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5 12:05: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校导师工作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方面,严肃校规校纪,恩威并施,防患未然。
我管理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女生,由于女寝都是10人间,人多卫生差。所以女生的寝室卫生问题就成了我工作的重点。在晚上查寝的过程中,反复叮嘱学生卫生问题和寝室用电安全,另外,通过“立典型,树先进”,让学生知道先进、优秀的寝室是什么样的,以查找自己的不足。目前寝室卫生状况尚算良好。
走在学生中间,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教育的源泉就在于知道学生所想。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和63学生进行过单独谈话,与32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沟通。通过多渠道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消除顾虑、解决困难、回答疑问、关心情感。针对已经有男朋友的女同学,教育其把握好男女交往的尺度,特别需要关心的是异地恋的同学,往往异地恋是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总之,女同学的恋情问题是我工作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
党团建设方面,新生申请入党人数26人,另外,积极分子12人,今后我会更加关注党团建设,也要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在学生中的思想指引作用,争取发展更多党和人民的好公仆。
(一)办公方面:
1、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2、对实习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从而影响到相关公文写作的进行;
3、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质量; 编辑推荐: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二)教学方面: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由于舞蹈动作教授太快,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理解、消化的时间;由于讲课不熟练,上课时没有好好关注学生,没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
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讲到重要内容时候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消化,上课要多关注学生,对于不专心的学生要注意提醒,并且还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的很多细节问题,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每节课结束,我都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课件和教案,希望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工作总结网
回顾自己的实习生活,与学生时代相比,很多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感受一:充实
学校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忙碌,生活范围相对狭窄,而工作以后,虽然呆在单位的时间也很多,但是却需要进行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最终融入到整个社会中去,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充满好奇,生活也日渐丰富。
大学期间,整日埋头苦读,大部分是上课时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所学往往理论多于实践,知其然不知其用;而工作就不一样,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感受二:压力
压力是自然而然的。在学校虽然学习上也有很大压力,为了考试和课业不断奔波,总还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和生活。但是到了工作单位,很多时间就要以工作为重,似乎自己的时间就很少了。每天就是以工作为中心,不断的领悟和学习。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技术和课题,需要尽快地了解和学习,而不像在学校里面可以随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从以前学校里自由支配时间到工作单位的固定生活,也是对于自己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一个考验。实习之余,还要兼顾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撰写,这些压力似乎都需要我们慢慢去适应。
感受三:新天地
本学期,教研室认真制定了《教科研工作计划》,对一学期里的教研主题、研究重点、步骤、预期成果等作了具体的安排,使其研究避免了盲目性。各课题组长认真撰写了学科组教研计划,加强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整合工作。每月常规检查及期中、期末,由教科室对照教研计划对教研组、教师进行考核,保证了研究过程、结果与计划的一致性。
二:规范教研主题,提高教研实效。
本学期,学部继续抓好教研组的建设,共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大的教研组,并精选出了三名教研组长和教师共同协调、参与学部管理工作。教研组长认真组织各组教研活动,做到了时间(单周二综合语文、周三数学、周四综合)、地点(会议室)、人员(各组任课教师)、内容(提前制定计划,每周一教研主题)、主持人(教研组长)的五落实。本学期,我们加大了教研力度,把教研考勤、教研材料汇总打分并记录与考核。同时各组还在组内进行了常态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公开课活动,人人参与听、评课,会上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气氛浓厚,真正起到了互帮互助的作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用高质量的教研会激发老师们真教研的热情。
三: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以四年级为课改点,探索“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区别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在陈校长和杨校长的指导督促下,参与课改的老师通过“人人一节课改课”及“课改研究课”等多次出课活动,反复讨论、修改探索出了“双五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积极引导老师把课改课上成常态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本学期的课改实验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四年级课改工作已初见成效。
四、举办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教研室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工作精心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研讨活动,以提高学部教师整体授课水平,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积极开展“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
开学初,八九月份便组织了“良好开端月------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通过听课,每位教师都得到了锻炼,老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上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举行“读写结合展示课”活动。
本学期,在县教研室的组织、指导下,我校老师参与语文中高年级“读写结合训练册”的编写与使用。十二月份,在我校召开了全县“读写结合课型”研讨活动。我校张俊波老师和蒋琰玮老师分别执教了作文指导展示课,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赞誉。
(三)开展“复习公开课“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期末复习工作,保证学生期末考试考出较理想的成绩,教研室组织了“语数学科复习公开课”活动。这项活动由参加“市复习与命题培训会”的老师执教出课,同学科、同年级老师积极听评课,及时交流,为期末考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及反思,对复习课如何上有了新的认识。
(四)指导教师认真总结反思,撰写案例、叙事、教学论文及随笔。
学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撰写教育随笔,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教师超越自我。本学期,老师们上交的各类文章真实性强了,下载、抄袭、雷同的现象少了,做到了真学习、真总结、真反思。学校除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种论文征集比赛活动外,还对全体教师进行博客培训,鼓励教师注册、登陆教育博客,老师们都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博客”,能够及时的反思、总结。
(五)参加省、市、县优质课评选,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校徐贝老师获省美术优质课一等奖;鞠明、张伟、刘娜、孙国军、张进勇老师参加市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石海霞、张丛丛老师获市优质课二等奖。
(六)积极开展磨课活动。
本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两轮磨课活动,经历了学课、说课、研课、讲课、议课等过程,磨课中各年级组积极准备材料,组内各位教师积极帮助磨课老师准备材料,围绕课题进行研讨并反复试讲总结经验。磨课活动是对教师发展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成长的一种磨砺,大家从中受益良多。本学期的磨课活动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有了极大的促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五、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一)国家级课题研究
我校英语学科参与了“点读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在市领导来我校调研时,孙国军老师执教的实验课受到高度评价。参与研究的英语老师在给领导汇报交流后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被领导评价为现阶段全市此课题研究最好的研究组。
(二)县级课题
本学期,学部结合实际情况,申请了五个县级课题,语文组两个,数学组一个,美术课题一个,音乐课题一个,均立项通过。学校精选了五名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验工作全权负责,教师们在平时课堂中积极探索,大胆实验,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贾云红、贾延军、王鑫众、李新春、丁瑞敏等十几位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所撰写的论文均获县级一等奖。
Keywords teaching supervision; course reform; case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就业质量。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们的艰苦努力,同时需要我们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作为教学督导的一员,我们责任重大,不但要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把好关,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正常教学保驾护航,还要积极帮助并指导新教师及中青年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协助培养和造就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我们督导组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大事。本学期我们对系部多位老师进行了各项督查工作,督查的内容分为授课计划、备课情况、作业、随堂听课等几个方面。纵观本学期督查工作,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待常规教学工作,都能做到踏实认真,尽职尽责,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督查情况汇总
1.1 授课计划
在本学期检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任课教师都能结合授课班级学情和自身的教学特点,从学科概况、教材分析、重难点解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详细制定授课计划。
1.2 随堂听课
我们督导组实行推门听课模式,从听课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准备充分,熟悉主讲内容,讲述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组织合理;能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师生互动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兴趣浓厚。
1.3 备课
所有老师几乎都能做到充分备课,提前备课。从备课的进度上来看,大多数教师都能根据课程进度提前两周进度备课,很多教师在假期就开始备课工作,大多数教师已经备完全书内容。另外从备课的质量上来说,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大部分老师都写了教学详案,有的新老师及中青年老师备课使用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显示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1.4 作业
大部分老师作业布置都能根据专业特点和年级特点布置相应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同时在批改过程中会进行错误解析及鼓励性的评价,有些老师还布置了网络作业。
1.5 智慧校园
很多老师利用泛雅平台等信息化方式进行信息化教学,学生在平台上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及习题评价,还有讨论区对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在教学中的应用。
2 典型案例
在本学期的督查中我们也发现有多位老师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新颖,值得推荐:
(1)李佳薇老师在眼视光实训中心进行了眼镜材料学与工艺?W课程的教学,创新性地将以当前视光行业关注度高的《防蓝光镜片》内容整合作为主题,利用“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获得新知,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及实测镜片性能巩固了知识的掌握。首次尝试了实训室直播,部分领导和老师通过现场听课和网络直播参与了听课评课,授课效果得到一致好评。
(2)张柯萍老师担任药剂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张老师将信息化应用到了教学的各个方面,课前学生通过泛亚平台观看微视频预习,在讨论区对疑点进行讨论,做预习工作,课中理论与实际集合,仿真与实训结合,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课后通过平台进行考核及难题解答,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3)吴立超老师有多年的药理学教学经验,药理学的实训教学一直是本校药理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她今年采取理论教学跟仿真教学结合的方法,讲解清晰到位,学生参与度高,每个同学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3 今后的努力方向
3.1 转变传统观念,更新督导方式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组,主要在于”督“,“导”的力度很少甚至没有,一些教学督导虽然能之处教学中问题,但是未能找出症结所在,也未能提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在“督”中发现了问题,却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针对这个情况,我校督导组经过讨论,决定在今后工作中将探索实行多样的教学督导方式,拟增加“督”的方式有:随堂听课,当面交流;课堂督查,记录情况;检查教学材料,如教案、详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进度和作业批改情况等;定期听取学生意见,如开展多次学生座谈会、加大学生评教调查等。“导”的方式增加为:进行多元化评课、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开展各项教学比赛等。希望这些方式的采用能以学校实施教学设计为契机,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3.2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由于五年制职业教育对我们教师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问题。从现在起,学校将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强化对教师的培训,提供一切有利条件,鼓励专业教师立足岗位,抓好业务的基础上轮流进修;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训骨干教师,特别是相关专业课的教师,在完成校内任务后,选派业务骨干轮流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根据专业教学情况,每年有计划聘请专家、高校学者来我校授课、举行讲座,指导我校中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提高;对于新教师第一次上课前必须试讲,并由专家或督导小组评为合格后方能授课。对于这部分青年教师,督导组还将建立跟踪听课制度,促进其业务素质的提高。
3.3 加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检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确保课程100%能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全面启动泛亚平台,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之间、教研室之间、校际之间的互教互学及教学交流活动,注重在教学实践、教学交流、教学研讨、教学比赛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3.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探讨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和主要内容。从目前学校现状看,我们要进一步改良传统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积极发展和鼓励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型教学模式,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网络化信息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管理的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软件为主的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等等,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下面就我的工作做如下汇报,不到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中有地重点做好这四块::一、抓好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二、建立健全少先队员的组织机制 ---“雏鹰管委会”,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舞台。三、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相结合,评比激励,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四、雏鹰活动引领,让少先队员在广阔的雏鹰天地中自由翱翔。
一、抓好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队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支核心队伍。我们学校作为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基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校长室的带领下,德育处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培训模式”定期组织班主任实行全员培训。开好每月的班主任例会,聘请专家亲临指导,进行专题研讨,本学期就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题展开一系列小课题研究,切实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时利用德育课题的实施推动学校及教师德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本学期,继续深入了《培养队员规则意识》的课题研究。课题组不断吸纳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每周按时集中学习,相互研讨,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二、建立健全少先队员的组织机制 ---“雏鹰管委会”,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舞台。“雏鹰管委会”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小天地。目前,这支队伍不断的在壮大,分流出若干个小小志愿队:有校园的礼仪标兵,有大拇指评比校值日生,有校园环境小卫士,有校园安全小卫士,有以班级为单位的专用室管理的小小志愿者队伍……建立这支庞大的队伍,目的是让更多的队员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服务岗位中来,培养每个队员自信又大方,富有责任心。本学期雏鹰管委会小干部的改选工作有要开始了,雏鹰管委会小干部是雏鹰管委会的核心力量,希望各位班主任老师积极支持,积极推荐后备人选,挖掘更多的人才,给孩子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三、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相结合,评比激励,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
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激励机制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大拇指特色中队评比,依据“学习、安全、体育、卫生、礼仪”五个项目的标准进行评比。班级每周评比,最好的送上大拇指,较好的送上较小的大拇指,较差用加油。每周国旗下颁发流动红旗,学期结束纳入 “特色中队”、“ 先进集体”的评选中,“花山之星”作为每周的升旗手,表彰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学生生自觉、自律、自强的热情,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雏鹰活动引领,让少先队员在广阔的雏鹰天地中自由翱翔。
1、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学生道德素养和生存能力得到提升。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结合胜利70周年,我们开展了“走路,读万卷书”的读书活动,各个中队组织学生阅读关于的书籍,背诵歌颂的诗篇,利用红领巾电视,把设为若干个站点,每一个中队各领取一站,从江西瑞金出发,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图、文、影视,声情并茂地向全校师生讲述,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组织征文比赛。今年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喜看家乡旧貌换新颜”各中队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利用红领巾广播,围绕“奥运精神我们传承”,叙述奥运人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与本篇 【2012年学校德育主任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期中德育工作总结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总结
春季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第二学期少先队德育工作总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十分深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青年党员教师都担当起兼职班主任(导师)工作。高校班主任(导师)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由高等学校聘任到学生年级、班级,协助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引导、学习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为积极推进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班主任(导师)制度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探索。
一、兼职班主任(导师)的设置与管理
设置兼职班主任(导师),以自然班为单位设置班主任(导师),每班配备一名。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本院系班主任(导师)的管理工作。任期一般与所带年级学制一致。聘任时向应聘教师颁发证书,明确任期、工作职责等事宜。
二、兼职班主任(导师)的工作职责
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他们与辅导员的作用不同,兼职班主任(导师)是指在高校各班级配备学历层次高、专业指导性强的骨干教师。他们将依托专业优势,负责指导学生学习、成才。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经常深入学生了解情况,每周抽出一定时间与学生谈心,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学生要随时关心、教育和帮助;坚持思想灌输和人格影响结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考研准备、择业就业等工作。
3.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大学生行为准则等。
4.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关注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优化个性结构,注重心理疏导,塑造健全人格;指导学生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文艺、科技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意识。
5.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和培养,以及学生综合评定、奖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申请、困难补助发放、勤工助学等工作。
三、兼职班主任(导师)的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院的兼职班主任老师自上任以来,能够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关心、教育和帮助,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学生考研准备、择业就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学院也加强了对兼职班主任的管理和指导工作,经常和兼职班主任沟通信息,定期督促兼职班主任提交学期和学年工作总结等,有力地促进了我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在日常工作交流中,我们注意到有的老师对兼职班主任工作兴趣不浓,整体投入不足。
2.工作中存在兼职班主任给所带班级授课期间工作效果更为突出,不授课期间投入不足等问题。
3.兼职班主任的相关待遇不高、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四、兼职班主任(导师)的工作制度的建议
1.进一步大力宣传并广泛动员,号召学院教职工继续积极参与,勇挑重担。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兼职班主任工作制度,明确了兼职班主任工作职责,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协助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等。并制定兼职班主任工作政策保障,如班主任工作应计入教学工作量,或给予一定的工作职责津贴,学校为班主任的业务进修、脱产培训、国内外学习考察等创造条件,并在同等条件优先做出安排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青年党员教师原则上都应担任班主任等。
2.为进一步加强对兼职班主任的管理和指导,明确相关管理规定,如每学期和学生谈话人数不得低于所带学生数的1/3,每学期召开一次兼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学期期末提交一份学期工作总结等。
(上接第17页)有效地预测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在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中,一方面要发动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要提高医学研究生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
[3]禹玉兰,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4]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
[5]冯翠仙.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8,25(4).
一、结合校园布局调整,加快校园绿化工作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绿化建设,多次请教育局后管中心领导来校指导,对学校的绿化建设进行合理地布局与实施。 在整个绿化美化工作中,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和学校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等要求的实际,走一条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陶冶师生情怀,节约资金,真正营造出紧凑、活泼、美丽的环境,以种植环保型树种为主,选用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花草树木和节约型的草坪,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降温、滞尘、杀菌、减噪的作用,体现出办学特点和突出个性化特点, 尽量建设开发耐旱、耐寒和抗病虫害开放型的草坪绿地,做到花草、树木高矮搭配,错落有序。今年我们在校园内栽植山杏树50棵,栽植榛子树30棵,移栽30年龄垂柳树1棵,栽植甸果600棵,栽种花卉1000余平方米。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我们的绿化重点主要是一花、一园、三绿带。一花:是学校的8个花池,有数十种花卉,姹紫嫣红、百里飘香。 一园:是学校综合楼北侧的种植实践园,实践园四周种植了150棵糖槭树,园内有荷花观赏池2个,师生菜园1块,荷花池四周铺设了甬路,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引导师生享受纯净、自然、积极、健康的绿色空间,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创绿色生活环境、传播绿色理念、共享和谐快乐的生活,是“润物细无声”的潜入,是教育发展与孩子心灵进化的和谐统一。 三绿带:一为操场西侧的以柳树为主的绿带。二为操场东侧以云杉为主的绿带,此绿带为学生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三为教学楼西侧的绿带,此带为师生提供了清新之美、高雅之美。 学校一直以“家文化”理念做教育,在今年创作了以《家》为主题的一尊雕塑。
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等64所高校,在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共资助改革试点2360万元。武汉大学的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测绘工程)、工商管理硕士以及湖北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参加了试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65-02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17世纪时,导师制在世界高校中广泛推广;21 世纪后,导师制在我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的部分院系尝试实行。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
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指在本科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在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的同时,指定一些专门的教师与专门的学生结对,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专业辅导等的管理和教育制度。
2 杏林学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由于辅导员的专业方向与所带学生并不一定一致,所以可能导致辅导员仅仅能够在思想和生活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在专业上并不能对学生起到作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对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
2.1 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触所学专业
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比较熟悉,在学生的专业上却不是十分在行,所以遇到有关学习方法、课程选择、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就会爱莫能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则可以在专业的教育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学生通过和导师的交流,选定学科专业方向,从而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从本科生导师那里得到专业上的、学业上的辅导,从辅导员那里得到思想教育和生活上的帮助,这样高校管理就从“管学生”过渡到“导学生”。
2.2 本科生导师制统一了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两条线分开: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课教师负责给学生上课,辅导科学研究。采用给本科生配导师的方法,可以指导他们选择专业方向制订学习计划,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统一到一个导师身上,导师不仅在专业上指导学生,同时也在科研精神、学习态度、为人处世上面给学生以正面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 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国外,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试行探索的起步阶段。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无法避免的。3.1 生师比例失调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学生人数都在不断扩大。虽然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引进人才,但学生人数的增加比例与专任教师人数的增加比例并不协调。我国高校生师比的严重失调必将严重影响导师制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如果给每一位学生都配备导师,势必会造成师生交流时间得不到保障。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可以依托南通大学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专任教师加入导师队伍,欢迎优秀的退休教师加入导师行列;也可以“抓两头”,具体来说就是给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和累计不及格学分超过一定限额的学生配备导师。
3.2 师生双方都存在被动性问题
有些高校在遴选导师时要求较高,而且现行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往往把数量与获得科研项目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硬指标”,这些标准使得部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育,无暇顾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增加了导师的被动性。对于学生来说,受了十几年的传统被动式教育,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难以改变,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学校即使为他们搭建了本科生导师制平台,也只有极少数学生会主动向导师请教,学生较被动。
3.3 职责不明确
没有明确界定导师、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导致两者的工作职存在重叠和错位,也暴露出部分真空地带。导师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学习环境,认识自己的特征;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本科学生的导师与辅导员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关系,而不是可以用导师制取代辅导员制。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发挥这种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学生的优势,这样有利于真正形成宏观与微观管理、个别辅导与全面兼顾的合力,发挥专业教师与政治辅导员联合为一体的教育优势。
3.4 配套制度不健全
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配合。
1)建立完善的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机制。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应该对导师进行必要的选拔,可以选拔那些:①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本校教师;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责任心强、身心健康的;③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了解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只有这样的导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才会在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学业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重视对导师的选拔之外,还应该完善导师与学生的配对机制,逐渐由如今单一的学院指定配对到导师与学生的相互选择机制。
2)加强过程中的管理。对过程的控制是确保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管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指导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评价导师工作的质与量提供依据。为此,建议规定导师指导工作时数、建立制作面向学生个体的指导方案和导师工作手册,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提交工作总结、跟踪学生表现等环节定期检查导师工作成效,总结导师工作经验。
3)建立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考核机制。缺乏对细节的科学考量,往往导致本科生导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界定谁干得多,谁干得好。学校必须建立合理的导师工作评价与考核机制,可以把对导师日常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的考核与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使考核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可以建立包括校、院两级的考核体系,针对导师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从工作态度、人格影响、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工作效果等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学校和学院层面的考核。
4)建立良好的本科生导师的激励机制。一般情况下导师的付出基本属于义务性质的劳动,没有任何工作量和报酬的体现,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一名导师要根据某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指导,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要求高校教师只讲奉献不讲回报,漠视导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不仅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导师的工作性质、投入的精力和导师在教学业绩、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外派进修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合理、全面、细致的激励政策。在此,学校可以考虑提高报酬,提高导师津贴,但是大幅度的提高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把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参考条件。
3.5 导师指导形式单一
导师的一般指导形式就是把学生找到办公室进行谈心。调查发现,比较受学生喜欢并认为比较有效的导师工作方式有如下几种,可以被杏林学院借鉴并大力推广。
一是谈心。谈心是最传统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随着电子信箱、QQ、MSN、飞信、微博等电子交流平台的普及,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聊天沟通。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网络交谈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二是个性化学业辅导。导师应该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喜好,从而指导每位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尤其是对成绩不好又不敢表现的学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注。
三是推荐学习资料。导师是学生学业的主要指导者,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好的学习软件。
四是督促学生学习。每学期导师都要制定学任务, 并让学生按照总任务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按计划执行。
五是锻炼学生职业能力。调研发现,通过导师制,学生最希望得到提高与进步的除了专业学习外,职业能力也是倍受关注的。导师可以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还可结合职业规划主题班会,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
总之,本科导师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探索。高校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新生事物,主动去适应这一改革,为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双进.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9-170.
1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概况
1.1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随后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指经由指定导师个人或群体具体指导特定对象的个别化教育实践,以促进个体不断创新发展的程序范型。而这种个别化教育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可追溯到先秦私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分制普遍推行。新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另一反面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今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职涯规划、心理疏导等工作都显得更为迫切。
1.2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况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其宗旨在于增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让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创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更加关注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1.3我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及成效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从2001年开始扩大招生,2006年转外延发展为内涵建设,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合理整合专业、学院,发展相关专业、方向。商务信息学院即在此背景下,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学院下设两个新专业,即统计学专业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目前学生人数少,生师比相对合理,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一定优势。学院首先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导师的工作目标及职责;设计了指导过程记录表,使指导工作能够形成文字记录。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至今只有一个学期,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加快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速度。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任何事情均由班主任及家长全面负责;进入大学阶段,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疑惑,好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阶段,自理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需要”,符合“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指导,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学相长,更好地实施了因材施教,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科生导师的责任是塑造一个人,特别是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质,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增强了职业发展的指导工作。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道路、将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等,并从专业角度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明确职业发展的总目标。导师还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平台,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导师组织所指导的学生成立了课程读书小组,针对当学期的专业课程进行课外讨论与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发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习更有积极性。
2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尚待不断完善。
2.1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相配合。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教学指导条件、选课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等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高校的人事制度、学生工作、财务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不能配套跟上,使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难以推行。
另外,目前许多高校导师制实施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疏于管理,缺少有效的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往往导师工作安排下去,以后的事也就“无人问津”,导师制基本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自由”、“随意”状态,更谈不上考核与评价工作。久而久之,造成“做好做坏一个样”,导师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善。大多数导师所得到的报酬远远不能反映他们对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本科生导师制的报酬相
对来说普遍偏低。
2.2部分导师缺乏积极性
导师们虽然对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认同,但由于多数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再承担导师工作,尽管许多教师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却难免力不从心。
受聘导师的整体素质虽然比较高,但是对于学分制下导师工作的认识和态度还是参差不齐的。有极少数的导师对导师功能工作性质和目标仍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把握,对学分制中各门课程,特别是对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有限,这些都导致了其工作状态不尽如人意。2.3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
刚刚进入大学的部分新生还沉浸在喜悦和放松的状态当中,来不及思考大学生活的规划,对于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还没能适应,甚至关于已经开始的学习、生活还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更不会主动地利用导师制提供的新学习指导方式。这些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热情和兴趣,影响了导师制实施的双向的互动过程。
3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3.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配套的考评体系
构建有效的管理系统。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个综合性工作,由导师、学生、管理人员三者构成导师制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导师制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则必须由相应管理系统组织开展,必须多方面齐抓共管。要有组织保证,成立导师制工作小组,以确保导师制的正常运行。
制定科学的导师制评价体系。首先制定导师制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权利与义务,导师的组织管理等,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制工作,确保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建立导师制考核制度,定期准确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包括检查导师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学生指导记录等,指导和监督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通过《导师活动调查表》、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学生的反映,完善导师的约束机制。但学校在制定评价体系的同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给教师提供独立思考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培养导师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3.2建立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要让导师获得充分的信息,包括国家、学校、学院的教育改革、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新动向及有关政策,使导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指导工作更有效率。信息还包括被指导学生的有关情况,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达到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导师工作总结会或经验交流会,激励优秀的导师,并使导师们有一个共同研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空间,取长补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导师的整体工作水平。
3.3转变学生观念,拉近导师与学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