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来历和风俗模板(10篇)

时间:2022-05-28 00:32: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秋的来历和风俗,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秋的来历和风俗

篇1

中秋节的来历介绍中秋节源自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月神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丰收,答谢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视祭月、拜月礼俗,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坛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祭月拜月的同时,又出现了赏月的习俗。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

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到了明清,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上升为与新年、清明、端午并重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之日,又是亲人团聚、团圆之时。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俗倘若对中秋节的风俗活动探幽溯源,可从先秦时代谈起。

中秋节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而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说文解字》释“秋”为“禾谷熟也”。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前者为“春祈”,后者称“秋报”或“秋社”。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祭祀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中秋节另一渊源与我国古代拜月习俗有关。在我国原始宗教中也是多神教,更多者是自然崇拜。“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国古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风。在《礼记》中就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可见古代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仪。到汉魏以后,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咏月、赏月的诗赋之作,史册所载连篇累犊。如汉代枚乘有《月赋》,南梁沈约有《咏月诗》,朱褒、庚肩吾有《舟中望月诗》,张正见有《薄帷鉴明月诗》,此类拜月、赏月之诗,多不胜举。那时这些习俗并不一定局限于某一日,所以也未能形成中秋节。然而,正是这种拜月赏月风俗给中秋节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因为夏历的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我国古代人民已经认识到中秋日云稀雾少,秋雨洗尘,此时月光最皎洁、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清辉洒满大地。据《晋书·袁宏传》记载:“谢尚时镇牛清,秋叶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当时已有在秋夜赏月赋诗者。到了唐代,人们中秋赏月约定成俗。

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中就认为冬天赏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彻骨,而夏天又多雨,云遮雾蔽,有损月辉,唯有秋天空气清爽,赏月时令,所谓“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况埃壑不流,太空悠悠,蝉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人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正因如此,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才是赏月、玩月的时令。“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便成了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节日。由于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是赏月、拜月、玩月,所以有俗称中秋节为“月节”或“月夕”。唐代人还将中秋节称为“端正月”,如韩愈《和崔舍人咏月诗》:“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诗中“端正月”就是指中秋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已十分盛行,如《开元天宝遗事》载:

“八月十五日夜,(苏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唐逸史》云:“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唐诗中也有不少歌咏中秋之夜的诗篇,如司空图的《中秋》诗云:“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唐人认为,中秋不见月是件很遗憾的事。

月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具有十分浪漫诱人的色彩,因此唐代中秋节拜月、赏月也就充满了传奇般的动人故事。当然,这些故事仍然与风流天子唐玄宗、杨贵妃联系在一起。《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要赏月,天上秋光融融,太液池里波光粼粼,桂花飘香,金蝉鸣唱,真是良宵佳节,情意浓浓。然而抬头望月之际,唐玄宗眼看明月西坠,但意兴未尽,于是下令左右在太液池西岸另筑一百尺高台,准备作为来年与贵妃赏月之用,此台称之“赏月台”。然而此台修成不久,适逢“安史之乱”,“赏月台”毁于战乱之中,仅余一台基遗址。唐玄宗中秋赏月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夜游月宫的传说了。据《龙城录》

记载:开元六年,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天师做起法术,三人一起步上云霄,漫游月宫。在玉光玲珑的月亮中,突见一座宫殿飞浮,琼楼玉宇,寒气逼人,湿露沾衣。在一大宫殿前榜书“广寒清虚之府”。宫前有兵卫守门很严,刀枪剑戟,白刃灿然若霜雪耀目。天师与唐太宗及鸿都道士三人皆不能进入,唐玄宗十分遗憾。天师又引唐玄宗跃身到云端烟雾中,透过云端俯瞰长安皇城,见城胭巍峨,殿阁林立。正观望之时,又闻到一股沁人的浓郁清香飘来,长空下视,万顷一片透明。仙人、道士,有的乘云,有的架鹤,冉冉飘来,在空中往来游戏。过了一会儿,向前一走,又觉翠色冷光相映交射,令人目眩,而且感到雾气逼人,不能再进。这时又见到十余位仙子般美丽的宫娥,皆衣着皓白,跨乘白莺,长袖冉冉,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到仙乐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疏通音律,听得音律,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正是唐玄宗入迷如痴时,申天师却请归宫。三人如同旋风一般降落人间。唐玄宗回忆刚才月中游历,恍若梦中。到了第二天晚上,唐玄宗又请申天师带他月中一游,但天师只是笑而不允。

唐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舞,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关于唐玄宗中秋游月宫的传说不一,像《漱石闲谈》记载,中秋夜道士罗公远掷杖化为银桥,请唐玄宗游月宫,见广寒宫群仙歌舞,问是何曲,群仙答是霓裳羽衣,唐玄宗记其歌舞,回人间教习歌女。而《集异记》又云是道士叶法善与唐太宗同游月宫,在云端路过潞州城上,俯视城郭悄然,而且色如昼,叶法善请唐玄宗吹玉笛,并抓金钱撒向城中。过了十余天,潞州官吏进奏,中秋夜有天乐临城,并降金钱。这些传说自然不可信,如果稍加推敲就会发现这是道家编造出来的。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隋唐之际佛、道、儒三家斗争激烈,唐太宗曾下诏道士在僧尼之上,扬道抑佛,尊太上老君李聃为祖。唐高宗又给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时一度扬佛抑道,但为时不久,唐中宗、唐玄宗又抑佛扬道。唐玄宗不但认老子为祖宗,而且在玄元皇帝下又封“四大真人”: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灵真人”。

对叶法善、罗公远之流的道士们坚信不疑,一时间道士们甚嚣尘上,得意洋洋,于是编造出这一经不起推敲的神话。尽管这些神话是编造出来的,但是,也反映出唐玄宗时宫廷确实十分崇尚中秋赏月的风俗活动。所以这些编造的神话无不与中秋节有关系。再者唐玄宗御制《霓裳羽衣舞曲》也确有其事,它是唐代的宫廷歌舞之一。然而,唐玄宗从广寒宫偷学来的这支乐舞,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幸福,却像《花》一样给这位沉溺于声色的皇帝带来的是国破家亡的安史之乱。因此历代诗人无不对此予以尖刻辛辣的讽刺。如杜牧《过华清宫》所道:“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白居易《长恨歌》中也写道:“渔阳辈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而唐代诗人李约《过华清宫》诗更就此曲直接指出: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扰有树长生。

此诗把安史之乱的祸因直接归罪于《霓裳羽衣舞曲》,未免夸大其词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游乐,溺于声色,疏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确实是事实,历史已有公论,故不多述。

正如唐代诗人曹松《中秋对月》诗云:“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月圆照九州,宫中唐玄宗俄而修赏月台,俄而神游月宫,而民间则无此财力修赏月台,也无道士相助漫步月宫,但是民间拜月赏月的风俗活动却要丰富多了。有的诗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楼赏月赋诗抒怀;有的寻找江河湖水,静坐一叶扁舟,以观皎洁月辉,俯视粼粼水波,银光月影,兴味盎然;有的则人寺观道院清净之地,或直上高峰赏月,万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画屏,更别有一番情趣。有一年中秋节,宰相武元衡召集诗友柳工绰、张正一、徐放、崔备、王良会等人同登锦楼赏月,良宵美景使人心旷神怡,柳公绰诗中描绘当时景物写道:“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万井金风肃,千林玉露浓。”登上锦楼,在一轮清冷的月光下,江水也变得明澈清浅,远望重重山峦,如覆霜雪,一片银白。金风萧萧,林木露水斑斑,闪耀银辉。此情此景,怎不使诗人诗意大发,吟风啸月?因此崔备在《奉和武相公锦楼玩月》诗中写道:“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大诗人白居易辞去中书省校书郎职务,与元微之准备应制举,退居于唐长安华阳观,累月足不出户,揣摩当代政治利弊,准备策问。可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却一定要在华阳观招友玩月并赋诗:“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之事,被贬为江州(今九江市)司马。他在中秋夜谧浦沙头的谧亭望月赋诗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淦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尽管月光同往年相似,只因时异境迁,贬滴江州,回想起在京都曲江流饮,杏园赏月,他便感到无限惆怅伤感。

中秋节的赏月习俗1、在古代,由于北京,广东和江浙这三个地方相隔比较远,而且各地的信息交流比较不便,导致三地过中秋节的习俗都有比较大的不一样,但是现在虽然三地的距离没有,但是信息交流比较发达,各地过节的时候都是取长补短,目的就让家人更加开心,所以三个地方过节的系习俗都变得差不多。

团聚和欢乐始终是他们的核心。

2、三地赏月时候,都喜欢登楼吃东西。

广东人比较喜欢一般登楼看月,一边吃东西庆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这么一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3、三地赏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人多热闹的地方,和家人一起过。

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北京人也喜欢到街上去趁热闹,选择一个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又能和其他人同乐的地方。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很快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我们二(3)班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班有几个寄宿生,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桃山,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我们该对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爱他们。他们的亲人不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我们同学都在他们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最新中秋节班级主题班会方案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很快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同学如何过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二(3)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最新中秋节班级主题班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xxxx年9月17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六(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篇4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1一、实施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策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六、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七、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八、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主题展示活动策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2一、活动目的

借着节日活跃公司气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实现公司与员工间的互动,密切内部的人际关系,活跃身心,使员工能以更蓬勃的朝气,更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融洽的关系投身工作。巩固企业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同喜同贺中秋国庆,同欢同乐精彩华联”。

三、活动时间

中秋月圆之夜。

四、活动地点

__区__坪。

五、活动人员

公司全体员工。

六、相关准备

由行政、人事部预先联系好前期准备事宜,做好活动安排。

准备好员工通讯录,确保在活动中与每位员工联系。

七、活动安排

1、吃饭:

a、__餐厅。

b、__饭店。

2、唱歌:__KTV。

3、互动游戏(可定为饭桌上的游戏)

3.1、人在江湖飘:

一开始,两人同时喊“人在江湖漂啊,哪能不挨刀啊~”,然后比划手指,可以出一到五,并且嘴里要喊“几(跟比划的手指数相同)刀砍死你呀”。规定,五大过四、四大过三、三大过二、二大过一、一大过五,如果没有压到又继续。

3.2、007:

由开始一人发音"零"随声任指一人,那人随即亦发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个人则发音"柒",随声用手指作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不发音不作任何动作,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而扬手作投降状。出错者饮!

适合众人玩,由于没有轮流的次序,而是突发的任指其中的一个人,所以整个过程都必须处于紧张状态,因为可能下个就是你了!

3.3、果园,菜园,动物园:

比如第一个人先说动物园,第2个人说有什么,然后下面的就接着讲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谁没有接上或者反应慢了就罚酒!!!很好玩的,特别有气氛。

3.4、真心话大冒险:

__手机里有一款娱乐软件叫“真心话大冒险”,参与人坐在一起(饭桌上)全桌人划拳比输赢(剪刀石头布也行),然后输家摇晃手机。如果银屏中显示是真心话就是说什么你都要回答,无论什么样的隐私(实在不能说的罚酒2杯)。大冒险就是银屏中显示是大冒险,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要求你都要去做(实在不能做的罚酒3杯)。

八、活动经费

餐饭预算标准:控制在6000元以内;娱乐预算标准:豪包消费控制在800元内;总统包消费控制在1500元内。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3一、活动目的

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

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五月十五前夕。

三、活动地点

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各班开展中秋诗文朗诵会,对班上的特困学生、留守儿童进行中秋慰问活动,对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家庭进行慰问。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4__酒店同各位亲爱的顾客和来宾一起欢度佳节,欢迎光临本店,在中秋这一浓墨重彩的节日之中,为庆祝节日本店准备了很多惊喜。

一、目的

通过节日的氛围推销自己,提高公司知名度。为节日后的人气奠定基础。

二、思想

开业以来中秋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城市和乡村并肩流行的节日来说,可谓是各个商家都费尽心思去创造价值的大好时机。

我们自开业以来,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生意的状况一直处不是很理想,我们的品牌形象,没有消费者口中做良好传播。

两个节日的相续到来,是我们的一大转折点。我们必须要让顾客在我们这里得到些价值,所以说创建口啤和创建活动之后的人气是我们中秋活动的主要目的,在加强内围服务质量、演出阵容、优惠赠送配合外围的宣传广告,相信会给消费者一种新的感觉。

三、现场布置

中秋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喜庆方式为主,以红为主,为了减少布成本,可能用些中秋要以用别的布景。

1、周边以弹力为主,主要是补一些空荡之处,使整场变得比较丰满,不会显得单调。

2、舞台周边,顶部,可用一些渡金球,VCD碟片悬挂,以补助灯光的折射,增加现场灯光的效果。

3、周边的天花板上可以悬挂一些灯笼,渲染中秋节的氛围,到国庆节时可以取下,等到春节时再可利用。

4、在国庆节可以悬挂一些大小国旗,增添祖国生日的氛围。

5、在进门口右侧玻璃和流水玻璃可以做大型宣传画,注明节日的活动内容。

6、在DJ台边的显眼处,悬挂“中秋节快乐”“庆祝国庆”的字样。

7、大门进门口节日奖品摆放陈列。

8、楼梯口及显眼处张贴广告。

四、活动优惠

所有消费者在_月_日前预定可得公司赠送特色小吃一份。

1、安排厨师各推出2道“中秋”特色菜肴或点心。

2、中秋节当晚每台位,包厢送月饼一份。

3、消费满200元送面额50元的等值消费券一张。

4、凡消费啤酒一瓶送当晚对奖券一张。

5、对有消费能力和潜力的及部分小姐赠送咖啡券。

6、要求啤酒赞助商对当晚消费茅台啤酒的消费者赠送小礼品。

7、9:00-------17:00的消费者,可得中秋月饼一份和特色小吃一份。

8、奖品设置

_月_日:3800元。

_月_日:3800元。

_月_日:1800元。

_月_日:1800元。

五、活动当天时间安排

09:00-17:00白天营业时间。

18:30-21:00流行音乐,慢摇音乐。

21:00-24:00歌手,钢管秀,慢摇。

00:00-00:20活动抽奖。

00:20-结束慢摇。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5一、活动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中秋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吟诵古诗词的意义,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_月_日下午五八班全体师生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我为中秋颂诗词,歌唱中秋和我的中秋我做主三大活动来让孩子体会有关中秋的传统文化。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组织学生排练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朗诵和歌唱中秋团圆的歌曲以及学生的才艺表演。

第二阶段:开展“迎中秋”主题节日课程

内容为:

1、主持人宣布节日课程开始。

2、诗词组上台进行我为中秋献诗词的活动展示。

3、歌唱跟中秋有关的歌曲。

4、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才艺展示来表达对同学和家人的祝福。

第三阶段:课堂反馈

1、班主任_老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性发言。

2、邀请策划本次活动的活动部长以及相关策划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对整个过程的感受。

3、请学生家长代表发言,谈一谈对于中秋的认识以及对孩子的期待。

篇5

经过了几天的实践与收集材料,汇报课上,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还通过读书、上网等方式找到了《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玉兔捣药》《吴刚砍树》等神话故事,其中一个学生还拿来了《嫦娥奔月》的连环画,真是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令我大开眼界的是一个孩子给大家讲述了玉兔为什么捣药——原来是嫦娥的身体很虚弱,经常生病,所以玉兔就为她捣药治病,多么善解人意、聪明可爱的一只小兔子啊,而这是我以前也不知道的,别看只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能力与智慧真是了不得!当然,我也不忘去关注“探月组”的活动,因为我早已在上节课后去查找了关于月球的资料,知道由于月球表面的高低不平,所以产生了环形山和黑斑的现象。孩子们则拿来了《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画报》等书籍,还有从网上下载了月球的图片,他们在汇报时还因为查找的数据不同而争执起来,我觉得他们很可爱,真是一群勤于思考、认真钻研的好孩子,在他们当中,也许就有未来的科学家!

经过了这次实践活动,我常常思考成立“探月组”,了解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似乎与中秋节这个话题走得太远了。其实我的初衷是想让孩子们受到古代传说的熏陶,因为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十分丰富,正是读童话、读故事的阶段,而那些古老的传说会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神奇的色彩,使他们心驰神往。但今天,尤其是嫦娥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后的今天,我坚信,我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我们新课程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力是广阔的,而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更应该得到保护。试想如果人类没有对月球的浓厚兴趣,没有对太空的无限遐想,又怎能有今日的嫦娥飞天,又怎能有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又怎能有社会的进步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千万不要把学生当成“鸭子”,把他们“赶鸭子”似的赶到教室里,然后“填鸭子”,一股脑硬把老师的知识塞给他们,期末是“烤鸭子”,学生被“烤”得直冒油,回家还得“笤帚疙瘩炖肉”。最后教出来,学生个个都是“板儿鸭”了,变成了一模一样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了。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自由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相信我们的学生将来也会成为爱迪生、成为牛顿、成为爱因斯坦。“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给孩子一个创造的舞台,他们将演绎最精彩的人生!

另外, 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多学习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因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教师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发展,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还有,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春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甚至于像“九·一八”“五·四”这样的日子也可以展开丰富的实践活动,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缅怀先辈、反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前进的方向,找到前进的动力!

篇6

中秋前夕,因为经常参加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研究,我突然敏感地发现“中秋节”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主题,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又可以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因为每逢中秋,九州大地,合家团圆,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赏月,是人间最幸福的时刻之一!恐怕就是月宫里的嫦娥,也会羡慕不已。于是我和所执教的三年三班的学生交流了这个想法,孩子们竟然也对“中秋节”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做过一番动员之后,我兴奋地和孩子们一起谈论着分组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成立了“中秋节的来历与风俗”“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三个小组之后,一个男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回事?”我当时一愣,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想到孩子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他的话题竟激发了大家的想象,又有孩子举手问:“老师,人如果到月球上是飘着的吗?”“老师,听说赏月的时候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月亮上有黑影,真的吗?”面对这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我灵机一动,说:“好,这些问题很有价值,有谁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有几个男同学举起了手。“那好吧,你们就成立一个探月小组吧,去了解你们感兴趣的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

经过了几天的实践与收集材料,汇报课上,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还通过读书、上网等方式找到了《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玉兔捣药》《吴刚砍树》等神话故事,其中一个学生还拿来了《嫦娥奔月》的连环画,真是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令我大开眼界的是一个孩子给大家讲述了玉兔为什么捣药——原来是嫦娥的身体很虚弱,经常生病,所以玉兔就为她捣药治病,多么善解人意、聪明可爱的一只小兔子啊,而这是我以前也不知道的,别看只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能力与智慧真是了不得!当然,我也不忘去关注“探月组”的活动,因为我早已在上节课后去查找了关于月球的资料,知道由于月球表面的高低不平,所以产生了环形山和黑斑的现象。

孩子们则拿来了《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画报》等书籍,还有从网上下载了月球的图片,他们在汇报时还因为查找的数据不同而争执起来,我觉得他们很可爱,真是一群勤于思考、认真钻研的好孩子,在他们当中,也许就有未来的科学家!

经过了这次实践活动,我常常思考成立“探月组”,了解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似乎与中秋节这个话题走得太远了。其实我的初衷是想让孩子们受到古代传说的熏陶,因为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十分丰富,正是读童话、读故事的阶段,而那些古老的传说会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神奇的色彩,使他们心驰神往。但今天,尤其是嫦娥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后的今天,我坚信,我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我们新课程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力是广阔的,而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更应该得到保护。试想如果人类没有对月球的浓厚兴趣,没有对太空的无限遐想,又怎能有今日的嫦娥飞天,又怎能有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又怎能有社会的进步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千万不要把学生当成“鸭子”,把他们“赶鸭子”似的赶到教室里,然后“填鸭子”,一股脑硬把老师的知识塞给他们,期末是“烤鸭子”,学生被“烤”得直冒油,回家还得“笤帚疙瘩炖肉”。最后教出来,学生个个都是“板儿鸭”了,变成了一模一样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了。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自由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相信我们的学生将来也会成为爱迪生、成为牛顿、成为爱因斯坦。“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给孩子一个创造的舞台,他们将演绎最精彩的人生!

另外, 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多学习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因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教师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发展,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还有,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春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甚至于像“九·一八”“五·四”这样的日子也可以展开丰富的实践活动,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缅怀先辈、反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前进的方向,找到前进的动力!

2021中秋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二】

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

文化是月的魂。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内容如下:

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火炬”

2、活动目的:让全院的师生们都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活动时间:八月十五 晚上

4、活动地点:院图书馆喷池广场

5、主承办单位:

6、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活动的整体构思(活动的板块、各个板块的主题、基调等)

活动形式:聚会+自助餐

环境的布置:

场地布置主要围着喷池进行,大致的布置情况如下:

聚会地点选在图书馆的喷池广场上进行,场地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主席台(包括唱歌场地)、喷池、餐台a和餐台b(三米长)、工作后台和游戏场地橘子灯、猜灯谜和“你信任我吗?”。

场地布置饰品有横幅、灯笼、气球、丝带。

2021中秋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三】

一、活动日期:20xx年x月x日—x日

二、活动内容:

1、二楼包厢推出中秋家宴标准单,限定最低消费,接受提前预定;

2、中秋节活动期间,凡包厢及一楼食街宾客消费散客一律赠送精品月饼一份,婚宴及单位团体除外;

3、中秋节活动期间,手机尾号及生日为xx宾客,以身份证为准,可享受餐饮全单x折以及客房住宿x折优惠。

篇7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教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自然景观、农家新居、现代乡村生活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采田野风光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小麦、玉米、菜地、鱼池、大棚、奶牛场……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秋收图、运输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二、干农活,丰富生活体验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教师师除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外,更为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热闹非凡的劳动场景,从中了解不同的劳动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了解他们是如何团结协作完成每项劳动任务的,弄清楚每项劳动的程序、特点,了解万物的生长规律及四季变化等。如,拖拉机的轰鸣,农民除草施肥,播种浇水,开机收获,装仓入囤,剪枝授粉,喷药除虫,采摘交易,庄稼拔节抽穗,开花结实,野花野草的自生自灭过程等等,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都会给学生写作的灵感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好比春风细雨,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在火热的劳动场景中长见识、增才干,获取第一手详实的写作资料。

三、做调查,探究农村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博大精深,农村文化异彩纷呈,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地域文化优势,让学生透彻地、广泛地了解农村文化,使其沐浴在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之中,汲取精华,增加内存。

1.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比如:春节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守夜、拜年;阴历二月初二炒豆子;清明节扫墓、插柳;端午节吃粽子、煮鸡蛋、划龙舟;阴历六月初一过“小年”吃菜包、喝面叶;阴历七月初七到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诉说衷情;中秋之夜出门在外的人千里迢迢回家团圆、吃月饼、赏月;腊月二十三吃年糕等等,这些节日习俗和风俗习惯都有来由,分别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作为节日活动的主人,以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参与、了解、感受,弄清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的来由,活动过程,代表人们怎样的愿望,寄托人们怎样的感情等等。于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和风俗习惯的熏染中享受亲情和欢乐,体验生活的甜美,品味民族文化的博大内涵,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

2.了解村史。每个村庄都有它特有的历史沿革过程,具有深厚的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找地方志,向年长者请教,寻查碑刻等形式,弄清楚村庄的起源,发展,辉煌,涌现出哪些名人,祖辈留下哪些弥足珍贵的有行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过哪些历史大事,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等等;弄清楚当地的地名、山名、典型建筑物名等方面的来历,以及寄予的内涵等情况。这既能增强文化底蕴,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强化学生对家乡、对农村的热爱。

四、察农变,感悟时代脉搏

篇8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酒,就可以免祸。”于是,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很多人都不知道茱萸是什么,其实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希望每一个人,都善待老人,都能尽做儿女的孝心。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之所以罗嗦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保留和继承传统文化。

虽然我已而立之年,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一代,对于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日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越了类似重阳节、端午节这种传统节日,心中不免还是有几分难过的。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瑰宝。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我们的祖先,孕育了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许许多多的智慧结晶,被保留了下来。例如二十四节气,尽管由于地球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不似以往般的意义重大,但这却是我们炎黄祖先的智慧结晶。而七夕、元宵、除夕之类的传统节日,更是每一个都充满着民族气息和美丽的故事。

篇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意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意于培养世界意识。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实际能力、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只注重讲解语法,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此而不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不,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并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各种机会为学生创造感受异国文化的环境。本文就如何将文化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在英语教学中,应首先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从事英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给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以扩大学生语言学习视野,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切忌满堂灌输语法、语言点而忽视对学生的异国文化知识的教授及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10

我不禁生出一些危机感,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如果我们自己都如此不了解祖国的节日文化,又如何能把它们传递给孩子呢?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应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做父母的,实在是很有必要先加以学习和了解,并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方式让孩子吸收和传承。

所以,在此,我把我所了解到的端午节文化,整理为讲故事、制作食物和做习俗游戏等环节。让我们从这个节日开始,让孩子们更多地去亲身体验咱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奥妙吧。

给宝宝讲端午节的故事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宝宝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端午节的故事(适合3~8岁宝宝)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带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屈原是春秋时楚国的大官,他非常有才华,曾经建立过很多功绩。由于坏人陷害,他被国君免职,以后又被放逐,过着很艰苦的流浪生活。但是屈原一直都非常热爱祖国,他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后来楚国被秦兵攻破,屈原眼看国家被占,自己却帮不上忙,非常失望和伤心,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跳进汩罗江,用生命激起人民的热情。

楚国百姓非常怀念屈原,就把米投入江中祭祀他。后来又怕米被鱼虾吃去,便用苇叶把米包起来。用丝线扎紧,做成粽子投到江里。人们还用五色丝线做成香包挂在身上,又用菖蒲、艾蒿插在门首,象征刀剑,镇服邪恶。(故事来自《中国十个节日传说》,有增补和改写)

和宝宝一起制作端午节的食物

1、包粽子

现在每到端午节前,各大商场超市都会售卖各种包装精美的粽子,人们似乎很少自己动手包粽子了。我却非常怀念小的时候,家家户户包粽子和互赠粽子的情景。你知道吗?妈妈和宝宝一起包粽子,是多么好的亲子互动活动啊!

2、吃五黄

端午节吃五黄是江南的风俗。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

“五黄”过去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风俗改得更容易一些,即只要是五种带“黄”字或者黄颜色的食物即可。这个任务可以教给宝宝来完成,请宝贝想出五种这样的食物,然后妈妈请宝宝参与一起准备。这样的活动,一定会让宝贝激动不已,胃口也一定会很好呢。

旧习俗演变的端午节亲子游戏

在中国古代,从先秦开始,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所以,端午节很多习俗的主题就是避邪,比如佩戴避邪植物、饮雄黄酒、给小孩子戴香囊、系五彩丝、穿五毒衣护身等。

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不仅仅是仪式,其实很多都是有实际用途的。比如以前的人们在端午前后买几把菖蒲和艾叶,过节时点燃,在住宅里外熏一熏,据说可确保一个夏天家中不生蚊虫。还有给孩子胸前挂香袋的,袋里的香料据说可以驱蚊;大人饮雄黄酒,并醮一点雄黄酒在孩子脑门上画个王字,可以起到驱疫排毒的作用。这些小小的仪式,也让我们世世代代做好了入夏的思想准备。

亲子互动步骤:

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丝线等原料后,就可以让宝宝来帮忙了。

Step1 宝宝帮妈妈洗米、泡米。洗米的过程是宝贝的最爱。事先给宝宝带上围裙免得弄湿衣服。由宝宝来洗米,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不过顺便也起到泡米的作用。米洗好后先泡上。

Step2 宝宝帮妈妈洗粽叶。此时的宝宝也一定是非常开心的,黄绿色的粽叶漂在清清的水里,由宝宝亲手来刷洗。这个过程也为宝宝带来丰富的感知觉体验。

Step3 宝宝帮妈妈盛米和馅料。为了避免吃粽子变成吃粥,包粽子的“高难度”动作就由妈妈来完成吧。不过。宝宝可以协助妈妈来完成往粽叶上面盛米和馅料的步骤,这也会让宝贝很有成就感啊!

Step4 包粽子。对于4岁以上的宝贝,可以尝试独自包一个粽子,形状如何不重要,关键是能做出一个完成的成品。系丝线的过程就请妈妈来配合一下吧,一定要扎得紧一点儿啊!

好了!粽子包好了,让宝宝看着妈妈烧上水,水开后下粽子的全过程。这样亲身参与的体验非常重要,由此宝宝会懂得,一件任务是由很多个步骤组成的。等到吃粽子的时候,宝宝的胃口一定会很好吧!不过也要注意,因为粽子不是很容易消化的食物,小宝宝不能过多食用哦。

虽然现在的生活较之过去方便很多,但是过去的很多风俗仍然可以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后代对历史多一些了解,也对大自然心存一份敬畏。

妈妈可以把端午节的习俗转化为有趣的小游戏,既应了节日的景儿,也能让宝宝更好地了解咱们的端午节。

1、系五彩线

我国的古人以五色为吉祥色。古时的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彩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现在的河越来越少了,扔到水里也是一个意思)。据说,五色线象征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戴五色线可保儿童长命、不受毒虫侵扰;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具体方法

妈妈帮助宝贝准备五种颜色的线(曾有记载为红、黄、蓝、白、黑五色,后来在民间没有严格的限定),让宝宝把它们搓在一起,然后由妈妈帮宝宝系在手腕、脚腕和脖颈上。系线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宝贝玩“安静”的游戏一妈妈事先和宝贝约定好,当妈妈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说“嘘”的时候,宝贝就保持安静,然后妈妈帮宝贝系线。如果宝宝不喜欢在三个地方都系,就戴在手腕一处也是可以的。

2、洗浴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现代的妈妈们如能买到蒲、艾等香草煎水来洗固然最好,即使不用药草洗浴,我们还可以想些有趣的洗浴方式,给宝贝留下一个难忘的节日印象。

具体方法

准备一些安全无毒的鲜花,比如玫瑰花,取花瓣放在水中,给宝贝洗澡。既有宜人的芳香又有美丽的颜色,对宝贝来说,是一次丰富的视觉和嗅觉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是非常有趣的戏水游戏。

3、斗草

斗草是端午节的传统民间游戏,也称拔根儿。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记得我小时候,在夏天还常常和小伙伴一起玩这个游戏。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恐怕已经没条件随便拔个草儿或采摘树叶来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可以变通一下,改成玩“斗纸”游戏。宝宝和妈妈各自用柔软的纸搓成纸绳,然后交叉在一起成“十”字,比试谁的纸绳最结实。这种新奇的玩法,一定会让宝贝开心不已。

诵读端午民谣

有一些端午节的民谣简单有趣、朗朗上口,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诵读: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