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4 17:3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

篇1

一、 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在现实世界里,人类处于主体地位并进行着实践活动,活动的对象就是客体,因而一切活动都是由主体和客体组成的。所谓主体,是指:“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的社会的人”①。那么客体便是指除主体之外的一切对象。

众所周知,在认识论中,承认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是讨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前提条件,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互为前提的;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客体也就不存在主体。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达到了对立统一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主客体双方的相互转换体现了其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②。认识论深刻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掌握与被掌握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这是主客体之间最根本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不仅能使其成为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对象,而且又能将客体的本质规律转化为主体的认知,使主体自身也得到升华。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人的一切现实关系的基础。

第二,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客体在相互作用时,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被主体认识和把握,这样客体就以观念的形式反映在主体意识中,而主体通过这样的观念形式把握住客体的客观内容。

第三,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是指客体本身的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不会从事没有价值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总是在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中产生的。

第四,审美关系,即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呈现的感知与创造美的关系。美是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客体经过主体的改造,不仅具有了价值,而且体现了主体的精神力量与创造能力。因而,美是主客体达成统一的最高形态。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认识、价值和审美关系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实践关系是基础,决定了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关系,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四种关系互相交织,促成一体。

二、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理论

(一)人的主体性概念

自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在人的主体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一些唯心主义学派在讨论主体性问题时往往脱离人的实践,把人的活动抽象化,认为活动的主体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认为人的活动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③

马克思在吸收了黑格尔关于主体能动性的论述和费尔巴哈关于主体是现实的人的合理思想后,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主体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也并非指整个物质世界,而是作为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与主体进行相互作用的现实世界,人的主体性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根本上是指人的实践能力和改造能力。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体现了马克思的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主要观点,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④即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是统一人与自然的纽带,若要真正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来探寻人的主体性的根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体论思想的特色所在。

马克思还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缺点:“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⑤也就是,现实世界是在世世代代的人类活动下形成的。

(二)人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主体性特征

人的主体性特征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主要包含有:

1、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是“现实的人”作为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动性是人能够作为活动主体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活动的特有属性。人类通过认识世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借助对客体的规律性认识从而进行有效变革,使客体的存在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便体现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2、 主体的自主支配性。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由得掌握和支配活动。人的自主性是对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地位的确证。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曾表明:“‘为自己’劳动和‘为主人’劳动一向态度不同,……人只要被迫做事,就必然会以不服从或不好好干来肯定自己的尊严”⑥。人只有感受到自己在劳动中的主要地位,才能产生对劳动的热情,主动参与劳动并创造出更多成果。因此,尊重人的主体性是发挥其自觉能动性的前提。

3、 主体的创造超越性。人作为主体产生出的创造性活动,能够创造出更适合人的需求的对象。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创造是从不存在到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超越性,是主体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又改变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人的主体性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性是基于主体对现实存在的不满和更高层次的需求中产生的。主体在劳动活动中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社会制度的竞争已不仅是政治经济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实质便是人才的竞争。技术革新离不开人才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人才对于生产力革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生产力,才能有效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要强化人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

我们国家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因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主体的需求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始动力,当主体需求被满足,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刺激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从而产生更丰富的社会财富。

(二)抓住社会发展机遇

主体地位的肯定和主体需求的满足能促使主体能动性的更大发挥,对抓住社会发展机会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落后国家能够利用“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就能先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取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成果,而又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否则,就会“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⑦。

面对国际风云的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精准地分析世界变化形势,以宽广的眼光看世界,以奋发饱满的精神状态紧跟时代主题,抓住科技变革的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注解

①董耀鹏.人的主体性初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12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1页

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篇2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 A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便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运行,由此而产生了各种解释经济危机成因的理论。很多经济学家也对积极危机的成因做了很多的探索,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西方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更为深远。其突出贡献是运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解释了自由市场调节下的均衡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主意经济理论对西方国家影响深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下面就二者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凯恩斯旨在通过消费解决生产问题,他一反传统经济学认为生产很重要的观点,把消费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他看来,一切生产之最后目的,都在于消费。他详细考虑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凯恩斯用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来说明经济危机:第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第二个心理规律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第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是所谓的灵活偏好。他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收入与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因为,在他两部门理论假设下,社会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和所组成,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偏低的趋势,从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这就导致了投资需求的不足。在这三个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心理因素中,凯恩斯特别强调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他认为在经济繁荣后期一般人对资本品未来收益作乐观预期,同时成本和利率也随着上升,这时投资必然导致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从而投资吸引力减弱和人们对货币流动偏好加强,结果使得投资大幅度下降,经济危机爆发。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生产(供给)、交换(市场)、消费(需求)到社会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在交换上,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力低下条件下的直接产品交换,是不具有供给和需求严重脱节的可能性,但随着产品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此时,(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使商品的买卖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与对立;(3)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形成了蕴含货币危机的债务链条。

由此,一方面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另一方面又使“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这里的关系,笔者认为,既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制度关系,又有在此经济制度下得以充分发展的大工业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供求关系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供给(生产)上,马克思认为,大工业生产方式具有一种跳跃式地扩张能力,他说:“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张的能力”,从而激化了市场供需矛盾,致使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所以,马克思指出:在现代工业周期中,生产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是它突然收缩的前提和首要原因,大工业的这种巨大的迅速扩张的能力,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前提。

从消费(需求)上说,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造成相对人口过剩,失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由此,必然要造成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形成狭隘的消费和市场,进而产生商品生产与实现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危机的出现,所以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然而,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所以,他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市场交换领域所蕴含的危机,在简单商品经济下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所决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则是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

从影响消费或需求的制度来看,既有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技术关系共同决定的资本有机构成制度,也有社会产品的分配制度。其中,社会产品的分配制度对劳动者的收入来源进而对其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分配以及由之决定的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一种对抗性的分配,由于这种对抗性分配制度的存在,决定了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只能局限于狭小的界限之内。概言之,交换、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矛盾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由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矛盾运动所决定,而这些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矛盾运动又是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社会根本经济制度以及由之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由此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对比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凯恩斯对经济过剩成因的分析有如下不足:

(1)其分析的经济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们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一种自然永恒的制度,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侵犯为前提。他们尽管承认市场缺陷,自由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与资源帕累托配置,但排除经济紧缩、危机与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研究,只从主观心理因素出发,构建主观色彩浓厚的有效需求这一理论分析的逻辑基点,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经济紧缩、危机与周期运行的形成机理和治理政策。

篇3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001-03

在科斯等西方学者创立产权理论之前一百多年,马克思就创立了科学系统的产权理论,S.佩乔维奇曾指出:“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然而,面对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许多人大力宣扬、盲目崇拜西方产权理论,否定马克思产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本文就从产权的起源、含义、本质和产权制度变迁等方面对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比较分析,阐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真正的科学理论,中国产权理论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该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公有产权关系为主体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一、关于产权的起源

关于产权的起源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例如,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认为产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权利关系;都认为各种形式的产权起源均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条件;都认为无论是原始公有产权抑或私有产权,其形成都离不开排他性等。但从根本上说,关于产权起源的论述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着本质差别。

西方产权理论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采用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认为个人是离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孤立的无差别的自然人,产权关系是个人对财产的一种排他性占有关系,个人为了维护对财产的排他性占有给自己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必然要引起一定的交易成本。因此,产权的起源就是由交易成本引起的理性经济人在“成本―收益”的比较中产生的。与此同时,西方产权学派只是在论述私有产权起源时提及作为其产生起点的原始公有产权,将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起源说成是产权的起源。可见,西方产权理论把产权制度看做是人类自然本性引起的超越一定历史条件的自然权利,把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当做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广泛的应用于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阐明产权的起源,认为长期支配人类社会产权的最初形态是原始公有产权,并认为这种公有产权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分别从生产力、劳动分工、异化劳动、剩余产品、土地关系、交往关系、婚姻形式等多个角度,具体地分析了人类历史上最初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建立,从而科学的阐明了产权的起源。

二、关于产权的含义和本质

西方产权理论奠基人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主要讨论了产权的法律界定问题,把产权关系看做是超越一定经济基础的法律权利。由此开始,西方产权理论学家,多把产权看做是法律规定和实施的排他性独占权利,认为产权是由法律创造的,是一种法权关系,法权关系决定着经济关系。例如,阿尔钦曾指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用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私有产权则是将这种权利分配给特定的人,它可以同附着在其他物品上的类似权利相交换”[1]。

与西方产权理论不同,马克思科学的揭示了财产和财产权的本质区别,阐明了产权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并且指出当这种客观存在的经济权利关系获得法律的界定和认可时,便获得了法权的形式。这种法权关系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它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2],即马克思产权理论具有二重性[3]。

首先,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研究产权关系、界定产权的含义。马克思认为,财产作为客体指的是“有主之物”,与主体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占用关系,但财产本身是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存在,不体现任何社会关系。因此,界定和分析产权还必须研究围绕财产建立起各种关系的产权主体,即与财产相关的责权利的管理者或承受者。所以,产权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财产权利关系,包括作为权利主体的人和作为权利客体的财产两个方面,产权表象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却是人对人的关系。由此,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含义可以界定为:人们(主体)围绕财产(客体)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3]。

其次,马克思认为,自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对财产的权利关系即产权关系,它是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指出:政治权力只是经济权力的产物[4]。但随着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形成了不同的所有制主体、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客观上需要对日益复杂的产权关系进行明晰化、具体化、并获得法律上的界定、认可和保证,法律上的产权关系即产权的法权形式就产生了。马克思曾指出,“实际的占有,从一开始就不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想象的关系中,而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能动的、现实的关系中,也就是实际上把这些条件变为自己的主体活动的条件。”[5]由此可见,马克思把产权关系看做是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的结合,作为经济关系的产权是来源,属于经济基础;作为法权关系的产权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并受经济基础所决定。

三、关于产权的变迁

以个体主义为研究方法,以理性经济人范式和成本收益为核心的西方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拥有财产权利的个人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自发交易并形成一定契约关系的结果,因此,产权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产权安排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不同的产权结构下的交易成本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率结果。因此,交易费用的大小就成了决定和选择产权结构的主要依据。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就是在交易成本大小约束下,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与此相区别,马克思认为,产权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产权理论的本质属性应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阐明产权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应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把人类社会产权主体的各种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变化引起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和演变具体化为产权主体状况和产权制度的差异和演变[6]。

深入了解产权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必须明确两层意思:一是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7]。所有制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同生产关系一样作为一种经济关系,其中必然涉及人们在劳动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必然涉及产品的分配和交换,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着社会生产的目的和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但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抽象的概念,在确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必须把特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起来,使其得到经营,因为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增值才是拥有生产资料的目的。因此,为了有效经营,所有制的关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利益关系即形成具体的产权关系,也就是狭义的所有权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清晰明确的权责利关系,做到各行其权、各施其责、各得其利。二是所有制性质决定产权关系的性质和格局[7]。产权关系作为所有制的具体化的独立程度是有限的,其性质只能依据所有权主体状况而定。不同产权的权能可以分离属于不同主体,而产权关系的性质却是一元的,只能在所有制性质的约束范围内调整和变动。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产权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强调产权的经济性、生产性、历史性和整体性,而西方产权理论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强调产权的法律性、交易性、自然性和个体性。由此导致了两者在产权的起源、含义、本质、产权制度变迁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区别,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体系。另外,由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的提出早于西方产权理论,并且二者都以产权和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所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潜在的受到了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影响,它们又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例如,都强调制度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都认为产权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都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束,产权权能可以分离和重组等。但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一致性是相对的,区别是绝对的。马克思产权理论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真正科学理论,是必须坚持的中国产权改革的指导理论。

四、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现实意义

当前,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着缺乏活力,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责权不明,效益低下,监管不力和国有资产严重流逝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缺陷。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明确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从而调动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运行机制合理化,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的困境,在于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而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关系的理论。如前所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财产权利关系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因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探索与改革,即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形成主体之间权责利明晰的产权关系,使公有生产资料在运行中增值,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坚持产权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篇4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01

导言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经济理论是的主要内容,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经济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因而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丰富、发展、创新,以适应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将马克思经济理论同当前经济实践相结合,运用经济理论观点指引现代化经济建设,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课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价值与体现在商品上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因此,企业在市场机制和利益推动下,必然会不断加强劳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创新生产技术,以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即“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作用”。这种机制下必然会激发两种效应: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二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加了复杂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新部门、产业层出不穷,从而增加了社会的劳动总量。其结果就是社会的使用价值量以及全社会的价值总量的增加,也就是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经济理论“矛盾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基本关系时,经济理论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根据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变革、创新现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构建适应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当然,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尚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但只要坚持经济理论,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就能将经济理论同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地应对经济建设道路上出现的一切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树立品牌战略、加强资本国际流动的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满足于对本国剩余价值的压榨,随着国内竞争的日趋激烈、劳资矛盾的激化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压榨本国剩余价值越发困难,自然而然的资本家就将目标瞄向国际市场。利用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推动资本国际流动,榨取巨额的剩余价值。

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资源、资金等呈现瓶颈制约趋势,只有打开国门“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间的国别分工和资源市场,创建品牌企业,树立品牌战略,利用品牌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深入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中国对外投资资本收益最大化,增强国际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

四、“社会保障学说”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良药”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指出,社会保障同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息息相关,物质生产是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因此满足人的需要离不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推动社会进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如贫富差距增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教育体制不完善、拜金主义等等。引发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更深层次上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导向问题。近几十年来,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捧西方经济学的热潮,产生了金钱万能、资产阶级自由化、劳动无用等思想,在意识形态导向上出现了脱离的危险。其实,追根溯源不难看出,这些社会问题的产生症结在于淡化了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因而,我们要在意识形态上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继续坚持经济理论“社会保障学说”的指导地位,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大力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坚持不懈的继承和发展经济理论,运用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同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在经济理论的指引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深入探究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趋势和对策,得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结论,促使经济理论不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使经济研究成果更科学、更全面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促使社会生产力更上一层楼,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涛.继承发展经济理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1).

[2]程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现实投射[J].中国市场,2011(05).

[3]李朝林,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经济纵横,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