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心得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6 14:12: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

篇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陶先生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们高校老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学识,还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师风师德和道德情操,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段永清教授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课程,讲到了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仔细想想这才是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当具备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的教师才可能成为上一名优秀的教师。如果我们教师只完成教书,不顾及学生的教育,虽不能说不是个合格的老师,但绝不是一个完全称职的老师。蜡烛精神的本质就是奉献,奉献精神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牢记这份职业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完成这项使命,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师德,因为师德是教学的基础,教师的师德将直接关系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与学生的素质培养。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将自己无私奉献给这份伟大的事业中。教师的责任是教师之本职,正如有的老师讲得“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我们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性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的基本任务,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时,我们教师要有把他们教育成才的责任感。为了传授知识,我们有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参加研修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也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这就是教师的责任。

篇2

Ye Yali;Chen Xuechun

(Chengdu Textile College,Chengdu 611731,China)

摘要:该文介绍了CETTIC职业培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CETTIC《旅行社计调师》兴起的职业背景,阐述了CETTIC《旅行社计调师》的构建情况与具体实施流程。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ETTIC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CETTIC Travel Dispatcher rise, also expounds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ETTIC Travel Dispatcher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键词:CETTIC 旅行社计调师 职业技能培训

Key words: CETTIC; travel dispatcher; vocationa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14-02

1CETTIC《旅行社计调师》兴起的职业背景

CETTIC职业培训认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以新职业、新岗位、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工艺、新协作为特色的在全国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开展的职业培训、师资培训、远程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训项目。

计调是旅行社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项目的总策划、总设计和总指挥,是旅行社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岗位。在旅行社工作中计调承担着旅行社产品开发设计、旅游产品定价报价、旅游服务项目的采购,旅游活动全过程的监控等工作。计调工作有一整套的运作流程,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目前计调人才供不应求,培养渠道不畅,旅行社本身不愿意出钱培训员工,很多高校没有开设《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缺乏国家级计调业务操作流程和服务标准,缺乏系统化的职业培训,大多数计调没有学历,职业能力低下,靠经验和习惯操作旅游业务,制约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计调的从业素质、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2010年9月首次开发了CETTIC《旅行社计调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前正在全国推广实施。该项目直接面对旅行社计调岗位,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旅行社计调人才。

2CETTIC《旅行社计调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构建

2.1 旅行社计调师的申报条件旅行社计调师是指具有现代旅行社计调管理素质,掌握现代旅行社计调管理全新理念和丰富实战经验的旅行社计调人才。旅行社计调师分为助理旅行社计调师、旅行社计调师、高级旅行社计调师三个等级。2.1.1 初级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中专、职高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应历届学生,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或有一年实习经验者,且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80学时;②中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应历届学生,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且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80学时;③大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应历届学生,且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80学时。

2.1.2 中级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中专学历、相关专业毕业,从事相关行业连续工作三年以上或具备相同年限实习经历且英语达到三级以上,且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100学时;②大专学历,必须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两年或具备相同年限实习经历且英语达到三级以上(提供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和所在单位证明原件),且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100学时;③本科学历层次及以上相关专业人员(含自学考试)报考,必须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或具备相同年限实习经历且英语达到四级以上,且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100学时;④非本专业者,须在相关行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且英语达到三级以上(提供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和所在单位证明原件),且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100学时。

2.1.3 高级的条件(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相应领域工作或从事研究、教学8年以上;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两位以上教授推荐;在国外刊物发表相关文章2篇以上;提供5000字以上的论文或项目系统方案设计;须按照教学大纲经系统培训120学时。

2.2 旅行社计调师的考试级别①初级。初级的申请人须通过考试以展示其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初级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CETTIC《旅行社计调师》初级证书。②中级。中级的申请者须通过考试以展示其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且持有初级证书,从业经验达到三年以上,英语达到三级以上,提供3000字以上的论文,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CETTIC《旅行社计调师》中级证书。③高级。高级不设统一考试,实行由专家委员评审的办法,具体申报条件:相应领域工作或从事研究、教学8年以上;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两位以上教授推荐;在国外刊物发表相关文章2篇以上,提供5000字以上的论文或项目系统方案设计。达到以上要求者将获得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CETTIC《旅行社计调师》高级证书。

2.3 旅行社计调师的鉴定方式旅行社计调师鉴定方式可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考核两种。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取实际操作、现场问答等方式。由2~3 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员按照技能考核规定各自打分,取平均分为考核得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可采用百分制,两门皆达到60 分以上为合格。

3CETTIC《旅行社计调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

3.1 培训目的《旅行社计调师》培训课是计调职业从业人员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学员具有计调基础知识、计调实务操作能力、计调业务管理能力而设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旅行社计调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日常工作内容;具备计调应该掌握的各种知识,熟悉计调常用的各种工具、合同及表格,学会制定旅游行程、对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定价和报价;能熟练地掌握计调工作流程及计调部的各项管理工作。

3.2 培训的内容培训内容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理念,力求突出板块化教学,突出技能培训特色,满足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知识包含了三大模快,第一模块旅行社计调师基础知识篇;第二模块旅行社计调师实务操作篇;第三模块旅行社计调师业务管理篇。理论教学采用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行社计调师》培训专用教材。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地接计调业务操作流程、国内组团计调业务操作流程、出境组团计调业务操作流程、专线计调业务操作流程、会展计调业务操作流程等内容。

3.3 培训的流程

3.3.1 确定培训模式旅行社计调师培训项目必须要有旅行社的参与,采取校企合作。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①针对高校在校学生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培训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旅行社计调业务》这门课,学生既没有理论知识,也没有实践经验,培训时只能先理论后实践。如我校与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联合举办了第一期《旅行社计调》职业技能培训班,先在我校上完理论课,然后由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部分专家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取得《旅行社计调师》证书后由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负责安排工作。②针对旅行社在职员工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培训对象均是旅行社在职员工,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现在他们需要的是系统地提升理论知识和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理论课和实践课可以同时上,边讲理论边讲实践。理论知识较强的章节就由高校老师担任,实践性强的就由旅行社相关部门经理担任。如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旅行社计调师》培训班全部由该旅行社员工组成,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3.3.2 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最好与旅行社一起共同制定。我校与四川康辉旅行社的总经理、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相关人员一起制定了培训计划。共同确定了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及培训教师。

3.3.3 制作招生宣传资料招生宣传资料要突出办学的亮点,把办学的亮点展示在招生简章中,增加吸引力。我校在制作招生简章时突出了几个亮点:一是人保部首次开展《旅行社计调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我校是首批授权基地 ,二是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理论课由学校承担,实践课由企业承担。三是解决就业问题,学生学完规定课时后参加统一考试,合格者由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旅行社计调师》证书, 学生持证书者由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安排计调工作。

3.3.4 多渠道组织招生工作一是利用网络招生。在学校网站上《旅行社计调师》认证培训的相关信息。二是在附近各校建立招生。三是在大学校园内张贴海报。四是通过校内老师的宣传。

3.3.5 严格执行培训计划,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要求每个教师严格按照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培训教材进行教学;二是聘请班主任强化管理,负责每天的考勤,要求学生到课率要达到90%以上。三是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培训的情况,便于改进教学方法。

3.3.6 组织考务工作首先是考场环境布置,在考场门口设明显标志说明,制作横幅挂在教室,体现考试的正规性。如我校制作“CETTIC《旅行社计调师》职业培训考试成都纺专考场”横幅挂在教室外面,在考试内张贴了“CETTIC《旅行社计调师》职业培训考试规则”,并在在黑板上写了“诚信考试”等标语。二是安排考场座位,按准考证号安排考生座位,每个座位上张贴了考生准考证号,单人单座考试。三是安排监考老师,每个考室不少于两个监考老师,四是安排相关领导巡考。

4CETTIC《旅行社计调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运作的几点体会

4.1 《旅行社计调师》培训市场前景很好从市场需求来看:《旅行社计调师》培训针对的是具体的旅行社计调岗位,它的诞生正好填补了计调没有专门培训机构的空白,受到了高校学生和旅游企业好评,市场前景很好。如四川康辉把我们的《旅行社计调师》培训班办成了他们的岗前培训班,今后用人就直接选用有《旅行社计调师》证的学生。四川国旅的一些部门经理明确表示拥有《旅行社计调师》证的人员优先录用。从员工自身的发展来看:《旅行社计调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诞生是对计调工作和计调员自身身份的认可,能够获取一个计调师总比当一辈子计调员要好些。所以旅行社的员工和即将从事计调工作的人员也愿意参加《旅行社计调师》培训,获取相关的证书。

4.2 《旅行社计调师》培训班必须和市场结合才有生命力《旅行社计调师》职业技能培训是针对计调岗位的,不能脱离市场,必须和旅行社联合,采取校企合作模式,由学校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旅行社用人之间的零对接,使旅行社愿意接收参加《旅行社计调师》职业培训的学生。如果单纯地为了获取一个证书,不与旅行社合作是没有生命力的。

篇3

供电营业所人力资源现状

本文以浙江省基层供电营业所中随机抽取的两个比较有典型性的单位作为分析样本,这两个营业所地处浙江省南北两端的一个大所一个小所。样本统计截止到2013年9月份,人力资源现状如下:总人数为85人,按照年龄、学历、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和技术职称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表4和对应的柱状分析图如图1-图4。

表1 按年龄段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年龄段 50后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人数 6人 43人 25人 9人 2人

占比 7.40% 50.60% 29.40% 10.60% 2.40%

表2 按学历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学历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人数 22 49 10 4 0

占比 25.90% 57.60% 11.80% 4.70% 0%

表3 按技术职称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技术职称 没职称 助工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人数 79人 5人 1人 0

占比 92.94% 5.88% 1.18% 0%

表4 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职业资格 没有资格 初级工 中级工 高级工 技师

人数 11 8 43 21 2

占比 12.9% 9.40% 50.60% 24.70% 2.40%

供电营业所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

样本的人员学历、年龄、知识水平分布情况来看,相差较大,结构不够合理,对供电营业所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不利,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

(1)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1970年前出生人员比例占全体员工总数的58.%,年龄超过45岁以上共52人占全体员工总数比例高达61.17%,8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员比例严重不足,仅为11人占比13%。总体态势是“从年龄高到低成陡降型的曲线,而非呈正态分布的曲线”,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模型。按照电力行业特殊工种的要求,45周岁以上人员是禁止从事登高等高风险的作业,这些同志现场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知识老化不满足现在智能化配电网建设和运行的要求。而新生代员工从工作能力以及人数上不能及时进行工作交接,难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2)智能化电网需要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控制、互动化方面的知识,需要高层次知识、高素质的人才。从表2和图2可以分析出,两个供电营业所员工整体学历水平不高,缺乏高学历人才。高中、中技、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全体员工总数的83.5%,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占全体员工总数的16.5%,与国家电网实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不相匹配。

(3)表3和图3可以反映出,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级技术人才短缺。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占比偏低,仅1人占1.17%;助理工程师5人占5.88%;无职称人员却占比偏高为92.95%。不能满足技术密集的供电营业所对技术人才的高度依赖。

(4)表4和图4折射出,专业技能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短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占比偏低,分别为24.7%、2.4%和0%;初、中级工的人数比例偏高,为60%;无技能等级证书的为12.9%。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比例严重失衡,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储备与电网事业的蓬勃发展所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人均素质当量是衡量供电营业所员工应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或专业技能水平指标。通过样本分析可看出,目前供电营业所员工素质当量普遍偏低。素质当量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薄弱,技能单一的现象,极大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开展供电营业所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企业发展需求对技能培训的客观要求

供电营业所员工的素质当量要满足电网的蓬勃发展,配电网的智能化运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大规模的高级量测体系(AMI)和智能用电服务的需求,因此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供电营销配电职业技能人才已显得刻不容缓?企业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在为员工提供个人升值的机会和发挥潜能的舞台的同时,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做出更多的有价值的贡献。

供电营业所员工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要求

对于供电营业所员工自身来说,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现实的需要。因为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员工个人不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应变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很快就会被淘汰。员工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具有了对抗社会竞争威胁的有力盾牌。

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人力资源当量的操作要求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战略成为供电营业所发展的第一战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获胜。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方法。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的内在要求

激励是调动供电营业所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主要动力。供电营业所不仅要运用物质利益来激励员工,更要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进取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将获取培训机会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并更多让员工参与供电营业所的目标管理,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提供员工自身进步和发展的机会。

职业技能培训创新模式的实践

供电营业所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相对较早,现有的资格培训、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等模式,已无法满足员工培训需求的快速发展。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必须采用更为灵活的模式,提高员工的培训参与度,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因此通过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以下一些新的技能培训模式:

“岗前培训”的培训模式

“岗前培训”是院校毕业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入职或上岗前进行的岗位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岗位职责、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安全风险,防护知识等。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规定新进大学生的6个月集中培训,除岗位技能外还包括岗位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使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院校毕业生,不仅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的技能需求,并且从心理和能力上完成了学生到员工的华丽转变,受到供电营业所的欢迎。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训模式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以劳模先进人物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方向,有效搭建劳模领衔、员工广泛参与、创新功能突出、管理规范有序的劳模示范引领平台。通过创建劳模敬业示范岗、技能教学点、创新课题组以及各类先进和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使之成为强化人才培养功能、强化创新创效功能、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一种培训模式,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的职工队伍。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某地市单位供电营业所成立了以劳模姓名命名的工作室,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训模式,带动一个团队进行创新工作,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同时每年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相应的专项培训不少于2期,培训人数不少于30人,通过辐射的作用,将劳模的技能进行传递。劳模工作室采用“N+1”的松散型团队组织模式,进行教科研工作,2012年全年发表专业论文7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出版教材2本、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个,极大地激励了职工创新的热情,提升了职业技能教学能力。

“职业导师制”的培训模式

供电营业所“职业导师制”来源于传统的“师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除了强调具体技术和业务的传授和讲解,还在人际关系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职业导师制”能够迅速培养出符合供电营业所发展要求的人才,最大可能地发挥人才的潜能,使新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前途和空间充满信心,从思想上、感情上尽快地认可供电营业所的制度和文化,有效地防止人才的无序流动;从而完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发挥团队竞争优势。

“以竞代培”的培训模式

供电营业所职业技能竞赛是面向基层生产岗位的活动,突出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发挥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作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有效地推动了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同时在供电营业所营造了崇尚技能、学习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了应急救援竞赛,我们湖州分中心承担了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代表队的选拔、集训工作,并最终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三、第十名的优异成绩。这次竞赛不仅是参赛队员得到了提高,同时促进了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职工的全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体现了“以竞代培”在供电营业所职工能力培训中的作用和地位。

“测试”的培训模式

如果说竞赛是“竞技体育”,那么测试就是“全民健身”。国家电网人力资源正在开展“三考一竞”活动,所谓“三考一竞”就是指考试、考核、考勤和竞赛。供电营业所调考就是指通过调考的模式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的一种培训模式。以测试这个形式来促进员工的学习热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连续四年在核心工种上开展全员调考,就是把某一工种相应技能等级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先进行自学形式展开培训,根据测试情况进行学分累积,综合提高员工技能素质。

以上几种培训新模式,虽然在人员结构上不能得到快速的彻底改善,但在近几年供电营业所职业技能培训实践中,培训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老员工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有所加强,新员工能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能。这些新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经实践和分析总结如下:

(1)快速提升供电营业所员工素质当量必须采用职业培训中心集中培训和新模式松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职业培训中心集中培训能快速改善专业技能人才结构,新模式松散培训能切实提升团队的实战工作技能。

篇4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也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企业,不论其规模行业,遵循什么管理理论、战略与方法,最终都需要员工来完成,所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工作态度,成为众多企业改变企业管理现状的首选目标,对员工的培训也成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企业管理变革趋势也正由制度控制型管理向学习激励型管理转变,企业培训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培训还处在初级阶段,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有些是针对考证而设的,有些是针对企业的高层(比如领导力、执行力等)或者某种团队(比如销售团队等)而开发的等,其内容和形式不一而足,而传统的企业培训常常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它的内容仅仅用于岗位技能培训这一层面,从调查结果看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传统企业培训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一、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传统的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在企业工作十几年,从事企业管理与企业培训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对企业培训曾做过大量的调查,从调查中得知,现在大部分企业很重视企业培训,但对培训的结果表现明显的不满,甚至出现了培训还不如不训的想法,其原因一是很多企业的培训部门,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培训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既没有达到企业的满意也没有达到员工的满意;二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特别是一些培训后的技术骨干员工流失倾向愈发严重;最终导致了企业花费大量的培训成本得到的收益却微乎其微。于是从被调查企业的培训内容与方式的现状人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绝大部分企业目前进行的培训是沿袭企业一直以来进行的单纯的岗位技能提高的培训。

(二)传统企业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培训作为一种双赢投资,一方面员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企业产出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获得的是一份终生保值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培训应该是老板和员工都想得到的结果。但是现实与这种培训的目标愿望出现了错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素质相对薄弱,计划经济留给人们的是分配制的传统思想。所以传统的培训教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培养,没有与企业的培训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培训的内容没有建立在培训需求基础之上。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观念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被忽略。

2.单纯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忽视职业价值观教育。单纯的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是根据岗位技能的不同要求,划分不同的岗位群,对通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其内容也是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很少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培训;要么是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一起对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加强学习;对管理人员培训常常限于国家新出台的文件、政策与法令的学习,知识与技能。企业培训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培训的方法与手段等都是围绕岗位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员工的价值观教育,再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都要通过员工实现,重视培养员工正确的工作观和工作态度,企业培训才能达到双赢的思想,从而形成只有技能方面的教而缺乏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育。没有形成:培(养)中有训(练),训(练)中有培(养)的有机结合。

3.脱离岗位的岗位技能培训方式。由于培训组织者缺乏有关培训的专业知识,认为培训就是学校教育,方式大多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的讲授法,单纯的理论灌输方法,所以常常是为了培训,安排专门的教室或者是每次培训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布置场地,集中学习,岗位技能培训却没有岗位实践的锻炼,岗位技能培训的方式最终脱离开岗位进行单纯理论教授。再加上没有正确的理念的引导,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技能培训脱离了实际,只能听一些空洞的理论,没有真正的岗位感知与技能提高,所以,培训成了员工非主动性并且有些强制性的公共活动。对于新员工培训常常经过“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单独操作,以后的培训基本就是基本技能的集体灌输。

4.培训内容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员工个人发展脱节。从培训的内容看,一是内容不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而只是对技术人员一种通用的技术的学习,为企业培养不但岗位技术过硬,而且忠诚、有责任感、有创新意识、有团结协作精神等与企业共同发展意识的观念和态度;二是没有与员工个人发展计划有机地结合,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使员工无法意识到培训是与自己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无法真正达成培训的目的—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三是没有顾及通过培训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态度,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与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由于此,有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于是在掌握了一定技能后跳槽走人。

二、解决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决目前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培训内容上是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即培训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重视观念培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培训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上根据内容不同采取相应的形式。

(一)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

1.观念培训的内涵。观念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态度支配着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结果,我们要想使我们的培训达到预期的结果,就要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观念,使之形成良好的态度与习惯。所谓观念培训是指把工作中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等转化为工作中的具体行为,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告诉员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工作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则,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正确的工作态度。如在价值观方面,培养员工什么是最可贵的、比较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抛弃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等认识与评价的尺度,把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价值观,渗透在一个人的个性中间,使其对员工的情感、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等起支配作用。在道德观方面,以正确与错误、真诚与虚伪、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平与偏私、工作中的“应该”和“不应该”等内容,引导员工衡量和评价自己的思想、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社会影响逐渐使员工形成一定信念和习惯。在职业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信念和职业态度,是个人的职业判断、择业标准、对具体职业的评价以及在职业活动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与价值倾向。在职业道德方面,表现为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综合各种观念在工作中对企业与个人发展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思想,就是企业培训中观念培训的核心内容,它表现在:爱岗敬业、忠诚与诚信、责任、创新、团队协作、公正、宽容与感恩、自信、乐观与进取、服从等。海尔培训工作的原则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但在此前提下首先是价值观的培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这是每个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首先明确的内容,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内容。松下公司强调:真正的培训是对一个人的人格培训,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真正的教育应该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为重点,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为第一,至于知识、技术之类,可以说是附属的教育。而这里的人格就是指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心态和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美德与其透射出来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观念培训的重要内容。强调能力开始于态度,注重人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注重人的工作意愿和工作动力的激发,正是观念培训的精髓所在。

2.岗位技能培训的层次划分与内容设置。在岗位技能培训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与层次设置不同的内容。

(1)管理人员的培训。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与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是企业决策层的培训,企业的发展能力更多地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如果高层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和思路,推动各部门工作顺利展开,并学会用什么方法统一员工的价值观,缔造设计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中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联系上下,团结左右。所以,中基层管理者的培训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及其专业技能的培训;二是执行力的培训;通过培训还要学会如何让员工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团结协作。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分为高层专业人员培训和基层操作员工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掌握企业的专业技术命脉。其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一是了解企业相关产品和新产品技术方面的知识;二是培养其专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三是促使其学习尖端技术。对于基层操作员工,培训重点主要在其岗位上的技能培训。使其精通自己的岗位专业技能,在自己岗位技术上学习与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业务骨干人员。基层员工在接受良好的培训后真正明白为什么做和怎么做。

(3)新员工人职培训。新员工人职培训也称职前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员工的集中培训,使其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公司制度、员工守则等。目的是使员工行为习惯的改变和养成,认同企业文化,并自觉地按企业文化行为方式办事,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第二个阶段是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与岗位职责,主要受周围工作环境方面的影响。

3.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一体化的作用与意义。观念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称为职业化综合素质培训,它所触及的学习层面,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个人行为方式—自我意识、思维方式、视觉与动机、深层价值观念,促使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员工更深层次地改变自己。通过观念培训,促使员工主动学习,更新知识,启发思想,打造员工的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享受工作与尊重带来的和谐氛围,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真正实现自我管理的企业管理境界,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这是观念培训在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体现。把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丰富了企业培训的内容,弥补了传统企业培训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其主要意义表现为:第一,在把企业培训过程中引人价值观教育,弥补了我们传统企业培训甚至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是企业培训对员工非技术能力培养的创新性突破。第二,企业培训的目标是使员工不仅掌握技能和技术,还具备正确、深厚的人类价值态度。包括自尊、自立,具备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能力,诚实正直、守时负责;而且能适应变化的形势,与企业共同面对困难和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与学习能力,员工由强制培训到自觉自愿学习的转换,有利于建立真正的学习型企业;第三,员工的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其内核的价值观,已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适合这种标准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员工。第四,观念指导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根本要素,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观念。作为各种观念核心的价值观尤其重要,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成败。所以观念培训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一体化培训的方式

培训方式是根据培训对象与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岗位技能培训离不开岗位实践与锻炼,其方式是干中学,干中训,在岗位学习中锻炼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岗位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把观念培训的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渗透进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活动,使观念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体验渗透式的培训内容与方式,使员工在掌握工作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强化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创新与开拓的思维模式,诚实可信的工作形象,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体验渗透式培训是在工作岗位实践过程中提升,在模拟J隋景中感悟,在感悟中认识与升华,体现了干中培,干中训,把培养与训练结合起来的培训方式。主要方式有在岗培训与岗位轮换、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工作模拟培训、拓展培训、游戏培训、模拟情景培训等,这些培训方式依据培训内容而定,使培训更加生动,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与喜欢。

篇5

在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上,必须坚持做到三项任务并驾齐驱:一是向上级学校输送高层人才;二是立足当地,培养科技人才;三是为城乡青年就业培训人才。这三项任务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尤其是靠“农”字特色品牌起家的吉林省双辽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不但没有丢掉为“三农”服务这个宗旨,而且继续扎稳、扎实、扎深这个“农”字本根。另外,从本地受益的实际价值上讲,培养一个本地技能型人才,拉动就业,使其直接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不比向上输送一名大学生差,甚至更有意义。全校师生统一认识后,我们认为必须要把学校办成一个有利于提高各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基地,为此与学校名称并列,正式挂上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牌子。确立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后,学校继续坚持“农”字特色不动摇,同时还把立足点放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上,放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上,既坚持了农职教学校的办学特色,又扩大了农职教学校的办学领域。

二、加强涉农专业实践教学园(区)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实训活动

多年来,学校针对全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村人才、科技的需求,在双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市关工委、教育局、科协、农业局等几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学校本着实训与教学、实训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建起了一个高标准、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业园(区)。园(区)下设四个区,即珍禽饲养区、油料杂粮作物区、大田作物区、温室蔬菜和果树苗木区。为提高大田作物区的科技示范水平,2011年,我们抓住省里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好时机,通过市关工委帮助做工作,为我们的10公顷大田作物区免费上了配套的滴灌设备,总金额为12万元左右。同时,2015年还通过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我们争取了2个国家级的试验项目,3个省级的示范项目。

为发挥种、养园(区)的载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我们编写了温室蔬菜、大棚食用菌、露地果树苗木栽培以及农业实用技术、农机具使用维修、珍禽饲养、畜禽防疫等数万字的校本教材。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农学的比重。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安排上,达到了3:1。

为强化实践教学,在职业中专部成立了23个实践小组,在初中部成立了16个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实验项目。学校还根据办学要求和自身特点,把农业科研项目作为攻关的主要项目。如学校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先后把花生栽培、大棚油桃的种植、生态鸡、多元杂交猪和肉鹅的饲养等技术,也都陆续开展了起来。

三、拓宽多类人才培养渠道,提升学校特有的职业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训功能

(一)校内教学

1. 适应市场,整合专业。一是巩固发展传统专业。如,在建校初期开设的仅有的种植、养殖、畜禽防疫等6个专业的基础上,现已发展成有生物技术应用、植物保护、农艺园艺、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农机使用维修保养等12个涉农专业。还增加了生物制药、食品深加工两个被确定为国家和省级示范专业。二是大力发展非涉农专业。如,近年来陆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财会电算化、机电一体化、学前教育、建筑施工、餐旅服务等6个非涉农专业。

2. 深化改革,引进多种办学模式。一是攀高结贵,广泛开展联合办学;二是校企联手,共建用人关系。近年来,我们已与吉林农大、北华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7所院校,建立了“3+2”联合办学模式,经常开展有关科技、重点项目的相互合作;与中国天然气管道公司、山东潍坊国际船舶有限公司、大连尼特制衣公司以及双辽电厂、福耀玻璃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用人才输送关系,根据企业需要,以办岗前短期强化班的形式,开展定向用工培训。

(二)校外培训

篇6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必须充分认识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1.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是具备技术与教育双重能力的创新型教师,要求所培养的教师不仅是教育专家,同时还是熟练的技术人员,能够有效利用技术,整合资源,改善教育过程,引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教师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必须主动适应。一方面,为应对知识爆炸,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学习,做终身学习的表率。另一方面,信息大发展带来教学内容的几何级增长,依靠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教师必须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动利用新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

3.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传统的教与学关系将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变成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学习,而教学过程将逐步被学习过程所取代,“以学生为主”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将成为主要方式。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越来越弱化,将会逐渐转变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4.教师只有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才能把握新技术与教学发展的内在关系,因课制宜,因人制宜,灵活多样,推动有效教学。

5.教师肩负着管理和评价的工作,有了信息化技术与手段,教学的管理和学生的评价将更加系统化、客观化。

二、帮助全提升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成立信息技术运用辅导组,由教务科选任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对全体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本校培训。以“专题学习、专家指导、自主学习、分组研讨”等模式,教研室集中交流等形式,形成学校领导带头学,教师全员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性学的良好氛围。

根据每名教师所掌握的技术能力情况各有不同以及年龄层次的差异可能导致其在认知上的掌握速度不同,可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如对有需要的教师开展短期培训课程,针对常见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现场答疑;对无法参加现场培训的教师可通过校园网络等途径获得教学视频资料,与施训人员进行网上互动;对不同年龄层次和掌握程度不同的教师实施分组教学以对症下药;在平时充分利用学校QQ群、校园网等平台进行学习交流、互动研讨等培训方式,让全校教职工切实掌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三、拓展培训渠道,提高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 让骨干教师主动参加自学进修

为骨干教师提供与跨地区、跨学校的同行们进行交流与研讨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从更广的视角和更大的范围分析在提升信息能力应用水平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同行之间的持续交流与合作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此外通过光盘、网络观摩优秀案例资源等方式,以及借鉴其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合理的利用网络平台提升骨干教师信息能力应用水平

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功能很多,在研究应用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积极应用网络的有效功能,充分利用网络的有效资源。如利用教师博客群,QQ群、微信群来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些技术操作和应用方式的问题,有时候对个别问题还形成多种解决方案,改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此外经常使用搜索引擎解决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方式中的很多问题,获得一些应用小窍门,还可以利用网上的视频教程学习一些常用的小软件等等。

四、以骨干带全体,做好学校内部培训,提升师资队伍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水平

1.借助校园网与学校QQ群等信息手段让从骨干教师将自己的掌握的信息应用技术中好的资源与技巧共享。

2.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水平与创新能力。

3.组织教师进行相互听课交流,及时将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培训老师,开展集体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4.定期组织短期培训班,让掌握新的信息应用技术的骨干教师为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五、强化日常工作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效率和有效性,最终提升教职工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水平。

1.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促进教师队伍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比赛就像作一项科研,在完成这个科研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解决这些困难,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会有质的提升,实践中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通过这些比赛可有效促进教师与教师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和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大大提高。

2.建立激励机制

篇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逐渐加大。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要从原有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升级到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层次的高端制造业,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现阶段,大量在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职业培训,无法满足企业日益提升的用人需求。因此,结合现阶段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现实情况,对维修电工培训项目开展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并针对高职院校在维修电工培训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维修电工;培训;职业鉴定;企业用人需求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new stag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pressure gradually increase. Future period of tim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of low value-added labor-intensive way to upgrade to the high added value and high leve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high-end technical personnel.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duction line for some special reason, not received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enterprise growing. Therefore,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appraisal work reality, the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training programs to carry out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signific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maintenance electricia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Maintenance electrician; Training;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Enterprise demand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压力剧增,原有的依靠低人工成本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无法在支撑经济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大力培养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新型高技能的劳动人才是保障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的的必由之路。而各类行业职业人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是当下实现这种需求的有效途径,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当然也包含其中。

维修电工是执行电气系统及器械设备元器件的安置、调试和养护、维修的普遍性技术工种,各类行业对于这个工种都是有需求的,具备覆盖范围广、技术要求高、智能化水准高、安全需求大等特征,也是先前国家劳动部门所确定的首批就业准入的一项工种。在维修电工职业培训过程中,应该严格遵照国家所规定的各项职业等级指标,并依据这些等级指标,安排合理有效的技能鉴定实施方式,且应该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围绕企业对于该工种需求的变化,调整各项培训内容和鉴定工作的方式,使得培训人员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使其顺利就业,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以下,就结合维修电工职业培训和鉴定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给出一些可行性见解和建议。

1 现阶段,天津市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在技能鉴定的考核方式上过于强调理论记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首先,鉴定考核的题目大都局限于教材,一些实际问题涉及的很少,对于一些没有接受过系统理论培训但拥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学员来说,这样的考察方式无法充分体现他们的能力;

其次,鉴定中的理论试题都是一些记忆性、固定的数据和定义,实际案例相对较少,使得学员的思维被固定在培训教材上,无法发挥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水平无法得到展现。

1.2 在培训中,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选择的不够全面

维修电工在电路图的读取、故障的分析和查找等技能方面上需要一些必备的理论作为基础,倘若缺乏这些基础的知识,会对日常的工作造成一些困扰。而在我们的技能培训教材中,尤其是中级和高级维修电工的教材中,所选入的基本理论常识太过简单,且讲解的并不是十分详细,例子不容易懂,像一些比较关键的应知应会的定律和公式未被选入教材,就算是选入了也是一带而过,并未详细介绍,这就造成一些从未系统接受过电工基础知识学习的学员在理解上会遇到困难,从而大大降低了培训教材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使得其成为仅仅是为了应付考核的工具,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无法发挥作用。

1.3 培训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国家、企业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矛盾

在电工职业培训教材中,很多内容还是延续多年之前的老旧内容,所举得例子仍然是一些老旧机床的电路图或是一些被淘汰的设备,如T-68镗床、S7-200PLC等,对于一些前沿技术,无法及时的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如工业机器人技术、新一代的可编程控制器等,这就造成培训内容,与时代的需求不符,无法满足国家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4 技能的考核方式上未能充分凸显高科技的先进性,及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缺乏创新

维修电工职业考核的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考核模式,优点是成熟、便于操作,缺点就是所采用的方式较为陈旧,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缺乏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实践生产中,更多的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和更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替代原有的旧的生产设备,这就对维修电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可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鉴定机构,尤其是高职学院,应该有侧重地对学员的高科技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依据所培训的模块,对于专项的高科技依据进行划分,并根据模块进行考核,尤其是对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进行着重的培训考核,从而保证这类高技能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1.5 技能的鉴定,应加入的展现个人能力的考察和展示

维修电工对于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其他的综合素质,缺一不可。因此,学员的个人能力业绩需要在鉴定考核中加以展现。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相应的课题,进而在考核中使参考人员的个人能力得到展现,并加以鉴定,计入学员的考核成绩中,从而完成对其职业能力的全面考核。

2 对于现阶段天津市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的探讨

针对以上在培训和鉴定的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不足,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了以下一些解决措施:

2.1 科学的制定培训鉴定方式,使得培训更专业有效,考核更科学合理

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改变原有的那种为了考试而教育的模式。对于我们职业技能培训来说,也应如此,改变那种单纯为了鉴定而开展培训的模式,增加实际应用在培训过程中的体现,使得培训和考核更加贴近于实践,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即培训的要求就是企业的要求,这样也会提升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好的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的目的。

为此,作为培训主体的我们,应该健全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方案,设立一套完善的基于实践过程中的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体系,按照各个技能等级要求的不同,分别制定各自的内容,同时要保证各个级别的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便于执行过程中的操作。

在初级、中级的培训考核过程中,应着重加入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着重建立学院基本的职业素养,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正确认知维修电工的岗位职责,能够基本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实践技能。根据不同的学员特点,围绕一些基础性的岗位的职责和技能加以训练,对于一些在职人员,可以结合一些岗前培训,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根据学员的总体表现加以考核。

对于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来说,则应着重对学院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进行培训,并对其进行一些在实践中有需求的知识进行培训(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企业、行业调研获得),技能培训则是根据岗位需求决定,这里的岗位应该是一些高技术要求的岗位(技能标准均有要求),考核则是根据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组成。理论考核,应更多的体现实际应用,如在技师、高级技师的理论考核中,可以加入一些生产线调试升级、程序设计、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应用等。技能考核除应检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应加入实践经历和工作成果,对于学员在用人单位的表现加以考核,从而实现对其更客观更全面的考核。

2.2 科学编制与国家、企业的需求联系更紧密的教材内容,加强实践环节,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下的时代,是科级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企业生产模式正在快速的升级,一大批高新设备应用于日常生产之中,这就对维修电工提出了新的要求。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和鉴定所是以职业培训教材为依据开展的,且职业培训教材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可起到指导说明的作用,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对职业培训教材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还要紧跟行业发展的速度,做到及时的更新和增减。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材的作用完全的发挥出来。对于培训教材的编制,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改进的措施:

第一,要将实际操作作为教材编制的核心,以实际操作为中心一切知识点围绕它展开。技能培训和考核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技能型的工人,因此要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

第二,教材内容的编制应多参考企业的需求或征集更多一线员工的意见,并针对这些建议,及时对教材进行调整。同时,也应关注企业发展的动向,对于未来的技术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并将相应的内容加入到教材中,以跟上技术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要。

第三,在具体的技能点上,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的内容,使得教材可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还应注意不同等级技能点的区分,使所分配的技能点符合所对应等级技能的要求。

2.3 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考核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技能考试是对培训效果的检验,因此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是保障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许多新技术被应用于实践生产中,更多的生产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改造或者替代原有老旧的生产设备,这就需要维修电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用户有需求,培训机构就应做出适当的改变。

在技能考核中,应该增加新的设备,考察学员对其维修使用的能力。若不具备硬件条件的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根据不同的等级,加入新的考核内容。在维修电工的职业标准中,对于设备的升级改造也是有具体要求的,所以在考核的内容中,也应加入升级设备的相关内容,初级到高级可以更多的强调实际操作,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等级则应在此基础上加入升级方案的设计等更高要求的内容。

个人能力的考察应着重考察学员日常的工作表现,并在考核现场安排如项目设计、团队合作的可以表现出学员能力的考核方式,并配合学员日常的工作业绩,综合加以评定,实现对学员个人能力的全面考核。这里的业绩应该更多是一些实际案例,不需过多强调如等学术性的业绩。

3 结语

在对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要做到与时俱进,联系实际,就需要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技能培训、鉴定的方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加以改进,从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符合企业需求,满足学员需要的培训鉴定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维修电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琴,段莉,陈洪.基于操作步骤明细化《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开发与实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4).

[2]施剑凡.高职院校中高级维修电工考核实训教学的探索和改革[J].科技信息,2011(17).

篇8

1、辖区残疾人基本情况

目前我处辖区共有残疾人476人,其中听力残疾87人,智力残疾25人,多重残疾2人,视力残疾61人,肢体残疾246人,精神残疾43人。

2、强化责任,认真开展摸底工作

残疾人各项数据影响着上级残联制定扶残助残的政策,为切实掌握残疾人各类需求情况,我街道残联强化责任,认真开展各项摸底调查工作,为上级残联提供了详细准备数据。主要做法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宣传站、宣传栏、电话通知等有效措施广泛宣传;二是走进残疾人家庭登记情况,讲政策,发放宣传单,为每位残疾人制定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3、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10户,为他们送去春节慰问及慰问金200元和慰问品。

4、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一是发放辅助器具发放20件(其中,轮椅15辆,四角手杖2根,听书机1台,电子语音报时盲表1个,盲杖1根);二是康复救助贫困残疾儿童5名,5名儿童均在市残联康复中心及天使特教中心得到了免费康复训练。三是为4名精神患者申请并落实享受了精神病人服药及住院费用报销。

5、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阳光家园救助15人(350元/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户,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5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费用补贴124人,其中一级49人,二级75人。

6、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水平。共安排33名残疾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

7、加强工作,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2014年以来,我街道残联接待残疾人上访0例。

8、残疾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一是在残疾人节日期间,开展了宣传、法律知识咨询、康复训练等活动;二是为残疾人开展志愿助残服务。

二、2015年工作计划

1、树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区残联有关指示精神和部署,努力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

2、完善残疾人个性化服务平台,切实开展好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的服务工作。

篇9

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超前谋划,提出了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结合今年全市农机培训的重点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农机培训部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边学习、边调研、边实践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查找在拓展培训思想、促进科学发展,改善培训环境、扩大培训就业,改进工作作风、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了一些有见解、有内容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

学校始终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放在首位,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感,提高全市教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把学习实践活动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确保了全市各项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各类教学、培训工作

结合教学、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创新意识,结合现代新*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让农民能够尽可能多掌握几门专业技能持证上岗,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结合*市农机成人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使用维护、实用新技术、职业技能鉴定及其他培训业务工作。

1、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认真落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文件通知精神,改变以往重点把劳动力单向输出到省外的培养目标,把本地产业转移园作为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在产业转移园建立就业安置基地,积极组织“订单式”培训,依托产业转移园大力推动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农机校负责宣传、组织,用人单位负责面试把关,寻甸县农机校与昆钢签订45人的“订单式”培训;东川区农机校根据市场需求,组织举办56人的挖掘机、装载机驾驶操作培训鉴定。县乡农机校发挥自身职业技能培训优势,组织举办了农机操作手、农机修理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修理工、电焊工、氧焊工、水电工、电工、挖掘机操作工、装载机操作工、缝纫工、计算机操作、收银员等工种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培训各类人员2235人。其中:2235人均申请参加劳动技能鉴定,取得《劳动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均实现劳动力转移或增加了劳动报酬。

2、农机技术培训。坚持农机技术培训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拓展培训领域,广泛开展送教下乡、科技入户、服务上门,进村入户宣传党和政府优农惠农政策,结合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和农机户实际需要,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困难,深入乡(镇)、村委会组织各类农机驾驶操作、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培训各类拖拉机驾驶员3500人,其中:对享受国家购机补贴的农机户专门进行驾驶操作、维护保养、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把好安全生产“源头关”,从而预防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增强创新意识,拓展培训领域,提升服务功能,为农机培训科学发展夯实服务基础。强化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服务意识、严把培训安全“源头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的指导思想。组织教师、教练员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练员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各类汽车驾驶员7256人、摩托车驾驶员461人,从而为农机培训科学发展奠定了服务基础。

4、强化农机培训安全管理,狠抓农机培训安全“源头关”。深入县(市)区、乡(镇)农机校、汽车培训学校、乡(镇)办学点开展调查研究,摸索农机成人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开展培训安全检查、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帮助农机校开展培训工作。按照市农业局分管领导的统一安排,2009年6月2日—3日,分别对富民、禄劝、宜良、石林、东川、寻甸等农机校的农机培训、汽车培训进行了《农机成人教育、技术培训目标管理》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检查。共同分析当前农机培训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三、招商引资

当前全国各地都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都在抓招商,要想在工作中制胜,我们将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开拓创新,结合本地实际,寻找招商规律,坚持抓早、抓快、抓实。学校把营造环境氛围作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创新思路,推动学校招商引资工作更加深入发展。按照市农业局既定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突破思维定势,创新观念,拓展思路。半年来,我们在注重自身形象、素质提高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花大力气夯实招商基础工作,在年初与市农业局分管领导签订了1000万元的招商引资责任状,学校领导带头上阵,广辟门路,创新招商手段,在全校上下掀起了大招商、大引资的热潮。先后派出三人到成都、重庆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预计下半年可完成1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

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制度规范言行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明确单位领导及各部门廉洁自律责任目标,构建警示训诫防线,落实警示、诫勉、训诫三项制度,领导班子及成员做出了廉洁承诺。认真治理不正当行为,结合单位实际,采取严厉措施,严防索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推行校务、财务公开,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经政策,每半年对财务执行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向全体职工通报,接受党员干部职工的监督。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各项工作能严格按章办事,用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用制度塑造良好形象,用制度保证优质服务,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从而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水平。

五、强化软环境建设

市农机校高度重视学校软环境建设,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强势推进软环境建设的各项有效举措,学校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软环境建设工作机制。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动员、自查自纠、对照整改,使自己亲身感受到了“人人都是软环境”,“软环境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质所在,思想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软环境就在身边,在每个农机人的一举一动之中,思想认识的转变,带来了软环境建设的自觉行动,形成了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发展的强烈共识和责任意识,软环境已经在自己心中稳步扎根。通过集中整治,学校的工作和服务定位有了更高的起点,服务意识更浓,服务质量更高。在继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市级“门内达标单位”荣誉称号,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六、加强管理,做好农机大院后勤管理服务工作

学校积极支持、配合西山区永昌办事处、永兴社区和永昌派出所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治安、联防、消防、综合治理等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继续聘请三名专业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建立了门卫值班制度、车辆停放制度、自行车保管制度、卫生票制度、外访人员登记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大院安全、卫生、车辆、绿化等工作,全年农机大院无安全事故发生。学校教职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多年来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社会治安良好,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为农机大院创造一个安全、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七、认真落实老干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制

按照与市农业局党委签订的《老干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制》的要求,遵照“教育、管理、服务、稳定”这根主线,突出服务重点,全心全意地为退休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切实关心、爱护、服务好退休老同志。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关心老干部的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学校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老同志们的实际,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主要围绕落实“两个待遇”即: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上开展工作。

1、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单位的发展情况,发挥老干部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遇重大决策和制定重大措施时,都向他们征询意见,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办公会议,组织老干部座谈、交流,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把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应用到单位实际工作中。

2、认真落实老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老干部的退休金和生活补贴,关心单位职工遗属和困难退休职工的生活,按时发放生活补助;坚持对退休职工的重大节日、生病住院慰问制度,把他们真正当作单位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对待,关心老干部的健康和精神生活,今年继续为他们每人都订阅了《中国老年》杂志和《云南老年报》,主动探望受伤住院的职工遗孀,及时送去爱心和温暖,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退休职工办理了市总工会组织的医疗互助保险,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各种困难,受到退休职工的一致好评,多年来无退休职工上访事件。

八、存在的不足

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强化。虽然各农机校、驾驶培训站对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制度、措施也比较齐全有效,市农机校经常组织安全检查,但因驾驶培训属高风险行业,农机培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仍存在不少安全事故隐患,需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把农机培训安全事故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杜绝农机培训安全事故隐的发生。

2、在新形势下急需强化培训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特别是落实,许多培训安全事故隐患不是没有制度、措施、规章等防范措施,而是执行不严,落实不到位,安全、制度、措施往往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在实际工作上。

篇10

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日渐融人全球化的进程,各类进出口企业数量激增.社会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激增。因此,培养一批既有一定的外语语言基础.又懂外贸专业知识,并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日前高职高专外语专业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外语语言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高职高专外贸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培养以外语语言为基础,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既不宜效仿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重任的本科院校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模式,也不宜采用一般的偏重语言基础的外语语言教学模式,而应以就业为导向,采用能满足社会用人需求、适合高职学生特点、侧重职业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但是,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外贸萸语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还是侧重语青基础的传授,而忽视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许多专业教师自身对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都不甚明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照本宣科,难以调动英语语言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以我院外贸英语专业《外贸制单》课程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目前高职岛专外贸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钩英语基础不扎实,缺乏职业技能,这一客观现实在部分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生中表现极为明显。笔者曾于20o3至2005年间推荐多名外语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外企从事相关文秘、商务等工作,但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不是英语语言不能满足正常交流的需求,就是缺乏职业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最终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无非如下几条:学生入学英语基础差、大学英语教学不到位、职业技能培养缺乏等

国际贸易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它要求从业者不仅具备基本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拥有丰富的外贸背景知识和熟练的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萸语语言融人到外贸岗位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融合.是高职高专外贸英语专业教师们应为之努力的方向。

(二)教学模式陈旧目前,高职院校的外贸英语教学还大多套用“老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式的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明确,英语与外贸专业的咒系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与外贸岗位群的职业技能需求脱节: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互动效果差。

(三)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教师不懂专业,缺乏实践经验。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纯语言的教学力量均较雄厚。外语教师大多是具有外语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留学归国者。大多数教师是大学毕业出校门,转身进来当老师;当上老师后,很少有教师能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造成专业教师不懂专业。能以外语为工具从事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异常匮乏的现状。许多专业教师的知识仅来源于书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实践的应用与检验。二是专业教师匮乏。受公办院校人事体制、福利待遇及其它因素的制约.外贸英语专业所需要的々家、能人进不了或留不住;进来的人叉难以发挥其专业所长,结果是能人不能.专家不专。

二、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培训

如何根据外贸岗位群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既能用英语进行一般交流,又能熟练掌握外贸操作程序的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培训。我们确立了以英语应用为基础,以满足外贸岗位群的职业技能需求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教学与外贸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机制根据外贸岗位群的职业技能特点,我们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刨了一种课堂、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新的专业建设模式,将语言学习与实践技能挂钩,将实践技能与就业岗位挂钩。

在英语语言基础教学阶段.我们有针对性地更换了以前实用性不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教材,采用了更贴近外贸岗位要求的专业教材.让学生从基础学习阶段就开始逐步熟悉外贸工作的各种语言环境。

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进出口业务的流程,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训模块。通过老师的课堂讲授,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相关实训模块的模拟训练。以及在校外实训基地——特定外贸公司零距离的实际业务活动参与,让学生将所学的外语语言知识及外贸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业务环境中。这种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英语教学与外贸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全新机制.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建立外贸实训中心。目前,该中心拥有教学用房20o余平方米,教学电脑2O余台。现代办公设施齐全.可采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在该中心不仅可以完成一般的外贸制单模拟训练,还可在实训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互联网及中国电子口岸等外贸管理平台.同步参与特定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实训中心还利用自身师资条件,与相关职能部门挂钩,面向社会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与培训.开创了一种“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校外建立了湖北中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多个实习基地。针对学生在实习基地跟单完成的具体的进出口业务活动。要求他们设计出最佳的单证应用模式。这种实训、实习模式既避免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叉实现了职业技能培养与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距离接触,教学模式新颖。教学效果突出。

(三)教学手段多样。强化技能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单证案例评析、同步制单、外贸项目设计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职业技能。通过在外贸实训中心的微机模拟训练、同步制作相关单证。和在校外实习基地从事真正的外贸制单操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应用外贸单证的能力,满足了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求。

(四)建立健全科学的技能培训评估体系在这种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估不再以学生的期末(或期中)书面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而渗透到了不同教学场所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课程成绩不仅包括书面的理论考核。还包括实训、实习成绩。

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有能力参加国家“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报关员”、“报检员”的职业资格考试。拿到就业的“敲门砖”。这种教学与考证、课程与就业的有效结合,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是对全新教学模式f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

(五)建立一支与技能培训体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该课程全部教师均为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毕业,不少教师有多年外贸行业工作经历,并有外销员证、报关员证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国际商务帅、岛级国际商务师等职称。大多数主讲教师能够用双语教学.将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直接融人课堂教学.通过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交互进行,让学生对外贸的认识由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一种具体的职业技能。

针对我院外贸英语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我们应该改变思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加强师资力量:

1.从外贸企业引进或聘用长期从事外经贸工作、有外贸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通过岗位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方式留住一批专家、能人;

2.让从事该专业教学的青年教师参与外贸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建设活动,统一编写教案,探讨教学方法及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