研究型院校的社会学人才培养偏好理论,注重西方社会学派的引入,沉醉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搬用。其教学体系突出了研究型能力,忽略了应用型能力培养。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是一项有待完成的教学任务,而且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重要途径。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社会调查: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形式

社会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依据这一目标,社会学实践教学应充分考虑社会学学科特性,确定适当的社会实践方式与实践内容,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据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反馈及社会需求调查,社会学专业应用型技能大致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技能”、“社会现象研究技能”、“个人综合素质”等,所占比例如下:社会调查方法训练,29%;社会现象综合研究,23%;个人综合素质训练,19%;社会政策分析,14%;基础理论研究,9%。

毕业生的反馈和社会需求调查显示了对社会学专业社会调查技能的浓厚兴趣和应用前景。社会调查锻炼了学生专业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术语表达能力,加强了探知社会事实的能力,从而夯实了专业基础。社会调查锻炼了学生专业的创新能力,回应社会转型的重要命题。同时,社会调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和协作能力,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现有专业实践教学包含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形式。教学研究型院校的社会学实践教学可以将实证调查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方式,以将学生的理论与方法论经由实践加以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进行比较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科研素质。

三、现有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

注重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学学科的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目前许多教学研究型高校积极主动地整合资源,加强国内外交流、校企合作,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和机会,实践教学状况将逐渐好转。但就目前教学研究型高校社会学专业的情况来看,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调查实践观念朴素

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师生普遍存在朴素的实践教学观念,认为实践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技术的课程。这种观念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没有完整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没有认识到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应职业岗位群的应用型能力。

这种观念反应到实践教学中,体现为社会调查的学科化倾向,将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转换成了理论教学,讲授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具体操作程序。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只掌握了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环节和基本形式,但难以在实践上具体操作具体问题的应用分析。

(二)实践教学机会较匮乏

根据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要求,开设社会学专业的院系通常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工作。此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也组织策划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这些实践基地和活动对于非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重要的帮助。但就社会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调查,只是最低水平的社会调查活动,很难达到专业化的素养和水平。因此,社会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阶段社会调查实践存在机会较少,实践程度较浅,应用调查方法较弱的问题。

(三)社会调查安排程序化

实践教学课程的持续时间较长,分为教师学校内外教学和学生自寻实践两大部分。教师学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主要指涉及技能训练的社会调查,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持续七周集中实施。

单次较长的实践教学容易滋生懈怠和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调查实践的精力投入。这段时间学生将考虑毕业去向,考研、找工作,易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且是学生和职业岗位使用技能而非进行培养的阶段,影响实践教学的进展和技能训练的质量。

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按照选定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工具、实施调查工作、编录调查资料、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的程式展开。程序严谨,但社会调查实践本身缺乏灵活操作,因为时间限定,程序环节一旦出漏,极易导致无果而终。

(四)实践教学主体被教学

社会调查是社会学专业实践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助学为辅。在低年级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表现为社会调查的无意识或低意识。在现有的社会调查实践中,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受到压制,缺乏有效自觉、主动地进行调查实践学习。因此,涉及社会调查的课题选定、方案设计、工具选取、调查实施等环节,学生表现出“填鸭式”操作实践,主动性较差。

如何在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社会调查,让学生尝到实践教学的乐趣,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是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社会调查考核绩效低

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能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目前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考核是以学生实践单位给予的评价、学生调查实践日志、调查实践总结和教师观察为依据,尚未充分发挥考核的实践效果。

实践教学考核绩效较低主要在于: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环节模糊,缺乏标准化依据,导致实践教学考核不够充分;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尚有难以操作性的飞地;社会调查实践缺乏考核学生掌握调查技能的最终成果等原因,需要进行考核创新。

四、以创新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需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以前实践教学的不足,创新实践教学的观念,完善实践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其他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和借鉴其他专业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顺社会调查实践观念

社会调查实践作为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紧跟社会转型,着眼时代内容,不断进行创新。

实践教学首要理顺观念认识。通过各种途径,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全面提高社会学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需充分认识到,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践教学是成为拥有社会调查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是面临职业岗位必不可少的保证。

(二)增加社会调查实践机会

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突出社会调查实践。针对本科阶段社会调查机会较少,实践程度较浅,应用调查方法较弱的问题,需密切关注转型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命题,千方百计的增加社会调查实践机会。

同时,更新社会调查的技术手段。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社会调查实践信息化,开展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等调查手段,充分利用STATA、SPSS、访谈专家等软件,使社会调查的技术手段更新,多渠道开展实践教学。

(三)灵活安排社会调查实践

实践教学安排需根据理论研习和现实需要灵活分配时间。单次较长的社会调查实践可以做出原则范围内的调整,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作更合理的时间与进度规划。针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设想是,将系统社会调查实践的部分内容分散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中,以减少社会调查实践与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的时间冲突。

社会调查实践的流程,因为部分内容的前移和更为充分的选题准备、方法选取和使用,可以做出更为合理的调适。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合理的指导,允许失败的时间和反复中掌握应用型技能的可能,使实践教学环环相扣,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真正成为有机整体。

(四)激发社会调查主体动力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责任感、紧迫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育方法。同时,社会调查实践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尝到实践教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调查,大胆进行各种创新。

根据专业特性,社会调查主要从社会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深化、社会问题研究、市场调查研究、选题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社会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教学,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地结合。社会调查实践可由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小组,选择相关主题持续的追踪调查实践。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担任课题负责人、自主撰写研究方案、自主搜集资料、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得到综合训练,在实践的过程中去培养应用型能力。

(五)改革社会调查考核形成

社会调查实践的考核形式可以进行创新。在实证研究中,各个研究环节的质量都会影响整体研究成效,因而,对成绩的考核与评审应建立于社会调查的各环节中,而且还应将考核与评审方法标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成绩考核评审制度才有效和科学。

篇3

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决不能离开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在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务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根据我们对A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在被调查的114名社会学专业学生中,有95名学生(占84.1%)认为社会学课堂教学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有76名学生(67.3%)认为学校没有开设与社会学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有93名学生(占82.3%)认为社会学专业教学的不足包括缺乏实践教学;有105名学生(占92.9%)认为需要增加社会学相关的实践课程。此外,在有限开展的社会学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方式中,学生们参与的大多是诸如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学术报告等拓展理论知识面的活动,而提升社会学专业技能层面的内容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却参与甚少。调查资料显示,实践类课程在社会学专业中课程设置还没有得到重视,实践教学在社会学专业中的开展还不到位,对社会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在社会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已成为迫切需要。

二、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辨析

搞清楚实践教学的内涵是社会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学术界关于实践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侧重从实践指导思想、实践教学过程或实践主体等方面进行定义。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然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或者以后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也必须以他们所掌握的系统的理性知识为基础,而不是片段、零碎的感性知识。由于理论与实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践教学中更不能截然将两者分开,或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社会学是一门有着丰富理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实践活动都是没有深度没有内涵的浅层次东西,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或者校验理论的合理性。

有的学者侧重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性、应用性,把实践概念窄化为“技术、生产”。“所谓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境,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样的“实践教学”便成为一门实用技术,成为理论的技术转化,使教学工艺流程化……教学活动就变成了机械的、程序化的活动,而缺乏生命的韵律和色彩。社会学专业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这种实践能力不能简单等同于技能型的操作,而是主体带有能动性、创造性、创新性的活动。有的学者将学校、老师等视为主要行动者,而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学习接受对象。认为“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验能力为目的的多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在实践教学中学校、教师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将学生视为整个学习过程中消极的被动接受者,而由学校或者老师全权规定学生的实践过程也并不是高效的教学方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的机械积累,而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因此,在社会学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实践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不能够过于依赖老师以及夸大教师的作用,而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附属物。

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脱离理论的基础性指导,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过于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化为操作性的技能传授,而是兼顾理论基础、实践主体、师生作用等。除此之外,这些定义对实践教学的关键词“实践”理解不够全面,将实践教学窄化理解为学生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然而实际上,实践并不完全局限为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社会实践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见,实践应包括“主体-客体”实践以及“主体-主体”实践,即包含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与多极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交往实践,是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因此,实践教学除了包括学生主体对实践客体的改造、作用,还包括师生多极主体之间双向互动、建构的交往实践。而实践教学并非只有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才是实践教学,在课堂内,师生之间只要形成有效的互动交往实践同样也应被认为是实践教学。在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理解,实践教学是指学生主体在教师引领下应用专业知识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及师生主体在课堂内所进行的交往互动实践的学习过程。我们认为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义是在实践教学定义的基础上,依社会学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需求的具体化。因社会学研究方法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是“理论-经验事实-理论”的循环,故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前提下进行,在学生已形成合理社会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教师引领学生为主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社会实践,并配合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师生多极主体之间有效的互动实践的教学活动。

三、高校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类型选择

根据社会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实践教学开展的地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适合选择认知学徒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两种类型(下文提及这两类型时省略社会学专业几字)。这两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具体包括有教学实践主体、教学实践方法以及教学实践对象等内容。

(一)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方式是实践教学中普遍认可、使用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显示,社会学专业学生多偏好由专业教师指导着开展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查问卷设有一道开放题借以调查学生对社会学实践教学开展的想法,在所有接受调查的114名社会学专业学生中,59.3%的学生给予了具体的建议,其中76.1%的学生明确提出社会学实践教学应由校院系或教师组织引领参与各类课题、项目或实践。可见学生对于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视程度,这正是实践教学模式的另一种类型,即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认知学徒制首先是一种学习模式,它源于以下理念,即认知工具的获得方式与学徒学艺的方式相同……认知学徒制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正式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的结合,通过让学习者在真实的领域活动中获得、开发和运用认知工具去支持学习。

认知学徒式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正如KerkaSandra指出,“关于人们在工作场所怎样学习的研究表明,这样的学习(指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是建构性的、情境性的,常通过认知学徒制发生。”在认知学徒式的实践教学类型下,社会学专业教学实践主体为学生本人;教学实践方法为参与社会学相关的项目、课题、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实践对象则为某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在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中,教师起着指导、引导及示范作用,但学习者自身有强烈的目的和动机,通过参与实践,他们形成了对整个事业的看法。社会学专业中的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动手性,主张教师和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突出学生是社会学实践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扮演的则是辅的角色。当然,认知学徒制不应当和商业学徒制一样,相反,在两种实践共同体之间应有不断的相互作用,这样实习生或学徒就有机会批判性地反思他或她在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在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中,学生不是消极的客体,而是实践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二)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在传统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中,往往狭隘地将实践教学局限为学生主体改造并作用于实践客体的实践过程。人们习惯上认为只有走出教室的实践活动才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似乎实践教学需要抛开课堂才实至名归。然而根据上文已述,实践教学包括了学生主体对实践客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多极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活动。若在社会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式实践,而非教师“个人表演”式教学,这样形式的社会学“课堂式”教学也可被视为社会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类型。因此,学生教师多极主体之间有效的对话、交流、互动就是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的实质以及将其归纳为社会学实践教学类型的原因。事实上,据我们对“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调查发现,在114名被调查对象中,有42名学生(占36.8%)认为师生互动少、有32名学生(占28.1%)认为任课老师教学照本宣科等。显然,无论是师生互动少、照本宣科以及教学手段单一等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现在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缺少师生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因此,开展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既是解决这一不足的重要策略,也是对传统实践教学唯实践论的反驳。在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中,实践主体并非单一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既是实践主体又是对方的实践对象;教学实践方法主要是交流对话;教学实践形式通常是课堂互动式或讨论式教学、专题讲座、小型研讨式座谈会等。

要实现交往实践,各主体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而不是一方主体对另一方的控制。传统上的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毋宁说教师才是实践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毫不夸张地描述道,“有许多情况,这种情况太多了,未成熟的人的活动只是被利用来获得有用的习惯。他像动物一样受训练,而不像一个人那样受教育。”显然,这样的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交流、交往。而师生互动式的实践教学与传统社会学课堂教学区别在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实现的探讨、对话及交流,是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其中,课堂讨论则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师生互动方式。“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们就会对课堂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避免了机械地背书本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样,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交朋友,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优化师生关系,显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兴趣。”依托于交往实践下的社会学专业教学,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其自身的创造性、潜在性才能得到更大更自由的发掘。

同时教学方式由独白式的教学变为对话式的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便得到了共同成长。马丁•布伯极好地诠释了这种实践教学所呈现出的状态,“关系是相互的。我的‘你’作用我,正如我影响他。我的学生铸造我……孩童、动物授予我们何等高深的教育!”在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课堂上构筑起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不仅可以克服单向传授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单调、沉闷,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兴趣,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反馈的多循环教授方式。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与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作为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两种类型,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中,实践主体都是学生,即使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中教师学生都是主体,但是其实践教学这是两类型实践教学实施的主方向。通过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以增加学生的调查能力与动手能力,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开展主要基于认知式学徒教学与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两种类型进行。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为社会提供更高素质且应用型人才,其具体操作可参考柯林斯(AllanCollins)在美国西北大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学术前沿与学术动态的关注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或思路,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具体问题的调查研究;也可以依托教师的课题或者项目等,组织学生参与到课题的调查研究中来。我们的调查显示,有40.4%的学生认为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应依托教师的部分课题。之后,教师和学生定期会面进行交流,教师向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或给予阶段性指导,学生则汇报阶段性成果,最后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的角色类似研究顾问。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的效果,柯林斯建议小班化处理,“学徒制,不管它是不是认知学徒制,都要求有较小的师生比,这样更容易进行教学……学习也会更深刻。”

因此,在社会学实践教学具体实施中,师生比例需要得到控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某固定项目、课题,通过学生自身积极主动运用学习资源,并进行自主探索,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对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认知学徒式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学校院系的作用,调查中62.2%的学生对院系组织参观、实践调查或建立实践基地等比较偏好,这些组织单位也应向学生提供更多与相关的实践机会、岗位等。当然,社会学专业还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学徒式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对社会学理论的应用,进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此次调查显示,51%的学生认为实践中只有个别社会学知识有用,甚至有9%的学生认为社会学理论完全不能应用于实践中。通过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让学生能够学会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对于社会学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实现社会学专业课堂上充分的师生互动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在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中添加社会热点问题是开展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著名学者约翰•杜威指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发其思考讨论的热情。我们的调查显示,有31.8%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中应添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社会学学科知识发展抑或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加强方面来看,教学内容中添加社会热点问题无疑对于推进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是有益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的课堂中来。本次调查显示,有71名学生(占62.3%)认为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据此可知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期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此,在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外,还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手段、辩论式教学手段等以丰富课堂。此外,社会学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还需要注意考核形式的运用以及理论基础的教学。社会学教学改革也包括对考核形式的改革,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除了课堂教学中的试卷考试以外,还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能力、在社会实践以及课题调研中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等。传统社会学教学考核中非常强调卷面成绩,这点虽然利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但却易于让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习惯。我们的调查显示,81.3%的学生认为当前社会学专业课期末考核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专业素质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14.3%的学生甚至认为完全不能反映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社会学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应结合多种形式而不是单纯依赖卷面成绩,突出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社会学知识的综合性能力考察。

不论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之开展,都根基于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倘若学生在社会学理论知识方面完全空白,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无法就社会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讨论、对话。只有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社会学理论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频繁互动才有可能产生,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也才能真正实施。同样,学生完全没有社会学专业理论基础下,即使学生仍可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但是他们学会的只是研究方法,在更大程度上来说是被动接受,而难以达到认知和理解程度。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学生也更偏好在稍有社会学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实践教学,86.6%的学生认为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在大二至大三这段时期开设。因此,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应针对已接受了一段时期的专业理论训练的学生群体。

篇4

(二)被动学学生要摒弃中学时代在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被动的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很多大学生无法完成这一转变,沿用过去被动的学习方式,直接对学科知识的学习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被动学习造成大学生观念、知识陈旧,不具有独立学习、钻研的能力,更有甚者会造成厌恶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很差。社会学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前两个学年大多都学习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枯燥、体系庞大、教学互动性较差,是学生认为最枯燥的、最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课程,学生无法通过课堂的体验来达到主动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消极的学习方式反过来使学生对课程更不感兴趣,就出现了逃课之类的消极情绪,更加无法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社会学专业大学生的课堂体验就一直处于消极状态,学习方式只能维持在浅层的层面而无法达到深层的学习方式。

(三)学习效果欠佳浮躁情绪盛行、对基础课程的不重视,会直接造成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在大学后期的社会实习中理论与实践的不协调,甚至是失败。笔者在带领大三学生进行社区实习时,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平时的理论学习经常逃课,到了实习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与社区的工作人员打交道。平时眼高手低、自认为课本上的知识没有指导作用,但是到了真正实践的时候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没有理论知识的基础学习,怎么会有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二、解决对策

社会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没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无从谈起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形成良好有效的具有社会学专业特色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首先要确立的就是积极的学习态度。消极的学习态度、浮躁的情绪只会成为正确学习方式形成的阻碍。学生进入大学,高中时促使自己努力的短期目标已经完成,所以大一新生就面临着重新确定奋斗目标的重要问题。在校的前两学年,既是大学生潜心学习理论知识的时期,也是在专业的学习中寻找自己重新定位的时期。积极奋进的学习目标,会形成促进大学生学习的内化力量,促进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培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也是促进积极学习态度形成的因素之一。不少新生入校就开始担心就业情况,认为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如其他热门专业,还有很多同学是因为高考志愿被调剂了才进入社会学专业,从一开始就对社会学的专业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如何激发大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学习兴趣,这是社会学专业在课程安排和教师讲授时需要刻意去培养的,特别是在新生刚入校阶段。

(二)建立适合大学课程讲授特点的具体学习方法大学的课堂教育重在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习能力。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学专业学生要尽快建立具体的学习方法。首先,课前主动预习,以便在课堂上能够跟上老师讲授的进度,避免产生听不懂的现象。其次,课上认真听课,紧跟老师讲授的思路,结合课前预习的情况,适当做一些课堂笔记。再次,课下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以免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对讲授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知识的掌握。

(三)主动学习与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不同,大学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大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而且光是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学习方法。任何老师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请教的对象。大学校园也应该为大学生的跨专业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功能,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其次,互联网也是巨大的资源库,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充分利用获取知识的渠道,主动掌握知识理论,打开自己的眼界,以存疑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

(四)合作学习现代社会,合作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要学会与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合作。目前最多的合作形式就是小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讨论、分组实地调查等等。社会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大多是进入社区的分组实习。不仅能培养大学生与社会打交道的本领,还能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的相处。这就要求小组中的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和责任,互相支持和配合、沟通,互相信任,有效解决出现的各种情况,最终完成合作目标。

(五)探究学习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理论知识与实地调查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实现,而实地调查大多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这就需要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获取信息与技能以期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60-02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现代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学是一门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学科,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整个社会的结构、功能、运行以及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内容既包含鲜明的理论性特点也非常强调其实证应用性。鉴于社会学本身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又突出强调实证的社会科学学科,因此严格说来,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不仅应该能够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解决一般社会问题,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下,诸多高校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与学”的静态模式中,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围绕学生的理论知传授,却忽视对于学生进行规范的社会学方法的训练,学生不能走出校园,主动得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和方法技能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够牢固地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又能很好地运用所学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是社会学专业教学组织和管理中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必须加快探索和建立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本文将主要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依据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目前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社会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就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构建,正确处理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厘清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发展机制。

二、实践教学中所主要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虽然早已经被得到认识和肯定,但结合目前安徽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社会学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目前社会学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目的不明确

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其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然而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全省社会学专业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除了毕业实习外,活动大多是不确定性的临时性任务,而且实践教学的覆盖面往往是仅仅涉及一部分同学,通常可能是协助专业老师进行科研课题或者是受政府部们的委托参与某种政府行为,如社区服务,人口经济普查,等等。此类的实践教学安排的随意性,时间及内容的不确定性,往往也模糊了实践教学的目的性

(二)系统性不强

实践教学环节,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一样,同样需要有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一个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一份可以进行操作的实施计划和一套便于监督管理的考评措施。正如同上面所叙述的由于很多实践教学的任务来源的临时性和短暂性,学生仅仅是参与相关活动的一部分,有时只是充当一些问卷调查员或者是资料录入员,也有可能是志愿服务者。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的训练明显是系统性不足。作为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对于活动的开展也就普遍出现了教学无计划、过程无监督、活动结束无总结、考核虚泛化的“三无一虚”现象,尤其是缺乏针对学生知识、技能、经验等训练的监督和总结。

(三)经费来源不足

同一些自然学科(如生物学、地理学等)相比,高校安排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教学往往都是存在着费用明显不足的现象。全省高校社会学专业专门安排实践教学经费的很少,部分高校仅仅是给学生报销部分的市内公交费用。社会学专业学生所进行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大多来源于横向或纵向的科研经费或者是参与某项政府行为所得到的一定补贴,但这些经费来源的不稳定性是不足以支撑系统性实践教学的长期化。经费不足问题可以说是制约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所薄弱的关键因素,许多如哲学、中文和历史等文科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同样甚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出现空白,或者采取一种相对灵活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践或者实习机会。

(四)教学实践基地的功能发挥不足,机制不活

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已成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但由于经费投入、基地管理和基地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的实际功能发挥受限。其主要原因为:实践基地的运作机制不活,现有的实际基地运行主要靠实践基地的行政管理,教学单位的参与不足;投入机制受限,囿于教学单位及实践基地财务制度的限制,教学单位对实践基地的投入尤其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到了实践基地的积极性;人力资源的动员机制不灵,针对教学单位而言,现有教师多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而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也需提高。

(五)目前缺少正式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大纲

据课题组调查和检索,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教材或指导用书尚是空白,安徽省内高校更是连非正式出版的实习指导手册都难以发现。因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制对于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力解决社会学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目的不明确和系统性不强的两个现存问题。

三、基于价值实现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设计要素分析

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设计主要从价值发现(Value:Find)、价值主张(Value:Proposition)、价值创造(Value:Creation)、价值配置(Value:Configuration)、价值管理(Value:Management)、价值实现(Value:Realization)等6个要素角度进行入手。[2]价值问题在社会科学的诸多问题中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整个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价值关系主要核心是学生,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整个价值关系派生出教学模式改革服务于学生的利益服务关系。同时这个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程也决定和制约着学生在教学中的受益和发展。同时价值实现的客观性决定在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客观性;价值实现的精确性决定着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精确性;价值实现的分类决定着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分类。

(一)价值发现

关于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发现是基于整个教学模式的计划目标,对整个社会专业教学模式方向进行定位,利用社会学所在院系的主要优势来设计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价值发现是建立在对学生、教师、硬件等资源有着充分认识,并能将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统一起来,整合资源的应用。价值发现主要立足于发现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深入分析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判断学生学习诉求、学习积极性、老师的教学需求、教学积极性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要让两者需求相互匹配,寻找两者需求的价值共同点。因此,院系必须持续不断地征求老师和学生需求建议,适时调整并设计教学模式,抓住并掌握实践教学改革的时机和机遇。

(二)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是社会学专业所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具体价值体现。具体教学模式要能给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出合理设计规划,从学生角度要有能提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规划,而教师的角度,要对教师能力的进修和上升有明确的规划。所以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的价值主张的阐释必须清楚、准确。如果价值主张表述得太繁琐,会使学生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的时候产生犹豫和困惑。同时价值主张必须理解学生和老师在实践教学时偏好和兴趣,整个专业在制定教学模式时价值主张的渗透力越强,就越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长期有效。

(三)价值创造

整个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大纲的设计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大纲也是价值创造的体现。实践教学模式是社会学专业创新的焦点,同时整个实践教学模式是专业、学生、教师这三者实现共赢局面的决定性来源。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与改革是整个社会学专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同时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验和试点,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进来,让老师和学生进一步加快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价值创造主要在于便捷性、低成本、学生老师参与性。此外,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有实验试点也有学生教师的反馈,使得实践教学模式缩短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沟通联系的距离。正如社会学调查研究里,理论付诸于实践调查,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来改进理论方法。

(四)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或是一整套指导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效率和激励价值创造的意识计量行为。运用于社会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改革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制定社会学实践教学注意事项或教学准则。同时沟通整个社会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生与老师,学校与社会,建立可信的实践教学网络,激励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好的建议和想法。同时提高整个社会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效率,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管理取决于改革的预期目标和计划。

(五)价值配置

价值配置是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资源和能力的有效配置、协同以及发展。价值配置涉及改革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涵盖了整个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流程。价值配置能有效整合实践教学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促进网络化价值创造活动。有效规划学生、教师在这个实践教学中应该履行义务。同时切合实践教学的学生、教师、专业、院系、社会共赢的价值网络体系。

(六)价值实现

通过在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设立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对学生和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估,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改革的依据。同时以此定期的修改教学大纲作为价值实现的形式。由于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理性的过程,务必要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同时广泛接纳有效建议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使得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价值最大实现。

四、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构建

(一)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价值管理的分析,在改革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在部分地区的农村和城市建立专门的实践基地,建立时效性的校内与实习基地的沟通网络,同时加强对信息沟通网络的管理。同时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纳反馈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教学和管理问题,从而让实践教学模式在实习基地建设管理中得到逐步的改善。同时在实习基地建设以前要明确整个教学模式的目标和计划。

(二)人力资源(师资)的开发和学生培养方案的规划

向教师和学生阐述明确清晰的价值主张,给社会学专业教师提供明确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计划。规划实习基地的具体安排,让教师和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带队,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务必参加带队,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辅助。形成了一支从主要领导到教学秘书,从专业教师到社会统计软件操作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理论教学、实践辅导和教学管理三位一体的专业化队伍。在学生这一块,以学生作为实践教学的中心,对学生的培养方案的规划,特别是以年级为基准的间断性培养规划,让学生不断的进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三)整合实践教学网络和配置实践教学资源

整个教学实践,包括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实施价值配置,从协调配合实践教学网络,加强实践教学网的信息运用和沟通。优化配置教师、实习基地、课题等软件资源。同时稳固实践教学经费支持,首先向学校争取建立专门实习经费(每年根据实践情况争取经费)。其次,组织部分教师进行科研经费的筹集。最后,争取与实习地或部门合作,获得外部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宜君.试论实践教学法在《社会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78-80.

篇6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 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 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篇7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教师的专业化趋向已经比较明确.并且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与措施。然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专业化问题却还是模糊的或不明朗的。本文试图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求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形成,认识与理解高校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一、生活视野中高校教师知识的构成

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人类的思想与其缘起的社会脉络间的关系。它是对知识进行社会学考察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社会对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但直到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893—1947)时期.知识社会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方法的应用分三步:一是要确定一些思想类型。二是要把所分析的具体思想归到所属的思想类型中。三是把思想类型归到所属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曼海姆称这一方法为“归属法”。前两步与艺术史的研究方法相类似.后一步则是他的知识社会学所特有的。

我们认为,知识社会学应该致力于分析在社会中成为“知识”的事物。同时因为理论建构无法穷尽社会中视为真实的事物;所以知识社会学必须先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知”的当作“事实”(reality)处理。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为:

(一)日常生活的现实互为主观一此地此刻(hereand now):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是相应于他人的态度而生的;同时,“此地、此刻”足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的焦点,也是其意识的写实。虽然我和别人共同存在这个世界,但别人和我有不同的观点.这是因为我的“此地”是他人的“彼处”,而我的“此刻”也未必和他人的相同。

(二)日常生活的现实,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实,若欲改变此现状。我们会极力的将困境的部分整合、合理化自己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的现实具时序性——强制性。作为一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先通过资格考。才能教书、、出版书籍。

从日常生活的视角,透视大学教师的生活世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关注教学,关注课堂。在教学中.会碰到许多困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高校教师。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自己需有个先在的价值判断:高校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递知识,还得创造知识.使知识得以薪火相传,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这都是高校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生活在高校群体中的一员,还要面对人际交往的困惑。我们试图透过高校教师日常生活的“言行”,探究其“观点”,追踪其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给以合理性的建议。

知识社会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两种情形:其一是面对面情境,其二.匿名性(anonymous)的情境。高校教师在社会互动中,从其本身的特质来说,也是有进取心的、智慧的一个群体,更容易在与别人交往中,反思自己,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他们的知识处于“不断修正”之中。因为与他人的相处.双方在“面对面情境”中的态度与行动都会持续互换与修正。但是当我们在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遇到某些逐渐远离“此地、此刻”(hereandnow)的情境时,匿名性质(anony—mous)会逐渐增加。包括生活中与他人际遇的经验.可能是亲身实际接触过或仅仅是听说过的人。就有可能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匿名,这些匿名的情境对高校教师知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可以通过学习“第三”人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构建。通过书本的学习,间接提高自己的知识。

二、高校教师知识的构成

(一)高校教师知识的专业性及特点

何谓“专业”?在汉语中,我们通常把“专业”看成是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的专I’-J~问。但是.在社会学的概念中,专业的内涵远远超过这种学科体系的概念。近代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认为,专业是一种行业,其活动有理论的根据和有科学的研究,可以验证并且能从理论分析与科学验证中积累知识来促进这个行业的活动。对于专业的认定,国际社会通常有三条公认的标准:1.成员的职业实践有系统论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有不断的研究作支持;2.其成员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3.其成员的行为不受外力的限制.有专业性的自主权。就个体而言,其成员有权依据其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有个体承担责任的“处方权”。

在中国,对教师知识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1.较高的专门知识(所教学科)和技能;2.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实践;3.较高的职业道德;4.不断进修的意识和能力。正如舒尔曼所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而这些知识在学院、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里产生、测试、丰富、被否定、转化和被重建起来的。把某些事物称作为专业即表示这些事情有一个在学府里被广泛运用的知识基础”。

(二)学术知识和教学知识融合

知识是高校教师为师从教的基本条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尽管大学的理念在演变之中,有一点却是始终未变的,这就是它的首要职能:知识传授。”教学是教师的生存之本。

但是.在现代大学中教学和科研的矛盾依然存在。以往认为教学纯粹是将知识传授给受教者之过程,与学术研究无关,但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教学乃是学术整体工作中一环③。教学的学术知识(scholarship ofteaching)成为当前研究热门主题,Boyer将学术区分成四类:发现的学术(scholarshipofdiscovery),接近传统研究的观点、整合的学术(scholarshipofintegration),包括在较大脉络背景下将学科知识及实际应用特性的整合知识;应用的学术(scholarshipofapplication),超越了研究应用层级而建立一种互动关系;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教育与引导未来学者经由有意义知识的心灵沟通。Rice进一步诠释教学学术包含三个要素:综合性能力(synopticcapacity)、教育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1及有关学习的知识(whatweknOW aboutleanring)~。Schon强调若教学被视为一种学问,则教学的实践应被视为促进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与研究并非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应超越传统教学与研究对立的争辩。促成教学与研究的合作(re_elaborating)而解决问题。学术水平是指人们在系统的、专门的学问上所达到的高度。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是大学教师在所从事的专门学科领域。对教学、科学研究等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综合和应用的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从教学这一层面分析.高校教学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学.教学本身即包含了学术研究的成分。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曾经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教学与研究本质上都是学术的(academic),且是相互依存co—existence)的。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是专业性的,是通过大学教师职业活动体现出来的。

从总体上讲.高校课程内容应处在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前沿,陈旧落后的知识内容需要不断地删除,而最新的知识内容也需要补充进来.特别是那些专门化了的知识领域的最新进展,更要及时进行补充,而删除什么和补充什么。需要教师对前沿知识的研究和把握;另一方面,高校的课程结构应以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方式加以组织.建构一种有利于探究新知的系统。这就需要我们的行政机构给于高校教师以自主权,加强教师的学术权力。

三、高校教师专业化与追求的价值

在知识剧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存在着知识缺乏现象,也就是说,在当前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标准,或者说是教师专业化的知识范式还没有构成,那么在现实中,我们该如何通过专业知识来维护和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形象呢?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们献身的事业似乎可以解释为内在价值的体现和化身,而不是指达到工作本身之外的目的的一种手段,也不是指机能上的自主。这些事业之所以为自我实现的人所爱恋,是因为它们包含着这些内在价值。”⑤这就启发我们,教师专业化不能只从知识量的方面去规定,也不能只以知识的性质作为专业化的性质的规定,专业化的应有理想绝不仅是训练或发展人的技能或知识,而是要体现教师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性。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视阈。

篇8

有研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等现象,根本上源于专业教育中错位的教育理念,即倾向于将专业教育理解为以学科知识分类为基础的“学科(术)性”教育,而不是以社会职业分类体系为依据的“专门职业人”教育[1]。这一预设性理念是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市场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专业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阶段,应该建立以职业本位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就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来说,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学科重建,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重建的过程,也是专业人才社会认可重建的过程。在专业人才培养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各个专业都希望在就业市场和职业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面向职业生涯已成为很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宗旨。随着开设社会学专业高校越来越多,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培养体系,但决定社会学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还在于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和职业体系中的竞争力。对这一点,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社会学毕业生比专业教师更有发言权。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针对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评价问卷调查,以此为基础探讨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教改思路。

一、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本研究的以某大学社会学专业2005―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班级QQ群发出电子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11份,有效回收率为79.3%。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1.4%,女生占58.6%;2005―2008届毕业生占46.8%,2009―2012届毕业生占53.2%;大学毕业后未读研者占88.3%,读研者占11.7%,样本结构基本与毕业生总体构成相一致。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对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前者主要了解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和职业认知,后者主要考察毕业生结合工作经验对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看法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

1.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据调查发现,只有6.3%的毕业生认为现在的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对口,而认为与社会学有一点关系或完全无关的比例分别为33.3%和41.4%,不好判断的为18%。结合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在被视为专业对口的领域,如各类学校、政府机构、城乡社区、市场调查或咨询机构、传媒或策划机构、NGO组织等单位工作的累加比例为40.5%,在其他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就职的比例为51.4%,自雇或待业比例为8.1%。此外,65.8%的毕业生至少换过一次工作,而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职位或待遇不达预期(38.7%)、工作环境或前景不好(27.9%)、个人因素(25.2%),因专业不对口而换工作的比例仅为5.4%。

调查发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时遭遇的困难中前三项分别是:专业岗位需求太少(71.2%)、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55%)和技术性不强(50.5%),后三项则是缺乏就业信息(4.5%)、毕业学校知名度不高(4.5%)、缺乏自信(6.3%);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观察分析能力(66.7%)、实证调查分析能力(53.2%)、独特的观察视角(44.1%)等方面,但在实践动手能力(3.6%)、应变能力(5.4%)、写作能力(8.1%)等方面则优势不明显。

2.毕业生对专业知识和培养模式的评价。从专业培养过程来看,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专业学习中受益较多的课程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69.6%)、社会心理学(44.6%)、SPSS社会统计软件(34.8%)、社会统计学(30.4%)、应用写作(25%)、社会学概论(21.7%)、经济社会学(20.7%)等;毕业生工作能力受益较多的培养环节分别为:专业课程实践(50.5%)、课外专业阅读(44.1%)、课堂教学(36%)、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35.1%)等,而课程作业或考试(6.3%)、考研备考(9.9%)、毕业论文写作(15.3%)等环节则是获益较少的环节;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按照其重要性降序排列依次为:个人涵养和道德素质、人际沟通技巧、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创新探索能力、专业实践、计算机办公应用知识、外语知识、其他学科知识。调查发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本位意识较为淡薄,而更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相对于社交能力,更重视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表1 社会学毕业生对于大学期间学习成长的部分观点的态度(%)(N=111)

关于专业学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主要是通过毕业后工作磨炼(83.8%)、毕业前后的求职经历(47.7%)和自己钻研体悟(40.5%)等途径得到锻炼的,而就业指导课(0.9%)、参加挑战杯等创新活动(4.5%)和大学期间创业(5.4%)等方面对学生工作能力提升的贡献较小。

关于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结构方面存在课程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75.7%)、专业实践不足(73.9%)、未能凸显专业特色和优势(60.4%)等问题;改进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操作(71.2%)和调查统计方法训练(59.5%)等措施。同时,85.6%的毕业生赞同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观点,66.7%的毕业生认为应当将专业教学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比较分散,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寻找专业对口工作的意识较为淡薄,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非常少。在针对部分毕业生的访谈中也发现,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利用专业优势去创业。

2.社会学专业的社会知晓度、认可度较低,这成为毕业生寻找专业对口工作的主要障碍。大多数毕业生认识到社会调查分析能力是社会学专业的一大优势,但却不知道如何在求职和工作中发挥这一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社会调查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也缺乏独立完成调查项目的实践锻炼机会,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3.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专业课程实践等课堂教学之外的培养环节对毕业生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最为重要;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大学期间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比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发展更为重要。结合目前的培养计划来看,课程体系中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各门课的教学实践也没有明确要求,而专业实习多被安排在第7、8学期,与学生的求职实习等相冲突,专业教师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督导。

4.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存在一定的

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脱节的现象,重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专业技能的实践性。结合历届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除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课程之外,其他的分支社会学多达20―25门,部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知识陈旧、“概论化”等突出问题,各门课各自为政,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5.以强化社会调查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

养模式应成为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社会学理论方法范式复杂,分支社会学也很多,但从专业应用的角度而言,以实证分析为基础的定量方法(问卷调查为主)和定性方法(深度访谈为主)是社会学专学生业应牢牢掌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能,作为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

二、构建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一)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特征

2004年发表的《21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社会学专业的应用前景广阔,理论基础扎实、调查统计分析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学人才将会大受欢迎,并指出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各类教学科研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信息调查和咨询、决策工作以及传媒策划机构的综合分析岗位等[2]。这实际上已为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首先应是面向职业,这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在知识结构方面,熟练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技术,突出社会学专业在提高职业能力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这种“专才型”人才侧重于运用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成果,而非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2.在能力体系方面,强调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探索社会学理论知识的意义,并将这种体悟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动力和能力。这一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应成为职业能力成长的基础,具体表现为观察分析、业务操作、人际沟通、判断决策、领导协调、计划执行等能力的整体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并非要淡化专业意识,而是要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契机提振学生的专业自信,以开拓者的心态面对就业市场,主动展示专业优势并最终征服就业市场,为社会学专业争取最大的社会认可度,“创造”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二)应用型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专业工作中比书本知识更具挑战性的是“行动中的知识”。所谓“行动中的知识”,是指专业工作中那些书本知识无法发挥效用,而只能凭借实践者通过体悟、反思而形成的知识[3]。通常这种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实践慢慢积累,但也可以从大量模拟性实践训练中获得。专业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这种“行动中反映”的能力,通过“做中学”发展持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社会学专业要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建立面向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社会学专业的课程平台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原则为“实践主导、学用结合、必修选修结合”。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灵活、多元的课程平台,一方面着力强化核心专业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选择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照这一思路,应用型社会学专业课程平台应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学校、学院公共课。本模块主要是学校或学院必修的公共课,如外语、公共体育、“两课”、通识课程等。对社会学专业来说,这也是综合素养培养所必需的,但应适当减少课时,并安排在低年级修读。

2.专业基础课。本模块主要由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等理论和方法课程构成,作为必修课在第1―3学期开设。为了强化专业知识基础,可以把一门课程分到2―3个学期开设;成绩评定则分为结课考察和专业实践考察,前者采用书面考试方式,后者则以学生自选科研项目的实践成果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拉长课程教学周期和改变成绩评定方式,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突击”应考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的弊病。

3.专业实践课。本模块是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核心,可以统称为“大应用社会学”。所谓“大应用社会学”是将各分支社会学专题化,依据专业特色、师资条件以及学生意愿设置若干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和偏好自由选择3―5个主题课程,并在第4―8学期之间完成。在教学方法上则采用教师主题讲座、学生选择研究课题的方式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并以研究成果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大应用社会学”课程平台的设计应遵循“面向职业、应用为主”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前文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应用型社会学课程可以分为社会问题分析(如青少年越轨、老龄化、收入与财富不均、族群矛盾、社会流动等)、实用市场调研(如产品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消费行为调查等)、政策与项目评估等大类。学生自选主题,从研究设计到撰写调查报告,独立完成。此外,还可以将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通过这一设计,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4.专业拓展课。这一模块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研究课题,自由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比如,研究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学生,可以选修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课程;研究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学生,可以选修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体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首先,需要将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行动式教学、探索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专业学习的主体,打破课堂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界限。其次,也需要改变一学期―一门课―一教师的课程安排方式,上课时间、地点、教学过程应更为自由和多元化。再次,应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导师制,保证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过程直至毕业设计,始终在导师的指导和督促之下。

通过以上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实际上增加了学生专业学习的难度与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宽口径、严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提升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应用型导向的课程设置也有助于增强学生求职的自信心,为提升社会学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晓梅.美国高校专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启

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

[2]郑杭生.二十一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报告[R].

2004.

篇9

1.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据调查发现,只有6.3%的毕业生认为现在的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对口,而认为与社会学有一点关系或完全无关的比例分别为33.3%和41.4%,不好判断的为18%。结合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在被视为专业对口的领域,如各类学校、政府机构、城乡社区、市场调查或咨询机构、传媒或策划机构、NGO组织等单位工作的累加比例为40.5%,在其他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就职的比例为51.4%,自雇或待业比例为8.1%。此外,65.8%的毕业生至少换过一次工作,而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职位或待遇不达预期(38.7%)、工作环境或前景不好(27.9%)、个人因素(25.2%),因专业不对口而换工作的比例仅为5.4%。调查发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求职时遭遇的困难中前三项分别是:专业岗位需求太少(71.2%)、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55%)和技术性不强(50.5%),后三项则是缺乏就业信息(4.5%)、毕业学校知名度不高(4.5%)、缺乏自信(6.3%);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观察分析能力(66.7%)、实证调查分析能力(53.2%)、独特的观察视角(44.1%)等方面,但在实践动手能力(3.6%)、应变能力(5.4%)、写作能力(8.1%)等方面则优势不明显。

2.毕业生对专业知识和培养模式的评价。从专业培养过程来看,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专业学习中受益较多的课程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69.6%)、社会心理学(44.6%)、SPSS社会统计软件(34.8%)、社会统计学(30.4%)、应用写作(25%)、社会学概论(21.7%)、经济社会学(20.7%)等;毕业生工作能力受益较多的培养环节分别为:专业课程实践(50.5%)、课外专业阅读(44.1%)、课堂教学(36%)、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35.1%)等,而课程作业或考试(6.3%)、考研备考(9.9%)、毕业论文写作(15.3%)等环节则是获益较少的环节;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按照其重要性降序排列依次为:个人涵养和道德素质、人际沟通技巧、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创新探索能力、专业实践、计算机办公应用知识、外语知识、其他学科知识。调查发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本位意识较为淡薄,而更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相对于社交能力,更重视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关于专业学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主要是通过毕业后工作磨炼(83.8%)、毕业前后的求职经历(47.7%)和自己钻研体悟(40.5%)等途径得到锻炼的,而就业指导课(0.9%)、参加挑战杯等创新活动(4.5%)和大学期间创业(5.4%)等方面对学生工作能力提升的贡献较小。关于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结构方面存在课程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75.7%)、专业实践不足(73.9%)、未能凸显专业特色和优势(60.4%)等问题;改进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操作(71.2%)和调查统计方法训练(59.5%)等措施。同时,85.6%的毕业生赞同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观点,66.7%的毕业生认为应当将专业教学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比较分散,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寻找专业对口工作的意识较为淡薄,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非常少。在针对部分毕业生的访谈中也发现,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利用专业优势去创业。

2.社会学专业的社会知晓度、认可度较低,这成为毕业生寻找专业对口工作的主要障碍。大多数毕业生认识到社会调查分析能力是社会学专业的一大优势,但却不知道如何在求职和工作中发挥这一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社会调查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也缺乏独立完成调查项目的实践锻炼机会,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3.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专业课程实践等课堂教学之外的培养环节对毕业生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最为重要;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大学期间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比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发展更为重要。结合目前的培养计划来看,课程体系中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各门课的教学实践也没有明确要求,而专业实习多被安排在第7、8学期,与学生的求职实习等相冲突,专业教师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督导。

4.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存在一定的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脱节的现象,重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专业技能的实践性。结合历届社会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除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课程之外,其他的分支社会学多达20—25门,部分课程存在内容重叠、知识陈旧“、概论化”等突出问题,各门课各自为政,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5.以强化社会调查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成为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社会学理论方法范式复杂,分支社会学也很多,但从专业应用的角度而言,以实证分析为基础的定量方法(问卷调查为主)和定性方法(深度访谈为主)是社会学专学生业应牢牢掌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能,作为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

二、构建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一)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特征

2004年发表的《21世纪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社会学专业的应用前景广阔,理论基础扎实、调查统计分析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学人才将会大受欢迎,并指出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各类教学科研单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信息调查和咨询、决策工作以及传媒策划机构的综合分析岗位等[2]。这实际上已为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应用型社会学专业人才首先应是面向职业,这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在知识结构方面,熟练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技术,突出社会学专业在提高职业能力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这种“专才型”人才侧重于运用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成果,而非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2.在能力体系方面,强调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探索社会学理论知识的意义,并将这种体悟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动力和能力。这一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应成为职业能力成长的基础,具体表现为观察分析、业务操作、人际沟通、判断决策、领导协调、计划执行等能力的整体提升。需要说明的是,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并非要淡化专业意识,而是要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契机提振学生的专业自信,以开拓者的心态面对就业市场,主动展示专业优势并最终征服就业市场,为社会学专业争取最大的社会认可度,“创造”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二)应用型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专业工作中比书本知识更具挑战性的是“行动中的知识”。所谓“行动中的知识”,是指专业工作中那些书本知识无法发挥效用,而只能凭借实践者通过体悟、反思而形成的知识[3]。通常这种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实践慢慢积累,但也可以从大量模拟性实践训练中获得。专业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这种“行动中反映”的能力,通过“做中学”发展持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社会学专业要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建立面向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社会学专业的课程平台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原则为“实践主导、学用结合、必修选修结合”。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灵活、多元的课程平台,一方面着力强化核心专业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选择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照这一思路,应用型社会学专业课程平台应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学校、学院公共课。本模块主要是学校或学院必修的公共课,如外语、公共体育“、两课”、通识课程等。对社会学专业来说,这也是综合素养培养所必需的,但应适当减少课时,并安排在低年级修读。

2.专业基础课。本模块主要由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等理论和方法课程构成,作为必修课在第1—3学期开设。为了强化专业知识基础,可以把一门课程分到2—3个学期开设;成绩评定则分为结课考察和专业实践考察,前者采用书面考试方式,后者则以学生自选科研项目的实践成果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拉长课程教学周期和改变成绩评定方式,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突击”应考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的弊病。

3.专业实践课。本模块是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核心,可以统称为“大应用社会学”。所谓“大应用社会学”是将各分支社会学专题化,依据专业特色、师资条件以及学生意愿设置若干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和偏好自由选择3—5个主题课程,并在第4—8学期之间完成。在教学方法上则采用教师主题讲座、学生选择研究课题的方式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并以研究成果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大应用社会学”课程平台的设计应遵循“面向职业、应用为主”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前文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应用型社会学课程可以分为社会问题分析(如青少年越轨、老龄化、收入与财富不均、族群矛盾、社会流动等)、实用市场调研(如产品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消费行为调查等)、政策与项目评估等大类。学生自选主题,从研究设计到撰写调查报告,独立完成。此外,还可以将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通过这一设计,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4.专业拓展课。这一模块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研究课题,自由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比如,研究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学生,可以选修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课程;研究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学生,可以选修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0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率仍不高,甚至部分大学的体育课程直接是自由活动,而没有实质性的传授学生相关体育知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不利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将分别从:我国体育教学开展现状、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我国体育教学开展现状

(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也比较少,只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几种国家重点关注的体育竞技项目。实际上,现代体育项目有许多种可供选择,比如舞蹈、搏击、跆拳道、击剑、射击等。高校体育项目并不是为了体育竞技而开展,而是为了满足学生身体锻炼的需求,所以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引入更多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勾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在开设体育课程时,大多只会在一、二年级开设,课程频率大概为每周一到两节课。这样的体育课程开课频率根本没办法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完整地灌输给学生,而且体育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如果体育教学无法培养出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只是靠体育课程的这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其他时间就忽视锻炼,那么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另外,体育课程开设只会在一、二两个年级,到三、四年级就停止开设了,这样学生们还没有确定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课程就已经停止了,随后学生就会将体育锻炼抛之脑后,前两年的体育课程就形同虚设。

(三)高校体育设施不完善

由于高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所以投入的精力和资金都比较少,许多基本的体育器材和设施都准备得不到位,在上体育课时,有许多有明显损坏的体育器材还是被拿出来继续使用,严重影响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的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学生受伤的事故。所以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和器材,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

(一)制定积极的教育目标

高校“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实施,重在传播现代先进的体育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独立性人才,同时传承现代体育精神,使学生敢闯敢拼。在此过程中,高校学生意志力的锤炼及精神风貌的形成,都需要通过高校体育课堂文化教育传承。因此,从这一层面出发,高校体育课堂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和实施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研究前人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定位,将教学工作实施的方向主要指向于“除了发展体育运动技能之外的全部情感及意识和精神价值”等思想领域。以高校体育课堂为载体,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及非智力因素和情感、精神风貌、思想道德、价值观、人格等全面发生改变。

(二)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高校体育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学手段既包括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包括非认知活动。教育理念的灌输及教育行为影响,都能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起到良好的实践示范作用。因此,教育者应基于“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加强环境熏陶及强化后期评估,使学生理性与非理性认识相结合,通过体育课堂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采用无形与有形教育方式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其实践创造性。

(三)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课堂教育工作,应该突出“精神加工”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除了得益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自身的研究与实践和创新外,还要通过一定的实践平台,强化教学实践效果。因当前高校教育实践平台不完善,因此在体育课堂文化教育与传承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对此,本文建议应通过与心理教育及德育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从而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教育实践平台更加立体化和纵深化。诸如构建高校体育课堂实践平台及人文教育素质活动平台、校园环境文化传承平台等,突出培育教化与评价功能,加强管理,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风貌。

(四)加快教学管理手段的引进

高校体育进行教学管理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高校教育的总体目标,要向实现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有必要借助技术手段,选择新型管理方法,创新传统管理模式。当前,很多高校逐渐开始将ISO9000标准引入教学管理中,虽然ISO9000标准最早在制造业被应用,但是通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渐应用到其他不同的行业,ISO9000标准是国际上制订的用于质量保证以及管理方面的标准。当前,我国通过ISO9000标准的高校已经接近有100所。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纳入ISO9000标准,可以是管理观念更具有系统性,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全员、持续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进一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促进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人才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