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5 09:54: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管理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信息管理学论文

篇1

2如何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首先,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思想上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更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问题建设一套适合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成人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的,给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积极鼓励自主研发先进的学籍管理软件。各高校要结合新形式,不断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各级学籍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使每位管理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熟练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2]。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学籍管理工作者职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一线管理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技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灵活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进行成人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所以,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能忽视,要多给一线管理工作者创造学习的机会,并对其定期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素质。学校应鼓励成教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和本专业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以获得新知识、跟上新形势,具有坚实的业务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3]。

3实现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选拔高层次的学籍管理人员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成人学籍管理工作从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步过渡到现在的网上录取、计算机管理学生学籍,毕业数据网上交验等,这一系列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特征,促使对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对在岗人员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还需要严格把好入职选拔工作,保证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从入职之处就提高对成教学籍管理工作的思想重视。

3.2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各高校可以把新生电子注册和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籍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加大开发力度,进行功能优化,根据本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管理、课程注册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功能模块的学籍管理系统。结合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和统计功能,设计教学计划、安排在校考试,灵活适应成人学生对学习信息的分类查询,教师对相关工作上午统计报表、导入导出、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运用,在提高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同时,加快成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篇2

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确立

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与以前的计算机课程比较,纲要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次提出了课程名称为信息技术;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强调了伦理问题,提出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

新颁布的课标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第一个理念,强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又具体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

新的内容体系的形成

纲要制定于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转化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计算机课程转化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计算机课程的痕迹,例如,大量内容仍然是以“用计算机做……”来标志的,而且由于当时必须考虑许多初中尚未开设有关课程,高中只能从零起点来安排课程内容。

2001年起,在以纲要为依据进行的信息技术教材审查中,通过审查的教材有18套。这些教材中有的仍然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安排,有的强调了信息活动有关的任务来组织教材,体现了各自的风格,但是都比较注意强调信息素养的综合提高,强调实践,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颁布的课标则按照高中课程整体改革的意图,一方面实行模块化,规定所有模块在9个星期内完成,为36学时。另一方面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2个部分,必修部分只有1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生,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相衔接,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保证,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强调在大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初步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和延伸。模块内容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前沿进展的适度反映,同时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形成了新的内容体系结构。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在达到基本信息素养的前提下,通过选修不同的模块,很好地发挥信息技术潜能,使他们能够对信息技术的某一个领域有比较深的理解与掌握,从而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学习发展需要。例如,“算法与程序设计”可以适应理工科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适应准备从事艺术、文化领域工作与学习的学生的需要等。

同时,教育部对于教材实行立项批准的管理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管理部门与审查人员可以比较早地介入材料的建设工作,实现教材(内容体系与遴选)的共同建设,尽量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在2003年7月核准编写的高中教材目录中,信息技术教材有5项,各自具有一定的特色,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样化。笔者认为,在编写指导思想与课标相符的前提下,编写特色是教材存在的重要条件,而内容体系的安排与所写的样张具体地反映了教材能否体现特色和贯彻课标的要求。

新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的探索

在计算机课程阶段,我国的广大计算机教师队伍已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实践中探索与研究各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例如任务驱动方法。但是,当时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以实际的任务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上,因此,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个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件更改名字”等。

进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后,教学活动树立了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理念,因此任务驱动方法的实施开始进行到更深入的探索阶段,所选择的任务均来自学生熟悉和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甚至一些任务的主题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既有实际意义,又必须使用要求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经过必要的信息活动的过程、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方法才能完成。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能够体验信息活动的过程,而且了解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认识到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应该充分关注并尊重个体差异,灵活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总是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采用了许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教材灌输,学生理解与识记的教学活动方式。现在,许多教师引入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自已探究或者合作学习,通过案例来建立自己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留白的方式,不再要求学生背记概念和规则,而是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文描述这个概念和规则。

篇3

2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3夜间临床观察与护理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制定夜间工作流程护士接班时要详细交接,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

3.2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值班医护人员的动态。保证夜间全病区的护理安全。

3.3夜间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对夜间治疗的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障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1)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

(2)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要定时巡查液体滴速。

(3)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安静入睡,保证患者睡眠。

(4)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

(5)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

篇4

小学生现在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为几年、十几年后工作几十年打基础和做准备的。今天的学生不可能靠死记硬背和照搬套用昨天的书本知识能够顺利地解决明天的实践问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所替代,就业和工作竞争将日益激烈。因此,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人才的标准,已不再是是否拥有书本知识和拥有书本知识的多少,而是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机智速算理念

(一)一个人的更重要价值是能做机器不能做的事情;做事的过程是完善做人的过程;一个人的更高尚追求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受益!(二)最快最好的方法永远不是前人发现的,也永远不在书上,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让知识为我所用,而我不能为书本所累,成为书的奴隶!(三)学习的最大成本是时间,学习的最大收益是受启发和创新!(四)教育过程应是对学生进行"培养浓厚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建立坚定成功信心"的引导和培养过程!(五)教育就是要培养超过家长、超过老师、超过书本和赢在起点、赢在创新,向原有方法和智力极限挑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

三、机智速算概念

机智速算有狭义机智速算和广义机智速算之分:

所谓狭义机智速算,就是根据具体算式,合理、灵活地利用基本算法、运算性质、定律和生活常识等快速、简捷、准确的计算。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固定的算法和模式,怎样快就怎样算。机智速算不同于以一种算法为模式,靠延长时间和增大练习量的机械重复来提高计算速度的机械速算。

世界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算从1加到100的和是50个101等于5050的算法就是机智速算。我们介绍的27+38=25+40=65(或和的十位数是5+1=6,和的个位数是2+3=5);91-56=31+4=35;87+95-84=3+95=98;38×65=19×130=2470;800÷30×21=800÷10×7=80×7=560等等都是机智速算。学生实现机智速算是知识融会贯通和增长智慧的重要标志!

所谓广义机智速算,就是利用一切现有条件和可创造条件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更优化决策和取得更优化结果的过程。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实施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战术、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人、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利森小时候总是在别人给他的5分硬币和10分硬币中选择5分硬币等等都是广义机智速算。机智速算思想认为,一切处理信息的思考和决策过程都是计算过程。成语中的"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等都是机械速算;"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和"算无遗策"等都是广义机智速算的结果。

概括地说,狭义机智速算是更快和更优化地处理数字信息,速算具体算式;广义机智速算是更快和更优化地处理非数字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狭义机智速算是学习手段和途径,广义机智速算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因此,机智速算是站巨人肩上,敲成功之门!

思想是方法的灵魂,方法是思想的外化!机智速算不是一种具体的速算方法,而是一种超常发展、赢在创新的思想,一种坚信还有更巧办法和一定找出更巧办法的不懈追求精神,一种同中求异找特点、异中求同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一种以变求新、以新求活、以活求巧、以巧求简、以简求快、以快求效的良好学习和工作习惯,一种自信、自尊和自强的内在动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机智速算教育思想

(一)还学生快乐童年,给学生成功信心!(二)相信学生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赢在创新!(三)教师是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要对学生的未来和一生负责!

教育是帮助学生成功,教育过程是帮助学生制订和实现’三超两赢,成为最好的自己’目标的过程,教师是帮助学生成功的人!学习是由不知道到知道,从不会做到会做,又从会做到巧做的主动探求和积极实践过程!

篇5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是从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学校缺少专业性的信息技术教师,所以,只能教给学生一些浅显的知识,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的体现。

2.学生上机时间少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授课时常常就是理论教授和教师演示相结合,学生能够上机操作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

3.硬件设计较差

在一些条件较差地区,部分学生的电脑数量都不能实现每人一台,甚至还有大量有问题的电脑凑数等等。这样的硬件装备严重阻碍了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总之,作为电教工作人员应认真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管理,进而确保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二、如何做好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工作

1.定期加强培训

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咨询、督促、考核、总结表彰是我们电教馆工作职责之一。所以,定期进行培训,一来可以强化一些教师的专业技能,做好高效课堂实现的保证工作。二来可以让教师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教学,进而,促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因此,我们要组织好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进而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理分配设备

指导中小学电教设备的配备、维修维护及使用,负责开发、配备和管理中小学校电教教材、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这也是我们电教馆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走出去,不要等待着学校上报。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配设备,以保障每个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比如:在教学相关“Excle”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选择自主探究式模式,使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借助函数求和(Sum)和求平均值(average);对相关数据做出图表;对Sheet1工作表进行垂直分割;等等。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这样既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又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会得到培养,学生也将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

4.有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

篇6

2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弹性教学的设想

2.1有弹性地安排教学

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采用多样灵活的形式调整教学内容,以实训室为中心,灵活地进行排课,实行分段接力教学。理论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实习实训不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结合项目开发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实习实训贯穿始终,采用弹性学期授课制。

2.2年级融合教学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可将在校学生打乱年级的界限,根据课程开展的先后顺序,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全过程。依据项目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愿申报项目,教师根据实际来设计弹性作业,弹性开展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差异而提问,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学习内容。总之,是要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将教学环节演变为职场锻炼,充分体现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2.3教师弹性备课

教学内容的选取需要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和案例库中选择各种有利于提升学生项目开发能力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时,教学时间安排要有足够灵活的调控空间,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评价提供足够的时间。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学生、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还要备工作过程。

2.4教师弹性上课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主导,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进行灵活多样的上课方式。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总结过程,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2.5教学方法弹性

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学习场所,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引导法等。在同一门课程中,同一时间点,对不同的分组对象,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调控,弹性的教学方法会积极促进师生的互动影响和现场调控,最终课堂氛围可达到最佳。

2.6弹性评价

在评价环节可弹性进行,不应集中为某一两种形式,从多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项目使用者总评等评价方式。要做到随学随评,实现过程性评价。除了评价学习结果外,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最终体现个性化评价。

2.7课余时间学习辅导有弹性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不定期不定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人沟通方法、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思想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导谈心,达到师生互相了解,从而促进教学更好的开展。

3采用弹性教学面临的风险

3.1来自教师方面的

教师在弹性教学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压力,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思想上的认识很难统一,导致集体奋斗的意识不强。

3.2来自系部的

弹性教学的实施对于系部和专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是在弹性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如: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间的衔接、授课地点安排、不同年级的总体协调、教学秩序的保障等。如在某方面的安排上出现屏障,弹性教学就很难开展了。

篇7

(三)管理方式带来的问题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沿用了辅导员制,造成了管理责任不明确,只要学生不出重大事故就没有什么责任的情况。另外这种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模式使班级活动难以开展,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加上辅导员的管理的任务多、学生多、难度大,在管理的过程中,事物繁琐,没有量的标准,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学生的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健全,没有做到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和以法管理,只能是凭借经验,化解问题;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因此对学生的管理缺乏全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就业压力的影响高校合并、新建,民营大学涌现,适龄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增加,但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而社会的用工需求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工作需要,这样就出现了与就业岗位的矛盾,毕业生的竞争日益激烈。大规模的扩招和收费标准的提高,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的迫切需要工作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又带来一个不利因素。如何提高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应对措施

社会大环境千变万化,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学生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要积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本着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服务学生。高校学生作为一个高校的主体力量,是高校的灵魂和主体,只有建立适合学生需求和发展的管理体系,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发展,因此,,创新管理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并把学生管理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

1.不断探索,完善制度目前我国的大学校园是比较开放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通过法律和法规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一直在探索科学的、适应大学生需求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更完善管理模式,这也使得学生管理制度在逐渐完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学生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配套政策,这样就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管理的量度,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另外还有一些制度严密性的问题,有时易受外界干扰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了不便。

2.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选择,这不仅是育人的原则,同时也高校学校管理的理念,那就是要在学生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践。在学生管理中从实践和学生的需要出发,改变学校管理制度与学生的对立局面,消除学生被管理的叛逆心理,充分把学生调动起来,进行自我管理。学生工作管理者要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使管理的方法具有人性化,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团体意识。

(二)注重管理方法促进管理实效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校园是一个大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与课堂,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各种讲座、论坛,以及多种社团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参与的活动,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学生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谈话、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情感等方方面面的进行及时了解和把握,从而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还要广泛开展建立思想教育活动,并建立平台,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走向课外,利用实践基地作为平台进行教育,从而创新课堂传授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切实到相关思想教育阵地进行感受、参观、学习,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感化,,让其从思想上去武装起自己,从而推进思想教育的成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被管理者数量大,而管理者是少数的,要把多少人组织起来,统一起来,就需要有得力的帮手,学生管理者就要培养自己的管理力,而学生干部是我国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主要力量。作为学生管理者要认清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管理作用。学生干部来自学生,又服务于学生,有一定的威望,是受学生尊重的,学生干部在学校、老师及学生中起着一个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桥梁的作用,在管理不可替代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管理者不可能及时的掌握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情况,这时就可以通过班干部了解信息,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从而提升管理的实效。因此必须重视班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特别班干部的选定,应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并经过实践考验的,这样才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学生中间,既会起到团结同学,又具有一定号召力和凝聚力,特别在集体事务中发挥带头和统筹作用,使周围的同学积极参与,共同提高。学生来自不同地方,思想、素质也是不尽相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中会出现各种问题,问题的复杂化会加剧矛盾,单纯依靠老师去管理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班干部吸引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协作管理,参与其中,发挥其干部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从而才能提升管理的实效。

3.利用信息化管理拓宽管理渠道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完善管理系统,掌握学生各个方面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管理者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如可以利用飞信、校园网、QQ群等,通过对学生认证后,可以利用这些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缩短了与学生时空距离,从而使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现实的需求,需要学生管理的工作的创新,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并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与学生实时、有效的沟通交流,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朋友。发挥校园网成为师生交流的情报站的作用。利用SNS模式网站,让学生管理者及时发展问题,深入学生内心,缩短时间,扫除局限,从而形成相对平等的交流方式。QQ群也是交流的平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随时交流,管理者可以布置任务,信息。大家在群里,对问题或某种观点进行讨论。例如,考研问题、就业问题等都可以集体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使用飞信,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辅导员一般情况要面临几百人的学生,可以利用飞信就能与这些学生进行联系,传达信息或布置任务等。这比平时通过班会等传统的模式,更快捷、方便,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管理实效得到提升。

(三)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

1.明确职责,积极配合面对当前学校的扩招,就面临着新的问题,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高水平的学生管理队伍,从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具有高素质。学校就要把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到重要位置,并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从而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学生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分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让高校管理工作实效科学化、人性化,从而发挥管理的实效。

2.加强学习,提升素养当前,我国高校一部分学生管理队伍素养参差不齐,缺少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又加上管理的学生数量大,事物繁琐。这样要求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也要具备管理的能力,这才能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使,做到及时,高效。因此,要加强对管理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可以通过自学的形式,也可以到外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实践与研究,从而实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从而及时、高效的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篇8

二、学生学籍与成绩管理

信息化管理除了应用在学校的人事信息管理外,在学生的信息管理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档案管理逐步的走向制度化,对学生的信息管理也需要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新的学期开始,我们都要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档案库,比如学生的简历、出生年月、出生地、家庭成员、家庭住址、每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父母姓名和工作单位等内容都会一一录入电脑存档,这样便能更方便的查询和调整学生信息。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管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初中阶段的每次统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让教师和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动态,学生成绩管理也作为了学校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教师通常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成绩管理上,班级多,学生人数也多,因此要手工进行这项工作,就使得工作量非常大,也非常艰苦。先将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输入电脑,然后使用学生成绩管理软件中的数据库管理,计算机就会自动使用设计好的各种程序将输入的成绩分门别类,进行汇总、统计,每位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就能精确及时地计算出,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同时也会被计算出来。教师要想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都可以查询各个学生的各科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这也成为了教师管理学生和学校考核教职工的有效工具。

三、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系统能精准快速地对考试的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在每次考试以后,教师通过它的帮助会分析出自己所教学的学科的考试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制度的要求越来越规范化,为了使与中考和高考阅卷方式接轨,每次考试中选择题部分将严格要求学生用2B铅笔涂卡,如果靠人工批阅的话速度很慢,也会有一定的错误率,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但使用机AB型读卡机,却能准确快速地读出答案,同时通过试卷分析系统,每个学生的总分数很快就能得出,连带这次考试的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失分率、每一道题的准确率、以及班级平均等都能准确分析出来,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教师的阅卷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四、档案管理

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就是档案管理,它的精细性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管理的层次深度。在以前的档案室里,会有出现很多重复或者多余的资料,这些纸质资料日积月累,使得橱柜林立,就连找一份资料也常常要用很长的时间,而且档案室通风差,一到阴天下雨时,那些纸质资料就容易发霉甚至损毁。随着时展,信息技术也不断的改革,档案管理软件的不断开发,比如公文管理、收发文记载、组卷的归档、公文的组卷、档案管理、自由库管理等,都能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档案管理也成熟的进入信息化。每年到了年底,可以将各类信息汇总刻成光盘,这样不但节省空间还便于存放,资料的查询也变得简单而快捷。学校在管理教师及学生的个人档案资料时,使用档案管理软件也显得既省时省力又方便。教学做为一个学校的核心工作,而要衡量和评价一个教学质量、教学文书、技术水平及学校管理,教学档案成为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一直以来,教师依据教学档案信息为参考制定教学方案,除此之外,教学档案信息的其他资源优势并没有发挥。所以,学校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教学档案信息,首先我们要认识教学档案信息的特点,研究其功能,然后探讨教学档案信息可以带来的作用。要重点突出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强化教学档案信息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和加强对教案的管理。第一,要转变在教案管理上传统的思想观念,为了适应学校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要牢牢把据教案管理的根本前提和基本目标,开发利用好教案的有效信息作用,逐步的由传统松散型转向科学规范化、网络化的集中管理。第二,在教案集中管理推动以后,为了更好更多地满足利用者需要档案信息来开展的工作,我们要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强化和树立用户意识。第三,直接影响教案信息质量和信息利用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教案信息环节质量管理和教案书写优劣,因此要加强和提高教案文书的写作质量,保证教案书写的规范性,同时确保教案的利用。第四,提高管理者的计算机能力与综合素质,扩大教学服务的范围和信息来源,实现教案信息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组成众学科的教案信息网,做到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教学工作变能更好的开展。

五、图书管理

图书管理也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当老师和学生借阅图书时,首先必须办理借书卡,然后再进行登记借阅的图书,常此下来一年要更换好多次借书卡,非常的麻烦。往往要在图书馆呆上半天的时间,因为光是查找一张借书卡就得花费很长时间,更不要说要找一本图书,面对橱柜林立和摆满书柜的图书,常常也是头晕眼花。在新书上架之前,要先在借书卡抄写上内容简介,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图书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使用让工作变得简单快速起来,省去了一连串繁琐的事情。先将编贴好条形码的图书通过条形码识别器扫描进电脑,就能通过软件进行对图书的操作与管理,这样既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还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学生的其它信息管理等。在学校管理中,信息管理的应用帮助解决了很多具体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率。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发展,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更现代化的方向,与此同时,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到更高阶段。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打破了以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阻隔,信息也将可以跨地区调阅,信息传递的范围空间都变大了,从而提升了信息传递的速度。省时、省力、省能源的同时不必要的开支也为学校节省去了很多。信息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加之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也在不断的呈几何级数增长,它所面临的信息资源范畴已不在是只有传统的文献型的信息资源了,还涉及到了很多种新型的信息类型,各个领域、各个的部门都得接受信息管理的这一挑战;信息管理技术采用了大量网络、数据库、联机分析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已经从传统处理文献的信息管理技术范围突破出来,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更简单快捷。信息管理员的工作任务也早已不是传统的文献信息处理,他们的工作要求也需要更加专业化、专门化、技术化,所以他们也必须是以专业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人才,在组织内部被称之为CKO或CIO,在社会组织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阶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学校管理中信息管理的应用还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

篇9

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但是其发展还有待加强,很多学校仍在采用落后的学生信息管理模式。很多高校管理者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虽然在硬件设备和软件配备上达到了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但是没有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很多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仅仅体现在提高了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流程的简单化,因此高校要给予充分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2)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低

国内高校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网络平台,但是其利用率不高,信息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没有真正的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所谓实现了学生管理的信息化,也仅仅是在文字操作和处理各种报表方面,很多能够应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处理的工作仍旧在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在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很多高校对硬件设施的投入非常重视,但是对相应的软件使用和研发上,相对的重视不足,投入较少。一般情况下,高校采用的管理软件多是市面上普遍适用的,而不是根据自己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行特制的。并且,高校的各个管理部门在选择软件是会自行选择,导致各个管理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不能统合在一起。在信息对接方面不能实现共享,不能进行信息的互相传送,这种工作模式不仅不能简化学生管理工作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加大了管理工作量。

3)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实现信息化,必须有相应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但是就目前情况看,高校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技能的人才。高校在引进管理人员时,对应聘人员的信息化技能不够重视,这是造成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低的重要原因。高校在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过程中,也在努力构建信息化校园。但是受限于没有设置专业岗位,导致没有专门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很多管理者都是兼职的,庞大的工作量给这些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没有得到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知识培训,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这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信息化管理的深入发展。

二、针对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以前瞻性为理念指导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要实现信息化,其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大,必须在人力和资金方面提供大量支持。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有前瞻性建设理念,要本着实现高效管理为目标,以适用为目的的信息化建设原则。

2)转变思想意识,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本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还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发挥作用,通过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的资源,才能实现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3)开发和使用适合本校特色的管理软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采用适合本校特色的管理软件。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和研制适合自身管理特色的软件系统,这样在管理工作中更能有针对性的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项目多,要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因此,在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高校和开发商进行协商,对建立的系统进行调试,并做好后期的维护服务工作。

4)成立一支信息技术能力高的管理队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成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专门负责信息化的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初步建成后,高校应当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进行协商,建立一支信息技术能力高的管理队伍,针对信息化管理工程中用到的信息技术进行培训,帮助管理人员掌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工作效能,而且节约了管理成本。

篇10

二、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及的大力发展,多中学图书馆与时俱进,迅速从传统的人工方式图书馆发展到自动化图书馆,再发展到当下的数字化图书馆,科技进步带来的这些变化使得图书馆越来越信息化,读者查找资料也更加便利。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学校图书馆和一些图书室来说,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比较少,图书借阅作为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开展。而在平时的图书借阅工作中,由于很多读者根本不熟悉图书馆的排架分类和藏书,常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需要的书,这导致了借阅工作的无效率。为了提高图书馆管理和运行效率,更好地服务读者,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办公局域网络条件,将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做成基于WEB的查询系统,实现图书在一个特定的网络甚至Internet上的查询,方便了图书查询和借阅,从而明显提高图书室的工作效率。随着社会对学生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广,中学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快速的与高校接轨。中学图书馆在日常运行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便可获得许多有有图书馆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成为为图书馆管理者制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推进图书馆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而对读者日常借阅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可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读者的借阅习惯、阅读偏好等,以此来指导图书采购,可以直接提升图书馆资源的构建水平,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照读者的阅读偏好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图书信息推送服务,方便读者借阅。此外,读者对数字图书资源点击、下载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IP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图书馆不同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掌握读者阅读需求,据此可以面向读者开展针对性培训。与此同时,分析读者浏览过的图书馆网站日志,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各项信息服务情况,掌握读者需求较多的服务内容,据此改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三、中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主要模块

现在中学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主要由采编典、流通控制、馆藏查询、期刊管理、报表统计五个模块组成。1、采编典采编典主要包括图书的订购管理、验收管理和图书的编目。通过采编典可以实现图书从采购到加工,再到入库一整个完整的数据链,从而一目了然的监控每个步骤的操作,这样不止能够规范信息的管理,同时还能保证效率和信息的完整性。2、流通控制流通控制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借还图书和读者管理。借还图书:包括借书流程、还书流程、图书过期未还处理、图书污损处理、图书丢失处理、罚款机制。读者管理:包括建立读者档案、借阅书证颁发、借阅书证挂失、借阅书证调离注销、读者查询等。3、馆藏查询馆藏查询可谓是图书馆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图书信息查询、图书去向查询、读者借书情况查询及预约情况查询等。读者可通过关键字查询图书的信息,有效的帮助读者及管理员掌握图书的实时动态。4、期刊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由于期刊和图书的性质不一样,所以对期刊必须以特殊的形式进行独立进行管理,期刊管理与利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更新理念、提高效率、全面统筹,建立高效合理的期刊馆藏结构。5、报表统计通过报表统计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必备工具。其中包括对图书流通数据的统计、图书过期未还统计、各类馆藏统计、读者流通统计和工作人员工作量统计等功能。

四、完善中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信息化迅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对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图书馆要实现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全面高效的管理需要大量符合高要求的人才。只有具备了驾驭“知识导航”能力的高素质图书馆员,才具备“揭开”各个学科知识面目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读者服务。所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只有更新观念,运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设备作为办馆的重要条件来统筹规划,将信息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存贮,并针对性地依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迅速找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合理布局,各部门分工协作,打破旧的管理观念。图书馆的采访部门要努力把知识信息化为便于读者掌握的有一定规律的信息符号,努力丰富和完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及时对信息进行开发利用,达到使中学图书馆资源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有机整体的目的。图书馆拥有的涉及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书刊、报纸、数据库、网络和光盘等各种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全面的信息资源。这个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为中学图书馆的育人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后勤保障。2、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现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和各项业务流程重组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加快了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促进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发展,改进了图书馆业务技术手段,同时也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了深度开发,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现代图书馆设备建设,及时添置各种相关的专业设备,以达到完善读者服务、满足读者不同服务的目的,加强现代图书馆网络化导航系统服务。综上所述,要加大图书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投入,努力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代化服务,促进现代图书馆网络化信息互动机制的形成和信息资源的保障,进而实现在网络化基础上提供软件硬件两方面的保障。3、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优化的不仅仅是信息资源,还有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现代社会,伴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普及,图书馆的功能早已不仅仅为读者提供书刊和文献资源,而是需要形式更加多样化的阅读体验,这就对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在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建设上制作生动形象的快捷传播。

五、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源,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管理利用这些文献资源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在中学图书馆中,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同生产信息的能力一样,图书馆管理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渐提高的。中学图书馆通过信息化管理,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建立起一套崭新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潮流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作者:赖建州 单位: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