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思想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1 13:09: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思想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体育思想论文

篇1

第二,就是孔子思想中的“武备”思想与“尚礼”观念。孔子认为,在战乱不断、兼并剧烈与弱肉强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积极参与到政事中去,还要保国为政,则应该对武备和军事武艺等训练进行强化。在孔子看来,战乱不断的时代会尚武强兵,但是应该和仁政与德治相互促进,才能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丰衣足食与安居乐业的生活,并且有利于子民听从政令,安心发展生产等。孔子的武备和尚礼等思想观应用于射与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孔子非常注重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对射箭和驭车等课业的传授给予很高的重视,意在提高学生的军事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以及技能。因此,在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中,武备观念非常明确,不赞同人们还没有对军事技术进行掌握就参与到战争中去,否则不但自身性命难保,国家也面临着灭亡的风险。因此,孔子将武备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

第三,就是孔子的养生保健观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孔子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养生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方法,在古代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孔子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都会传授给学生关于养生保健知识与保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不但如此,孔子还会身体力行。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按时休息、劳逸结合和对饮食进行节制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不够重视,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知识的传授。而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与现代养生保健原则完全相符,而且具有一定科学性。因此,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孔子提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认为学习永无止境,不会被年龄限制,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都应该贯彻在人们整个人生之中。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高自己的修养。而终身教育内涵在不断扩展与延伸中形成了终身体育理念,这是终身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终身体育即人们终身都会接受体育教育,也会进行不断的体育锻炼。如今学校的体育教学都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在贯彻终身体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非常重要,也是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满足学生们的身体发展需要,还要对学生们以后的需要进行考虑。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且培养其相关能力。孔子的终身教育观已经与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相融合,并且应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较佳效果。

第五,就是孔子的学以致用思想。孔子一直在贯彻学以致用和以身作则的思想,而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主要是为教学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们厌倦体育课。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且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自己有用,而且还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对运动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们还可以主动将掌握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融入到生活中,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形成了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终身受益,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

篇2

一、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寓教于乐

篇3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体育家威廉姆斯。其基本观点是:1、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而健身作用只是体育教育中“自然得到的副产品。”2、“体育即生活”,使儿童现实生活丰富、愉快、满足。体育教育过程应符合儿童本能,应有利于儿童个性自由发展,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采用贴近生活和贴近天然的运动。3、儿童倾向于自然生活活动,而体操则是非自然的、违反人的本性的、形式化的活动,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应提倡顺应自然的、随心所欲的身体运动,如游戏、舞蹈、户外竞技运动、野外活动和基本技巧等。4、体育教育应以儿童的心理需要和满足为中心,教师只能起辅导和鼓励作用,而不能充当主导者、维持纪律者和命令者。5、竞技运动是体验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形式,它能使人充分显露才华,并能表现出人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可供我国借鉴的内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来研究体育教育,它反对强制、单调、枯燥、呆板的体育教学形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体育教学气氛的活跃性和娱乐性,注重体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注重体育对人心理培养,强调体育在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方面的教育价值,为推动学校体育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这些合理的部分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改变我国学校体育较呆板的教学模式、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克服体育教学中“严肃有余、娱乐不足”的倾向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它还将促进人们对学校体育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启发人们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欢乐和谐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愉快的情感参与体验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为学生热爱体育并终身参加体育活动奠定良好基矗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1、否认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增强体质是我国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绝不能象自然主义体育所主张的那样将其视为满足学生兴趣而产生的“副产品”。2、片面强调学生兴趣。3、排斥非自然的操练性的体育活动。体育教育既要有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活动,又要有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具有量化标准的练习;既要利用某些体育内在的悟性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品质和竞争、协作的精神,又要利用某些指令性活动的强化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片面排斥非自然性的操练性的体育内容,将导致体育教育效果因“偏食”而“营养不足”。4、否定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担负着育体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完成我国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保证。任学生自由发展,将无法完成学校体育任务。

现代体育教育体系的发展是多种体育思想之精华相互作用的结果,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篇4

一、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寓教于乐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些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目的。在低年级或学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篇5

二、加强宣传,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与学校沟通,使学校通过体育教学、群体竞赛、集会、广播、墙报、有线电视、体育名言牌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学校体育,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校体育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提高学生自觉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是要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而且还可以和人的精神面貌及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建立起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体育可耻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让家长和文化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了,自然在上课过程中会更用心,主动性才容易发挥出来。

三、丰富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只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学习气氛。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通过多媒体进行形象教学,也可以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贯穿教材的全内容等等。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向选项课、多样性质课、保健体育课的多样化方向发展,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的学习和锻炼。

篇6

二、对于体育特长生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1.和风细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任何方法、技巧都必须建立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许多体育生性格直爽、豪放、义气、不拘小节,因此和他们结成一种相互信任、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表扬,引起学生的愉悦心情和自豪感。

2.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思想政治课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既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又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同时还是部分单招生的高考科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一方面,吃透教材,研读政治学业水平考试考纲、体育单招政治考纲,适当压缩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另一方面,根据体育生的实际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稳打稳扎,不急功近利,把握好进度,处理好难度。

篇7

一、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3、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4、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自然科学基础

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过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是培养、塑造的自然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贯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就会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这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不同,是由于培养教育决定的。这就是巴甫洛夫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他的研究证明:对有机体重复一种系统的影响或训练,就能形成定型。这一理论在体育领域里,不仅说明了运动技能、技巧形成的生理机制,同时也指出了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科学依据。当一个人反复接受一种训练,反复完成一些严格规定的行为,并且根据他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经验深信他掌握和了解的规范是正确的时候,这些行为就会变成他的道德习惯和性格特征,而道德习惯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人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论证过: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体育教师的育人工作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习惯着手,然后上升到道德信念。即使是对那些已经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热情耐心地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训练,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旧的定型虽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巩固性,但只要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时间改变成另一种形式也会形成新的定型,所以改变那些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

在体育教学中应时刻贯穿着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意识与行为的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既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与技术,又组织学生亲身实践,既向学生讲述理论概念,又指导学生身体力行。因此它能够提供较之一般课堂教学为更多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可能。

三、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教学方法代替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教育法的研究则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供参考。

1、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常用的办法就是适时地给以奖励与惩罚。当然光有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得到认可和发展。

2、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3、对抗与竞赛训练法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拚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短跑训练,仅在“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篇8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篇9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篇10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 学校体育教育 人文体育

体育是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促进人的身体发展、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学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服务。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人文价值认识的不足以及实践中对学生的体育人文价值培养的缺乏,都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偏失,忽视了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领会,这无益于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培育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等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多年来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授课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灌输,考试是测量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手段,对体育的理解限制在狭隘空间中,将受教育者塑造成熟练掌握技能的机器。由于旧的体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的开发,许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常常是零散和混乱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很少有大学生考虑如何通过广泛地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运动能力,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失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体育对人本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深刻领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才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二、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体育思想培养 

1.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灌输 

有的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多为技术性、技艺性课程,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次,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课程的设置上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所以,提高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贯彻这一任务的前提,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同时,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多为技术、技能类的内容,偏重运动成绩与结果,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而课程是关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根本,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必须对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做出必要的调整。 

2.课程设置个性化与多样化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做任何的规定,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大学体育课程,发挥本校风格和特色,来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

在人文体育观的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个性化地设置课程。随着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成为大多数高校首选的教学模式之一。开放式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和自觉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因为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

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更容易地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其次,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多样化地设置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使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可以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规范着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发生的最大转变是从生物体育观逐渐转向人文体育观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健身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能够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蔡珺,王东.论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6(4):20-21. 

[2]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1). 

[3]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4] 朱鹏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 曾晓琼.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j].文化·视野,2008(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