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2 10:20: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篇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97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1 数据中心与应用集成促进烟草行业信息化升级

数据中心是以信息资源标准为基础、信息安全为保障的数据交换服务平台、数据加工存储平台和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从烟草行业商业智能的角度理解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数据积累,并以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ing)、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技术为基础,以数据集中、查询、分析、知识发现为手段,采用一系列方法、技术和软件的总和。应用集成是整合企业内与企业间的服务,建立一个y一的综合应用,即通过应用集成的方式,将截然不同的、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应用软件和系统有机地集成到一个无缝的、并列的、易于访问的单一系统中,有效改善现有系统之间调用的网状关系,使系统之间的关系更加可视化,管控能力更强。并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

结合烟草行业来看,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统一信息资源规范,建立企业内部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统一企业内部的数据口径,提高数据质量,同时为后续系统建设提供指导。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发展,各类业务应用积累了大量数据。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在保证业务数据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着力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实现公用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同时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了数据向知识的转换,充分体现了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原则,能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应用集成平台作为一个综合的统一应用,利用门户技术构建应用用户界面统一的介入与安全机制,实现用户交互及应用与应用之间的连接,完成相关数据路由与数据格式转换,在异构的数据源之间实现数据层的直接整合。它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业务化给客户带来高管控能力、高投资回报、高运营能力等,从而提高企业的IT服务质量,更直接地为企业的业务扩展、业务创新和卓越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建设符合行业要求的数据中心与应用集成平台

《烟草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详细提出了CT-155行业信息化发展蓝图,其中“CT”代表中国烟草,“1”代表一个行业统一平台,两个“5”分别代表五大应用体系和五大保障体系。统一平台内容包含行业集成环境、行业数据环境、行业传输环境和行业云环境,五大应用分为四纵一横,分别指政务管理类应用、运营管控类应用、资源管理类应用、监督管理类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类应用,五大保障体系是指信息化决策、架构与标准、建设与实施、运维与服务和网络安全五个方面。

企业在进行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要求,结合烟草行业业务变革进行新的业务模式构建,遵循综合集成、协同建设的系统性原则,构建科学信息体系。

3 地市公司的数据中心与应用集成的探索实践

市级烟草商业企业作为烟草经营的主体单位,其信息化的历程是从技术驱动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到以业务驱动;重系统建设轻应用、重硬件投入轻维护。后来发展为重应用轻数据,现在大多数地市公司还在应用系统的建设阶段,忽视了数据的应用。

随着烟草行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局和省级局的数据中心和应用集成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地市公司在这方面的建设尚有不足。在后续的信息化建设中,地市公司应重点关注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共享和数据的应用,以数据驱动地市公司的信息化发展,以数据引领地市公司的信息化升级。

3.1 互联网时代PC、移动、大屏多屏互动全面融合的应用探索

毕节市烟草商业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实现“一机在手,数据全有”的多屏办公体系,大屏端应用与移动端和PC端形成“三屏”互动。即以数据中心为核心,以移动应用为支撑,以供应链为主线,以关键业务为节点开展规划与建设,实现大屏端数据指标、PC端数据指标与移动端数据指标进行有效互动,如图1所示。

移动应用与大屏端数据中心应用有效互联,实现随时随地开展工作汇报与调研。以数据中心为依托,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开发移动应用,并与大屏指挥中心进行对接,实现远程连线应用。通过集成毕节市烟草商业所有视频,集中监控物流配送、生产车间、分拣车间、仓库及烟叶收购现场等视频,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监控和统一展现。该视频集成多次被国家局、省局远程调取查看,并获得高度认可。以远程监控方式,调研一线生产经营现场,了解烟叶生产情况、灾害情况或零售户门店情况等。初步测算,预计每年至少可减少直接成本500万元,实现了以移动应用为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

毕节市烟草商业在进行移动端的探索时,充分考虑了移动互联开发技术、信息安全、平台可移植性、服务可复用性等因素,初步确定了烟草移动安全架构和开发技术,为未来企业应用移动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及管理创新驱动的业务协同应用探索

全面推进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大数据在烟草行业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烟草的数据生态,建立统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将国家局下行数据、省局建设业务系统的数据、市局自建业务系统数据和第三方数据进行集成,建成地市级烟草商业自己的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全面盘活数据资源,消除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业务“竖井”,同时以数据中心为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支撑平台,倒逼各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完善,形成自己的数据生态,为国家局、省局的“数据源”打好基础,做好保障,真正落实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数据共享的数字烟草发展目标,确实推进数据在地市级烟草公司的支撑作用,从而逐步实现信息化与烟草业务和烟草战略真正的融合。

毕节市烟草商业运用SOA思想,统一技术平台和技术标准,整合集成系统,提高应用系统一体化的程度。通过应用集成,将关键指标以看板形式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一站式”支持。以数据中心为数据来源,将主营业务数据集成到应用集成平台,形成完整的数据看板,并分类展现,让用户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企业主营业务的运营状况。

毕节市烟草商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着重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目标,在解决行业多种业务应用独立性强、集成性弱的问题上做出了贡献,有助于实现信息跨应用,跨业务流通,充分体现信息价值。

3.3 重塑业务模型,发现价值主张,开启智能管控新时代

当前社会对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通过大数据实现对发展潜力的定位,市场环境感知,企业状态感知,宏观经济感知,搭建面向决策层或管理层为主的生产经营决策系统。全面提升数据综合应用价值和数据质量,为辅助领导决策、满足日常业务的数据需要提供统一的展现平台。烟草行业将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丰富的社会数据资源与公司业务数据相结合,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地市公司要围绕烟草经营为主体,以供应链为主线,以关键流程为节点,以数据支撑为驱动,开展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以卷烟、烟叶物流和专卖等关键业务主题,多角度、多维度和多层面地建立分析指标,并将各业务指标根据供应链的主要节点进行对接,以数据流为核心“串通”数据,实现数据关联,从而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握公司运营情况,提高公司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通过预设程序自动分析数据,对企业健康度进行评价,对企业发展能力、行业发展态势进行评价,挖掘潜在的市场为企业做策略优选,构建企业智能化。以供应链为基础全面展现农、工、商全线业务数据,将必要的数据进行贯穿展现,分析与应用。抓住“两烟一专”的业务特色,综合展现,体现已有的预警体系指标;通过各业务关键指标进行下钻、关联查询到烟叶、卷烟和专卖等数据,高效的数据集成与共享大大提高了数据交流、共享的效率,保证业务高效运行。通过对数据分析应用,对全方位的信息进行全面感知,围绕关键绩效指标、关键流程运行实时监控展示企业当前的总体运行情况,为开展指挥、调度提供入口和内容支撑。

4 结 语

数据中心和应用集成在烟草行业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烟草行业一体化平台的基础,可以有效解决应用系统的整合与数据共享,实现企业数据的一致性、及时性、完整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统一性,解决烟草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系统沟通不畅的问题。随着烟草行业改革步伐和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烟草行业建设数据中心已成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对数据中心和应用集成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探索实践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拓展。在充分融合物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下,烟草信息化建设将会在数据资源利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推进烟草公司降本增效,促进其高效、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密红,何利力,杨秀梅.烟草数据中心ETL技术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5).

[2]高学彦,王栋,白晓东.烟草商业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探讨[J].烟草科技,2009(4).

[3]蔡永长.烟草企业数据中心项目中ETL的分析和设计[J].信息技术,2010(9).

[4]张国松.数据中心在烟草行业的重要性[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2).

[5]张俊良,薛振兴.烟草企业数据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

[6]张春芳,孟杰.基于SOA架构的内蒙古烟草应用集成平台研究与实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7]蔡矗侯杰华,郑秀娟.烟草商业企业应用集成架构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8).

篇2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20-0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对知识的管理。忽视对技术知识的了解和管理,必然会影响到技术创新管理的成果和效果。如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导入知识管理机制,已经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系统的两个方面:知识管理是一种手段,用来规范和配置创新过程中获取、创造、传播和应用的理念、信息、数据和技术等知识;技术创新是一个行为,用来实现“知识”从最初的设想到最终的产品商业化的循环过程。创新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规范与配置、增长与运用。因此,企业必须关注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1.知识管理有助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来源于知识,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表现形式,技术凭借知识管理而得到创新。对知识源进行合理分析与应用,就可以获得技术创造的多种解决方案,这种合理分析主要依赖于隐性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

2.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共存。企业的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标志着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并存,作为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强有力的措施[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生存,这种共生需要宏观介质与微观介质与之匹配,培养共生的环境。

3.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是知识转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和知识的转换过程,而知识管理就是对此转换过程的管理。从知识论角度来看,组织的自主技术创新实质上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创新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但会有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还能实现企业知识信息的共享整合及演进[2]。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实施知识管理的意义

1.帮助技术创新人员筛选和甄别有价值的信息。在知识时代中,企业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获取的方式也极其方便。而正因如此,“信息错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会导致技术创新人员在做决策时受无用信息干扰,并陷入困境,降低创新人员做决策的速度,从而为企业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这时,知识管理的导入就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一现象。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管理,可以帮助技术创新人员筛选和甄别有价值的信息,使得海量无序的信息转换为浓缩优质的智力资源,满足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有效地减少创新人员在做决策中出现的失误。

2.提高企业知识利用效率,降低创新成本。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各种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用户及商业环境的方式表示出来,提供给企业员工分享、吸收、利用,从而提高知识的利用率。知识的共享和应用可以避免重复开发,例如软件开发中的可重用模块、部件和工业领域内的标准件,工业标准、行业标准等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维护性,降低总的开发成本,提高开发速度[3]。

3.有效规避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现在许多企业已认识到,企业应该到客户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和收集,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沟通,企业可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为技术创新做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不完整之处,以及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来及时调整创新方案[4]。知识管理可以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避免项目失败的风险。

4.技术创新人员能从过去的技术创新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以便使今后的技术创新人员能从过去的技术创新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熟悉技术创新环境,学习其他员工的经验。

三、建立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管理机制

1.建立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组织形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知识库通过其特有的模式实现不同类型知识的流动以及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需求者有效使用知识提供可行知识库自身的存在,还需要与知识库运转机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根据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规模及其创新的程度,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时,可以选择以下组织结构形式:(1)学习型组织。(2)网络—层次型组织。(3)实体—虚拟知识社群。(4)虚拟团队。

2.运用知识管理控制技术创新风险。风险是指对系统未来不确定性预测的一种偏差。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不断开发新技术、产生新知识,并生产高技术知识含量产品的过程。由于外界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另外,对技术创新过程实施知识管理,也会对创新产生一定影响和改变,也将导致一些不确定性。为了确保导入流程顺利完成并且有成效,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保障机制三部分。

3.基于知识管理的创新绩效追踪机制。在企业不同层面上,导入知识管理的成败,系统导入流程的正确与否约占关键因素的70%以上,技术仅占不到20%的关键因素[5]。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在导入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知识管理成效追踪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导入知识管理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一个兼顾人(People)、流程(Process)与技术(Technology),同时可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在知识管理导入前、后,进行量化诊断与绩效评估的体系。

在科技、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而知识作为核心资源,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地使企业在变化骤然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导入知识管理机制,无疑是一件明智且富有远见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杜跃平,周永红.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共生环境[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

[2] 张子刚,周永红,刘开军.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能动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0):89-91.

篇3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美国硅谷大量高新技术小公司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强烈兴趣。也因“硅谷”成功企业集群的示范效应,企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理论界提出企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不可替代的技术创新优势,从而可以带动整个企业集群的自主创新,以此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且还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力量。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念及特征

1、概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中小企业,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具体界定,各个国家有很大区别。1999年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出明确界定:一是企业已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二是企业应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意思、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概括为:由有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的企业。

2、特征

(1)从事的行业及领域的特殊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己任。其技术领域主要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环保技术等。例如,中关村科技型企业产业结构的比重为:电子信息占63.3%;光机电一体化占12%;新材料、新能源及环境科学占10.6%;新药物、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占10.7%;其他3.4%。

(2)从业人员的特殊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由科技人员自主创办或领办,并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实行运作的。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超过30%,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地区,科技人员超过50%。据对北京1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统计,从业人员21万人,其中科技人员13万,占61.5%。

(3)规模一般趋向小型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少则几人或几十人就可以经营运作,但大多数在100人左右,规模较大的也在500人以下,这也使科技兴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规模经济和资金雄厚的优势,较弱的自身实力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决定了它们必须不断通过各种方式经行创新,并及时将这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事实证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方面有着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已成为我国科研成果转换和科技创新实现的主要载体。

(5)特有的机制特征

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运行机制体系:创造物质财富、讲求精神文明的动力机制;坚持自主开发、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机制;政企分开、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技工贸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同效益效率挂钩、按贡献大小分配的分配制度;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等。

二、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述及其积极作用

最初的产业集群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以分工的角度给中小企业集群下的定义,即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形成的群体。马歇尔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这一理论。区域经济学家韦伯把集聚因素引入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他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同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在高级集聚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就是企业集群。威廉姆森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给中小企业集群做了如下定义:中小企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中小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机构是介于纯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以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派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对企业集群做了以下定义:即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按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产业发达国家的核心特征。它不仅包括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而且还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以及一些辅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当然也包括政府及相关联机构提供的一些基础性设施。

我国企业集群的实践先于理论探讨。到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江浙、福建和广东)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群。针对这些企业集群现象,国内经济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非正式制度、制度变迁、企业和企业家网络、企业创新、历史传统以及政府政策等视角切入,较为深入地进行了企业集群生成、发展和演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其中,仇保兴对中小企业集群给出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定义: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这么一种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中小企业在地域上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同时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而相互适应;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集群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特征,集群化对中小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一,众多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区域使得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企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资源极为有限,难于取得技术突破,即使有所进展也往往在开拓市场方面受到自身能力和资源的限制。但从集群整体看,各个企业拥有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创新网络形成专业分工,无异于将其他企业的技术专长嫁接到自己的核心能力上,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第二,聚集可以产生广泛的市场化,批量购买和销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集群内各个企业基于相同的产业结合一起,促使他们以整个集群为单位对原材料供应商形成影响,同时也可以集中开发市场。

第三,信息的溢出可以聚集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在集群中,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其他配套的相关企业相互靠近,很容易获得有关上游供应商、同行竞争对手、下游客户的相关信息,可以更好的洞察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新市场开拓情况以及技术演变和革新的信息等。

第四,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竞争的协同性提高了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企业集群强化了企业间的关联性,关联性的强化会产生二重放大效应,一方面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使同行业之间形成是对手又是朋友的局面。

三、集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在中小企业集群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很快,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上呈现处独特的优势,为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征具体表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相对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和组织结构简单使研发及自主创新产品或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以及它涉足的技术领域很广从而体现了创新的广泛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较快适应市场及用户需求变化,以较高的效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并提品或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及自主创新往往更多地采取合作和模仿模式,具有较大的外生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十分重视研发及自主创新活动,以增强其竞争优势,本身既是研发及自主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又是需求者。那么,相对于单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通常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有利于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依靠单一企业难以形成强大的创新力量,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中聚集着若干高技术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各种组织。这些组织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同舟共济,就形成了一个跨组织合作创新网络。如硅谷的成功就是依赖于群内各种组织就技术创新活动展开相互学习与合作而形成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

第二,容易获得创新资源。如果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较快地获得创新资源,就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聚集了大量相互补充的各种人才,企业很容易就近找到所需人才,而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群内企业间建立了长期信任和合作的关系,这种氛围也有利于企业间筹措资金。而且人员之间、组织之间的广泛经常的接触还有利于企业获得有关产品市场、销售渠道、技术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组织之间相互协作、共享成果。集群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通常不是由某一企业单打独斗来完成的,而是依靠多方参与、群体攻关、资源整合完成的。这不仅包括集群内的企业,也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等非生产部门和单位。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集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要,创新成果受益于参与的各方,因而具有多赢共享性。因此,集群成员的利益趋于一致,使集群区的企业和各种非企业组织产生一种社区共荣意识。

第四,群内组织之间的竞合相携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能否取得优势,避免淘汰出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够产生创新的动力,合作同样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因素,合作能力越强,创新的机会也就越多,创新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四、集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

1、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和扶持,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税收、金融等政策或法律,构造一个有效的持久的创新激励环境,矫正市场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缺陷,使创新者能更公平地享有创新收益;选择一些机制灵活、产品附加值高、有发展后劲的企业重点扶持,促使其成为有较强创新实力的企业。

2、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

美国硅谷信息产业集群就是以斯坦福大学为创新源,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斯坦福大学在技术人才上的支持,从而使硅谷成为美国经济最活跃、创新最积极的地区。为此,我国政府应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集群创新活动,鼓励大学教师、研究生到公司兼职,有名的教授兼任公司顾问或者董事会成员,鼓励这些人才积极创业并予以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优惠。

3、完善集群内服务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培训体系。这些服务机构为群内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

4、完善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使那些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经济附加值高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筹资成本获取创新资金。在融资渠道上,还应积极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形式,如提供融资租赁、放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条件促使其上市以及降低债券发行额度使一些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

5、加强集群内部与外部的联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群内企业间就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发展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和联系,而且还需要与集群外部的组织或群体加强联系,从而吸收外部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如果集群只在内部相互联系,由于这种经常的交往和合作,就会形成企业间的强联系,而这种强联系会形成“技术锁定”,阻碍技术创新,排斥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邵继勇:中小企业集群与经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亦亮:企业集群发展的框架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J].管理世界,2005(11).

[5] 朱杏珍:论市场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J].商业时代,2007(25).

篇4

 

绍兴市自来水公司主要承担绍兴市区的供水任务,供水区域360平方公里,供水用户24余万户,管网总长1700多公里。公司的管网漏损率、水费回收率、管网水质及压力综合合格率等主要指标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其中管网漏损率一直5%左右,水费回收率99%以上。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供水企业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供水企业在保证优质、足量自来水供应的同时,提供配套的优质服务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现状介绍

目前,公司已建成完善的供水管网GIS、SCADA、营业等多套生产信息系统,但与电信、金融等行业相比,供水行业客户服务的信息化工作普遍起步较晚,客户服务的手段较少、效率较低,我公司也存在同样问题。

经调查分析,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公司按照区域划分下设5个分公司,服务点分散,用户不能跨区办理业务,服务反应速度慢,办事效率较低;二是服务技术体系不统一毕业论文格式,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信息和处理结果不一致甚至相互抵触;三是服务方式单一,难以满足部分用户群的特殊需求;四是供水安全的信息化监控水平较低,原有调度、GIS和营业等系统存在不稳定和局部功能不完善。

2、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针对客户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是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关键。结合公司现状及用户的需求,经多次分析研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各种服务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为原则,通过完善现有信息系统、开发客户服务系统、发展个性化自助服务方式等措施为抓手,实现对用户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服务。

2.1强化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支撑功能

进一步完善现有GIS地理信息系统、管网调度、营业系统的功能,提高稳定性,强化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信息技术基础支撑。

①完善管网GIS系统。

为深入地掌握供水设施状况,我们改进了管网GIS系统可视化方案,通过系统实现管网输入编辑、地形图库管理、管网维护、管线设计、事故处理等功能,使图形管理与数据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了管网管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深化GIS系统在工程设计、供水调度、管网维护、检漏抢修、管网普查等工作中的运用,结合自主开发的管网普查派工软件系统,逐步普查校正系统中的供水管网管径、管材、位置、埋设年限、埋深等管网的属性数据。

截止09年底,已完成公司供水区域内全部明显点普查,普查用户达14万余户,阀门7000余只、设置管标4157只,并对区域内消火栓进行了地毯式普查,彻底摸清了市区消火栓数量与完好状况,GIS系统信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为客户服务的快速反应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②改造管网调度系统。

在提高调度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能力,方便调度人员使用习惯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重点加大在线监测点建设力度,优化监测点的布置,改善管网运行水量、水质监测效果。共建设压力监测点54个、流量点31个、水质点24个,实现了对供水区域范围内水质、水压、水量的全面监控。同时,改进数据传输通道,增强监测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关键站点采用光纤与GPRS数据传输互备模式,并对监测点进行防雷改造。

③集成营业系统的数据结构。

公司按照区域划分下设5个分公司,各分公司均有各自的供水营业厅毕业论文格式,按照属地管理、就近一致的原则,由各分公司承担所管辖区域内的用户服务职能,用户的数据信息、档案资料都有分公司独立管理,用户办理业务只能到相应的分公司营业厅办理。

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用户业务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的方案,即对营业系统进行技改,将各分公司的数据集成到公司的应用服务器中,使每个营业厅的工作人员用一个工号就能跨区域办理各个分公司的业务。经过自主技改升级,对5个分公司接水报装、水费缴纳、供水业务变更受理、合同签订等服务项目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2.2开发客户服务系统

为提高客户服务统计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一口对外”服务,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开发建设客户服务呼叫系统。系统集多媒体呼叫接入、信息交互、计算机网络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并与公司营业、OA、GIS、SCADA等系统紧密结合,通过固话、移动电话或网络方式,受理各类投诉咨询、故障报修并迅速做出反应。系统建成后,各分公司、部门的投诉咨询、故障报修等业务受理电话全部集中到客服中心统一受理。

系统通过工作流方式对报修、投诉业务处理形成一整套的闭环服务流程,对各类业务的流程电子化,相关的业务资料跟随流程自动流转。系统对工单流转、投诉问题调查、部门责任落实等方面,业务完成率和及时率的执行时间自动进行绩效考核。同时通过企业内部腾讯通即时信息提醒和短信提醒功能,按时限要求,实现工单到达和超期预警的二级提醒体系,用技术手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为用户解决问题。

2.3发展个性化自助服务

①开发语音、短信功能。

针对在绍兴全市行风评议中,部分市民对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在用户门上或信箱张贴各类通知单的意见反响较大,认为既不美观,也涉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希望改进告知方式。

比较分析其他行业一般是通过邮寄信件和电话催缴两种方式的基础上,邮寄信件、电话催缴数量大,人工费用较高,通过小技改、自主开发了自动电话语音和短信功能催缴功能。

②实现多种缴费方式。

公司的水费回收率一直很高,近几年均在99%以上,但仍有部分用户存在缴费难的情况,主要为部分农村用户和长期出差的用户。部分农村用户因周边纳入一户通系统的银行网点少,长期出差用户则没时间到营业网点缴费。

为改善该部分用户的服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水费回收率,公司积极应对,一是寻求与农村有较多营业网点、网点布置合理的信用联社、超市进行合作,开发实时联网收费系统,大大方便了农村用户缴费毕业论文格式,受到农村用户的广泛好评。同时选择了灵活、单笔交易费用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合作网上缴费功能,解决了不方便去营业厅缴费用户的实际困难。

③个性化、网络化服务逐步增强。

客户服务工作做的好不好还在于用户能否方便快捷的办理各项业务。公司在创建现代化营业所过程中,积极投入便民服务项目的探索,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推出了网上报装、报装进度查询、网上抄表、网上大表数据查询、网上投诉咨询、POS机缴费等便民业务,网上服务为用户足不出户就完成了业务的办理,极大地方便了有网络偏好的年轻用户群。

3、结语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供水企业客户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办理有关业务,有效促进了客户服务工作的发展和提升。2007-2010年,我公司在绍兴全市131个市级部门重点岗位评议中,排名由2007年的26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0位、2009年的第10位,2010年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列第5名,连续三年保持社会服务类第一名,被授予绍兴市“群众满意机关科室”荣誉称号。同时,其他地区的供水公司慕名来考察取经,行风服务技术水平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为我公司实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奠定了坚定基础。

陈听学(1972.12―),本科,绍兴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程师,一直从事信息技术管理工作。

篇5

在对企业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有序的组织,设计严密的管理计划,能够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使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都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层的相关决策,来达到确保企业各项事项有序推进的目的。除此之外,为确保计划与决策的有效实现,现代企业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还包括企业信息的上传下达、企业间各部门的高效协调及配合。总而言之,现代企业的企业的管理工作是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的重要的过程,在管理工作中,不仅仅要提高企业决策的能力,而且还要推进企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式,应该结合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结合的方式,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一般都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的管理。

1.构建统一的信息部门

企业要想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实现管理,就必须建立信息部门,将企业的内部信息及时地反馈,而且要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需要专业的人才储备,所以,比较适合在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专业部门使用。

2.构建自身的维护管理部门

企业为了能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就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的部门,在信息化管理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规划,而且要制定相关的采购和招标的方式。企业在对信息系统建设时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成本的节约,而且能够借助外包公司的人才优势。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能够适应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三、现代企业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1.管理理念有待创新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我国企业在技术上、文化理念上都吸取了不少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企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观念,没有按照现在市场发展的规律进行企业的管理,而且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没有运用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比较低下。如工作时间固化,缺乏弹性,处理企业事务时固守既定程序,缺乏随机应变处理事务的能力等,这些都极大地损伤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助涨了员工固守陈规的习惯,不利于现代企业管理。

2.管理制度规范化有待提升

当前,现代企业为了适应并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中占据一族之地,多数都采取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生产效率的手段来实现。企业只是一味的追求发展,使自身的规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使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得到完善,但是,对企业工作的管理却没有予以重视,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而且不能按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导致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按照基本的章程,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3.对自身管理问题认识存在缺陷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存在片面的认识,所以,企业要想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够突破发展的局限,使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地实施。

4.企业还没有制定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客观地分析自身的情况,然后制定管理的战略目标,但是,企业在管理的时候不能够对自己的经营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在管理中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的时候出现了举足不前的问题。

5.企业的内部信息产生的制约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管理层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得不到重视,很多企业的员工担心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增强后就会出现削减员工的问题,这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顺利。

6.企业的资金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缓慢

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在中小企业中不能顺利实施。

四、现代企业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针对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从而促进企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企业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1.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规范化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离不开健全、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保障。换言之,建立在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障任何组织生存与发展必然之选。因此,要规范企业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有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毋庸置疑。现代企业在扩大规模,追求规模经济的同时,相关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也要同步跟进更新,建立适合企业发展规模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办法,使企业员工有章可依,有规可循,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规范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2.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提升企业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

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容忽视。这意味着现代企业管理中,凡是都要讲究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出发点。因此,就需要现代企业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革新管理方法和模式,注重人的个性化,决策各种事项时都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企业的管理理念逐渐摆脱传统的硬性管理,逐步转向较为软性的管理模式,使员工在企业中获得一种强烈的归属与满足感,把企业当做“家庭”来对待,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保障企业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在有条不紊中逐步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

3.企业应该强化信息意识,完善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在企业内部要强化信息化的建设,就要提高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企业应该更新自身的观念,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完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而且还要强化计算机管理技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信息化建设有全面而科学的认识,应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计算机知识,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养,定期培训,让他们学习信息化的知识,对那些新鲜的知识要不断地灌输给员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提高信息化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他们首先要起到带头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带动企业的员工去学习信息化的知识,使企业的员工都能够借助信息化的知识,强化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的效率。在企业中,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使管理的流程变得简单,而且企业能够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将内部的经营情况第一时间传达给决策人员,这样能够在生产时作出及时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4.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法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建设,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办公的自动化。当企业的办公系统比较健全时,企业就可以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经营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逐步推进。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在运用计算机工作,但是,还是没有实现办公自动化,所以,企业应该在运用计算机的基础上,强化信息化的理念,从而能够推进信息化建设。

5.企业应该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适当的资金

现在,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资金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发展时,应该合理分配资金,应该在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资金,使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我国的企业中,中小企业还是比较多的,这类企业的资金比较紧张,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类风险,而且企业的资金流动是比较慢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周期比较长,不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所以,企业在经营中,不仅仅要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而且还要强化自身的软件建设。

6.企业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进行信息化的建设

篇6

前言

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的食品企业必须要能够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此时,大数据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便成为了主要的管理技术手段,能够为食品安全管理作出巨大贡献。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当中包含了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当中均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跟踪、分析,以确保食品生产各个环节均具有安全性。本文主要对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诸多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食品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时,首先,数据采集方面。数据采集能够便于对食品安全管理当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搜集,继而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便于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原始数据作出整体、调动、跟踪和分析。其次日常工作记录方面。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食品企业的管理部门能够对日常工作进行更加准确的记录,且每一项工作均能够形成相应的管理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档案进行总结与分析,能够对企业自身的产品的信用、认证等情况准确掌握[1]。再次,质量跟踪方面。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对食品的安全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最后,评价与决策方面。依据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对各项数据的管理,可以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便于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为企业高层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普及度较低

就我国的食品行业而言,大部分均为中小食品企业。该类食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即便要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却仍旧不会重视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同时,该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本身并与愿意增加成本进行能够应用计算机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的硬件设备,亦不愿意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可以说,大部分中小食品企业缺少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的认知。虽然个别中小食品企业能够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但却仍然存在着普及程度比较低的现象。

(二)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软硬件不发达

就当前我国与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相关的主要软件、硬件提供商而言,大多为国外品牌,我国与其相关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发展仍旧比较落后,难以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大型的质量管理控制软件方面,国外的LIMS系统、ERP形同均已经成为了大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在我国占据了诸多市场份额,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此外,在硬件方面,我国的诸多食品企业所应用的计算机数据技术RFID系统,其中包括了重要的扫描仪和电子标识所需芯片,基本上以为国外出品[2]。由此可见,我国在此方面的生产能力以及质量保证均存在一定缺点,难以促进食品企业进行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应用策略

(一)加强中小食品企业的宣传与教育

对于大型的食品企业而言,其基本上均能够采用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食品安全质量的管理。但是,我国的中小食品企业却难以恰当的运用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诸多中小食品企业而言,且缺少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识,因此,必须要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应用应用重要性的宣传。此外,必须要培养中小食品企业的管理者具有应用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意识,以便上行下效的提高应用先进技术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能力,促进企业获得更加稳健的发展。

(二)鼓励与食品企业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发展

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若要在我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当中获得良好应用,必须要具有计算机信息产业良好发展的大力支持。为此,我国应该在与食品企业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信息产品方面提供相应鼓励政策,并且予以我国国内诸多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以及硬件商一定的优惠措施,例如高新技术产品补贴、税收优惠等[3]。通过该种方式促使我国内部的计算机信息产业能够迅速成长,在我国国内的市场当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据此,将能够为中小食品企业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较大助力。结论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的食品企业必须要能够恰当的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在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情况下,食品企业能够进行更加全面的数据采集,更加准确的日常工作记录,且能够更加良好的进行质量跟踪,为企业经营者的评价与决策提供支持。但是,在中小食品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当中,必须要能够加强中小食品企业的宣传与教育,并且鼓励与食品企业管理相关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发展,以此方能够推动其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非良好应用。

参考文献:

篇7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会越慢,决策层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和松散,组织内层级较少,部门之间隔阂较少,内部交流增多,创新决策过程简化而迅速。笔者就大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比较谈点浅见。

一、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研发资源比较

对大企业来说,它有较强的信贷和上市能力,融资渠道通畅。所以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承担技术创新所需的高额固定成本。大企业还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和仪器设备等。根据2004年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显示,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技术创新人员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企业自身开发机构所拥有的科研用仪器设备也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因此,大企业在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技术创新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和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无法在直接融资市场上筹集资金,在间接融资市场上也困难重重,所以很难获得技术创新所需各项资金。而且由于缺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很难开展多项投资,而只能倾向于将资金和人才集中于某一个项目或某一个领域的研究,如果创新失败将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因而技术创新的风险性相当大。但也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单一,也构成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一个优势。它在生产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上独具风格,专业技术容易达到精湛的地步,使产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且虽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总量不如大企业多,但它的人才相对比较密集。在美国,中小型研究开发企业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达6.4%,而大型企业的该比例只有4.1%。在新兴知识密集产业,知识资产的重要性远大于其他资产,技术创新的频率高.方向变化快,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密集而容易占优势。

二、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对象及效率比较

大企业侧重于工艺创新,在工艺创新上有优势。大企业凭借其资金实力,以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抢占市场或稳定市场占有率,因此会注入更多的精力开发生产工艺。虽然大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相对迟钝一些。然而当新概念产品创新在实现产品化以后,还需要质量和生产工艺方面的改进提高。由于大企业具有完善的制造系统和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所以大企业在这方面明显占优势。另外,大企业侧重于那些具有稳定的市场回报,能通过大批量生产来获取规模经济的研发项目。中小企业则根据其自身特点,开发那些短、平、快的新产品抢占市场,侧重于产品创新。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对分布在362个行业里的8074项发明和创新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制造业产品创新中,中小企业占了55%;中小企业每个雇员的产品创新的数量比大企业高1.38倍。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1992年美国盖尔研究所对20世纪70年代121个行业的635种创新产品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每百万职工提供的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中小企业从技术创新到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比大企业更短,中小企业平均为2.22年,大企业为 3.05年。这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不设置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而主要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研究开发,想必大型企业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的模式,更能迅速地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在创新时间和创新效率上都优于大型企业。

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会越慢,决策层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官僚体制越复杂,一般情况下决策也更趋保守,企业家精神弱化,不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决策时间也会越长,可能会产生组织与决策上的惯性,从而难以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和松散,组织内层级较少,部门之间隔阂较少,内部交流增多,创新决策过程简化而迅速。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人员相对较少,人员之间更容易互相了解。从而更容易发挥个人的才能。而且中小企业的领导层比较精干,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创新决策。同时宽松的管理结构使企业对创新更容易接受,能使企业保持一种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组织环境。

四、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能力比较

大企业占有市场份额大。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多以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能把技术创新作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更容易发现和把握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大企业拥有健全的市场网络,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比较全面,与外部联系较为密切,建立一个新产品市场的成功可能性远远大于中小企业。通常情况下,当一个新概念产品成功实现产品化以后,大企业凭借其实力与地位.并购中小企业,开发大市场。而中小企业虽然对市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随时把握市场的机遇,但由于创新资金、人才的缺乏和创新机制的不健全等不利因素。

其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能力较差,即使已取得了研发成果,也可能会因为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不足而导致整个创新的失败。而且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小,不具有大企业的市场优势,所以相应地其市场风险就比较大。

参考文献:

篇8

一、严禁超速行驶。控制车速,是安全行驶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中速行驶,安全礼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许多司机根据自己所驾驶车辆的车型和性能,经过实践和测试,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爱、感觉最自如的一种车速。如果这种行车速度能够符合交通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交通环境,即可把这种车速定为自己的安全车速。

二、严禁酒后驾驶。驾驶客运、货运、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驾驶员都承担有神圣的责任,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就要求驾驶员要有更高的职业操守,坚决禁止酒后驾车。据有关数据分析,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比例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

三、严禁超员超载。据统计,我国有7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员超载有直接关系。客运、货运、危化品车辆车辆体积大,自重也较大,如果再超员超载那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遇紧急情况,稍有不慎车辆将无法控制,引发恶劣的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

四、严禁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不仅是指长时间驾驶车辆引起的疲劳,也有长时间工作引起的疲劳,还有的是药物引起的犯困以及季节变化导致人体有疲劳感等等,在这些情况下驾驶车辆都非常容易导致事故。疲劳驾驶可引发事故的高发期为凌晨2时至7时,希望广大驾驶员以确保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感到疲劳时切勿开车,只有自身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才能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五、严禁强行超车。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和实践经验,超车应选择道路宽直,视线良好、道路两侧均无障碍,被超车前方150米以内没有来车,并在交通法规许可的路段和情况下进行,千万不可冒险强行超车。在超越停驶的车辆时,应减速鸣喇叭,注意观察,保持警惕,并留有较大横向间距,随时做好紧急制动的准备,以防止该车突然起步驶入行车道而发生碰撞,或驾驶员突然开启车门下车。尤其是超越停在车站的客车时,更应注意被停车遮蔽处骤然出现横穿公路的行人。

六、严禁强闯红黄灯。闯红灯危害性很大,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路口闯红灯,一旦观察不力或者速度较快,特别容易引发事故。同时,抢黄灯的危险性也不亚于闯红灯。在黄灯转换时,其他方向的车辆和行人已准备开始通行,待“闯黄灯”的车辆冲过停止线行至路中间,恰好与横向穿越道路的车辆和行人相遇,而且闯行的车辆往往都会加速行驶,相当危险。

七、严禁随意变更车道。在本来就比较拥堵的路面条件下,客运、货运、危化品运输车辆随意变更车道、路口随意变道转弯等,这种驾驶行为迫使其他车辆纷纷刹车或避让,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同时,因自身车体较大,容易在对后侧方道路情况观察不清的情况下,而引发车毁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八、严禁不按规定使用车灯。客运、货运、危化品运输车辆经常会在夜间出行,车辆在会车时,请规范使用车灯,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远近光对驾驶员本人来说,区别并不是很大,但对于对面过来的汽车或行人而言则是一种保护,不会因对方被灯光刺眼而发生事故,自己还要承担责任。

九、严禁“涉牌”违法。遮挡、污损、涂抹机动车号牌的违法行为背后都有超速违法行为的存在,无视各种监控设施的存在,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秩序,存在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请各客运、货运、危化品运输企业加强内部驾驶人管理,确保车辆出厂保洁,文明行车。

篇9

创新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其中最为关键就是技术创新。通过对国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关借鉴。

一、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美国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美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法律手段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高度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非常重视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制订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1980年美国颁布了《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要求国家实验室在进行技术合作、鼓励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在以后一系列的立法当中都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美国于1953年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美国政府负责中小企业管理的专门机构,保护和促进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小企业管理局下设“创新、研究与技术办公室”专门负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增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提供技术性帮助,重点管理和协调“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STTR)计划”的实施。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了组织保证。为了鼓励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美国实行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其中主要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累进税制,专颁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务计划,规定中小企业可以享受6个月的纳税宽限期。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20世界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政策重点的转移,美国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以及民间团体纷纷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服务组织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开展。美国有世界最强大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其中的700多个国家实验室和名牌大学的科技力量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已成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一个新的业务范围。随着美国科技政策重点的转移,美国国家研究机构也在探索科技成果的商业性开发,但不鼓励在可以进行技术转移的情况下,研究机构创办专门从事技术服务公司。社会力量的参与中小企业的技术研究,有力的推动了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的创新意识强烈。创新意识是先导,促进创新活动的展开。美国的企业经营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一般来说,美国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精神十分旺盛。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其经营者一般来说既是富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企业一般是根据经营者技术专长而设立的。在需求结构、技术结构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他们善于思索,勇于创新,把技术看作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不断向新技术领域进军。

二、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在日本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日本的企业分类,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中小企业是注册资金3亿日元和员工300人以下的企业,批发业是注册资金1亿日元以下的企业,零售业是注册资金5000万日元和员工20人以下的企业。据日本2006年版《中小企业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吸纳就业人数占71.0%,中小企业创造的附加值占总附加值的57.70%。

政府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加快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增强竞争能力从1949年施行《中小企业组合法》开始旧本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一共制订了30多部中小企业法律法规的施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采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措施促使新技术在开发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实际生产和商业化转化。为了有效的指导和扶持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尝新,日本政府在中央设立了隶属于通产省的中小企业厅,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商工科下设中小企业指导课和主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课。其职能主要是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联合开展经营诊断等。中央与地方管理服务机构通力合作,使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随时可以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另外相关民间团体,的设立丰富了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形成了充实的官民结合型扶持机构体系,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家的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日本企业重视研发工作是有制度保障的。首先,日本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比较注重长远的发展。其次,日本政府研发负担率较低,企业被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再次,日本企业一开始就选择了“技术模仿”和“技术融合”的研发模式。这不是最先进的模式,却是最适合日本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小企业经济企业的模式。这就是日本的中小企业能在逆境中创造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日本企业内的“岗位轮换制”和研究人员“螺旋上升道路”的存在,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保持密切协作的关系,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很重要的。

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日本非常重视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完善,形成了“三大利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内工会制。终身雇佣制有利于保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防止新技术因员工流动而被泄露的情况的发生,也有利于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实施技术创新,年功序列工资制建立了工资―功效相关机制,大大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内工会制度模糊了蓝领工人与白领工人的界限,有利于蓝领工人脱颖而出。

三、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的启示

从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当中,应该认识到相关情况:选择符合国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是一国实现经济增长的微观途径,但由于各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差异,所具有的技术经济基础不同,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亦不相同,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套用。即使是美国、日本等成功的国家,也不具有一个统一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都是各国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政府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从美日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的经验来看,法律的制度保障、管理机构的服务保障,资金服务的后勤保障。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是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必须设立一个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协调政府各部门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和管理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必须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及信用评价体系。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缺乏担保相关资金。

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完善的服务体系。首先要倡导创新观念,为创新提供舆论导向的作用;其次,应加大的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为创新提供资金的保障,还应构建相关的激励体系,能够吸引创新型人才的到来,留住相关的人才,为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陆道生,王慧敏.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10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创新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和多人员的复杂流程,需要不同职能部门、不同人员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多层次错综复杂的互动。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低,突出的表现就是R&D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商业化周期过长等,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体现技术的R&D部门和代表市场的营销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界面障碍。界面障碍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瓶颈,对界面障碍的跨越与穿透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近年来,受到西方管理学界、企业界高度关注的界面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界面及界面管理

1、界面的概念

界面起源于工程领域,主要用来描述各种仪器、设备、部件及其他组件之间的接口。界面概念被引入管理活动中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够说明两两要素之间的结合状态和联接关系。管理学界对界面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种:一是指企业在达到一定目的或解决某一问题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在包括信息、资金、物资、人才等要素交流方面的交互作用;二是指企业家、技术专家、管理者、组织成员等在特定的过程中所形成知识交流、接触、汇集、交互的方式和机制。本文认为,界面在企业管理领域主要是指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所涉及的企业之间、各组织部门之间、各有关成员之间或各种机械设备、硬件软件、工序流程之间在信息、物资、资金等要素交流、联系方面的交互作用状况。

2、界面管理

界面管理一词源自英语的“Interface Management”,意思为“交互作用的管理”,表现为一种交流、沟通或者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协调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感觉、动机、意图、知识、情报信息。为完成组织任务,企业需要处理来自企业间、各部门、各成员的信息,界面管理就是在任务中为了系统性地控制所有的交流问题,对界面各方进行联结,对界面冲突进行协调与控制,使重要的界面关系均被纳入管理状态,以实现控制、协调和沟通,从而解决界面各有关成员之间的矛盾,保证组织整体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提高企业绩效。

我国学者郭斌等人在《界面管理――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向》一文中将技术创新界面管理的研究归纳为三种:用户―制造商―供应商之间界面(企业间界面);市场营销―研发―生产制造之间界面(研究企业内职能部门之间界面);职能(任务团队)内部界面(同一个职能内部之间、不同小组或任务团体之间)。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种界面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即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中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管理问题。

三、企业技术创新中实施界面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创意产生,经过研发,再到样品试制试销、大量投产,最后到市场营销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多部门密切合作,同时与内外部环境进行大量信息沟通的复杂过程。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界面问题,从较早的Souder开展的界面管理研究开始,许多研究都发现,技术创新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界面管理是技术创新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许多情况下,那些最为成功的企业就是那些对有效交流和资源整合高度重视的企业。

成功的创新要求组织内部存在一个包括工程、制造、市场、财务等部门在内,并得到高层管理者支持的具有交互作用的正式团队,即在研发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以及市场营销部门之间形成高水平的跨职能的协作关系。Souder 的调查发现,当研发―市场营销界面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时,68%的研发项目将在商业化上完全失败,21%的项目将部分失败。企业常常由于忽视界面管理,导致各职能部门间缺乏合作和信任而延缓甚至阻碍新技术的发展。Souder随后在对不同国家企业的比较分析也证实了界面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日本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效率总体水平上优于美国和西欧同类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企业实施了有效的界面管理。由此看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研发―制造―营销的界面管理对于提高创新速度、降低研发成本、降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和风险、实现创新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界面障碍

1、界面障碍的类型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多维度和分阶段的系统工程,由此产生的界面障碍具有多种形式和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动力界面障碍: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于集中于技术管理领域,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相应的跨越技术和市场之间障碍的动力机制。信息界面障碍:指技术创新过程中,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技术管理等信息之间的交流、识别、沟通不足而形成的障碍。技术界面障碍:指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成果等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联接不畅而形成的障碍。组织与文化界面障碍:指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职能部门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战略目标、不同的制度行为而形成的组织或文化冲突。

2、界面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专业化影响。导致技术创新界面障碍的起因是专业分工。专业化使企业不同职能部门都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技术创新过程,强调自己部门在完成时间、运作方式和资源分配上的要求,对其他部门的能力、观点和意见不够敏感、不能理解甚至排斥。

(2)组织结构影响。企业各种组织结构的不同特点会影响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的进程。一般来说,高度正规化、严格等级制度和明确职能界限的组织结构,比如“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更容易产生界面障碍。

(3)信息粘滞影响。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职能以及各种流程之间都会产生和涉及大量不同的信息。由于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分布在各个不同职能部门以及各种工作流程中,而大量的不同的信息滞留在各自信息源周围,极易产生信息粘滞现象,甚至引起信息传输通道受阻,界面障碍由此产生。

(4)文化差异影响。企业内文化冲突已成为企业各部门产生界面协调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文化摩擦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日益重要的任务。不同部门员工在价值观、人格特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他们面对技术创新活动时选择不同的目标和行为,从而容易产生界面冲突。

(5)激励制度影响。企业对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设计往往过于强调个人的表现和贡献,而忽视对不同团队或部门之间交流协作程度的激励,非常容易加剧界面障碍。

五、企业技术创新中界面管理的策略

1、建立适应各部门界面管理的文化模式

首先,建立协同共享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培育共享隐性知识的文化,鼓励员工把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其他部门共享,这有利于消除由专业化带来的界面障碍;另一方面,要培养员工积极利用知识的文化氛围,知识的价值增值要通过员工对知识的学习,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过程来完成。其次,建立团队协作的企业文化,高效团队的凝聚力能使成员多样的价值观转变为团队整体价值观,使成员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关心取代对自身利益的关心。

2、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管理中,薪酬、考核、晋升、培训体系的不合理是引起部门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界面协调,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根据技术创新成功带来的经济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强化参与技术创新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考核,避免以前的奖惩、晋升制度导致的职能部门职责严重分化、部门整合困难等问题,使研发、制造和营销等部门都能受到有效的激励,促使各部门建立共同体意识,使界面进一步得到。

3、重新设计技术创新管理流程

为了使技术创新项目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首先,要保证技术创新项目大多数是根据市场需要立项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其次,建立研发人员、生产制造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轮岗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研发人员深入到现场第一线,在为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发现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的研发,保证研发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市场性。最后,要强化各部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构思与概念的提出、可行性分析、研究与商业计划制订、开发测试、批量生产、商业化、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反馈等各个阶段的合作与流程再造,真正实现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的无接缝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流程。

4、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

完备的、非等级制的、层次分明与功能齐全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是保证企业技术领先的关键。因为从研究成果到实现商业利润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创新过程,要经过开发―设计―样机―试验―试制―工业性试验―试生产―试销―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因此技术创新组织体系要面向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另外,企业的技术创新任务除了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外,还要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企业研发人员要处在科技与经济、市场与生产的结合点上,这样才能保证技术创新项目具有针对性,研究内容具体,为研究成果试制和转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保证企业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商业化道路上不断地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5、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当前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研发部门与制造部门、营销部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大量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具体包括在技术创新过程的初期,让各部门交流合作的时间提前;让各部门的交流沟通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建立研发委员会,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及责任;建立技术交流论坛、年度技术论坛等沟通平台,给全体产品、市场和销售经理提供一个展现技术能力的广阔舞台;高级管理者应重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使部门之间有共同语言,实现无障碍的信息沟通。

(注:本文为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石油科研机构研发项目经费风险管理研究”(编号2012CX11093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丁宝军、朱桂龙、陈羽:技术创新的界面管理文献综述[J].江苏商论,2009(8).

[2] 徐丰伟:企业创新界面有效性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

[3] 陈晓宇:研发与制造界面整合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经济,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