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23:29: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式烹饪培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引言
随着全球著名快餐品牌肯德基(KFC)于1987年入驻中国,不少中国的餐饮企业也开始试图把中餐做成连锁经营,一时间,众多中式快餐品牌诞生,颇有与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国际餐饮航母竞争的势头。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自身管理的失策以及中餐自身的特点,这些品牌迅速地衰落了。
而在美国不少城市的街道边,都可以看到一座座淡黄色墙壁的尖顶小房子,一眼看过去,窗明几净,房子边框是鲜艳的红色,正门口挂着一个圆形标志:白底中间一个大红圆点,圆点上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熊猫头顶环绕着一行英文字PandaExpress。标志下方,是同样的大红字。在一些大型购物中心里,这只可爱的大熊猫更是随处可见。
这就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熊猫快餐(PandaExpress)
熊猫快餐是熊猫餐饮集团成长的引擎发动机。目前在全美37州、波多黎各、与日本已有800间分店。熊猫快餐的成功与国内的中式快餐的失败形成强烈的反差,本文拟总结熊猫快餐的成功之处,总结出中式快餐连锁经营的模式。
二、中式快餐连锁经营模式
本文拟将熊猫模式抽象出来,以探究一条适于中式快餐发展的经营模式
(一)组织结构
熊猫快餐在起步的时候,由于规模小,人员不多,采取的是简单组织结构老板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成员成为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管理也很缺乏规范性。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组织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连锁店的组织结构是有一定讲究的,各个企业可以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但应该有以下几点共性:
1.部门化程度高
部门化程度是指工作被分组的基础,就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而言,有几个重点部门:
企划中心:肩负着建立、完善、维护企业品牌重任的中枢机构,建立和完善企业CIS系统,通过企业全体至上而下的CI教育和实施,向外界传达统一、标准的企业形象,同时,企划中心还要研究企业的发展状况、规模和前景,向集团高层提供企业经营方针、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的规划建议,规避企业经营投资风险
人力资源中心:负责招聘、培训员工,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为企业发现、选拔、输送人才。制定完善的员工福利制度。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及在职进修的机会。
食品研发部门:负责企业菜品的研究及创新。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大家在饮食方面都力求尝新,而且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的问题,这个部门也不可小视。
2.构建管理团队
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起一个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也显得十分必要。复杂的竞争环境,不是靠任何一个人的智慧跟能力可以把它解决了的,必须要有非常完整的团队,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人能够非常专业地去面对这些问题,想方设法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打造一个系统。
(二)技术改造
中餐具有品种丰富,口味多样,烹饪方式多样等特点。这是中餐的优势,但从连锁经营的角度看,这也是中餐的劣势所在。连锁企业必须做到标准化。中餐所面临的困难最为突出的就是解决进行标准化生产和保持中餐特色之间的矛盾。
从生产的流程上看,标准化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原料标准化
菜品的标准化离不开原料的标准化,连锁店对其原料的质量、重量、色泽、营养价值应该有自己详尽的标准。
其次,这也对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要求,餐饮业的物流不能单纯的从成本考虑,而应该以方便每家分店服务为中心。
2.菜品的标准化
中餐连锁店应该主动规避传统中餐馆菜品多样的模式,因为连锁店的店面规模决定了其厨房的面积越小越好,而且,物流成本也不允许丰富的菜品,因此,选取十几种左右的菜品较为合适,其中有一到两个特色菜品,作为保留菜品,其余可以进行定期创新。
与此相适应的是菜单的标准化,在制作菜单时,应该考虑到标准化的问题,菜单应该简单易懂并且易于勾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3.制作工艺的标准化
这里指的一是在保持中餐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摆脱定性化制作菜肴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定量化的制作工艺,这样才能摆脱厨师主观的影响,并使烹饪环节易于复制和工业化生产。
其次,要考虑到快餐的特点,必须简化烹饪工序,保证菜品在保质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完成,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1)合并烹饪工序,将传统中餐洗、切、煮等工序外包给原料供应商,即要求供应商完成原料的初加工,各个餐厅只需进一步加工半成品即可。(2)抛弃一些费工费时的烹饪方法,例如煲、生煎等,尽可能选用明火快炒的方式。4.营养标准化
中餐虽然也讲究“色香味意形养”,但始终停留在定性的角度,相比较而言,更注重饮食的艺术性。
(三)员工管理
中餐快餐连锁企业应该有一种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1.加强员工培训。培训是使员工熟悉服务流程,提高员工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餐饮业来说,培训细致具体,尽可能囊括真实情境中科能发生的情况,熊猫快餐采用了全真餐厅模拟培训,也是值得借鉴的。2.建设企业文化。当一个连锁品牌扩大了以后,员工数量相应增加,让所有员工都有共同的信心、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准则。
(四)连锁经营
建设一个良好的餐饮业品牌形象周期长而且成本高,而毁掉一个品牌之需要一件小事,这就决定了餐饮企业在做连锁经营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
1.连锁经营模式
熊猫快餐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是严格的独立经营公司下属的所有分店,而且保持资金的高速周转,不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负担。谨慎的是第一原则,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扩张。
2.多元化经营
一家餐饮品牌在一个市场的生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美国通常只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因此,采取必要的多元化经营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以熊猫集团为例,快餐就只是旗下的一个品牌,这是规避风险,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之路。
熊猫快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式快餐经营的模板,它的很多成功之处都值得后人借鉴。中国是个饮食大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带我们开发,也希望有志之士能成功的将中餐推广到全世界,做成几个全球性的中餐餐饮品牌。
参考文献
[1]陈广,《肯德基攻略世界烹鸡专家的高速成长策略与特许经营模式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2]何森,《连锁为王解读中国连锁企业经典案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尚益亨,刘新强,“中式快餐业的SWOT分析”[J]
2005年10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四批职业,公共营养师位列其中。2006年4月,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预案通过。公共营养师职业岗位资格证书(cettic)由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颁发,是从业者的有效凭证,全国通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保护。目前,从事营养指导、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的公共营养师是政府部门认可的唯一与营养相关的职业。
餐饮界非常需要营养师,但常常是会烹饪的厨师不懂饮食营养,懂饮食营养的营养师不会烹饪,烹饪与营养的“两张皮”现象,严重制约着餐饮营养的含金量和辐射力。根据市场追求菜品营养与美味的有机结合这一消费特性,市场需要的是“懂营养、擅烹饪”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所在学校从2007年初开始对烹调专业学生进行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工作(本文若没有特别指明,所说的公共营养师培训都是指四级水平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学生需要考取中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学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高中毕业后在学校学习两年,简称为高技生;另一类是社会招生,在校学习5个月或10个月,简称为培训生。到2008年12月底,共有76名高技生和235名培训生参加了公共营养师的考证。
考证结果证明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考证通过率较低。高技生共有76人参加考证,其中取得资格证书(须两门考试均通过)的44人,通过率为57.9%,只通过一门考试的28人,占高技生的36.8%,两门都没通过的4人,占高技生的5.3%。培训生共235人参加考证,其中取得资格证书的93人,通过率为39.6%,只通过一门考试的67人,占培训生总数的28.5%,两门都没通过的75人,占培训生总数的31.9%。两种学生的考证情况差别较大。具体数据比较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考证通过率高技生高出培训生许多;一门通过率高技生也稍高于培训生;而没有通过率高技生则远远低于培训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技生和培训生的来源和条件有差别。笔者对参加公共营养师考证的培训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希望能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的公共营养培训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参加公共营养师考证的所有培训生,共有235人。采用培训生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成绩登记表上的成绩、学历和年龄这些基本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通过百分比的形式将共性问题显现出来。
调查结果
(一)学历分布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在所有参加公共营养师考证的235个培训生中,初中学历人数最多,共有139人,占总人数的59%;其次是高中学历,包括中专学历,共有89人,占总人数的38%;大专学历仅有7人,占总人数的3%。可以认为,培训生的学历主要为初中和高中(包括同等学历)。由于烹调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培训生的学历水平较低一些,初中学历的比例更大一些。
按大专、高中和初中三种学历,对每一种学历学生的通过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图2。从图2可以看出,在两门通过者中,大专生的通过率比较高,而高中生和初中生的通过率没有明显区别;在一门通过者中,大专生和高中生的通过率基本持平,而初中生的通过率则明显偏低。在两门没有通过者中,初中生的比例远远高于高中生,而大专生则没有出现过两门都不通过的情况。
(二)年龄分布情况
在调查中,按照四个年龄阶段进行统计,发现年龄不到20岁的学生最多,共有76人,占总人数的32%;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学生有108人,占总人数的46%;年龄在26~30岁的学生有31人,占总人数的13%;大于30岁的学生最少,只有20人,占总人数的9%。可见,培训生的年龄整体偏小,因为25岁以下的学生占78%。
按小于20岁、20~25岁、26~30岁和大于30岁四种年龄段,对每一年龄段学生的通过情况进行统计,得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情况,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两门通过者中,20~25岁和26~30岁两大类学生的通过率基本相同,但小于20岁和大于30岁的两大类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明显较低。而在一门通过者和两门都没通过者中发现他们的数据变化是一致的,但方向相反。具体为一门通过率随着年龄段的增加逐步上升,大于30岁的考生的一门通过率最高。
讨论
(一)培训生公共营养师考证通过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学历偏低在调查中发现,初中学历的考生中,通过率为38.8%,有一门通过的有20.9%,而两门都不及格的比例高达40.3%。而在高中学历的考生中,通过率为39.3%,有一门通过的有39.3%,而两门都不及格的比例则为21.4%。这些数据说明,学历偏低是导致该校公共营养师考证通过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探究其中的关系,认为按照公共营养师职业规范要求,培训内容包括生理学基础、营养学基础、食物营养、不同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卫生、营养食谱设计等,这些都是涉及营养、烹饪、生化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比较好地理解和吸收,才能真正明白所讲的内容。而初中生只有在初三的时候才涉猎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薄弱的基础使其对营养的理解能力偏弱,最终影响到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年龄偏小 在调查中发现,年龄不到20岁的考生中,两门通过率为31.6%,一门通过的有19.7%,而两门都不及格的比例高达48.7%。这就说明,年龄偏小也是导致该校公共营养师考证通过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龄偏小的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认识到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且一般年龄偏小的学生其学历也偏低一些,两种原因相加导致考证通过率与其他人群相比偏低。
“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学习气氛不够,理解、归纳、总结能力较弱,所以比较依赖教师。为此,教师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每次上课都需要讲授很多知识,刚开始学生还能跟上教学节奏,时间一长学生就较难消化吸收了,最后根本无法理解。学生只能要求教师给复习资料,死记硬背内容来应付考证,没有将营养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失去了公共营养师的培训目的。
学习目标性不强由于该校是将公共营养师培训加在原来中式烹调师和中式面点师的基础上,并没有独立开设专门的公共营养师培训班。原本学生来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烹饪,考取中式烹调师和中式面点师这两个职业资格证书,来了以后才得知可以考公共营养师。只有一部分学生是真心想学习营养知识并考取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大部分学生只想得到公共营养师的证书。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想学烹调知识,根本不想学营养知识,甚至拒绝学习营养知识。
(二)建议
提高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者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和意义,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学生喜欢烹饪这个特点,教师应注重结合烹饪与营养卫生的关系,叫学生明确学习营养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真正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要学什么,学了能干什么,”等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营养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学生对营养的一些疑问或好奇来引导学习,如“植物油和动物油哪个好”、“不吃饭为什么是慢性自杀”、“哪种肉类最有营养”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再通过社会上的热门事件来引导学生认识营养的重要性,从杰出人物的过早死亡到药膳餐馆红火之极等说明公共营养师职业的美好前景,激励学生学好营养课,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全员培训烹调专业教师烹调专业教师对营养的认识其实并不是很系统,也没有高度重视。想要让烹调专业学生提高对营养的认识,烹调专业教师的营养观尤为重要。建议全体烹调专业教师学习营养知识,最好先考取公共营养师证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结合营养进行菜肴制作,这样更有说服力,也能让营养与烹调更好地结合。
增加培训时间营养课程涉及面广,需要慢慢吸收和理解,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时间。可在每次烹调课中,增加对菜肴的营养分析及计算,帮助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采取总分总的办法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先由营养教师讲授一些营养基础知识,再由烹调教师将其他模块,如食物营养、人群营养和疾病营养知识,贯穿在烹调课程的各个模块中进行讲解,最后再由营养教师进行营养配餐的讲授和练习,并针对考证进行总结和复习。教学方法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设计菜肴并进行营养分析,如进行营养调查,或进行营养配餐。设计环节让学生真正实际做一次,教师再点评并总结。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改善。
参考文献:
2005年10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四批职业,公共营养师位列其中。2006年4月,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预案通过。公共营养师职业岗位资格证书(CETTIC)由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颁发,是从业者的有效凭证,全国通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保护。目前,从事营养指导、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的公共营养师是政府部门认可的唯一与营养相关的职业。
餐饮界非常需要营养师,但常常是会烹饪的厨师不懂饮食营养,懂饮食营养的营养师不会烹饪,烹饪与营养的“两张皮”现象,严重制约着餐饮营养的含金量和辐射力。根据市场追求菜品营养与美味的有机结合这一消费特性,市场需要的是“懂营养、擅烹饪”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所在学校从2007年初开始对烹调专业学生进行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工作(本文若没有特别指明,所说的公共营养师培训都是指四级水平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学生需要考取中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学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高中毕业后在学校学习两年,简称为高技生;另一类是社会招生,在校学习5个月或10个月,简称为培训生。到2008年12月底,共有76名高技生和235名培训生参加了公共营养师的考证。
考证结果证明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考证通过率较低。高技生共有76人参加考证,其中取得资格证书(须两门考试均通过)的44人,通过率为57.9%,只通过一门考试的28人,占高技生的36.8%,两门都没通过的4人,占高技生的5.3%。培训生共235人参加考证,其中取得资格证书的93人,通过率为39.6%,只通过一门考试的67人,占培训生总数的28.5%,两门都没通过的75人,占培训生总数的31.9%。两种学生的考证情况差别较大。具体数据比较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考证通过率高技生高出培训生许多;一门通过率高技生也稍高于培训生;而没有通过率高技生则远远低于培训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技生和培训生的来源和条件有差别。笔者对参加公共营养师考证的培训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希望能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的公共营养培训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参加公共营养师考证的所有培训生,共有235人。采用培训生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成绩登记表上的成绩、学历和年龄这些基本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通过百分比的形式将共性问题显现出来。
调查结果
(一)学历分布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在所有参加公共营养师考证的235个培训生中,初中学历人数最多,共有139人,占总人数的59%;其次是高中学历,包括中专学历,共有89人,占总人数的38%;大专学历仅有7人,占总人数的3%。可以认为,培训生的学历主要为初中和高中(包括同等学历)。由于烹调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培训生的学历水平较低一些,初中学历的比例更大一些。
按大专、高中和初中三种学历,对每一种学历学生的通过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图2。从图2可以看出,在两门通过者中,大专生的通过率比较高,而高中生和初中生的通过率没有明显区别;在一门通过者中,大专生和高中生的通过率基本持平,而初中生的通过率则明显偏低。在两门没有通过者中,初中生的比例远远高于高中生,而大专生则没有出现过两门都不通过的情况。
(二)年龄分布情况
在调查中,按照四个年龄阶段进行统计,发现年龄不到20岁的学生最多,共有76人,占总人数的32%;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学生有108人,占总人数的46%;年龄在26~30岁的学生有31人,占总人数的13%;大于30岁的学生最少,只有20人,占总人数的9%。可见,培训生的年龄整体偏小,因为25岁以下的学生占78%。
按小于20岁、20~25岁、26~30岁和大于30岁四种年龄段,对每一年龄段学生的通过情况进行统计,得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情况,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两门通过者中,20~25岁和26~30岁两大类学生的通过率基本相同,但小于20岁和大于30岁的两大类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明显较低。而在一门通过者和两门都没通过者中发现他们的数据变化是一致的,但方向相反。具体为一门通过率随着年龄段的增加逐步上升,大于30岁的考生的一门通过率最高。
讨论
(一)培训生公共营养师考证通过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学历偏低在调查中发现,初中学历的考生中,通过率为38.8%,有一门通过的有20.9%,而两门都不及格的比例高达40.3%。而在高中学历的考生中,通过率为39.3%,有一门通过的有39.3%,而两门都不及格的比例则为21.4%。这些数据说明,学历偏低是导致该校公共营养师考证通过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探究其中的关系,认为按照公共营养师职业规范要求,培训内容包括生理学基础、营养学基础、食物营养、不同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卫生、营养食谱设计等,这些都是涉及营养、烹饪、生化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比较好地理解和吸收,才能真正明白所讲的内容。而初中生只有在初三的时候才涉猎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薄弱的基础使其对营养的理解能力偏弱,最终影响到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年龄偏小 在调查中发现,年龄不到20岁的考生中,两门通过率为31.6%,一门通过的有19.7%,而两门都不及格的比例高达48.7%。这就说明,年龄偏小也是导致该校公共营养师考证通过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龄偏小的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认识到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且一般年龄偏小的学生其学历也偏低一些,两种原因相加导致考证通过率与其他人群相比偏低。
“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学习气氛不够,理解、归纳、总结能力较弱,所以比较依赖教师。为此,教师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每次上课都需要讲授很多知识,刚开始学生还能跟上教学节奏,时间一长学生就较难消化吸收了,最后根本无法理解。学生只能要求教师给复习资料,死记硬背内容来应付考证,没有将营养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失去了公共营养师的培训目的。
学习目标性不强由于该校是将公共营养师培训加在原来中式烹调师和中式面点师的基础上,并没有独立开设专门的公共营养师培训班。原本学生来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烹饪,考取中式烹调师和中式面点师这两个职业资格证书,来了以后才得知可以考公共营养师。只有一部分学生是真心想学习营养知识并考取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大部分学生只想得到公共营养师的证书。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想学烹调知识,根本不想学营养知识,甚至拒绝学习营养知识。
(二)建议
提高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者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和意义,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学生喜欢烹饪这个特点,教师应注重结合烹饪与营养卫生的关系,叫学生明确学习营养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真正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要学什么,学了能干什么,”等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营养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学生对营养的一些疑问或好奇来引导学习,如“植物油和动物油哪个好”、“不吃饭为什么是慢性自杀”、“哪种肉类最有营养”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再通过社会上的热门事件来引导学生认识营养的重要性,从杰出人物的过早死亡到药膳餐馆红火之极等说明公共营养师职业的美好前景,激励学生学好营养课,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全员培训烹调专业教师烹调专业教师对营养的认识其实并不是很系统,也没有高度重视。想要让烹调专业学生提高对营养的认识,烹调专业教师的营养观尤为重要。建议全体烹调专业教师学习营养知识,最好先考取公共营养师证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结合营养进行菜肴制作,这样更有说服力,也能让营养与烹调更好地结合。
增加培训时间营养课程涉及面广,需要慢慢吸收和理解,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时间。可在每次烹调课中,增加对菜肴的营养分析及计算,帮助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采取总分总的办法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先由营养教师讲授一些营养基础知识,再由烹调教师将其他模块,如食物营养、人群营养和疾病营养知识,贯穿在烹调课程的各个模块中进行讲解,最后再由营养教师进行营养配餐的讲授和练习,并针对考证进行总结和复习。教学方法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设计菜肴并进行营养分析,如进行营养调查,或进行营养配餐。设计环节让学生真正实际做一次,教师再点评并总结。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改善。
参考文献:
餐饮连锁经营是指直接或间接控制和拥有两家以上的餐厅,在平等协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以相同的店名、店标出现,实行统一经营方式、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操作程序和服务标准,集中采购、分散销售、以获取经济效益的联合餐饮经营模式。连锁经营改变了传统的小生产经营方式,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
一、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匮乏之间存在矛盾
近年来,餐饮业逐步改变了多年来沿用的单店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络经营,在全国涌现出一大批餐饮连锁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现代餐饮业快速替代传统餐饮业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向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的方向迈进。据烹饪协会对2002年餐饮百强企业调查,连锁业态成为餐饮企业快速发展的首选经营模式。百强企业中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87家企业,其营业额337.92亿元,占前百名企业营业额总和的94%。2003年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法人企业236家,门店数5451个,从业人员30.2万人,营业收入252.9亿元。其中,正餐企业143家,占60.1%,快餐企业78家,占33.1%,这两类业态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的90%以上。表明我国餐饮业连锁经营发展势头持续强劲,连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在中国餐饮连锁企业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明显的出现了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由于餐饮业入行门槛低,形成从业人员来源广泛的局面,餐饮企业普遍存在从业缺乏高素质的餐饮职业经理人才队伍、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
(二)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连锁经营一是种技术含较量高的流通经营方式,也是一种高度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转体系。中式餐饮连锁企业急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1.中式餐饮连锁品牌经营管理人才。中式餐饮企业在从单店经营到连锁经营的成长过程中,纷纷出现了品牌发展策略模糊,缺乏特色而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等问题。急需一批既懂得餐饮行业特点,又具备战略规划能力的经营管理者,实施战略规划,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实行标准化的营运。
2.中式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餐饮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和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保障,需要一支有着一定管理经验、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和店长后备队伍。
3.中式餐饮产品研发人才。现在大多数的中式快餐店还都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产品的开发只是将各地小吃和已有成品进行简单组合。而对比肯德基,其在全世界拥有的一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90年代就在中国建立了产品研发团队和试验厨房,每年都花费其销售额的8%—10%的费用来专门进行对产品的研究。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在产品开发上,需要一支能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研发人员,加大产品生产工业化、标准化的程度,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4.物流配送管理人才。现在许多餐饮企业内部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健全,物流配送网点不足,原材料供应没有规范,急需一批懂得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物流管理知识的人才来加强企业配送中心和中心厨房的建设。
5.中式餐饮烹调技术人才。餐饮制作人员的烹调技术直接决定了餐饮产品的质量,而餐饮行业普遍缺乏高技能、高素质的烹调技术人员。
6.熟练的餐饮服务人员。餐饮企业不仅提供食物,还同时提供服务与环境质量。餐饮连锁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培养一批具有熟练的技术本领、一定的服务艺术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餐饮服务人员。
(三)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许多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未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层次上来,认为员工只是被一种简单的“给钱干活”关系与企业联系在一起,人事经理关心的只是管理、招聘、安排培训和计算工资。在这种落后的人事管理体制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下降,流失率上升,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全国连锁餐饮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到40%以上,而业界还有着中国民营餐饮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五年的存活率也只有10%的说法。餐饮连锁企业目前还主要是采取家族管理模式,当餐饮企业的扩张达到一定规模后,家族管理模式的弊端就会日益尖锐,人才的匮乏和对外来人才的排斥,是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是面临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中式餐饮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对策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餐饮连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关心和培养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竞争的人才环境。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到战略的高度,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相配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要求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预算安排;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通过实施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培训、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绩效考核、员工激励、交叉培训、员工参与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
(二)建立餐饮连锁企业培训体系
中式餐饮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不仅仅是对连锁店数量扩张的一种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更重要的是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行符合餐饮连锁企业管理标准的再造与控制。
1.规范管理,制定明细的培训手册。统一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识别系统、餐饮产品制作与服务的标准化、营运与管理的标准化是餐饮连锁企业经营的基础。餐饮连锁企业必须制定管理规范,在保证产品和管理营运是可复制的前提下,组建无差异的培训基地,消除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服务与管理差异,复制出一批标准化的生产、服务与管理人才,使餐饮连锁企业各分店都以无差异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提供具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通过对制作、服务、管理流程的细化和规范,使复杂的操作简单化,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培养人才的能力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2.建立分级培训体系,实施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培训。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应建立分级培训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体系应从基层员工到店长等,都有不同内容、各有偏重的培训,并定时、定人、定岗,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培训。如基层侧重于操作方法,中高层侧重于沟通、管理等培训。分级培训,不仅可以根据岗位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同时可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积极性,使他们对企业充满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加强与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增强企业的培训与研发能力。要实现中式餐饮业连锁经营,必须提高餐饮业的科技含量。餐饮连锁企业应加大对中餐品种、质量的研究,将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食品工业化操作手段相结合,完成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化、数据化、标准化的转变,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逐步摆脱手工操作的随意性。但是,中餐品种丰富、制作复杂,既要保持中餐在配料、烹制技术和产品色、香、味、形上的基本特点,又要与现代化工艺结合,无疑增加了其工业化和标准化的难度。同时,餐饮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偏低,制约了我国烹饪科学的发展。餐饮连锁企业通过与院校、专业研发机构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和“培训学院”,可以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对传统的烹饪技艺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
(三)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认同,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的内容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种公共福利。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它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使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有机衔接,实施外具竞争力、内具公平性的薪资制度。同时,完善各项福利保障制度,提高员工工作安全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职业发展激励。任何员工的工作行为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金钱,同时还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餐饮连锁企业应站在每位员工的角度,帮助员工设立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不但有助于员工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员工克服在职业目标实现中的困难和挫折,而且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开发员工的潜能。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不仅从管理层级上晋升,还可以从技术等级提升、工作轮换、工作重新设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培训和指导。
3.工作激励。餐饮连锁企业应建立员工参与管理的分权和授权机制,这样更容易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企业应充分信任和尊重员工,一方面,建立开放式的双向沟通渠道,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实质性工作中;另一方面,让员工在工作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员工在参与中感到企业的信任,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四)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连锁餐饮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品牌观念缺失、信息管理不当
Amazon公司的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JeffBezos先生说:“品牌就是指你与客户间的关系,说到底,起作用的不是你在广告或其他的宣传中向他们许诺了什么,而是他们反馈了什么以及你又如何对此作出反应,对我们来说,口碑极其重要,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人们私下里对你的评价。”目前国内中餐业大多仍保留传统的经营观念、经营模式和经营措施,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型的管理与服务手段,这在整个餐饮行业竞争主体多、规模小、市场主体进入行业门槛低的外部环境中很难形成大型的品牌。另外,竞争主体的抗风险能力要是不强,其一个加盟店的管理不当,造成失误就又可能导致整个品牌的破产。比如鞍山馋嘴鸭、蜂蜜大麻花、“土掉渣”烧饼等都有着同样的经历,突然火爆起来,红火一段时间,再悄无声息隐退。这与其品牌管理意识缺乏、加盟门槛太低等原因不可分割。另外,中餐业的财务核算、营业管理、预算管理等重要环节多采用人工处理,信息处理方式十分原始,常会造成信息传递滞后或带有一定主观性,甚至造成信息重复、丢失和混乱。当分店数量增多时,靠人工管理财流、物流、信息流,所带来的问题必将愈加突出。
2、人力资源匮乏、培训力量薄弱
目前中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小学毕业到大学学历都有。年龄跨度大,总体素质较差。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烹饪科学的发展,对传统的烹饪技艺难以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而且对企业的创新开拓也增大了难度。同时由于观念、福利、薪金等原因,我国连锁餐饮行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这些经营者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不高,对国外连锁餐饮行业的先进管理、培训理论和实践也很少借鉴甚至不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连锁经营。
3、配送技术落后、产品标准化难
西餐和洋快餐的连锁餐厅,各店质量基本一致,食品外观品质都差不多。究其原因是制作的标准化、统一化。而中餐食品大多具有热敏性,且大多适合热食,这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其他工业产品和工业化生产的罐头等食品那样集中生产、分散供应。所以目前餐饮行业内大多是现场进行初加工,客人点菜后现烹制现出售,靠厨师掌握火候,控制原料配比。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制出的菜肴从原料规格到色香味都有差异,甚至同一师傅在不同时间制出的菜肴也有质量差别。客观因素就是目前配送技术落后、产品的生产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位顾客在任何营业时间都能享受到相同品质、口感的产品的要求不能确保,这不难让人对企业缺乏信心。
二、应对策略
1、树立品牌意识、建立一个与管理一体化相适应的信息系统网络
这是中式餐饮业连锁经营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树立强烈的品牌观念,要求每个管理者和员工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体意识,加大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在连锁企业中,总部是管理中枢,配送中心是信息中枢。总部既要统一控制进货、库存、价格和企业标志,又要不断掌握各分店的经营状态,并及时将管理决策反馈给各分店,以保持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体化。再依靠现代化计算机管理,建立以配送中心为纽带的信息管理网络,把总部与分店联系起来,使配送中心成为财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中心,及时准确地传递有关采购、库存、配送、销售、财务票据、人事安排、工资管理、自营预测、工作进度等多方面信息,使庞大、分散的连锁店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配送。这样才能实现整个企业的统一管理,
2、培养连锁人才、提高人员素质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企业扩大规模,进行规范化连锁经营的必要条件。连锁经营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流通经营方式,也是一种高度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转体系,中式餐饮业连锁更是一种新型的连锁形式。在成功的洋快餐中,服务人员的言词、仪容、态度、观念和行为举止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企业培训,将这些细化的服务标准灌输给员工,使服务工作标准化、定型化、统一化。由于饮食服务业的产品服务因素含量较高,其质量控制问题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提高服务人员自身素质,选择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熟练的技术本领,具有一定的服务艺术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服务者,对提高服务质量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与渠道,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如举办培训班、讲座、研讨会、交流会、考察等,不断增强从业者的专业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多管齐下,尽快提高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3、设置配送中心、建立原料基地
成功的洋快餐一般都建有完善的配送中心,原料采购、加工(包括分选、去杂、切配、初步熟处理)等工序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再送至各连锁店,各连锁店分别按统一加工方法进行加工。经统一配餐后送到连锁店的菜肴在定量化、标准化方面具有一致性,这样既能突出集中生产的优势,提高和统一产品质量,又能发挥各连锁店现场制作的作用,保证菜品在色、香、味、形、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满足人们的需要。中国菜历来有选料讲究、投料严格的传统,但准备过程既复杂又难统一。配送中心的设置,使分店缩小或取消了自有厨房,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而且还扩大了一线店堂面积,减少了勤杂人员。各分店只需将订单通知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便能以最快速度将所需物品送至分店,有效提高了分店的效益。同时连锁店精简了复杂的初加工操作,操作岗位单纯化,工序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餐饮业标准化程度,科技含量有望提高。
配送中心为保证连锁店原料质量稳定,最佳方式是建立原料基地。首先要拥有自己的专业原料生产基地和厂家,在原辅料达到规范的前提下,分店的产品才有统一的保证,产品质量才可能达到稳定一致。成功的餐饮连锁店都有成功的配送中心,如长春市同达酒店有限公司就创建了自己的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同达绿色生态园,种植各种当地特色蔬菜和山野菜,同时引进国内外许多优良的蔬菜品种,完全摒弃无机农业的做法,把施用传统农家肥与现代蔬菜生产技术相结合,使蔬菜品质得到了根本保证,满足了其所有连锁店的原料需求;肯德基使用的蕃茄酱指定由上海永华食品公司制造,在四川供餐时的辣椒粉指定由成都龙泉辣椒厂生产。新晨
4、制定配套制度、增加饮食文化含量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5-0095-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19.3文献标志码:A
1永和大王现状总结
1995年的上海水城路,这是永和大王的首家中式快餐店的诞生日期和地点。刚刚进入运营阶段不久,豆浆及油条就被该店当作主推产品,并且被作为当时的核心经营策略加以实施。2004年的时候,快乐蜂集团将永和餐饮集团纳入旗下,到现在为止,在中国十多个一线城市都能发现其身影。截至2016年12月,永和大王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武汉、杭州、青岛、苏州等地共拥有超过165家连锁店,是国内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
永和大王在2015年时被评为“C-BPI中国快餐连锁企业第一品牌”。在餐饮业当中,永和大王也是唯一一个连续五年排名第一的品牌,俨然是中国市场上非常有实力的快餐品牌之一。
2永和大王在连锁经营下的主要困境
2.1品牌的适用与管理能力差,没有形成独特的管理体系
“速成”和“万能”品牌概念使许多公司发展走上歧途。如果公司想要成功,就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品牌需要慢慢创立不能速成,一个好品牌需要长时间注重质量和效率等。然而,许多公司夸大品牌的作用,他们认为一个好的品牌可以赚钱,让业务变得空洞而不务实,在广告,形象推广上投入太多精力,而没有重大的改革和创新,他们没有认识到品牌不是万能的。这也是目前永和大王发展中的缺点之一。到现在为止,因为永和大王缺乏管理,许多投资者加入后并没有采取统一的特许经营方式。相反,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许多人都不遵从相应的管理条约。食品风味和服务环境等都与特许经营店有很大的差距,破坏品牌声誉,对品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2产品制作难以实现标准化
连锁经营之所以有着很关键的市场价值,关键在于此种经营策略可以帮助位于各个区域的连锁门店获得几乎相同品质的食品及服务,受到同一品牌给予的市场助力。然而,受实际市场环境下,烹制中式快餐需要经过工艺相对复杂的程序,中餐的类型又多样的限制,所以,尽管中餐的烹饪已经朝着标准化方向前进并小有成就,但是纵观整体,永和大王还是需要经过不少的手工烹饪阶段来完成食品加工,有更多一部分的工作需要手工完成。此外,烹饪食品的步骤并不严格,操作较为自由随意,这也导致永和大王售卖到市场上的食品成品以及半成品难以做到标准化以及科学化的加工,由此进一步使得永和大王售卖到市场上的食品缺乏稳定有保证的质量水平,导致客户不愿意选择永和大王。
2.3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阻碍了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发展出了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口味以及习惯,彼此之间相差甚远,这使得某些富有鲜明的地方风情的餐饮业想要谋求跨区域连锁经营的目标受到了阻碍。以上海为大本营的永和大王,口味偏甜,饮食较清淡,食物份量也相对较少,与江浙一带居民的饮食习惯更相近。所以永和大王在江浙沪地区获得了较佳的效益,同一个城市甚至有多家连锁店。与此相反,北方地区就很难见到永和大王的踪影,就算有,也是业绩惨淡。
3改善永和大王连锁经营的举措
3.1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对于特许经营的发展壮大非常重要。据统计,在选择哪一家餐厅用餐时,有85%是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餐厅来就餐。这完全说明目前在国内的消费者眼中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性明显提高。这些对市场需求的特点必然会对加盟商有所影响,所以品牌的声誉已经成为加盟商优先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品牌管理不仅能够增强整个商业品牌的实力,还能充分利用特许品牌的实效,从而达到互利。所以在业务流程中,永和大王必须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实施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管理和控制,并力争维护和塑造整个品牌链,以便更好地利用特许经营权模式。加盟的一方必须选择一个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去加入,并在加入后融合到公司的文化和精神当中,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时刻注意这些。
3.2创新制作方式,加快中式快餐供餐速度
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享受高效服务是快餐主打的卖点和竞争优势。若用餐花费的时间高出了10~15min这一范畴内,顾客选择快餐来缩短时间的一大诉求就难以获得满足了。所以,快餐业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要想吸引顾客,抢占市场,必须要尽可能快地提高就餐高峰段内的供应速度及效率。尽管现代社会整体生活步伐的一步步加快给快餐业带去了正面影响,使得人们对于快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市场容量也日益扩大。但是中式快餐依然要面对西式快餐这个虎视眈眈的对手。为了在快餐领域内抢占先机,中式快餐一定要投入精力对人员以及物品等整个流程中谋求改革,千方百计地使得用餐高峰段内的供应速度及效率得到加快。
3.3宣传提供特殊服务提高吸引力
永和大王相对于已经发展成熟的外资餐饮业,没有推行多样化的经营手段,往往都是单方面地等待客户进入店铺用餐,相对较好的举动也只限于推出部分折扣菜式来提高客流量。所以,从洋快餐企业身上学习长处对永和大王很有必要。而麦当劳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在经营策略上,麦当劳考虑到其服务对象以儿童为主,便采取了以可口的汉堡为主打产品的方式来迎合儿童心理。除了送玩具之外,麦当劳推出的抽奖活动以及四处发放折扣券,还有为预约的儿童庆祝生日,不定时安排游樂活动等举措,都是从实现儿童诉求的角度出发,十分值得学习。现阶段,永和大王也在逐步推出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像是照顾特殊人群需求的某些特殊服务。具体来说,有给司机朋友免费提供开水或者绿豆汤。这种举动可以挽回客户的心,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十分值得赞扬并值得其他同行学习借鉴。
3.4加强员工培训
而现阶段,永和大王还需要就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方面做出改进,可以采取要求服务人员接受培训,以及组织团队外出学习的途径,以求尽可能快地改善服务质量。永和大王在搭建满足中餐业标准的人力培训系统时,以下两种做法值得永和大王考虑:一是自行建立,二是谋求和其他专业机构以及学校开展合作。更重要的是,要用严格的规范来保证这一培训系统得到实际施行,让连锁企业中上到管理人员,下到厨师以及服务人员的所有员工都在有必要时可以获得专业程度高的指导。
结束语
中国餐饮连锁经营者需要学会参考西方连锁经营企业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中国餐饮文化自身独有的特点,有目的地利用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融会贯通,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找到一条适应中国餐饮文化以及中国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策略之路,想要把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就要有机的运用好这些办法就。这不仅服务了人民,还为人们的饮食习惯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出了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平.我国餐饮连锁经营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3):8-9.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总有一段坎坷的经历,对谁来说都是如此,而人的许多记忆都是在坎坷中产生的,当回看自己如何从那些艰苦的岁月中走出来,拥有一片海阔天空时,苦难便促成了人生的成长。
黎耀楷先生的学厨之路就是荆棘丛生,坎坷铺就的。他出生於厨艺世家,其祖上是光绪年间的御厨,颇为显赫,至其父亲,厨艺一直得以传承。其父在抗日战时期辗转来到香港,一路於厨艺界打拼,小有名气。至此,黎耀楷先生一家人数代学厨,厨艺精湛,深受业界爱戴。黎耀楷先生学厨似乎是水到渠成之事,他从小开始遵从父亲之意,承传其衣钵,十四岁那年,入行厨艺界,开始了一段艰苦奋Y的学徒生活。
“厨师学徒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我工作的时间比其他学徒更多。”黎耀楷先生一句话道尽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那时候,同期的学徒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他要工作二十个小时,如此大强度的工作、每日不充足的睡眠,让年少的他不堪重负,然而一旦选择了,便无论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他就是这样逼着自己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很多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在逆境中,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非凡的意志和能力。逆境K不可怕,它只是人生成长的过程。黎耀楷先生的学厨之路就是如此,在他还是芽儿的时候,浸透了奋Y的I泉,洒下过付出的血雨,才有了成功之後让人们惊慕的明艳。每当回忆起这段艰苦岁月的时候,黎耀楷先生总是感慨地说:“开始的时候,还很不明白,同样是学徒,为什麽自己做得比别人多,工作的时间比别人长,工作的强度比别人大,长大之後才渐渐明白‘严师出高徒’的道理,才体会到到师父的良苦用心,师父真的是在很努力地教我,我很感激他。”
二十来岁,黎耀楷先生已经开始在餐厅做主厨,性格中不服输的因子加上颇有名气的父亲带来的压力,激发了他的上进之心,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他一直在向前行走,从来不曾间断对学习的渴望。成为餐厅主厨的他听闻当时的饮食工会有学习的机会,立刻前往进修。而立之年,他选择出国学习,吸取各国菜式精华,用於菜品的研究之中。
在国外摸爬滚打的那些年,他去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台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式菜品打开了他的视野,让他受益匪浅,而他的那颗猎奇之心,让他对许多事物都产生了兴趣,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份兴趣让他的厨艺进益了不少。黎耀楷先生不断大胆尝试着将国外的美食元素融入中国菜式,使之融合,演变出一种新的菜式,如此成为一种乐趣,久而久之,亦成为他中西合璧的独特之处,其厨技亦不断得到业界认可。
餐饮业典范 教育界大家
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厨师的理念和经验一代代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爱上厨师这个身份。
就如裁缝最大的M足是自己做出的衣服让人爱不释手,书画家最大的满足的是其作品被人欣赏,厨师最大的满足就是自己做的菜被食客吃得一干二净,这是对作为厨师的黎耀楷先生最大的肯定。他的每一道出品都堪称特色之作。“说不上来哪个菜最有特点,因为每一个菜都有每一个菜的特色,每个菜的料理方式、摆设、材料、口味不同,其特色便出来了。”黎耀楷先生总结说。从事厨师工作数十年来,他斩获无数荣誉,每一次获奖他都感觉高兴,因为那是对他的认同,鼓励着他继续前行。而数十年的餐饮路,黎耀楷先生终成业界典范,受人敬重,被人扬,赢得多方认可。
毫无疑问,黎耀楷先生在厨艺界已经达至较高程度,他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级评委(中式烹调)高级考评员等,他将一身所学用在了教学上,他直言:“做厨师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年轻人选择了这一行,必须要刻苦耐劳,同时,做厨师也是一份十分有力的工作,当下餐厅的厨师严重缺乏,耐心学习,总会有一个好的前景。好的厨师月薪能达十万。”他努力吸引着年轻人对厨师工作的兴趣,发挥创意,帮助他们提升厨艺,在厨师这个岗位上一展所长,[刃有N,成这一方大赢家。
十年教学之路,黎耀楷先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学生视他为朋友,为父亲,大小事情总喜欢向他求解,学生们对他尊重有加、逢年过节亦常问候。传道授业解惑,黎耀楷先生不负教师之责。
黎耀楷先生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厨师的理念和经验一代代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爱上厨师这个身份,选择这个行业,为餐饮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更好地促进餐饮业的发展。他说:“最满足,收获最大的就是现在。”
与厨艺谈一场恋爱
谋生与谋爱,哪者更重要?黎耀楷先生的心中从十多年前开始有了结论,先谋生,再谋爱。谋生是起点,谋爱是归宿。当他走到力所能及的最高处、最远处时,便会发现那里的空气与天地与起点完全不同,脑海中的观念也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改变。
黎耀楷先生从十多年前开始,对於厨艺的感受就已经变成喜爱,真正从心底爱上了这一行,与厨艺谈起了恋爱。
“在爱上厨艺之前,入行厨师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而不是为了艺术。”黎耀楷先生说。因为生活现实,需要经济基础来立於社会,而艺术,不见得可以果腹取暖。直到很久之後,那种艺术的感觉才到来,而这一天,则是美好的开始。
黎耀楷先生爱上厨艺是从他进入中华厨艺学院教学之後变得越发清晰和浓郁的。那个时候,他在心中真正地将厨艺定义为一种艺术,每一道菜,都是一幅作品,是用心之作,是创意,是爱的结晶。他的菜品都是在不断尝试和挑战之中出品的,如在传统的菜式中加入环保的概念,透过一道菜,让食客在享用美味的同时,唤起对环保的重视,以及做到环保。
中国快餐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大军之一。快餐业也逐渐被捧为热门行业.据悉,到年底,我国快餐网点有万多家,全国快餐业年营业额达亿元,达到全国餐饮业年营业额的四分之一.今年,在我国整体经营环境不利,和餐饮业的艰苦努力下,使全行业不断的发展.而快餐业作为我国餐饮的一致生力军,作为大众化餐饮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餐饮业的发展和餐饮市场的繁荣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快餐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食品工业向餐饮渗透,餐业走向科学化、食品科学的科学创造与烹饪技艺的艺术创造相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 洋快餐的涌入使中国人认识到了什么是快餐;而后,中式快餐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出现在中国餐饮市场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也为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我国快餐业发展势头强劲,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各地快餐继续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行业.其质量和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行业的经营领域和市场空间不断拓宽,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业态日趋丰富,网点数量和从业人员队伍继续扩大;市场更加繁荣;连锁化、品牌化的步伐加快,社会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等方面。
而沈阳现今的餐饮业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其中快餐业在整个餐饮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快餐是沈阳大众普遍接受的餐饮形式,随着沈阳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外出就餐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选择性增强,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品牌质量、品位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快餐的社会需求随之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大众性和基本需求性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
一、快餐业综述
(一)快餐的含义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情愿也不能够把时间浪费在做饭和用餐上.快餐的"快"就意味着快速的生产和服务,以满足顾客快速用餐的需求.快餐生产大多采用制作快速或可预先加工半成品即用方便的食品,服务是收款派一次性完成的快节奏。
快餐按经营方式、工业化程度可分为:传统快餐、现代快餐;按菜品风味可分为:中式快餐、西式快餐、中西合璧式快餐、其它快餐;按品种形式可分为:单一品种快餐、组合品种快餐。
快餐 最早出现于西方世界,英语称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国之后,中文名称就叫〃快餐〃,即烹饪好了的,能随时供应的饭食.其实通常我们所说的〃快餐〃准确地来说应该叫中式快餐,俗称盒饭.它是中餐吸收外国饮食文化而形成的饮食方式.它以明快、方便、节约的显着特征走进了千家万户 。《中国快餐发展纲要》定义:为消费者提供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服务的大众化餐饮(Public feeding),其主要特征是:制售快捷,食用便利,质量标准,营养均衡,服务简洁,价格低廉,经营方式包括店堂加工销售和集中生产加工配送、现场出售或送餐服务等.快餐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食品工业向餐饮渗透,餐饮业走向科学化、食品科学的科学创造与烹饪技艺的艺术创造相结合的产物。
(二)快餐业的研究理论:
我国着名学者杨铭铎; 张良胤曾在《对中国快餐那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中,对影响中国快餐业发展的限额以上快餐企业的营业收入、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数、商品购进总额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GM(1,1)模型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期能够对快餐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民生活节奏的加快, 快餐业呈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但中式快餐生产设备开发缓慢, 科技含量不高, 还处于用简单的厨房设备, 靠人工按传统的方法制作, 在卫生防疫、食品计量、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不规范、不严格.因此, 中式快餐发展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必须跳出传统饮食运作的模式, 借鉴国外快餐产业的成功经验, 走我国快餐产业化的道路, 向实行机械化生产线的模式发展.因此王凡在《基于SWOT分析的中式快餐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宁波快餐市场为例》,运用SWOT模型对中式快餐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中式快餐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并结合宁波的中式快餐市场现状,提出适合本地中式快餐业发展的战略组合,阻止西式快餐的进一步渗透。
在《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式快餐业发展的研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式快餐行业发展中的瓶颈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中式快餐行业营销策略选择和结论, 即只有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连锁经营,加强自主创新,实施标准化战略,并进行准确的目标市场分析后,才能不断提升中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点击中国快餐业》一书中提出我国快餐业的现状,我国已有快餐网点近50万家,专业快餐公司1400多个,连锁店5000多家,年营业额800多亿元,从业人员300多万. 预测,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快餐市场,尽管中式快餐离世界品牌还有一段路,但曙光在前.长期以来 ,我国快餐业发展社会组织化程度较低 ,相互交流和合作基础薄弱 ,严重制约了其整体发展.推进我国快餐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已迫在眉睫。
快餐业是国际餐饮业发展的统一趋势,因此不能忽略国外学者对快餐业发展的认识,我们从中可以借鉴.例如阿克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布鲁斯·凯勒,密歇根州立大学依莱布洛德研究生管理学院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系副教授托马斯·霍特及博士生戴斯丹·康德密尔在近期的《国际营销杂志》上撰文"八国服务接触研究".他们依据北欧服务营销学派理论,并提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都与顾客的行为取向具有正相关的理论假设.然后,选择八个典型类别的国家(澳大利亚、中国、德国、印度、摩洛哥、荷兰、瑞典和美国),以快餐和零售业为对象,进行国际对比和假设检验。
正确认识现代快餐业的本质规律,借鉴西式快餐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走中国特色的快餐发展道路是中式快餐的必然选择.要虑心学习,把握快餐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状况,走好中国特色的快餐发展道路.在当前中国快餐业中,作为经营主体的中式快餐呈现品牌弱势的局面.洋快餐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标准的制作工艺,先进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灵活的和不断创新的理念,是其制胜法宝,值得中式快餐企业借鉴、学习。
(三)快餐业研究的意义
1.迈向国际化
快餐业的发展是由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决定的,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活方式改善的迫切需要,是人们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家庭服务和单位后勤服务走向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在现今快餐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洋快餐的成本相对较高,而我国的快餐业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本着绿色、环保、节约、安全、卫生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国绿色快餐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使中式快餐能够真正走上正轨,走向国际。
2.带动经济发展
在对沈阳快餐业的研究结果中,可以探讨问题,总结经验,提出策略,带动当地餐饮业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可根据研究结果适当的加大对餐饮业的投资可以更加充分的挖掘餐饮业的发展潜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的收入,进而增加财政税收.随着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对餐饮业的消费支出也必然提高.消费水平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多少,以及物价水平的情况。
3.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快餐业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决定,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快餐业是对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也是对消费者休闲,旅游,消费,购物和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产业,快餐形式对于人们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餐饮形式,他的出现为人们的就餐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丰富了人么的餐饮生活。
4.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快餐业是国家扩大内需、吸纳社会就业和扩大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与国际餐饮市场对接的生力军.快餐业的加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服务及相关工作人员,从而减少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
二.快餐业发展的现状
(一)沈阳快餐业发展的现状
1.格局鲜明
沈阳的快餐种类包括,传统中式快餐,现代中式快餐,西式快餐.除了西式快餐巨头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继、吉野家等有名的国外品牌续稳步扩张之外,本土的兰州拉面、永和豆浆、四季面条,中国餐饮业四十强之一的上海"吉祥馄饨";也加快了争地的步伐.与此同时,沈阳的快餐行业也涌现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餐:比如云南的过桥米线,湖南的土豆粉,东北的秘制排骨饭等,加上老边饺子馆、李连贵熏肉大饼,味千拉面、顶好快餐等诸多企业的加入,沈阳快餐业呈现出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高档与低档纷繁生动的市场格局.近些年来,随着快餐业的发展,国外品牌的注入,正逐渐形成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高档与低档互相竞争,互相共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2.小品牌经营为主
在中国烹饪协会快餐联盟评选的2005年中国快餐20强中,前五名企业分别是百胜(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北京吉野家和上海领先(味千拉面),无一例外的是"洋快餐".这也正是沈阳快餐行业的现状.在沈阳,提到快餐人们想到的还是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主的洋快餐.少数中式连锁快餐企业虽然已具有一定的区域规模及影响,但与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为首的洋快餐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西式快餐注重广告的宣传以及适时采用一些促销手段,品牌深入人心.而中式快餐的品牌几乎很难再各种媒体上出现,只是单一的在局部地区采用促销或传单的方式推销,品牌影响力差。
3.多为小成本经营
沈阳的西式快餐种类虽不及中式快餐多但是全部属于连锁经营,形成了西式快餐以品牌种类少、店面分布广、知名度高为特点,中式快餐则大多是品牌种类繁多、分店少、位置散、小成本经营为主要模式.在沈阳的西式快餐知名度大,店面设计新颖,口味独特,符合各个年龄层的口味,是广受欢迎的的大众化食品.而中式快餐大都是个体经营,卫生条件差,食品口味、种类相重,主要都集中在各大商业区,学校周围等人流特别密集的地方。
4.手工操作为主
西式快餐采用的是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而中式快餐企业普遍缺乏雄厚的资本支持,更大的问题在于领导者对现代快餐的运作机理与管理理念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只考虑到当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目前的中式快餐之所以无法与西式快餐相媲美,手工操作导致效率低下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二)沈阳快餐业发展的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
沈阳的中式快餐目前基本上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标准,对食品的制作大多是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并没有完全的口味制定标准.中式快餐传统的制作能是厨师充分发挥技能但是不利于餐厅的产业化经营.例如,沈阳的"过桥米线"和"土豆粉",虽然经营种类相同,但菜品在不同的餐厅,经过不同的加工制作口味就会不同.如果让顾客选出一家有名气的过钱米线店,大家会意见不同,甚至所说的店面大家根本就没有听过,这很难构成独特的品牌,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相比之下,西式快餐的制作方法要求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这就严格的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和口味,就使其能实施大规模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由于沈阳的许多快餐店的产品没有制订出统一的生产标准,质量检测也就无标准可循,质量检测体系也就无法健全,这也在客观上制约了沈阳快餐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个体经营规模分散
虽然现在沈阳的快餐业多逐步向着连锁经营模式发展,独立经营的中小型快餐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仍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上,竞争能力很弱,有些根本就没有竞争力,更无实力可言。
例如"云南过桥米线店""姐弟俩土豆粉"等都是沈阳比较有名的快餐店,分店业分布在沈阳各个区内,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规模小, 以低成本为卖点,设备破旧,其制作方式仍然是以手工制作为主, 从原料进货、分检、清洗到成品的制作上, 全凭操作者的责任心和心理状态所决定, 食品卫生难以规范。
3.服务人员素质差,服务水平低
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加剧、快餐机器设备及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含量的增加,从业人员的素质也要不断的提升.但目前沈阳快餐企业管理人员学历水平并不高,管理人员中具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的企业微乎其微,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快餐企业,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现在沈阳的大部分快餐店都缺少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才,老板与雇员的关系仍停留在雇主与帮工的关系上,谈不上科学、文明的用人制度.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小的饭店中,.员工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就上岗,机械的工作,致服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还有一部分是私营的,工作人员可能是老板的亲戚朋友等,管理起来要看情分,做不到公平对待就容易导致员工之间不和,把不服气的心态带到工作中,影响服务质量。
4.卫生条件不达标
西式快餐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卫生标准和整洁环境,体现了现代文明.像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西式开餐,餐厅设计美观,装饰典雅,洁净明亮,令人赏心悦目,所以吃西式快餐不仅是吃饭,而且是享受一种文化品位.同时,西式快餐大多是使用一次性餐具或环保餐具例如肯德基或麦当劳,都采用环保纸质品德餐具.相反沈阳的大多数中式快餐点都是使用重复性餐具,这是值得提倡的环保行为,单是餐具的清洁度就不敢恭维了,往往拿出来的餐具还是带着油渍的,更有甚者连厨房里都是蟑螂乱跑.例如位于苏家屯区很有名气的"新街口"过桥米线点,在苏家屯一共有3家每天都是满客,生意红火,但多次发生蟑螂出现在碗里的现象.我还发现它的厕所是在厨房里面,在去厕所的同时我仔细看了一下它的厨房环境,结果令人咂舌,食物原料随便乱放旁边紧挨着的就是垃圾桶,不时的有蟑螂出没.这种餐厅并不占少数,多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区,比如沈阳的五爱市场,南北两站,人流来往广泛,在餐饮上花费时间少,很少讲求食物的质量,即使出现问题也很难找到具体地方,这也就造成商户的不负责。
5.食品质量"不放心"
比如中街有名的"红四川麻辣烫"店,每天生意非常红火,在中街附近居住或工作的人提到麻辣烫没有不知道"红四川"的.他的厨房和酒店地点是一体化的, 去过的人都会看到他加工的地方,灶台,工具满是污渍,加工的汤料也是乌黑一片,厨师和服务人员的工作服更是满身油渍几乎看不出来原先的颜色.在这种条件下能否不担心食物的卫生问题.近几年,沈阳快餐业出现了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餐饮业带来不巨大的损失.其中一些原因是黑心企业,个体商户为牟取暴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还有就是商户本身在对食品加工处理过程中的粗心,造成食品卫生严重超标,在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业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6.环境差结构不合理
中西式快餐店的环境差距是沈阳快餐店的一个通病.洋快餐受欢迎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用餐环境非常干净优雅,而沈阳的大多数快餐店恰恰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且中式快餐的餐厅布局、饮食环境、服务环境还有待提高,企业管理也不够科学.在西式的快餐店里都安装有空调,在中式餐厅里经常会看到的是电风扇或暖气,不仅影响美观,除了"四季面条、永和豆浆"等国内知名的连锁快餐店外,其余小成本的快餐店都被环境条件的制约,在功能上也达不到顾客的标准,并且餐桌过于密集、走道不通等现象,此外在餐厅还会看到一些不卫生的东西,服务态度很粗鲁等现象.我国快餐店一般是前堂后厨的店面结构,经营者存在着只注重食品口味而忽略顾客就餐环境的问题,这与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卫生、生活享受的要求相违背.同时还存在餐馆饭店兼营式,一般是以小饭馆为多, 其特点与前店后厂作坊式差不多。
7.宣传手段落后
沈阳现在的快餐企业,几乎没有全国知名的代表企业形象的标志,更没有世界级的"品牌".究其原因,许多中式快餐企业呈现出诸侯割据,暂且赖以维持生计的局面,根本没有精力和资金对其品牌进行宣传、包装.特别是对于稍有一点名气的本土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广告宣传,不如节省时间,用于扩大再生产.广告宣传乏力,企业形象策划滞后,品牌意识淡薄,进一步阻碍了快餐的快速发展。
8.食品品种不合理
三.快餐业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标准化程度
沈阳的快餐企业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运用到快餐的生产管理中.将经验型操作规范为一整套标准生产程序,使人工操作技巧淡化,以保证食品质量的统一和稳定.西式快餐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所有操作环节都采用科学的统一标准,以确保食品质量,高度标准化的经营策略更有利于名牌的产生.要以肯德基、麦当劳目标,坚持统一形象:统一市场,使用同样的标记、同样的包装容器、同样情调的餐厅布局,统一着装,统一的服务姿势、服务用语等.操作岗位单纯化,工序专业化,大大提高了餐饮业标准化程度.更为重要是要不断的摸索,实现自己的统一的快餐生产标准,产品的配方等严格的量化标准, 保证了质量的稳定和独特纯正的口味.这对抢占市场,快速扩张和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具有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对于在沈阳颇有名气的连锁快餐店就应该借鉴西式快餐的先进人才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职位制定了不同的课程来提高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服务水平,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丰富、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为企业储备后续人力资源.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工作动力与积极性,使每一位员工都会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保证了企业的持续高效运转.人才的作用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中式快餐企业要通过"引进来"的原则,外来引进高素质服务人员和管理人才,同时要自我培养有素质的工作人员来为自己服务,完善人力资源系统,健全内部培训体系,增强在岗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员工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满足餐厅规模的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在沈阳肯德基,麦当劳的人才制度还不适用于小型的分散性的快餐店.对此就要从根本抓起,店里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职位并赋予明确的职责,不能出现职能混淆,这就有利于赏罚制度的实施,职能的明确利于赏罚的公平.要避免"家族关系",应做到帮理不帮亲,赏罚分明,避免存在裙带关系.这就能避免同事之间的不和谐。
(三)美化餐厅环境
随着沈阳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逐步改变,价格的高低不在是影响居民选择餐厅的重要因素.外出就餐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选择性增强,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品牌质量、品位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现在的沈阳人民对餐厅的选择标准越来越高,选择就餐不仅是选择某一家点的口味和菜式,同时也是选择环境和服务.在享受美味食品的同时也要享受到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就餐环境.餐厅环境的设计要使顾客能够体验到自己餐厅独特的饮食文化,享受优质服务,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沈阳的快餐店首先应注重就餐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卫生条件的改善.要随时注重店内卫生和店内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的清洁保持.此外,应制定一套科学的服务标准,包括服务模式、服务项目、服务质量等内容,让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职责.餐厅要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优质服务来争取顾客,加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建理想品牌
沈阳快餐企业品牌拥有数量仍较保守,尚没有中国快餐企业品牌拥有国际驰名商标.沈阳仅有个别快餐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部分快餐企业拥有地区驰名商标,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快餐企业尚不具备地区驰名商标.商标是企业的重要的无形资产,代表着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程度.中国快餐企业应采取广告、促销等方式加大对商标知名度的提升,既为打造知名品牌来提供支持,也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提供有力保证。
一个企业要想创出名牌,不做广告,不搞宣传是绝对不行的.快餐业的霸主"麦当劳"在73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 万多家餐厅,可以说已经"誉满全球"了,但该集团每年的广告费用仍然超过1 亿美元.人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麦当劳"精心制作的广告,既介绍企业,又宣传餐厅推出的新产品.沈有很多的特色的快餐店,如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等东北特色风味,但是他的知名度也仅局限于辽宁地区,知名度低,所以沈阳的快餐业要想发展处规模和知名度就应该应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重视与目标顾客之间的信息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促销活动,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宣传企业和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不断扩大需求,增加销售.只有这样品牌的个性和特点才会显得突出、明确,品牌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从产品到品牌再到名牌,需要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现代市场强调的是品牌和形象,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做底蕴就没有名牌.现在沈阳的快餐食品大多都是继承各地的传统小吃特点。
(五)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创新
沈阳是快餐业发展的有力平台,因为随着沈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的现象普遍,快餐是人们大多选择的就餐方式,这就为沈阳的快餐业创造了有力的市场条件.市场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导向和前提,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立足市场和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这点上,西式快餐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成功的借鉴.例如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国际快餐巨头,在进入中国市场上采取入乡随俗的文化策略.经营的文化理念是既保持快餐的风味和传统特色又做到与不同的环境相适应于融合.餐厅既保证主菜单不被破坏又能供应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和饮料同时他采用的是连锁式经营理念,使客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找到它.针对中国市场,肯德基致力于营造一种全家一起用餐以及朋友聚会的欢乐气氛,并强调这种美国文化的附加价值.从名称、原料到口味全都非常中国化,力图强化自己的核心价值,塑造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很受消费者欢迎,受到了业内一致好评.从这中可以看出,沈阳的快餐业要想发展处规模与品牌就要要多注重市场和理念的开拓与创新,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追求和理念.同时还要要加大对消费者营养知识方面的推广,发扬科学的制作方式,增加纯天然绿色食品品种的开发,建立合理的产品结构,以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连锁式经营
连锁式管理是在资金、物流、人才等方面的连锁式管理,实现经营的灵活化,营销的多元化.连锁式经营时快餐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谓特许连锁,即特许者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商号、专利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特许者以此模式迅速扩张市场规模提高品牌知名度.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是沈阳快餐业发展的方向.西式快餐之能在沈阳流行,就是充分利用了特许连锁经营这个开拓市场的利器.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食品风味和饮食文化,所以大多数人们都认为快餐的发展应该按这种思路大而全,按照这种经营思路,沈阳的快餐业很难达到标准化,更难以实行连锁经营.麦当劳既然在全球有两万多家连锁店,是应为他们认为市场是可以创造的,人的口味是可以改变的.沈阳的快餐业在规模上没有实现标准化和集中化,就很难达到规模效益。
虽然部分中式快餐企业也试图学习西式快餐搞特许连锁,但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领会特许连锁的精髓,特许者一方面为了打出牌子,扩大影响,大肆兜售特许权赚取授权费,另一方面却疏于甚至无力对分店进行培训、指导、服务与管理.导致许多分店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产品质量低劣,服务不规范,严重影响连锁集团的形象.而西式快餐特许连锁的成功主要是基于其强大的品牌掌控力,在严格筛选加盟者的基础上对加盟店严格管理,统一运作模式,本着利益一致、共同进步的原则对加盟店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帮助加盟者成功.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标准的制作工艺,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灵活的营销策略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再加上雄厚的资本,强大的品牌优势使洋快餐能迅速称霸世界市场.与洋快餐相比,沈阳的中式快餐的确有不足之处.但是,沈阳的快餐有五千年饮食文化历史和东北饮食文化作后盾,拥有庞大的市场,只要我们从竞争中不断学习改进,结合快餐的实际和自身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创建出自己的连锁餐饮的品牌为目标,沈阳的快餐业的发展就大有可为。
(七)先进的营销理念
理念上,首先要注重设计企业的标识来作为产品的标志.制造醒目的产品标志来提高产品德知名度.沈阳的有名的连锁快餐店之所以没有发展成国际品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一定的媒介手段来进行宣传推广.应该学习洋快餐通过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每年可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或公益事业,它们将此视为无形资产的积累.而正是这种不间断的宣传积累,向消费者灌输了产品真正的理念.由于绝大部分中式快餐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品牌营销基本空白,缺少独特的企业标识系统,广告宣传力度也不够所以采用电视广告等多媒体手段,使品牌在大众心目中有这挥之不去的记忆.还可以创办多种主题套餐, 加上多种礼物的配送、各式优惠券的奉送以及专门为小朋友设置的娱乐园地、生日聚会等等,表现出很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结束语
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快餐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沈阳,快餐业的发展势头也愈加的强劲.但短时期内,中西快餐的不平衡格局很难被打破. 与洋快餐相比,中式快餐的劣势尤为明显.中式快餐店虽然在数量上远胜于洋快餐店,但是其销售额完全不能与中国的两大快餐行业巨头:肯德鸡,麦当劳相比.中式快餐缺少的不是市场,不是品种,而是品牌.如何对中式快餐进行品牌化经营,怎样走国际化经营路线,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并努力去实施的事情。
在与西式快餐的竞争较量中要不断的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中式快餐有五千年饮食文化历史作后盾,拥有庞大的市场,只要我们从竞争中不断学习改进,结合中式快餐的实际和自身特点,发挥中餐的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创建出自己的中式连锁餐饮的强势品牌,中式快餐业的发展就大有可为。
单凭以上的策略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式快餐必须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完成质的飞跃.中式快餐的繁荣时代即将来到,要抓住机遇,把西方的先进文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向结合,就能够让中国快餐创出国际品牌,迈向新的世纪。
参考文献
[1]杨瑞谨,对快餐企业绩效的思考-以迪尼斯为例. [J]澳门科技大学经济旅游学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期.
[2] 杨铭铎; 张良胤.对中国快餐那业发展趋势的预测[J].哈尔商业大学重视快餐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基地.商业时代.2010年19期.
[3]杨柳.2008 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R].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杨铭铎.中国现代快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318.
[5] 唐伟强,周宇英,基于快餐业煮饭装备机型问题.粮食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年04期.
[6] 田萍 ;徐军 ,点击中国快餐业. 经营管理者, 编辑部邮箱年07期.
[7]李亚光.2007 年中国快餐企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R].2008年中国快餐大会讲话,2008(5).
[8] 徐栖玲;许秋红,商业经济文荟, COMMERCIAL ECONOMICS REVIEW,1999.
[9]杨铭铎,张良胤.基于阶段分析与趋势预测的中国快餐业发展对策研究[Z].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式快餐研究发展中心博士后科研基地,2009.
[10] 姚惠源.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快餐发展的经验构建我国主食厨房工程的发展战略[ J ]. 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 1999(4).
[11]梁歆梧.中式快餐的品牌塑造.中华商标,2006/07.
[12]贺丽霞.谈中国现代中式快餐发展现状.大学时代(B 版),2006/03.
[13]赵越春.当前我国快餐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6/04.
[14] 左蜀辉. 中式快餐胜不过洋快餐的原因是什么? [ J ]. 消费导刊, 2009 .
[15] 梁燕君. 中式快餐能否赶超西式快餐[ J ]. 对外经贸实务, 2009(1) : 44 - 45.
[16] 王成福, 黄芳. 透视中式快餐连锁经营问题[ J ]. 经济师,2009 (4) : 68 - 69.
[17] 冯俊. 现代快餐经营与管理[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一、坚持食品安全组织领导机构,组织开展博物馆食品安全工作,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将食品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部门、班组,加强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每道工序、每个岗位层层把关,确保食品安全。
二、坚持索证索票制度,抓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源头。按照集团的要求和部署,严格原料采购管理,到期合同重新签订,到期的证票重新索取,保证采购食品原料渠道正规,来源可溯,质量可靠。加强冷链食品的管理,刺身类生食制品全部停售。同时,把好原材料的进货关,每天做好原材料的验收及台账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坚决拒收。同时做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专人专箱管理,并做好台账。
三、开展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每天做好晨检,疫情期间加强人员健康管理,每位员工每日进行体温登记,严格佩戴口罩。每日巡查厨房食品卫生情况,每天做到四次消毒,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从洗菜、存放、切配到烧制、出品、做到层层把关。从冷菜间、点心、水果、榨汁、备餐间到餐具消毒,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每月对厨房各操作间、冷库原材料库存、厅面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督促部门及时整改,保证原料新鲜,保持合理备料,保障食品安全。
为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出品部各部门,设立部门卫生自查表,形成了部门自查、厨师长每日巡查、职能部门检查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四、坚持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利用工作间隙,组织开展企业级食品安全培训5次,培训人员468人次,组织员工观看食品安全相关报道及录像,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三年前,中考失利的我,如今的经历证明,考场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失败。烹饪给予了我的那一片蓝天,职业的选择不是偶然,从小随父亲从事烹饪行业,培育了浓厚的兴趣。
在社会的传统观念中,从事烹饪并不是什么值得荣幸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职业,而在于他是否能在所从事职业中实现价值。
我热爱烹饪,并以自己为烹饪人而深感自豪。烹饪并不只是所谓的炒菜,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是一种美的享受。业精于勤,只要用心努力,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过去的2012全国技能大赛中,我荣获全国烹饪组雕刻金奖,热菜金奖,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职业技术经验,而且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烹饪路。
身为商校人,我坚信“天道酬勤”。
我也坚信,成功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努力,相信自己。
2.自我提高
2009年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
2010年食艺社社长
全国技能比赛江苏代表队志愿者
2011年扬州市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3.个人收获
校十佳素质全面学生
校党训班第十期优秀学员
校技能之星
扬州市技能比赛金奖
江苏省技能比赛金奖
全国技能比赛金奖
扬州市“三创”学生
校勤奋之星
4.自评他评
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厨师,母亲是一名教师,虽然家庭不是很富裕,但是我很满足。从小父亲就有意的让我接触烹饪,希望我往这方面发展,毕竟相对而言,厨师的失业率相对是很低的,对以后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2.学习环境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以烹饪专业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发展现代旅游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的特色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为主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也是江苏省烹饪专业规模最大的学校,它依托于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发源地――扬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扬州烹饪学校,这是我国现代饮食史上将烹饪技艺的传授由店堂转为课堂,由以师带徒的学艺方式转为正规教育的开端,开全省乃至全国烹饪职业教育的先河,2001年升格为省教育厅直属中专,2003年成立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展示江苏省服务业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三把刀”传统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传统工艺技能教学的窗口。
3.社会环境
中国现在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许多的体制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地充满各种人才成长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这就更需要在分析好社会现状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分析
1.目标职业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从以前吃的饱,到现在吃得好,菜肴的发展吃的饱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菜肴不仅仅要满足美味营养,更要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欣赏,我想这是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不断进取的方向,社会上擅烹调的人很多,但擅于烹饪艺术的却很少,技能大赛是我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烹饪艺术家的艰难,还要继续奋斗。
2.岗位说明
学烹饪,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选择,但你有没有真正的细细分析学烹饪的前途呢,好好考虑过学烹饪的发展呢?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烹饪的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1世纪初,世界厨师队伍已发展到数千万人。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烹饪的发展不可估量。业内人士对厨师培训行业的发展前景评价如下:“因为厨师行业的特殊性,如今学烹饪依然有发展的空间与潜力”。据调查,每年投身厨师行业的人总是保持相对稳定。以某市厨师培训中心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面向社会招生以来,每年都有大约400人接受厨艺培训。学员在结业后,大都被推荐给本地市场和外省的粤菜餐馆。近年来,还有很多学员选择了出国劳务这条道路。
3.职业现状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经济全球化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生机。加入WTO后,大量的外资、外企进入我国,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汇聚我国,为我国餐饮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国对外开放加速,世界知名的餐饮企业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更深地融入我国餐饮企业。与此同时,中式餐饮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提供了新舞台。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1.SWOT分析
2.确定职业目标
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此我对未来的人生做一个初步的规划。
(1)初始阶段。
报考大学,提高学历,提高内涵修养。
(2)中期发展。
初步掌握美术与烹饪相结合。
(3)长远规划。
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店。
(4)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定位。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熟练厨师专业烹饪师烹饪大师。
(5)制定行动计划。
(6)职业评估调整。
①职业目标。
原则上不会改变职业目标的,即使遇到困难;
不断学习烹饪技能将烹饪与生活机密结合,将烹饪融入我的人生;
加强烹饪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历,逐步形成与丰富我的烹饪路。
②职业路径。
实习之初,我会尝试在多个酒店实习锻炼,确保实践经验的全面;
初步创业之时,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先从小饭店开始经营;
经营自己的饭店,形成自己的特色,逐步完善餐饮文化,提升内涵。
③实施策略。
如果创业条件不成熟我会选择从事管理行业;
实习时该公司的待遇可以满足,将不会选跳槽;
如果我从事的企业倒闭,我将选择再就业,其次计划创业。
④其他原因。
如果身体不允许我从事高强度的烹饪工作,如热菜制作,我将选择轻度工作,如冷菜制作,果蔬雕刻等;
即使开始经济无法满足我的要求,我也选择继续走下去;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有,我将慎重考虑,原则上不会随便跳槽。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