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11:35: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养老保险调查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我市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并在全市范围的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方面做了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并于2010年10月发文,针对全市企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的社保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进一步落实新《劳动法》相关规定提出了要求,下发文件通知各用人单位必须在2011年1月起为临聘人员购买基本养老保险。我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社保覆盖工作,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我市目前在各企事业存在600多名环卫工人,至今尚未纳入任何社会保障范围,而对这些处在社会基层的环卫工人来讲而言,基本的社会保障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他们的基本养老保险,这不仅仅直接关系到他们本身以后的生活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关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城市环卫工作是公益性行业,政府应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加大投入,并通过加大对社会公益性岗位的投入,来扩大和和增加城市再就业岗位,扶持就业有困难的人群,鼓励他们积极就业,如又脏又累的城市环卫行业。这样不仅解决了目前存在的环卫工人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了政府的责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大量商品房相继建成,大量人口回迁,环卫部门承担的作业任务日趋繁重。环卫作业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环卫作业任务尤其繁重。环卫工人不论严寒酷暑,不怕脏、不怕累,城市创建工作中,克服困难,为美化市容市貌,默默奉献,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一、情况复杂
市直事业单位农林渔工主要分布在**林场、**林场(即市林科所)、市农科所和市水产良种场四家单位,共445人,其中在职农林渔工256人,已退休农林渔工189人;市农科所还有移民农工144人,其中在职115人,已达退休年龄、人事未办理退休手续29人;其中市水产良种场20名渔场工人已于XX年12月按工龄每人每年1209元,另加1万元养老保险费实行了“买断”。未参保的农林工人数较多,情况复杂。
1、政策依据不足。全省是从1996年元月起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依据是湘政发[1996]3号文件,只明确机关事业单位的国家干部、全民固定工、劳动合同制工人和人事、工资关系挂靠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在人才交流机构的人员为参保对象,而农林渔工不属于此参保范围。但这四家单位的农林渔工相继进入被冠以“事业单位性质”帽子的事业单位工作,因而不属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致使这些人一直被排斥在两个养老保险之外。他们强烈要求比照同单位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但政策依据不足,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全省仍处于试点阶段。
2、改革方向不明。当前,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尚未出台,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职能性、社会公益性和生产经营性三大类的改革方向尚未确定。市农科所是我市唯一正处级差额拨款的农业科研机构,改革走势不甚明确。市林科所也是我市唯一科级差额拨款林业科研机构,市政府已于XX年将**林场、**林场确定为公益性林场,拟由市林业局主管转交市建设局主管,市政府已委托市建设局拟定接收方案。
3、身份参差不齐。这些农林渔工中既有建场初期的老资格,可以追溯到50年代,又有自然增长的;既有棉科所、旱科所和农科所合并而来的,又有从外地移民而来的;既有下放知青,又有从外省区调入的;既有编制部门签发编制计划、劳动部门批准招收的,又有主管部门批准招收的;既有按事业单位固定职工管理的,又有分配给土地按农民对待的。若按资历深浅、年龄大小、进场时间长短确认其身份,无法做到公正、公平,相关职能部门也不好操作。
4、收入来源不一。**林场每年财政拨款105万元,无自营收入,人平每月338元。**林场每年财政拨款104万元,自营收入15万元,人平每月661元。市农科所每年财政拨款120万元,科研经费10万元,人平每月374元。水产良种场每年财政拨款10.5万元,自营收入5万元,人平每月431元。
5、参保成本不低。如果比照同单位固定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按在职人员月平918元作为缴费基数,现行缴费比例27%,离退休人员月平1012元养老金标准,仅对**林场、河洑林场和市农科所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这三家单位246名在职农林工月缴养老保险费60973元,179名退休农林工月支养老金181148元,每月收支两抵缺口120175元,全年收支缺口1442100元。现有在职农林渔工年龄普遍偏大,收支缺口会呈直线上升趋势,给同级财政背上沉重包袱。类似这部分农林渔工,部分区、县(市)还有近XX人,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引起连锁反应。
二、问题突出
1、参保无门。在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之初,农林渔工的问题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于国家、省均无明确政策,一直被耽搁下来。近几年,这部分农林渔工一直向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处反映,希望能按湘政发[1996]3号文件精神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处也积极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汇报,至今未能很好解决。
2、生活无助。这些农林渔工虽然高高兴兴地在人事部门领回了退休证,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退休待遇;虽然按时,却不能足额领取退休费,仅为正常退休费的57%左右,**林场和河洑林场农林渔工人平退休费分别为450元、600元,市农科所最低,仅为200元,该单位移民农工到退休年龄,只能享受一次性补助300元;**林场在职不在岗的农林工,单位仅仅发给每月50元生活费,远远低于城镇低保水平。
3、心理失衡。这四家单位的国家干部、固定工和合同工都已在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其中**林场已实行了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人平领取基本养老金分别为975元、1243元、1077元和845元,而退休农林渔工(除水产良种场退休渔工外)仅为450元、600元、200元,对比同一单位农林渔工退休费相差一倍以上,最多的相差5倍以上。收入差距过大,心理严重失衡。
4、缴费无力。**林场、河洑林场和市农科所的246名农林工,全年需缴纳养老保险费731676元,而已参保的国家干部、固定工和合同工每月需缴纳养老保险费33476元,全年需缴401712元,两者合计共缴纳养老保险费1133388元。若将移民农工计算在内,全年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150万元以上,仅凭这几家单位现有财力是难以承受的。
三、积极应对
二、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的做法
(一)提高认识,统一协调,把扩面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局党组高度重视扩面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明确了扩面工作的范围、重点和目标,对各有关科室提出了工作要求,使扩面工作的开展有了保证。同时,为了推进扩面工作的开展,我局联系财政、税务和工商等部门,统一协调,为扩面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措施,专项推进,扎实开展扩面工作。为了把扩面工作抓出成效,我们采取了3项措施:
1、逐人逐户排查,摸清底数。一是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市社保局与工商、税务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企业纳税名录,对全市各类民营、私营、合资、外资企业,采取拉网式逐人逐户的进行登记排查,摸清和掌握了各类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二是发挥社区作用,由社区协理员、协警员排查灵活就业人员和无业人员情况。
2、依托社区平台,开展个体和灵活就业人员扩面。一是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召开了4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会议,落实各个社区灵活就业人员扩面排查登记工作,定指标分任务,由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社区协理员开展扩面。二是组织培训,学习政策。我们举办了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培训班,对协理员进行了政策和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基本养老保险有关政策,明确了扩面的范围、对象和缴费标准,为开展扩面创造了有力条件。三是排查到户,宣传到人。协理员对所辖社区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采取上门服务,宣传到人的办法,发放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单,为参保人员及时办理缴费手续。
3、简化程序,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一是单独设立参保登记和缴费申报服务窗口,为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人员提供便利;二是深入参保单位,边宣传、边登记、边申报、边收缴;三是对私企和个体人员集中的商场、市场现场办理参保申报手续;四是及时建立参保信息和准确记载个人帐户。
(三)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市社保局专门制定扩面宣传方案,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养老保险政策;二是开展扩面宣传活动,印发了《政策宣传单》和《致广大劳动者一封信》,宣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三是深入社区,利用社区的宣传渠道,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三、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的问题
目前,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已经进入了艰难的阶段,在扩面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增加参保职工总量少。我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国有、集体企业和职工已经达到应保尽保,企业受生产发展的制约,职工总量增长少。
二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不愿参保。一些私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怕影响经济效益和利润,不给雇工参保和缴费,有的只给骨干或主要管理人员参保缴费;特别是商业、饮食、服务行业中外地务工和农民工流动性大收入低,都以维持眼前生活为主,本人也不愿意参保。
三是参保待遇政策不直观。现行的基本养老金计算程序和公式复杂,难以计算,不直观,参保缴费人员对领取待遇的标准心中无数,疑虑重重。
四是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目前私营、民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对参保政策还不够明确,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的吸引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五是缺乏强制的行政手段。目前,私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参保不缴费,社保经办机构无法制约,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也缺少强制性,强制手段或制约机制弱化。
四、今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的建议
目前,尽管我市扩面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但还存在着一定的扩面空间。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当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完善扩面机制。一是完善各有关部门扩面责任机制,各有关部门在自己职能中,强力推进扩面;二是发挥社区平台扩面作用,协理员在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中开展扩面。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47-02
1 问卷调查说明
(1)调查目的。近年来,保定市养老形势日趋严峻。调查保定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有助于更加清晰和明确地把握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涉及了保定市辖下的四个市区的15个典型社区的老年人。调查对象中,男性老年人占47.6%,女性老年人占52.4%。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10.2%。
(3)调查方式及内容。此次调查遵循多水平、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程序。调查内容涵盖了老年人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需求状况等具体内容。调查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4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2 调查结果分析
(1)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的需求。明确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主体是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75.9%、56.2%、32.8%的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社区和家庭来提供。这也符合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本质要求及发展方向。具体见表1。
(2)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明确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是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先前学者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笔者认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应该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法律维权服务等。此次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量最大,约45%的老年人存在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其中体检、康复保健和推拿按摩三项需求较大,分别有57.8%、53.1%、48.7%的老年人表示存在较强烈需求;老年人对家政服务需求量次之,近四成的老年人表示对家政服务存在较强烈的需求,其中管道疏通、房屋维修和家电维修三项需求较大,分别有46.6%、45.6%、45.1%的老年人表示存在较强烈需求;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和法律维权服务的需求量相对较低,研究发现仅25.9%的老年人存在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仅21.4%的老年人存在法律维权服务需求。具体见表2。
(3)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需求。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调查发现,分别有58.7%、54.7%、36.4%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急需掌握护理、老年保健学、沟通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如今老年人所要追求的是体面而又尊严的晚年生活。具体见表3。
(4)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是开展高效居家养老服务的物质基础。调查发现,老年人对室外活动场地的需求量最大,有超过七成的老年人表示对室外活动场地存在较大需求。此外,老年人对老年人活动室也存在较大需求,有67.0%的老年人表示需要该项服务设施。充足的室内和室外活动场地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文娱生活,也可以为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交网络提供条件。具体见表4。
3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大。对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以下几点需求规律:其一,绝大部分老年人希望政府、社区和家庭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其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应该重视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需要重点掌握护理、老年保健学、沟通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四,居家养老服务应该注重提供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活动室等服务设施。基于以上认知,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明确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提供方式。“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因此,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官民结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主体建设方面:首先,应该强化政府对福利事业的主导责任,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健全机构参与的法律法规,完善服务提供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其次,应该重视与社会力量的协作发展,一方面,应该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尽可能吸收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努力构建服务机构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机制以及机构与家庭之间的信任机制,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内容体系。多层次且翔实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但是,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呈现“大众化”的趋势,服务内容层次较为单一。正确的市场需求评估是制定合理服务内容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应该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需求,其服务内容应该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法律维权等多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医疗保健服务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内容,其次是家政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法律维权服务。因此,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内容体系应该重点把握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分类和规范,并且能够有重点有序地推进服务层次和水平的提高。
第三,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人员素质。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一环。而当前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结构单一、专业化水平较低。为有效解决该问题,促进服务人员的多层次、高水平发展,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教育和培训的机制尤为必要。上海市为提高养老服务人员质量,特批准了22家培训机构举办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培训班。笔者认为,在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过程中,必须重视培训内容与老年人需求的接轨。调查发现老年人对服务人员护理、老年保健学和沟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需求。但是,通过对上海市服务机构服务内容的了解,我们发现上海市居家养老护理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护理、医学护理常识、紧急救护知识、老年保健常识等,缺乏对服务人员沟通等技能的专项培训。而服务人员与老年人良好的沟通是其了解老年人服务需求,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层面的需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第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服务设施。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服务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方面。硬件设施主要指社区内老年人活动室、康复保健室、室外活动场地、图书馆阅览室、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紧急救助设施等;软件设施主要指社区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专业化服务水平。此处重点强调社区硬件设施的建立健全。调查发现,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的拓宽和社区老年人活动室的建设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硬件设施的重点内容。政府和社区在解决以上问题过程中需要承担主要责任。一方面,政府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老年人口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差异化配置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社区应该科学合理管理社区用地,做好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2).
保险覆盖率极低
报告显示,我国90%以上家庭未购买商业保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吴卫星在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保险产品不是特别丰富,比如城市居民保险、农村一些基本保险,一般来说功能比较单一,而且覆盖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开发一些比较好的产品,可能会更容易让投资者进入。”
此外,中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中国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保险的认知水平不高,因此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尤其在理赔、条款设计的合理性方面,消费者的满意度最低。
初高中学历人群成主力
不少人以为,学历越高的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意识就越强。
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就保险消费者的教育特征而言,初高中学历的群体是商业保险消费的主力,占比47.58%;博士学历和没上过学的人群占比较低,分别为2.3%和1.9%;本科学历人群占比则为14.2%。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历最低和最高的人群,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很小,而学历中等的人,总体来说更愿意持有商业保险。
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持有商业保险
看看和商业保险相关的其他数据,记者发现很有趣的一点: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持有商业保险,其
转贴于
报告显示,我国90%以上家庭未购买商业保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吴卫星在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保险产品不是特别丰富,比如城市居民保险、农村一些基本保险,一般来说功能比较单一,而且覆盖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开发一些比较好的产品,可能会更容易让投资者进入。”
此外,中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中国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保险的认知水平不高,因此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尤其在理赔、条款设计的合理性方面,消费者的满意度最低。
初高中学历人群成主力
不少人以为,学历越高的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意识就越强。
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就保险消费者的教育特征而言,初高中学历的群体是商业保险消费的主力,占比47.58%;博士学历和没上过学的人群占比较低,分别为2.3%和1.9%;本科学历人群占比则为14.2%。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历最低和最高的人群,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很小,而学历中等的人,总体来说更愿意持有商业保险。
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持有商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68-0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统筹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农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第一代农民工老龄化即将到来,面对“城市无法养老、农村无力养老”的尴尬,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越发重要。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该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国外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措施,提出解决思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思考。
一、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现状及问题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增长3.0%。同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5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3万人。①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②人民网报道称,全国农民工50岁以上、面临养老困境的农民工已高达3600万。虽已经逐渐淡出城市舞台和公众视野,但接踵而至的就是养老问题。
(一)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的历史演变
1.1996年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78号)规定职工在统筹范围内流动时,只办理关系的转移,基金不转移。跨统筹时基金转移额为个人账户中累计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之和)。
2.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规定职工调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仅转移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不再转移单位为职工缴纳的统筹基金。
3.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地将建立覆盖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作提上日程。
4.2007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拟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将农民工按情况划分:稳定就业的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没有条件的可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城镇灵活就业的可自愿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回农村的可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实际效果甚微,管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
5.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拟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建议建立全国性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办法中提及用人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4%-8%,并可结合个人收入选择。明确规定农民工养老关系转移和权益积累接续的政策,缴费累计满15年(含15年)符合领取条件,可由本人提出申请,按规定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0年1月1日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时可以将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和企业缴纳12%的社会统筹部分同时转移,参保年限和个人账户可以异地累计。养老保险权益将被异地承认,转移接续的手续更加高效。中断就业或没有续缴的保存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账户储存额继续计息)。返回就业并续保续缴的累计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储存额,符合条件的享受城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返城就业的,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全部有效,根据情况享受城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转入新农保。
图1可以看出2010年后外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显著提高。办法中转入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选择将极大缓解低参保率和高退保率的现状。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给付水平和替代率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别。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④新农保55元的基础养老金虽由国家财政负担,但每年660元的个人基础养老金补贴占农民工人均年收入的比例仅为2.4%,远低于城职不低于20%的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未来农民工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时的衔接政策仍在积极研究讨论之中。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政策壁垒: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
制度碎片化和农民工强流动性发生冲突,是我国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障碍。各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目标定位不统一:制度模式不统一、保障水平不统一、覆盖对象资格标准不明确、资金来源不稳定、财务模式定位不明确。不同政策下差异显著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养老保险可携性的政策壁垒,破除政策壁垒是提升养老保险可携性的首要内容。⑤
(二)法律壁垒:立法笼统,监管无力
相关法规颁布时间间隔长,内容笼统且不连贯,仅起引导规范之效,落实难度大,监管难度高。中央法律太过原则性,地方法规偏向地方利益,认为农民工是负担。⑥20%的参保人认为转入地是考虑到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能力而反对转移。⑦由于国家立法过于笼统,而地方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导致转移接续困难。
(三)经济壁垒:区域发展不均衡
难以保障劳动力基本权益和权利无损对接的问题也在于城乡差异大。城镇与新农保待遇水平、给付方式、运营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城乡实际消费购买力不同。因此,研究城乡福利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图2可以看出,2010年,城镇社会保障现行水平为5.54,同期农村的仅为0.49.
(四)微观壁垒:企业和农民工
利益驱动使部分企业在不完善的制度缝隙中铤而走险。缴费越少,待遇越低,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劳动力流动障碍和用工约束行为是影响养老保险可携性的微观壁垒。农民工文化不高,信息渠道狭窄,参保接续意识淡薄,看重短期利益,因此许多会选择退出取费而不是转移接续。
三、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国际借鉴
(一)意大利的碎片化养老保险改革
意大利养老金制度的典型特点就是碎片化。意大利养老保险全覆盖早在20世纪50年代,而功劳绝大数恰恰在于碎片化的制度将社会各阶层全部囊括进制度内。70年代碎片化的弊端即显现出来。弊端之一就是强化了养老金制度的扭曲效应,导致劳动参与率较低,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劳动力市场缺乏弹性。90年代在尝试过多次养老金改革失败后终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政府改革策略得当,把公平作为撬动改革的杠杆,⑨将改革的重拳打在缩小公私部门养老金差距上,公私部门统一改革,抵消各自反对的声音,反而能够推进改革。
(二)美国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1935年,是世界上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通过法案建立起如今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是国家通过税收筹资形成的覆盖约96%的劳动人口的基本养老基金,第二是企业自愿建立的401K计划,第三是个人意愿参保的个人养老保险。
“三支柱”以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和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法案》为法律基础,法规规定了享受权益人群,也为细节提供保障和依据。
美国养老保险强制在各州范围内统一施行,公民在第一份工作时即申请社会保障卡,号码唯一且终身有效,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持有者在退休之后无论居住在何处,均可持卡领取退休金。
(三)奥地利的立法先行
奥地利1971年开始实施《农民养老保险法(B-PVG)》草案,规定农林业企业经营人员及其共同劳动的家属在遭受年老、丧失就业能力和死亡时,为其本人或家属提供生活保障。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按照普通税务的统一标准分等级进行,并根据保险登记确定养老金计算基础。为农民在养老金不到某一最低水平时提供均衡补贴。联邦通过普通税收对农民提供专项资金。逐渐取消了农民与工商业人士养老保险的差别待以及老年养老金补贴。1978年,奥地利养老保险体制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各项措施较为协调一致。
四、结论及启示
(一)整合制度,消除碎片化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且管理封闭落后,使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度大。政府是最主要的责任主体,应对参保的具体方式和细节有能够上升到法律程度的明确统一的规定。意大利碎片化改革关键是公平,实现了起点公平和结局公平的效果。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明确的制度规定,以完善全国性的保障体系,避免地区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针对农民工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完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⑩
(二)加强农民工参保续保的意识
农民工除了加强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也应该接受普法教育,尤其是涉及到维系自身利益和长远保障的重要法律法规。通过组织普法和常识宣传,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农民工参保续保意识淡薄而产生的“退保潮”的现象并且保障年老之后的生活。
五、结语
农民工不但庞大,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越来越重要。涉及迁出和迁入地的财务矛盾、地方财政困难和办理手续繁琐冗杂等。但究其实质是碎片化和缺乏顶层设计,愿景美好却暂时无法实现的国家统筹,只有三管齐下,才是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釜底抽薪。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9).
[2] 席恒,翟绍果. 养老保险可携性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1卷(总第17卷).
[3] 时新荣.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初探. 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林旭,女,1988年6月出生,福建省邵武市人,研究生,社会保障学专业
① 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② 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③ 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⑤ 席恒,翟绍果. 养老保险可携性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1卷(总第17卷).
⑥ 时新荣.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初探.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⑦ 和小.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年6月.
【关键词】
农民工;断保;对策
据统计,中国有27395万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大多集中在二三产业当中,尤其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为主。其中1.68亿人在城乡间频繁流动,7867万人涉及跨省流动。截止2013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2218万人,其中累计有3800万人中断缴纳社会保险。断保人群主要集中在灵活就业人员和建筑工人等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群体。本文就以青岛市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试图摸清农民工断保的原因与规律,以便寻求出降低农民工断保的措施。
1农民工养老保险从退保到断保
早在2009年,媒体就曾报道出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农民工“退保潮”。每逢春节返乡时,珠三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主动将自己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提取出来。这种将个人账户中部分养老金提取出来的现象被称为“退保”。但是2011年7月《社会保险法》的正式实施,规定参保者只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才可以提取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否则只能转移接续。至此“退保”现象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农民工中断缴纳养老保险,从此“断保”现象出现。
2农民工断保原因
2.1经办管理滞后,转移接续不畅
一方面,多数经办机构都是在服务大厅里提供各种社保服务,缴费时间固定,缴费手续繁琐,甚至不同社保服务在不同部门和地点办理。所以对于居住偏远、交通和通讯网络不便的农民工们参保极为不便。参保缴费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高于参保者的收益,这点对于一部分人的缴费积极性造成了打击。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社保统筹水平不高,导致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十分复杂,再加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发生转移时,统筹账户中的基金只能部分转续,剩余的则直接留在了转出地的社会统筹基金里。因此,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不同统筹区域间的经济利益。转出就相当于转嫁了责任,转入就得负责承担今后新转入人员的退休金,长期的支多收少会引发养老金的支付风险。因此各个地区才会筑起重重门槛来防止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大量涌入。很多农民工之前的工作缴纳了养老保险,新单位也可以提供养老保险,但就是由于跨统筹区域流动,所以导致了养老保险关系无法顺利转接,之前的年限无法累积,于是就宁愿主动选择断保。
2.2费率偏高,部分企业与个人缴费负担过重
就拿在全国中缴费比率较低的青岛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例:以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本人工资收入低于去年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本人工资收入高于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基数,缴费比例为18%,其中10%由企业进行支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的利润减少甚至破产,同时大多数的农民工,其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且工作不稳定,再加上很多地区还实行了五险捆绑型缴费,使得大部分低利润企业和低收入农民工面望而却步。
2.3农民工对养老保险了解较为片面,加之商业保险的竞争
企业中的一些农民工在解除并终止了同企业的劳动合同后,使得养老保险关系一时间没有连续起来,或者是因为辞职和停薪留职等原因,忘记了及时进行续保,便造成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暂时中断。还有很多农民工对于养老保险的认识存在不足。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可以不急于投保,只要等到以后参保缴纳费用满15年就可以拿到养老金了。其中不少的农民工们只是片面地认为“视同缴费和缴费年限满15年就可以不用缴费”,但会对之后养老金的领取造成什么影响却不了解,也不关心。在受调查的人群当中,有一部分人参与了商业保险,因其养老保险年缴费比职工养老保险要低一些,服务态度要好一些,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要低一些,更灵活一些。所以对工作不稳定、工作环境条件差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商业保险更有诱惑力。
3治理农民工养老保险断保的对策
3.1借鉴欧盟实行“分段计数法”
繁琐复杂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流程是导致农民工“断保”的重要因素之一。欧盟有近5亿的流动人口在27个成员国间自由流动,欧盟国之间的养老保险政策被国内学者称之为“分段计算”法。概括起来就是劳动者在不同成员国的参保缴费时间累积相加,得出总时间,再按照劳动者在各国的工作时间比例由这些国家共同向参保者提供养老金。我国在未实现全国统筹之前可以尝试借鉴这种分段计数法,由各统筹区域在投保者退休以后分别按比例支付投保者养老金。当然,这还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大量专业的社会保险服务人员来提供支持。
3.2降低企业的投保费率
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人口红利优势,国内大中小型企业在这几十年期间得到了飞速的成长。但随着同行竞争的加剧、经济增长的放缓、人口红利的消失等等原因,近几年来中小微企业的利润大大缩减,很多小微企业时刻徘徊在生死边缘。青岛市是全国地区内少数的企业养老保险投保18%的城市,比全国的20%低两个百分点。即便如此,企业还是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再加上企业资金周转的问题,导致很多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应该适当降低企业投保比例,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有能力给更多的农民工投保。
3.3加强宣传,让农民工们真正了解职工养老保险的好处
随着手机尤其是网络科技的发展,现在通过微信微博等手机客户端就可以足不出户便可游览各种各样的信息,不同群体在游览信息的时候最关注的还是和自身息息相关的政策,所以可以通过媒体在网络上多加宣传职工养老保险的优点,通过简明的语言传达正面的信息对于农民工群体参保续保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4结语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养老保险断保的主要原因有政策、企业、个人三方面。虽然能够一一对应找出其对策,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由于涉及的群体数量庞大、性质特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所以需要给予重视对待。
作者:孙祥原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DB/OL].
[2]殷志芳.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探究[J].社会福利,2012(5).
住房公平:中国城市住房政策的价值回归
中学教育城乡差别对教育水平及地位获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话语与公共政策:公共决策的话语建构解释途径
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支持网络研究
建立合乎中国国情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补贴制度研究
合作、控制与共生:街道体制下的社会服务递送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的历史发展与政策启示
西方社会企业概念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
医疗自我规制的形成:西方路径与中国借鉴
协调和支持新的工作一生活模式的构建
住房自有在中国——概念及其意义的变迁
中国限价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中国社会建设思想和理论的当代转向
渐进与突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逻辑
英国建设福利国家共识的达成及对新常态下中国的启示
从“社会性住院”看养老保障建构——一个健康社会学的分析
基于效用决策理论下广州市养老服务模式变化趋势研究
政治标尺竞争理论——地方政府的激励效应
我国参与式预算评价框架的构建——基于比例原则的分析视角
政策执行视角下的高校法人治理实践——以K大学为例
公共政策终结决策模式研究——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的视角
价值观与美德:公共行政市场化改革失效的良药
建构社会政策话语,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民生财政的量度:民生支出若干概念的比较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与政策范式转移——间断均衡的视角
我国慈善税收优惠制度的问题与出路
执行的反思和重构:变革时代的国家治理
重估政策执行研究:哪些联系及如何被迷失了
中国公共政策扩散动力机制研究
理性诉求、社会参与和控制安抚——2014年劳资关系的三个基本问题
政府福利责任的边界:基于农民工福利态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新区域主义下跨市空间规划与多层级治理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比较住房政策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德国社会福利体系及其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设计的启示
重写社会契约: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变迁背景的追溯性分析
城市低保的目标瞄准探析:一个“街头官僚”的视角
街头官僚理论视野下的低保政策实施研究:以广州某街道为例
低保政策对受助者福祉的影响:三个城市低保人群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社会投资国家——社会支出中的新趋势或仅是流行的政治话语
美国政府的“公共养老金危机”及养老金削减策略
中国香港及新加坡推行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挑战
话语与公共政策——西方政策话语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社会投资福利国家?——论当代社会救助政策逻辑的转变
居民退休储备尚有10年缺口
据介绍,汇丰的未来退休生活调查始于2005年,是一项针对环球退休生活趋势进行的独立研究项目。今年所推出的调查报告《未来的退休生活:退休生活新面貌》是该系列调查的第8份报告。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人们对于建立养老金储备的一些观点与态度。
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内地的受访者平均从29岁开始为退休作储备,人们意识到,要保证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质,最迟应不晚于36岁开始退休的财务储备,而在全球这一年龄平均为34岁。
同时,受访者对安享退休生活有较高的期望值。调查报告显示,要确保舒适的退休生活,每年平均需要约人民币166100元的家庭退休收入;在亚洲的受访国家和地区,这一数字平均每年约为人民币257500元;全球平均约为人民币214600元。
但是,有近一半(45%)的受访者表示,要实现舒适的退休生活,自己的退休储备尚不充足或者是完全没有退休准备。受访者认为自己相应的退休储备并不充足,平均只够10年之用,呈现出10年的缺口,高于全球平均8年的缺口水平。
三步计算你的退休储备缺口
由于取样的原因,这份调查报告尚难以对大部分人的退休储备状况形成判断。但是一些趋势性的变化能够成为共识,如人们对于退休生活的期待值在上升,退休储备的观念也在提升,但是与之相对应的退休储备还有较大的缺口。
看到这份报告的调查后,你是不是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养老金缺口有多大呢?在进行退休养老规划时,计算养老金缺口是第一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项工作。
第一步:对退休后的支出状况进行估测
这里计算的思路是,使用目前的支出状况作为基本参考,剔除掉一些退休后不会产生的支出项目。在此基础上,对应乘以不同的通货膨胀系数,并进行加总。
当然,每个家庭的支出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的是《2012年上海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以高收入组(人均年收入70067元)的消费支出来进行计算。通胀系数则根据生活经验对不同消费支出项目的年化通胀率进行了设定。在这个例子中,主人公夫妇预计在20年后退休。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对夫妇目前的年消费支出为82794元(扣除了部分支出项目后);在采用通胀系数进行计算之后,20年后当他们退休时每年需要的支出为169237元,接近17万元。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退休生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果我们以25年来计算的话,那么简单的算法是,在退休生活期间需要的支出为17万元×25=425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计算方式,忽略了多重因素,如在退休生活期间,支出仍将受到通胀的影响;而对一笔存续的退休基金来说,我们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稳健投资方式,继续为这笔资金获得增值手段。
第二步:计算退休后的收入
退休后的收入构成主要来源包括社会养老金、家庭存款、个人养老金等。目前而言,社会养老金仍然是退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进行退休规划时,这项收入也是计算退休金缺口的主要数据。
估算社会养老金收入的困难在于,社会养老制度在不断进行变化与调整。一种比较基本的计算方式是,使用退休金替代率来进行估算。所谓的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以国际经验来看,当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时,退休后可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不过,目前来说,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中养老金替代率较低,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施行不同的养老金政策。其中,企业退休员工的养老金替代率较低,而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由于养老金的缴纳基数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基础,他们的养老金替代率更低。
我们仍然以2012年上海统计年鉴中对高收入组的划分标准:年收入7万元为计算基础,20年后这一收入水平将达到18.57万元(设定工资年均增幅3%)。以30%的养老金替代率来计算的话,预计他在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为5.57万元,两位老人的退休家庭养老金收入合计11.14万元。
另外,一些人还拥有额外的年金账户、商业养老保险账户等,在退休期间能够获得一定的年金收入。
还是采用简单加总的方式,以退休第一年的退休收入来计算,25年的退休生活所获得的养老金收入为279万元。
第三步:得出退休储备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