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6-12 08:50: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与社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化学与社会论文

篇1

 

提出的背景: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培养出具备一定社会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应试人才”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特殊意义。

中学生现状:

第一,社会性体验不足甚至是空白。 由于紧张的学习,加上网络的普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与人、与社会的交往日益减少,其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明显不足,出现了人际交往和社会生存能力的障碍。

第二、自立迟缓。家庭的娇生惯养,信赖性强,缺乏独立能力。

第三、没有协作精神。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变得任性和自我,不懂得与人合作。

第四,语言表达能力弱。现在的学生沉静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不与人沟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老师不懂得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

“社会能力”的内涵:

社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自主思考的能力。 能够与他人相协调并能自律地进行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还包括具有丰富人性、正义感和公正心,能够自律、有奉献精神、热爱自己的国家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里,要求学生在将来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上承担着不可推卸责任和义务。本人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谈一些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差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回答问题总是支支唔唔说不出来,声音细小,就是说出来也表达不清楚。这在今后的工作和与人相处中都是一种交流障碍,给个人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你就是满腹经纶表达不出来也是枉然。

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教师的用语要精确、规范,讲解的思路在清晰易懂。特别是讲解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时老师要能够用精练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比如讲解“物质的量”这个抽象的概念时,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物理量,如同长度这个词一样,是一个整体词。它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正如“长度”来表示度量的物理量。如同 “长度”的单位是“米”

一样,“物质的量”也有它的单位,国际上用“摩尔”来表示。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将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当然你得有足够有耐心。学生在刚开始表达的时候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声音小、说不清、词不达意等。心急的教师会觉得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来讲得快,以为这样效果就好。却不知将学生锻炼的机会给流失了。我的课堂基本都交给学生来展示。化学实验让学生做,让他们说实验的准备、操作思路、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方案、描述实验的现象、解释等都由学生完成。化学用语,化学图象,实验装置图等都可以让学生来表述。遇到问题让学生先说,解题的思路、用到的知识点、注意的问题等 ,可以到讲台、也可以在座位上。学生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讲台,只要老师把机会留给学生论文的格式论文的格式。

二、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是团体成员为实现团体目标共同努力的行为。合作是在成员通过完成某一种活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共同完成任务,分享经历、责任共同承担的过程来培养。只有团体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团体才能获得成功。 需要个体成员能够与他人通力合作,不以个人小利为私,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

首先将学生分组,选小组长。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制定每一个任务的实施细节,这些细枝末节的工作就要教师去认真准备。比如实验的合作,要求每个团队成员都要有精心的准备,有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结束后有实验报告。能够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交,对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让他们主动去学习。比如他没有提出问题,就去让他回答问题。对不自觉合作的学生,要请其他成员监督他,帮助他,让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团队合作中。让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帮助别人、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感受被帮助的温暖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感受到团队的合作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耐挫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磨难。现在的孩子,在他们人生的路上被一路呵护,几乎所有的挫折都有人帮他们解决了。面对困难无所适从。遇到困难不是退缩、逃避就是想不开做出过激的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以便将来能适应社会。比如在解决难题过程时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障碍;考试的失败中学会面对挫败;化学实验中失败的教训;还可以通过化学史上,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无数次的失败来引导学生,我们的前人是如何面对失败。

四、 人际交往的处理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团队内外关系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否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让人尽快适应环境,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人际交往能力的包括:(1)表达理解能力。即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准确理解别人的想法,不产生交流障碍。这是人与人交往的首要因素。(2)人际融洽能力。能尽快和周围的人融洽相处。接纳别人也被别人接纳。 (3)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没有很强的依赖心里。

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回答问题、表达思维过程中培养表达能力;提出一个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自己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外语交际与母语交际不同,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人属于同一文化背景,而外语交际的双方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外语交际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把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语言与社会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

“文化”一词含义非常广泛,它包括社会信仰、传统观念、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衣食住行等,因此可称为“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与交际密切相关,是一整套约定俗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体系。就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讲,语言有以下几种功能:(1)交际功能。语言是人们交际中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交际是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2)载体功能。语言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反映着社会文化,并将其一层层地积淀下来,世代相传,所以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3)指导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对别人施加影响,也可以从语言中得到知识,接受教育。因此,语言与文化不可脱离或单独存在。

东西方人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这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中,则涉及词汇、句法、礼貌用语、禁忌语等方面。

比如,汉语中表示亲属的词特别多,而英语中这方面的词语却很少。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对应词uncle,伯母、婶母、姑母、舅母、舅妈、姨妈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对应词aunt,而“嫂子”、“弟妹”等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称谓。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汉民族封建文化非常重视家庭结构特征,无论哪一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必须按亲属称谓进行规定。英语中没有类似的文化背景,因而缺少与汉语称谓一一对应的词汇。

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讲授社会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追求升学率或考试过关率,中职英语教学往往也过分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不太重视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结果不少学生虽学了几年英语,却仍难以进行较自然、有效的交流。既然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单独存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相关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原则

加强英语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社会文化知识不仅应包括历史事实,更应注重研究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在比较两种文化时,应重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任何文化都不带有歧视或偏见的态度。

四、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

行为方面——包括衣食住行、购物、文化活动等;社会生活方面——包括工作场所规定、婚姻与主要社交礼节等;体势语言如面部表情、手势等。

五、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方法

(一)实物与图片

讲授社会文化知识如仅依靠书面教材,学生听起来会感到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使用邮票、明信片、报纸杂志的插图等实物和图片辅助教学。由于中职生英语词汇有限,听力水平一般,教师可用英语和母语结合起来讲解和表述,以便学生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

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播放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与网络能生动、自然地反映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在运用此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处理好影像与文字、英语与母语的关系,使教学内容与教材一致。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事先提出问题,在学生看完视频或听过相关材料后,进行口头问答或讨论。

(三)常用课堂练习的类型

1.多项选择

在多项选择中,可创设一个情境,选择项为回答,以下是一个关于礼节的练习:

You have been having a headache for a week and have just started to feel better.One of the parents of your friends says:“How are you?”,What would you do?

A.Start talking about your problem.

B.Say:“Not bad,thanks.”

C.Say:“Thank you,how are you?”

D.Say:“Thank you,and you?”

(答案是B)

2.填空

填空是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回答,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学生写出答案,其难度略高。如:

Situation:You have been invited to dinner at an American friend’s home.

You are about to sit down to eat,but you want to use the toilet before dinner?

Question:Could/Can I use the bathroom?

Your friend’s answer:Sure.

(注意:这类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练习运用社会文化知识。)

3.模仿

模仿相对而言难度较大,但如选题适中,往往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

Situation:At a restaurant.

Student A has ordered food but the server brought him a different dish because she has forgotten what was originally ordered.

本练习要求学生扮演饭店顾客与服务员的角色,练习用“澄清事实”与“争议”这两项语言功能,由于情景设在饭馆,争议的内容具体,因此难度并不太大。需注意的是,中职生词汇量较少。为使活动较顺利地进行,教师不仅应选择合适的学生,而且应补充一些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4.对比

对比是讲授社会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

(1)利用教材内容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

如中职英语教材中一般都有关于节假日的文章,教师可要求学生将中外节假日(如圣诞节、春节等)作比较,并让学生区分出这两个节日期间常用的不同祝愿语。

(2)选择一些社会文化差异的练习,比较中外文化的特点。

You are visiting an American friend in her new apartment.You like the apartment and you want your friend to know .What would you do?

A.Say:“Your apartment is nice.How much is the rent?”

B.Say:“The place is really nice,I like it a lot.”

C.Say:“I like your apartment”.Then pick up some things.

D.Say nothing,but walk around and look at everything in the apartment.

(答案是B)

中国人询问同学或朋友物件的价格是常见的事,但在西方,这是一种禁忌。教师对这类文化差异可能已讲过多次,但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不少中国学生仍会下意识地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练习可以避免犯类似错误。

六、结语

外国文化不可能自然习得,它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在教学中讲授英语社会文化知识就十分必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社会文化知识的讲授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但由于这方面的教学历史还较短,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首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不同的视角,其中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心理相对。认知心理属于内在论的一种,是内化的认知的过程,它将人类思维与自然的关系认为是单向的关系。社会文化理论提倡社会与思维之间的双向关系,是内化认知与外化社会的融合。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工具是人们从事复杂、抽象的外部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标志,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二语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其次,任何第二语言(L2)的学习,要不作用于学习者置身的自然母语环境中,要不发生在外语课堂条件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第二语言目的在于为教学实践服务,平衡理论学习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即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作用(贾冠杰,2003)。选择英语的外语课堂作为二语学习的语言,原因在于英语是世界普遍交流与沟通的语言符号其普遍性、流传性是不容忽视的。最后,口语输出是日常交流活动的重要部分,其交流性和使用性被外语教学广泛认知和使用。无论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人们需要口语交流,在语言学习特定的“社会”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需要口语去交流与互动,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本文从另一种理论视角去探究成人英语口语的学习,为提升口语交际意义和效率另辟蹊径,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启示和作用。

二、社会文化理论相关核心概念

社会文化视角代表性理论包括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学说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上世纪30年代创立的学说,它主要突出人的本性实现人的全身发展。

(一)中介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作用在外在的社会环境之下,通过使用工具进行外在与内在的双向传递与互动,这种间接使用工具的行为就是中介。中介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其要义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工具中介的(Vygotsky,1978)。这种工具中介是物理的,即它可以是书本、电脑或是学校课堂。通过这些物理工具来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抽象的工具是心理的,它可以是符号工具,即是语言。人们通过使用语言符号作用于外部世界,作用于自身,促进个人自身认知发展。

(二)最近发展区

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人际互动的重要性,衍生于维果茨基的中介思想。“最近发展区”(ZPD)指个人固有的水平能力在他人的帮助下得到了提高。这种情形又被称之为搭“脚手架”,即在能力比该学习者强的人的帮助下使学习者从当前的能力水平达到潜在的能力水平。这种方式需要学习者参与到人际互动中,并且学习者需要有意识或潜意识地寻求他人帮助,通过这一过程学习者的认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内化

内化与之前提到的中介和ZPD不同。中介即符号工具,ZPD即能力较强的人所起的作用,这两个核心思想都涉及外部社会。内化则是指向内部、个体自身的心智发展。作为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思想之一,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内化(Lantolf,2006)。维果茨基通过内化这一概念将外部与内部进行联系。这种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变成了双向交际,即社会交际和自我管理。其中模仿、自言自语和内部语言都是内化的机制和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四)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关注在环境中人类活动和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Vygotsky,1978;Leontiev,1981)。它是人类活动通过物理工具和心理工具(语言符号)所引发的中介过程。活动理论强调个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研究重点是人类认知的社会起源以及导致认知形成的实践活动(Lantolf.J.P.&S.Thorne,2006)。系统中有主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客体(活动对象);工具(中介物);分工(职责与任务);规则(制度、规范)。

三、对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课堂成人口语的讨论

通过以上介绍,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二语学习发生过程是动态、非线性的,其中各个环节不是单向输入输出,单纯的语言学习并不能使知识有效内化和应用,要求我们在语言学习时要考虑外在因素和内在条件。二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受母语正负迁移和目的语影响,同时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影响。其次课堂环境下的二语学习与二语习得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有正式的语言授课;第二,它有不同于自然交际的师生言语交互方式(Ellis,1990)。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语言是课堂语言教学的目的所在。自从中国成功加入WTO后,许多外企相继注入,对国内双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我国教育得到与世界接轨的改革,对外语教学的重视遍及各个教学阶段。一些毕业很久的成人为了与时俱进走入课堂学习外语。成人掌握口语交际技巧为更好的工作或出国旅游环游世界打下基础。那么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如何应用在成人英语口语的课堂上更好的指导成人英语口语的交际活动呢?本文认为从社会文化理论核心概念出发,从成人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着手,提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弄清语言与认知的实质关系;第二,弄清中介语的可变性对成人学习者的影响;第三,弄清母语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扮演着什么独特的角色;第四,弄清语言应用的环境意义;第五,弄清社会文化理论对外语教学有何积极的启示与作用,外语教学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物质环境便于成人学习者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输出的效率和意义。

四、总结

从以上对社会文化理论与外语课堂教学活动关系来看,社会文化理论为我们理解二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原来的内在个体与外在社会的相互独立到相互包含,语言学习与社会环境是积极交互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的外语教学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缺少真实的外语语境和资料,中国人编写的外语教材从某种程度上固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中国人编写的教材一般喜欢有章可循、中规中矩并且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交际问题,往往忽略了真正目的语国家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一种“中国式的表达”在外语教学上不知不觉地禁锢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思想。与此同时,外语课堂互动质量也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一线外语教师能更好的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动机进行长期反复的探究,从而促进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EllisR,Instructe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e,MA:BasilBlackwellInc.,1990.

[2]J.Lantolf&S.Thorn.2006.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3]LantolfJP,ThorneSL.TheSocio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UK:OxfordUniversity,2006.

篇4

二、文化环境的影响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孩童自幼儿园开始已背诵佛经,学习佛教历史,举国上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泰国人尊崇泰国国王,从内心认同以皇室存在为前提的等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族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取向。苏联学者H•米特罗欣说:“在民族文化中,宗教不单纯是外壳,不是通过启蒙和教育很容易去掉的表层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科学,宗教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贯穿于人们的处事态度中。”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人秉承一些做人原则和道德标准,比如避免冲突,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不敢向权威挑战。泰国人生活没有压力,一生快乐无忧,加之物产丰富,使他们成为乐天知命的民族。因此,泰国孩子大多乖巧听话,服从性强。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王晶在其论文《泰北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与分析———以清莱府两所高校为例》中指出,泰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偏低水平,大大低于中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教师一定要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能力,如果期望学生靠自觉去自学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一点也不能懈怠,哪怕你授课的对象是大学生。泰国人认同等级观念,教师在泰国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学生心中,教师的等级是在他们之上的。

篇5

二、二语写作学习策略的范式转变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二语写作仅仅被视为语言教学问题,教师关注的是写作的成品,强调语法的正确性、词汇拼写的准确性、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二语写作学习者主要是通过记忆和模仿等学习策略来提高写作成绩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视角审视二语写作———写作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包括写前计划、草稿、修改、审校等。这一范式的转换标志着从关注写作成品到关注写作者的个体认知行为的重大转变。在认知理论框架下,写作被视为一个“非线性的探索和生成过程,作者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现并修正自己的观点”[8],其使用的策略包括规划、翻译、审查、监控、生成思路、组织、目标设定、评估、修改等[9]。然而,认知范式对于理解语境显得太狭隘,它忽视了对社会、历史、政治的语境的关照。于是一些学者建议在认知框架中添加更多元素[11],认为学习策略的使用应该是认知与语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学者们开始质疑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认知理论。社会文化派学者认为,语言认知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能力,也不只是思维所具备的心理功能,而是一种社会能力。换言之,语言认知来源于我们所经历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情境,所以学习(包括语言学习)是我们从环境所提供的体验中去提炼知识的过程,而这种体验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在二语写作学习中,学习者与环境、他人以及特定时间进行交互,而这种交互又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工具(包括语言)来实现的。近年来,在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学者们开始把写作视为社会行为、文化行为,强调语言习得过程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凸显认知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辩证关系,在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离不开中介工具的支撑和协助。具体来讲,语言学习是个中介过程。针对二语写作策略来说,学习者要充分利用中介资源,加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过程,进而提高二语写作的产出能力。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写作学习策略

迄今为止,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探讨中国大学生二语写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明显不足,而且,现有的研究成果只限于写作学习者,特别是善学者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12]。Lei研究表明,英语写作善学者在英语写作活动中使用了中介手段来完成写作交际活动,这些中介资源包括文化中介、规则中介、他人中介、角色中介等[13-14]。Gao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解读中国学生在外语环境下和在目标语环境下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进一步证实学习环境对学习者语言习得的重要性[15]。Liu也认为中国学生在外语环境下使用的学习策略与在目标语环境下学习策略的使用有明显差异,学习者更多地使用社会策略,而较少使用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16]。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具体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密切相关[17]。学习策略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写作研究从认知到社会文化理论的范式转变,研究的重点已从认知转到了语境。然而,目前有关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写作学习策略研究大多属于理论层面探讨,如何应用社会文化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进一步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还在探索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写作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写作问题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供写作训练,并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指导,全面提高其二语写作能力和水平。

(一)环境中介策略传统的以认知理论为导向的二语写作,只关注写作过程和应试技巧;而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二语写作强调社会和文化语境的重要性,良好的社会、文化语境,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写作的本质以及提高学生的写作策略和写作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学生在外语课堂中进行的二语写作,缺少真实的写作语境和大量的写作实践机会。作为一线二语写作教师,我们应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整合课内外环境中介资源,对二语写作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环境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指导,创设有利于二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学习环境,为进一步提升英语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教学原则。课内的写作环境中介资源是指多种多样的写作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教师可以尝试“说写互动”模式,例如在写前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或小组讨论。Weissberg认为,课堂讨论不仅有助于母语写作者,而且有助于二语写作者挖掘写作主题,进行文字编码,并进一步意识到写作过程的方方面面[18]。显而易见,讨论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拓宽视野,理清思路。这种以讨论带写作的写前交互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前障碍,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后续的写作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译写结合”也是值得尝试的课堂活动模式,可以采用与汉英翻译有关的互动方式,将写作课与汉英翻译课相融合。例如,在赏析名言警句或是经典段落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英汉翻译,让学生体会英汉语言的各自表达方式、特点以及差异。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讲授英语句子合并技巧时与学生进行汉英句子翻译的教学互动。课外的写作环境中介资源主要是指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写作话题,教师要求学生课外搜集相关写作素材。学生通过多听英文材料(例如英语新闻、英语辩论、英语演讲、英文电影、英语访谈等)知晓国内外大事、热点问题,了解不同的声音和看法,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语感,增加语言知识的积累,为写作储备必要的素材。另外,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报刊、英文原著,不仅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熟悉英文的写作结构、上下文的呼应、内容的连贯等,还可以学到如何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总而言之,充分挖掘这些课内外的环境中介资源,为学生提供生态化二语写作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写作学习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结合,将听、说、读、译与写作形成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英语写作教学,更有益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写作策略,实现写作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文化制品中介策略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Lantolf把有关二语习得是一个中介过程的研究分成三类,即社会中介、文化制品中介以及个人中介。其中,文化制品中介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制品。1.母语中介策略根据社会文化理论,语言是最重要的中介工具。鉴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双语者,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具体选择哪种语言取决于交流的目的和交流的效果。在二语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使用母语进行自我调控,不应该极力避免使用母语,而是应该把母语作为学好二语的一种策略,尤其是在二语发展初期,学习者还很难运用二语进行高级认知活动,此时,可用母语来协助学习者规范高级认知过程,提升其二语表达能力。鉴于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二语写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学习策略。例如,在预写阶段,从选题、构思的角度来看,汉语来得更直接,更容易,特别是学生在交流相互的看法和意见时,使用汉语明显比英语更顺畅,更易于表达观点,使其更加专注于写作内容本身,避免英语表达上的困难和障碍。同时,在反馈阶段,可以适度发挥母语的中介作用。作为反馈过程中的一种中介策略,母语能够起到促进沟通、提取信息、控制任务过程等作用,而且母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反馈的意义和价值,促进语言习得。因此,母语有助于排除语言障碍,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使学生更专注于写作文本本身,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由此可见,只要学习者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也能使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积极作用。2.网络、图书馆等工具中介策略除了语言中介工具之外,像网络、图书馆以及电子词典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中介资源,特别是在英语写作中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资源。Lei关于学生英语写作中介策略使用情况的研究发现,善学者在英语写作实践过程中频繁使用网络资源和电子词典,并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标。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中介资源,提高学生在应对不同写作任务时采取适当的写作策略的能力,以便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进而达到交际的目的。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英语写作策略所使用的中介资源又可称为支架,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伴或教师提供的交互式支架,另一种是工具式支架(如图书馆电子资源、在线语料库、在线词典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教学中重要并且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工具资源,整合多维度、多视角的写作资源,拓宽写作思路和视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得体性。与此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写作水平,建立模拟的写作训练库。写作训练库包括选题的规范、写作提纲的撰写、段落的衔接、词汇的选择等。写作训练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料库可以提供真实语言运用的典型实例,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词语的用法以及搭配语境等诸方面的系统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交际能力。学生还可以利用现存的网络语料库和美国英语语料库进行写作训练。顾纪鑫等提议可以模仿国外的做法,建立网上写作实验室或网上写作中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练习和指导写作的途径。总而言之,教师在写作学习中介的设计和运用中,要充分发挥文化制品的多方面功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策略意识和写作能力。

(三)共同体中介策略目前,对学习共同体的界定主要是从群体关系、社会组织的角度切入,凡是以社会协商的方法建构知识的团体都可称为“学习共同体”,也可称为“学习者共同体”[22]。在写作活动中,当学习小组或班级通过写作学习活动相互交往,形成一套共有的写作学习的习惯,共同完成写作学习目标的时候,“写作学习共同体”随即产生。写作共同体的成员相互依赖,协作完成写作任务,实现共同写作目标。在进行写作活动时,学习者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还要帮助完成小组的写作任务。在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互为依靠、共同提高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所有成员的共同成长。根据社会文化理论,二语写作不仅是个体的学习行为,而且是一种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共同体的活动中,写作者在与教师、同伴的循环交互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写作文本,提高写作文本的质量和二语写作水平。教师的中介作用是提供“脚手架”的帮助,对学生的写作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对于二语写作学习来说,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下学习写作往往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提供设计恰当的支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支持和帮助。其中最重要的支架就是评价工具。评价工具包括评分规则、写作档案袋、评估表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根据具体的写作学习需求设计评价工具,并适时提供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评价标准,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调整自己的写作学习过程,为自己的写作学习承担责任。同伴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同伴反馈过程之中。研究发现,同伴反馈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训练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社会交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意义协商以及多样化写作策略和技能的训练等[23]。学生的写作档案袋是学习共同体中介策略的集中体现。学生写作档案袋通常是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一位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写作作品和反思报告。它可以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的学习写作的过程,展示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写作档案袋的评价由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共同参与。同伴互评模式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评改工作量,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增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反馈,进而改进写作教学。师生面对面交流是关键一步,教师检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结果以及重新修改的文章,对学生取得的进步适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通过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写作过程与现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定新的教学目标。

篇6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JamesLantolf等人将前苏联发展心理学家LevS.Vygotsky的学习理论应用于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的,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简称SCT),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与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指导意义(Lantolf,2000b;Arnold,2004)。中介(mediation)、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自言自语和内部言语(privatespeechandinnerspeech)、活动论(activitytheory)、调节(regulation)、支架(scaffolding)是SCT的核心理论。

2.SCT的学习观

与其他二语习得理论以关注语言本身(如语法、词汇等)不同,社会文化理论更多关注个体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环境,研究人类借助语言这一学习中介的调节机制所进行的社会人际交流,认为社会文化、历史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首要因素,认为发展或学习是先发生于社会而后通过以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活动逐步内化于个人的过程(赵磊等,2011),认为学习者习得语言与技能需要在更多更有能力的成员的帮助下完全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Vygotsky,1986和Wertsch,1994)。因此学习都应该先是社会的,再个人的;先是心智间的,再是心智内的。

3.SCT的语言学习观

3.1语言是认知活动的中介

SCT认为人脑的认知活动受到中介的调节,人们通过中介与世界相互联系,中介可以是具体实物,如房子、木棍等,也可以是人类创作的符号等,如音乐、艺术等(Lantolf,2000,p.80)。显然语言是中介,而且是人类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产生的最重要中介。语言是“思考的工具”,语言主要是预先准备好的信息和意义来回传送的工具(Arnold,2004)。

3.2语言学习可以受到支架的有效调节的

语言学习是在支架的调节中形成的,即学习是通过个体间协同活动的对话交流或能力较高者(如专家或教师等)的指导下完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大量的指导性、协商性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潜能,填鸭式而非主动性的输入只会让学习者受到更多的挫败感。

3.3语言学习是需要内化的

学习者是自己学习环境中的积极建构者,他们通过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或他人调节(other-regulation)完成从协同的个体间的活动向个人内在的自主活动转变从而成功解决问题、理解知识,最终实现学习(Vygotsky,1978)。当语言学习由社会转向个体时,学习者经常用语言调节内在思想,对自己说话而不需其他任何人的参与,从心智间的学习转为心智内的学习,实现内化,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成自言自语(privatespeech),内部语言(innerspeech)和模仿等。Ohta(2001)将内化时的不同形式看作是提供丰富的机会来重复和练习新的语言项、假设测试操纵语言表演时的目标结构和使用前自我重复练习互动中的基本句式。所有这些与自主观点和新知识程序化相关。内化不是简单的输入,而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认知架构或知识体系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内化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一个渐进的改造;内化不是线性地发展,而是波动的或螺旋式的升华;内化不是一次性的过程,而是反复的提高。

3.4语言学习应与社会环境相结合

SCT所支持的提问法(problem-posingapproach)强调在教室外的社区内面临的问题或复杂事件等,以此帮助认清学习者生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基础,提高学习者认识这之间的联系,通过让学习者思考和交流来发展对个人经验、社会不平等条件和现有知识的批判性理解,帮助学习者通过他们认为有益的方式获得必要的交流技巧和知识。语言学习不是将官方或非官方的知识填入大脑中,而是以问题形式来展示知识,以鼓励学习者定义现实生活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并详细说明他们的所见。

3.5语言学习应与其他多元能力相结合

首先是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特别是与那些更熟练的参与者的实践交流能力是实现语言发展的主要能力。其次是外显指导能力。该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提供机会关注、训练,最后掌握顺利实现交际活动所需要的语言和其他相关规则。例如,向他人述说事件过程不仅需要知道语言本身的规则和词汇等,还要明白如何组织事件和观点使得事件描述得清晰易懂。再比如,日常交往需要知道如何选用可理解的话语,还要了解足够的社交技巧以获得他人关注、接话茬、选用合适的行为方式和避免成为话题的终结者。外显指导能力能帮助学习者发现并掌握这些规则,也能帮助学习者为描述交际功能和形式的情境关系而发展元语言。第三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学习者旁观活动并批判性分析、识别活动中的多样和复杂的观点,以理解他们所在的情景,如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等的情境。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会用已有认知对社会与文化情境进行分析和批判性理解,促进学习者拥有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并改造已有世界观。第四是合作能力。学习首先是在社会中发展的,先是个体间的活动,合作就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者要相互依赖、共同分担、相对独立地进行有意的互动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这是有意义学习的基础(Hall,2005,p.98)。

结语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最终目标不是语言与文化本身,而是通过合作、协同活动中语言和文化的认识,发展学习者的多元能力,实现学习者理解与文化相关联的语言使用方式。本文只是对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外语学习观做了简要阐述,本文的后续研究应是将其与我国外语学习与教学相结合,创出适合我国外语课堂的学习与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Arnold,H.(2004)SecondLanguageLearningTheor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2]Hall,J.K.(2005)TeachingandResearchingLanguageand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Lantolf,J.P.(2000b)SocioculturalTheory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4]Lantolf,J.P.(2000)SecondLanguageLearningasaMediatedProcess[J].LanguageTeaching33,79-69.

篇7

二、社会文化理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LevS.Vygotsky及其同事于1920至1930年间共同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其核心观点为社会文化、历史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首要因素,认为发展或学习是先发生于社会而后通过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活动逐步内化于个人的过程。中介(media-tion)、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活动论(activitytheory)、调节(regulation)、支架(scaffolding)是社会文化论的重要概念。社会文化理论的中心且独特的概念是人脑的高级认知活动(如记忆、注意和理性思维等)受到中介的调节,人们通过各种中介来联系世界;中介包括物理工具,如桌椅和电脑等,和符号工具,如音乐、艺术和最重要的语言(Lantolf,2000,p.80)。根据Vygotsky,我们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语言系统本身,比如语法和词汇等,而应该研究人类借助语言的调节机制所进行的社会人际交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活动紧密相关,人们通过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将外界的社会言语(socialspeech)通过语言这一中介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机能(Vygotsky,1978)。

通过协同对话——中介,儿童或初学者能被诱导着培养成一种共享的意识,直至最后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于他们自己个体意识中,因此成功地完成从协同的个体间的活动向个人内在的自主活动转变。这种协同对话过程就是支架(scaffol-ding)。Vygotsky关于学习和发展之间关系的最广为人知的最充分的阐述就是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他(1978,p.85)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近发展区内,需要大量的指导性参与活动,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语言与文化教学方法

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不仅关注在相关情境中合理、灵活使用语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发展学习者分析、评判、识别课堂内外的不同行为方式。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外语课堂中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总体目标相似,但在课堂中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有些不一样。有些多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的生活环境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基础;还有些以学习者和知识为中心,其设计的学习环境不仅要帮助学习者理解课堂内外的生活环境,也要开阔他们的交流视野并融入其他的环境中去。

(一)提问法(problem-posingapproach)

这是一种通常用于移民成人以社区为基础的语言学习(adultimmi-grantcommunity-basedlanguagepro-grammes)。这种方法始于学习者的经验,尤其是他们在教室外的社区内面临的问题或复杂事件等。该方法的目标是帮助认清学习者生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基础,提高学习者认识这之间的联系,帮助学习者通过他们认为有益的方式获得必要的交流技巧和知识。提问法的三个基本成分是:听(listening),教师通过在课堂内外观察学习者,并界定其所关心的问题;对话(dialogue),将以上的关心的问题作为起点,教师和学习者以关注或问题及其看法和反应为内容相互对话;行为(ac-tion),这些探讨帮助学习者将他们的所学用于课堂外。

(二)课堂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iesoflearnersintheclassroom)

篇8

1.引言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历经改革与探索,日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共识。我国著名学者李曼丽对于通识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大学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英语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英语存在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通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的,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还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好的理解。

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话题,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就话题展开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与监督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3.社会新闻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3.1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加强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依然无法“开口说话”,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束定芳(2011)指出:“在语言使用中学习语言往往是最有效的。”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对于新闻话题的关注,使他们对于讨论充满兴趣,这无疑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意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陈述,既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关键词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

3.2通识教育的实现

网络是现代社会大学生了解社会新闻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的网络新闻报道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不完整、报道失实等,极大地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欠佳。在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给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辩论交流的方式倾听大家的意见,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加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培养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4.1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

从中学时代的中考、高考,到大学时代的四六级考试,都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估手段,“应试”似乎已成为教师教授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但是,不断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意味着形势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不符合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讨论与培养学生怎么做社会人结合起来。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引导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4.2新闻话题的选择

新闻话题的选择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话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话题是否具有可讨论的深度等问题。首先,话题的难度是影响学生口语输出与讨论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相比于普通话题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时性,这无疑加大了课堂讨论的难度。因此,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使话题讨论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其次,选择的话题讨论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要给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进行逻辑推理、原因陈述等,而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思辨能力。最后,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话题的延展性。将话题讨论扩展到课本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到整个的英语课堂上,而不仅仅是话题讨论上。

4.3话题讨论效率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在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话题讨论效率低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传递,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模式,而是众多讨论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并有所收获就成为一个难题。对此,教师要对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分组,考虑到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英语水平较好学生的引导作用,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小组讨论时间要合理,并及时进行汇总报告或辩论。而且,要实现新闻话题讨论的有效教学,一定要做好课后的反馈与总结。例如给学生布置课后写作类的任务,对课堂讨论内容形成书面报告等。

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把握好话题的选择,考虑到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对于小组讨论,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话题讨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状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进度。

最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话题讨论,鼓励小组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动者。

5.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促进了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共同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广大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共同努力,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康志峰,邱东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J].高教研究,2009,6.

篇9

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涉外人才的培养数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行各业对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愈益迫切。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但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1)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阅读、听说能力也比较差。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2)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是原来中专学校或中学里过来的,就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事倍功半。(3)在英语教学中,人们普遍忽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认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没有把文化渗透和学生的语用能力相结合。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修订的《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1]新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下特点:(1)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3)为适应改革开放对涉外业务交际能力的需求,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涉外交际,高职英语教学应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应用能力不但泛指应用语言的一般能力,更是指把语言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环境中的能力。后者也可称为“社会文化能力”。应用能力是社会文化能力的基础,社会文化能力则是应用能力的最终表现。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以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的。

实际上,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都可以进行,它存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作为高职英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海姆斯(Hymes)曾说过,外语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从这个意义上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从教师教学角度来看,教授一门语言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也不能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英语教学“只有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行为”(Crane,1981),才能更有效地交际。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

其次,教学模式也要作实质性的改革,具体描述如下:

以大纲为依据外语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予以取舍,而必须按大纲要求去做。要在仔细研究大纲,研究学习主体的入学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个性差异等的基础上准确施教。立足本校实际,加强集体备课,商定每一单元文化导入的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等。日常教学中适时融入介绍、告别、聚会、访问等文化因素的讲解,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会“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使其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步提高。

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课程设置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既可以请外籍教师开设口语课、语言文化系列知识讲座,也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尝试开设一些辅修课,如“文化与交际”、“涉外礼仪”、“外企文化”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领悟力和接受程度。另外,教材不合适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选择富含英美人实际交际中的“真实语料”的教材,在方便教师教语言的同时又能结合文化内涵展开教学活动。当然,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其中的乐趣,同时也要使学生觉得“易学”和“好用”。另外,高职外语教学中读、写、译的学习重点应是涉外应用文,所以教学素材的选择在着眼于典型性的同时,也应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培养。

课堂教学英语课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运用多种方式增加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如role-play,group discussion,pair-work,热点话题辩论,实用文写作等。要克服班级规模偏大、人数偏多的困难,实施教师为场外指导,学生为场上队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另外,针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比如口语训练中,让学生学会句式表达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该语言适合的语境、包含的文化因素等,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因为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用方面的错误,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听者或许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伤害的自然流露,从而导致交际失败。[2]又如阅读课中应加强风俗、文化、宗教等的介绍,因为现今教材的阅读材料多取自英美国家,只有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含义,增强语言功底。此外,在词汇教学中也应注重文化介绍,因为词汇中同样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有些词语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不同而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blue一词,在英美人的眼里,除了颜色,还可代表心情忧郁;在中国,称赞人家小孩的时候往往用“胖乎乎”这个词,但英美人受社会文化影响认为“fat”是个贬义词,因而不用“fat”而用“cute”。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化差异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考试项目的调整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该语言进行成功的涉外交际。如果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测试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考查上,那么最终导致学生只会用纸笔交流,掌握的只是用规则硬套的哑巴英语。因此,我们应提供多种   测试途径(听、说、读、写),设置不同的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应对变化的灵活性,使语言学习真正为语言交际服务。

英语教师培训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高职英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方法的墨守成规和师资队伍的年轻化是两个最大的问题。许多英语教师自身就缺乏对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广泛了解。因此,一方面教师本人应及时“充电”,进修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为英语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教师走出国门,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环境。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时起到指导作用。

篇10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到二战为学科形成阶段;二战到60年代为学科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期开始,社会心理学研究遭遇严重危机,反省和试图消除这种危机构成7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旋律。危机意识促使社会心理学共同体从研究主题的选择、主宰的方法偏好、理论模型的构造和研究的潜在假设等所有方面进行冷酷而全面的自我反思和检讨。西方社会心理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全面的理智转型。或者说,在过去的20年中,西方社会心理学已经超越危机时期的苦闷,从研究程序、研究技术和理论构造到研究主题的拓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演化。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

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

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

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

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d,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24)49-58.

[3]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从“现代”到“后现代”[J].浙江社会科学,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