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21:38: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创业实训个人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导语:做好一门营销,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营销实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眼间,一周的市场营销实训结束了,给我留下的是无穷的回味和深刻的体会。这次的实训主题是校园经济。 校园经济是面向学生、依托校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其主体是大学生,发展领域也主要来自于校园。这是个符合我们目前状况的实训,现在的我们面临着找工作或创业的选择。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关于创业的好点子,可以打开我们另一个通往成功的大门。
这次是一个团体作业,我们团体一共有五个人,当得知这次实训的主题,我们各抒己见,看我们的创业从哪方面入手,最后根据我们团体五个人的特点和意见,我们确定我们的卖点是早餐。可能早餐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作为一个在校居住的大学生,每天面对食堂一样的早餐或是外面我们认为不健康的早餐,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有睡懒觉的习惯,那样就会忽略吃早餐。但是早餐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不能忽略。根据这些意见,我们的早点来早餐店就应运而生。我们的早餐店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亲自把早餐送到消费者的手里。
做策划书之前,我们计划好了实训每天的任务,根据计划,我们在努力,每天都认真完成任务。首先我们分析了这次营销的环境,只有先分析好营销环境,才能制定好营销战略与策略。分析营销环境时,我们五个人,一起考虑,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正确与否,然后统一意见。环境分析完,我们也对这次确定的市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是调研与预测,主要是问卷设计,接着根据问卷的填写意见,再进行问卷分析。问卷设计,主要是确定我们是否有市场,大家对于这样一个市场是否有兴趣。跟据被调查人的意见,可以改良我们的产品,可以看清楚市场。面对回收的问卷,我们看到了很多诚恳的意见。我们对我们的市场充满了信心,甚至有一些同学问我们是不是真的要开店。听到询问声,我们信心十足,觉得当初我们的想法是可行的,而且大家都很重视早餐,只是有时由于时间的关系而放弃吃早餐。从一份一份的问卷中,我们看到潜在的大市场,并且前景很乐观。然后我们制定了我们的目标市场并对其进行细分。这样才能更好的根据市场确定下一步。紧接着就是营销策略组合,这步是最关键的,需要从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这些方面分析,每一个分析都要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在进行4PS分析时,我们团体的五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想尽办法努力开拓我们的市场。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发挥更好。当然,要做好一个策划,还需要对我们的创业进行预算,虽然我们没有真正接触过企业的创业,没有看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等等,但是我们还是根据我们已有的市场,对我们的资金进行了一个预算。最后就是总结,通过总结,可以看到我们面对市场该从哪里入手,我们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这次的实训,把书面上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这样不仅加深我们对营销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的营销能力。通过团体合作,我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懂得了怎样去配合一个团体,这为我们以后面对社会打下了基础。这次的实践经历使我们终身受益,给我们积累了经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50-02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随着城乡产业化的改革,对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具备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新工艺和技术的实行以及新产品的创造和开发能力,也就是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劳动者的学历和素质层次越来越高,仅仅高校毕业生就业就很困难。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是一种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途径;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够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高等教育是国家进行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为我国做出了积极的、全面的贡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现创新体系变革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国家创新型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二、“任务驱动”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
(一)在实际教学和实验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1.任务制定。任务制定是任务驱动法的关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任务的制定要注意任务目标的适度性,不能过高或过低,另外还要注意实施目标过程中要具有梯度性。由于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任务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并且有梯度的进行,为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创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能力、发挥潜能的条件。任务驱动法明显的特点是有目的的定制任务和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尤其是在实验课程中,以往的实验课都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然后学生自行操作,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规定明确的实验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然后在教师暗示性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并相应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2.任务解析。在定制好任务后,教师要对制定出的任务做简单的讲解介绍,明确本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及重点、难点,指出完成任务涉及到的内容,提供相关完成任务的思路,引导学生了解任务,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弯路,教师要以“暗箱”式给以学生暗示。在学生了解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后,教师要对任务作进一步分析,设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作进一步的完成任务的尝试。
3.任务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关键,该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解决任务的方式可以是在教师的适当讲解和提示下,学生探究模拟协同完成,也可由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尽力传授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接触更高层次的技能和更深度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对基本操作进行多次“模仿”,“熟能生巧”进而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但是要注意模仿的尺度,让学生在简单模仿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创新性地探索更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任务框架,包括课程的学习目标、大致的任务范围、具体的操作要求、结果的评价标准等,但不能通过设定一个具体的任务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束缚。在以往的实验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观察,而通过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定制的任务,亲自去找寻相关资料并加以理解和消化,用自己的理解演示对相关问题的阐释。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停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相应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方法通常有四种:搜集资料、模拟实验、分析结果和总结讨论。通过分组并让这四种方流在小组内执行,能够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任务驱动法指导下的实验课避免了以往学生被动、简单模仿的弊端,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程学习和操作的主体。
4.任务评价。解决任务后,对任务驱动法下解决结果的评价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在任务结果评价的过程中,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考核。需要学生多思考、多总结、多实践,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明确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任务驱动法更加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亲身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能力,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进行任务评价时,教师不能只关注任务完成的结果,而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能力提高上,对学生能力上的进步予以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5.总结反馈。任务驱动法教学要求教师在完成一组或一个任务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和以往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教师要联系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任务的重难点及规律经验进行总结,可以通过点评学生作业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等形式进行。
(二)在实训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在高校实训实践课程中,任务驱动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实训过程中任务制定需要注意:(1)任务制定要与学生未来岗位挂钩。实训实践课的任务制定能够帮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或创业的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在实践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制定任务前,要充分了解岗位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实训环境和水平,保证学生有效完成实训任务。在任务驱动模式实训环节中,注重的是学生未来创业工作能力的培养,如图一所示: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的实训环节,模拟真正的创业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现实境育人的目标;(2)任务形式以作业为主。在作业任务形式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完成实训任务,完成作业情况由教师进行评分,作为学生在该部门该岗位实训实践成绩的重要指标,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达到实训要求;(3)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除了强调学生完成实践操作,还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学习,保证实训的顺利完成。
三、创新创业能力构成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能力培养作用
1.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要从自己擅长的行业中开始,作为内行人进行领导和管理,能够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在任务的驱动下,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系统的理解和记忆,对行业和岗位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
2.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问题和风险是时时存在的,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规避风险,确保企业顺利生存并发展下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的提出和解决,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和亲身的探索,切实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是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业者也必定不会成功。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每一次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学生都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进行相关的演示。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提高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4.团队沟通及协作能力。创业项目的成功实施不是一个人单独努力的结果,而一定是整个团队共同合作的结果,从项目的考察、调研到具体实施运营,是一个持续并且需要团队力量的过程,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完成,需要创业者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号召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组内分工协作探讨,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执行要求
高校在进行各个环节的任务驱动教学时,还要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和高校整体知识体系及技能考核等情况进行,重点对学生的各种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为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出一些贡献,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型、创新型、应用型、协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祝春梅,宋文军,李淑慧.略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4).
一、本学年工作完成情况
1.搞好教学工作,做好教学经验积累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本职工作,本学年我所承担的教学课程为《创新创业实践》,在教学过 程中,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方式,完成了本学年全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自主化、学习个性化”的教学理念,通过课程中的实际训练, 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人才。授课学时总计112学时。指导5名毕业生完成了毕业设计。
2.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实训管理员岗位职责
首先熟悉实训室管理规程,按制度实行管理员职权和履行管理员义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对创新学院激光切割机、木工带锯机、雕刻机以及其他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与维护,最大限度的保证实训设备的正常运转,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其次熟悉本学科常规实验项目及其所用器材,负责实验器材的正常供给,负责按有关规章做好实验器材的使用、借用、损坏报赔、送外检修、报废注销以及出入库(帐)等管理登记工作,并做好有关登记。
二、特色亮点工作
首先教学成果显著,注重学生实践。通过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产出了大量创意作品,并且其中地图钟表、党史连连看、创意星空灯等产品实现了商业转化,获得了市场价值,组织6所中小学600余名同学参加研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其次以赛促教,在2019年,指导的《专创融合理念下的创意点子平台》项目获得了全国第三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在生态文明大赛等创新创业比赛中获“二等奖”得了显著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创新教育课堂把控不够,课堂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采用了一些信息化手段,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但由于在自身建设上,基础知识储备缺乏,思维固化,授课模式也比较单一,导致课堂上无法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经验不足,导致耗材浪费
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以一个项目作为实训练习,而是采取“多组多项目”的形式进行实训,因此上加大了耗材领取,使用的范围,导致部分产品丢失、耗材浪费等一些问题。
3. 教学设备的超负荷运转,导致设备损坏严重。
因为基地全天候的开放,各个系部都需使用,使设备长期处于带电工作状态,导致设备易损器件损坏严重。
四、下学年工作计划
一、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与素质培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以教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性与创造性。针对这三大现实问题,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积极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并完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含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识课等学生自主选择的理论课程体系,完善以创业为导向的实验实践教育体系,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实行“一年级创业意识培养、二年级创业实践导向、三年级创业知识渗透、四年级创业平台搭建”等“四位一体”的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一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目的。学生一进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如参加创业论坛、企业家传记阅读、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见习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2.二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精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进入二年级,实行由校内导师和外聘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含相应的实验及实践课)与此同时,按照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定期到创业实习基地实训。每位学生由一位校内导师和外聘校外导师共同指导,而每位导师(包括校内和外聘)指导的学生限制在10人左右。外聘校外导师从企业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管理部门和岗位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导师侧重于加强实践与所需的理论知识的交融及结合。
3.三年级主要是充实学生创业知识。在创业实习基地实训之后,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习专业主干课。与此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训体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学习相应的专业选修课以及通识课,并辅以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能力,充实学生的创业理论和实践知识。
4.四年级主要是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平台。学校及学院筹资设立创业基金,资助创业设计大赛优胜者进行创业;开办校内创业园区,让有具体创业项目的学生免费入驻;建设校外创业基地,推荐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在企业的帮助下进行创业。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继续选修专业选修课及通识课。
(二)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实施“四位一体”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可概括为:以试点开始,积累经验,由点及面,循序渐进。首先,在一年级工商管理类专业中选拔成绩较好、创业意识较强的学生,组成一个标准班级,以之为试点,试点成功后,可在工商管理类某一专业所有班级再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可以在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全面实施。
(三)二年级校外创业实习基地实习实训的考核
1.考核方法:学校制定学生校外创业实习基地实习实训的计划、目标,并设置相应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由校内导师和外聘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考核方法。
2.考核内容:根据事先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外聘导师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及时间管理能力,校内导师主要考核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精神及其知识应用能力。
3.考核方式:采用学生书面总结、口头自述与校内导师提问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定期(以月为考核周期)对学生实训效果进行考核。学生根据每一阶段的实训计划、目标,提出自己实训中的心得体会及其困惑,校内导师据此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总结每一阶段的实训经验并解决学生相应的困惑,为三四年级的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外聘导师的考核成绩,确定学生的每一阶段创业实训成绩,给予创业实习实训学分。
二、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一)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先决因素。“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校内实践实训导师的引进与培养。首先请师德佳、业务强、育人有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融入优秀教学团队。其次,定期以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组织教师就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力求提高青年教师在钻研教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实践演示和操作能力的专业实践技能。第三,加强对骨干专业教师的培养,鼓励现有专业教师到创业第一线兼职或者直接参与创办企业实践。第四,通过导入培训和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其适应课程改革及专业培养的要求。
二是,多渠道外聘实践实训导师。多渠道积极聘请各种类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担任学校学生实践实训导师,直接参与学生创业指导,甚至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或研究工作。不过需注意:首先,外聘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其次,定期举行外聘导师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研讨会,以提高实践实训导师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第三,聘请各种类型企业的专业实践实训导师对学生进行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如何创业的针对性教育,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将创业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挖掘本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丰富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业意识和工商管理专业知识。
(二)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强调以创业冒险精神为核心向管理职能活动的渗透,并结合新创企业特性与已有企业特征而形成基于创业导向的具体课程内容,在实现培育学生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创新交革等企业家能力的同时,教授学生应付不同实践需求的特定技能。其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思路为:基于”四位一体”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年级打基础、培养创业意识,二三年级定专业及专业方向、提高创业技能、充实创业知识,四年级开展创业实践”的培养模式,根据“一般技能、商业技能和创业技能”三大模块来构建并完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旨在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三)实施创业导向的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
实施创业导向的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创业实验环节的教学。在现有实验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强化创业实验(案例)教学。一方面注重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及主持形式的多样化。在案例教学中除由任课老师直接主持课堂讨论外,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邀请学生主持案例课堂讨论,或以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主角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完成案例讨论。另一方面创立新型的案例讨论组织形式。如按照“个人完成案例书面作业——小组讨论——小组发言代表参加班集体讨论——讨论意见返回小组——讨论意见返回个人——案例讨论最终成果”的案例讨论组织形式。这样可大大增强学生创业的感性认识,极大地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进行自我创业设计。
其次,开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在创业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按照班级、学院、学校等三个层次,举行创业设计大赛,并在学院、学校分别设立创业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三层次获奖的同学。基本思路为:学生们以团队(3-5名同学)形式进行创业方案设计,由创业导师进行辅导,由企业家和学者组成的评委团进行评审,最后由知名企业家对获评优秀的几个创业方案进行公开答辩与点评。具体做法是:首先以班为单位举行班级创业设计大赛,选出优胜团队参;其次,各个班级优胜获奖者代表各个班级参加学院创业设计大赛;最后,各个学院优胜获奖者代表各个学院参加学校创业设计大赛。
第三,举办具有特色的“创业论坛”。每年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在学院为在校大学生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教育活动月”,与大学生们一起分享创业征途中的酸甜苦辣;向大学生们传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心得;为大学生们指点创业中的困惑迷津;评价大学生们创业方案的优劣得失;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
第四,加大力度建设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立足于本省市,面向全国,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四)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文/闵?捷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办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在民办院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通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机电与信息工程类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过程,总结出民办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实现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探索
课?题: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东民办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接珠三角区域经济的策略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202080。
一、实践探索
1.调研珠三角企业、高职院校,寻求合作路径,拓展思维空间
调研了珠三角有代表性的企业及高职院校,与企业管理人员探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可行性和合作路径,与高职院校同仁交流实践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梳理了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的理念、思路。
2.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创业园为主线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生产性实训基地:广义理解为,根据专业实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者虚拟工作空间中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对接专业与岗位,提升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实习实训基地。它包括校内和校外两种。
高职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要求。单纯性的验证教学环节已经不能满足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在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条件下,加强校企合作,落实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环节与校外顶岗实习环节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开发虚拟化的工厂、车间、工艺,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认知,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岗位(群)特色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如下尝试。
第一,构建以商棚为平台的跳蚤市场。这是经管类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的原生态形式。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大学一年级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理论为主,实习的内容以认知实训为主,实训课一般是上完某一理论课后进行的专业专项能力训练。例如,学生学习完市场营销学理论课程,就可以利用商棚的形式开展某个产品的周末促销实训。这种生产性实习基地具有投资少、管理简单的特点,适合实习课时短的项目。
第二,构建以创业园为平台的生产性实习基地。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的主要岗位(群),如工商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综合管理岗位、市场营销岗位、销售岗位、物流管理岗位、国际贸易岗位、会计、出纳岗位等,通过创业园这一平台,让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开自己的公司、运营自己的公司,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实践专业知识。具体而言,就是学院提供创业园这一平台,创业园由创业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平台管理,创业园的业主全部从大一在跳蚤市场练摊遴选的经营业绩较好的项目和团队。创业园的经营和管理全部由学生承担。老师只是辅导,当导演、当配角。学生是中心、是主角。
经管类教学实训创业园的场地约150平方米。创业园实行区域功能定位,主要细分为: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功能区、外引项目孵化推广功能区、咨询科技服务功能区、教学做一体化功能区、电子商务经营功能区等五大功能板块。
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功能区:按照管理类现有专业状况设立市营、工商、国贸、物流四个类别的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区,主题产品(服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根据各个专业课程实训、集中实训、综合实训的项目,从引入的产品中遴选。该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分析能力和专业实战能力。
外引项目孵化推广功能区:按照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的要求,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同时引入若干企业项目,由学生参与运作项目,项目引入、规划、推广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即引入什么项目、项目评估、项目运作,由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指导进行。该项目主要培养学生创业认知、创业评估、创业实战能力。
咨询科技服务功能区:根据主题产品(服务)经营、外引项目孵化推广需求,设立公司创立、工商、税务登记、法务援助、会计、广告、项目评估等服务,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咨询和服务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功能区: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在创业园设立一个功能区,主要是进行园区人力资源培训和服务管理类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或者承担园区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培训。
电子商务经营功能区: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基于学院专业特点,在创业园设立一个电子商务功能区,将以上功能区网络化,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构建立体格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创业园,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经营管理服务能力。
我们认为学生创业从入校一年级在跳蚤市场简单经营小微产品的草根创业,到有专业课程学习支撑的创业园项目孵化式创业,再到网上开店和经营实体店真实式创业,是学生创业的渐进式培养路径,也是基于对高职教育规律和创业实践规律把握的现实选择。
3.机电与信息工程类各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第一,基于汽车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汽车技术服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校内除了发动机、底盘、电器等基础性实训室外,还有建成了汽车整车实训车间,配备的相关设备可以开展洗车、常规维护保养等等服务项目。汽车专业教师团队,经过企业学习、调研,对学校师生用车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向院方提交汽车美容保养服务具体执行方案,并在校内以专业教师为首,优秀的汽车专业学生为骨干力量组成服务小队,每逢周二周五下午对校内教职工车辆开展汽车美容保养服务。目前多数服务项目为洗车、打蜡及抛光等基础性美容项目。
第二,基于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淘宝创业班”。“淘宝创业班”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实践的综合平台。学生通过创业活动,能够直接把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淘宝创业班”学生在专业指导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创业活动,创业形式可以采取个人、团队等。根据“创业班”的发展目标,具体的创业模式如图所示。
个人模式:创业班学生可以自己或者在指导教师推荐下进行销售商品选择,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搭建淘宝店。学生在淘宝店经营过程中,有专业指导教师跟踪指导和帮助。
创业学生每月要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创业记录,创业记录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业过程中主要用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需要指导教师补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团队模式:“淘宝创业班”中几个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创业团队与公司合作,通过网络营销帮助公司推广品牌和产品销售;同时,擅长技术开发的学生可以组建成一个技术团队,为公司提供商务网站开发和技术支持。
通过这种企业级合作,学生真正成为企业中的一员。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检验和消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要把创业团队打造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受企业欢迎的创业标兵。
在创业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专业方面的不足,通过“淘宝创业班”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学生的创业实践可以保证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实现了人才与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第三,基于计算机类专业开展软件开发训练。计算机类专业学习软件编程等相关课程后,需要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才能得到真正锻炼。计算机专业教师组织计算机协会及相关优秀学生,尝试参与并逐渐承接学院各项各类管理系统(平台)开发及维护,且与校外泰克、粤嵌等企业共同承接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目前已参与过的项目有:机电系网站改建、汽车专业课题申报网站建设、汽车专业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机电系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建设等。
4.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自设工作室,有偿接受外来项目,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采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法,在校内先独立建设一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艺术设计工作室,由富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从申报建设到建成后主持运作。模拟中小型广告设计公司运作模式,为校内各单位(包括学生社团和商户)和校外客户提供广告设计与制作服务。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设计活动,结合课程教学,当项目与课程相同时,可以项目作品充当课程作业。当学生课余时间较一致时,集中作业,反之则远程指导作业。项目组人员构成及职责如下。
项目负责人:主持工作室的运作,人员和任务的统筹、管理、培训,指导各种项目的创作。
指导教师:结合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设备管理员:建设期间负责设备和安装的验收;运营期间负责全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快速排除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小组负责人:协助项目负责人管理工作室成员,维持日常工作的进行,跟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进展。
设计师:负责创意、设计、作品制作和生产监控、验收。从学生中选拔品学优秀者,分成两个小组,根据自身课程,利用课余时间轮流上岗。
客户服务人员:接待和联系客户、洽谈业务、组织提案、收集反馈意见、传达客户要求,联系制作、安装单位,送货收款。
二、小结
上述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主见;有利于学习能力的获得以及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市场意识,实现零距离就业;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高尚情操;有利于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杨群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张翠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1(1).
[4]金卫东.关于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孙连杰.高职院校“四化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一、前言
由于受到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现在的情况是:企业急需人才,而学生又感觉就业困难。笔者认为,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需要和人才的缺乏,毕业的学生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所以在大学阶段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现在本科生需要补充的环节。安排创新创业实训培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在新生入校半年后,就开始这方面的训练准备,否则大学4年学习时间非常紧张,要求学校加强课程以外的专业知识系统认识,等等。同时,随着课程深入的学习,不断增加专业知识的内容和创新创业实训培养内容。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到有关公司实习打工,初步接触到生产线及生产第一线的知识。了解工厂管理,公司运作,各种规章制度典章制定,管理规则制定,掌握产品的从设计到生产、调试、装配的过程,同时亲身经历企业的管理与销售等各个环节,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了基础。
二、当前课程学习对大学生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动手机会是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课内实验及毕业设计这几个部分。生产实习只是应付课程计划,学生在工厂实习只是观看,不能动手,学生多,时间短,只看表面,看不到实质,存在着理论与实际工作环境严重脱节,存在着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分离的状况,学生在实习中并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真实的一面。不能接触到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或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竞争的压力等巨大困难,导致在今后的创业中失败,或创新产品不能迎合市场,同时学校的课程太多,不可能以市场为导向,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无所适从、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相脱节。课内实验及课程设计创新性不强,只按商家的设计的实验指导书走,认为做完商家规定的实验就是训练好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上商家的大多数课程都大同小异,没有可开发性。
三、创新环节出现的问题
现在的教学进度与实践脱节较多,从高中到大学,学生一直是分数的奴隶,以学习衡量学生的标准,但现在各处行业专业融合发展快,每一个行业都是复合性行业,不以单一的专业来划分,各行业都发展快、新技术多,学校教师只对自己专业了解,对专业之间的融合不精通,对企业运行不了解。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做了不少,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严重脱节,这些实践环节没有系统性,各个实践环节各自独立分开,连贯性差。毕业设计又与理论教学与实验环节各自独立分开,知识系统互无联系,极大地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创新是每一次都是新的,不如陈年老课上起来容易,从来以教学为主,不是以创新为主,没有奖勤基制和学生加分,学生大多不愿意参与。
四、创新理念模糊
在本科阶段,我们所倡导的创新是指利用已学知识探索未知的过程,已知是指学生本人已掌握的知识,创新就是利用所学知识探索自己未知的过程,一定是个探索过程,而不能强求学生有过多的创新点。现在很多学校也在提倡创新,但理念模糊,在教学内容上盲目强调将本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问题,过高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提倡创新点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要把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创新和本科生的创新区别开来,要针对本科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把创新定在一个合理的、本科生能做到的位置上。
五、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措施
1.增加课题型的综合实训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培养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实训项目的设置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很强的针对性,还要注意能提升学生自我发挥、开拓探索思维的机会和条件。不能只是装配调试现成电子产品或者制作几种简单的单元电路,这些内容过于简单,无法与实际相结合。
为此,我们采用了课题型综合实训,根据学生专业基础,以贴近工程实际为原则选题,根据课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确定方案、技术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制作直到调试,经历全过程,最后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由于个人基本技术素养的不足,使一些非技术的因素影响了项目的完成,这种经验会收益终生。有些问题可以在多个同学中完成,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创新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项挑战,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研究和探索。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不但是在专业技能上让他们有所提高,同时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新的解决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把新理论、新方法等应用到实训中,对学生提出的新方案,给予重视,并对这种探索精神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探索的意识,激发他们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激情。
3.改革学生在校评估方式,突出创新与技能能力考核
在创新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对学生技术等级及个人能力进行分类,不同专业不同技术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因现代创新需要技能,技能也需要创新,两者是分不开的,所以对基础指标严格要求和科学化管理。要求学生有始有终按阶段完成各种培训计划,还要特别强调对学生完成基础培训任务,定期检查和考核。从学生管理上确保初级阶段基础的扎实坚固,制定一整套培训文件和成绩评定细则。
四、结论
本着就业及实用化的方针,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就业意向、专业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选题。
2.校企联合,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建立科学的教育测量和评价方式,本着立足于社会、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作品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王锁萍.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4-6.
[2]张文桂.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管理,2007.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24-01
1 引言
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且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是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教育原则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
2 创业教育介绍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创业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而创业教育的理念是1989年11月底,由澳大利亚埃利雅德博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创业教育也开始在我国的一些高校悄然兴起,许多高校围绕创业教育进行了自发性的有益探索。教育部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要求,要继续把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工作重点,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3 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策略
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课程建设策略:
3.1 开设KAB创业课程
KAB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专门为大中学生开发和推广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005年8月,KAB项目正式进入我国,并发挥着日益增大的作用。如今,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全国、省、校三级组织化运作机制,建立了包括师资培训、质量控制、课外实践、教学研究和交流推广的五大体系,使得这一项目在高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迅速扩大。 笔者建议将KAB课程在高职院校广泛推广,够弥补广大学生和创业者在传统雇佣教育所不能学到的能力。
3.2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依托于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融入创业教育,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立足专业、择业创业的能力。在我国,就有这样成功的例子。
地处宁波的浙江万里学院就是将创业教育与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并将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该校以专业教学为主渠道,将创业教育作为关键要素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师资规划等方面,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无独有偶,地处民营经济活跃的温州大学近年来也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学校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积极探索分层分类的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3.3 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
对高职院校而言,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最终还是要落在“育人成才”上。因此要积极探索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而且让学生拥有创业精神,使学生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可贵的精神财富。三年的高职生活,让学生们变得尚德崇文、自立自强,更懂得诚实守信,更富有责任爱心。
因此,笔者认为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实现课程设计上的创新。在思政课等公共课堂里直接传授创业知识,利用思政理论课覆盖面广的优势,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对引导所有大学生关注创业问题,以及培养基本的创业品格和素质,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3.4 开设综合实训课程,搭建创业平台
综合性实训课程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实施。通过校内专业实训室等设施,模拟现实经营环境,例如,经济类专业ERP 企业模拟经营实训、金融专业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综合实训等。在综合实训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业素质。另外,通过开设创业论坛、举办创业竞赛、建立学生创业年度大奖等,营造创业活动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通过创业平台的搭建,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使学生在小试牛刀之后,继而大显身手,真正赢得市场、拥有市场。通过搭建创业平台的形式,以点带面,将创业教育全面铺开,既有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又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践,逐步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4 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倡导大学生创业文件精神,在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非常必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本文提出适应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策略。本研究对于有效推动学生踏上自主创业之路,加快推进高职创业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必要性的“三维度”视角,职教论坛,2008(1):17-19.
针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合现有的实训教学资源,仿真企业经营过程,构建校内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使学生在该环境中完成从求职到职场,从职场到创业,从企业创立到企业经营,以及商业竞争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经营决策、业务往来等环节,作为学生参与真实的商业社会竞争之前的演练,也为学生将来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实训教学资源,构建仿真综合实训的基本教学模式。
1.1 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
将真实的商业社会环境中的各关键要素进行抽象,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整合及自制实训软件和教具,构建起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见图1)。该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分为制造企业、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其他企业四部分组成。其中,仿真的若干家制造型企业属于同一行业,并具有竞争关系,它们是整个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核心,在这些制造企业中设置行政、生产、财务、营销、采购等部门;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工商局、税务局、招投标中心等,为制造企业提供注册登记、工商年检、纳税申报和招投标等服务;服务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新闻中心等,主要为制造企业提供支付、存贷款、会计事务、审计、新闻等服务;其他企业主要包括物流公司、商贸公司、货代公司等。
图 1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结构图
1.2 仿真的企业运营过程
在搭建好仿真的实训环境后,学生需要组成团队,作为不同的企业或机构参与实训过程,每个学生都扮演某个角色,学习和训练在该角色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感受企业创立和经营管理的决策过程。
例如制造企业该如何投放广告开拓市场,如何按照每期的订单组织采购和生产活动,如何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融资,何时需向银行贷款及贷款类型和金额,固定资产的投入与折旧,财务会计处理,成本与利润的计算,风险的控制,何时进行纳税申报,如何与商贸、货代公司开展合作等,都需要由担任不同角色的同学自行决定。
在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其他企业中参与实训的学生同样需要开展仿真的岗位业务活动,通过各项业务处理过程,企业在商业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相关的要素。整个实训过程以制造企业的运营过程为主线,通过多次岗位角色的轮换使学生全面体验创业与企业运营过程,全面提升创业素质。
1.3 综合创业能力实训
目前,多数院校的学生实训都是穿插在某门课程中,进行验证性实训、流程性实训以及课程结束前的专业综合实训。
这些实训环节能够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各自的专业局限性,对于学生形成跨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效果甚微,而创业能力就是一种多专业交叉的综合能力,需要专门进行综合实训,才能够逐步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
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实训环节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的验证性和流程性实训,如:“手工会计处理”、“会计凭证填写”、“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业务处理”等,实训内容都是会计学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工商业务、税务处理、银行实务和企业运营等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跨专业实训内容,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的获取。仿真的综合创业能力实训正弥补了这一不足。会计学专业的同学不仅可以在仿真制造企业的财务岗位工作,也可以在整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体验不同类型企业、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其他类型公司的不同岗位。学生通过在不同岗位上进行体验式、沉浸式的演练,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还习得了多专业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未来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和相关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创新创业素质。
2 仿真综合实训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2.1 跨专业的教学团队
基于仿真综合实训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需要一支具有多专业背景的教学团队。以经管类专业教师为核心,从各相关专业选出实训指导教师并由教务部门统一组织参训学生,科学整合及改造现有的实训场地、用品和计算机软硬件等实训资源。
2.1.1 多专业背景的实训指导教师。
在开展仿真综合的创业能力实训时,由林业经济管理系、林产工业系、林业信息工程系等部门派出经管类、林产类和信息类专业的实训指导老师,组成跨专业实训教师团队。在团队中,企管专业教师指导仿真制造企业的学生进行经营决策,国贸专业教师指导贸易企业业务活动,会计专业教师对各企业财务业务活动及会计师事务所实训内容进行指导,财税专业教师指导税务相关实训活动,金融专业教师对银行相关实训内容进行指导等。各专业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整个综合实训过程。同时,各专业的教师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和参训,互通有无,逐渐培养出具有多专业背景的复合式创业指导教师。
2.1.2 教务部门统一组织参训学生。
创业能力培养综合实训需要在仿真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这就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扮演环境中不同的岗位角色,因此需要打破现有的以系部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由教务部门集中安排时间和地点,统一组织各专业的学生同时参加实训。
2.1.3 科学整合及改造现有实训资源。
为提高仿真综合实训过程的竞争性,模拟创业竞争过程,仿真综合实训平台设置了10余家模拟企业和外围服务机构,近200个工作岗位。如此大规模的实训教学任务成本较高,无法由单个教学单位独立承担。为此,需要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分布在各个部门实训场地、实训用品及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的实训资源,进行整合升级,以较低的成本打造出适合学院实际需求的创业能力培养实训环境,并在全院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2.2 跨专业的实训内容
仿真综合实训在实训内容上将各专业的单项实训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跨专业的综合实训。
2.2.1 实训项目的综合跨专业性。
传统的实训项目主要是分布在各专业课程中的单项实训或专业内综合实训,比如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项目一般是虚拟某个公司的财务背景,让学生根据该公司某个期间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和会计报表。
这些实训项目虽然能提升财务岗位的专项职业技能,但都是作业题形式,即学生看到的原始凭证都是设定好的,只能训练学生根据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的技能,并不能训练学生的管理决策能力,更不能有效的获取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而跨专业的综合实训是将多个专业的学生混编在一起,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角色轮换反复演练,整个实训内容不仅涉及制造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还需要与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类服务机构进行协同业务处理,并且还将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整个供应链上相关的业务活动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仿真环境当中思考和感受创业过程。
这样一来,即便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也能参与企业从创立到经营决策的全过程,从而为日后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做好充分的技能准备,使其不断累积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素质。
2.2.2 实训项目的竞争趣味性。
为了提高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创业能力培养平台中设置了多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制造企业,并在实训案例和数据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竞争矛盾和利益冲突点,尽可能仿真了现实的商战过程。
例如,核心制造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后都可取得等额的经营资本。代表制造企业各部门的学生小组在接下来的实训过程中,需要根据瞬息万变竞争环境,科学决策,合理利用原始资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所有者权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性与合作的互补性,感受商业博弈的趣味性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例如:如何把握期初市场的需求量,如何获得适合本企业的订单,应向银行贷款多少、投入什么类型的厂房和生产线,在供应链条中如何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实现共赢,如何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资金周转能力、降低风险等。由于竞争的广泛存在,每个虚拟企业都希望自己在竞争中取胜,对于经营着虚拟企业的学生来说,将最大化的激发其个人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为了商战的胜利,往往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讨论与合作,其创造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2.2.3 实训项目的团队合作性。
创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紧密协作才能成功。团队是整体效用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机整体,团队中的管理者应该能够把每个成员团结在团队目标周围,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平衡团队内部的矛盾,这对于创业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尽可能真实的模拟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主要组织结构,设置了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典型业务流程。
例如,作为平台核心的制造企业中,设置有行政、市场、财务、生产、人事、采购等部门,以及CEO、财务主管、市场总监、生产总监、人事主管和相应的助理岗位,学生轮换着在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上任职,各部门与各职位之间既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又存在微妙的竞争关系,企业的CEO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各部门的主管同样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团结部门员工与其他部门合作等。以接单安排生产为例,需要训练作为企业CEO的学生召集各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体决策的能力。市场部门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提出使利润最大化的接单方案;生产部门要根据企业目前的产能,制定出可选的多种生产方案以及是否新建生产线、生产线类型的建议;采购部要根据生产方案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财务部要对整个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所涉及的资金的情况做出分析等。这需要训练不同角色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业务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协调与合作的能力。
不仅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人员之间需要相互协作,现代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一环,不可避免的要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广泛的合作。例如,制造企业与贸易企业、货代企业、物流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其与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商业银行、招投标中心之间的服务关系。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动态的维护企业生存环境中的诸多合作关系。因此,在创业能力培养平台中,实训项目的设计处处体现了团队的合作性。
2.3 综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2.3.1 教学管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创业能力培养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学生在实训中都是虚拟公司或虚拟服务机构中的一员,都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需要完成的业务活动,所以每一位参与实训的学生都把自己定位为一名职场人士,都为自己所在的公司(机构)业绩加班加点地工作着。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每家公司(机构)的总经理负责对本单位的员工进行考核,并伴有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奖惩机制。所以,学生参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虽然可以有百余名学生同时在实训室里参加实训,但实训秩序却可以井然有序。
2.3.2 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教学效果考核注重结果。
还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例,评估学生的实训效果,一方面需要参考该企业的经营记录,如: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工商注册,是否依法进行了纳税申报和缴纳,是否按时完成了财务报表与审计工作等;另一方面考核该企业的经营业绩,如:根据该企业的战略目标评估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计算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排名情况等。通过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让参训学生认识到在企
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要素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 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教学团队、内容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创新培养模式共同促进了学生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对于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这些理论知识是孤立的、零散的,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有价值的创业能力。采用仿真综合实训的方式可以将多个专业的学生组织起来,沉浸在一个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当中,将理论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并应用于实践,体验创业的具体过程,是学生日后自主创业的演习,必将大幅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4.1使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从感性层次提升到理性层次。
在鼓励创业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自主创业”并不陌生,但大多停留在媒体宣传、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层面,很少有学生具备低成本、低风险创业实践的机会。仿真综合实训将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体验创业过程,将对于自主创业的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提高日后真实创业的成功率。
2.4.2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技能。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知识构成和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不同的,但创业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仿真综合实训将使得学生在虚拟企业创立和运营的过程当中,通过角色互换,主动的获取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训练企业创建、纳税申报、财务会计、产品宣传、企业融资等各方面的技能,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2.4.3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创业仅仅依靠墨守成规的知识、按部就班技能是无法成功的,创业的成功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创业素质。学生在参与仿真综合实训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产生创业嗅觉,提高发现创业机会的敏感度,形成自己的创业理念,对于创业活动形成整体认识,并不自觉的以创业思维观察社会,带着创业渴望、创业理想甚至创业计划进入社会。因此,仿真综合实训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会有较大的帮助,为学生日后创业的成功提供不竭的原动力。
3 仿真综合实训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创业能力培养的仿真综合实训涉及学院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教师、学生和实训教学硬件,在教学组织上与传统教学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学院高层领导支持,统一协调各教学资源,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
3.1 实训时间安排
由于各专业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设计划,且创业能力培养综合实训需要集中时间和人力统一进行。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排课计划,增设小学期专门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综合实训,并将创业能力培养仿真综合实训纳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2 教师团队建设
创业能力培养仿真综合实训涉及企业创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团队联合进行实训指导。同时,实训教师还要不断学习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有全面的了解,逐渐成长为具备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创业人才和创业指导教师。
4 仿真综合实训效果分析
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仿真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对参训的200余名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到反映实训效果的关键指标,对比分析实训前后的指标数据如下图(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主动参与实训的积极性较高,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学生通过实训过程感受到了企业创立、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活动的全过程,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创业的自信心,创业渴望也有大幅提高。学生对于自身掌握的创业技能的认知程度也有较大的改善。
一、专业办学情况
惠州技师学院于2010年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并与企业合作共建立校内教学工厂,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从2011年开始,学院一直在探索电子商务校企合作的模式,先后实践了联合办学、岗位实训、创业合作等形式。
二、校企合作探索
1.企业进驻,联合办学
2010年,学院与F公司(制造业企业新成立的电子商务子公司)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企业进驻实训基地,与学校联合办学,开设了两个中级工层次的冠名班。F公司在实训基地设有客服部门、运营推广部门以及物流配送部门,各部门下设不同的岗位,企业员工在实训基地上班。实训基地的建设参照企业办公环境,为后续的校企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场地条件。学生在课室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计算机机房完成实操练习,在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参与企业真实的经营活动,实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研讨,与所学课程紧密结合。这种模式需要建立在企业自身经营成熟稳定的基础上,而当时F公司因处于创业起步期,逐渐缺乏提供实训支撑的能力而最终提前结束了合作。
2.龙头企业岗位实训
惠州本地的J公司是休闲服装行业的龙头行业,从2012年开始与学院合作开展客服岗位实训,围绕“双11”大型电子商务促销活动进行培训和实训,每年有100-150名学生参与实训。T公司是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从2013年开始与学院合作,每年有50-150名学生参加“双11”客服实训。四年来通过实训合作学生为企业创下的销售业绩累计接近7000万元,个人“双11”当日业绩最高达到73万元。学院在与两家大企业的持续合作中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实训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321实战训练模式”,“3”即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真正的实战项目、配置高素质的“双导师”队伍;“2”即2个实训阶段,分别是岗位模拟阶段和实战训练阶段;“1”即1种教学模式,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经过不断的优化,这套模式逐渐完善,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客服人才。然而,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一是灵活性不够,大企业规程完善成熟,当需要调整合作内容时往往较困难且耗时长;二是电子商务目前暂时只有客服岗位可以同时接纳大规模的学生进行实训,因此这个模式只能培养客服人才,不利于培养其他方面的技能。
3.供应支持,创业合作
从2012年开始学院与企业开展创业方面的合作,这些企业主要是传统的生产企业,如服装生产商,他们希望的合作是以提供货源的方式支持学生创业。这些合作全部都以失败告终,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店铺经营得不到足够的指导,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缺乏电子商务的经营经验而无法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只能在课后指导导致店铺经营出现断层。2014年开始,惠州本地培育出了大量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有些是传统企业转向电子商务,有些则是纯电子商务公司。这些企业与学院在创业方面的合作更深入更全面,除了提供实体货源或分销货源,还提供店铺经营的培训支持,以及专门人员对接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创业并不是所有电子商务学生的目标。尽管如此,通过这种创业支持的合作,学生在开淘宝店铺的过程中得以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学习关于淘宝体系的知识和技能。
4.课程开发合作
近年来,专业尝试与垂直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单一课程的共同开发合作。与Y公司、D公司分别在网络营销、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计划在更多课程上与相关电子商务企业寻求合作,共同建设教学资源。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leagu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based on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Zhang Mi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is the common mode in enterprise education. We built up an evaluation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though the basic enterprise behavior in simulation to make enterprise education more pertinent. And then it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ores on the evaluating indexes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of colleague students in Wuhan and Wenzhou by using sequence research and T-test. This method will make enterprise education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enterprise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evaluation model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人们意识到创业及其相关内容是可以被传授的[1],创业教育项目能改变受教育者的创业意向[2]。创业是一种行为,创业动机、创业机会和创业技能都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创业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并在毕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创业的胆识、开放的观念、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目前,各地高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创业实训课程和创业情景模拟训练,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特别是创业素质的系统教育。
但是,创业意识受到创业环境、个体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存在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承认创业意识的差距,识别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差异并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创新技能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1 ERP沙盘模拟课程对创业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近十年来,国内高校纷纷引入ERP沙盘模拟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这种体验式、参与式、对抗式的教学方式,在强化理论知识运用的同时,加强了管理实践技能的训练;轮岗机制、监控机制乃至评分机制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无论是机会识别、战略规划、融资投资策略、商务谈判还是团队管理,情景式的创业教育平台帮助参与者体会创业的心路历程,在不断反思中培养创新精神并激发创造性思维。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常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4]。ERP沙盘模拟在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教育所需知识体系的同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确保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5]。ERP沙盘模拟教学对进一步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包括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契约精神和学习精神[6]。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担当哪个角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反映出不同的决策行为,有的呈现出风险偏好,有的呈现出风险规避;有的言辞激烈,有的冷静异常。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下,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融入到创业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来,大家也深刻体会到不同角色胜任力对经营成败所起到的决定性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研文献非常多,但一般集中于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课程内容改革的探讨,忽视了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行为与其创业素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放弃了ERP沙盘实训所提供评价学生创业素质高低的机会。正是借助这一真实、具有工作表现要求的环境,通过观察ERP沙盘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典型行为,建立基于典型创业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对学生的创业素质进行客观评判。
2 基于ERP沙盘实操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
2.1 模型的建立
MeClelland认为,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6个心理特质:成就动机,内控倾向,风险承担倾向,不确定性容忍,自信和创新意识[7]。而那些拥有创业心理特征人员比不具备创业心理特征人员具有更高的实施创业行为的倾向。这说明可以通过观察创业者行为倾向来判断其创业心理特征。Markman和Baron提出了个人创业适合度模型,指出具有自我感知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丰富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出众的社会技能,是影响创业者创业适合度的关键因素[8]。姚晓芳建立了科技型创业者素质评价模型,从基本素质、思想素质、一般能力素质以及核心能力素质4个方面对科技型创业者进行评价[9]。为了更好地量化创业者综合素质,Chandler和Hanks第一次采用创业胜任力来评价创业者所应具备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核心能力,创业胜任力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到创业绩效[10]。Thomas提出可以通过机会、关系、概念、组织、战略、承诺等胜任行为特征测度创业胜任力[11]。张炜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情绪因素和学习要素,并认为创业胜任力体现在一系列焦点行为当中[12]。由于创业者经验、教育经历、家庭背景等因素会影响创业者的个性特质、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并且在创业过程中可以通过创业者的实际行为来观察和识别,Siegfried就曾提出通过创造一个真实、具有工作表现要求的环境,来检验被测人员在真实世界中的多种能力[13]。由于胜任力特征是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结合ERP沙盘模拟具体场景和实际任务来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及其对应的典型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采用McClelland提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学生进行访谈[7],请参与者描述实训过程的主要经过,访谈问题如下:
(1)你是如何做决策的?是否经常产生新想法和新策略?
(2)你是如何处理团队成员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3)在运营过程中,令你感触最深的事件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
(4)在运营过程中,你意识到的主要机会和风险分别是什么?
在分析访谈记录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成果,从ERP沙盘模拟过程中参与者的典型行为入手,建立基于典型创新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基于典型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
作为探索性研究,选取了武汉和温州两所高校商学院中参与ERP沙盘实训的学生作为分析对象,在实训过程中,特别强调岗位轮换以帮助他们获得完整的实训体验。在实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及时获取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求其根据问卷进行自我评价。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记录调查对象从很好到很差的评价,以5~1进行记分。正式开始问卷前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预调查,并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问卷中各变量的Cronbach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此外,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不断提炼指标及措辞,量表的内容效度能够得到保证。
2.2 研究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判断,在沙盘实训过程中,武汉和温州两地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创业道德和创业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创业心理方面差异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两地的创业环境、创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不同。尽管武汉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各大高校也相继开办了创业学院或者创业特色班,学生的创业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但创业环境对心理深层次影响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冒险精神、自信心、情绪控制程度以及对财富的渴望程度,都需要逐步得到锻炼。相比之下,温州独特的创业文化、城市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加之务实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多彩的创业课堂以及各项政策的扶持,温州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创业心理已日趋成熟。
表2 一级指标总得分及差异检验
在对创业能力的6项指标分析后发现(见表3),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两地大学生中呈现出较大差异,而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则差异并不显著。武汉高校资源密集,学习资源相对丰富,学生比较善于通过独立的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理论知识;而温州经济发展较快,对市场机会能够敏锐察觉,只有通过快速决策并利用现有资源积极组织团队,才能抓住商机。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学者们提出的创业能力受到创业意识、创业环境影响的论断。
表3 二级指标得分及差异检验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创业环境,武汉的大学生必须加强创业心理教育,强化挫折教育,多参与社会实战,培养自信心和自控力;而温州的大学生在创业技能中更应该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决策理论和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进而对市场机遇进行准确判断和理智投资,最终形成独特的创业核心能力。
3 结束语
ERP沙盘模拟实训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提供了平台。依托ERP沙盘实训,通过模拟真实的创业环境,提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操作行为的创业胜任力模型,旨在对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或其他方法对每一名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创业胜任力评分,以帮助大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为进一步实施创业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分析工具,最终实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Fiet J O. The theoretical side of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1-24.
[2] Peterman N E & Kennedy J.Enterprise education: Influenc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3,28:129-144.
[3] 刘动菊.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67-70.
[4] 张竞元,赵越,王东娣.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与对抗课程“四阶段”教学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65-368.
[5] 郑祖起.ERP沙盘模拟与创业教育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4):132-133.
[6] 傅前瞻,陈拥军.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ERP 沙盘模拟教学的视角[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1):36-38.
[7] McClelland D C.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Creative.Behavior,1987,21(1):18-21.
[8] Markman G D,Baron R A. 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 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281-301.
[9] 姚晓芳,龙丹.合肥、深圳两地科技型创业者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96-101.
[10] 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 based capabilities,venture strategies,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9:33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