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02:40: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篇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影视教学现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电影作为大学英语课的补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这门课程对于加强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很多学校思想上不够重视而导致教学课时不足,技术上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材,以及英语电影课备课量太大导致教师不愿学习新的教学手段,也造成很多先进教学措施无法开展等诸多因素,所以,英语电影欣赏课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它应有的效果。然而影视文学在外语教学中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影视片是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媒介。看电影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英语民族人们的思维主式、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在影视片中,大到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小到风俗习惯都有所反映,看电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语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
2.影视片由于其交际场景和语言材料的真实性,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故事情节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同时,它为学生提供大量清晰、标准的发音和生活化的自然语言,其范围广泛,展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的言语,声形并茂,不仅能使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培养语感,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提高记忆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激起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3.有助体现个性化学习。由于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难易、快慢程度因人而异,在影视片的环境下,可根据各自的目的、爱好、需求来选择,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影视以其直观的表现手法、丰富的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沉浸在情节的跌宕起伏中,学生的听力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得到提高。
二、影视片促进英语教学的几种方法
1.放映前
(1)影视材料的选择。在利用电影进行视听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材的问题。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历史纪实片、音乐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卡通片等。该放什么电影,这是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教师要多看各类题材、类型的英语影视剧,多收集浏览相关影评、资料、信息;要多思考、设问如何根据影片内容和学生的听力水准去讲解,多角度切入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影视片,既带有知识吸纳性质宽泛的面,又有娱乐和实践意义的点。即教师要把握影视片教学范围、顺序、深度、学生水平,达到预设效果。笔者认为电影虽然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但用于电影课的影片不能只提供娱乐,而应当是达到不同教学目的的重要资料。同时,教师还须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宜太易或太难,但应有一定的难度,以保持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在考虑题材和语言的适合性等因素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内容是否健康有意义,是否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电影选材应因教学目的、因人制宜。宜高雅与通俗搭配、古典与现代搭配,宜广泛取材,尽量提供现实生活中可能有的各种交际场景,体现语言学习的全面性。
(2)教师的作用。教师先要介绍一些与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然后要讲解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2.放映中
要充分发挥电影英语视听的教学优势,教师就必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视听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先通篇放映,旨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作整体了解,然后分段放映,它类似于传统的精读或精听,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细节问题。
(2)无画面放映。控制播放机,使学生只能听到对白而无画面可视,目的是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使学生专心注意发音、语调和语气,以培养对语音的敏感和根据音调、语气判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的能力。
(3)音与像分离。对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具有一定量的述事性动作的影视片段,可关闭一组学生的耳机声道,使其只看画面,再关闭另一组学生的视屏,使其只能听对白。片断播放完毕,以两人一组,交流所知信息。这种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判断力、理解力、口头表达能力及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
(4)定位放映。放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个关键的环节一个动作未完成的地方按下放像机暂停键,播放中锁定人物、场面,起幻灯片的作用,以便教师给予介绍、讲解、提问,也可要求学生猜测人物的个人信息、事件原因、下一步剧情的发展、结果,谈一谈对该画面的感受等。
3.放映后
(1)从教学实践来看,安排相应的测试可以促使学生重视这门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可以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语言知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来进行测试。
(2)适度进行课外指导、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组织指导得好,能起到巩固和深化课堂视听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视听设备,配备适合学生听力水平的各种题材英语音像资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借听;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水平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的视听材料,自觉运用课堂所学听力技巧及方法进行视听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指导、鼓励及必要的检查,否则很可能造成有的学生放任自流。
三、结语
本文从教学现状、作用、选片标准及操作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电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话题。英语电影内容丰富、文化特色突出、语料真实,最贴近学生生活,是令他们感兴趣的教学题材。只要我们认真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影视作品进行详细的准备和加工,设计好欣赏的目的和过程,组织有意义的教学讨论,不仅会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其跨文化意识,降低语言学习焦虑。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引导,否则,电影课只能是满足学生的兴趣,而不能达到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合理地使用英文电影,才能使学习者既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又加深了文化艺术的修养。
参考文献:
[1]Web,M.(ed.)Hollywood:Legend and Reality[M].London:Longman,1975.1.
[2]杨连瑞.英语情景教学法初探[J].外语界,1992,45,(1):36.
[3]祝秉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像资料利用[J].外语电化教学,1998,67,(1):20.
[4]桑新民.教育,你离信息时代还有多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2,(6).
[5]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对篮球场一定很熟悉吧!(出示篮球场挂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长28米、宽15米。
生2:篮球场的四周都划有黑线,是个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
师:知道了长和宽的长度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沿篮球场一圈,走了多少米?
生2: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板书: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评析:我们需要创设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活动场景作为情景导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设计了这一环节就是要学生联系现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片断二:
师:求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
(学生分组探讨算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各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并说一说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方法1:28+15+28+15=86(米)长十宽十长十宽=周长
方法2:28+28+15+15=82(米)长十长十宽十宽=周长
方法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两个长十两个宽=周长
方法4:28+15=43(米) 43×2=86(米) 长十宽=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 长加宽的和×2=周长
师:同学们的汇报不止是这上面四种方法,有的同学用28+15+15+28=86(米),还有点同学用28+28=56(米) 15×2=30(米) 56+30=86(米),现在我们再来分组讨论一下,你喜欢哪一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评析: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中,教师没有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现成的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的。这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新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学生算法的优化,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片断三: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一条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师:你们会计算么?会计算就算出来,不会计算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指名汇报算法)
生1:我是用25+25+25+25=100(厘米)计算的。
生2:我的方法是25×4=100(厘米)
师:这两种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比较一下,你喜欢那一种?同桌互相说一说。
评析: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在“试一试”中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并通过同桌交流发现规律,掌握计算方法,由于前面学习了长方形的计算,因此学生通过试做,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很容易的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了一题多解的乐趣。
一、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母语教学“地盘缩小”
在学制仅三年的高职教学中,无论什么专业,英语必修课都开一年半到两年,而大学语文却一堂不开。因为,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教育的职业应用性,迄今为止,横在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必过的关隘似是英语过级问题,而不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过级问题。这就必然导致高职教学中,出现了英语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的偏重,而母语——汉语教学内容“地盘缩小”的“一头沉”现象,以致造成了诸多英语过了A级的高职生在择业面试中不能清楚、准确地介绍自我,甚至一封自荐书中也错字连篇,病句百出。由大学生滥用词语引发的民众对汉语水平滑坡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难怪有学者说:“再如此下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将逐渐失落。”
二、英语教学比例偏大,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面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结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能够适应工作转移或岗位转换的高级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变化,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这一目标必然决定了实践性这一高职教育的突出特性及应用性这一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必然决定了高职教学中基础理论教学应以“适度”为准则,以保证专业理论教学的“够用”,英语教学也应如此。但是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课超过了“适度”标准,而专业理论课却达不到“够用”标准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英语教学盲目偏重,占用了大量的学时,使得学生真正应大量掌握的具有实践、实际、实用意义的专业理论课学时被挤,难以达到“够用”要求,使得人才培养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况且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这一缩短学制的大政策和专业实训权重的硬指标,更向今后高职教育教学提出了如何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一严峻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敢字当头,改革为先,根据高职教育应用性的特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就专业特点和英语与职业链接的必然程度适度安排英语课学时和决定是否定性为必修课,要尽可能地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要尽可能地在适度的基础理论教学的前提下,保证专业理论的“够用”和实践教学的“足够”,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保证高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是职业资格认证向外语“看齐”的必然结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8-075-01
大作文写作训练与片段作文写作训练密不可分。片段作文训练是夯实大作文的基础,要写好大作文,必须要先写好片段作文。片段作文训练是一种“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活动,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单项写作表达能力,是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小步前进。片段作文有训练的具体方法、计划和要求,形式上有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让学生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有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进行续写;有让学生学过的某篇古文或古诗词,把其中某个局部扩展成一个段落;还有引导学生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或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展开想象的具体描写;或就某个事物以说明形式写一段话,介绍其特点;或要求展开想象,合理补充一些情节,用现代汉语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等等。片段作文训练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措施,分步推进,逐步提高。七年级以写人写事为主,八年级以状物说明为主,九年级以叙述议论为主,同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训练。
在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时,原先我采用的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讲评。教学中我发现,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写作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写不出话,只有硬着头皮写,结果作文内容空洞,思维迟缓僵化,更不用说语言优美富有文采了。时间一久,学生就会“谈文色变”,把片段作文训练看着一件苦差事。此时我明白了,要提高片段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放活教学方式,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有的班班通设备,优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作文内驱力,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由被动写转为主动写,变“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利用班班通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就是利用美术直观形象,和电脑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优势,根据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在屏幕上展示一幅幅鲜活的、精美绝伦的画面。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一时间不禁心旷神怡,惊慕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一有兴趣,发言就会热烈,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学就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如写《我看到了大海》这片段作文,本人利用班班通,在屏幕上展示了几幅大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近景、远景、天空、海面等角度来细致观察大海景色,从形、色、声、光、动、静等多方面来下笔描写,发动大家讨论,这几幅图,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怎样来描写,具体使用些什么词,要用什么修辞手法。由于一幅幅画面就在眼前,学生都能七嘴八舌,讨论热烈,尽量想出词汇,用上修辞手法来描写。很快,一个个“分镜头”就集体形成了。
如写海面,原来很多同学用“波涛汹涌”、“一碧万顷”来形容就没什么词了,可现在却描绘得很具体形象。有的说:“大海像一望无垠的青翠的草原”,“水面翻起了一朵朵银白的浪花”,“带着腥味的海风吹拂我们的脸”,“海上飘着薄雾,像给大海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纱衣”;有的观察到了动景:“海浪轻轻地拍打着岩石,像母亲的手抚摸着自己怀里的孩子”;有的听出了声音:“海水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轻柔的刷刷声”,“海面上,海鸥一面振着翅膀飞翔,一面高声的歌唱”;有的能从触觉方面说:“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走,脚底下痒痒的,却又觉得舒服得很”等等,这些学过的词汇到这里都派上了用场。通过观察图片和发言后,教师就总结,写景状物,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要调动一切手段来描写,观察点可以交换,一方面(如外形)没词了,再从其它方面(如色、声)去写,这样,文章就会丰满多采,就会生动多了。
再如,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本人就显示出“田地里悠然吃草的老牛”、“旷野中扬蹄飞奔的骏马”、“花丛中辛勤劳作的蜜蜂”、“土墙边团结协作的蚂蚁”等画面;写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时,就显示出“带刺的仙人掌”、“微风中的柳树”、“操场边的小榕树”、“走廊旁的三角梅”等画面;介绍某处景点,就显示出“美丽的池塘”、“公园里的一角”、“我们的操场”等画面;介绍某个建筑物,就显示出“家乡的桥”、“我们的教学楼”、“我们的饭堂”等画面;要求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的意境,就显示出“身穿古装的陶渊明扛锄采菊,悠然见南山”等画面。这些都是来自学生生活里的最熟悉的的东西,在经过屏幕的“直观”的美的再现,学生写作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上来,在加上同学的讨论、教师的点拨,写起来就自然成理成章了。
利用班班通进行“直观”片段作文训练的结果,很多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顺利地完成习作,特别是平时写作基础较差或“谈文色变”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反映这样写片段作文比较具体实在,不会摸不着头脑。学生学到的写作知识能直接运用,既锻炼了观察、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美的熏陶。这是平时坐在课堂里“空讲”所不能达到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若显示的是动态的画面,那教学情境更妙不可言。
[ 参 考 文 献 ]
[1] 夏梦.圆你一个放胆梦[J].新作文(初中版),2011年Z2期.
一、不同学习者语音偏误类型分析
(一)辅音偏误
辅音从音理上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因而,我们从这两部分来讨论外国学生汉语语音的偏误。
在发音部位方面,外国学生容易出现舌尖后音、舌面音和唇齿音的偏差,其他的双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根音的部位偏误较少见。舌面音,即j、q、x这组辅音发音偏差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舌尖前音z、c、s鄂化后接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如把“线”发成“siàn”。另一类偏误则是把舌面音发成舌间后音zh、ch、sh。唇齿音f,是日韩学生的发音难点。日本学生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往往把唇齿音f发成双唇擦音[ф](俗称“吹火音”)。
在发音方法方面,由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母语发音中都没有“送气/不送气”区别,导致 “送气/不送气” 成为最大的发音难点。其次是“清/浊”的区别,由于某些语言中不存在声调,在控制音调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需要依靠嗓音的连续性来控制音调,这也造成了语音的过度“浊化”。另外则是擦音和边音的区别。日韩学生容易出现[l](边音)、[j](半元音)的偏误,西方学生容易出现圆唇化倾向。普通话中的r,也容易给外国学生带来困惑。
(二)元音偏误
在外国学习者的元音偏误主要出现在“紧/松”、“圆唇/展唇”两方面。汉语普通话存在呈现出元音偏紧的倾向,而韩语和日语的元音系统明显比汉语普通话要松的多。如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次高元音i、u、ü常见偏松的倾向。“圆唇/展唇”的偏误,不仅在于“圆/展”的程度,还在于舌位跟唇形的综合效应。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i的偏误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受汉语拼音的声母暗示,发成了i[i];另一种则是偏松,向央元音位置靠近。普通话的儿化音(舌尖央中卷舌元音e),则要使学习者明确发音时有卷舌的动程,并不是恒定的。
(三)声调偏误
声调是汉语音系的一大特点,也是外国学习者的另一大难点。外国学生发音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比比皆是。大致来说外国学生的声调偏误主要表现:在调域狭窄,声调的上域偏低;声带紧张度提高而造成的声门下压升高和音量增大。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外国学生虽然对单字调的发音具有一定的控制力,但是对进入语流中连续变调的控制能力不强。
(四)停顿和轻重音偏误
外国学习者,特别是西方人,对汉字的学习难度较大,在阅读时往往会出现停顿的错误。停顿位置的偏误主要出现在词内部。以“今天真的很冷”为例,如果学生在学习“天真”这个词不久,往往会将目光锁定在“天真”上,造成停顿不得法。
汉语是有节奏的语言。外国学生未能处理好声调的衔接和音节的界限,这使得轻重节奏的偏误五花八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能力,熟练地掌握声调衔接,才能建立汉语的心理节奏感。
二、外国人汉语语言偏误的普遍性
先生主编的《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类型篇”中专门分析研究了这个问题。朱先生等对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测试,通过对他们的样本进行偏误分析,得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一)普通话音系中的舌尖后音和舌面音、送气音,复韵母和鼻韵母及阳平和上声都是各国学习者的难点。
(二)唇齿音f对日韩等亚洲国家的学生有困难,而欧美国家因为母语中有这个音,所以犯错误的几率较小。
(三)偏误发生的侧重点不同,以边音为例,日韩学生发音时易跟闪音相混,新加坡学生则是与鼻音相混。
(四)针对同一偏误的难易程度有差异。如圆唇度不够的偏误,对韩国学生可定为二级难点,欧美学生则为三级难点。
三、语音教学原则
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语音过程中的偏误各有不同,因而对外汉语教师应尽可能的提出符合一套全面、有效地培养学习者汉语语音的教学策略
首先,由于语音能力具有输入和输出的双重性,在语音培养目标应培养二者的综合能力,即完整的语音能力。根据语音获得规律,使学习者在心理上切实建立准确的语言表象,反复训练,并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固化语音表象。语音输入是作为言语技能的听力的一个必要因素。如果语音输入滞后或不足,势必会直接影响语音输出—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去聆听各类说话者并观察说话者的言语行为(面部表情、手势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加大语言输入量。语言输入是前提,最终还须学习者逐步学会语言输出。坚持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实现语言输出,才能获得真正自觉的语言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相结合。单纯的音素教学可以使学生读准单个字的读音,但是它不能覆盖全部音系内容,它所培养的语音能力也是相对片面的。音素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为音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和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而在语言交际过程势必会发生语流音变这一现象,因而语流教学也是不可忽视的。语流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语序的组合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的漫长过程。语流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能使学习者始终对学习内容保持警觉性,要求教学双方都有自觉认识,始终贯彻实行语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音素教学在教学之初要提高教学效率,不但要保留还要继续加强。语流教学应与词汇、语法、和交际方面的内容协调,形成一个有序和综合性的教学程序。
再次,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模仿和辨别、练习等过程,应坚持技能训练为主、知识讲解为辅的原则。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避免机械枯燥的训练方式,要尽可能地使训练方法多样化,进行不同方法的交替练习,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厌烦情绪。知识讲解作为技能训练的必要补充,会使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总体来讲,技能训练在语音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真正的知识讲解占的比例相当小,在教学中要注重“精讲多练”。
最后,语言不是孤立的,不能交际的语言是无用的语言。与其他要素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是不可忽视的。语言能力要与其他语言要素、言语能力、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还应注意到,每个学生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实际教学时还应做到因材施教。要注意到不同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国别等差异,制定适合学习者的教学计划。
四、语音教学方法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语音教学方法的缺乏必定会导致语音教学无从下手。语音教学与语法教学等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下面列举了几种独具特色的语音教学方法:
(一)示范模仿法
在语音训练上,这个练习是首选的训练方法,要求进行反复的训练。在示范模仿训练中,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要及时明确的反馈,以便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夸张听辨法
以一种夸张的发音强调、突出某些音段特征,使学习者在内心留下鲜明的语言形象。为了方便辨别,可以通过夸大或缩小相似处来实现。
(三)延音拖带法
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前后鼻音的区别,我们可以用延长鼻韵尾并加上除阻过程,使其后衍生出的音节担任声母。例如,“亲”qīn—n—na,“清”qīng—ng—nga,na和nga是很容易分辨的。辅音r,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舌尖后音sh延长并加以浊化即形成舌尖后音r。
(四)细节强调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个音段的音段序列,在细节处理时与夸张拖带法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夸张法是均匀的延长发音,而细节法是在过程的节点上加以延长或扩大动作幅度。
(五)示例法
教师应准确熟练地掌握声韵母的舌位图,利用黑板、幻灯、挂图等方法来展示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还可以运用手势来表示。教师可用一只手表示上颚,另一只手表示舌头的发音动作,对大部分音段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在进行“送气/不送气”的语音教学时,可以将纸条放在嘴前发音,可以直观感觉出两者的区别。
(六)四声模仿及画调法
这是进行声调训练的最基础、最常用的练习方法。在四声模仿训练时应注意,四音节不宜衔接台紧密,以免造成变调。画调法是将声音与空间相结合,将无形的声音转化为可见的空间视图。画调法将抽象的声调在平面空间上显示高低,跟空间关系形成高低通感。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毛世桢.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7).
[3]. 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7).
一、纠重信息筛选轻涵泳品味之偏,让细读回归
“以考代教”、“以练代读”把通过个人与文本对话构建的一个崭新的个人世界的阅读过程简化为信息筛选过程。充满焦虑、博弈,一味推测、筛选的应试状态取代了阅读原有的安静愉悦,这不仅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试题的习惯性依赖,面对考试之外的文章不会读、不愿读。这正是当下语文教育的悲哀。
评点关注局部与细节,但局部的作用要靠通观全篇来衡量,章法之妙要通过局部的勾连来体现。在关注点从整体到部分循环往复的交替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文本的“神理”和意蕴层面。只有虚心涵泳,熟读深思,独立思考,反复参悟,才能欣然感悟,作出精妙评点,评点中“发现的快乐”又诱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古代评点中的“读书法”也用于阅读教学。如南宋吕祖谦提出: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用“四看”法来评点文本必然将对话引向深入。要把握“大概主张”,就必须理清主旨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把握“文势规模”就必须梳理文章脉络层次;“第三看”是鉴赏各部分勾连衔接技巧;第四看则关注炼字、句法等语言韵味层面。这样就把整体把握与细节品味结合起来,因读生疑,以疑促读,以读促悟,领会文章奥义。例如《兰亭集序》教学中,学生评点各段“大概”、“主张”,圈出“乐”、“痛”、“悲”三个关键词之后,心生疑问:“悲”“痛”是否重复?经过揣摩发现,“悲”是由个人推广到群体,由当下联想历史和未来,是穿越了时空的永恒的生命意识,是对“痛”的超越。
二、纠重技术操练轻生命体验之偏,让灵魂在场
“以考代练”、“以问代读”加剧了语文学习的功利性,并将学生的关注点误导到审题、搜索、踩点得分等技术操作上,灵魂无法与文本深度交流。真正的阅读是以独特的人生体验、个性气质所形成的独特视野进入文本内部,以个人的自我理解欲求所驱使,以读者“情景语境”置换作者的“意图语境”。伊瑟尔指出: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格式塔”的建构过程,这一“格式塔”不可避免地“染上读者本人的,特殊的选择过程之色彩”。这是因为“格式塔”不是由文本形成的,而是诞生于文本和读者的心灵的相互作用;而读者的心理又受其自身的经历,意识,世界观的制约。[2]因此,真阅读需要在虚以待物的心境下探幽览胜,反复品味,拓展个人精神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布置评点作业,然后“疑义相与析”,可以纠正频繁的问题干扰,使学生能够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灵魂对话。
自由对话,灵魂介入。评点“重直觉和主观感受”、“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带有较多的鉴赏性”。因为它承认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学生不必因权威解读而改变个人理解,不为获得标准答案而纠结,可以自由表达独特感悟,找到读书的趣味。正如金圣叹所言:“务宜虚心平气,仰观俯察,代之以敬,行之以忠”,“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与其间,斯天下之至乐也。”在评点过程中,学生沉浸于作品营造的具体情境或逻辑关系,对作品的感受是即时、真切而细腻的,随手记下心弦被拨动的瞬间。
平等对话,主动参与。评点不限于要点归纳、难点注解、疑点标注等传统“批注教学法”的内容,更强调读者对文本的“介入”在对文本的修订中体现自身的思想、意趣和个性风貌,是一种再创造。金圣叹批《水浒传》、毛氏父子批《三国演义》因个人情感和价值取向的融入,使批本主题倾向更鲜明,这种介入还表现为“从情节框架的调整、细节疏漏的补订到语言的润色、回目的加工”,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位。鼓励学生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有类似哈斯宝“摘译者是我,加批者是我,此书便是我的另一部红楼梦”的主动介入感,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理解文中人物,理解作者,品味甚至质疑作者全篇布局或遣词造句。
深入对话,自我超越。评点者积极地参与体验文本,进行移情式想象和设身处地的语言体验,必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价值判断、思维能力。如是文学类文本则把文字还原成鲜活的形象,随情节的跌宕起伏而获得“高峰体验”;如是议论类文本,则剖析作者逻辑顺序,聆听作者的真知灼见,对其论述不完善之处或质疑、或补充、或发难。评点之后要交流,学生必然努力超越平时阅读水平,力图多体味、深思考、细推敲,以使之洞中肯綮。
评点是读者与文本平等深入地精神交流,是个人经验与文本内容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在评点中,对文本隐秘意思的发现,以及联想、想象的欣赏,使得从容的审美境界代替了紧张的猜测、迎合,文本不再是取得高分的媒介,而是活生生的灵魂对话的场所。
三、纠重问题预设轻课堂生成之偏,让讨论升华
现在多数语文课堂,教师只是在形式把要“满堂灌”的内容分解成一连串的问题。文本解读的规律是经由语言层抵达意蕴层,现在却变成教师把握着意蕴层引导学生从语言层中找依据来印证,这无疑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少数学生可以配合教师答出预设答案,多数学生因预习缺少“抓手”,囫囵吞枣,无法应对“连环问”,只好自动放弃参与课堂对话的权利。 用评点法预习课文,使学生摆脱课堂上的被动状态,主动发现问题。阅读时或“点”以强调其意味,标出疑点;或顺手而评,力求抵达到个人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翻看学生点评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利用学生之间差异,设计活动,相互启发,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教师由文本解读的“垄断者”变成深读对话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推动学生讨论、碰撞,或达成共识、或、或主动向老师求助。这将倒逼教师深读细读,形成个人独特见解。课堂对话由此而升华。
评点能使学生更有参与对话的底气。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体验和独立见解,点燃了参与对话的热情,经过深思熟虑的评点相当于发言的底稿。这样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必然是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高质量的讨论,使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有所收获。
对于同一细节,不同学生可能做出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评点。当有歧见时,或顿悟、或反思、或批驳,各种新见解的发生,“往往与采取反向思维有着紧密的关联,其思维方式多以反求本、以反求深、以反求新。”反向思维极大地调动人思维潜力和探究欲望,以新的评点质疑或推进原有的认识成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不断碰撞、对接、融合、产生新见。依附具体文本,教师和悟性高的学生作为悟性的启迪者,教会其他学生如何细读,如何从平淡中看出作者的匠心和叙事谋略,在阅读现场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走进作品的机理而探其精微,又如何走出作品的逻辑之外,用另一种理性逻辑来反观作品的隐义。
四、纠重多练细改轻过程指导之偏,让写作得法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多写多练,却长进不大;教师精批细改,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从教师角度看,一是评语停留在“句子通顺”、“详略得当”、“说服力”等套话上,无法直击要害;二是批改越俎代庖,未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就学生而言,一是对经典作品或范文缺少细读深思,没有从操作层面上掌握谋篇布局、局部处理等技巧;二是由于缺少“抓手”,不能形成相互切磋,“奇文共欣赏”、“相与细论文”的氛围。
吸收古代评点术语使教师的评语更丰富、精确、深刻。“思想的贫富反映在术语的疏密上。”教师揣摩古代评点文学可以增强对文字的敏感,一针见血地揭示学生习作的得失。例如,“草蛇灰线法”、“背面敷粉法”等可以引导、提醒学生对文章情节细微之处及相互联系的关注与推敲。“穷形尽相”、“拟容取心”、“传神写照”、“适如其人”等词语可以对学生描写生动逼真、以形写神处加以表扬、强化。
引导学生在评点范文中领悟写作策略。作文教学一直重视“写什么”的审题立意训练和“写得如何”的评价,而忽视“该怎么写”的过程指导,即使指导“怎么写”,也往往因脱离“写什么”而抽象空洞,言者昭昭,听者昏昏。评点范文是依附于具体内容探究“怎么写”,学生能更直观地领会题材、主旨与文法的关系,把“写了什么”的感性认识和“怎么写”的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正如清人张云章所言“显格法律,或详其体,或举其要,可为学者准则”,学生模仿古代评点,评论范文“结语之妙,设问之妙,议论之妙,用字之妙,转换之妙,文法之妙,连接之妙”在深度体验中构建个人的写作图式。吴承学评价《古文关键》时说,“看文是手段,作文才是目的。《古文关键》实用性很强,使读者通过四看,领会名著的精华,也学习了实际的写作技巧,指导写作,成为最直接目的。”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方式,引导人们从创作的角度去欣赏揣摩艺术,并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评析,有时虽不免琐碎细杂,但比起玄之又玄的空谈,自有其合理处:可以让初学者积累大量结构模型,根据需要予以模仿、变化、创新。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例如,笔者让学生评点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有意”与“无心”》开头一段“――朋友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有意不去惊扰这些美丽的精灵。而无心放置的几支蜡烛却让它们离美越来越远。有意与无心,是对立永恒的命题。”学生甲评点道:“两句话就引出论题,快速简练。对立永恒加重矛盾之深。”学生乙评点道:“同意李观点。巧妙引用材料,不是抄袭,并不生硬,且暗示阅卷人作文未跑题”。甲注意的是议论文如何直奔论题,突出论点,乙注意到材料作文如何既扣题又不抄袭材料。学生用研究的眼光去思索为什么“这样写”,效果远胜教师脱离语境灌输“技巧”。
学生在相互批改中提高写作元认知能力。在阅读中领会了评点的奥妙之后,相互评点作文不但可以把教师从重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可以使学生在相互碰撞、相互激发、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中体悟写作规律,摸索写作经验。还可以把被评点的习作当做思维的触发点,完善对方的论证,以一种超越作者的冲动,激发思考的主动性。评点可以使学生主动根据立意与结构,自我反思,相互启发促进感性与理性螺旋上升,不断建构自己的写作经验。
语文课因为有了“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来。可是在阅读教学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误区:
1. 雨过地皮湿
[案例1]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岗位,真勇敢。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生:它们有血性,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顾全大局,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反思】从表面上看,学生体验到了蚂蚁的精神,也积累了词语,而实际上这种感受是基于对文字的浮浅层次的感受。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没有真正感悟到当时危急的情况,没有真正走进蚂蚁的内心,其感悟有“贴标签”之嫌。
2. 得意而忘言
[案例2]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体会到鸟儿归林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灰椋鸟归林不但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场面壮观。
【反思】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不能陷入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精耕细作”,忘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忽视了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关注。我们要善于挖掘言语的增值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如上述案例中叠词、量词的运用句式的想象模仿,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探究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匠心独运,依托文本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3. 越俎代庖
[案例3] 苏教版二下《月亮湾》教学片段
师:(出示:一幅鲜艳的桃花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桃花?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桃花。
师:桃花这么红,在阳光下会怎么样?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闪亮闪亮的。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师:(映示一幅幅灿烂的朝霞图)朝霞就是早晨太阳升起时,天空中五彩的云霞。你看到的就是灿烂的朝霞,美吗?
生:朝霞鲜红鲜红的,真美丽!
生:朝霞粉红粉红,亮得刺人的眼!
师:能不能把朝霞的灿烂读出来?
【反思】 有的教师一遇到抽象的词句、优美的景色描写就忙着为学生展示画面,直观而又直白地告诉他们答案。如句中的“灿烂的朝霞”一词,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这种过多地依赖科技,过早地借助媒体而没有借助“语言”这个中介去引导学生感知感悟的做法,不但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难以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其中内涵,而且抢去了学生发言的机会,扼杀了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二、 深化:“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策略导引
教师在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独到理解,更要注重教师的“导”。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又要关注言语表达形式;既要注重方法的感悟,又要落实习惯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不会迷失文本,迷失方向。
1. 精心导思
在学生出现思维定势或理解浮浅表层时,教师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将思维向更深、更广、更新的方向延伸,达成对文本内涵深入地发掘。
[案例4]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我从这句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师:读得感人!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
师: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你会感觉蚂蚁——
生:接近死亡。
生:至死也不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师: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仿佛就在肆虐的火神旁,你看到——
生:仿佛我看到一大堆火在熊熊燃烧,热浪灼人,火舌的包围圈里黑压压的一片,情况万分危急。
师:你听到了——
生: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噼噼啪啪声。
师:你还闻到了——
生:焦臭味。
师:可是,蚂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迅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如果此时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至死也不松动分毫吗?
生:如果我们松动,内层的同胞和亲人就将葬身火海,我要保护他们,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我宁可死,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如果我松手了,其他的蚂蚁也松手了,那么,所有的蚂蚁都会死于火海,蚂蚁家族就将遭受灭顶之灾。所以,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为了大家,为了家族,顾全大局,我不能松动分毫。
师:听着外层蚂蚁慷慨激昂的话语,我想,同学们对蚂蚁群的壮举,对“蚁国英雄”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更崇高的敬意,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感受。
这一教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其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既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思维空间又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
2. 精妙导法
在师生对话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总结与提炼。课堂里,教师更多的语言用于介绍怎么识字解词、怎样比较品评、怎样揣摩想象、怎样质疑提问、怎样诵读背诵、怎样查找资料的方法上,更多地教给学生语文方法而不是语文知识,为学习语文方法的智慧成长提供土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引领学生感悟提炼理解句子的常用方法:(1) 在句中圈出重点词并理解其意思;(2) 联系上下文中的有关内容,确定句子的具体意思,认识其表达形式;(3) 接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必要的思维补充,产生具体感受;(4) 朗读背诵积累。
3. 精巧导练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设计言语训练活动,必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在练笔之前、之中、之后有现场指导,在交流过程中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仅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案例5]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像这样的叠词,课外中还有吗?
生:还有“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请同学们把“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叠词和“整群”“一批”“浩荡”对比读读,你从中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使用叠词表达的效果好,能突出鸟的多和场面的壮观。
师:这就是藏在文中的一个秘密,建议大家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尝试运用叠词。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句体会到鸟儿归林时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想象一下,灰椋鸟归林还会有哪些的奇特队形,模仿文中语言说说。友情提醒:注意搭配恰当如“排成……长队”“围成……椭圆形”。
生:有的形成一条威武的巨龙;有的堆成一座黑色的山峰。
生:有的汇成一条涓涓的溪流;有的形成一股奇特的龙卷风。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如果把刚才大家的发言连起来就是一组优美的排比。我们一起来试试。“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有的……有的……有的 ……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师:灰椋鸟归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壮观的归林图啊!
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的梯度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让学生逐步掌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感、语体感、情趣感、意蕴感、情境感,最终达到准确表情达意。
三、 反思:“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理性回归
1. 强调生本观念,深谙儿童之道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强调生本观念,要“以学生为主”“让学于生”,要给学生深读课文,自行解惑的读书和思考机会,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心理需求,尊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觉、感悟,顺学而教。要深谙教学之道,深谙儿童之道。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学生自己有所觉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唤醒和激励的艺术深化、敏化和美化感觉,并且促使学生,把感悟独特地语词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情思飞扬,个性张扬,享受思维和成功的快乐。
2. 营造良好氛围,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是有味道的,就是语言文字所展现的具体的形象、精巧的构思、深远的意境、美妙的情趣等韵味。语文的味道是需要细细地品、好好地读。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引领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要读出文章的景美、境远、情深;要品出语言的生动、形象、优美;要习得理解词句的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构段谋篇的方法。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
3. 加强语言建构,播下创造种子
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发现语言秘妙的慧眼,让学生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给其“种”下语言的种子。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课文的遣词造句,去探索、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密码,对认知的语言进行内化迁移,进而完成新的建构。
4. 重视习惯培养,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考统考试题中也体现出来。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逐年增加,阅读理解能力题的分值占了整套试卷总分值的60%。测验的目的从考查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的理解,从了解事实细节到确定中心思想、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逐步多样化,包括各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在阅读速度,而且在理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尽管大多数教师非常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阅读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篇的分析、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教学结果而轻视阅读心理状态的分析和调控。
因此,以“教师为中心”及“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目标”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做到“使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应是广大英语教师的工作中心所在。
一、目前偏远地区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新课标已经颁布好几年了,但许多老师对其了解并不深入,更别说对其他阅读理论的学习了。没有先进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必然是盲目的、低水平的。因此,在高中阶段虽然阅读教学一直备受教师的重视,但教学效果却一直不够理想。
1.双语干扰。从英语学习的本质特点来看,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英语语言规则重构的过程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后者是在自然语境下,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完成的;前者则主要依赖于英语教学来逐步提高,并且这一过程常伴随着母语的迁移。在国内大多数地区,英语教学主要通过英汉双语讲解来完成,汉语的干扰是在所难免的。例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汉语解释是“有一本书在桌子上”,由于语序的不同对初学者来说在理解上出现了混乱,从而造成了困难。
2.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
很多老师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以词汇、语法为主线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语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舍弃”词汇教学,“淡化”语法教学
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有些教师矫枉过正,忽视词汇教学或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法分析,致使学生只要碰到不认识的生词就束手无策,时常对一些复杂长难句理解不准确,严重地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
4.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便不同程度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5.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
很多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6.文化背景知识短缺
“英语中有不少词带有丰富的文化涵义,从字面上是难以领会的。有些源出文学名著、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有些源于历史事件、名人逸事、风尚习俗、人名地名,还有些源于体育娱乐、动物习性、航海、狩猎、农业、商业等。”(庄和诚《英语词源趣谈》)如dog,waterloo,green hand,Watergate,Santa Clause,cold war,Shangri-la等,这些也是影响阅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个人的经验及知识面,如求职面试、互联网、政治、历史、科学等学科知识的欠缺都会导致阅读理解的失败。
二、如何提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会造成一些困难。新课标教材涉及了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激活他们的文化图式。如,在上新课标必修3 Unit 2“Holidays and Festivals”时,教师可采用和学生一起从网上查找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观看有关这方面的DVD、听相关的英文歌曲、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等多种形式导入文化。此外,在科学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从而对英语学习、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重视语言知识
阅读者的语言知识是辨认视觉信号输入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可利用图片、实物、动作、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呈现生词或运用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读音记忆法、同音异形记忆法和搭配记忆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忆单词。同时,教师还应训练学生根据构词法、上下文情景等线索猜词的能力。此外,新教材词汇量大,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处理生词,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对于那些将会造成理解障碍的词汇,应在阅读前就加以介绍;对于那些能通过线索进行猜测的词汇,则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处理;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课后还需加以巩固;对于因行文的需要而出现的词汇不要求学生去死背。对于语法点的讲解要讲究艺术,使语法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规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现象进行比较和归纳。
3.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的策略。Mackey(1979)曾列出扫读、预测、猜词、利用语篇标志等19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而且应该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限时阅读,重点训练skimming和scanning,或让学生列出自己在阅读中所用过的阅读策略,或相互之间交流各自使用策略的情况。
4.改变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研究教法,创新观念,把单纯的语言学习变为通过语言来培养素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打破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对于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教师应及时指出并限时改正。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是跳跃式前进的,并非一词一字地慢慢往前移动。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是通过对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连贯起来进行猜想、概括,迅速形成语段大意而进行的。那种逐字逐句理解的阅读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大大地减缓了阅读速度,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正确的阅读理解应以意群为单位,把领会文章的主要意思作为第一阅读目的。应从文章的结构入手,越过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领会文章主旨,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整体。
6.提高阅读策略,学会针对不同题材材料的特点,采用略读、跳读、精读等不同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要学会抓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段落大意,理解主题,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通过有意识地训练,牢固地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学会根据构词法,利用上下文、定义法、因果法、对比法、释义法和分析句子结构等手段推测、判断难词和生词的词义;学会通过寻找句中反映其中心意思的关键词或词组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利用通过上下文将复杂句子分解等方式推测、判断难句句意;学会通过判断主题句,分析阅读材料前后结构上或意义上的关系,以扫视或巡视方式寻找特定的信息或句子等手段正确理解段、篇意义,掌握段、篇的中心内容;学会从字里行间、语气等方面去理解作者未言明的倾向、态度或意图。当然,阅读策略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进步。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过程的。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流,但它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双向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学会采用各种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与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指导并探讨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勇于付出的人才能踏进语言文学的殿堂,让阅读不仅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手段、增长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庄和诚.英语词源趣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06.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语言偏误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像幼儿在学习母语过程中会出错一样,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规则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偏误,而这些偏误恰恰反映了学习者从母语向目标语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于是偏误分析便成为了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二、中介语理论
语言偏误和中介语理论是密不可分的。Selinker(1972)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了中介语假说,认为中介语是个连续体,介于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并会随学习的深入逐渐向目的语靠拢。Corder(1981)也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自身的一套学习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而语言偏误正是这个系统存在的表现,分析学习者的这套特有系统将有助于研究W习者的学习过程。
有关中介语的研究表明,中介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来讲,中介语的特点如下:
第一,可渗透性。渗透性,是指中介语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这种渗透性是双向的,受到来自母语和目的语两方面的渗透。来自母语的渗透,就是正负迁移和母语干扰的结果。可渗透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主要是由于母语干扰和目的语的规则过度泛化造成的,使中介语得到强化,产生偏误。而另一方面其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是促使中介语接近目的语的一个因素。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人会在学习了动词的过去式形式――通常是在动词原形后加-ed这一规则后,将“run”的过去式变为“runed”,这就是对已学的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的结果,是来自目的语方面的渗透。
第二,“化石化”现象。“化石化”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表现。所谓“化石化”现象,就是指绝大部分二语习得者由于种种原因,外语学习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就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那样稳步提高,而是处在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不能达到目的语这个理想的终点,这是由中介语的顽固性造成的。例如在语音方面,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仍然不能正确地发出某些音。
第三,反复性。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随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是在逐步地向规范的目的语运动的。这种发展运动不是直线形的,而是反复的、曲折的。具体表现为某些已经得到纠正的偏误又重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反复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介语的顽固性。但是总的说来,中介语仍然有向目的语靠拢的趋势。
三、偏误分析
中介语的提出为偏误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又称“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也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该理论认为:二语学习者犯错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其所犯的错误可以反映他们语言习得的水平,通过错误分析来揭示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
偏误分析理论首先将错误(Error)与失误(Mistake)进行区分,认为“错误”是由于对某种语言规则的无知而出现的语言使用上的偏差,它反映了学习者在外语水平方面的欠缺,学习者自身难以发现和纠正,教师应该加以恰当的指导;而“失误”是指由于偶然的疏忽而没能正确应用已知规则而造成的语言行为上的错误,学生能够自行纠正。换言之,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偏误分析以认知理论为基础,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改变了人们对错误的传统看法,把错误从不需要纠正、避免提升到了通过它来认识语言学习内部规律的高度。偏误是有规律可寻的,它不是偶发的错误,如口误、笔误等往往反映了学习者在身体、精神及情感等方面出现的“状态”错误。
四、偏误的来源及分类
1.语内/母语负迁徙: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徙: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也称为规则泛化或过度泛化。
3.文化负迁徙:有的偏误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解决。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徙、过度泛化和简化(即以上几条);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则是回避和语言转换。
5.学习环境的影响:指一些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如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与引导,教材编排不当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
6.语言训练的转移:有些“中介语”的成分是产生于教师的训练方式及教学中反复进行机械训练的结果。
五、常见偏误分类
对偏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Corder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将偏误分成三类:前系统偏误、系统偏误和后系统偏误。
1.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由于学习者处于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出现较多的偏误。
2.系统偏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的规律性的偏误。
3.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此时学习者基本掌握了有关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运用,但有时会出现错误,造成偏误。
Richards(1971)将偏误分为三类:
1.语际偏误(Interference Errors):是指由于母语或者第一语言的干扰所造成的偏误,反映母语或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阻碍作用,即负迁移。根据Ellis(1994)关于偏误来源的观点,初级学习者的语际偏误多于中高级学习者。
2.语内偏误(Intralingual Errors):不是由于母语或第一语言造成的偏误,而是学习者在使目的语的规则形成话语的过程中过度使用目的语规则而引起的偏误,也称为规则的过度泛化。
3.发展偏误(Development Errors):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
James(2001)认为,语言学习者的偏误常出现在3个语言层面:本体层面、文本层面和语篇层面。
以下笔者就James的偏误分类系统对学生常见的语言错误进行分类分析。笔者将所收集到的语料归为以下三类:拼写及标点错误(即本体错误)、词汇和语法错误(即文本错误)和以及语篇错误。
1.本体错误(拼写和标点错误)
(1)My favorite novel is《Harry Potter》. (书名号不在英语中使用)
(2)I often wonder why is there so much pollution? (间接引语中的疑问句不使用问号,句中还有其它语法错误)
(3)They attampt to get rid of it.(拼写错误,attampt应为attempt)
2. 文本错误(词汇和语法错误)
(1)The man in this room was very calmly.(形容词错用为副词)
(2)English often makes me headache.(形容词错用为名词)
(3)There is a big rain.(中式表达,搭配不当)
(4)I have seen the film last week.(时态选择错误)
(5)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There be句型的错用)
3.Z篇错误
语篇错误主要指误用、少用或过多使用衔接词以及代词指代不清。
(1)Because we do not study hard, so we cannot pass the exam.(过多使用衔接词)
(2)The official and his wife invited his guests.(代词指代错
误)
(3)Although I am not good at English, but I will study it hard.(过多使用衔接词)
(4)They went out for a walk, the dog stayed at home.(缺少衔接词)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待学生的语言偏误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常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学习者正是通过不断克服偏误而学会语言的。因此,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不加区别地予以指责、立即纠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错误,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策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第二,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可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发生的偏误及偏误来源,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让学生正确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用理性、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偏误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就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找出偏误的根源,运用偏误分析的结果对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相应规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帮助他们尽量避免类似偏误的产生。
第三,学习者也能通过教师篇误分析的结果,不断修正自己在目标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并有意识地、系统性地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做到向目标语的过渡,最终实现二语习得的终极目标。
第四,任何语言都和该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同学生的母语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真正了解并融入到目的语文化中,减少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中介语。
最后,中介语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学习者可以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并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以逐渐接近目的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加以引导、监控,使学生最终能找到突破口,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目前,中介语和语言偏误的研究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着眼于理论研究的同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第二语言教学实践,这或许才是我们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Corder,S.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引言:单片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仪表、通讯和智能家电等行业。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已经成为各级院校多种专业的必修课程。
一、单片机的先修课程
单片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单片机之前有其先修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原理、计算机微机原理等。学好了先修课程对单片机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也不是说学习单片机之前就必须精通这些先修课程,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单片机和先修课程,完全从零开始,也是可以学好单片机的,在教授单片机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运用到的先修课程中的知识点不够理解,可以临时学习。这样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单片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划分
单片机教材通常内容非常的丰富,作为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精选出上课的内容,根据以往经验,单片机的学习需要掌握:(1)单片机最小系统能够运行起来的几个条件(电源、晶振、复位电路)。(2)对单片机任意I/O口的随意操作:输出控制电平高低、输入检测电平高低。(3)定时/计数器,重点是方式2。(4)中断系统。(5)串口通信:单片机之间、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所以在教授过程中重点可以放在上述内容。现在的单片机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基础知识、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时序、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和定时/计数器。第二部分包含存储器的扩展技术、I/O接口的扩展技术、串行通信技术、I/O设备接口技术和应用系统设计。其中第一部分的教授是非常关键的。学生能否学会单片机,能否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就是看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授方法非常的重要。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树立信心和培养兴趣。首先,必须要树立学生学好单片机的信心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物的展示和图片的展示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了解到单片机的作用,能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功课的意义。看到单片机实物或单片机开发系统的图解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对象的真正模样,认识上形成一个初期的感性轮廓。带学生参观一个由单片机控制的工程实体,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功能的认识。还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编写一段短小有趣的程序并演示出来,给学生灌输一种学习单片机其实非常“好玩”的观念。通过上述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单片机学习的殿堂中去。
(二)授课过程中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接下来,就是对具体知识的传授。板书+口述的方法已经过时,而且教学效果不好。单片机的学习过程势必要分配好理论课和实验课课时。但同时也要避免理论、实验课程扎堆、脱节。如果一味的先学完所有理论课再上实验课,即使实验课时较多,学习效果也一定不会好。所以在教授的过程中理论和实验要交错进行。在第一阶段授课过程中,基础知识和单片机的结构是重点,这两方面因其内容的特点,验证性不强,内容偏向于记忆,所以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最好引入动画效果来进行演示。如:关于堆栈的使用这一知识点,在讲解运用PUSH (入栈指令)、POP(出栈指令)和SP指针的变化时,如果能够将数据的变化用动画的效果演示出来,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和接收。如果说基础知识和单片机的结构是重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则是重中之重。单片机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控制,而要实现控制功能则要通过程序的设计,而设计的基础就是对指令系统的学习。所以指令系统的教授过程是最能体现单片机课程先进教授方法的过程。也是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重点部分。在这一内容的教授过程中,根据所具备的教学条件的不同,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使用单片机仿真软件。现在比较流行的是keil和伟福软件。使用这两种软件的软件模拟仿真功能,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程序。大多的指令系统实验就可以在这两种软件下完成。例如:
体会“MOV Rn,direct”指令的功能和用法。
ORG 1000H;
MOV 30H,#19H;将立即数19H送入内部RAM的30H单元中
MOV R0,30H;30H 单元中的内容送R0
MOV A,R0;R0的内容送累加器A
RET;返回主程序
执行结果:A的内容是19H
模拟运行后,查看累加器A的内容就能看到“19H”。通过对这两种软件的使用,学生就能在课后利用一台电脑对所学的指令知识进行实验。从而将所学知识点及时巩固和消化。
(2)使用keil软件和Proteus联调教学。充分利用这两个软件,就可以做到只要一台 PC 机就能进行单片机的教学,等同于建立了一个虚拟单片机实训室。在进行联调教学前需要将这两款软件关联起来。首先,按默认的路径安装好软件。安装完毕,把C:\Program Files\Labcenter Electronics\Proteus 6 Profession
al\MODELS\目录下的 VDM51.dll文件复制到 C:\Keil\C51\BIN文件夹下。用记事本打开Keil 根目录下的 TOOLS.INI 文件,在[C51] 栏目下加入 TDRV3=BIN\VDM51.DLL (“Proteus VSM
Monitor-51 Driver”)。 接着,设置keil软件,把“C:\Program
Files\Labcenter Electronics\Proteus 6 Professional\SAMPLES”的
“8051 LCD Driver”文件夹复制到新建的Proteus文件夹下。运行keil程序,在“8051 LCD Driver”文件夹下建立一个新的名为
8051 LCD Driver工程。单片机的型号选择AT89C52,把
LCDDEMO 文件加到“Source Group 1”组里。点击工具栏的
“option for target”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里点击“Debug”,在右栏上部的下拉菜单里选中“ Proteus VSM Monitor-51 Driver”,还要点击一下Use前面的小圆点。再点击"Setting"设置通信接口,在Host后面添上“127.0.0.1”,如果用的不是同一台电脑,在这里添上另一台电脑的IP地址(另一台电脑安装Proteus)。 在
Port后面添上“8000”。点击“OK”按钮即可。把工程编译一下。最后设置Proteus。运行Proteus的ISIS,鼠标左键点击菜单
“DEBUG”,选中“use romote debuger monitor”。点击菜单“File”,再点击“Load Design”,导入“8051 LCD Driver”文件夹下的
LCDDEMO.design文件。以上操作既可以将两个软件关联起来。再通过多媒体设备,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就能在课堂上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由Proteus模拟出来的硬件系统,通过keil 软件运行程序后,控制的效果就能够很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后,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联调,通过模拟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学生更生动的看到自己编写程序的控制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称其为虚拟实验室的的教学方式,它的硬件投入非常小,只需要一台计算机。
(3)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实验台(硬件模拟)。如天煌科技开发的单片机实验台,实验台上的实验板集成了很多的硬件功能模块:如8位LED、汉字显示屏、点阵显示器、数码管、键盘等。在实验课时,学生可利用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来完成各种实验。
(三)实验课上需要注意的地方。上文阐述的三种方式重在说明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不同的实践的方法。但并不是说有了方法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不能好高骛远,应遵循从易到难,慢慢推进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让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因为学生一般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原理、流程图和硬件连线在实验箱上来完成实验,动手和思考的机会很少。这就造成一方面学生缺乏对硬件的认识,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在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2)要因材施教。学生对单片机课程掌握和理解的深度不同,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单纯地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所布置的内容完成实验,不能很好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此时,应采取分层次教学,即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3种实验层次体系。基础性实验主要是完成指导书上给定的实验内容。综合性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开发一个简单的系统。教师根据实验完成的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热情和兴趣。(3)开放思想。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用程序表达出来,通过实验设备把控制效果显示出来。这样能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独立起来,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把实验当成娱乐,以更大的热情来投入学习。
四、结束语
单片机的教学应突出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层次化、模块化、全面开放的新的教学模式。单片机的教学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要合理搭配。学好理论的同时,利用Proteus、keil等软件或利用实验仪器进行软件模拟实验和硬件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按照理论学习的进度从易到难,按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分层次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还要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曹克澄主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