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20:31: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垃圾分类工作思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对接挂包社区参与攻坚行动
我局积极深化与社区的沟通联系,协助做好社区“两委”与居委会的换届工作,帮助社区厘清发展思路,指导社区党支部提升党建工作规范。以民情恳谈会的形式群策群力,直面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深入社区开展“美丽XX”建设活动,每周一次深入挂包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社区服务,开展助力对社区困难群众等进行重点走访,深化平安巡防、文明城市创建、结对帮扶、社区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年轻党员干部到社区一线“蹲苗”历练,助力五水共治、垃圾分类、老小区微更新改造等民生“关键小事”,形成机关、社区党建工作同频共振的局面。
二、积极参与平安政法宣传
积极参与区委平安办组织开展的平安宣传活动,在本单位微信公众号、微博积极推送平安创建、平安宣传类内容,开展平安、扫黑除恶、六和工程、反、国家安全、政法工作条例等政法平安宣传工作。根据省市《平安政法宣传大格局构建排名赋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市委政法委要求运用微信小程序开展宣传工作的部署,积极参与我区平安政法宣传,指定专人加入区平安政法宣传舆论(网评)队伍,并能够按时完成每一次的网评任务。
三、保密自查工作层层落实
我局对涉密人员进行严格分类,在上岗审查过程中遵循“以岗定人、先审后用、定期复审”的原则。除收发文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外,我局审计人员均进行过保密培训,工作资料不外漏,对外公开的资料均经过层层审核。根据区纪委等相关单位的规定,我局全体工作人员因私出入境均需得到审批,一年出入境一次每次不得超过10天,且出入境需提前向单位打报告,严格遵守涉密规定。同时建立责任人制度,建立“先审查后公开”原则,一事一审,在网站等对外公开信息之前先经过分管领导与领导的审查,并及时登记,确保内部信息不外传。
四、签订安全协议
创新工作之一:坚持全过程分类,推广三种工作模式,强化厨余(餐厨)专业收运
2009年9月,朝阳区率先在“三街两乡”开展试点工作,为全区乃至全市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生活垃圾作为固体废弃物的一部分,其管理过程包括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处理和处置多个环节。长期以来,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中只重视了垃圾的前端收集和末端处理,而忽视了中间运输环节。因此,在以往宣传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经常有居民反映在家分类了,可是环卫工人又混在一起运走了。这就大大打击了市民的分类积极性。科学的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必然是全过程的分类,实现垃圾从收集、运输、转运到处理全过程的分类模式,这是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首要前提和条件。
朝阳区结合不同小区情况,大胆创新,试点了三类垃圾分类运输的工作模式,坚持按照“绿灰蓝”三条线进行运输和处理。第一种模式是环卫作业关口前移,桶换桶,垃圾不落地。在团结湖街道和麦子店街道,采取将环卫作业关口由垃圾楼前移到垃圾桶站的模式,采用专用电瓶车进行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第二种模式是充分利用现有作业主体。按照花钱少、效果好的原则,在原清运主体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电动三轮车来解决垃圾分类运输问题。第三种模式是尝试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劲松街道利用回收公司承担二次分拣及运输工作,节约政府成本。三种模式的有效探索,为朝阳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厨余(餐厨)垃圾,强化专业收运,配备餐厨废弃物收集车辆38台,组织成立由80人组成的餐厨废弃物收集队伍,餐厨废弃物收集体系初步建立。在推进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中,2010年朝阳区全面实施了垃圾分类“2010工程”。其中“20”指的是两个“零”目标,即:可回收物“零废弃”,餐厨垃圾“零私运”;“10”指的是参与活动的每个社会单位至少设1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2011年,朝阳区作为唯一代表北京市参加申报的城区,详细编制了《朝阳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同时,向国家发改委郑重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基本构建起完整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统筹餐厨废弃物和废油脂的一体化处理,采取必要措施,规范“地沟油”的收运、处理和利用,保障食品安全。
创新工作之二:改造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配合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重点对辖区的垃圾楼、垃圾桶及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和配发。目前,已整体改造了98座垃圾楼,配发垃圾分类公用桶37626个、户用桶106.1万个,分类电动车630辆。对不具备分类收运的单体垃圾楼,实行就近组合方式,确保将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实现分类收运。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思路,末端现行,建成了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环境优美、集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教功能为一体的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南部,前身是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是北京市唯一初具规模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产业园区,绿色北京新八景之一,稳步迈进了北京市乃至全国固废处理行业的“领头兵”行列。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设施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医疗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
在北京率先建立起了完整的垃圾处理系统,高安屯卫生填埋场日设计填埋规模为1000吨,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600吨,是目前亚洲单线处理规模最大的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53.3万吨,余热发电每年额定发电量2.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高安屯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设计日处理能力400吨,整个项目运行后,可基本解决朝阳区餐厨垃圾处理问题。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实现分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设施保障,并且为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立下汗马功劳。
为实现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的长足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朝阳区还投资7000余万元进行高安屯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先后完成“垃圾大坝”治理,实现园区绿化美化、景观公园、雕塑小品、喷灌系统等系列工程建设,彻底改变了高安屯地区脏乱差环境,以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初步形成。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我场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事关发展、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了议事日程。成立了文明创建组织机构,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划分了领导包片区域,制定了《领导包片责任制》、《检查评比及考核奖惩办法》、《定期例会制度》等工作机制,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
为了使林场文明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制定了《文明创建工作计划》、《宣传工作计划》、《文体活动计划》和《绿化工作方案》、《“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方案》等各项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和计划进行,每项工作都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了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注重教育,公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以前由于林场疏于教育,居民爱护卫生的意识淡薄,乱倒垃圾,乱扔东西的现象司空见惯。通过前两年的创建工作,居民的生活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在此基础上,我们趁热打铁,打破传统的搞文明创建只抓环境建设的陈旧的思想观念,首先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以人为本,把提高公民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归宿,开展了“素质教育”工程,着重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强化灌输,将《文明公约》、《文明行为规范》、“星级文明户”标准、“八荣八耻”内容印发到每一户,林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两千余元钱购买了广播喇叭,每天早、中、晚利用广播向居民宣传,并要求人人会背文明公约,人人懂得文明行为规范。二是强化教育,以文明公民学校为载体,开展了“三义”、“三观”、“三德”教育和大兴安岭精神教育,共培训70人次。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弘扬“守土爱乡、创业敬业、忠厚淳朴、团结奉献”的呼玛精神,树立“山美、水美、城乡美、人更美”的呼玛新形象。三是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开展,利用板报设立了一块“荣辱榜”,将林场中的好人好事和不文明行为公之于众,时刻提醒居民弘扬社会公德、摒弃不文明陋习,进而使居民形成了学习先进、抵制邪恶的良好风尚,促进了林场风气的不断好转。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评比活动,陶冶人、教育人。举办了庆元旦联欢会、庆新春茶话会、防火知识宣传文艺演出、庆“六一”组织全场干部职工野游、庆“七一”全体党员挂牌义务劳动,举办篝火晚会、棋类扑克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教育的深化和公民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公民文明创建的意识。
三、重实效,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
我场今年文明创建的工作思路是:“规范为基、保洁为先、绿化提档、美化增色、深入庭院。”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今年我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点是清挖场区巷道不规范的边沟、拆除不规范的建筑物、扶正补齐不规范的板杖子。针对不规范的边沟、建筑物、板杖子,我们利用防火期扑火队员待命时机,组织扑火队员及办公室后勤人员进行清理整顿。采取包片领导负责制,共清挖巷道不规范边沟1000延长米,钉板杖子150延长米,拆除不规范建筑1处,达到全场街道边沟通畅、没有私接乱建、板杖子整齐划一。
(二)环境治理工作
1、各街道都设有垃圾投放点,林场为每户居民提供2个垃圾桶,达到垃圾干湿分类,无乱扔、乱倒。设专职清洁工负责对每天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达到日产日清,并负责对日常卫生的监督。
2、制作了2个垃圾焚烧炉,将可焚烧的垃圾利用焚烧炉焚烧掉,避免拉到山上造成再次污染。
3、居民房前屋后、厕所、室内外卫生自行清理,达到了室内粉刷一新,被褥整洁,窗明几净,通风良好。房前屋后没有私接乱建和乱堆乱放,厕所干净。林场派一名副场长负责,不定期进行检查。对达到要求的住户和未达到要求的住户均在林场的“荣辱榜”上进行表扬和贬斥,并对未达到要求的住户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的取消“十星级文明户”参评资格,这一措施对 促进居民文明行为的养成收到一定效果。
(三)绿化工作
1、在绿化提档升级上,林场的主要街道都栽上适宜本地生长的乔、灌木和花,主要树种以樟子松、白桦、无絮速生杨、兴安杜鹃为主。树种的来源主要从山上移植,这样既充分利用我场的资源优势,突出自己的特点,绿化了环境,又节省了资金。
2、平安路栽种樟子松80株,青年路栽种白桦40株,今年我场还从拜泉县引进无絮速生杨插条17000株现已扦插成活,明年就可做为绿花树种栽在场区街道。达到一街一品,各具特色,提高了林场文明创建的档次和品味。
3、广场周围栽种了鱼鳞松200株,从山上移植的兴安杜鹃100墩和百合花100株栽种在广场的树林里,形成乔灌木错落有致的立体式栽植方式,让人们在广场娱乐就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四)美化工作
在美化上,我场开展了栽花比美活动,在场区和居民庭院两侧适于种花的地方都种上了鲜花,看谁家种的花多、漂亮成为评比“文明户”的一项标准,成为家庭的一种美德,大大促进美化工作的开展。花的品种根据林场实际主要选择串红、万寿菊等花期长、花朵鲜艳且抗寒和波斯菊、牵牛花、地肤、葫芦等有特色的乡土品种,花苗多数是自己培育的,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突出了林场的特色。办公区内共栽花20__余株,场区内播种波斯籽2公斤。我们利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制作了以党建、防火、资源林政、计划生育、经济发展、先进性教育、禁毒、生态等为内容的55块永久性彩色喷绘宣传板,不仅加大了宣传力度,还成为林场的一大亮点。
(五)加强庭院管理,开展美在家庭评比活动。
根据今年我场的文明创建工作思路,在治理场区环境的同时向庭院延伸,在居民中主要开展了比庭院、比厕所、比厨房、比被褥、比室内和比个人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六比”活动。通过“六比”活动的开展,家家户户院落干净整洁,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盆栽花卉、绿色植物争奇斗艳。
一、主要工作
1.强化督查考核,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是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定岗定责、积分公示、督查通报、奖惩考核等系列制度;充分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独特优势,建立源头分类“可追溯”体系,落实“组保洁、村集中、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五位一体化”进程,采取“榜、帮、奖、罚”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提高投放正确率和户收集率。二是督促后劲。督促乡镇全面建立垃圾分类督查考核机制,成立乡镇村二级的攻坚小组,强化考核。三是强化指导。采取公开培训,召开座谈会,讨论村分类难点,把脉问诊,目前已召开座谈会20余次。
2.强化宣传指导,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一是加大媒体宣传。为进一步扩大最佳村经验做法的交流和传播,联合宿城在线、楚风夜话等栏目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宣传活动,通过试点乡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带动周边乡镇,形成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目前耿车镇、埠子镇垃圾分类工作已在全国各大媒体陆续报道,目前共发放垃圾分类一封信50000余封,垃圾分类宣传彩页6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60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900余条,布置垃圾分类宣传牌700余块。
3.创新智能管理,提升科学化管理体系。一是试点中转站科学管理。在2016年实现全区10个乡镇11座中转站智能化监控管理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新中转站科学化管理模式,目前耿车镇已完成称重仪、摄像头、物位传感器安装,试运行数据也接入平台。二是升级智能管理平台。对原有智能化平台功能进行提升,按照市下发的建设清单标准,试点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实现了“垃圾监管可视化、绩效评估规范化、分类决策科学化”等多种功能。
4.强化内生动力,完善产业化运作体系。整体规划、统一布局,引入沃绿宝等先进技术,与多肉基地等社会资源一起倾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的可持续模式。部分乡镇成立易腐烂垃圾有机肥生产中心,实现“统一收集、统一运作”。
5.试点积分卡模式,垃圾分类迈入“超跑时代”。在试点乡镇镇试点积分兑换,村民投放垃圾后,垃圾重量、类别、时间等基本信息都会出现在积分卡上,村民随时可看;这些信息会录入平台,并在电子屏幕上公布、更新。每次投放垃圾都能获得三个积分,复核投放正确的居民还能再额外获得三个奖励积分,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定点投、分类投的积极性。同时村民可以用积分在兑换点交换生活用品,并享受优惠。
6.强化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2021年上半年投入垃圾分类资金约1000余万元,建成行政村垃圾分类收集亭3个,改新建成垃圾分类处理中心1座。新购置镇级转运车2辆,可卸式拉臂车1辆,电动三轮车30辆,户垃圾分类桶2000组。上半年,垃圾中转站共处理可腐烂垃圾2900余吨,不可腐烂垃圾36000余吨,产出有机肥800吨,餐厨垃圾400吨。城乡收运处理体系更加完善,垃圾减量达到35%以上。
二、存在问题
1.源头分类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行政村存在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混置现象,镇区垃圾桶分类准确率相对较低。
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人管事”是垃圾资源化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但部分乡镇存在“四员”不齐、责任心不强、技能不熟,“四本”未按要求填写等问题。
3.产业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区部分乡镇已初步构建垃圾分类第三方运作体系,但存在产品相对单一、市场竞争能力相对不足、资金相对匮乏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举措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2、投资5万元对石头店集镇300米排污水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乱搭乱建监管。
1、投资174万元完成__村__提升型小区3.5公里石板步游道铺设、500米木质水槽、100亩花卉种植、53处花坛打造、10副石桌石凳、7个茅草凉棚、2处“鸟巢观景台”、1 个木质凉亭。
2、严格按规划建设__村__小区房屋(目前建成15户,15年建设5户),投资5万元完成10盏路灯建设、1000平方米绿化建设。
3、__村__小区房屋完成道路硬化、排水沟、排污水设施及绿化建设;
4、投资80万元完成__村__岗联合小区 10户建房,完成300米道路、400米排污水管道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__村入口处绿化2400平方米;
5、完成__小区的规划设计,力争启动建设;
严格按照县住建局分配的指标进行兑付,目前我镇未兑付的农户931户,已兑付457户(总1388户)。
1、按照__政办发[20__122号文件精神,严格控制远当公路沿线、__景区周边个人住宅建设;
2、投资12万元完成__风景区入口处(__公路420米)环境整治工作。
1、做好__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为全镇覆盖打好基础,投资20万元完成__村22家农家乐可回收垃圾分类设施及400户沤肥池建设;
2、形成对村(居)环境卫生检查考核的常态机制,落实每月检查通报制度,形成文件;
3、从年初抓好清白工程的资料收集整理,力争年终考核进位一名。
1、投资5万元对__厂宿舍楼300米排污水管网进行清理、疏通;
2、__集镇改造的协调服务;
3、加强集镇乱搭乱建监管;
4、集镇基础设施完善。
1、完成__和龙潭河小区的后续建设,主要是__小区5户、龙潭河小区7户门前道板砖铺设(约400平方米);
2、严格按规划建设卫家岗村张家冲小区房屋(15年建设5户),完成小区内供电、供水建设;
3、完成__村__小区规划设计;
4、完成__村__提升型小区后续建设:扩宽__村委会至__4.6公里村道,并安装安全防护栏2700米;新建公厕2座;新建4000平方米广场,包含停车场、商廊及活动广场建设;硬化__1.89公里通户公路;广场绿化2000平方米等工程。
完成未改造土坯房1545户信息录入。
按照__政办发[20__]122号文件精神,严格控制远当公路沿线、__景区周边个人住宅建设。
1、对全镇所有垃圾集并房(池)统一编号,落实责任人;
2021年6月21日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市容管理科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强化创建力度,管理能力提升取得新成效。
1、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要求,扎实推进市容环境、背街小巷两大提升工程。补短板强弱项,严格督查考核,集成式推进,销号式整改。组织4个创建测评小组,由副局长担任小组长,分别挂钩到各镇(区、街道),抓好实地检查督办,提高长效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共计组织文明城市创建督查6次,发现问题178项,全部现场交办相关负责人落实整改。
2、全力推进“五个一”样板点创建。根据市城管局的统一部署,我区今年计划创建“五个一”精细化样板点12个,目前已完成腾飞路、仰徐村、玉龙路等5个样板点建设工作,其余7个样板点完成率均在75%以上,为全市“五个一”精细化样板点推进会提供了现场参观点位。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有序推进精细化建管向镇村延伸,有效推进了城乡环境、秩序和配套设施的全面提升,让全区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3、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示范创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对照城市建管“十没有”“二十有”标准,下足“绣花针”功夫,全力推动全区“精细化街区、小区、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今年,我区计划建设精细化示范社区4个、示范街区10个、示范小区6个。目前全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其中主城区盐龙街道乔庄社区、盐渎街道野丁社区、潘黄街道东升社区、张庄街道东盛社区分别完成总工作量的70%、100%、81%、62%。乡镇板块中大纵湖镇、楼王镇、大纵湖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率较高分别为67%、60%、60%,其他镇(区、街道)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深入开展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取得新提升。
4、扎实开展亮化设施维护提升整治。集中开展建筑亮化设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排查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做好亮化设施巡查检修,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夜巡,建立巡查台账,发现问题,即时交办反馈,第一时间组织修复,确保及时修复率及亮灯率。积极做好重大节日、活动、极端天气亮化氛围及安全保障,不断提升城市夜景品质。今年以来,共计排查建筑亮化灯具松动、线槽脱落等安全隐患问题6项,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累计发现设施故障268处,已修复265处,修复率98.9%。同时,抓好新建建筑亮化方案审查及验收工作。
5、深入开展盐渎明城综合环境整治。针对区域内一店多招、环境卫生脏乱、市容秩序杂乱等情况,我局安排专门人员,对盐渎明城开展了详细摸排。同时,下半年计划联合公安、住建、环保等部门,协同盐渎街道集中开展车辆停放专项整治、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建筑外立面专项整治、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等“五个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盐渎明城区域内市容、环境、秩序难题。
6、积极开展大马沟沿线综合环境整治。自3月24日接到大马沟(盐渎路-小新河)沿线环境整治任务后,我局迅速行动,整治工作中,共计清理204国道两侧绿化带内白色垃圾、建筑垃圾23000余平方米;清理沿线防护林、观赏林内枯枝烂叶、白色垃圾9600余平方米;清理中分带杂草580平方,中分带绿化修剪4200平方;路面清扫车清扫约96公里,路面洒水车冲洗10台班;修补两侧支路连接损坏路面、路牙及连接处9处,坑洼路面670平方米,路面裂缝3200余米,人行道道板380平方,荷兰砖560平方;修复雨水管网255米,桥栏杆12米、桥墩13个,及零星井盖恢复25套;清理沿途河道白色垃圾水草、浮萍等漂浮物2300公斤,并在第一沟东铺设草坪190余平方米;规范中交上航等市政施工材料堆放场地3处。
三、突出项目建设,为民办实事工程取得新进展。
7、加快实施遮阳挡雨棚建设工程。遮阳挡雨棚为列市、列区民生实事项目,是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领导最关切的为民工程。根据市、区政府工作任务要求,秉持安全、文明、实用、便民、美观的建设理念,聘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落实专业的地下勘探公司进行地质勘察。2021年我区在主城区主要路口新建遮阳挡雨棚18座(其中区本级4座、盐龙街道8座、潘黄街道6座),目前已完成基础浇筑18座,6月底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8、创新打造店招店牌安全监管系统。在神州路(世纪大道-盐渎路)安装店招店牌安全监管系统,共需安装店铺338家,传感器750个,目前已完成安装店铺229家,传感器470个。通过实施监管、档案管理、多维预警、趋势研判及智慧巡检等手段,实现店招店牌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提高安全保障性能,为城市高效、安全、有序管理更添保障。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1、继续推进精细化示范街区创建。按照城市建管“十没有”“二十有”标准要求,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堆乱放、车辆停放秩序等街容街貌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着力优化城乡公共服务,稳步提升城市建管水平。高品质创建4个精细化示范社区、10个精细化示范街区、6个精细化示范小区,推动集镇精细化示范街区创建全覆盖。计划9月份召开创建推进会,11月底完成创建任务。继续全力推进“五个一”精细化样板点创建,力争在9月份,全面完成创建工作。
崇安寺街道作为中心商务区,城市管理工作是街道重中之重的工作。但四、五月份精细化管理考核得分很不理想,问题主要集中在机动车和共享单车乱停放,道路乱堆放,占街道问题总数的九成以上。究其原因,一是网格化管理落实不到位,没能做到全时段、全区域覆盖。二是对今年更高标准的考核要求估计不足,工作力度与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三是部分同志重视程度不够,连续两个月都有不合格单元。由此暴露出的问题短板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和认真整改,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千方百计压降问题数,确保中心城区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具体措施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合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街道班子成员挂钩8个社区定期研究、适时会商,随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班子成员、职能科室、社区、城管中队的工作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
二、强化网格管理,推进巡查处置+督查落到实处。8个社区划分成1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名城管队员,实行早7点至晚11点的全区域、全天候工作模式,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协同做好日常巡查、问题处置及对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同时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作为街道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合格社区实行一票否决。
2008年,独山子石化销售公司与铁路管理处整合成立了营销调运处。为了融合资源,理顺工作思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营销调运处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一个统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二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坚持以生产运输、经济效益并重);三个第一(把安全当做领导班子的第一政治,员工的第一利益,企业的第一效益);四个到位(管理体系努力做到“组织、领导、责任、措施”四个到位);五个站段(继续构建“平安站段、诚信站段、和谐站段、文化站段、绿色站段”)。而铁路站段作为营销调运基本组织单位,对营销调运处工作思路落实执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营销调运处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在建设初期,营销调运处党委对各站段的宣贯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基层站段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
一是不了解企业文化的正确涵义,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文化技术培训,把二者混为一谈,持这种观点的人员占20%。
二是不清楚营销调运处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的具体内涵,认为落实工作思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处领导、机关科室和站段长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不愿意学习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对相关条款、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这类人员占30%。
三是歪曲理解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的正确涵义,要求取消现行规章制度的约束考核,在工资奖金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类人员占5%。
四是认为“一二三四五”是新产生的额外的工作,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因而产生厌恶、排斥情绪,这类人员占20%。
五是认为“一二三四五”牵涉的范围比较宽泛,在实际操作中不知该从何处入手,这类人员占15%。
六是能正确理解并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参与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这类人员占1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或管理理念如果得不到基层干部员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就无法很好地落实执行,从而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被曲解,还会造成管理和生产混乱的局面,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由于在执行“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实行人性化管理上,所有的站段都处在零起跑线上,再加上各自工作性质的不同,谁也无法借鉴彼此的经验,因此,营销调运处通过摸索、尝试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创建出了一套适应本单位的管理模式,使“一二三四五”(尤其是“五个站段”)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迈入了良性轨道。
二、加强宣传贯彻,使员工时企业文化建设有正确的认识
针对75%的员工对“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企业文化建设认识混乱的问题,处党委加大了宣贯力度,使大家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技术文化培训,而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2.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工作,它需要全体员工身体力行,全员参与,全面营造氛围。
3.以人为本的核心虽然是实行人性化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抛弃规章制度,因为作为高危石化行业单位,要从根本上改变其存在的各种不良工作秩序,就要建立一系列的运行机制,从而从严约束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工作学习秩序,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并通过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高效的运行管理平台使企业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否则,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就有可能变异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情化”管理或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任性化”管理。
通过近5年的宣贯,目前全处已有80%的员工对“一二三四五”和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建设措施由排斥、抵触逐步转变为主动接受和逐步落实,为本单位进行“五个站段”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扫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三、结合工作实际,逐级分解指标
“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中,与站段直接相关的就是“五个站段”(即:“平安站段、诚信站段、和谐站段、文化站段、绿色站段”)建设,“五个站段”从字数上看内容不多,但涉及的面却非常宽泛,以至于部分站段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处党委根据工作实际,对“五个站段”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抽丝剥茧,将“平安、诚信、和谐、文化、绿色”对应分解成“安全生产、诚实守信、团结安定、勤奋好学、环保节能”的工作指标,为“五个站段”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思路,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1.“五个站段”的内容同本单位的一日标准化作业、班组日常管理紧密联系起来,如工电段借鉴并提倡的“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使段上员工在工作中学会重视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培养了关爱、保护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平安与团结和谐的氛围逐步形成。
2.要求员工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使“诚信”建设具有了可操作性。
3.创新员工培训,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和参加处、公司和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并努力营造文化建设氛围。
4.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建设生态文明。以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集团公司绿色车间洗罐站为模板,五年来种植各类树木13.8万棵,灌木50万株。绿化面积由原来(2008年)54万m2,增加到了目前的109万m2。做好环境绿化的同时,部分站段进一步延伸、扩大“绿色”的范围,把其与“5S”管理和节能降耗结合起来,每天及时清理工作现场的工作和生活垃圾(主要是在现场用餐时所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及时回收废旧材料进行分类,始终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并做到节能降耗,使“绿色”站段建设的概念不再狭窄和抽象。
5.补充、完善管理制度,对表现优秀、工作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对无视单位规章制度、工作不力的员工进行警示教育,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避免了人性化管理向“人情化”管理和“任性化”管理发展。
伴随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覆盖率逐渐扩大,垃圾分类工作出现了管理人员不足、监管不到位,甚至出现分类效果反弹的情况。通州区根据各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情况向社会招募12名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热心垃圾分类事业的“小教员”,委托中华环保基金会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后,“小教员”们持证上岗,参与到了所在辖区垃圾分类全面管理工作中。垃圾分类小教员填补了监督与指导链条的空白。
■ 企业化管理模式
过去通州区采用由上至下的垂直管理模式。由区市政市容委督促各街道办事处、乡镇责任部门落实,各街道、乡镇督促居委会、物业具体执行。由于管理主体不突出、积极性不强、工作落实周期长,懈怠现象时有发生。今年,通州区尝试引进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公开招标企业参与垃圾分类日常管理。中标企业负责招募管理“绿袖标”指导员,按照企业化管理保证“绿袖标”指导员按时上岗率、正确分拣率、保障厨余垃圾就地消纳处理设施正常工作,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等。
■ 垃圾分类积分兑换
家住小街社区的张大妈是一位特别支持垃圾分类的居民,每天她都会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装袋分类投放。可是,让她不能接受的是,有些居民乱投垃圾,而且,每次领垃圾桶和垃圾袋的时候还抢着要,其实在许多社区都存在这样的情况。纵容不好的习惯就是对积极分类的市民的最大不公。为此,通州区市政市容委在老旧小区开展积分兑换有偿收购厨余垃圾的活动,在部分老旧小区建设积分兑换点,免费发放“垃圾分类积分卡”。
■ 会“说话”的垃圾桶
在北京ONE小区采访时,记者正赶上一位居民投放垃圾……“我是其它垃圾,请按提示投放垃圾”,正在投放垃圾的一位女士,听到提示后,笑着将正准备丢下去的垃圾又拎了上来,看到垃圾桶上的提示语后,又踩开了另一只垃圾桶,将垃圾正确地放了进去。
会“说话”的垃圾桶,是通州区市政市容委针对部分高档小区量身打造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新型设备。三个分类垃圾桶内侧安装语音提示装置,每当居民掀起垃圾盖的时候,装置在桶盖上的小喇叭就会自动播放“我是其它(厨余、可回收物)垃圾桶,请您分类投放”的语音提示,及时提醒市民分类投放垃圾。别看这个小小的提示音,它发挥的作用可不小。记者随机在这个小区采访了几位居民,他们表示这个小提示非常棒,由于平时工作忙,时常忘记分类投放垃圾,有了这个提示,他们基本上都会按照语音提示进行投放垃圾。
■ 垃圾分类评级制度
此外,通州区还对完成垃圾分类达标建设的居住小区维护巩固情况进行评级,划分A级优秀、B级良好、C级一般、D级较差四个等级进行分级考核。对A级优秀小区实行生活垃圾清运费用减免政策;B级可参与日常评优、补贴奖励及年底优秀小区挂牌评选等争优活动;C级小区仅可享受年末优秀个人评选;D级小区下发通告限期要求整改,逾期不改,采取退出机制,非企业管理小区交由企业接管,企业管理小区扣发运行资金,同时次年取消其中标资格。
■ 声音
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主任 薄立军:“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作为城市管理者,要有勇气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知难而上,勇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踏踏实实做下去”。
北京市天一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谢付正:“用企业化管理模式提高效率,保障‘绿袖标’指导员按时上岗,根据考核对其给予奖惩”。
玉桥办事处环卫科 王立成:“制定各项指标,包括垃圾正确投放率和垃圾分类设施的利用率等考核内容,用经济杠杆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再管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务实高效”。
市民:“积分兑换挺好的,兑换出的垃圾袋,既结实又能分解,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好的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正文】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市容环卫服务中心着力在提升城区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体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新管理,扎实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均有长足发展,使得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连年被评为县直部门先进集体、群众满意单位,2017年被评为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2018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2019年连续被省住建部门评为全省环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十三五”期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环卫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
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问题,2018年初,县两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工作的实施办法》、《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考核办法》,强化了对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监管考核,同时明确了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的主体责任,环卫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环卫保洁公司作业质量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发挥好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2020年下半年,针对农村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分别由2家公司承担,垃圾清运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持续提升这一问题,我们及时对农村环卫保洁体制进行调整。将全县13个镇街分成东西2个片区,分别由2家公司负责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镇街直接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保洁经费直接拨付到镇街,镇街负责对环卫保洁工作进行监管,有权根据保洁质量对保洁公司进行奖惩。此举既解决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又形成了互相竞争,提高保洁质量的氛围,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体系更加完善。
(二)城市环卫管理实现了精细化
1、推行湿式保洁、以克论净,开展道路深度保洁
一是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济宁市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化分级管理工作导则》,制订了严格的考核办法,由督查考核办公室具体实施。主次干道实行“湿式保洁”,人工全天巡回捡拾,要求达到“五净、五无”,城区道路深度保洁率由62%提高至73%,。
二是采取规范的考核方式。每周抽取各片区不同等级道路,推行“以克论净”。每周考核情况存档,月底汇总后排名,以“红黄兰”三色印发考核通报,考核情况与每月的经费拨付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各保洁公司加强内部管理的积极性,保洁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是强化考核的精细化。对考核办法再细化,针对公厕设施和保洁管理、垃圾桶的摆放、果皮箱的擦拭与清掏、人行道杂草的清除、路沿石积尘的清洗,均制订了明确的标准,考核人员按照细化的保洁标准进行考核,使环卫保洁精细化落到了实处。
2、创新公厕管理,开发、运行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
2018年,为了助力全国文明城创建,在完成公厕升级改造的同时,大力提升公厕服务水平,精细设计开发了了“找厕所请扫我”微信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扫描张贴在公厕外面的二维码或者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打开“找厕所请扫我”程序。该程序不占用系统内存,无需安装,一次性存入手机后,随用随找,方便快捷。平台涵盖城区全部厕所、城区公共厕所和城区单位对外开放厕所三大板块,直接与导航地图实现共享连接。这一创举得到群众,尤其是来金客商的一致好评,被《农民日报》、《农村大众》、《济宁日报》、齐鲁电视台、济宁电视台、闪电新闻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并且在创城测评中加了分。
(三)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日益提升
2018年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属地化监管以来,各镇街对辖区内环卫工作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健全了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各项管理制度,在人员和资金上大力倾斜,配齐了管理考核人员,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县环卫主管部门每天对镇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导整改,检查情况汇总后报给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对镇街进行排名通报。对排在前3名的进行表扬,对排在后3名的进行批评;对连续3次排在后两名的镇街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在集中考核中排在后10名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群众对生态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公厕建设方面:2017年以来,立足高定点定位、着眼高标准规划,投资近800万元,在城区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10箱),高标准公厕7座,增设果皮箱1500余个,并完成了城区所有公厕的升级改造。所有公厕增设了轮椅通道、扶手、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和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孕妇儿童使用的带扶手的坐便器或蹲便器等设施的配置;在显著位置张贴了管理规定、须知等行业规范;在醒目位置设置文明提示标识;配置了面镜、洗手液、手纸、灭蝇灯;新增设地风机60个;安装公厕指引牌120个。
(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
2019年8月份,金乡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该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配套装机容量为1台15MW汽轮发电机组、两台锅炉,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五段顺推”炉排炉工艺,烟气排放、危废处理均高于国标,达到国际最新的欧盟2010标准,设计日处理能力800吨。项目运行以来,共处理垃圾约19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环卫项目是民生项目,投资额度普遍较大,由于财政资金相对不足,目前欠账较多。
2、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到每一个人,与人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决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三、“十四五”时期工作计划
(一)“十四五”时期任务目标
1、巩固创城成果,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体制,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
2、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
3、建成并运营生活垃圾飞灰填埋项目。
4、完成金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后期处置工作。
5、根据实际情况,筹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