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示范基地申报材料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2 15:21: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普示范基地申报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普示范基地申报材料

篇1

实施地点:**县**乡**村

申报时间: 20**年**月**日

一、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县**乡**村位于**县南**公里,距离**市**公里,全村共有版图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人,人均收入年约***元,耕地面积***亩。**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成立于20**年**月,位于**县**乡**村村西,距**国道和**高速各**公里。公司工作人员**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名。注册资本**万元,企业总资产**万元,固定资产**万元。20**年完成销售收入**万元, 20**年被评为*级标准化养殖小区,20**年被确定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占地**亩,建筑面积**平方米。目前,公司现奶牛存栏**头,年产鲜奶**吨。拥有大型铡草机**台、意大利进口tmr饲料搅拌机**台、利拉伐管道式挤奶设备**套、制冷设备**套,建有**个奶牛卧床,参加了dhi测定。还建有全县惟一的大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立方米,沼渣、沼液***吨,基本实现了集奶牛养殖、沼气生产、扶持种植于一体的无公害、立体化、环保型经营。

近几年来,**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加强管理,强化经营,使公司效益得到了逐年提高,同时,公司为了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和科学普及范围,十分注重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大学建立了协作关系,成为**大学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几年来,公司结合**大学的教授、专家,先后组织**余人次为附近奶牛养殖散户和养殖企业提供业务指导、科技咨询以及攻克难题等服务**余次,涉及村镇**个、企业**个、奶牛**万头,提高产值**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养殖和种植技术已日显重要,产品的质量和增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为了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公司决定申请成为奶牛养殖科普示范基地,以利于在全县掀起学科学、用技术的热潮,使全县农民在致富之路上再进一步。

二、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和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实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土地、人力、水利等资源,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产出效益,辐射当地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初步带动了附近**个乡镇**个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已初步形成气候,为发展**的养殖业、种植业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和发展方向。项目示范基地建成后,对改善当地经济,推进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是一项富民工程。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牛奶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每天喝奶的数量越来越成为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牛奶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消费群体稳定。但是,由于XX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更是尤为突出,加大科技养殖含量更为重要,加强科普教育更为必要。

项目全部投产后,再加上现有的规模,年可生产鲜奶**吨,实现收入**万元。间接增加种植面积**万亩,实现收入**万元,为农民人均增收**元。

三、基地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项目建设基本内容:

1.科普培训宣传室及设备的建设:计划以**大学实习基地为依托,增建科普培训室**㎡,科普培训室内配置电视及桌椅,可实施远程教学及图像操作,讲授农业实用性技术,让农民更容易掌握操作技术。

2.科普宣传栏的建设:计划以公司为中心,在全乡主要路口设立**个科普宣传栏,真正让农民群众了解到各项奶牛养殖和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信息,在全县掀起广泛的学习热潮。

3.深化与**大学的合作,共同组建成科研团队和服务团队,将**大学研究的科学技术直接转移给养殖户进行对接,现场为农民群众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4.编印实用养殖、种植技术资料及致富项目资料,让群众从中学到更多的新技术。

5.加强基地生产建设,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加信息网络建设,做到让附近村民能够不出大门便知天下事。

6.进一步完善各项生产设施、设备,普及新的养殖技术、种植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操作水平及标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柴助力。

二、项目建设生产方案及工艺流程:

1.生产技术方案:建立科学养殖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做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废物利用以及减轻污染。具体是:**原料与药物选择、排污系统建立、生态发酵、副产品加工利用、生态体系设计、系统间配套配合设计。

2.立体养殖流程:

牛猪粪、粪水沼气照明、保暖、生活

沼液、沼液果木种植与增产

三、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势:

公司位于**县**乡**村村西,距**国道和**高速公路分别为**公里和**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并且玉米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约25℃,是发展奶牛养殖的理想场所。

2、政策优势:

**有限公司是*级龙头企业,是**县农业扶持珠重点企业,每年市县两级都有政策、科技、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并且得到了**县发改、财政、环保、农牧等部门长期稳定的支持,可为基地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3、网络优势:

**有限公司已经建有固定的科研场所,也有一些科普基础,与**大学的合作基础牢固,技术支撑稳定。

4、市场优势:

**有限公司生产的鲜奶质量稳定可靠,先后被新希望乳业、伊利乳业、蒙牛乳业等大型奶制品企业评为优质产品,在奶业行业拥有较高信誉,销售渠道十分畅通。

5、科普基础优势:

**有限公司十分重视奶牛养殖科普工作,科普宣传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科普配套设施设备也比较健全,科普网络优势明显。现有科普实验场所**平方米,各类科技人员**余名。

四、项目实施科普工作所需基础条件:

增建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建设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

聘请科普宣传员(人):**

增加购置科普图书(种):**

科普图书(册):**

购置科普专用电脑(台):3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 万元,其中:

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预算:** 万元。其中:

1、科普配套设施建设:***万元

2、科普宣传技术培训费:***万元

3、新技术推广补助费:***万元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 万元

篇2

近年来,福建省越来越重视基层科普工作,不断加大对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2006年起,在省科协年度部门预算中设立了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从省级财政性资金中安排,专门用于奖补扶持基层开展科普相关工作,年度规模从2006年的100万元发展至2011年的1420万元。该专项资金管理遵循统筹兼顾、规范管理、专款专用和绩效评价的原则,注重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

1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2011年,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包含4个分专项:一是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从2006年起设立,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补助基层科普车(含科普大篷车)和科普专用设备的购置更新、科普网站建设等,提升市、县(区)科协自身能力。二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从2007年起设立,2007~2009年每年安排250万元,2010年起每年安排320万元,用于奖励和补助在农村基层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基层科普相关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通知》,促进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2007年由省级财政追加安排、从2008年起设立,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补助科普惠农宣传栏、服务站建设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及奖补省科普先进县(市)、乡镇,增强农村科普宣传和培训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从2010年起设立,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补助市、县(区)科普场馆布展设计、展品设备购置及配套设施建设,旨在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协等部门关于福建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规划(2010~2012年)的通知》,推动市、县(区)科普场馆建设,提升基层科普展教能力和水平。

2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做法

通过积极实践探索和不断扬弃创新,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2007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奖补资金使用和管理的通知》。2008年,省科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通知》,该文件制定了《福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管理制度》、《福建省科普惠农宣传栏建设标准》、《福建省科普惠农宣传员管理制度》。2009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福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的意见》。2011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共设总则、目标与原则、申报与评选、组织实施、表彰奖励、资金管理等六章共四十二条,规定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的用途、开支范围、预算申报审批程序等,明确了专项资金由获得奖补资金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所在的县(市、区)科协、财政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县(市、区)财政局统一拨付到县(市、区)科协,实行报账制管理,同时强调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2 规范项目申报评定程序

根据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所含各分专项的不同用途,在项目申报表中设置相关支出绩效目标内容,组织基层规范申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申报范围面向农村基层,符合《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报。各县(市、区)科协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地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填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等申报材料,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设区市科协和财政部门。设区市科协和财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各县(市、区)推荐名单进行复核,提出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省科协和省财政厅。省科协和省财政厅根据各设区市的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深入调研,审查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评选出福建省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在省级媒体公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予以表彰奖补。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申报范围是县(市、区)科协,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申报范围是市、县(区)科协,要申请上述专项资金补助,须向省科协提交申报材料。项目申报材料经审核、汇总后,提交专题会议研究评审。会上评定通过的补助项目及金额由省财政厅和省科协联合下达到有关市、县(区)科协和财政部门。

2.3 加强项目执行跟踪监控

重视开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执行过程以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调研,采集相关信息并加以汇总分析,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程、资金支出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总结经验,纠正偏差。2008年,省科协印发《关于报送科普惠农兴计划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通知》,要求获得2006年、2007年奖补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填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情况填报表》并附上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材料。2009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填报〈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表〉的通知》,对2007年、2008年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2011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开展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检查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获得2010年专项补助资金的单位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支出绩效进行认真自查自评,填报《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表》并附上专项资金到位、支出、结余相关财务凭证复印件,同时省科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调研。2012年,省科协印发《关于报送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的通知》,要求获得2010年、2011年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且未正式上报项目总结报告的单位填报《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表》,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实地调研,现场检查、核实所报项目支出绩效运行信息。

2.4 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积极开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根据财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被选定为2009年、2010年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项目,按规定编报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开展了试点项目事后评价,报送了自评材料。2012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开展2011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选定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作为2011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开展项目事中评价,要求各有关县(市、区)科协负责组织辖区内获得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奖补的单位和个人认真开展支出绩效自评,报送《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基础表》、《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和绩效自评报告;在基层自评的基础上,省科协撰写了《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按时报送给财政部门。

3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主要成效

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实施以来成效显著,2006年~2011年已累计组织实施1054个项目,共安排下达补助资金5490万元。通过该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励基层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提升了福建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

3.1 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至2011年底,全省已投入使用的市、县(区)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共有28个,比2009年增加5个;建筑总面积67002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2513平方米,培训活动室面积6056平方米),比2009年增加3535平方米;拥有常设展品7023件,比2009年增加1059件;全年参观(培训)人数达42.7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16.1万人次。此外,还有在建的市、县(区)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10个。

3.2 科普宣传栏、活动站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至2011年底,市、县(区)建成科普宣传栏(画廊)9376个,科普展示单元总长度71532米,分别比2008年增长43.5%、22.4%;建成科普活动站(室)7789个,建筑面积221672平方米,全年参加活动(培训)111.9万人次,分别比2008年增长54.1%、52.6%和68.9%;建立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786个,比2005年增长40.2%。2012年1月,省科协主办的“建设万个科普惠农宣传栏”项目被列入2012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省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937.2万元用于支持新建科普惠农宣传栏3124个。2006年~2012年,全省共有5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有13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省科协和省财政厅表彰。

3.3 科普网站建设和科普车配置力度进一步加强

至2011年底,市、县(区)科协建有科普网站71个,比2005年增加53个(增长近3倍);浏览人数328.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72.8万人次(增长近5倍);配置汽车115辆,比2005年增加38辆。目前,全省各市、县(区)科协基本上配齐了科普车,福州市、三明市、建阳市等还配置了科普大篷车,2011年科普大篷车下乡205次。

3.4 农民科技培训成效明显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通过近几年的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技能强、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增强了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2007年~2011年,全省农函大结业学员达16.8万人次,年均结业学员3.36万人次。2008年~2011年,全省各市、县(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共计18741次,培训174.7万人次,年均举办4685次、培训43.7万人次。

3.5 全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福建省第二次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福建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4.4%,高出同期全国1.13个百分点,比2004年福建省第一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测算出的比例提高了2.11个百分点。

4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项目补助力度偏小,影响规模效应的发挥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3.9万元,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4.3万元,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4.7万元,项目补助力度偏小,规模效应不明显。尽管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35.7万元,而实际上新建一个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就需要数千万元、上亿元,若包括展教装备费用,则所需建设资金规模就更大。一些科技馆虽已竣工,但缺乏展品设备,即使获得专项资金补助,对其科普展教功能的充实完善难有较大改观。

4.2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树立

预算绩效管理是根据绩效理念,由设定明确的支出绩效目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起来等环节组成的不断循环的综合过程。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在全国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开展不平衡,一些基层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不甚了解,对其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未树立绩效理念,对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的产出和结果重视不够,导致部分项目执行进展不理想。

4.3 配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考核验收工作比较薄弱,目前仅出台《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尚未出台统一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绩效指标的设定、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采用等仍处于初始探索中,绩效评价定性指标的计分存在人为因素较多,定量分析缺乏基础性数据资料,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亟待加强。

5 推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11年,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各级预算单位要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5.1 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要充分认识推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将绩效理念融入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全过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骨干力量参与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作用,形成分配资金运用绩效、使用资金讲究绩效的机制。

5.2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业务新、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综合性工作,要加强对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其业务素质,尽快建立一支既懂项目管理、又掌握国家政策,既熟悉财政财务专业知识、又擅长信息处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

5.3 积极实践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要积极探索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事前科学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跟踪监控绩效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深入研究,多方借鉴,设计完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5.4 注重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基层科普专项资金促进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要加快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的项目储备库建设,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重视探索建立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绩效运行信息,监控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通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促使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最大化、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最佳化。优化扩大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规模,加大项目补助力度,集中财力解决主要问题,继续重点支持科普场馆建设,为基层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提供阵地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为加强对评审推荐工作的领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财政厅成立了2012年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推荐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荐工作评审组,由自治区科协、财政厅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有关单位部门专家组成,下设评审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协科普部。

篇4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社会环境

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活动。由区科普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每年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周、科普日等活动,并覆盖所有街道;科协会同科技局组织专家开展走访企业服务,会同区机关有关部门、学(协)会开展社区科普益民活动;在街道、社区围绕居民需求举办身边科学应用展示、科普讲座、培训、科学健身等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在《今日》报开设科普宣传栏目,刊出科普知识,宣传科普活动;在区政府及各部委办局网站、“一键通”网络平台中开设科普网页,并开通科普微博,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以大型科普活动、“运河科普会客厅”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或参与科普活动;利用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等公共资源,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氛围,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广泛发动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积极结合各自特点开展科普宣传,科普教育的覆盖面达到全区常驻人口的80%以上;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辖区内无影响恶劣的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公众科学素质逐年提高,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社会综合环境良好。积极开展基层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科普示范体系。广泛发动基层单位开展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对申报单位提出明确要求,精心指导,并组织经验介绍,相互交流科普创建工作经验,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促使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积极参与科普示范、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活动,到2013年底街道和社区获得市级以上科普文明示范单位力争达30%;同时每年继续评选区、街道两级科普示范家庭不少于100户。科普活动追求特色,努力打造区域品牌。不断创新科普工作,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探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形成可推广的、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经验。

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年3月—年6月)

制定方案,组织申报。制定创建“省暨全国科普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总结近年科普特色工作,以区政府名义向省市科协提出创建申请,准备好申报材料,按要求完成申报创建工作。全面发动,营造氛围。成立创建省暨全国科普示范区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层层发动,全面部署,把思想统一到创建科普示范区目标上来,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让全区的干部群众都来关心和参与,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7月—2013年6月)

篇5

XX市在全市开展“企业评机关”活动以来,科技局高度重视,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企业评机关”活动。并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市科技局系统“企业评机关”活动。科技系统全体干部高度重视此次活动,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市科技局以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行政行为是否规范、政务事务是否公开、政风行风是否清廉、干部职工是否勤勉、工作质量是否到位,一切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真正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

去年,我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向螺山、汊河、戴家场等14个镇场所派出了15名科技特派员,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个,组建水产企业2个,为各地解决50多个生产技术上的问题,推广了中科三号银鲫等10个水产新品种和10项养殖新技术(模式),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更好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和实用队伍建设,今年我们继续聘任了1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乡镇区办,服务领域从单一水产扩大到稻棉猪禽、水产、水生等领域。

三、加大科学创新力度,发挥创新基地示范作用

大力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工程。以科技创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农产品加工为重点,采取“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建设模式,重点建设“滨湖河蟹”、“乌林泥鳅”等8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目前重点做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洪湖清水蟹高效健康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工程”,正按照“技术创新、集成示范、辐射推广”的建设思路,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XX市滨湖河蟹养殖协会为技术依托单位,探索解决洪湖河蟹养殖成本高、商品蟹规格小、品质差、养殖效益低,生态环境恶化等关键性难题,促进洪湖河蟹养殖业水平有质的提高。

四、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以提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抓手,一是为德炎水产、闽洪水产、洪湖浪米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个,争取科技资金980多元;二是为龙头企业牵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项目6个,引进技术成果9项;三是扶持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养殖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30万亩。

五、积极申报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局仍把项目建设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市委政府工作中心,立足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狠抓项目建设。通过近半年的精心组织,XX市科技局已经帮助近20家企业、单位准备好了10个科技项目的申报材料。目前,3个项目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计划支持,蓝天安环的zl(g)nf自浮型组装式金属内浮顶项目;蓝光电子的低成本环保新型热熔断体项目和力拓能源的新型泡罩蒸氨塔项目榜上有名,这批资助项目涉及创新项目无偿资助类,获得无偿资助金额230万元,立项数和资助总额再创佳绩。该批项目的实施将引导社会资金、企业科技投入近3000万元,促进洪湖光电子、石化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技术进步,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推荐3家企业分别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家企业申报省级研究与开发计划。

篇6

在全市开展“企业评机关”活动以来,科技局高度重视,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企业评机关”活动。并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市科技局系统“企业评机关”活动。科技系统全体干部高度重视此次活动,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市科技局以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行政行为是否规范、政务事务是否公开、政风行风是否清廉、干部职工是否勤勉、工作质量是否到位,一切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真正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

去年,我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向螺山、汊河、戴家场等14个镇场所派出了15名科技特派员,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个,组[!]建水产企业2个,为各地解决50多个生产技术上的问题,推广了中科三号银鲫等10个水产新品种和10项养殖新技术(模式),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更好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和实用队伍建设,今年我们继续聘任了1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乡镇区办,服务领域从单一水产扩大到稻棉猪禽、水产、水生等领域。

三、加大科学创新力度,发挥创新基地示范作用

大力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工程。以科技创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农产品加工为重点,采取“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建设模式,重点建设“滨湖河蟹”、“乌林泥鳅”等8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目前重点做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洪湖清水蟹高效健康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工程”,正按照“技术创新、集成示范、辐射推广”的建设思路,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__市滨湖河蟹养殖协会为技术依托单位,探索解决洪湖河蟹养殖成本高、商品蟹规格小、品质差、养殖效益低,生态环境恶化等关键性难题,促进洪湖河蟹养殖业水平有质的提高。

四、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以提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抓手,一是为德炎水产、闽洪水产、洪湖浪米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个,争取科技资金980多元;二是为龙头企业牵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项目6个,引进技术成果9项;三是扶持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养殖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30万亩。

五、积极申报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局仍把项目建设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市委政府工作中心,立足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狠抓项目建设。通过近半年的精心组织,__市科技局已经帮助近20家企业、单位准备好了10个科技项目的申报材料。目前,3个项目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计划支持,蓝天安环的zl(g)nf自浮型组装式金属内浮顶项目;蓝光电子的低成本环保新型热熔断体项目和力拓能源的新型泡罩蒸氨塔项目榜上有名,这批资助项目涉及创新项目无偿资助类,获得无偿资助金额230万元,立项数和资助总额再创佳绩。该批项目的实施将引导社会资金、企业科技投入近3000万元,促进洪湖光电子、石化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技术进步,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另外,推荐3家企业分别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家企业申报省级研究与开发计划。

六、组织成立了“__市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为了促进洪湖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河蟹产业,科技局牵头组织成立了“__市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以企业、科研机构及技术推广单位为组织机构,以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利益共同体和合作组织形式组成。通过联盟的建立,形成洪湖河蟹产业的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营销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洪湖河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洪湖水产业的竞争力,力争在3年内把“洪湖清水”蟹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七、精心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活动

科技局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措施,进一步营造全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科技素质。

篇7

时代对教育的适切召唤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建校二十余载,由于地处经济实力雄厚的广州开发区,从建校之日起,就担负着“以一流教育匹配一流园区”的重任。相应的,其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备而先进。

从2005年起,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开始从全国各地招聘优秀教师。

至此,学校已具备了相当优越的办学条件。寻找合适的路径,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成了刚接任的郭云海校长日思夜想的问题。

其时,改革开放渐趋深入,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洪波涌起,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碰撞、融合,形成了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等等许多新的理念,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引发了郭云海校长的深度思考。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郭云海校长觉得,学校教育的受教者是人,施教者也是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始终应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但我们当今的教育经常忽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忽视学生主动求知能力的提高,忽视情感、意志品质的培养,模式单一、内容统一、标准唯一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由此郭云海校长认识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不但需坚守,而且要深化。

就在此前不久,学校刚刚经历一场由于广州市区域调整,开发区并区带来的阵痛。这场阵痛让郭云海校长深深地体会到,把老师的事情揣在心里,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爱来教,学校教育才可能成功。

多年的教育实践让郭云海校长深刻地体悟到,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事物发展总是从繁难到简略的过程,删繁就简也是教育的至理。

说到底,教育并不复杂,就是一种朴素的成长,不需要额外添加什么,按照它本原的路径,保持教育自在、和谐的态势,就可以看到绚烂的景致。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郭云海校长也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2005年,学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和谐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并于2008年开始正式实施“和谐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和谐校园文化,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至此,学校发展脉络逐渐明晰,走上了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管子》有云:“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能伤之。”意思是:有道则和,有德则合,有“道德”则“和合”;有“和合”则“和谐”,有“和谐”则“团结”,有“团结”则“成功”。

从美学的角度看,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完美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简言之,和谐教育就是教育诸种元素协调发展的教育,是运行方式上具有“完美”意义的教育。

这是郭云海校长最初选择“和谐”的理论承接。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的到来,“和谐”更成为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师生们的行动风标。

让齐步快跑成为和谐的景致

和谐教育,首先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校园关系。在诸种校园关系中,郭云海校长最为看重的,是良好的教师关系。

教师强,则学校强。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赖以发展壮大的根本。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很多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有时难免发生竞争或碰撞。如何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关乎和谐教育能否落实。

郭云海校长的办法是给他们一样的舞台,让他们齐步快跑。这种公平起跑的机会,创造了和谐友好的竞争氛围。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有一个传统,每年都要“导演”一个经典美文诵读节目,并代表本区参加广州市的经典诵读比赛。由于事关学校声誉,此前一般都由有经验、能力强的教师来承担此项任务。这就在事实上让其他老师失去了机会。郭云海校长让老师们改变做法,每年都由五年级师生领受任务。这样,由于班主任是循环担任,每位师生就都会有机会参与编导与表演。

刚到开发区一小任职时,郭云海校长发现学校的学科发展是不平衡的,语、数、英具有明显的优势,科技和艺术学科也频频参加重大赛事,唯有体育学科,参加竞赛还没得过名次,在区运动会上甚至曾创下总分“0”的记录。这就造成了各学科间事实上彼强此弱的印象。

郭云海校长要让他们一样“强”。他和体育老师们一起查找原因,结果发现学生训练不得法。他让体育老师想办法加大训练量,不断创新,体育竞赛立标。一年后,学校体育屡获殊荣。

郭云海校长不光在学科发展上高瞻远瞩,在后勤保障上也想得深远。

2009年,郭云海校长要求食堂人员准备参加评A级。校园内外一时飞短流长。按要求,学校食堂达到B级餐饮卫生标准就足够了,评A级完全没必要,且评上A级后还“后患无穷”,逢查必检,这无异于自找麻烦。

但当学校所有学科和部门都获得过荣誉,都得到过工作被认可的激励,教师们心里那种“完美”的满足感是非比寻常的。

而今,在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单纯的荣誉、奖励已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即“我的价值在哪里”已成他们内心更为急切的追问。

精神境界的提高,还跟他们考核机制的改革有关。

尽管人人都有了一个舞台,但上这个舞台得有时间和学生的配合,所以有一段时间里,教师为了一时的荣誉或学科成绩,可能抢学生、争时间,导致了另一种不和谐。

改变评价主体成了唯一的办法:只奖第一,不奖第二;只奖团队,不奖个人。

这种类似利益共同体制度的建立,让教师们认识到“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了,不协作互助,不关注每一个个体,已经行不通了。

换言之,不和谐就不行了。

由此带来的改变是教师学会了在教育教学“技术”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挖潜力。与此同时,也更加懂得了互相理解、宽容、帮助、支持的可贵。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教师走上了和谐互助的良性发展轨道。

为什么让教师齐步快跑?

郭云海校长总结说:“只有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好的教师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也是和谐教育的一个要义。”

2005年,广州市准备挑选一批英语骨干教师,选送英国学习深造。尽管当时开发区师资力量平平,基本没有被选上的机会,但郭云海校长听说后,觉得是个好机会,于是千辛万苦争来一个名额,经综合考虑,选定卢焕玲老师作为“苗子”,送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三个月。

临走前,学校给她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等学习用具,并要求她住在当地居民家里,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熟悉他们的语言习惯。

学习归来后,卢老师深感自己备受领导关爱,更加发奋图强,以起到“表率”作用。2006年,郭云海校长指导卢老师对照特级教师评审条件,精心准备申报材料,并在递交材料的前一天,亲自为卢老师修改送审材料至凌晨两三点,结果一举成功。这对于当时还很不自信的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的教师们来说,不啻是一支兴奋剂。

这之后,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的教师们频频参加各种比赛,屡屡摘桂。

一次无意的“挑战”, 打开了教师发展的一扇大门。

2010年,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的另一名英语教师黄小燕参加广东省特级教师评审,同样顺利通过,当时只有34岁,是全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时至今日,在萝岗区举办的四届中小学“十佳教学能手”评选中,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有9名教师获此殊荣,其中4名位列第一。

郭云海校长心里很清楚,这不是偶然因素起作用,更不是“公关”的结果,而是学习力的胜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事实上,在每年的评选中,郭云海校长都要求教师们集体参与后台工作,准备资料,研究程序,掌握规则,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由于办法得当,短短几年,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就培养了2位广东省特级教师,6位校长,6位后备校长,4位市十佳教师,还有一批市区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

毕加索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教师的成长,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和谐的教师关系。

事实上,在评选的背后,是郭云海校长赤诚的襟怀:“做教师生命中的贵人,成惠人达己的事。”

而今,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的每位教师都热爱着自己的事业,魂系学校,心情舒畅,团结进取。

德育也可以是圆融的艺术

当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培养人的时候,不要忽视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东西所决定的,而在这个和谐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共源。

这是郭云海校长重视和谐德育建设的动因。

和谐,形态上应是一种圆环,一种没有残缺的完满。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运行高效,协同一致,全方位育人,这种体系才能是和谐的。

追求细节完美的郭云海校长,自然也希望德育也是和谐圆融的。

在他看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全社会同心、同向、同步教化育人,是学校和谐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

为了实现“和谐”的德育,郭云海校长和老师们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和谐联动,整体育人”的德育理念,大力建设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实现全员、全程、全面育人。

他们首先在时序上进行了整体设计。

郭云海校长认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只有契合了他们的成长特点,教育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学校的德育措施,应该是有时序性的。

比如,一日常规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学校就设定一个行为习惯教育月,教育孩子们轻声走路、轻声说话、轻摆物品,说话文明、做事文明、待人文明,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尊敬他人,如此等等。

这种“一日规范”的系列德育活动,以得促德,确保了德育的常态化和有序性。

在年度德育系列活动的设计上,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并不是完全结合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而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比如开学的第一个月,学校重点抓学生的一日常规,因为假期生活没有规律,学生心思还没有回到校园生活上来。这个时候他们就抓常规,直到学生行为习惯恢复正常。这是让学生从动到静的过程。

从第二个月开始,各种活动就要正常开展了,因为经过一个月有规律的学习,学生们的心理已经沉静下来,活动可以活跃他们的精神状态,使他们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这是让学生由静到动的过程。

如此动静交替,交互作用,使学生松弛有度,学养两全。

在活动的具体设置上,学校主要结合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项目或比赛。近几年,学校每年都应邀参加广州市跨年晚会,2011年,还应邀在英雄广场参加了广州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了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另外,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在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每个年段的德育工作都有重点。一、二年级孩子小,主要学习一日常规;三、四年级孩子懂事了,重点进行感恩和社会公德教育;五、六年级的孩子心思开始变得复杂,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

如此科学合理的德育活动设计,很好地整合了一日、一年和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体现了螺旋上升的规律,实效性很强。

和谐教育在内容和途径上必然是协同有序的,因此,郭云海校长指导教师们逐步完善了德育课程体系,使各课程之间运转协调、步调和谐。

具体来说,就是在开设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例如,学校一直重视科技教育,是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争当小实验家”少年儿童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广州开发区科技协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利用这一优势,学校编写了内容丰富且浅显易懂的科技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培养了学生可贵的“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

又如,学校精选国学经典作为诵读内容,设计了详细的诵读课程,纳入常规管理,每天利用早读15分钟的时间齐声诵读,同时在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中,组织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今,国学经典诵读已成为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的一大特色、一道风景,在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完善道德品质的同时,也推进了学校品牌建设,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写字课程”编印了6个年级12册的“席殊汉字正写法”校本教材,在引导学生规范写字、培养审美情趣的同时,养成细心、耐心、恒心等良好品格。“每周一歌课程”精选部分革命传统歌曲,经典传唱以及反映时代精神、积极向上、适合小学生的欢快校园歌曲,使革命歌曲和中华传统代代传承。

这种德育课程体系的逐步建设和完善,为学校的德育活动提供了内容、方法、时间和空间,确保了德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列化。

由于学校每天的课程设置和安排都考虑了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动静结合,让孩子在合理释放多余能量的同时,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形成品德,促进了师生协同发展,实现了整体育人。

作为和谐教育的引导者,郭云海校长尤其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们通过建立家长亲子沟通工作坊、教师心理沙龙、学生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制度,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促进理念认同和精神统一,推动了“和谐教育”品牌的打造。

总体而言,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的校本课程设置是在“和谐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样式和力量的有机融合,兼顾了各科内容,培养了学生求真、尚善、崇美的精神。

和谐德育要求空间上是全景覆盖的。据此,郭云海校长认为,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是德育主体,都担负着德育的责任。

同时,学校认识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学生尽管与外界接触较少,但其成长仍然会受到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影响。因此,建设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生活环境,促进各种教育力量的互动协同,才能取得最佳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