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30 14:46: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调研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他没想到还有这么贫穷、这么偏僻的地方,一切的一切,还都是原生态。
次日早上,他突然发现,他的围巾不见了。门外传来嬉闹声,他抬头看见一群妇女正抢着他的围巾,相互戴在自己的脖子上,像是一种体验。
他看得傻了眼,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的东西。当围巾还给他时,已经黑乎乎脏得不成样子了。隔天,他又发现他的记事本没了。门外,一群村娃正翻着他的本子认字。那笔记本,竟成了村娃们的教科书。还给他时,那上面满是字迹和图画。他快被气疯了,笔记本能是随便翻看的吗?那上面记载着他和女友的一些来往故事,都是隐私,这要在城市,他可以去告对方侵犯隐私!
再往后,他吃饭的饭碗也成了村人的稀罕物。村人拿着他的饭碗,像是拿着天外来物,翻来覆去瞧着新鲜。一个碗有什么好看的,然而村里却没有这种瓷碗,只有一律都是黑色的,上百年不变的土烧碗。
更让他受不了的事发生了。村人结婚,竟然来借他的被子。说是只在新郎家里摆两天。他真的愤怒了。那是他从县城特地买来的一床花棉被。这怎么可以,再说借走了,他又盖什么?村人想到了,送来一床又脏又厚的被子。
他哭笑不得。但还是咬着牙,让村人抱走了他的被子。那一夜,他什么也没盖。他想,他得再去县城买一床被。他想,不然还是快点走吧,这叫什么地方,他简直无法忍受。
一个月后,他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里就是这里,一切都朴实到家。他要把这一切好好地写进他的报告。谁想,村长来了,开门见山,说乡里给他的每月三百块钱补助,被村里克扣了,并让他写上捐献二字。
这回他真的怒了。乡下人克扣粮款,克扣教师工资,克扣抗灾救济金……他都听说过。可村长竟然来克扣他的补助,还让他写上是捐献,这还有王法吗!他想说不给,可他根本没有拿到过,看来早就在村长的手里了。
第二天,他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乡里反映克扣情况。他想好了,他的调研报告里一定要真实地写上这一笔。太不像话了!
谁想,乡长的回答更让他吃惊。乡长说,村子之所以同意接纳你,就是因为这三百块的补助费,这是条件。因为你,村里每天得派专人去十里外挑干净水给你喝;因为你,每半月,村里要派人到乡里来给你挑十五斤青菜。这些就算一百五十块吧,剩下的一百五十块,才是村里克扣你的。
他惊呆了,万没想到是这样。一百五十块,怎么可以够一个人每天专门为他挑水喝,又怎么够一个人,每半月为他往返乡里买菜的……乡长却说够了。他们只克扣了你一百五十块,用于村里的办公费。
那天他回村,村长正等着他,手里拿着每月克扣他的一百五十块,说要还给他。他推回村长的手,那一瞬,他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
大雪封山的日子,他病了,村里七个男人轮流抬着担架送他去看病,六十里的山路走了一整天,他想起在旅游区坐过的滑竿,一里地一百块。他悄悄地哭了,这得多少个一百块。
作为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其重要职责是承担着全县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五河县全县总人口71.7万,其中农业人口63.2万,因此占全县总人口的88.1%的农业人口的用药安全无疑成为药品监管中的重点、难点。今年以来,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截至目前,已深入全县126家农村医疗机构(村卫生室、村卫生站)进行检查,现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监管,保证农民用药安全谈一些粗浅认识。
存在问题
1、乡村医疗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农民用药安全堪忧。农村医疗机构是最基层的用药单位,但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用药安全。乡村医生中大部分是三重角色于一身,往往一名工作人员自己既做医生又当护士,同时还是药品管理人员,“以护代药“、“以医代药”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正规培训,对药品的药理知识掌握不够,对药物的禁忌及不良反应知之甚少,安全用药知识贫乏。农村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对药监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不认真学习,没有把所学的法律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中去,造成不违现象的发生。
2、药品存放条件恶劣。部分农村医疗机构房屋陈旧,有的墙面表层已经脱落、里面潮湿、门窗破烂,有的药房光线暗,药品随意摆放,甚至将日常生活用品与药品一起混放;有的药品包装盒上满是灰尘,药品与地面或墙壁接触,卫生条件极差,根本不具备药品必要储存条件,药械混储现象较普遍,无通风、防潮、温控、货架等基本设施;有的农村医疗机构没有设独立药柜,无药品专用存储库房;有库房的也未实行色标和分类管理,需低温存放的药品,多数无低温存储设施。
3、药品购进渠道不规范。目前,农村医疗机构由私人经营,其医疗机构收益主要来自药品,导致一些人片面追求高利润,采购药品一般很少去考虑供货单位的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只图价格低廉,随意向这些医药代表和个体药贩购进药品,往往不向对方索取相关证照,不签订药品购进合同,不按规定索取合法发票,不按药品标识认真详细验货,致使一些假劣药品流入农村市场,对农民用药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查处在村级医疗机构的药品案件中,由于这部分假劣药品无进货凭证,造成药品监管部门无法追根溯源地查处。
4、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少数村卫生室(站)没有建立药品进货验收台帐,采购药品未按规定索证,对近效期药品没有实行效期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药品进货检查验收、药品储存、养护管理、特殊药品管理、不合格药品及退货药品管理等制度。
几点思考
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的力度,努力增强农民用药安全意识。在日常监督和各类专项检查等活动中,执法人员应尽可能多地向相对人及周围群众宣传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指导广大农村群众正确、合理地购买、使用药品,提高他们对药品这一特殊商品的相关知识及安全、合理使用等问题的认识。利用城乡集市等群众聚集的机会,讲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与合理用药的小常识,或发放宣传单、利用电视字幕、宣传条幅,或深入到中小学校向学生授课等多种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努力通过“五五”普法活动加强药品法规宣传活动,把对农民宣传药品法律法规作为开展法律法规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通过药品法规常识的宣传,达到农民自觉维护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2.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提高用药水平。针对农村药械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水平差这一问题,应积极争取卫生部门配合,加大培训的力度,建立农村药学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法律意识和药学服务水平,通过有针对性培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讲明药房规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强调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阶段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的培训和宣传。
3、加快推动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规范药房”创建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统一认识、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周密部署实施。目前,应充分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定进一步推进村级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加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力度,逐步规范其药品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养护、使用等诸环节的内容,促其不断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和层次,加快推动农村医疗机构药房早日走上规范化轨道,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要求村卫生室必须独立配备药房与治疗室严格分离,药房必须达到防潮、防霉、防尘、防鼠、防蝇及避光通风的要求,保持环境整洁;配备与用药规模相适应的、便于药品陈列、储存的标准药柜,做到内服药与外用药、性质相互影响、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药品与医疗器械分开存放;、拆零药品单独存放,使药品陈列有序、分类明显、美观整洁;使用生物制品和其他有冷藏要求药品的村卫生室,应配备冷藏柜,做到专柜储藏;药房必须配备并悬挂温湿度计,并做好记录,当温湿度超过药品储藏规定范围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药品购进验收台帐,各农村医疗机构要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
上半年的农业生产,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整个农业生产做到工作有序、措施有力,都贯穿着一个“早”字,做到任务早安排、措施早落实、责任早明确。为此,上半年的农业生产尽管遭受严重霜雪低温的影响,但农业生产仍然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夏粮增产为实现粮食总产的目标任务夯实了基础
今年夏粮生产,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克服了去年百年未遇旱灾的影响,从面积任务、科技措施等方面加大了夏粮生产的工作力度,通过县、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农业战线上全体技术干部的艰辛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年的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取得了增产6.8%的好成绩。
(二)认真贯彻市政府召开的春耕备耕工作现场会议精神,确保了各级样板落到实处
为实现今年农业科技措施推广恢复性增长,市政府于3月15日在朝阳区的靖安乡召开全市春耕备耕工作现场会。为把市样板现场会的精神落实到户、地块,农业局作了认真的研究,精心的组织,一批技术干部下到各乡镇抓样板、抓技术措施的推广落实。为使县、乡、村各级样板办得有声有色,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带动示范的作用,让群众做有新看,学有所样。我与农业局的唐局长到重点乡镇研究样板类型、样板区域、样板方案等内容。由于县农业局和各乡镇的任务明确、工作到位,确保县1000亩以上,乡镇200亩以上,村50亩以上的示范样板逐一落到实处,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三)农牧业生产重点工作有所突破,为顺利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指标打下基础
一是两杂良种推广有突破。为确保完成今年两杂粮种的推广任务,农业局想尽了千方百计的办法,在没有订种资金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地筹措订种资金。在去年制种方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制种农户不按数量交种,个体户高价订种,所订种籽不能履约的情况下,农业局动用了各种关系与之周旋,保证了我县所订种籽供给没有出大问题,除个别品种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外,其它品种供给有余,取得了良种推广有所突破的好成绩。
二是地膜苞谷推广有突破。推广地膜苞谷是解决二半山以上地区农民吃饭问题的关键。二半山以上地区由于两头低温,中间温度不足,种杂交苞谷不盖膜不能成熟,只能种老品种,且产量较低。为此,县委、政府出台了扶持地膜苞谷的政策。农业局和各乡镇为把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一家一户,加大了地膜订购和推广的工作力度,使地膜推广工作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有突破。
三是县级仔猪基地建设工作有突破。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安排布置,针对我县生猪生产农户饲养的猪四元、五元杂交品种比例过重,对优化生猪产业和提质增效都不十分理想的实际。为解决优化品种和仔猪供给难题,今年在马树、药山、白鹤滩三个镇建立仔猪基地。为完成好工作任务,农业局从畜厩建设、品种选择等做到了技术有专人负责,工作有责任追究,确保了畜厩修建和畜种引进的硬性要求。三个镇也把仔猪基地建设纳入议事日程,使畜厩建设按照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超额完成任务。并在大户养殖方面有突破。
四是县级、乡级肥猪基地建设有突破。在今年劳务输出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农业局和各乡镇想尽了千方百计的办法,对县乡肥猪基地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规划、落实,为把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农业部门和乡镇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县、乡肥猪基地的畜厩建设已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而且在畜厩的建设面积上有大的突破。
五是黄牛冻改工作有新突破。农业部门和乡镇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使新建站点按要求落到实处,黄牛冻改的好处在养牛农户中家喻户晓。为把黄牛冻改的宣传做得有声有色,农业局花了几万元钱编印黄牛冻改的宣传画,冻改点的技术干部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宣传画上,农户需要冻改就及时电话联系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便上门服务。从目前的冻改进展看,整个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完成五千头的目标任务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是农民种植返季蔬菜收入有重大突破。今年各乡镇和农业部门对返季蔬菜的种植和营销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引导农民扩大面积,选择市场对路的品种,加大投入、精心管理。今年种植蕃茄亩收入达5000元以的农户全县数不胜数,种植冬洋芋亩收入3000元以上的农户更是不计其数,精细蔬菜市场较好。可以说,今年的返季蔬菜为农民增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七是农业项目的争取有新突破。在没有政策性项目只有关系项目的时期,县委、政府的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到省、市汇报联系,农业局也积极主动地配合,使种草养羊项目、生猪基地建设项目、冬季洋芋繁种基地建设项目、畜种改良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农产品营销协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项目等即将获得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扶贫办的认定支持,除特殊情况外,9月份以后可能下资金文件。同时也还有一些储备项目正在与省市联系汇报中。
八是今年的农业生产有新突破。由于人努力天帮忙,尽管遭受各种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影响,但从各类农作物的长势看,除高二半山区以上的部分洋芋、苞谷、杂粮等受低温、冰雹的影响长势较差外,二半山和江边的农作物长势较好。而且,我县的立体农业较为突出,二半山的面积大于高二半山以上的面积,只要二半山不受大的影响,丰欠互补有余。由此可言,今年的农业生产突破目标任务没有大的问题。
二、对下半年农业工作的意见
对下半年农业生产的意见是:认真贯彻好县委十届一次会议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强化大春作物的田间管理,狠抓冬季农业开发,培育好以畜牧、蔬菜为主的增收产业,确保今年农牧业的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地完成。
(一)认真抓好今年农村经济的测算验收等工作
今年我县农民人均增收的标准是120元。农民增收主要依靠的是粮食、畜牧、烟、糖、桑、经济作物、经济林果、劳务输出等,各实现多少要认真测算,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下半年农业各项工作,各乡镇必须围绕县、乡、村三级样板的验收、粮食总产和农村经济的测算来开展。通过验收和测算,在充分发挥科技样板比较效益的同时,也为人均增收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周密部署今年的秋防工作
各乡镇、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畜禽安全就是增收、增效的观念,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责任体制,坚决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彻底消除免疫空白点和免疫死角,确保W病免疫、羊痘免疫、禽流感免疫和常规免疫等防疫密度达100%。确保养殖业不出现重大疫情。
(三)加大力度抓黄牛冻改,确保五千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上半年,全县已完成黄牛冻改3214头,占任务的64.28%。我县有较大一部分农民经济收入单一,畜牧业是这些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黄牛冻改技术的普遍推广,对推动我县养牛业的发展,提高畜牧科技水平,改进群众落后的养殖观念,提高养殖效益,从而促进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起到较大作用。所以各乡镇、部门要切实加快黄牛冻改步伐,把黄牛冻改作为发展畜牧业的亮点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好抓实。确保年初下达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认真研究今年的冬季农业开发,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围绕我县的两江电站建设,在光热条件较好的金沙江、牛栏江流域搞冬季农业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境内的白鹤滩镇、金塘乡种植反季蔬菜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目前冬季农业开发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种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水平还很低,有待于县相关部门和乡镇认真研究,营销的网络建设应加大工作力度,引进一批农产品营销商。很多种植农户受小农思想的束缚,诚信较差等因素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所以,所涉各乡镇、部门要认真研究今年的冬季农业开发,务必扩大面积,提高科技含量,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县属*山区县,与*、*、*毗邻,全县总面积1961.8平方公里,总人口34.4万、11个乡镇、184个行政村,从卷烟网络覆盖情况看,目前尚有25个行政村未辐射到位,我们对25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市场调查,调查情况是:
1、地理条件差、人口分散。25个行政村都是偏僻山村,自然小村庄分散,交通条件差,虽有几条泊油路,但大部分是羊肠小道或坎坷不平的土石路,有的要翻过几座高山才能到达,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当地青年人都往外务工,人口越来越少,消费水平较低。经营食杂的小商店有的在村落中心处,店面简陋,有的家里开个小窗口,只有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才能找到,这些或多或少有卖烟。
2、经营卷烟品牌零乱、档位低、销量不稳定。我们走访了25个行政村,63户经营户,发现多数经营户销售卷烟以三、四类为主,一、二类烟只是象征性地摆几包而已,平时很少有人问津。经营的品牌较乱,乱渠道烟时有发现,调查的63户,16户有摆卖乱渠道烟(主要是白梅、青南京、区外特牌、新红乘风),有一户摆卖乱渠道烟达17种品牌,说明网络没有覆盖的地方市场比较乱。这些经营户卷烟销售时好时坏,遇到农忙水稻收割季节或茶叶、水果采收季节,卷烟就好销,平时较冷淡。
3、卷烟进货渠道灵活多样。调查这些经营户的货源来源,山里人还是较为诚实,大部分能如实告诉我们从哪里进货。一类是圩日赶集时自己到集镇食杂批发店进货,店主告诉我们:“因为很多货都是从他那拿,卷烟也不例外,他们给我们的价格是每条比烟草批发价多0.3-0.5元,货款可以赊销一次”。另一类是寄送形式,电话联系集镇或县城食杂批发商户,订购许多商品的卷烟,然后由批发商户交由客车寄达(有的行政村每天有一班客车),货款不定期结算一次,这样也方便。还有的是交通相对便利的乡村,集镇地的批发商户送货上门,先用电话联系,然后把货送到家。
二、边远农村经营户存在的必然性
边远农村市场,虽然分散,消费档次低,但必竟还是一块市场,具有一定的销量,这些经营户根本没有办理工商、税务登记,随意性强,有的是白天干活,晚上开店,有的农忙干活、空闲开店,他们的商品只卖给当地村里人,经营诚实老道,不敢投机取巧。针对山区农村的具体特点,假如烟草部门要把他们列为无证经营户进行打击取缔,这是很不现实,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其存在的根源,探讨如何解决的办法。
三、边远农村市场客户的销售心理
偏远山区,虽然通讯、信息到位,但这些经营户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有的是文盲或只有小学文化,对烟草专卖政策更是了解不多,根本不懂为什么要办理零售许可证,什么是乱渠道烟,但他们经营坚守的信念是诚实经营,商品是销给当地人,不能卖假的,他们也担心进货时受骗,知道烟草公司的烟不会假,质量好,能够得到烟草服务,从烟草公司那里进货是最好的。同时经营户也告诉我们:“我们是小本生意,赊欠是常有的事,农村欠帐厉害,没办法,我也欠进货的,只能这样轮转着,烟草公司是现款交易也困难”。
四、开拓农村边远市场的思路
根据农村边远市场的调查分析,我们积极探讨开拓农村边远市场的办法,如何使网络更加巩固和完善,提高农村市场控制率。针对农村市场,偏僻分散的情况,具体采用不同途径加以解决。
1、网络配送,对于交通道路状况相对好的,且有一定销量的客户,应考虑给予办证,提供配送,列入网络销售管理,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面。实行电话订货后,适当增加送货工作量,可以做到。这一情况就要求在办证率的控制上应酌情考虑,不应限死,应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委托送货,相对集中的村落可探讨委托送货办法,对路途较远但有客车线路的村庄,可考虑与客车老板签订送货协议书,支付一定费用,客户采用电话订货,营销员定期拜访,掌握客户销售信息,这样可添补农村市场的空缺。
3、自行选购,对于偏远需翻山越岭才可到达的乡村,客户销量少,且相对分散,,他们赶圩时到集镇进货,这些可由他们自由选择,也可把他们引导到核心客户进货,只要他们销售的是烟草公司的卷烟,对网络威协不大,如果引导得好,也是网络的补充。
4、培育核心客户。培养核心客户,帮助我们辐射边远山区。核心客户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必须是守法诚信户,与烟草配合默契;其次,要有一定的资金和经营能力。采用诚信等级管理把核心客户培养成我们忠实伙伴,给予销售指导,营销策划,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同时,对核心客户要掌握其销售对象,清楚其销售渠道,便于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情况,核心客户的培育工作要同开展明码标价一样,帮助核心客户开拓农村边远市场,使他们成为网络发展的一个补充。根据这次市场调查自然村落的客户具备培育核心客户的对象较少,可从集镇所在地的优秀客户中选择。
(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分配机制难以确定。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性质比较复杂,大部分是原来的乡村医生,也有原医院在编职工,有后来新招录的公共卫生人员;各站规模不等,效益相差悬殊;而辖区内服务人口数和执行农村公共卫生职能又基本相同;政府财政补贴有限,这些因素使得服务站的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险机制较难统一。
(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管理最大的难点是现金、票据、药品的管理。
1、药品管理的难点:在社区卫生服务收入中,主要是药品收入,我院的5个站点都占90%以上,大量药品在站点周转增大了社区药品管理的难度。由于受站点客观条件和人员配备等主观条件的限制,站点实行的药品数量金额式管理还不完善,有的站点甚至连药品管理的台账都不健全。从调查来看,在运行的初始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基本上有盘亏现象,而且盘亏金额不小。产生盘亏的主要原因为少入帐(不开具发票)、自主降价等;也有不正常盘盈现象,产生不正常盘盈的主要原因为私自购药。
2、票据管理的难点:财务管理的规范从源头上抓就是票据管理要规范。建站之初,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都为手工操作。手工票据的使用,加上收费人员岗位混杂、业务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等,给社区卫生站的票据管理增加了难度。票据开票不及时、不开、少开甚至“大头小尾”的情况都难免发生。即使后来有条件实行计算机联网电脑开票,因为医疗服务须24小时进行,而服务站收费人员一般晚上不上班,如果第二天的交接手续不严密,票据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3、现金管理的难点:由于农村地域的散射,除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一般有银行外,周边农村地区没有银行,加上站点分散,岗位配备不足等原因,服务站每日收入无法当日缴存银行。虽然每站点配备保险箱,但因地处偏僻地等本身的安全问题,保险柜往往形同虚设,更多的大额现金随身携带,因此现金的安全隐患随时都存在。
(三)、农村卫生服务站分散,规模不同,财务人员岗位很难合理设置。
规范化财务管理要求管钱不管物,管物不管钱,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员少,岗位多,往往一人身兼多职。我院的5个站点,规模不一,有年收入超120万元,工作人员6-7人的,有年收入仅10万左右,工作人员2-3人的。对于前者,可以设立专业的收费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财务培训;对于后者,很难再配备专业收费人员而增加其营业成本,这些小规模站点的药房人员只能同时身兼收费、开票、划价、发药等工作,有时根据其专业还须做护理、注射等工作。这种财务岗位配置的不足,致使财务工作不规范,报帐不及时,内部监管不实。
二、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会计报账制度,抓好收入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站收人管理的内容包括执行国家收费标准(目前无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收费标准颁布,基本执行乡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建立收人凭证的领发和控制及核销制度,建立业务收入上报制度,建立账簿、处方、收费收据三核对和民主理财制度。收入报账制度具体要求如下:应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各卫生服务站的账目,各服务站每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账3次(分上旬、中旬和下旬),要求报账人员做到“四一致”,即收入报表、收据、处方、现金解款单金额必须一致。对迟报、漏报一次者,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其目的是杜绝截留收人、坐支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在现金管理上,应与具备全市联网的银行联系开户,或协调基本开户银行提供上门收款服务,解决当日现金送存银行的问题,以确保公款现金收入的安全。
(二)、建立会计会审制度,实行会计监督。
定期对各站进行会计会审是管理好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特殊性,财务岗位配备不足,其内部控制只有在现有条件下设计。通过制定人员职责、工作规范、岗位制度等,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在财务方面,制定好收费人员交接制度、票据使用制度、交款登记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会审一般半年举行一次,由中心财务对各站的财务工作进行检查。会审内容有:一是收入检查,检查服务站的各项收人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收费,有无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对政府定价药品是否按定价执行;二票据的开具是否真实完整,票据作废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大头小尾”情况,三收费人员与值班医务人员交接手续是否严密,值班人员能否对第二天输入电脑的费用按门诊登记簿所载的姓名、收费项目、金额等内容进行核对;四药品管理是否规范,帐实是否相符,调价是否及时,盘存制度是否落到实处等。建立会计会审制度,实行会计监督的目的,主要是增强卫生服务站收费人员的管理意识,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三)、药品计划申报,中心统一供应。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收人主要是药品收人,因此要管理好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我院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实行“统一供应、计划配送”的办法,即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代购,组织调拨供应,各站不得自购自销,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堵塞漏洞。其管理措施如下:
1.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切药品必须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供应,实行零售价管理。为了保证药品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可行性,规定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拨药品的厂家、批号,必须在药品调拨单上注明,这样有利于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进行监督,若发现药品批号不符者,应按私自购药处理。
2.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建立药品数量金额明细账,并对所用的药品实行逐日消耗登记,要求做到“消耗准确、登记及时、购物相符”、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账物不符者,应对责任人进行处罚,若发现药品没有及时登账的,应限期改正,以有利于药品的监督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进行定期盘存,并随时给予核算。对于盘盈的,转作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收人;盘亏的,由药品负责人赔偿,按药品零售价全额补缴,屡次不改的,还应对其进行处罚。
(四)加强成本核算,完善分配制度。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2000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大量的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素质,来适应城市里面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则关键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农民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本来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给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开支以及两次农忙和过年三次回家的路费,使微薄的收入所剩无几。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工没有法律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外出务工时不会意识到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即使签合同也不了解合同中的内容,以至于很多农民工劳累了一年,到年底却拿不到工资。从心理和经济方面考虑,农民都不愿意外出务工,用濉溪县一位领导的话说就是农民在有饭吃的情况下都不会外出打工,这主要是由农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难提高。
其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推广,推广速度慢。农村田地产量低、种植的作物品种单一,再加上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较少,大多数农民只是把农业种植作为一年口粮的来源。在调研中,濉溪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说他们多年来都是冬季种小麦,夏季种大豆,种植方法也从没改变过。他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小麦一亩地最多产900斤,价格是7角/斤,大豆一亩地最好能收入400元,一亩地一年的毛收入一千元左右,扣除化肥、农药等,一亩地一年的净收入为500600元,除去家人的口粮剩的就更少了。当问到是否需要农业技术时,他立即作了肯定的回答,但又说书上关于种植、养殖的都看不懂,要政府派人手把手的教是不可能的,农民太多了。第一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们不能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再次,以农民现在的文化水平很难了解和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是打牌、看电视和聊天,但看电视又很少看新闻,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像社会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环境保护等最常用的词语,都要给他们解释很多,他们才能理解,更谈不上理解国家经济政策的条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机会。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民参与管理及创新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不愿意积极的寻求致富之路。
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农村身心健康新女性,是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科学研究证明,女性在生理、心理上均与男性有较大差异,比较容易出现机体内分泌代谢异常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易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心理反应,但关于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的调查和研究还很少,这说明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 问题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些农村妇女在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帮助,最后陷入绝望之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男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家务劳动和农活,角色的多重化增添了身心的负担。此外,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离异妇女以及被陈旧观念禁锢的妇女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存在忧愁、苦闷、抑郁、焦虑等症状。
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也关系到子女、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不及早干预,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大批农村男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的队伍逐步扩大,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她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引起注意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深入农村通过个别访谈、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对____市农村妇女调查,结果显示,烦恼、多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一些农村妇女中显得较为突出。长期以来,男尊女卑的现象较为严重,妇女在家庭中地位不高,她们为家人的起居饮食而忙碌,却忽视了自己的存在,家庭暴力时有发生,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她们的社会交往极少,而她们主要人际关系中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邻里关系又由于种种原因弄得十分紧张。当她们内心有了烦恼、有了痛苦和不满时,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情感倾诉对象来倾诉和宣泄。
调查还得出,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城市妇女、虽然城市职业妇女工作的体力强度、时间均少于农村,躯体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妇女,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临界高血压、高血压比例和肥胖者均低于农村,但精神状况显著差于农村。生活环境污染少,工作环境压力小,农村妇女劳力不劳心。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是城市的职业妇女大部分从事脑力劳动,要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好的专业知识,工作内容多样化、复杂化,对工作的注意力、责任心及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因而面临的应激较多。尽管调查了解结果显示农村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比城市长,但是农村的工作时间较自由,季节性、随意性大,而城市工作时间制度化,考勤严格。农村一般以家庭形式从事农业劳动,工作时间相处的大多为亲朋,相互间较融洽。而城市则以单位形式从事各种工作,环境复杂,同事间存在竞争,工作具有挑战性。从生活环境上来说,农村接近大自然,环境较宁静,空气污染少,噪音等影响也较少。城市远离大自然,环境喧闹,污染严重,住房拥挤,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雇员,这些角色矛盾与角色冲突长期存在,给城市妇女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农村妇女在这方面条件、环境明显优于城市。
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男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家务劳动和农活,角色的多重化增添了身心的负担。此外,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离异妇女以及被陈旧观念禁锢的妇女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存在忧愁、苦闷、抑郁、焦虑等症状。农村女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也关系到子女、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不及早干预,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对新农村建设,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1)文化素质不高,认识不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____世经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水平较低,被调查的妇女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组织的任何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对心理问题一无所知,认为“身体有病才是病”,就连农村个别知识妇女也认为“身体健康都保证不了,更不必谈心理健康问题了”,却不知道心理问题可以引起多种的身体疾病;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师意识的缺乏,当家庭、婚姻出现问题时,不知道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如何去调适自己的情绪,而是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果,势必是既毁了自己,又害了他人。这种状况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狂燥等不良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时,便容易引发精神失常或更加严重的后果。
(2)以其他家庭成员为中心,否认自身价值
农村妇女在家里要细心的料理家务,要耐心的教育子女,要温柔的侍候丈夫,要尽心的孝敬父母,在外要参加劳动,付出的辛苦甚至比男性更多,而她们却总是认为自己所做的大多都是辅工作,没什么价值,认识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她们在自己的心中没有位置。调查中62%妇女“总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活着”。
(3)长期忍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a.经济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
64%农村妇女常常被家里的经济问题所困扰,想改变现有的生活状况,就必需从增加经济收入入手,手中有了钱,心里就有了底,日常生活需要一笔开销,孩子的教育需要长期的高额费用,为孩子结婚准备新房和筹办财礼也将用尽家中的大部分积蓄,若是家
中供养高龄老人的生活,更容易碰到紧急事件或大宗花费,经济和精神负担自然比较重。b.社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妇女喜欢和其他家庭做比较,谁也不想被落在后面,发现别的家庭某一方面优于自己的家庭,而自己又认为没有能力赶上别人,这便会由羡慕导致妒嫉心理的产生,同时还造成了普遍的心理焦虑。
此外,子女教育、生活单调、寂寞、人际关系等问题,都给农村留守妇女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4)缺少有效的心理沟通
就多数农村家庭而言,男性大多数外出打工,愿意牺牲自己轻松生活而换取家庭更多的经济收入,家庭的重担主要靠妇女。因为怕丈夫担心,平日里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想独自面对或是深埋心底,而对婆媳、妯娌、左邻右舍又存在一种不信任的感觉,32%的妇女怀疑“有人会幸灾乐祸地希望我遇到困难”,这无疑阻碍了农村妇女情感的宣泄和心理问题的解决。
(1)加强心理健康宣教
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村妇女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使她们认识自我,解脱自卑心理的束缚,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具备了自信、勇敢、进取等心理素质,才能有勇气克服心理障碍和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另一方面女性健康需要男性的参与,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和基础,通过宣传教育,使男性认识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关注,一旦女性出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关注,一旦女性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夫妻之间日常沟通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市妇联在____电视台开辟的《莲城女性》专栏,在电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建立和使用了____妇联工作网站,广泛宣传健康、育子、礼仪等知识,为妇女群众搭建了健康教育平台。
(2)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首先,通过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她们的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的主体作用,通过树立典型、竞赛评比等方式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使她们赢得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
____市妇联以“十进家庭”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家庭文化大讲堂”进社区、村屯活动;联系____“百名巾帼农业专家团”成员,深入村屯和社区,为妇女和家庭送知识、送健康、送快乐,开展与妇女面对面讲座达15场,受益妇女达6000余人。各基层妇联组织充分利用文化站室,家长学校等阵地,创造性地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指导基层妇联组织妇女开展了“读书日”活动,利用暑期组织开展了“与孩子一起读书”活动月,举办了“暑期书籍换换节”的活动。
其次,在精神上丰富农村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当地她们的文化生活,为她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场所和好内容;另一方面又可以扩大她们的社交圈,使她们在群体活动中,互助互信,养成开朗的性格,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今年,我们开展了“美德进家庭,和谐在楼院”主题教育活动和“文化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发倡议书、开座谈会、搞文化节、大讨论活动,等形式,举办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文化体育交流、比赛活动弘扬家庭美德,大大融洽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
(3)选择正确的减压方式
首先,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解脱。第一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会灵活处理和协调夫妻、婆媳等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相互理解支持,相互信任,遇到困难可以与家人一起商量解决,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生活环境。第二,理性的面对是非成败,既不应该对自己过分苛求,也不应该对生活寄予过急的、过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第三,养成经常与家人、朋友、邻里沟通的习惯。当内心有了烦恼、痛苦和不满时,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情感倾诉对象来倾诉和宣泄。
其次,发挥妇联组织作用,提供外部帮助与支持。基层妇联要经常组织妇女参加集体活动,与妇女姐妹们建立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今我们妇联组织已经在农村普遍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员志愿者、心理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妇女们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正确的指导与调解减轻和解决。严重的还可求助于村委会、乡镇妇联、司法机关,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使妇女姐妹们乐观地生活,积极地工作,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4、心理保健措施
相对于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简化了选举程序。实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第一次选举由于没有候选人而直接进行选举,即省略了推荐候选人的环节,减少了一个程序。在**街道23个村委会选举当中,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14个村中,6个村进行了两次选举,6个村进行了三次选举,2个村进行了四次选举(即推荐候选人、正式选举、另行选举、重新选举),平均每个村进行了2.72次选举。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9个村中,2个村只进行了一次选举,7个村进行了两次选举,平均每个村进行了1.78次选举。比较发现,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比有候选人选举方式平均每个村少进行0.94次选举。
2、降低了选举成本。一是降低了人力成本。有候选人选举方式产生一个村委会,村民一般要投2-4次票。先是由全体村民投票提名候选人,候选人公示几天后再对候选人进行差额正式选举,一般情况下,选民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参与选举。而近年来农村经商办厂和外出求学的人比较多,两次赶回村里参加换届选举比较费时费力。实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选民一般只需投1-2次票,即使2次选举也是集中在一天内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选举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减少了街道机关干部的工作量。二是减少了费用。因平均每个村少进行0.94次选举,按照平均每个村每次选举需选举补助费5万元计算(不包括工作人员开支等间接费用),则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比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每个村平均节约选举费用4.7万元。
3、减少了选举贿赂。当前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采用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一般村委会主任和委员的正式候选人都是差额1人,这意味着每个职位肯定会有1人落选,为避免票数过低丢面子,正式候选人一般都会想方设法去竞选,这就增加了贿选发生的概率。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在正式选举之前局势并不明朗,各竞选人基本都处于相互观望状态,拉票动作相对趋于平缓,这就有效防止了贿选现象的发生。而且无候选人选举往往在一天内完成,上午第一次选举,下午就进行另行选举,另行选举的正式候选人一般只有两三个小时,他们想有所动作也来不及操作,贿选现象相对也减少很多。
4、减少了选举矛盾。采取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在正式候选人明确以后竞争比较激烈,往往会造成相互攻击、相互拆台的局面。而且选举时间拖得越长,选举次数越多,矛盾也就越突出。如岙王村实行有候选人选举,第一次选举为提名村委会主任候选人,A、B分别得票382、220。第二次选举为有候选人的差额正式选举,由于A、B两位候选人的票数均未过半数,所以进行了第三次选举(另行选举)。在另行选举中,由于候选人对其中一个选举环节有疑义,又进行了重新选举。在第四次选举中,候选人B召集了不法分子破坏选举的正常进行,经依法制止后成功选出了新一届村委会(B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但B却因为触犯法律被取消了当选资格。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在另行选举之前各竞选人都没有浮上水面,竞选的矛盾相对少很多。实践也证明,**街道采取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9个村,因选举引发的村民数量明显少于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
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缺点
相对于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选举票数相对分散。由于候选人的不确定性,选民的投票结果就有可能相对分散,甚至部分村委会成员票数不能过半数而导致另行选举。特别是一些选民意愿不集中、人选不突出的村实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票数将更加分散,甚至一个村委会成员都选不出来。当然,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推荐候选人选举,就相当于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第一次选举,也存在票数低和分散的问题。
2、计票认定相对困难。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在第一次选举中,选民是按照本村应选职位直接书写竞选人姓名投票选举的。由于选民的文化程度不一,对竞选人名字书写不规范,如一个村内同名同姓的没有标注,有些同音不同字(谐音),有些缺点少划,有些缺姓少名(缺名少姓),有些村民公认的乳名、小名、绰号等,导致选票难以辨认和确定,从而引起各方争议,拉长了计票的时间,加大了计票工作的难度。这种情况在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推荐候选人选举当中也存在,但毕竟推荐候选人还不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而且计票结果也不是最后的选举结果。
3、人选素质较难把握。一是人选个体素质。《**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四条规定:选民应当推选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身体健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服务、胜任村民委员会日常工作的选民为村民委员会成员。这是法律对村委会成员个体素质提出的要求。但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由于没有候选人,一旦当选只要没有出现法律禁止的情况,就不能撤销当选人的当选职务。二是村委会整体素质。《**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这是法律对村委会的整体结构提出的要求。但由于无候选人选举结果具有不可预见性,有可能达不到要求。而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有候选人推荐环节,当候选人不适宜担任村委会成员时,基层党委政府还可通过做思想工作,让其退出村委会竞选。
三、完善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几点思考
**街道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第一次实行了无候选人选举方式,从各个层面的反响来看是比较受欢迎的:机关及村居干部认为其优点相比缺点要明显;竞选人认为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时间快,相对比较公平;选民认为无候选人选举方式选举气氛比较好、相对比较公平,能真正体现选民的意愿。但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毕竟是个新生事物,推行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规范和完善。
1、完善选举法律。以《**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为例,一是对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规定不够详细,“无候选人”字样在全篇当中只涉及到5条,总共出现过7处。二是对当选的得票数规定不够合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参加投票选民的三分之一。既然另行选举的时候得票数可以是三分之一,为什么第一次正式选举就不可以了?建议不管是第一次正式选举还是另行选举,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三分之一数选票,始得当选;或者直接规定正式选举时以简单多数票通过就可当选,这样可大大减少选举的次数,也可以减少很多矛盾和选举成本。三是没有规定监票人、计票人。《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及其配偶和其他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但对无候选人的监票人、计票人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虽然客观上对无候选人规定监票人、计票人存在难度,但也是可以作出一些规定的,如参加竞先自荐和竞职演说的人及其配偶和其他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
一、调研时间:
二、调研地点:
重庆市XX区
三、调研目的: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发地突出,而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四、调研情况
1、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老人和孩子渐渐成为了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并且近年人群数量还在增加。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严重。
以前,农村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现在,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由于外出务工的子女们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还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们陷入孤寂之中。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在孤寂与忧郁中度过年年岁岁的老人们,除了未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外,就连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至与他们的子女永远的告别。
2、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老少同堂的温情越来越少。过去在农村经常能看见四世同堂的温情,如今越来越少,甚至连春节时那样的温情也
越来越少了。据调查,我国农村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有69%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和寂寞。温情何在?“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传统的分家观念、对于土地的眷恋等等,很少对子女提出太多要求。并且他们还秉持着为了子女,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继续干下去,再苦再累也无怨言。而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个子女能明白老人们的这份心呢?
子女外出,生活保障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加上我国老年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生病易,看病难。对于每一个人生病都是在所难免的,何况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农村空巢老人在家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子女的托付,难免会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时候就算知道自己生病,考虑到各方面也是一拖再拖,以至于病情的加重。好不容易可以去看病了,又被繁杂的手续过程和昂贵的医药费吓得望而却步,对此,空巢老人们也显得很无奈。
3、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农村老人空巢化是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虽然我国现在在实施计划生育,但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在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也较严重。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同时两代老人户也有所增加。此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向城镇迁移,留守老年人增加。而且随着居住条件改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两代人愿意分开居住的家庭也在增多。
子女们的不尽责使不能老有所养。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家庭的子女在生活中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尊老敬老在许多子女身上都得不到体现,相应的意识也很淡薄。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家庭养老的稳定结构被打乱,严重影响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同时加重了老年人劳动自养的负担。独
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养,与孙辈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抚育负担,两代老年人户则是“以老养老”,困难相对更多。
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现象及其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保障不到位。
首先,各地关于居家养老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较少。其次,观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养老”上,对农村老年人“空巢”问题重视不够。最后,缺少有力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落后,社会组织很不发育,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难度很大。
4、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解决措施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老年人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①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措施给予优待和照顾。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对贫困老年人降低门槛,提高补助标准,保证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稳定。②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急重病贫困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金制度,对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农村高龄老年人可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③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型养老机构建设,是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一些基本的服务。通过以上种种措施,使得农村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
加强子女尽职尽责意识,提高人们尊老敬老、互帮互助意识 通过媒体对广大人民进行法制道德宣传,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使得更多的子女能够清楚自己的义务,不仅是从经济上慰藉父母,更要从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时常和老人们沟通交流,通过关爱关心让老人们不会觉得孤寂和忧虑。
(二)起步探索阶段。20*年,*县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截止20*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为2214户、5131人,占农村人口的2.7%。人年均救助标准120元。这一阶段由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面过窄,致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会效果不太明显。
(三)规范提高阶段。20*年,*县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开展年度核查和适当扩面提标工作,加强了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受理、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开公示和资金发放等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县农村低保工作。截至20*年底,全县农村低保对象累计增加2880人,取消1243人,类别调整565人。实际在册保障人数为3286户、8176人,占农村人口4.3%,月人平保障水平为45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112.6元。其中:一类对象282户、325人,占保障人数的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80元;二类对象1419户、3462人,占保障人数的42%,月人平保障水平为55元;三类对象1585户、438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5元。这一阶段由于加大了年度核查和动态管理力度,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了特殊保障,进行了适度扩面和提标,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村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由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对传统社会救助工作的重大改革。从全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看,这项工作所取得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一)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是政府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传统的社会救助过渡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覆盖面扩大到全部农村困难居民,解决了他们特别是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的步伐,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民政分管的这一块看,主要由救灾救济、临时救济等所组成。社会救济主要是解决资金保障,只有与资金保障结合才能构成比较完整的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确立,解决了资金保障,从社会救济工作内容和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因如此,这项制度的实施从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四)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过去,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主要靠救济生活款进行安排,“零打碎敲”,随意性较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未得到根本解决。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保障对象、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审核审批、管理监督都规范化,使社会救济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加快了脱贫奔小康的步伐,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制度有力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改善了社会风气,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三、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自20*年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以来,这项工作从去年进展明显加快,纳入农村低保的人数和低保资金支出大幅度增加,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经过两次提标以后有明显提高,管理操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农村低保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监督机制和操作程序还不健全。一是民主评议机制不健全,评议依据不足。民主评议的基础是入户核查。从以前组织评议的情况来看,部分乡村没有坚持入户核查,就是将指标一分解,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没有任何调查核算评议依据,完全由评议人员凭印象、凭感觉选择、其评议结果随意性很强,不公平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入户核查机制不健全,轮流坐庄的现象较为严重。低保对象准不准,入户核查是关键。由于有的乡村干部在包村核查工作中对入户核查认识不高,怕得罪人,简单地召开一个评议会,把所分指标一评完就了事,由村干部说了算,造成对象不准确,轮换坐庄的现象无法有效解决,给农村低保工作带来了一定损害。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着“人情保,关系保”的现象。由于部分乡村干部受利益驱动,放宽低保条件,搞唯指标论,硬是将自己的关系户纳入农村低保,造成了群众的不满情绪,损坏了群众利益,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低保机构不健全、人员少、工作压力大。一是县级低保机构与日益增长的保障对象不相适应。目前,*县民政局低保股编制只有1人,无法行使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二是乡镇民政办没有配备专门的低保工作专干,与日益繁杂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不相适应。日前,乡镇只有1名民政员、无法应付县直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而且民政员还要包村,根本就谈不上城乡保障对象的规范化管理。三是村支两委干部素质不高,变动较为频繁,对低保工作不熟悉,加之县乡两级低保工作人员偏少,致使城乡低保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导致基层操作不规范,入户核查和民主评议把关不严,造成该保的没保,不该保的保了,伤害群众感情,败坏社会风气,违背低保制度的宗旨。
(三)低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监管工作无法到位。随着*县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保障人数逐年增加,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没有必需的工作经费、人员和设备作保障,很难完成管理监督工作任务。
四、农村低保工作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