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管理毕业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2-13 22:07: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镇企业管理毕业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总结

篇1

一、调研目的与调查方法. 3

二、调查数据统计. 3

三、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8

四、乡镇企业外向型发展对策. 11

五、对白土镇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的建议. 13

六、总结. 16

七、附件. 18

金融危机下乡镇企业建设的战略形势与对策

现代化的必需,此外,也是乡、镇、村的建设的必需,农民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必需。乡镇企业在“四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网络更趋合理。

交通、建筑、邮电、金融、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江苏省1978年以来,全省乡镇企业缴纳税金39.45亿元,其中1983年为l1.45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5.73%,今后,乡镇工业税金的增长速度还将会提高。有的专家已设想把全省近2,000个乡队以上的集镇,建设成为工业生产型小城镇,发挥出农业、农村与大工业、大城市之间的纽带作用、桥梁作用。

历史和经济等因素。历史方面,乡镇企业主要来自小企业、手工作坊等,规模小,起点低。同时,一些企业老板存在小农意识,缺少把企业“做大”的勇气。但最重要的是企业资金短缺。乡镇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农业剩余)、群众集资、银行(信用社)贷款三方面。目前,很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下降,自有资金减少,自我积累能力降低,致使企业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收入增长不快,致使群众集资变得越来越困难。上市乡镇企业数目更少(只占全国上市企业的5%),另外,金融体制改革,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强了对信贷的管理,使得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停止了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企业规模小,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资金渠道较少,信用等级低,银行不愿贷款,公众不敢投资;技术吸收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较弱,因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采购和产出的规模小,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在交易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不利于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英语,又懂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少。很多人才选择外企、机关事业单位,不愿留在乡镇企业,这就给乡镇企业的外贸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企业外向型发展对策

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二是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引导他们向大规模、高科技和外向型发展。同时,推行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名牌产品为依托,以资金为纽带,组建和创办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集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内外贸为一体的各类型企业集团;三是在项目选定和资金投向上要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倾向,特别是对高科技、高附加值、外向型经济项目倾斜,要集中主要资金用于规模大、起点高、带动性强的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改变过去乡镇企业上项目老模式;四是适当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客商合作,借助外力加快规模扩张。

历史性跨越。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工业绩挂钩的方法,对绩优者给予奖励。同时,企业内部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营造公平的工作环境;第五,做好营销管理工作。要确立科学的营销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市场调查、预测,准确生产适销产品。同时,要抓好营销队伍建设,扩大营销网点,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后,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加强企业对决策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网络知识,获取政策和业务信息,并在网上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信息,查询贸易机会和信息。加强乡镇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通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职工和文化技术素质。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发挥才干。大中型乡镇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尽可能在国内外聘请本行业一流人才,以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重视人才资源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益,造就一批开放型的外向型企业家。 共10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

法律环境

金融机构应当从长远战略出发,选择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前景良好的、未来可能成为外向型经济骨干的乡镇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特别是在信贷政策上给予倾斜。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m],1999

会计,XX.5

6、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信息统计处,1999年度中国乡镇企业经济运行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XX.5

【调查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高要市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

【调查人】方佳彬

【调查时间】XX年7月24日至30日

【撰稿时间】XX年8月25日

七、附件

(一)调研过程图片

(二)调查问卷样板(下

图组一 企业负责人在做调查问卷

图组二 调查人员与政府部门进行会谈

(二)调查问卷样板

《金融危机下乡镇企业经营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金融危机下乡镇企业的经营状况》的项目的调研人员。为了能够有效的了解乡镇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深入研究乡镇企业的发展之路,为广大企业提供有效的经营策略。请根据贵公司的实际情况,配合调查人员完成以下问卷。本次调查将会占用您约40分钟,贵公司的信息我们将会保密。谢谢!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和类型 (企业名称填否由企业决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2、注册资本 3、主营业务 4、已经营年限

3、股份有限公司具体信息(非股份公司不用填):

(1) 贵公司在其他国家是否有投资? ___ _ a是 b否

(2) 贵公司的最大股东或拥有者属下列状况?(可多选) ____ ____

a个体制 b国有企业 c外资企业

d投资基金 f股份制

(3) 最大股东或拥有者占贵公司的份额: ____ %

二、企业的销售情况

1、贵公司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

(1)XX年 元 (2)XX年 元 (3)XX年第一季度 元 共10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

2、当前经济形势对本企业经营的影响状况

a严重影响 b有所影响 c不受影响

3、预计今年全年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以及企业盈亏情况如何?

a增长、盈利 b下降、亏损 c营收增幅下降,利润减少 d基本持平

4、公司销售情况:

a国内销售__ _ _ b直接出口 c间接出口(通过经销商) __ __

5、贵公司对XX年与XX年的销售情况的预测 序

问题

XX年

XX年预测

1

企业产品市场需求状况

旺盛;一般;疲软

旺盛;一般;疲软

2

产品销售情况

旺销;平销;滞销

旺销;平销;滞销

3

产成品库存

较多;适中;较少

较多;适中;较少

4

设备能力利用状况

超负荷;正常;不足

超负荷;正常;不足

5

国内订单

饱满;一般;不足

饱满;一般;不足

6

出口产品订单(比上年)

增加;不变;减少

增加;不变;减少

6、目前制约公司销售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按程度选主要的三项排序)

a市场需求萎缩 b产品缺乏竞争力 c生产工艺落后

d销售渠道限制 e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少 f其他

7、在金融危机下,贵公司为了加强销售业务的发展采取的措施是:

a开发新产品 b引进新型生产工艺 c扩大销售渠道

d加大公司产品广告投入 f开发新的市场 g降低产品价格 h其他

8、影响贵公司开发新产品和销售渠道主要是:

a国内竞争者 b国外竞争者 c客户 d持股者 e贷款者 f政府

9、您觉得贵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效果如何

a非常好 b一般 c差 d很差

10、按照贵公司的业务情况,您觉得肇庆市投入开发的专业化经营市场与信息交流平台对您的销售业务带来的帮助的程度是:

a 很大的帮助 b 一般的帮助 c 没有帮助

11、贵公司觉得政府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帮助销售业务的发展?(请列点说明)

共10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

三、企业生产成本基本情况

1、贵公司原材料购入渠道情况

a省内 % b省外 % c国外 %

2、较去年同季度相比,原材料的价格上升或者降低的幅度多少?

a上升 % b下降 % c持平

3、按综合成本判断,贵公司的生产成本较XX年的变化情况是

a上升 b下降(直接跳入第8题) c持平

4、导致贵公司生产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按程度选主要的三项排序)

a汇率升值 b原材料价格上涨 c劳动力成本上涨 d其他(请注明)

5、面对生产成本的上升,贵公司采取的面对措施是:(按程度选主要的三项排序)

a裁员 b减薪 c扩大或调整市场营销结构 d加大融资力度 e限产减产

f停止投资项目 g调整产品结构或转产 h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i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j减少出口、扩大内销 k扩大进口 l向上游企业压价 m采用替代原材料

n与国外进口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 o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共10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

p其他(请注明 )

6、您觉得贵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效果如何

a非常好 b一般 c差 d很差

7、您觉得贵公司还有信心应对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吗?

a非常有信心 c有信心 d有心但无力 e毫无信心,想要放弃

8、您觉得政府应该给予贵公司什么帮助?

四、企业融资与投资情况

1、贵公司资金情况 序

问题

XX年

预测XX年

1

资金周转情况

良好;一般;困难

良好;一般;困难

2

销售款回笼情况

良好;一般;困难

共10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良好;一般;困难

3

企业支付能力

较强;一般;较差

较强;一般;较差

4

企业银行贷款情况

偏松;适度;偏紧

偏松;适度;偏紧

2、贵公司主要采用何种途径筹集运营资金?(可多选)

a增资扩股 % b银行贷款 % c民间借贷 %

d上市融资 % f政府投资 %

3、贵公司是否曾通过以下担保方式获得融资?(可多选)

a动产质押 b股权质押 c商标权质押 d其他担保方式

4、贵公司拥有的土地、厂房中,有多少百分比是自己拥有的,或者有多少是租的?

拥有

租用

如果租,合约是多长

a)土地

%

%

b)厂房

%

%

5、贵公司去年的用于再投资净利润是_ ___ %,预计XX年将会是 %

5、面对当前经济形势,贵企业新一年的打算

a缩小经营规模 b暂时歇业 c扩大经营规模 d维持不变

6、贵公司需要政府在融资与投资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共10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

五、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

1、贵公司主要产品有 种

2、以前的三年中,贵公司新产品有 种

3、去年,贵公司产能利用率(指目前实际生产与现有工人,建筑物、机器和设备的综合生产能力之比)是 %,预计XX年产能利用率是 %

4、同公司主要的竞争者相比,贵公司的技术: a公司的技术没有比主要竞争者先进 b公司的技术与主要竞争者一样

c公司的技术比主要竞争者更先进

5、贵公司是否利用外国公司技术专利?

a是 b否

6、贵公司是否更新过原来的生产工艺?

a是 b否(跳到第10题)

7、贵公司引进的生产工艺来源是

a国内研究机构 b国内行业先进企业 c国外 d自己开发

8、在过去两年中,贵公司采取什么办法来更新技术?请说明下面a-g中,哪项是最重要?哪项是第二重要?哪项是第三重要?

(1)最重要 ____ (2)第二重要 ____ (3)第三重要 ____

a 装备新的机器与设备

b 引进人才

c申请新的生产许可证

d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新的技术

f独立开发新的技术

g 得到其他公司技术转让

9、贵公司打算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吗? a是 b否

10、贵公司预计投资新的生产工艺的建设时间多长?

11、贵公司认为开发新的生产工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12、在生产技术创新方面,贵公司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共10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

六、基础设施情况

1、贵公司对工业区的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

a很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2、贵公司对以下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评分

(1)没有问题10分 (2)有小问题7分 (3)问题很大4分

a电力设施

b供水设施

c道路设施

d通信设施

e土地征用

3、供电供水情况:

(1)从供电局买一度电平均要用多少元? ____元

(2)贵公司是否有自备或共用的发电机? a是 b否

(3)供水局水价是 元

4、去年贵公司服务中断多少天,中断连续了多长?去年销售的百分之几是由于这些服务中断而损失的? 问题

天数(天)

损失占销售百分比

供电中断

供水不足

通讯中断

运输中断

共10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

土地使用

(*损失包括由于断电而造成的损失,所需重新开动机器时间,以及中断造成生产与销售损失。)

5、贵公司对当地治安的满意程度: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很不满意

七、劳资关系

1、贵公司目前的员工人数:

2、贵公司员工平均工资水平:

3、贵公司采取的工资计算方式是:

a工时制 b计件制 c工时制+计件制

4、贵公司的最高级管理人员的月工资是:

5、贵公司是否帮公司的员工购买保险呢?

a是 b否

6、购买保险员工占整个公司员工人数的大约是

7、在XX-XX年度,贵公司是否曾因为经营不善而拖欠员工的工资?

a是 b否

8、拖欠的时间有多长?

9、在近三年中,贵公司是否发生过劳动纠纷?

a是 b否

10、在劳资关系方面,贵公司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共10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

谢谢您的合作,问卷已完成!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创新基金

篇2

以贯彻实施新颁布的《就业促进法》为契机,充分发挥*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核心作用,着力扶持企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在确保就业稳定的基础上,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全年预计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4万多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500多人,其中“4050”困难人员再就业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新建外来劳务基地11个,引进外来劳动力1万多人。

一是全力提升就业服务平台,缓解制约我市企业发展的“用工难”问题。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综合场所功能手册》的要求,通过*市人力资源市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职介分所和街道社区等实现计算机实时联网,形成一个快捷方便的就业信息收集网络,开通了*市人力资源网和“16021191”“82217294”等就业服务热线,每周在*日报开辟招聘信息专版,并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络、手机短信等同步招聘信息,固定每星期五上午举办招聘会,为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和有招工愿望的用人单位提供一个通畅的平台,使人力资源真正实现市场化配置。以3年建成“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村、城镇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在全市232个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信息员,实时掌握全市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

二是外地引进和本地培训相结合,着力培育一支技术工人队伍。建立了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技工学校、职教中心、乡镇成教、党校和农技站等为阵地,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的培训网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办各类我市紧缺型技工培训班,通过发放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券等形式,重点开展下岗职工、新生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失地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劳动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以提高职工技能为目的内部培训,培训和技能鉴定二手齐抓,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工人的职业素质。目前已有省批准的定点培训机构17家,全年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人数6000多人;创业培训4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71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7000人。与陕西、青海、河南等劳动力富裕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联系,对口建立密切的劳务协作关系,通过宣传*的区位优势、用工环境来吸引当地农民,以补助培训资金等形式提高当地职介机构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来劳动力尤其是熟练劳动力,有效地帮助本市台资企业缓解用工难问题。

三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确保困难人群实现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实施社会和谐、确保城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得到政府关爱的有效举措。今年我市重点加强了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在*镇19个社区都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每个社区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工作人员,同时配备1名热心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作兼职人员,形成市、街道、社区三级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机制。工作站人员通过入户调查、家访等形式,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零就业家庭和失业人员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建立零就业家庭户数和失业人员的基础台帐和数据库,每月开展动态跟踪服务。根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实施细则》,鼓励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工作,对原国有、大集体企事业的“4555”失业人员、低保人员和特困职工等实施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继续加大了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积极落实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向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4万元。社区登记失业人员1457名,已就业1236人;登记困难就业人员506名,实现就业440人,申报的零就业家庭全部消除。

二、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一项惠及全体人民的首善之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和社会保险工作强势推进,社会群众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退休人员工资增长,居民医保、新农保等方案实施,实实在在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

一是继续强势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今年起,我们落实城乡统筹出发,在征缴对象上不再区分城镇企业和乡镇企业、本地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把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纳入重点扩面对象,在去年对全市用工与参保情况调查摸底、建立了完整台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乡镇劳动保障所和职介所的网络优势,及时掌握企业的招工和用工变化情况,对未按规定足额参保的用人单位进行依法征缴;以监察为龙头,加强与地税部门的合作,对未按规定办理参保的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切实纠正少报、瞒报缴费工资和缴费人数等违规行为。同时加快落实社保制度改革,提高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今年预计新增参保职工1.2万人,总参保人数将达到10万人;为全市2.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月新增养老金110元,全部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已达100%。

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与原有的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相比,新农保政策的30%财政补贴、设置统帐结合参保模式,使新农保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会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而“水涨船高”,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参保热情,加上市、乡两级联动推进,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对新农保认识到位,使新农保参保人数急剧增长。截至九月底,全市已有4万多农民参加了新农保,占全市应参保对象的35%,全年预计新增参保5万人。与新农保政策推出的同时,对“老农保”领取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也作了适度调整,全市4500多位养老金领取人员,分别每月增长了5~35元,使这部分人也能享受到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同时我市在*市率先出台了被征地农民老年生活补助办法,向全市6500多名老年农民发放补助资金近600万元。

三是各大保险齐头并进。进一步扩大了失业保险覆盖面,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将达7.7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3700多万元,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8%,失业保险金享受人数与失业现象同比减少。继续加大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面,目前工伤保险参保人员达8.6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达4.2万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135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参保人数达6.5万人,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750万元。

三、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的贯彻实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力度明显增强;而几年来一直迅猛发展的中小企业,在今年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许多企业因产品积压、资金短缺而陷入欠薪危机。两方面因素使今年的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大幅上升,劳动仲裁案件数量比去年翻番。为此,我们以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同时创新执法模式,把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与服务企业发展相结合,使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更加规范科学。

一是协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今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学习《劳动合同法》等新法新规,组织了专门力量编写印发了劳动合同法及解读小册子3万册,分头召集全市各乡镇企业、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法人和劳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派人赴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为*三建、中南集团等我市在外的建筑企业上门进行辅导,共举办培训100多场,参训人数达1万多人次。按照《劳动合同法》精神,重新为我市各大重点行业编写了劳动合同样本。利用“劳动保障监察与企业管理研究会”这一平台,为企业学习、讨论和交流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供场所,及时了解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执行欠薪预警和建筑项目工资预留户制度,着力防范欠薪特别是农民工欠薪事件的发生。积极做好清理拖欠职工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将租赁企业和建筑分包工程项目作为今年的监察重点,全力遏制新的工资拖欠现象产生。乡镇劳动保障所配合,按月上报所属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统计表,防纠结合,防范重大违法行为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先后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劳动合同执法等三项专项检查,结合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理,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等情况,共检查用人单位2000多家,目前已受理举报投诉案件700多件,督促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工资近730多万元。建筑工程预留户准备金近千万元。

三是实施仲裁办案新机制。为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我们在年初即开始了劳动争议案件不再收费,比国家规定的时间表提前了四个月。根据新仲裁法的精神,对仲裁案件的审理程序等进行了优化,更加重视案件调解,在健全了监察、工会三方机制的同时,依托各乡镇办事处,建立了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重心前移,及时化解争议苗头,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调解网络,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60多起,涉案经济1100多万元,在规定时限内结案率100%。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趋紧,明年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为此,我们将在今年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与兄弟县市相比,我市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明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实际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大投入,按照基层平台建设“六到位”要求,购置必要的电脑、传真机等办公设施,确保数据库信息及时共享。

二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依托人力资源市场这一平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继续坚持每周四在《*日报》招聘信息,每周五举办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全年结合全市工作重点适时举办4-5次大型人力资源交流洽谈会,为全市各类用工单位招聘合格人才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网建设,通过开通网上招聘、招聘等业务,多渠道、全方位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服务。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将培训对象从以失业人员为主向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社会其他群体扩展,提高培训合格率、培训就业率和开业成功率。

三是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托底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落实到位,鼓励城镇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为创业者铺设绿色通道。健全被征地农民就业扶持政策,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统一发给《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同等就业扶持政策。其他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但未能就业的被征地农民,视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发给《就业登记证》,享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扶持政策。

四是启动“金保工程”。实施金保工程既是上级部门的要求,也是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市现有养老、医疗等8个社会保险险种,分别由社保处、医保中心等5个经办机构,由于各险种推行的时间有先后,5个经办机构分别来自劳动、财政、人事、民政四个部门,所以每个经办机构均有独自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和软件运行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许多设备已经老化,带来很大的事故隐患,加上明年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将全面推行,原有的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升级更新。但如果再按过去社保、医保等分头实施,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投入和低效高成本,而且各个险种之间的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实现社会保险统一登记申报。所以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借鉴周边兄弟县市的做法,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建立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平台,简称“金保工程”。一旦实现信息平台互通,我们将实行五保合一办公模式,用人单位和职工只要在一处就能办完所有事项,实现网上申报、数据网上传输,与医院、药房、参保单位、财政、税务联系更加紧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下贯通、实时监管,减少了社保风险,有利于社会保险的安全运行。预计总投资约1300万元。

五是实现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度平衡。在当前从紧的经济形势下和复杂的劳动关系中,充分考虑到企业对社会保险的承受能力,努力寻找执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与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全面实施社会保险费依法征徼的基础上,注重社会保险在各类企业中的广泛性和平衡性。我们将借助全市各行业商会的作用,分行业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交流对社会保险的看法、做法以及意见、建议,通报各企业的实际参保情况,提出参保要求。既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和外来人员参保问题的研究,探索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加大工伤保险尤其是农民工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力争实现农民工全员参加工伤保险。强化失业保险的征缴,失业保险与社保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合理确定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

六是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力争将所有人群都纳入医保体系,使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案,逐步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总结医保异地刷卡试点的经验,力争推而广之,将*市区几大重点医院纳入医保异地刷卡范围;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街道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力争实现城镇居民医保全覆盖。探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并轨。继续落实医保进社区政策,力争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社区医院都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鼓励和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医院就诊,方便参保人员就医便利。

七是全面推广新型农保政策。新农保政策是惠及面最广的一项善政,所以一定要做好做实,要使新农保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农村营造人人关心农保、踊跃参加农保的良好氛围。全面铺开新农保参保工作,各乡镇大力推进,确保所有乡镇年度参保率达到100%全覆盖。

篇3

这一天是4月10日,暮春的阳光下,江南水乡生机盎然。透过满目的翠绿,一栋栋样式户型精致的别墅跃入眼帘。别墅外墙镶嵌白色瓷砖,院子里或栽满花卉或种着蔬菜。几个家长带着小孩在有欧式长廊、中式长廊、健身广场等大批景观的长江中央公园玩耍,旁边电子屏上“热烈欢迎山西侯马市党政代表团领导一行莅临指导”不停滚动。

马路尽头,依稀可见一座座高耸的灯塔和一排排集装箱吊车和工厂。除偶有城郊农村惯常打扮的汉子、妇女,从别墅院落里进进出出,眼前的这一切让长江村看起来不像一个村。

不过,这并非长江村成为当下公众关注热点的主因。上个月,长江村给全村每名村民发放了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霎时,这个低调的村子因一掷千金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走进公众视线。

一扇大门五万八,村里统一安装

“高兴,高兴!”在村子宽阔的大道上,时代周报记者碰到了出来散步的徐姓村民。徐先生满脸兴奋地给时代周报记者讲述了3月17日发金银的场景。

那天中午,有邻居给徐先生传来消息,“赶紧去领金子喽!”“我猜,村里是要兑现以前宣布的送每个村民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的承诺了。”徐先生饭也没来得及吃,急忙赶到村委会大楼。

徐先生回忆,12点30分开始发金子,第一个领到的是一位姓周女村民。她捏起金条仔细研究了一番说,“是真金”。后来,还有村民用手机给金条拍照,发给在外面工作的儿子报喜。“我们家有5个人,刚好一斤!”回家后,徐先生老伴赶快将金子放到了村里集中发的保险箱中。

原来,发金条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数百斤黄金运到长江村时,消息被瞒得严严实实。一直等到3月15日,村民们突然接到一个奇怪的通知,村里统一给每户发一个保险箱。领到保险箱的村民都疑惑重重,“有远见”的村民则大胆猜测,估计村里马上要发黄金了。果然,两天后,村民们领到了真金白银。

3月17日,村民陆续到村里领取黄金和白银。据统计,全村818户2858名村民,共领取近600斤的黄金和600斤白银。“发了黄金后,没听说有卖的,大多数人都留着。很多村民都想留给孩子,当作纪念。”徐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更令村民们高兴的是,长江村发放的这批黄金早在2010年已订购,当时的金价是300多元/克,如今金价已接近400元/克。“长江村在庆祝2012年村里建厂40周年之际,选择送黄金、送白银,就是为了给老百姓真正的实惠,还有什么比送真金白银更给力?”长江村对外“新闻发言人”徐英才说。

“不仅发真金白银,就连我们住的别墅都可以说是村委会免费发放的。”4月10日的中午,正在长江中央花园打扫卫生的俞温新(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时我们住进来的时候,村里收了每户9.8万元,后来又退还了现金1万元,剩下的8.8万元,算作村集体的股金参加分红。”

根据俞温新的提示,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整个长江村别墅群共分为五个区,全都镶嵌白色瓷砖,装着紫铜大门和大理石门柱。门前屋后绿树环绕,村民开门见花草,屋后是公园。“就连这个紫铜的大门,每扇价格要5.8万呢,也是村里统一安装的哦!”今年72岁的俞姓村民言语中充满了幸福感。

徐英才介绍,1995年,村里决定盖别墅,不同房型价格在6.8万―19.8万元不等,村民们都买了。结果,2006年时村里决定把原本居民买别墅的钱都退回去了,每户退19.8万元。

此前,长江村村委会副主任俞春飞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1995年开始,村里拿出4个多亿,建了818幢别墅,免费送给村民居住。俞春飞说,村里有规定,只要每户有超过一个年满18周岁的儿子,另一个儿子就可以再分到一幢别墅。

“过去是一家子挤在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现在住上大别墅,楼上楼下加起来有300多平方米!”老俞有些激动。“现在家里三个人都是村里新长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除了工资收入,还有股份分红,每年年底都能领到‘大红包’,分红数字也都以10%的幅度在增长。”

几年前,长江村实行股份制改革,村民首先可以土地入股(被称为绿卡股权证),每人平均分得股金1万元,年终可领取土地分红1000元;其次是资产股份(被称为红卡股权证),全村108个大股东、2850名小股东,在股份公司中都拥有自己的股份,人均股本金4万元。2011年,每一股村民平均分红4300元。

按照俞温新的计算,一年下来每户村民仅分红最少就有几万元。不仅如此,“不能种田了,所以,我们每人还有1000块钱的口粮补助款,每月村里还送水送电送餐券,每人每月还能得到一张50元的消费卡,在村里的食堂消费,遇到五一、十一、元旦、春节,消费卡金额还会翻番。”

长江第一村“十二送”

“这是我们的长江中央公园,总共花了3500万元呢。”退休下来没事做的俞温新,每天就负责打扫这里。他骄傲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村民休息时,可以在这里跳舞、健身,唱戏。就连隔壁村子的人,也常来这里娱乐呢!”

在这个“长江中央公园”里,不仅有欧式凉亭,有小桥流水,还有中式长廊、假山和纪念碑。

“别墅、股份、现金、水、电、餐具、消费卡、天然气、公园、别墅整修、豪华铜门,再算上送黄金,长江村给村民已经有‘十二送’了。”承担长江村对外文化工作的徐英才,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除俞温新提到的之外,长江村花800多万元替村民的别墅免费整修。每户村民还可以免费通天然气、得到价值1700元的高档餐具一套、每月免费用水3吨、每个村民每月免费用电8度。

在一户别墅墙上,贴着一份长江村部分村名3月份的电费单。电费单上,共有50户村民当月的用电统计,其中约有10户村民用电量在1000度以上,其余也都在300度左右。

4月9日,在一户村民家里,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了长江村3月17日发的“真金白银”。这些特制的黄金上面刻有龙的图案,印有“龙腾盛世”四字;而白银上,则印有“新长江集团成立40周年”等字样。

新长江集团正是长江村的主要经济支柱,村民“十二送”的“顶梁柱”。穿过新长江路两旁的别墅区、商业区,有一栋高耸的大楼,这便是“江苏新长江集团”总部,即长江村村委会所在地。

在长江中央公园,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南面这样介绍中国经济十强村之一的长江村:长江村位列中国经济十强村第三名,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村级经济实体江苏新长江集团共分冶金、机电、绿色拆船、精细化工、房地产、港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投资等8大板块。

很难想象,如今这个拥有200亿资产的村落,在40年前,却是江阴有名的贫困村。俞温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改革开放以前,村里非常贫困,“就是个小渔村,有的住的还是茅草屋,吃不饱饭、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然而,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村党委书记李良宝的带领下,长江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2年,当了10年生产队会计的李良宝,走上了村副业办公室主任岗位。受村民的委托和信任,他拿着村里拼凑出的700元经费,带领6名农民,以搞副业为名,在老夏港河畔筹建2座小砖窑烧砖,开始起步创业。

1973年,李良宝带着副业队搞运输、办窑场积累下来的资金,在夏港联益窑厂旁搭起7间草房作车间,购买10台仪表车床,办起了长江五金厂。凭着执著和辛勤,李良宝之后又办起了长江化工厂、螺帽厂、砖瓦厂、农机队等企业。1983年,全村工副两业产值突破500万元。1993年,全村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江阴地区第三家亿元村。

不仅如此,1988年起,长江村还先后投入近20亿元实施港口开发建设,相继办起长江拆船厂、江苏长宏国际港口有限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江苏新长江集团下属关联企业多达40多家,净资产超200亿元,位列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9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位,2011年工商两业开票销售突破500亿元。

“长江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得感谢新长江集团,得感谢李总。”俞温新说。

徐英才介绍,全村村民基本上都在新长江集团下属企业工作,这些企业包括江阴市江扬标准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市长江化工厂、江阴市无缝钢管总厂、江阴市长江拆船厂、江阴市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江阴市长江物流园区建材配送中心等。“工资一般也有年薪10万元左右。”

在新长江集团官网上,李良宝写道:“创业苦,为民吃苦,苦中有乐,乐中无悔;创业难,难中求索,事业有成,心里踏实。我的心愿只有一个:百姓幸福了,我就快乐了。”在长江中央公园里那块石碑的北面,李良宝也有题词:“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关爱百姓,回报社会,为富要仁,富而行善;我好,你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苏南模式下的蛋?

在长江村随处可见这样一幅标语:只为政府增光彩,不为政府添麻烦。而在不少考察过长江村发展历程的人们看来,长江村的发展之路属于典型的“苏南模式”。

有学者曾总结苏南模式获得成功的外因和内因。就外因而言,一是短缺经济下的供不应求局面,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遇;二是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银根放松、信用扩张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融资便利。

而就内因而言,主要得益于政企合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当时情况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维方式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显著特征。所以,由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种组织方式,将能人(企业家)和社会闲散资本结合起来,很快跨越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发展。

如此一来,乡镇企业可以从不多的社区积累中,获取原始资本,并可以依靠“政府信用”从银行取得贷款,还可以无偿或低成本占用社区内的土地资源,廉价使用社会区内的劳动力,从而带来创业成本的节约。

而且,地方政府可利用其身份和信誉,为企业取得计划外的原料,促进产品销售和处理商务纠纷,并帮助管理人员规避来自于财产转移和国家政策歧视方面的风险。

但在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包宗顺看来,长江村还不完全是“苏南模式”。

“我认为江阴的长江村、三房巷村、华西村,以及苏州的蒋巷村、永联村等,如今苏南的一批著名经济发达农村社区,基本同属于一种发展类型。其主要特征:一是抓住了社队集体企业的黄金发展期,二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三是管理层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

“首先,这类村办集体企业(集团),更像是一个家族企业,且没有迹象表明这种传承不能继续下去。其次,这类村办集体企业的产权是明晰的。成立了社区股份合作社,村集体资产(股权)已量化分配到社区每位成员头上,每年年终提取必要的各项提留后,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在社区成员内部实行按股分红,可以说是建立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包宗顺看来,家族并不控股,但肯定是最大的股东,而且事实上企业经营控制权大多数已顺利传承给家族第二代,使这些企业避免了一般乡村集体企业因产权和经营制度缺陷由盛转衰,并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彻底转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结果,老百姓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没有必要把长江村给村民发黄金白银的举动上升到“模式”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当下最要紧的是增加集体资产利润分配的透明度。

就此,徐英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改制之前,集团公司处理利润的方式,基本是将其用于扩大规模再生产。但在改制之后,用于民生建设的经费来源和数目则非常清楚,“就是村集体控股19.3%产生的红利”。

事实上,村民中即有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询问,手中的股金代表着什么,能享受到什么权利。他们的困惑是:每到年底都是村里支队的人帮领分红,也不知道手中的股份能不能交易,到底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

“李总”李良宝

本报记者 严友良 发自江苏江阴

作为长江村党委书记,1940年出生的李良宝又是新长江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大大小小几十个公司的当家人。都说江阴有“两宝”,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长江村的书记李良宝。与全国闻名的吴仁宝不同的是,关于李良宝的报道少之又少。在公众眼里,他还是一个神秘人物。

在长江村,只要一提起李良宝,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连连叫好。“李总是个有能耐的人,大家都很尊敬他,他今年70多岁了,但是看上去还很年轻。”村民徐才根说,“大家都叫他李总,这个称呼已经有10多年了,我们见了他和他打招呼,他都很亲切。”

徐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平时,只要不出差,李总就住在别墅区,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后,到村里、厂里转一圈,他的办公室在村委会大楼第7层。

农民出身的李良宝,没有多少学历,却创造了一段创业传奇,他的侄子李洪富就曾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叔叔是当时的农业中学毕业的,农中一般以学习农业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结合农业生产劳动,经过几年的农中深造,他到村里工作。他没学过多少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都是在摸索着过河,但是能快人一步。”

在很多村民看来,1996年,李良宝作出一个村企兼并镇企的大胆举动,即是李总眼光独到的体现。那年,李良宝听说镇办企业无缝钢管总厂资不抵债要破产了,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兼并想法。

“我大胆地向市镇两级建议:市无缝钢管总厂先实施拍卖,再与‘新长江’合并,以增量资本盘活存量资本。1996年12月10日,我村成功开创了江阴市村办企业兼并镇办企业的先河。我大胆选用优秀人才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技改扩能、创新工艺等手段,仅仅一年时间该厂便扭亏为盈。”在后来的一次村级企业经验交流会上,李良宝如此介绍。

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联系长江村委会试图采访他们的“李总”,对此,长江村表现低调。4月9日,在新长江集团总部,一名保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要联系村委会,必须通过其上级部门夏港街道办或江阴市委宣传部,要不,村里是不会接受采访的。”

而之前亦有村民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李良宝本人很早以前便定下“不接受采访、不上报、不上电视”的三不原则。俞温新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说,“李总”虽然干劲十足,但不张扬,平时也很少给他们开会讲话。

吴仁宝卸去华西村书记职务后,他的5个子女都在华西村担任着重要的职务。长江村也一样,李良宝的4个儿女和几个侄子如今也都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目前大多都在集团公司任职,分别掌管集团公司下属企业。

其中,长子李洪伟掌管着江阴市长江拆船厂等多个公司。长江拆船厂是全国拆解规模最大、拆解能力最强、拆解速度最快的一家现代化大型拆船厂。

次子李洪方是江阴市无缝钢管厂和江阴市长江钢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钢管产业也是集团支柱性企业。三子李洪耀则是长江村党委副书记,兼江苏新长江集团总经理,掌管长达钢铁有限公司等企业,被视为近年来为长江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年轻企业管理人才。

另外,李良宝侄子李洪富透露,如今李家的第三代也已成长起来,并且有的已进入到集团公司工作,但李良宝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

李洪富说,他的一个侄子在国外读书拿到高学历回国后,如果到其他的企业,完全可以谋一个轻松的差事,但是回到集团公司后,李良宝把他安排到最基层的车间里去工作。还有一个侄子,尽管上班可以开着跑车去,但是进入工厂,就得像其他工人一样推车子、干杂活,不能搞特殊。

长江村“十二送”

1.别墅。1995年,村里决定盖别墅,不同房型价格在6.8万元到19.8万元不等,村民们都买了。2005年年底818户村民都住上了别墅,结果2006年村里决定把原本居民买别墅的钱都退回去,每户都按19.8万元退。

2.股份。2006年、2008年村里分别给每个村民发了2万元的股金(红股),加上1万元的土地股金(绿股),这5万元的股金每年分红每人每年就有接近5000多元,且分红逐年提高。

3.现金。2006年村里经济改革,一下拿出8000多万,每户村民按人头分到了10万元现金。2008年,又给村民发放了1万元的现金。

4.水。每户村民每月免费用水3吨。

5.电。每个村民每月免费用电8度。

6.餐具。每户村民得到价值1700元的高档餐具一套。

7.消费卡。每个村民每个月可以拿到50元的消费卡。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为100元。

8.天然气。给每户村民免费通天然气。

9.公园。投资了3500万元在村中央建了一个漂亮的公园,名为长江中央公园。

篇4

    从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分析,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所创造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潜力,是未来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动力源。其中,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出路,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因此,从现状和未来分析,城市化是组织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浙江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非均衡发展的问题和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迅速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但是,随着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工业化所累积的机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农村工业的低组织化程度和浓厚的乡土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大省”的脆弱性。1998年浙江人均gdp虽然达到1350美元,但由于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迥异的体制背景和特殊的工业化道路,与国外通常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偏差很大。以工业化进程常用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主要指标比较分析:从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看,浙江1997年实绩分别为13.7%、54.1%、32.2%,而世界银行给出1991年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分别为14%、35%、51%。浙江第二产业比重之高和第三产业比重之低超乎寻常。从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看,浙江1997年分别为41.3%、30.9%、27.8%,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人均gdp1000美元时平均水平分别为28.6%、30.7%、40%。浙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世界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近,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畸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看,浙江1998年为35.4%,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53%,浙江比重显然偏小。由此可以看出浙江工业化进程有两个突出现象:一是产业结构转换远远快于就业结构转换,二是城乡人口结构转换又明显滞后于就业结构转换。这是二元经济结构的突出表现,是城市化滞后的反映。

    (一)浙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表现浙江城市化滞后既有总量问题,更有结构问题。

    除总体水平不高外,主要还是大中城市过少,小城镇过多造成的城市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以及“村村象城镇、镇镇象农村”的低水平建设问题。具体表现在: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1997年浙江、江苏、辽宁、广东、河北、山东和福建等沿海部分省市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浙江居于首位,为48.62%,其它依次为江苏45.15%、辽宁44.19%、广东43.18%、河北43.03%、山东42.56%、福建36.40%。据测算,上述省份1997年相应的城市化水平大致为35.4%、29.40%、54.26%、41.35%、23.15%、33.95%和24.68%,浙江处于第三位。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应系数(城市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辽宁为1.208、广东为0.985、山东为0.798、浙江为0.709,处在第四位。

    2.城市化对工业化带动不强。长期以来,浙江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工业化道路。“低、散、小”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乡镇企业、农村个私企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受户籍制度、财税体制、土地政策、行政干预等因素影响,无法接受城市化导向,农村工业化的就地性明显,乡土气息浓厚,以致出现了“镇镇象农村,村村象城镇”的城镇化局面。这主要反映在城镇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功能不清,定位不准,产业层次单一,地区之间的互补性差。城镇在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生产与生活方式对周边农村的影响和辐射等方面,都离城市化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3.大中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品位低。从1997年沿海部分省市大中城市的构成看,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系非农人口,下同),江苏和辽宁分别有1个;人口在100—200万的城市,山东和辽宁分别有3个,河北有2个,浙江只有1个;人口在50—100万的城市,山东、辽宁分别有5个,广东、河北和江苏分别有3个,浙江也只有1个;人口在20—50万的城市,广东有27个、山东有19个、江苏有17个、辽宁为8个、河北为8个,浙江仅6个。从1995年各大中城市非农业人口平均规模看,特大城市广东为316.67万人,江苏为226.02万人,山东为156.78万人,浙江为121.38万人;大城市江苏为83.18万人,广东为66.91万人,山东为63.95万人,浙江为63.21万人;中等城市江苏为31.43万人,山东为30.82万人,广东为29.60万人,浙江为27.21万人。可见浙江大中城市的数量最少,规模明显偏小。城市的规模、档次、质量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与沿海兄弟省市相比,城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般来说,城市规模偏小,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又反过来制约浙江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4.小城镇过多、过小、过密。改革开放20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006个,增加了近6倍,这固然有顺应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性,但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现有浙江城镇布局过多、过密问题突出。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的城镇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从温州龙湾区状元镇到瑞安市城关镇不到50公里,布局了近20个小城镇,平均间距只有3—4公里,有的镇如永中、永昌、永兴、沙城等基本上已连在一起了。城镇过多、过密带来的问题是过小,全省县城以下建制镇平均规模只有8000人,其中5000人以下规模的城镇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浙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1.农村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发展状况离散,减少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减少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就业机会,最终又反过来制约工业本身的发展。由于城市化进程滞后,各类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遍地开花,企业和专业市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农村工业技术层次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离散度大、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结构趋同等,市场竞争力弱化。199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中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占60.2%,农村中非农产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1.5%,非农劳动力占农业总劳动力的比重达57.4%,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没有与人口和产业的空间转移同步进行,乡镇企业多分布于乡村,且规模过小。1996年全省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共有6.6万家,职工356万人,平均每家只有54人,“八五”期末,这些企业共拥有固定资产87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只有133万元。在乡镇的合作经营和个体私营企业规模更小,平均每家企业的从业人员不到5人,如此“低、小、散”的企业特点,很难取得规模和集聚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发展状态离散,造成要素集聚不足,城市发展滞后,减少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工业发展由于缺少城市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支撑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最终又反过来制约了工业本身的发展。

    2.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兼业现象普遍。1997年浙江农村个体工业企业51.3万个,从业人员292万人,工业总产值3543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但是,“村办工业办在村,家庭工业办在家”的工业乡土化难以促成现代城镇的崛起,劳动力也难以向城镇集聚。同时,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尚无足够宽松的环境,人口向城镇迁移的“门槛”过高和二元户籍制度使许多农民不愿放弃作为生存之本的土地经营权。农民在这种“家家有其田”的格局下必然出现农业兼业经营。如温州、台州和金华等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以个体私营企业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股份

制企业为主体,以专业市场广泛分布的小城镇为依托,人口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特征,农村劳动力普遍是亦工亦农的兼业农民。农民兼业化的普遍存在,不仅使农业规模经营受阻,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难以走上正轨,农村工业的产业层次、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也难以提高。

    3.大量离农人口处于游离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和种种不稳定状况。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已经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基本上脱离了农业。但是,由于种种制度约束,这种转移没有纳入正式渠道,是一种暂时性的体制外转移,导致形成一个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游离阶层。这一阶层的出现,造成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如他们对所从事的非农产业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也不愿进行大规模投资。在经营中短期行为严重,甚至片面追求利润,不求质量和信誉。

    由于不少“两栖”人口在农村和城镇占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设施,在宏观上微观上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农村工业的粗放经营,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度,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工业受发展条件的限制,其产业主要集中于造纸、食品、纺织、印染、化工、建材及采矿等行业,而这些正是相对高污染的行业。由于农村工业在生产工艺、监测技术和废料处理等方面的落后,其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城市企业。另一方面,农村工业布局过散,不仅加剧了资源浪费与污染蔓延,也影响了生态投资效益,使污染物集中处理难度加大,造成污染面的扩大。据统计,乡镇工业污染损失值占全部工业污染损失值的份额1978年为6%, 1988年上升到20%,预计2000年将超过50%。

    世界银行有关中国环境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农村的工业污染作为仅次于城市水源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的我国三大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可以说农村工业的高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资源高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高度分散的农村工业布局,还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据省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工业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地约0.1052公顷,远高于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人均用地0.0261公顷的水平。从单位土地利用效率看,农村工业用地每公顷的产值仅及城市工业用地的1/10。同样是工业用地,我国城市工业人均用地为55平方米,而农村工业则高达每人555平方米。据有关方面测算, 1979—1984年,非城市化的农村工业化推进,已经使我国付出了比城市化道路高出8倍的土地代价,到目前为止农村工业化已花费了近700万公顷的耕地。

    5.基础设施利用不经济。由于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工业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发展所需的供水、供电、供气以及交通、通讯、仓储等设施,几乎每个乡、村甚至企业、农户各搞一套,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据有关方面估计,农村工业仅仅由于布局分散和封闭,资源利用率降低40%,基础设施投资增加20%—30%,行政管理费用增加80%,人力资源消耗增加1%—2%,最终表现为资金利用率降低20%左右。不仅如此,由于布局分散导致产业组织规模不足,由此引发重复投资与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也损害着社会的经济总效率。

    (三)浙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原因造成农村工业布局分散,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政策和体制造成的。

    1.认识方面。在农村工业化发展初期,由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对农村工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引导,导致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企业分布过散、规模过小。另一方面,在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先行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依靠民资民力,过分依赖农民建设小城镇,导致小城镇数量多、档次低,形成“村村象城镇,镇镇象农村”的低水平的城市化发展格局。

    2.经济利益方面。由于农村工业在发展初期都是一定社区内各要素的组合,与社区在经济利益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政企不分时,社区领导对社区内的农村工业有很强的支配权,在用人、用地甚至管理和财务方面具有硬性指挥权,这导致当地领导和农民不愿进行企业异地搬迁。此外农村工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其固定资产和设施达到一定规模,若搬至城镇,必须支付一笔迁移费用,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3.户籍政策方面。我国自1956年就开始实行城乡高度分隔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迁移。这种制度尽管在近年来有所松动,但许多条件仍然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入,使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福利、保险等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别。另一方面,目前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降低而进入门槛又过高,现行的土地承包、宅基地和计划生育等政策,使农民觉得留在农村比进入城镇更合算,启动城市化和促进农村工业向城市集聚发展的难度加大。

    4.行政区划方面。现行的行政区划大多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已不适应。由于历史的多方面原因,浙江不少地方存在一城多府的现象,如宁波市与鄞县、金华市与金华县、衢州市与衢县、绍兴市和绍兴县等,因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其它利益问题,县政府与市政府在城市的规模、建设、管理上难免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既不利于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功能发挥,也不利于县级中等城市的发展。

    5.财政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行县市直接对省的财政体制,采取一系列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县域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浙江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取得了阶段性发展优势。但与此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不少地方出现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低于所管辖县市的“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从1997年gdp看,绍兴市区69.94亿元,而绍兴县、诸暨市分别达到173.81亿元和121.6亿元;金华市区45.16亿元,而义乌、东阳两市分别达到110.28亿元和83.4亿元。从1997年财政收入看,绍兴市区7.05亿元,而绍兴县达到8.65亿元,去年已突破10亿元;金华市区2.9亿元,而义乌市达到3.61亿元。此外,嘉兴市和所管辖的海宁市、桐乡市,台州市和所管辖的温岭市等,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现行财政体制,也是造成浙江区域中心城市成长缓慢,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6.投资方面。资金的投入和集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浙江不是国家投资的重点省份。在1952—1978年期间,浙江国有投资人均只有410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列全国各省市最后一位。国有投资不足,不仅使浙江的重工业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浙江城市化进程。同时,80年代以来浙江实际利用的外资数量也较少,迄今全省实际利用的外资金额累计尚不及一个苏州市的水平,大约相当于广东省的1/10。

    利用外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省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二、尽快构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政策机制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关键是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建立有利于二者联动发展的政策机制,促进农村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集聚,实现城乡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一)市场配置机制

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是由农村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要素市场发育,就难以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要素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基本上反映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重组,通过市场化组织城市化,通过城市化提升工业化,按城市化发展要求调整经济布局。

    合理发展大城市,突出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增强其集聚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

和创新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要从大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出发,大力发展城市型经济,提高城市的集聚和吸纳能力。城市产业布局要优二兴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要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信息服务业和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商贸旅游业和金融保险业等,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而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同时要努力增强大城市和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城市对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通过城市这个载体,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农村工业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工业向现代化迈进。

    重点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人口、产业及生产要素的集聚规模。对中等城市要着重提高档次、扩大规模。有的可培育成为大城市,对具备条件的小城市要培育为中等城市,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中小城市要注重城市内涵质量和城市开放度的提高,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强化优势产业和专业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导向作用,着力培植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更好地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的特色优势。各地结合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分层次高起点地推进城市建设。

    加强小城镇建设,将小城镇建设与城镇体系整体布局和农村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发展区域性的中心镇、重点镇,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发展。小城镇发展重点放在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上,努力改变目前“村村象城镇、镇镇象农村”的低水平发展状况。建议在每个县(市)确定1—2个、人口规模在5万以上的重点镇,加以重点培育、重点建设、重点发展,充分发挥其在集聚要素、发展规模经济方面的示范作用。

    把开发区和工业小区作为联动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按市场配置机制进行要素的集聚与重组。浙江省目前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1个。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开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到1998年底,全省开发区投入开发资金200多亿元人民币,累计开发面积178平方公里,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道路、地下管网、变电站、污水处理站等重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到1998年底,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开工企业达16690家,国内生产总值286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7%。各级开发区已成为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最佳载体。在目前土地审批冻结的情况下,农村工业向城市集聚首先应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聚。

    (二)利益驱动机制

城乡关系根本上是利益关系,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促使农村工业向城市集聚,需要以利益驱动机制加以引导。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克服就工业化论工业化、就城市化论城市化的倾向,把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联动发展,作为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作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作为全面协调和整合城乡利益关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方面。

    积极调整财税关系,改进和完善乡镇财政包干制度和经济考核制度。建议股份制农村工业企业的利润可在工业小区内实行“先分后税”的办法,即由各股东向各自所在地的税务部门交纳所得税,也可实行“先税后分”,工业区所在地的税务部门按各股东的出资比例,将相应的税金返还给各股东所在地,以吸引外地投资者到工业区办厂或吸引分散的企业搬迁到小区。如可规定凡异地到工业小区办农村工业的,其上缴税金的70%返还给投资者所属的乡镇。对非股份制企业,建议实行企业迁向外地工业小区后,其社会性开支、支农建农基金和规定应交的利润及企业管理费仍可交回原社区经济组织,企业原行政隶属关系不变。

    各地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以增量带存量,凡新办工业项目和商贸企业,要按照规划安排,进入工业小区。降低农村企业进入工业小区的“门槛”。对工业小区的集体、国有土地使用权,可采取作价入股、出租转让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费用。同时在资金信贷和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往工业小区集中。

    (三)制度创新机制

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必然触及产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进行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工业向城镇适度集中。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改变政企不分的社区所有制。可建立农村工业资产管理公司,对各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和生产经营效益进行评估,并招标组建资产经营公司,通过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调整不同社区的乡镇企业利益关系,使企业形成独立于社区的行为目标与利益机制。通过产权制度创新,使乡镇企业产权突破地缘性和封闭性的束缚,促进乡镇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逐步向城镇集中。

    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在稳定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按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积极鼓励离土进城农民将原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这样既可为进城农民定居或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又有利于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吸引工业资本介入农业,鼓励农户将他们承包的少量耕地转让或折成股份,农户以农业工人的身份成为新组建的农场职工,或者离土离乡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二是政府农业部门成立非盈利性的土地管理公司,通过市场行为并购、整治过于细小的耕地,对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予以合理的经济补偿,或为他们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三是发放永久性土地使用权证,实行“一地一证”,农民只要凭土地使用权和承包合同,就可以对土地实行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四是在宅基地的安排使用上,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取消一家一户的宅基地审批,实行村庄统一规划,引导农户集中建造公寓式住房。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排除人口向城镇集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抓紧对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进行总结完善和全面推开。积极探索以县市为单位,对辖区内居民试行单一户籍制度,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取消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在进城户籍的收费问题上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度,既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要降低进城门槛,使进城者安居乐业。同时,研究制定积极的外来人口政策,包括:积极引进并留住外来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其他高素质人才,取消对中高级人才、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大中城市落户的限制。积极鼓励投资移民,凡在城镇投资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或外埠人口均允许在投资地落户。对在大中城市连续工作满5年并有固定住所的本省合同制农民工,直接转为工作所在地户口。鼓励家庭移民,家庭中凡有一人在城镇工作定居的,允许其家庭成员在该城镇落户。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实行城乡不同的生育政策,非农夫妇只准生一胎,导致进城吸引力下降,部分农民不愿农转非进城落户。为此要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可适时推出全省城乡只能生一胎的统一政策。在目前大政策未调整的情况下,也可允许市县采取变通办法,即以一定时间为界限,使进城的农民转为非农人口后仍以“农民”身份享受二胎政策。

    改革财政体制,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城市财政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浙江实行的是省直接对市县的财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甚至不少地方出现地级市的经济财政实力低于所管辖的县市实力的“小马拉大车”的情况,难以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制高点”。借鉴兄弟省市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经验,适当调整财政管理体制,有选择地扩大区

域中心城市的财政盘子,或者象江苏那样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使区域中心城市能够集中必要的财政资金从事城市建设。同时运用财政杠杆合理引导和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调控能力,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财政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建议第一步,通过全额返还城市建设维护税、增加对地级市的城市建设补助等办法,进一步扩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财政盘子;第二步,选择部分地区实行财政市管县体制,以促进所在地区中心城市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强化中心城市经济实力。

    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城市建设仅靠政府财政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努力拓宽城市建设的投资渠道,主要有:一是积极鼓励集体、个人和社会各方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经营,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格局。鼓励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和外资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并参与经营。大胆采用项目融资的建设—经营—转让(bot)、转让—经营—转让(tot)、资产收益抵押(abs)等投融资方式。二是各级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机动财力也要加大投入力度。三是要确保现有城建资金渠道的畅通和不流失。现有资金渠道要足额收取,不得随意减免、截流、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四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按照自筹、自用、自还的原则,对城市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调度、有偿使用、滚动增值。五是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引内外资,以出让股权、经营权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六是充分发挥浙江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运用更加灵活的政策,动员和吸引民间资金建城。

    (四)政府推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进一步健全和发挥宏观调控、指导和管理的职能,尤其在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方面,政府的推动作用必不可少。

篇5

一、当前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1、中小企业、非公制企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非公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比全省GDP的增速高6.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44亿元、销售收入2712亿元、利税2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2%、43.2%、37.8%。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53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365亿元、利税4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6.9%、39.9%。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643.15亿元、营业收入9651亿元、利税863亿元、税金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3%、16.8%、16.1%、24.1%。

2、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共有52个行业大类。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14亿元、2129.62亿元和459.39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05%、80.57%和17.38%。

3、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出口创汇企业4807家,其中年出口年交货500万元以上企业355个,出口产品涉及46个行业,1000多个品种,远销到欧、美、日、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出货值141.67亿元,增长15.55%,占全省出口额的约60%。累计已建成三资企业879家,境外办企业新增34家,达到244家。

4、企业素质明显增强。一是技术进步明显加快。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6000项,进行技术改造12500项,已建成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7903个,其中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5家。中小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科研开发资金占总投资的50%,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2%以上,部分企业已经达到4%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左右。二是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80%以上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逐步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5000多家企业推广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其中有35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三是产品质量明显改善。企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95%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82.7%,已有300多个产品获省、国家名牌产品或优质产品称号。四是职工素质、人才结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全省中小企业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职工密度达到4.83%,具有中专及技校毕业文化程度职工密度达到9.86%,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度达到2.5%。五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7699家,年营业收入2381.6亿元,中小企业增加值的40%是由规模以上企业创造的。

5、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到2004年底,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及特色经济增加值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的25%。已形成郑州的耐火材料、水泥和铝型材,荥阳的阀门和建筑机械,偃师的钢木办公家具,林州的汽车配件,新乡的封头,长垣的卫生材料、防腐工程和起重机械,孟州的皮毛制品,沁阳的造纸机械和玻璃钢制品,濮阳的玻璃制品,许昌的档发,长葛的金刚石制品,漯河的食品加工,三门峡的果品加工,镇平的玉雕、南召的丝毯,虞城的钢卷尺,信阳的茶叶,周口的皮革及其制品等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或特色经济,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小企业在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中小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60%,占实现利税的40%,占出口总额的60%。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5%。全省工业新增产值的70%以上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确保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省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中占有较大比例。2004年,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993.94万人,占全省非农从业人数的92%,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28.18多万人,吸收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数32.94万人。中小企业已成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3、中小企业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形式灵活,分布广泛,在组织、生产、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灵便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小企业能充分发挥其易于调整、适应性强的特点,为结构调整注入活力;同时,加速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是保持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推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小企业在逐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同时,通过与大企业的互补协作参与到产业链的优化重组中,形成了大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在深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了我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繁荣城乡经济的主要力量。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所有制呈多元化结构,其发展和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推动了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4、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机制活,市场适应能力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和最活跃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市场主体更趋多元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有效阻滞了垄断机制的形成,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推动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繁荣。

5、中小企业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保证。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各区域,其发展对扩大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省、市、县(市)三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不统一、不协调,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管理手段、法规与制度、统计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亟待完善。

二是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未能涵盖中小企业发展中应解决的所有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四乱”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获取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各类服务的渠道不畅,市场准入的障碍较多,待遇不平等。

三是服务机构不健全、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的制约,需要社会化服务。目前,全省还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培训、人才等方面服务的相关机构。已有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由于受观念、认识的影响,服务对象覆盖面狭窄,未涵盖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有的服务机构内部结构尚未健全,部分服务职能不到位。中小企业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所能获得的支持和帮助有限,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风险承受能力、信贷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的影响,在获取资金支持的渠道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投资机制和机构以及相应的担保机制和机构不健全,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与企业广泛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资金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小企业缺少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通过发行债券、上市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得资金。资金严重匮乏,已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机制创新不够。部分国有、集体企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问题,有的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有的企业决策、管理、人事、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机制创新不够,有的改制后的企业仍按照旧的机制运行等等。

六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不合理。我省中小企业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加工链条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初加工产品多,名优特新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差;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成长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企业布局存在着集中度不高,点多面广的不合理现象。

七是企业素质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竞争能力弱;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产品质量较差;一些企业职工素质偏低,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企业家人才稀缺;少数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二、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大程度发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央和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中央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推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技术创新、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出了对中小企业采取保护、扶持、服务、引导与规范相结合的方针,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证。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坚持“放心、放开、放手”的方针,提出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等,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既拓宽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使其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使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广泛,一体化的市场孕育着无限商机,许多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被打破,市场潜力快速增长,企业的发展空间随之扩大。同时,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领域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会逐步扩大,对拉动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省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弱,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与以强大资金实力为后盾、以高科技产品为武器的国外厂商相比,实力相差悬殊;中小企业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缺乏必备的知识,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缺少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困难和风险。

(三)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契机,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原崛起,老、少、边、穷地区的加快发展等,创造出大量的投资机会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生力军,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整,提高企业素质的要求。中小企业将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外向型经济,加快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拓宽市场渠道,扩大产品出口,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己任,实施科教兴企、东引西进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显著、制度优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信誉较高、效益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到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77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1.8%;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8500亿元,年均增长11.2%,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5400亿元,年均增长10.35%。

——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20万名,年均增加20万名以上。

——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普遍采用国际同期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5000家;创出500个国家和省部级名牌产品;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50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万家;大中型企业主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传统技艺形成风格独特、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企业利税率达到12%左右;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职业卫生、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

——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到2010年,全省中小出口创汇企业达到8500家,创汇40亿美元,三资企业达到600家,境外办企业达到500家。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优势特色突出。中小企业产业、产品、规模和区域经济优势特色突出。经过努力,到2010年形成50个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行业优势、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建成各类工业(贸)园区200个。

——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创同行业排头兵;小型企业积极向公司制转化,积极引进、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建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小而强型企业;产业明晰,全省95%以上办成非公有制企业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第一产业有所增加,第二产业比重有较大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上升。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小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65%和30%。

——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到2010年,全省以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架构基本建成,完成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每年为中小企业培训各类人员20万人次;建立一支由12个行业、300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队伍,每年为5000个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推动1万户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制定和完善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会同有关部门修改或废除已有的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程序,鼓励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定和完善整治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强化信用管理,建立信用制度,优化市场环境。提出制定创办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针对部分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贷款成本高,制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政策,解决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问题;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实行公平竞争;强化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建立并完善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管理工作体系,推动政府职能逐步向政策引导、强化服务方向转变。

2、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发展。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充分运用来自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多渠道社会服务资源,围绕中小企业的特色服务需求,构造省、市、县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由政府机构、社团法人和公司法人等多种组织形态构成的服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推动建立包括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中小企业在创造、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引导。重点抓好以下六项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中国中小企业##网”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国家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发展动态、经济发展趋势、投资融资、最新科技与成果、产权交易和合作项目、市场需求、推介产品、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二是管理咨询服务。积极组织社会上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的咨询、认证机构和知名专家,为中小企业开展管理咨询、企业诊断、企业策划和质量认证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技术创新服务。充分利用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项目论证、产品开发、科技攻关等服务,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四是市场开拓服务。鼓励各类贸易、商会、协会等组织,为企业提品洽谈、展销、订货、进出口、招商引资、营销策划等服务。五是教育培训服务。加快建立##省中小企业的人才开发系统,确立一批培训基地,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抓好创业者、经营者、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六是创业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建立各种“孵化基地”,促进新兴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创立,开发劳动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的社会压力。

3、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国家鼓励发展的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能够迅速进入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品种,满足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特色产品和培育名牌产品,引导企业搞好新品、精品、名品的开发、引进和培育,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创名牌求发展的观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实现优势产品产业化。积极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储藏、保鲜、运输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培育、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多、对农业生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培育出一批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文化娱乐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物流、通讯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风险投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业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体育、城市改造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传统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对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退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优胜劣汰。

4、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外政府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资源开发型、技术开发型、贸易型实体以及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和产品出口。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巩固和深度开发日本、东南亚、港澳等传统市场;重点开发欧美市场,大力开发俄罗斯、东欧、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市场,培育新的出口区域。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中小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省中小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5、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实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6、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各种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实现电子政务;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政策法律咨询,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7、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加强对有色金属、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加强对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使全省中小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四、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和省关于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放思想,消除所有制“成分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正确认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重视其他类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的作用,正确处理好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科技型与其他类型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为各种所有制、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环境,形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政策宽松、措施得力的良好氛围。要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取消和废止一切向企业的不合理收费,禁止向企业的各种摊派,加快改革与完善各项制度,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创新体制,形成预防“四乱”、治理和铲除“四乱”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加强创业辅导,努力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合理安排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咨询服务,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减少创业初期的风险,简化创办企业开业登记手续,减免有关费用,降低开业条件,提高创办企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创业,吸引外国留学人员和归国华侨在国内创办中小企业,提供工商、财税、融资、劳动用工等方面的优惠条件。通过鼓励创办中小企业、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促进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

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化工业园区,鼓励有产业带动能力的企业入园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入园配套生产。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小城镇建设、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合力建设,统筹规划,共同发展;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努力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共享,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整合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撤销或合并规模偏小,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发展缓慢的各类园区。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健康发展的目标,修订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园区软环境建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充分发挥群体产业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重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充分重视并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完善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工作。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组织社会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共性技术开发、扩散和转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和技术不足的问题,提升其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通过组织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相关资源,建立公共试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模具开发中心等,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检测等开放式服务,提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选择行业发展中带普遍性的、急需的共性技术难题,组织或委托社会技术开发机构进行联合开发并进行扩散和转移,对技术开发机构提供的非营利进行补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增强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合作。采取购买、资助、委托开发等方式,不断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等科技成果,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换代、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五)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争取省工业(高新技术)、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科技三项经费、农产品出口贴息资金、外贸发展基金以及国家和省“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等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的的支持,加大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用好国家和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建立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东西合作企业、出口创汇企业,对中小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城镇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业提供支持、资助和奖励。研究设立中小企业风险基金,提高中小企业在未来不可测事件中的防范能力。版权所有

(六)大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

继续推进和健全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途径。努力建立起以省、市、县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龙头,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担保为两翼,多层次担保、联保、互保的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推动市场化商业担保和企业(民间)互助担保机构扩展业务,增强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形式的担保服务项目,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担保;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和自律制度;建立信用担保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分散与化解信用担保风险,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引导和鼓励金融部门改进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集中授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贷款担保的“一条龙”服务,为信用良好的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指导、帮助企业做好主板上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和香港板上市的培育准备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等。

(七)建立统计信息系统,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篇6

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者,也是政府行政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县司法局是一个拥有7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而在**的眼里都是好兄弟,好姐妹,情似鱼水,别人有了困难,她予以无声的援助,民族同志病了,她总部错过亲自探望。每逢过年,她无论在忙都要抽时间登门问候,就像一家人,为此她曾多次被评为民族团结的模范。她热爱司法事业,从事公证工作16来,始终忠于法律,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杰出代表。

二、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投身公证工作

公证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立志献身公证事业的**十分清楚,要想真正胜任此项工作,必须练就过硬的本领。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法律本科,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了法律本科学历。工作再忙,她也要挤时间努力学习和掌握司法部颁布有关公证的文件及规定。通过学习,提高工作业务水平,她撰写的《浅谈拍卖公证》、《加快公正改革,服务市场经济》等论文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她还灵活地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公证实践中。2000年10月,县东风煤矿与该矿职工艾某来公证处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公证。办理劳动合同公证对于**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但解除劳动合同公证,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公证还不多见,为了办好这份公证,**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资料与情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除按常规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合同的主要条款外,还重点核查了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批示,以及对有关证照的交付和补偿费提出的明确要求,切实保证解除劳动合同公证不留尾巴。在承办过程中她还对有关证照的交付和养老保险手册、房改基金、户口迁移、人事档案的保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与调整。由于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对合同的各方面考虑得比较周全,双方当事人都十分满意,并被**同志对工作的积极与认真的态度所折服。

三、开拓业务领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00年,**同志就任公证处主任后,更是率先垂范,开拓进取。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公证带来的好处,她不断开拓证源,并主动与有关部门研究探讨,宣传公证有关业务知识,多次走访县人大法制办、经贸委、乡镇企业管理局、房地产管理站及银行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她常常是一大早就等候在领导办公室的门口,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不怕跑断腿、磨破嘴,许多部门的领导都被**的敬业精神所感动。2000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办理企

业改革合同公证的通知,把企业改革合同公证通过行政办法确定下来,为了更好的落实文件精神,她又多次找相关部门领导,就企业改组、改造,改革活动中,办理企业破产、重组合同及股份制改造等依法提出建议,修改完善章程、决议、协议,从而大大提高了合同的履约率,有效促进了*县公证处公证业务的发展。2001年,*县商品房销售与居民购买商品房日渐多了起来,由此而形成房屋产权转移类合同公证新证源,**不失时机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积极参与银行、企业联合开发按揭售房,增加公证内容,完善合同条款,再次争取到了公证工作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主动权。

四、恪尽职守,依法*

篇7

约当产量法是根据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从而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其实质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为了反映完工产品成本构成情况,分配生产费用时,应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在分配材料费用时,常以投料方式和投料程度来确定在产品约当产量。约当产量法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应用很广泛,不仅适用于同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分配生产费用,也适用于不同种产品共同生产费用的分配计算,以下就此作细致的分析。

一、一次性投料方式下材料费用的分配

所谓的一次性投料方式是指在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加工产品所需全部材料的方式。这种情况下,月末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单位在产品的材料耗用量与单位完工产品的材料耗用量相同,即投料率为100%。分配材料费用时可直接根据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与完工产品的数量比例计算,不必求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投料率与生产工序的关系如图1所示:

例1:东方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同时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共同耗用甲材料120000元。本月有关产品定额资料如下: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B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3千克。A、B两种产品本月产量及投料情况见表1及表2所示:

要求:在A、B两种产品在间分配甲材料费用。

解析:如表1及表2所示,可以知道生产A、B两种产品均属于一次性投料方式,所以月初在产品消耗的材料只与上个月的材料消耗有关,而与本月材料费用120000元无关。分配本月材料费用时直接根据本月的投产量进行分配即可。

A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800×5=4000(千克)

B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200×3=3600(千克)

本月甲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00÷(4000+3600)=15.7895(元千克)

A产品应负担的甲材料费用=15.7895×4000=63158(元)

B产品应负担的甲材料费用=120000-63158=56842(元)

二、分段投料方式下材料费用的分配

分段投料方式是指原材料分次投入,并在各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本工序所需全部材料。单位在产品的材料耗用量与单位完工产品的材料耗用量不同,月初最后一道工序之前的各工序的在产品继续加工还需消耗本月的材料费用,月末最后一道工序之前的各工序的在产品的材料费用均不齐全,此时应按投料率来确定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按约当产量分配材料费用。相应计算公式为:

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率=截止本工序累计材料消耗定额÷完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100%

某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

=本月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

投料率与生产工序的关系如图2所示:

例2:仍以例1资料为例,但投料方式改为分段投料方式,B两种产品投料情况见表3。

解析:原材料分段投入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通过表4及表5分别求出A、B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A产品应分担材料费用约当产量=785+103-86.5=801.5(件)

B产品应分担材料费用约当产量=1185+136-124=1197(件)

本月甲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00÷(801.5+1197)=60.0450(元/件)

A产品应分担甲材料费用=60.0450×801.5=48126.07(元)

B产品应分担甲材料费用=120000-48126.07=71873.93(元)

三、均衡投料方式下材料费用的分配

均衡投料方式是指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是陆续、均衡地投入的方式,单位在产品的材料耗用量与单位完工产品的材料耗用量不同,月初在产品继续加工还需消耗本月的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的材料费用均不齐全,此时应按投料率来确定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按约当产量分配材料费用。相应计算公式为:

其计算公式为:某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单位在产品截止本工序前累计材料消耗定额+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50%)÷完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某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

=本月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

投料率与生产工序的关系如图3所示:

例3:仍以例1资料为例,但投料方式改为均衡投料方式,A、B两种产品投料情况见表3。

解析:原材料均衡投入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通过表6及表7求出A、B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A产品应分担材料费用约当产量=785+85.25-70=800.25(件)

B产品应分担材料费用约当产量=1185+105.25-95.75=1194.5(件)

本月甲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00÷(800.25+1194.5)=60.1579(元/件)

A产品应分担甲材料费用=60.1579×800.25=48141.36(元)

B产品应分担甲材料费用=120000-48141.36=71858.64(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中,采用约当产量法不仅可以在同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材料费用,也可以在不同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共同材料费用。分配材料费用时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应结合不同投料方式和投料程度。在一次投料方式下,此时分配材料费用可直接按完工产品的数量和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不必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分段投料和均衡投料的方式下,均需以各种产品的材料费用约当产量来分配共同材料费用,则需根据不同情况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参考文献:

[1]张波.约当产量法下单位成本确定的新思路[J].财会月刊,2009(22).

[2]宋冬冬.约当产量法下原材料费用的分配[J].财会通讯,2004(21).

[3]孔琳.谈“约当产量”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S1).

[4]刘琳.约当产量法与分步法的结合探微[J].财会月刊,2007(33).

[5]曹全清,谢桂芬.约当产量法成本核算审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财会学习,2007(03).

[6]周玲,谢静.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分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2).

[7]鲁文章.约当产量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会计,1995(07).

[8]张廷松.约当产量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5(09).

[9]李洛嘉.成本会计(第6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9-71.

[10]顾爱春.约当产量法在材料费用分配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9.

篇8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43-0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更要提高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化的程度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人口(判定标准须满足三个条件: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推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认识新时期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找出我国目前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提升我国体育人口的持续增长意义深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17个地区农村居民男女2000人为问卷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参阅了国内外关于体育人口发展相关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1.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针对研究的内容设计问卷。

1.2.3 访谈法 对体育人口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问卷上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农村体育人口是衡量农村体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推广实施的窗口,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新农村建设将我国农村从分散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加强新农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农村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障。

2.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2.1.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人口发展基本状况 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亦不断扩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好体育人口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推动新农村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图1和图2可知: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5元,但仍然落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水平,在建设工程建设方面,安徽省目前共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可见安徽省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情况下也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分析发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285元,二者的比值为2.99:1,也即农民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对农村投入的不足,安徽省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人口大省,自2000年以来11年间其对农村投入仅占总投资比例的12.4%,且投资比重2010年更是下降为7.77%,可见,安徽省在农村经济建设投资比重太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2.1.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覆盖率为43.01%,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安徽省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实现目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安徽省政府坚持贯彻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和保障“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1)对农民被占用耕地加大补偿力度;2)对农村农业税收开始实行减免并进行农业补贴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3)加大教育投入,实行义务教育,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用,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4)加大农村居民医疗改革和保险制度,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5)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解决农村居民坐车难等一系列问题;6)在对农村体育建设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建有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25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15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0所,“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达到983个,创建了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00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200个、“雪炭工程”9个、全民健身路径2123条。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和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制定实施对于增进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提升新农村的文明化程度、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质、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农村居民人口基数大,经济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年轻劳动力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政府的有限投入在整体上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根本上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现状 分析安徽省近些年来体育人口数量正在稳步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伴随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上升,本研究通过抽样测算出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农村体育人口包括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和农村当然体育人口,当然体育人口亦即学校体育人口)的比例,即在安徽省17个地区对农村居民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4份,其中符合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为186份(表1),社会体育人口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为9.47%,高于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的农民体育人口的8.4%,通过安徽省统计信息服务网公布的数据(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91.0万人,安徽省农村学校在校生人数为5755933人,安徽省2010年农村当然体育人口比例为:5755933人/33910000人*100%~16.97%;所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总比例为:9.47%+16.97%~26.44%。

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体育是不能脱离经济而单独存在的,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由表1可知: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黄山、宣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在前6名的地区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和黄山,排在后6名的地区是阜阳、宿州、亳州、淮北、六安和蚌埠;可见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成正比。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人口总数在安徽省各地区排在第2位,人均纯收入排在第4位,而农村体育人口排在第1位的主要原因为:合肥市始终把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周边各开发区城市化建设进入一个迅猛扩张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大,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心,更是全国通枢纽、国际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合肥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农村区域各项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机会。由图2可知,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农村实际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映射出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如果一个农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试想一想,他们何来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余暇时间增多,他们也自然会积极参与健身锻炼,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所以,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城市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也就不足为奇,因此,个人经济状况不仅影响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消费,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也就不足为奇。

3、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3.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特征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24.6万人,占50.83%;女性人口为2925.5万人,占49.1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39。由表2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性别比为129.63,比安徽省城市103.39的总人口性别比相差26.24,基本反映出安徽省农村男性体育人口多于女性体育人口这一基本情况,说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在性别上的不平衡。

有表2可知: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青年农民,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市场经济强大动力推向了城市,其结果导致了农村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空巢家庭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并且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安徽省2010年,净流出到省外半年以上人数为91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3%,占农村总人口的26.7%,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如此庞大的人口外流是造成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少的关键原因,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再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从表2和图3可知:在年龄结构上,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16~25岁年龄组,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急剧减小趋势,这和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不相符,说明了农村体育人口与城镇体育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在调查中,成年人(20~59岁)超重与肥胖现象严重,在调查的1964人中达到超重与肥胖指数的比例为21.18%,成年人在工作中的体力活动大幅度减少,再加上摄入的能量提高,工作繁忙等因素,导致成年人的体育锻炼次数较少,身体素质下降,呈未老先衰趋势,而且,农村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充分说明农村居民对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认识模糊,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而农村居民达到56岁以上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说明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忧,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比较模糊,导致体育健身的意识较差,这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村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

3.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文化层次结构特征 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98.5万人,高中(含中专)的人口641.O万人,初中人口2261.9万人,小学人口1662.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由表3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远远低于高水平结构(15%以上)的体育人口类型的标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体育人口比重达到了6.99%,稍高于全省大学及其以上总人口比例6.70%,这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老年大学的开展大大提升了我省人口的学历层次。从图4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以高中(中专)和初中文化层次为主,文盲与半文盲所占比重较小,男性与女性学历教育层次相差不大,在受调查体育人口中,45岁以上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为主,45岁以下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上学历为主,这主要和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教育停滞不前、10年内乱阻滞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对知识的不重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教育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大大缩减了文盲与半文盲的比率。

3.3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社会阶层结构特征 体育人口的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中体育人口构成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职业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根据陆学艺(2002)的农村社会阶层分层结构理论,农民分化为八个社会阶层(表4)。

根据比例从高到低,不同职业农民中体育人口的排序分别为: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雇工、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中体育人口比例均高于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3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体育参与程度明显比以脑力劳动为主3个阶层:私营企业主、农村知识分子、乡镇企业管理者的体育体育参与程度要低,因此,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集中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力型职业人群,而非体力劳动为主的体力型职业人群。

4、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参与状况分析

4.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场所、运动项目分析 我国各地的农村体育工作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各地区的地方财政、民间资金的投人,“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但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地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相对比较分散,一般活动场所都在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新农村社区以及村委会或乡(镇)上的中、小学球场进行,从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法看,散步和慢跑是农村居民首先的活动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散步、慢跑运动在体育人动项目选择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余依次为羽毛球、乒乓球、篮排足球、健身器械(新农村社区)、气功太极、舞蹈;男性体育人口在35岁以下组中对篮排足球的选择要靠前,女性体育人口则对羽毛球的选择比较青睐,这反映出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更重视有氧锻炼,对力量和柔韧度的锻炼相对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43.89%的农村居民认为除了散步、慢跑其他锻炼身体的手段不会,没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无法参加其他项目的运动,安徽省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9373名,省辖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1个,“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983个,政府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相关公共资源,建立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安排专门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定期在新农村社区对居民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发展。

4.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析 闲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利用方式是评价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通过安徽省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支配方式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平时余暇时间在家看电视的比例最大,占49.23%,打牌、下棋和打麻将的比例也占到了34.22%,而体育活动的比例只占12.02%,可见,安徽省农村居民用于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时间太少,而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过多,这主要是由于平时的劳动强度较大、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较少、缺乏专门的组织指导造成的。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薄弱,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人员缺乏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农村体育干部少,专门人才缺乏,组织领导体制不健全,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建设非常重要。安徽省贫困地区,几乎没有组织过农村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在乡(镇)一级的机构里,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所以农村的各种体育竞赛长年得不到开展也就不足为奇。

5、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人口对策

5.1 加大政府投入、转变农民健身观念。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1.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

农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建设工程的投入力度,实施政策倾斜,并广泛发动社会、企业、个人参与支持农村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各乡镇(区)要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村镇评比范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地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资金使用监督审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推动和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区、镇、村各司其职,齐抓共建。

5.1.2 转变农村居民的健身观念,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我国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较低,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地方政府应务实安排专业人员组织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或竞赛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基本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和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认知高度,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体育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农村居民主动、积极的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上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5.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2.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体育参与主体外流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经济生活的压力使得大量青壮年农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参与主体力量相对薄弱。广大农民工不但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人口发展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缩小城乡差距:1)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制定优惠政策,由面向全社会向中低层收入群体转移,实现共同富裕;3)工作重心由广大城市向广大农村转移,促使城乡协调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地方政府可以依据相关政策,对农村居民发放创业基金和贷款,鼓励有思想、有头脑、有能力的农村居民在当地创业,吸收当地劳动力参与发展和建设,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减少农民工外流。

5.2.2 培养留守人口为体育参与主力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依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更多更快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方向。大量青壮年农村居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主力存在着暂时的缺失现象,因此,在农村主力外出务工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当务之急。在农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中选择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组织方式以及体育理念,使他们具备农村体育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然后带动其他的留守群众,积极主动地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弥补农村家庭文化和心理环境的变化而给农村留守的弱势群体带来精神和心理慰藉,对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深远。

5.2.3 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 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能力,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国家应通过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减轻税费和改革财税体制两方面着手,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实行政策支持,通过科技创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和农业自生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体育消费意识,提升体育锻炼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提供保障。

5.3 加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统筹发展。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3.1 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服务水平

健全农村体育组织机构,提高农村体育服务和管理水平,充分考虑如何提高服务才对农村居民最有利,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农村体育教师、体育积极分子和农村体育人口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成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根本保证,创新农村体育服务方式,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能更广泛地参与农村体育事务管理,从而带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完善农村体育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

5.3.2 改革推进机制,协调统筹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以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健身场地、体育组织、骨干队伍、体育活动等方面实行共建共享,大力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形成农村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等统筹发展和综合利用。

5.4 加强监督监管、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篇9

虽然800个从业人员9%以上是当地人,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在他和儿子邱文化的努力下,通过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员工都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项目实施3个月,进展比较顺利,从基础资料的录入到基本业务流程的梳理,再到各个模块的实施,眼下已经顺利完成了销售点、成品类仓库、研发、销售端财务等模块的上线,正在进行计划、加工厂以及材料、在制品类仓库的实施。大家充满了期望,现在是十一月底,预计到2010年元旦全面上线问题不大。

10月20日,邱彰和意外地宣布了一项决定:系统实施暂停,评估组织机构调整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原来他参加长三角农业产业论坛时,遇到一位管理学专家,这位专家非常认真地建议他改变当前的法人治理结构,由总公司――分公司以及加工厂――销售点的这样乡镇企业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成事业部制,各个生产基地属于不同的事业部,销售点可以同时受多个事业部管理,也可以受一个事业部管理。根据目前情况可以分成净菜事业部、粗粮事业部、番茄制品事业部、脱水蔬菜事业部。

金友公司项目经理一听到这个消息有点懵了,邱文化刚大学毕业,非常敬重父亲,他觉得这样的调整有些唐突,又找不出说服的理由。

问题是系统在今年7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基础数据的录入,尤其是组织机构的配置工作,部分已经运行的业务数据已经有了这些组织机构的基本属性。经过邱文化与金友公司项目经理的初步评估,现在做组织机构的调整,无异于系统重新实施。

听到这个消息,邱彰和不干了,他说“我的企业不会一成不变的,不要说组织机构了,具体的业务方式还要做很多调整,如果现在这样的变化都实现不了,我怀疑信息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你们再想想办法”。金友的项目经理与总部的开发经理、实施经理商议后建议:按照原来的思路进行实施,并且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然后按需求变更流程,在2010年1月上旬关账后,在系统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同时调整可能影响到的业务流程。

这样的话,整个项目组就要增加―项工作,那就是一边按照老方法实施系统,另外一方面需要评估新的组织机构之下业务怎么调整、数据怎么调整?老邱还是不能理解,这不几个销售经理来提意见了,第―按照新的组织机构安排,他们的业绩将分到几个不同的事业部,自己掌握的资源如何移交?今后如何工作?第二明明是过两个月就要重新调整,现在实施又有什么意义?不是重复工作吗?特别是几个加工厂,他们正在实施项目,不知道明年到底谁是“新老板”,事业部负责人现在还定不下来,公司现在懂管理和营销的就那么几个人。之前大家只认一个邱老板,现在要多出一个“中间老板”,心理和操作层面还难以适应,而且邱老板从来都是说一不二,这次可能遇到大麻烦了。

邱文化应该如何与父亲沟通,如何客观判断企业所处的状态,信息化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应该在什么程度?确实,未来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信息系统应该如何适应,自己虽然是学计算机的,现在只能是跟金友公司学习,自己的信息化队伍还没有组建好,春节后才能排上日程,这些似乎都是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东经控股集团王甲佳)

先成长,再调整

安 宇

希望邱董事长稍稍收敛一点自信,更多地依赖于机制而不是个人来决策公司事务,对现有管理机制的变革更要采取渐进式而不是颠覆式的方式。

我想帮邱文化及其追随者向他的老子老总进一言:先不急于做机构调整。

首先,观莲公司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现阶段其仍处于发展壮大的上升期,既然尚未感到后继乏力,急于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在担不必要的风险,不算明智。

其次,机构调整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调整过来的。我们即便把邱董关于机构改革的决定看成是在专家指点下的未雨绸缪,他这个决定也显得过于武断,正像邱文化所直觉的“唐突”。想做机构调整,之前需要做许多思想上的渗透、措施上的准备工作,否则类似“几个销售经理来提意见”乃至更严重的事件是会少不了的。改革本身不是坏事,但一不得时,二不得势,就容易坏事。时势未得,即便像邱董这样的能人,也只能先培养。

如果不急于做机构调整,我们的信息系统实施自然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推进。

然而,邱董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人吗?

案例中交代,邱董是土生土长的观莲镇人,他的公司95%也都是乡里乡亲的观莲人,他自己做蔬菜加工厂起家,很不容易。可见,邱董的领导地位是凭自己一招一式打拼出来的,他手下用的也大都是“自己人”,因此他在公司也就有着“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象邱董这样的领导,有强烈的把握未来的欲望、强烈的忧患意识、强烈的自信是他们共有的特征。邱董能够决策上马信息系统,能够在短短三个月内让普遍缺乏基础的所有员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这都充分说明了邱董的能力和魄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反面。邱董这样的创业者,恐怕也最不容易听进旁人的劝阻,过多的劝阻有时反会激发他们的斗志。“迎难而上”是他们知觉或不知觉奉守的圭臬,从中他们或能感受到无上的乐趣。

然而,总还得想法子说服。想个什么法子好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邱董这样“土生土长”起来的领导不容易听进旁人的劝阻,但对远来专家的建议还是乐于接受的。他的关于机构改革的决定不就是一个产业论坛上的一个所谓专家“忽悠”的结果吗?当然,我们不能臆测那位专家对邱老板有什么恶意,但必须承认,他的建议只是一家之言。从案例反映的情况看,我们想象不到按照他的建议改革后的观莲公司近期发展上会得到什么好处,除了那个漂亮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标签。至于长远,如果抛弃了眼下驾轻就熟的成长模式,试验一种不熟悉的管理体制,导致了公司上升势头受阻,近期发展都谈不上,还能期望长远吗?其实我们无意全盘否定那位专家的一系列设想,只是感觉那是观莲公司进一步壮大之后的更远的未来。想考大学,总得先长大,先把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念下来吧!

说到这里,说服邱老板的下一个办法也就有了。既然邱老板信任专家,那我们就不妨再请几位专家。专家最好来自更多的或更有针对性的领域,最好要有成功案例,还要为他们提供更为详尽的背景资料,看这些专家基于这更多的资料为观莲公司的发展提供

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兼听则明,多位专家的综合意见不是比某一位专家的建议更值得考虑吗?也不排除请来的专家在了解了更多的背景资料后让我们意外地支持邱董的决定,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更利于邱董推行他的机构改革,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请一个专家咨询组,是我对邱董退一步的建议,邱文化也可参考。

还想说一说系统的事。

前面我们一直在论证,邱老板关于机构改革的决定或许失之武断,也让我们的信息系统实施遭遇了尴尬。现在做个假设,邱老板已经接受了我们的劝阻,近期不打算搞机构改革了,那么请想一想:我们的尴尬解除了吗?

可能有人会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系统建设按计划推进不就妥了?诚然,就这个项目而言,暂时不会有什么根本上的阻碍了。然而,邱老板的那声质问却一直响在我的耳边:“我的企业不会一成不变的,不要说组织机构了,具体的业务方式还要做很多变化的,如果现在这样的调整都实现不了,我怀疑信息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邱老板的质问是有道理的。信息化系统充其量只是我们管理和业务开展的工具而已,我们用它是希望藉它提高我们的管理工作和业务运行效率,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的,相反它还成了我们事业发展的滞碍,要它做甚!

不过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辩解,任何信息系统都是基于一定的管理和工作流程所设计的,在其对应的管理和业务运行模式下,它当然可以起到应有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您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发生了改变,其作用当然会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这能怪信息系统吗?这时邱老板有可能会很不耐烦:真要用了你就把我限制在原地不让动弹,那脆不用你了行不行?

不难看出,实际上这暴露出的是信息化系统如何随着管理和业务的调整变化的问题。

案例中交代,金友公司的项目经理与总部的开发经理针对邱董可能做的机构改革已经有了技术上的应对方案,即:先按原来的思路赶在年底前实施完毕,再按新的需求变更流程,继而在系统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同时调整可能影响到的业务流程等一系列工作。不能说这两位经理的应对不迅速,然而我在想的是另一个问题:系统建设如何从最初设计上就尽可能减少以后管理机制和业务模式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笔者不是搞技术开发的,想来想去只能提供一个宏观逻辑上还过得去的思路。系统要尽可能地模块化,也可喻之为积木原则。其基本思想是在系统设计之初,就把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将来可以独立运行的功能单位。这样,面对各项具体的工作,我们就有了若干管理单元和业务单元,每个单元都留备有标准化的扩展和组合接口。

以后的工作就类似搭积木了,不同的系统由不同的单元有机搭配而来,适应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当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每一步细微的工作都推倒重来,只要变换不同的单元组合就可以了。即便需要新的开发,也只是开发新的单元块而已。

这种“积木思想”既可以看作是信息化建设对于管理灵活性需要的适应,也可以看作是对邱董这样的核心管理者权利的尊重。不过,话再说回来,邱董在进行管理决策的时候,是不是也得适当尊重一下系统的存在呢?

信息系统说到底是对于既有管理机制的一种确认和固化,因此尊重系统的存在也就是尊重既存的管理机制,而尊重既存的管理机制,就是尊重整个组织的安全运行。

小组织,生存是发展的前提,灵活性可能更重要,因为要左冲右突,占住一方土地,组织壮大了,安全则成为发展的更大前提,因为得先守住既有的土地,稳扎稳打才能逐步扩大地盘。灵活性更依赖于处于管理核心的个人;而安全性则需要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中个人的作用不再是显彰于上而是暗含于中。我们承认邱董这样的创业者有着无上的影响力,甚至这种影响力足以左右一个庞大组织的方向,足以激发别人想象不到的爆发强力,这样的力量足以让组织疯狂地发展。但要是邱董决策错了呢?谁会总不错呢?

因此,我们希望邱董事长稍稍收敛一点自信,更多地依赖于机制而不是个人来决策公司事务,对现有管理机制的变革更要采取渐进式而不是颠覆式的方式。管理是艺术,需要创想、突破和发挥;管理又是技术,需要机制、标准和流程;成功的管理是将二者完美结合,两不偏废。不知邱董以为然否?

为什么要搞信息化?

张振坤

即便预期的目标实现起来不太理想,但是总可以通过合并报表或者其他变通的手段来实现其部分目标。

企业要上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希望要解决问题。至于说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恐怕很少有人能完全说得清楚。用户只是有一种感觉,或者说是很模糊的想法。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求描述不清楚,目标不明确。

一般来说,企业之所以要上信息化,不外乎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被人忽悠,人云亦云。整天听专家宣传说信息化好,也听到了(未必见到)很多信息化的神话。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了,如果自己再不上信息化就会落后,从面子的角度看也不能太落后,所以也就要上了。于说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他自己真的不知道,

二、确实需要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感觉自己公司管理中存在问题了,对照其他的相关企业看别人做的就比自己好。仔细了解发现别人已经上了信息化项目,于是就想上了。至于说信息化到底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并不知道,只是想当然的认为肯定没问题,因为专家们也都说可以解决。

三、企业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或者说改革思路,但是靠现有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或者手段没办法实现这种改变,于是就寄托于一套新的方法来实现跨越。而这种新的方法或手段,据专家说,就是信息化。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实际存在的,用户不完全了解信息化,但同时对信息化的期望值都很高。当然了,如果用户真的知道信息化并不是灵丹妙药,要解决的问题在眼前是不可能实现的;要实施的信息系统有很多的局限,弹性很差,没有足够的柔性;还有,来企业实施的所谓的专家其实根本不懂企业,更不懂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会掏钱上项目吗?

用户不能把需求完全描述清楚,这是客观事实,这就要求实施方,或者说乙方的专家们能够帮助用户找到这种说不清楚的原因。要充分理解企业的真实意图,帮助他们收集归纳整理,设计出系统的方案,说清楚用户心中的设想。换句话说,也就是企业希望信息化的专家们能够真正发挥专家的作用,在用户自己不能完全描述清楚的情况下也能帮助其理清思路。

反过来说,作为乙方的软件公司,其目标到底是什么呢?如果说他们仅仅是以盈利为目标,不为用户考虑,恐怕也很难这么说,或者说最起码面子上都不会这么说。要帮助用户成功,实现用户的价值,是否真的在身体力行呢?如果说都不是的,恐怕也冤枉了

这些由专家和精英所组成的公司。

其实,把盈利作为首要目标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假如用户不满意,你的利润从哪里来?有不少的公司,在合同条款及付款条件上动脑筋。更有甚者,预付款就确保不亏损,后面的实施则走一步说一步。

有些所谓的实施专家们到了企业,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只是按照自己的想像就开始工作。为了树立专家的形象,同时也为了赶进度,加大说话的分量,忽略用户的合理需求。告诉用户应当怎么做,只有这么做这才是真正的信息化。这也就是业内所谓的“系统实施就是不断降低用户的期望值”。当系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者说当系统的实施出了问题的时候,就把责任推卸给用户:目标不明确,描述不清楚,对系统的需求总是在变。也就是说企业根本不懂信息化,或者说,没有懂信息化的人等。

实施专家们如果总是这样说,这说明他并不是真正的专家。最起码说明他对企业不了解,不懂得企业的管理特点,不会和企业沟通,找不到真正的问题,没有实施经验,当然也就没有一套完整的、合理的解决方案。他们仅仅是懂得自己的系统或者软件有什么功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遇到问题,他们只会埋怨用户了。在他们的心中最理想的状态是,用户既要能对要实施的软件系统功能非常了解,也就是说知道计算机能干什么或者不能干什么,同时又能用专业语言,信息化语言,甚至说是计算机语言来把需求清楚,主动配合其进行工作。只是,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不主动为用户着想,不主动替用户解决问题,遇到麻烦就往用户身上推,把原因说成用户的需求不明确,不懂信息化,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项目很难成功。

其实,成功实施信息化不外乎有三种境界:

一、模拟和实现了现有的管理方式。虽说这时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提升不够,即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但毕竟还是把手工模式转换为自动模式,把传统的纸质台账转换成电子台帐,也就是说实现了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好处是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情况应该称之为“改善”,

二、调整和优化了现有的管理流程。信息系统虽然没有改造组织的架构和管理模式,但是在现有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优势,改善组织的运转效率,也就是说提高组织的协同程度。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充分的暴露和检验组织架构设计的合理性,为组织和流程的优化提供了依据。比如说,可以看到哪些机构可以调整,哪些部门不再需要等等。对企业管理进行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和依据。这种情况应该称之为“改革”;

三、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对现有的传统的运营模式和企业架构进行了提升,较前面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样的情况称之为“革命”也不为过。在这种模式下,信息系统对企业运营和管理创新发挥了参谋、向导、保障的作用。也就是说,既主动引导,又保驾护航,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事论事。在本案例中,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上已经造成了不能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下去的局面。董事长有了新的管理思路,这没有错,系统当然应该随需而变。但是,对于要改变系统的框架软件公司没有信心,所以就想按照原来的思路进行实施,赶在今年年底前实施完毕,然后按照需求变更流程,在新的年度关账后,再调整组织结构,以及可能影响到的业务流程,这样做其实没什么意义。原定的目标既然不对,就不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尽快对用户的需求做出评估,拿出新的解决方案来和用户见面。

其实,合理的做法应该是:首先,立即对已经实施的系统进行调整,降低原来的设计目标,取消业务数据的组织机构属性。也许原来的目标已经考虑了整体管理的实现,比如说组织协调、资源调配、统筹计划等,但是,在用户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理念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所有的这些目标就不可能按照原来的方案实现了。但是,也不能说前期所做的工作都没有价值,很多工作早晚都要做的,比如说,基础资料的整理,用户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和普及等。毕竟信息化的第一步还是要做基础数据和基础管理的信息化。所以说,也不要过于悲观,感到一切都完了。即便预期的目标实现起来不太理想,但是总可以通过合并报表或者其他变通的手段来实现其部分目标。同时,应该立即改变软件系统的架构,使其更加柔性化。如果时间上来不及可以分阶段进行。在正确的方向上小步慢行总比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好。

流程决定实施成败

顾小昱

之所以发生专家的一个建议就导致系统可能重新来过的问题,根源很可能是流程分析和规范没有做好。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相信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信息系统实施案例:

1、首先工贸联营公司的信息系统已经实施了一大半:项目实施3个月,进展比较顺利,从基础资料的灌人到基本业务流程的梳理,再到各个模块的实施,眼下已经顺利完成了销售点、成品类仓库、研发、销售端财务等模块的上线工作,正在进行计划、加工厂以及材料、在制品类仓库的实施工作。

2、然后,公司老总听从专家建议,决定:系统实施工作暂停,评估组织机构调整对项目实施的影响。理由是专家建议“将当前的法人治理结构由总公司――分公司以及加工厂――销售点的这样乡镇企业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成事业部制,各个生产基地属于不同的事业部,销售点可以同时受多个事业部管理,也可以受一个事业部管理。”

3、结果造成“现在做组织机构的调整,无异于系统重新实施。”并产生新的问题:如何客观判断企业所处的状态,信息化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应该在什么程度?确实,未来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信息系统应该如何适应?

看到这个案例首先让我们联想到三个词:系统、流程、组织。可以说,在系统规划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了这三个概念的互动甚至博弈。系统要实施成功也离不开流程和组织的协调和配合。

在这里组织的变更要影响系统。但在案例里没有怎么提另一个关键词:流程。流程与企业决策、组织、产品、信息等要素既密切相关,又居于核心地位,也就是实施信息系统的前提就是规范企业的流程。这点,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忽视了,但恰恰是这点往往最终决定了系统实施的成败。

说到流程,范围也很大,在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各个组织每天都会和不同的流程打交道。从大的方面讲,企业的流程可以分成业务流程、财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从下图可以形象的看出企业管理中流程的分类和相互关系:

业务流程是基础,一般起于供应商采购,终于客户销售;财务流程是核心,企业做业务就是为了赢利,而管理流程是保障,保障业务运作顺利完成,保障财务结算顺利实现。

在这个案例里,管理流程中的组织变更预计将导致信息系统的变更,文

中没有提到组织变更是否会导致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变更,特别是业务流程的变更,如果答案为是,那么我们只能遗憾的说当初做系统规划时对业务流程的分析估计不够透彻,或者分析清了,但没有做关键的规范工作,很可能系统规划只是把业务现状(包括财务管理和组织架构等现状)描述出来并找出对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如果是这样,那么一旦发生企业老总在经营决策中的新思维或新主意,就会陷入类似本案例中的被动局面。

如果在案例中做了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规范并且付诸实施,那么就应该用流程核心思想尝试说服企业老总,告诉他企业管理流程可以变,但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一旦规范了就不应该轻易变一一业务流程是基础,起于供应商采购,终于客户销售;财务流程是核心,企业做业务就是为了赢利,而管理流程是保障,保障业务运作顺利完成,保障财务结算顺利实现。

一般来讲,这个道理是相对比较容易被领导接受的。

如果老总接受了这种思想,那么只要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主模块不变,剩下的问题就是要考虑如何应对企业组织架构变化?另外也可以分析一下,管理流程能否通过另外实施OA系统来满足。

建议重新做一次系统分析,从公司业务现状分析,到市场定位、客户需求总结、业务流程及功能设计,再到系统实现的计划,同时还要兼顾给公司明确的业务模式及流程。

从这个案例我们只能说,老板的思路和要求是合理的,系统只能去适应企业组织可能发生的变化。但另一方面,之所以发生专家的一个建议就导致系统可能重新来过的问题,根源很可能是流程分析和规范没有做好。

如果流程分析和规范已经做好,并且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那么组织变更后对系统的要求最理想的只是需要做适量的权限变更和少量接口和报表的改动。如果做不到,需要对系统做大的改动,那么就要大家一起坐下来,结合之前做的系统规划和流程分析,重新检讨寻求最终的解决方案了。

会员评论

暂停项目实施

首先老板要去确认机构变动是否必须,最好有咨询专家组进行分析?如果盲目进行重大调整,可能会带来很大问题现在看来,老板决心很大,必须进行调整。这时,必须明白IT系统的设计是根据业务流程进行的,单位构架,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系统肯定会有大的变更,业务流程肯定会有较大变更,“现在还按照原来的思路进行实施,并且一定要赶在今年年底前实施完毕“肯定不是一个合适的方案。应该暂时停止项目的实施等调整方案确定,然后去审视业务流程,研究相互关系与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去调整IT系统的设计,加快实施的进度肯定是会出现更大问题的。

锐迪科无线通信技术(上海)

有限公司 冯志猛

采纳专家意见

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方针值得认真研究。

1 可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论证,确认必须采纳专家的意见后,应坚定方向,制定措施,组织力量。制定方案,尽快实施;

2 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为企业的策划,运行,管理,发展等方面服务的,应当随着企业的发展与需要而变化,目前观莲工贸联营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发展方案应该进行改变,必须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

3 必须组建企业的信息化队伍,信息化技术人员必须能够完成、复杂系统的操作、维护、升级,存储,更新等操作与应用,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系统普遍提高与应用的形势;

篇10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创业素质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创业人才的脱颖而出。

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在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

过去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是本科教学内容的压缩,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形成自身特色。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教学实践项目更多的是关注操作技能的熟练化,综合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能力与知识和技能不在一个平面上,创新创业能力的欠缺严重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理论层面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种观点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距离还很远,大学生还没学会走,就让跑是不现实的;另一种观点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来证明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国内高职毕业生创业成功少的原因之一是在拥有创业条件的工科专业学生中没有系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导致高职工科学生缺乏市场观念,习惯死钻技术牛角尖。有些高职毕业生将技术和经济割裂开来,既没有甘心当好打工者的思想准备,又缺乏应有的创业素质;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又没有自己的创新产品,缺乏营销策划。

二、培养创业素质的基本策略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它忽略甚至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以片面社会化代替个性化,太多的管理形式和考试方式限制了学生去批评、去求异、去猎奇、去冒险、去建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虽然有很多教师走出校门去从事第二职业,开办自己的公司,但一回到课堂上,仍旧对着发黄的讲义或课本照本宣科。我国的教育文化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缺乏学生至上的理念,缺乏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缺乏教育危机与创新意识。为此,教育改革至少要作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培育创业文化

美国经济的辉煌,与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创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硅谷的创业热形成了一种时尚,在硅谷,人们想的是如何自己创业。独立门户开公司是一种具有特殊兴奋作用的竞争,即使是有“象牙塔”之谓的高等学校也不例外,如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其师生创业成为一种风气,众所周知的雅虎,其创办人杨致远,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硅谷,人才充分享有自我发展的空间。据统计,每年大约有30%的人跳槽,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几乎每天都有公司倒闭和新公司开张。虽然成功与失败并存,创业与风险同在,但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此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所蕴涵的创造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居主导地位的新时代,要尽快培育、繁荣自己的创业文化。

首先,应提高对创业文化的应有地位的思想认识。创业文化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进而才作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扩展为社会心理。因此提高人们对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应当是第一位的事情。知识经济的根本动力源于创新,但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仅是知识创新,也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因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只有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新的市场需求、服务形式或新的产品,即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动力。其次,注意在师生中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创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在师生中经常分析创业者成功的案例,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设计或创业比赛,激发师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鼓励师生创业。要形成尊敬创业者、爱护创业者的浓厚氛围。创业教育的模式有许多,比如“创业计划大赛”模式、“天使基金”模式、创业“孵化器”模式、“模拟公司”毕业设计模式、“勤工俭学”模式、“案例培训”模式等等。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层次,探索相适应的创业教育。

2. 鼓励生涯设计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忽视人的个性,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从业文化,使人们长期卵翼于国家的大锅饭,安于现状,求稳恒变。这种使人驯服、听话的从业文化与缺乏竞争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十分适合的,但与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却是迥然相悖的。当计划经济在中国逐渐划上句号时,这种从业文化给整个国家、民族带来的反作用就显现出来。就以人们关注的就业问题来看。而大学生大多一般会选择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外企单位,至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部门却鲜有人问津。有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埋怨家长,或因承受不了压力而走上绝路。作为教师和家长再也不能包办学生升学与职业选择了,而应作为促进者来提供尽可能的信息帮助与活动机会。

3.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实践出真知,要使一代大学生在观念上变革,就必须以实践作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孕育的载体,首先,高等院校要建立一批稳定的、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创业实践基地,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毕业设计或研究课题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汲取教训,才能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同时,还可聘请实践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其次,高等院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创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平时课余经常搞、周末重点搞,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科学研究活动贯穿全年,遍布校园内外。再次,高等院校还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使创业实践活动与学生评优评先、评奖学金挂钩。在实践中掌握创业本领。

4.设立创业咨询、培训、服务等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等院校应当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创业咨询机构,这样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那些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对项目及创业者素质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楚的认识;就业培训机构要教授创业大学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市场营销等知识;咨询机构要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银行、基金会、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金保障,为具备可行性的创业项目提供适当资金支持;新闻媒体要发挥科学的导向作用;行业人士或单位自觉遵守市场规则,搞好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