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08:04: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一年级下册猜字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学目标
1.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认识偏旁“又、冫”。
2.
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3.
正确朗读课文,猜出谜底,并说说猜的理由,对字谜产生浓厚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突破方法 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
难点 抓住字的特点,学习猜字谜的方法。
突破方法 多次练习,详细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法、演练法。
学法 活动法、练习讨论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建议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朗读课文。
2.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
3.
认识偏旁“又、冫”。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字谜吗?猜字谜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猜猜字谜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听录音范读课文,特别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3)学生自由练读。教师请一两个学生起来朗读,并给予评价。
2.
指导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纯、净”的认读。
(1)教师出示“字、左、右、红、时、动、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纯、净”的认读。
(2)教师让学生齐读生字,并开“小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教师遮住字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效果。
(4)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偏旁“又、冫”。
3.
指导生字的书写。
(1)教师逐一分析每个字的结构:“字”是上下结构;“左、右”是半包围结构;“红、时、动”是左右结构
“万”是独体结构。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生字的字义,并帮助记忆字形。
(4)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三、课堂小结
1.
教师指名认读生字。[
2.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互相比一比谁写得更好。
板
书
设
计
4 猜字谜[来源:学,科,网]
字 左 右 红 时 动 万
相 遇 喜 欢 怕 言 互 令 纯 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本课的生字。
学习猜字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生字呢?大家还记得它们怎么读或写吗?老师念一遍,然后请
5
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一写。(教师点名)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写,然后对照课本看看有没有错误。
二、复习旧知
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一遍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学生开“小火车”读生字。
2.
教师指名领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起朗读。
三、探究新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讨论,各自猜一猜两条字谜的谜底。然后每组派代表说一说本组的答案,并
说说猜的理由。
教师评价各组代表的发言,并公布正确的谜底:“秋”和“青”。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是怎么得出谜底的。
4.
学生自主发言,谈一谈两个谜底是怎么一步步猜到的。
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猜字谜的要领:根据谜面特征,联想事物,一步步推出谜底。
四、猜字谜游戏
1.
每个小组展示两条课前准备好的字谜,派代表读出来,请其他小组猜一猜。
2.
教师当裁判,小组之间比一比,评选出猜字谜最棒的一个小组。
3.
猜对的小组派代表和大家分享一下思考的过程。
五、课堂小结
1.
学生总结猜字谜的方法,并认读生字。
2.
教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
书
设
字谜是利用汉字结构特点而编创的智力游戏,是游戏,就得有趣,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就是画蛇添足,无疑增加学生的负担。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字谜的趣味首先表现为稚气、天真,是为童趣。童趣在低年级显得尤其重要。如:太阳当头照,牛儿不出头——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1.古诗二首》);小羊骑小牛,见人难抬头——羞(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3.林冲棒打洪教头》)。
字谜的趣味还表现为妙趣,妙趣源于字谜创作手法运用的精妙,精妙的字谜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汉字笔画、结构的特点,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悟有所获,趣味生也。这种效果在高年级比较明显。如:春秋开头,战国收尾——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西天新月挂枝头,悄落心乡缓缓流——稍(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
“春秋开头”采用了字谜创作中的离合手法,将“春”的字头和“秋”的禾木旁分离出来,再组合成“秦”,“战国收尾”则采用会意手法,秦国是战国的终结者。“西天新月挂枝头”中的新月指禾木旁的起笔平撇,采用的是象形和离合手法,“悄落心乡缓缓流”则采用的是增损手法。
打破常规,匠心独运,往往会使学生眼睛为之一亮。如:两人面对面,牵手赛神仙——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2.木兰从军》);少多一半,日落月现——夕(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识字1》)。
一般思维都会认为“父”字由“八”和“乂”构成,而撇点和捺组合成“人”,捺点和撇组合成一个反“人”,这样的字形就成了面对面牵手的两个人,令人意外。学生猜“少多一半”很快能猜出“夕”,继续以这种思维理解“少多一半”时会理解为“少多出一半”,这样就无法找出答案,如果换一下思维,理解成“少掉多的一半”,学生便豁然开朗,同时埋怨被定向思维带入误区。这是语法给学生带来的意外之趣,我们称之为“别趣”。
字谜是文化,语言要诗化
字谜猜的是汉字,用汉语表述,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我们把它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自然在语言上要下工夫。好的字谜不仅要文从字顺,而且要朗朗上口。
字谜的语言要美。我们不要求字谜的语言像唐诗那样严整,但我们心中要有格律。创作中综合考虑到语言的节奏、平仄和押韵,让学生不仅读起来容易,同时还接受语文的熏陶。如:头顶彩云月更明——育(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8.鸟岛》);幼儿无力配成双,躲进深山避祸殃——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6.爱如茉莉》)。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语言虽简单易懂,依然遵循了律句的规律,育是“乂乂乂”。幽则是“乂乂乂,乂乂乂”,押唐韵。
字谜的意境要美。汉字的方块造型和表意功能,给人无尽的想象,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因此,我们要依据汉字的造型,用诗的语言,营造与字义相应的优美意境,陶冶学生的心灵。“育”字谜以字中的字符“月”为主体创作:月亮是美的,有彩云的装饰则更美,月光也呈现多彩,沐浴大地,呵护生命,是为“育”。教育又何尝不是像月亮折射阳光润泽万物一样传承文明启迪童蒙呢!可见这意境原本就是古人造字的源泉,我们只是在回归。
美的“色彩”并不都是鲜亮的,也有“灰”的,如:左右都有缘,烦左边,又愁上右边。好心撮合,却又被无情风吹散——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5.北大荒的秋天》),美的色彩不仅有感性的,还有理性的;心中忍让就不苦——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0.九寨沟》。退一步海阔天空,放下“执著”,学会“顺从”(“若”的本义),就能脱离“苦”海,这是大智慧。
字谜是教材,识字最快乐
识写教学中的字谜运用只是辅助手段,猜出谜底也不是目的,其目的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谜面表述的内容领会写字要点,帮助他们认清字形,写好字。如“春秋开头”点明了“秦”字的构成要素,而“小羊骑小牛”不仅点明了“羞”的构成要素,还交代了字的结构特点。
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设计时,一定要点准“穴位”。如:九木不为杂,西天雨落春花发——染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8.狼和鹿》);家中人口丰,愁出白头翁——害(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5.大禹治水》)。
即便是成人,写“染”字也常会多出一点,把右上角的“九”写成“丸”,也有把下面的“木”的竖写成竖钩,撇捺写成撇点和捺点。“九木不为杂”引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规范,避免以上两种错误的发生。“害”字中的“丰”字,很多人因受书法影响,将竖的收笔不出头,故突出“丰”字。
有些字简单易认,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写得好看上下工夫。如:当头点,像远山,折如溪,渐舒缓——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美丽的丹顶鹤》);领头人,像把伞,口头才干要收敛——舍(苏教版三年级上册《6.花瓣飘香》)。
一、明确识字、写字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认写分流”,要依据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是要求认识――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也认识,不要求抄写、默写、考试。在教学中不要拔高要求。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语交际中表达。其中“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这无论对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其他课程,对于视野的开阔,智力的开发,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低年级教师的教学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在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林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极易受影响,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比如,做摘苹果、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学生的兴趣高昂,识字效果极佳。
三、恰当运用多种形式,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教师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充分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1.编顺口溜。在区别形近字“晴、清、请、情”时,我编了一些学生容易记的、富有趣味性的顺口溜。比如“晴,日出天就晴,流水才能清,请人得说话,用心想事情。”学生记下了顺口溜,也就记住了这四个字。比如“喝、渴”这两个字,学生容易读混和用混。我是这样编的:“用口来喝水,无水他口渴。”学生记住了这句话,理解了字义,也就不会读混、用混了。
2.猜字谜。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学生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是“磨”字;“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金”,学生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一个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休);竹子长得比天高(笑);天没它大,人有它大(一)。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把猜字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字学得津津有味,还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
3.我们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组成规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它们: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妈(女+马),用减一减的办法记住几(机-木),用比一比的办法记住了雨―两,己―已。用熟字换偏旁的办法记住了样―洋,村―对。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记住的,就会深刻而牢固。总之,识字方法的形式多样,信手拈来。
四、讲究科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通过对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1992年大纲的比较,可以发现在识字、写字教学的理念和具体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面谈到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既是识字的策略,又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写字教学:(1)写字量比识字量要少;(2)写字和识字不同步。就拿人教版实验教材来说,一年级上册要求会认400个字,要求会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会认550个字,要求会写250个字。一年级上册每课只要求写3~4个字,一年级下册每课要求写5~6个字。写不在多,认真则灵。要搞好写字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
1.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规则。汉字有20种笔画,要想让学生写得好,就得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笔画的名称。在一年级的上册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
2.偏旁部首的书写。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更要注重这些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部首。如,“好”字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要提醒学生应该将“横”变为提,然而有的学生很容易写成“女子”。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识字任务相对较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和写字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能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也就是说1~2年级要求认字的总量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识字总量的一半左右,这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儿童而言,任务是相对较重的。
(二)识字巩固较难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低年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学会的生字难以巩固。
(三)识字方法不够科学
低年级基本的识字方法,包括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查字典等方法,单纯依靠拼拼音、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识字,那只能事倍功半。
二、在教学中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几点方法
(一)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1.运用教材编排优势,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在识字课的编排上有着独具匠心的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非常易于朗读。如第一单元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些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读来朗朗上口。再如第二组是“三字经”识字,第三组是“对子”识字等,另外还有字谜识字、量词识字、谚语识字等。形式多样,使学生在不同的识字环境中不断培养识字的浓厚兴趣。
2.课堂教学方法得当,保持学生兴趣。课堂上的识字教学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在没有负担中认识生字,就会使识字教学的效率大幅度地提高,可以多采用图文结合、读演结合、识字与生活结合等方法。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菜园里》这篇课文时,出示蔬菜、瓜果的图片和生字,让学生找出相对应的图文摆放在一起。这种直观形象的方法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可使生字记得牢固。
3.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融入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例如,教学《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就可以从网络上搜寻一些夏天荷叶在微风吹拂下飘动的图片,让孩子们尽情地观赏夏天荷叶美景的同时,认识到蜻蜓、小鱼儿、小水珠在荷叶中的各种动作,从面大大提高识字的效果。
4.利用游戏识字和巩固生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适时做一些游戏是个好方法,它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字形,并能有效地防止熟字回生。如:
开火车:这种游戏可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个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
猜字谜:根据这些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例如:“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中央,下面一扇门,小口往里藏。”是什么字?(高)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学生在体会成就感的同时,也爱上了识字。
复习巩固生字时,可做如下有趣的游戏:
送信: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学生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零零,叮零零,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
找朋友:要求学生把一些词语的图片和名字手拉手结成好朋友。如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四》时,一个同学拿着蚂蚁的图片在说:“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写着蚂蚁生字卡片的同学马上说:“嘿嘿!你在朋友在这里,在这里!”然后全班拍手齐读词语。学生在图文对照的朗读中,使生字记得更牢固。
配对子:如把“禾”和“火”合成“秋”,把“日”和“生”合成“星”,把“女”和“也”合成“她”等等。
(二)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统一
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都是我国识字教学方面的重要成果。如果课文的生字量较多,我们就先采取“注重字形联系”的集中识字教学法,先让学生认字形,然后寻找机会采取“注重字义联系”的分散识字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这些字的字义。若生字字义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理解其义时,可以用造句子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或引导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中领悟此生字的意思。
(三)识字于生活中,提高识字效率
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自主识字。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很多的触角伸向生活,如“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很多,如,在生活中利用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网络自主识字,经常和同学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教室里开辟一个识字专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在课外认识的字写出来展示,定期交流评比,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越来越浓,识字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在课标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学情,识字教学既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又要增强其识字的能力,懂得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方法,这样等于给学生插上了翅膀,使其在识字的王国里展翅自由飞翔。
(一)以结合语境为主的识字方法
这些识字方法,是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识记,这种语境可以是课文提供的,也可以是我们创造的语境,比如图画、儿歌、谜语、故事等。
1.看图识字
看图识字是儿童最早接触汉字的方法,在幼儿阶段,有很多孩子就借助图画认识了很多汉字。因为图画形象生动,表现力强,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因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发挥看图识字的优势。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借助挂图,课本插图,多媒体技术,为生字提供生动形象的图画,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尤其是一些象形、指事、会意字,看图还有利于理解字义,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1课《口耳目》,就是看图识字的范例。
2.儿歌识字
读儿歌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生动有趣的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对低年级的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教学“青”字的儿歌:山青青,水清清,太阳出来天气晴。有心就有“情”,有米“精”神好。看东西用眼“睛”,说话嘴边常带“请” 。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一组形声字,能根据儿歌内容,结合偏旁辨析字义,不仅妙趣横生,而且记忆牢固。
3.字谜识字
字谜是以文字为谜底,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作谜面的一种谜语,字谜具有益智性,猜字谜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巩固识字、增长知识,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日月同辉(明)”,“二人同行(从)”,“五木同在(森林)” “门里躲进一个人,门外立着一个人,土上坐着两个人,白云上面有个人。”(闪、们、坐、会)等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
4.故事识字
故事识字就是通过故事来认识生字。比如:在教学“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从前有一个小王子,他的妈妈去世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把这个字记住了,这就是“故事识字”。故事识字把生字放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中,既分析了字形,又结合了语境,有很好的识记效果。
(二)以活动情境为主的识字方法
这些识字方法是把生字与儿童的活动结合起来,让生字处在具体可感的活动情境中,让识记生字的过程伴随着生动有趣的活动过程,在活动情境中识记生字让师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识字中,课堂效果良好。这些活动可以是演示、表演,游戏、竞赛等活动。
1.演示识字
直观的实物演示,会给学生留下生动的印象。例如,教学“笔”字时,我出示一支毛笔,告诉学生在古代人们就是用这样的“笔”写字的,它的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头是用毛发做的,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个“毛”。再比如,“瓶”字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乌鸦喝水》中要认识的字。这个字字形较复杂,我们就可以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利用瓶子这个实物来识记。在学文的过程中,边演示瓶子边学习本字,甚至可以在瓶子上贴上此字的卡片,在学生最初的识记阶段,让这个字与瓶子的形象结合起来,变抽象的字形为形象的实物,记忆会更牢固。
2.表演识字
这种识字方法的优势尤其表现在动词和名词性生字的识记上。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四课《操场上》需要认识的字有“打、拔、拍、跑、跳”,这几个字的字义学生依据经验能理解,但是字形对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识记是有困难的。根据一年级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这几个字就可以通过学生做动作的方式记忆,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与脚的动作有关,从而掌握了字形规律,也便于以后学习中归类识字。
3.游戏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玩好动,教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来吸引儿童,把玩与学结合起来,发挥无意注意的优势,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低年级识字更是如此。游戏识字包括很多种,比如开小火车游戏、摘果子游戏、生字找朋友游戏、生字过河游戏等等,识字游戏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师生好参与,能调动学生,可以尽量发挥,师生共同开发这些小游戏。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具体、直观的事物在引起他们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趣味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注意力。我们课题的任务是改善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指向性、专注性和稳定性。实验中我们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识字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游戏识字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教学中,我们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游戏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学习生字。这样的教学设计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摘苹果,找朋友
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2.带头饰表演识字
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表演出来,识字时常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如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时,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戴上孔雀、大雁、老虎等动物的头饰表演,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大多有关小动物内容的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游戏方法识字。
3.打牌游戏
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
4.开火车识字
方法是: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其他同学轻声发出火车开动时的“呜一咔嚓、咔嚓”声。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5.“抓特务”
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同学到其他小组“抓特务”。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特务”,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特务,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
二、加、减、换识字
1.加一加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但大都由熟悉的构件组合而成,因此,我们可以用“加一加”-------即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熟字加熟字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如一年级上册教材《日月明》一课的“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中的“尖”字由小、大两字组成,字义就是上小下大的东西。我就让学生读准这个字后说说“尖”字由哪两个字组成?让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
2.减一减
减一减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比如学习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八课《月亮的心愿》中的“早”字时,我就让学生联系已学生字 “草”,说说你是怎么记它的?
3.换一换
换一换的方法一般都是把以前学过的合体字去掉偏旁加上新的偏旁变成新的生字。我在教学《两只鸟蛋》中的“捧”时就用了最传统的换偏旁方法让学生识记的,当学生读完“我小心地捧着鸟蛋把它送还”时,我随机表扬他们:“读得真棒”,然后马上板书,让他们比一比“捧”和“棒”两个字,让学生说说怎么记“捧”?学生马上想到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学生通过比较,找到异同点,记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讲故事识字
就是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出。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教学汉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例如:学习“哭”这个字,教师讲解:有一天一个顽皮的孩子路过一户养狗的人家,他去打别人家的狗,结果狗没打着,反被狗咬一口,于是他就大哭起来。这个“哭”字,上面就是两个口,下面一条狗(犬),一开始是教师讲,时间一长,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了这种做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去编故事。这们样一来学生识字的兴趣更浓了,同时也发动学生开支脑筋,而小学生的想象恰恰就非常奇特,他们常常将一些成人看上去毫无关系的事物连在一起,组成奇异的形象、场面和情节,或者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加以拟人化。如“滚”的字形较繁,学生用一般的识字方法往往较难记,有些学生学过后常常写成错别字。但如果采用奇特联想法来学习就不同了,一位学生是这样想的:发大水了(三点水旁),一只大公鸡(公)被大水冲到衣服里(衣),到处乱“滚”。另一位学生则说:下大雨了(三点水旁),一位老公公(公)穿着雨衣(衣)出门,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打了个“滚”。于是全班同学都在欢乐的笑声中,轻而易举地记住了‘滚’宇,而且很难遗忘。
四、猜字谜识字
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些字的特点,编成了字谜,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例如在教学"琴"字时,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字谜:“两个王先生,今天来弹琴”,学生兴致很高,猜出琴字后很快记住了它的字型。又如“州”字,我是这样编字谜的,“繁星三点,相继入川”。“火烧狗肉(然)”……猜字谜游戏,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渐渐的,他们不满足于猜了,纷纷举手,争着说:“老师,我也会编字谜了。”“人在云上走(会)”“一口咬断牛尾巴(告)”“反复吃的食物(饭)”“力字戴草帽(劳)”……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同时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二、引导学生探究构字规律,优化识字方法,激发识字情趣。在识字教学中,能否设计灵活多变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1.字理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每一种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学时,如果能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按每一类字的特点确定识字方式,找准需要特别强调的侧重点(音、形、义),将会大大提高识字效率和识字课的趣味性。汉字是属于表义文字,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在形声字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按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一特点理解记忆。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的“蚯、蚓、蚂、蚁、蝴、蝶”等字时,本人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字都带“虫”,都跟昆虫有关。然后让学生口头交流,还认识哪些带有“虫”的字?最后再指导学生组词、练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识字5》一课要认识的字中,我把“请、情、晴、清”这四个生字一起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结果学生一眼看出,不约而同地齐喊:“这四个字都带有‘青’”。有的说:“‘请’跟语言有关,所以是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晴’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清’跟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比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辨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
2.猜字谜识字
字谜灰谐,有趣,形象地描绘了汉字的形体结构,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开阔学生的思维,使每个学生在读、听、思中,轻松记住生字,智能得以培植。比如学习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这课生字时,老师先出谜,学生对着黑板上的生字找谜底。①竖提上面加一点,靠在‘人’上真舒服。(以)②大“王”头上戴金冠(丶)(王)③“立”在“日”头上,用“心”来理解(意)。④“心”上长着八张“口”,总是爱吵架。(总)⑤一日天气晴,撇捺来做客(更)。心上站一“勿”,吓你一大跳(忽)。女孩只凭一张口,便会活得很潇洒(如)。剩下“聪、活、泼、眨”,我点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字形特点自编谜语,集体评价激励,结果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耳、口、心’在一起,这个人真聪明(聪)。” “舌头永远爱清水(活)。”“头发总是湿漉漉,此人必定爱玩水(泼)。”“两只眼睛困乏了,总要眨一眨(眨)。”这些琅琅上口的字谜,令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情感舒畅,何乐而不为呢?
3.编顺口溜识字
遇到难字,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识字难度,启发学生想象,愉悦学生情感。例如教学以“票”为声旁组成的“飘、漂、骠、剽、缥、瓢、瞟、螵”等字,可编成顺口溜来记:“有风树叶飘(飘),有水人漂亮(漂),马儿很骠勇(骠),刀儿要掠夺(剽),云雾美如丝(缥),瓜皮像把瓢(瓢),斜目看老李(瞟),虫儿可入药(螵)”。又如教学“碧”字:“王姑娘,白姑娘,同坐一块石头上。”“和”:“口儿来到禾字旁,和和气气把话说”。“唱”:“两个太阳一张口,热热闹闹把歌唱。”“听”:“口儿站在斤左边,不用口来用耳朵(听)。”“两点水(冫)令前站,气温下降天气寒(冷)。”“小朋友,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歪)。”顺口溜,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既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又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易学好记,印象深刻,提高识字效果。
4.讲故事识字
喜欢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符号演绎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既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例如学“睡”:古代人生活在森林里,过着群居生活,瞌睡了便坐在地上打盹。“目”代表眼睛,“垂”字中的撇(ノ)代表被风吹起的头发,撇下一横(ニ)指“耷拉着的脑袋”,正中间一横代表两个肩膀在一条直线上,上边的两短竖代表抱在胸前的两只手,下边一横代表弯着的腰,最下边一横代表坐在地上的屁股,中间一长竖代表睡觉人的整个身子,这样边讲边范写每一笔,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部件快乐地记住了“睡”字的每一笔。又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便把耳朵贴在门口听一听。“休”:古代人走路走累了,便靠在路边的小树上休息。类似这样短小的故事立刻招来孩子们发自肺腑的哗笑声,愉悦的心境让学生自感识字其乐无穷。
5.在读文中识字
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有了补步的掌握后,应立即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由正确、流利逐步过渡到有感情,让识字教学在“语言场”中进行巩固升华,为发挥其终极目标积淀应有的语感。
6.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语文学习才能游刃有余,轻松自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会写2500个左右”。但纵观语文教材发现识字量大部分集中在小学段,仅“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个。”第一学段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随着新课标(修订版)的出台,对小学生识字量相应减少了200字左右(在一、二年级段),但是对阅读要求提高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展,让师生深感识字任务并没有减少,同时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在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里完成识字任务。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几点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比较高。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找朋友”、“开火车”、“猜谜语”等游戏方法。例如“猜谜识字”游戏,就是将生字编成生动有趣的谜语让学生通过观察、辨字、猜字、识字。如在一年级下册识字5教学“请、情、晴、清”时,我先让学生猜一首谜语:“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还说出了猜谜的方法,通过字谜学生不仅记住了生字,还理解了“请、情、晴、清”的意思。如在学习“苦”字时,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一家十口住草房”。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如学习了“田”字,我说字谜:横看三,竖看三,写出来,不是三。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出了谜底。当孩子们熟悉了猜字谜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字形编谜面,让大家猜。这些喜闻乐见的谜语,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效果好。小小的一则谜语,竟然能激起学生如此大的学习热情。看来兴趣才是学生识字的不竭动力。我们把猜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字学得津津有味,还加深了对生字的理解、记忆,又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二、在探索规律中循序渐进的识字
一年级下册识字4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本课共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师要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课文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本课的识字方法是要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归类识字的特点。学生观察字形会发现以下规律:首先这些生字都带“虫”字旁,与昆虫有关;其次基本都是左右结构;再看看读音都是形声字。教学时,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地时间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特点:“蜻、蜓、蝌、蚪、蝴、蝶、蚯、蚓、蚂、蚁、蜘、蛛”。要引导学生观察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特别要强调形声字要先找出字的结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表示字义。找到规律后,让学生再学习生字,分析字的结构,说出哪里是“形旁”,哪里是“声旁”。此外,课文还出现一个生字“网”,这个字可用“象形字”的识字方法。我们还可以复习用“会意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学生识字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教育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所学的字无数次的重现于学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处处把字识。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最好资源,识字也不例外,学生学习汉语有别于学习其他语言,它具有母语学习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以年级下册《春雨的颜色》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他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叔叔‘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080-01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从事低段教学9年,在工作中发现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学生识字量差别大,有的学生在读一年级前已经积累了大量汉字,但是有些孩子识字量几乎为零,这就给我们教学进度带来困难。(2)识字方法枯燥单一,孩子记忆困难,好不容易背熟了,可一打乱顺序还是忘了。(3)识字兴趣不高。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里过渡过来,有的孩子还玩兴正浓,每天十几个汉字的教学,对有些孩子来说,压力颇大。
1.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1-2年级会认1600-1800个常用字。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能喜欢上它们,我想,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才能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1.1兴趣引入。利用动画片吸引孩子的眼球。几乎每个孩子都爱看动画片,动画片有图像有声音,能吸引孩子的眼球。于是,我买来了《巧虎学汉字》,在课余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放给他们看。比如在学"火"字的时候,《巧虎》先出示交叉的两根柴,点燃后出现两个火苗,慢慢的用动画把两根柴变成撇、捺,把火苗变成了点、撇。既形象又生动,孩子就能一下子就记住了"火"字。在教学"大"和"小"的时候,先从屏幕左边出来一个大人,大人张开手臂,迈开步子,像一个"大"字,然后在屏幕的右边出来一个小女孩,小女孩走着走着,动画就把她变成了一个"小"字,一对比,孩子就同时记住了"大、小"这两个字。孩子们一定会在感受汉字神奇的同时,深深地爱上了它们,从而使参与汉字学习的热情得到空前高涨。
1.2巧用游戏,在玩中学习汉字。"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喜欢游戏。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我找了很多游戏,打靶游戏将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里打中正确的那个汉字,过小河游戏里动物只有踩中正确的石头才能到河对岸去。孩子们为了赢得比赛,暗地里肯定会下功夫去学汉字,掉入我“甜蜜”的陷阱。在“添砖加瓦”游戏中,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字,让学生把笔画补充完整。例如水、牛、羊三个字,补充完整之后,学生既记住了"水"字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也分清了"牛"与"羊"字一竖的不同。在"送信游戏"中把一定数量的生字与拼音分开,在黑板上先贴上一个个音节,再把各个生字的卡片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然后请学生上来送信,比哪一组送的信又快又准。每组学生手中的生字卡片,随每一次的比赛后互相交换。
还有“摘苹果”、“开火车游戏”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法,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味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2.教授识字方法,使学生善于识字
有了兴趣,孩子们爱上了识字。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将运用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来学习汉字。
2.1猜谜识字。字谜是学生极感兴趣的一种活动,运用字谜来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孩子们好奇心很强,我在教学中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编一些简单的谜语让他们去猜字,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了知识,提高了识字效率。如“两个人坐在土上”,学生马上想到是“坐”字。这样既认识了这个字,也会写了。我不仅打算让学生猜字谜,也让孩子学会编字谜。如学到"美"字时,学生就能编个“大王长着两只角,真美!”等类似字谜,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理解识字。汉字有很多偏旁,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识字记字。如“渴”和“喝”两个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喝水要用口,口渴要有水,学生这样一理解,马上就记住了。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如一年级下册《识字的小秘密》,中的生字都是形声字:"烧、浇、挠、翘"。教材的编写意图就在于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
2.3加减法识字。许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换部首又能变成另一个新字,我们就把学过的字进行分类,让学生说一说某一个字是怎样由另一个字加、减或换部首得到的,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迁移、联想潜能。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从熟字过渡到新字,从而有效识字。例如:日+月=明,思-田+自=息。在这种情况下,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游戏。
2.4归类识字。利用汉字的偏旁,把汉字分类。和手有关的字:如抬、拍、担;和水有关的字:如清、海、湖等;和动物有关的字:如狐狸、猫、猪等,这样的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再看看声旁,就知道了这个字大致的读音和含义。再如在识"青"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日”旁,组成“晴”字;有的学生加上“目”旁,组成"睛"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组成"请"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情”字……通过组字,学生高兴地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3.开拓识字渠道,使学生广于识字一提起识字,我们总是习惯地想到课本、课堂、学校,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到处可见。因此,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拓宽识字途径,利用各种渠道让学生识字。
3.1利用校园文化识字。学校里到处是汉字,校名、校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橱窗等,这些汉字我们天天看见,日子一久,学生就有意无意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对学校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加上刚开始学生字,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此时,带领他们去认读班牌和各科室名,告诉他们:"音乐室"是小朋友们上音乐课的地方、"美术室"是小朋友们学美术的地方、"电脑房"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学电脑的地方、"校医室"是全校师生看病的地方、"校长室"是校长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餐厅"是全校师生吃饭的地方、"多功能厅"是听报告看录像的地方……学生非常感兴趣。有一回,我要去文印室打印东西,一个学生马上自告奋勇说他去,我问他认识你么?他说他认识"文印室"三个字,会看牌子呢。
另外,学校经常迎接各种检查,开办各种大型的教学、教研活动。这时校园里就会张贴宣传标语、字幅、口号,如"践行中国梦,环保我先行"、"阅读助力中国梦"、"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等,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去读读上面醒目的字,实在令人难忘。教师要打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在校园中认读熟字、认识生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
在班级里,我把门、窗、黑板等东西都贴上拼音和汉字,要不了多久,学生们就记住了他们。班级里有50多个学生,我打算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好自己名字的拼音,轮流让学生发本子,50乘以3,150多个生字就将会被大多数学生给轻松认识了。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我分类给孩子展示汉字,如这期是植物类的汉字,下期是动物类的汉字,学生们就会饶有兴趣,一点也不觉得识字辛苦。平时,我还开展"本周识字之星"等评选活动,让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识字。
识字一个阶段后,一般学生都能读一些注有拼音的读物,如故事、儿歌、寓言等。 当学生自己读懂一个小故事或一首儿歌时,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已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下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识字后充分展开阅读,不仅课内读,课外也要求读,在班中设立小小图书室,针对个人喜好有选择地读。根据学生好表现这一特性,利用晨会、班队课开展讲故事比赛,并评出"小小故事王",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3.2在校外各种场合中吸收汉字,运用汉字。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确,父母是孩子识字的天然资源,正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认识了汉字,学会了做人。我常常和家长交流沟通,识字除了课外,还可以更轻松地学,从生活中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大量的识字。可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家中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沙发、衣柜、床等生活用品制作标签,贴在相应的物品上,对应识字。还可以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如学习用品、食品等的包装袋,广告语、街头的招牌、随处可见的店名等,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识字库"。现在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动画片、各种综艺节目,孩子都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所以,我还会引导学生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懂得问家长,在不知不觉中,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汉字。
参考文献:
一、渗透汉字造字原理和规律,帮助学生用“意”识字
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乐趣。这种智慧和乐趣就来源于“六书”。许慎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理论指明了汉字形义的来源。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要抓住汉字“类”的特点,善于挖掘“类”的文化点,渗透简单的构字原理,合理开展教学。
1. 象形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的。在上万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其他类字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象形字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如一年级上册的识字《口耳目》是以象形字为主题编排的一组生字。日、月、火、羊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火、羊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教材中配以插图,直观形象。教师要把握编者意图,引领学生了解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根据图画准确把握字义,学生了解了汉字演变的历程和构字的神奇,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类汉字,对汉字的学习也产生了兴趣。
2. 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低年段要生硬地教给学生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概念,学生会感到很抽象,也很难掌握。但是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形声字的规律。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操场上》教学中,我出示了“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在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后,我向学生提出要求:“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在这十几个字中发现什么?”很快就有学生说“打、拔、拍”都有“提手旁”,“跳、跑、踢”都有“足字旁”,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做一做‘打、拔、拍’这些动作,想一想它们为什么都有‘提手旁’?”于是有不少孩子总结出“打、拔、拍”是手的动作所以带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然后学生自己总结出“跳、跑、踢”和脚有关带“足字旁”,“足字旁”表示和“脚”有关。这时学生初步认识了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经常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从字形和字音两方面去识记生字(同时,形旁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字意)。这种教法符合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的规律,使学生经过比较、辨别、归类,记住更多的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日月明》是以会意字为主题的识字内容。教材以韵文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朗读当中,学生能领会到会意字字形组合,意思组合的规律。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明白了构字规律,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本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字多义现象。
著名特级教师陈琴老师提出: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汉字的特征,并渗透给学生,让孩子们知道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独立的、生动的、鲜活的精神世界,是一张张可独立审视的面孔。有了这样的认识,识字课就不会那么机械、枯燥、了无情趣。
二、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规律,强化识字效果
汉字的学习要注意把音、形、义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在以后的听、说、读、写当中正确运用。人教版教材识字编排的思路是随文识字,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巧妙地把识字贯穿于学文当中,才能真正做到“句不离文”。
在教学人教版下册《识字五》猜字谜认字时,我摒弃了平时先识字、再组词、然后学文的做法,而是把字、词、文充分糅合,时时、处处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了让学生读懂谜面,准确地猜出字谜,我先设计了两个与课文有关的比较简单的字谜。学生猜出谜底“品”字以后,及时渗透“品”字结构,为学生猜出“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用图片出示“品”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化过程,根据图片解释字意,学生兴致比较高,接受得比较好。谜面中“团结”“及时雨”“尊重”等词语比较抽象,也正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类生字。于是我就从词语入手,借助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到拔河的时候团结起来力量大,56个名族团结起来是一家。少先队员敬队礼,有对祖国深深的尊重与热爱。什么是及时雨呢?见学生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开始了惯用的古诗的对接,我说“好雨知时节”,学生马上对“当春乃发生”,我又立刻出示“久旱逢甘霖”的图片与诗句,学生就顿悟了。这样一来,比起单纯地读生字、词语,课堂也丰富深刻多了。
三、创设识字环境,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