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5-30 23:28: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十三五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十三五规划

篇1

1、牢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桥修路。通村通组道路修建到位、大小危桥改造到位、水利设施工程改造维修到位。重点要改造枫塘桥、新屋桥,进一步拉通镇区循环路;结合“农旅融合”石溪郊野公园的打造,完善石溪进出路网;二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东谷水河堤的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泸水河__段的“五河”治理工程,做好渠道的维护和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三是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打造枫塘等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力争全面铺开全镇范围的农村清洁工程,花大力气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五是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将空心村整治与贫困村帮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各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实现贫困村“摘掉贫困帽”、空心村焕发新活力。

篇2

一、活动主题

把握新常态 共绘新蓝图

二、活动时间

开始:2015年1月30日

结束:2015年11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重点围绕创新驱动、开放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深化改革、法制建设等10个方面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要议题如下:

1、您认为xx市"十二五"期间发生了哪些积极变化?

2、您认为xx市"十三五"期间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3、您认为xx市"十三五"发展总体战略应如何把握?

4、您认为xx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有哪些?

5、您认为xx市改如何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6、您认为xx市改如何发挥区位优势,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7、您对xx市新常态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什么好的建议?

8、您对xx市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

9、您对xx市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有什么好的建议?

10、您对xx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

11、您对xx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12、您对xx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13、您认为xx市基础设施建设哪些方面亟待加强?

14、您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哪些方面亟待改善?

15、您认为该如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

16、您对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17、您对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

18、您认为xx市社会事业哪些方面亟待加强?

19、您认为xx市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20、您认为法治xx市建设哪些方面亟待加强、如何加强?

21、您对xx市"十三五"实施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22、您如果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您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保障问题有哪些?

23、您如果是xx市城市的外来人口,您对所在城市的总体评价如何?您对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

24、您"十三五"期间的个人期盼是什么?

25、您还可就其他事关xx市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参与方式

xx门户网站开设"xx市‘十三五’规划大家谈"专栏,公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

1、网络留言:在xx门户网站"xx市‘十三五’规划大家谈"专栏上直接留言。

2、电子邮件:xx.

3、来信邮寄:xx市xx区xx路xx号xx市发改委综合科,邮编xx.

除网络外,其余参与方式来稿请注明"xx市‘十三五’规划大家谈"字样、姓名、联系方式。

五、活动愿景

无论您身在何方,无论您从事哪行,也无论您何方人士,请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您的每一份意见和建议我们都会认真阅读,并择优编发,同时提供给有关单位部门认真研究,供编制"十三五"规划参考。优秀建言者将有机会获邀参加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专项咨询活动,并颁发荣誉证书,给予适当奖励。

再次邀请并期待您参与。

篇3

实际上,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的发展规划,远不止全面建成小康这一个。十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从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直接关系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从顶层设计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任务、改革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由此可见,围绕2020年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复合型的目标体系,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单兵突进。

放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来观察,地方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将会突出哪些关键点?对于那些即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出现的复合型目标,地方层面会有哪些特别的关注点?

哪些是共同的关注点

2015年4月,小麦旺长的时节,我们走进阜阳,记录下阜阳对十三五规划的思考;2015年秋收时节,全新的阜阳十三五规划文本将成形,里面不仅描绘未来5年阜阳做什么、实现什么,更重要的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

现阶段,阜阳跟全国的各个省市县一样,地方版的十三五规划都处在编制进行时,正式文本尚未出炉。但从地方规划编制部门的研究课题和规划思路中,能够梳理出即将在规划文本中着重强调的方面。

因此,我们选取安徽及其周边的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同在长江经济带上的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以及武汉、南京等不同省市的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和思路谋划,加以综合分析,以观察地方政府将如何布局关键五年的发展路径。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目标、发展思路与战略布局等,是各省市普遍关心的首要议题。

围绕经济增速,如果十二五时期是用“进”来概括的话,十三五时期可以用“稳”来提炼。在国家宏观层面,已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十三五规划增长率不会太高,应该是中高速增长。从采访中获得的信息来看,目前各地和专家的普遍判断是,未来经济增速将会保持在7%的水平上。

但从不同区域的地方发展来看,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出现明显分化。中西部省份要想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未来五年的GDP增速只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才可能完成预定目标。四川提出增速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左右;江西也提到增速必须比全国高;河南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未来五年“城”“乡”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应分别达到9.2%和6.9%。

对此,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中西部会普遍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东部可能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西部地区可能增长比中部快,但也有可能会略低于中部。”

其次,在十三五发展的支撑力方面,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和城市群,成为最一致的关注点,出现在所有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思路的目录上。

十三五时期将是区域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成为地方规划寻找发展突破口的着力点。由此,经济区、城市群在各省市备受推崇。安徽省的江淮城市群、湖南的环长株潭城市群、湖北的“两圈一带”、武汉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等,都在提前布局。

从本刊选取的省市来看,还将区域合作规划列为重点方向。上海市发改委明确表示,要在规划编制中更多置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去考虑,注重通过功能调整来解决上海城市发展中遭遇的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编制十三五规划,上海将推进与国家、周边省市以及本市内的区县规划的衔接,明确“打造上海大都市经济圈”和“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

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各省市共同关注的第三个方面。

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十三五时期的人口结构,将会发生重大转变。不管是人口流入大省的江苏、浙江,还是人口流出大省的安徽、湖北、四川,都把人口变化的新特点及应对策略作为重点方向之一,不约而同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另一方面,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发改委对市县十三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提高政府的空间管控能力。加之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也必将成为地方十三五规划的共同关注点。

在强调地方规划编制谋新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对规划编制的影响。计划性较强的5年规划该如何“变脸”以更贴近市场?这对地方规划编制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现实发展中的诸多实例表明,来自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传统的5年规划编制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需要寻找更贴近市场的方法。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互联网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得风生水起,但在十二五规划编制时,编写组根本没有预料到今天的局面。

结构转型与动力转换

篇4

“中国智造”已成为当今国内经济界最亮眼的名词之一。10月底,总理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韩国总统朴槿惠时分别提出,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以“中国制造2025”同韩国“制造业革新3.0”进行对接为契机,加强创新、智能制造、高端技术研发等合作。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自十八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伊始,历史就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拥有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并且GDP中制造业占比高达40%以上,这些有力地支撑着我国世界大国的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我国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偏低,低端制造业占据较大比重。而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主要是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直接工人的平均每小时工资为2.1美元,仅仅是美国的15%,但这一点目前正在迅速改变,相对于东南亚、印度的竞争者,我国已经处于劣势。

目前,中国制造业在高铁等一些领域初步形成了优势,但同时面临多重压力。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高地,德国“工业4.0”、韩国“制造业革新3.0”、法国“未来工业”等都是如此。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创新不足成为制约竞争力的一大瓶颈。中国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但制造业附加值率却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处在低端位置。

所以,未来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难点、出路都在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藉此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控制力和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重点锁定十大产业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针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说,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

指出,“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今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制定了具体规划和路线,提供2015-2025年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6月24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为这一规划的顺利实现创造了重要前提及打下坚实基础。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包括十大重点领域。上述这些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智能制造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而这十大产业也被中央建议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制造2025”既承“十二五”规划之前,又启制造业升级之后,时间很长,基本覆盖“十三五”规划建议制造业领域。而十大产业代表着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针对“智能制造”,未来将会有扶持政策出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另外,11月3日举行的“2015高档数控机床论坛”透出,“十三五”期间高端制造的思路已经明确:“中国制造2025”将与创新协同结合起来,高端制造在大规划、市场驱动下实现追赶与跨越并举。实施全社会协同,包括市场协同、国家项目采购;产学研协同,企业应成为集成创新的主体。

有机构研报指出,“十三五”规划将通过覆盖各细分制造业领域和受益环节,切实利好“中国制造2025”。

孕育全新市场机遇

目前,业内普遍预测,随着各项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出台,全新的市场机遇也将随之形成,这将促进投资、就业等领域的稳步增长,进而形成“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投资界目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但转型中存在着巨大的变革机会。有研究报告表示,从劳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客户需求三方面看,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将首先形成一轮巨大的产业机遇,并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届时,中国制造业将具备和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其带来的产业机会和投资机遇将更具想象空间。

篇5

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全面推进依法理财,规范政府收支行为。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行全口径预算,坚持“开门办预算”,开展部门项目支出预算公开评审,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严格落实“营改增”政策,与税务部门全力配合,于2016年6月实现“营改增”工作全面平稳过渡。

二、强化管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抓财源强基础,抓征管稳入库,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16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4.3亿元,增长7%;2017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9.5%;2018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41.9亿元,增长11.6%。预计2020年全县财政收入将达到50亿元。

三、围绕党建作风,财政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坚决扛起从严治党责任,切实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局党组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履行集体决策程序,严格落实“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组建基层财政党支部,全县9个财政分局(所)均已成立党支部。

四、围绕民生福祉,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坚持民生优先,强化资金投入方式创新,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八项基金”支出需要。关注脱贫帮扶,保障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困难群众生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支持文化发展。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6

突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注重统筹兼顾,把握好“舍”与“得”的关系。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克服“舍不得”思想,下大力气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要坚决地“舍”,切实在“瘦身健体”上下功夫,全面优化和提升首都城市功能。

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规划理念,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着力在规划的性质、功能、内容、形式和实施等方面探索创新。着眼于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更加注重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规划目标。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竞争性领域少编制或不编制规划。

突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发展与治理“城市病”的关系。紧扣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找准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措施,并做出制度安排。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难题,科学设定规划目标和指标,做到发展与治理“城市病”两手抓、两促进。

突出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相结合,推进“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把握好服从发展与调控发展的关系。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在成果共享、目标一致、政策匹配、数据统一等方面做好衔接,为“一张蓝图干到底”打好基础。转变增量式的规划思路,强化发展规划的空间管控,推动规划由“服从”发展需求的扩张性规划向“规范”发展的调控性规划转变,增强规划的约束力。

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主动作为,把握好城市自身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把首都发展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进一步明确协同发展思路,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符合目标导向、现实急需、具备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促进非首都核心功能在京津冀区域合理布局,实现首都发展新提升和区域发展新跨越。

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

五大导向。“十三五”要聚焦事关全省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领域,着力增强改革创新开放“三大发展动力”,着力拓展产业、城乡区域、信息“三大发展空间”,着力强化基础设施、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四大发展支撑”,努力实现更具科学、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把握五个方面的导向:突出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的新要求;突出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突出体现经济提质增效的要求;突出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突出体现以项目为支撑的要求。

五项原则。规划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绿色发展、包容和谐。要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着力推动要素质量提高和有效配置,着力推动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着力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和文化繁荣,走包容、均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快把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转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势头,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瞄准国际化大都市

致力国际化大都市,对接江苏、浙江。规划充分体现国家发展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目标放在全球大背景中谋划,把握全球发展趋势立足自身的发展优势,着力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建成全球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较强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大都市。此外,上海在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过程中,将开展与国家、周边省市以及本市区县规划的衔接,向周边的江浙“兄弟”省份伸出了橄榄枝。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海应当做得更好、走在最前面,特别要通过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探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有质量、有效益、结构优的经济增长,为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上海的更大贡献。围绕市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城市交通等问题深入研究,制订既符合实际、又面向未来的工作规划。

湖南: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发挥“一带一部”新优势,遵循“五个发展”新原则,落实“三量齐升”新要求,加快实施“五化两型”新战略,实现“两个全面”新目标。

发挥“一带一部”新优势。“一带一部”新优势是指新时期湖南承东启西、承南继北区位中所面临的新机遇。主要是湖南优越的区位和发达的交通有机结合,使以湖南为中心的商圈吸引力不断增强,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布局中国的重要节点的特征日趋凸显;国家大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开辟新途径;国家的“一带一路两廊”重大战略,将助推更为统一、开放、活跃的内外需市场形成,极大推动湖南与长江流域各省市以及丝绸之路上各国、各省市之间的互动合作,提升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遵循“五个发展”新原则。“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安全发展,是助推湖南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解决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具体要求。要紧紧依靠转型发展,抓住关键创新发展,用统筹发展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以和谐安全发展为保障。

落实“三量齐升”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湖南经济社会保持中高速发展,在地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要落实“三量齐升”新要求,不断做大总量、做强均量、做优质量,促进湖南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

篇7

“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县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各项目标任务总体平稳。

(一)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5.81亿元,增长7%;2017年实现216.47亿元,增长7%;2018年实现213.93亿元,下降1.4%,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省市对2018年GDP数据进行修订,2018年我县GDP修订为179.52亿元,比原数据核减34.4亿元。2019年GDP实现190.09亿元,增速4.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44.2%、51.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8:30.2:47.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465元,增长4.4%。2020年一季度实现40.23亿元,增长0.4%。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9614元、13141元,增长7.33%、8.6%;2017年,实现32102元、14232元,增长8.4%、8.3%;2018年,实现34181元、15340元,增长6.5%、7.8%;2019年,实现36441元、16712元,增长6.6%、8.9%;2020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城镇居民实现9541元、4423元,下降0.7%、0.1%。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9%、6.25%和-12.99%。2019年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左右。“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为年均增长10%,近年来,受煤炭消费压减、电解铝清理整顿、采暖季错峰生产等因素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冲击,部分企业停止生产导致工业总产值大幅减少。2020年,1-5月份累计增幅13.1%。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2%、13.5%和-20.7%,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5%,列全市第六位,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4.5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收窄。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下降2.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下降60.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同比下降7.4%,占工业投资比重为74.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下降27.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85.6%。民间投资下降29.7%,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7.9%。

(五)其他指标增长情况详见:附件“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二、三大攻坚战推进落实情况

(一)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牢固树立“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理念,2017年争取各级产业扶贫资金5512万元,落实金融扶贫贷款2.7亿元,73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顺利摘帽,589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建改造危房1155户,姜楼镇、县供销社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8年创新“5333”扶贫模式,新识别扶贫人口808户、1892人,享受政策11951户、22489人。扶贫产业项目收益覆盖率达100%,贫困人口动态管理“1234”工作法全省推广。133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2019年建成扶贫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贫困人口信息零差错管理,10721户21653人享受扶贫政策,建立“5+4+12”产业扶贫模式,发放扶贫收益1431.05万元。“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实。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在全市率先交房入住。

(二)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和“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巡查和“回头看”等各项任务,统筹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环境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出台实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1+10”工作方案,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等制度,完成清洁取暖改造5.6万户。大力开展“清河行动”,河长巡河常态化,主要河流实现“一河一策一档”;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100%。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工作得到全面加强,2019年PM10、PM2.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同比改善3.6%、8.2%和15%。。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果。建立健全债权人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增信贷、降不良、打逃废、树诚信”活动,不良贷款率大幅降低,金融环境企稳向好。处置不良贷款23.46亿元。数字化普惠金融项目上线运行。2019年全县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52.55亿元、189.03亿元,增长9.6%和6.4%。2020年5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0.79亿元,较年初增加18.24亿元,增幅7.22%;各项贷款余额195.92亿元,较年初增加6.89亿元,增幅3.65%。2020年1-5月份房地产业销售面积10.25万平方米,同比增涨1.9%。全县金融、地方债、房地产等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成效显著。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情况

(一)供需动态推进更加平衡。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290家,关闭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589台,拆除砖瓦窑厂27家,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企业8家;关停电解铝违规产能54万吨,停运煤电机组容量66万千瓦,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企业4家。完成提标改造企业36家,整治造粒企业56家。2019年加强工业用地供应制度改革,完成“标准地”供应8宗262.6亩,弹性出让3宗87亩。建成标准厂房15.39万平方米。报批建设用地2913亩,挖潜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507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870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163亩。完成110千伏香翟变电站及配出工程,500千伏站送电运行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00公里,建成供电台区120个。气化工程实现镇镇通,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煤改气”任务。

(二)经济质量优势凸显。2019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增长19%。化纤绳网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9亿元,增长12%。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1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2%。中国绳网国际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绳网文化体验中心、产业大数据平台建成投用,金冠网具获批绳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李庄镇获批创建省优质绳网基地,县绳网数字经济园区获批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中国绳网产业大数据平台入选省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项目;水溶性红曲生产新技术荣获全县首个中国专利优秀奖。黄河三角洲花木小镇入选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李庄、姜楼获评2019年中国淘宝镇,中国淘宝村增加到20个,获批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工程示范县;李庄镇获批首批省绿色能源示范村镇;淄角镇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村庄规划编制,获评全国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现场观摩中,鑫诚现代农业产业园代表向全省展示了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的创新实践成果。

(二)重大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一是联合办税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国地税实现深度合作。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投入使用。三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80个,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落实;四是财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被评为全省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先进县。五是深化“一次办好”改革,顺利实现“3540”攻坚目标,96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下沉社区,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六是扎实开展“鲁担惠农贷”全省改革试点,发放惠农贷款2317万元。七是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教师交流轮岗、绩效工作考核四项改革,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联盟向纵深发展。八是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县医院与8家卫生院组建了医共体。九是公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十是警务协作区机制改革经验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被确定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

四、重大发展战略任务推进情况。

(一)新旧动能转换提档加速。编制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和意见,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列入省市重点项目40个;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库项目8个;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8家,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36个,国家批复2020年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项目11个,下达债券资金11.12亿元。争取中央和省市预算内资金项目172个,到位资金12.84亿元。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4.09万户。引进培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引进硕博士93人、大学生879人。获批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入选市级新兴产业“白名单”企业3家、隐形冠军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获评市优秀企业家“银狮奖”2名、“铜狮奖”3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室45家,省级工程实验室3家,市级工程实验室达到12家,省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众创空间2处、市科技进步奖4项、授权专利459件。

(二)乡村振兴步伐更加坚实。编制乡村振兴实施规划和意见,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现代农业实力壮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到14家、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7家、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达到943家、家庭农场达到64家。土地流转面积93.91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70.62%;建设高标准农田39.7万亩,深松土地28.45万亩;成片造林14.41万亩,新增省级森林乡镇3家;“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39个。编制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智飨田园综合体跻身全市首家省级试点。编制完成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注册资金1亿元,成立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推出全省首家县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原耕”,入围2019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名单。香菇被评为“中国好香菇”,“联五西瓜”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惠人面粉”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淄角”成为全市首件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蜜桃”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粮食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第一批名录,成功举办2018优质小麦规模种植现场观摩暨全国产业化交流大会;荣获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4个,创建为全国良种棉繁育基地县、省级三资管理先进县和全市首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二是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合村并居工程全面启动,10个镇办增减挂钩项目立项,拆迁复垦村庄16个,9个安置区启动建设。改造农村危房1662户、土坯房1763户。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51个、创建村223个,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达756个。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1.1万户,顺利通过省政府全覆盖认定;城乡环卫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镇办全部被认定为市级“十佳”,麻店镇获批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李庄镇荣获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镇、美丽宜居小镇;魏集镇成功入选省十大美丽小镇;皂户李镇火把李村获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入选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2个、示范村19个,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三是人才振兴助力发展。3人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13人入选省市“乡村之星”。四是文化成效明显。胡集书会被列入国家《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曲艺保护传承工作经验全省推广,成功创建“中国曲艺之乡”。

(三)对外开放持续深入深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提升“引进来”质量和效益,创造便利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开放环境,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成功举办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届海峡两岸()孙子文化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孙子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黄河三角洲(·)绿化苗木博览会;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落实“6+4+6”招商工作机制,2019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52661万元,增长13.22%,其中,出口额143422万元,增长13.31%。2020年1-5月份全县认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2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07%;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50191万元,同比增长22.66%。

(四)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明显。紧紧围绕打造“黄三角新的经济增长极、省会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连接京津冀枢纽城市”的发展定位,落实“两区一圈”战略推进,积极承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树立全方位融入理念,主动超前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功能完善配套。加快基础设施对接,积极推进交通设施、信息网络、能源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间要素流通。促进产业对接,抢抓发达市区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利用其信息、人才、资本、市场等要素资源优势,共建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产业转移发展平台,提升区域整体产业水平。加强区域间旅游、金融、人才、现代物流、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合作,共建品质生活圈,努力把打造成为承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前沿阵地,生态养老休闲旅游的后方基地。

(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是网络化立体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坚持交通先行,加快构建以国省道、高速公路、铁路运输、城际轨道为骨架,县乡道为辅助的立体化交通网,完成了外环路和“六纵六横”公路网规划,完成了滨惠大道绿化、亮化工程。乐安黄河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截至2020年5月底已完成年度计划30%。阳信至胡集里则铁路专线、济滨高铁线型确定。高青至商河高速前期工作、G233克黄线段改建工程有序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87公里,养护大中修181公里,改造危桥34座,建设客运站点150个,设置乡镇客运站牌280个,农村客运班线停靠点587个,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全覆盖。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编制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古韵慢城、古城墙保护等专项规划,23个城中村改造顺利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用。2018-2020年棚改旧改工程计划完成改造14782套,已签订协议9558套,开工建设7214套,腾空土地面积3468亩。启动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四城同创”,滨惠大道绿化提升、北城门修复、北关街和孙武三路东延、仿古立面改造等工程完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

三是民生投资持续加大,水利等各类设施更趋完善。2016年民生支出完成26.5亿元,2017、2018、2019年民生支出分别实现24.6亿元、28.4亿元、29.2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81.3%、82.9%。实施了3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樊桥闸、幸福闸新建和灌区干沟清淤等水利工程竣工投用。完成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足球进校园工程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了第三中学、县实验中学、职业中专,新建、改扩建学校13处、幼儿园148处。

五、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2016年,汇宏新材料新建项目、创源集团铝镁合金、龙马重科风电装备制造等大项目相继投产达产,国内500强企业明阳集团来惠投资合作。鑫诚农业、冠铭菌业、春生食用菌等改扩建项目全面完成。黄河三角洲苗木产业物流园、中国北方花木博览园投入使用。圣豪丽景温泉度假区、古源恒昌乡村旅游度假区、信誉楼百货建成运营。

2.2017年,省网具检验检测分中心投入使用。康和药包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主板上市辅导期。龙马重科等10家企业获准电力直接交易资格,交易用电量达7亿千瓦时。新上沐泽药业、斯蒙特新型建材、创源金属二期、中惠生物科技二期等项目。黄河三角洲花木物流园、红星美凯龙开业运营。

3.2018年,以汇宏新材料、创源金属为龙头的铝精深加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带动正信新材料年产60万吨铝用碳素项目、万顺新材料年产60万吨高品质冷轧薄板项目加快建设。借力“互联网+”,加快化纤绳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成为我县首家市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绳网产业园区入选省绿色制造项目库。以国创风能、辰星耐磨材料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成长为我县新兴主导产业。县电商产业园开工建设,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李庄镇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电商小镇,实现电商交易额72亿元,增长30%。国创风能提档升级,年产50套百吨级核乏燃料贮运一体容器技术实现突破,蔚蓝生物二期植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顺利达产,智慧工厂示范项目主体建成,实现无人操作生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中惠生物科技建立国际红曲研究中心。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开工建设一期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建成投产温室大棚146个。智飨田园综合体跻身全市首家省级试点。建成润生现代果品种植基地、弘邦苗木二期、滨惠大道绿色廊道等项目。

4.2019年,汇宏新材料12万吨置换电解铝产能达产运营,元旺电工科技高档电工圆铝杆项目建成投产,汉狮高档砂纸、万顺高品质冷轧薄板等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绳网国际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绳网文化体验中心、产业大数据平台建成投用,县绳网数字经济园区获批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高端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铸友机床高端数控机床部件项目开工建设,国创风能与金风科技实现深度合作。绳网生产力促进中心、黄河绳网先进技术研究院相继成立,省绳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日产3万只菌包车间等项目建成投用,花木示范区等项目加快建设,魏集古村落二期主体完工,圣哥帝湾水上乐园投入运营。

5.2020年,成立全县重大项目推进指挥部,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落实6项推进机制,建立“1+7+7+N”、“指挥部+专班”经济运行和重大项目推进指挥体系,盯紧188个列统项目,推动180个“四个一批”项目、98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省市县重大项目,8个集中开工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持续做好38个专项债券项目、75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50个省扩内需项目后续跟踪对接,制定出台《县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奖励办法》,发挥7个巡回督导组和30名驻企业服务员的作用,每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运用“工作提醒”、“蜗牛项目”倒逼机制,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六、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有益探索。

(一)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数字引擎试点县。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确定的全国4个数字乡村试点县之一。李庄、姜楼获评2019年中国淘宝镇,中国淘宝村增加到20个,获批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工程示范县。疫情期间,与阿里巴巴集团创新合作方式,搭建数智平台,推出“同战疫情·平安、点亮、振兴、智慧”四部曲,开展了全民直播暨万人直播挑战赛活动,以全国第二的成绩成功入选阿里巴巴“2019年度淘宝直播村播计划示范县”,“电子商务+乡村快递共配”服务品牌成为国家交通部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之一。全力构建“6+1+N”数字体系,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数字引擎试点县。举办第三届淘宝五金行业绳网名城大会,打造一批电商示范园区,争创一批中国淘宝镇和淘宝村,构建普惠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畅通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二)建设中国绳网国际创新产业园。做优化纤绳网产业。发挥黄河绳网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引领作用,加快中国绳网国际创新产业园建设,打造绳网产业集群+人工智造基地,促进绳网产品向农业、海洋、生活、环保、军事等应用领域拓展,推动化纤绳网产业从“规模最大”向“价值最优”转型。

(三)打造全产业链风电现代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做大装备制造产业,发挥国创风能产能优势和高端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带动作用,围绕数控智能装备、海上风电装备及汽车精密零部件等高端装备核心领域,攻坚研制一批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打造全产业链风电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四)研发编制中国()绳网价格指数打造全国绳网产业话语权。在省发改委的介绍下,南开大学价格指数编制团队两次到李庄进行调研,绳网价格指数编制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一是数据建模工作。此项工作已由学院承接,目前已签订协议,6月底完成建模任务。二是数据建模后的平台建设工作。此项工作李庄镇政府已经与相关软件企业积极联系,达成初步协议。三是专家评审验收工作。在指数投入试用完成后,将组织数量统计学、经济学专家、价格指数所在行业专家、省价格主管部门指数业务骨干和指数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指数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团队进行评审验收。四是后期宣传工作。此项工作省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等媒体将为我县绳网价格指数提供媒体平台。

(五)建设省级农高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高标准温室20万平方米,创新采用混合所有制运行模式,打造现代农业孵化器,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和成果转化区。运营打造“原耕”区域公用品牌,开拓高档商超、航空食品等中高端市场,增强品牌影响力,带动提升全县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强与首农集团合作,把农产品全面推进京津冀。

七、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一)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不理想。对照“十三五”规划目标,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压力叠加,工业产业园区实力不强,园区核心区集聚效应不高。工业上,传统制造业、初级加工业项目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农业上,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

二是新旧动能转换矛盾依然突出。当前,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我县新兴产业培育压力较大,传统产业改造仍需加快,在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上任务艰巨,集聚技术、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的能力不足,投融资渠道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辐射效果不明显。优势特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产业集聚、规模集群形成仍有阻力,以“四新”促“四化”步伐仍需提档升级。

三是发展要素保障能力依然不足。县是全省贫困县,在经济、社会、民生建设等方面历史欠账多,经济发展及民生项目建设正处于高峰期,年均用地需求量较多,未利用地资源稀缺,政策红线压缩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亩均论英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仍是杯水车薪,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经济建设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优秀企业家紧缺。环保、交通等条件,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是机制体制体系创新力不足。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对较弱,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事业单位活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务公开缺乏突破性进展,行政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跟不上发展需求,市场经济意识不够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不够浓厚,创新体制机制任重道远。

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投入不够。乡村振兴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距离广大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建立乡村振兴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仍有困难,乡村振兴过度依赖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渠道有待拓宽,由于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不强。乡村产业振兴基础仍不牢固,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二)工作建议

一是在规划编制上给予支持。建议在研究上报国家重大事项、编制撰写“十四五”总体规划、统筹协调专项规划时争取省市支持,将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汽配风电产业园、铝精深加工产业园(一区三园)、“健康”、“慢生活”旅游和“原耕”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和上报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列入市“十四五”规划内容,争取列入省“十四五”发展规划。

篇8

2、民生水利目标。到2020年,解决全县95%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现有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9座蓄水5万以上当家塘提升改造加固任务,大幅度降低水库、蓄水工程病险率。加强万亩以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防旱抗旱能力,万亩灌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0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0.0 万亩,恢复灌溉面积 4.0 万亩;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水利血防工作。“十三五”期间,完成300kw以上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对300kw以下集体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积极开展建设“当家塘”建设。计划分年度修复挖扩,其中“十三五”期间挖扩淤积严重的重要塘坝约 1500处。

3、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镇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工农业用水基本得到保障,全县年供水能力新增0.2亿m3、达到1.7亿m3左右,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更趋合理。

4、水资源节约保护目标。到2020年,万亩以上重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 6以上,基本实现灌溉用水量零增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城镇污废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回用量、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均要迭到国家和省市关规定,地表水质量标准努力实现省政府批准的《__省水功能区划》确定的目标。

5、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目标。到2020年,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城镇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治理区域为山区和丘陵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生态修复面积50km2,全县水土监测网络基本建立。

根据“十三五”期间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选择部分规模较大、能争取到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的工程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7.7亿元,实施十大类项目,全面加强我县各类水利项目建设。

一是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规划投资2830万元,实施戴冲等4座水库及山塘提升项目。

二是主要圩口建设加固,规划投资4.94亿元,实施东__、顺__等14个圩口加固项目及缸窑湖治理工程。

三是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规划投资1.48亿元,治理天门、钟鸣、__等6个乡镇重要河流。

四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投资8240万元,实施全县8个乡镇(11.28万人口)农饮提质增效工程。

五是排灌泵站建设,规划投资8740万元,实施顺__站、__站等10座泵站建设。

六是水土保持建设工程,规划投资0.8亿元,实施闸口冲、龙潭冲等6个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项目。

七是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规划投资1.3亿元,实施西联、__等5个项目水利配套工程。

篇9

[5]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4:66-69.

[6]陈晓燕.民航服务质量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5):102.

[7]民航资源网.新常态下安徽民航科学发展路径[EB/OL].网址:,2015-05-13.

[8]Checkland,P.B.Soft Systems Methodology:A 30-year retrospective[M].John Wiley & Sons,1999:13-114.

篇10

“十三五”时期,是抚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和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为此,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对于抚顺市“十三五”时期各项环保工作的统筹和提升,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切实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强化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抚顺市“十三五”环境形势分析

“十三五”期间,抚顺市将面临的环境形势如下:

1、环境问题解决难度加大。长期以来,污染的不断积累已使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污染物来源从以工业和生活污染为主不断向工业、生活和农村农业面源转变;污染特征从单一型、点源污染向复合型、跨界污染转变。在SO2、COD等常规污染物尚未得到全面根治的同时,烟粉尘、VOCs、O3、放射性污染、废旧电子电器、危险废物等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治理任重道远。

2、流域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抚顺市浑河及支流河13个监测考核断面。2013年水质超标19次,2014年水质超标23次,2015年超标19次。支流河超标呈加重势头,主要的超标支流河为海新河、抚西河、将军河,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支流河超标原因为生活污水,约有5万吨/日的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浑河或其支流,对浑河及支流河造成严重污染。

3、生态环境维护系统脆弱。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成后,缺少长效管理机制,管理维护资金不足,无法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农药化肥施用等面源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4、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各县区普遍存在环境监察装备不强、执法技术手段落后,监测设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环保基层环境管理和执法人员编制偏少,环境监管没有完全到位,使之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环境监测点位还不能科学全面地反应环境质量的问题逐渐暴露。

二、抚顺市“十三五”环保规划要点

1、实施大伙房饮用水源生态保护,确保国家良好湖泊水质指标。大伙房水源地生态安全,事关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事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未来五年,大伙房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重点在浑河、苏子河、社河、百花流域内实施有效的生态修复、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确保生态功能区作用。“十三五”期间,将成立大伙房饮用水源保护区应急管理、预警和指挥平台,组织一支专业性能力强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队伍,购置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通迅、研判、电子图表、现场图像传输等各种设施和应急物资储备库,随时奔赴一线遂行处置环境突发事件任务。

2、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继续实施浑河支流综合整治方案,逐步解决支流河污染。对浑河抚顺段的十三条支流河的生活污水直排口,继续采取截污工程,取缔向浑河直接排污的排污口,全面优化改善市区环境。“十三五”期间还将在东洲河、古城子河、拉古河河口建设人工湿地,对支流河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建设相应的景观游览设施。对三宝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深度处理装置进行改扩建工程,提高到90吨/日,确保全市的污泥含水率低于60%。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确保三宝屯、海城等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并达标排放。

3、推进治气治霾,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切实解决新抚区榆林、千金,抚顺县救兵,顺城区龚家沟、新宾县南杂木等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完成我市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各县逐步建成监测系统。严控臭氧污染,积极推进VOCs(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到2020年底,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根据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大拆炉并网工作力度,2016年,淘汰市区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大力推广背压机组和煤炭清洁燃烧技术,20018年建成区基本实现高效一体化供热,2020年全面实现高效一体化供热。

4、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2020年为我市创建生态市时间节点,“十三五”期间,将生态市县创建指标由21项调整到52项,向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稳步过度。抚顺县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清原、新宾两县在完成省级生态县评估的基础上,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十三五”期间正式启动我市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5、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建成全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并形成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技术化。广泛吸纳一批骨干企业到园区进行固废、危废处置项目投资建设,对危险废物实施网络化管理,初步形成全市危险废物资源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市场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成新的污染。加快重金属相关产业落后产能淘汰步伐,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实施严格的重金属污染源监管,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健全危险废物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全市70%以上的危险废物均纳入园区进行处置,逐步减低危险废物在转移、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逐步提高我市废旧资源资源化和无害化。强化放射源安全监管。对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安全处置实行统一监管。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开展全市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排查工作。建立与省对应的市、县三级环境安全和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建立包括监控调度、现场指挥、应急监测三个系统组成的应急响应系统,具备能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结语

环保规划对抚顺市未来的发展、城市合理布局提供了环境方面的要求和执行依据,极大地防止了严重损坏环境的工程建设的发生,为开创幸福美丽抚顺建设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