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2-17 01:33: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第八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手挽手、跳起来、家乡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忆、风景如画、校园里、理想。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跳吧跳吧》、《大雁湖》、《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桦林好地方》、《小溪流水响叮咚》、《校园多美好》、《种太阳》,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重音记号、反复条约记号、拍号、上波音、下滑音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五、教学进度:

第1课

1、“阳光牵着我的手”,大家“拍手拍手”,我们衷心祝贺“祝你快乐”,向“海峡两岸小朋友”问声好。人们的友情传递、表达,莫过于音乐。本课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

2、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3、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4、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第2课

1、音乐与舞蹈原本是一家。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3、在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第3课

1、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东方明珠》(上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海南 ),演唱《大雁湖》(内蒙古)、《杨柳青》(江苏)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3、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第4课

1、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3、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

第5课

1、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2、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3.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3、初步(非理性)选择结束音填入句尾,感受乐段的终止式。再次做好曲调接龙的创作活动。

第6课

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我们能从《森林的歌声》、《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

2、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3、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茨黎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在学唱《茨黎花》的过程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第7课

1、本单元汇编了一组校园音乐文化的故事:有师生情的《冬夜静悄悄》;有教室里的《打字机》声声;有操场上的《运动员进行曲》;有描绘校园美景的《校园多美好》。这些音乐能激发我们联想起可爱的校园生活,热爱我们的校园。

2、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过程中,边听边作队列队形变化,以表现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形象;在欣赏《打字机》时,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以锻炼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3、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尝试为《校园多美好》编配伴奏,使其气氛更为热烈。

第8课

1、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是我们四年级学生大家都应思考的问题——理想。本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为你提供了几个侧面:有科技类《种太阳》;有航运类《小纸船的梦》,有教师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他们为祖国,为“四化”流汗,是我们的榜样!你的理想是什么?

2、演唱《种太阳》,并进行编创表演,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一步学习重复与模进手法作铺垫。

3、在学唱《小纸船的梦》中,顺带学习变音记号——降记号,并在唱结尾句。曲调实践中把它唱准,以加强音乐的色彩变化,营造梦境的氛围。

4、从聆听的二首歌曲中,进一步巩固演唱形式分类的知识;听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乐句重复次数,并画图形谱。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结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以“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材三个一”,关注常态课的七个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上,针对学生身心特点,选择更多的练习方法,在玩中学,学中练,提升教学实效,在充分享受体育课堂乐趣的同时,发展体能,熟练掌握技术,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水平二必学内容田径中跳跃类教材,通过“基本的跳跃活动方法”单元教学,掌握多种形式的连续跳跃、简单助跑跳跃、合作跳跃的方法,为以后的跨栏、跳远、跳高等技术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通过各种方式跨跳练习,发展学生跨跳能力和腿部力量。在教学中通过蹬地有力、提膝伸腿动作练习,发展学生跨跳能力,提高连续跨跳的连贯性,从而发展下肢的力量、协调和速度,促进身体核心力量,通过游戏、闯关、竞赛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发展和储备体能,为以后更难的跳跃技术学习做好铺垫。

三、课的构思和预设

(一)整体构思

由于水平二的教学目标是基本掌握运动技能与方法,从这个整体目标出发,使学生基本掌握各种形式的跨跳技术和进一步发展连续跨跳的能力,但也不能忽视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所以课堂应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我采用的是游戏、闯关、比赛等形式,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整堂课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二)课的构思

1.教材内容衔接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设想以多种练习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首先由数花瓣、弓步抢垫游戏活动学生的下肢,再是通过“比谁步子大”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单脚连续跨跳的兴趣,在进入主教材时我设想的是通过闯关游戏发展连续跨跳的能力,这样设计的缘由是通过不同闯关内容的设置,解决连续跨跳技术中蹬地有力、提膝前伸的动作要领,通过突破封锁线游戏,提高跨跳时的协调连贯,辅教材处理时,我通过禁止与移动相结合的上肢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达到上下肢锻炼平衡,再通过摇船曲和换脚跳舞曲放松学生上下肢,达到愉悦的心情。

2.组织教法有效

(1)教学分组

按照课的预设,我的分组形式基本为4人小组和一列横队的组织形式,所以我采用“扑克牌”原理,利用阿拉伯数字分成4人小组,利用不同形状分成四列横队小组,并通过地上标志点确定队伍调动的地点和分组形式。

(2)教学手段

《纲要》指出“用教材教”,以单个技术教学为教材内容,通过不同载体丰盈我们的教学内容,所以我通过闯关游戏、比赛等形式满足学生主动学习需求,在闯关游戏中,通过设置不同长度、不同高度的障碍物,提高跨跳的难度,在练习中,对于简单的技术教学成螺旋形上升,达到课的目标,解决课的重点,再通过连续跨跳过障碍积分比赛,解决跨跳时身体的协调连贯,再是利用障碍物垫子进行上肢体能练习,并通过组织小比赛,发展身体协调配合、上下肢平衡的能力,同学们的情绪是达到了,加油欢呼声此起彼伏。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比赛探究学习等方法,通过游戏、竞赛为主要手段,在具体指导学法时,通过引领引导、优生示范、模仿练习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恢复部分,用《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圆舞曲》的放松上下肢,使身心得到放松。

3.课的预设

在课导入时采用“比一比”的形式激发学生好胜心理,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兴趣盎然,在接下去的闯关游戏中,有目的的设置不同练习要求,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在比赛环节,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分层练习目的,培养团队意识,引入音乐节奏,可以取代口令的枯燥乏味,创设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

4.教学目标(略,见教案)

5.教学重难点(略,见教案)

篇3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26-2

预设,就是备课,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预先设定”,“预先设计”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比如确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等都是预设的产物。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称之为预设。那么,这样的预设好不好呢?这就好比有人问我绿叶美不美?我肯定会回答说美,可如果那上面还有红花,这样的对衬下是不是更美呢?传统的预设是必要的,这么多年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样如此。传统的课堂预设如果离开了动态生成这一抹靓丽的色彩,那它就“落花流水春去也”,没什么看头了。

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政治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性问题,谈些初浅的认识。

首先:生成来源于预设

没有科学的、前瞻性的预设,怎会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经过仔细推敲、深思熟虑的预设,师生怎会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引发学生的发现探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使生成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魅力所在,它是智慧的,思辩的,暗香浮动的。教师要为可能在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经验基础,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自我个性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用宽容的态度接纳课堂生成,为生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新课标视野下,我们的课堂预设必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做到心中有人,变过去一种固定的,僵硬的预设方案为多种预设方案,不仅要备教案、备情景、备生活,还要备和学生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使教案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

比如在讲授苏人版八年级思品第十一课第一框“追求公平”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探究:(1)为什么框题中用“追求”两字?有的学生说:“这说明公平是美好的,公平代表着和谐。”你看,学生由公平想到了和谐社会!有学生说:“因为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公平的现象,有不公平,所以我们追求公平。”有同学说:“人们对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往往是向往的,有向往才有动力。”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很深刻的,有点超出我的估计。(2)公平是绝对的吗?有学生说:“老师,世界上找不出几样绝对的东西。现在老太太也能整成漂亮姑娘。”大家哈哈大笑。有个学生还打趣说:“不可能绝对,要不我读书干什么呀,还不是想多点机会发财吗!现在的口号是“要想富口袋,就要富脑袋”。这句话讲的真棒!可马上有学生嗤之以鼻:“庸俗,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同学说:“老师,在小范围内,可能比较公平,但放之四海,公平不可能是绝对的。”看来,同学们还挺会分析的,还很辨证呢。(3)学习了公平,你有些什么想法?同学们的回答很多样:有同学当即表示今后要把维护班级公平为己任,坚决抵制同学之间的一些不公平行为。也有同学说,以后在社会上见到不公平的现象,一定要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公平。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在同学们探究的氛围中轻轻松松的落实并巩固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灵。我相信,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公平的理念将伴随他们的一生,他们不仅会用语言,而且会用行动去证明他们都是公平的守护神。

其次:生成是预设的机变

课堂教学就像六月的天,往往是千变万化的,即使你预设的再细密,往往有时会出人意料,这多得益于突发性的生成。生成好像是教学过程的“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但这些并不都是学生无缘无故的捣蛋、有意的恶作剧或成心的挑刺,而更可能是学生的好奇、质疑心理的自然流露。节外生枝或许会开出艳丽的花朵,断裂之处也可迸射出思维、想象的火花。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美丽,是预设灵活机变的产物。

比如在讲授苏人版八年级思品“承诺和责任”的相关内容时,我预设了几个小问题,学生一般都是顺着我事先的教学预设进行的,课堂氛围显得井然有序,师生情绪都很平静,没有激情的碰撞。正当我感到索然无味时,有一个学生的发言却一石激起千层浪。他说:“老师,我妈妈身体不好,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吃药过来的,她每天都叮嘱我要认真读书,考出好成绩,上重点高中,考大学,将来出人头地,为了不让她伤心,我每次都满口答应,可是你也知道我脑子笨,别人听一遍就懂,我听十遍还是不懂,可是我一定要坚持,老师你经常说:成才的关键是自己的勤奋努力嘛。”对于这个学生的发言,我没有直接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评说。有学生说:“既然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承诺,因为承诺了就要做到。书上不是说有承诺就有责任吗?”也有学生说:“那是特殊情况,是安慰母亲的,是善意的谎言,是儿子拳拳孝子心的表现。”……

看似学生的发言游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实则是从另一个更有趣味的角度体现了学生的一种待人处事的价值观,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是不曾预约的精彩。在课堂教学中,还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偶发事件,教师要善于见“机”行事”,变“无关”为“有关”,使“惊乱”为“惊喜”。灵活机变,动态生成。

最后:预设与生成要交相辉映

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思维的多向性、结论的丰富性决定了政治课堂可以达到生成的多样性,而科学的预设必不可少,预设与生成,一先一后,一死一活,一动一静,矛盾统一。预设可以转化为生成,预设是为了生成,为了创新,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生成也决不是随意的,生成是偶然中的必然,预设不能被生成无情放逐,生成也不能远离预设而放任自流。预设与生成不仅能够而且必须和谐统一。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决定了教师上课必须有预设,同时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就决定了课堂上必然有师生的互动生成。

不管预设是一种“价值追求”,还是生成是一种“意外收获”,不管预设是一种“常态要求”,还是生成是一种“教育智慧”,二者能够而且必须和谐统一起来。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独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真正的新课程是不排斥预设的,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就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

当然,有一点是不可以忽视的,那就是预设和生成必须守住教学效益这个底线。你预设的目标再好,再精彩,“生成”的内容再无可挑剔,甚至非常有创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再毋庸置疑,也要冷静考虑教学的效果如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摆布好“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教学效益”也当做一种“生成”的话,那无疑是最大的“生成”,最为有效的“生成”。否则,生成就变成了新课程下的花架子。摆个样子而已,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是背道而弛的。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真正的教学一定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在课程与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追求预期的学习目标,也要追求生成性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这是儿时常唱的歌谣,诗情画意,娓娓动听。今天看来,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就是这泛舟江上的双桨,政治老师只有用心划好这双桨,才能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中把握住方向,乘风破浪,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220-01

【正文】

【案例一】

在一次优质课的评选过程中,一位音乐老师在上唱歌课《doremi》,他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歌谱中有一个典型的节奏型(即是讲解大附点音符)请同学们找出。当时有一个学生当即就回答出了四分附点音符,可老师却说他回答的不对,让他再想想。最后他总结出应该是大附点音符,因为他教案上就写得是大附点音符。

【案例二】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聆听一段欢快的民族唢呐乐曲,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感觉这段音乐像是在发丧。所有的同学都说不对,应该是欢快的乐曲。但是老师应变能力很强,结合当地丧礼上经常使用唢呐乐队的风俗,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联想能力和感悟能力,并告诉学生音乐的非语义性的特点,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两段案例来自音乐课堂,并同时涉及到了教学设计的预设功能,和教学设计无法预设的教学生成问题。这也是我们音乐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我们不禁要笑案例一中的老师对教学设计的死板执行,但与此同时又对自己的教学展开反思,自己对于教学设计是不是也是如此的死板。当然案例二的老师则非常的聪明,他让一个尴尬的教学意外变成了一个有积极意义的生成,即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这两个案例我记忆颇深。

今年七月,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音乐学科暑期培训,正巧,七月十八日的作业便是谈一谈“重视教学设计的预设功能,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意义”两方面的关系。对这个话题,我认为,在教学中,重视教学设计的预设功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前提;而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意义,则是提升课堂的一个重要领域。

我们知道,教学设计是我们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展开教学的一个方案,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等。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部分,它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整个的教学步骤,在教学步骤中又包括导入、学习音乐、表现音乐、拓展音乐、课堂小结及情感升华。我相信我们每一个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写这样一个教学设计。我们会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出每一个课堂环节,设计出一些问题,也会预设出学生对与我们设计问题的答案。以便下一个环节的进行。做出准确的预设是很必要的,但是对于预设学生对我们每一个问题的反应,不能设计的太死板,应该是有弹性的,就像我们前面模块中所涉及的那个问题: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这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新生成的基础。

对于“课堂生成”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认为“课堂生成”这个词应该是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出现了自己独特的声音或答案,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个别学生或多个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或受到了其他方面的教育。这样的应该叫生成。而在课堂上,学生的自己的看法或表现与我们预设的不一样时,我们教师如果压制学生,或漠视学生的反应,最后不了了之,这就不能算是生成,只能算是教学意外。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上都会有意外,但却不见得每一堂课都有生成。记得,我在上《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一起拍手打节拍唱主题旋律,可总是有一个学生不拍手而是在那里手舞足蹈,我当时就停下来对那个同学,一阵批评。现在想来也许那个学生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欣赏音乐,可是,我却没有给他任何分辩的机会。正是由于自己的理念问题,扼杀了一次课堂生成。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她可以带给学生无限美的享受和联想。音乐又是情感教育。她能激起学生心中喜怒哀愁。而且我们。前面也说到,学生在听音乐时他们的感受是和当时学生的经历、心境、情绪密切相关的。所以,对老师教学设计的课堂预设,往往会出现很多的教学意外。

教学设计的预设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是我们音乐课堂成功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高度重视这两个方面。怎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优秀音乐老师?根据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原理,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1、重视教学设计的预设

对于教学设计我们还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认真积累,认真反思,吃透音乐、备透学生,用严谨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走进音乐课堂。这是上好音乐课的基础。

2、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

能否促成教学过程的生成,是考验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他要求老师有很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要求老师有广博的知识和对音乐的深刻感悟,以及很强的专业能力。所以对我们音乐老师来说要:

1、尊重音乐的学科特点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具有模糊性、情感性、和非语义性的特点。

2、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音乐感受,引导学生表达自己表现音乐。

3、摒弃旧思想,树立新理念。

积极学习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音乐课堂变成崭新的音乐课堂。

4、日常生活中,认真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篇5

G623.71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方逃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备重要作用。柏拉图也曾说过,“节奏与乐调具备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功效,再配合适宜的教育方式,可满足当下时展需求” [1]。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具备实质性意义。为此,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真谛,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以满足新课程建设需求。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构建学习氛围

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也是最好的指导教师。对于小学生而言,新颖的事物更加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学生也乐于接受带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这对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习效率具备直接影响。在某次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童年》音乐并采取“有奖问答”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你对歌曲所描绘的童年有何看法”问题,采用初听、分段听、复听等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或者,利用视频、图像等动态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意境并抒发自身感想,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实效性。又如,在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教学中,教师利用筷子来模仿中国堂鼓的敲击手法,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演练(掌握“对答响应、螺丝结顶”知识点),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采用动静结合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与静态刺激相结合的教育手段,正如开放多个学习感知通道一般所获的效益更佳[2]。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有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视频、音频、三维图形),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来刺激小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教学体系和学习格局。以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四季的歌》教案为例,教师通过CAI动态图像――闪动的文字、移动的图形、颜色的变换,引导学生去想象四季景色变化;学生可利用不同的色彩来描绘出脑海中所构思的景色,借助色彩、线条来表现出四季的特征,将乐理知识(如:节拍、节奏、视唱)与实际感受(生活经验、音乐体会)相结合,为学生打造音乐创造性思维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音乐鉴赏、谱率分析)。

二、适当引导,实现教学效益

1.重塑师生关系

从小学生的视角来看,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去亲近学生,构建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更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所思所想,秉持以生为本、快乐育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这一学科,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也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从《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堂教学来看,这首乐曲作为偏向大众化的教材案例,相比民族音乐更加适用于音乐欣赏教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休闲活动,探究学生对乐曲的实际看法(体会、收获),了解乐曲篇章的节奏、分段、节拍相关内容;采取发声练习、按句听唱、曲调哼唱等方式,教师进行演唱示范、学生跟唱(更随伴奏学习);在理解歌词大意、曲调内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持主观演唱方式并予以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开展小组活动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绩、状态、性格),开展小组演唱互动、填词模拟竞赛、曲调转换竞演等多种形式方式,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辅助作用。针对《樱花》(日本名歌)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歌曲,按照“初听、复听、学唱”三步走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五声调试音阶”:3,5,6,1,2――中国风),学生可自行分组(二至三人为一组)进行教学活动。

三、自主评价,完善教学系统

1.鼓励自主学习

从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方面来看,由于自身思维能动性的活跃性影响,掌握乐曲曲调的变动性相比成人更加容易取得实际成效,教师需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引导学生步入音乐正轨学习提供辅助条件。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为进一步保障教学效益,教师需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备直接效益[4]。结合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在初听歌曲后完成探究任务,如:安排师生对唱环节、感受歌曲包涵情绪、利用“一字多音”唱法、探究附点节奏唱法,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找寻解决办法。

2.健全评价机制

在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为教学效益提供实际保障。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小学必修课程,“听、唱、赏”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来想象曲调当中所描绘的意境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音调掌握情况、歌词表述能力),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表扬孩子,善于发现小学生的内在潜能和闪光点。例如,在《雪花飞舞》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音乐实践活动的方式,将乐器表演欣赏(钢琴曲演奏)、歌曲演唱纳入期末考核内容;综合考察学生的曲阶分辨、哼唱或默唱、音阶测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奖惩举措,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自身不足之处(歌词分段、音阶划分),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为现代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从“教学氛围”、“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以保障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方面来看,教师还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条件,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姜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探讨[J]. 学周刊,2016,25:157-158.

篇6

“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的考试,被分配到了一所偏远的山区小学——王沟小学任教。

山大沟深,小路弯弯,七八十个孩子,五六名教师,四周难得听见马达声。一腔的热忱,十几年的努力,最终的结果却是令人大失所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我难以接受,抱着既来之则安之,将三年青春撒山区的悲壮豪情,在这儿落了户,住进了不刮风也能落一头土的办公室。

适应小学教学是一件困难的事,但适应了又是一件愉快的事。

刚到王沟小学,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和失落的心情,好像是一张触摸不到的网套住了我,急于撕破,却找不到缺口,这使得我觉得干什么事都不得劲儿,整日吃力地彷徨着。

初始时我带的是三年级,要教写作文,新开英语课,特别难代,教学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是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教学不够积极;另一方面是不适应小学的教学,摸不着教学门道,这使得刚教学的我茫然不知所措。如本来是中文专业,却也要教英语与数学;好言相劝,学生却依然不听话;课堂讲得多,能够消化了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英语音节发音不准,除了教学生,自己也得学,迷茫的我使得好动的学生常常听得两眼发呆,问不出声来,这让我感到很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记得有一位老教师听了我讲的课后,提意见说:“小李,语文拼音的写法与英语字母的写法不大相同。”当时我觉得是多此一举,直到后来发展到出现孩子们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读混淆的现象时,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我将小学教育看得太简单了,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估得太高了。

期末时考核成绩虽然没有退步,但总感觉与付出的相比较,收获得太少了。于是我整天闷闷不乐,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选择错了,适应了山区吃水难,买菜难,一下雨就车骑人的艰苦生活;克服了没有网络,没有电子教学设备,教育信息落后的教学条件,每天辛苦到半夜,取得的成绩却是如此地微薄,觉得自己丢了特岗教师的脸,感到非常地惆怅。教导主任找到我,开导我说:“许多新教师刚开始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小学教学的特点,常会讲得难了,有些小事也想不到,但不能灰心,先要定下心来,再多听别的教师的课,虚心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慢慢地会好的。”

假期时心情平静了许多,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发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心里对小学教学有所抵触,不能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搞教学。其次是教学不得道,如讲课时语言不够生动,显得死板;讲得难了、深了,学生难以消化;教学方法过于倾向于填鸭式,缺少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不熟悉农村学生的生活,没有及时地了解他们。既然选择了特岗,就安下心来将它干好吧,干不好小学教学,却一直想着中学教学,这是一种讽刺。

第二学期我主动找有经验的教师谈教学,参与课堂竟讲,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逐渐地对教案进行了调整,尝试着用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如洋思教学法;讲课时尽量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孩子般的语气,让课堂活跃起来;课后与孩子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学习积极了,听话了,我也教得轻松了,教学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全乡考核时排在最后一名的语文,考试时竟然前进到了全乡第二名,巨大的成就感让我欣喜不已。

真的是付出还得有方法,懂得再多,讲得再深,学生不理解,也是枉然,小学也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简单,小学虽小,行道不小。看着自己的进步,心里充满了欣喜,以前的抑郁、迷茫一扫而空,这让我觉得我还是有能力的,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动摇的心也坚定了不少。

在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事迹感动着我,使我为之动了情动了心,心灵找到了归宿。

我所从教的贾河乡教育办每学期期末都有一次统考,以此评定学校与教师的教学成绩。第一次作为监考老师出现在考场时,我还没来得及感慨身份的变化,就被眼前的难题给考倒了。中心小学没有宽裕的桌凳,每当统考时,就会出现几位学生共用一套桌椅的情况,可是现在是统考啊!这样是很容易发生抄袭事件的,我难为地向主监反映情况,哪知主监说:“小李啊,你是不知道乡下小学的困难,这已经是所有的桌凳了,包括教师的。不过你不要担心孩子们会抄袭,他们最朴实,抄袭这种事我们乡下孩子是不会干的。”我当然不信了,于是就注意观察起了那些考生,可是在接下来几个小时的考试中,我发现的却是大家的谦让,听到的只是笔在纸上书写时发出的“沙沙”声。尤其是共用一张凳子的两位小学生,他们的额头上都冒出了丝丝汗珠,却始终没有碰触,专注地答着自己的试题,仿佛冬天已不再寒冷,冻伤的双手也不再疼痛,孩子的朴实让我深受感动。哪儿没有真情?哪儿没有感动?我打心里认为,能为这样优秀的孩子做一点事是一种幸福,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调皮,自己的淘气。他们让我动了情。

第二年全县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主张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强调学生要有歌唱。我们是贫困县偏远山区,非常缺乏艺术生,学校没有音乐专业的教师,于是我们便一边学一边教,尽量让孩子们唱标准,学校也为此还专门派人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经典校园儿歌,刻成光盘为学生播放。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学唱歌时孩子们激动的情景,有几个我们班的男生压抑不住自己欢快的心情,跑到我跟前问:“班主任,今天我们要学什么歌啊?”我回答说:“《让我们荡起双桨》,”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叫好。其实我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这首歌曲好不好的,但是他们仍然喊出了自己的心声。跟唱过程中一板一眼,专注的眼神中尽是兴奋的光芒。当时我被深深地感动,觉得似乎自己当了特岗教师后就变得脆弱了,时不时地眼睛会湿润。这是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啊!代这样的学生我有何后悔?知识改变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县在别人眼中的看法,2008年全县仅考入北大清华两所名校的学生就有八人之多,就连甘肃省第一中学——兰州一中都钦佩不已,在大家的眼中,这再也不是一个贫困县,而是一个教育发达的县。作为这样一个县的一份子,尤其是作为有着这样好学的学生的小学教师中的一份子,我感觉没有什么落自己志气的,哪儿不能扎根?哪儿不需要奉献?何必强求于中学与小学的微小差异,在这儿,我也能有所作为。我为他们动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