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09:31: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呼吸内科新护士工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传统的呼吸内科管理是一种单纯以“管理”为核心的模式,强调医护人员对各种制度、规定的遵守。这种管理模式效率低,对医护水平提高的作用有限,并且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它将知识作为管理对象,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创造力。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应用于企业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也多有运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开始在呼吸内科推行知识管理,一切围绕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进行,建立了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和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等。本文就知识管理的研究与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共有医护人员45名,其中医生15名,护士30名。男6名,女39名。医生年龄25~59岁,平均38岁;护士年龄18~50岁,平均28岁。管理依然采取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强调对医院制度的遵守。
1.2方法
1.2.1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对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能力,呼吸内科实施了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对治疗中遇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疑难、复杂案例,或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分类,总结每类案例中的共同特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明确了每一类案例典型特征,从而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根据每一类典型案例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标准,制定详细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案,为各项工作提供明确的标准和应对方案。这样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如遇到类似案例就可以快速做好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诊断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对应每一类典型病例,呼吸内科配备了专门的医生和护理团队,并且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医生与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有效避免了工作失误。
1.2.2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
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较多,每个危重症患者对医疗工作和医护人员都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地救治危重症患者,并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呼吸内科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除了常规的临床资料外,还进一步建立了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患者入院后,由呼吸科的专家小组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作出评价,对危重症患者的药物纳入资料库进行管理。资料库不仅包括临床资料,还包括医疗团队的讨论记录、其他抢救治疗方案、医护人员针对病例进行的学习与研究成果等。要求对危重症患者必须采用专家团队进行治疗,配备专门的危重症护理护士。专家团队的成员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成员有较大不同,有可能是本科室的医生,也可能是本科室与其他科室医生共同组成。专家组在每次病情讨论的发言都要详细记录,以便在下一次诊断当中能够准确找到依据。此外,资料库还有危重患者详细的护理过程记录,包括护理中的心得体会等。
1.2.3护士分层次管理
分层次管理是指将呼吸内科护士根据能力、责任意识、经验等分为不同层次,从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将护士分为责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和秘书护士。责任护士为呼吸内科护理岗位的佼佼者,工作能力强,年度考核优秀,工作细致耐心,护理经验丰富,均有3年以上护理经历,多为本科学历,主要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执行护士具有较强的专业护理知识,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呼吸内科工作1年以上,为护理专业的优秀人才,主要负责一般患者的护理。辅助护士大多为大中专学历,入职不到3年,工作经验和能力均较缺乏,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秘书护士为刚走上工作岗位者,与辅助护士一样,一般不独立承担护理责任。在管理方式上,四类护士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和奖金系数上,对应的奖金系数分别为1.3、1.0、0.5和0.5,三个类型的护士以考核决定类型,考核的标准以三类护士的评定标准为基础,结合患者评价、日常绩效等。秘书护士必须做满1年以后才能参加考核。
1.3统计分析
使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知识管理前后医护人员在团结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满意情况差异显著(P<0.05)。在解决患者问题的及时性和疾病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3结论
呼吸内科是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病床使用率位居医院前列,危重症患者较多,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对医护质量、医护人员的能力与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医护水平,才能帮助患者解决疾病的痛苦,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呼吸内科疾病大都比较复杂,治疗和护理中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典型病例,对该科室的医护工作提出挑战。知识管理适应了呼吸内科建设需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知识管理要求呼吸内科在管理中要围绕提高医护水平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技术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还是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对呼吸内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13-01
有效识别风险并实现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等特点,导致医院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接触较多,护士的素养高低也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产生了直接影响。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其机体功能较差,并常常伴有其他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困难重重,由此也就会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现在选取我院的呼吸内科护士,对其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的24名护士,年龄在23-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8岁,本科学历以上的有14名,大专学历的有7名,中专学历的有3名。将24例护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1.2 方法 观察组护士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首先是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然后针对护理风险实施相对应的防范策略,防范策略主要有:实时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提高重点环节及薄弱环节的安全性。确保各种仪器的正常运转。护理应用各种警示标识。坚持查房制度。对照组护理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对症护理[2]。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中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于(P
2 结 果
通过指导两组护士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护士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护士实行的常规护理。观察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9例,一般满意的有2例,不满意的有1例,满意度为91.7%,对照组12名护士中,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的有5例,一般满意的有4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为75%。两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3 讨 论
临床上对于呼吸内科疾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及对患者的基本疾病治疗,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实行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护理,以帮助患者快速改善病情,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患者给药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给药准确性及给药途径等方面的风险,在常规的护理操作过程中,尤其是对涉及到患者血管及体内管腔等部位的操作时,会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对于此种风险,护理人员应当加强防范,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中,隐藏着较多的风险,如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如果由于护理缺陷导致风险发生,则会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加强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迫在眉睫。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呼吸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一些护理人员由于其自身素养的影响,导致其与患者出现矛盾后并不及时进行解释,致使矛盾越积越深,不仅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造成了制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通过对护理人员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91.7%,效果显著,而对照组护理人员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虽然对于满足患者需要,减少护患纠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较差,不利于护理人员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4]。由此可见,临床上在对呼吸内科患者实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护理的风险管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治愈疾病的需求,实现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并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同时降低护患之间发生纠纷的几率,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永乐,单美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1(02):56-57 .
1.1对象
我院呼吸内科于2008年1月以自愿参与的形式成立了2组QC小组.共14人,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4名。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6名,中专学历4名。
1.2方法
1.2.1QC小组人员的选定:每小组选举1名护士长为监督员,负责活动内容的监控及对上下级部门的联络。每小组选举1名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成员为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选举1名文笔相对较好的秘书,负责QC活动的记录。小组每月活动1次,每次1~2h
1.2.2对QC小组成员的培训:由护理部组织培训QC小组活动相关工作流程及QC活动的方法,包括活动的程序、选题原则和管理工具的运用等。并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把上级医院的好经验反馈给QC小组的每位成员,提高了我们实施的效果。
1.2.3选题:根据5M选题法(力所能及、有效可查、需时适中、医院赏识、圈以自豪1,Qc成员一致认为我科整体护理活动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健康教育。护理部首先通过调查发现,93%的患者希望接受护理人员的指导,了解与其相关的健康知识;其次.在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呼吸内科的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把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然后采用5M选题法的标准进行打分,最后确立以“提高呼吸内科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为本次活动课题。
1.2.4现状调查及设定目标:对120名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问卷发放范围包括病人及家属等。调查表内容: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并发症、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饮食与活动、休息与居室环境、自我保健知识与技能f氧疗、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等1、遵医行为、出院指导、护士专科技术和服务态度等11项。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为70%。根据调查结果,设定的目标是将呼吸内科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提高到95%以上。
1.2.5原因分析及要因确定:从人f护士、病人及家属)、物(资料、材料)、法(方法、操作及管理)和环(环境)4方面对呼吸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进行原因分析,构建因果图。通过因果分析,找出16个末端因素,通过分析综合,确定以下4点为主要因素:(1)科内未对护士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新护士较多,对专科理论知识缺乏;(2)宣教内容本身不易理解,宣传资料不足;(3)来自农村的患者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理解、接受能力差,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4)护士不注重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1.2.6制订并实施对策:(1)护士作为健康教育者.首先应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专科理论知识,尤其要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人手发一册《健康教育手册》,以自学为主,不定期讲解,组织小讲课及护士查房,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健康教育学习班,回来后在小组内进行讲课,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表扬及物质奖励。(2)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制作简单、直观及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发给患者.供其阅读。(3)针对农村患者文化水平低,理解、接受能力差,根据本科室制定的各阶段的宣教材料,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和家属阅读,反复讲解并利用宣传栏进行宣教。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的患者,应加强沟通,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征求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不断改善交流方式和工作作风。(4)护士要改变护理理念。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如果不积极进行效果评价,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患者掌握的情况。在分阶段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在实施每个阶段时及时评价上个阶段的健康教育是否达到目标.若未达到可调整或修改教育计划,使其更加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
1.2.7评价标准: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的情况,采用观察法了解患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遵医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2结果
从表1~表3可以看出,经×检验,P分别<0.05、<0.025、<0.01、<0.005:QC小组活动前后患者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说明经过QC小组活动后,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讨论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86-01
.一般来说,呼吸内科疾病患病的时间比较久,同时,难以一次性治愈,容易反复发作。由于以上这些特征,内科呼吸疾病患者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常出现烦躁、郁闷或者恐惧的情况。内科呼吸疾病给患者的身体也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除了一般性的呼吸困难等症状之外,病重患者还经常处于危机的状态,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要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质量,为治疗疾病奠定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的80例内科呼吸疾病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8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22例患者属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6例患者属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此外,支气管哮喘患者有2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有15例,患有肺癌的患者3例,临床出现呼吸衰竭患者2例。
1.2严密观察病情
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呼吸观察。呼吸观察主要针对患者呼吸的频率和节奏为主要的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正常,呼吸节奏是否稳定,如果患者呼吸出现不稳定、不规律的情况,则要对患者进行重点观察。
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意识观察。意识观察的主要工作是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白天嗜睡、反应不敏捷的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就要考虑对患者进行重点观察。
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咳嗽观察,咳嗽观察的主要指标是看患者的咳嗽是干咳还是咳痰,是否有咳血、胸痛、久咳不止的情况。此外,护士细心观察患者的咳嗽的节律和时间点,并做好记录,为后期的治疗提供真实的资料。
1.3护理方案
内科呼吸疾病患者入院之后,首先给患者细心的讲述医院的情况,以及疾病的状况,针对患者的疑虑,或者提出的一些问题,护士耐心的解答,让患者稳定情绪,能够配合医院的护理和治疗工作。为患者安排干净清洁的病房,病房要保证有重复消毒,并且有良好的通风效果,不在病房里面摆放任何的花草,避免花香对患者造成刺激。护士每天按时提醒患者服药,并陪同患者到室外活动和检查。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叮嘱患者要少量多餐,进食流失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2结果
在研究的8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中,有67例患者已经成功被治愈康复。其余的13例患者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并出现并发症,例如,心脏衰竭、呼吸堵塞等等。
3讨论
3.1心理护理
根据统计显示,呼吸内科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所以,患者入院之后,护士首先要主动去帮扶。并在帮助的过程中主动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后期展开有效护理收集信息。对于部分有沮丧、烦躁情绪的患者,护士要积极主动的了解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关心患者的饮食起居,给予患者需要的帮助。对于不配合医疗人员治疗的患者,护士要积极和患者沟通,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3.2舒适环境
病房作为患者平时居住起居的地方,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必须,要经常的用无刺激性气味的消毒水来拖洗地板;为患者整理床铺被子的时候要避免灰尘和棉絮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限制每天探望患者的人数,避免感染;热水瓶要放置在离患者比较远的地方,床上要装上防护栏,保证患者的安全。
3.3口腔护理
呼吸机经常作为治疗呼吸内科疾病并发症的主要器械。由于呼吸内科患者容易被口腔的细菌感染,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所以,护士要经常性的帮助患者清理口腔。清理用生理盐水棉球为宜,让患者的口腔保持清洁,避免真菌感染。护士要及时使用阿米卡星0.2g加生理盐水100mL对患者展开治疗,使得患者的气道湿化。如果患者出现了黄粘痰,说明已经感染,要及时采用敏感抗菌药给患者治疗。患者如出现血痰,就要检查套管和气囊是不是有压迫患者,并及时的修正。
3.4饮食指导
由于呼吸内科疾病属于慢性消耗疾病,发病的时候都会有咳嗽、咳痰等等症状。所以,护士要叮嘱患者经常进食一些高蛋白,富含纤维的食物,以水果和蔬菜最适合。同时,要每天保持饮用一定量的水,保持呼吸道的湿润。为了避免患者失眠,要叮嘱患者不要在睡前喝茶或者咖啡等。
3.5用药安全
依照药敏实验结果,使用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的时候,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时要检查是否真菌感染。祛痰使用溴己新,镇咳常用咳必清,平喘常用氨茶碱,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对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要控制好输液的速度,如果输液太快或者太多就会导致肺水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疾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巨大的不良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采用更加优质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近几年,随着医院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不论是医疗技术水平还是医疗护理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对应的是,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更多了。作为接触患者最频繁的医院职工群体,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1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1.1意外事件类
1.1.1误吸、窒息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占多数,年龄因素使老年患者肌肉组织减少,结缔组织弹性下降,吞咽速度下降,当有疾病影响时,高龄老人的吞咽功能更容易失代偿。研究报道称住院高龄老人中误吸的发生率为57.9%。再加上部分老年患者曾有脑梗死病史,吞咽肌功能不同程度降低,进食时易呛咳,极易造成误吸,甚至窒息。咯血患者如无力咳嗽,或情绪高度紧张、屏气,当一次性咯血量大时,极易出现窒息而危及生命。
1.1.2管道脱落
气胸、胸腔积液患者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如果出现局部固定不当、过度牵拉、接口处松动等易导致管道脱落而出现意外。其他管道如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等,都可能因各种意外出现计划外拔管。
1.2护理人员的因素
1.2.1技术方面
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各种医疗新技术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和护理操作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2.2护理操作执行不严谨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不细心,缺乏慎独精神,导致一些护理缺陷的发生。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大多数是90后的年轻护士,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主动护理服务的理念。
1.2.3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低
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抢救中缺乏预见性,导致工作忙乱无序,且协助能力差。
1.2.4缺乏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易产生烦躁和焦虑情绪,忽略了与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不注意服务态度,导致患者和家属产生误解、反感、甚至与患者和家属发生冲突。
1.2.5护理记录存在隐患
抢救患者和护理重病患者时,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与医疗病程记录不一致等。
1.2.6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紧张的工作环境与人力资源的不足使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大,服务不到位,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暴力事件发生后,缺乏组织及同行支持等使护理人员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干预措施
2.1意外事件防范
2.1.1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易呛咳患者进行饮水实验,正确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决定患者的饮食种类。若有必要,行鼻饲营养。对存在潜在误吸的风险、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进行监护,重点交接班,在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班班落实。
2.1.2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进行防呛咳、误吸的宣教。
2.1.3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予翻身拍背,也可以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的排出。
2.1.4对咯血患者做好宣教,嘱其再次咯血时避免紧张及屏气,轻轻将血咯出。
2.1.5对窒息风险高的患者,床头准备吸引装置。告知家属24h陪护,并在晨会上和全体医师、护士沟通,以加强医务人员对潜在误吸、窒息风险患者的重视和监护。
2.1.6对兴奋、烦躁、谵妄易发生坠床的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使用床拦和束肢带。
2.1.7制定并学习呼吸内科常见意外事件预案:充分考虑呼吸内科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利用每月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情景模拟,严格规范各种流程细节,不断提高护士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安全护理的关键
2.2.1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优质护理活动的要求
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完善疾病的护理常规,优化、细化护理服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监督制度,强调护理安全工作的细节管理,加强护理安全工作细节的关注度,使每位护理人员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做到对护理安全隐患防微杜渐。
2.2.2科室成立护理质控小组
由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组成,按照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采用不定期检查、经常性提问、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强化,并按条例给予相应的奖惩。
2.3设立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登记本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68-01
笔者对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及对策思考如下:
1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思考如下
笔者实际工作中可知,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风险:
1.1护士自身风险意识不足。护士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自身风险意识的不足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风险,可以说任何风险都是由于护士自身风险意识不足而引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护理记录不全面,对护理工作而言,加强护理措施的记录以及患者每天甚至每小时的病情变化情况,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这都是护士常常忽略的或是不能很好完成的;②护理记录缺乏专业性特点,护士人员在记录时,不能很好地突出本系统的观察要点,COPD患者长期地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这样极易引起二重感染,护理交班的时候未写及口腔内真菌的观察;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的血压变化、有无腹痛、有无胸闷情况,也未及时进行记录。
1.2与护理实际操作相关的潜在风险。护士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也会由于某些细节不注意,常常会导致一些潜在风险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肺性脑病患者由于使用呼吸兴奋剂,往往会出现躁动,这就使得使用的药液渗漏出来,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拔除,药液外流之后不能及时地进行处理,那么这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局部肿胀,甚至发生皮肤坏死;②贪睡,对于昏迷的患者而言,应该对其使用热水袋,在使用热水袋时,没有用布套进行包扎,而且没有交待实际的注意事项;③大小便失禁患者协助翻身时不慎抓伤皮肤,观察皮肤,督促皮肤护理不力引起压疮的发生。
1.3与急救药品设备相关的潜在风险。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发生急性喉哽塞的患者数量较多,这类患者的病情危重且变化较快。在实际的治疗与观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呼吸机发生故障。心电图机走低用完以及延误了对患者的及时抢救与观察等风险。在某些时候,护士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操作不能熟练掌握,应急措施不到位,这些情况极易使护患关系紧张。未告知口服降压药的患者起床时动作宜缓慢,引起性低血压致头晕、摔倒的意外。呼衰患者需经常监测动脉血气变化,动脉穿刺处压迫时间宜长,压迫位置宜正确,如果未强调这一点,会引起出血的危险。
1.4单次吸痰时间过长。两次吸痰间隔时间短可致低氧血症,防范措施是熟练掌握吸痰操作要领,抽吸时动作轻柔。单次吸引时间应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应大于3min,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增大氧流量。
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应对思考
针对以上几点关于医院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加强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规避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防范对策思考如下:
2.1积极加强护理风险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通过上述关于呼吸内科护士存在的自身风险意识薄弱问题的阐述可知,加强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防范与规避,首先要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不断地提高护理风险的意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对护理措施全面地进行记录,加强提高可信度以及书写的质量等。
2.2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在实际过程中,应该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交接班制度;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的交接班流程、即书面、口头以及床边管理,加强执行药物检查制度,注意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等,加强强化告知制度,做好签字记录,认真执行消毒隔离以及压疮防范制度的执行与实施,护士长应该在护理人员面前大力宣传应该注意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提出防范的警示等。
2.3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健康教育的内容。护士要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时间,在晨间护理、输液、发药、巡视病房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意识、饮食、大小便、咳嗽、咳痰情况,掌握患者病情的第一手资料。加强对神志模糊、躁动患者的巡视,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外渗,热水袋是否过烫、有无包裹;了解服用利尿剂患者的进食情况,口味是否偏淡;让患者与家属体会到护士是真心尊重患者,真心为他们服务。
2.4注意加强呼吸内科病房管理。在盥洗室或过道里应有防滑提示的标志;发现地上污湿现象及时予以清洁、擦干;病房设备管理带出现问题,及时与后勤部门联系,督促及时维修。
2.5人为气胸形成的处理措施是嘱患者呼气、迅速用凡士林纱布或胶布等封闭引流口,并立即通知医师,给予氧气吸入。气胸严重者应立即紧急排气,迅速准备一套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并保证其密闭性。
3讨论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法制建设逐步趋于完善,患者在实际就医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护理的安全要求也日益增高。作为临床第一线的护士,肩负起与患者建立友好关系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任。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这些风险造成了紧张的护患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些风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预防风险的对策,保证无风险,这样才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才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避免一切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156-02
对于风险管理的定位是:风险管理是一种意识上的管理程序,风险管理的作用就是对于先存在的和一些潜在存在的医疗风险事件进行评价和处理。在呼吸内科的患者中存在的普遍特点是:患者的年龄都偏大、自身对于健康问题的保护意识偏低、病情的症状有反复发作的症状、病毒的发展变化比较迅速等等。由于呼吸内科的一些特殊的原因,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发生意外变故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与风险。为探索呼吸内科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及在实际中的效果显示,该院的呼吸内科自2010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后,有了良好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6月该院呼吸内科共接收患者782例,患者中相对危险的患者473例,其中抢救次数高达526次,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23例。该院呼吸内科的现有床位有50张,护士23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2名,护士16名,年龄在20~45岁之前,平均年龄为21.34岁。学历为:本科3名,大专18名,中专2名。
1.2 方法
对该院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的一些客观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寻找一般的风险的影响因素与一些特殊情况的特殊因素,从而对于我院的呼吸内科的病房管理制度做以完善和整理。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方面进行分析。当然主要的存在的风险的因素有:护士的专业素养、患者的自身情况、药品的使用情况、病毒本身的情况、病房环境的情况等等一些因素。通过对于风险的因素分析来制定相关的措施,对于风险的管理的强化来对于数据进行整理,从而使护理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1.3 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1.3.1 医护人员风险防范素养的提升 呼吸内科的患者的病菌的存在形式一个极其活跃的病菌分子,在对于护士护理的专业要求素养就相当的严格,护士护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也是患者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个整个的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护理风险预防的知识是护士职业风险的客观认证具有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呼吸内科的护士加强职业风险的预防培训,包括防护使用物在护理中被应用的重要性、打针、输液过程中国的医疗器材使用的规范性与损伤所要处理的环节等,通过这些来提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防护意识,安全意识、具体操作工程的合理科学性。
护士护理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是对于院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考验,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的防范的意识是受制度的影响的,因此的制度的健全对于护士的护理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就要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制度的规范就要求护士的护理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制度,来保证护理过程中对于一些患者的提醒与健康知识的普及讲解。
1.3.2 对于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的措施 患者的自身的疾病预防的意识、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患者自身素质等等一些因素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医护人员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不断的去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就减少了风险的出现。当然除此之外最关键的就是。由于呼吸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的年龄偏大一些,这就给护理的过程增加了难度,患者的行动,身体安全等一些原因也是存在风险忧患的,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对于年龄大一点的患者,我们要采取特殊的管理,例如要求这样的患者必须有家人的护理,她们的一些外出的行为医护人员要进行一定的约束,保证其不再受到交替的感染。
1.3.3 对于医药用品的使用的风险措施 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品的使用是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用药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药品的使用情况的风险分析主要是关于患者对于药物的过敏的症状表现、由于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风险的出现,这些都是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就要求护士要对于患者的平时的用药要以详细的记录,导致出现一些误差而造成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采取专门的医药用品的监管政策,保证每一位患者的药物的使用正确。
1.3.4 对于病房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病房的环境也是相当主要的,呼吸内科是一个病菌传染比较密集的地方,患者之间的交替的感染等等一些方面都是问题的关键因素。当然对于这一问题上,护士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就要主义对病房的消毒情况,要保持病房的空气的流通。并且护士要在自己的护理工作的范畴内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要提醒他们对于病毒的预防,以免造成交替感染的情况,对于恢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医护人员要每天定时定点的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对于病房的管理要加强例如一些家属的探望要进行一定的登记与检查,保证没有新的病毒危害病房的再感染。
当然除此之外,在出现一些风险纠纷问题的时候,医院方面首先要及时的去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患者的家属也要积极的配合医院的工作。对于一些纠纷问题的出现一定要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解决,要明确细化每一个责任的承担。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的是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进过一些具体的方法的实施,对于该院呼吸内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在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病房管理的评分、消毒隔离的质量、基础护理的质量包括患者的满意程度都有明显的上升,具体的情况显示结果。
3 讨论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将一些可能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死亡或者伤残的一些影响的因素进行一定的规避,风险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防止或者预防风险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在护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发现一些存在的因素,及时的进行一些处理的保证工作的顺利。同时医护人员要掌握一定的风险处理的应急方法,要了解医院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正确的面对风险管理的保障也是重要的问题,一是要对于风险要进行防范;二是要对于风险发生的时候对于风险进行一些合理的处置。将风险管理的防范,要提高日程上来,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除此之外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在药物的使用中,建议要第一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保证患者的用药情况要做不断的更新记录,因为医患纠纷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用药的问题。期望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有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爱英.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7):13-14.
[2] 钱维建.浅谈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3(2):21-23.
[3] 李由.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5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64-65.
[4] 胡原.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7):87.
doi:10.14033/ki.cfmr.2016.34.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066-02
众所周知,呼吸内科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患病年龄层次较高,拥有较长的治疗周期,加上各种患者的情况也不近相同,因此给医护人员的护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直接影响了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医护队伍的不断壮大,注入了新的元素和人员,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医护人员的经验不足,质量也就不能够保证,所以护理的好坏就成了所有医护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在这里,就注重探讨了新的护理模式,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模式的运用,对其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把运用这种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效果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观察,做出分析总结。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1~70岁;疾病分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弥漫性肺部疾病3例,全身疾病肺部表现10例,哮喘病4例,肺部感染1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2~71岁;疾病分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弥漫性肺部疾病4例,全身疾病肺部表现8例,哮喘病15例,肺部感染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或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对以上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如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康复护理等。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包括组建护理小组、分配责任组长、分配各级护士及护理的实施。科学合理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排班,提升每位护理人员对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责任意识,具体如下: (1)组建护理小组。由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培训相关护理人员,定期对该小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考核,结合护理员工的职称、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进行科学的排班,对可能或已出现的漏洞与不足进行分析归纳,并对应用的措施进行集体讨论,并评价护理的效果,从而保障护理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2)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对护理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及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对呼吸系统内科病患进行实时监护,加强病房巡视工作,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给予患者更多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念。若患者在临床护理程序中出现问题,应当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作好记录工作。(3)护理人员还应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帮助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症状,起因、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其中包括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临床护理计划,例如健康教育宣教形式及热荩从而提升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认知。除此之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组长需要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并对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护理质量能持续上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此方法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同时对护士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进行评分。对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两组均发放45份,回收45分。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对两组护理方法的感受和意见,具体划分成不满意、一般、满意及非常满意4个标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不满意9例,一般17例,满意与非常满意合计19例,护理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2例,一般3例,满意与非常满意合计40例,满意率为95.5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
2.2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责任护士责任评分较对照组的满意程度显著改善,对照组护士护理考核平均评分为(75.9士4.9 )分,观察组为 (91.8士5.1)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众所周知,临床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就是呼吸内科,而对于呼吸内科来说,许多患者属于慢性疾病的范围,并且患者的情绪不稳定,非常焦虑不安,对自身的病症极度的失望和失落,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或者在治疗中引发压疮和感染等并发疾病,后果不堪设想。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革新,新时期的护理服务工作涵盖内容也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并且患者的自身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护理质量有相应要求,还对护理效果及护理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本文所探讨的新型临床护理方法即责任制整体护理,是指通过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对患者进行责任包干制的护理服务内容,方便对临床护理和以后的管理做出全方位的监督及指导。优势明显,特别是对因慢性病反复发作的住院患者来说,他们是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人群,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患者得出这些因为久治不愈、病情反复,而表现出体质虚弱等的临床症状。这样一来,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就越发繁重,医护人员就更加忙碌。尽管这些年,我国的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医护人员也逐渐纳入年轻的元素,但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却良荞不齐,导致了护理质量的下降和护理满意度的降低,因此如何提升护理水平成为当前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首要难题。临床试验表明,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认可和信任。责任制整体护理临床实践时,医护人员首先应当对病患的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同时还应做好病患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取得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是将责任进行严格划分,明确各部分的职责所在,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对其接受的护理服务非常满意。
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的护理过程是由资历较深的护士带领管理,所以可以带动年轻的护士,帮助其学习护理方法和稳定心态,进而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职业素质。这种方法还能够使传统护理中被动检查的模式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模式,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各方面指标。同时,也能够促使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能够得到主管医师的认可。就上述的方案就可以体现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整个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好处和优势,对临床医学拥有极大的效果和得到一致的好评。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服务领域中推行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有着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方法的出现不但对于病患的康复起到了极佳的辅助效果,还有利于加强病患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因此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苏琳珠,王招娣.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8(2):112-115.
[2]蔡克,王萌.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145-146.
[3]郭丽霞,张莉,刘晓兰.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12):170-171.
1.1.1跌倒
呼吸内科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存在体质虚弱、视力下降,反应能力差等因素;部分患者使用易致跌倒的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过敏、降血糖药等药物,易发生跌倒,造成意外。
1.1.2坠床
肺性脑病患者常出现兴奋、烦躁等表现,伴随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等患者,易发生坠件。
1.1.3窒息、误吸
咯血、痰液增多不易咳出的患者,易导致窒息;伴随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脑梗死等)易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而造成窒息、误吸。
1.1.4管道脱落
气胸、胸腔积液的患者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如因固定不妥、活动不当、过度牵拉等原因会造成管道脱落;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管道存在计划外拔管的可能。
1.2专科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
1.2.1氧疗隐患
氧疗时如吸入氧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可发生氧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持续高浓度吸氧会造成二氧化碳潴留,引发或加重Ⅱ型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对氧疗依从性差,自行停止吸氧而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1.2.2吸痰护理隐患
病情评估不到位、单次吸痰时间过长、两次吸引间隔时间短等因素,可致低氧血症使病情加重,引发意外。
1.3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3.1综合能力欠缺
现阶段护士的知识层次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专科培训不到位、急救技能掌握不够、应急能力差等因素直接影响抢救效果;同一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因涉及到多专科的护理问题而存在一些护理矛盾,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
1.3.2工作中缺乏高度责任心
工作粗心大意,缺乏慎独精神;观察病情不够细致,未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干预不及时;职责、制度、流程执行不规范等因素。
1.4护理管理因素
1.4.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护理管理监控过分注重考核,缺乏细节管理理念,应急预案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造成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
1.4.2护理人员的配置与工作强度不对称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2.1意外事件防范
2.1.1充分评估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存在有意外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于床头建立警示标识;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留有家属照顾;同时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易跌倒的患者避免单独走动,必要时卧床休息;存在兴奋、烦躁等易发生坠床意外的患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床栏的应用、束肢带应用;对存在窒息、误吸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床边备有吸引器,必要时安置患者于抢救室;吞咽困难、呛咳的患者,将食物调成糊状,抬高床头30°~45°,必要时留置胃管;各种引流管道固定妥当,避免折叠、扭曲、脱出、受压,保持有效引流,避免计划外拔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床边备有相关物品,如血管钳、消毒凡士林纱布等。
2.1.2制定呼吸科常见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组织护士学习利
用晨会、交接班时进行情景模拟,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如何应对处理等注意事项,以不断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规范专科性护理操作,加强监督与管理
2.2.1氧疗护理
正确评估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掌握氧疗适应证、氧浓度、吸氧方式及时间等要求;严密观察氧疗效果与反应;加强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氧疗依从性。
2.2.2熟练掌握吸痰操作要领
正确控制负压(40.0~53.3kPa,小儿<40.0kPa),在无负压的前提下插管,抽吸时动作轻柔;单次吸引时间应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应大于3min;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增大氧流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2.3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
2.3.1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多途径、多渠道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养,按需交叉培训,落实“三定方案”,对年轻护士的成长进行动态持续的观察、评价。
2.3.2加强工作责任心
教育护士严格按职责、制度、流程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克服麻痹大意的工作态度,培养应有的慎独精神。
2.4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2.4.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制定《呼吸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呼吸内科应急预案》,修订《呼吸科专科护理常规》及《呼吸科专科操作》等项目;病区实行全员参与的质控模式,成立质控小组,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跟踪检查表,加大质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4.2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12-02
1 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1 技术方面
新护士业务知识不扎实、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护士间协作能力不强可能导致静脉穿刺不成功,红灯接应不及时,各种处置不及时等。
1.2 管理方面
1.2.1 人员调配不合理。传统的排班模式已不能适用日新月异的发展的需要。旧的排班模式所暴露的问题主要在于忙时段红灯接应不及时;治疗与护理分组进行,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及病情进展不了解;晚夜班护士工作压力大,尤其是心理压力。
1.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全、反馈不及时,出现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或及时总结,同一类的差错或事故反复出现,护理书写、消毒隔离、危重患者安全护理、基础护理未分类整理并持续改进,护理安全教育不完善。
1.3 环境方面
1.3.1 病房环境方面。呼吸内科慢性疾病患者居多,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家属担心受凉感冒,不愿开窗通风,加之有些患者床上大小便、随意排痰等,可能造成室内有异味、空气细菌菌落数超标,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机率,不益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1.3.2 安全防护方面。躁动、行动不便的患者未及时使用防护栏,易造成坠床;跌倒、坠床、压疮标示牌不醒目,床旁呼叫器未放置在病人易取用之处,地面水迹未及时擦干,通道有障碍物、座椅不稳均可致病人摔倒,跌倒或发生意外时,不能及时呼叫;厕所灯、地灯运行不正常时,未及时维修;设备带上使用电器,如手机充电器、电脑、电饭锅等,干扰医疗仪器的正常运行。
1.4 护士方面
1.4.1 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特别是在病人工作忙的情况下不能将三查八对的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如执行医嘱时错抄、漏抄医嘱,有疑问时不请示不报告,在注射发药中张冠李戴,给错药或未按时发药。
1.4.2 护士工作责任心差,疏忽大意,未认真履行职责,未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巡视病房不及时,观察病情不仔细等。
1.4.3 缺乏法律知识,自我维权意识不强,自身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
1.5 患者方面
1.5.1 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较少。患者下床活动不方便,卧床休息期间长,且多为高龄患者,因而极易泌尿道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为此在并发症增加、活动长期受限及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加上患者对病情了解较少,极易对护理工作人员产生抵触或不信任情绪,导致医患纠纷等不良后果。
1.5.2 一些症状不明的患者常不遵守、不配合医院规章制度,私自离院外出或请假后未按时返回;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期望值过高,对病情恶化不理解、不接受等。
2 加强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措施
2.1 技术方面
制订完善分层培训方案,经常性的进行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良好的同事协作关系及较高的应激能力。因此管理者应给护士提供学习进修的条件,不断满足护士工作中对新业务、新技术知识的需求,同时对人际沟通方面的技能也要作相应的培训。
2.2 管理方面
2.2.1 弹性排班。我们科对排班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实行弹性排班,充实忙时段的人力配备,白班实行扁平化管理,及分组管理,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晚夜班改为双人值班以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以明显改善,同时也减轻了护士上晚夜班的心理压力。
2.2.2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把安全防事故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第一安全”的思想观念。
2.3 环境方面
2.3.1 指导病人及家属适时开窗通风、定期使用负离子消毒机消毒,减少室内空气细菌,降低院感的发生机率。
2.3.2 躁动、行动不便的患者及时上好两侧护栏;有跌倒、坠床、压疮高危时,在床头翻好高危标示牌;告知患者呼叫器的用法,无陪人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放置于其易取之处;在配餐间、卫生间等放置防滑标示牌,及时督促卫生员拖干地面水渍,及时清除通道有障碍物;定期检查座椅,如有松动及时送修;厕所内放置防滑垫并设有扶手;每月定期检查厕所灯、地灯运行状况,不正常的及时维修;查房时检查电插板、插座等,及时制止其他电器的使用。
2.4 护士方面
2.4.1 严格落实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认真理解好三查八对的内容,严格落实,三查八对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挂药或换药时采取两种以上的方法(如床头卡、患者应答、腕带、身份证等)识别患者身份,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4.2 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对工作经常疏忽大意的护士进行单独谈话,加强护士履行各自职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的督查力度,强调护士必须按操作规程完成护理工作,坚守岗位,按分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观察病情等,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5 患者方面
2.5.1 加强并发症及患者心理的护理。患者因气促等影响需卧床休息,日常活动或多或少均有所受限。因此其出现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情绪也随之不稳,除了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还需制定强化措施加以防范。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在工作间隙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其病情进行分析,对有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的患者可正确引导其宣泄,使其情绪尽快稳定下来。
2.5.2 认真做好入院宣教工作,患者应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外出或请假后一定要按时返回,否则按自动出院处理;责任护士应非常熟悉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做好解释和告知工作。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