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6 09:53: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运输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2现在大多数林业局雇佣林区居民的货运汽车进行木材运输。由于车辆工作时间的不固定性,不便于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一旦汽车在木材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管理者需要做大量的统筹协调工作,来调用其他货运汽车,这就有很大可能会耽误木材运输,影响整个生产作业进度。
1.3一些林业局使用多种木材运输方式,包括森林小火车运输、汽车运输、牲畜运输,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选择运输方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1.4在木材运输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方法不当造成木材损坏,降低了木材的质量等级。造成了木材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生产成本,使经营单位的经营利益降低。
1.5一些林业局木材运输的现有生产工艺、生产设施、作业状况和信息系统落后,生产效率普遍较低,技术及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缺乏一套科学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管理方法相对落后。
1.6木材运输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执法检查人员较少,且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木材巡查人员较少,面对大量的工作,只能忙里偷闲,木材流失时有发生。
2工业工程基本理论与方法
2.1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IE)的基础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工作研究主要构成来自泰勒的时间研究与吉尔布雷斯的动作分析,之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IE)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日本IE协会(JIIE)对工业工程(IE)的最新定义“:IE是对人、材料、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从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不断改善优化设计,使设计系统更加趋于合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获得最佳综合效益。简单地说,IE是改善效率、成本、品质的方法科学。
2.2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工业工程(IE)是一门工程学科,是建立在大量的工程技术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但它不等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同时还包括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它是一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相结合的交叉科学。IE是以整个生产系统作为主要活动对象,主要包括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其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IE的七大手法包: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生产线平衡。
3工业工程在木材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3.1工业工程在木材运输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工业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在各行业推广。迄今为止,我国已有许多企业在推行工业工程过程中得到利益。长春一汽变速箱厂在引进、消化、吸收“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经验,结合工厂具体实情创造了“准时化生产方式”,这一体现精益生产内涵的管理方式在应用到工作中降低了流动资金70%,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湖北二汽的“一个流”生产和厂际运输看板管理,都是中国式工业工程的杰出代表。在工作研究方面上海金陵无线电厂,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天津市电子局等都收到显著的效果。工业工程在国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成功应用,表明工业工程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成本,使产品质量、企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将工业工程方法应用到木材运输管理中是一种极其有意义的探索。工业工程从其诞生以来就始终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作为其核心内容,因此将工业工程应用于木材运输管理中,利用工业工程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系统优化技术对林业局现有木材运输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优化,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改造现有管理系统,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工业工程在木材运输管理中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2工业工程在木材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3.2.1对木材运输车辆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应用排队方法论建立所有运输车辆的系统仿真模型,结合线性规划理论划对各运输车辆的运量分配更加合理,给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在工业工程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改进现有木材运输管理方式,运用工业工程标准记录统计方法,使现代木材运输管理更加合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2.2采用“7S”对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进行管理,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浪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等。有利于对木材运输进行合理化地管理。3.2.3更加合理地设置岗位、配备人员。岗位设计评价是经典工业工程的基本内容,对木材运输管理整个生产系统采用系统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设计、评价以及薪酬设计的体系,并进行强化实施引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根据多项指标评价整个生产系统运行的效率,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以及对生产系统的改进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防止木材流失,切实保护企业利益,同时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
3.2.4实施零库存,降低生产成本。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它不是指仓库储存的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甚至可以为零。零库存是各大生产企业的追求,因为严格的零库存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通过现代工业工程管理技术,不断优化分析,使库存尽量降低到最小值。通过控制库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全面控制,包括全过程控制与全体成员控制两大方面,全过程控制是指成本控制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的始终,即完整周期,不仅包括项目的施工过程,还包括前期的招标、方案设计以及后期的竣工。劝其成员控制主要是指项目所有职工都需要对成本控制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成本控制有所关心与重视,并积极配合。成本控制与施工单位所有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对整个施工项目基于经济效益与施工质量等的综合指标的有效考核,需要每个成员都树立起责任意识,能够自觉主动地配合成本控制的实施,肩负起相关责任。
2.原则二:目标化管理与节约的原则
目标管理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终有通过目标管理,才能使整个工程建设具有向心力与凝聚力,通过对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等的合理调配,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而在具体的节约原则上,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强化科学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视科学管理对于施工效率与方案优化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于既定的财务制度要严格遵守,包括开支费用的标准、开支成本的范围以及其他相关财务制度等,而在具体的费用支出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严格的监督,并进行一定的强有力的限制;最后是制定出防止成本失控风险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随时掌控建设成本,防止浪费。
二、当前交通公路运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的制度与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善成本控制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基于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与丰富高效的控制方式,从而能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控制工作的展开提供科学基础与依据。但是当前,我国应用于公路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制度并不完善,首要因素在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这就使得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可依,对于违法行为也起不到一定的震慑与制裁作用。除此之外,相关管理指导措施的缺失,也使得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深受影响。而在措施实施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施工秩序维护,导致工人工作热情较低,建设项目效率低下,进度拖延。而建设过程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也阻碍了成本控制的实施与完成。
2.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员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灵活的影响因素,所以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从事成本控制工作的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成本控制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才能够保障整个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当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中从事成本控制的工作人员,一方面是整体数量较少,另一方面是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应用时间有限,也是近些年来才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所以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必然。一名合格的成本控制工作人员除需要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还要有良好的责任意识。
3.成本控制过程中“重成本,轻质量”
在实际的公路项目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因过度重视成本控制,单纯地为了建设资金的减少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即“重成本,轻质量”,而这种现象与我们所提倡的陈本控制的核心理念是有明显的背离的。因为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与问题要复杂得多。成本控制的主体是财力、人力以及物力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追求低成本就可以偷工减料、做残次工程。所以公路建设项目的人员一定要对成本控制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达到成本控制的真正内核,不会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以及工程施工进度的延误。
三、推进交通公路运输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起完善的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体系与制度
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之前,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控制体系与制度,对于控制的具体内容与方面进行明确的规范,从而能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同时要注重员工之间的相互协调,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为项目的建设打造强有力的制度基础与人员基础。
2.注重对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养
只有基于成本控制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才能促进整个工程的建设。施工单位一方面可以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建设,定期组织关于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而培训的内容除了基本的成本控制知识之外,还需要强化措施与方法的落实,真正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成本降低与质量提升。3.强化对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建设施工单位要树立起重成本也重质量的理念,协调好成本控制与质量监管,实现工作之间的互通。质量监管需要项目管理者能够提供强有力的监督工作,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时刻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主要包括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导线盘承载支架、导线盘安装机构、导线张力控制机构等组成。行走机构由牵引设备提供动力,通过前转向轮实现设备转向,导线盘的自动安装机构由液压油缸提供动力,导线张力控制机构采用负反馈敏感控制技术,在初始展放导线时刻驱动导线盘,减少导线初始张力,在停止放线时可实现导线盘制动,防止导线松散。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采用的导线运输和施工一体化设计,便于架线施工中导线转场运输和施工作业,提高架线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对提高线路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图1所示。
2举升和自卸功能的设计
将承载梁设计为铰接结构与设备主体结构相连,在承载梁的下端对侧安装升降油缸油缸处于静置位置时,安装孔位置刚好和已安装在导线盘卜的传动轴中心高度平齐。将安装好线盘轴的导线盘直接推人承载梁的开合轴瓦内,连接固定好后,起升升降油缸,油缸伸出,顶起承载梁,实现导线盘的举升。
3放线机构的设计
设备的放线机构主要由张力机构和导线盘组成。放线机构采用液压制动控制产生阻尼张力进行导线展放,通过液压马达减速机的作用控制放线张力。且可实现架线施工时导线盘的方向驱动和制动,能够有效解决导线盘转动惯量大的难题。液压控制系统由自带液压泵站提供动力。放线车制动张力产生的原理是,减速机带动液压马达转动,马达泵油又通过调压阀调整油路压力,产生阻力即张力(如图2所示)。
4行走轮距的调整
为适应架线施工场地面积和通行道路条件,设计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的行走轮为可拆卸结构,使行走轮在机架主梁内外侧切换,根据道路宽窄情况进行调整。提高了设备的通过性和对复杂施工环境的适应性。两个行走轮设计为独认式结构,每个行走轮的一侧单独安装固定轴头,安装时将轴头插人放线车主梁尾端的固定连接处,插人销轴进行固定。进行轮距调整时,应先将后支腿顶升底盘使后轮脱离地面,再拔下后轮销轴,使后轮内套管向后拔出260 mm,将行走轮旋转1800,实现行走轮内外位置调整,重新进行复位安装。
5转向机构的设计
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前轮具有转向功能,可在施工场地内灵活转向,在较狭窄的施工场地内仍可灵活就位,提高了设备对施工场地的适应性。在拖挂式导线运输车的前桥卜装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通过连杆、万向节与前拖杠相连,通过前拖杠的左右摆动带动连杆、万向节方向的调整,从而实现前轮的左右转向。
6模块化机构的设计
为方便长途托运,设计设备整体为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设备整体可拆卸成前桥部件、连接件、及左、右主梁四部分,两个行走轮均可单独拆卸。在牵张场使用时,可使用货车将各个组成部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将左、右纵梁和前轮部件组装,并安装好其他相关附件,即可正常使用。
7应用效果
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已经在灵绍工程得到应用,从应用情况看,整车在复杂地形和田间小路等地带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运载能力,对于重型导线盘的转场运输和放线位置调整等方面动作灵活,便于调整,工艺与常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1)重型导线盘安装方便:与吊装方式不同,在线盘安装方式卜,采用导线盘不动,拖车推进、顶升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功耗,而且相对于起吊安装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线盘转场运输方便:由于拖挂式导线盘运输放线车本身带有行走轮和转向机构,大大方便了重型导线盘的转场运输,由于后轮具有变幅功能,可以根据实际路况情况调整行走轮距,具有很强的通过性。
①钢筋制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对钢筋半成品加工、焊接操作环节、冷拉工序等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这些施工环节不存在任何误差。同时还需定期对制作直筋、分布筋、箍筋的顺直度、设计尺寸等进行检查。进行梁的翼缘钢筋制作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下口角度进行严格控制。如下口角度存在偏差会对钢筋的制作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焊接施工必须只能让持有资格证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尽量安排固定人员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保证焊接质量具有良好稳定性。进行对焊操作前,需仔细对焊口具置进行核算,将同一截面主筋的焊口数量降至最少。对三级钢筋进行对焊和冷拉操作时,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各炉号冷拉率进行作业,如违规操作需进行严惩,现场相关技术人员增强抽查对冷拉区的频率。
②钢筋绑扎。对钢筋进行绑扎操作前,需对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等进行仔细核对,确认钢筋与设计要求完全符合后才能对其进行绑扎。进行钢筋绑扎时,操作人员需踩在钢筋上进行,避免钢筋受底胎油污染。绑扎骨架时需在主筋后底胎上定尺画线,保证钢筋间距与设计要求相符。绑扎铅丝时,按梅花扣进行操作将铅丝头的长度控制在小于1cm的范围内,向内按倒。绑扎完毕后需将铅丝头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构件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保护层存在铅丝头时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放置吊点时,需注意其外露的尺寸和位置,外露尺寸不一样、位置存在偏移均会对出槽、安装施工的进度和安全造成影响。
1.2水运工程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①模板的支立及拆除。进行支模操作前,需对板面质量、模板外形尺寸等进行仔细检查,确定各项指标均与设计要求相符后将底胎清理干净,然后再进行支模操作。应用角磨机对模板进行除锈打磨,然后再用柴油进行清洗,洗至模板颜色显示为金属色。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脱模剂采用的是按1:4配置的轻机油+柴油。脱模剂的使用可有效防止模板生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控制构件表面气泡作用。在预制构件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定型钢模,严格控制限位卡、穿螺丝的宽度,应用靠尺对垂直度进行检验。模板加固通常采用的工艺为顶丝固定模板。该种工艺止浆效果较为理想。通常情况下,支立梁板堵头采用的模板为钢木结合模板。在横断面存在上层主筋和下层主筋,因此堵头面整体上存在较多分层。质量控制得重点就在于堵头面的平整度。根据主筋直径、间距在主筋位置放置大小合适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主筋间必须保证接缝密实,防止主筋根部出现跑浆。跑浆的发生会对外观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主筋切割施工。预埋件安装是模板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埋件进行安装时,需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和固定的牢固性。进行模板拆除施工时,需根据混凝土强度、气温合理进行。过早将模板拆除会导致棱角破坏、粘皮、裂纹、混凝土颜色异常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对工程观感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②模板的保养及存放。预制施工过程中,钢模板的使用量较大,如不能合理地对模板进行保养和存放,会导致模板生锈掉皮,影响模板再次使用的效果,增强工程成本浪费。模板使用完毕后,需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其存在变形、破损、开焊等现象时需及时进行合理的修理,并使用纯机油刷油对模板进行养护。如想要延长模板养护时间,可进行刷油后再粘上塑料薄膜。对模板进行存放时,应将存放第垫至合理高度,且应用一层摆放的方式进行存放,模板间使用木头进行隔垫,防止模板发生变形,同时使用防水帆布对其进行苫盖。
1.3水运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①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质量对构件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施工过程中,需使用饮用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严格对骨料、水泥、外加剂的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混凝土生产的相关操作及应用工序均严格按照相应的配合比和施工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引气剂质量、混凝土搅拌时间、塌落度。
②混凝土浇注。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前,需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的变形和清洁情况进行严格检查。混凝土振捣操作必须由专人负责,振捣工艺为插入式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程度。分层进行混凝土浇注,采用二次振捣和抹面,避免干缩裂缝和松顶现象发生。应用刮杠找平进行混凝土抹面,木抹进行3遍,确保板面纹理具有理想均匀性。
③混凝土养护。构件浇筑施工完毕后,及时应用麻袋片后无纺布进行苫盖。混凝土表面结硬后按时、定量进行洒水养护。气温过度时需应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
在生产运营中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就是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企业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达到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这是价值工程的最高目标。在价值工程成本与功能关系曲线中,曲线C1表示随着产品功能提高,制造成本也逐渐增加;曲线C2表示产品功能不断完善,使用成本逐渐降低,曲线C1+C2代表使用成本与制造成本之和即总成本,其最低点就是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低点。价值工程就是寻找功能恰到好处的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点,即经济最优点。依据价值工程原理对发电企业的价值主线进行分析,影响供电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机组供电煤耗,二是燃煤的采购价格,这些因素都与燃煤热值密切相关。发电机组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入炉煤热值提高会使机组效率提高,供电煤耗降低,供电成本下降。入炉煤热值与供电煤耗的关系曲线相当于使用成本曲线C2。入厂(采购)煤热值越高,会使采购成本增加,标煤单价上升,供电成本增加。入厂(采购)煤热值与标煤单价的关系曲线相当于制造成本曲线C1。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无论机组供电煤耗和燃煤采购价格怎样变化,一定存在一个燃煤热值最佳点,供电成本最低。找到最佳燃煤热值,采购和生产这个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1确定入炉煤热值与供电煤耗的关系。
华能河北分公司多次对机组进行热力试验,共化验煤样、灰样和渣样百余份,采集DCS数据数千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数据分析和绘图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出了不同机组负荷下、不同入炉煤热值与供电煤耗之间的关系曲线和数学关系式。
2.2确定入厂煤热值与标煤采购单价的关系。
华能河北分公司燃煤采购分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两类煤源的供货量才能找到真实关系。利用运筹学中规划求解的方法,将计划内煤种的实际供货量作为约束条件,确定采购不同热值入厂煤的最低标煤单价,将入厂煤热值与标煤单价数据绘制点线图,拟合出趋势线,最后得到不同入厂煤热值与标煤采购单价之间的关系曲线。
2.3寻找单位燃料成本最低对应的最佳燃煤热值。
将供电煤耗与标煤单价两者通过热值相结合,得出数学关系式和燃煤热值与单位燃料成本的对应关系曲线,通过非线性规划求解,最终确定单位燃料成本最低时对应的最佳热值。即存在一个最佳燃煤热值,使单位燃料成本最低,燃煤热值偏离最佳热值,就会使单位燃料成本上升。
二、运用价值工程分析结果,改进生产运营管理
华能河北分公司通过试验和数学分析,确定了影响发电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指标——最佳热值。发电企业采购环节按照最佳热值采购原煤,生产环节按照最佳热值掺配和掺烧,即能达到单位燃料成本最低,实现燃料采购与生产需求两者协同。
1.改进燃料采购管理
传统燃料采购方式是根据月度电量计划、煤场库存量、库存结构、标煤单价,燃料采购部门主要以标煤单价低为采购原则制定月度采购计划,未考虑生产需求对煤炭的质量要求。根据月度采购计划进入煤炭市场进行采购,对煤炭入厂的时序未作明确要求,造成燃料采购和生产需求极不协调,导致发电企业的安全、经济指标和电网客户需求无法实现最优。改进后的燃料采购方式是根据月度电量计划、煤场库存量、库存结构、燃料采购部门提供的煤炭市场最新情报,价值工程办公室依据当前计算的最佳热值,设置煤质约束条件,通过规划求解,得出最合理的燃煤月度采购指导意见(含到厂时序)并下发至燃料采购部门制定月度采购计划,燃料采购部门根据月度采购计划进入煤炭市场进行采购。新采购方式以发电企业的“单位燃料成本”(元/千瓦•时)最低为核心控制目标,既考虑煤炭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又考虑发电机组对煤炭的质量要求,同时对煤炭入厂的时序也做了明确要求。新的管理模式能够优质地满足电网客户及环保排放需求,对发电企业自身运营的安全性、经济性也有显著的提高。
2.改进燃料库存配送管理
传统燃料库存配送方式是燃料管理部门在燃煤入厂后,便对燃煤进行直接配送和库存堆放处理,在堆放和配送方面主要凭借员工的经验,对最终燃烧发电的煤炭质量没有科学、量化的指标进行控制,对于电网不同时段的负荷要求,不能做到以最低“单位燃料成本”为目标的现有存煤科学分配,有时会造成用电高峰带不满负荷、用电低谷易引起锅炉燃烧不稳等现象,出现明显的燃煤资源配置浪费。改进后的燃料库存配送方式是燃料管理部门在燃煤入厂后,通过“三检两化”及时得到煤质的信息,依据发电运行部门的要求和煤场库存结构相关数据对燃煤进行配送和存放管理。在配送管理方面,对于电网不同时段的负荷要求,按照计算出的最优配煤方案进行燃煤精确掺配和输送,采取“煤场掺配、筒仓掺配、环给掺配”三级掺配方式,保证供给发电机组的燃煤煤质均匀,实现以最低“单位燃料成本”为目标的现有存煤科学分配。在燃煤库存管理方面,根据燃煤不同的煤质,采用“分层分区堆放”方式进行堆放存贮,基本实现了煤场数字化管理,同时结合燃煤配送情况,将煤场现存煤状况及需求信息及时回馈至燃料采购部门,保证燃煤供应煤质均匀、按时序入厂,库存结构合理、稳定。新的燃料库存配送方式改变以往仅凭经验进行存贮和掺配的做法,在保证满足电网公司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了发电最低“单位燃料成本”量化控制,同时确保了燃煤资源配置最优。
3.改进运行操作管理
在传统的运行操作过程中,由于燃料掺配与机组的要求严重脱节,运行人员对煤质状况无法掌控,能耗指标又不能在线实时显示,运行人员只能凭借经验对机组进行调整。情况严重时会造成电力供需不平衡,影响电网对用户正常供电,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改进后的运行操作方式是运行操作人员根据燃料管理部门的掺配信息及试验结论推荐的最佳热值范围,依靠及时准确的来煤信息、机组效率等监视手段,在不同负荷段时刻保持控制最佳热值与对应的机组负荷相匹配,达到“单位燃料成本最低”。通过改进机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燃煤最佳热值的自动控制,使控制更加精确及时,实际“单位燃料成本”更接近理想目标,提高了运行操作调整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新的运行操作方式,提高了对电网调度指令反应的灵敏性,能快速响应电网需求。
三、构建供电成本可视化信息系统,实现新的生产运营管理高效、可控
华能河北分公司确定利用信息系统平台,使“单位燃料成本”由月度统计核算变为当日统计核算,提高企业对外部市场和内部情况变化的敏感度。“供电成本可视化信息系统”包含以下五个子系统:
1.入厂煤验收系统。
用于入厂煤的检斤、检质数据采集,显示煤种、矿点、节数、目测热值、抽样弹筒热值、综合弹筒热值、在线热值、低位热值、硫分、挥发份以及各班组翻卸量、停卸原因、目的地。
2.煤场管理系统。
用于显示煤场总量、煤场综合硫分、煤场综合热值、贫煤总量、贫煤综合硫分、贫煤综合热值、无烟煤总量、无烟煤综合硫分、无烟煤综合热值,可自动更新,并且通过煤场三维示意图显示各标段煤质信息。
3.入炉煤质监视系统。
用于显示筒仓、原煤仓各标段煤质信息以及存煤总量、综合硫分、综合热值;各筒仓、原煤仓存煤总量、综合硫分、综合热值,自动更新。
4.运行绩效考评系统。
将可视化系统与现有运行的绩效考评系统相结合,当供电成本变化时,通过运行绩效考评系统可分析出主要影响因素。
5.供电实时成本在线系统。
通过上述系统提供的数据,实时计算单位燃料成本,并提供历史数据和曲线显示,用于对燃料成本的分析,并为三个关键环节的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四、建立新的生产运行、评价、考核体系,保证生产运营管理持续高效
成立相应的生产运营管理改进组织机构,设立能效监督室,配备专职经济运行分析工程师,全面系统推动价值工程在生产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工作。经济运行分析工程师负责协调组织各部门,制定运行、评价、考核体系相关制度文件,定期召开专项会议评价体系运转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效果,下达考核意见,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完善体系。
1.运行体系。
按照发电企业价值主线目标和职责要求,燃料采购、燃料管理、机组运行等部门协同工作,控制减值因素,时刻保持发电生产运作处于价值最大化状态。
2.评价体系。
企划部门按照月度下达的目标任务,对燃料采购、燃料管理、机组运行部门的协同工作效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保证体系运行处于受控监督状态。
2.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分析
2.1跳闸故障的分析
一般经常发生的跳闸故障有三类:第一类是主变低压侧发生开关跳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发生母线故障或是越级跳闸以及误动开关等情况引起的,这就要对二次侧及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做具体判断。若是只有主变低压侧有过流保护动作的情况时,便可以排除是由于误动开关而引起的。然后再检查设备中是否发生母线故障或者其他线路故障。第一次检查设备重点在于对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的检查,进行二次设备检查时,要着重检查其保护压板是否有漏投现象,并检查是否有被熔断的直流保险;若是既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又有线路保护动作,就要检查线路开关是否发生跳闸现象以判定故障产生的原因。第二类是开关跳闸的故障,导致这一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故障侧的主开关拒动或是低压侧发生过流保护拒动而引起的越级故障,还有可能是由于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动作引起的开关拒动等。第三类是线路跳闸故障,发生线路跳闸后,要及时检查故障线路ct到线路出口的保护动作,如果未发现任何异常,再检查跳闸开关与开关上的指示等,如果是使用电磁机构的开关,就还要仔细检查开关动力保险的接触情况。若有弹簧就检查其储能的优劣性,如果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就可以进行强送。
2.2常见变电运行技术问题分析
第一,当变压器发生短路或是接地情况时,由于变压器受到短路的巨大电流而使其绕组发生变形或油质劣化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安装一些设备来防止短路的破坏,一般在高压侧最常使用的是跌落式熔断器,低压侧最常使用的是空气断路器,这里一定要合理选择熔断器的熔丝,确保发生内部短路时熔丝被熔断。第二,一般过高电压都是由于电源的架空引入而导致的,同时又容易遭受雷击,因此应在变压器的高、低压两侧都安装避雷设备,而且要采用氧化锌材质的避雷设备,迎接雷雨天气前要做好设备的检测。
3.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管理措施
3.1健全变电运行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实施管理的有效保证,因此,要想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运转,相关领导应该根据变电运行的相关操作制定好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变电人员的日常工作加以约束,严格要求其按照标准流程来操作变电设备,同时完善相应的安全监督制度,为变电设备运行的各项工作流程设立专人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电力安全隐患,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进行。
3.2强化变电人员整体素质建设
不论设备与技术是多么的先进,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维修与管理,因此,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素质水平决定着变电运行工作的质量。在平时工作中,变电人员就要不断进行学习,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充分认识到变电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在工作中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积极向领导汇报,确保变电工作的正常运行。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定期开展变电知识讲座,熟悉了解对设备的检测与维护,强化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促进员工技术水平与工作经验的提升。
3.3规范化变电运行的操作
其实有许多时候,事故的产生是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引起的,因此应明确变电运行的操作规章,运行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出示工作许可证明,同时建立工作许可审核制度,对运行操作进行全程化管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监控,并且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规范化操作,平日应进行操作预练,而且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对图版进行反复核实,保证准备工作就位无误后,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3.4变电设备的维修与检查
合理选择变电设备,验收时保证设备的良好性能与质量,进行合理化安装,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做好对设备的维修与检查,建立并健全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保养变电设备,并检测设备的性能,及时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行性能。
二、理论依据
第三方物流就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的优点:
1.第三方物流强调物流功能的集成,为使用者提供集成化功能服务。
2.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即第三方物流是按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流程为企业度身订做的一种物流服务。推行第三方物流,即承担物资运输任务的承运商既非油田发料单位,也非油田收货单位,没有车辆及司机这一块费用,只有物资运输费用,而且引入市场竞争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
三、关于长庆油田物资公路运输成本管理方法的建议
长庆油田物资公路运输成本近年来逐年降低,从2001年的161元/吨降为2012年的94元/吨,笔者认为降低公路物资运输成本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合理组合公路物资运输费用
公路物资运输费用一般是按吨公里运价计算方式,即1吨物资拉运1公里需要的金额,具体单价需要委托方及承运方双方根据市场需求协商,所以物资公路运输费用即为:公路运距(公里)*货物实际装载吨位(吨)*合同约定单价(元/吨公里)=运输费用(元)。所以要控制运输成本,需要控制运距、吨位、单价。
1.运距
委托方对物资运输距离,提前要进行实地勘察,根据油田生产需求,安排最佳的货物流向。由于长庆油田的生产现场大多在山上、沟里,坡上,所以一般的地区地图册没有如此详细的运距描述,故需要在每年签约合同之前,双方需实地对有争议的路线进行实地勘察核实,核实运距,首先道路尽量计算在起止地点的直线距离,一般情况下不能绕道、迂回行驶,以免增加运距。另外,尽量减少长距离运输,运距增加,势必增加运费,所以合理布局,合理安排物资的起止地点,是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
2.物资实载吨位
从公式来看,吨位越小,费用越低。虽然费用低下,但是工作效率也底下,对于用第三方物流承运商拉运物资这种方式来说,是以拉运吨位作为费用结算标准的,而不是用车次计算的,所以在不超标的情况下,保证工作效率,保障双方权益共赢的情况下,尽量按标记吨位配装并拉运。减少空载率、配装物资吨位不足的情况。
3.单价
按市场价双方协商,变为合同价,即可执行。权衡成本,尽量以较低的单价委托资质齐全、运输高效安全、服务质量优良的承运商。
(2)合理布局物资存储库房若物资储存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库房;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库房;还可以与物资供应商所在企业合资或合作,共建库房这样可以合理配置物资运输路线。库房的选址对于运费的影响很大,库房偏远,距离到货地点路程过长,或者绕道、迂回较多,都会增加运距,直接增加运费金额。长庆油田处于内陆,故物资库房首先应建在靠近铁路沿线,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其次靠近高速公路。在考虑以上情况的前提下,还要统筹可虑库房至货地点的距离,是高速、国道、省道,还是一般的道路甚至土路、坡路,因为油田物资一般都是拖车拉运的长材(大于9米)物资,路况不好,一般的车辆是过不去的。总之,运距,到货单位,路况条件等等,综合考虑,才能达到一个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目的。
(3)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得物资在运输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最接近科学合理的配送方式,才是物资运输成本高效率管理的保障。
(4)获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长庆油田物资公路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油田主管部门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相应的公路运输管理办法,特别是运输细则的制定和实施,使油田公路物资运输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建立规范的适合油田行业标准的行业规范,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库房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油田物资运输高效、健康、有序的发展。
前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是水利工程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水利工程越来越为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可能和发展空间的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为衡量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技术能力和相应资格的关键。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是指横断面在1m2的混凝土构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庞大、施工复杂、相关影响因素多,这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原因而出现裂缝,进而产生对水利工程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又是可以控制的,这就需要发挥水利工程建设者的聪明与智慧,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因果关系,形成有效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范措施,确保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做好对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温度控制应根据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实际,要做好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原因的梳理,寻求有效的措施预防水利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切实提高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有力地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技术和质量。
1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几种产生原因,其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化热累积,导致混凝土的结构物出现温度阶梯,进而引起结构内部不同部位产生温度应力差,最终导致温度裂缝的发生。其二,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入模温度、约束条件控制不良,导致在混凝土部位出现温度控制失调,进而引发温度裂缝的发生。
2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施工方法
客观地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或者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因此,通过以下几点,分析了造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并且进行总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围绕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进行不断探索,创造各种有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确保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
2.1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泥水化热的积累
首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热量是水泥水化热而产生的。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选购原材料时对于混凝土来讲要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次,要针对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实际,合理有效的运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进而达到切实降低水泥用量的效果,进而降低水泥水化热。其三,通过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控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以选用颗粒大、优良的骨料为基础,融合添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等技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其四,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在施工现场派专人进行对塌落度的工作的测量和监控。最后,为了有效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的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进行降温处理。
2.2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混合料的入模温度
首先,在浇筑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应该根据天气和气候的特点选定好施工的日期和方式,技术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气温,注意在炎热的气温下不能进行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夏天的时候要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同时采用地下水搅拌混凝土,那么对于一些骨料,包括在运输和浇筑的时候,必须对骨料采取遮阳、密闭等方法进行降温,这样作的目的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其次,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建议适当的加入一些缓凝型减水剂,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最后,应该采用对混凝土结构通风的办法降低温度,在混凝上入模时,为了能够尽快的使模内的热量散发出去,可以加大对模内的通风。
2.3加强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保养工作,在夏季的时候不要曝晒,同时还要注意保湿,在冬季的时候要对混凝土采取保温覆盖的办法,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其次,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拆模,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其三,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最后,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温度的积累。
2.4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约束条件
如果出现的温度应力可以得到有效释放,那么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同样会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在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运用沥青形成滑动层,释放约束应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在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水利建设单位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特别在当前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我们需要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作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攻关的突破口,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和技术提高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工作应该落实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通过严格的技术控制和程序要求,实现对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控制,保证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典忠.浅析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措施[J].China’sForeignTrade.2011(14).
[2]于光林.浅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控制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3).
高压直流换流阀基本单元为12脉动换流器,采用2重阀或者4重阀结构。单阀由阀模块串联组成,每个阀模块包含2个阀组件,每个阀组件由多个晶闸管及其辅助回路串联组成。各晶闸管两端并联有均压电路保障电压均衡,阴阳级与散热器相连传导其因损耗而产生的热量,还配有电子电路提供触发脉冲和必要保护,晶闸管及其辅助回路构成1个晶闸管级,如图1所示。散热器电子电路均压电路R2C1散热器R1图1换流阀晶闸管级Fig.1Thyristorlevelofaconvertervalve高压直流换流阀例行试验是一种基础性检验,其试验对象为组装完成的换流阀组件及各晶闸管级,其试验目的为检验阀整体安装以及组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任务包括如下4个方面:1)阀中所用的所有部件和子设备已按照设计正确安装;2)阀设备预期的功能和预定的参数都处在规定的验收范围内;3)阀组件和晶闸管级(适当的)有足够的电压耐受能力;4)产品性能具备相容性和一致性。
阀例行试验方法研究
换流阀中所用开关器件晶闸管,并不是一个绝对理想开关,施加到其两端的电气应力影响着换流阀运行,其运行状态有开通、关断、通态、断态4种。开通和关断这2种状态主要反映了阀运行中晶闸管的动态性能,如开通时刻的电流上升率和关断时刻的反向电压上升率,这些应力需要在阀运行试验中重点研究。而本文研究的例行试验关注的是阀装配完成后的静态特性,需要重点研究阀在通态和断态这2种状态下的电气应力。当阀处于通态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阀的电流应力。由于晶闸管并非理想开关,其两端存在通态压降,导致了晶闸管损耗的产生。当由故障引发的过电流流过晶闸管时,会使晶闸管结温迅速升高,而过高的结温会使得晶闸管丧失阻断电压的能力。因此,需要配备合适的水冷系统,使得水冷系统的散热功率与阀稳态损耗功率相等,使阀处于热平衡状态限制晶闸管稳态结温,以确保即使出现最严重过流之后,阀仍不丧失其电压阻断能力。换流阀输出直流是存在纹波的,当阀中流过较小的电流时,会发生电流断续现象。电流断续不仅会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而且其造成的暂态过电压还可能损坏晶闸管,需要阀电子电路提供相应保护使得晶闸管能够安全开通。直流系统中阀电流每周期的脉动数为4,发生电流断续的次数最多为3次。在阀断态时,将会承受正、反向电压应力。对于阀设计要求范围内的电压应力,换流阀需要具备耐受能力。换流阀交流侧出现最大稳态空载线电压时,在阀晶闸管两端产生最大的交流稳态电压应力,晶闸管级需要能长期耐受这种电压应力而且局放值应在符合工程寿命要求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换流阀运行于90工况且考虑反向过冲,会在阀晶闸管两端形成最大的交流暂态电压应力,晶闸管级需要具备耐受此种电压应力的能力。对于超过设计要求的电压应力,需对阀提供相应的保护。阀的反向保护通过阀避雷器来实现,一般情况下,阀要能够承受住比避雷器保护水平高出15%的操作冲击波。阀的正向保护通过阀电子电路提供,动作水平接近于晶闸管的正向断态重复峰值。阀在反向恢复期内,对正向电压冲击耐受的能力较弱,同样需要阀电子电路提供相应的保护。由于串联的各晶闸管元件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需要选择合适的均压电路参数尽量降低阀内电压的分散性和抑制电压过冲。均压电路上的电压应力与晶闸管上的电压应力相同,考虑到长期运行,以及会经历许多正常和非正常工作状况,对阻尼电阻R1的功率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开通情况下出现过压保护以50Hz重复动作时,阻尼电阻消耗最大的脉冲功率。还需要保证均压电路能够承受在极限值以内的电气应力[6-7]。
为保障晶闸管两端出现超过其设计承受的过电压、在反向恢复期内遭受正向冲击和通态电流发生断续时能够被正确触发,需要对其电子电路进行相关试验。要求试验动作电压不得大于晶闸管的正向断态重复峰值,模拟电流断续现象不低于3次。为保障晶闸管级能够长期承受交流系统施加于其两端的电压应力,需要对阀晶闸管级开展交流耐压和局放试验。要求晶闸管级能够耐受的电压不低于实际最大的交流暂态电压,并且在承受实际最大的交流稳态电压时,局部放电值在实际工程允许范围内。为保障换流阀晶闸管级单元在串联压装时结构紧凑和水冷系统组装的正确性,需要对换流阀阀组件开展热运行试验,使其在一定幅值的通态电流下稳定运行。要求在试验中能够复现晶闸管稳态运行时的结温,为节省试验设备容量,可在试验前对阀加热使其结温或接近于稳态温度。为保障阀对操作冲击电压的耐受性、阀内各晶闸管级两端的电压均衡性和保护触发时动作的一致性,需要对换流阀阀组件开展操作冲击试验。要求阀不动作时施加操作电压峰值应高于其操作保护水平的15%。为保障均压电路能够正常发挥其作用,需要对其中阻尼电阻开展高压重复触发试验,通过对均压电路电容C1重复充放电模拟阀运行中电阻工况。要求试验中电阻产生的功率损耗应不低于实际中的损耗。为保障冷却回路安装的可靠性,需要对其开展过水压试验。要求施加压力以厂家提供水管材料为依据,施加时间不低于1h。表1为标准IEC60700-1[3]提出的阀例行试验检验任务和本文提出的阀例行试验项目。表1中所列试验项目不仅涵盖了标准要求的全部检验任务,而且更为严格,其中热运行和高压重复触发这2项试验是对标准要求检验任务作出的补充。这些试验目的能够更为全面地考察换流阀组装及组件性能。
阀例行试验可按如下顺序开展,依次为阀电子电路功能试验、过水压试验、耐压局放试验、高压重复试验、热运行试验和操作冲击试验[8-16]。阀电子电路功能试验电路如图2所示,交流电源为试品提供正常触发电压,冲击电压发生器为试品提供正向冲击,电力电子开关回路能够强制性截止试品通态电流,这3部分按照一定控制时序投入运行。过水压试验通过水泵向阀模块打压即可,较为简单。交流耐压局放试验电路如图3所示,耐压试验电压高,可先进行耐压试验后降压进行局放测试,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应尽量在没有电磁或噪音干扰下进行该项试验。热运行试验电路如图4所示,将2个阀组件反并联连接于交流电源两端,并在各晶闸管阳极与门极间串联小电阻,使得晶闸管在低电压情况下实现开通。2个阀组件分别在电源正、负半波流过试验电流。试验前需要对冷却水进行加热。高压重复触发试验电路如图5所示,直流电源对电容充电提供电路工作电源,经逆变升压后在整流输出恒定电流对试品充电。通过控制电源电路与试品电路的充放电时序,使得试验重复进行。操作冲击试验电路如图6所示,依据试验要求操作冲击试验需要开展2次,分别使得试品晶闸管导通和不导通。
阀例行试验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笔者长期在宁夏路桥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质量管理工作,近年来宁夏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笔者注意到多条在建的高速公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混凝土质量通病,笔者就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混凝土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有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和养护等。
1、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混凝土。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 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1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坍落度等)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混凝土生产时,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可能与配合比设计存在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的配合比。
1.2混凝土搅拌
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以下。施工配料就是根据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确定现场搅拌时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搅拌混凝土时,根据计算出的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按重量投料。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满足规范的规定。投料顺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及搅拌机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按照原材料加入搅拌筒内的投料顺序的不同,常用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两次加水法。
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是指混凝土拌和物自搅拌机中出料至浇筑入模这一段运送距离以及在运送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
2.1 对混凝土运输的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流动性减少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的灌筑量。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2.2 混凝土的运输方法
混凝土运输分为地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三种情况。论文写作,混凝土。运输预拌混凝土,多采用自卸汽车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如来自现场搅拌站,多采用小型机动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混凝土垂直运输多采用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快速提升架和井架等。混凝土楼地面运输一般以双轮手推车为主。
3、混凝土的浇筑
3.1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论文写作,混凝土。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论文写作,混凝土。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论文写作,混凝土。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论文写作,混凝土。
3.2 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论文写作,混凝土。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3.3 混凝土的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
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热养护、自然养护,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