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20:30: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收账款既能令企业销售大增,市场占有率提高,亦能让企业陷入资金周转不灵、运营瘫痪的痛苦中。那么如何使应收账款发挥正向的作用,有效规避风险?企业应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一、源头控制,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额度与频率
当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后,市场竞争激烈,迫使企业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销售或承揽工程。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推销产品或承揽工程的目的,往往不收款或收取一部分款项,凭印象、情谊或经营经验,擅自发出约定货物或垫资开工,等到有关部门核对库存商品或结算时,应收账款已经发生。对方企业在经营中一旦发生变故,陷入困境或故意拖欠,或当事人发生变更,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将增大,企业资金风险随之上升。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减少这类资金的发生、占用。
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客户资信调查评估制度,加强对往来客户、长期往来客户的内部评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对资信状况较差的企业,信用标准应从严,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导致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动态跟踪,分析、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
当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后,应该经常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对于放账公司而言,要随时了解公司在某个时间段发放的账款金额有多少、在信用期内的客户有多少家、超过信用期的客户有多少家。
要确保企业应收款有效回收,就必须建立动态的客户资信评审机制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应做到月评、季评、年审,做好账款风险管理的预警工作,挖掘出资信好、高价值的客户,施予优惠的信用政策;剔除资信差、低价值客户,或给予更严格的账款管理。惟有这样动态的客户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才能保障企业营销风险降至最低。
三、及时清对,严格催收
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后,业务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回收款项,避免因为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为此企业应制定出合理的清对、催收办法。
1、加强应收账款日常动态状况的传递与报送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财务部门应每间隔一定时间,以文书、表格形式向有关部门、责任经办人员和企业领导传递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最好是一月一次(甚至更短),督促和提示上述有关人员及部门催收。对逾期未结清的应收账款通报的时间应更短。
2、关注往来客户的经营情况,加强日常询证
企业要随时注意了解业务往来单位的经营、财务状况及人员的变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止由于对方单位的突然变故、经营失策及有关人员的变动可能造成的应收款无法回收的风险。财务部门要会同业务部门对应收款项的对方单位定时发送询证函,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并确保诉讼的时效性,防止应收款项体外循环的发生,堵塞违法违规行为及防止法律诉讼收债的失效。
3、建立定期和客户对账制度,动态跟踪,果断决策
企业要建立定期和客户对账制度,财务部门应协同有关的管理部门对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对于客户比较多的企业,其管理部门应该每日打印出会计账上的全部接近到期的应收账款记录,并至少每周将逾期应收账款记录分析一次,并利用信息系统设置应收款预警程序,及时获取提示信号,提出处理意见。一般情况下,应要求客户还清前欠款后,才允许有新的赊欠。如果发现欠款逾期未还或欠款额度加大,应断然采取措施,通知有关部门停止供货。
4、建立责任中心,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
建立以业务人员为主,财务监察人员为辅的催收欠款责任中心,将收回远期陈欠和控制坏账纳入绩效考核中,增强销售人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
5、针对不同的客户关系,采取灵活的催收政策
对远期近期应收账款清理陈账未动的区域,应限制发货或拒绝发货,并加大催收力度:对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偿债义务,人为发生的赖账,应在诉讼有效期内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以避免丧失追诉权,造成坏账损失;对欠账部门确实无力支付的,企业可以在了解其抵债物品的价格、质量和销售的情况下,采取物质抵款,也可以要求客户开出等值的商业承兑汇票,以抵消应收账款,早日变现;对能在约定期限内偿还货款的客户,可以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以鼓励客户及早偿还货款。
【参考文献】
为了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能力。有以下五大方面。一、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中形成应收账款,它的金额大小由企业的信用政策和市场经济的整体情况所决定。在市场经济整体情况一定的条件下,应收账款金额的大小可以被信用政策的变化来影响或调节。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来赊购企业的商品,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增加销售量,增加销售利润,同时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还需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根据市场物价波动情况和客户的信用状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方针。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基本策略与措施。企业必须根据客户的信誉情况和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将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收账政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
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因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所以有需要由专门或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来完成。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客户信用、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进行信用风险分析、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都是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
二、积极调查和建立信用
企业需要经常进行信用评估和信用调查,来决定是否要赊销,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与管理。第一对客户的财务实力、偿付能力、信誉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赊销的期限及资金回收情况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这样,在实行赊销业务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的赊销,减少盲目性,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
这项工作需要足够的人力,如果企业没有,企业可以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情况、销售部门业务员所掌握的客户资料、客户的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他公开的信息渠道。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5C”系统)、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业的风险程度、行发展前景等等。
三、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对赊销进行监控。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这样一个业务流程: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客户开具账单、记最新录销售、收回资金。赊销监控主要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这个流程发生。在批准赊销阶段,信用管理部门的职员在收到销售单后,比较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和销售单与该客户已被授权的赊销信用额度。调查每个新客户的信用,建立客户动态资源档案。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材料,信用管理部门决定是否对该客户采取赊销。在记录销售和回收资金流程中,财务部门应将销售数据和资金回收数据及时反馈给信用管理部门,以此更新客户动态资源系统。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应收账款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交给主要负责资信调查和确定赊销授信额度的信用管理部门,因为这是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在分析中应利用比较、比率、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过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方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
四、加强审查销售合同与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企业在签约时要对销售合同的每一项条款进行逐一核对审查。因为合同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日后产生信用问题的凭证。只有市场部经理审核确认,合同的签订才可以盖章。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中,内部审计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持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其次是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非常大错误、、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保证应收账款的收回。
五、改进事后控制管理
对应收账款进行催讨、债务重组和出售债权等时可以成立一个清收小组。处理企业应收账款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债务重组,主要包括采取贴现方式收回债权、以非现金资产偿债和债转股三种方式。出售债权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出让方)将应收账款所有权让售给商或信贷机构, 由它们直接向客户收账的交易行为。在此方法下,企业可以在商品运出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借款,经贷款人同意贷款,就可以在商品运发之后把应收账款售让给贷款人。贷款人根据发票上的金额,减去贷款者的佣金、允许扣除的现金折扣和主要用以冲抵销货退回和销货折扣等扣款,将剩下的数额付给筹资企业。伴随着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我国,应收账款让售在未来将会成为企业处理逾期应收账款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在扩大销路、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也形成了应收账款风险,主要体现在:
(一)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数额大,加剧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
(二)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着潜亏或损失。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有关税法、行政法规中明确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
(三)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没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支付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四)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损失。首先,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目前,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高达60%以上,而西方国家不到10%),导致被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其次,因应收账款而引起在催收过程中,迫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催收成本;同时,因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由于各种成本费用加大,使得资金丧失了赢利机会,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某些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不严。在某些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中,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失当。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自身蒙受风险和损失。
三、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
1.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蒙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减小,但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可见,信用标准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有很大影响。企业确定信用标准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坏账成本,以利润最大或信用成本最低作为中选标准。
2.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导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的风险。为了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如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则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但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标准。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二)加强内部控制
1.认真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资料可通过直接查阅客户财务报表或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用资料取得,也可通过与该客户的其他往来单位交换有关信用资料取得。在实际中,通常采用“5C”评估法、信用评估法等方法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如:(1)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条件销售。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因此企业可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分别规定业务部、业务科长等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这种分级管理制度使赊销业务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授权批准,有利于将其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4.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企业对与自己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如果赊销业务繁忙,不可能对所有客户都单独管理,则可侧重于总额控制。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
一、应收账款的涵义
应收账款是财务管理中资产类的科目,一般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售了商品或者提供了劳务和服务,应该向客户收取但未收到的款项。应收账款主要包含企业出售商品、半成品、原材料、提供服务等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垫付的设备安装费、代付的运费等。对燃气企业而言,应收账款主要是燃气销售过程中应收而未收到的款项,如燃气费、管道接驳费等。
二、燃气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应收而未收到的燃气费是燃气企业应收账款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大中城市为例,燃气企业通过管道燃气供应公司每月平均销售给七八百万用户,产生结算款项,每月发生额达2000万元左右,而销售额度中不可能达到全部回收的状态。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应收账款,倘若管理不当,就会成为严重制约燃气企业良性发展的绊脚石。笔者分析了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燃气企业为用户垫付的管道设施费用
2003年,中国燃气转型成为燃气分销企业,燃气行业竞争也变的激烈起来。燃气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额,就会提前将城市燃气管道接入小区(片区),而这笔接驳费是由燃气企业垫付的。但只有小区住户成为燃气企业的签约客户后,这笔接驳费才能收回。有相当大一部分住户不会成为燃气企业的签约客户。这样这笔接驳费就变成了应收账款,而很长时间难以收回。
(二)大客户和商业客户的燃气费用
单位类大客户对燃气的需求量大,涉及的金额也大。如采用传统的先使用后付款的方式来管理燃气企业的大客户,势必存在着交易风险。若客户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就必然导致该周期的销售费用变成应收账款。而一旦成为应收账款,再进行回收,就相对比较困难。
(三)居民住户的燃气费用
城市居民交费不积极,拖欠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对燃气企业而言,就会出现一笔固定的应收账款一直无法完全回收。
三、燃气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分析
燃气企业涉及的应收账款金额巨大,管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笔者认为主要的风险有三个方面:第一,应收账款降低企业现金流入速率,造成燃气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第二,应收账款增加了燃气企业的坏账损失,这对燃气企业的盈利能力极大的削弱;第三,应收账款增加了燃气企业管理成本,应收账款需要专门的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审查管理,发送催收单,这加大了燃气企业的管理成本。
(一)应收账款降低企业现金流入速率
应收账款给燃气企业带来的第一个风险是降低企业现金流入速率。应收账款难以回收,使得燃气行业的现金流入速度降低,现金流入比其利润低,而且对应收账款,企业还需投资额外的费用进行管理。一个运作良好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导致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导致企业关闭。
(二)应收账款增加了燃气企业的坏账损失
由于应收账款导致燃气企业的实际收入与销售利润不同步,这部分可能会实现盈利或损失,虚增了燃气企业的收入。而应收账款如不能及时的收回,很可能对燃气企业的资产状况造成影响。
(三)应收账款增加了燃气企业管理成本
企业需要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整理和管理,同时要定期给债务人发送追收单。在追收的过程中,甚至会需要利用仲裁、法院诉讼等手段,而这些都需要不菲的费用。这些费用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燃气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燃气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燃气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燃气企业针对大客户建立信用管理系统
因为与大客户的交易涉及的金额巨大,燃气企业可以组建一个合作大客户的信用管理系统,建立信用档案及时掌握客户的最新信息,采集客户大致的资产负债情况,了解客户的经营规模、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调查客户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等。
(二)针对不同的客户提出合理的收款制度
制定合理的收款制度对于企业提高销售收入,有效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将银行保理业务引入燃气企业的收款中,以银行为中介,大客户按照历史燃气的使用量预先将下周期的燃气款项存入银行的专项账户。燃气企业按照合同履行燃气输送。在燃气投入使用,交易完成后,银行按照预先的约定将大客户预先存入的资金划入燃气企业。这样减少燃气企业应收账款的发生额,降低应收账款的金额。
第二,将每周期末结算燃气费用革新为预收部分费用。即客户可以按照历史使用燃气量预付一部分下一周期的费用,预收保证金。在燃气输入使用,交易完成之后,再结清余额。
第三,针对小区散户实行欠费滞纳金制度,对过期费用采取缴纳滞纳金的方式敦促住户积极缴纳燃气费;针对单位类客户,可以按照央行当日挂牌的缴纳滞纳金的比例标准收取滞纳金。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看出,燃气企业的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因此,结合燃气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这对于加强流动资产管理、协调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入流出矛盾、降低企业的坏账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研究,2004,(08):31-32
[2]董伟英.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刍议[J].陇东学院学报,2009,(03):63-66+70
[3]谢权.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探讨[J].财政监督,2009,(08):43-44
收账款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决定着流动资金的周转效率和最终的经营成果,而且还直接影响销售收入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控,是每一个经营实体都必须面临的问题。科学高效地运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既能够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又可以增加赊销扩大市场份额,加速资金回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为企业经营绩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引航站是港口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负责对进出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行强制引航,并接受远洋、近海航运公司的申请,提供引航服务。引航工作对于保证船舶安全航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维护航行秩序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引航站依据《港口收费规则》向船舶公司(以下简称船代公司)收取引航费,因此引航费是引航站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引航站的引航收入与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近几年,全球经济萧条,航运市场萎靡,很多航运公司经营惨淡,这也波及到相关行业,而引航站受其影响颇深。以全国引航站2011―2014年引航船舶艘次汇总数据为例(详见表1),2011年以来引航艘次明显下降,2013年航运市场有所抬头,但2014年又步入下滑通道。
由于收入性质不同,导致引航站与其他企业应收账款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体现在普通商品销售企业为了占有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应收账款往往具有赊销的功能,销售方如果合理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也会面临呆账、坏账的风险。而引航站是国家专职引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引航,船代公司只要合理提出引航申请,就要提供引航服务,因此引航费的收取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不作为一种赊销手段,所以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
以某A大型港口引航站数据基础为例:某A港口是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近几年港口吞吐量连续保持世界前十。A港口引航站(以下简称A引航站)隶属A市交通委,拥有高、中、初级引航员93名,负责A港口的船舶引航工作。A引航站2012―2014年统计共有150余家船代公司申请引航服务,2012―2014年的引航收入与引航艘次对比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分析可知,近三年A引航站引航收入同比升高,而引航艘次则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世界航运市场一直在低谷徘徊,主要航运市场都是低运价运行,航运公司亏损严重,运力过剩。但是引航收入没有随着艘次降低而下降,主要是船东造船的大型化趋势发展明显,尤其是集装箱类型船舶表现的尤为显著。如2013年全球1.4万TEU以上的超大型船舶订单共有52艘,同比增长4.2倍。这使得以船舶净吨为基数计算的引航收入同比上升。
A引航站目前与各个船代公司业务往来主要以商业信用的方式结算引航费,也即俗称的赊销。业务流程先由船代公司提出引航申请,再由调度安排引航员安全快捷地引领船舶到港,最后财务部门计费开具发票结算费用。2012―2014年主要船代公司应收账款情况见表3―表5。
2012―2014年A引航站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08万元、577万元、948万元,应收账款总体控制较好,但是2014年应收账款猛增,比2013年增长了64.3%,引航收入却只增长了2.2%,应收账款与收入增比明显不匹配。这既有外部环境的恶化,也有内部监管不力等因素造成。同时主要船代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总量逐年增多,尤其是2014年三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比同期增长40%。过高的授信额度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三大船代公司的收入占到A引航站全年收入的40%强, 显然控制大客户的授信额度是A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突破口。
二、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够回收的额度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催生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的来源可以从博弈的角度进行归纳,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购买方希望得到信用延迟付款,而销售方为了争取客户不得不向购买方提供这种信用。而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风险有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其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制约航运公司资金周转
2007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航运市场带来重创,近年来一直萎靡不振。2015年2月份世界航运巨头大波国际航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同时丹麦的航运商COPENSHIP以及中国的大连威兰德航运公司也都先后向当地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运力过剩,供需不平衡,低廉的运价给整个航运业蒙上了阴影。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各个船代公司拖欠各种船舶使用费在所难免,这直接导致引航费不能按时足额收缴,形成应收账款并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大量的小型船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方面航运市场不景气,而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船舶公司相继成立。仅2012―2014年三年的时间在A引航站新注册的船代公司就达30家之多。这些船代公司资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船舶引航具有强制性,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给引航费收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三)内部应收账款管理缺失
A引航站长期以来并没有制定应收账款管理相关制度,没有单独设置信用管理部门或者岗位,对船代公司没有做信用风险评级,且各个部门独立运行没有形成管理合力,对船舶动态管理薄弱,引航作业管理系统模块存在功能盲区,使用不方便,应收账款收缴缺少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上种种都给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留下隐患。
三、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构建
从A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事前的决策与预算、事中的报告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处置与考核,当然也包括对这些环节的有效监督。管理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引航费不能及时收回。鉴于此,我们可以把整个管理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事前管理是应收账款产生以前,所以事前管理关注的是客户的风险分析;事中和事后管理是应收账款产生之后,主要是关乎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监督和审核。首先应从源头抓起,从船代公司注册备案登记开始,依据公司资产规模、人员多少、主要的货种船舶、内外贸线路划分类别一一登记管理,评价其信用等级;其后,依据公司等级划分,是否采取赊销政策,该采取何种赊销政策,赊销授信额度如何规定,则应是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关键和重心;最后,加强船舶动态监控,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授信额度,积极催款,加快资金周转,实现降低A引航站财务风险的目标。
(一)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前管理
应收账款是客观真实存在的状况,是企业之间资金流动的会计描述,是不可避免的,是衡量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最终反映。A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应收账款数量可控,将风险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体现预测性、可控性、系统性的原则。
1.船代公司信用风险评级。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控制要从事前控制着手,对赊销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考察,这也是形成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达成契约的前提条件。对船代公司的信用评级要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分别评价。首先,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船代公司资产规模、员工人数、近一年还款能力、还款态度,主要船舶货种,内外贸航线、每月船舶条数。主要指标及权数分布表以及指标系数分配表见表6―表7。
然后,从定量角度计算每个公司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A=系数×权数,其中A为单项指标得分。综合得分=∑A=∑单项指标得分。最后得到四个信用等级对应划分的综合分数区间(见表8)。
2.明确船代公司每月授信额度。依据船代公司每月船舶的艘次与评测的信用等级来确定合理的授信额度(见表9)。
表9中的船代规模是指:1级每月50艘次以上(包含50艘次);2级每月10―50艘次(包含10艘次);3级每月10艘次以下。
通过以上几步可以清晰地对船代公司进行科学分类管理,数据统一规范,筛选资质优良的船代公司,给予相应的赊销额度,体现了预测性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船代公司的信用等级不是一成不变,每年需要重新计算,重新评级,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二)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中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需要多部门、多角色协调配合,综合管理。A引航站的应收账款管理需要调度部门、计费部门、财务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从公司申请船舶引航计划开始到引航费收缴之日止,全过程跟踪监控,做到船舶动态实时跟踪,监管有序。
调度部门是A引航站应收账款事中管理的首要环节,担负着调度生产、数据处理、信息预警等重要职能。而其中的信息预警对整个应收账款管理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调度部门功能主要体现在:
1.与财务部门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各个公司的信用等级以及授信额度,对于超过时限而未缴付引航费的公司,给予重点关注其的船舶动态,一旦接到财务部门因欠费超时而停止引航的指令,及时通知公司停止引航服务。
2.对于首次提出引航申请的船代公司,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财务部门,得到财务部门预收款确认后,再提供引航生产,即先付款后引航。因为对于新成立的船代公司不掌握信用评级,必须采取“预收款制”,船舶到港前先全额垫付资金,确保引航费及时足额收缴,再提供引航服务,降低财务风险。
3.调度部门定期与各部门交流数据信息,按时制定船舶引航计划,关注船舶动态;同时与外部港口单位如海事局、港务局等积极合作,信息互补,起到应收账款管理的监察与预警的作用。
(三)引航站应收账款管理之事后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主要是控制各个公司应收账款额度,及时催缴欠款,运用应收账款的各个指标分析各公司的回款、资金周转等情况,体现可控性原则。这里着重介绍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在实际中的运用。
1.偏离度指实际数据与目标数据相差的绝对值所占目标数据的比重。应收账款偏离度是指月应收账款实际余额与每月授信额度的差值(这里取差值更能体现财务意义)占每月授信额度的比重。应收账款偏离度=(月应收账款实际余额-月授信额度)/月授信额度。应收账款偏离度为负值表明应收账款余额控制良好,船代公司运行平稳,资金运转流畅,负值越小越好,-1时为最佳状态;偏离度为正值表明应收账款余额控制不良,有坏账发生的可能,应迅速查找原因,敦促公司付款,若发现公司基本面出现严重问题,应及时反馈,甚至停止引航作业,通过法律途径追缴欠款。正值越大财务风险越高。
运用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数据易选,指标结果直观,可迅速分析当前月份公司的应收账款现状,及时汇总,做出判断,对引航站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动态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收账管理是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明确责任,设立专人专岗实时监控应收账款动态变化,及时收款,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二是完善收账流程,电话与传真催收,派人登门约谈,限期硬性收款,停止引航服务,法律诉讼。三是定期更新船代公司信用等级,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齐抓共管,将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降到最低。
四、引航站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保障措施
(一)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流程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或者设立风险管理岗位,专人负责,专项管理,同时单位内部各部门协调合作、互相监督,厘清责任,树立风险意识,共同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首先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船代公司信用等级档案,协同财务、调度合理分配授信额度;其次对每一条船舶从靠港到离港实施动态监控,调度部门预警、信用管理部门监督、财务部门核算,三部门相互约束形成合力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最后定期汇总数据,查缺补漏,依托船舶引航管理系统建立起科学合理易用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
(二)出台相关制度,保障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顺利实施
出台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各项规定,如每天各部门例会制度、引航签证单使用管理规定、计费财务对账制度、财务销账制度,等等,并将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效率和员工的业绩考核联系起来,改变管理层只重视引航收入、引航艘次等业绩考核的现状。
(三)完善船舶引航管理系统,增强各模块功能
船舶引航管理系统是包含船舶预报、调度、计费、公司信息,财务统计等模块的综合管理平台。完善船舶引航管理系统有助于A引航站制定引航计划,实现引航流程再造、高效船舶调度、便捷财务统计等功效。增加应收账款管理模块是加强船舶引航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一模块的信息包含对船代公司、签证单、发票和收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即加强流程管理,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监督,将计划、调度、计费、财务集中在同一个系统平台,实现全流程管理,达到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集成与互动,相互影响、监督、控制和调整,从而更进一步的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控制。
应收账款管理模块做以下两方面重要的改进:第一,增加客户信用管理信息,收集和管理客户的资料,为公司建立独立的船舶动态和信用等级统计表,以加强公司的信用风险评级管理,只要该公司应收账款出现严重拖欠,其系统自动红字报警,调度能够及时发现,停止引航服务,及时追缴欠款;第二,强化财务分析统计功能,增加应收账款偏离度指标,提供账龄的动态变化,建立应收账款逾期倒计时,以避免错过最佳催收时期。
五、结论
在航运市场日渐低迷的大背景下,引航站的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在实际财务操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引航站的行业特点,建立方便、快捷、严谨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为引航站经营提供不竭动力的体系保障。严格评测船代公司信用等级,以每条船舶动态信息为依据,依托船舶引航作业管理系统,联合多部门共同管理,创新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打造富有引航特色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是引航站每一名财务人员的共同目标。J
参考文献:
1.Fabbri,Menichini.Trade credit, collateral liquidation and borrowing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96):413-432。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金融环境与法律环境还不是很健全,企业信用指标参差不齐,应收账款在资产规模中占比越来越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回款率日趋低下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企业产生大量坏账和呆账,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运营风险和隐患。基于此,笔者尝试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商业信用营销方式,加强商业信用资金回笼与减少坏账发生,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应收账款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应收账款研究的文献比较丰富,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视角:一是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二是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办法进行研究。
1.应收账款专门管理方法
一是信用管理方面,池国华(2009)在提炼国内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成功案例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管理控制理念,构造了信用经济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模式。另外,吴剑东等(2007)提出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因此,构建一个能够“科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债务人信用状况征信系统,来区分守信和失信债务人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账龄分析方面,对企业应收账款账龄进行ABC分类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与资金回笼同步管理体系,对账龄达3年以上债务人要重点关注,强化账龄分析与风险意识防范,完善债务人资信档案,建立应收账款控制机制(田丰琴,2013)。
三是抵押融资方面,李光贵(2008)提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中有关企业融资方式满意度的内容,尝试提出运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方式缓解企业资金缺口。
四是内部控制方面,毛新述等(2009)从内部控制为切入点,研究分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全过程内部管理制度。
2.应收账款全面管理方法
李恩柱(2007)把风险关口进行前移,全面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综合进行资信调查、信息全过程跟踪,从而建立综合有效信用管理体系。刘诗明(2007)构造了决策系统、预警系统、监控系统、衡量系统、评估系统、补救系统和辅助系统七个子系统形成应收账款综合风险管理体系,用来直接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
(二)国外应收账款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应收账款研究的文献比较丰富,研究视角比较新颖,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有关流程管理和具体管理理论与方法已经相当完善。
关于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办法,国外学者提出从信贷政策、运营周期、风险成因等视角展开研究。信贷政策方面,James.C.Van.Horne(2003)提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主要受经营环境和企业信用政策影响,但经营环境是属于系统风险不可以改变因素,信用政策则是企业管理应收账款切入点。运营周期方面,John.G.Salek(2005)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将企业应收账款周期与整个行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挖掘出是行业原因还是企业内部原因,从而运用信用管理学对企业信用管理进行研究,进而促进整个经营环境中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提高。风险成因方面,Pedro.J.Garcia(2010)认为应收账款风险点较多,应该加强对风险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资金周转率和企业持有经营能力,进而将应收账款风险点落实到每个控制点上,进而有效降低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三)文献评述
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应收账款管理最终落脚点是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关键是通过建立较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流程或信用管理体系完善等。
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笔者从Wind数据库、上交所、深交所网站及巨潮咨询网站选取煤炭行业25家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2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账龄分析表数据,并对异常数据进行了剔除。
(一)应收账款规模结构数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一是应收账款规模和增长率呈增长态势,2007年138.71亿元,2012年达到557.8亿元,应收账款规模呈逐年上升态势,5年间增加近420亿元,增幅高达3倍之多;2008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为54.08%,2012年同比增长为69.24%,中间剔除2008、2009这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应收账款同比增长率也呈逐年上升态势,这充分表明应收账款5年间规模和增长率呈显逐年增长态势。
二是应收账款周转减慢,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6.30次/年,2012年周转率为13.63次/年,同样剔除2008、2009这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应收账款周转率呈逐年下降态势。
三是应收账款与企业盈利有“缝隙”,2007年至2012年营运收入、净利润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增长方向基本与应收账款增长趋同,但2008年、2011年和2012年这三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率跑赢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甚至到后期差距逐渐拉大,这反映出应收账款增长轨迹与企业盈利增长之间有“缝隙”。
(二)应收账款账龄坏账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应收账款规模不断增大,坏账准备金额也跟着同比增加,坏账准备从2007年的9.84亿元增长到2102年的23.17亿元,增幅较大;3年以上账龄占比情况从2007年至2009年呈现上升态势,从占比6.53%增至25.27%,后3年出现小幅下降趋势。3年以上账龄同比增长情况基本大幅度跑赢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这表明随着应收账款规模不断增加,3年以上账龄规模却以较大幅度增长,出现坏账的概率进一步加大,严重影响企业盈利情况。
(三)应收账款与利润指标相关性分析
从表3中明显可以看出:应收账款总额与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高度正相关性,应收账款总额与坏账准备总额显著正相关;坏账准备总额与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总额正相关,这表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尤为重要。
三、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措施
(一)风险控制点“关口”应前移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由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反馈控制4个循环环节形成的动态监控体系。一方面设立独立资信管理部门,科学选择客户,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建立赊销申报制度,加强销售合同管理。
(二)应收账款“证券化”
所谓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将应收账款打包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管理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从而进入SPV资金池,经过“重组包装”后,SPV再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物向国内二级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从而达到利用应收账款实现融资目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比较大,资金回笼速度减慢,应收账款的证券化既能增加销售,又能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资金池”环境。
(三)应收账款风险“动态化”管理
应收账款风险“动态化”管理主要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与分析,重点关注未到期应收账款。在实施应收账款风险“动态化”管理过程中,主要措施有以下两种:一是总额比对法,根据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在新的一天将存量应收账款总额与最佳持有规模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为未来应收账款管理做出预测;二是平均收账期法,平均收账期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的整个寿命周期所经历的平均时间。
(四)应收账款风险“Credit Metrics”模型法
通过借鉴Credit Metrics模型在组合贷款信用风管理方面的启示,即债务人违约和债务人信用等级改变这两个因子均影响应收账款组合价值,进一步计算应收账款组合在客户信用等级变化情况下的价值分布,从而得到VAR值,最终可以得到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准确量化值,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池国华.信用经济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模式[J].管理世界,2009,(6):176-177.
[2]吴剑东等.武汉打造信用城市关键在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J].商场现化,2007,(1):328-329.
[3]田丰琴.浅议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J].企业研究,2013,(4):84-85.
[4]李光贵.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能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财务与会计,2008,(6):8-10.
[5]毛新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9,(5):93-95.
[6]李恩柱.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J].财会研究,2007,(2):29-31.
[7]刘诗明.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J].金融与经济,2007,(7):85-86.
[8]Newmarch W. An Attempt to Ascertain the Magnitude and Fluctuations ofthe Amount ofBills of Exchange[J].Journal ofthe Statistical Society, 1851,14: 143-183.
[9]James.C.Van.Horne. Fundoma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J].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3,(11):46.
应收账款拖欠已是目前很多企业被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应收账款风险应严加管理。
一、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长、价格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某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只重视赊面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回的问题。
2、企业内部控制不严。在某些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中,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是应收账款大幅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上了沉重的包袱。
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失当。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自身蒙受风险和损失。
二、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所谓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
1、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遭受坏帐损失的可能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是坏帐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可见,信用标准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由很大影响。企业确定信用标准时,一百次奥运比较分析法,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及坏帐成本,以利润最大或信用成本最低作为中选标准。
2、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导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帐损失的风险。为了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如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则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但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标准。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低赊销限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的情况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二)加强内部控制
1、认真作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资料可通过直接查阅客户财务报表或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用资料取得,也可通过与该客户的其他往来单位交换有关信用资料取得。在实际中,通常采用“5C”评估法、信用评估法等方法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建设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
2、制订合理的赊账方针。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赊账方针。
3、驾龄赊销审批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分别规定业务部、业务科长等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账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这种分级管理制度使赊销业务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授权批准,有利于将其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4、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企业对与自己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帐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如果赊销业务繁忙,不可能对所有客户都单独管理,则可侧重于总额控制。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期率、平均收款期、按帐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
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栓过程负责。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三、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
企业为防范债务人无限期地拖欠货款,可采用以下措施:
1、将应收账款改为应收票据。由于应收票据具有更强的追索权,且到期前可以背书转让或贴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坏帐损失的风险,所以当客户到期不能偿还货款时企业可要求客户开出承兑汇票以抵销应收账款。
2、应收账抵押与让售。企业可通过抵押或让售业务将应收账款变现。应收账款抵押是企业以应收账款为担保品,中金融机构作为部分借款的归还。但一客户支付欠款时再如数转交给金融机构预先取得货款,受到客户支付欠款时再拒绝付款,金融机构有权向企业追款,企业必须清偿全部借款,一旦发生坏帐企业不须承担任何责任。我国某些金融机构可以对资信好的企业逐步建立这样的金融业务,有利市场分工和健康发展。
很多年前,在各类企业中都有“三角帐”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挠企业发展的帐务问题,甚至在全国都掀起过开展“三角帐”清理工作。目前,企业的“三角帐”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很多企业却因为应收账款拖欠造成经营困难,甚至有些企业因被拖帐而陷入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经营者应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防止经济损失发生,确保生产和经营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某些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2.企业内部控制不严。在某些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中,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失当。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自身蒙受风险和损失。
二、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
1.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可见,信用标准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有很大影响。企业确定信用标准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以利润最大或信用成本最低作为中选标准。
2.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导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的风险。为了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如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则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但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标准。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二)加强内部控制
1.认真作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资料可通过直接查阅客户财务报表或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用资料取得,也可通过与该客户的其他往来单位交换有关信用资料取得。在实际中,通常采用“5C”评估法、信用评估法等方法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如:(1)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条件销售。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因此企业可与客户签定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弥补部分损失。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分别规定业务部、业务科长等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这种分级管理制度使赊销业务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授权批准,有利于将其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4.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企业对与自己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如果赊销业务繁忙,不可能对所有客户都单独管理,则可侧重于总额控制。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
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三、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
企业为防范债务人无限期地拖欠货款,可采用以下措施:
1.将应收账款改为应收票据。由于应收票据具有更强的追索权,且到期前可以背书转让或贴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所以当客户到期不能偿还货款时企业可要求客户开出承兑汇票以抵销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抵押与让售。企业可通过抵押或让售业务将应收账款变现。应收账款抵押是企业以应收账款为担保品,众金融机构预先取得货款,收到客户支付欠款时再如数转交给金融机构作为部分借款的归还。但一旦客户拒绝付款,金融机构有权向企业追索,企业必须清偿全部借款。应收账款让售是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从事此项业务的机构以取得资金,售出的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客户还款时直接支付给机构,一旦发生坏账企业不须承担任何责任。这项业务可以使企业将全部风险转移。这在西方比较盛行。我国某些金融机构可以对资信好的企业逐步建立这样的金融业务,有利市场分工和健康发展。
3.进行信用保险。虽然信用保险仅限于非正常损失,保险公司通常把保险金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被保企业承担一部分坏账损失,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可以把企业所不能预料的重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使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降至最低。
四、以市场信用机制和法律手段来加强收账管理
企业向逾期尚未付款的顾客应采用适当的收款政策收取应收账款。若收款政策较严,虽然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及应收账款拖欠资金被占用的机会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收账费用;反之,可发生较少的收账费用,但却又会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及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应制订最佳的收款政策,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及机会成本之间权衡,使收账成本最低,企业效益最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一、引言
风险是指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在数量上来衡量通常采用方差和标准差的方式来进行衡量,一般来说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风险指的是风险承受主体可能遭受的损失。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估摸或者获得更多的客户,而采取的销售政策。通过降低价格或者提供更多的信用额度,可以实现更多的销售收入,因此应收账款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也比较常见的流动资产。通过采取应收账款的形式,可以实现的销售目标,但是同样的也会带来很多风险。首先应收账款需要管理,从而产生管理成本,其次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在无法变先前一般是无法使用的,因此存在机会成本,最后一旦遭遇客户破产或者其他意外情况,会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从而形成坏账。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应收账款长时间内收不回来,就会造成企业的流动资产无法变现,对于企业长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应收账款如果在规模上和数量上控制不当,就会产生一些风险,主要的是企业有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容易丧失一些投资机会或者是陷入财务危机,因此总体来看,应收账款的风险是指应收账款形成过程中以及形成后造成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损失。
二、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形成的原因
1.缺乏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观念
风险防范意识非常重要,没有革命的思想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应收账款的形成有着多种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是原因是企业的销售部门常常与财务部门分离,销售部门只为了实现销售目标,而财务部门只依据相关凭证进行做账,很多销售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应收账款的控制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单纯的完成销售目标,这种没有风险控制意识的情况下,应收账款风险自然无法得到及时的控制。很多企业都缺乏风险意识和观念,导致意味的为了追求销售规模,而忽略了风险的控制,一些企业从账面上看,有很多流动资产和销售收入,但是却缺乏现金流,这都是缺乏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结果,因此确立风险防范意识和观念是很重要的。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关于企业员工行为以及资产控制的各项资产。企业内部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现资产的增值与保值,应收账款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实现对应收账款对象、范围以及数额的控制,从而做到应收账款的规模与企业的自身规模相匹配。如果企业内部制度无法使企业内部销售、核算以及生产连接起来,就会导致每个部门都会实现各自的目标而行动,就有可能产生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法得到及时控制的情况发生。
3.应收账款的考核制度不健全
有些企业为了单方面的增加销售收入,往往是采取销售与个人业绩相挂钩的绩效政策,因此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或者为了增加个人的收入,一些销售人员往往采取更为优惠的销售政策来提高销售收入。从而造成应收账款的大幅度提高,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力,就很有可能成为坏账,给企业带来负担。缺乏针对性的个人负责制,导致应收账款的风险被放大,一旦发生无法控制的情况,就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避免的损失。考核制度在设计上往往缺乏公平性,一些企业应收账款的考核制度,往往是在内容上看似合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有因为人的不同而又所差别,这直接影响了考核制度的执行效率和质量,因此注重考核制度执行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4.信用政策不合理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形成的重要制度基础,一个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销售目标来制定信用政策,但是很多企业的信用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缺乏前瞻性与战略性。其制定的信用政策往往无法具体体现企业的现实需要,而且没有考虑到市场因素。更重要的是信用政策制定没有考虑风险因素,信用政策不但要助于实现企业销售目标,更要匹配企业现实的风险承受能力,要预计到一些意外情况,不然信用政策就是不成功的和不合理的。
一些企业在信用政策上,没有根据企业生产销售总体策略开展制定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信用政策的制定应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承受能力以及企业目标来具体制定信用政策,如果在信用政策上不能体现出企业的具体特点,显然信用政策就是不成功的。但是从现实来看,很多企业的信用政策往往在“度”的把握上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导致信用政策无法去企业具体的能力产生匹配效应,从而出现很多意外风险,无法真正有效地控制。
三、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确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领导层应该是应收账款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要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销售的目标是获得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而不是形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只是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因此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风险控制,要认识到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
2.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了:第一是要作好对客户的信誉情况调查,要做到对客户的对外赊销的情况记录,对那些信誉不好的客户,要不赊销或者尽量少赊销。要根据相关资料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客户的信誉度问题,做到防范与未然。第二要制定合理的结算方式,如担保赊销、条件销售、分期付款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应收账款风险。要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赊销审批制度,根器自身的企业特点,设计出科学的赊销审批制度,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由特定权力的人员批准,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
3.完善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度
为了有效杜绝企业的工作人员为了增强个人业绩而盲目地进行销售,从而增强应收账款的风险,企业必须完善应收账款的工作责任制度,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工作责任制度,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到账制度。不能仅仅以销售完成来作为单方面的指标考核,要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作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在经办人、责任人调离换岗时,应向部门主管报告清欠工作进展情况,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4.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能接受的风险标准。信用标准要根据企业的情况,合理确定信用标准,是信用政策的基础。二是要正确确定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时提出若干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以及现金折扣。一般来说,信用条件的确立,依靠信用条件成本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来进行,如果信用条件成本大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则认为提供现金折扣不合理,如果相反,那么就认为是合理的。三是确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额,恰当的信用额度可以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而带来的实际支付能力受损的情况。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必须合理,否则企业就为因为而早受不必要的损失。要对欠款企业信誉情况、支付能力情况以及其他衡量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合理收账政策。
四、结束语
总体来看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十分重要,因此必须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奠定基础。
企业的应收账款属于流动性资产,如果被无故拖欠,企业流动资金就会减少,对正常生产与经营造成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对应收账款要给与足够的重视,科学管理此资产,在提高企业经营灵活性与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缺少应收账款意识,管理方式较为单调,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较高,出现很大风险,主要包括对企业带来坏账风险、会计信息不真实风险、成本性风险以及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1、出现坏账的风险
客户的经营情况决定企业回收账款的情况,在回收数量与时间上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企业会面临难以收回应收账款而出现坏账的经济损失,对企业资金流造成影响,情况严重会使企业难以正常生产与经营,进而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及生存。
2、会计信息不完善风险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将出现的所有当期赊账列在当期收入科目中,提高企业账面利润数额,但企业不一定能在约定时间内收回现金流。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企业大量出现应收账款会导致企业虚增资金、虚报经营成果。如果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会形成坏账,企业就会遭受到资产损失,会出现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如果企业领导者难以及时、充分地预测损失,会造成决策性失误,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
3、成本性风险
企业由于应收账款而导致的成本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机会成本。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占用资金,此资金如果正常收回企业可以投资其他领域或者用于扩大再生产而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应收账款的出现让企业失去获得此类利益的可能性。如果长期难以收回应收账款,其占用的资金会让企业失去更多的时间价值。其次是管理成本。是企业花费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费用,包括调查费用与收账费用。最后是企业组织缺口资金而发生的成本。企业出现大量应收账款,造成企业的现金流出超过现金流入。为维持生产经营,企业只有重新组织与筹集资金,就会出现相应的筹资费用与用资费用。
4、资金链断裂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账面上显示获得收入而实际没有现金流的注入,此账面利润及收入经常迫使企业为垫付股东分红、所得税、流转税而使用现有现金流,进而造成企业大量流出现金流,提高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让企业面临财务困境甚至陷入难以继续生产经营的境地。
二、企业出现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
1、外部原因
企业出现应收账款风险的外部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商业信用不发达、客户支付能力较差等。首先,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而选择赊销方式。赊销是在向客户提品的同时也给与客户一定的折让,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采取的销售方式。但部分企业竞争承受力较差,如果难以收回货款,将会面临发展困境。其次,商业信用体系不完善,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现阶段因为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市场经济建设的不健全,全民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加之缺少法律的监控与约束,市场经济中出现脱机取巧、违约、欺诈等现象。最后,客户支付能力较差。这是出现应收账款风险的最直接因素,部分客户缺少成熟、系统的管理机制,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资金困难,难以在规定期限内将货款返还,提高赊账企业的风险。
2、内部原因
(1)企业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部分企业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差,为了提高产品销售量,在没有了解付款人资信的情况下,通过赊销措施争夺市场,只关注账面利润,未考虑到客户拖欠资金能否收回而带来的风险。企业账务监管体制出现问题,根据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要定期和客户对账,及时催收、清算应收账款。一些企业没有及时清算应收账款,形成很多账外债权,导致客户长期拖欠应收账款,收回的概率逐步减少,一些企业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长期不接触,造成核算与销售脱节。企业没有提前制定完善财产保全及预警机制等,提高应收账款的风险性。
(2)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部分营销人员缺乏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自律意识,为了达到营业目标任务,在没有调查分析客户银行信贷、相关交易记录、财务状况、领导品质的前提下,或者未将客户实际情况向企业决策者汇报,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3)企业缺少有竞争力的产品。部分企业因为在成本、技术、规模等方面优势不足,缺少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较少,而其销售份额低于生产能力,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产品积压的现象较明显。为了缓解产品积压问题,企业只能采取赊销方式来争取客户,导致企业处于下风。部分企业销售的产品质量差、价格高,或者规格不标准,引发客户的不满,造成客户拒付或延期付款。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策略
面对我国现阶段信用体系领域缺乏完善法律政策,企业缺少完善的应收账款模式而出现应收账款风险。应该从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两方面制定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减少应收账款风险,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实现高利润,在经营过程中,也许会制定出违背法律的举措,既影响企业规划与发展,也为社会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和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国家要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稳定的经济环境。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各级政法机关要行使监督管理职能,重点监管企业税赋,对于规模较少、发展较慢的企业要提高重视程度。其次,增强企业商业信用。各地方政府机构要为企业制定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并向社会公示评定结果,此举不但能有效保障企业行为,增强企业信用程度,也能有效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2、提高企业内部管理
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增强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1)完善应收账款的相关制度。企业不能由一人负责应收账款的审批、记录与收回工作,以降低挪用财产、做假账的风险。另外不同责任人要彼此制约,进而减少信用风险,确保赊销客户的可靠性与应收账款的准确性。每笔应收账款都要由销售人员申报给信用管理人员,由管理部门对客户档案进行核查,并评估其信用风险。按照综合评价结果决定此客户的赊销时限与金额。企业要建立起坏账资金准备金制度。按照应收账款客户的特征及信用评分,对此账款的收回率进行预测,由财务部门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按照准备金制定收账措施,减少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概率和损失。另外,企业要构建内审委员会,由企业内专业审计人员负责内审工作,重视风险监督、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等企业管理流程的完善性。内审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管理的问题,逐步健全风险控制与经营流程,增强企业运作质量与效率,减少应收账款风险。
(2)增强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企业要选择精通销售业务、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担任销售工作。要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转变其不良作风、提高其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工作要求。企业要根据营销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建立完善的营销台账,记录营销人员的每笔业务及合同,记载客户的地址、名称、联系电话以及销售产品的品种、数量、总额、单价、开发票情况、发货及回款情况。企业要在每期回款中提取一定比例支付营销人员工资,由账务部门按照营销台账来核算。当营销人员的欠款额高于规定范围,企业要根据规定对其进行惩罚。另外,企业对营销人员制定风险抵押制度,进而提高其责任心与风险意识。企业实行奖惩制度,推动营销人员全面评价与考察客户偿债能力与信用程度,确保销售产品并收回资金,以保证个人与企业的经济利益。
(3)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减少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只有认识、把握市场去向,才能按照客户要求设计、制造出多种类、多层次、有特色的产品,在增强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完善产品包装与外观来提高市场占有率。让更多客户喜欢企业产品,企业就有可能选择赖账性小、信用好的客户,进而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企业可以购买先进设备,增加产量、减少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以产品的多功能与新奇特性吸引消费者,进而提升产品市场优势。
四、结束语
企业为了拥有竞争优势,既有依靠广告、价格、产品等手段,也有选择以信用为前提的赊销营销方式。赊销能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竞争力,但也会形成应收账款。由于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等原因,应收账款容易出现呆账与坏账,影响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外部与内部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并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企业信用度等外部环境,以及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增强产品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全面管理应收账款风险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减少三角帐、坏账、呆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宏: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J].西部资源,2013(2).
[2] 宗文武: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与控制[J].会计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