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09:20: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职业防护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97-01
助产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外阴备皮、会阴冲洗、接生、会阴缝合、新生儿复苏等操作时容易被血液、体液污染,利器损伤而引起血液传染性疾病,威胁最大的是乙肝、梅毒、艾滋病。其次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等理化因素也导致助产士各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产房人员少,分娩量大,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导致助产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亚“健康状态”。这些是影响助产士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提高警惕,防止意外受伤,调整心理状态等防范职业危害的措施。
1 常规措施
1.1 树立标准预防概念,对所有患者采用普及性防护,严格掌握手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都隔离待产.分娩.所用的物品严格按照传染性医疗垃圾单独处理灭菌,房间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2 产前检查时,详细了解病人的乙肝、梅毒、艾滋病的检查结果,对阳性患者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乙肝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0.1月-6月间隔)。
1.3 将用过的针头或锐器扔进锐器盒内,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向针头,采用单手套针法,以免刺伤。
1.4 器械消毒严格按照“去污染一清洗一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1.5 选用适当的化学消毒剂,消毒剂浓度配制准确,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加强自我防护,戴好手套.帽子.口罩等。
1.6 多选用空气消毒净化机,减少紫外线灯的使用。
1.7在临床的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在接生.会阴缝合时,带双层手套,新生儿复苏时,如需进行人工呼吸应尽量擦净新生儿面部的血液.羊水.并垫双层纱布,当发现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一旦发现被污染,立即采取措施,并做定期检查。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助产士自我防护意识。定期组织助产士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64-01
护士从事的职业充满了责任与风险,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暴露感染的隐患,尤其是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面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而来不及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随着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化学药物、高技术应用等,各种现存的潜在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的、慢性的职业危害已经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在不断提高,从而使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加强各种职业防护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1、存在的危险因素
1.1洗手不规范;按照院感规定,护理人员在为不同患者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都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但由于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工作量大,大部分护理人员尚未做到[1]。
1.2针、锐器物刺伤;护士每日的工作多数是各种的注射、静脉采血等损伤性操作,操作后将所有的污染物均放人弯盘,回治疗室后按污物的类别再次处理,常导致针头的刺伤,玻璃碎片划伤。操作者有伤口继续工作,暴露的机会就更多,若不慎与患者的血液、污染物品等接触,就存在暴露的危险。
1.3手套佩戴不规范;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发生手套破损、未立即洗手,及时更换手套,手部皮肤破损时,不能尽量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或黏膜,如必须接触,但又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2]。护理人员在消毒物品及接触化学消毒剂时,未戴手套进行有效保护。
1.4电离辐射:多见于放射科、介入导管中心,仪器的辐射,而长期的辐射导致身体的损伤[3]。
1.5化学性因素;化学药物主要通过护士在准备药物时由呼吸道吸人、皮肤接触直接吸收、污染后经口摄人等3种途径而进人护理人员体内,虽然每次接触药物的量不多,但日积月累可在体内蓄积,造成远期毒性作用[4]。
1.6不正确执行使用医疗防护设备;有些医院的防护医疗用品配备不齐,使护理人员对防护用品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的使用。
1.7噪音;经常被各种监护仪器、治疗仪器的噪音、病人的声,供应室压力灭菌等噪音干扰,长期在噪音下工作,可造成护理人员疲劳、影响护士的机体分泌系统功能,对护士的身体健康嗽到危害。
2、职业防护预防措施
2.1医院严格落实医护工作者在对每位患者进行诊疗、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护士应遵守规范七步洗手法,提高规范洗手的依从性,规定医护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抹指甲油,待戒指、手镯。
2.2医院应从保护护理人员角度出发,改善护理基本设备、器材,在病房、治疗室提供洗手设施(洗手液、擦手纸)和一次性手套方便护士使用;在静脉穿刺室、治疗室及治疗车上配置
特殊的专门盛放利器的容器,用来放置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头皮针及其他穿刺针[5]。如有针头暴露在外,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尽量避免徒手分离针头,为不合作躁动不安的病人进行操作注射时,应共同协作完成,注射结束后禁止回套针帽,如需回套针帽,应徒手进行,预防刺伤。
2.3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注意力,防止锐器损伤,是防止职业暴露伤害最重要的措施。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已知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必须加强防护,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必要的屏障作用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
2.4 护士在配置化学药物和消毒液前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防渗透隔离衣,带帽子、手套、口罩、护目镜,操作结束后应擦拭操作台面,脱去手套后彻底清洗双手,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2.5 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医院应定期为在职的医护工作者进行定期检查,接种疫苗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2.6 减少噪音,完善设备仪器,改变环境,对有异常噪音的仪器及时进行维修
2.7 从事放射介入工作的护士,必须加强放射防护的意识。首先导管室必须有完善的环境设施,其次,必须有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工作中要合理安排,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尽量减少放射线辐射暴露时间和机会。
2.8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 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在所有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过程中应戴手套,因戴手套可有效减少锐器伤手的血液接种量,把每一个针头都当成感染针头对待,纠正受伤后的侥幸心理,从思想上重视和配合锐器伤的处理,提高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6]。
3、结论
职业防护是一门新兴又迅速发展的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其中预防感染知识和防护措施是重要内容,护理部要制定职业防护计划。通过宣教、讲座、知识测验等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
特别要认真学习执行2000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要取得医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添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利用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是护理改革的承担者,各级管理人员应爱护护士,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以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发挥护理工作在维持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六亿,刘玉村 . 医院感染管理血.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昱洁 .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
[3]张铁松.护士职业防护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中医药
介入放射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诊疗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放射介入治疗的特殊性,由此带来的职业性损害不可避免;同时介入环境中的放射损伤、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病人的各种体液、挥发性化学性消毒剂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对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均构成威胁。并且这种职业性危害也逐渐向远期作用、慢性作用、多发病作用转变。因此介入治疗室护士职业防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为确保介入治疗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现将其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作如下探讨。
1 危害因素
1.1 x射线的损害导管室护士每天工作在x射线的环境中,众所周知,x射线是对人体伤害较大的放射性物质,大量长期接触可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红细胞、血小板等异常,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亚群降低。会使人产生乏力、记忆力减退、脱发、头晕、恶心、睡眠障碍等症状,甚至致癌。职业性损害是显而易见的。
1.2 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损害 由于介入操作曝光时间长,射线引起室内空气的电离,产生多种有害产物,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并致空气中正负离子平衡失调。N02可刺激呼吸道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O3可损伤肺的防御功能,正负离子失衡可引起机体神经、循环、呼吸、造血、内分泌的功能障碍,而自由基产生的过氧化物与衰老、畸变等有关。在肿瘤的介入治疗中,大多数需要化疗药物,如阿霉素、丝裂霉素、铂类等进行肿瘤区域的动脉灌注和栓塞。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也较为严重,据报道,抗肿瘤药物配制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气,长期低浓度吸入有明显的致畸变作用。除此之外,介入器械、材料消毒灭菌所用的戊二醛、环氧乙烷也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造成损害,并引起免疫力下降;紫外线辐照及其产生的臭氧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较强刺激性,易引起电光性眼炎和皮炎。甚至还具有突变和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乙烷还能损害人的识别能力。
1.3 噪音 c形臂数字减影机、电动吸引器、麻醉机、空调、病人的等都是介入治疗室噪音的主要来源。介入治疗室护士长时间处在紧张和高噪音的工作环境中,可出现心烦意乱、头痛、头晕、失眠、听力下降等。
1.4 麻醉废气在全麻手术时,气体麻醉剂和麻醉废气通过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漏出,污染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介入治疗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写能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多次反复大量接触可引起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
1.5 潜在感染的可能一般认为,与手术室相比,介入治疗室血液传播性疾病对医护人员的威胁相对较少,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不然,据我们调查,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占98%,反复接受生物制品治疗的其他肿瘤病人,丙肝阳性率也相对较高。介入治疗室的医护人员每天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类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与排泄物。这些液体含有大量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及其抗原,容易造成体表或空气的污染。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为乙肝、丙肝和艾滋病,上述疾病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同时还有可能发生肿瘤种植性生长、败血症等,这些均会给介入治疗室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6 身心疲劳介入治疗室护士经常在应急情况下完成急诊的介入诊疗工作,需元条件地全身心投入,同时还要适应不同介入手术及介入医师的习惯和爱好,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导致护士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出现精神不稳定、心烦意乱。另外,由于工作期间长时间的站立及无规律的饮食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胃十二脂肠溃疡等。
2 职业损害的防护
2.1 x线的防护①做好时间防护,尽量缩短操作室内滞留时间,介入手术前医护人员均对病例详细分析,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术前各类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到位,术中做到配合默契,手术时间短,射线辐射量少。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远离辐射源,同时在室内设屏蔽装置,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接触,减少辐射损伤。③严格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脖、铅眼镜等,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减少x射线累积。
2.2 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防护①介入治疗室护士接触消毒液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帽子,避免用手直接接触。②消毒剂浓度配制要准确,及时监测,定时更换,如不小心溅到眼里、皮肤上应反复用清水冲洗。③所有元菌器械包和布类均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对不能耐受高压高温的器械,需用2%戊二醛浸泡10h以上。使用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人体内,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物品,放入解析器内彻底清除残留环氧乙烷后再使用。④介入治疗室应用紫外线消毒(2次/d,1h/次),并及时打开层流系统,紫外线灯管要经常用75%酒精纱布擦试,地面、墙壁等均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使用麻醉机时,管道要连接紧密,防止漏气,室内装有通风设备,空调滤网定期刷洗,完善排污系统,对术后器械、污水严格按规定处理。⑤接触化疗药物时,要减少化疗药物危害,导管室护士必须掌握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规范要求进行,配药时戴好口罩、帽子及乳胶手套,减少直接接触。配药时将稀释液沿瓶壁缓慢注入,预防粉沫逸出;配完后将安瓿容器置于专用袋中封密处理。操作过程中,避免划破手套,操作完毕后彻底洗手。
2.3 感染的防护①预防为主,有的放矢。进入操作间,无论时间长短,均必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围裙、护目镜、面具、脚套以防止意外接触;如污血不慎溅落到眼睛里或皮肤上,要立即用流水冲洗。在工作中尽量避免意外针刺、刀割伤,洗手护士在传递器械时,锐利器械妥善摆放,如不慎刺伤,应立即卸掉手套,挤出少许血液,将伤口用清水反复冲洗,然后用2%碘酊、75%酒精消毒,并更换无菌手套。②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医院内感染。介入诊疗术前认真查阅病人资料,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其它传染病者要做好防护工作,严格终末消毒处理。对化验不全的病人,按阳性处理。提醒医师一定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项目,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对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手套有破损时,及时更换。受伤24h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定时追踪进行医学观察。
2.4 调整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正确认识介入治疗室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水平。注意心理调节,增强心里承受能力,工作中运用节力原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5 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完善防护管理体系,制定一整套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的防护方案。介入治疗室护士服务于多个科室,我们的健康状况和管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如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定期组织有关职业损伤防护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定期体检,使护士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尊重,有利于平衡心态,恢复体力和培养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赵伯明,何晓斌,徐双迎,等,骨科x射线辐射防护的探讨,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293-294
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要承受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提高安全意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事关重要,笔者就其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1 采血护士的职业有害因素
1.1生物性危害 生物危害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由于采血护士主要是完成血液采集和留取样本的工作,与开放性的血液接触机会较多,因锐器、钝器致皮肤、黏膜破损后有可能造成感染,目前已证实有的多种病原体可经破损组织造成血液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是HBV、HCV、HIV等病毒,给采血护士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工作时被乙肝、丙肝及其血液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趋势。因此在血液的采集工作中采血护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2物理性危害
1.2.1锐器伤 采血护士工作中要经常接触锐利器械如针头、剪刀等,稍有不甚就有可能穿破表皮组织,增加了感染机会。
1.2.2声光电危害 采血场所常用仪器的噪声,储血冰箱、采血车载发电设备等。噪音等不仅对人听觉系统损害,还会使人烦燥,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出错等。
1.2.3空气消毒设施危害 采血场所消毒后残留臭氧或辐射的光化学反应,会导致暴露部位引起皮炎、色斑、眼灼伤等。
1.3化学性危害 采血场所是一个特殊工作环境,各种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随处可见。常见于室内地面、台面和医疗器械消毒的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1.4生理、心理危害 主要源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精神压力,体力消耗也较大。采血护士工作具有节奏快、责任心大的特点,工作辐射采供血各个环节,操作中必须严谨、细致、有时情绪紧张、生活无规律、是不言而喻的。
1.5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差 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心存侥幸,操作不规范。
2 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
2.1加强自身学习,规范操作 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感染,也可减少50%被利器刺伤的几率。操作关键在一个细字,无偿献血关联着生命,关联着诚信,关联着道德,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
2.2管理上入手 管理者要更新观念,明确科学规范管理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基础,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进行预防性疫苗注射。建立有针对性规章制度和具体防护措施,定期对采血护士进行预防职业暴露培训,定期督查落实情况,使职业暴露发生率降至最低。
2.3针对性防护措施
2.3.1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采血护士应加强防护意识,减少开放性血液对人和物的污染机会,被血液污染物体要经1/200过氧乙酸擦拭。遇有刺伤、破伤皮肤接触血液,应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办法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关注被污染血液的检验结果,同时做好职业暴露的登记、上报并对防治效果进一步跟踪。
2.3.2物理性危害防护 接触血液时一定要带一次性医用手套,手套对针表面血液有一定阻隔作用,减少刺入深度及进入人体内的血量。手部有创口时局部要加以保护,尽量避免进行与血液接触相关操作。采血场所空气消毒后要留有足够时间,避免皮肤、眼睛损伤。
2.3.3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进行消毒时使用相对低毒、无刺激性、高效的消毒液,配制和消毒过程中要佩带防护用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2.3.4采血环境的防护 无偿献血实施以来,采血车或采血屋成为采血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场所,故对车上或屋内的仪器、设备要做好监测。选择无噪音的空调机及冰箱等设备;紫外线消毒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放在一切工作结束后进行[1-6]。
2.4心理危害因素的防护 采血护士主动学习有关心理知识,注重情商培养,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并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总之,保持愉快心情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前提,是更好为献血者服务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文圣,袁伟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预防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2).
[2]成宝玲,李英.影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及应对[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S1).
[3]方瑞峰,孙淑芳,张慧.流动采血车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 .青岛医药卫生,2011,43(3):211-212.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及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加上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繁重的工作、快节奏而无规律的生活,手术室护士常处于多种危险环境中,若不注意自我防护,会造成严重的职业危害。因此,充分了解手术室护士潜在的职业危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手术室护士遭受职业危害的关键。
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物理性危害:①锐器刺伤:在手术配合中,针刺伤是护理人员直接损伤的直接原因之一,感染的针刺伤是导致血液性传播最主要的因素。有报道称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中针刺伤80%[1]。有资料显示只需0.004ml带HBV的血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的HIV的感染率30%,HCV 1.8%[2]。②噪音污染:医院病房的国际噪声标准允许声压级35~40分贝,手术室的噪声高于国际噪声标准允许声压级,噪声污染严重。手术室噪音污染来源于多种仪器设备运作声、工作人员的对话和患者声等,影响着工作人员的正常思绪和交流,使人处于高度紧张,导致精力分散,影响手术关键时刻的注意力。③电离辐射伤:为增加手术定位准确,X线机在手术室的普遍使用,护士不可避免接触射线,如不进行有效防护,易造成植物神经造血功能低下,甚至发生肿瘤。手术室护士在消毒灭菌时,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也会引起损伤。④温度性损伤:常见的高压灭菌锅所致的烫伤,易燃易爆品,如氧气、酒精等所致的各种烧伤;各种电器,如高频电刀等所致的灼伤。
生物性危害: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接触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经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等多种途径传播的疾病,护理人员通过与传染患者的直接接触或接触污染的物体、分泌物、组织、体液等导致感染。最常见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HIV),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率最高,有时一次就导致感染。
化学性危害:①化学制剂:在手术室工作中常常会接触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剂,如各种消毒剂、标本固定液、及有害物质等,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针刺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疾病,对护理人员身体产生危害。②有害气体:挥发性麻醉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氨氟醚、异氟醚对人体有害。手术室中存在残余麻醉废气,长期接触可在机体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健康的浓度。麻醉废气直接影响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可能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生育、心理行为及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另外手术中电刀切割、电凝肌肉、脂肪产生烟雾焦味。关节置换术中的骨水泥产生异味。长时间吸入有害气体,可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心情烦躁等。
运动功能性危害:因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长期超时站立,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易产生下肢瘀血,甚至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长期不规律就餐,可引起胃部病变;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术中手术配合上身前倾,颈部偏转,相对固定在20°~30°,长时间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危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全球性技术革新,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竞争力、适应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所致就业状态的不稳定性、角色更迭和人际冲突,使得职业人群出现职业紧张。另外,源于专业及工作本身,如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少,报酬低,工作繁重,医疗纠纷逐渐增多等,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护士压力较大。
职业防护措施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①锐器刺伤的防护:严格管理各种锐器,洗手巡回护士在手术中谨慎操作,用过的针头置于耐刺防漏的容器,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毁形处理。规范手术器械台的摆放,如手术刀、剪、针等锐器,必须放在弯盘内进行传递,并且使用后放在固定的位置。规范手术患者术前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肝炎和艾滋病携带情况,对术前无法确定其情况的患者和急诊手术患者一律按传染病患者处理术中用物。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挤出伤口血液,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流动水冲洗伤口,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根据暴露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②噪音的防护:对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及时维修,定期给活动的部件上剂,加强维护,噪音大的仪器应尽量淘汰,吸引器即用即开,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请、开关门轻。在手术室安装防噪音设施,避免医护人员手术时分心失误。③电离辐射的防护:对需要X线透视的手术,在指定的手术间进行,放射前注意关闭使用的门,确保穿戴个人保护设备,提示所有工作人员,尽可能远离X线射线管。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身体,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辐射安全检查,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暂时回避,以免受射线的危害。术后,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对消毒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健全和规范操作与防护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④温度性损伤的防护:建立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制度,积极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掌握高压锅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电刀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关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手术患者术前生化检查项目落实术前患者的访视制度,做好HBV、HCV和HIV常规检查,特异性感染应作特殊记录并安排在固定的手术间,按感染手术进行防护。在进行各种操作时,严格按标准预防进行防护,必要时可注射疫苗以增强抵抗力,降低交叉感染危害。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①化学制剂的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掌握各种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和使用方法,取放物品时加盖,避免毒液挥发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做好个人防护,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应使用手套、口罩、防护衣,加强自身防护。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如不小心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②有害气体的防护:对麻醉剂污染,采用在手术结束前停止使用麻醉机,防漏气,重视废气排放管理,麻醉机废气出口安装废气集中回收器。术中保持吸引器通畅,及时抽吸电刀使用产生的焦味及骨水泥所散发的异味。
运动功能性危害的防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站立过程中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轻微的活动,有助于下肢血液循环,减轻下肢静脉瓣膜承受的压力。站立时,可让双腿轮流支撑身体重量并可适当做垫脚动作,促进小腿肌肉收缩,减少静脉血液瘀积。在休息时应尽量抬高下肢,睡觉时可在小腿部垫一小枕,使下肢抬高15°~20°,减轻下肢肿胀。也可穿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加强自我保健,对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进行合理安排调整,均衡饮食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腰部和颈部,操作时注意节力原则,手术室要树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妥善安排班次。
心理、社会因素危害的预防:加强护理人员的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采取弹性排班、减轻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创造和谐的工作范围,以利于恢复疲劳;业余多活动放松情绪,及时释放工作压力,使心理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强对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学习,提高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是多因素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不可预见的新情况时有发生。要降低职业危害对手术室护士的威胁,必须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技能,通过医护人员的协作配合,尽可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把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让每位手术室护士更好地服务于手术患者。
1 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分类
1.1 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在抢救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种锐器,而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较高。此外,急诊科护士在应用除颤仪、洗胃机抢救病人时,如操作不慎或设备老化,可引起电击伤、电灼伤的危险。
1.2 化学性因素 日趋增多的化疗药物大多具有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水、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等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1.3 生物型因素 主要是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我国每年发生的传染性疾病,多数是呼吸道传播。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会经常接触各种抢救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被污染的机率相当高,HBV、HCV、HIV是最具威胁的,给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1.4 社会心理因素 急诊科护士由于长期处于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得不到患者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谩骂和危险,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
2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或避免因不重视、不细心所致的伤害。
2.2 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针头使用后禁止套上针帽,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操作中针头不要对着别人和自己,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将头皮针立即放入利器盒内。在接触经血液传染的病人时,一旦发生针刺伤,一定要严格进行清创、消毒、登记。要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正确操作方法,并定时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更换陈旧和性能不良的仪器,以确保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2.3 重视化疗药物的危害,护士在配药前,应洗手,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抽取药液后在瓶内排气。如不慎将药液溅入皮肤或眼睛,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易于受到职业伤害的问题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笔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进行探讨,以找出发生伤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防护方法,以供临床提供参考。
1易于发生伤害的因素
1.1生物性危害护理人员操作中碰触了患者的污染器械、呕吐物、分泌物、体液、血液等,其会导致护理人员感染疾病,尤其为血液性疾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血液溅入眼内,急诊手术的抢救等均容易被感染。
1.2空气污染
1.2.1麻醉机挥发气体麻醉使用的异氟醚、乙醚的外漏,造成空气污染,对人体产生刺激。
1.2.2化学消毒剂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消毒、标本浸泡、消毒机的化学剂、甲醛熏蒸对人体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1.2.3废气术中使用电刀、双极电凝产生的烟雾、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泄露、碘伏纱条释放的气体、肠梗阻肠坏死释放的腐臭气体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
1.2.4臭氧臭氧在没有还原时,对眼、粘膜和肺组织有刺激作用,能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并能引起肺水肿和哮喘等。
1.2.5紫外线如不注意防护,可损伤眼睛及皮肤。
1.3物理性危害
1.3.1噪音如层流手术机器、无电时的发电机,长时间的噪音,可影响人体心身健康。
1.3.2X射线骨科手术中定位,其放射出来的X射线,长时间小剂量接触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时可引起免疫系统的疾病。
1.4心理性危害护士每日高度紧张,注意力过度,精神压力大。长期的疲劳有可能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
1.5生理性危害器械护士长时间超时站立,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长时间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值班时晚间基本上均有手术,长时间睡眠不规律,可造成失眠。
2防护措施
2.1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2.1.1加强防护意识,在患者入手术间进行传染病筛查时,有传染病者首先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双层手套、护目镜及脚套,严格要求急诊患者未做出筛查报告者,按传染病进行防护。
2.1.2规范操作在传递器械时严格按手术器械护士操作规范进行,以减少意外损伤。练好基本功,以减少在穿针引线断线时损伤手指。术毕及时将缝针、刀片、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废物放在利器盒内,在清洗器械时防止污水溅入眼内。
2.1.3每年进行手术室护士的体检,重视预防接种,提高护士免疫力。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体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
2.1.4损伤后干预措施若发生锐器损伤,要立即脱去手套,将伤口旁轻轻挤压,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创口擦干,用碘酊,乙醇消毒后包扎。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在24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并进行随查,在6周、12周后复查。
2.2空气污染的防护
2.2.1提高防护意识,改善手术室通风条件。
2.2.2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做好自我防护。
2.2.3使用密闭性良好的麻醉机。
2.2.4禁用甲醛熏蒸的方法消毒,以减少对护士的危害。
2.2.5合理安排臭氧消毒时间。
2.2.6使用电刀、双极电凝尽量及时吸尽烟雾。
2.2.7腹腔镜手术时,严格检查气腹机与二氧化碳容器衔接处,防止二氧化碳泄露。
2.3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2.3.1尽量从多角度减少噪音,给予安静的环境。
2.3.2骨科使用C臂机进行X线摄片时,远离,达到时间。
2.3.3使用紫外线时,注意眼睛和皮肤的防护。
2.4心理性危害的防护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护士的医疗技术水平,必要时增加护士的人数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中图分类号】R1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25-02
介入放射学渗透于各学科中,推动着各学科的发展,改变了许多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一门新兴学科。介入放射学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给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危害,作为一名介入室的专科护士,必须明确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提高防范意识,合理正规的操作,把从事介入事业所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1 危害因素
1.1 X射线危害:X射线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对人体组织器官、腺体与血细胞损伤较大的放射物质,具有积蓄性、大量长期接触可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红细胞、血小板等异常、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亚群降低[1]。会使人产生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系统损害,甚至致癌。而介入治疗与传统过程中X射线检查不同,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几乎暴露在X射线剂量较大的辐射场中,操作时间较长,使介入放射工作者受照射剂量比传统X射线工作者高数倍到数十倍[2]。护士在术中需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配合术者的手术进展,特别是当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时,护士在病人的头侧观察或护理,离射线源最近,给护士造成辐射危害。
1.2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损害:由于介入操作暴光时间长,射线引起空气的电离,产生多种有害产物,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并致空气中正负离子平衡失调,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都有一定不良影响。有报道:自由基产生的过氧化物与衰老、畸变等有关[3]。在肿瘤介入手术治疗中,都需化疗药物进行肿瘤区域的动脉灌注和栓塞。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也较为严重。据报道,抗肿瘤药配制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的微粒的气溶性或气雾气,长期低浓度吸入有明显的致畸变作用[4]。同时介入器械、材料消毒灭菌所用的环氧乙烷,是一种强烷化剂,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被消毒灭菌物品残留的环氧乙烷通过呼吸器官吸入体内,能刺激呼吸道引发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同时刺激眼角膜,易引起眼炎。甚至还具有突变和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乙烷,还能损害人的识别能力[5]。除此之外,在全麻醉手术时,气体麻醉剂和麻醉废气,通过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漏出,污染空气,吸入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听力和记忆力产生影响,孕妇可引起自发性流产[6]。
1.3 潜在感染的可能:一般认为与手术室相比,介入治疗室血液传播性疾病对医护人员的威胁相对较少,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实不然,据调查,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占98%。反复接受生物制品治疗的其他肿瘤病人,丙肝阴性率也相对较高。介入治疗室的医护人员不可避免地接触这些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随时有被刀片划破、针尖刺伤等损伤,尤其针刺伤,它是医院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医院感染80%与针刺伤有关[7]。所以感染的机会相对而言增多,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一些感染性疾病,据报道,注射0.4ul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其感染率高达50%[8]。
1.4 身心疲劳:护士这一职业主要是女性承担,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家庭的重担,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社会心理因素。科技的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开展,给介入室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介入室经常在应急情况下完成急诊介入诊疗工作,介入室护士需无条件地全身心投入,同时还要适应不同介入手术及介入医师的习惯和爱好,由于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工作过于繁重,工作时间不定,休息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导致介入护士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出现精神不稳定,心烦意乱的症状,同时易患有胃下垂、胆囊炎、下肢静脉等疾病。
1.5 防护制度不健全:由于教育滞后,防护制度不健全,加之多年来对护理人员强调奉献精神和不怕脏的教育,自我防护问题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致使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 防护措施
2.1 X射线的防护:X射线损伤的防护措施可以从时间、距离和屏蔽等三方面进行防护,而屏蔽防护是介入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措施。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介入放射治疗影像质量标准,穿好铅衣、围好铅脖、戴上铅帽,不要图一时的轻松和方便而损伤身体,利用现有的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护士在操作间走动时,两手尽量置于铅衣背后,出机房用退步走法,室内活动尽量远离射线源,充分利用活动屏蔽装置。术中所需用品应在术前准备周全,放置到位,以减少走动,缩短在机房内停留的时间。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尽量在非暴光时间内进行。同时,最好定期脱离放射环境,尽量减少射线的照射和积蓄,使身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2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防护:介入室工作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室内安装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新鲜。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布局合理,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堆放,不但能有效地消毒、灭菌,避免交叉感染,而且术后可以使非手术人员免受X射线的照射,还可以防止易挥发的化疗药物被工作人员吸入造成不良反应[9]。接触化疗药物时,应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有条件的要戴防护眼罩,减少直接接触。配药时,将稀释液沿瓶壁缓慢注入,预防粉末溢出,不能将有药液的注射器中的气泡直接排到空气中,而应通过无菌海绵状垫或纱布排除,以减少气溶胶形成。用过的药瓶不能随便丢弃,应集中在专用的医用废物处理箱内,以便统一保护和处理。配制药液时,最好一种药液安全注入患者血管内后再配制另一种药物,化疗药物污染桌面时,要先用棉签将药液吸去,再用酒精擦洗。介入器械、材料消毒灭菌所用的环氧乙烷毒性损害是可以避免的。经检测,环氧乙烷在产品上的残留量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14天下降99%,30天下降99.9%[10]。根据报道,介入室护士在领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一般情况下一次性物品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半个月后使用。全麻手术时,检查好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是否接紧,避免漏气。
2.3 潜在感染的防范:预防为主,加强防护工作。规范安全操作流程,规范利器的放置、传递及用后回收程序。将利器放在弯盘中一起传递,用后及时撤除。抽取药物后不要将针帽套回针头,一定要套回时,应运用单手法。术前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患者要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接触分泌物及污物时,要戴手套进行。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集中灭活处理,被污染的桌面、手术床、地面等,用1%戊二醛擦拭,再用清洁干布擦干,工作后彻底洗手。
2.4 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正确认识介入室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注意心理调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休息时尽量抬高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粗纤维食物,如牛奶、鸡蛋、海带、菌菇类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以提高工作效率。
2.5 完善防护管理体系:介入治疗室护士服务于多个科室,健康状况应受到应有的重视。要建立健全防护机制,制定一整套防护方案,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定期组织有关职业损伤防护的培训,提高护士自我防护能力,定期体检,平衡心态,恢复体力。
3 总结
护理人员维护自身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作为从事介入工作的专科护士,应高度重视职业防护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本职业所存在的种种危害,明确有害因素既是客观存在,又是可防护的。要消除恐惧和盲目性,以预防为主,严格安全操作。不但要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做好医生的得力助手,在防范措施方面更要互相督促,共同将这一特殊行业带来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在为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保护自身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伯明、何晓斌、徐双迎等,骨科X射线辐射防护的探讨,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293-294
[2] 侯金鹏、邓大平、朱建国,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剂量水平与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1997.6:216-217
[3] 明艳、明浩、胡保青,导管室护士职业性损害相关对策分析,文鲁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4] 蒋学军、陆宇、朱伟玲等,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对策,2006(7):685-687
[5] 陆丽敏,从环氧乙烷的毒性看其卫生标准修订的进展,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13(6):376
[6] 李华萍,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中华护理杂志,2005,2(5):10
[7] 杨小蓉、廖兰、张燕,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及防护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4,19(3):516-517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9-0112-03
急诊科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救治场所,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人员难免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以及各类化学消毒剂等,常需要在患者还未完全确诊前就要投入抢救工作,存在很大的潜在职业性损伤危险,如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或者防护不当,容易导致各类职业损伤[1]。2012年,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相关部门对护理学科专科护士就职业危害防控作了相关支持研究,本文现就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以及防护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护理人员38名作为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7.3±4.1)岁;工龄 2~13年,平均(6.2±3.3)年,10年6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25名。同时,同期选择内科、外科、儿科和妇产科38名工作年限以及职称相当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26.6±4.3)岁;工龄2~12年,平均(6.1±2.9)年,10年5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25名。两组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年限以及职责配对,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全面调查并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情况以及职业危害因素,同时针对职业损伤类型以及职业损伤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统计分析防护效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职业损伤情况:睡眠障碍率、针刺伤率、职业性腰背酸痛率。分析观察组急诊护理人员的损伤因素,包括化学损伤、物理损伤、生物损伤以及心理因素四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睡眠障碍以及职业腰背酸痛等损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急诊护理人员损伤因素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损伤危险因素主要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以及心理因素,其中物理损伤占主要地位22例(57.9%),其次为心理因素6例(15.8%)。见表2。
3 讨论
3.1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3.1.1 化学因素损伤 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剂以及细胞毒性物质因素两类。急诊科护理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制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甲醛等。这些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等吸收,对机体产生慢性危害,如长期吸入还可导致中毒,引发呼吸道疾病、头痛、皮肤过敏等[2,3]。此外,化疗性药物对护理人员也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例如,目前临床广泛应用抗肿瘤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杀伤或者抑制癌细胞,但同时也对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长期间接或者直接地接触到这些药物,将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此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用药配置以及注射等工作,与各类药物接触,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长时间接触各类药物可能致畸、致癌、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甚至流产等[4]。
3.1.2物理因素损伤 ①电离辐射:相关研究表明,小剂量频繁接触或者大量接触放射线均对人体具有致癌或者致畸作用。急诊科患者往往因病情危重而需要进行X线片、CT以及介入治疗等,尤其是经常需要进行床旁X线片检查,使得协助摄片的护理人员长期受到放射辐射。护理人员在X线、激光及同位素等放射性元素和各类医疗器械的辐射环境中,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造血功能低下、神经功能紊乱、月经功能紊乱、生育功能降低、胎儿畸变甚至诱发肿瘤等[5]。此外,由于急诊科患者较多,人员流动量较大,常需要采用紫外线照射对治疗室、换药室以及病房等进行空气消毒,辐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而吸入臭氧过多可导致中毒等[6]。②噪声污染:急诊抢救常存在各类噪声污染危害,例如救护车鸣音、呼吸机、X线机、洗胃机、各类监护仪器、患者的以及家属吵闹等,均可产生大量的噪音。据相关研究表明,噪音强度在50~50 dB时,即可干扰人体,甚至会产生吵闹感。实际上,急诊科护理人员常处于噪声强度在90 dB以上的环境中,容易引起耳鸣、头痛、听力下降、睡眠障碍以及情绪低落等不良症状,引发人体心血管、内分泌以及听觉系统等发生不良生理变化,进而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反应迟钝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可能降低其语言清晰度。若过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6-8]。③锐器伤:锐器伤是医院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本组锐器伤占物理性损伤的54.5%。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7.5%的护理人员曾有过院内锐器伤经历。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工作行为不规范,如肌注、静注、抽血等,此外,个人的不良操作习惯也是引发锐器伤的原因,最常见的有徒手掰安瓿或者在结束抢救以后清点使用过的废弃安瓿时不够细致,导致意外锐器伤。锐器伤导致的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所具有的危险性远比皮肤接触或者黏膜接触等更大[7]。此外,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时,尤其是对躁动或者情绪激动前且不愿配合的患者实施注射或者拔针时,由于患者挣扎、反抗等,容易抓伤护理人员和引发锐器伤。④意外损伤:急诊患者较多,护理工作强度大,工作频率较快,容易造成各类意外损伤。例如在搬运或者护送患者过程中,为争取抢救时间,往往容易因跑动过快造成肌肉拉伤或者扭伤等,长期输液室下蹲过久、突然改变等均可能引起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3.1.3 生物因素损伤 急诊科患者较多,流动量大,且病情较重,大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明,所患病种不明。护理人员长期与患有各类疾病的患者接触,存在较大的职业性疾病危害。如接触存在严重的开放性损伤、不明原因的毒物中毒、濒临死亡以及传染疾病患者等,均可引起生物性损伤。急诊常需要争分夺秒地施救,时间紧迫,护理人员往往来不及进行自我防护就要投入到抢救工作中,进行各类气管插管、洗胃、吸痰、静脉穿刺以及止血包扎等,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以及伤口分泌物等,这些都将增加护理人员的感染率[9]。此外,院内空气污染、人员流动也是促进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因素。另有部分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在操作过程中不佩戴手套、口罩等,都将增加感染风险系数。
3.1.4心理因素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工作量非常大,加之各类新医疗技术、仪器设备、抢救治疗手段等的使用,都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大多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产生疲劳、紧张、睡眠障碍等,导致工作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降低[10]。此外,急诊科的突发事件较多,护理工作繁重,而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因素导致医疗纠纷,这些都给护理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护理人员情绪低落,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情绪不稳定,尤其是护理人员在值夜班时,由于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如果急诊患者较多,护理人力资源紧张而未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解释治疗原则,而是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施护,难以完全兼顾,部分患者及家属往往不理解,容易引起护患纠纷。部分家属过于冲动,辱骂甚至殴打护理人员,不仅威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且将给护理人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3.2 防护对策
3.2.1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树立护理观念并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对防止护理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所有患者的体液、血液等,无论是否有感染性,均应采用各类防护设备尽量屏蔽,以减少护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自觉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同时,养成护理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此外,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保管好各类物品。所有医疗废物均按照相关标准分类管理并作明显的标志。建立并完善职业暴露报告制度,积极为职业损伤护理人员提供经济以及制度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便于总结常见职业损伤及高发环节,有利于医院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可疑感染,应立即上报并进行早期预防,同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实施跟踪检查,避免感染发展[11,12]。
3.2.2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是有效预防急诊科职业危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充分认识到急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职业危险,并竭尽全力完善相关的急救设备以及防护设施,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的上报体系,积极开展和改进防护措施,全面降低职业感染风险[9]。并应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预防性的防护措施。指导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积极地调整自我的心态,并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程序施护,沉着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各类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而将危害降至最低。
3.2.3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应严格护理操作规程,并合理地使用各类防护用品。并应加强消毒剂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使用,避免因消毒剂泄漏或者使用超量导致职业危害。同时,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佩带手套和口罩,必要时还应佩戴眼罩,避免消毒剂溅入眼内或者腐蚀双手。在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时,相关护理人员应戴手套、棉口罩以及围防水围裙等,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液等。同时,还应经常开窗通风,严格消毒杀菌工作,以维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发生感染。
3.2.4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应加强物理性危害的防护,尽量避免接触X线照射。当开启紫外线进行照射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离开,且切勿直视紫外线光源。结束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在护理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使用过的缝合针、注射器等锐器,以免发生锐器伤。如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少量的血液,并用0.5%的碘伏清洗伤口并包扎好,同时应尽早进行抗体检测。如果所接触的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应在24 h内及时肌注100~200 U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皮下注射10~20 μg的乙型肝炎疫苗。需减轻噪音污染,尽量选择功能好、噪音较小的仪器设备,定期为各类转运床、推车以及轮椅等的活动部件涂抹油,以减少摩擦声。
3.2.5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首先,应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在治疗传染病患者时应严格落实隔离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并应合理地组织护理工作,对于存在传染风险的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安排专职医护人员予以治疗和护理,避免安排存在手部外伤、呼吸道感染、皮肤疾病以及免疫力不强的医护人员参与护理。严格护理操作规范,佩戴好相关的防护物件,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隔离和消毒工作。对于不配合医护工作的患者,应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免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刺伤、抓伤护理人员,引发血液传播感染。
3.2.6 心理危害的防护 加强各级、各类安全培训,以完善医护工作者职业防护措施,并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强化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对能力的培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等,并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确保护理人员能保持愉快、健康、积极向上的心境。可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交流抢救心理感受,或者组织开展一些娱乐活动等,使医护人员身心放松。尝试开展护患双方角色互换活动,使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减少护患纠纷,从而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疲劳[13]。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调节,维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人际关系,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减轻自身心理压力,并缩短弯腰的时间,减少职业性腰背酸痛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培养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从容地处理各类故障及护理问题等。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并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工作。同时,应加强自身锻炼,并多进行有氧活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并增强自我抵抗力,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并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工作压力。
总之,急诊科护理特殊性较强,存在大量的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严格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操作规程等,改善医护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危险因素防护,有效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彩云.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67-568.
[2] 贾美玲,王静.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J]. 吉林医学,2011,32(23):4923-4924.
[3] 马振梅.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原因及对策[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94.
[4] 袁曼萍.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10):290-291.
[5] 张新征.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74-77.
[6] 王娜. 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16-18.
[7] 任明香.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3):177-177.
[8] 祁康宁,康慧清,刘东军,等.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2,(32):290-291.
[9] 王亚娟.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59-260.
[10] 朱松.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J]. 医学信息,2011,24(2):297.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护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与患者接触最多,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受疾病侵袭,同时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自我防护。
1 护士职业暴露造成损伤的现状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经常暴露于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存在许多暴露危险。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途径针刺伤最多见,而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发生的意外事件,据调查显示: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采血过程中和处理注射采血后的针头时。
2 常见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2.1 物理因素
护士认为面临物理因素的伤害,主要是来自一些医疗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电离辐射和噪声刺激,如:X线、超声波、紫外线、针刺伤、锐器割伤等。
2.2 化学因素
护士认为护士职业中的化学危害来自抗肿瘤药和消毒制剂。护士在职业接触抗癌药物时,如不注意防护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多数抗癌药为细胞毒剂,具有毒性,致畸形、致突变和致癌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戊二醛、氯制剂、甲醛、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尤其易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产生危害。经常接触此类化学品会引起眼结膜灼伤、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和皮肤损害等。
2.3 生物因素
主要指病毒和细菌。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为主。细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使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病毒和细菌可通过呼吸道、排泄物、血液及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
2.4 生理、心理、社会性因素
主要与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值夜班、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要积极应对各种压力,主动调整自己的的心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护患关系。
3 护士应如何做好防护
3.1 加强防护知识宣教、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
3.2 护士要重视洗手环节,凡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引流物时,无论有无皮肤、黏膜破损都应戴手套,且脱手套后都应进行卫生洗手。
3.3 无论患者是否患有血液性传播的疾病,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引液物均视为可能含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护士都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充分应用防护用具和设施,加以减少职业暴露感染的危害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4 如果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应积极采取措施,立即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血液,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酒精消毒,然后包扎伤口,同时抽血做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并随访观察。如有特异性感染时上报院感染科,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做到早期预防。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浓度、时间,严格按操作规则合理使用。
3.5 在配制化疗药时一定要注意防护,要穿防护衣、戴口罩、手套、圆帽等以减少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接触。操作时,要避免刺破手套或刺伤皮肤,注入抽吸药液时尽量减少外溢,若不慎溅入眼内及皮肤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对撒在桌面、地面的药液,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在配制酸性消毒剂时应戴手套,如不慎溅入眼睛和皮肤,应用流水反复冲洗以降低损害程度;禁用热水配制含氯消毒剂以免引起灼伤;另外,定期进行空气采样,以检测化学品的空气浓度;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3.6 保持乐观的情绪,注意合理休息和营养,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李云,感染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及其防护措施 大家健康,2009,2;85
[2]张利然,刘丽萍.临床护士职业伤害防护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6(13):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