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04 15:17: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物流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物流教学论文

篇1

1.1鲜明的教学目的性所谓物流案例通常情况下是适应教学需要而编写和采用的,有些物流案例教材属于配套案例教材。它的特点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紧密,教学实用性较强,通过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开发自学的能力。

1.2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物流教材以理论知识见长,同时也将一些案例分析穿插在相关内容中;有的物流教材以案例分析见长,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个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辨析市场、环境的能力。

1.3高度临摹性案例教材的编著者通过调查研究企事业单位物流管理实际状况,进一步编写相应的物流管理案例,这些编著者通常情况下是实际部门的从业人员或相关案例的当事人,因此案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客观性。为了保密,同时提升案例的效果,案例中的企业名称、数据等带有虚拟性、掩饰性,甚至做了必要的处理,但是,案例的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管理实践。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对案例中的疑问、缺陷和问题等进行摹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透过物流管理的现象,迫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加工信息和判断决策的能力。

2物流案例教材对物流案例教学的影响

①对于物流案例教材来说,本身就是描述物流企业运作或企业物流运作,教材中选用的案例往往来源于国内外真实的企业,而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受研究的角度不同,以及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使得每位分析者做出的分析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所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根本不存在标准答案,这就对学生提出挑战,希望他们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得出答案。②在物流案例教材中,选择的案例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在教材学习前、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和掌握有关物流方面的知识、理念与理论。③物流案例教材的类型不同,对学生分析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物流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篇幅长短,可以分为短篇、中篇、长篇和大型物流案例,这就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传载形式为标准,可分为书写物流案例、情景仿真物流案例等,这可以帮助学生将来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需要学校提供很好的教学设施、设备;根据物流活动内容和性质为标准,可分为物流规划案例、物流运作案例、物流决策案例、物流评价案例等,这就考察学生的具体管理知识怎样更好的应用于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每个物流环节微观知识的把握程度。④物流案例教材中使用方法不同,对学生最终判断、决策影响也不同。

实际上,案例教学方法详细介绍了教师、学生都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案例进行课堂学习。对有关分析工具能够熟练地掌握,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由于每种分析工具的使用存在差异性,同时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灵活运用工具很关键,这些工具对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案例撰写标准如何进行统一,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有些案例在编写过程中,侧重“问题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所有的案例在面临方案抉择时,需要予以强调和讨论,而对于事件过程的叙述,则没有对其格式进行详细的规定。这一点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在制作物流案例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教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需要予以重点考虑,以核心问题为线索和准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同的案例进行串连,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案例教学特色。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物流案例,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考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制作合适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案例教学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案例教学思想,掌握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技巧,让案例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运用。

篇2

1.1教师资源贫乏

物流是一个新兴行业,相关教育工作开展缓慢,造成我国相关人才缺失的状况。在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在标准的教学规模下,物流教学老师与学生的比率应该是1:18,然而在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中,物流相关专业的师生比率是1:50,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在物流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多存在实践经验不足和缺乏系统理论基础的情况,影响了中职物流教学的水平。

1.2学生积极性不高

中职教育的学生主体,是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失败者,他们大部分都存在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接受抽象系统理论知识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学习效率,这是中职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在中职物流教学中,学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如何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是中职物流老师头疼的问题。

1.3校企合作不完善

中职学校开展教学的目的,就是缓解目前人才市场中人才紧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双方的信息交流,保证学校能及时正对企业的状况,及时调节教学方针,满足企业要求。在中职物流教学中,国家为校企合作制订了相关的指导措施,但缺乏可实施的具体规则,没有明确校企双方责任,影响了相关法律的执行。在中职物流教学中缺乏具体的经验,企业也不愿成为学校的物流实验场所,导致了很多学生无法接触到可实践的具体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2.教育方式的改革措施

针对我国中职物流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低的情况,对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2.1直观教学

在物流教学中,涉及很多相关的专业术语与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理解速度慢。在相关抽象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贴近生活,用事例、影片、图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现代物流基础》中,物流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节是物流的产生与发展,老师在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通播放物流的基本发展历史、展示物流近几年的数据等,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2.2案例教学法

在中职物流教学中,学生通常喜欢阅读物流知识中的具体案例,事例远比理论更有吸引力,老师在物流教学中,要多采用案例,提高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SWOT”分析是管理学科中必备的科目,它在分析当前市场、策划营销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讲解“SWOT”理论知识中,可以讲解“SWOT”成功营销案例,像崂山啤酒、雀巢咖啡等,讲解它们在案例中如何开展相应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并且,它们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企业营销方案中。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分析案例公司在当时特定的情况下面临的困局,讲解营销方案实施之后企业获得的效益,这些知识都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习效率。

3.社会在中职物流教学中的作用

中职物流教学,学校在承担相应的教学责任外,社会也同样要承担起中职物流教学的责任。企业要提高与中职学校的交流程度,物流公司在支持中职物流教学中,要果断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物流知识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国家要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大量掌握专业物流知识的人才能投入到相关中职学校的物流教学中,保证物流教师队伍的年轻性,拉近相关老师与中职学生之间的距离。社会也要开展必要的鼓励政策,通过制定奖学金、举办物流知识辩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物流知识的重视程度。总之,中职物流教学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篇3

二、宝供物流教学实习项目的运作模式

(一)项目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

实习项目小组由我校专业教学部负责人、相关教师和宝供物流人力资源部经理及相关人员组成,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小组成员做适当调整。双方共同制订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并根据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需要,制订年度教学实习计划。学校根据实习计划,组建实习教学班(每班30—40人,分批实习),指派教师全程参与实习指导、过程管理和学业评价等;宝供物流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指派相关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参与日常管理和学业评价等。实习结束,双方进行分析评估,共同探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得到持续的改善。具体运作过程如图1。

(二)教学实习内容

学生在第4学期参加校外教学实习之前,已基本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和校内实训,初步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和体验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并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具体的生产作业任务,熟悉生产作业操作规范,从而获得宝贵的工作体验和技能。具体内容如表1。另外,学生在参加生产实践的同时,必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由学校指导教师负责设计。例如,入库阶段的具体学习任务为:(1)制定一份入库作业计划书;(2)完成收货作业,制作收货作业流程图并说明其操作标准;(3)画出收货工作中需要的各种单证并正确填写;(4)完成补货作业,制作补货作业流程图并说明其操作标准;(5)画出补货工作中需要的各种单证并正确填写;(6)收集并描述入库作业中常见的异常情况,并拟定处理办法;(7)收集并描述你所在仓库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并拟定处理办法;(8)描述你在工作中如何与其他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并形成良好的关系;(9)搜集工作场景照片等等。学生实习考核的内容、方法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其中,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三)项目管理的SOP流程

SOP(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是标准的、可具体操作的作业程序。学校将宝供物流教学实习项目的整个过程制定成SOP的一个标准化流程,并制定出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规范要求和标准、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各类记录的标准范本等,从而使教学实习的过程管理更加科学,操作性更强。该项目管理的SOP流程包括:一是实习前的准备。成立项目组、职责分工、制定实习计划、学习和工作任务设计、企业宣讲、组建班级、岗前培训、实习岗位和食宿安排、实习指导教师选定等。二是实习中的管理与指导。工作与学习任务的安排、作业前与作业中的指导、学习任务的指导等。三是实习后期的管理。学业评价、就业指导、项目评价与改进等。企业与学校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学习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并分别填写实习指导记录,真实反映学生实习情况,为项目分析评价和改进提供依据。

三、宝供物流教学实习项目实施的效果

(一)工学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通过参加宝供物流教学实习,学生从学校的学习环境过渡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实践中训练专业技能和提升工作能力,从而完成学习与实践的第一个循环,并为下一个循环以及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接触宝供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对物流、物流企业和行业都有了感性、真实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在企业环境下,学生的沟通、表达、自我学习等关键职业能力得以快速提升,学生在后期明显更加成熟,也更加具有就业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2011年—2013年,在我校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期间,宝供物流积极参与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配合开展职业岗位能力调研,参与实践专家访谈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课程与实训基地开发等。通过教学实习项目,学校开发了大量基于企业实际业务的学习任务,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提供很好的素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学校现有实训设备和场地的不足。

(三)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与宝供物流的合作,学校建立起学生实习与教师实践的双平台,每年指派1—2名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实习指导和生产实践,这对于教师自身,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教师通过参与生产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更新知识,提升技能,收集整理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并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校外教学实习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符合人的成长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企业积极性不高,限制了教学实习项目的扩大和推广

一般而言,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制订用人计划并招收实习生参与顶岗实习,从中选拔和培养企业后备员工,也可以一定程度解决用工问题,因此,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教学实习项目一般周期较短,专业对口要求较高,与生产用工需求的结合度不够,也不能直接选拔后备员工,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同时,学校对教学实习企业的选择也比较严格,一般选择运行规范、具有一定规模、能提供足够专业岗位、住宿条件良好、有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并热心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担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实习项目的扩大和推广。解决思路如下:一是建立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配套政策和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并对承担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二是提升职业学校自身能力,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积极参与企业员工培训、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多赢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与企业沟通,合理安排教学实习计划,尽可能做到教学实习与企业生产需求有机结合。

篇4

这种模式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理性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明确三方职责,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毕业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2006年至2009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就曾经与“德邦物流”联合举办“德邦物流班”。

1.2学工交替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学习与到企业实践相互交替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校学习以专业公选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在企业以参加特定的生产实践为主,并学习实践内容相关的专业限选课程。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0年开始与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联合进行校企合作,采用这种模式运行培养了近300名物流人才。

1.3项目运作式

这种模式围绕物流生产或物流某一运作环节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企业全方位介入专业教学,物流作业员直接指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2-2015年,连续4年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送去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接受行业高管对物流配送实训的课程教学。

2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

2.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观念存在误区

物流管理具有基础环节繁多、科学体系性强、现代科技含量高以及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因此,学校更应注重开设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以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实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两个方向共同的专业核心课程,毕业生对其重要性评价均值达63%,但对其满意度的评价则较低,均值仅为33%。这意味着学校今后需在此类课程的设置上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软硬件资源配置问题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资源包括实训平台、师资以及实践教学教材3方面。实训平台方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别是依靠企业的,企业既要保证正常经营,又要配合学校做好实践教学,还要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学校投资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到底应投入多少资源才能基本保持与学生数量相匹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师资方面,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管究竟谁应该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及指导,存在争议。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真正来自企业的教师并不多,而企业当中有教学经验的就更少。实践教学教材方面,传统的理论教材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传统的教材理论多,很难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物流发展规模相适应。

2.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很难得到相关政策支持

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特别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国家、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但这又与学生管理产生了一定冲突,需要广大师生及社会人士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3.1形成互惠多赢的科学机制

学校为企业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在不断探索中推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已经连续两年以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为研究案例,通过物流调研报告为企业解决问题作为学院“挑战杯”项目,在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师生在物流行业的科研能力。企业除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基地支持外还可以冠名学校相关专业比赛,如“全国商科物流技能大赛”等。

3.2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校内外资源配置

完善实践教学平台是核心关键。建立先进的集教学任务、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物流实验室,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ERP沙盘模拟实习室,便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物流实验室。打造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是人才保证。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考取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教师的实践能力,并将考核结果和职称评定、工资等挂钩,形成良性机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从企业引进具有双师条件的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编写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是有力补充。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联合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合作编写了两本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力求科学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3.3政府的政策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政策文件,从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措施提出总体设想和要求;加大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力度,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要求;对建设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校给予经费扶持。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于2012年与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共同申报省级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得到省教育厅15万元的经费支持,给予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大力支持。

篇5

1.1.1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物流经济地理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分为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这里主要分析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中的现状。讨论教学法是广大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得到较好的答案,最后教师要对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评价。案例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之一,也是目前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认为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固定所学知识点,学会思考,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去,从而达到在既掌握知识要求也掌握技能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的老师也会使用小案例或者小故事进行本章节教学的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安排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老师教学水平的要求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要求都更高。物流经济地理对于案例的选择和应用相对于其他物流类专业课程来说难度更大一些。该课程案例的特点是对学生来说比较“空”,不像采购实务课程,案例很实际,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案例使用设计本身内容都很丰富。让刚接触该课程的高职学生分析一个地区物流布局的成败,难度相当大。此情况下,这些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出现课堂上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讨论问题或者案例不能积极响应,最后学生讨论沦为教师自问自答或者完全是教师一个人把案例分析讲解一遍的尴尬局面。

1.1.2形成原因分析

(1)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学生对该课程存在错误理解。很多学生心里对学习这门课程有疑问,他们觉得学物流,就是学习仓储与配送、学习采购、学习供应链、学习运输管理等等,学经济地理,以后出去干什么工作都用不到。而且作者所教授的该课程实际课程教学只有2学分,在学生看来就是来混混日子,混混学分的。其次,学生学习基础的缺失。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有部分学生在高中后期的学习中根本就不接触到地理课程,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也早就记忆不清。相对应的,我们的物流经济地理专业理论的体系还为完全形成,前置的课程几乎没有,使得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讨论问题不知道怎么讨论,也没有任何想法和见解,于是不如不讨论,听老师讲。第三,是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本身的特点与教师教法不当造成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该课程教材乍一看觉得绝大部分只是识记性的知识点,因此学生拿到书翻翻,觉得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试过关,还有的学生看到农产品产地,各种公路路线这么复杂一张地图,就觉得这课程没法学习,再加上教师念经式教学,学生当然没兴趣。当然,还有少部分学生出于众心理,看别人不发言,虽然自己有想法也不好意思站出来表达,这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

(2)所学知识陈旧,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

现有的专业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陈旧,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的现象。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有新生的事物出现,供应链金融(电商供应链金融)、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等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有的学校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开设的时机,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与教师的教学难度进一步加大。就教材本身而言,许多知识和方法是已经淘汰了的,有的区域划分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教材中还在继续使用,学生觉得学得再好也没用,都是过时的知识,使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加大,对学生培养极为不利。

1.2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很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该课程本身的校内实践性不像其他物流专业课程那么强,校外实践教学难度极大。例如,现代物流基础课程,该课程为我系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学习人数多,学分大,投入实训设施设备利用率也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较好。再如,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不管是3D仿真还是仓储设备实训室,基本都是高职院校必备的实训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效果。在后续的毕业实践环节,许多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都要在仓储或配送部门进行轮岗,进一步加深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反观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仅仅是物流专业开设,并且是小学分课程,有限的课时中实践环节的安排就更少,投入后的设备使用率很低,因此,有的学校并不愿意进行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再者,就算学校愿意投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实验实训设备极少也是存在的问题。在毕业实践的环节中同样面临该问题,给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模式改革实例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条件下上好物流经济地理课,作者在多年教学摸索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先总结如下:

2.1课堂教学的改革

鉴于物流经理地理课程的如上特点,作者最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中来,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要想做到这一点,作者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举例说明如下:

2.1.1上好第一节课

有的老师认为第一节课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概述部分,一些简单的理论与知识点,照本宣科就可以,作者认为不然。如上文所述,学生对于本课程存在错误的认识,因此,上好第一节课对于后续的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第一节课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学生心里的疑惑,所以第一节课应该安排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认知内容,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本课程,可以做什么,将来有什么用处,本课程应该怎么学,考核要注意的要点等。

2.1.2教师“教中学”,学生“学中教”教学实例

与传统的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不同,在考虑物流经济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很重要。因此,不要在上新课的时候提出案例让学生现场讨论,一是可能出现上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二是学生从看案例到思考再到得出结论所花的时间不短。一般作者是采取在上节课结束之前,按照第一次课进行的分组发放讨论计划或者下次课要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请各小组代表给出本组的结论,然后小组互评,有不同意见的当然也可以辩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引导和控制作用,并且做最后的点评,这样可大大节约课时,比当堂现场出题现场讨论达成的最终效果要好得多,当然一些引导小案例不在此列。充分备课,做好教材的整合工作对于上好这门课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做到上好第一节课后,作者将所用教材一共12章节打碎融合成8个模块进行授课,除去第一次课和一些最最基础的识记性知识外,前置课程学过的知识点,不要浪费时间多次重复,例如:运输的公、铁、水、航空、管道五种方式的优缺点之类的知识点,都可以直接点出请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把有限的课时放到课程的重点上来。在这8个模块的学习中,安排一次“课堂小老师”,不要认为只有小学生才喜欢当“小老师”,事实证明大学生也是一样的。近三年来,作者都是在讲到国际物流经济地理模块的时候,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可以参考教材与老师平时讲课的内容,自己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国家,向同学们传授该国的物流经济地理知识,这也是作为一个课程项目布置给学生的形成性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证明,该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自己的同学站在讲台上讲课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听课的同学要给演讲的同学评分因此注意力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台上讲的同学不但准备的时候要参阅教材,回忆老师授课内容,还要对自己选取国家做非常详细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在讲的过程中,对自己又是从知识点到综合能力的一大提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平时没有发现的闪光点,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同一事物,是一个“多赢”的教学过程,老师教得高兴,学生评得认真。因为课时有限,没有能够上台讲的同学,课后把PPT和讲稿交上来,也作为考核依据。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正在摸索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总之,本课程要想教好,老师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动力。

2.2课程考核的改革

在课程考核方面同样也是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考量。我首先把学生粗略地划分为“会学习”和“不会学习”两种。“会学习”指的是背书功夫一流的学生,这种学生其实很认真,但是他们认为到期末把书背背就可以得高分,平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另一种是“不会学习”的,这类学生,一背书就头疼,但实际动手能力非常强,在其他操作课程上表现非常好,他们认为即便再认真也记不住,反正考不好,所以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于是,在课程考核方面我采取了课堂讨论发言、课程小论文、课堂小老师以及课后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每种占据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最后形成该同学的课程成绩。这样一来,“会学习”的同学知道,不是死读书就可以得高分,“不会学习”的同学也认识到背书不是强项不一定得低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3课程实践的改革

在课程实践的改革上,其实笔者还有很多困惑。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究竟该如何进行课内和课外的课程实践是我们一直在学习摸索的问题。笔者也学习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文章,一些专家提到建立一体化教室引进相关软件,这一点目前我们暂时不具备条件。因此,在课程内部我采取的是课程大作业与课堂小老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既进行了理论教学,又提高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外实践方面,该课程我们是安排在每年下半年,目前只能采用在国庆放假期间,布置学生用物流经济地理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并写成体会,促进他们把课堂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当然,现在正在与企业进行对接,争取在毕业实践和课内企业实践的环节能插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实践内容,以后还将继续探索其他的途径,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篇6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优点

1.1专业性更强,学生更拔尖。

因为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学习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学生时常分析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并且加以熟练。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结合,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样课程能更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技能,而且方便于实施。

1.2能够培养专业性创新型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物流市场营销可以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摆脱以往“一个模子”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理论知识,亲身的动手体验,满足了学生对物流市场营销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薄弱导致教学质量低。对物流市场营销学科,年纪较大的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缺乏,这违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而年轻的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类教师,是来自于企业,这一类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因此院校的教师团队存在一些漏洞,教师团队一日不得完善,学生的进步之日可谓遥远。站在院校的角度,对物流专业的学生,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在某些院校,它还是学位课,重中之重。物流市场营销讲究的除了理论,还讲求实践者的能力以及经验。一味地在校园里,在课室中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难以理解。学好这一门课的捷径便是校企合作,一方负责赋知识,另一方负责予经验,可是这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力度也不足。院校一心想培养出本校心目中的理想人才,便在校内建造实训营,可是这始终是模拟的,学生终究不能进入企业内部学习,不能到真正的场地上实践,所以学生培养出来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3.1完善课程的考核机制。

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那么考核机制也不能只是专注于卷面上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百分制”考核机制,平时学习成绩占30%,卷面考试成绩占30%。实践考试成绩占40%。这样的百分制考核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该模式增强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监督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督促学生自觉学习。

3.2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深入到企业中实践学习或者定期地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岗位的规范操作以及职业道德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掌握最新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相应法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3.3加强校企合作。

如:物流在学生眼中简单地说便是学生每天接触的快递,可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想要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市场营销,还需要把学生带到企业当中去学习,去了解。如果把学生放进京东商城,学生就会了解到当中的运作情况。如果把学生送进聚美优品企业中学习,学生就会清楚海外购以及极速免税是如何利用物流进行销售。在企业当中能学习到的知识真的是包罗万象,而学校是不能给予的。校企合作还可以汲取国外学工结合的方法,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目的为的是应用,基础便是理论知识。我国的校企合作也可以如此,教学的过程是在企业与院校双方交替进行,共同培养物流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就是部分学院制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就可到企业跟师傅学习,一边在企业做工一边接受师傅的教导,另一边又在院校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之,做工与学习交替进行。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协商开设物流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并与在校教师交流互相传授经验。

3.4改革教学方法。

一是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个人,每一小组代表一间物流公司,每一位队员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总经理、策划员、客服人员、市场调查人员、销售员、财务人员等。每一组都必须完成一下的任务:公司的名称、商标的设计、市场状况调研、公司经营的项目、市场定位与细分、消费者行为分析和营销策略等。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完整的综合的策划书,再站在台上向班上的同学推介并解释细节,并且台下的同学进行提问,由台上的同学作答。最后,教师就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课堂上活跃轻松的氛围,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二是案例分析法,这将是以社会上实际存在的企业为例子进行剖析,教师搬出例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在物流市场分析跨国企业的营销环境,令学生自主收集国际营销文化环境的相关资料并自主整合,得到初步的观点。在堂上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案例的讨论,挖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最后会对整个过程以及学生所做的案例分析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

篇7

在国内物流工程的研究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推进的,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企业物流工程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步落实,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本阶段内,研究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在制造业内,对物料系统进行布局,目的在于将物流与生产工艺相结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在本阶段,尚未出现独立的物流工程专业。(2)供应链物流工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物流管理和现代工程技术高度融合,物流工程的概念开始被提出。本阶段内,研究重点已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物料搬运和物流系统,而是着眼于供应链,试图从更大的系统角度在保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3)现代物流工程进入21世纪后,随着物流管理、物流装备、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等进步,物流工程进入了现代物流工程阶段,从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化等角度规划和优化物流系统。研究重点进一步拓展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各级物流结点的布局和规划。

1.2物流工程专业特点分析

根据物流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可见相对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理论和工程技术紧密结合正如上文所述,物流工程是物流管理和现代工程技术高度融合后的产物,因此本专业在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管理理论和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管理理论指导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工程技术推动管理理论的更新。(2)实践和理论结合更为紧密物流工程目的在于规划和优化物流系统,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物流工程的从业者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由理论引导实践,由实践深化理论。由此可见,实践经验将是物流工程毕业生的立身之本,没有丰富的实践理论,空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想要胜任相应工作十分困难。

2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2.1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当前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课程实验在物流工程、物流技术装备等课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还有数量不等的实验课时。在这些课程上,通过运用相应的实验器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感性认识。(2)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实施、物流系统仿真等课程都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有效地巩固课程理论教学成果。(3)综合实习环节根据各学校的情况不同,综合实习主要采用去企业参观和在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物流企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假期实习和课后兼职的方式获取实践经验。

2.2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于多个学校物流工程专业的调查分析,在当前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师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师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主要原因是目前各高校大部分物流工程专业教师为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硕士、博士等取得学位后即进入高校中承担教学任务。虽然这些教师足以胜任理论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企业中的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的现状,这导致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传授的知识与企业现状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当前的物流企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差距尤为明显。教学内容滞后导致学生所学非企业所需,影响了实践教学目的的实现。除此之外,缺乏实践经验,也使得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讲解,言之无物,教学过程枯燥无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相对落后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设施、设备,尤其是信息系统不断更新换代,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而与此同时,由于高校对于企业了解程度不足,加之专业建设费用的有限,现有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并未及时更新,与企业的装备水平差距明显。(3)当前实践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当前实践教学看似方式多种多样,能从各方面覆盖学生实践的要求。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实际效果并未如预期。其原因在于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①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方式存在的问题课程设计、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实践中。但是正如上文所述,由于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工具落后,其目的很难实现。②综合实习存在的问题相对于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综合实习对于增加学生实践经验的意义更为重要。但是当前综合实习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习时间过短。目前各大高校综合实习的时间普遍在一个月左右。由于物流企业内岗位设置众多,各岗位职责差异较大,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学生而言,想要获得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显然过于短暂。二是实习方式不当。由于实习时间限制,目前学生去企业实习的主要方式为跟班实习。每一班由一个或多个企业员工带领,从事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因为未能全面体验各岗位,学生对于企业的运作仍是管中窥豹,缺乏全面性认识,影响了实践经验获取。

3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构建原则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的实践主要以案例、沙盘等方式进行,课外则以现场实践为主。(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的实践主要以课程设计、上机实践等方式进行,校外则以企业实践为主。(3)实践教学体系参与方实现“多赢”利益是维持一个体系稳定的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也是同样。之前,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无法或很少能从相应活动中获利,甚至在某些时候因为接收学生实习而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正常生产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持久、稳定,必须让参与各方,尤其是企业从中获利,具体如图1所示。

3.2改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构建如下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见图2:在本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实习课程、假期实习、科研、竞赛等多种实习方式。(1)第I象限(课内,校内)在第I象限内,教学地点为校内,主要实践教学方式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包括案例讲解、电子沙盘推演、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设计、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等课程设计。(2)第II象限(课外,校内)在第II象限内,教学地点为校内,主要实践教学方式为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和各类物流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等,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流相关科技,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3)第III象限(课外,校外)在第III象限内,教学地点为校外,主要实践教学方式为假期实习。假期实习的开展方式为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进入企业实际工作,推进方式为学校联系和学生自主寻找相结合。(4)第IV象限(课内,校外)在第IV象限内,教学地点为校外(通常在企业),主要实践教学方式为企业实践,包括:①认识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流企业的现状,通常在上完物流专业导论、物流学或类似专业总述性课程后即可进行,实践方式为现场参观。②体验实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于物流专业认识,认清自己所愿从事的岗位,助其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实践方式为轮岗实习。③综合实习:目的是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为随后进行的毕业设计提供素材,实践方式为顶岗实习。

篇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迅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物流市场也面临着更高的发展需要。在这种行业背景下,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物流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逐渐提升。作为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输出地,高职院校也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工作,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生源基础比较差。就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高职院校在生源招收工作方面还很不乐观。很多人对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偏见,加之高职的大部分生源都来自一些参加高考失利的学生、中专院校升入的学生,甚至还有很多社会人员和已经参加过工作的人,这就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难度。同时,不同学生的个人能力、学习态度和方式等存在着较大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无法保证能够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这就大大降低了物流专业知识课堂教学的效果。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专业逐渐成为一门非常热门的专业。这一方面使得很多学生在专业选择时盲目跟风,没有充分了解物流专业的内涵和就业前景,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也没有立足于物流专业发展现状,没有充分把握物流专业的教学方向,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比较模糊,导致教学成果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满足物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3.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落后。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必须牢牢把握物流专业的特点,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学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以单纯的理论讲述为主,虽然其中涉及到一些物流方面的教学案例,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同时,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一般都是出于非常被动的学习地位,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灌输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这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不便于教师依据学生对物流知识的学习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

二、三分法教学模式概述

关于三分法教学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三分法就是指分层教学理念,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学生个人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广义的三分法是将“三分”的思想推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队伍等,然后对受教育的学生也采用三分法,这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而言,采用三分法教学模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是因为,首先,针对高职院校生源的差异化现状,采用三分法无疑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为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针对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性的特点,采用三分法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扩充教学范围,通过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

三、三分法在高职物流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实现教学目标的“三分”。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依照三分法教学模式,物流专业的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虽然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人生目标会发生改变。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要注重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目标,针对想要继续从事物流行业工作的、想继续深造的、以及想要转变发展方向的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2.实现教学内容的“三分”。实现教学内容的“三分”,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理论性和实践性程度等进行科学分类,这样便于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实现物流专业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体验性的结合,增加物流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水平。3.实现学生层次的“三分”。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高职学生在知识基础、个人能力、个人追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特点、优势和劣势的忽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和把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树立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保证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物流专业方面取得进步。

四、小结

三分法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差异化的水平和学习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更加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升物流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强的物流人才。

作者:魏波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1利于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物流

教师既要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又要了解企业物流生产和管理过程,关注物流市场的需求状况,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一套相对完整的物流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技能的提升利于教师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基于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专业的建设符合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培养服务于地方物流业的高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在知识、操作、实践上的能力培养。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实训教学,通过自己的参与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和顶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展身手,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本领。

3利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升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助教)、中级(讲师)、高级(副教授、教授)。作为初级的物流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配合讲师指导实训,通过实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和提高实践技能。讲师级的物流教师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较好地参与物流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物流的高级教师则已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能引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教师在一步步提升技能的成长中,也提升了自我相应的职业素质。经常开展教研室活动,专业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取长补短,进行有益的传帮带,能共同提高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二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措施

传统专业的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属于理论型教学。而物流的教育不仅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上主要有几种:讲课(常规授课)、实训(模拟仿真)、实习与见习(参观企业、物流设施);另外还会增设如学术讲座(企业物流人士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与企业交流)、团队合作项目训练(课题研究)等。在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学分析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上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专业规划与建设上不断更新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企业合作上创新科技的能力等。

1树立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物流管理这个专业,能耐心细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现代物流环节众多,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这也要求专业教师间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把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融合,并把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2加强教育理论培养,不断学习新技术

鼓励与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让教师懂理论、有技能、会教书、会动手,从理论专业型向技能双师型转变。

(1)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或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内容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讲解、演示及新兴的微课教学等;也可以参加专业类的如全国高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高层次教师进行国外访学、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举办校内外的物流经验交流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等,把高校同行请进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切磋与探讨专业建设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把企业实践领域专家请进来,共同探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可以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间接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兄弟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

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知识层出不穷,教师时间精力与机会有限,不可能参加所有的培训。但如果将培训的内容放到专门的网络上,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让更多的教师有针对的享受到远程教育。利用网站平台,教师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优秀的微课或课件共享,让其它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校外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是新生力军与未来的主力军,能更容易融合到现代物流人才建设中去。为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法:一个是本校教学一线多年的高级教师,从教学技能方面传授与培养;一个是地方企业一线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骨干业务人士,从实践实战方面分享经验,实现教学工作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对于聘请的个别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在教育相关理论和执教水平上达不到高校教师要求的现象,可以对其进行岗前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兼职教师了解本科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会运用高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3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多岗位见习锻炼

(1)建立校内实训中心,促进高校间学习交流

各高校重点建设的物流实训中心,是提供给师生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如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实训,可以学习并掌握商品出入库的整个物流流程和信息流程;在国际贸易全仿真操作实训中,可以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等。模拟实训以及物流应用软件的操作,以实践代替理论学习,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高校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建设,避免无效投资和建设项目的不足。

(2)深入企业,加强实践

如果说教师的理论提升在科研进修上,那么他们需要的实践经验,则应是在企业这个大课堂里。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企业大课堂里去寻找解决,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

(3)参观学习

充分利用地方区域资源,高校可开展到物流企业作业现场如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配送中心、图书物流、生产企业包装生产线等参观最现代、最科学的企业物流流程。一些专业方向如港口物流,由于其涉及的设备价值昂贵、地方本科高校不可能具备这样高成本的的实训中心,到企业现场去观摩真实的大型设备和工作环境就是最好的选择。教师把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到的最新物流科技发展动向,转化成最新的教学内容,反馈回专业的建设,反馈回人才的培养。

(4)挂职锻炼

专业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到企业里去锻炼,将有机会接触与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可分为两种:一是到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方面对口与专项的短期实践。例如仓储作业实务培训可选择仓储公司,练习收发货、验收、填单、装车、盘点等相关内容,有些内容往往在书本上并未涉及,而是直接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得,培训效果明显。二是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挂职锻炼。在企业里,教师以一名新企业员工姿态去虚心向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向企业专家学习,观察企业的微观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可以找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学过程的许多不足之处。高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地方企业达成协议,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以便能分批分方向进入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践操作中完善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教师在外训中掌握物流企业信息和企业动态、前沿的物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日后回归的教学中能完整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现代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以科研促进教改学院应积极拓展思路,依托区域物流行业,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学校与物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已的研究方向,把专业理论的知识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锻炼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提供物流技术支持服务,共同解决地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既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自我的专业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多赢格局。

5练就双师型技能

在经历一系列高校为教师创造的培训、实习,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工作单位挂职,在产学研相互合作的成长锻炼中,教师逐渐获得丰富工作经历,同时具备获得各种物流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层次可分为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注册采购师职业资格认证(按资质相应认定为采购师、高级采购师、注册采购师)等。国家权威的资格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物流专业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双师合一”。

6建立物流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高校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指标还是倚重课堂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情况,考评制度里对实践能力方面涉及较少,教师的大多时间在被繁重的课堂教学与科研任务占用之下,也就不会主动去争取外出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此,学校或二级学院的绩效考评里,要增加如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或次数要求,考评其上报的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实践业务进展与总结,并以此作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并体现到职称的评定上。这样的导向作用,能积极鼓励和推动专业教师走出高校走进企业,获得相应实践工作经历,提高物流实践操作技能。

篇10

留学生上课积极性高,只要是不明白的问题他们都会提出,这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而目前我们国家培养出的人才大多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他们会进行流畅的阅读,却在“听、说”这两个环节能力较差,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学生具有浓重的口音,而且语速较快。面对这样艰难的状况,我们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专业英语的修养外,还利用假期参加本校英语培训班;这样就有机会与外教交谈,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同时,笔者认为可以添加留学生的微信或QQ,经常与他们语音聊天,这样既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文化,而且沟通逐渐顺畅。有了沟通能力上的提高,则足以胜任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工作。

1.2扎实备课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生物化学实验的实践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加入几种试剂来验证蛋白质、糖或脂类的性质。因此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等解释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准备,掌握专业的英文词汇,能够准确发音,还应该具备规范的解释能力。毕竟解答疑问不是机械地背诵课本,而是要根据具体内容用适当的语言讲解表述,授课教师应在备课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准备用一种以上的方式讲解所授内容。有资料显示,中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例是5∶1,而英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是20∶1[4]。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实验教学的成败,为了保障英语授课的流畅进行,教师必须对所授内容烂熟于心,除了明确授课的重点难点,做到讲课内容层次分明外,还可以尝试书写英文讲稿理清讲课思路,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脱稿讲课的程度[5]。

2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留学生生物化学理论90课时,实验45课时。开设实验共14个。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直观认识,从而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并掌握一定的药理学实验方法。所以,一般是理论讲授在前、实验紧跟其后。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理论知识。我们根据留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具有代表性、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本着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为辅的原则,开设了14个实验。要求教学内容浅显易懂,讲授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会分散注意力。教材是传授教学内容的工具,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国内尚无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合适的教材。结合我室多年实验教学经验以及留学生的具体情况,本教研室组织多名教授和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编写了实验手册,采用经典的药理实验作为教学内容,每个实验均包含Principle、Reagents、Procedure、Precaution、PracticalQuestion等项,内容详实,语言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这样有利于留学生理解实验内容,减少了交流的困难,同时留学生也可以根据讲义内容,避免操作中的失误,受到了留学生的欢迎。另外,要把握实验节奏,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利用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就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细节及相关学科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使他们带着问题做实验,提高其实验兴趣[6]。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基础上,主要用英语讲授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等内容。为便于留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和熟悉实验过程,带教教师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准确把握实验内容及方法,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由于留学生较重视动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会就实验内容或实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可以先进行启发性提示,如果学生还是没有回答正确,再去告诉他正确答案。学生分组实验时,不断提醒操作次序和注意事项并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最后让学生汇总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比较,解释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经验,下课前教师用英语讲授正确的实验结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