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区妇联三年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7-31 20:19: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区妇联三年工作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区妇联三年工作计划

篇1

一、我县和谐家庭创建试点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

自去年8月份以来,根据市妇联的要求,我县开展和谐家庭试点工作,及时召开试点专题研讨会,确定石浦镇、爵溪街道、海达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番头小学、国税局、墙头村、瑶琳和文峰社区8个不同群体家庭类型试点单位,下发象妇46号《关于开展和谐家庭试点工作的通知》,形成比较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遵循“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宣传,营造和谐家庭创建的浓厚氛围。为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试点单位注重以宣传为先导,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和谐家庭创建氛围。去年底,县妇联在区主干道设置“和谐、平安、温馨的家庭,让我们共同拥有”大型公益广告牌,制作和谐家庭宣传年画6000余份下发各地。今年“三八”期间,县妇联在*妇联网、《今日*》三八专刊上刊登了和谐家庭创建标准,并发出“积小安为大安,齐参与创和谐家庭”倡议书。试点墙头村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契机,张贴了创建标准和创建口号,并把创建活动内容编成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丹西瑶琳社区开辟了专题集中宣传栏,专门设计和谐家庭图案牌版面配文字说明,进行较为直观形象的宣传。石浦镇邀请有关作家作和谐家庭创建的专题研究报告,举办了“和谐家园——爱的港湾”和谐家庭创建故事会。据统计,各试点单位共下发倡议书25000余张,开设和谐家庭宣传橱窗12只。多角度、多载体、多层次对“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宣传,提高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知晓率。

(二)依托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各试点单位充分利用原有的各种工作载体,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丹东、丹西的两个试点文峰、瑶琳社区,组织社区家庭志愿者开展了“建绿色*,做文明使者”志愿者大行动,有效提高了家庭成员的环保意识,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瑶琳社区还以邻居节、家家乐等活动,组织社区家庭主妇学礼仪、做家庭顾问,让不熟悉的人熟悉起来,让熟悉的人互动起来,让互动的人关爱起来。文峰社区举办和谐家庭故事会等活动;墙头村围绕新农村建设规划,深化“美德在农家”活动。发动家庭成员绿化、美化、净化村居环境,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普及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并组织村民开展计算机培训和烹调技能培训。国税局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学习型家庭成果展示。石浦镇开展“百善孝为先”儒家学述报告会;番头小学开展“我为妈妈做什么”真情活动,帮助爸爸妈妈选购好书,推动家庭学习双向互动;爵溪街道在爵溪中学开展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知识讲座和少年犯以身说法思想教育课,并设立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各试点单位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效果。

(三)创树典型,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在和谐家庭创建试点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作为一个有效的途径,以榜样的力量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促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去年底,县妇联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倡导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联合县文明办开展了*县首届“十佳”好媳妇评选活动,通过基层推荐、媒体公示、公众投票等方式,评选出张玉喜、黄惠玲等*县“十佳”好媳妇。在全县“三八”国际劳动节97周年纪念大会进行了公开表彰,县各大媒体纷纷对“好媳妇”典型作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各试点单位通过教育、评比、表彰,树立了一批和谐家庭的典型。石浦镇妇联开展“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儿女”、“十佳好邻居”和“十佳和谐家庭”评比,以典型来带动全面。墙头村评选了“十佳和谐家庭”、十佳科技示范户、“十佳自强模范”,并召开了全村表彰大会,受表彰的家庭和个人佩戴大红花,并领受了奖品和证书。据统计,整个创建期间全县共评出近百户乡镇、村(社区)级和谐家庭,20户县级绿色家庭,7户市级绿色家庭,15户市级和谐文明家庭,2个绿色家庭创建示范点。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试点创建工作。

一年多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群众参与面还不够广泛、活动载体还有待创新、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创建活动的质量和实效。

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家庭创建的措施内容

和谐家庭创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努力,常抓不懈,各级妇联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趁势而上,再接再厉,不断开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新局面。虽说和谐家庭创建的相关文件现已下发各地,在此,为进一步达成共识,有必要再作一强调。

一要明确和谐家庭建设的实施步骤。我县和谐家庭创建分三步走:第一步:*年9—12月试点创建阶段,现已结束。第二步:以点带面,全面推开阶段(时间是2007年1月—2009年12月)。各地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工作计划,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搞好舆论宣传,营造建设氛围。并通过“家庭节”、“邻居节”等形式,引领全县家庭参与建设工作,并结合实际出台考核标准,每年评选、表彰先进,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一共是三年建设时间,过程比较长的。大家要清楚,不是今年搞一下就过去了,要每年坚持搞。第三步:总结提高,不断完善阶段(到2010年止)。届时将召开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选树一批市、县级和谐家庭典型,举办和谐家庭建设成果展示会,建立和谐家庭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使全社会形成“人人共创和谐文明,家家争建和谐家庭”的氛围,为和谐*建设夯实坚实的基础。就是说,2010年搞个阶段性总结,要达到主要目标。

二要深入领会和谐家庭建设的精髓内容。和谐家庭是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以往文明家庭创建载体的集中体现。它的精髓内容可以用二十四字来概括,即“以德治家、学习兴家、文明育家、廉洁持家、绿色美家、平安保家”。所谓以德治家,就是要加强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和谐家庭建设全过程。在创建过程中,要利用大小会议和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新时期女性“四自”精神、《婚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明是非、知荣辱、分善恶、辨美丑,提高广大家庭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所谓学习兴家,就是要继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从基本素养、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引导家庭成员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发展。通过“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万名家长教育工程、母亲素养工程等,使人们普遍接受“知识立家、知识兴家、知识富家”的读书学习理念;所谓文明育家,就是要抓好美德在农家建设等主题活动,在文明育家的基础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娱乐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陶冶精神情操,养成融洽关系;所谓廉洁持家,就是要家庭成员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理性消费,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所谓绿色美家,就是要以“绿色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以生态建设和节约利用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教育家庭成员节约和合理利用水、电、气,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农村,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强化农民生态意识,以治理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开展庭院整治活动,解决各家房前屋后“小天地”的环境问题,营造整洁优美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平安保家,就是要按照建设“平安*”、“法治*”的要求,结合五五普法教育,大力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活动,切实做好妇女儿童的维权工作,调解家庭矛盾,疏通邻里纠纷,积家庭“小安”为社会“大安”。通过扶贫结对等形式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利用“双学双比”等工作载体带领家庭增收致富,营造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家庭和睦美满夯实基础。所以,各地各部门在今后创建过程中,要在吃透其精神内涵中并做足文章,务求取得实效。

三要认真部署,抓好落实。各地妇联要按照全县的整体部署,结合各自实际,每年制定相应的创建计划和实施办法,定期研究部署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性。要加强对各类活动的整体策划,寻找合适载体,注重实效。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走形式主义,要有效利用人力、财力,使活动效益最大化。要注重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创建活动与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和农民文化艺术节有机结合。这些活动每年都在搞,有经费、人才保障,社会效果也很好,我们要利用这些现成的平台,借台唱戏,借机办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二是要把和谐家庭建设与“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家庭教育等妇联主要活动有机结合,丰富和谐家庭的内涵。三是要把创建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建设有机结合。农村还要与“美德在农家”活动结合,城镇与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结合。在整合中创新思路,寻找新的办法。各地各部门都有自己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我相信依靠大家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一定能把和谐家庭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三、2007年县妇联推进和谐家庭创建的主要措施

今年县妇联开展和谐家庭建设主要工作有:

1、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今年“三八”期间,县妇联推出了“关注女性·共建和谐”系列活动,其中活动规模影响面比较大,联合文化新闻出版局、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开展了全县“新农村、新女性、新风采”乡村女性健身舞大赛,掀起了农村妇女参与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代表队,500余名农民妇女参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腰鼓、健身操等12种形式唱响和谐家庭主旋律,讴歌农村的新生活。提升了农村妇女精神风貌,促进了乡风和谐文明。

2、结合巾帼文明示范社区试点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现有的巾帼文明岗、巾帼志愿者作用,整合社区内各文明岗、楼群等现有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今年4月份已在丹峰、瑶琳社区搞了两个巾帼文明示范社区创建试点,并开展了各社区与社区内巾帼文明岗年度服务项目的承接活动。两社区共有11家巾帼文明岗参加承接活动,服务项目达17项,为和谐社区建设作出了努力。

3、结合家庭教育,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在5·15和六一期间,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树新风,促和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①5月14日开始至5月19日,邀请北京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北京起跑线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余立恒对全县11个乡镇的11所中小学校学生、家长,开展“创和谐家庭,树科学育儿观”家庭知识大讲座活动。各地要做好发动组织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②六一节期间,县妇联将联合省级文明岗电信局城区支局综合营业班、塔山幼儿园组织千名儿童在人民广场开展和谐家庭——健康宝宝广场活动,涉及单位和乡镇要组织发动好人员参加观看,并要组织志愿者维护秩序,注意安全。③结合六一,各级妇联要开展”和谐家庭献温情.牵手儿童庆六一”活动,并把组织活动情况及时上报妇联。

4、结合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根据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0年)》决定,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对城乡妇女每两年进行一次常见妇科疾病检查。充分利用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40%/年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常见妇科疾病检查。每季一次工作报表,做到普及妇女生殖保健知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和妇科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常见妇科检查率和妇女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覆盖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5、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6月份-7月份,县妇联将联合县纪委开展干部家属代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会。通过以案说法,讲座、赠书等活动,增强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各地妇联仍可利用村嫂例会、座谈会等形式,根据实际组织廉政文化进家庭有关活动。

6、8月份,县妇联准备召开和谐家庭建设交流论坛,届时邀请各镇乡、街道妇联主席和有关部门妇委会主任,结合各自工作实践,谈想法,献计策。集思广益,为下步各地、各部门和谐家庭建设作指导。

篇2

按照省市要求,先后制定并下发了《__区20__年度普法依法治区工作计划》及其考核标准、《__区20__年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计划》、《__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__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议事规则》、《__区普法依法治区工作台帐制度》等,确保工作的开展。

结合“法律六进”和“法律进军营”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了全区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30余人深入到深溪镇开展了“走进村居、化解矛盾、落实‘三关’工程”主题宣传活动,在“3.15”、“五月综治宣传月”活动期间,组织了全区各镇街,各机关单位500余人分别在丁字口艺术长廊、火车站广场、老城纪念广场以及各镇街所在地的人员聚集处开展了以《宪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平安__”为主题内容的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三八”维权期间,组织了区妇联、计生、卫生、法律援助、基层法律工作者30余人参加了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在金鼎山镇举行的“三八”维权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万份。充分利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制讲座和法制报告100余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区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会同区工商分局、区经贸局联合下发了《__区企业经营者学法用法实施意见》,提高了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2、结合“四民社区、四在农家”工作的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按照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标准的要求,制定下发了《__区关于进一步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的方案》、全区十六个镇街全面开展了创建工作,其中海龙镇温泉村、镇沙坝村、新卜镇文武村、深溪镇深溪村已向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申报了遵义市第二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其余各村居在“四民主、两公开”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真正体现了基层民主法治精神。

3、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探索“法治__”建设项目启动工作

以“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契机,结合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工作要求,在村、社区加强村居干部的培训力度,针对村居流动暂住人口,闲散青少年,违法青少年,“两劳”释解回归人员高危群体适时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利用村(居)范围内离退休政法干部和现有法律工作者适时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使村(居)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举办两期法制讲座,聘请遵义市国家安全局三处、遵义市讲师团讲师对全区正股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平安__”建设、依法行政、“和谐__”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

以各镇街、各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逐步提高为契机,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法治

篇3

1.筑牢阵地,从源头上注入维权动力。全面实施“一点二中心一庭两站”项目建设,加强妇女维权服务阵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妇女,上下联动的县、乡、村三级维权网络。一点二中心即与公安部门联合挂牌成立家庭暴力报警点和暴力鉴定中心,与民政部门联合挂牌成立家暴庇护中心;一庭即与县法院合作加强维权合议庭建设,不断壮大了女人民陪审员队伍,2014年参与案件审理23场次;两站即维权咨询站和法律援助站。与司法部门联合建立健全妇女法律维权咨询站,以及各乡镇妇联、村(居)妇代会依托“妇女之家”建立妇女援助站。

2.畅通渠道,在中强化维权能力。积极实施“免费法律援助”项目。开通12338妇女维权热线,并聘请专业律师常年坐班接访,2014年县妇联共接待来信来访38例,办结率达100%,并为2名妇女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完成2件法律援助案件。

3.延伸触角,在活动中展示维权效力。全面实施“妇女之家”项目,全县34个乡镇(街道)的村(居)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并实行标识化管理。张公庙镇高路铺村被授予第一批省级“示范妇女之家”和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__县__乡牌楼村、__西街道办事处小西门社区2014年被确定为县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小西门社区还被推荐成为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分别开展了“美丽乡村美在农家—巾帼在行动”和“建设文明家庭推动完美社区创建”活动。

4.拓宽领域,在帮扶中扩大维权影响力。__县妇联从2009年起启动了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普查项目,在全县开展了农村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2014年完成宫颈癌免费检查3126人,乳腺癌免费检查2570人,11位特困的“两癌”患者获得了1万元“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

1.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基础建设项目。建立了34个留守儿童工作站,6个心里援助站,目前全县共有2698名干部参与“一对一”活动,共结对帮扶留守儿童2698人,发放帮扶款物共计110万元。2014年耗资15万元,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儿童心理行为校正中心,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铮传教授担纲,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和校正工作。

2.实施“伴随成长”公益项目。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北京市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的“伴随成长”大型公益项目,__县成为首批项目试点执行单位之一,是常德市目前唯一的项目县。目前,我县有2万多名0—6岁农村家长免费接收了“每周一信”的手机彩信,收到了护理保健、营养饮食、智力体能、合格家长等科学育儿理念彩信,为教育欠发达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0-6岁的家庭免费发送教育指导信息,让家长陪伴孩子走好成长中的第一步。

3.实施“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__县__乡中学、__中学被确定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学校,目前__乡中学已经全部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孩子们喝上了放心水。

4.实施“微善风”助学项目。与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积极配合协调常德市爱心慈善组织“微善风”调查走访活动,目前已经和156位儿童结对帮扶,每人每期1200元,帮扶三年。

1.因人制宜,促进妇女实现技能就业。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免费职业培训”项目。2014年以来,围绕失业人员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syb创业培训等四大类培训项目,先后举办了电动缝纫、手工编织、纺织挡车工、月嫂和家禽养殖、果蔬栽培等13个专业的技能培训17期,培训妇女843人,全县各类技能培训班中累计培训妇女3126人,占全县技能培训总人数的44.2%。培训合格率和就业安置率达95%以上。其中,举办的3期“巾帼创业syb培训班”,培训妇女小老板102人,在全县各类创业培训班中累计培训妇女237人,占全县创业培训总人数的47.4%。特别是2015年,面向全县城镇大龄女性、进城务工妇女实施 “__县2015年民生升温‘八项行动’贫困对象技能培训”项目。截止目前,共举办了二期3个班次的培训,培训妇女195人,已结业的学员中有33人已经走上了月嫂岗位。政府在上述培训项目中累计支付职业培训补贴资金278万余元。

2.搭建平台,帮助妇女实现自主就业。为妇女搭建就业信息对接平台,多渠道实施“免费职业中介”项目。2014年以来,先后组织妇女参加 “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关注社区妇女就业专场招聘会、

民营企业招聘周、人才供需现场洽谈会等各类招聘活动14场,已帮助239名妇女成功推介就业岗位。3.创新方式,扶持妇女实现稳定就业。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激发用工方拓展就业岗位。在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就业岗位中,优先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妇女,2014年以来,已累计购买公益性岗位613个,其中安置妇女上岗203个,公益性岗位就业安置率达33.1%,落实岗位补贴资金24万余元;加大对“4050”妇女对象的就业援助力度,以落实就业援助为手段,促进城镇失业妇女就业再就业。2014年至2015年一季度,已对473名40-53周岁的城镇失业妇女实施了就业岗位援助,落实补贴资金142万余元,为她们提供了充分稳定的就业岗位。

4.创业扶持,助推妇女实现成功创业。实施“信贷扶持”项目,积极缓解我县妇女就业创业难题。县委、县政府将扶持妇女创业列入《__县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2014年,县妇联联合人社局组织对农村妇女从事养殖、种植业无营业执照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象,按照“村居妇代会出证明、乡镇妇联机构报材料、县级妇联组织拿意见”的业务流程,办理发放贷款230万元,直接扶持27名农村妇女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43人。这一做法在全市就业服务系统作为“__县经验”得以推广。

1.政策保障不到位。目前,妇联组织实施的政府转移或部分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大多是通过与党政领导的沟通获得支持,关于工作立项、项目化管理、项目验收等过程没有一套完备的项目建设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的、与妇儿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策调控和保障手段体制。例如,农村妇女“两癌”救助途径来源只有新农合、“两癌”贫困母亲救助中央彩票公益金、女性安康保险等保障政策,但新农合政策中有部分患病妇女医药费报销比例偏低,贫困母亲救助中央彩票公益金救助对象名额有限,对于那些病情很严重、家境很困难的患者,缺乏完备的保障服务体系,解决不了看不起病的问题。

2.工作机制不健全。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尚未形成包括策划、论证、实施、评估、监督在内的机制。往往是项目在程序上实施完毕即宣告该项目的结束,缺乏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开发实施新一轮项目,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等均不到位,未能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妇女之家、维权咨询站、法律援助站、留守儿童工作站等项目,建设时间稍长,但站点建设机制仍不健全,发挥的作用受限。

3.经费支持不到位。现阶段,各级妇联组织的经费相对较紧, 绝大部分乡镇、村没有将妇女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开展活动都是靠临时打报告,请领导批示,所以用于项目投入、管理方面的费用基本没有,往往只有等待上面的经费划拨,而上面又是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阶段总结评比后才划拨,这样对项目实施所需经费得不到保证,尤其是中长期项目,若实施过程中遇到分管领导变动等情况就有可能中断。这导致了一些项目管理的意图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以致项目化管理存在无序、低效、不可持续等不足和偏差。

1.人才保障不到位。目前,我县乡镇、村两级妇联干部兼职比例高,100%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兼职、100%的村妇代会主任兼职,由于身兼数职,使她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从事妇联项目建设相关工作,每一个项目也没有专人专职负责。

2.管理专业化不足。对于妇女工作项目化建设而言,目前还只是在进行项目的初步实施,而精准的项目化管理是复合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现在的妇联工作人员因观念、经验、知识结构所限,缺乏项目设立的深度以及项目建设及管理等专业知识,成了妇女组织项目化管理水平的瓶颈问题。

3.工作方法传统单一。妇联组织以往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搞活动,达到团结、发动妇女群众投身于某项活动之中,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禁毒宣传周等等,所有活动的运作方式基本上都是运动式的,层层发动、典型开路的群众运动,有时候各类活动经常来不及检验,又匆匆忙忙地被下一个活动赶向前方。项目化管理的工作方式尚未成为妇联工作方法的主流。

1.项目覆盖面小。从项目的落户上看,一般先选点示范,全面推进项目的实施进度慢、难度大。例如“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目前,在__县只有大坪乡、__乡和王家长镇三所学校得到此项目,大坪乡、__乡已经完成建设,__2015年才申报成功,乡镇覆盖率仅占全县的9%。再如“两癌”普查,省里只配套乳腺癌普查资金,每人79元(其中省里配套60%,县里配套40%),而实际每人需要100元,靠配套资金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有限,我县每年享受“两癌”免费普查的人员仅2000多人,免费普查尚不能全部覆盖。

2.项目影响力小。从现有妇女儿童项目来看, 仍然是政府主导、组织引导为主,前瞻性、发展型的自设项目少,部分项目实施中由于多方因素制约,其效果也大打折扣。例如,我县目前支持妇女创业所出台的政策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但这项政策仍有它的局限性,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切实体现对妇女的政策倾斜,我们需要经常与财政等部门协调、做工作,效果还不好,机制不顺、合力不大。

3.项目帮扶力度小。例如,在就业方面,近年,县妇联尽管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岗位援助、小额贷款等促进妇女创业就业项目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努力,但是从__县职介中心提供的全县近3年的职介业务数据来看,大龄劳动妇女群体就业质量仍然不高,超过45岁的妇女就业难度较大,尤其是制造类企业,基本上都以该年龄段作为招聘红线。现行的大龄妇女就业多以服务类的小微企业和灵活型的就业岗位为主。他们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多半落实不到位。就业质量偏低。

1.立足业务,确定常规项目。根据妇联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常规工作和特色工作等进行认真梳理和汇总,组织开展针对性调

研,对确实适于项目化管理的工作进行立项,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妇联的有关业务工作和主题活动,都用“项目”固定下来,分解确定为一个个具体项目。例如,设立“免费法律援助”项目、“关爱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项目等,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带动人、财、物和信息、智力资源的整合,引导妇联基础工作由“活动型”向“项目型”转变,进一步推动妇联工作抓细、抓实、抓出特色,让妇联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2.立足服务,主动争取项目。在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下,妇联组织应根据“政府买单、妇联承办、妇女受益”的工作理念,积极承接政府授权的一些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项目。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组织转移的与妇女儿童有关的实事项目。例如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项目、“母亲水窖__;校园安全饮水计划”工程项目、“伴随成长”项目、“两癌”免费普查项目、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等实事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用上层项目推进本级妇联事业的逐步发展;二是承接政府转移的与妇女儿童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在当前,各地纷纷设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专项经费”,将转移出来的有关妇女儿童的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项目,通过招标竞争或委托等形式,交给妇联组织,用于购买与妇女、儿童等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例如,“农村女童的入学项目”、“农村贫困妇女的生育保健项目”等。妇联组织可以主动申报公共服务项目,通过承接政府项目实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或者是在政府购买社会其他方面的公共服务中, 如“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服刑人员子女帮扶志愿服务”,妇联组织可以利用妇女的优势,将社区妇女组织起来,在社区为老人和孩子提供服务,也为这些妇女寻找到工作机会;三是积极争取国际项目和社会化项目。妇联组织要积极争取社会项目、国际项目,如“救灾慈善”、“农村妇女扶贫”等项目,争取新的资源。

3.立足需求,积极自产项目。根据妇联工作实际,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体的实际需求去设计项目计划。相比以前妇联组织为妇女提供的服务来看,除了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教育、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这些基础的工作和促进妇女发展、维护权益、扶贫济困这些传统工作外,当前的公共服务应开拓新的思路,创设新的服务空间,开拓新的服务渠道,只有我们的项目计划真正体现了服务群体的需求和意愿,才有立项的价值。

1.强化政策保障,扎实推进项目持续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增强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使项目化管理走上有章可循,可持续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保证妇联项目建设的经费,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承接项目的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配套的资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2.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机制。一方面建立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是管理项目化的核心,在组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充当项目管理的支持者、项目的控制者、战略的管理者。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其合理地融入到妇女组织的组织结构中来,更加有效地支持妇女组织的管理项目化。另一方面明确项目责任主体。明确每一个项目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同时明确项目承担者在实施中的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从而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空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实现责任的无缝隙传递。同时,明确各项目分管领导,负责分类指导,重点推进。

3.强化人才保障,培养壮大项目管理人才。一是选拔一批项目管理人才。妇女组织设定系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用人标准,努力营造识才、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妇女组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项目需求,根据项目实际,直接选聘符合项目实施的管理人才,做到能立马上岗,精准实施。二是加强项目专业人才培养。培养项目化管理人才,要不断丰富项目化管理的专业知识,要“走出去”学,将员工送到标杆组织进行观摩取经,或者分送团队骨干到学校院所或专业培训机构参加专题培训;“引进来”学,外聘专家前来授课, 或者由妇女组织内部具备一定妇女工作项目化管理经验的资深妇女工作者授课,师傅带徒弟,组织现场教学等;“探索性”学,针对一些新开发的项目,没有可参照的管理经验,要边干边学,探索出能有效管理项目的办法,妇女组织只有加大了培训力度,才能增加妇女干部的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妇女工作项目化的水平。三是吸收项目工作志愿者。妇联可吸纳一大批不同知识结构、各学科的专家、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员,组建多技能的团队和广阔的有志于妇女工作的志愿者网络,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技能培训、家庭维权的等多方位的服务。

4.强化监督保障,稳步推进项目取得实效。一是通过专项调查做好前期监测评估。服务群体需求状况是项目申请的前提条件,立项前应首先调查了解服务群体的具体状况,根据她们的实际需求确定项目目标、拟定项目计划、制定策略措施、设计活动内容。二是有计划地推进阶段监测评估。阶段评估即包括项目的半年评估和年度评估,要评估已完成的活动、取得的经验及存在问题,评估的目的是总结反思已执行项目,调整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三是认真搞好终期监测评估。终期评估是在项目执行终结后,由妇联或资助方参与对项目整体完成情况、项目成果、经验教训、可持续性、后续计划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着力点在于项目成果的转化运用,后续计划的制定,为新项目的申请、今后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无论是前期评估、阶段评估,还是终期评估,都要写出评估报告存档。

篇4

1.“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就我国特有的家庭状况来看,这种关系已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婴幼儿潜能以及培养婴幼儿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

2.“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3.“亲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它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打破了从婴幼儿保健到学前教育的分段管理体制,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其目标是实现群体普通儿童的理想发展。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育手段,教学活动遵循0-6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技能得以提升,亲子活动是其最大的特点。

4.幼儿园亲子园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封闭单一的教育,有效地贯彻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精神,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教育途径和方法保障。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将课题研究列入园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安排在亲子教育领域颇有建树的教学副园长于娜具体负责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接着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2.整合优势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成立于1987年,历史较为悠久,连续多年被评为唐山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开平区第一幼儿园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使教学设施达到了唐山市一流水平。2011年5月,开平区妇联授予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开平区亲子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被评为首批“开平区名学校”。除了拥有丰厚的物力资源外,开平区第一幼儿园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另外,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的三年,适逢开平区教育局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唐办发[2011]16号)的文件精神,大力实施拓展学校、幼儿园社会服务职能,依托学校、幼儿园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争创“河北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攻坚阶段。在区、街、园三级管理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社区早期教育管理体制下,开平区第一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的正规机构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这样有利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托幼园所广泛开展亲子活动、提升家长育儿技能和理念也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政策支持。由此,开平区第一幼儿园与区妇联、社区密切配合,定期开展亲子活动,不断丰富亲子活动形式和主题,让幼儿园亲子活动真正惠及家长幼儿,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幼儿园亲子教育之路。

3.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熟练掌握教科研方法,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教师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采取了隔周集体教研的方式,定期召开幼儿园主题亲子活动。还经常聘请市一幼么丹彦园长及时到园指导工作。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参加各级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参研教师参加园本教材《开平一幼亲子课程――和宝贝一起成长》的开发实施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4.依托校园网站,借助微信平台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充分依托本园网站、微信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呈现课题研究的概况、进程、交流研讨情况,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力求在研究过程中认真保留研究资料,以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真实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三年的课题研究时间,开平区第一幼儿园以教科研为先导,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大力开展了各项实践研发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已经取得初步实效:

1.孩子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现代健康理念已将健康的概念拓宽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而亲子活动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中,对孩子来说是挑战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家长孩子是乐在其中。同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反应力、创造力,使孩子体、智、德、美、劳等各方面潜能得到全面激发!

2.端正了家长的教养态度 密切亲子关系

古希腊某位哲人曾说过: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大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工作及不断学习提高中。因此,亲子间的接触不再象往日般频繁,与孩子共同游戏的时间更是明显减少。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家长的行为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亲子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些是爸爸带着孩子,有些是妈妈带着孩子,更多的是爸爸和妈妈一起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还有爷爷奶奶一起来的。活动中,随处可见爸爸、妈妈鼓励着让孩子参加活动;不时地表扬孩子的成功之处;孩子们也不停地和爸爸妈妈交流,其中流淌着亲情、洋溢着欢乐。从而大大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了亲子关系。

3.增进了家长、家园关系

亲子活动中,让孩子自己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让孩子介绍自己最好的朋友,让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和孩子是好朋友,家长和家长也互相认识了。活动中,全班孩子和家长一起撑彩虹伞、一起捉尾巴,还有多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表演了节目……亲子活动为孩子与家长的和谐相处交流沟通搭建了承载的舞台,也促进了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定期召集家长开展的“科学育儿沙龙”更使源于家长亲身实践的典型经验得以交流推广,广大家长喜闻乐见。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历经三年的实践积累,在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行!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面向全园家长、幼儿并惠及社区群众的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实践,为幼儿的成长拓宽了受教育渠道;提升了开平区第一幼儿园教师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水平;为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实现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幼儿教育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课题组教师先后撰写整理“优秀亲子教育活动设计”近30篇,“典型亲子教育案例”20多篇,分别结集为《笃行篇》《拾贝集》承载广大教师亲子教育理念的经验论文集《明辨录》也同时作为内部资料进行交流推广。

开平区第一亲子教育园本教材《和宝贝一起成长》跨托、小、中、大四个年龄段,涉及幼儿园五大领域亲子教育课程,突出开平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逐渐成为契合开平区和开平区第一幼儿园实际的园本课程,更是全体同仁集体智慧的结晶!

2014年8月,主持常务研究工作的教学副园长于娜同志撰写的《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实例研究》在《新教育时代》期刊(总第24期)发表。

付双美老师家庭教育设计《宝贝小手真能干》获“2014年河北省家庭教育优秀设计方案评比一等奖”。

开平区第一幼儿园的亲子教育课题研究从幼儿成长、家长需求出发,注重培植开平地域特色,因而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开平区有线电视台曾多次报道开平第一幼儿园亲子活动,多次承办社区亲子活动,充分发挥“亲子教育基地”作用,受到区妇联的高度评价!

五、研究工作的感悟

篇5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重要的地方,在于人从这里走向生活。”可见,家庭是人最初接触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环境,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与基点,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就整个家庭教育工作来说,家长学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家长普遍接受系统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方法学习,提升科学教子水平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我市家长学校建设与办学状况,总结已有的办学模式和工作经验,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探究对策,进一步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长学校工作格局,夯实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今年9月至10月,市妇联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赴各县(市、区)进行深入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6份,回收率为96.6%。参加座谈会的有各地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以及部分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等同志。调研组还查阅了市、县(市、区)有关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台帐资料和专家论文。现将调研情况反映如下:

一、我市家长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家长学校建设稳步发展、办学质量逐步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家长综合素质和家教素养的提升。20XX年,全市共建有家长学校XXXX所,当年培训家长XX万人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均达到了100%,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的比例分别为98.52%和99.88%。

(一)近年来的主要做法、经验与成效

1、组织架构日趋完整、工作机制运行良好。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我市健全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形成了党政领导,妇联、教育主抓,多部门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全市家长学校指导服务的工作网络已基本形成。去年,市教育局还更名建立了“嘉兴市禾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同时,各地相应成立家庭教育、家长学校组织机构,纷纷出台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社区家长学校管理办法等文件,促进了家长学校组织网络的快速形成和工作机制的良性运转。市级各成员部门进一步明确在家长学校建设与管理中的分工,积极发挥优势、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特别是妇联、教育两家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发文、联合调研、联合督查、联合培训等形式,切实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

2、考核评估逐步规范,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为保证家长学校的健康发展,打造我市家长学校建设品牌,我市积极培育和评创各级示范家长学校。今年6月,我市制定下发了《嘉兴市示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评估办法》和新一轮示范家长学校评选通知,通过学校申报、组织推荐、考核验收、专家评估等环节,推动形成各地争创、命名表彰、逐级评创、上下衔接的机制。“十二五”以来,全市已创建示范家长学校省级17所、市级10所,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亦形成有效的评创机制。秀洲区规范开展区级示范评创,命名数量以评审结果确定,不安排具体指标,并且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查,不合格的取消称号。

3、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保证有力。目前,我市的家长学校师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专职教师。主要是中小学、幼儿园的班主任或者分管德育的 校长(园长)。为进一步提升师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品牌化的师资队伍,今年上半年,市教育局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专门开办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培训班,对学校从事专兼职家庭教育辅导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第二种是各类讲师团。现有各级各类讲师团队伍XX多支,成员X万多人。其中由市、县两级妇联建立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和家长需求每年推出授课菜单,常年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传播科学家教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是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主力军。第三种是志愿者和社工队伍。各级关工委组建的“五老”(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队伍,通过搞调研、作讲座、指导年青教师等,积极为家庭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同时,市妇联的“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团市委的“拾星者”未成年人教育社工事务所的社会工作者,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对象着手关注家庭教育,参与家长学校建设。

4、宣传氛围日益浓厚,活动品牌深入人心。为普及现代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市妇联依托各级家长学校主阵地,通过组织百场家教讲座、优秀家教案例征集评选、知名专家走进南湖大讲坛、嘉兴在线名家访谈、送家教知识下乡、家庭教育团辅巡讲等形式,深入开展贯穿全年的“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此项活动已连续多年被列为嘉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据统计,近两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家庭教育讲座766场,受益家长11万多人次。同时,每年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月期间,各地围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主题,组织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双合格”活动,通过评选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好家长、好儿女”等活动,举办“农村家庭教育节”、“社区家庭读书节”、家庭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知识知晓率。

5、理论研究初显成果,实践运用灵活创新。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可以为家长学校建设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此,市家庭教育学会每年开展家庭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办学规律。“十二五”期间,我市有21项课题被列为省级家庭教育课题。学会成立三年多来,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共征集到论文629 篇,已出刊优秀论文集3册。学会专家团还连续三年参与市妇联系列亲子穿越活动的策划,先后为“童心向党、红色穿越”、“传承文化、城市穿越”、“嘉兴记忆、亲子穿越”三场主题活动进行家庭教育板块的内容设计和现场辅导。

6、家长意识明显提高,教子方法有所改进。随着我市家长学校的发展与家长学校质量的提高,家长的科学家教意识与素养不断得到提升。本次调研对家长的问卷反映,家长愿意参加家长学校的的比率占77、9%;有54%的家长希望在家长学校学习如何改变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希望学习内容重点为心理健康教育、亲子沟通方法、学习方法指导的分别占22.55%、23.48%、25.07%。这些都说明了家长科学家教的学习意识在提高,家教的理念在更新,家校协作教育主动性也在增强。从这些数据也为家长学校的办学新方向和办学新模式提供参考。

(二)目前具备的几类家长学校建设与办学模式

1、从网络布局上看,有一体多翼模式。“一体”就是从纵向脉络来看,以家长学校总校为主体统筹一个区域的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制定计划、设计内容,分工落实,避免交叉与重叠。如嘉兴市社区家长学校总校作为全市社区家长学校的指导机构,对各地分校以及周边学校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辐射作用。“多翼”就是从横向内容来看,有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企业家长学校、农村家长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家长学校,而这多翼中又以学校和社区两翼最为重要。

2、从资源整合上看,有辖区共建模式。各地从实际出发,注重挖掘辖区资源、培育区域特色,探索灵活多样的共建办学模式。为推动社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今年市妇联以南湖区为试点,开展“书香飘万家、亲子共成长”社区读书活动,将亲子阅读作为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突破口,立足社区现有的场地、设施等,积极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组织开展周末社区亲子读书会、亲子沙龙、专家讲座等,推动社区家长学校授课的规范化和经常化。又如平湖市曹桥街道行知小学、行知中学通过建立本区域家庭教育联动机制,立足陶行知教育实践基地资源,与区域内镇街道、村(社区)联合开展活动,把陶行知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到基层,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3、从举办形式上看,有现代多元模式。根据不同家长群体的不同需求,我市已形成更为多元和现代化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如:嘉善县针对新居民人口较多,新二代教育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开设企业家长学校,推出“家教30分钟微课堂”,利用午休时间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同时,各地还在社区开办“爷爷奶奶家长学校”开展隔代教育;针对新婚夫妇开设婚育学校;利用社区宣传栏建立橱窗家长学校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时间管理的需要,各地又在发展上述传统实体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向虚拟空间延伸,借助广播、电视、网络、QQ、论坛、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探索更为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

4、从微观教学上看,有立体互动模式。为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授课效率,我们探索将传统常规的单向教育方式与更加立体多样、双向互动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如家长团体辅导就是针对实际问题,就不同年龄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对家长进行案例式、连续性的科学教子辅导的有效方式。去年,市妇联与市家庭教育专家顾问团合作,首次尝试将团队辅导课引入家长学校教学,开展了“爱的阳光”走近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专题辅导活动。通过小组建设、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现场评析、互动分享等环节,为新居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中有关情绪管理、心理疏导、沟通引导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反响热烈。同时,我们还借助省内优质家庭教育资源,与省家庭教育杂志社合作开办多期“父母茶座”,引导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5、从学校层面上看,有家校合作模式。各级教育部门重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指导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互动方式,进一步提升教育实效。如各家长学校通过QQ群、远程教育、家长会、报告会、家长论坛、家长开放日、家长热线、家访等形式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如桐乡国艺幼儿园反哺式家校合作、嘉兴一中的家长论坛等为家长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嘉兴市实验小学创新建立了家长互助成长小组,通过整合家长资源,激发家长社会活动的潜能,开展学习交流等活动,帮助家长在互助中成长,形成了家校合作互动的良好模式,受到家长的欢迎。

二、家长学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市家长学校建设和办学模式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地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村)各类家长学校普遍建立,并且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办学质量还不平衡,与国家的要求,同全国家教工作先进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有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全市家长学校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全市各级都成立家长学校总校、分校,并设立领导小组。组织网络是架构起来了,但目前管理还不够规范、发展不平衡,影响家长学校内涵的提升。部分办学单位还没有真正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和岗位考核的内容,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会议、研讨、学习制度,还存在着无经费、无教材、无教师等“三无”现象。不少学校往往以家长会代替家长学校,内容也大多局限在通报学生学习成绩,告知家长注意事项等方面。而调研显示,有88.27%的家长希望每年至少有一次及以上参加家长学校学习。从全市层面来说,今年6月份刚刚下发《嘉兴市示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评估办法》,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建设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推进过程。

(二)家长学校师资力量还较薄弱

目前,学校家长学校的老师一般由班主任或者德育校长担任。这些老师大多是学科教学的带头人,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或者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与家长交流、传递科学家教理念的经验,未必能担当起家长学校的教学任务。至于社区举办的家长学校,要面对不同学龄段孩子的家长,办学教学的困难更大,对师资的要求也就更高。受到学校、社区家长欢迎的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一方面数量偏少,另一方面他们在本单位往往承担着较重的教学、管理、科研任务,很难有宽裕的时间投入家长学校的教学。

(三)家长学习家教理念和方法缺乏足够耐心

目前,大多数家长都愿意学习科学家教理念与方法,但因为工作忙等原因,主动学习的热情还不高。调查显示,家长自己找书等资料学习的只占16.1%。家长普遍都把自己提高家教水平的希望寄托于家长学校学习,同时又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反映在调查中主要是对每次的学习时间不愿意长,近50%的家长只愿意每次学习两小时左右,每学期有一至两次参加家长学校。希望课程实用,见效快。

(四)家长学校宣传教育阵地缺乏常态化

全市各级有关部门和家长学校,在理念上都重视了家长学校建设,并体会到利用好各类宣传网络强化家教宣传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因素,使得这些宣传与教育还只是“点点星星”,未连接成片。如媒体宣传大多停留在对家教事件的信息报道上,缺少专题栏目和窗口。短信通讯平台互动大多是学习的提醒和成绩的通报,对家长的家教指导极少。互联网平台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站,只是以开设专栏的形式进行,质量与流量都达不到家长的期望。

(五)家庭教育经费、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目前,全市的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成立的嘉兴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妇联,并由妇联牵头开展相关工作,但是每年工作经费只有4万元,位列全省倒数第二。各地家长学校目前也尚未有专项经费,抑制了家长学校的发展。此外,妇联、教育等部门都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家庭教育工作,市妇联妇儿权益部仅有两名工作人员,却要承担妇女维权、儿少工作和妇儿工委等三大块工作任务;市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归口基教处,该处虽有5人,但要承担大量的基础教育工作已很难腾出精力专门抓家庭教育,致使对家长学校建设难于形成有效的管理。

三、加快推进我市家长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学校,作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开展家长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阵地,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针对目前我市家长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示范引领,推动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建设

针对目前家长学校建设过程中,办学管理不够规范,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需加强示范引领,推动家长学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首先,要明确家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的要求,家长学校由所在地的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牵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中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妇联和关工委共同做好社区(村)家长学校的指导管理。因此,各地应当从本地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分工,责任到位,使各类家长学校的领导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严格按照《嘉兴市示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评估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示范家长学校的创建工作,特别是在办学经费的保障、师资队伍的培训、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材的制订等方面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努力实现突破。第三,要加强家长学校的督查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家长学校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借助全国、省、市示范家长学校创评的契机,开展家长学校督查,督促办学单位切实做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整合资源,形成家长学校建设的合力

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个办学主体的“独角戏”,只有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合唱”中,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各办学主体要共同联手、密切合作,建立协同配合、共同育人的家长学校模式,达到相互促进、整体发展的效果。要统筹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要求除了主要依靠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建构家长学校外,还应依靠社区(村)、社会机构、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办学,扩大家长教育的范围,并建设各个系统相互沟通、协调、支持和互补的局面。例如,由教育部门牵头,统筹行政部门与各种社会力量,建立各级家庭教育指导行业协会、家庭教育中心等,从宏观上整体规划和协调本地区的家长学校建设和发展事宜。同时,各种办学模式也要互相借鉴,共同发展。例如,中小学、幼儿园主办的家长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和吸收借鉴大众媒体、新媒体主导的办学模式的优点,将传统的家长学校授课与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使家长学校真正成为家庭教育发展的便利平台。

(三)提升质量,促进家长学校的内涵发展

家长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益,这就需要把握好家长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问题。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家长学校专职教师的培训,建议将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提高家长学校专职教师科学家教的理念和教授家教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拓宽渠道,发 展壮大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志愿者队伍,同时聘请优秀家长为兼职教师,重视发挥他们在指导和推进家长学校建设中的作用。其次,要完善教学内容。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家长的具体特点,制订家长学校的教材。教材尽可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做到既讲理论、讲规律,又讲方法、讲操作,真正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第三,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家长学校除了要教授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以外,还需要遵循实践性和实用性原则,通过教学的体验、分享、互动等环节,就教育技能与方法多做介绍、说明和指导,不仅让家长多听、多看,更应注重让他们多做。

(四)强化保障,确保家长学校良性运作

篇6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指导,以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开展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模式,建立适应禁毒形势的工作队伍、工作制度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

二、具体任务

(一)明确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主管部门和具体职责。

(二)探索建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专职工作队伍和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工作体系。

(三)摸索建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规章制度。

(四)探索解决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经费保障问题,保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区政府决定成立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区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研究制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制度,协调解决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禁毒办,办公室主任由公安分局局长助理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公安分局缉毒大队大队长同志担任。

(二)各部门职责:

《禁毒法》规定:“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

各镇办: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确定负责社区戒毒(康复)的工作部门,并按照每20名吸毒人员配备一名社区戒毒(康复)专职工作人员的比例,配备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制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指导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落实社区戒毒(康复)措施。吸毒人员不足20名的街道、乡镇应配备至少两名社区戒毒(康复)专职工作人员。

区卫生局:负责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会同公安分局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织开展戒毒科研工作和吸毒监测工作;指导戒毒康复场所的戒毒医疗工作。

区司法局:负责对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向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公安分局:负责对查获的吸食阿片类人员的成瘾认定,参照年公安部《关于对吸食、注射人员成瘾标准界定问题的批复》(公复字[]3号)执行。责令吸毒成瘾人员接受社区戒毒,责令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接受社区康复;参与社区戒毒人员和社区康复人员的日常管理;对初次查获的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人员的成瘾认定,应会同区卫生局共同组成鉴定小组,根据年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原则》(卫医发[]50号)确定。

区教育局:负责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的文化教育。

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负责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帮教等工作。

四、工作对象

(一)社区戒毒对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

1、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初次查获,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具备家庭监护条件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3、不满十六周岁的;

4、七十周岁以上的;

5、因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

6、其他不适宜强制隔离戒毒的。

(二)社区康复的对象

吸毒成瘾人员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康复:

1、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

2、刑罚期满释放的。

五、工作程序

(一)社区戒毒

1、作出决定

公安分局对查获的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对符合社区戒毒条件的吸毒人员制作《呈请责令社区戒毒审批表》,经分局批准,作出责令社区戒毒的决定,制作《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和《责令社区戒毒通知书》,并指定执行地点。

2、文书送达

公安分局将《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在24小时内送达吸毒人员本人,并当面向其宣布;在三日内将《责令社区戒毒通知书》送交吸毒人员本人、各镇办社区戒毒执行地,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3、报到接收

吸毒人员持《责令社区戒毒通知书》于七日内到各镇办执行地报到。对社区戒毒人员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报公安分局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4、签订协议

戒毒人员报到后,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应当向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宣告其权利义务,以各镇办名义与其签订社区戒毒协议,制定社区戒毒计划。

5、执行

(1)期限

社区戒毒的期限自戒毒人员到乡镇街道办事处报到之日起计算,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2)地点

社区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戒毒。

(3)戒毒形式

社区戒毒可采取自戒、参加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4)要求

戒毒(康复)人员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必须遵守《协议》和相关规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6、解除

社区戒毒期满,街道乡镇依据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历次评估结果,提出期满解除意见,报经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批准,开具《解除社区戒毒通知书》,通知作出社区戒毒决定的公安机关、戒毒人员及其家属、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二)社区康复

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在出所前5日内,由强制隔离戒毒所制作《呈请责令社区康复审批表》,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受到刑罚期满释放的人员到户籍地派出所报到后,由户籍地派出所制作《呈请责令社区康复审批表》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核批准作出责令社区康复的决定,制作《责令社区康复决定书》,并指定执行地点。康复人员可以在其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执行社区康复,也可以在戒毒康复场所执行。社区康复期限不超过三年。其他程序参照社区戒毒。

六、相关工作制度

(一)社区戒毒(康复)有关文书

街道、乡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部门要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档案。材料主要包括:

1、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

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登记表

3、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4、社区戒毒(康复)计划

5、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6、周见面记录

7、谈话笔录

8、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情况

9、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检测记录

10、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现实表现(每季度一次)汇报

11、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半年、年终评估表

12、解除社区戒毒(康复)通知单

(二)责任和追究制度

1、社区戒毒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接到《责令社区戒毒通知书》后的七日内到社区戒毒所在地城市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报到;

(2)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

(3)定期向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报告戒毒情况;

(4)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接受定期检测;

(5)未经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同意不得离开社区戒毒所在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所辖区域24小时以上。

对在社区戒毒期间初次违反协议的,由社区戒毒或康复工作小组口头告诫;再次违反的,由执行地公安派出所书面告诫。对下列严重违反协议行为之一的,由县级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的决定:

(1)不向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报告戒毒情况,经公安机关两次书面告诫,拒不改正的;

(2)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三次以上的;

(3)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所在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所辖区域三次以上,或者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所辖区域累计超过15天的。

2、社区戒毒工作小组职责:

(1)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2)指定专人对戒毒人员实施监护管理;

(3)每周至少与戒毒人员见面一次;

(4)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解决生活困难;

(5)督促戒毒人员定期检测

(6)对违反协议的行为进行告诫,对严重违反或吸食、注射的,24小时内向公安机关报告;

(7)每季度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戒毒情况进行一次小结,每半年进行一次效果评估。

3、责任追究。

在社区戒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1)未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不落实社区戒毒措施,导致多人继续吸食、注射的;

(2)对戒毒人员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不履行报告和教育义务,或者发现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毒而不向公安机关报告,导致严重后果的;

(3)有其他不履行监督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不履行社区戒毒工作小组职责的行为,由县级人民政府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社区康复参照社区戒毒有关规定。

(三)尿检制度

1、社区戒毒

对接受社区戒毒的吸毒人员,社区戒毒工作小组要定期对其进行尿检,三年内不得少于28次。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年不少于18次:前半年至少每半个月检测一次,后半年至少每月检测一次;

第二年不少于6次,至少每两个月检测一次;

第三年不少于4次,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突击检测每年平均不少于3次。

2、社区康复

对社区康复人员的定期尿检,三年内不得少于12次,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年不少于6次,至少每两个月检测一次;

第二年不少于4次,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第三年不少于2次,至少每6个月检测一次。

(四)请销假制度

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如需暂时离开社区戒毒(康复)地点三天以上的,须提前一天向社区(康复)戒毒工作小组报告,填写《社区戒毒(康复)外出请假审批表》。经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同意后,方能外出,并必须按时返回销假。

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需半个月以上的,要按期主动到外出地公安机关进行尿检,并将尿检证明寄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

(五)执行地点变更制度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要求变更社区戒毒地点的,应向执行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执行地申请表》。执行地公安机关在十个工作日内与接收地公安机关沟通情况办理好交接手续。接收地公安机关应在三日内通知变更后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接收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做好衔接工作,落实社区戒毒(康复)措施。社区戒毒(康复)时间连续计算。期满由街道乡镇提出意见,报现执行地公安机关批准,予以解除,并通知原社区戒毒(康复)的决定机关。

(六)参加药物维持治疗制度

篇7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及《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精神,大力发展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工作思路,整合教育资源,完善保障机制,集中精力抓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4974名,其中公办2147名,民办2827名;现有幼儿教师442名,其中公办206名,民办236名。特别是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县新建、改扩建完成7所公立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27%,新建乡镇幼儿园占乡镇总数的46%,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为85%。

1、公立幼儿园建设稳步推进。我县规划新建、改扩建14所公立幼儿园,其中城区3所,乡镇(社区)11所。2011年新建了店头镇中心幼儿园、润良幼儿园,改扩建了县幼儿园、河西幼儿园、太贤幼儿园、侯庄幼儿园、桥山镇东区幼儿园;2012年新建4所幼儿园,其中阿党镇中心幼儿园、田庄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内部装修,双龙镇中心幼儿园、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改扩建仓村乡中心幼儿园、腰坪社区幼儿园和新建桥山镇西区幼儿园正在规划。

2、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一是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学前教育“两教一保”教师配备原则,2009、2011年两次转岗培训了小学富余教师150余人,新招聘幼儿教师60人。目前,公办园教师占在岗教师的47%,大专以上学历198人,占公办园在岗教师的97%;幼师专业毕业37人,占公办园教师的18%。二是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分阶段举办幼儿教师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教学过程实践培训;选派33名园长、118名幼儿教师,分批参加省、市各类培训活动;2011年后季对全县所有幼儿教师分5期进行全员跟班培训,2012年对新聘40名幼儿教师分2期进行岗前培训,使各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三是着力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保育工作计划。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幼儿教师招聘方案,继续采取招、转、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充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3、学前教育投入切实有力。一是优先保证幼儿园建设经费。2011、2012年分别投资1462万元、2234万元,优先用于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今年秋季前投入使用7所,使2147名幼儿顺利入园。二是认真落实学前教育免费政策。2011年秋季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免费标准为学前一年幼儿每生每年1000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一年按250天计算),即每生每年补助750元。2012年秋季全面实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三是逐步加大资金补助力度。按照每人每年200元标准给幼儿园补助公用经费,基本保证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行。2011年,对民办幼儿园维修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补助资金30万元,并对民办幼儿园安保补助13万元。

4、学前教育管理日益规范。一是切实加强幼儿园管理。严格执行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制度,依法清理非法办学机构,2011年以来取消不规范幼儿园7所,对管理规范并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全部给予支持和鼓励。扎实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工作,目前,全县有省级示范园1所,二类园25所(公办7所、民办18所),三类园4所。二是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坚持“保教结合,游戏为主”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幼儿教育改革,突出幼儿特点,合理设置教学与活动时间,防止和纠正“保姆式”的教育模式和“小学化”倾向。三是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幼儿园改善设施,提高办园水平。协调相关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各方面工作,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时化解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乡镇薄弱学校的帮扶工作,促进整体水平提升。四是切实加强早期教育工作。探索构建政府统筹,以乡镇(社区)为依托,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协同运作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社区)依托辖区幼儿园,聘请专业人员定期为辖区0-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早期教育服务,促使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我县学前教育建设已完成投资3696万元,其中争取各类学前教育补助到位资金1019万元,占资金总额的27.6%;目前缺口资金达2677万元,占资金总额的72.4%。由于资金实际到位率较低,多数建设项目靠施工企业垫资实施,对幼儿园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2、公办园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城区、店头的公办园规模不足,城区各公办园大班额现象日益突出,一些班级严重超员,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店头镇现有幼儿1532名,而该园只能容纳412名幼儿入园。全县公办园在园幼儿仅占在园幼儿的44%,公办园明显不足。

3、民办园办园困难较大。民办园基础设施差、办园标准低、师资水平低、管理难度大、收费矛盾突出,多数民办园只能维持正常运行,保教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随着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公办园建设数量的增加,家长择校明显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办园倾斜,民办园发展空间萎缩,对学前教育整体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4、幼教队伍力量薄弱。幼教工作人员与幼教事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公办园现有教师大多数是小学转岗教师和新招聘人员,学前教育专业仅有37人,特别是音乐、美术、舞蹈等特岗教师严重不足,难以保障学前教育需要。民办园在岗教师学历水平较低,流动性大,多数教龄短,经验不足,给学校管理和培训带来一定困难。

5、卫生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较差,一些厨师未按规定办理健康证,没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专用手套,有的厨房未挂门帘、纱窗破损,室内有苍蝇、蜘蛛网等;少数幼儿园周边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特别是河西幼儿园门前生活垃圾成堆,气味难闻,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学校及家长对此反映强烈。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证。建议县政府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公立幼儿园建设投资力度,切实解决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的问题,确保公立幼儿园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2、优化布局,增加校舍数量。一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对目前规划内在建的阿党镇、田庄镇、双龙镇、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的仓村乡、腰坪社区中心幼儿园,以及新建的桥山镇西区幼儿园,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力争1-2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县形成“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一乡一园、多点覆盖”的幼儿园建设格局。二是增加城区校舍布点。结合县城西区建设要求,统筹做好康崖底、尧坡、平天3个公立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3-5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城区公立幼儿园规模由现有的3个增加到6个,从而有效地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和大班额问题。三是完善小区配套建设。目前,我县各建设小区规模较小,小区幼儿园建设未到位。建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小区建设前进行科学规划,预留幼儿园建设空地,力争使今后新建3000户以上小区都能配套建设幼儿园。

篇8

权益维护工作有新作为。源头参与步伐明显加快,推动召开了全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会议,出台了《于洪区关于加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 “彩虹计划”,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质量明显提高,全区共签订集体合同383份,其中区域性行业性46份,签订率96%,覆盖职工40243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家具行业性集体协商。

振兴竞赛活动有新突破。振兴竞赛活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是突破了工会系统局限;二是突破了参赛行业的界限;三是突破传统竞赛活动的思维定式。

帮扶服务工作有新拓展。全区12个街道、6个系统局及5个产业工会按照“七统一”标准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站;42个社区按照“五有”要求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点;形成了全方位的困难职工帮扶体系。

教育引导工作有新提升。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全面启动了于洪区职工三年学法工程,有效提高了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了职工自我维护和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创“畅净美安”新城区,做“文明有礼”于洪人演讲比赛为载体,积极引导职工争做“畅净美安”环境提升工程的主力军。坚持教育引导调研先行,积极开展工会工作大调研,构建了区总工会、区委党校、区人社局、区机关工委、区妇联、区职教中心、区工商联等多部门参与的调研联动机制。

基层组织建设有新成效。充分发挥源头建会机制的作用,坚持区工会、工商局、人社局联动建会机制,实行了建会、签订集体合同与工商年检、工资手册年检同步,有力推动了基层建会工作。特别是多部门联动,推动东北地区最大的德资花园式酒店--玛丽蒂姆酒店建会工作的做法,市总给予了充分肯定。

工会自身建设有新形象。工会干部的学习意识明显增强,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常识和业务知识。同时,在学习中感悟人生,在学习中学会换位思考,在学习中提高能力水平,已经成为工会干部的学习风格;工会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为区工会工作跃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证。

2012年是于洪区“十二五”规划的推进之年,是于洪区委环境项目年建设的关键之年,是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稳中求进的重要之年。于洪区总工会将认真贯彻区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省总关于构建维权“安全网”和市总着力实现“五个突破”的工作部署,坚持服务为重、维权优先,充分发挥六大作用,用服务职工群众的新成果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业绩,推动“和谐、富庶、幸福新于洪”建设。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于洪区总工会着眼全局、抓住重点,全力推进,统筹发展,力求做到:

一、以增强活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

强化源头建会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与工会组织建设、职工入会、集体协商同步。特别要做好建筑工地农民工建会工作,重点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做到把职工组织起来。

二、以延伸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更新观念,在服务职工上体现新作为。主动作为,把区内失地农民转化培训工作担当起来,积极开展失地农民转化培训,做好失地农民变职工的岗前培训,用好用足相关政策,为他们架起二次就业和创业之桥。做优工会帮扶服务品牌,实现困难帮扶向生产帮扶转化;帮扶困难职工向服务全体职工延伸;大力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和工业园区建立困难职工帮扶站,构建“千米”帮扶服务圈;将帮扶工作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基层企业和社区中去。

三、以大文化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教育引领作用

进一步加大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力度,以企业文化助推和谐职工队伍、和谐企业建设,努力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要认真做好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工会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要推动解决;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紧紧抓住劳模年这个主题,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引导广大职工在创“畅净美安”新城区中,做“文明有礼”于洪人。

四、以规范配套为重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权益维护作用

继续推进“彩虹计划”,要按照市总“管理配套、规范有序、体系健全、长期可持续”的原则,做好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区工会向同级人大、政协通报工作制度、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有关方面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分别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评、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和纪委监察部门社会评议体系。

五、以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助推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关于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意见》精神,把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着力点,在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特长。

篇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切实把保障和改革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抓紧落实与人民群众生活最密切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强农惠农、便民生活、和谐平安、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等七个方面的实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务求实效,争取在年底前建成,不断推动民生的改善和提高,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目标任务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

牵头部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计生局、区教育局、区残联、区妇联

1.妇女、残疾人、计生家庭创业就业培训(责任单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计生局、区妇联、区残联)

目标任务:年对妇女、残疾人、计生家庭开展20人创业致富工作培训和100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配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每期安排妇女、残疾人、计生家庭就业培训20名;委托区定点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两期妇女、残疾人、计生家庭创业培训。

2.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责任单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目标任务: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申报第三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单位,年10月份起对全区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并组织16~59周岁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参保缴费。预计投入资金2693.4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502.85万元,市级拨款438.49万元,区级配套752.08万元。

3.农村敬老院(责任单位:东峤镇人民政府、南日镇人民政府、区民政局)

目标任务:待省民政厅审批后再进一步分解细化。

4、特殊教育提升:(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1幢三层教学楼,建筑面积1200㎡,投入资金142万元,月6月竣工,9月验收。

5.“光明行动”、残疾人托养、残疾儿童康复项目(责任单位:区残联)

目标任务:(1)“光明行动”: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使其重见光明。(2)残疾人托养:采取居家托养、在福乐家园托养等方式,对符合条件、有托养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训练、精神慰藉、娱乐和简单劳动技能训练等服务。(3)残疾儿童康复项目:采取在定点康复医疗机构集中训练的方式,为20名残疾儿童补助康复训练经费20万元。

(二)医疗卫生

牵头部门:区卫生局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计生局

1.三级医疗机构建设(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目标任务:(1)区医院外科卫技大楼工程:新建外科卫技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660.2万元,计划6月动工,12月份完成土建三层。(2)笏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建一座综合门诊楼,总建筑面积约5812平方米,完成征地、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年底全部完工;(3)东峤卫生院病房楼工程:病房楼一幢总建筑面积为2673平方米,现已动工,9月份全部完工;(4)南日、东庄卫生院危房改建工程:完成项目立项、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9月份全部完工。(5)区疾控中心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年进行项目筹备工作。

2.10项公共卫生免费服务(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目标任务:待市卫生局具体任务指标下达后,再进一步分解细化。

3.农村孕妇、城市低保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诊断(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目标任务:为农村孕妇、城市低保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诊断。(1)产前筛查:以血清生化三联筛查评估15-20周孕妇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及神经管缺陷(无脑儿、脑膨出、脊柱裂等)的风险值;同时对18-24周孕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2)产前诊断:对血清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对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及产前超声筛查异常的孕妇进行彩色超声产前诊断确认。根据诊断结果给予医学指导,随访至分娩。

4.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目标任务:年完成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160万元的发放。救助对象:我区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三无”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家庭的群众。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补偿(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目标任务:年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补偿资金265万元的发放。补偿标准:(1)对年符合住院大病统筹补充补偿对象的人员,住院补偿费用保障年度内累计达到封顶线6万元的,剩余可补偿费用部分,再按在市内就医75%、在市外就医65%的比例给予补偿,封顶线为23万元;(2)年住院补偿费用保障年度内累计达到3万元以上,封顶线6万元以下的,剩余可补偿费用部分,再按在市内就医45%、在市外就医35%的比例给予补偿;3、符合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含白血病)、重症尿毒症透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抗排异反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8种的年门诊补偿费达到封顶线3万元,其以上的可补偿费用部分,再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封顶线为10万。

6.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责任单位:区计生局;协办单位:区卫生局)

目标任务:对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计划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其中医学检查内容有14项,包括实验室检查9项,病毒筛查4项,影像检查1项等项目免费产前筛查。每对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经费结算标准为240元。开展免费检查的定点服务机构按例定期向当地财政部门结算,其中:省级财政(含中央)负担80%,市、县(区)财政负担20%。

(三)教育文化

牵头部门:区教育局、区文体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教育局、区文体局、区妇联

1.校安工程(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年全区规划新建中小学校舍66幢,面积9.12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0035万元,年7月前全部开工。2009-年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求在今年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普通高中助学金:城乡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发放标准每生每年2500元;一般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补助1200元。受资助学生数控制在校生数的10%之内。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工作的通知》(教[2009]27号),使流动人口子女100%接受义务教育并基本上做到就近入学。

4.幼儿园发展(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全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所。

5.中职免费教育(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严格执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中职学校年秋季入学新生免学费工作的通知》(财教[]15号)文件规定。年春季继续对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三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从年秋季起对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学籍的一年级学生(包括非全日制学生)全部免收学费。二、三年级的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免除学费。补助资金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标准全日制学生每生每学年为2100元,非全日制学生每生每学年为1000元;涉农专业学生补助标准每生每学年为2600元。

6.十中宿舍楼及配套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学生宿舍楼规划建筑面积6500㎡,六层框架结构,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400米标准化田径场塑胶跑道建设,预计总投资400万元。

7.区图书馆(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建设面积5000㎡,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

8.东庄职业中专一期工程(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新建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7628㎡,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

9.区实验小学科技楼建设(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目标任务:建设面积3800㎡,预计总投资500万元。

10.农村书屋(责任单位:区文体局)

目标任务:全区新建农家书屋16家、改建17家,共投入资金66万元。

11.乡镇综合文化站(责任单位:区文体局)

目标任务:年内完成镇2家文化站施工建设,拟报笏石、镇文化站建设2家。

12、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

目标任务:用地6亩,新建三层框架结构的综合楼一幢,建筑面积1800㎡及篮球场2个,小型足球场1个。

(四)强农惠农

牵头部门:区委农办

责任单位:区林办、区农业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建设局、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区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森林综合保险(责任单位:区林办)

目标任务:协同保险公司开展保险动员和宣传工作。

2.水稻种植保险(责任单位:区农业局)

目标任务:做好水稻种植保险工作,按水稻季别开展保险。

3.渔船保险、渔工责任险(责任单位:区海洋与渔业局)

目标任务:根据去年我区小型渔船检验数据统计,结合我区未参加检验、毁损、卖出以及报废拆解(含检验不合格)渔船数目,今年预计总预算257.4326万元。

4.城乡绿化(绿色村庄)(责任单位:区农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目标任务:计划今年造林绿化11995亩,其中宜林荒山造林8750亩,非规划林地造林3245亩,重点抓好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沿海防护林3310亩的造林绿化;创建绿色村庄16个。

5.家园清洁行动(责任单位:区建设局)

目标任务:新增设地埋式垃圾池35个;力争每1千人配备1个保洁员;争取3月底前新建的三个垃圾压缩站及两个垃圾转运站应投入使用。年内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达87%以上,做到各村镇垃圾日清日运。

6.村村通客车(责任单位:区交通局)

目标任务:年底全区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

7.新饮水安全工程(责任单位:区水务局)

目标任务:海岛村跨海供水工程,总投资6129万元,年计划投资4529万元,6月份完成埭头黄瓜、筶杯及南日4个海岛陆地段建设任务;10月份前完成6个海岛跨海段建设任务并实现通水。

8.造福工程(责任单位:区委农办)

目标任务:力争在年初将我区东庄镇村“整体搬迁工程”列入全省“造福工程”项目并报省政府批准。

9.实用技术远程培训(责任单位:区委农办)

目标任务:完成全年12个月培训任务。

(五)便民生活

牵头部门:区经贸局

责任单位:区经贸局、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区农业局、区工商局、市质监局直属分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供销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

1.城乡便民商业网点建设(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供销社)

目标任务:(1)全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38个。

(2)支持集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1个。(3)推动零售企业以连锁经营等方式发展社区便利店、杂货店10个。总投入资金115多万元。

2.菜篮子基地(责任单位:区经贸局)

目标任务:

建设1个蔬菜基地、3个生猪基地

(六)和谐平安

牵头部门:区综治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民政局、区地震局、公安分局、区防汛办等。

1.救灾避险点(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地震办、区民政局、区防汛办)

目标任务:至年底前,全区要建成区镇村三级避灾点182个,其中区级4个、乡镇级24个、村级154个。

2.平安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综治委各成员单位)

目标任务:一是在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中,建立健全行业平安创建工作标准和考评体系,使全区90%以上家庭、学校、企业、道路、医院、市场、文化市场、边界、海域等分别达到系列平安标准和要求,创建覆盖率达100%,且争取年内创建1-2家能在全市叫得响的“品牌”;二是坚持整体协同,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调解率要求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要求达到96%以上;三是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打防控工作能力,规范推进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维稳“五支队伍”基层综治组织网络建设,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四是加大综治宣传力度,落实综治责任制,不断提高党委政府重视率、平安建设知晓率和治安巡逻率,使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并持续提升;五是更新、续租治安视频探头,具体方案在研讨之中。

(七)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等

牵头部门:区建设局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下属单位

棚户区改造(责任单位: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目标任务:笏石后井片区改造项目,用地面积约150亩,拆迁面积约7.8万m2,拆迁户数约165户,计划年年初完成签约、6月份安置房动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0000万元,年内完成投资50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做好民生工程战役,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牵头单位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做好民生工程作为今年重要工作,加大力度,切实把民生工程抓实抓好。为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区政府成立由副区长陈芳林兼任民生工程建设战役分指挥长,区直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牵头部门要设立相应的民生工程协调小组,负责推动有关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责任保障。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协调各责任单位与配合单位确保完成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区直各相关责任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把民生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三)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是关键。区直各相关单位要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力争尽可能多的省级以上资金补助,及时落实下拨各项补助资金。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鼓励多元化投入,引导、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民生工程建设。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项目牵头单位务必按规定时间(每月25日)将民生工程战役实施情况报送分指挥部办公室,由民生工程战役分指挥部办公室统一汇总报送区府办。各项目牵头单位对当月开工、竣工项目及其它需要反映的相关情况于每月13日报;每月25日报送当月投资、开工、竣工、前期突破及其它需要反映相关情况。

篇10

1、加大本地区环保投入,确保本地区年环保投资指数大于3%。已完成年度的统计,今年环保投资14126.62万元,投资指数3.8%

2、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维持在2005年水平(排放量不超过1200吨/年),新增工业COD用量在本地区内平衡,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对今年上半年和全年度镇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进行了跟踪、统计、分析和上报。

3、改善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定期对水、大气环境监测点位进行巡检、及时上报反馈表、按时收方降尘桶。今年前十个月降尘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3%,但今年前十个月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恶化5%(主要原因是六磊塘曙光路桥点位恶化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旗忠村地区还未完成截污纳管有关系。镇已经于去年向区水务局申报这一地区的截污纳管工程,项目投资2180万元,已完成图纸设计,污染源调查工作和招投标手续,12月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预计截流污水3300吨/天。此项工程完成后将大大改善北部地区的水环境质量。)

4、认真及时处理投诉26件,其中废水投诉3件;废气投诉22件;噪音投诉1件;固废投诉0件;局转发6件。无重复,完成率100%,重复率0%。

5、按照区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通过了上海市污染源普查办的核查。接下来做好资料归档、技术报告编制和普查数据二次开发利用各作。另外根据行区水务局的安排对镇的截污纳管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准确地掌握全镇污染源状况,为节能减排和污水管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6、进一步规范环保现场审批点审批工作,强化新项目环评审查,加强对餐饮服务业的环保长效管理。对2005-2007年审批的餐饮业环保验收率达到97%;督促重点项目的环保验收,对试生产超过6个月以上的工业项目,环保验收率86.7%,超过80%;强化新项目的环评审查。

7、加强了企业日常监督,督促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了对餐饮和服务行业的环保长效管理。

8、控制扬尘污染,对辖区内堆场、码头进行规范化整治,配合推进完成堆场、码头关闭。

9、保护一级水源生态保护区,完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水截流工程,开展该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纳管工作。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力度,保护一级水源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完善二期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盲点道路污水收集管。镇二期截污纳管涉及113家污染源单位,已完成113家单位,纳管率100%,提高全镇污水截污纳管率。环保办还开展了镇三期截污纳管的准备工作,对工程进行调查摸底,摸清了污染源单位,进行了道路的现场踏勘,并绘制了管路走向图,下一步将做好污染源单位的截污纳管推进工作。

10、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指导旗忠村完成了“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任务和彭渡村创建“上海市生态村”的任务。另外彭渡村还荣获了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中国区域中心颁发的-试点示范基地和中国绿色村庄两项铜牌。巩固“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成果,做好创建经验总结和亮点巩固工作,全国环境优美镇复验工作顺利通过了市局验收。成立了全国环境优美镇复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国环境优美镇复验动员大会。对实施镇环保规划情况进行了评估,编制了全国环境优美镇复验技术报告,对巩固工作做了全面总结。

11、组织开展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今年已有上海环境物流有限公司船舶修理分公司等二家通过了认证,上海华谱电缆有限公司正在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预计明年初完成认证工作。

12、在“6.5”世界环境日期间开展了两场(6月17日、6月20日)大型环保宣传活动。

13、深入开展绿色创建系列活动,发展绿色文化,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开展了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开展了镇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作品展示活动。组织指导05、06年创建成功的“环境优美村”(望海村、彭渡村、民主村、吴会村、友好村、工农村、同心村)复验工作。

14、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挖掘和培育循环经济示范项目3个(旗忠村、彭渡村、上海花王有限公司),上海花王有限公司被评选为行区环境友好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15、及时、高质量撰写和报送环保政务信息,今年上报局环保信息30篇,完成全年任务的100%。

二、积极开展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

为贯彻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所阐述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响应行区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积极推进新一轮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实现镇环境面貌新一轮巨变。镇围绕世界环境日主题,在环境日前后依托各类媒体、协调各单位和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镇人民的环保意识和建设环境优美镇的热情。今年镇开展了各式环保宣传活动:

1、根据20年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口号,制作宣传横幅和标语,在各村、居委;村民、居民小区拉挂28条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400余张。

2、开展了插花、绿化培训讲座。

3、组织企事业单位职工进行环保知识试卷测试,从而加深职工对环保知识的了解。

4、进一步健全和充分发挥我镇环保宣传网络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青妇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合作与联动。积极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实现环保宣传教育与社会大宣传进一步融合,不断扩展对青少年的环境宣传辐射面:

(1)与宣传部门协作,制作了67块节能减排宣传展板,在学校、公共场所广泛设置,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在学校和社区播放环境污染的警示片,以此唤起青少年对环保的重视,学会如何规范自己的环保行为。

(2)镇文明办、环保办联合镇妇联、团委、学校、总工会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金点子、好作品征集展示活动,6月20日开展了大型的上街现场展示评比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带领家长参与环保“变废为宝”手工制作评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废弃物经过精心设计能变成生活中的一件实用的物品或精美的艺术品,使学生从小树立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活动现场结合“限塑令”发放了环保袋12000余只,环保节能手电500余个。

(3)利用区、镇环保教育基地等宣传设施,对青少年开放,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给他们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参观了行区环境教育基地:旗忠村和江川生态园。

5、以各种节假日为契机,开展专项主题宣传活动。

以"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为抓手,通过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积极工作,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掀起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的。采用精彩的环保内容的文艺演出,节目内容紧紧围绕保护生态、绿色生活以及歌颂我镇生态文明新面貌这一主题,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6月17日,镇经发办和环保办在科普文化广场开展了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活动内容:

(1)节能减排主题黑板报评比展示。

(2)环保主题宣传片播放。

(3)宣传资料和书籍发放600多份。

(4)环保法律法规咨询。

(5)现场受理环保投诉。

(6)节能减排主题宣传版面展示。

(7)组织环保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广大社区青少年的积极性,进社区、进村,开展养绿护绿、清除白色垃圾、回收废电池等环保活动。

三、“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镇“十五”排污许可证许可COD排放总量为345.31吨,SO2为187.44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关闭、搬迁、等手段,“十一五”到目前为止我们镇已关迁了13家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削减了COD107吨、SO2102吨。今年镇关迁企业18家,削减生活污水98362吨,生产污水53000吨,削减工业COD21吨/年。削减工业SO244.85吨/年。今年镇环保预审的项目有30家,无生产污水新增量,生活废水增量5.63万吨。

四、编制镇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在总结我镇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镇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今后工作的方向、目标,细化具体的工作措施,为今后三年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五、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

为了改善农村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镇制定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和《镇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纲要》,并按照规划要求,开展了自然村落综合整治:污水纳管、疏浚河道、拆除违章建筑、建造道路、整修墙体外立面、修建垃圾收集站、修建公共厕所、种植绿化。经过整治,彭渡村1个组、吴会村4个组、同心村4个组和民主村的2个组面貌焕然一新,荷巷桥老街改造成“小巧玲珑,干干净净,既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又有现代民居气息”的新农村典型。

六、绿化建设

年我镇完成了剑川路绿化整治工程500平方米,临沧路绿化整治200平方米,昆阳路绿化整治工程6380平方米,中康北路整治乱堆物、垃圾成堆种植绿化1580平方米,江川路绿化整治1600平方米,东川路绿化整治600平方米,华宁路南段绿化种植4000平方米,联青路、元松路完成33340平方米绿化建设并在元松路种植85株大香樟,敬南路沙港河西完成4500平方米绿化种植,荷巷桥地区完成60000平方米绿化种植,其他绿地补种乔木2500株,垂直绿化700米,强恕学校种植屋顶绿化1000平方米。合计年完成绿化建设及整治112700平方米,使全镇景观道路绿化面积达到69.1万平方米,单位绿化面积157.92万平方米,居住小区绿化面积60.01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81.06万平方米,行道树2.64万株,村宅绿化88.6万株,成片林7591亩,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3.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1.35%。年绿化建设及绿化养护共投入绿化资金580万元。

七、河道生态建设

今年我镇整治河道17条段,其中结合新农村建设、自然村落改造河道整治8条段,创模黑臭河道整治5条段,区实事工程村宅河道整治4条段,总长度7845米,疏浚土方728立方米,河道绿化45232平方米,农村生活污水收集613户,埋设污水管道16825米,建集水井2只,拆坝建涵桥8座,总投资3676.07万元。对同心村顾氏浜、彭渡村斜泾河进行生态河道建设,河道绿化38755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1342平方米,该项工程已完成总投资250万元。

八、存在的突出问题

1、水环境

镇地处黄浦江上游,境内一半面积为上海市一级、二级和准水源保护区。通过近几年水环境综合整治,虽然消除了河道黑臭,但水质还未彻底改善,水质离功能区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推进截污纳管,提高污水收集率,并进一步推进河道的综合整治,提高河道水质和景观效果。

2、大气环境

清洁能源改造有待大力推进,堆场、码头、建筑工地、道路扬尘仍需进行综合整治。

3、环境噪声

交通噪声仍然是全镇环境噪声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环境噪声的整治工作。

4、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置

建筑渣土偷倒乱倒问题突出,需要重点开展整治工作。目前,我镇已经引进市场机制,聘用保安公司56人进行对偷倒渣土问题的管理,已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