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09:16: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程设计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做单一灯的左移右移,八个发光二极管l1-l8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1.0p1.2p1.3p1.7p1.6p1.0亮,重复循环3次。然后左移2次,右移2次,闪烁2次(延时的时间0.2秒)。
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
(1) 熟练掌握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2) 熟悉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调试功能的使用和dp?51pro.net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合一综合开发平台的使用。
(3) 利用单片机的p1口作io口,学会利用p1口作为输入和输出口。
(4) 了解掌握单片机芯片的烧写方法与步骤。
(5) 学会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熟悉掌握常用指令的功能运用。
(6) 掌握利用protel 99 se绘制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7) 了解pcb板的制作腐蚀过程。
二、实训器材:
pc机(一台)shixi.exam8/
pcb板(一块)
520ω电阻(八只)
10k电阻(一只)
led发光二极管(八只)
25v 10μf电容(一只)
单片机ic座(一块)
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块)
热转印机(一台)
dp?51pro.net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合一综合开发平台(一台)
三、实训步骤:
(1)根据原理图(下图所示),用导线把单片机综合开发平台a2区的j61接口与d1区的j52接口相连。
(2)将流水灯程序编写完整并使用tkstudy ice调试运行。
(3)使用导线把a2区j61接口的p1口7个口分别与j52接口的八个led相连。
(4)打开电源,将编写好的程序运用tkstudy ice进行全速运行,看能否实现任务要求。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 名:张国生
学 号:XX0233
学 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 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
则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参量。地球上各个地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异。一般说,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在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专门仪器,仔细测绘各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对地下资源进行探测。
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一个圣灯的缓慢摆动,用他的脉搏跳动作为计时器计算圣灯摆动的时间,他发现连续摆动的圣灯,其每次摆动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与圣灯摆动的幅度无关,并进一步用实验证实了观察的结果,为单摆作为计时装置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应用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简单方便,因为单摆的振动周期是决定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即决定于重力加速度g和摆长l,只需要量出摆长,并测定摆动的周期,就可以算出g值。
实验器材:
单摆装置(自由落体测定仪),钢卷尺,游标卡尺、电脑通用计数器、光电门、单摆线
实验原理:
单摆是由一根不能伸长的轻质细线和悬在此线下端体积很小的重球所构成。在摆长远大于球的直径,摆锥质量远大于线的质量的条件下,将悬挂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很小距离,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锥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摆动,如图2-1所示。
f =p sinθ
f
θ
t=p cosθ
p = mg
l
图2-1 单摆原理图
摆锥所受的力f是重力和绳子张力的合力,f指向平衡位置。当摆角很小时(θ<5°),圆弧可近似地看成直线,f也可近似地看作沿着这一直线。设摆长为l,小球位移为x,质量为m,则
sinθ=
f=psinθ=-mg =-m x (2-1)
由f=ma,可知a=- x
式中负号表示f与位移x方向相反。
单摆在摆角很小时的运动,可近似为简谐振动,比较谐振动公式:a= =-ω2x
可得ω=
于是得单摆运动周期为:
t=2π/ω=2π (2-2)
t2= l (2-3)
或 g=4π2 (2-4)
利用单摆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时,一般采用某一个固定摆长l,在多次精密地测量出单摆的周期t后,代入(2-4)式,即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由式(2-3)可知,t2和l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为其斜率,如对于各种不同的摆长测出各自对应的周期,则可利用t2—l图线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试验条件及误差分析:
上述单摆测量g的方法依据的公式是(2-2)式,这个公式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否则将使测量产生如下系统误差:
1. 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摆角的关系,可通过测量θ<5°时两次不同摆角θ1、θ2的周期值进行比较。在本实验的测量精度范围内,验证出单摆的t与θ无关。
实际上,单摆的周期t随摆角θ增加而增加。根据振动理论,周期不仅与摆长l有关,而且与摆动的角振幅有关,其公式为:
t=t0[1+( )2sin2 +( )2sin2 +……]
式中t0为θ接近于0o时的周期,即t0=2π
2.悬线质量m0应远小于摆锥的质量m,摆锥的半径r应远小于摆长l,实际上任何一个单摆都不是理想的,由理论可以证明,此时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其摆动周期为:
3.如果考虑空气的浮力,则周期应为: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说三极管PNP管脚不懂怎么放置,不懂分得二极管的正负极,对单片机汇编语言掌握得不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编程问题,最后在梁强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梁强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二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 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三 1前言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其目录为:
1.程序要求
2.算法分析
3.流 程 图
4.源 程 序
5.调试结果
6.实习体会
2 程序要求
学生成绩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较多,为了简化计论,要求设计的管理系统能够完成以下六种功能:
(1)学生注册登记;
(2)登记学生成绩;
(3)修改学生成绩;
(4)打印一个班级学生的单科成绩;
(5)求出每个学生一学期中各科的平均成绩;
(6)打印某一课程成绩处于指定分数段内的学生名单。
3 算法分析
1. 学生成绩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
学生成绩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一个班级用一个结点来表示。考虑到插入和删除的方便,这些以班级为单位的结点用链表方式组成一个主目录。每个结点有四个域:
(1)班级代号;
(2)课程情况;
(3)学生情况;
(4)班级顺序链。
课程情况应能反映出大专生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因课程是逐年增多的,所以采用链表结构以便能不断插入新的课程。该班学过的课程构成一个课程链表,所以班级结点中的课程情况用课程链表表示。学生情况主要反映学生的学号,姓名,每学期学生的成绩情况。因为学号总是顺序排列的,所以选用一个结构体数组作为反映学生情况的登陆记表。该 数组的下标值接上班级结点中的班级号就是学号。例如,设每班学生数不超过40个人,班级号为9612,某学生在登记表中相应分量的下标值为26,则该学生的学号为961226。另外
,学生成绩管理要分6个学期,所以在学生登记表中,开设6个指针域,每个指针指向该生某学期某门课程学成绩的结点。
各结点结构如下所示:
(1)主目录中班级的结点为:
班级号 课程链 班级顺序链 学生登记表
(2)程链表中的结点:
课程代号 学期号 二叉树链 课程顺序链
(3)分数链表中的结点为:
左链 学号 课程代号 成绩分数顺序 右链
为了便于登记和查询学生的成绩,选择二叉排序来存放学生的成绩。
每个班级的每门课程对应一棵二叉树。通过主目录中班级结点的课程链找到指定的课程结点,再通过课程结点中的二叉树指针指向该门课程的成绩二叉排序树。另外通过主目录中班级结点的学生登记表中的学期指针,指向该学生本学期某门课程的分数结点,并以分数结点的分安数顺序链勾链该生各门课程的成绩。
在登记成绩和查询分数时,都要用到课程代号。课程 代和课程名称是一一对应的。为了简化程序,课程名称和代号对照表设计为一个向量,向量的下标值就作为课程代号,而向量中的元素就是课程名称,这样可以省去代号域。
1.各函数的功能和实现
学生成绩管理的相关功能由对应的函数来实现。
(1)学生注册登记
学生入学后,首先应是注册登记。注册时应先检查该学生所在班级是否已经登入主目录,未登入则若调用新结点后登陆入主目录。然后将新调入的班级结点中对应域赋初值,最后再读入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并一一填入学生登记表。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班级的注册和登记工作。
(2)登记学生成绩
学生注册后才可以登记成绩,所以先要检查这个班级是否已经注册,班级中是否有这个学生。在确认有此学生后,登记该生成绩。这时需完成两个操作。一个查询课程代号,另一个是将成绩填入二叉树。这两个操作分别用两个函数来实现:
① 查询课程代号;
② 插入二叉排序树。
有了这两个函数,登记学生成绩的工作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首先查处课程代号,调用课程结点,填入课程代号和学期号;再在二叉树链域中置初值为NULL,将课程结点插入为课程链表的头结点。接着读入每个学生的学号和成绩,每个学生的每门课程都生成一分数结点插入到相应课程的二叉树中。同时,还要将该分数结点链入该生这学期各科成绩的分数链表中。学生登记表中的学期指针域中存放该分数链表的头结点地址。
(3)修改学生成绩
若登记的学生成绩有错误,则调用修改学生成绩的函数便可以加以修改。修改时从主目录出发,查到班级,再从学生登记表中查对学号和姓名,再在与学期匹配的学期指针域中取得该生的学生链表的头指针,然后搜索分数链表,查到指定课程的分数结点,就可修改成绩。
(4)打印一个班级学生的单科成绩
由于学生成绩是用二叉树排序树来存储的,所以采用中序遍历的方法就可以按次序打印出学姓名和成绩。在打印了程序中,从主目录开始查到班级号,就可以从课程结点的二叉树链域中取得成绩二叉排序树的头指针;然后调用中序遍历了程序就可进行打印,同时可求出平均成绩和各个分数段的人数。
(1) 求出每个学生一学期中各科的平均成绩
此了程序从主目录查对班级号开始,通过学生登记表中每个学生的学期指针取得各自的分数链表的头指针。顺着分数链就可求出该生本学期各科的平均成绩。
(2)打印某一课程成绩处于指定分数段内的学生名单
对二叉树序树进行中序扁历,但扁历时应判断当前成绩是否处于分数段内而决定是否打印。4 流 程 图
5 程序源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CON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BIOS.H>
#include<IO.H>
#define CR 13
#define ESC 27
#define UP 72
#define DOWN 80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io.h>
#define CRNUM 200
#define STNUM 40
#define TERMS 6
6调试结果
在美国,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线课程发展迅速。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校区、北岭校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便开始发展在线学习,目前在线课程数量已达总课程的一半。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继续教育学院,从1999年开始发展在线课程,现已开发1465门在线课程,网上注册的学员达到18898人。在该学院,85%的学生顺利完成在线课程的学习,87%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和面对面学习一样好,甚至更好,89%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另外的在线课程。瑞航德社区学院,网上班级在2005年秋季是55个班,2009年春季班则达到165个。瑞航德学院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在线课程“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研读对我们有用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自我测试,回头查找学习中的问题”;“在线学习使我更好地安排时间”;“在线学习可以省汽油、省钱”。
在线学致可分为学位教育、准学位教育、(资格)证书教育、短期培训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对在线学习的要求各不相同。对于证书教育、短期培训的在线学习而言,学员从注册到完成学习可以都在网上实现。学位教育和准学位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是在线教育和面授相结合。教育机构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比如,加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的艺术、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较多采用在线教学且效果较好;而医学、护理等学科需要大量实践环节的课程,则较少采用在线教学。
有的学校采取同步学习模式1,明确要求学习时间和内容,学习者为学校注册的学生,学习地点不限,但教师在学校指定的在线教学室授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协助。例如,加州州立大学长滩校区的在线教学即采用此种模式。异步学习模式在各学校应用更为普遍,学习者灵活掌握学习时间与地点。对于学位教育的课程而言,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均有明确要求,定期举办同步在线辅导、讨论及测验,最终要定时定点考试。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校区以异步学习模式为主,但从注册到考核完全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课程仅占5%。
二、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在加州州立大学、瑞航德社区学院,开设在线课程有严格的审批程序(要经过学院老师或者教学委员会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并且要经过两个学期的试讲才能正式上线教学。通过论证的课程由课程主讲教师与教学设计人员、多媒体开发人员,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共同开发。在线课程开发完成后,课程交付各学院使用,由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学生的在线学习。美国在线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学为主、技术为辅”,可归纳为六个环节。第一步是分析教学条件。主要任务是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教学的技术条件、教学管理和相关政策,为设计课程和开展教学做准备。第二步是制订教学目标。主要任务是制订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课程结构,并把课程目标细化为单元和每课时学生应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第三步是选择策略方法。在这个阶段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学习类型和技能层次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考虑如何安排教学活动、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第四步是选择技术手段。选择媒体技术的标准是最合适的而并非最新式、最先进的。技术选择时应遵循明白易懂、合乎逻辑、针对性强、简便易用、兼容度高、容易获取的原则。第五步是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尽量使学习过程成为积极活跃的师生认知、相互交流情感的过程。第六步是评价反馈调整。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的评价和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前者旨在改进教学设计,后者本身就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促进教学效果。设计者在每个设计环节结束时都进行反思和调整,并在设计结束时对整个课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设计的各个环节,再作必要的调整。
三、在线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同类型的在线课程,其教学组织与实施也有较大区别。在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北岭等校区,学历教育的入学条件、教学内容、考试标准对在校学习的学生和在线学习的学生完全一样。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注册交费后参加所有在线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线提问、讨论、完成作业,老师可在线批改作业与答疑,也可视情况不定期组织学习者召开网络视频会议,交流学习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课程的学习者,可申请考试,学校将根据学员分布情况,在不同地区设立考点。考试当天,考点周边的学生前往考点参加考试,学校派老师在考点监考。通过考试的学生,获得该门课程学分。修完所有在线课程的学习者,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可申请获得相应学位。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的学位证书与在校学习取得的学位证书完全一样。
瑞航德、曼哈顿社区学院开设有准学位教育、技能培训的在线课程。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老师才能从事在线教学。各院系在专门技术部门支持下组织在线学习。每位老师的资料,如视频的自我介绍等可在课程管理系统中查看。社区学院的学生一般来自一定区域范围,如曼哈顿社区学院的学生基本是在纽约市,距离学院不会太远。即使是在线课程,学生每学期也要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以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习者的情况。因为学院学生数量太多,组织在线学习可省去教室、校舍,降低学习成本。是否参加在线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在曼哈顿社区学院,学习者的注册、毕业证书是统一的,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学费、学分、考试也都一样。在有些院校,在线学习仅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即教学并不完全通过远程教育来完成,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分布情况确定什么课程什么环节采用在线教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提供各类职业培训,即证书教育。每门在线课程有两位教师,一位是授课教师,另一位是课程主管。在线课程学习对象基本为成人,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不以考试作为评价和衡量学习者的唯一指标。
美国的在线学习,重视师生的互动。远程教学互动包括学习内容、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个别辅导和作业批改是学习支持的核心,是师生教学交互的主要内容。美国大学利用互联网,有效地解决了教与学的交互性,如通过“公告板服务”、“讨论组”系统,建立高效、迅速的通信联系。学生通过E-mail将作业或疑难问题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随时查询电子信箱,批改作业或回答学生疑难,进行“异步――非实时”的教学交互。学校还利用传统媒介,包括电话、电视会议及面谈、课堂面授等方式,满足师生信息交流的需求。实践表明,一些在传统课堂上不大愿意提问的学生,更容易通过网络与教师或同学联系,增强了教学互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许多在线课程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四、在线课程管理系统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美国远程教育院校基本上都采用支撑在线教学与管理的智能平台,如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Blackboard”以及开源免费软件“Moodle”。Blackboard是一款商业软件,没有特殊的文件格式,任何文件都可以在里面张贴,即使没有计算机技术背景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它创建课程,在互联网上提供学习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和进行在线测验等。使用者只需掌握简单的上传、下载和数据导出即可。Blackboard允许教师为某门课程建立一个学习空间,控制访问群体、张贴讲义、课件、布置批改作业、评分写评语,掌握学生学习进度,答疑解惑。学生可以下载讲义,在线参加并提交测验,多重互动、完成作业、提问、查询教师反馈等。通过Blackboard可以统计课程的点击数、每个学员登录和学习情况,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Blackboard目前已有汉化版本,使用时需要购买,并按使用人数和年度付费。
Moodle是由澳大利亚马丁・多格玛斯博士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主持开发的开放源码的在线教育平台。Moodle的主要功能有创建课程页面、发送E-mail通知、组织课程资料和课程活动、和评判作业、成绩管理等。Moodle易于安装、实施和使用,并且完全免费,近年来发展迅速。Moodle与Blackborad功能类似,但在在线课程的制作上,不如Blackborad强大。一些教育机构也自主开发在线课程管理系统,如加州州立大学北岭校区自行研发了课件制作模板Polaris,具有导航、检索、跳转等功能,提供了各种学习工具,并且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类媒体资源。
启示与建议
在美国培训期间强烈感受到在线教学的蓬勃发展,也看到农广校体系在线学习的发展前景,结合学校学习现实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尽快制定在线教育发展规划与在线课程建设规范。为推进农广校体系在线教育的发展,鼓励体系内教师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并使该项工作有序开展,建议学校制定在线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中应包括在线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在线教学的具体措施、在线课程建设步骤等内容。为统一系统内在线课程开发标准,实现在线课程在系统内的最大化共享,建议尽快制定在线课程建设规范,对在线课程设计脚本的内容和在线课程制作技术进行严格规范。其中,在线课程脚本内容规范应对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软件、课程测试、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网络资源等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在线课程制作技术规范应对文本素材、图形(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视频类素材的规格和格式进行统一要求。
二是选择适合的在线课程管理系统。任何一所准备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教学的机构,首先需要拥有支持在线课程设计开发和在线教学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课程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的选择与论证需要根据教学对象、教育投入、课程类型、教学方式等因素进行。目前,“课程管理系统”的选择方案有自主开发、购买商业软件和使用开源软件等3种形式。对于农广校而言,不具备自主开发实力,只能从市面上众多的课程管理系统中选择一款适合于自己的。上海师范大学曾通过网络查询、对比分析、试用各种课程管理系统,最后发现,Moodle从课程内容安排、考试设计、教学评价、师生互动,到丰富的资源、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组织等方面都是在线教学尝试的首选。2008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开始引入Moodle,作为教师培训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课程管理平台。考虑到学校在线课程建议学校首先采用免费的Moodle平台,逐步探索在线课程设计开发与在线教学组织管理。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可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成熟的课程管理系统,如Blackboard。
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开始,在学生们掌握了必要的包装设计的发展、概述等基础知识后,本着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的原则,要求学生调研,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包装设计的收集分析。让他们作为包装设计的设计学习者,同时又作为市场的消费者,带着这种双重角色的身份,对市场中的商品形象,进行分析、思考、归纳。在调研总结阶段,要求同学们把调研的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ppt的方式在课堂上分别进行展示,教师在全部展示完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既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了很好课堂上的互动;而且同时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的学习,学习调研观察的视角和调研资源的共享。
二、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视觉元素
创意设计在现代的商场中,包装已经成为“无声的推销员”,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销售,视觉形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此商品品牌的形象价值和产品的销售,所以,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对包装设计的基础视觉元素形象设计的把握学习,开发学生在此类形象上的创意性设计思维,也就成为了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又一探讨要点。首先要探讨到的包装基础视觉元素就是标志,标志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符号,在我们现代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它已成为一种浓缩的形象语言,成为产品、品牌或企业的精神象征,消费者也逐步习惯了“认牌购货”的消费行为模式。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可以结合广告设计专业中的另一课程VI设计中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等知识,本着不脱离企业理念、文化的宗旨,制作出简洁明了、内涵丰富、易识易记、与众不同、创意性强、并能促进产品终端销售的包装品牌logo。其次,图形创意设计也是包装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创作部分。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意在创造能够迅速传达有效产品信息,瞬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促进所包装商品的销售。她是广告设计专业进行视觉传达的最主要部分,是传递视觉信息不可或缺的焦点。包装设计课程图形实践练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产品的形象,标志的形象,消费者的形象,卡通、借喻、字体变化、辅助装饰等形象展开创意构思,制作图形,从而能够在瞬间向消费者准确传达出产品的购买信息。第三,包装设计中的字体设计,又称为文字形象设计,它和图形是包装信息传达的主要两大媒介,只是,字体文字的传达效果没有图形更直接快捷,但字体文字的图意传达比图形更加准确明了,并且在包装设计中,又赋予了字体文字特殊的功能,图形可有可无,可虚可实,可以变化,而字体文字是必需的传达促销的信息。因此,学生们在包装设计的字体文字创意练习中,需要把握字体文字设计要符合产品包装的属性,注意寻找字体笔画之间的关联,提炼出简练的形与笔画,并注意把握整体性和统一性。最后,要介绍的是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视觉元素——色彩。人在观察或者购买商品时的惯性是“远看颜色,近看形”。也就是说,一个产品首先能不能先把消费者的目光吸引过来,很大程度是色彩起到的作用,这也正是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能否在玲琅满目的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并且清楚象征着商品内容的易识别性。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建立高职高专包装设计课程群的时机
现在是包装设计课程调整和革新的一个恰当时机,其原因在于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来看,由于专业和招生调整的关系,尤其是艺术学院成立之后,以往的很多课程设置、教学方向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这个调整必须是符合系里长远考虑的,而不是短期仅解决老师上课问题的权宜之计;从外部来看,目前包装设计的整体形态都处于急剧的改变之中,这个改变是从互联网开始的,虽然未来会怎样尚不明朗,但整个业态各个层面上的显著变革却已经开始。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时候把握时机,迅速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上很快就会处于被动。
二、建立高职高专包装设计课程群的原则、目标
原则:关注包装设计行业变革、立足系科专业优势、服务一线教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用创新力和联结力去全面整合包装课程,用3到4年的时间建立一个在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上能紧密衔接和相互支撑的“包装设计课程群”的开放性体系,消除目前存在的课程体系前后脱节、课程内容随意更改、课程目标相互冲突、课程设置巧立名目的问题,不仅要保持和巩固我们以实际动手能力见长的学科主要特征,更要建立起长远、有效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三、包装设计课程群模型建设
包装设计课程群模型的建立来源于设计活动的运作流程和互联网时代创意发展的趋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洞察阶段、创意阶段和执行阶段,共6到8门3学分必修课程,前后衔接、相互支持,在大一到大三上半学期的时间内完成从创意基础到创意执行,涵盖广告、媒体、商务、消费者等各方面的整体创意训练,其他课程则可定位为本课程群的支援性课程。与此同时,当我们试图建立起其他主题课程群时,这些教学资源也可以转换为其支援性课程。
包装创意显然是整个课程群的核心,而创意思维、消费者洞察、媒体前沿和商务开发分别构成创意的四个起点,即:自我、消费者(生活者)、媒体和商品(服务)。在这些课程的帮助下,包装创意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唯一且最重要的课题:锻炼学生思考广告活动(campaign)核心概念(coreidea)的能力。
包装创意思维:现在创意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泛化”和“软化”,创意既不再是一部分人的事,也不再是广告的事。包装创意思维就是要将学生的大脑“变软”,在不涉及具体广告信息的情况下放下思想包袱进行思维锻炼,以此打开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在真正接触广告创意之前首先热爱自我、热爱生活、热爱创意,并成为“有想法”的人。包装创意思维和广告创意之间,相当于分两步走,先“放”后“收”。这个课程一定要在大一阶段展开,因为此时学生是“一张白纸”,思维方式较易改变。
消费者洞察:在互联网时代,创意的根本来源并不是商品或媒体,而是消费者。所以消费者洞察这门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它不仅是包装创意的另一道“前菜”,更是包装创意的“导火索”。对于单独的一则包装设计而言,有没有洞察无所谓,但是对于整体设计活动而言,洞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一环。这门课是否可以和包装创意成功对接,关键在于不要停留在对消费群体的观察、描述和总结之中,而要进一步发现创意的机会点或是商机。
媒体前沿:传统媒体的部分可以更多地交给媒体研究或媒体计划,也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放在一起叫媒体洞察。如此区分便是希望更多地去介绍媒体的前沿进展,其实就是“新媒体”,主要是互联网媒体(例如博客、微博、SNS、手机互联网等)以及媒体和产品的创新融合(例如iphone、googlemap、二维码等),需要同时兼顾技术层面的一些基础性解读,使学生了解到这些改变的意义,它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和转化为包装创意,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商务开发:广告公司正在越来越深地介入到商务开发的产业链前端,这既是来自于经济衰退的压力,也是互联网改变商业形态的另一个结果。创意在针对“沟通”的同时,也必须针对“内容”。这当然不是指全面的新产品开发,而是指较易和“品牌”结合的“内容(contents)”,例如影视、体育、动漫、游戏等。
产品影像、包装策划、包装设计等:这些创意执行类第三阶段课程其实可以列出很多,例如设计文案、设计公关等,其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创意实现力”,立足于“解决问题”。选择这3门课程是因为我们在这几个方面的传统资源或师资配备比较好。
根据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特点需求,包装设计课程群建设开设课程为:前期,洞察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对消费者的洞察能力,开设相关课程有图形设计、设计软件综合应用、字体设计、市场调查等;中期,创意期,这是整个包装设计课程群建设的中心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分为媒体前沿、设计创意、商务开发三个方向进行训练,开设相关课程插画设计、网页设计、标志设计等;后期,执行期,重点培养学生包装设计的执行能力,分为产品影像、包装策划、包装设计、包装文案等几个方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执行能力培养,开设相关课程广告摄影、纸型结构、容器造型、包装材料应用、设计公关、设计文案等。
四、建立高职高专包装设计课程群的方法
(一)注重课程内容的阶段性,根据前后关系确定教学重点。作业不仅可以横向展开,也可以纵向延伸,课程群教师间应多开展内外部的教学交流,在包装设计课程中让“课堂讨论”广泛地贯穿其中;增强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和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综合材料和新的设计方式。
(二)围绕练习和项目展开教学,注重方法论。虽然创意本质上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灵感的激发,但应该多总结教学组织上的优秀方法和步骤。理论灌输应该减少,但也不能把所有的课都上成是案例鉴赏课或是竞赛辅导课。在课程中注意多设计能激发学生灵感的设计课题,例如在设计课程的前期给学生设计一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课题来激发其灵感。
结语
笔者也曾参与过“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的部分教学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包装设计教学并不是在某一门单独的课程中可以完成的活动,而必须建立在多门课程、多个教学阶段、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机联系和配合之上。时代对于“包装设计”的理解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包装设计不再仅被视作是设计活动的一个阶段性内容,而被看作是贯穿整个设计活动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商务的起点。对此我们必须确信:课程群建设并不是孤立的某一门课程,而是培养综合性、复合型包装设计创意人才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于琼,刘丽萍,郭国强等.现代礼品包装中民族风格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7(2):170―171.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要求逐渐提高,更注重风格独特、有吸引力的包装设计。为更好满足消费者要求,高校包装设计课程急需改革。
1理论教学进行改革
1.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完善教学内容建设,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结合航天学院办学特色及学生成才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保证实效性。完善课外教学模式及机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学内容建设。将教学内容整合,积极优化,包装设计基础板块包含概述、容器设计、结构设计,涉及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原理和印刷工艺等系统知识[1],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使其涵盖包装设计工艺制作全过程。教学内容模块有概述、容器设计、结构设计、平面视觉设计、造型设计、法律法规、市场定位、印刷工艺、标准规范。在学科要求的指导下,合理打造知识结构,注重包装设计新成果的与时俱进。本课程从系统理论知识入手,介绍了合格的包装设计人才,应具备哪些商品包装设计相关法规的常识。迅速拓宽受众知识面,系统阐述包装设计的理论。教学内容填充了大量经典案例,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在考试题目的设定上,遵循教学大纲的指导,突出重点,难度适中,统一考核标准。注重包装行业设备的新发展和工艺,扩充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认真讨论,不断改进授课效果。在教材内容中揉进包装业的前沿发展,调动学习兴趣。体现包装课程改革新思路,编排内容过程中,保证理论系统性和实用性,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尽量选取实际的案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1.2实行多媒体教学
改进教学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授课手段,完善网络教育。实现教材体系的立体化、完善化,加大投入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加强课件开发,制作集视、听、讲为一体的高质量教学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录像并传到网络直播平台,发挥互联网优势辅助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包装成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消费者对包装的需求分4个层次:对商品的保护作用;有效表达商品信息;提高商品附加价值;具备审美趣味。包装需要具有视觉表现力,表达商品自身内涵。锻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实现媒体教学,配备大量实物、案例,以多媒体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难点。发挥面授辅导的作用,密切配合多媒体及教材,以讲解、答疑、讨论等形式,分析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完成基本方法训练,培养其实际设计能力。有效扩充校内外实训资源。学校为学生设立了设计专业阅览室,订阅了大量专业图书和期刊。组织学生利用好丰富的互联网资源,通过查阅获取知识。学院有专门的包装设计工作室和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充足设备展开学习。学生可在实训室中,将基本的包装印刷转换为现实,对教学过程起到促进作用。设计计算机实训室为学生提供配置高的专业计算机,拥有服务器设备,实现网络化教学。
1.3打造专家化的教师团队
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专家化的师资团队,充分挖掘团队教师成员的专业特长,以此为基础进行团队的构建重组。使教师在相对稳定的时期,把专长的专题研究得精、深、透。加强对教师的针对性培训,重点做好骨干教师培养,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培养青年教师。
2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2.1注重市场调研
通过实际商品包装项目的开发,将实用性的企业生产情况融进实践教育。其中,结构设计模块中容器计算部分难度较大,以生产实践实训的形式展开教学。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包装课题,针对性地展开项目课程授课。促进学生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增加纸质包装设计模块中实践教学的部分,通过动手的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技能,完成纸盒造型实训制作。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使学生在实际调研中进行不同包装的对比分析,以便反复调整修改自己的设计作品。经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审,学生在制作公司帮助下以实际尺寸制作1∶1的包装作品。在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板块,融进包装业职业资格技能的讲授。课程设计中,不断与时俱进,将前沿的理念和制作内容揉进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用户需求等知识。
2.2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
包装设计作为设计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对于平面设计工作必不可少。包装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欣赏、设计及整合包装的技能。学生在熟练掌握包装设计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工艺流程和技术应用于实际,可独立完成商品包装创意设计。学生在掌握包装形式技法的基础上,把美学理论、艺术素养及多种装饰性工艺应用于商品的包装美化[2]。教学原则为教师辅导和学生自觉研究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艺术创造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结合理论知识,突出技能实操实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保证实践环节的实用性,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试衔接。在每个教学单元配备对应的实践项目。在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模块,在容器设计要求的指导下,布置实践题目,要求学生制作食品包装容器,拟定设计方案,包含实际制作预算表。在实际的企业项目中,学生需要完成包装结构设计、草图、预算等。在酒类包装设计模块,根据设计要求,要求学生进行酒品包装设计制作,突出地方风格,新颖独特。学生不仅进行创意化设计,还需完成加工环节,参与印刷全过程。在书籍包装模块,要求学生设计完整的书籍封面、扉页、开本、护封及函套。在整个指导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
2.3建立实践实训基地
在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互动式教学。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系统知识,结合市场需要,渗透学科前沿理念,真题实作,有效提高学生能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基础知识的广博性,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出有效指导,及时排除故障。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的形式扩展课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形成实践技能。平时成绩的考核贯穿在整个学期的专业实践中。注重产学结合,在多家广告公司及印刷厂建立实践基地,完成学生的校外实训环节。通过建立多个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能够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品质。学生深入包装设计第一线,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包装工程实际项目的训练,学生加深了对包装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基本程序的运用,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充分体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特色,实际项目符合企业技术要求,职业能力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教学及考核,知识体系符合企业生产技术流程和工艺标准。校企合作,推行任务驱动的模式。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实训,提高学生业务能力,及完成实际项目的能力,实现能力岗位化、课程职业化。
3结语
高校包装设计课程急需完成教改,实现学生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知识维度,学生有效获取包装设计的系统理论知识;技能维度,学生的包装结构简图、结构几何组成、包装整合过程等技能均得到大幅提高;素养维度,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及团队能力得到培养。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出更多适合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包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包装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毕业后,到企业根本无法胜任相应的岗位,只能进行相关知识的二次培训,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已经事在必行。
一、不断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创新意识
包装设计课程中包括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比方说中国传统文化、营销学、心理学、材料学、加工工艺等,因此在进行这一学科的教学时,应该注重相关知识的学习。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专题讲座的设立来提高包装设计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全面文化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相关的设计软件应运而生,给包装设计带来了技术上的革命,大大提升了包装设计的工作效率,但同时,许多学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包装设计作品往往只是通过网络及软件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成。因此在进行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时,老师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加大创新意识以及作品原创意识的培养。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艺术展览和艺术讲座,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另外,老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学生设计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创新创作,为以后工作中创造出更好、更有新意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个人习惯。
二、通过参加各种市场实训、设计投标活动,提升学生市场意识
在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及方法应该充分的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及时进行相关的改革,增加学生平时的实践操作内容。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以及自己动手能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设计招标活动,这样能够将实际中的生产活动带到课堂中来,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此外,学校应该积极地开展各种校企联合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高职教育的首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专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因此更应该增加学生参与企业实训的机会,在企业中能够直接的与现实的设计要求相结合,亲眼目睹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听取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建议,以及产品设计完成后的印刷过程等。而这些经验是在学校的学习中无法获得的,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还能直接获得企业的工作机会。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当前的企业或设计公司无法一次性提供几十人的实训岗位。因此还需要老师不断努力,增加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数量。
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便利条件,从网络中获取各种设计招标项目,选择其中与教学内容相符并适合学生设计的项目进行实践教学,学生拿着作品参与到设计的招标过程中去,不仅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大提升,而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设计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
在以往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设计作品评判往往以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主,而忽略了市场需求这一重要的评判标准。但是通过招标活动的参与,学生的设计作品编程由企业和消费者来进行评判,评判过程更加具有市场化色彩,这样能够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市场,体会到市场意识对作品设计的重要性。
三、不断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在高职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中,学生的设计作品制作往往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解决,但如果所需的制作材料较难处理时,学生大多采用纸张或布料来进行替代,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设计作品的展示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甚至使得学生丧失设计作品的创作兴趣。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缺少必要的教学实践基地,从而产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国外一些先进的院校中,大多具有自己的土木、金属、印刷、陶瓷等工作室,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各种材料的加工创作,进而获得很多好的学生设计作品。在现实的高职院校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创设属于包装设计课程的专门工作室,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使工作室能够进行基础包装材料和工艺的加工与制作。学生包装设计作业的制作以及专题展览、展厅的设计工作都可以在工作室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以工作室的名义进行包装设计项目的投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真实案例设计,和有经验的专业设计师一起工作,了解包装设计行业的规则与发展趋势,确立毕业以后的发展方向。
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组织包装设计的实习实训课程,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尤其是现在高校教师结构中高学历的教师很多,但是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较少,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与专业设计人员合作项目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需求。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的包装设计课程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认清自己办学资源,加大必要物质条件的投入和师资力量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制定出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的包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我国服装行业现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该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外先进营销理念的引入,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掘自身品牌价值,塑造其销售终端形象。由此,服装陈列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面对广泛的人才需求,各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纷纷开设此类课程。
图1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示意图
一、调研内容
1.课程简介
《服装陈列设计》是现有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和新专业“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的一门岗位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服装陈列设计中的色彩、灯光、道具、卖场通道设计及服装搭配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生从事服装陈列师、服装营销师、助理服装设计师、服装品牌广告与策划员及设计展览等相关职业打下基础。课程共72学时,其中理论知识16学时,实践操作练习56学时。
2.对企业需求的调研
在研究《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课题伊始,为了解用人单位所需,本着“按需培养”的原则,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包括:①企业对所需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②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1—3所示。
表1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专业素质的要求
表2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职业技能的要求
表3 毕业生专业素质评价(企业评价和毕业生自评)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
结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为找出我院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所需之间的差距,我们特在学生中进行了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内容包括:①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②学生作业;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3—4所示:
表4 《服装陈列设计》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
4.对职业资格要求的调研
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考工考证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我们特对服装陈列师及陈列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分析。服装陈列师行业共分为三个职业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服装陈列员、服装陈列师、高级服装陈列师。我院毕业生为高职高专学历,有资格报考服装陈列员。综合《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评总则》和《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现对服装陈列师和陈列员(Visual Merchandising Designer)的职业资格要求作如下统计。
表5 服装陈列师(员)的职业资格要求
5.相关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调研
为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课题组成员走访了许多开设相关课程的职业院校进行课程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吸收经验、取长补短。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对服装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
(1)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其对毕业生的学历多为专科毕业生,我院毕业生满足该方面硬性指标。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注重工作经验。面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应届毕业生,企业只能无奈地选择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新人。这种情况表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实践课程偏少,动手能力弱。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注意加强实训方面的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2)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要求
从表1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服装陈列技巧、色彩搭配组合、创意精神和时尚敏感度三方面的要求最高,而在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审美素养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我们可以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着重培养,促进学生向企业所需方向发展。
(3)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从表2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中可以明确服装及配饰的陈列展示、品牌形象宣传、陈列培训这三方面为核心技能。在课程内容上要向这三方面重点倾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企业对陈列管理监督、视觉营销、陈列道具研发等方面的技能也有较高要求。而这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尚属空白,需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加以侧重。
2.对服装陈列师资格要求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专业资格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我们可以按照考试内容来划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手和实践技能训练。
(1)理论知识要求
理论知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陈列概论、陈列师的职能、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饰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考试大纲对知识要求详细,我们可以直接引入课程,构架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装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为其中的重点。
(2)实践技能要求
考核大纲中实践技能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在指定商业卖场环境或模拟卖场中进行陈列操作。具体为利用平面道具进行模拟操作和在给定场地中进行实际操作。这两种考核形式最能直观反映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部分,我们可以借鉴这两种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分析
改革前课程的重点内容为服装CI、服装展示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学生主要学习展示基础知识、展示工程制图、展示表现形式、展示表现和专卖店展示模型制作。其中,由于授课教师专业限制,对于展示工程制图和展示表现的相关软件学生掌握不牢固。而专卖店展示模型的制作又因为缺乏对时尚审美等相关方面的培养,作业水平较一般,不具备时装前沿性。具体作业展示如图2、图3。
图2 学生上课场景 图3 学生作业
4.对其他院校相关课程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基本在每所设有服装专业的院校均有开设。随着近年来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多院校开设了陈列展示专业,专门培养从事服装陈列、服装营销、品牌策划等工作的人才。我院也拟开此专业,补充该方面空白。相对于我们将所有精力投入陈列技巧的教学中,很多院校着眼于服装营销、卖场氛围的营造甚至环艺设计等相关知识内容,学生的知识面广,流行趋势把握能力强,就业面宽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个别院校开设了参观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实际参观服装展,用最直接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亦可向其学习,增强课程的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在新专业建立之初,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和调研结果,对《服装陈列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是有必要的。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从企业需求和职业资格认定要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先提出从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操作两方面进行改革。
1.理论知识体系构建
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重新构建了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其可划分为陈列专业理论知识和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两方面内容。其中陈列专业理论知识为核心内容,包括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橱窗设计、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方面知识可由服装专业教师讲授。而涉及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橱窗设计方面的内容则由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授课更为有效。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尽管不是最核心的陈列技能知识,但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修养、拓宽就业面,因此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其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服装流行趋势、服装品牌认知、服装材料知识、陈列管理等。
2.实践技能培训
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学生满足企业有经验、上手快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从容面对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实际操作环节。现有课程实践环节为展示模型的制作,属于模拟陈列操作,具备一定的直观性。但较用人企业的需求和其他院校情况,此实践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所需。因此,在改进原有模拟操作的前提下,增加现场操作环节,学生所学即所用,才能适应先进的就业环境。原有的模拟操作环节制作周期长,成效甚微。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无用的模型材料选择和制作上。改进后的模拟操作将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商业空间模板,学生利用各种平面道具在指定范围内根据给定主题进行实践训练(如图4),直观地培养学生陈列色彩、陈列构成等核心专业技能。现场操作环节拟建立实训室,搭建若干实际卖场空间。学生在此空间内调配展柜、展架、展台、照明、模特、服装、道具,培养全面的陈列操作技能。同时该实训场地也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场所。在软件操作环节上,改用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教授学生AutoCAD、3DMAX、Coreldraw、Photoshop等制作服装陈列手册的软件操作技能。
四、课程改革总结
总结现阶段试运行的课改方案,有收效也有不足,很多方面需要继续研究改进。成效如下:①改革后的课程与行业发展接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覆盖全面;②授课手段多样化,学生反映良好,课堂效率提高;③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显著。然而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有:①课改试运行时间较短,学生还未毕业,尚未经受就业考验;②拟建的陈列实训室未正式建成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总之,在《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改革的研究上,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放眼行业发展的未来,根据当今学生特点制订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形式,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松涛.服装零售店的陈列与设计[J].四川纺织科技,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