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模板(10篇)

时间:2022-08-18 07:14: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篇1

,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的故乡,自古培种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节,而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佩茱萸·簪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茱萸雅号“辟邪翁”,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节饮食风俗酒

盛放于秋季,经霜耐寒,有却风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古时有饮酒成仙的传说,向被视为寓意长寿的吉祥物。根据古籍的记载,重阳节饮酒的风俗最迟于西汉已成定俗,并且多与重阳登高、赏菊等习俗紧密相连。酒一般是在前一年的重阳节酿制,第二年重阳始熟而饮用。

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到了明清时代,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由于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酒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酒有枸杞酒,花糕酒,还有白酒。

羊肉面

“羊”与“阳”同音,要吃白面。羊肉性温,特别是冬季天冷时吃了防寒。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关于重阳节赏菊的诗句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2.《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3.《》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题》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6.《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7.《重阳后三首》

范曾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8.《菊》

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重阳节关于赏菊的诗句好词好句。

9.《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10.《瘦菊为小婢作》

篇2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这是一首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的诗作。

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那忽急忽缓、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手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诗人凝神地听着,听之于耳,会之于心。

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

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活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春风、柳枝、花、鸟,情怀毕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随着“抽弦促柱”之声的变化,又唤起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则写人世的悲欢,更加真切感人。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啜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伫立楼头,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独”“空”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这一联用暗喻,且用“谁家”“何处”的疑问句式,不仅显得与上一联对应有参差变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读者想象的翅膀,让各人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画面中去品尝那筝声所构成的美妙动人的音乐形象。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江南歧路洛阳城”,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南陲海涯。这末两句也许是有感而发吧!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

【文化常识】

诗歌与重阳节

“重阳”源出《易经》,该书称九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屈原《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这表明重阳节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而到唐、宋,重阳节插茱萸、登高、赏菊、饮酒、吃重阳糕等习俗已经很盛行,这也是诗人们在咏重阳诗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出自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李白在《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中有:“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杜甫有《九日》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白居易也有《九日寄微之》诗:“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途中,适逢重阳节,诗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怀念那故园的:“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另外古代还在重阳节后一日举行宴赏,号称“小重阳”。李白有《九月十日即事》诗云:“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意思是说,昨天初九登高已结束,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怎么这样苦,连遭这两个重阳的采摘。

篇3

2021九九重阳节要去吃什么食物重阳糕

在中国重阳节时吃花糕的风俗早在汉代就有,据当时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食人长寿。”其中“食蓬饵”,就是吃蓬糕的意思。“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螃蟹

重阳节的吃食,还有螃蟹。秋风起,蟹黄肥,此时正是湖蟹上市、江南食蟹的好季节。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较为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

糍粑

重阳节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一食俗。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糯米糍粑分外香!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软糍耙味香甜适口,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

重阳节登高祈福的诗句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3、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4、行至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潭主人不遇》

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6、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

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7、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8、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

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9、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0、摘得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11、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崔涂《送友人》

12、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赏】

,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节,人们认为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大会、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酒】

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酒的习俗。

九日所酿的酒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舒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宋人以、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做酒满缸香”。

直到明清,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酒,吃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糙花糕”以粘些香菜叶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

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放纸鹞】

篇4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篇5

在教学中,运用经典与语文相结合的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让学生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那么,如何让教学与经典诗文进行有机的融合,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成为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让学生想读、乐读,实现经典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和良性互动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摸索:

一 营造书香氛围,激发诵读兴趣

引导学生亲近中华经典诗文,把“经典诵读”引入语文课堂,创设浓郁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终身受益。多年来,我坚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诵读经典,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文的语言美,且能使语感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营造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例如,在诵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谈谈感受,再补充诗句背后的古诗,然后再读原句,三读诗句;最后配上音乐,四读古诗。此时已是余音绕梁,煞是动情,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整堂课从容大气,学生理解诗意如水融。长期这样训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学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感染,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和初步运用经典诗文了。

二 提炼课文内容,与经典文化情感相通

利用经典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因此,教师不仅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关注经典文化,还要利用经典诗文雄奇奔放、丰富多彩,洋溢着肆意烂漫的想象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在不断地诵读和感悟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去领略思想之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把读解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及对话碰撞中自行参悟。例如:《论语》中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经典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印象。学生也能用自己的视角去亲近经典记住圣人的教诲。又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时将自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

三 创设积累语言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就像一杯茶,细细品尝入情入心,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读些经典作品、好诗,让他们多学、多背,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好文章诵读得多,就会有“感”的积淀,“知”的积累,并能灵巧的运用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在写作教学中也可引用有关诗词为写作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之目的。例如布置学生写《郊外的景色》,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郊外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学生通过品味经典诗文,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比较、联想、猜测,而生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独特财富,就会把自己喜爱的诗句写到作文里。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 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品行

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求让经典诗文课堂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端正品行的平台。趁儿童心性纯净时,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常常耳懦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让经典诗文伴随学生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学生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

现在的学生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看到的尽是爱、智慧、希望与阳光。例如:《诗经》的每一首诗,学生在生动解读名人故事时,能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进而掌握美好的词汇,融通美好的事物,培养美好的情感,拥有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又如:学生学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会深深感受到陆游这颗深深的爱国之心;学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让学生从小做一个爱惜粮食的人;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感受到母亲博大的爱,自行约束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仁”、“义”、“礼”、“信”的良好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6

引导学生亲近中华经典诗文,把“经典诵读"”引入语文课堂,创设浓郁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终身受益。多年来,我坚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诵读经典,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文的语言美,且语感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营造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例如,在诵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谈谈感受,再补充诗句背后的古诗,然后再读原句,三读诗句,最后配上音乐;四读古诗。此时已是余音绕梁,煞是动情,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整堂课从容大气,学生理解诗意如水融。长期这样训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感染,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并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和初步运用经典诗文。

二、提炼课文内容,与经典文化情感相通

利用经典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因此,教师不仅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关注经典文化,还要利用经典诗文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肆意烂漫的想象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在不断地诵读和感悟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去领略思想之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把读解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及对话碰撞中自行参悟。例如:《论语》中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经典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印象。学生也产生了用自己的视角去亲近经典记住圣人的教诲。又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时将自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

三、创设积累语言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就像一杯茶,细细品尝入情入心,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读些经典作品、好诗,让他们多学、多背,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好文章诵读得多,就会有“感”的积淀,“知”的积累,并能灵巧的运用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在写作教学中也可引用有关诗词为写作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之目的。例如布置学生写《郊外的景色》,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郊外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学生通过品味经典诗文,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比较、联想、猜测,而生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独特财富,就会把自己喜爱的诗句写到作文里。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品行

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求让经典诗文课堂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端正品行的平台。趁儿童心性纯净时,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常常耳懦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让经典诗文伴随学生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学生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现在的学生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看到的尽是爱、智慧、希望与阳光。例如:《诗经》的每一首诗,学生在生动解读名人故事时,能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进而掌握美好的词汇,融通美好的事物,培养美好的情感,拥有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又如:学生学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会深深感受到陆游这颗深深的爱国之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让学生从小做一个爱惜粮食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感受到母亲博大的爱,自行约束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仁”、“义”、“礼”、“信”的良好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7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43-01

古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他们在理解古诗时会感到困难。古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古诗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古诗,能让学生喜欢古诗,有效地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揭题导入生活化

古诗是诗人抒感的一种艺术手段。每首古诗都有它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些古诗从题目中就能发现它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题目进行分析,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感悟。揭题导入生活化,不仅有助于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刻。

比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我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孤身漂泊于长安时写下的,表达作者的相思之情。接下来,我联系生活实际对此进行分析。由于阅历尚浅,学生对“相思”这个词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为了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我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一段时间特别地想家,思念自己的亲人呢?”这时有个学生受到了启发,他说道:“爸爸因为出差经常不在家,只有我和妈妈。那个时候特别想要一家人团聚,那种感觉应该就是思念吧。”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更能体会到作者的那种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揭题导入生活化,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而且能轻松地引入正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意境感悟生活化

分析古诗的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情感时,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对古诗中的字、词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悟,逐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说道:“过节应该是开心的,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开心呢?”学生回答说,作者不在家乡,思念远方的亲人,所以感到很孤独,就开心不起来。我继续问:“作者思念亲人的程度是怎样的呢?能从诗中找出来吗?”学生说,一个“倍”字体现出了作者的那种极度的思念之情。接下来,我又问:“哪里又能体现作者的孤独呢?”有一个学生答道:“‘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独’‘异乡’ ‘异客’都说明了作者漂泊在外,十分孤独的境况。”

为了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我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我说道:“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过重阳节时,作者独在异乡时的感受,那你们有过过节时,‘倍思亲’的经历吗?”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有一年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于是过年的时候我在亲戚家过的。平时没什么感受,但那一刻,我是真的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真想和他们在一起。”接下来,我又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进行了分析,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精妙之处。同时,联系实际,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同爸爸妈妈过节,其实在同一r刻父母也是十分地思念自己的孩子。此时此刻,学生对诗人那种思乡之情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三、主题引领生活化

每首古诗都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把握好诗歌的主题,等于对诗歌已经理解了一半。可实际上,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能力并不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不容易理解的诗句变得具体生动,提高学生对古诗主题的把握能力。

篇8

古诗词如何教学才能效果突出?估计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所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参极尽全力对一首诗词进行细致的讲解,也许会把本来优美的诗歌进行残忍的肢解,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完美的意境与独特的魅力,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语文老师一直在研究,本文想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登高》为例,进行语文互导式课堂方面的探求。

“互导式课堂”强调“师生互导”,“师生互导”指教与学双方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即反馈与回授。师生互导的过程就是主体间信息的输出、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本节课尝试“师生互导教学相长”的方式,“学”在教法引导下进行、“教”在学情引导下调整,师生互导,优化课堂。那么,我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

一、学情调查 练习引路

依据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完成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然后设置了三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的阅读体验:①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②前两联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时的学生还没有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没有经过系统的诗歌鉴赏的复习,所以练习的完成情况不够好。对问题①的回答,学生抓取意象不全,甚至不理解意象的含义,答成了主谓结构的短语,或者只有简单的名词,而无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意境概括不全面,只写出了“凄清”“肃杀”之类。对问题②的回答,没有考虑到写景的多角度多感官,要点不全;对问题③的回答,情感把握单一,体会不到诗人内心深厚复杂的情感,甚至套路化。

二、以学导教 移情入境

“互导式课堂”要求教师不要成为文本研习结论的判定者与宣读者,而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充分的探讨研习,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对细腻情感的表达能力。

学情检测学生没有答到我的预期答案,但反而给我下一步教学设置了新的目标。在学情反馈的引导之下,我没有急于公布练习答案,而是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①带领学生欣赏名家的《登高》的朗读音频。极力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那个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情感上与诗人达成共鸣,甚至就化为诗人本身,身临其境去体味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感。②动笔描绘当时的场景。在描写中再现场景,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三、以教导学 深刻体悟

高二学生有文本为依据,扩写成一段两三百字的小短文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准确感受意境、揣摩情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却需要教师的到位指导。我先就场景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归纳。交流讨论之后,学生归纳出如下要点:

关于场景描写中的景的描写:抓住主要景物,紧扣诗中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运用联想与想象,感受意境,全面描出特点(这一点可以回答学情调查问题①);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多手法(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②)。关于场景描写中的人的描写:要对场景之中人的肖像、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绘,特别要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人物的心理就是诗人的情感(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③)。

指导了这些后,学生们继续讨论:关于景:诗人先描写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伤的猿声,接着笔触由高处转向低处,凄清的沙洲以及沙洲之上盘旋的孤鸟;然后诗人抬头仰望,看到的是漫山遍野萧萧而下的木叶,低头俯视,看到的是滚滚东流永不停息的江水;前两联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雄浑高远的长江秋日图,从动静、远近、俯仰等角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关于人:描写了一位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多病缠身、独自登台、满腹忧愁的诗人;常年漂泊而生羁旅之愁,双鬓斑白多病缠身而悲韶华早逝,佳节之时独自登台顿感孤独寂寞,家国艰难于是忧国忧民。

讨论完了,学情检测的答案也就无需教师再宣读强调了。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就如同亲身经历,场景描绘也就下笔如有神了。摘录其中之一:

13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夔州的长江边上。两鬓斑白、衣衫褴褛的诗人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江边的一处高崖之上。形单影只的他满腹忧愁,正在极目远望。高远的秋空下,迅疾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木叶从天空中萧萧而下,漫山遍野一片枯黄。崖壁之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不断拍击着崖壁,洗刷着水中的沙石,清水白沙腾起了阵阵寒意。远处凄清的沙洲之上,一只孤鸟在迎风飞翔,盘旋不定,不时还传来几声猿的哀鸣。重阳佳节,本应是亲朋结伴登高手持美酒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此时,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诗人也漂泊异乡,穷愁潦倒,多病缠身,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痛苦、韶华的早逝,羁旅的孤独,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学生的小短文,抓住了主要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全面把握了诗歌的意境,深刻体悟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这一节课,教师巧妙引导与调整,学生积极参与与反馈,师生互导,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导,互为主体,强调“教”对“学”发生作用和“学”对“教”发生作用,这样就能教学相长,优化课堂效率。当然,教学互导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本节课仅仅是初步尝试,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行探究。

篇9

思亲怀乡,是一切远游客子共有的情怀,也是人类拥有的共同美好情感。“有情天地内,多感是诗人”(唐·顾非熊),感情丰富、感受敏锐的唐代诗人,用朴素真挚的诗笔表达了自己眷恋故乡、思念亲人的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思亲怀乡乃人之常情,但在不同的环境下这一情感的内涵也会有所不同。唐诗表现了人们在各种特定情景下的乡思亲情,使这一题材真挚感人,且丰富多彩,像节日思亲便是其中一类。传统佳节,合家团聚,欢聚一堂,理所应当,然有时却异乡作客、他乡漂流、远乡回望,王维重阳登高、白居易冬至贺节、高适除夜守岁,值此佳节之际,诗人却欢愉之情甚少,愁苦之感倍生。他们利用对写法与对比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宦游人漂泊的伤感独语,远行者飘流的辛酸滋味,羁旅客飘零的凄然神伤,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共同心声,质朴的诗句之中透露出一丝幽幽的酸楚、一缕浅浅的忧郁和一股淡淡的感伤。

一.思亲:宦游人漂泊的伤感独语

王维于重阳节忆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古代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相聚登高,插茱萸,饮酒。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京华时所作。对于十七岁的王维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两个“独”字一个“异”字,凸显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漂泊感,展示一种身世浮萍的孤独感,彰显一种异乡流浪的悲凉感。“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哀伤幽怨的神色中一瞥充满温情的目光。“佳节”既是事实现状,也是自己孤独无依情感纽带所系。唐代是一个浪漫的朝代,一个开放的时期,也是一个特重节令的时代,人们用各种娱乐游艺活动,来冲淡节日中祭祀、禁忌、祈福等宗教内涵,来冲淡积压中日常生活中的悲凉和无助。晚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有云:“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在一个悲伤的节令里,人们追逐着快乐,用快乐来缘饰自己对时光的恐惧。现代歌谣《中华民谣》唱的是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插满头……”秋日登高远望,目送雁阵,头插,欢快淋漓,然醉人的笑容之下仍是寂寞满怀。这种快乐,包含着团聚和亲情,蕴藏着和谐与温馨。“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九月九的酒》),重阳应聚首却难,该快乐而忧愁,却漂流他乡,愁绪不断,思念不断。这种愁绪,寄托了凄凉与悲伤,蕴藉了孤独与流浪。

“遥知兄弟登高处”,一“知”即对往日的回忆,于故乡的思恋,对于漂泊的王维,具有极大的诱惑,家乡兄弟欢聚,在彼此亲昵而关切的打量与寻问之中,缥缈着一丝隐隐的缺憾。思念的感伤,弥漫的深情,一个孤独的人,就这样感动了,在异乡的秋风中深深地感动着。茱萸成为了思念的载体,“遍插茱萸”是一个理想,但它只能招来一阵袅袅的秋风,在长安和蒲州之间浮动,寒意阵阵袭人。“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采桑子·重阳》)重阳节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凝结了生活的内涵,如此真切而形象,具有普遍而悠久的意义,成为节令的一个情感标志。“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客思情愁,非王维一人独有,隐隐之中透露出淡淡的感伤,“临川多悲风,秋日苦凄凉。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阮瑀《杂诗》)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对写与对比手法的精妙结合。首先是对写的手法。前两句直笔深入,后二句从对方落笔,谓之对写法。清人浦起龙称之为“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浦起龙《读杜新解》)之意象创造手法。这一方法,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创造手法,莫如说,是对人们情感经验的成功提炼,对人们情感世界的更深刻、更细腻的挖掘。在怀人思亲的世界里,情到深处,所谓刻骨铭心,朝思暮想,它已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念头或执著的想法,而是眼前幻化出所怀所思之人的具体场景、具体形象和具体言谈行止,一句话,是历历在目、耿耿于怀的一个活生生的对象,凭藉于此,聊以慰怀。《诗经》中许多杰出的怀人诗,就采用了此类艺术手法,把自己思恋的情感通过对方的行为来体现,“诗从对面飞来”。如《诗经·周南·卷耳》描摹了一个不胜思恋之苦的思妇形象,文字纯是思妇的想象之词,思妇之苦幻化成远行的丈夫对自己的不胜思念。《诗经·魏风·陟岵》描写役夫对家人的思念,呈现的却是登高之处遥想父母兄长对自己的牵肠挂肚。《诗经·豳风·东山》刻画了戍卒的家园幽思,镶嵌了妻子等候丈夫归来的细节。

对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也是袁枚所谓“诗文贵曲”(《随园诗话》)之妙,这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唐诗中最为传诵的当属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的《月夜》

从对方入手,写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诗中写道:今夜在鄜州,只有妻子独自看月了。可怜我那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夜雾沾湿了妻子浓密的发丝,清冷的月光使她的玉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倚着薄帷望月,让月光照干彼此的泪痕。此诗的妙处,正如明人王嗣奭《杜臆》所说:“意本思家,而偏偏写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至念及女儿之不能思,又进一层。”从对面落笔,写出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对写之至,儿女“未解忆”,不但衬托出妻子内心的孤苦,而且诗人怜惜儿女的一片慈父之情,也跃然纸上,感人肺腑。施补华谓《月夜》诗为“无笔不曲”(《岘佣说诗》),究其原因,乃对写法之结果,处处曲写,尽置想象之辞,将诗人一往情深的爱怜写得深沉感人,顿挫郁积,令人味之不竭。

“遥知兄弟登高处”,一个“知”字,遥相呼应,不具体表达自己如何思亲,而从对面落笔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这样既曲折表达出家人对自己的思念,又更深一层地写出了对家人的相忆和体贴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经写出,便万口传诵,表达了人人容易遇到的事实和人人容易产生的感情。故俞陛云说:“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诗境浅说续编》)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

其次是对比的手法。一是内容的反差对比。以乐时写哀情,倍增其哀。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欢快的时刻,应是融融泄泄,不应是愁绪满怀,哀思盈膺。重阳登高,冬至贺节,除夜守岁,节日之热闹,欢聚之快乐,人生之繁华,于王维、白居易、高适而言,却是孤独、凄凉、寂寞充斥诗里行间,忧愁、感伤、悲戚萦绕胸次心间。王维逢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一语道破心机,语虽平淡,情已深挚,非情动于衷不可解也。旅居为“客”,漂泊他乡,此一层意也;为“异客”,孤寂比客尤甚,此二层意也;“异乡”之“异客”,又着一“异”字,凄凉倍生,此三层意也;“独”在异乡为异客,突出一个“独”字,哀伤幽怨,此四层意也。客居他乡,客心凄然。二是形象的映衬对比。用孤单作愁思,愈见其愁。“遍插茱萸少一人”,“遍插茱萸”与“少一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相忆之情与孤独之思相得益彰。

质朴之中见深厚。真理是朴素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像家常话一样脱口道出的诗句,朴素无华,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却高度概括了人们“独在异乡”时的普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佳节思亲这一生活现象体验的深刻。

二.思家:远行者飘流的辛酸滋味

白居易于冬至日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念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冬至是一个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民间至今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俗语,有“肥冬瘦年”之谚。唐人又以“小岁”称冬至,白居易在小岁日对酒吟出了“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的佳句。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放假,民间互赠饭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如年。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趣味,如今在他乡的客店碰上这个佳节,该如何过呢?“抱膝灯前影伴身”,“抱膝”,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渲染环境,又照应“夜”、烘托“影”,“伴”字,绾和“影”与“身”,着一个“伴”字,世运之沧桑,人事之变幻,自身之凄凉流离、悲怆孤寂俱在其中。“影”乃“身”之魂灵,“身”乃“影”之躯体,身随影动,影与心通,“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残灯无焰影幢幢”(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茕茕孓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抱膝灯前影伴身”之经历,但凡有此阅历之人皆亲身体验过,诵之令人倍感亲切,柔肠万种。“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那是杜甫之悲欣交集,“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临江仙》)那是晏几道之喜出望外,“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那是李商隐之郁闷孤寂,“抱膝灯前影伴身”,此乃香山居士之思家情结,何等曲致、何等深婉、何等含蓄、何等隽永。

“想得家中夜深坐”,一个“想”字,思接千里,思家之情溢于言表。明明是自己思家,却说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家中夜深围坐,絮说远行未归之人,驿馆孤灯影伴,想念家中围聚之亲,两厢映照,思之愈切,念之愈切,情之愈切。独在旅途,只影伴身,孤于行程,一心思亲。白居易冬至日“抱膝灯前影伴身”,思家无限,“抱膝灯前影伴身”,“影”与“身”构成淡淡的映照,思家之情与孤寂之感如影随身。

三.思乡:羁旅客飘零的忧郁神伤

高适于除夕夜思乡: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为何叫作除夜?光阴过去为除,《诗经·唐风·蟋蟀》有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这大概是有关除岁之“除”的最早使用。当此除岁迎新之际,“当此之时而不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除夕之夜,传统习俗,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人却于万家灯火其乐融融之时,却“旅馆寒灯独不眠”,一个“寒”字,“寒”气袭人,旅馆之凄凉,除夜之凄寂,“客心”之“凄然”,着一“寒”字,情愫尽现,境界全出。“霜鬓明朝又一年”,一个“霜”字,“霜”意盎然,思之久、恋之深、想之苦,跃然纸上,得环其中。将故乡之思与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置在具有欢乐色彩的除夕之夜,将“愁鬓”的生命体验置于“明朝又一年”的时间流逝的临界点,诗意盎然,思绪不断。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除旧迎新之际,更具有宏大的盛唐气象和普遍的生活意义,将北固山下的具体景象升华为一幅宏伟雄奇的海日除夕图,含蓄了生命新旧交替的哲思诗魂。除夜之诗,含蓄哲思,涵咏不尽,体味无穷,积极向上,乐观宏达。除夜之时,心境平淡冲和者也有: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白居易《除夜》

多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生命仍然存在的怡然自得,是那种“七十期渐进,万缘心已忘”的闲适和“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三年除夜》)的惬意。这其中不乏一种诙谐与,然缺少一份昂扬与激情。除夜之时,感受“霜鬓”、“衰鬓”与“愁颜”者亦有:

旅馆谁相同?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长期漂泊,客中寂寞,除岁夜阑;他乡逆旅,寒灯相亲,人何以堪。孤苦冷落,苍茫百感,寥落辛酸,凄苦万端;一意连绵,寄慨深远。

“故乡今夜思千里”,一个“思”字,联系两地,客心凄然思故乡。沈德潜说“作故乡之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亲人思念诗人,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高适除夕夜“客心何事转凄然”,眷恋不断。“旅馆寒灯独不眠”,“寒灯”与“独”相映成趣,相忆之情与孤单之思油然而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罗邺《雁》:“想到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写思乡之情,都从对面着笔,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佳节倍思亲”,它表达了人人容易遇到的事实和人人容易产生的心情。以上三首节日思亲唐诗运用对写和对比的艺术手法,迫使读者探寻所呈现的简朴语言中的更深刻意义。每逢佳节,正是诗人情感最活跃,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倍思亲,正是诗人情感最直露,也是最深沉的体验。思从对面飞来,诗从对面飞来。诗作境界开阔,意义宏远,将难尽之情尽于意象之中,不浅露,不直白,委婉深沉,一波三折,余韵无绝。

参考文献:

[1]张明非.唐诗咀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张爱华.唐诗二十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4]宇文所安 贾晋华.盛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4.

[5]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元洛.唐诗之旅[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7]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尚永亮.唐诗艺术讲演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李敬一.壮哉唐诗[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8.

[10]王兆鹏 邵大为 张静 唐元等.唐诗排行榜[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篇10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自清康熙十八年(1679)到淄川县西铺村(现属淄博市周村区)毕际有家坐馆授徒,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撤帐回家,在毕家度过了三十年时光。蒲松龄在毕家任私塾老师时,经常相约他人或独自一人游览村南的豹山,吟诗填词,寄情山水,抒怀。初步统计,蒲松龄歌咏豹山或与豹山有关的诗词八题十一首。可以说,豹山寄托了蒲松龄半生的喜怒哀乐。

一、景物幽芳 人间胜景

豹山在西铺村西南1.5公里处,位于冲山山脉的最西端,自古以来便是淄川县与章丘县的界山。据乾隆《淄川县志・舆地志・山川》记载:“豹山,县西五十里。山巅建立宫观,各依巨石,上筑高台,梁柱阑J皆石。历级而上,大似浮槎。绝巅两石相对,一经中通,呼曰‘天门’。从松柏杂树中遥望,南山缥缈,若蓬莱三岛。” [1] 313豹山南侧泉水较多,《淄川县志》对此也有记载:“有泉出山南麓,冬夏不涸,东注为溪。” [1] 313

豹山分为东西两个山头,中间隔着一条山峪。东边的叫东豹山,西边的叫西豹山。豹山并不高大巍峨,海拔高度只有350余米,然而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苏李村的吏部考功司郎中王教,就在东豹山修建了豹岩观。蒲松龄在七律《九日同邱行素兄弟、父子登豹山》中形容这座道观“玉皇宫阙绣苔痕,白草青岚接观门” [2] 298 。描写玉皇观墙壁长满苔藓,好像绣成的花纹,门前白草萋萋、雾气漫漫,玉皇观犹如仙境中的天宫。西豹山巨石累累,犹如列阵士兵,蔚为壮观。其中一块巨石上,踏有一只二尺长、半寸深的巨人脚印,被村民称作“神仙脚印”。另一块上百吨的巨石,如耧斗覆地,村民称之为“耧斗石”,对其敬若神灵。这些巨石,七律《豹山》也有形象描写:“眼看石阵云霞护,想见军容部伍齐。” [2] 266说巨石在云霞的辉映下,排列整齐,如同纪律严明的军队。七律《登玉皇阁》则极言石群的壮观与玉皇阁的险峻:“石连星宿群羊卧,树接天门孤殿开。” [2] 506-507用夸张的笔法描画乱石如同羊群,自山脚一直排到天际,玉皇阁山门矗立山巅,高于树梢。

在蒲松龄的笔下,春秋季节的豹山景色各异,姿态万千。康熙二十七年(1688)阳春三月,蒲松龄与邱希潜父子、毕盛钥兄弟一同登山观桃花,写有七律二首《三月十九日同邱行素乔梓、毕莱仲兄弟登豹山看桃花》。蒲松龄在诗中描写了豹山绿肥红瘦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载酒游山的愉快心情。诗其一云:“春满芳林红渐老,寒凝新初草绿肥。”意思是说,尽管树林里还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桃花却渐渐凋谢;刚刚露出地面的青草越来越绿,但他还是感觉到天气乍暖还寒。诗其二云:“山石如林青绕座,桃花无缝锦成行。” [2] 264意思是说,山石林立,青青野草围绕在游客们四周;满树桃花簇拥在一起,像绣锦一样鲜艳美丽。蒲松龄的这四句诗,把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景呈现在世人们面前,将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豹山写得活灵活现,真是美极了。

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阳节,蒲松龄与邱希潜父子及兄弟依照习俗,登豹山远眺,写有七律三首《九日同邱行素兄弟、父子登豹山》。诗其一写道:“东西翠嶂列烟鬟,百里风云指顾间。”大意是,云雾笼罩着层层山峦,好像一架山水屏风陈列在眼前,众人站在豹山上指看百里风景。诗其二写道:“危磴石多苔密绣,冷秋山半草横铺。” [2] 298大意是,高高的台阶上布满了厚实的苔藓,秋末半山间铺满了密实的野草。这四句诗,极其简练地描绘了豹山秋高气爽、树木苍翠的深秋景色,抒发了蒲松龄与友人面对豹山秋景由然而生的高昂情绪。而写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的七律《九日赠王宪侯》有“白云满地群羊卧,衰草连天野菊开” [2] 370的诗句,描写灰白色的乱石如同一群羊散落山坡,花朵绽放的野点缀在无边无际的荒草中,写尽了豹山的苍凉秋景。

二、不懈进取 积极入世

儒家学说强调士大夫阶层的“入世”观,即重视今世所为,“修齐治平”的观点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知识分子的言行,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政治参与观念。作为深受传统儒家学说影响的蒲松龄,渴望着“致君尧舜”,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奉献给朝廷和帝王,但要做到这点,得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入仕,而要入仕,必须通过科举这条道路来实现。纵观蒲松龄的一生,就是在科举道路上艰难跋涉、百折不挠,期望达到光辉顶点而又永远实现不了理想的过程,可是蒲松龄始终没有停止自己前行的脚步,尽管多次功亏一篑。

康熙二十六年(1687),蒲松龄四十八岁。这年秋天,他去济南参加山东乡试,希望得中举人,但事与愿违,因为“越幅”被黜,再次落榜。这次落榜,对蒲松龄打击很大,此后近半年时间,蒲松龄没有外出交游,也没有写诗填词。第二年三月,邱希潜父子、毕盛钥兄弟邀请蒲松龄登豹山散心,蒲松龄为此写有七律二首《三月十九日同邱行素乔梓、毕莱仲兄弟登豹山看桃花》。同行的毕氏兄弟,应该就是蒲松龄在西铺教授的弟子,为此他在诗其二自称“英英年少半门墙”,说气概不凡的同行少年有一半是自己的学生。诗其一云:“重重花影日光微,主客开襟坐四围。春满芳林红渐老,寒凝新草绿初肥。君家子弟皆英妙,我兴颠狂欲遄飞。此际不因匏系苦,便应潦倒醉忘归。” [2] 264蒲松龄在诗中虽然也感叹穷困潦倒的身世,但更多的是抒发不甘沉沦、奋发向上的壮志与气概。诗颈联赞叹邱、毕两家少年英俊而负有才气,抒发了自己逸兴遄飞的激情。诗尾联的“匏系”,典出《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朱熹《集注》:“匏,瓠也。”李善注引郑玄曰:“我非瓠瓜,焉能系而不食者,冀往世而得禄。”后世多以“匏系”比喻人怀才而不见用。蒲松龄在此激励自己和邱、毕两家少年,不要因为暂时挫折而裹足不前,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蒲松龄对于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并非没有认识,但他依然沿着这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终生不悔,因为在他看来,舍此没有“冀往世而得禄”的通天大道。

康熙二十八年(1689),蒲松龄五十岁。这年秋天,他写了七律《九日赠九如昆仲》,希望年轻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当然他也借以鼓励自己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诗云:“临风把手一登高,但觉英龄健似猱。清饮辄缘佳客醉,白头频为故人搔。十年落拓悲吾党,千古文章赖我曹。世上莫愁无知己,少年坚志欲持牢。” [2] 299重阳节这天,蒲松龄与邱家兄弟登豹山饮酒赏景,蒲松龄酒后赋诗一首,劝慰同是科举不顺的邱家兄弟,不要辜负了青春年华,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终能实现理想。据作者原注,这年邱氏兄弟没有考取秀才,心情郁闷。蒲松龄在诗中写道:与激情澎湃的年轻人一同登山,受其感染,自己仿佛也变成矫健的少年。大家不要因为我辈多年科举不顺而悲伤,其实流传千古的文章正等待着我们去撰写;也不要因为世上没有知己而难过,少年儿郎坚定信念,一定能实现凌云之志。

三、质问上天 排遣郁闷

蒲松龄是个胸怀大志的文人,他希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有所作为,但自从十九岁考中秀才之后,却屡战屡败,名落孙山,终其一生,连个举人也没考中。他在诗词之中,有时憎恨那些主考官目瞽心盲,不能选拔真才;有时痛恨自己命运乖蹇,遭遇鬼神捉弄;有时又羡慕他人鱼跃龙门,步入仕途,而自己依然沉沦下层;而更多的是不甘心失败,责问上天不公,排遣积郁已久的愤懑情绪。蒲松龄游览豹山的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康熙二十七年春天,蒲松龄写作《豹山》,有专家认为这首诗与《三月十九日同邱行素乔梓、毕莱仲兄弟登豹山看桃花》为同一题。诗中写道:“豹山喜近异人栖,景物幽芳翰墨题。丛舍遥含春树里,危峰对插梵宫西。眼看石阵云霞护,想见军容部伍齐。我欲凭高呼帝座,一声长啸暮天低。” [2] 266从诗中描写的角度分析,此次蒲松龄观景之处是在东豹山豹岩观前,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危峰对插梵宫西”。东、西豹山之间有一处约几十丈宽的峡谷,是山前山后村民的通道。自峡谷底处仰望,但见双峰雄峙,如豹对坐。自东豹山豹岩观西望西豹山,f岩颍松涛阵阵,花红柳绿,云蒸霞蔚。诗人就是在这样一种神秘诡异的景色中,仰天长啸,一吐块垒。蒲松龄在诗的尾联借用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呼帝座”的典故,质问上天不公。“帝座”是星名。《宋史・天文志》记载:“帝座一星,在天市中,天皇大帝外座也。”据唐朝冯贽《云仙杂记》所载:“李白登华山落雁峰,曰:‘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矣。恨不携谢I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蒲松龄登上高山,向天帝呼吁,抒发其落拓不平的悲愤情感,天帝也为之感动而暮云低垂,默默无言。

康熙二十八年秋天,蒲松龄与邱希潜父子、兄弟同登豹山,傍晚时分“东西雨脚暗山村”,暴雨眼看到来,众人忙到豹岩观天尊殿避雨。天尊殿内坐满了前来避雨的人,殿角处放有一坛子酒,大家饮酒谈天,畅叙豪情壮志。《九日同邱行素兄弟、父子登豹山》其三云:“玉皇宫阙绣苔痕,白草青岚接观门,上下云堆迷鸟道,东西雨脚暗山村。阁中屦满人盈座,殿角烟寒酒一樽。呼吸若能通帝座,便将遭遇问天孙。” [2] 298诗尾联中“天孙”指织女星,据说是天帝的孙女。《汉书・天文志》称:“织女,天帝孙也。”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末诗云:“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蒲松龄认为,天孙能织云锦衣裳,心思细密,当知天下文人的穷通和否泰,假如自己的声音能够传到天宫,他就不避忌讳,斗胆向天孙控诉个人的遭遇。蒲松龄此时情到极致,心声已经难以抑制,才有如此豪情。

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天,蒲松龄乡试再次落榜。重阳节这天,好友邀请蒲松龄登豹山散心,他们在玉皇观听老道讲述了一件惨事:道童被人杀害,血染山石,道长被官府疑为凶手,受刑致残。蒲松龄听说此事,联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虽然面对美酒胜景,却没有一点兴致,只感觉“心骨酸”。世事险恶,人生苦难。道士与世无争,尚且遭难,而作者本人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因此产生了离尘出世的想法。蒲松龄在诗中写道:“老友载酒坐相欢,我醉欲歌行路难。世事茫茫何其颠,拍手大叫沧溟宽。” [2] 303 (《九日登豹山》)世事艰险行路难,蒲松龄幻想自己也能像孔夫子那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远离这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其实这只是蒲松龄于无可奈何之际的一种宣泄。

多次应试多次不中,他人振翅高飞,自己蹉跎不前。蒲松龄本应断绝进取念头,但他认为,前途虽属渺茫,希望尚有一线,懊恼平息以后,又打起精神,重新应战。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六十多岁,才在家人劝说下,停止应试。到七十一岁时,得到一个岁贡生头衔,可是他的心思还是萦绕在科场中。这不能不说是蒲松龄人生的最大悲哀。

四、寄情山水 隐居乐园

明末清初的淄西地区,藏龙卧虎,能诗会文之辈咸集。豹山南麓有南坡、巩家坞两村,豹山北麓有王村、苏李、西铺、万家等村,这几个村庄自明朝中叶起科甲连第,人文蔚起。清初淄西地区的闻人贤士,如南坡唐家的唐梦赉,西铺、万家庄毕家的毕际有、毕世持兄弟,苏李庄王家的王永印,巩家坞邱家的邱希潜父子,等等,都居住在豹山周围这几个村庄。蒲松龄在毕家坐馆教书时,与他们诗词酬唱,很快就融入到这个文人圈子里。在这些人中,蒲松龄与邱希潜数次同游豹山,饮酒赋诗,畅叙情怀,尤其极力赞美邱希潜的清梦楼。

乾隆《淄川县志・选举志・贡生》记载:“邱希潜,字行素。己巳岁贡,授黄县训导。告归,构清梦楼于豹山之阳,读书其中。每与山僧野叟诙谐畅饮,曾不知老之将至。” [1] 506 《淄川邱氏世谱》记载:“希潜,字行素,号龙崖。己巳岁贡生。善引诱,乐裁成。构清梦楼于豹山之阳,作读书处。疏泉凿池,栽花植柳,时与同人并兄弟子侄辈饮赋其间,县乘称文学焉。” [3] 139邱希潜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卸任黄县训导之后,在豹山南坡建造了清梦楼,作为自己与文友和兄弟子侄饮酒、读书、谈诗的聚会场所。蒲松龄的诗句“豹山喜近异人栖,景物幽芳翰墨题”(《豹山》),便是赞扬邱希潜居住豹山之阳,与同仁谈诗论文。

《聊斋词集》中有《潇湘逢故人・丘行素意中构画村清梦楼,花竹馆垣,额匾书画,一切备矣,戏为落成》,其写作原由是,邱希潜计划在豹山之阳建造清梦楼,他对蒲松龄谈了自己的这一设想,告诉蒲松龄建楼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连楼房的匾额和室内悬挂的字画也准备好了。蒲松龄为好友的建楼计划能够如期进行而高兴,填词一阕表示祝贺,并且幽默地说,我这阕词是祝贺你将要建成的别墅,不是你设想中的楼房。词曰:

五更春困,梦豹山初上,野色盈匡。芳草外,斜阳里,小小院落,云树苍苍。危楼丛舍,绕烟村一带茅墙。云道是丘家仲氏,新营若个荒庄。 健羡久,排扉入,见两边黄花绿竹成行。入药室兰堂,又壁粘旧词,门有新章。主人握手,烹松茗共话沧桑。此何夕,登龙扰坐,于今耿耿难忘。[4] 100

蒲松龄在词中描写了梦游清梦楼,观看清梦楼周边的幽雅环境,欣赏楼内的典雅布置,与楼主品茗闲聊。

蒲松龄在这阕词中着力描绘邱希潜的清梦楼,实际上还是借他人杯酒,浇自己块垒。他“健羡”邱氏在豹山之阳建造清梦楼,就是羡慕邱氏有一个远避尘世、隐居山林的好处所。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科场仕途顺利,则力求上进;科场仕途坎坷,则退而隐居。蒲松龄鏖战科场,年逾六旬仍未跃过龙门,对照康熙二十八年入贡的邱希潜,自然是“耿耿难忘”。邱希潜建造清梦楼,居处僻静、环境清幽,生活闲适、身心自由,自食其力、亦耕亦读,任天委命、安贫知足,这也正是蒲松龄在科场失利、仕途渺茫之际的梦想,只不过蒲松龄财力有限,难以企及,唯有钦慕而已。

摹景以状情志。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里,自然山水一直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媒介。蒲松龄吟咏豹山的诗作,集中于康熙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也就是他科举最有希望又最为失望的时期。这些诗作体现了蒲松龄浓浓的豹山情结,表达了年过半百的诗人对人生的彻悟,对命运的无奈。

参考文献:

[1]陈涟远,白相房.淄川县志汇编[G].2010.

[2]赵蔚芝.聊斋诗集笺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李汉举,王一千.族谱所见邱氏家族资料[J].蒲松龄研究,2008,(2).

[4]赵蔚芝.聊斋词集笺注[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Pu Songlin' Affections for Leopard Hill in Zichuan District

SUN Fan-gzhi,SUN Qi-xin

(Zhoucun Writers' Association,Zibo 2553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