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成长经历模板(10篇)

时间:2022-12-10 19:13: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我的大学成长经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

篇1

进入大学后,面对浩瀚的图书自是喜不自禁,完全沉浸于此,开始了我的大学读书生活。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就是《从大学第一天开始成功》。书中主要记录了一些名人的大学成长经历、奋斗历程,包括比尔・盖茨、、梁思成等15位著名人士,它使我开始考虑以后的人生并付诸行动。

其中令我最受益的是林扬的“大学是寻找学习方法的地方”、物理学家孟杰的“为了理想加速度”、张朝阳的“我的大学很苦”和梁思成的“大学里的‘笨功夫’”。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启发着我。

林扬使我懂得大学的学习要从被动学习知识转移到主动学习理论,让我及时调整学习方法,逐步摸索出大学的学习方法来。不仅如此,我还了解到:如果一个大学生读一本书只是满足于书里面的知识,而不能够想到去参考与之相关的书籍或者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去弄明白自己不能完全明白之处,则他读这本书读得并不成功。这段话说到了我的死穴,我以前读书只是囫囵吞枣,不去做深入的分析研究,以至读过的书大部分都忘掉了,没有多大益处。从这儿,我开始反省自己如何去更好更深入地读书。

孟杰非常规的大学生涯又使我换了一种思维方式。他说:“完成事情的途径有常规和非常规之分,采用非常规的途径未必不能够成功,走非常规之路无疑会更快让人成功,也更易让人腾出时间去寻求更高的目标。”我想,我自己首先要做的是培养自己非常规的能力和素质,一个庸人是无论如何不会走非常规之路的;其次是要培养这种意识。

还有一位叫张朝阳――搜狐网站的创始人,他认为大学更需要在竞争中刻苦。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能理解的,尤其是刚上大学的年轻人,他们从残酷的高考中走过,经历和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和苦痛,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殿堂,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圣地,便开始放松甚至放纵自己,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在四年后后悔不已,甚至抱憾终生。张朝阳说得好:“人生是没有休息的,没有什么一劳永逸,进入大学只是你推开了一扇门,你还远没有到达可以在床上睡舒坦觉的地步。”所以我不会一直睡去,我一定要奋斗!在我还可以奋斗的时候!

篇2

一、 改变观念

敬业精神与科学的教学法相结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说工作忙、杂事多,常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是乐盲,没有专门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台等,于是工作中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思想状态,总想着教不好学生不是我的能力问题,而是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通过此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寄生虫”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条件不是等着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壮举,同样也能培养出出色的学生。

二、 以名师为榜样,以城市孩子的素养为培养目标

有幸参加了这次“国培”,在李存、魏萍、张礼慧等及其他专家传授理论方法的同时,还顺势播放了一些全国名师音乐大赛的课堂教学视频,那些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之所以能让家喻户晓,这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孩子们的优秀与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 努力实践,力创特色

这次培训,我找到了适用于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最难的知识,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以节奏为核心要素。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创编新颖的游戏,这些方式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学生当然会感兴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通过国培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要抽出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资源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二、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三、相互交流。

虚心同同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虚心听取同事们直言不讳的真言,久而久之,一定会大有进步和发展的。

篇3

一、改变观念

敬业精神与科学的教学法相结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说工作忙、杂事多,常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是乐盲,没有专门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台等,于是工作中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思想状态,总想着教不好学生不是我的能力问题,而是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通过此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寄生虫”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条件不是等着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壮举,同样也能培养出出色的学生。

二、以名师为榜样,以城市孩子的素养为培养目标

有幸参加了这次“国培”,在李存、魏萍、张礼慧等及其他专家传授理论方法的同时,还顺势播放了一些全国名师音乐大赛的课堂教学视频,那些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之所以能让家喻户晓,这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孩子们的优秀与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努力实践,力创特色

这次培训,我找到了适用于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最难的知识,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以节奏为核心要素。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创编新颖的游戏,这些方式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学生当然会感兴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通过国培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要抽出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资源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水。

二、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三、相互交流。

虚心同同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虚心听取同事们直言不讳的真言,久而久之,一定会大有进步和发展的。

篇4

“是。”她答道。

这是一个漂亮的女孩,高挑的个头,白皙的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马尾辫随着身体摆动着。

“老师,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上不去,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许多年了,我也尝试了许多办法,可就是不见成效。”她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说。

“能告诉我,你都用过哪些办法吗?”我问。

“能用的,我都用过了。”她语速很快。

“具体谈谈,你都用了什么办法?”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做练习。其实我每次都挺认真的,可就是不见效果。所以想让您帮我分析分析。”她的语速依然很快。

“什么样的数学题让你感到困难呢?”我继续问。

“文字叙述题,还有几何,特别是几何,我一见就头大。”她乞求似的望着我。

“那你哪些科目学得不错呢?”我问。

“语文,还有英语。”她的脸上即刻显露出光彩,“作文是我最喜欢的。英语也很好,教英语的张老师说我在这方面很有潜力。这两门功课在年级我也是名列前茅的。可就是数学不行。”讲到这里她脸上的光彩又黯淡下去。

“我能感到,一谈到数学,你就显得沉重,数学成绩很糟糕吗?”我进一步询问。

“总是在七八十分晃荡。”

“刚才你说影响数学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叙述题和几何,能告诉我困难在哪里吗?”

她思索了一下:“主要是关系,不知道如何找到文字叙述题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几何呢?”

“几何也是,没有立体感,看不出边角之间的关系。”此时她眉头皱起。

柳莺语言流畅,表情丰富,是一个非常可爱而感性的女孩。她告诉我,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除了不鼓励她户外活动外,其他的需要基本上都会满足她。比如小学三年级时她迷上了舞蹈,父母就为她报了芭蕾舞班;五年级时语文老师说她课文读得有声有色,父母又为她请了一位话剧团的老师教她朗诵;现在她喜欢上了唱歌,正在父母的支持下学习声乐。

她说不论她遇到怎样的困难或是犯了怎样的错误,父母都不会责怪她,在她需要的时候,总会及时给予她支持和鼓励。

她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的数学就遇到了困难,为此父母为她请了家教,却不见明显的效果,然而父母却从来没有责怪过她。不管什么时候,也不论是平时的测验还是期末的大考,每当她把七八十分的数学卷子拿给父母看的时候,他们都会说:“嗯,这样的成绩只要坚持到高中,将来考大学没问题。”

柳莺说那时自己还小,不太理解分数对一个学生的意义,她一直以为七八十分的成绩并不算坏。直到上了中学,初一期末考试后,数学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手里拿着73分的数学卷子语重心长地说:“柳莺,你其他学科的成绩都很好,为什么数学成绩不高呢?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严肃的事情,可不能单凭兴趣,偏科是好学生的大忌,尤其是数学,将来要考好高中,数学成绩可是硬指标。你可要注意啊。”

她说:“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学习的压力,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分数对一个学生的重要。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告诉我,学习重在过程,在过程中自已是不是感到有意思,有收获。如果学习能给你带来满足感,那才是学习最好的状态。

“我现在明白了当时父母那样说的目的,是怕我有心理负担。我非常感谢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报答他们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数学成绩提上去。我希望到初三时数学不再成为我的烦恼。”

为了了解她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我让她拿出数学书,找一道文字叙述题读给我听,结果发现她读数学题的语气就像读故事书,难怪她总是找不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她读题的重点就没放在数与数的关系上。

针对她的问题我给了她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如何在读题的过程中寻找数量关系等,并建议她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像爬山、攀岩,甚至可以翻翻墙头、爬爬树,以完善空间概念的建立。

同时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长的一面,专长不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与大脑结构、遗传、性别和成长经历有关,有时并不取决于自己的意志,不必求全责备,就像父母告诉你的那样:“学习重在过程,在过程中自己是不是感到有意思,有收获。如果学习能给你带来满足感,那才是学习最好的状态。接纳自己的现状,享受学习的过程。”

篇5

关键词:中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物 作家自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1976年,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女勇士――一段鬼影憧憧下的少女回忆》(简称《女勇士》)问世,立刻在美国主流社会引起空前反响。由于作家的华人血统和美国生活经历所构成的双重文化身份,使得该作品具有一种天然的跨文化和综合性特征。这种中美两种文化熔炉中冶炼出来的作家制作出来的“中国形象”,无疑是一个异于中国形象的“他者”。下面,本文试从“中国形象”、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自我三个方面来阐释《女勇士》中的“他者”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文化内涵。

《女勇士》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题为“无名氏”,叙述了“我”听母亲讲的家族的惨剧。“我”的姑姑在姑丈只身前往美国淘金期间,在家乡与人私通。于是,在姑姑分娩的当晚,全村人拿着武器、蒙着脸面抄了她的家,以惩罚这个道德沦丧、不守贞节的女人。姑姑忍辱在猪圈里生下了孩子,然后抱着婴儿投井自尽。自此以后,家人谁也不准提她的名字,好像她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第二部分题名为“白虎山学道”,讲述了“我”听母亲讲过的中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想象自己变成了“花木兰”。“我”在7岁时被鸟召唤,进山修炼,师从一对神秘老人刻苦练功15载,学成后下山与丈夫一起英勇杀敌,军队所向披靡,一路杀进京城,推翻了皇帝,拥立新帝。凯旋归来,“花木兰”带领乡亲们锄强扶弱,伸张正义。最后“花木兰”跪在公婆面前许诺要操持家务,担当一个妻子和媳妇的责任;第三部分写“乡村医生”,写“我”的母亲勇兰在中国行医的经历,母亲有捉鬼和还魂的本领;第四部分题名“西宫门外”,写“我”的姨妈月兰不幸的婚姻,她最终忧郁疯狂而死;第五部分题名“羌笛野曲”,讲述了蔡琰的故事,回忆了“我”的成长经历。

汤亭亭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家族的故事。从姑姑的故事、母亲的故事、姨妈的故事再到“我”的故事,全书以“我”的成长经历为时间顺序,以家族故事为线索,插入并重构了民间传说“花木兰”的故事和历史人物“蔡琰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形象”:

1 “伤风败俗”的姑姑――无名氏

因为失节,姑姑所受的惩罚不仅以生命为代价,而且连姓名也从家谱中、从家族人的记忆中被抹去。母亲借助无名姑姑向“我”进行中国传统式的贞节教育。姑姑的故事让远离中国文化的女儿毛骨悚然,“我”看到的那个遥远的被称为“故乡”的地方,是个男尊女卑、歧视女性、杀害女婴的男权社会,是女子的地狱。在老一代的中国人眼里,“饿死虽小,失节事大”,女子“从一而终”的观念不可动摇。中国人即使远走高飞,到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一直如影随形,唐人街便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在保有中国传统观念习俗的华人家庭里,女孩子不受重视,父母与亲友当着女儿的面公然说:“宁养呆鹅,不养女仔”。唐人街的华侨邻居对“我”和“我”姐姐摇头,父母则不愿带“我”和“我”姐姐出去,因为他们也自惭形秽,就算是在自己家中:

我们姐妹到她们家吃饭的时候,就会有六个女孩子在一起吃饭。那老头儿瞪着双大眼盯着我们,绕着我们走一圈,他脖子上的青筋都跳了起来了。“蛆虫!”他吼道,“全是些蛆!我的孙子在哪里?我要孙子!给我孙子!全是蛆虫!”他逐个指着我们:“蛆!蛆!蛆!蛆!蛆!蛆!”然后他埋头吃他的饭,吃得很快,吃完又添。“吃吧,蛆,”他说,“瞧瞧这些蛆怎么嚼饭。”

由此可见,唐人街这种歧视女性态度能大行其道,足见它背后的传统文化是多么深厚,中国传统的伦理纲常已经积淀为集体无意识渗透在民族心理、男性心理中。

2 “替父从军”的女勇士――花木兰

在汤亭亭版的花木兰传奇中,汤亭亭将作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她将传奇故事、神话传说与现实重叠一起,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中国的神仙境地――白虎山,塑造了一位武功盖世、英勇杀敌、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跪拜公婆、伺候双亲的女中豪杰。

3 华裔美国女性――“我”

“我”是一个始终处于中国与美国文化世界之间游移徘徊、无所适从的叙述者。“我”时常沉浸于“什么是我的童年、我的想象、我的家庭、村庄,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生活”这样的思考中。当“我”听母亲讲家的故事、讲中国的故事时,我对身处美国的自身身份就会困惑,并产生了强烈认证自己的渴望,“如果我能使自己具有美国人的美丽,那么,班上五个中国男生就会爱我,其他每个人――纯白种人、黑人和日本人也会爱我的。”当“我”身处美国文化氛围中时,“我”是多么渴望被美国社会同化。

汤亭亭所塑造的“他者”――中国形象与原型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变异,这并不是形象学研究的重点,也非本文写作目的所在。我们所关注的是作家塑造的异国、异民族时的个体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文化背景因素,关注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作家塑造的变异,并探索和挖掘变异现象产生的过程和规律。

形象的形成往往体现着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密切相关的一个时代的社会想象。众所周知,自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就是低于白人的劣等人,被称为“黄祸”(危害人类的黄种人)。爱德华・赛义德在其《赛义德自选集》中就称中国人为“令人悲哀”的异类,并称将会被解决、被限制。一直以来,在西方人的世界里,中国人是与放纵、懒散、残忍、堕落、愚昧、落后、未开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世纪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把中国人描写成黄皮肤、长指甲、吊眼睛的小丑形象。《19世纪世界大辞典》中的“中国”词条里谴责中国是一个人吃人的野蛮民族,中国人天性好色、一夫多妻等等。西方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套话”中的“中国形象”成了一个被扭曲、被模式化的象征性符号,它反映了西方人一方面对经济等原因形成的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否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方人对不甘示弱的中国人的恐惧和戒备。

在《女勇士》中,作者描写了无数件不可理喻、匪夷所思的事情:姑姑私通投井自尽、鬼怪恣意横行、母亲捉鬼还魂、村民们吃活猴脑、女孩不如呆鹅等等。汤亭亭头脑中的中国图景,一方面来自于母亲讲的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母亲给她灌输的“男尊女卑”的日常教诲,以及她成长于其中的整个华人文化氛围。这些中国故事里的中国正好印证了西方人头脑中固有的封建、迷信、落后、未开化的中国人形象,或者说强化了西方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也反映或者迎合了作家所生活的美国社会对“他者”(中国形象)的想象。不难看出,汤亭亭的创作态度与其生活于美国的特殊的文化语境是分不开的。受美国社会对中国人认知的诱导,作为出生在美国的华裔一员,她创造出来的“他者”――中国形象必然不自觉地带有美国文化、历史形成的对中国的偏见;也就是说,美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通过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对作家的创作起了一种先在的认识与看法的影响。反过来,汤亭亭制造的众多“看点”又满足了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心理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借助“花木兰”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社会性别、种族等问题的抗拒和不满。

身为华裔女性的“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排斥: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美国的种族主义……为此,作者创造了一个中国神话:人间仙境“白虎山”、女中豪杰“花木兰”,以寄托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个武功盖世、英勇杀敌、孝敬公婆的奇女子,这个虚构的古代中国与作家在《无名氏》中对父权制的中国的想象完全自相矛盾。如果说《无名氏》中的“中国形象”是完全按照美国社会模式、完全用本社会的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也就是说是意识形态的形象,那么,《白虎山学道》便是作者塑造的“中国神话”,一个根本不同的“他者”社会,一个质疑现实、离心、颠覆群体价值观的异国形象,这是作家不满现实,渴望“求异”的乌托邦思想的寄托。

在汤亭亭版的花木兰传奇中,既有对她苦行僧生活充满神话色彩的描述,还有对她的家庭生活进行的极力的美化。作品中将她学艺的地点幻化成了仙境,而且她学艺的艰辛也充满了诗情画意,无论是虚构的花木兰家庭,还是凭空创造的“白虎山”仙境,都是作家对幼年生活的颠覆。在现实生活中,她与妹妹生活在华人家庭的父权制的阴影下,父母或同乡看到她们时总是摇头,说着“喂女仔就像喂牛蝇鸟”或“养鹅好过养女仔”,她当时唯一能做的便只是尖叫不已。她想以学业的优异博取父母的重视,可母亲的回答是功课拿A也不能当饭吃。母亲常对她说的就是长大后要成为别人的妻子和奴仆。不仅如此,在美国,汤亭亭不仅要面对来自家庭的挫折感,还要承受种族主义者对华裔家庭的轻视和怠慢。当她们赖以为生的洗衣房被推翻,当她们居住的贫民区被改成停车场,汤亭亭能做的便是在想象中像花木兰一样挥舞着双剑予以反抗,仅此而已。作为家中的女孩,作为美国社会的华裔,汤亭亭是如此的渺小和无奈。然而,她却从中国的女英雄故事里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在虚构的世界里寻找到慰藉,寻找到自信。这个虚构的世界表明了作家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和强烈改变现状的渴望,寄托了汤亭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女孩子也能像花木兰一样承担家里的重任;女孩子也能像花木兰那样为国而战;女孩子不仅是别人的妻子,也是战友和情人,更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角色。

文学作品的“异国形象”,不是对异国进行简单的复制性的描述,而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再现,通过这种再现,创作了它(或赞同、宣传它)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和说明了他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意识形态和文化空间”。而文学形象的塑造往往反映出自我文化和他者文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影响着对人物文化身份的阐释。

华裔美国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美国人眼里,他们是华人,是“他者”;而在中国人眼里,他们又不是正宗的华人,也是“他者”。他们在两种文化背景下都处于边缘地位,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呈现在创作中,就是寻求身份认证的焦虑,对受歧视的反抗。

《女勇士》中的华裔美国女性“我”,渴望被美国文化同化而融入其中,渴望有一天“我”成为地道的美国女性:

“我所认识的移民嗓门都很响,即使离开他们过去隔着田野打招呼的村子好多年,也还是没有变成美国腔。我一直没有能够制止我母亲在公共图书馆和电话里大嚷大叫的习惯。走路正(膝盖要正,脚尖超前,而不是中国妇女那种内八字步),说话轻,我一直想把自己转变成美国女性。”

“正常华人妇女的声音粗壮有威。我们华裔美国女孩子只好细声细气,显出我们的美国女性气。很显然,我们比美国人还要低声细气。”

“所以对于上一辈的华裔来说,他们不会告诉孩子,因为我们出生在洋鬼子们中间,受洋鬼子的教育,自己也才有点洋鬼子气。他们也称我们为洋鬼子。”

不难看出,在“自我”意识里,作家首先是认同了她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她才有融入其中的渴望。不仅如此,从小就接受美国教育的“我”,也接受了美国社会对中国固有的看法:“中国人真古怪”,“我真不明白他们是怎样继承和发展五千年文化的”。从中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汤亭亭的《女勇士》带有美国意识形态的原因。而华裔美籍作家又因为是“少数”的身份,所以又常常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偏见、歧视的抗拒和不满,“花木兰”便是作者的自况。

汤亭亭对“中国形象”的刻画揭示了她身处中西两种文化、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之间不断发生的矛盾、冲突、和解与希望,以及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双重身份使她夹在两种文化之间摇摆。以汤亭亭为代表的华裔作家的作品给了我们了解和认识中西两个世界、两种文化的机会,是一座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参考文献:

篇6

密切联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我做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法。针对大学生全面“触网”的现状,网络平台成为我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QQ、MSN、飞信等网络聊天工具,我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学生们无时不在、无话不说的朋友。就在前几天,我的一个毕业生获得了香港大学每年15万港币的博士奖学金。他通过电话激动地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了我。因为每当他面临选择的时候,无论是从上学时当学生干部,还是毕业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再到是否辞职去香港读书,都是我跟他无数次在网上沟通讨论的结果,还帮他准备了很多资料。正是在无数次的交流中,他把我当成了他的亲人,我也为我的亲人能有这样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加强思想引导,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我做辅导员工作的目标追求。我常常听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说,不知道现在该忙什么、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我想,学生的迷茫主要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为此,我着重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需求,让他们成长为适应社会的人才。我先后带领学院团委学生骨干设计开展了“雷锋精神永驻建大”、“大学生讲坛”、“名师有约”、“吾行吾感社会链接平台”、“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新创业平台”等活动。其中,“大学生讲坛”活动已经在学校开展了3年多,先后有20余位学生走上讲台,畅谈他们的兴趣爱好、对社会热点和大学生活的认知和感悟。“名师有约”支持学生采访学校名师,在与名师分享成长经历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受触动。“吾行吾感社会链接平台”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常规性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自主联系企业参观实践,目前已经开展20余期,参与人数达千余人。还指导学生团队参加社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学术作品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学生社团也多次获评全国十佳百强社团。

在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每年我都要给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课程,累计近100学时,并将辅导员工作的体会、思考和经验等运用于课堂教学。我认识到只有让学生们在“做中学”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在创业教育的互动式课堂上,我采取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商业游戏、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深受学生喜欢。该课程的推广被全校学生投票选为2008年度校园十件大事之一。我还将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和创业教育相融合,在新生班级中以团体训练的模式开展班会,并对学校的新生辅导员进行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我还在课余不断进行研究,先后撰写了3万多字的项目自评报告,帮助学校获得颁发的“KAB创业教育基地”和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等称号,我自己也成为该项目全国38位培训师之一。

篇7

在人间个人读书心得感想1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在人间》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高尔基遗产中秀的部分之一。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的艰难曲折历程。

我对这本书印象比较深,因为这本书它像富有魔力一样,我只要一打开这本书我就会一直不停地翻下去。这是因为它写得太好了。我对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件事,它说的是他们的厨娘在一次烧饭中死去,可这时,作者和他的朋友就在旁边,萨沙因为这件事吓的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只好找高尔基陪他,才得以平静。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想,我觉得高尔基的身世背景很可怜,还有生活环境恶劣,但是他在一个竟在这样黑暗的社会立了足,而且从小爸爸妈妈都死了,只跟他的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像他这样社会底层的人可以成为世界上有名气的大作家,我真得很佩服他。他在人间什么活都干过:烧水、煮饭、洗碗、扫地、带孩子、跑堂、学徒、洗衣、搬运……还挨过打,往过医院。

总之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但他很顽强,很自信、能吃苦耐劳,学习异常刻苦。为了学习,他承受了一切,被人凌-辱,受过饥饿。但他从书本中汲取了力量,因此他看到了光明,看到希望。

他自学成才的曲折历程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目标:向他学习。

在人间个人读书心得感想2昨天,姑姑给我带来了一本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因为没事做,我便拿出来细细的品读。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着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一位进步青年的成长经历。

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阿廖沙跟随外祖母和母亲来到外祖父家的这段时间,他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优美故事的熏陶;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还和他所接触到的“第一个优秀人士”——“好事情”交上了朋友,但“好事情”却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备受众人排挤。

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阿廖沙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这种“令人窒息、充满可怕”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家道中落。便走向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当过杂工,饱尝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此后,在裁缝妻子、“玛尔戈王后”的帮助下,他在书籍的海洋越游越畅。书籍开拓了他的眼界,激发了他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五年后,他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

十六岁那年,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但现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以他的条件要上大学只是个梦想,希望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住“贫民窟”、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在面包店工作……在和古里·普列特尼奥夫、杰连科夫以及“霍霍尔”这样的大学生和进步人士的交往中,他投身进了一所广阔的社会大学。阿廖沙在这所大学里,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的意义、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在人间个人读书心得感想3《在人间》是一本不同的小说,不是描写贵族舞会似的生活,而是一本贫民贴心的读物。跟着主人公去经历底层社会的种种压力这本书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

在无法抗拒的压力下,人们似乎只能选择堕落。就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分明有一双犀利的双眼,探寻着智慧的光芒。那就是主人公渴望出路与改变的双眼。他生活在他们中间,独立着,总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揣测生活的意义。他的思想被书引领着,生活在另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天地

对书籍的酷爱,开启了愚昧的头脑。一个用书籍填补思想贫瘠的人,反抗着周围的?种植恍?鳌V魅斯??岫窳松肀叩某舐?氪炙祝?蛲?恢执拷啵?篮玫纳?睢?"我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好的生活,不然我就会毁灭。"带着一种更高的追求,走上了去学校求学的道路。但见识的浅薄,生活圈子的狭小让高尔基周围的人都不懂书籍的好处,总在抑制他看书的欲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持看书,也有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我来到人间”,仿佛就暗示着这人间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诗集、阿克萨夫的《家庭记事》、的俄罗斯史诗《在森林中》等书籍构成了高尔基的天堂,这个“人间”里的天堂。

我佩服高尔基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不理会别人的反对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高尔基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也阅读了许多,包括生活这本难“啃”的书。我羡慕高尔基灵活、流畅的文思,随时随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诗来抒感。当然,这自然是他的外祖母的功劳。高尔基的勤勉、毅力和恒心,还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构成了一个天堂吗@天堂与人间只一线之隔,却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家有万卷书,却腹无点墨;有人做乞丐,却也能读好书,学到不少的知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凡尘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

这本书是高尔基青少年时期的自传。也是他人生的重要时期,走上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阶段。

作者总是把书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去美化他的“玛尔戈皇后”。这个人物对他本人影响很大,也是因为她,他愈加热衷于读书。他的胆子愈来愈大,敢于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这种行为我很佩服。正因为他热爱与学习,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也是我明白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只要有学问,就可以得到尊敬。所以我只有努力学习,才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才。在那个信教的年代,他却有一点不相信上帝,也不屈服于任何人脚下。同时他也非常的善良,乐于助人,在别人困难时他会默默的帮助他人。他热爱读书从柳德米拉开始,最重要的发展是从斯穆雷开始,把他引向书的世界。裁剪师傅的太太和“玛尔戈皇后”都是让他热衷于读书的重要人物。

其中最关键与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斯穆雷,虽然他没有一张好看的面孔,态度也不亲和,但却很有知识。正是在他的劝导与教育下,才让他知道了书的可贵,才让他识别了好书与不值得一读的书。他曾为了感谢斯穆雷为他买了一本《一名士兵搭救彼得大帝的传说》但斯穆雷却非常生气,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后来我也发现这本书的确写的不好,说明了他的欣赏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人间个人读书心得感想4《在人间》这一本书是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之一,写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

他一开始在一家“摩登皮鞋店”里当学徒,他觉得这家皮鞋店里没有真善美,只有假丑恶,于是后来他离开了这家皮鞋店,回到了外祖母家,和外祖母、外祖父一起生活。

这本书写了好多好多的人物,比如“摩登皮鞋店”的老板、厨娘和他的表兄萨沙,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外祖母。

外祖母是一个很慈祥的人,她很善良、博爱。有一次,主人公和外祖母夜晚外出,特意走到那些贫民小屋的窗前,放下铜板和小甜面包,给那些人家留下无声的施舍和美好的希望。我闭着眼睛,就好像看到了外祖母在寒冷的夜晚在穷人的窗前施舍的形象,作者描写得真是栩栩如生。

外祖母很勇敢,能做孩子的坚强后盾。有一次,主人公阿廖沙和伙伴们讨论,谁能到墓园里去躺一夜,就给他一个卢布,最后主人公鼓起了勇气,自告奋勇地去了,外祖母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生气,还对主人公阿廖沙说:“你穿好大衣,带条被子去,不然,会着凉的。”并叮嘱他,不论看到什么都不要动,只要祈祷圣母就会没事。

当主人公阿廖沙和柳德米拉——一个瘸腿女孩一起玩的时候,外祖母笑着鼓励主人公,外祖母说:“男孩子和女孩子友好往来是一件好事情,只不过不要乱来!”并用通俗的话解释了什么叫“乱来”,那就是一朵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不应该去碰它,否则它就既不会散发出芳香,也不会结出果实。引导孩子们友好相处。可以说,外祖母进入到了孩子的世界里,对孩子能充分理解。

外祖母既严厉又慈祥,就像一座灯塔,既能照明,又能指引孩子们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我非常喜欢她。

在人间个人读书心得感想5主要内容: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01-01

决定一所学校快速度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有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如果说少年强则国强,那么教师业务能力强了,必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育人水平,学校必然立于不败之地,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必将是强校之本。

一、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读书可以远离平庸,可以增加睿智,可以滋养灵气。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源于他们具有丰富而深沉的文化底蕴和专业修养。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知识渊博的读书人。

我们应该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有选择地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形成有利于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使我们更睿智、更深邃。

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要读好书,不仅要读和专业有关的书籍,而且其他领域的书籍我们也都应该有所了解,更要了解新闻和政治,不断丰富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促使自己更加专业,从而获得成功。一位大学教授在回答“怎样读书才有效”的学生提问时说,“没有比读名著更好的办法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去读经典,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我们最有用的东西,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味。同时建议大家阅读一些教育故事、教学案例,细品作者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更能在每一位为师者心中荡起阵阵涟漪。如《人民教育》杂志中的红烛、心灵港湾、回声等栏目中的小文章,都很值得我们一读,读罢也令人回味无穷。当然不管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时候读什么书,更多的取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贮备及教学能力的层次,但是唯有自觉、自愿、自主的读书才会使书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二、公开课是教师快速成长的舞台

读书破万卷,课堂才有味。课堂永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基本、最核心的平台,尤其是公开课的舞台。教师的教学水平其实就是在反复的上课和听课中得以提升,有人听课才能逼着学习,没人听课就是我行我素。教师如果上公开课肯定就要高度重视这节课,就会及时补充知识和探究方法,只有承担公开课的机会多了,自己学习的机会才会增多,进步就会更快。并且教师每上一次公开课,自己的知识和课堂教学方法就能系统一次。公开课的舞台常常会让很多人感到痛苦,但正是在这样的历练和打击下,我们才能学会抖落身上的泥土,踩在脚下,使自己不断往上提升。大凡每一位成就辉煌的教师,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公开课、示范课的锤炼。著名教育家窦桂梅只所以能成为名师,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她初涉教坛的时候能坚持每天邀请领导、同事听她的课,争先恐后的上学校的各种公开课,县上及更高级别的示范课她都是主动请缨,正是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对教育的这份执着,对学生的这份热爱最终才让她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三、反思教学过程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捷径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沉重的工作压力、顽皮的学生、成堆的作业和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占用太多的时间,忽视了自我的工作反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不断地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诸方面进行批判性反思。每次反思,肯定都会有新的收获和发现,针对发现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再发展。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记得有位心理学家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对待教学工作要敢于质疑,多打问号,再去解决问号。”我们常常通过自我反思,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一个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他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同时又是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从而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水平。当然反思不是做填空题、也不是套公式,一次真正的反思更是让我们自己甚至同行都能产生思想碰撞的回顾与总结。

四、坚持写教育随笔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

篇9

这则信息代表张朝阳“闭关”结束,高调复出。清华高才生、麻省博士后、IT巨子、ISI 中国首席代表、搜狐创始人……向来满面春风、乐观示人、个性鲜明的张朝阳,一路走来是否真的如外界所看到的那般光鲜平稳?退隐复出之间,他内心里又经历了怎样难以为外人道的“成长的烦恼”?

从心高气傲到成熟内敛,张朝阳颇有心得,有话要说。

成功是唯一的选择

“成功往往让人对于自我的认知会有一个超级自我的出现。当这个超级自我出现的时候,他对外界的感恩的心就没有了,他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成功是成千上万的精英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成功是个过程,过程中到达哪一点才标志着真正的大功告成,却似乎难以判定。在张朝阳的成长经历中,1986年是一个分水岭。他考上李政道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习。张朝阳从小就不安分,爱幻想,不甘落后,对很多东西感兴趣。他学过画画,做过飞机航模、拉过二胡,尤其喜欢看《水浒》。他喜欢看那些自学成材的故事,读《哥德巴赫猜想》,并暗立志向:要好好念书,将来出人头地。中学时代,张的理想是当物理学家,认为只有获得诺贝尔奖,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是他考取清华大学的直接动力,也是他考取李政道奖学金的直接动力。

从陕西西安到北京,从北京到美国,故乡渐行渐远,理想渐行渐近。人生的转折和变化成为一种标志。而今天的张朝阳,就是理想变化的结果。199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念了几个月的物理学博士后之后,张朝阳突然感到学了很多年的物理学并不太适合自己。“在物理实验中,我发现,我是个操作型的人,特别注重结果,不能容忍搞一套理论,而这套理论要在100年之后才能得到验证。”与此同时,张朝阳看中了和中国有关的商务活动,他很幸运地在麻省理工学院谋得了亚太区中国联络官的角色,这个角色让张朝阳有机会频频回国。

1995年7月,张朝阳突然有了回国创业的强烈念头,美国随处可见的“硅谷”式创业更是激起了他的热情。他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经济极为惊人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于是下定了创业的决心。当他看到Internet的机遇时,感觉到应该是创业的时候了。于是他1995年底开始以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身份,开始用Internet在中国收集和经济信息,为华尔街服务。

在ISI的经历,张朝阳觉得中国Internet的市场潜力巨大。1997年1月初,ITC网站正式开通,可是到了年底,第一次融资得来的18.5万美元所剩无几,快到了连工资都开不出来的地步。迫不得已,张朝阳向他的投资人发出了紧急求救,三位投资者再次为张朝阳提供了10万美元的“桥式”贷款。1998年2月,张朝阳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网上搜索引擎——搜狐(S0HU)。1998年3月,张朝阳获得Intel等两家公司210万美元的投资,他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1998年9月,搜狐上海分公司成立,1999年6月组建搜狐广州分公司。2000年搜狐在NASDAQ成功上市,并购了中国最大的年轻人社区网站Chinaren,网络社区的规模性发展给门户加入了新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奠定了业务迅速走上规模化的基础。

张朝阳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连串大手笔的动作,让搜狐出现在更多的地方。他及时判断出短信对互联网的巨大利益,并且尝试着把它作为一个能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产业来运作。2001年耗资百万成就“sohu手机时尚之旅”,张朝阳亲自出现在首席形象代言人的位置上,这在风风雨雨的互联网世界,确实收到了空前的效果,树立了sohu人的信心。2003年春夏之交,sohu再次给网络界带来一次惊喜:sohu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在互联网正全面复苏的时候,在Sars肆虐人类的时候,他想证明sohu的勇气,并宣告sohu的理想。

2002年7月17日,搜狐率先打破中国互连网的僵局,实现赢利。在面临新浪和网易的竞争、选择搜狐的赢利方式时,张朝阳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周末休息。有时候周末有各种活动,也是跟公司相关的。2003年,搜狐捷报频传,2月25日搜狐推出韩国游戏《骑士》进军网络游戏;在2003年上市公司中国科技人物财富排行榜上张朝阳仅次于丁磊屈居亚军;在胡润制造的2003年中国IT富豪五十强中张朝阳亦名列三甲……

2001年三四月间,搜狐股票率先跌破一美元。那时没人再看好搜狐,媒体和个别网站对搜狐和张朝阳的质疑像子弹一样打向搜狐。

不论张朝阳有什么妙计来解困,当时的困境的确非常严重。张朝阳自己也正是在这种困境下锤炼了自己。张朝阳现在坦然地承认,有一段时间,搜狐的产品其实是愧对大众的。1999年到2001年,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进入时,搜狐这个老牌子其实在原地踏步。用张朝阳自己的话讲,那是一段。没有队伍,管理就张朝阳一个人强撑着。董事会也出了问题。张朝阳描述自己当时的境况是,30%精力应付董事会,40%精力应付媒体,只有另外30%精力用在产品上。张朝阳在极为艰难的处境下,大搞品牌经营,保持了搜狐表面上的风光,使搜狐得以发出持续的声音。2001年到2004年,张朝阳号称用“中医的方式”调整好了搜狐的严重问题,一直发展到目前的最佳状态。

重新领悟内心的幸福

“以前我曾经认为,越有钱,越有名气,就越幸福。但是经过这两年的闭关,我认为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越有钱、越成功如果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让你陷入精神的痛苦。”

张朝阳最爱读的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类似这样能够展示自己情结的书。某种程度上,他和小说里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敏感,自省,拥有英雄主义情结,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人生会与众不同。事实的确如此。小说里的约翰·克里斯朵夫,11岁时就被任命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久后就升任第一小提琴手,并拥有了一个伟大的信念:要写出伟大的作品。

张朝阳17岁时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后又成为当时中国海归的符号。创立爱特信(搜狐前身)之始,张朝阳对仅有的四个员工说自己要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员工觉得他“傻得可以”。但他和约翰·克里斯多夫都成功了。小说里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成了受人尊敬的世界级音乐家,张朝阳则被称为“唯一有资格以教父那样的语气讲述(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人”。

他们后来又都有过困惑和反思。

在成名十年之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始重新思索人生,他困惑于以道德为目标的创造到底能不能诞生拥有最高艺术水准的作品。此后,他选择皈依宗教,把上帝作为心灵的寄托和理想的归宿。

张朝阳也循着一条相似的路。上市两年后,他终于可以自信地讲道:“互联网可以说是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在第一次浪潮1996年萌动到1997年开始形成商业模式的探索到1998年、1999年,这是第一个浪潮,产生了相当多的企业,当然有很多很多企业失败了。比较幸运能够捷足先登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只有三大门户,稍微晚一些可能机会少一些,但是也能够产生一些企业。经过多少年以后或者七年以后,六年以后,最初的三大门户形成相当的规模,有了足够的资金在品牌上获得发展。第二次资产浪潮到来以后,1998年、1999年产生的企业大批企业死亡了,但是剩下的几个顽强的,除了三大门户以外还有一些顽强的企业一直活下来,终于迎来资本市场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第二次浪潮。但是互联网的应用和实践网民数量越来越多,每个人上网的各种行为从简单的读新闻到发邮件到年轻人上网有多种多样跟互联网的亲密接触,这是市场上的进展。活下来渡过资本严冬的企业现在逐渐融得大量风险资金获得上市,表现出来的就是资本的第二次浪潮,中国互联网企业突然有了很多钱,商业模式比较清晰,但很多方面还需要探索。”这样重要的场合里,张朝阳这样一番讲话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至少在最清楚公司运营情况的张朝阳自己看来,他已经坐到了成功者的交椅上。

但他似乎并不快乐。“在与董事会复杂的斗争中,我学会了权术,从一个学生变成了对利益关系有清醒认识的人。我的生活充满了竞争、危机和压力。远非外人所见的风光和得意,其中的孤独只有一个人默默承受,无人可以分担”,张朝阳说,“从1999年到2003年,我花了四年时间才让董事会战争基本结束”。

谈到那段时期,张朝阳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备受煎熬”。他回忆说,从1996年融资时就非常困难,四处奔走。1999年,新浪崛起,迅速超越搜狐,当时董事会不信任他,随时可能会换CEO。2000年,新浪成功上市,搜狐还遥遥无期,直到上市的最后关头还差点没上去。张朝阳从小对自己要求苛刻,甚至考试没得第一就惩罚自己去冬泳。而今遭遇这样的困境,他的难过可想而知。成长的代价,有时显得那么沉重。

篇10

班主任要做好有自卑心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充分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到了什么程度,对这些学生个体产生了什么危害,这些情况班主任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热忱帮助,耐心引导,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第一,给他们树立恰当的目标。

教育学生不能心急,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要从点滴的进步做起,还要帮助他们制定一套分阶段、分层次的目标计划。实施中加强监督,及时调整,使他们的自卑心理在不断实现奋斗目标的进步中,由强到弱,逐渐缓解直到最后消除。我曾经教过高2007级一位学生,他来自我县的金竹乡金竹岩上一个偏远的山村。该生刚到我班上时,个子很矮小,成绩是中等,家庭比较贫困,整天不多言不多语,胆子很小。我找他交流前两次都是我问什么,他做简单的回答。第三次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他来自农村,个子小,成绩不好,感觉自己学不好,所以正想退学!我很庆幸我了解到了他的情况,我很高兴,感谢他对我的信任,约好明天再作一次交流。下来后,我又找几个班上同学了解他的情况,结合我掌握资料得出一个结论:他个子小,在男同学们面前比较自卑,所以很想在成绩方面优于对方。当晚针对他的情况,我给他制定了一套学习方案,要求他每天完成规定任务,下午放学后到我的办公室检查,如果我不在,就把作业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晚上我检查!他很乖,欣然接受了我的方案,并且努力按我的要求不断修正目标。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他在班里渐渐地有了朋友,有了笑声;通过班级活动中,他的活动先是我安排,接着是能接受同学邀请,最后他成了一名班委干部组织活动;学习上,通过一次次检测,一次次的鼓励,学习成绩不断提高,高中毕业是他被评为了市级三好学生;现在他是一名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被保送为该校研究生;在我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逢年过节他都要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回来就必须来看看我!他的成长经历也成了我教育以后学生的一个范例。

第二,帮助他们正确补偿自己。

就是鼓励他们用一方面的优势来弥补另一方面的自卑。一种做法是以勤补拙。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然后消除学生的思想压力,调整心态,鼓励他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还有一种做法是扬长避短,鼓励学生不展示他的长处,比如参加自己喜爱的兴趣活动(美术、音乐、体育、摄影、书法等),以此来激发自信心,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知足常乐、感觉良好"。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使学生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从而大胆去做"我能行"的事。

第三,引导学生经常进行积极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班主任要引导他们用语言来激励自己,用行动来磨炼自己。比如每天早晨对镜子笑一笑,"我最棒","没关系,我能行","我能干好"。当别人批评你时,要请他说出批评的理由,如果真是自己错了,就要告诉自己:"恭喜!恭喜!我又可以改正错误,变得更好了;要求学生在平时走路时昂首挺胸,主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