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10:27: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4-02
1.研究背景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学型独立学院,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支撑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是承载信息技术的硬件平台,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这个平台便成了我院必修实训课程。
自2004年成立到2007年,学院的培养计划一直依赖母体学校的教学体系,母体学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独立学院学生虽说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实践应用能力差,远远跟不上社会对独立学院人才的要求;因此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总结,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明确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学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明显特色,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在“保证基础、注重实践、强化能力、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下,形成了符合实际、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如何践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培养计划的实施,便成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 课程建设内容、方法和过程
在学院领导的重视、领导和支持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于2007年暑假建设了IT试验中心。其中计算机实训室是中心富有特色的信息实训平台,专门用于学生进行计算机拆装与网络基础的实验实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学院的其他平台实验教学起到示范作用。
2.1 实验课程内容建设
计算机拆装与网络基础是学院培养计划中独立设立的一门实验课程,这门课程是学生步入大学生涯在大一学习的第一门实训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一定要丰富,既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训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2.1.1经过多次研讨反复论证,实验实训的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拆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网络基础实训三部分内容,授课学时16学时,1个学分,在拆装实训室进行实验教学、多媒体讲解和实际动手操作等实践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形成覆盖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的多维教学系统。建立以体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采用以实践操作结果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灵活考核方式,既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核实践操作技能与态度。
2.1.2 2007—2008学年第一个整学年实训教学后,教学团队总结发现实验实训内容和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内容存在重叠,经研讨并申报教务处后,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微调。保留重叠内容,改讲解为实践操作考核;授课学时改成8学时,0.5学分。
2.1.3 2008—200年第二个整学年实训教学完成后,教学团队及时总结这两个学年出现的问题:实验室面积狭小,不利于教师近距离指导讲解;实验实训安排不合理,一个班学生进行实训部分设备闲置,两个班学生同时进行实训容纳不下;实验室设备经过学生多轮次拆装后,损坏严重,即使计算机硬件安装成功,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已无法进行安装,网络基础部分也只能进行网线制作,不能再进一步进行简单的网络调试,致使多名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进行软件安装和网络调试实训。
2.1.4学院领导对教学团队给予大力支持,在实验中心抽调两个机房,每台计算机加装光驱,用于计算机拆装和网络基础实验进行实验实训。于是我们把实验实训内容调整如下:
a.把原来的实验实训教学的三部分内容分离,在拆装实验室进行计算机基础考核,计算机拆装实验实训教学和考核;在实验中心两个机房进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网络基础部分内容实验。
b.实验实训安排调整,两个班可以同时进行实训,一个班级先进行计算机拆装实训,另外一个班级进行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实训。
c.调整实验实训用计算机,申请报废第一、二学年度已无法使用计算机,补充部分计算机用于计算机拆装实验。
2.1.5为了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我们还组织全院学生积极参加了两届计算机文化节的计算机拆装大赛和网路基础知识抢答赛。
2.1.6为了配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展开,我们教学团队还在积极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改革,设计制作了计算机硬件展示平台(台式机和笔记本),在计算机拆装实验实训教学中加入笔记本硬件拆装展示和台式机组装流行硬件展示讲解。
2.1.7在实验实训期间增加计算机硬件新技术讲座。
2.2 实验教师建设
好的实验实训还需要好的实验实训教师来组织实施,在实验实训课程成立伊始,就重视实验实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学团队主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为主,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
2.2.1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院举办了计算机拆装和网络基础实验实训培训;
2.2.2让教学团队里的青年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以助教的形式来参与到学生的实验实训训练中,经过第一学期的指导质检科考核通过后,正式进入实训室进行授课指导学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的一项入门课程,只有扎实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内容,才能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基于此,必须确保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但大数据时代下,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理念
课程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依然对学生进行说教引导,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大数据时代下,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渗透。基于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开发的思维,不可对学生的思维加以束缚,而是在大数据教育资源下引导学生高质量地进行自主学习。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实现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历史教学效果、问题档案进行分析。教师不能通过自行查阅档案,来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效果。但是,利用大数据技术之后,教师便可以快速分析不同时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同教学方法下得到的教学效果。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教师便可以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便于更好地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进与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创新过程中,也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再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场地加以约束,而是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教师备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可选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速度大大提高。为确保课程教学水平,应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课程特征、教学要求、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在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应根据市场需求,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明确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根据,在教学内容中引进一些未来就业时学生需要用到的内容,如UI设计、网页设计等。同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上存在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除了要学习课程教材内容之外,也可以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灵活运用,选择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来拓展视野,弥补课程学习的不足。其次,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可以采取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以教材内容、网络学习资源为主要内容,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能快速掌握。相比较于常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来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自由,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此外,教师的指导与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评的过程中,为保证真实性、客观性,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学生各学习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各学习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更科学地进行点评。
3.加强实训室建设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局域网组建技术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纷纷将局域网组建技术列入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4个专业方向的核心技术课程建设之中。
一、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在许多职业院校开设的时间较短,因此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沿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训模式,这样学生就固化在“课堂-机房”模式之中,许多学生逐渐丧失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不佳。笔者学院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方面较弱,到企业后不能很快独当一面,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时间进行项目培训”的情况,近年来开展了计算机专业“综合项目实训”模块的研究,将《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课程列为教研、教改的优先课程,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具有核心技能的软件技术人才。
二、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原则
笔者总结多年的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经验,以组网案例为核心,采用引入、讲述、应用、综合应用的模式,由浅入深地围绕实际案例展开对组网知识的介绍。并遵循“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围绕“办公局域网的组建”项目,在案例的支持下展开对知识点的介绍。在实训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掌握以下原则:首先实训内容必须以应用为中心,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以实际项目引出相关的原理和概念,在实训过程中融入知识点,通过实训思考、实训总结进行分析归纳,解决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采用“层次化”策略,在项目驱动下,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内容,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照顾全面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采用“模块化”思想,2个课时为一个知识模块,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形成一个“讲―练―发现问题―再讲―再练―解决问题”的小循环,增强学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的实施
笔者学院《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内容主要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平台,以办公局域网的组建为案例,从需求分析、设备选型到组建规划,详细介绍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有线局域网的组建和基本配置、局域网接入Internet、无线局域网两种不同结构网络的组建和配置以及有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和网络故障的检测与修复等。笔者以“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为例,简要说明《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实施。
1.明确技能目标
开展《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关键是明确技能目标,而不是照搬教材中的教学安排。笔者将“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的技能目标确定为了解DNS的含义和作用、掌握DNS服务的安装、掌握DNS服务的配置,三个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分析理论基础
为使实训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在实训开展之前,教师应根据实训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分析。对“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的理论基础分析是首先向学生指出DNS是域名服务的缩写,是一种组织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在外面,TCP/IP网络通过用户的名称来定位计算机和服务;在网络内部,计算机用IP地址来标示用户,这一过程称为地址解析,这是由DNS服务器来完成的。然后分别向学生讲述DNS地址解析的三种方法,最后布置实训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74-01
通常情况下职业学校的教学都是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的,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需求,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实践操作内容,并且要善于利用实训任务书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1.传统计算机实训课程教学分析
1.1 计算机实训课程目标不明确。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并没有使用过计算机课程实训任务书进行教学,因此常常导致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实训课程时不明确教学目标,虽然教师在课堂或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了许多实训题,但是由于教师自身不明确教学目标,因此也无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得学生对实训过程不重视,不认真完成实训任务。
1.2 计算机实训课程步骤不具体。就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来看,因为教师缺乏计算机实训课程教学经验,导致在实际计算机实训课程中,教师只给予学生实训要求,对于具体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不是直接省略就是讲解一部分,其余一部分让学生自己在实训过程中自己领悟,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面对实训任务无从下手,对实训降低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1.3 计算机实训课程结果无总结。由于没有实训任务书提醒教师在结束计算机实训课程后,要对学生的完成度和实训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导致学生对于自己的实训步骤和结果,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在实训过程是否正确操作,导致学生即使在完成实训课程后,学习能力仍然无法提高。
2.实训任务书的设计要求
2.1 实训要求。实训任务书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实训目标,能够通过实训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因此实训任务书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实训要求。实训要求有三个步骤,一是要明确实训目的,如学生能够通过哪些实训内容,提高实践能力或者学生在通过规定时间内做出一个什么样的作品出来等,二是要根据实训报告格式,写出能够执行的相关文件或者是罗列实训中所应用到的知识点,三是确定实训时间和交报告的时间。
2.2 实训任务详解。实训任务由能力目标、实训要求、实训项目及内容摘要组成,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达到实训确定的目标,如通过2周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实训,要求学生对办公软件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办公软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实训要求,如学生需要利用办公软件完成校园文化海报的设计,教师只给出相关素材即可,其余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搜集完成教师给出的任务。实训项目及内容摘要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实训项目及学生完成度进行设计和填写。
3.实训任务书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3.1 明确教学目标。计算机实训课程通常是两节课完成的,一节课用于讲解理论知识,另一节课用来实际操作,若操作难度较大可以多增加一节实训课,多数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实训课程时,都是根据前一节理论课的内容或是教材给出的实训步骤安排实训过程的。然而在实训任务书出现之后,教师能够将自身的计算机实训课程教学经验运用在实训课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能有一个准确的方向进行学习。
3.2 完善教学内容。实训任务书的核心部分就是实训任务,实训任务包括实训要求、实训内容等,因此,教师在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时,能够达到完善教学内容的目的,例如:设计运动会班级海报。第一步,根据教师给出的素材,确定设计创意;第二步,搜集素材,整理资料;第三步,确定海报文字和图片版面位置;第四步,对图像进行加工、编辑;第五步,添加文字,选择合适的字体,最后一步,完善整个海报版面。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整个实训过程的流程。
3.3 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在于实训任务书的最后一部分,即是评价、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训态度、实训质量以及完成任务之后的实训报告等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之后,写下对实训过程的心得。
4.实训任务书存在的必要性
实训任务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任务驱动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首先是每位学生都独立承担一项或多项具体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若编制的程序出现了问题,模拟仿真时就会发现,学生就会要设法解决;学生就会寻找原因,研究对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规范作业能力。这些都使任务驱动教学法成为职业学校多数教师钟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领域。
5.结语
实训任务书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按照教师给出的步骤,正确的、科学的完成实训任务,以提高自身计算机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三段式实训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217-0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需要大量各种层次的计算机人才,为适应市场的强烈需求,最近几年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因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职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的层次性差异以及计算机信息发展飞速的特点等因素,使得如何开展计算机教学和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师思考的问题。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如果说思想道德是学生就业的根基,那么实践技能则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羽翼,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是增强中职学校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是提升内涵发展的水平的关键所在。专业实训课是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加强实训课教学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比较简单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1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就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温故给新课做好知识铺垫,执行明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完成新课的任务,后总结形成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知识。
2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是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式原则和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模式。
3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提问学生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演练相关的基础技能,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为新课做好知识铺垫,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方法:讲述、板书、基础技能练习。比如在学习WORD中不同页的页眉和页脚设置要求不同时,教师设置复习内容,要求学生给某文档对字体、颜色、页面设置等操作,进行相同的页眉和页脚的设置,引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怎样设置的问题。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其养成复习的习惯,给课程教学的展开以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阶段:实训
(1)定项目、明确目标。向学生讲明本节课的实训的项目、实训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实训项目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实训课的高效率,数目一定要适度。
实施方法:讲述、板书。新授的内容需要板书的强化才容易记忆。
(2)明程序、感知方法。
1)向学生讲明实训步骤、理论依据、安全要求及其它注意事项;
2)教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操作、动作要领,对重点、难点重点讲解、示范,并让学生模仿。
实施方法:讲解、板书、演示、示范。教师逐步演示完成一个趣味性的或者精美的作品的步骤,从中穿插理论的讲解,以“任务完成”体现教学。新授的内容步骤板书很必要,可以照顾到个别学习困难的同学,相对而言降低了难度。理论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传授一种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例如在WORD的讲授中讲解的是根据文字编辑的需要,以及操作中出现几大类的问题,在哪里,在哪个菜单栏或者对话框,或者哪个按钮上得到解决。
(3)多训练,形成技能。教师布置出具体的任务,学生模仿完成。加强训练:采取先合后分、先分后合、分步实训,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评、学生自评纠错等多种方法,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切实掌握操作方法,达成实训目标。
实施方法:实训、点拨、矫正。在教师引导和讲解后,提出具体任务,并分析问题,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上机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
(4)探变化、活化思维。探究变化: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一是实训题目的演变,二是操作步骤的变化,三是达成实训目标的方法变化。拓展的运用知识,多思考,并总结,学以致用。
实施方法:变式讲解、师生探究。学生基本掌握教师所讲和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后,教师再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的前提下,触类旁通给出大量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PhotoShop中,讲解了给图像做部分选区时,可以用到很多工具,多边形套索、魔棒工具、磁性套索工具,在选取图像中用哪个更方便,在比较探究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让学生在思路上能否得到一些启发,看一看其它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
(1)对学生的训练情况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总结出本节课实训的要点和关键。
实施方法:讲解、板书。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注意层次性,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总结中教学语言要简约、明晰、有趣味,突出重点、照应难点;加强类比,增强可接受性;要有机的渗透德育,向学生进行教学思想教育。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定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的课程,它紧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需要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完善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充分了解软件系统对硬件系统所发挥的控制与支持功能,在不同领域中了解计算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重视网络方面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教学材料
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材料,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教材内容却相对落后。我们都知道,目前计算机硬件发展速度极快,大体上每两年都会推出新的技术产品,可是由于课程教材从编写到出版所需时间很长,造成教材内容很难与更新产品速度相适应,致使学生不能接受课本中最为前沿的知识,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设备条件出现的限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其中实验课程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当前很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实施试验的设备少且陈旧,大都是从前淘汰的设备,很明显,这样的仪器与实际需求脱节,并且机器故障的几率极高,零配件也不够完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随意性较大,无法根据规定的步骤实行操作。除了安装硬件试验之外,分区格式化硬盘、安装操作系统等软件实验也受到了还原公用机房系统的限制,这样不仅仅是实验效果不够显著,学生也无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训效果不理想
课程的实训具体是指巩固与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通常是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教师安排的一个实训任务。一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的内容主要是小项目,例如选择计算机硬件。检测硬件故障,维护软件故障,实训方式一般都是统一固定的,无法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与评判,造成学生思维模式呆板,无法发挥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实践
(1)利用任务分析方法,建立以学习情境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将工作典型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载体,创设学习情境,构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紧密围绕职业能力组织课程内容,整合相关的知识技能,形成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
(2)利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方法推行一体化教学方式。转变传统分离理论与实训的教学方式,大力提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训教学方式,使用项目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技能培养作为主线,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应用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指单独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每项任务与项目,有较强的灵活性,克服了单一总结性评价的不足。
2.建设配套的实训室与设备
课程设计必须具有对应的实训室与设备作为保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是通过两种类型的实训室互相补充,分别是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以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在建设各种类型的实训室过程中,尽量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实训室设计建设,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具体是指学员配置专业化设施、学生自行准备计算机、供班级使用的计算机实训一体化教室。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不但有利于开展应用软件类的一体化计算机课程教学,还方便了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开展一些一体化项目教学,例如应用软件系统、安装与使用工具软件、日常维护计算机等都可以在学生机上实现,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学校专门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进行建设,实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要求的全部项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10平方米。机房内部设置两个实训区域,分别是拆装硬件区与安装应用软件区域。
3.积极扩展第二课堂
(1)鼓励学生自己购买电脑。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来维护电脑,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班级拥有一体化计算机教室,还可以让学生负责维护管理网络与公共电教设备的工作。
(2)构建计算机学习协会。指导学生组织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兴趣活动,共同研究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为校园内部师生或者校外提供维修与购置计算机服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改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教学实践,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只有积极努力,总结教训经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2教学与实际应用不相适应,计算机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大部分学校将主要的课时安排给了理论基础课,很多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并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温习巩固的意识,在单一的教学课程中越学越抽象,以致没有形成实际操作的技能,而长时间的弊端累计又造成他们不能深入理解,最终变成了与实际应用脱节。与实际应用不相适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主体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个性特征、创造性特征和动手能力强的特征,在毕业之后,这些特征的缺乏会让他们直面严峻的就业压力。
2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计算机专业的设置是现实社会的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其专业设置的目标是学生就业,以此教师教学也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在制定教学模式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2.1就业目标应该符合计算机专业特点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与市场上企业需求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要想做到这一点,计算机教师在教学期间首先应该采取依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就业目标,比如计算机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超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放在实践教学方面,将就业目标与实际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多有针对性的知识,为其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还应该对市场企业进行有效的分析,其具体需要哪类计算机人才都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后因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这样教师所制定的就业目标,不仅符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还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市场需求,使得计算机教学与市场企业需求有机结合。
2.2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明确相应的教学模式之后,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课可以到实训基地中完成,实训基地的设备必须先进,与达到实训要求,性能优良的实践设备,一是能够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二是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非常大。因为现代企业使用的计算机设备都是最先进的设备,而如果学生在学校中使用的设备与之相同,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对设备操作也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实践课上,教师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实训要求。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展开合作,当学生进入到实习期时,学校可以介绍学生进入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实习优秀的人员可以直接留在企业中,这样一来,不仅学生能够拥有正规的实习地点,相关企业也能够为自身的发展储备后续人才,这为学生的长久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3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学习是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混合,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的混合,是真实的教室环境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混合,是师生之间线下交流与线上交流的混合。目前,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是国内一款基于神经系统原理打造的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它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截至目前全国500多所职业院校引进超星移动教学平台,各高校利用该平台凭借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等先进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在推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的生态化发展。
三、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40-02
Abstract: The computer science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a weak subject, how to combine the medical knowledge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raining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knowledge of the compound talent, worthy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eaching ideas of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oject practice orien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e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into the effect of the project, summed up the selection of training project and projec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edical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 practice
1 引言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频率快,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动手能力才能在就业时占据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地发挥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寻求新的办学思路,很多学者已经进行过探索[1][2][3]。郭凤英[4]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针对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窦彦玲[5]分析,懂计算机技术的人不懂医药知识,了解医药知识的人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没有深入研究,原因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和医药行业的需求无法真正结合。应该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医药行业的具体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具备医药学背景知识的计算机类复合型人才。孙燕[6]指出医药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不足,并根据教学经验探索了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医药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不断提高。
本文提出了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医药信息技术教学思路,根据医药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融入项目实践的效果分析,总结出要精选实训项目,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科特性进行项目实训,为医药类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
本文第二部分描述了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实训课程意义,第三部分是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探索,第四部分是结论。
2 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实训课程意义
智慧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和信息技g,通过打造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让患者与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机构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2015年最火热的一个词语是“互联网+”,该词语出现之前,互联网医疗领域就已经炙手可热。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康恩贝以2.33亿元收购浙江珍诚医药4230万股股份,收购完成后将控股珍诚医药,意味着康恩贝全面入局医药电商。这充分说明医药+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探索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医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对医药信息技术方向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项目实战能力,意义深远。
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实训课程意义重大。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需要多实践。学生的课程比较分散,学完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后,不一定明白各门课程的搭配使用。理论知识学完后,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实训项目进行锻炼,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项目实训教学时,学生参与实训项目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来深刻理解书本理论知识。学生在进行项目实训时,首先是划分成小组,选择适合小组水平的具体实训项目,根据实训项目的要求,学生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施,把书上的原理运用到项目实训中,学生们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实训项目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意识,相互合作完成更大的任务。每个实训项目以组为单位完成实训具体任务,组员之间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3 医药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探索
医药类院校在培养医药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人才时,需要精选实训项目,既要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又要兼顾学生们的实际水平。例如浙江中医药大学计算机专业依托学校医药背景,在医院门诊和住院系统、医疗仪器软件开发、和移动手机应用项目等方向展开项目实训,形成了与理论教学配套的课内实验、项目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通过网络资料搜集、医院调研和医药企业走访的形式,搜集医药类信息技术实践项目资源,并加工成适合学生水平的实践项目库。经过综合评估,遴选出20个实践项目: 医院住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挂号预约管理系统,中医临床诊疗支持系统,临床路径设计系统,健康养生微信平台,药店管理系统,基于手机二维码的诊疗信息系统,健康随手记移动软件,医院信息系统,方剂分析系统,高血脂症自测试及食疗系统,药品采购管理系统,导医咨询系统,医院门诊叫号系统,电子病历和健康分析系统,常见病辅助食疗系统,药物相关作用分析系统,在线问诊手机软件,医药知识大百科系统,每个项目都有简介,需要掌握的技能,难度等级,便于学生参考选择。
第二,合理评估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水平,为他们的项目实践制定科学的实训计划,让他们对项目实训充满兴趣,并能有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例如,某班级选择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实践项目。指导老师会评估该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指导他们评选项目经理、选出技术总监,以4-5 名学生为一组,每个小组完成医院信息系统一个子功能模块,然后集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学生们从软件可行性分析、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软件文档书写等体验了医院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
第三.对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成果进行评测和点评,使得项目实践效果更优。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成果演示和答辩,由3位相关课程老师组成评委进行点评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学生们体验了软件开发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实战能力大大提高。当学生们完成项目要求内容并进行演示和答辩后,取得老师的肯定,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热情。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以项目实践为主导的医药信息技术教学思路,根据医药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融入项目实践的效果分析,总结出要精选实训项目,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科特性进行项目实训,为医药类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实训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的选择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需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经常更新实训项目内容,κ笛迪钅拷行分类评估等。
参考文献:
[1] 马亮,王海舜,李文胜. 中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4):481-483.
[2] 沈俊辉,马星光, 刘仁权.中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环球中医药, 2010(2).
[3] 闫朝升,李丹,李巍巍,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4).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2-5103-02
软件外包指的是一些大型软件公司为了降低软件研发成本,将一些非核心的软件项目通过外包形式交由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公司开发。随着中国内需市场增长和国内外外包行业合作加深,企业对具备相应和程序设计能力和开发经验的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日益增大。项目实训是高等院校针对企业需求定制培养软件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过于程式化的实践性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软件设计能力。该文通过在软件项目实训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思维的思想,在开发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程序的设计能力的培养。
1 计算思维的概念
计算思维的概念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提出,指的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的本质在于抽象,即如何将实际问题清晰、抽象的描述出来,并将问题的解决方案表示成一个信息处理的流程。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工程发展越发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越来越多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方式应用于实际工程,计算思维的抽象能力是软件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灌输和编程工具的使用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当前信息社会需要的软件人才,既要能够熟练的掌握编程工具的使用,也要具备抽象化、结构化的软件设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任务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通过约减、嵌入和转化等方法,将一个困难问题阐述为一个可求解问题的思维方法。
2 项目实训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针对具体企业定制需求的项目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工程化、系统化的开发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过于模式化、程式化的培训模式制约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存在以下不足:
1)实训项目选题较为单一,与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尚有一定差距。实训选题大多都是信息管理系统一类的项目,所涉及到的主要是页面设计、业务逻辑和数据库操作,因此学生实践的内容有限,缺乏多样性和复杂性。
2)培训的方式过于程式化。为了顾及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的水平,实训往往采用给定项目架构,教师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设计相对简单的业务逻辑和编码实现,而对整个项目的框架设计、数据结构的抽象则指导相对较少。
3)实训的时间较短。考虑到日常教学,实训一般都安排在暑期进行,时间约为10~20天左右,其中还包括前期的项目介绍和基础知识补充,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短时间内只能被动地从事代码编写,而问题的独立思考则无法完成。
考虑到上述问题,该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在项目实训过程中引入计算思维,从重代码编写转变为侧重抽象思维的训练,并增加相应的评论环节,给学生相应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3 实训教学引入计算思维的实践
在具体实训开展之前,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邀请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对实训项目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项目的计划和目标,对软件开发的相应流程和规范有相应认识;其次,虽然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对先前所学知识有所生疏,因此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训前期指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包括程序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和软件工程,并通过小型管理系统Demo的示例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实践训练过程中,采用过程规范组织软件的开发流程,同时使用合作公司的过程改进框架支持系统SPIF统一管理数据和进行版本控制。在此软件平台之上,从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和技术方案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在需求分析阶段,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按照功能模块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调查、基本设计和功能设计,制定需求分析报告。学生使用visio来绘制每个模块的功能页面,通过组内评审和相互讨论,明确用户的功能性需求,改进功能页面设计。在此阶段,教师除了相关知识介绍和操作流程的讲解之外,应启发式的引导学生进行需求和功能的抽象,同时周期性的组内评审讨论也能够激发学生对项目设计问题的思考。
在技术方案阶段可以分为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在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每个组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的培养程序设计思维,将实际问题抽象建立相应的算法框架和数据流程,完成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其中包括每个功能的功能说明、功能操作、算法和逻辑、数据库操作、接口说明和错误处理。在数据库设计阶段,通过组间和组内讨论,将实际的存储的问题抽象为项目所需要的数据表。编码阶段,在软件公司提供的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各个模块的编码实现,在代码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鼓励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项目框架的设计模式;测试阶段,编写测试式样书并按照测试样例进行功能测试,对产生的错误进行调试,测试结束后对不同的错误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项目完成后,由各小组组长对模块进行总结,演示模块功能。通过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及教师的总结和点评,促进学生对软件流程、业内规范以及框架设计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训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下一轮实训的选题进行探讨。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目前项目实训中程式化、单一化的特点,提出在项目训练过程中引入计算机思维的训练,侧重学生抽象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下一步的工作则是完善实训项目的选题,力求做到选择题多样性和复杂性,缩小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姚天昉. 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的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