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07:07: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本科药剂学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对其它教学环节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今年伊始,教育部和财政部以教高2007年1号文件,正式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即“质量工程”。《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共20条,是教育部作为《质量工程》实施的配套文件,目的是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与保障。2号文件第9条提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过去05年1号文件的“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上升到“高度重视”,可见重视的程度显著增强。探讨新时期普通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也已成为高教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工科专业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两年来,制药工程专业对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
一、现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院提出的“上手快、后劲足”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部提倡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相吻合的。但对其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缺乏系统的、全方位的思考,缺少足够的亮点来支撑,例如: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就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1.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冲突。
目前,本科生的就业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冲击最大,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正常的教学、学习秩序受到干扰,学生的主要精力开始偏移,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第八学期应是本科学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关键时刻,也是整个大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按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安排,这个时期又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高峰期,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加之有些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不考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如何,造成了学生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因此,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择业上,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
2.招生规模与教学经费和教学条件矛盾。
近几年,我院虽然加大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投入,但仍然不能满足扩招形势下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存在着实习、设计经费不足,试验条件不具备、设计资料种类数量缺乏等问题。经费的短缺使不少高校学生失去了现场感受工程设计实践的机会,在设计中很多只能纸上谈兵,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动手能力的锻炼,一些课题的成果只能用图纸或计算机演示,这些都将会影响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2]
3.学生重视不够。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态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等都对其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中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能否有创新,能否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则取决于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所以,能否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对毕业设计能否高质量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实践
制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整合的新专业,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两年来,我们在对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3]-[7],结合淮海工学院实际,建立了适应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体系,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调整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时间和顺序安排。
由于药厂的特殊性,制剂车间为洁净区,非生产人员不能进入,学生很难进入制剂车间实习,只能参观非洁净区车间,很难达到实习效果,加上学生又要提前落实就业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冲突,毕业环节教学矛盾突出。因此,我们对毕业环节进行教学时间和顺序的调整,在时间上,将毕业实习从第7学期调整到第8学期进行,与就业相结合,待学生落实就业单位后,安排学生到就业单位实习,这样,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车间实习,提高了实习的针对性,达到良好实习的效果。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由第8学期调整为7~8学期,拉长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时间跨度,但学时数不变,学生在第7学期利用原来的实习时间进行查阅资料,制订毕业设计(论文)方案,写开题报告等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在第8学期与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工作交叉进行,避免了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冲突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学习与就业两不误,达到“双赢”。
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
近几年,我院虽然加大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投入,但仍然不能满足扩招形势下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存在着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不足、实验条件不具备、设计资料种类数量缺乏等问题。为了解决经费不足问题,我们采取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将教师科研课题部分内容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协助教师完成部分科研任务,教师拿出部分科研经费补充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不足部分,较好地解决了经费问题。
3.建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两年来,我们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确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确立了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和其他教学文件的修改和编写。我们通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进行审核把关;教师通过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向学生书面布置任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含原文〕了解课题的国外研究趋势及动向,通过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对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进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师评阅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对学生进行考核,使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始终在监控情况下运行,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
总之,在两年的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几个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的突出问题,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2):200-203.
[2]陈丹华.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9):122-123.
[3]朱世斌.对制药工程专业内涵的探讨[J].药学教育,1999.15,(3):7-8.
[4]马凤余,彭代银,王键.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1.20,(4):16-18.
[5]余国琮.面向21世纪的化工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增刊):17-19.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宄、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宄、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宄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宄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宄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宄的选题有无价值,研宄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宄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宄(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宄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宄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
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
下方面加以考虑。
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
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
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
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主要一方面企业往往不能提供很多学校毕业论文要求的格式的论文内容,二是学校没有真正建立校企联合毕业实
习毕业论文如何完成的制度,使得学生在企业里实习的内容无法
和毕业论文真正成为一个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认真地考虑将毕业论文灵活化,不要格式化、统一化处理,使得学校能真正地利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三、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
毕业设计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对毕业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目标,既不能过松又不能强度过大。通过制订目标会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成功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兴趣加入,让他们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
独立设计的能力,为择业和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立淘汰制。从教育体制上来说,高校应当建立淘汰制,而淘汰制应该是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如果说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用人的法则,那及早引入淘汰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才成长最好的保护。
再次,调整目前的毕业设计方式,由集中式毕业设计改为分散式毕业设计。目前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所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总结前段工作并完成论文的写作,辅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或者工作前的实练。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
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且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影响较大,应当与时俱进。
一、药学专升本学生的自身特点
相对而言,专升本学生属于较为特殊的人群:一方面,他们已经历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有些学生已经就业过,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心理年龄较一般的在校生成熟,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强;普遍具有学习的需求,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另一方面,由于受专科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能力;掌握的专业知识面比较浅,重在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此外,专升本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要比4年制的本科生差,不能较好地正视在学习、生活、实习或就业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药学高等院校应采取措施,提高药学专升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首先,学校应对专升本学生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提升其对环境等的适应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团举行的各类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草药”嘉年华等,通过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后,药学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理论性和技术性较高,从长远发展考虑,毕业生考研是提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很好的途径,可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深造。
二、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1.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升本的学生专科期间所学专业涵盖药学、中药、生化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和药物制剂技术,因而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
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
2.教学模式
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参考文献:
[1]邵海燕,蒯丽萍.药学专升本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6):375-37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00-02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新特的药用资源,有一些新疆的特色民族药材对一些特殊疾病具有疗效,民族药不仅独具特色,而且贮量大、品种多、质量好,如新疆的软紫草、雪莲、一枝蒿、麻黄、甘草、肉苁蓉、红花、黑种草籽、孜然、巨菊、刺山苷等。目前新疆的医药行业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就需要大力开发和发展新疆的特色药材,突出新疆地域特色,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医药行业,这才是新疆药业发展的硬道理。新疆药学教育要发展,就必须突出新疆的特色,形成独特的新疆特色药学教育,才能在药学领域中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才能在全国的药学领域中独树一帜。新疆的医药行业需要一支既有传统的药学专业知识背景又具备新疆特色药材知识的药学人才。新疆的医药院校培养的目的是培养适合新疆本土的药学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进新疆特色药材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一支既能在医药传统的专业领域开展工作,又能在民族药、特色药方面有所作为的实用性人才。我院就目前新疆的医药行业的现状进行了的调研,认真开展了教学改革的研讨工作,组织有关的教师制订相关的计划,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融入了新疆特色药材的内容,从课程设置到在专业课程当中融入新疆特色药材以及在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中拟定有关新疆特色药材的题目,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并且积极申报相关课题,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的立项资助。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增设了《新疆特色药材资源学》、《新疆特色药材的种植栽培》作为学生的专业限选课程,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新疆特色药材资源的了解以及种植栽培的相关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课堂教学
1.《剂学》理论教学。在《药剂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把新疆特殊药材的内容融入理论教学体系当中,如在讲授第八章的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当中,向学生着重介绍新疆的特色药材软紫草、石榴皮、心草等,中药软膏处方举例时,列举紫草软膏;介绍酒剂时重点介绍雪莲药酒;在介绍中药制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疆特殊药材制成的制剂,如“阿娜尔洗剂”(新疆特色药材的抗菌外用制剂)、“祖卡木冲剂”(新疆特殊药材的抗感冒颗粒剂)、爱维心口服液(新疆特色药材的口服制剂,用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从而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新疆特色药材的制剂。
2.《生药学》理论教学。在《生药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讲授其他重点生药的同时,将新疆的雪莲、软紫草、黑种草籽、刺山苷、肉从容、孜然等药材纳入到重点药材当中,将这些药材的来源、入药部分、原植物形状、生药形状、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方法、药理作用、功效等方面进行全面重点介绍,使学生在掌握生药学的重点内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新疆地产特色药材的掌握程度。
3.《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教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新疆的特色药材例如:新疆的雪莲、红花、阿魏、红景天、甘草、罗布麻、麻黄等,介绍这些药材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提取分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这些特色药材的研发及如何带动新疆医药企业发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当中适当引入新疆的特色药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因为这些药材就在他们的身边,这些特色药材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熟悉,原来他们身边的这些植物具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功效,可以制成这样一些不同的制剂,使学生了解新疆特色药材的研发对新疆医药企业发展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收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
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均为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充分利用新疆的特色药材资源,对实验课程的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将新疆的特色药材融入到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掌握药学相关的经典实验项目的同时,加深对新疆特色药材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加强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工作和科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1.《药剂学》实验课。对《药剂学》实验课程作了以下的修改:实验二是液体制剂的制备,我们用石榴皮中提取的鞣质作为实验材料,将阿娜尔洗剂(主要为石榴皮中的提取物)的制备作为实验项目,实验三是软膏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实验,我们用紫草中提取的紫草素作为实验材料,将紫草软膏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是测定作为实验项目,用不同的基质制成紫草软膏,考察紫草在不同基质中的释药情况。实验五是颗粒剂的制备,我们安排了卡森清热颗粒(含有维吾尔药材巨菊)的制备实验,选择的特色药材是巨菊(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实验十二是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我们选择孜然中提取的挥发油作为实验材料,将孜然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作为实验项目。在这些实验当中,都有实验用材料的提取工艺过程,在做这些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既掌握了这些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又掌握了药剂学相应的实验项目如洗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和体外释药实验的操作要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过程、通过包合物的制备掌握了液体物质的固体化等内容,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2.《生药学》实验课。对《生药学》实验课程作了以下的修改:生药中挥发油的提取实验,原先的实验材料是八角茴香,我们将实验材料换成了新疆的特色药材孜然;根类药材的鉴定实验当中我们将新疆的特色药材软紫草(入药部分是根)加了进去,在掌握其他根类药材的显微鉴别的同时,熟悉和掌握新疆特色药材软紫草的显微特征;在种子类生药的鉴别实验当中,加入了新疆特色药材黑种草籽和孜然,在掌握其他种子类生药的显微特征的同时,熟悉和掌握黑种草籽以及孜然的物理外观和显微特征;在生药学中的组培实验我们安排学生做刺山苷的组培实验,使学生掌握包括超净台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外植体的选择、灭菌等一系列的实验技能,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进一步加强的学生对新疆特色药材的认知程度。
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开设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甘草甜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因为红花和甘草是新疆的特色药材,新疆是这些药材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多质量好。在这个实验过程当中,学生掌握了红花黄色素和甘草甜素的提取方法,同时也学会了用柱层析法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精制。
四、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近几年,新疆药业的研发大多集中在新疆特色药材上,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新疆药业的需要和尽快的融入到新疆药业,我们除了在理论课以及实验课中融入新疆特色药材的内容外,在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大部分都涉及到了新疆的特色药材,如在毕业论文拟题中,我们拟的论文题目有“维药巨菊中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甘草甜素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及其纯化”、“新疆石榴籽油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新疆石榴籽油的基础药效学研究”、“刺山苷的组织培养研究”、“新疆灵芝的培育”、“新疆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品质的比较”等。
参考文献:
[1]吴晓明.探索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世纪高等药学人才[J].药学教育,2004,20(1).
[2]葛建卢,秀莲,等.转变药学教育观念,发展特色药学教育[J].科技信息,2008,(16).
[3]庞挺,吴春福.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临床药学教育现状概述[J].药学教育,2008,24(4).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何真正做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一是要明确有害生物不能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二是要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基础上,掌握防治措施和方法运用。做到这点,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农药的使用者及技术指导者观念的转变,必须向社会输入具有IMP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农药概论》主要讲授农用药剂学概论,其主体是农药。要培养具有IPM 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应首先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入手。
2 将IPM理念设计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中
根据新的形势,对农药学概论课程大纲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将传统课程中的化学部分做了适当精简和合并,增加了生物、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比重,比如增加了生物技术在农药研发中的进展、农药抗药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农药的应用、农药如何在环境中转变为友好行为;此外,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其他与农药学概论课程相关的书籍阅读范围,诸如基因工程进展、植物生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毒理学。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更容易产生创新思路,也能更好的将多元化融入农药学概论课程中,除了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更能将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入到教学中,将IMP理念深深树立于每个学生的观念中,使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得到提高。
3将IPM理念体系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中
毕业论文是对一个本科学生4年学习考量的一个综合体,毕业论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运用理论知识,总结问题经验,锻炼的是“学中用、用中学”的综合能力。以往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时往往是针对生产实际中某一特定问题,确定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如“防治草莓根腐病的药剂筛选试验”,学生和老师在设计试验方案及实施试验过程时,更多的关注防治效果,而忽视了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及环境友好的这一理念。现今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施及答辩中,IMP理念已深深植入每个老师及学生心中。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已从原来的单一的防治效果,转变为对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农药对传粉昆虫的影响、除草剂对杂草生物群落的影响等”不但学生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农药,而且能更为完备地进行综合防治。不但使IMP理念贯穿于学生本科学习,更能使其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上把IMP理念带入到工作中,成为具有IMP理念的植保人才。
4注重师资队伍专业多样性建设,强化观念碰撞
教师的创新能力及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新型理念学生的培养,就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国内外对于IMP理念的应用,并能将其通过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案例如“DDT的兴衰历史、色质联用在农残分析的使用、生防菌研发等”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将IMP理念融入进农药概论课程的每节课中。还积极邀请具有影响的学术名师,开设学术前沿讲座及学术沙龙。使学生都不出学校即可学习当前本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知识、最新方法和最新进展。
5将IPM理念应用于农药概论实验课设计中
采用必选实验和任选实验两种选课方式。《农药学概论》实验项目共设有8个,其中4个必选实验,4个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以基础实验为主,所有学生必须独立或协作完成。基础实验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农药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包括:杀虫剂的内室毒力测定、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对峙法、抑菌圈法)、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农药制剂加工配制和质量检测。以上4个实验是为基础实验,在对学生实验考核时,加入了IMP理念的考核,如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对天敌生物影响的观察。完成必选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在4个任选实验中选择2个实验,2个实验老师在设计实验大纲时,只给出实验方向,不给出具体内容及步骤,任选实验的内容具有一定得研究性质,学生主要结合理论所学及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综合进行实验。如同学在实习中发现三叶草周围很少生长其他的杂草,故在任选实验中,设计对三叶草提取物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实验。这是很好地对IMP理念的理解和研究。将其融合进了实验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拓宽了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6 IPM理念促进教学方式改变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主要通过动画、表格、视频、对比等形式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生动、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从原来枯燥的板书及教师说教中更为形象生动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也参于了课件制作,实习的时候去农药厂参观,学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除了对生产设备及农药制作过程的拍摄,还对农药厂周边环境、水体进行了拍摄,这些图片都在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上展现,学生除了对农药加工方法加工剂型的这些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学习,更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分成2组进行自由辩论,更加深刻的理解农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提高了学生对农药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将IPM理念真正的融入了整个理念中。
参考文献
[1]滕春红,陶波.农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2-63.
[2]李海平,李灵芝.关于农业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58-15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41-02
21世纪高等教育逐步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新形势,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解决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1]。以实践教学模式为切入点进行改革,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创新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将他们逐步成为知识复合型、创新能力强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工业药剂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科,在制药工程专业教育上位于核心地位[2]。其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各种剂型的概念、特点等理论教学和制剂工艺、技术及设备等实践教学两部分[3],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科学生而言,它的实践教学是整个工业药剂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协作精神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改革,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观察、搜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等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科研与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贯彻学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教育方针,工业药剂学实验室不断改进、添加新的实验设备。基本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建设,在基本实验如“片剂、散剂的制备”基础上,结合学科科研活动改进实验内容,如补充“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醇质体稳定性的测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等体现制剂发展最新热点等内容。
通过巩固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及相关专业课学习到的实验技能,结合药剂学剂型特点,进行如粉碎、粒径测定、崩解度、溶出时限及称量差异等基本技术的实验教学;将一些剂型实验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系统性的综合实验,如将阿司匹林片剂的处方、工艺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组合成大型实验,使学生系统掌握片剂相关理论及技术。将软膏剂的制备与现代的透皮吸收研究、外用醇质体等新剂型结合在一起形成研究型的实验。
2 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
2.1 开设学术研讨会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或本专业的热点,精选某些专题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指导学生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自己撰写综述,分组在课堂上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每年暑假,安排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小组,开展科研训练,进行学术研讨。同时,不定期邀请校内外药剂学专家,如校外药剂学专家、业类知名教授、优秀制药企业资深专业人士对药物新制剂、新型辅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型制药设备新进展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2.2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组织专业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工业药剂学知识的能力。鼓励有浓厚科学研究兴趣的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或参与项目组老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兴趣。如许多学生积极申报2010年大学生创新课题“壳聚糖衍生物提高载药醇质体稳定性的研究”,2009年大学生创新课题“微波辅助水提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工艺研究”等多项大学生创新课题的研究,培养了创新科研思维、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历年来的学生考研率和就业率都居学院领先水平。
3 加强产、学、研结合
3.1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与当地各制药企业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由本专业的教师带队,组织学生深入当地优秀制药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通过现场学习了解企业的发展史、制剂生产环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认证等与工业药剂学密切相关的环节。通过与本地或附近的制药企业合作开展生产实习活动,深入了解、参与到药品生产的整个过程,熟悉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大输液、注射剂等剂型。通过生产实习环节,使学生熟悉它们的制备工艺、生产工序、制药设备、制备原理和操作方法,各工序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要点,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也了解GMP在各个生产环节中的体现。
3.2 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
通过与大型制药集团公司、药物研究所、医院药剂科制剂室产学研联合基地的建立,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或设计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在校学生今后走上实践工作岗位或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先后与清华紫光古汉集团、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湘潭一笑堂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实习、见习联系,其中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还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它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化学合成原料药及制剂产品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曾荣获“湖南省十佳医药企业”,拥有先进的药品生产条件和雄厚的技术研发力量,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在工业药剂学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
4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4.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工业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剂型种类繁多,涉及片剂、胶囊剂、液体制剂、气雾剂、栓剂、注射剂、缓控释制剂等。每种剂型的制备原理、处方工艺及制药设备差异很大,如片剂的制备工艺包括粉末直接压片、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栓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冷压法、热熔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个授课过程将单调而乏味,也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缺乏兴趣和热情。因此,网络、多媒体等能辅助教学[4-5],利用包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素材资源及网络资源,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实物的展示,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工业药剂学的浓厚兴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讲述片剂章节时,准备一些形状、颜色各异的药片,圆形片、异型片、包衣片等;讲述注射剂时,展示小针剂、大输液、混悬剂、粉针剂等实物,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一些重要的理论如胶囊定向理论通过动画的演示,能更生动形象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药剂学各章节还涉及到很多药械设备,如球磨机、混合机、一步造粒机、全自动胶囊灌装机、包衣锅、多冲压片机、滴丸机等,而通常学校缺乏这类设备,所以讲授这一类知识必须借助电教媒体展示,给学生带来感观上的刺激,加深对工艺流程、设备构造的理解,为他们今后到药厂参观、实习以及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4.2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工业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及制药设备的综合性技术科学,由于其中涉及大量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沉默的教学氛围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师生交流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的听为主动的思考,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如在完成某章节知识教学后,可以提出相关章节的知识点或研究热点,进行分组的综合讨论课,对课堂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或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和主动思考。
5 小结
按照制药工程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工业药剂学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与实验技术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娜.医药业全球化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食品与药品,2011,3(13):144-146.
[2] 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3] 杜永忠,应晓.《药物制剂工程学》教学中学科渗透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0,8(22):259-260.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c)-124-02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 discuss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LIU Xianjin, LI Jiaming,LI Chuanrun
(College of Pharmacy,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s the bottleneck in teaching result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fields of concept innovation, design innovation and method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teaching link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Project features;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Production process;Workshop design
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其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制药过程中的工程、科研、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及工作态度。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2]。笔者将对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从理念创新[1]、设计创新、方法创新三个层面上进行探讨,力求完善制药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1 教学理念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1.1 在教学理念上
以新的“学生―医药工业发展―医药工业实践” 三个中心代替旧的“老师―书本―课堂” 三个中心。改革教学方式,鼓励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助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1.2 培养创新意识是工程能力提高的核心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创造性的思维可发掘。教师指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突破对实习产品的思维定势,鼓励设计创新。优秀的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并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现。优秀的设计方案还能够推广应用。
2 选题注重突出工程特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全国制药工程教学领域的工作者在教学各环节都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然而,根据2009年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获悉的信息,也发现存在如下的一些共性问题:即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生产实习靠短期见习完成;既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偏少;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做工程设计的比例偏少,仅20%左右;多数进行专题实验,依据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等。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不高而使得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这一严重问题。由此可知,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是目前严重束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效果的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尝试和改进:
2.1 确定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主题思想是毕业实习的根本出发点
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有化工制图、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药剂学、制药工程、药物分离技术、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工程设计过程是巩固和获取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知识及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建议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全部进行工程设计。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结合,以实际应用问题推动设计创新,邀请药厂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专家到校任兼职教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观点,提高工程能力。
2.2 狠抓工艺和设备两条主线是提高工程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内容中构架新的知识体系,坚持选题科学性、内容系统性、知识前沿性、理论新颖性和原则规范性,构建优化的工艺设计知识结构。选题与过程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实例培养、训练学生使用工程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方面的选题主要有:某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合成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的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生产设备及厂房设计;某药品生产设备的再验证等。通常,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本科生集中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一般学校都安排16周左右。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按照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及单元操作过程,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践,使学生掌握不同药品的生产工艺及工艺控制要点,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突破重点、难点和薄弱点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
通过各种工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学生掌握、串联和突破各专业课的知识重点,通过工程数据的计算、训练来化解工程计算这一知识难点,通过工程中的非工艺设计条件的处理和解决,弥补交叉、边缘知识的薄弱点。注重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训练和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
2.4培养动手、观察、分析、综述四种能力,促使工程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
在工程设计的所有题目中,有关某个药品的生产工艺及车间设计方面的题目所涉及的专业课内容最多,因此,笔者以年产一亿粒胃康灵胶囊的生产工艺及车间初步设计为例重点介绍其设计的基本程序及涉及到的专业课。
2.4.1 胃康灵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生产工艺包括前期的中药预处理和剂型生产两大工艺内容。在生产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充分比较,尤其注重前沿工艺技术的应用。最终确定最优工艺路线。专业课涉及到中药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药物分离技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内容。
2.4.2 根据确定的生产工艺,选择各工艺所需设备。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选型原则,掌握所用药物的物料衡算和所选设备的能量衡算,学会依据选型原则中的计算数据和GMP中的具体规定,择优选择所需设备。画出工艺布置框图、设备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等课程内容。
2.4.3 根据已选工艺和设备,确定所用车间的整体布局。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车间布局的原则,学习管路设计,学习空调系统的选取,学习空调净化系统设计,熟悉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画出车间布置图、车间风管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化工原理、三废处理等课程内容。
通过上述工程设计课题的完成,学生们复习、掌握了专业课的知识,掌握了各专业课在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及相互间的联系,明确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学习重点和今后实际工作的重点,将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落到实处。
3 教学途径、手段多样化,实习、参观与论文同步进行
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选题,确定基本思路,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料。
3.1 校内论文
50%学生在校内由导师的科研项目组进行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的各项实验设备,完成药物合成、提取、分离等工艺过程及各种剂型的工艺和车间设计。融会贯通专业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熟练使用CAD画出生产工艺图、设备布置图、管路布置图、车间布置图。在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环节,要求学生将设计内容做成课件,通过多媒体系统演示并表述设计全过程,通过自己归纳、介绍及评委和听众点评、提问,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实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有创新性成果。
3.2 校企结合
还有50%左右学生因已与就业单位签约,本人及就业单位都希望先期进入应聘单位实习工作,就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在就业与实践教学基地(科研院所或制药企业)进行制药过程的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毕业设计工作,由校内和科研院所或企业组成双师型论文指导教师队伍。这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就业或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选择有关的工程设计题目,在就业单位一边工作,一边理论结合实际,完成设计。这部分学生普遍积极性高、论文的针对性强,既使得论文数据具体、设备及设施真实,又借助老师的帮助,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参观
为了强化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当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参观各种设备一应齐全的全国性制药机械展览会和具有一定特色的药品剂型展览会。使学生们对专业课中学过的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中用到的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以便学生们进入不同制药企业时,适应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角色投入迅速,能较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4 结语
笔者按照以上程序和内容指导了若干届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学生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各门专业课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工程设计有机地串联起来。并且通过论文撰写,掌握和总结了大型工程设计的思考方法和程序。增强和提高了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工程素质。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途,对发展制药行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会对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我们所有从事该专业教学的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将努力探索、不断改进。相信只有作好充分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确保制药工程专业向着我们预定的目标走上成功之路,越办越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英.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纵横,2004, 2(7):31.
[2]祝宏,刘永琼,巨修炼,等.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及实践[J].药学教育,2005, 21(5):17-19.
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趋于合理化。但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曾较长时期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直到今天在某些高校中仍较严重地存在这个问题。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学校在制订培养计划、教学方案及设置课程体系等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很多课程实用性不强,而企业对学生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往往又被高校忽视,导致很多对口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企业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长时间地传、帮、带,使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形成一条鸿沟,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种矛盾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尤为突出,因而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一种办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理论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人才、设备、技术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科院校的药学等应用型专业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实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药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传统的药学专业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师资方面,专业指导教师数量少;学生专业技能及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适应不了企业的需求;在办学思想上还停留在学历教育;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学校又没有培养。因此,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非常必要。
2.湘南学院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
我们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外聘教师制度、见习与实习、毕业论文指导、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有效指导,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模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外聘教师制度。聘用企业高级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例如,我们外聘郴州市药检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讲授《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和《毒理学》等课程。同时建立外聘教师考核制度,定期进行督导听课,在授课补贴上给予相应特惠,以保证其积极性。
(3)培养“双师型”教师。根据湘南学院“三百工程”(即百名青年教师国内进修,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教师出国研修),为进一步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制药一线企业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同时了解制药企业的用工信息、最新技术发展趋势。顶岗锻炼的老师还可帮助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修改课程设置,锻炼后回校的老师,通过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可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校的教育与企业密切接轨。
(4)见习与实习。改进见习、实习制度,见习主要采用对大生产场地实地观摩、经验分享、小组讨论的模式,生产实习中则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强化见习实习效果。
(5)毕业论文指导。安排部分大四学生去相关企业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生产科研相对接,解决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论文遇到的问题,规范毕业论文指导过程,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6)产学研合作。我们与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大诚中药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济草堂金银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郴州邦尔泰苏仙油脂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探索与企业建立研发创新平台、产学研基地等,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为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及对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
通过这几年的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借鉴。
(1)校企合作应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诚然,校企合作中政府和法律这些外部的政策和法规保障至关重要,但还有赖于学校和企业内部的动力支撑。只有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利益共享,校企合作才能成为双方的自觉行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方互动。
(2)目前,我国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功能,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攻关、员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生产及劳动力问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从而转变观念,将校企合作变成自觉行为,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谋求双赢的长效机制。
(3)校企合作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的影响力不大,科研水平不高,因此只能结合地方特色和需求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只有这样,地方院校才能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研究成果,从而逐渐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为校企合作注入动力。
4.结语
校企合作是国家大力倡导的办学模式,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从人才培养角度,校企合作为高等院校发展带来活力,促使学校在招生就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令企业受益,学校不仅成为企业稳定的人力资源供应商,而且人才质量在校企合作层次不断加深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在技术合作方面,高等院校所拥有的智力资源决定了他们适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结合产业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81-84.
[2]陈俊,刘强,刘莉.高等药学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25-26.
[3]明广奇,邬瑞斌,黄家利.药学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J].海峡药学,2009,21(11):230-231.
结合医药行业特点,中国药科大学探索出一条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中国药科大学共有89名基地班在读研究生在企业做硕士论文。
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文兵认为,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他们既具备较强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在企业能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这种模式可以在应用学科领域广泛推广。
到企业做论文
从本科入校,张阿琴他们就是学校的“宝贝”,开始吃“小灶”。
基地班是单招班,两个班共60人,教学管理由副校长直接负责。校内选拔名师组成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做基地班任课老师,课程设置也与其他班不同,有三分之一课程重新设计,有15门是精品课程。
实践是基地班培养方案的重点。学校要求,基地班本科阶段实践教学占总学时60%以上。早在本科一二年级时,张阿琴就要和同学去企业参观学习,做调研;三年级要去企业实训3个月,学生进入企业研发中心、GMP车间、质量部等多个部门轮岗,并以完成一项技术工艺改造作为本科毕业论文。
三年级本科毕业,按照综合成绩排名,60%的学生直接保研。研究生阶段,张阿琴选择继续留在圣和药业,鉴于她在企业的出色表现,企业也选择了她。企业提供的课题是对该公司一个中药制剂进行主要成分分析与药效评价。她有两个导师,“企业导师”指导做实验,遇到疑难问题找“学校导师”。
一开始,学生、家长都不理解,到企业做论文能保证论文质量吗?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周长林教授说:“研究生现在属于应用型人才,博士生才是研究型人才。
研究生就业的方向大多数是面向企业,在企业做课题更适应学生今后的发展。”
“基地班的学生研究生论文都是结合企业做的科研项目,既有创新,又很实用,比校内培养研究生的要求更高。”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徐晓媛说,联合培养的企业都是医药行业世界500强、国内50强,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能为学生提供具有创新点的科研课题,导师都具有博士、副研究员以上的学历和职称。
“他们毕业后都能独当一面”
中国药科大学的目标是,把基地班学生培养成医药行业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对于基地班保研,学校制定了一套新的选拔评价机制,学习成绩只占一半,综合素质占20%,企业创业实习成果占30%。学校按照自由申报、综合排名、企业面试等程序,确定校企联合培养对象。
联合培养是个新事物。对企业来说,他们更习惯于招收现成的技术人员。“能为企业解决科研难题,能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可以培养企业急缺人才……”学校到各家合作企业游说,陈述联合培养的种种好处,几家企业终于答应尝试。
一家企业接收了一批学生实训。第一天,学生弄断一根线,企业负责人很不高兴,当天就想把学生退回去,但3个月下来,企业就想把学生都留下来——企业很看重学生的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从产品研发、生产、申报等多个环节锻炼学生能力,希望他们毕业后能留在企业工作。
在联合培养中,一批优秀学生涌现出来。孙晓泉,是上海中科合臣股份公司联合培养生,在读期间承担了12项研发课题和1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经完成研发和中试,一年就为企业创收近千万元,孙晓泉毕业后担任了该公司研发主管。夏鸣,江苏先声药业联合培养生,完成一个三类新药研究项目,成为企业科研骨干。
目前,基地班已经有56名研究生毕业,大多数留在企业成为技术骨干。先声药业陈荣博士说:“他们毕业后都能独当一面,完全可以单独组建一个实验室。”
高校企业学生“三赢”
联合培养研究生,企业提供经费、场地、科研课题。看起来,企业吃亏了,实际上,许多老师因为学生进入企业,和企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交流,成为企业高参。
学校成了企业的智囊团和人才库,校企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比如,周长林教授的一名研究生在南通秋之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核苷酸的研究,他也在该公司有自己的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